回覆列表
  • 1 # 魚非子非魚

    我們知道,清朝晚期的同治、光緒、宣統三朝皇帝都沒有子嗣繼承皇位,史稱“國統三絕”。縱觀歷史,皇帝都有“三宮六院”眾多嬪妃,清朝也不例外,為什麼會出現皇帝“絕後”的怪象呢?歷史證明,這都是慈禧惹的禍。慈禧身為太后,本應盼望皇帝多子多孫,皇位後繼有人。而她為什麼要扼殺皇嗣,阻斷皇脈呢?究其原因,還得從瞭解慈禧其人和宮內錯綜複雜的裙帶關係入手。

    慈禧,葉赫那拉氏,滿族鑲藍旗人,父親惠徵任地方小官,生有三男二女,慈禧居長。她自幼聰穎,性情高傲,1851年十六歲時被選入宮,成為咸豐帝的“蘭貴人”,次年封為“懿嬪”。咸豐六年(1856年)慈禧生下皇子載淳,1861年載淳繼位,她晉封為“聖母皇太后”,徽號“慈禧”。同年慈禧勾結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擊敗“顧命八大臣”,開始“垂簾聽政”,從此控制朝政大權。

    圖1 慈禧(1835年—1908年)即孝欽顯皇后

    下面透過具體事例來了解慈禧是用什麼手段,使三位皇帝“無後”,自己一步步走向和鞏固統治地位的。

    1861年三十一歲的咸豐帝病逝在承德行宮,由他唯一六歲兒子載淳継位,年號“同治”。同治帝因年齡太小不能親政,慈安太后又性格懦弱,不願多管事,朝中一切事務都有慈禧一人定奪,成了大清國的實際掌權人。

    同治帝十七歲時,慈禧“還政於君”,但沒有把權力實際交出來,還由她繼續說了算。同治帝大婚選皇后時,慈安喜歡侍講崇綺之女阿魯特氏,慈禧則欲迎立員外郎鳳秀的女兒富察氏,兩宮太后意見不一,要同治帝自選,結果阿魯特氏被選為皇后,富察氏為惠妃,對此慈禧甚為不滿。

    皇后出身名門,習書達理,美麗聰穎,同治帝很喜歡她,據說不久便有了身孕。慈禧卻不喜歡這個兒媳婦,常找茬為難她,甚至不許她與同治同房,而要求同治對慧妃好。同治不敢違抗,但不喜歡慧妃,只好賭氣獨宿養心殿。

    據野史介紹,同治帝因生活寂寞寡歡,常由太監帶領到宮外“紅燈區”尋歡,因此得了嚴重的性病(官書記載為天花)。同治病重時,皇后護侍左右,如兩人說些私密話,慈禧都很不高興,說媚惑皇帝,甚至叫來太監備“大杖伺候”。一次皇后情急之中說了句:“我是大清門抬進來的,請太后給媳婦留點體面”。慈禧一直為嬪妃,為咸豐帝臨終也沒有封她為“後”而不滿,這句話戳到了她的痛處,對皇后更加仇恨。皇后受委屈,同治帝敢怒而不敢言,病情加重。

    圖2 同治

    1875年,十九歲的同治帝因病“駕崩”,慈禧把責任栽到皇后頭上。同治帝去世,皇后悲痛萬分,吞金自殺未遂,皇后父親把此事上奏,慈禧考慮到皇后已有身孕,如生下男孩,將來繼承大統,自己就不能垂簾聽政,下旨:“皇后就隨大行皇帝去吧”。不久皇后自盡而亡,同治帝唯一的“皇嗣”也被扼殺在腹中。

    同治帝早殤,沒有留下子女,皇位由誰來繼承?按照大清“祖制”,同治帝是“載”字輩,死後皇位應有他的下一代“溥”字輩的人來繼承。王公大臣認為,按排序應該恭親王奕訢之孫溥倫當立。慈禧清楚,如立溥字輩繼承同治為嗣,她就是太皇太后,便不能聽政,而且立溥倫,奕訢權力過大難以控制,因此她指定,醇親王奕譞之子載湉過継給咸豐帝並継入大統,成為光緒皇帝。慈禧的這一舉動在朝廷引起軒然大波,甚至出現了吏部主事吳可讀“尸諫”事件。

    圖3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1908年),即 光緒皇帝

    慈禧為什麼要立奕譞之子載湉為帝?有一層重要原因,載湉的生母是慈禧的親妹妹,那麼光緒既是慈禧的親外甥,又是她的親侄子,這樣皇權就能掌控在自己人手中,可由她任意擺佈。

    載湉成為光緒帝時只有四歲,直到十七歲親政,這段時間,朝政全由慈禧處置。光緒親政後,慈禧仍然執政,皇帝只是個傀儡而已。

    1889年正月,十九歲的光緒大婚,他的一後二妃均由慈禧選定。皇后葉赫那拉氏靜芬,是慈禧親弟弟都統桂祥的女兒,也就是後來的隆裕太后。皇后長得既不漂亮而且駝背,因為是慈禧欽定,光緒不滿意卻也無奈。慈禧把親侄女嫁給親外甥,為的就是控制和操縱皇帝,繼續掌控朝權。

    光緒的兩個妃子他他拉氏,一個是珍妃,另一個是瑾妃,是姐妹倆。十九歲的珍妃聰慧明敏,嫵媚豔麗,同光緒情投意合,有了身孕,這引起了慈禧的妒忌和不滿。皇后經常在姑母慈禧面前搬弄是非,告珍妃的狀,慈禧因年輕守寡,心理變態,見不得別人恩愛,對珍妃更加嫉妒怨恨。後來慈禧終於收集到了珍妃替人謀官的“罪證”,“杖責”使其流產,被打入冷宮。

