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李飛刀241163
-
2 # 三納43195453
就是這個沙皇,侵佔了中國大片土地,和日本鬼子在中國土地上戰爭,使中國老百姓家破人亡,製造了海蘭泡慘案和江東六十四屯慘案,就是這個沙皇,制定了“黃色俄羅斯”計劃,如果他不死,新疆東北將會並人俄羅斯版圖。但是網上有大量的腦殘份子為這樣一個侵略者叫冤!不管俄共是個什麼政黨,不管他對他本國人民做了什麼事情,這都不管中國人的事,但是有人能及時殺掉這麼一個侵略者,真的很及時!
-
3 # 海中巖haha
該殺,事實證明消滅封皇帝必須從肉體上消滅,而不是退位算了。人還在心不死。英國殺掉了查理一世攔住復辟,後來發動政變趕走國王,請來國王的女婿來當國王,條件是簽字同樣君主立憲,原來的國王是不可能答應的,就算答應也會反悔。法國大革命第一次起義只是要求立憲,國王雖然答應,但暗中勾結普奧等國侵略法國干涉,引發第二次起義,議會表決處死路易十六,把他兒子路易十七關起後來死在牢裡,即便這是樣也沒攔住他弟弟身稱路易十八勾結各國干涉最終復辟,以後法國幾十年裡就沒幹別的就是復辟和共和來回折騰。中國清朝皇帝退位後受的優待,一切都不錯,又冒出個張鄖請皇帝出來復辟,以這樣的罪行,就該全殺光,北洋軍很文明只是讓他們下臺算了,後來出個馮玉祥把他們從皇宮趕走,他們就投了日本人,去當了偽滿皇帝,要是早殺了是不是省點事?說了這麼多,證明這些皇帝除非是自願退位的,被趕下臺就得滅門,否則人還在心不死,總會做亂的,早殺早了。
-
4 # 老么看點
1918年7月17日凌晨,在俄國葉卡捷琳堡的一處別墅的地下室中,沙皇尼古拉二世、亞歷山德拉皇后以及他們長女奧莉佳公主、二女塔吉雅娜公主、三女瑪利亞公主、小女阿娜斯塔亞公主和獨子阿列克謝王子,全家五口被蘇維埃秘密警察秘密處決,長達幾分鐘的機槍掃射使得現場血濺滿屋,慘不忍睹。除了個別逃亡到北歐的皇室成員和貴族,其他所有留在俄國的皇族成員均遭到滅門清洗。
末代沙皇死於十月革命,相比之下中國的末代皇帝比較幸運,在辛亥革命中和平遜位。中俄兩個國家都經歷了專制到君主立憲到共和革命的歷程。發生在中國境內的日俄戰爭是立憲國戰勝專制國的鐵證,給滿清政府和沙皇俄國都帶來了啟示,從而都走向憲政之路。然而中俄皇權都是不甘心失去權利,不肯真正還權於民,也就是假憲政,這種體制下無法解決國內外矛盾。
慈禧死後,皇帝年幼,清政府接連走了幾步臭棋,收回路權與民爭利,激化矛盾,致使民間保路維權請願事件引發了大規模的保路運動,最後爆發武昌起義,清廷倒臺。俄國更是劇烈,多次武裝鎮壓群眾遊行罷工活動。在國內經濟蕭條,民不聊生的情況下硬著頭皮參加一次大戰,最後倒臺與‘二月革命’,死於‘十月革命’。
中國皇族為什麼得以保全,是因為當時有產階級的代表袁世凱及國民政府當權,是保護地主,民族資本家和中產階級的。而俄羅斯是代表無產階級的蘇維埃取得了勝利,他們對舊勢力舊政權是你死我活徹底打倒絕不心慈手軟的。
本人觀點蘇俄手段過於殘忍,尼古拉二世罪不當誅,其家人更是無辜。好在後來俄羅斯給這位末代沙皇平反,家人得以安葬,算是對皇靈的告慰吧。
1998年7月17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被處決80年之際,遺骨的安葬儀式在聖彼得堡舉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親自參加了隆重的葬禮。葉利欽在葬禮上發表了簡短的講話,其中說道:
“葉卡捷林堡的屠殺,已成為我們歷史上恥辱的一頁。現在我們以安葬犧牲者的方式,為前人的過失贖罪,為無恥的犯罪懺悔,也為我們所有的人懺悔。因為不能為這樣的犯罪辯護,再不能為政治目的與愚蠢的暴行開脫,我們再不能自我欺騙。”
這些遺骨後來被安葬在聖彼得堡的彼得保羅要塞教堂中,停放歷代沙皇棺槨的墓室中。尼古拉二世及其家庭成員被尊為聖徒。
-
5 # 薩沙
沙皇一家包括沙皇夫妻,5個公主,1個皇子。
其中,能夠算得上有罪的,最多就是沙皇夫妻。
因為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俄國統治者,雖然懦弱無能,優柔寡斷,但畢竟是掌舵者,要為俄國的現狀負責。
槍斃沙皇,也許還有些道理可說。畢竟沙皇統治時期,俄國老百姓死了很多。
再說皇后,在沙皇一戰打仗期間,她曾經暫時代理過沙皇的位置。雖然她基本是蓋章的工具,但也算是曾經擔任過俄國統治者,多少有些連帶責任。
那麼,硬要槍斃皇后,也多少有點道理,皇后畢竟有些罪。
