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編虎哥

    歷史故事非常能勾動人心,它讓我們看到了歷史的衰敗落後,它讓我們看到了歷史人物的荒誕無稽,也讓我們看到歷史的繁榮盛世和英雄人物的豐功偉績……但是歷史有時就一定是以真實面目浮現我們眼前嗎?然而並不是的。武王兵不血刃的伐紂,就引起了爭議。雖然現在出現了許多的關於此的神話劇,但是這些並不是歷史的呈現的真相,只是史官美化而來的。畢竟紂王雖然殘暴,但是他並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

    紂王給我們第一感覺就是殘暴昏庸,沉迷美色,但是他能坐上王位,就說明他還是有一定的能力和手段的。在《封神演義》中,紂王的殘暴是有目共睹的,他沉迷美色時還不務朝政,但是紂王在位時,商朝是當時中原佔地面積最廣的一個國家,它有著先進的社會制度,生產力也是比其他地域發達,在當時還有著領先其他部落的技術,可謂是非常的富裕,也由此認為武王伐紂時的兵不血刃是不真實的。畢竟在敵我並不懸殊的情況下,要想兵不血刃是不現實的。

    從史書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在當時的情況下,紂王荒淫無道,在他的殘暴統治下,人們都苦不堪言。於是周武王打著討伐紂王的口號,向紂王發起了進攻。在牧野一戰中,周武王得了民心,導致紂王的部下都紛紛倒戈向周武王,這就使得周武還沒開戰就贏得了勝利。戰敗後,紂王逃到鹿臺,由於種種原因,紂王引火自焚,最終灰飛煙滅,從此,商王朝也隨之走向了滅亡,周武王結束了紂王的殘暴統治,開始了心朝代。但如果研究歷史的人們能心細的閱讀這段史料的話,就會有一個疑問。頭腦四肢都發達的紂王怎麼會還沒開打,就已經敗北了。即使周武王得了民心,也始終都會有忠心的人吧,不至於輸的如此慘烈。

    慢慢的走進歷史,一些相矛盾的材料就會呈現眼前。翻閱一些野史,也會發現一些周武王伐紂的蹤跡,雖然只是一點點記載,但也會勾起研究者的疑惑了。畢竟,野史所寫為,周武王伐紂時,曾悄悄混入紂王的營地,趁其不備,取下了紂王的首級,然後又悄悄的回到自己的營地,並將紂王的首級掛在了城牆,讓紂王的部隊清晰地看到他們的統領已亡。這一舉動讓紂王的手下紛紛放下了武器。畢竟在沒有統領的情況下,就不會有一個好的作戰策略,也不容易聚集軍心,軍心動盪,拿什麼來和周武王對抗?這一記載和前面所提到的灰飛煙滅就相矛盾了,因為已經化為塵埃的東西,又怎麼會存在於城牆上。

    從其他地方又可以瞭解到,周武王伐紂時,並不是所謂的得了民心,就還未開戰就贏得了勝利。周武王和紂王雙方之間曾經歷了一場血戰,畫面之壯觀、之慘烈。只是,在這一場戰爭之後,紂王出現了意外,導致周武王有機可乘,從而贏得了勝利,推翻了紂王的統治,建立了新的國度。仔細想想也是,在當時,紂王並不弱小,相反有著發達的頭腦和四肢,況且商紂王和周武王都在伯仲之間,紂王怎麼會還未開戰就已經敗北而亡呢?由此,呈現在史料中周武王的神聖光環也並不是如此的神聖,而是由史官們美化了而呈現出了兵不血刃的豐功偉績。

  • 2 # 南朝居士

    只是基於儒家的立場,“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國君聖明,我們就輔佐,國君昏庸,我們就離開,國君殘暴,我們就推翻他。

    所以,為了美化周武王這個勝利者,就只有醜化帝辛這個失敗者了。

    質疑武王伐紂的聲音,從西周立國開始就不絕於書了,但是,質疑的聲音被淹沒了。

    孔子的得意門生子貢就說了,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你看帝辛的罪惡,再看看夏桀,完全是把夏桀做的事,完全套在帝辛身上了。

    《尚書》的前幾篇,有武王伐紂的戰爭檄文,檄文怎麼寫,看看駱賓王《討武曌檄》,陳琳《為袁紹討豫州文》、曾國藩《討粵匪檄》,

    檄文一般是能把一個人寫的多麼邪惡就多麼邪惡,但是,寫帝辛的罪惡呢?

    祭祀不用心、聽婦人言、酗酒、用地位低下的人、不用自己的兄弟親戚,

    這哪一條算罪惡?我看不出來啊。

    醜化帝辛的戰爭檄文,也只能寫這些東西,帝辛有什麼罪惡?