    圖4 金龜鈕珍妃之印

    圖5 珍妃井

    光緒親政期間,發生了“戊戌政變”,維新派準備“殺祿圍園”(誅殺榮祿,圍困慈禧在圓明園),由於袁世凱告密,慈禧首先發難,變法人士或逃或殺,光緒被囚禁在中南海贏臺,慈禧繼續聽政。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攜光緒及王公大臣西逃前,把珍妃投入井中致死。光緒的一後二妃都沒有給大清國留下皇嗣。

    光緒帝被囚禁十年,不許他與任何人私自接觸,1908年死於北京中南海,年僅三十八歲。

    在光緒即死之時,慈禧病危,必須儘快另立新君。在光緒駕崩頭一天,慈禧指定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繼承皇位,年號“宣統”,由載灃監國,隆裕太后

    慈禧為什麼要立溥儀為嗣皇帝呢?

    筆者分析,有這幾方面的原因:

    一,溥儀是同治、光緒帝的堂侄,屬於皇室近支;

    二,溥儀是慈禧親妹妹的孫子,榮祿的外孫;

    三,溥儀只有三歲,慈禧還可繼續聽政;

    四,為了報恩(1慈禧與榮祿青梅竹馬,因慈禧入宮二人未能成親;2在“戊戌變法”中,榮祿有救駕之功)。

    可見慈禧立溥儀的目的就是要把朝權掌握在自己人手裡,可惜在光緒帝死後不到兩天她便撒手人寰。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溥儀只做了三年的皇帝便退了位,1924年被馮玉祥趕出宮,寓居天津,後被日本人弄到東北,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

    圖8 郭布羅·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鴻,號植蓮,滿洲正白旗(達斡爾族)

    溥儀先後有五位妻子,1922年娶郭布羅氏婉容為“皇后”,同時納十四歲的額爾德特氏文秀為“淑妃”。婉容因瘋病死於1945年,文秀在天津與溥儀離婚,都沒有生育。1937年溥儀與中學生譚玉玲結婚,封為“慶貴人”,兩人比較投緣。譚於1942年病死(一說被日本人害死),也沒有子嗣。1943年溥儀封李玉琴為“福貴人”,在戰亂中失散,無子女。1959年溥儀獲釋後定居北京,同護士李淑賢結婚,也一直沒有後代。1967年溥儀病逝,葬於清西陵,終年六十二歲。

    溥儀的五位妻子都沒有生育子女是何原因?學者們一直在探討、研究,至今仍無定論。

    以上所述可見,造成清宮五十年未聞兒啼聲的罪魁禍首是慈禧太后。她為什麼會這樣做?回答是兩個字——權利。按大清祖制,後宮是不允許“干政的”。但由於慈禧膽識過人,熟諳政治,為了自己的私慾,使用各種手段,甚至採取扼殺皇嗣的做法,換來統治大清國近五十年,成為継歷史上漢代呂雉、唐代武則天之後第三位中國的女“掌門人”。她的人生傳奇一直是人們議論的熱點,其功過是非眾說紛紜。

    文:穆炳森

  • 2 # 漫譚文史

    清朝的最後三位皇帝,同治、光緒、宣統,都沒留下子嗣。按老百姓的說法,就是該他家結束了。

    鄉下在解放前,早婚的男孩子,十五歲就結婚了,一般情況,十六歲就有了兒女,也就是爸爸比兒子大15歲。

    皇帝身邊女人很多,三宮六院七十二妃,為什麼沒有子嗣呢?

    有人說,同治私下逛窯子,得性病了。這不是理由,難道他大婚之後就立馬得性病了?

    有人說,光緒受壓抑,精神狀態不好,這個與能不能生孩子有關係嗎?

    宣統呢?退位之後,在皇城內長到十八九歲,完全是一個小夥子了,為什麼沒和女人生孩子呢?

    愛新覺羅的這三個皇帝沒有生育能力,應該是確定無疑。這也預示著大清就要結束了!

  • 3 # 清史詞典

    我要是光緒我也沒孩子 妃子簡直沒辦法看 好看的全讓老妖婆幹掉了 剩下幾個沒人樣的

    同治死的太早性發育不一定成熟呢

    溥儀幾歲就退位了 在故宮過家家算什麼皇帝

  • 4 # 一二哈影片

    清代最後三位皇帝分別是同治帝載淳、光緒帝載湉和宣統帝溥儀,他們三位都沒有後嗣。其中同治帝是慈禧的親子,光緒帝和宣統帝則都是慈禧太后在前一任帝王駕崩後撫上來的皇室宗親,只不過光緒與同治份屬兄弟,宣統則是他們子侄輩。晚清三帝——載淳、載湉與溥儀均沒有留下子嗣,滿清皇室最終竟然絕嗣而覆。雖然也有人為的原因,而清末三帝斷了香火也契合了滿清氣數的歷史事實。玄學畢竟扯得有點遠,三個皇帝絕嗣的原因各不相同,還是要分開來說的。

    同治皇帝愛新覺羅·載淳,19歲因梅毒死去沒有一兒半女。光緒皇帝38歲死去,同樣沒有留下任何子嗣。要說光緒皇帝雖然是慈禧專權下的傀儡皇帝,但是她在婚姻中有皇后和珍妃的陪伴,再加上後宮還是有幾名女子的,但是卻沒有留下任何後代。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活了61歲,也沒有後代留下。連續三任皇帝沒有後代,這讓人很是費解。