但是,槍斃4個公主和1個皇子,就完全沒有道理。
公主中最大的歐嘉,當時才23歲,從來沒有干涉過政治,也不懂得政治和軍事,只是一個年輕女孩罷了。
大姐尚且如此,其他3個妹妹也都是這樣。
其中最小的妹妹阿納斯塔西婭,當時才17歲,並沒有成年。
最倒黴的是小弟阿列克謝。這個皇位的繼承人,當時剛剛14歲。
從出生開始,阿列克謝就是不幸的。他患有可怕的血友病,醫生預言他最多活到20歲。
阿列克謝的一生,幾乎都是在求醫問藥中度過的。
另外,他必須極為小心,哪怕一點點受傷流血,也可能導致送命。因為他無法制止流血。
然而,阿列克謝還是一同被槍決。
這5個姐妹都是無辜的,他們沒有任何罪行。
其實,被濫殺的又何止這5個人,還有4個不相干的人:沙皇的太醫博特金、私人廚師和2個僕人。
殺死這4個小卒子,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只是為了滅口。
負責看管沙皇一家的衛隊長尤羅夫斯基多年後回憶:
軍事委員戈羅謝金下達處決命令,我們是軍人,只能執行……我把執行處決任務的十二名拉脫維亞士兵召集到一起,給每個士兵分配任務,誰向誰開槍。我發給每個士兵一隻手槍,裝滿了子彈。我分配任務的時候,幾個拉脫維亞士兵請求取消他們向4位公主開槍的命令,他們對年輕的姑娘下不了手。我沒有辦法,只能將這幾個不可靠的人換走。
我們將沙皇一家帶入房間,房裡只有一盞燈,光線昏暗。囚人到齊了,執行命令計程車兵們也走了進來。我對沙皇說:“你們在歐洲的親戚準備進攻蘇維埃俄羅斯,烏拉爾蘇維埃執行委員會決定槍決你們!”沙皇回頭看了看家人,驚恐地問道:“什麼,你說什麼什麼?”房間裡發生一陣騷亂,聽見哭泣聲。我又重複了一遍剛剛說的話。此時,沙皇和皇后一起驚叫:“你說什麼什麼?”我不願再多費口舌,下達了開槍的命令。十幾支槍一齊射擊,射擊了幾分鐘。房間太小,子彈從牆上彈回來,到處亂飛。幾個射擊計程車兵只得退到房間外面射擊。
我第一槍就把沙皇打死。士兵還在不停地射擊,我費了很大勁才制止胡亂射擊。槍聲停止後,我發現很多人沒打死。比如太醫博特金醫生,他支撐著右手躺在在地上喘氣,彷彿在休息。我用手槍補了一槍,把他打死。皇子阿列克謝、公主塔季揚娜、阿納斯塔西婭和奧莉加還活著。女傭傑米多娃也沒死。葉爾馬克同志想用刺刀結果他們,但未能成功。後來找到他們未被刺死的拉原因。這些公主的胸衣綴滿鑽石,彷彿盔甲一般。我不得不一個個補槍,把他們打死。我們把所有屍體裝上卡車,在泥煤裡挖了個大坑,把屍體扔了進去。在埋葬屍體前,首先在臉上灑上硫酸,免得日後被辨認出來。
現在一般認為,處決沙皇一家是列寧的命令。
1935年4月9日,托洛茨基在日記中寫道:葉卡捷琳堡失守之後他回到莫斯科,曾問過斯維爾德洛夫:“沙皇在哪裡?”斯回答說:沙皇及其全家都被槍斃了。這是“我們在這裡決定的。伊里奇(列寧)認為,我們不能給他們留下一面活的旗幟,尤其是在目前這艱難的條件下”。
1991年,沙皇一家的遺骸被發現。
1998年7月17日,遺骸被遷葬於聖彼得堡的彼得保羅大教堂,在遷葬儀式上葉利欽總統發表講話說:
今天是俄國曆史性的一天。自從殺害俄國最後一位皇帝及其全家以來已經過去八十年了。我們多年避而不談這一可怕的罪行,但應當說出真相:鎮壓沙皇一家是我國曆史上最可恥的一頁。我們安葬被無辜殺害者,是為自己的祖先贖罪……安葬葉卡捷琳堡悲劇死難者的遺骸,這首先是彰顯人類正義的行為……不管屬於何種政治觀點、宗教和種族,我們要用懺悔與和解來結束對俄國來說那血腥和無法無天的世紀。
-
6 # 月光小百合
還說別人呢?…… 同樣的 …… 咱們曾經的 ‘滿門抄斬’ 比它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呦,就更甭提 ‘誅九族’、‘誅十族’ 了!…… 滄海一聲笑 → ‘多行不義必自斃’!…… 哈哈哈哈 ……
-
7 #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沙俄時代,像列寧、斯大林這樣的“造反者”,被捉住後,也就是關起來,判個流放,尼古拉二世沒想要取他們性命。而且,沙俄國政治犯地位還挺高,監獄工作人員都以“您”稱呼,坐牢不會捱揍,也不用幹活,每天就是看看書,睡睡覺,吃吃飯。
流放生活也不賴,可以近距離接觸大自然——打獵、游泳,種菜,政府每個月發給流放犯的8盧布的津貼,這比當時工人的工資還高。不信的話,大家可以看看高爾基的《回憶錄》,就有相關的生動描述。