    帝辛在位時,商立國五百餘年,已經是末日餘暉了,曾經臣服於他的諸侯國也趁機崛起,挑戰天子權威,

    就像明朝立國二百多年後,臣服於明朝的滿清也崛起了,

    武王從他太爺爺開始,三代人都造反了,經過三代人的不懈努力,終於成功了,

    他之所以成功,是商朝沒落了,且趁著帝辛討伐東夷,軍隊不在國中,而且還有帝辛的兄弟們做了帶路黨,比如微子。

    並不是因為帝辛邪惡,老百姓不支援他們,恰恰相反,商朝的老百姓是很支援帝辛的,

    所以,武王伐紂,沒有什麼正義不正義的,純粹臣子造反。

  • 3 # 此帳號已換至我行異

    先回答是不是,答案是「不是」。

    何謂仁?就是說有仁愛之心,周武王為一自之私而發動侵略戰爭,本身就處在不仁的位置上,何有至仁之說。而紂王的不仁,在現在流傳的牧誓就是周 人寫的紂王的罪行表,就有四項:

    1.妲己的話聽老婆的有啥問題,周人就是歧視女性,人家商王后婦好還經常出征,常常打勝仗,人家聽老婆話,關周人啥事?

    2.不用祭拜祖先和鬼神人家紂王不迷信,周人得天下後,行周禮,陪葬的人就開始多了起來。

    3.不重用比干,箕子和微子啟等人人家紂王愛用誰用誰,關你雞發啥事?而且這些人都是紂王的親戚,你雞發一個外人管得照麻?而且這 也證明了紂王其實沒有殺比干,否則肯定多一項。

    4.重用逃亡的罪人這個更搞笑,人家要用啥人那到你得管了?當時雞發還是一介紂王的臣子,居然管的那麼寛。

    其實這四件根本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只不過是周王伐紂的籍口罷了,也見不到紂王有多大的殘暴,很多故事都是後來按到紂王身上的。當時周武王就是看準了 商軍東征東夷,國都空虛,才做了一次斬首式的突擊行動,最後居然賭對了,才開創了周朝,不過商人的反抗也是繼續的,一直到了周康王時才穩定了下來。

    今天兩次回答了有紂王的題目,其實在最早的記載,紂王絕王殘暴,不過後世為了做一個典型,突出周家聖人的光芒,才把諸多罪行按到他身上,其實如果真是愛民如子 ,真是那麼聖人,這幫周朝聖人怎會發明出宦官這種殘無人道的東西,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尤其是歷史,春秋筆法太多,真要自己好好思考。

  • 4 # 涼州七里

    “以至仁伐至不仁”是孟子說的,但他想表達的是另一個意思。

    原文剖析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無敵於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 也?”--《孟子.盡心章句下》

    這句話還貢獻了另外一句經典“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是本意,完全相信書,那還不如沒有書。

    後面則是說:我(孟軻)對於《武成》這一篇書,就只相信其中的二三頁罷了。仁人在天下沒有敵手,以周武王這樣極為仁道的人去討伐商紂這樣極不仁道的人,怎麼會使鮮血流得來可以漂起木棒呢?”

    他的意思就是說,別扯犢子。

    史書上的解釋大抵上是不足採信的,但商周之際在正史、文獻甚至小說中都有所涉及,不妨籍此來探討一下吧。

    武王伐紂事件始末

    西伯既卒,周武王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殷會周者八百。諸侯皆曰:“紂可伐矣。”武王曰:“爾未知天命。”乃復歸。--《史記.殷本紀》

    看似熱鬧的起兵最後卻虎頭蛇尾地變成了一場閱兵,根源在於周武王的底氣不足。論武力殷商的戰爭能力有目共睹,尚在半遊牧階段的西岐何敢班門弄斧?自武丁時代起的羌方、鬼方等挑戰者和當下的東夷都成了儀式上的祭品,孰知西岐就不是下一個呢?

    ▲孟津觀兵

    而後人沒看到的則是孟津觀兵其實並非是半途而廢,而是姬發同志立威和諸侯站隊的一次會盟,結果則是西岐分清了敵我並做好最後的準備,而真正的機會也快到了。

    兩年後的殷商,比干被殺,微子貶為奴隸,箕子被囚禁,說明了朝歌貴族階層內部的分化;而樂師帶著禮器跑到了西岐,則透露了殷商的底細;而東夷的騷擾則再次帶走了商軍主力,討伐條件終於成熟了。

    接下來便是牧野之戰了。

    ▲牧野之戰

    鑑於篇幅,這一段就不贅述了,但需要澄清兩點:

    第一,沒有倒戈事件。

    ▲這是一場偷襲戰

    牧野的激烈戰鬥持續了一整天,倒戈這種開門揖盜的行為也最多是個別行徑而不可能整體而為。至於七十萬武裝的奴隸或者戰俘更加是無稽之談,先秦時代的戰爭是貴族和公民的特權。甚至可以斷定如果放開奴隸的鐐銬並給予武器裝備,恐怕當時商軍就完蛋了,但臨時徵調缺乏訓練的平民上戰場導致戰鬥力缺乏確實事實。

    武王遂徵四方,凡憝國九十有九國,馘磨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凡服國六百五十有二。--《逸周書.世俘》

    紂王自焚並沒有意味著戰爭的終結,後續的反抗持續了數月並延伸到東海之濱,從殲滅和俘虜的人數足可以看出抵抗的激烈程度。

    甚至前文中,一輩子鼓吹“仁政”的孟子也對於《尚書》中的描述提出過質疑:都說仁者無敵,為何還需要如此大費周章呢?