    清朝咸豐帝,就是慈禧太后的老公,奇怪的是,清朝皇室從咸豐帝開始,子嗣就少的可憐。咸豐帝一生居然只有一個兒子,還是當時身份還是一個小小懿貴人的慈禧所生的。除此之外,其他妃子或一無所出,或生子夭折,沒一個兒子真正存活下來。

    懿貴人因生下咸豐帝唯一一個皇子,誕生皇嗣有功,而後被咸豐帝寵愛有加。皇位毫無懸念,咸豐帝死後,皇位就傳給了兒子同治帝,同治帝生母,就成了我們所熟知的慈禧太后。

    因為只有這一個兒子,只能他繼位,就是同治帝!偏巧又遇到了慈禧這位權利慾極強的母后,為了不讓同治親政,大婚之期一拖再拖,如果像他的先祖們十四歲大婚興許也有幾個兒子,結果拖到不能再拖時,才給他大婚,而且選他不喜歡的人為后妃,以致同治出宮尋歡,致病而死,不都是天數嗎?

    再說光緒,慈禧對親兒子就那樣,能給外甥光緒溫暖的母愛嗎?不說童年:悽清、孤獨。長大了照樣給他找一個不喜歡的皇后,以至於隆裕皇后終身是處子之身!光緒喜歡的珍妃被慈禧狠心的推入井中而死!光緒一生處在憂慮,恐懼之中會有子嗣嗎?連命都不長久!

    溥儀最慘,說是皇帝,5歲大清就沒啦!住在故宮裡,雖然身邊還是有太監,宮女,但是沒有以前那麼多條條框框的規矩啦!宮女們也有生理需求呀!故宮也沒有別的男人,溥儀雖然年紀不大,但畢竟是個男的呀!用現在的詞就應該是猥褻性侵,這些宮女也是下手沒輕沒重的,索求無度,導致溥儀的男性功能就不健康了!也就自然沒有子嗣啦!

  • 5 # 歷史權知道

    其實不單是清朝,中國歷史上許多朝代,到了末期,基本上都是絕嗣。

    絕嗣和滅亡有一定關係。

    絕嗣之後,多數情況下,由大臣推舉新的皇帝,由大臣推舉的皇帝,大多沒有實權,大臣掌權,或者後宮,宦者掌權,導致國家越來越混亂。最後就滅亡了。

    至於為什麼到了朝代末期,為什麼總是容易絕嗣呢?這估計和皇帝的後宮人數過多,逐漸導致皇帝身體不好吧。再說,還有後宮爭鬥,暗地裡殺死皇子的事情。

  • 6 # 奇文怪事

    我先來說說倒數第三個皇帝,他就是同治皇帝。當時才六歲就登基啦,所以當時的權利主要是掌控在他母親慈禧太后手上,所以從小對他特別的嚴格,但是物極必反,於是同治皇帝性格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對國家政務根本就不上心,一有機會就溜出去玩,最後是死於花柳病。其實原本他是有一個後代的,就是他的皇后本來已經懷有身孕啦,但沒想到的是慈禧逼皇后自殺,導致同治皇帝唯一的血脈沒啦。同治皇帝死後,光緒被慈禧選為皇位繼承人,當時光緒只有3歲,所以實際掌權的人仍然是慈禧,慈禧給光緒挑過不少女人但他都不喜歡,而且從小光緒身體就非常贏弱,在1908年慈禧死前一天被毒死了,而且沒有留下後代。至於末代皇帝傅儀皇帝是因為但是的太監怕傅儀皇帝出去做壞事,於是便經常讓一些宮女和傅儀皇帝那啥,導致年紀還小的傅儀皇帝功能盡失,所以也就沒有後代啦。

  • 7 # 歷史長

    同治當時雖然身為帝王,但是過於年幼,朝廷大事全部交於兩宮皇太后和恭親王奕訢處理,後來慈安無故身亡,奕訢又遭排斥,權利全部落在慈禧之手。同治長大之後,雖可親政,或許是慈禧擔心自己的兒子不能管理這個大清帝國,雖然結束了垂簾聽政但是權利卻並未放手。同治處處受到母后的管制,心中不暢,而且連婚姻大事都要母親把持,整日裡鬱鬱寡歡,一次小太監將他偷偷帶出宮,進入煙花場所,從此同治皇帝迷上了這裡。無論是在八大胡同裡的青樓妓院、還是琉璃廠街的茶園酒肆裡,處處都留下了這位少年天子狎邪淫樂的忙碌身影。

    很快,過度的放縱讓這位少年天子的身體每況愈下,最終一病不起,在清代的御醫檔案中留下“渾身蒸熱,眾所不能治療,溼毒承虛流聚,腰間紅腫潰破,男根潰爛漫流膿水,腥臭不可聞.....”等語句後,同治皇帝駕崩,年僅19歲。清史料記載為“穆宗得天花而死”,當然沒人相信這些。同治這麼年輕就死了,因此沒有生育,如果多活幾年,肯定是會有子嗣的。

    同治死後,慈禧悲痛萬分,畢竟那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但大清國不能一日無主,慈禧不顧眾臣的反對,將自己妹妹的孩子抱入宮中,這個叫做載湉的孩子,就是光緒皇帝。自此慈禧開始了新的垂簾聽政,等到光緒長成之後,慈禧依舊沒有將權力完全放手。