然而,風水輪流轉,尼古拉二世全家到了列寧的革命隊伍手中,怎麼就給滅了門?面對四個如花似玉的公主,他們如何下得了手呢?關於處死其全家的政令有兩種說法,一種說葉卡捷琳堡在被包圍的緊急狀態下,地方自作主張處死;另一種說有最高蘇維埃的紅標頭檔案傳達下來。
咱們先看看,尼古拉二世犯了什麼罪。
早先,末代沙皇的登基儀式就充滿了不祥之兆。
此時,沙皇遠在郊外的“皇村”,沒在事發現場,聖彼得堡總督面對請願人群,不知所措,最後作出了一個毀滅性的決定:命令哥薩克騎兵禁衛軍向人群開槍,驅散請願者。毫無防備的人群被突如其來的槍彈所嚇壞了,又引發了一輪踩踏事件,造成大量傷亡。死難者中有很多是婦女,老人和兒童。但大家都認為,向民眾開槍是沙皇的“諭旨”。於是,從這天起,尼古拉二世就獲得了“血腥的尼古拉”這個外號,對他的民怨更深了。此時,俄羅斯的革命也是一浪高過一浪。藉著這個導火索,當月,沙俄境內掀起了大規模的抗議浪潮,到了十月份的時候,竟然發展成為全俄大罷工。
同時,在尼古拉二世統治期間,因為尼古拉二世頑固堅持君權神授,國家杜馬沒能切實發揮立法和議政作用。這麼一整,不但中下層階級給惹了個遍,資產階級,甚至部分開明貴族都對尼古拉二世不報好感。
此外,還有個“大神”——拉斯普金,更是給尼古拉二世一家抹黑,尤其是皇后亞歷山德拉,形象基本就毀在他身上了。1904年,費了大勁,尼古拉夫婦的唯一的男孩,繼承人阿列克謝出生了。然而,皇子誕生後不久就被發現,他患有遺傳的血友病,跟紙糊似的,一碰就血流不止。
於是,經過引薦,一名叫格里高利•拉斯普金的人被請進宮中。此人還真是大神級別的人物,一旦皇子流血,或者有個頭疼鬧熱的,他給做做法,一下子就緩解了,甚至還能治療宮廷貴婦的不孕不育,給智障兒童開竅等等。
尼古拉夫婦,尤其是皇后,把拉斯普金封為神明。這個農民出身的“大師”開始對俄羅斯的內政外交指手畫腳,還不顧修行者的身份,亂搞男女關係。俄羅斯朝野上下對此議論紛紛,但尼古拉二世仍舊充耳不聞,但此時,沙皇一家,尤其是皇后的威信跌到了最低點……
一晃,到了一戰,尼古拉二世自任俄軍總司令,乾得很賣力氣,經常跑前線,甚至還冒險親自上陣地觀察敵情。然而,在他老人家的指揮下,俄軍節節敗退,戰局愈發失利。德軍佔領了波蘭,波羅的海沿岸,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甚至佔領了北高加索,俄羅斯陷入內外交困的危機時刻。進入1917年,形勢更為緊張,老百姓已經吃不上面包了,俄羅斯全國上下瀰漫著厭戰情緒和對沙皇全家的不滿。在這種情況下,尼古拉二世仍然堅持要求俄羅斯各個階層無條件地忠於君主專制,而不是採取措施,緩解國內政治局勢。這直接導致了2月底的大規模抗議浪潮。
後來的事兒,就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了,大家都耳熟能詳,這裡不多說了。
客觀上看,單對中國來說,尼古拉二世對可以稱得上非常邪惡,比如日俄戰爭,江東六十四屯、海蘭泡慘案等等(這裡不深入講了,畢竟本文的中心思想不是“列舉沙俄對中國的暴行”),加之對國內群眾活動的鎮壓、一戰發起者之一的身份,把他作為戰犯,送上蘇維埃軍事法庭進行審判,判個死刑也不為過。但是,他的皇后、子女,家庭醫生和貼身僕人一塊給秘密處決焚屍,這個太過了。
單看人品,尼古拉二世倒是個特別熱愛家庭生活的男人,是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不像他的爺爺爸爸那幾輩,弄出不少情婦。二月革命後,尼古拉二世一家也曾經努力爭取過出國流亡的機會。然而,最親的親戚——英國國王喬治五王卻斷然拒絕其家族前往英國避難的請求,於是沙皇一家先後被克倫斯基臨時政府安置在皇村和西伯利亞的託博爾斯克。
(尼古拉二世夫婦和喬治五世都有很親近的血緣關係,兩個君主也長得跟親哥倆似的)
1918年春,包括沙皇夫婦和五個兒女,還有一個醫生、一個廚子、一個男僕和一個女傭被布林什維克軍隊囚禁於葉卡捷琳堡。這裡,他們失去了自由,除了每天日常簡單的鍛鍊時間之外,其它時間都被限制在頂層各自的房間內,房間內的玻璃被油漆糊住,以防止裡面的人獲知外邊的情況。即使皇后或者公主這樣的女眷去廁所,也必須有布林什維克衛兵陪同。之所以如此嚴密防守,是因為,當時流行各種版本營救沙皇的密謀,一旦沙皇一家被白軍所獲,哪怕是個小公主,也會極大的助長保皇武裝(白軍)的勢力和輿論優勢,同時也會給外國干涉勢力更多的藉口。