    第二,帝辛高貴的謝幕。

    甲子日,紂兵敗。紂走入,登鹿臺,衣其寶玉衣,赴火而死。--《史記.殷本紀》

    ▲帝辛自焚

    我們不能將“衣其寶玉衣”的行為理解為眷戀富貴或者不願便宜對手,如果要突圍繼續組織抵抗的話他有的是機會,這是“君王死社稷”的高貴死法。

    總之,延續六百年國祚,創造了無比燦爛青銅文明的商國亡於半遊牧半農耕的西岐部落之手。

    周武王的舉止極不正常

    首先,是無止境的失眠和噩夢。

    嗚呼!敬之哉!無競惟人,人允忠,惟事惟敬,小人難保,後降惠於民,民罔不格,惟風行,賄賄無成事,綿綿不絕,蔓蔓若何,豪末不掇,將成斧柯。--《逸周書.和寤解》

    在《逸周書》的有幾個章節比如《寤儆》、《和寤》、《武寤》和《武儆》都記載了姬發的噩夢以及次日凌晨召喚弟弟周公旦前來訴說和尋求安慰的過程。

    姬發的夢境有小人壞事,民眾不服和伐商失敗,也許還有兄長伯邑考那血淋淋的肉餅,因此徹夜難眠。夢境一直延續到滅商成功,這也是武王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這一切都可以歸結於翦滅殷商和穩定天下帶來的沉重壓力,畢竟對手是何其強大的巨無霸啊。

    ▲如同《周易》,靠這個吃飯的人也不少

    還好有周公在,他總能找到合理的解釋來緩解兄長的擔憂,從後世的《周公解夢》原來是周武王的專用品。

    第二,戰場動員令有玄機。

    “今殷王紂維婦人言是用,自棄其先祖肆祀不答,昬棄其家國,遺其王父母弟不用,乃維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俾暴虐於百姓,以奸軌於商國。”--《尚書.牧誓》

    ▲紂王和妲己

    這是周武王在孟津匯合八百諸侯之後釋出的征討檄文,簡單翻譯一下吧:商紂王只聽老婆的話,不認真祭祀祖宗,不用同宗兄弟當官,卻推崇信任從四方逃亡來的罪惡多端的人,用他們為大夫、卿士。這些人違法作亂,殘害百姓。

    與後世“罄南山之竹,難書其罪”的追加編排不同,《牧誓》裡描繪商紂王也沒犯什麼大錯,甚至用現代觀點來解釋尚有很大的進步意義,比如尊重女性,武丁的老婆婦好也是優秀的女將領,不迷信同宗,用人不拘一格。

    不管如何,用對方的家事作為討伐依據似乎很虛偽,這些罪不至死的行為遠不足以支撐改朝換代的正義。

    第三,褻瀆屍體的深層原因

    武王答拜,先入適王所,乃克射之,三發而後,下車,而擊之以輕呂,斬之以黃鉞。折,縣諸太白。--《逸周書.克殷》

    輕呂就是劍,黃鉞是大斧頭,“折”則是砍頭的意思,姬發在帝辛燒焦的屍體上用弓箭、劍和大斧頭輪番伺候,並將地方的人頭掛在城頭。

    這一幕是不是感覺很熟悉?沒錯,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也對曾經的君王幹過同樣的事情,但很多人會說,那是血親復仇,是正義的。

    然而,姬發也是。哥哥伯邑考被剁成肉醬,父親被囚禁了七年,祖父季歷被商王囚殺,這跟伍家的父兄之仇不相上下。

    但在一天之前商還是西岐名義上的宗主國,而帝辛也是一位貨真價實的天子,還好褻瀆天子屍體的事實被後世儒家給選擇性地忽略了。但姬發這是想幹嘛呢?僅僅只是為了完成血親復仇的儀式感嗎?

    之所以將帝辛的頭顱高高掛起,主要還是為了震懾人口基數遠遠大於西岐的殷商遺民。以小博大雖然僥倖成功,但龐大的殷商人口是殺不乾淨的,必須尋求解決的辦法。

    第四,後續的殘忍。

    武王乃廢於紂矢惡臣人百人,伐右厥甲孝子鼎大師。伐厥四十夫,家君、鼎帥、司徒、司馬,初厥於郊號。--《逸周書.世俘》

    在祭臺下(也許就是傳說中的封神臺)西周武士將紂王的一百名倖臣用斧鉞砍斷手腳,任由他們在血水裡翻滾掙扎。同時送上祭壇的還有在牧野戰場上頑抗的武將、殷商的四十名族長,他們也被剝光衣服扔進了沸水翻滾的大鼎中,基本承襲了商代的人殉行為。

    也許哀嚎聲越大,掙扎翻滾的越劇烈,就能夠說明奉獻給上帝的祭禮越豐盛吧。

    ▲活人祭祀劇照

    接下來是盛大的獻俘儀式,武王身穿天子之服,在音樂聲中走上祭壇,向上帝和祖先之靈彙報滅商過程。太師姜尚揹著懸掛商王紂首級的白旗和懸掛紂王兩個妻子首級的紅旗,以及戰場斬獲的陣亡商軍耳朵進入周廟,並堆放在巨大的柴堆之上焚燒,各種生的、熟的人牲軀體被抬上祭壇,正式奉獻給上帝和周人列祖列宗。