    光緒自幼性格內向,又懼怕慈禧。儘管慈禧在這個孩子身上耗費了不少心血,但是這個孩子始終不能擔此大任,偌大個大清國交到他的手中,無疑會破敗的更快一些。光緒喜怒無常和懦弱加憤青的性格,也間接害了自己。在婚姻大事方面,慈禧硬生生將自己的親侄女,也就是那個又醜又駝背的葉赫納拉氏靜芬,後來的隆裕皇后,強嫁給光緒。光緒對這個大自己三歲,而且一點美貌和氣質也沒有的表姐根本看不上,連共同語言都沒有,更別提同榻而眠了。光緒只愛一個女子,那就是珍妃,但是這也恰恰害了珍妃,後來在庚子之亂之時,慈禧讓太監崔玉貴將她丟進了井中。

    光緒自此後更無鬥志,鬱鬱寡歡,直到被囚禁瀛臺,泣血當中。光緒一輩子活的太窩囊,根本就對隆裕沒任何好感,珍妃還沒能懷上身孕就被害死。光緒自此不碰女人,當然沒有子嗣。

    至於末帝宣統,也就是溥儀,慈禧死的當晚他被接到宮中,立為天子。但是自幼沒有母親在身邊,他身邊就只有太監和宮女,據他的傳記和宮內的野史稱,溥儀小的時候,那些久居宮中的宮女們,將他作為人肉玩具一般對待。因此導致成年後的溥儀有不舉的症狀,而且患有不育症,因此更沒有子嗣。

  • 8 # 大肥miu

    這三位皇帝無後,是偶然,也是必然的結果。

    首先,同治無後,是偶然因素大一些,畢竟他19歲就離世了,納妃封后才兩年就結束了這一生,都還沒來得及留下子嗣。據聞阿魯特皇后死前有身孕了,但最後還是要死了。同治是慈禧能夠弄權的最大籌碼,現在籌碼沒了,如果阿魯特氏生下皇子,這權柄她是拿不住了,若痛失兒子又失去權力,這才是她最不能忍受的。當年慈禧能痛失丈夫後,極速謀劃政變,登上權力巔峰,可以看出慈禧是多麼冷靜聰明的。若是權衡得失後,除掉阿魯特氏是最穩當的方法,相信慈禧還是會下手的。

    至於光緒,是從醇親王奕譞“借”來的兒子,只是慈禧繼續弄權的棋子罷了,慈禧怎麼可能讓棋子反客為主,所以沒有後,就是必然的結果了。即使光緒當了三十幾年皇帝,但權力從來不在光緒手上,本就寄人籬下,光緒的日子怎麼會好過,這身心健康也很讓人懷疑。

  • 9 # 正說歷史的方老師

    對於這個我就來個簡單的介紹

    我們先說清朝倒數第三皇帝

    1.同治皇帝

    這個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就是慈禧生的兒子,母憑子貴,在同治帝登基後,成了太后。

    同治帝6歲登基,本來皇帝登基後,就要和母親分開居住的,但是慈禧以同治年紀小要讀書為由,以陪讀的名義繼續控制了同治12年。但是在同治13年的職業生涯中,沒有行使過皇帝的權力,連後宮私生活都收到慈禧的嚴格管制,同治皇帝登基13年,死後竟然沒有一個子嗣,

    其實,同治皇帝本來是有一個孩子的,可是這個孩子還沒來得及出生,還在他娘嘉順皇后的肚子的時候,就被慈禧給害死了,

    2.再來就是奕譞之子載湉 光緒帝

    載湉成為光緒帝時只有四歲,直到十七歲親政,這段時間,朝政全由慈禧處置。光緒親政後,慈禧仍然執政,皇帝只是個傀儡而已。

    光緒帝是有孩子的,大家可能都認識的

    珍妃,珍妃有了身孕,這引起了慈禧的妒忌和不滿。慈禧因年輕守寡,心理變態,見不得別人恩愛,對珍妃更加嫉妒怨恨。後來慈禧終於收集到了珍妃替人謀官的“罪證”,“杖責”使其流產,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攜光緒及王公大臣西逃前,把珍妃投入井中致死。光緒的一後二妃都沒有給大清國留下皇嗣。

    3.最後一個愛新覺羅·溥儀(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

    溥儀先後有五位妻子,1922年娶郭布羅氏婉容為“皇后”,同時納十四歲的額爾德特氏文秀為“淑妃”。婉容因瘋病死於1945年,文秀在天津與溥儀離婚,都沒有生育。1937年溥儀與中學生譚玉玲結婚,封為“慶貴人”,兩人比較投緣。譚於1942年病死(一說被日本人害死),也沒有子嗣。1943年溥儀封李玉琴為“福貴人”,在戰亂中失散,無子女。1959年溥儀獲釋後定居北京,同護士李淑賢結婚,也一直沒有後代。1967年溥儀病逝,葬於清西陵,終年六十二歲。

  • 10 # 無根樹花正孤

    中國人的血緣親近決定了天命所歸,這句話是不無道理的,早在春秋時期中原地區的漢人就懂得了如何規避近親交配的錯亂,但是清朝皇帝他們不知道,他們本來就是來自關外,又怎麼了解醫學入微的東西,在這種思想的主導之下,清朝皇室之間呈現一種錯亂交織的婚姻關係,而這種關係發展到末期造成了最後三位皇帝的絕後。

    同治皇帝有一個偉大的母親,但是這個偉大的母親並沒有讓他成為一個偉大的皇帝。

    如果說慈禧將光緒當作傀儡對待,沒有一點真感情的話,那同治可是她自己懷胎十月生下的孩子,這裡總說不過去了吧!