到1918年7月17日凌晨,在末代沙皇全家被囚禁了七十多天後,沙皇一家被叫醒到一個地下室集合,說是趕緊收拾細軟,等待轉移。與沙皇一家一起的還有他們的家庭醫生,皇后的貼身女官,沙皇的男僕與廚子。在地下室等了一段時間後,士兵們走了進來,領隊向他們宣讀:“現在宣佈烏拉爾工農兵代表蘇維埃的決定。鑑於你們的親屬在繼續向蘇維埃政權發動進攻,烏拉爾執行委員會決定槍決你們。”
尼古拉不相信地往前走了一步,問“什麼?什麼?”——子彈射到他的臉上,他最先被殺死。幾個公主沒有被子彈直接打死,因為束身胸衣裡裝滿了珠寶(避免在各種轉移中被偷走),起到了防彈衣的作用,之後又用手槍補槍打死。一大家子隨後被扒光,焚屍、掩埋前面部還灑上了硫酸毀容,以防被辨認出。
如此倉促的處決,很大原因是:得到資助保皇黨白軍已經兵臨葉卡捷琳堡城下,臨時轉移過程中保不準就被白軍給救走了。
此時,時白軍還有很大一股殘存勢力,國際上英法等國也可能出面武裝干涉俄國內政。作為舊勢力代表人物的沙皇一家必須死,這樣,殘存勢力缺乏統一的擁立人物和口號,就無法形成合力,外國也失去幹涉的藉口。不殺掉尼古拉二世全家,君主專制就不能徹底結束,就不能打消外國勢力干涉的念想和名義,新生的蘇維埃政權就無法安穩立足。
這與沙皇本人的人品無關,與他家人也無關,但是,跟羅曼諾夫王朝有關的人,他們都必須死。
基於這種策略,其餘被關押的皇室成員,如沃倫斯基公爵夫人、塞爾維亞女王等,也在沙皇被處死前後,遭遇了相同的命運。剩下那些跑的夠快夠及時的貴族和官僚們,紛紛去倫敦、巴黎做起了寓公,甚至香奈兒的模特,咱們老上海的夜總會里也不乏沙俄的伯爵夫人、女大公。
自此,全歐洲各地湧現出了不少宣稱自己是皇太子阿列克謝和小公主安娜西塔西亞的人。直到本世紀初,沙皇一家子的遺骸被湊齊,重新安葬。透過DNA驗證,發現,阿列克謝和安娜西塔西亞也在其中,只不過埋得稍遠而已。
1918年7月17日,沙皇全家被滅門,正好離海蘭泡慘案的發生整整十八年.....
2000年,尼古拉二世全家被俄羅斯東正教會追封為殉教聖徒。畫中這種呆傻的人物表達形式是東正教的傳統畫法(類似於俄羅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源於拜占庭帝國時代。
2008年10月,俄羅斯最高法院正式為尼古拉二世平反,宣佈他的家族是蘇聯鎮壓下的政治犧牲品和受害者。
現在,沙皇一家被槍殺的原址上修建了一座東正教“滴血教堂”。教堂底層有末代沙皇一家被槍殺的復原場景、沙皇及其妻子兒女的聖像和生辰年代介紹。這裡成了葉卡捷琳堡一處火爆的旅遊景點,每年的門票收入相當可觀,售賣的沙皇相關紀念品也很暢銷,成了當地政府的“創收專案”。這也算是對尼古拉二世一家人的在天之靈的“慰藉”吧。
-
8 # 石海釣沉
是否有罪倒在其次,最主要的是沙皇一生算得上是殺人如麻 最後又拜英法美這些老朋友所賜,沙皇一家在歷史節點上必須死,沒得選。
沙皇所承襲的羅曼諾夫王朝當時已延續了三百多年,幾乎和我國的清朝相始終 甚至更久遠,在歐洲也算是最古老的家族之一。為什麼會被昔日的子民滿門殺害,這是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從當時的人設看,沙皇尼古拉二世被當時的政府和教會有意包裝成全俄羅斯人可親可愛可敬的小爸爸形象,堪稱全民吉祥物。 不過這個吉祥物可是手握生殺大權殺人不眨眼的暴君。
尼古拉二世繼位之初,俄國處境不算好也不算糟糕。不算好,是因為剛經歷了克里米亞戰爭,慘敗給英法等西方列強的俄國,還沒從這場五十年來未有過的慘敗中緩過神來,國內要求進行政治改革的呼聲甚囂塵上。不算壞,則是指前任的農奴制改革已初見成效,俄國生產力水平迅速提升,農產品大量出口,國內人民生活也有了顯著提升 ,一大批冒著滾滾濃煙的工廠,正讓俄國煥發出以往未有的工業文明之光。
所以,面對這個局面,只要不作,無論尼古拉二世怎麼做結局都不會太壞,要善於守成的話,俄國成作為並肩英法的大國應該不成問題 ,順應歷史潮流 銳意改革當明君的話,起碼落個善終也是不成問題。但尼古拉二世卻選擇了第三條路,簡單來說就是,智小卻謀遠,力輕而博大。
繼位之初,生下來一直遊手好閒沒受過儲君教育也沒任何人才儲備的尼古拉二世 只有一個特長,那就是他是少數遊歷過東方的沙皇,還捱過日本浪人一刀子, 自認為是東方問題專家的他,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可以把東方問題作為自己的加分項,同時順便給被英法封住了南下博斯普魯斯海峽的俄國再找一個不凍港。於是一手策劃並導演了馳名世界的日俄戰爭。
沙皇的算盤不可謂不精,找鄰居中倒數第二弱最沒人緣的那個動手,把自家的南牆推進到渤海灣去,又得了土地有了出海口,還又贏得了軍功,洗雪前朝之恥,何樂不為?