    上述儀式並非周人的傳統習俗,有可能是姬發姜子牙根據在朝歌的經歷而依葫蘆畫瓢的做法,筆者理解為一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報復性行為。

    然而這已經是前任天子帝辛的頭顱第三次被回收利用了,祭壇上的畫面有些難以想象的恐怖和詭異。

    西岐翦商就是一次成功的改朝換代,西周掌握了話語權,自然是自己說了算商周的戰爭其實是文明之間的戰爭

    雖然大家都是黃帝后裔,但鑑於上古落後的交通和逐漸稀薄的血緣聯絡,兩千年的分家導致這兩個分支的文化的區別比歐洲諸國的區別還要大。

    而西岐部落的祖先則從中原進入了蠻夷的世界,幾乎已經不分彼此了,後來遷居關中之後方慢慢進入半牧半耕的狀態。跟他們自誇的農業始祖民族不同,考古發掘發現這個時期關中渭河流域的文明形態大同小異且非常落後,他們還在使用磨製石器作為主要農具,粗糙的灰陶則是居家必備,人口規模也都不過幾千或萬餘人,靠種植穀子、高粱和飼養牛羊生活。僅有的一點奢侈品如玉器和銅器很可能是外地輸入的上層貴族專屬,可以說還處在石器時代。

    總之,人口大數百萬之多且具備高度發達青銅文明的殷商則完全可以對他們實施降維打擊,在他們眼中這樣的對手完全不值得尊重和重視,也沒有徵服的必要。

    從文化上而言,西周也喜歡占卜,甚至演繹出後世風水家、卦師以及街頭騙子飯碗的文王六十四卦。但更多時候他們並非如此,擺脫矇昧之後的西周則選擇用天命來解釋政權合法性。他們從商之代夏和周之代商中吸取教訓,在不動搖“天命”的前提下,強調人的重要性並提出“順乎天而應乎人”的觀點,強調兩者同等重要的地位。此舉意味著“上天”的本質是“愛民”的,而非商代諸神喜歡人牲的嗜血形象,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結語:畢竟是歷史的進步

    成王敗寇的鐵律賦予了周人書寫歷史的權利,而除了考古發現的甲骨片和青銅器,我們已經無從考證殷商的宗教、文化等許多東西。其實湯武革命是否是正義之舉其實並不重要,至少與我們今天的生活已經是毫無關聯了。

    孟子好像沒說錯什麼,不管是虛無縹緲的“禪讓”,還是“有德之君”的改朝換代行為本質確實是一樣的。

    不同的是,任何改超換代都是基於利益的權謀和戰爭,絕非什麼民眾的選擇。自古以來上位者的意志絕不會因為底層的反對而擱淺,更不會因為讀書人幾句不識時務的廢話而放棄。歷史的程序就是在不斷的陰謀、陽謀和血腥當中頑強推進,一切的不愉快都會被時間抹平,而伯夷叔齊則是這灰暗背景下僅有的一絲亮色罷了。

    然而,商周的交替畢竟是中華文明演進的一個重要節點,從好鬼神的商代到周公的“敬天保民”思想,歷史的天空上終於有了一絲依稀可見的人文色彩。

    但是,用“以至仁伐至不仁”來總結這場戰爭貌似並不恰當了。

  • 5 # 紅繞歷史

    相應很多朋友對紂王的瞭解與第一印象都來自《封神演義》這部電視劇,其被妲己迷惑玩酒池肉林、逼比干挖心、發明炮烙之刑等等殘暴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大家的心中。

    武王伐紂是一段家喻戶曉的故事。按照史書的記載,周武王率領大軍討伐商朝,在牧野之戰中,商朝軍隊紛紛倒戈,結果周軍不戰而勝。紂王逃到鹿臺後,引火自焚而死,至此商朝的統治宣告結束。但如果仔細閱讀這段史料,就會發現問題,勇猛過人的紂王怎麼連仗都沒打,就一敗塗地呢?

    紂王真的那麼不堪嗎?其實商紂透過一些列對東夷的軍事行動,將商朝的勢力範圍推進到淮河、長江流域。我們再看看商紂重用的臣子,其中包括飛廉、惡來、費中,這些人能得到商紂的重用,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同樣勇敢善戰,“昔殷王紂貴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費中、惡來、崇侯虎”,“惡來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紂”。

    也就是說在商紂王身邊,有一群勇猛善戰的將領,還有一支常年征戰的軍隊,怎麼可能在牧野之戰中,還沒交戰就潰敗了呢?我們再看看史官是怎麼記載牧野之戰的,周軍“勝於牧野,兵不血刃而天下歸之”,也就是說武王伐紂,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取得了勝利!怎麼可能呢?真的是“以至任伐至不仁”嗎?