    慈禧是咸豐初年入的宮,隨著新皇帝對她的寵愛,不僅地位極速上升,連帶著還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後面的同治皇帝,當時取名叫做載淳。誰也不知道後面他會像康熙帝那樣七八歲即位,雖說繼位年紀一樣幼小,但是他卻沒有創造康熙一樣的盛世,還成為了自己母親的傀儡。 說好的十七歲成年還政卻成了一個口頭笑話。載淳因為繼位年紀小,不懂事,二宮太后幫忙看著一下朝政也沒什麼,但是成年皇帝都懂事了還不還政就真的過分了,可能是慈安太后不喜歡管事養成了慈禧唯我獨尊的性格。 成年大婚後的同治已經對母親失去了耐心,連自己的婚姻都要干涉,因為慈禧不喜歡同治選的皇后,便在皇后懷孕之後使手段讓她流產了。這樣的母親是個人都會產生怨恨,在這種情緒的主導之下,同治皇帝開始自暴自棄,不理朝政,而是天天流浪在青樓之中,結果染上了性病去世了,而唯一的子嗣又被慈禧弄死了,這就造成了同治皇帝的絕後。 隨風擺柳的光緒皇帝也嘗試過反抗,但是一切努力都化作了鏡中月,水中花。

    說起來搞笑的是光緒皇帝其實是同治皇帝的弟弟,二個人是同一個輩分的,都因為是載字輩,所以光緒一定程度上繼承的不是同治的皇位,而是繼承咸豐的皇位。

    光緒是和同治一樣的,二個人都是幼年繼位,二個人都是不懂事的時期被慈禧把持朝政,但不同的是光緒後期已經完全被慈禧控制了,連皇后后妃都被她決定,想想一個皇帝連娶個喜歡的女人都做不到那是有多難了。 光緒皇帝還是有孩子的,他的珍妃曾經懷孕,但是慈禧太后和他的皇后不喜歡,因為皇后是慈禧的人,而且長的又醜又駝背,光緒跟她只是有夫妻之名而無夫妻之實,所以珍妃懷孕後她是嫉妒萬分,因為她是慈禧的侄女,便到慈禧那裡告狀,然後二人找著法子將珍妃肚子裡的孩子弄死了,此後的光緒更加不想和皇后行男女之事,對世間幾乎失去了希望。 而後面戊戌變法的時候因為他和慈禧反目成仇,二個人都試圖殺死對方,但是光緒失敗了,就被慈禧一直囚禁在贏臺,一直到慈禧覺得自己快不行的時候還下令將光緒毒死,這樣就使得光緒絕後了。 說起宣統皇帝溥儀,他是一個命運悲催的人。因為很小的時候被選進宮中,太監宮女為了從龍之宮天天給他找女人玩,不是自己上就是找別人上,結果早早的就把溥儀的身子給玩壞了,後面還被別人戴了綠帽子,最後命運反覆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以上清朝最後三代帝王都沒有留下後代,成為了歷史之中的國統三絕,也許這就是命運的相似性吧!

  • 11 # 蟈蟈的文史原創

    這個問題表面上問同治、光緒、宣統這三位大清最後三任皇帝為何沒有後代的問題,實際上其中也暗含著當時的政治格局,同治、光緒和宣統都有妃子,而且還不止一個,但就是一個後代也沒有。

    之所以會發生如此事情,還是與當時的時事政治結合起來,我們發現,同治帝和光緒帝時期實際掌控大權的不是他們兩個人,而是慈禧太后,也就是說同治和光緒都是傀儡皇帝,垂簾聽政的慈禧才是大拿,何況同治帝在19歲的時候就死了,光緒帝繼位。

    同治帝畫像

    實際上同治和光緒帝都是自己的皇后和妃子,而且最起碼也得三四個妃嬪,但是他們就沒有子嗣。同治帝與自己的皇后嘉順皇后阿魯特氏是十分相愛的,但是慈禧對於這個兒媳婦表現出十分的不滿,也就是說他們越相愛慈禧越難受,尤其是同治帝不喜歡慈禧給選擇的妃子鳳秀之女,更加的激怒了慈禧太后,所以慈禧對阿魯特氏十分不滿。

    阿魯特氏畫像

    後來阿魯特氏懷孕了,這個是皇家最大的喜事,這說明皇家有後了,慈禧也該做奶奶了,按道理慈禧應該是十分高興的,但是出乎意外,慈禧對這件事不僅不高興,反而十分生氣。在同治帝去世後,慈禧對阿魯特氏更加的肆無忌憚,逼迫他自盡,美其名曰陪伴夫君,但是阿魯特氏肚子中已經有了同治帝的骨肉,但慈禧不管這個,最終還是逼死了阿魯特氏。

    慈禧

    慈禧為何逼死一個肚中懷有自己皇家血脈的阿魯特氏呢?這實際上還是與權力有關,如果阿魯特氏生下一位皇子,那這位皇子未來必然繼承大統,而阿魯特氏就是太后,而慈禧就升格為太皇太后,屆時勢必要逼迫她交出權力給阿魯特氏,自己就喪失了掌管國家大權的能力,這個慈禧絕對忍受不了,所以逼死了懷孕的阿魯特氏。

    光緒和珍妃

    以上這個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釋光緒帝為何也沒有子嗣的問題,而且慈禧還將光緒最喜歡的珍妃淹死在井中,只要光緒帝沒有後代,自己就一直能夠掌握大權。