但日俄戰爭的結果卻是,軍隊規模是日本數倍的俄軍海陸兩面被日軍雙雙擊敗 ,世界第三大海軍就此覆滅,直到二十年後也沒緩過勁來。
前線戰敗,後方更爆發了數萬起群體性事件,沙皇別看外戰外行,欺負老百姓手段還是有的,其處置辦法就是殺殺殺。事後經過估算,死於沙皇鎮壓和遭到流放的人口,遠超過前線死傷被俘士兵的人數。
接著,1905年,彼得堡又爆發了宗教性質的市民情願活動。一群老人婦孺舉著聖人和沙皇的畫像去皇宮請願,你演戲也能糊弄好吧? 沙皇的做法又是一殺了之,當場死傷萬人以上,訊息傳開,俄國各地相繼爆發了各種訴求的暴亂與起義,沙俄軍隊成了滅火隊,到處大開殺戒。暴亂相繼被平息後,尼古拉二世已經創造了一項世界紀錄,近代史上手上沾滿子民鮮血最多的皇帝非他莫屬。
國事沒出理好,家事也是一團糟。他對老婆壓力山德拉異常寵愛,夫妻恩愛 這對普通夫妻來說是好事,但對沙皇來說就是噩夢。這個皇后據說經歷了當時罕見的現代大學教育,但見識上居然是枚超級女神棍,後宮搞成德魯伊勝地倒在其次,關鍵是把妖僧拉斯普京引入了宮廷,繼之又仗著皇后撐腰 插手干預政府高層人事安排,把沙皇政府搞的烏煙瘴氣。
外交東向突圍失利,黑海方向的土耳其不敢去碰了,沙皇還不老實,我要當千古一帝!於是轉而又在巴爾幹問題上和奧匈帝國針鋒相對,放任塞爾維亞這幫小兄弟們搞事,結果就是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腐敗無能到極點的沙皇政府再次在軍事上遭遇到連翻慘敗,一開戰,就在原本應該手到擒來的東普魯士損失了最精銳的兩個集團軍四十萬大軍,接著喀爾巴阡山戰役接踵而至。
按理說 一戰的重心在西歐,東邊要打意思下得了,但沙皇作為龍套卻有一顆主演的心,於是就悲劇了,西線索姆河戰役為了給英國減壓他打,凡爾登戰役要給法國減壓他也打,總之 西線一撐不住了英國首相法國總統就知道,該給尼古拉二世打電話了。結果就是,一場場戰役打下來,除了給英法減壓沙皇換個好評外,無論勝敗,帶給俄國人民的都是慘重的損失,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到處是妻離子散,民生凋敝,哀鴻遍野。
由於土耳其加入了德奧同盟一方,導致俄國農產品和協約國援助物資唯一的全天候海上通道被封鎖 這更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的緊張局勢。前線士兵有的部隊三個人才有一把槍,就這樣 武皇帝開邊意未已!據統計,加入一戰到1917年爆發革命下臺,俄國僅前線傷亡就達五百萬人之巨。這筆賬,沙皇想賴也賴不掉吧?
戰爭打到1917年,事實上俄國政府已經破產了,兵不聽將令,民不聽官聲,之所以沙皇沒倒臺,是因為貴族,資本家等社會勢力還沒商量好沙皇的遺產怎麼處置而已,等到大家基本商量就緒,也就是二月革命後,資產階級政府一邊奉行繼續戰爭的路線 沙皇一家也被軟禁了起來。看到新政府繼續和自己並肩作戰,沙皇那些英法鐵哥們誰也沒空管他一家死活。
後來十月革命爆發了,布林什維克一開始也只是軟禁沙皇,態度沒變更壞,只是順應民意宣佈退出了一戰,結果卻招來了英法美日等國的武裝干涉,罪名呢,就是解救沙皇,恢復君主制度,沙皇死了以後則是吊死扶傷為沙皇報仇。這個說法,大家呵呵就完了,但是前不久還在為廢除並軟禁了沙皇一家的克倫斯基政府賣命的貴族軍官們,得了英法許諾和金錢支援後,一個個都跟死了親爹一樣,哭著喊著打了雞血一樣,要去拯救俄國人的小爸爸一家。
眼看著四面八方的敵人都衝著你手上的沙皇來了,這燙手山藥,你是留下來繼續讓人搶,還是一口吞了呢?布林什維克想都沒時間想,就只好選了B。由於俄國曆史上又有著沙皇妻子或女兒繼位的傳統 所以除了沙皇父子外 ,所以皇后和幾個公主也必須得死。這一切,就像是大家熟悉的一幕,戍卒叫 ,函谷舉,國人一炬,沙皇成鬼。
打著解救沙皇名義進行的這場戰爭延續了三年之久,死傷一千萬人,遠超過一戰中俄國的損失。
所以,怎麼看沙皇一家之死,如果你是當年看守沙皇一家計程車兵,你會不開槍嗎?
-
9 # 花木童說史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家人被逮捕,後來全家遭滅門。除了尼古拉二世有罪,他的家人肯定是無辜的。
但孩子們也沒有辦法,他們別無選擇的生在了帝王之家。他們在享受榮華富貴的同時,也面臨著需要承擔政治上的風險。
中國歷史上也一樣,每個朝代的更替,舊王朝莫不是遭到滅門之災,這幾乎是朝代新舊更替的一種常態。
尼古拉二世共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分別是:公主奧麗加、塔季揚娜、瑪利亞、阿納斯塔西婭和太子阿列克謝。
尼古拉二世罪大惡極,對內殘害俄國百姓,對外肆意侵略。參加過八國聯軍,屠殺過我國百姓並趁機佔領我國東北。所以他死不足惜!