    武王伐紂經過後世史官的美化,給周武王帶上了聖人的光環,同時也掩蓋了真正的歷史真相,但是我們可以從一些文獻中發現蛛絲馬跡。牧野之戰其實是一場血戰,《武成》中甚至有“血流浮杵”的記載。但這個事情被孟子否定了,因為他相信“仁者無敵於天下”。我們透過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簡書,以及相關的記載,可以大致還原牧野之戰的情景。

    周軍、商軍在牧野展開大戰,戰鬥打得非常激烈,雙方死傷慘重。可就在這個時候,戰場形勢突變,勇猛善戰的紂王意外被周軍擒獲,接著周軍將紂王斬首,然後將他的首級掛到了大白旗上。周武王親自揮動大白旗,指揮各路諸侯軍隊。

    各路諸侯軍隊望見紂王的首級後,軍心振奮;而商軍見主帥已死,戰無鬥志,四散奔逃。這時候,周軍乘勝追擊,一舉攻破商朝都城。所以商紂王應該是在牧野之戰中戰死的,也正是因為他戰死沙場,導致軍隊失去控制,一敗塗地。而正史對於這段的記載漏洞百出,按照他們的說法,紂王戰敗後自焚而死。

    然後武王進城,斬下紂王的首級,放到大白旗上。既然紂王都死在熊大火中,怎麼可能還有留下首級,讓周武王去砍呢?東漢文人王充一語道出了牧野之戰的真相:“察《武成》之篇,牧野之戰,血流浮杵,赤地千里。由此言之,周之取殷,與漢、秦一實也。而云取殷易,兵不血刃,美武王之德,增益其實也。”

    參考資料:1.《史記》;2.《論衡》;3.《殷紂王“自焚而死”考辨》

  • 6 # 艾誰誰FM

    氏族部落酋邦邦聯體

    我們一想到商就想到國家,其實大錯特錯,商朝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個樣子,這裡給大家補以下甲骨文的課,我只說大概,如想要詳細瞭解,建議去檔案庫和圖書館自行查閱詳細資料。

    商代不是一個典型的國家,它其實還是部落,只不過這個部落不是一個,而是十個非常大的部落,這個其中每一個部落中還有非常多個小部落聯合,也就是部落聯合體的老大們又聯合到一起,他們覺得打來打去誰都不佔好處,老大的位置咱輪流做,排隊吃果果,所以它是一個聯盟輪流執政的一個部落酋邦邦聯體,統稱為商。這是很多人的誤解,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在那個遠古時代或者說在周天子之前,沒有所謂的天下共主,是沒有所謂後來的國家構型。

    《堯典》中有一個詞叫“萬國”,說的就是很多個大部落,而不是很多個國家,商代是一個十大部族邦聯制的一種非典型國家的社會構型。

    我們這裡先從甲骨文然後再從考古發現的墓葬證據來說明,天干地支這個我們很熟悉,過去解釋這個字的時候古人並沒有將其解對,包括許慎的說文解字也說錯了,為什麼錯?因為古代人不挖墳,他看不到甲骨文,所以很多錯誤能理解,1899 年王懿榮最初發現甲骨文,後來經過民國時期各個國學大師的破解和翻譯,人們才初窺古文字的真正釋意,代表人物就是陳寅恪和王國維等人,他們在查閱古人的註疏和甲骨文中作對比發現怎麼天干裡的十字竟然和古人記載的商王王系表所用的稱號對應,這不得不讓人懷疑這些天干十字有著其他含義,不止用來表示曆法的。

    後來很多人比如古漢字學家唐漢先生研究的甲骨文釋意使得甲骨文一度成為史學研究的重要資料,其重要意義是我們今天所有對於古文化研究的最根本,因為文字記錄了一切,只有讀懂文字才能讀懂文化,文字是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產物。

    試問今天我們聊到一個地區會說什麼?聊到一個國家會說什麼 ?當然是吉祥物、地方特色、特產等令人印象深刻的東西,這是人類共性,也是最簡潔的識別認知方式,因為大腦要減少耗能。

    那麼在最早期,文字所能表述的極其有限,人們只能儘可能的將最明顯最具象的含義賦予符號中,在人文的早期,咱們剛才說了黃帝和炎帝,一個是種田、發明火的叫炎帝神農氏,一個是造鐵、造工具天天出去打仗搶奪的黃帝軒轅氏。於是你會發現如果你能夠製作獨到的工具和發明,賦予你的符號就是與之相關的,比如炎帝的炎,於是如果你的部落有獨到的手藝,這是你們的驕傲,你會幹什麼?肯定是往外做宣傳,就像是今天一提到景德鎮想起瓷器,所以眼見皆被具象符號化的遠古人文時期,一門手藝和工具作為自己部族的圖騰徽號,從而形成各部族的標誌。

    天干十字是部落代號?