    溥儀

    而溥儀的情況就不一樣了,雖然登極後光緒和慈禧先後去世,但是當時他年齡還小,而且沒過幾年大清王朝就滅亡了,他取妃的事情都是在大清滅亡以後。而至於他為何沒有子嗣,是因為年少的時候在太監的哄騙下,過早貪戀女色而導致功能喪失,最終自然就沒有子嗣了。

    兩個皇帝是慈禧不讓生,一個皇帝是自毀長城,所以最終導致了清朝最後三位皇帝都沒有子嗣。

  • 12 # 十分之七君

    清朝最後三位皇帝分別是:同治,光緒,溥儀。

    這三人互相之間都不是父子關係,在封建王朝,皇位不傳給自己的兒子,只有一個解釋,就是他沒有兒子。就算是傻兒子,晉武帝也傳位給他了。

    為什麼沒有兒子?兩個解釋:

    一,生不出來;

    二,生了,沒能養活。

    我們一條條來分析排查:

    先看第二條,這個比較好排除。

    沒能養活也可能有幾個原因,一是被殺(像武則天的女兒),一是病重無法治療(歷代因病夭折的皇子皇女太多了),還有就是凍餓而死。

    皇帝在封建時代擁有至高無上地位,即便權利旁落,也不至於連自己孩子都護不住。上述三位皇帝顯然不屬於這樣,被殺一說可以排除。

    什麼樣的疾病能讓三代帝王后代全部無法醫治,一律夭折,這機率也太低了吧。當時京城也沒爆發什麼針對兒童的瘟疫,要說遺傳呢,前幾代很好啊,旁支還是有後代的吧。專門針對這三位,如此精準打擊,估計也只有天譴了吧。這一點機率極低,幾乎可以排除。

    凍死餓死,對皇帝子孫來說不存在,也排除。

    綜上,第二條,生了,沒能養活。排除。

    再看第一條,生不出來。

    生不出來分兩種情況:要麼男方沒有生育能力,要麼女方沒有。

    皇帝三宮六院妃嬪眾多,女方如果沒有生育能力可以換一個,不至於所有嬪妃都沒有,而且三代皇帝所有嬪妃都無生育能力,這得造多大孽啊。女方無生育能力這一點可以排除。

    剩下就只一點,男方沒有生育能力。

    這三位都是成年後死的,不存在未發育完全的情況。所以,分析認為,這三位皇帝精子質量問題,無法生育。

    為什麼會這樣,分析可能是因為:

    這三位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的直系子孫。當初清朝建立之前尚未漢化,許多野蠻行為,近親甚至嫡親結婚很多。這種婚姻產生的後代很可能存在缺陷,到後來慢慢顯現出來,影響生育能力。

    入關後雖然有所改變,但是清朝皇族為保證血統純正,娶親都有限制,範圍窄,往往有親戚關係,代代如此,特別是嫡親皇子。

    另外一點,清朝皇帝后代呈慢慢減少趨勢,並不是到同光宣突然絕後。康熙帝55個;乾隆27個;道光帝18個,咸豐帝3個。也說明皇帝生育能力在慢慢減退。

    當然還有可能就是運氣不好,三個人都得病,導致沒有生育能力。相似環境成長的三個人都得病導致同一結局的機率還是比較大的。

  • 13 # 只是想抱抱你好咩

    醉後不知天在水,滿床清夢壓星河。我來回答。

    首先我們就要清楚清朝的最後三位皇帝是那些幾位,他們分別是同治帝載淳、光緒帝載湉和宣統帝溥儀,這就是大清最後的統治者。

    宣統帝

    大家對於溥儀可能會更熟悉一點,因為他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他退位時才 6歲,這時沒有子嗣很正常。

    但是還有一個說法,溥儀雖然退了位但他還是皇帝,他曾在偽滿洲國當皇帝,他有一位皇后,他曾把皇后生下的子嗣仍到了火爐裡,因為皇后綠了溥儀,為什麼這樣說了因為溥儀沒有生育能力,所以有了孩子肯定不是他乾的哎,就連皇帝都能被綠。

    光緒帝

    光緒皇帝登基時才4歲,他在位34年,但是這樣算下來光緒帝一半的時間都是在發育中,但是光緒皇帝有個非常喜歡的妃子,大家都知道光緒帝並不喜歡他的皇后。

    迫於慈禧太后的壓力,光緒帝最愛的妃子珍妃投井自殺,所以光緒帝對慈禧太后有一種抵抗心裡,更何況太后是由慈禧選出來的,妃子死後,光緒因為過度傷心遠離了其他妃子,沒有留下子嗣,可能這就是愛情吧。

    同治帝

    同治帝繼位的時候也是5歲,沒有留下子嗣也說的過於,主要的是由於皇帝沒有實權,同治帝非常鬱悶,也是因為慈禧的原因的同治帝不理朝政。

    同治帝每天放縱自己,但是由於怕大臣撞見自己尷尬,所以他去的地方不是上流社會,就導致一個原因,會產生病毒,所以就讓上了性病而死。由於親近結婚的原因,清朝王室生育能力低下,大家都知道親近結婚的危害,但是由於為了保護血統,所以就形成了隱患,清朝皇帝最後生育能力缺乏也是這個原因

  • 14 # 小時候披床被單王

    我們都知道清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女真族,也叫滿族。近親結婚成風,導致的弊端。清朝後面許多皇帝都只有一兒半女,或沒有子嗣,生下的許多子女或多或少都從小夭折。這大概是近親結婚導致。