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抓後,列寧開始並沒有打算殺他們。但俄國白軍一直在尋找沙皇一家的下落,他們打算復辟皇權。
另外,尼古拉二世跟英國國王喬治五室是表兄弟,尼古拉二世的妻子是丹麥的公主。列寧擔心歐洲皇室會幫助尼古拉二世奪取皇位。所以,尼古拉二世一家人活著,對俄國的新政權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1918年七月,看守沙皇一家的秘密警察接到命令——槍決沙皇全家。
沙皇一家被處死後,俄國白軍逃到中國境內,投奔了大軍閥張宗昌,並跟著張宗昌參加了中國的北伐戰爭。
要說冤中國的革命軍和山東的百姓更冤,在自己家門口,被外國軍人殘殺。
-
10 # 酸奶西米露
末代沙皇一家唯一的罪孽就是太過仁慈了。不會搞政治清洗,居然只會把政敵流放到歐洲,還給他們提供一大比生活費。。。。
就結論來說的確罪該萬死,畢竟“上世紀人類浩劫”因他們的綏靖政策而脫不了干係。
-
11 # 鳶飛九天2018
1918年7月11日的凌晨,一直被關押在葉卡捷琳娜堡一座別墅內的尼古拉二世,和他的妻子、長子、三個女兒突然被叫醒並被趕到了所關押別墅的地下室內,到達地下室之後,連同他們照顧他們的僕人一起,尼古拉一家被關押他們的秘密警察用機槍掃射處決。
尼古拉二世一家
至此,尼古拉二世一家徹底被滅門,俄國皇室的尼古拉二世一脈也徹底斷絕。被殺之時,尼古拉二世只有50歲,正處於一個政治人物的巔峰年齡階段,而一同被殺的皇儲甚至還尚未成年,年僅14歲,最小的小女兒也只有17歲。
尼古拉二世為什麼會遭滅門慘案呢?他們是否真的罪該萬死?
尼古拉二世在當時被殺其實並不奇怪,首先,作為蘇維埃的敵人,作為曾經多次鎮壓人民起義的統治者,作為沙皇俄國的最高統治者,尼古拉二世當然是有罪的。
尼古拉二世
而且,尼古拉二世被殺之時,被關押在俄國葉卡捷琳娜堡,而此時葉卡捷琳娜堡正被蘇維埃的敵人——白軍大舉進攻,隨時有被攻陷的危險。這也意味著,一旦葉卡捷琳娜堡被攻陷,尼古拉二世必然落入白軍手中。
且不說作為沙皇的尼古拉二世天然擁有的法統性,即使是作為精神領袖,散成一團的白軍也必然有重新團結的可能,這對於蘇維埃革命必然極為不利。因此,某種程度上,也是迫於無奈,尼古拉二世被秘密殺害。
那麼,慘遭滅門的尼古拉二世到底冤還是不冤呢?
尼古拉二世
其實這要看站在誰的立場上。站在蘇聯的立場上,尼古拉二世當然是罪該萬死的。且不說沙俄在尼古拉二世統治期間對於國內的極力壓榨,尼古拉二世對於俄國人民也從未有過如宣傳中那樣的慈祥。
對外,尼古拉二世為了個人野心,一次次掀起對外戰爭,並將俄國拖入了戰爭的泥潭,對內則進行殘酷壓榨。哪怕是直接面對民眾,尼古拉二世也曾製造死傷數千數以千計的流血星期日,至於其他鎮壓人民的活動更是難以數計。
因此,於情、於理、於法,站在蘇維埃的角度上,尼古拉二世被鎮壓,一點兒都不冤枉。而事實上,作為末代皇帝全家被殺,尼古拉二世也不是第一家,更算不上最慘的。
尼古拉二世夫婦
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作為末代皇帝能夠善終的寥寥無幾,反倒絕大多數末帝,不僅僅是本人,甚至整個皇族都被新興的王朝徹底殺光。而國外類似的歷史也不鮮見,被殺的末代國王比比皆是。
當然,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對於沙皇一家被殺有了不同的看法。尼古拉二世一家先是被俄國的東正教會追封為了殉教聖徒,2008年,俄羅斯的最高法院也正式為尼古拉二世平反,並認為他們是蘇聯鎮壓下的受害者。
不過,無論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殺是否罪有應得,也不管尼古拉二世到底冤不冤枉,其實,尼古拉二世的遭遇,用西方的一個喻言解釋最為貼切: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蘇俄內戰形勢圖
作為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從公元1894年11月1日繼承俄國沙皇之位以來,一直到1917年3月15日被趕下臺,一共統治了俄國長達23年之久。
而且,雖然俄國是西方國家,但是也許受到了蒙古金帳汗國的影響,俄國的統治方式卻更類似東方專制制度,作為俄國的最高領袖,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權力也遠大於西方的國王。
因此,尼古拉二世在俄國的權力是十分大的,也因此,俄國在末期的一系列遭遇,例如流血星期日事件,例如俄日戰爭的失敗,例如陷入一戰的泥潭,尼古拉二世都是第一責任人,也必然應該承擔最主要的責任。
第一次世界大戰
所以,尼古拉二世戴上了俄國沙皇的皇冠,享受了他帶來的榮耀地位,權勢和財富的同時,必然要承擔因此帶來的責任和罪孽。尼古拉二世一家被殺,無論冤不冤枉,無論是否罪有應得,都是機率最高,也是十分正常的。
-
12 # 法眼大師
尼古拉二世這廝是自願退位的,本來他可以選擇拼死一搏,那麼二月革命將會死很多人才能成功,但他選擇了放棄,和平演變了。就這一點,可換活命,跟滿清溥儀等一樣
-
13 # 我是富二代他爹
啥也不敢說,啥也不敢問!據說,整個沙皇時代,犯人大部分都是流放!造反也是流放,列寧就被流放多次!沙皇對革命黨人也算仁至義盡,可惜對敵人心不狠,然後江山就被人家奪了,還被人家滅了族!這就是歷史,這就是政治!