    “甲”,在甲骨文中早期就是畫一個十字,這個很好理解。想幾個詞:甲冑、盔甲、甲魚、披甲,也就是說,人類早期文明早期部族之間發生衝突的時候打仗都是拿棍子,能抵擋住棍子的就是盾牌,盾牌的製作很簡單,就是用兩個棍綁成一個十字架作為盾牌,你要知道,為什麼有的武器是十字架形狀的,如果面對不是刀劍之類能夠突刺的武器,十字架構形的最容易將對方繳械,不信你可以試試,這就是“甲”這個字的早期構型,可是後來大家都拿削尖的木棍,盾牌也得升級,後來在十字架上覆蓋一塊獸皮,這就是“甲”字的來源,它表明用甲字為代表的部族特別會製作盾牌。後來就衍伸到比如身上穿的盔甲等等。

    "乙",這個字就好比英語中的L,L字母表示的是線條、扭曲的含義,最早跟線條有關係的實用性的東西就是繩子,其實這是個技術活,真不容易,不信你看看紀錄片過去的人怎麼製作繩子的,或者你問問老一輩的人過去制繩子是怎麼去做的,那個時候沒有今天人工的化學纖維,你想做多長的繩子就做多長,人類最早期使用的都是植物纖維,可是你沒有見過一種草能夠長十幾米,早期的植物纖維只能從麻中來,比如亞麻,製作繩子首先得把亞麻放在水中,把不需要的部分去除,然後把短短的纖維素提取出來,然後要把它整合束,這才能夠彌合成長繩,如果中間打結了,那這個繩子的使用壽命是極其短的,這個難度非常高的。以製作繩子為驕傲的就是乙部族、也是我們看到“乙”字的來源。

    “丙”,這個字跟火有關,你可能怎麼也想不通,咱用一個詞來表示過程“鑽木取火”,看圖片,先找一個硬木做底盤,在底部再放一些易燃的東西,然後再找一個軟木在上面高速摩擦,生熱起火,然後吹燃底物,這樣才能取得人造火。這個其實很多部落都會,但是為什麼這個部落將其作為驕傲,因為他們發明了一種高效的方式,也就是改良了工具,就好比瓦特改良了蒸汽機提高了效率,這個部族把讓上面的軟木條打孔,穿一根繩子,然後就能使木條再被拉動的過程中快速旋轉,也就是說他們中有一個牛頓,做一個簡單的力學結構,從而生火取火不再是一件麻煩事情,隨時隨地都可以,可是在這個工具沒有發明之前,部落中有一個角色用今天的詞叫“燒火工”、“鍋爐工”,“抱薪者”,也就是生火很難,一旦在山洞中生了火是要不斷地想辦法維持,不然就得凍死。丙這個部落覺得很驕傲,其實“丙”這個字一直都有火的含義,是火的代稱,來源在這裡,你可以翻開新華字典去看。

    "丁",其實就是畫的是一個金屬的截面,後來逐步轉化為丁這個字形。它實際上是這個部族最早採礦業煉製做了銅器,於是以此為驕傲,形成丁部族。

    "戊",這個大家都知道畫的是古代的兵器——戈,化干戈為玉帛的戈。然後一個人拿著這個武器,在他手持的地方打一個指示符號,這個字就是“戊”。理解很簡單,就像是黃帝一樣,擅長造兵器。

    "己",實際上畫的是這個部族特別會用繩子捆紮東西,你今天聽起來覺得很想笑,這算啥,你要知道繩子是門學問,打結更是門學問, 各種活釦死扣帶來的效果那是不一樣的,俗話說繩子好壞另說,什麼需要用什麼扣才是講究,如果你是海上船員,你不會打水手扣,那你等著出問題,也就是說用繩子打成結捆綁東西,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高難度動作。於是該部落以此作為自己的徽號。

    “庚”,這個字實際上畫的是一個鑽,大家知道,我們早在文字沒有發生以前上千年,中國就已經有了玉文化。玉石是硬度極高的石料。我們今天人類要想切割或者打磨一個東西,一定要找硬度更高的材料作為打磨器,比如金剛鑽攬瓷器活,可在當時玉石的硬度已經是最高,那麼古人要在玉石上打洞,或者做邊緣的切割和打磨,他用什麼方法方式呢?它不能用更硬的,因為沒有,他只能用比玉石更軟的沙子放到要打孔的地方,然後用一個木棍不斷的旋轉,很快就把它旋轉成粉末,然後再換。遠古時代要在一個玉石上打一個洞,它是需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光。試問你見過工匠為自己打磨嗎?不會,都是給君王和貴族,於是這裡又有一個比較讓人無語的產物,也就是人類古代會把一些奴隸放在一個枯井下,只給他吃喝,然後讓他天天甚至是他的後代,好幾輩人不斷的在這打磨,才能打磨出一個玉琮之類的玉器,和氏璧之類的東西,你以為是個好的?所以我才說現在你看到的花裡胡哨的藝術品和所有你以為的高高在上的展覽的東西,背後藏著些什麼,你根本難以想象。這就是庚這個字的來源。

    “辛”,實際上就是畫了一個木,木製品的各種工具,也就是人類早年製作的各種木器,比如用木頭蓋房子等等所用的木頭鑿子。這個部族發明了這個工具,於是驕傲。

    “壬”,這個字實際上畫的是骨針,也有解釋是戰爭用的標槍。人類沒毛要穿衣服御寒,但是也得做個簡單的縫合,所以你看山頂洞人的遺址為什麼會出現骨針,原因在這,也就是他們有對衣物縫製的要求,可是剛才說了打磨一個骨針是需要很高的難度的。於是這個部族以此為徽號,亦或者標槍,我們知道標槍這個東西不好弄,你得稍稍懂點結構力學,就像是有人疊紙飛機飛得很遠,有的一扔出去就掉地上,是一個原因,也就是說,這是門技術活,不是誰都能搞明白的。