    四、養育方式的問題,慈禧雖然是光緒的親姨媽和伯母,但是對光緒不是一般的不好,簡直可以稱得上是虐待了。吃穿住行,慈禧是樣樣干涉刁難,就連看個病,太醫也得看慈禧的眼色。據載濤、溥傑等人的回憶,慈禧親妹妹也就是醇王福晉有幾個親兒子是餓死的,因為她奉行的科學是不能讓小孩太飽暖?結果走向極端。

    最後再說說溥儀,1906年2月7日出生,1967年10月17日離世。他也是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沒有了慈禧的干涉,按道理來說,雖過不上歷代皇帝那樣的生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是留下一兒半女也不應該是難事吧?畢竟他也是曾5有位妻子的人。

    但結果還是斷了香火,我們都知道,溥儀繼位的時候,清朝已經風雨飄搖,名存實亡了。

    據相關文獻記載,溥儀在年幼的時候,常遭宮女取樂。但也有一種說法是有太監教唆宮女和溥儀在床上玩不可描述的遊戲,經常給他強力藥吃,導致嚴重的疾病。不過哪種說法更可靠,目前尚無定論。

    據後來相關人士回憶,溥儀曾到醫院治療,打激素,但沒什麼效果。

    結合清朝最後這三位無子嗣的皇帝來說,其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近親結婚導致,近親結婚,身體自不如常人。在外國也是一樣,比如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與其聰明美麗的表姐埃瑪結婚,共生子女10人,結果3人夭折,4人患精神病,3人終生不育。

  • 15 # 電視劇裡看歷史

    清朝最後三位皇帝為何都沒有留下子嗣?其實原因很簡單

    清末三帝是同治,光緒和溥儀,溥儀為何沒有子嗣大家都能理解,畢竟身體有病,而且是自己導致也不是天生的,所以怨不得別人。而同治帝去世的時候也不過18歲,過於年輕沒有留下血脈也是可以理解,但是光緒帝為何沒有子嗣,這就值得探討了

    其實這追根溯源應該從滿清的婚配準則算起,滿清婚配準則沒有那麼嚴苛,所以出現了很多近親結婚。

    近親結婚在現在是違法的,但是在古代,這卻是一種親上加親的一種事情,清朝皇室近親結婚實在太多,比方孝莊便是嫁給了自己的姑父,又讓自己的親侄女嫁給福臨,也便是說福臨娶了自己的親表妹。康熙娶了自己的表妹佟佳氏,長期近親結婚,導致清朝皇室基因越來越弱,光緒帝不育可能就是這樣的原因吧

  • 16 # 湘西小木魚
    清朝最後三位皇帝都沒有子嗣。

    清朝的最後三位皇帝是同治帝載淳、光緒帝載湉和宣統帝溥儀,他們三位都沒有子嗣,同治帝

    和光緒帝做皇帝的時候,實際上掌權的卻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同治帝載淳的母親,同治帝去世後沒有子嗣,光緒帝載湉和宣統帝溥儀才被接進宮中立為皇帝,結果兩個人還是沒有子嗣。

    有的人說大清氣數已盡,咸豐帝去世的時候,就只留下同治帝載淳這麼唯一一個皇子,接著的三個皇帝是一個子嗣都沒有。這種說法當然還是有點不可信,三個皇帝沒有子嗣的原因各不相同,今天就一起去看看吧。

    同治帝載淳為何沒有子嗣?

    清朝咸豐帝去世後,唯一的皇子愛新覺羅·載淳即位也就是同治帝,即位的時候只有6歲,雖然有顧命大臣,但是最後還是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奪得大權,掌控了晚清多年。

    同治帝和慈禧太后在立皇后的事情上有分析,同治帝和慈安太后都喜歡侍講崇綺的女兒阿魯特氏,但是慈禧太后卻看上了侍郎鳳秀的女兒富蔡氏。最後阿魯特氏為皇后,但是和慈禧太后的關係並不好。

    1875年1月12日,年僅19歲的同治皇帝死於天后,皇后阿魯特氏當已經懷孕了,但是慈禧太后擔心阿魯特氏生下皇子後自己無法再掌控局勢,不願意放棄權勢的她逼著阿魯特氏自盡了。

    同治帝唯一的孩子也沒有了。

    光緒帝載湉也沒有子嗣。

    光緒帝載湉是醇親王奕譞的兒子,是同治帝的堂弟(慈禧的外甥),承繼咸豐帝為子。慈禧太后看上他還是因為自己容易掌控,年僅四歲的載湉是慈禧太后妹妹的兒子,但是對於這個外甥,慈禧太后也絲毫沒有手軟,慈禧去世前還毒死了光緒皇帝。

    光緒帝載湉為何沒有子嗣了?光緒帝從小就體弱多病,光緒十五年(1889年)才大婚,算是晚婚了。光緒皇帝在戊戌變法失敗後被幽禁,更是和自己喜歡的珍妃不得不分離,他並不喜歡慈禧太后給自己選的皇后葉赫那拉氏,所以心情抑鬱的他也沒有留下子嗣。

    宣統帝溥儀為何沒有子嗣?