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位時可謂雄心勃勃,東征西討,大修鐵路,強租清朝的大連旅順,第一次世界大戰過早加入。可惜的是,對外的同時,對內卻強力鎮壓!國內人民水深火熱,國外戰場損失慘重,終於爆發革命,被推翻了!剛開始一家被軟禁,生活還好!只是,布林什維克人上臺以後,為了某些目的(徹底杜絕沙皇復辟?),然後把沙皇一家人全部咔嚓了!確實狠!
-
14 # 鬥天鬥地鬥自己
因為他們勢力還比較強!所以該死!
很多人基於什麼有沒有錯誤,有沒責任來分析,我表示要麼你是傻白甜,要麼你就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對於不明白的我解釋一下:
沙皇家族控制著軍隊,但經過長時間的一戰,沙皇已經非常厭惡戰爭的沒完沒了(真的很諷刺,據說是被身邊的妖僧誤導),這時候他莫名其妙的解除了自己叔叔三軍總司令職位。讓外界大吃一驚,雖然他叔叔能力有限,但搶先動員,先發制人打亂德國部署,打的奧匈帝國抬不起頭來。證明其能力還是有的。從這天起,王朝命運就靠沙皇一人來維繫!
而一戰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甚至被媒體有意誤導的是體制。一戰奧匈帝國,義大利是帝制。英國,德國是君主制,其中英國國王權利較低,德國國王權利較大。美國和法國才是資本主義制度。而俄羅斯最慘,是農奴制度。很諷刺吧!這不是資本主義制度戰爭!
首先推翻沙皇的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合擊。然後才爆發了十月革命,由社會主義組織打敗資本主義組織。
而且取巧的成分太大了,首先效忠保皇派和效忠資本主義的軍隊都在一線,莫斯科只有工人組織的軍隊。所以他們才取的成功。
開始他們也沒有想殺沙皇,畢竟歐洲全是一家親。各國皇帝都是親戚!
這時的現實是:工人軍隊由於佔據了中心,每天的武器實力都在增強。資本主義在萌芽階段就被扼殺了。但是百萬大軍在一線面對德國人。這時候只要找到一個主心骨振臂一呼,號召勤王,誰輸誰贏還也未可知!
當聽到他們準備組織人手營救沙皇時,蘇聯再也坐不住了。為了一勞永逸。他們殺死了沙皇一家。原話:是不能給對手一絲機會。(記住歐洲,女人也是可以繼承皇位的)
這招釜底抽薪非常有效,高爾察克等軍中大元頓時沒有了主心骨,個個擁兵自重,於是各自為政,各自為戰。被實力一天強於一天的蘇軍各個擊破。
政治是沒有對錯的。只要你摻進來!要麼勝,要麼敗!特別是改朝換代時!
為了不讓對手找到一個一呼百諾的人,沙皇一家必須死!這就是政治!
-
15 # 曉帆輕舟
俄羅斯帝國末代皇帝尼古拉二世與皇后育有四女一子。十月革命後僅過了半年多,1918年7月17日,他們全家在葉卡捷琳堡遭遇滅門慘禍。
尼古拉二世全家是被秘密處死的。蘇俄當局如此做法,完全是罪孽:
其一,不經審判,不經任何法律程式,就把早已經退位並且被軟禁的尼古拉二世夫婦予以處決,這完全是非法行徑,屬於故意殺人。
其二,不論尼古拉二世夫婦是否真的有罪、有多嚴重的罪行,蘇俄當局在處死他們夫婦倆的同時,將他們的所有孩子(都是青少年)也處死,蘇俄當局這種“株連家族”、甚至殺死未成年人的行徑,更是毫無人性,百分之百屬於喪失人類道德底線的罪行。
其三,尼古拉二世本來已經在俄國二月革命的風暴中宣佈退位了,把政權移交給了二月革命之後的共和臨時政府,作為相互妥協,其一家的生存權與自由權得到臨時政府的承諾。可是,十月革命之後,蘇俄當局撕毀原臨時政府與尼古拉二世的和平交接協定,不僅剝奪了尼古拉二世的自由,甚至剝奪了他全家的生命,這種做法背信棄義,很自然地激化了國內矛盾,同時也使得蘇維埃新政權在國際上聲譽嚴重受損,陷於不利,給列強以干預蘇俄的口實,其結果是,十月革命之後,內戰、外戰持續好幾年,國家不安寧,人民在戰爭中苦苦掙扎。所以,他們殺害尼古拉二世全家的做法,即使從實用主義考慮,也是完全得不償失的,是一大昏招。
-
16 # 258ZHANG369
一戰前,文化啟蒙運動的思想成果已成人類共識,歷史的發展讓君主制不合適宜。當時對君主制一是用激進的暴力推翻(比如法國大革命,蘇聯,中國等)。二是走相對溫和的改良主義君主立憲(比如英國,北歐小國,日本等)。兩者都實現了個人權利向民眾權利的轉移,我個人更傾向於後者的理性妥協,暴力革命對社會的撕裂和損害太大了。往往文明程度高的國家會選擇妥協共存,專制程度高的國家會選擇革命。革命是慘烈的,極端的,選擇了暴力革命的俄羅斯,消滅前政權肉體也是當然的。