    “癸”,是人類古代紡織的象形描述,也就是早年編織麻布的那個紡錘的旋轉狀態,這個也很重要,他們部落驕傲。

    剛才介紹天干的這十大部族誰都有本領,誰都有特長,於是兩兩構成成為兩合部族,最終由此形成五大兩合部族,五個政權輪流執政,或者聽過我宗教節目你就會有下意識的反應,絕不是簡單的世俗政治,而是宗教、神學和巫文化這類的內容,也就是說誰是老大,誰就得祭祀,祭祀是獨特的權力,整個邦聯部落祖先的祭祀活動的主持就是當前統治政權的老大。這個國家民族宗教的早期雛形的產物一直持續到清朝帝制集權垮臺。

    還有就是墓葬挖掘的考古證據:著名的昭穆制度。指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周昭王、周穆王。首先想到的是古代帝王的喪葬制度,也就是第一任國君埋在中間,或者皇帝埋在中間,他的兒子埋在左側,他兒子的兒子埋在右側,再下來又埋在左側,再下來又埋在右側,形成兩系埋葬、隔代埋葬的墳制。這個制度怎麼來的?我們一直找不見原因,但只有在這個輪替關係中你才能明白,就是個部族輪流執政。於是輪流執政的王死了以後埋到本部族的公墳之地,這就是隔代雙埋的昭穆制度的來源。

    由這裡我們可以看見,昭穆制度很可能表達著西周早年就具有姬、姜兩姓輪流執政的某種痕跡或者某種遺蹟,畢竟周朝那麼長的年代,一開始不一定直接就是一個老大說了算,就好比漢朝早期實際還是諸侯並立而不是帝制集權,那你想想,這個制度絕不是突然出現的,只可能是沿襲之前的習俗和制度,所以我們不難想,商代一定是這樣的傳統。就好比後來漢朝實際是秦制,所以我們一般稱秦漢,清朝實際是明朝制度的延續,一般我們稱明清。

    不過對於周代早期是否沿襲商朝的制度,我們今天在史學上還不能得到非常明確的確證,證據不足,但根據僅有的資料,我們可以發現表達的是人類從部族聯盟逐步向國家形態,向封建式形態的社會體制轉進過程的痕跡。這部分內容詳細瞭解請看史學家的資料,我只做簡單介紹。

    為什麼武王要伐紂?

    剛才講的就是商代的大概社會構型,下面我們說為什麼商代被周取締,或者說為什麼一說商代就只想到紂王?其實商代不只有紂王的。也就是說商代的這種社會構型最終解體了,排隊吃果果的過程中,有人偷奸耍滑,不僅插隊,還把其他人踢出去了,各部落輪流執政,輪替開始不協調、不和諧了,為什麼?你想想,你是製造武器的,你願意一個磨針的當你老大嗎?所以最終有甲乙丙丁和庚辛部族因為其強大的武力,他們幾個排隊吃果果,輪流掌握權力,其他部落就只能附屬。

    可最終到帝辛,這誰呢?也就是熟悉的紂王。他把這個部落的中心遷移到自己的本族所在地朝歌,強龍壓不過地頭蛇,那麼憑藉地主優勢不斷打壓其他各部族,就是說這個老大的位子坐上不願意走了,導致其他各部族裡的貴族和領導、領袖叛離他,出走朝歌,不願意跟他玩了,都是誰呢?文子、比干、姜尚、箕子等等很多人。

    這些走掉的人也不能看著商紂王一家做大,他們聚集起來和周形成聯盟,破商附屬部落,最終導致商解體。這就是商代的大致社會狀態。商代社會是部落聯盟之上的部族邦聯制社會構型。

    這裡還不完整,為什麼?缺了我之前說的宗教內容,現在我把這部分內容補充上,你就能深刻體會到我為什麼之前說一定要了解宗教內容了。

    首先,為什麼商紂王突然屁股坐定不想走了?因為我之前給大家講的“天帝”觀念,殷商人認為王的祖先的靈魂在天帝旁邊做客人,於是能夠傳達天帝的旨意,這是他統治合法權的來源,背後最重要的是什麼?也就是如何和你的祖先溝通?就是祭祀,所以你看祭祀在古代是多麼重要,後來這一套思想很容易就被想要獨霸政權的商紂王利用,商紂王之所以不走了,因為他告訴全天下的人,自己的祖先告訴自己,天帝不讓輪換吃果果了,以後就讓紂王一家子吃果果,這叫統治合法性。

    紂王有實力,其他人儘管不滿但是又能如何?不滿的人下場都不好,比如,你現在不滿說:紂王,你說的怎麼證明?紂王回答:“很簡單,我把你送上天,你去問問天帝啥意思,如果他老人家開心了,說不定讓你的子孫後代當老大”,說罷,送這人點火上天了。

    可問題就出在這個祭祀,咱知道,古代祭祀最高等級不是祭祀牛羊豬,而是人祭,商紂王這個時期為了製造威懾和恐怖,人祭時常發生,到後來發展到商朝的祭祀基本都是拿活人來祭祀的,而且一祭祀就是一大幫人,這些人不是商人,而是其他部落的人,你想想周文王願意嗎?你想想其他部落的人願意嗎?肯定不願意,於是聯合諸部落,以紂王暴虐嗜血之由討伐,揭竿而起,俗稱武王伐紂。

    什麼是封建制度?