    宣統帝溥儀是清朝的最後一位皇帝,他是醇賢親王奕譞額的孫子,攝政王載灃的兒子。慈禧太后毒死光緒皇帝之前,就把他接在宮中作為接班人培養了。光緒皇帝去世後,溥儀被過繼給同治帝載淳後做了皇帝,溥儀還曾經三次登基做皇帝,但是最後都被廢黜了。

    溥儀有皇后婉容,淑妃文繡,祥貴人譚玉齡,福貴人李玉琴和最後一任妻子李淑賢,但是都沒有留下子嗣,為何沒有留下任何子嗣?因為溥儀沒有生育能力,溥儀年幼在宮中和宮女廝混喪失了生育能力,所以也沒有留下任何子嗣。

    皇后婉容的孩子是她和侍衛的私生子,最後被憤怒的溥儀扔進了火爐之中。

  • 17 # 熊沾沾

    清朝最後三個皇帝,同治、光緒和溥儀,都沒有留下任何子嗣。

    宮中社會,如果五十年未聞嬰兒啼哭,會被認為是亡國之相。

    這一點,我們過去的屬國,朝鮮亡國也是一樣的。

    成全偉大帝業的前提條件,無疑是有一項的,那就是健全的身體。

    對於封建男性來說,健全的身體就包括孕育

    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弱,常規的第一個原因是近親結婚的結果。

    滿清貴族基本上只和滿清貴族聯姻,所以在清史上我們才看得到那麼多的鈕祜祿氏皇后,貴妃和貴人。基本山翻看宗室族譜,你都看得到這些人都有或遠或近的親戚關係。

    第二個常規原因是生活條件太優越,基本上沒有什麼活動量。

    良好的身體素質離不開好的鍛鍊。滿人本來是一個遊牧民族,騎馬遊獵是本職工作。但是後期旗人養尊處優,出門走路隨時都有人抬著。皇帝更不要講了,去花園遛個彎可能後頭都這個好多太監抬著轎子,就等萬歲爺累了,可以抬著走。

    這樣的生活條件,可能他們每天都不用走幾百步路。活動量如此低,身體素質能好到那裡去。

    第三個常規原因在於超高壓的生活環境。

    同治帝死得時候,結婚才兩年,年僅18歲,他沒有留下子嗣。據傳他死時,阿魯特氏皇后腹中已經有了孩子,不過皇后被慈禧逼死了,這個孩子才沒有留下來。

    那麼同治皇帝就當做是死得太早,沒來得及生下孩子。

    那麼光緒皇帝和溥儀面臨的生活環境,其實一直處於一種高壓狀態。光緒皇帝不必說,每天去見慈禧就能把他嚇個半死。

    溥儀的情況比較複雜,他上頭沒有人壓制,但是面對失去江山的不甘心,以及和日本人合作。長期作為一個政治符號和政治傀儡,他內心其實已經扭曲了。

    三個原因下來,清朝最後三代君主零生育的事情,就不是不能理解了。

    只是這種零生育,未必是壞事。愛新覺羅家族,曾經是國家和民族的罪人。只是這句話,被人講得少而已。

  • 18 # 之夢之芸

    清朝最後三位皇帝分別是同治帝載淳,光緒帝載湉和宣統帝溥儀,他們三位都沒有兒女。這其中同治帝是慈禧的兒子,光緒帝和宣統帝都是在前一任帝王死後由皇室宗親選任上來的。在晚清時這三帝沒有兒女,也是有很多人為的原因。首先得,分開來說,同治帝愛新覺羅,載淳,慈禧的兒子,逛妓院,沾染上梅毒死去,沒有留下一兒半女,十九歲上。光緒帝三十八歲死去,同樣也沒有留下子嗣,要說這個光緒帝首先得說一下他也是悲劇人物,在慈禧的專權下做著傀儡皇帝,但他同樣也在婚姻中有珍妃和醜陋的隆裕皇后陪伴,和後宮幾位妃子,但卻沒有留下任何後代。愛新覺羅,薄儀活了六十一歲,也沒有後代留下,這其中什麼原因論?這要從清朝咸豐帝說起,愛新覺羅,咸豐也是慈禧的丈夫。用我們現代人的話講是老公。奇怪的是咸豐帝開始,宮裡就子嗣甚少,咸豐帝一生只有一個兒子,還是慈禧所生。除了之外,其它妃嬪都沒有生子嗣,要不就是夭折,沒一個活下來的。當時的封建王朝,就是母憑子貴,這樣以來慈禧就得到了咸豐帝的專寵。在其死後,就把皇位傳給了兒子同治帝。而同治帝的生母,就是我們眾人所知的慈禧。因為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恰巧又遇到了對權利極強的母后,為了不讓同治親政,大婚之事一拖再拖。清統治者,帝王一旦結婚後,就可親政,但慈禧卻不讓自己的兒子親政,因為她要自己把持朝政,如果讓兒子早早結婚也會有幾個子嗣的,可慈禧偏偏不這樣做,一直拖到不能再拖的地步下,才給兒子完婚。而且兒子成婚選的妃子都不是自己喜歡的人,就導致同治帝出宮尋歡。據相傳,同治帝出宮後時常去當時的八大胡同,找妓女尋歡作樂,以至染上梅毒死去。再說光緒帝,一樣長大後照樣給找了個不喜歡的人做妻子,喜歡的人被慈禧推入井中而死!光緒一生都處於憂慮,害怕之中,能會有子嗣嗎。連自個的命都保不住,所以這二位,都是封建產物下的悲劇人物。再來說最一位,愛新覺羅薄儀就更慘了,說是皇帝,其實早就清王朝沒了。住在故宮裡,但宮女們也要生理需求,故宮裡也沒其他男性。用我們現在的說法叫,性侵!導致、薄儀男性功能下降,就後面自然沒有兒女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看待香港給吳京《戰狼2》3.2的評分和慘淡的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