-
17 # 日慕鄉關
歐洲歷史上被處死的國王總計有三位:英王查理一世,法王路易十六,俄皇尼古拉二世。這其中查理一世只是自己丟了腦袋,兒子還能繼承皇位,路易十六雖然老婆兒子一起跟著遭難,但至少女兒活了下來。
最倒黴的當屬尼古拉二世,王位丟掉不說,還落得全家死光光!三位國王一個比一個慘,並非因為他們在位期間犯下多少罪孽,而是那些反叛者們想達到的目的不同。
例如英國,到今天依然保留著君主立憲制度,革命派當年砍掉查理一世的腦袋,不是為了終結王室制度,而是為了限制他的權力,所以動他一個就行了。
法國大革命雖晚於英國,但激程序度無出其右,砍完國王腦袋,再互相砍腦袋,究竟想把國家引向何方,根本沒想好。也正因為這種猶豫,讓革命派保留了一絲良知,至少裝模作樣的開庭審判。
比起由精英發起、企圖自上而下改良社會的英國和法國,俄國是名副其實的革命,被壓迫數百年的農奴以暴力的形式取代舊貴族,隨著而來的必然是對既有權力的清洗和殺戮,加之俄國政治文明低下,其領導與沙皇又有血海深仇,殺人全家也不奇怪。沙皇是否罪該萬死呢?
舊制度被推翻,必然伴隨權力基礎和行為準則的迭代,如果不對前任國王或者官員進行審判,革命者就失去了暴動的合法性。當年羅伯斯庇爾就以此為理由,說服革命派審判路易十六。
當然,審判規則另當別論,英國給查理一世的罪名是叛國,法國給路易十六的罪名也是叛國,不約而同的定罪方式彰顯出審判者的無奈,在“朕即國家”的政治倫理下,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罪名來審判法律的制定者,於是乎將國家與國王對立起來,用全民的力量壓過一個人的生命權就成為唯一的辦法。這種做法具備一定的合理性,從法理上也說得通,儘管你是國王,但權力是祖宗傳下來的,不能因你一人而廢,你做錯了同樣有罪。
理論上說,任何國家任何時間殺人都應該經過法律的審判,否則權力就淪為掌控者濫殺無辜的工具,但俄國的革命者們明顯不把這條金科玉律當回事。
在他們看來,沙皇是舊制度的代表,是革命的物件,無數仁人志士因為反對他失去了生命,殺他天經地義,革命就是要把殺人的權力從他手裡奪回來。至於法律只是統治階級的暴力工具,既然大家一致認為他該死,何必要多此一舉,再者說來,白軍已經開始反撲,革命形勢危急,哪有時間再去討論這些繁文縟節,公開的審判還容易成為別人挑刺的藉口,與其橫生枝節,不如快刀斬亂麻,趁著外部勢力無暇顧及,一了百了的殺了他,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至於誰下的命令,不難猜測,即便沒有人承認,也會留下一些蛛絲馬跡。托洛茨基在1935年4月9日的日記中這樣寫道:伊里奇認為不能給敵人留下活的旗幟,特別是在我們今天最困難的時候。
伊里奇就是列寧!
考慮到托洛茨基的地位以及個人品質,這一說法的可能性很高!可悲的是沙皇的五名子女外,其中最小的公主安娜斯塔西婭年僅17歲,皇太子阿列克謝更是隻有14歲,用任何藉口殺死未成年人都是卑鄙無恥的做法, 還有御醫、廚子和隨從,他們只是適逢其會,卻一起丟掉性命。也正因為這些原因,沒有一個蘇聯領導或者機構敢於承認是他們下的命令,一樁滅門慘案竟然成了無頭公案,這是法律的悲哀,也是俄國曆史的悲劇。
2000年,尼古拉二世全家被俄羅斯東正教會追封為殉教聖徒,2008年俄羅斯最高法院正式為尼古拉二世平反,宣佈他的家族是蘇聯鎮壓下的受害者。
尼古拉二世是否該死,我認為雖然流程有瑕疵,但並非不可以,既然做了皇帝,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風險,無論這個皇位是別人給的還是你奪回來的,成年人有選擇的權力,你不做改變就代表認同,既然你認同了舊時代的政治倫理,那麼被舊時代的野蠻制度處死也不為過。但他的妻子孩子僕人都是無辜的,革命者野蠻粗暴的做法無疑是一種犯罪,用罪惡的手段謀取利益,革命就變成了權力鬥爭,合法性蕩然無存,更嚴重的是,它破壞了倫理道德底線,對社會造成了更加深遠的毒害。
東正教會追封沙皇一家為聖徒,算是對俄國文明進化的一種補償吧!
回覆列表
搞政治的就是這樣,特別是封建社會帝王王位多少人垂涎三尺!沒有好冤枉的,人人都想,當然不可能只搞掉沙皇一個人,肯定要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