    再補充一點,商代周之後,這是中國社會第一次大轉型,也就是封建制度的開始,什麼叫封建?不是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封建迷信,這是由於近代日本和中國的學者由西方翻譯錯誤所導致的,因為西方的皇帝類似封建制度,但是咱們這邊是帝制集權,倆回事。

    封建制度、封建時期僅見於周朝八百年。“封建”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第一本書中,也就是《尚書》之中。什麼叫“封建”?分封建制才叫封建、分封土地給諸侯彼此之間是親戚關係來論才叫封建,這一點要涉及周朝天命觀我們這裡不擴充,回聽宗教節目去。我們只說武王克商之後,不能再繼續用氏族部落邦聯制,但是這種輪流執政的狀態有可能一直延續到周代早期,並不是一下子就能扭轉過來的。

    不管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封建制總歸發生了,周王他把自己的血親和重臣七十一人分封在中原周邊乃至中原中樞用以屏護中央,也就是我們之前說的周天子,從商朝的天帝的客人變成了天帝的兒子,你可能會覺得這不是惡化了嗎?從此之後豈不是更加霸權了?不是,不然孔子也不會這麼喜歡周朝,因為周公旦制禮做樂後所給予的天命觀叫”以德配天“,聽出來堯舜那個時期的禪讓味道了嗎?也就是說周天子如果幹不好,失德了,天命就轉移了,天帝不讓他當老大了,如果做的好就是合德,天帝就會讓他繼續當老大。你可能會問,這不還是白說,他是老大了,誰還敢反對,恰恰相反,如果周天子不好好做人,犯渾,底下人是很容易反對和推翻他的。

    因為這個分封制,也就是封建制度指各封國它有自己完全獨立的治權,也就是它有完全獨立的統治權、外交權,有自己獨立的軍隊,只不過是他們屏護中央的關係,聽你周天子發號施令,至於大家聽不聽那不一定由你周天子說了算,這叫封建制度。

    為什麼周幽王討褒姒妃子笑點烽火臺呢?為什麼一點烽火臺諸侯們就帶著士兵保護他來了?就是因為軍權很大一部分都在諸侯手裡,周天子只不過是大家擁護或者說保護的物件罷了,到後期甚至就是個吉祥物,好比東漢末的皇帝形同虛設,周天子的分封制這和後來的秦始皇開啟的帝制那是兩回事。你到明朝你皇帝點烽火臺找你兄弟姐妹來帶兵打仗?不可能。

    所以自中國到公元前221年秦老大統一中國,建立秦制,什麼叫秦制,指的就是中央集權的帝制,最大的政治舉措就是建立郡縣制。所謂“郡縣制”,就是打掉各封國,或者各部落分封,然後由中央朝廷向地方委派命官,這叫“中央集權制度”,政治學上叫“君主專制制度”,所以你看不到秦朝有什麼諸侯,連秦老大的兒子也才被稱呼公子,都沒有得到侯這個稱號。

    所以你看帝制集權實際完全是封建制度的反面封建指的是權力的分散,而帝制則相反。後來項羽幹翻秦朝之後,劉邦奪得天下,漢朝最開始也是很多個諸侯,類似封建但其中有很多秦朝的制度,所以是個半吊子,為什麼?因為打天下之後你想收回諸侯的許諾和兵權沒那麼容易,劉邦辦不到,所以劉邦晚年實際一直在恐懼和焦慮中渡過,天天擔心有人謀反,直到漢武帝時期,才算真正的恢復帝制集權。

    其實我們也可以直接也就是說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的封建制度徹底結束。這叫中國社會第二次大轉型,即封建走向帝制集權,後來的咱們篇幅不夠了,不能一直說下去了,反之自從這之後,基本換湯不換藥,直到1840年清朝獨裁統治衰落下臺。

    商周之變(原始氏族部落輪流制度統治的奴隸制社會到封建社會)

    周秦之變(封建社會到帝制集權,奴隸制消失)

    唐宋之變(豪族社會到平民社會,中國歷史再無長期分裂,大統一成了一個不可逆的歷史程序)

    古今之變(清末至現在還沒結束,也就是農業文明轉型到工商業文明的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止於此,紂王、秦始皇等“暴行”,不過是漢朝人為了警示漢武帝而編造罷了。而秦始皇則是以帝制集權對抗封建制度,這是反面,動了貴族們的利益蛋糕,在這過程中肯定要殺人,於是父兄之怨積攢,當時沒幾人看懂和認同帝制集權罷了。紂王之所以下臺,原因在於他破壞了氏族輪流執政的這種聯邦體,說句實話還是動了利益的蛋糕,以至於其他部落不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小籠包有市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