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羽36857798

    李應對呼延灼,盧俊義對秦明,魯智深對關勝,楊志對林沖,武松對董平。盧俊義二三十會合幹掉秦明,接著五打四,贏定了。

  • 2 # 綠野萍蹤01

    二龍山三頭領指的是花和尚魯智深、青面獸楊志、行者武松,這幾人在梁山上都是一流甚至超一流武功高手,一等一的戰將。如果再加上撲天雕李應,則可組成一個最強戰團,五虎將中任意挑選四人,可以有一打,甚至有機會贏下一兩局,總體戰成平手。但是,如果加上盧俊義,則必定是5:0的結局,魯智深這一隊輸。

    假若是在戰場之上,一將打輸則全軍潰敗。因為盧員外嚴重拖了後腿,二龍山三頭領+盧俊義+李應將全面輸給五虎將。

    魯智深能贏呼延灼

    魯智深曾經與五虎將中的呼延灼打過一場硬仗,在桃花山下,魯智深為救李忠、周通之急,騎了一匹白馬匆忙趕到。魯和尚一般是不騎馬的,這回破例騎了一回馬,卻是因為呼延灼攻打桃花山甚急,魯智深又知道李忠、周通本事不濟,便騎著馬飛奔而來。

    到了陣前,魯智深在馬上大喝道:“那個是梁山泊殺敗的撮鳥,敢來俺這裡唬嚇人!”呼延灼道:“先殺你這個禿驢,豁我心中怒氣!”魯智深掄動鐵禪杖,呼延灼舞起雙鞭,二馬相交,兩邊吶喊。鬥四五十合,不分勝敗。

    這是一場搏命之戰,魯智深那條禪杖只殺得呼延灼暗暗稱奇:“這個和尚,倒恁地了得!”能得到朝廷將官的佩服,說明魯智深的馬上功夫是非常厲害的。但是,呼延灼並不知道,馬下作戰,魯智深更厲害。假若不是急於救人,魯智深揮舞禪杖大踏步趕來,然後再來一場決鬥,呼延灼恐怕更得佩服了。

    既然魯智深領銜五人團與五虎將對戰,那就將這二人配做對手。這二人馬上戰平,馬下是魯智深佔優,則魯智深要贏下這場戰鬥。

    楊志戰林沖要落下風

    桃花山下,二龍山頭領楊志也與呼延灼大戰了四十回合,兩人沒有決出勝負。楊志也是馬上戰將,步戰雖然也很了得,但魯智深更為擅長。因而,假若打步戰,楊志、呼延灼也是半斤八兩,誰也贏不了誰。

    讓楊志挑戰五虎將第二位豹子頭林沖比較合適,這兩人曾經在梁山下就打過一架。

    因為林沖要納投名狀,第三日晌午過了才遇到一個挑擔子的單身客。林沖揮刀便要殺他,不料那人很是機敏,撂下擔子就逃走了。林沖沒有辦法,只得叫嘍囉挑了擔子,以充投名狀。沒想到,這副擔子卻是青面獸楊志的。因花石綱事而逃亡關西的楊志,好不容易得了這一擔財物,準備到東京託門路,重新找個官做。這可是關係到自己前途的財物,豈能容忍草寇奪走。於是,楊志趕了上前,在梁山腳下與林沖鬥起了朴刀。

    這兩人一個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一個是累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武藝都是一流的。林沖、楊志一往一來,鬥到三十來合,不分勝敗。

    三十來個回合分不出輸贏,兩人一個要投名狀,另一個要奪回財物,哪裡肯舍?於是,又打了十回合的加時賽,還是沒能分出高低。

    楊志雖然只是八驃騎,武力值絕對不在五虎將之下。況且,他的槍法是祖傳的楊家槍,與同樣大有來頭的丈八蛇矛比拼,正好是對手。兩人上馬槍戰,估計平手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但是,林沖既然是五虎將第二名,應當比八驃騎第三名的楊志稍微強一點。

    打到這裡,雙方1:1戰平。

    武松大戰霹靂火或有勝算

    行者武松是步將,霹靂火卻是祖代軍官出身,是標準的馬上戰將,這兩人打不到一塊去。《水滸傳》中有一場步將挑戰騎將的戰鬥,就是東昌府前劉唐揮舞朴刀去鬥沒羽箭張清。

    張清見劉唐出戰,大笑,罵道:“你這敗將!馬軍尚且輸了,何況步卒!”張清的話講清楚了一個問題,就是馬下戰將與馬上戰將交戰,肯定是要吃虧的。這也就是說,武松以步戰去鬥馬上的秦明,似乎也佔不到便宜。

    事實也如張清所言,劉唐聽了張清的話,大怒,逕奔張清。張清不戰,跑馬歸陣。劉唐趕去,人馬相迎。劉唐手疾,一朴刀砍去,卻砍著張清戰馬。那馬後蹄直踢起來,劉唐面門上掃著馬尾,雙眼生花,早被張清只一石子打倒在地;急待掙扎,陣中走出軍來,橫拖倒拽,拿入陣中去了。

    步將砍馬腳,這是取勝的一大絕招。但是,戰馬也是會打仗的,否則,讓徐寧訓練一批金槍手,梁山五虎將一個都跑不掉,全部得從馬上摔下來。戰馬幫了張清,劉唐被一石子打翻。倘若張清與劉唐直接比硬實力,憑藉戰馬的配合,劉唐也得敗陣。

    當然,武松比劉唐厲害,步戰絕對可以在梁山號稱超一流。即便是不能贏下馬上秦明,但絕對不會輸給霹靂火。這一戰估計也是平手。不過,續書《徵四寇》有個情節,說是武松大戰杭州二十四將老末貝應夔,迎著飛奔而出的戰馬,赤手空拳奪了貝應夔的槍,然後將他拖下馬來,一刀取了首級。如果《水滸傳》是這樣寫的,那麼,霹靂火也得防備武二郎這一手,否則就得吃大虧。

    馬上秦明贏,步戰武松勝,這二位就算扯平了。

    李應能贏雙槍將

    撲天雕李應的武功顯得很神秘,出場的時候,有一首贊詩是這樣說的:背上飛刀藏五把,點鋼槍斜嵌銀條,性剛誰敢犯分毫。李應真壯士,名號撲天雕。

    此人慣使一條點鋼槍,背上還暗藏五把飛刀,是一個誰也不敢招惹的硬茬。《水滸傳》的贊詩不知是不是出自施耐庵之手,反正金聖嘆貫華堂本刪掉了絕大部分詩詞歌詠。這首贊詩會不會與贊盧俊義的那首《滿江紅》一樣,李應的武功也有非常大的水分呢?

    楊雄、石秀為救時遷,透過杜興求到了李應門上。李應也很講義氣,連續寫了兩封信,請祝家莊放入。祝家莊不僅沒有給李應面子,祝彪還扯碎書信,出言不遜。贊詩中說了,李應性格剛烈,不容人犯之秋毫。得知祝彪如此無禮,李應大怒,披掛上馬,前去問罪。

    撲天雕問罪上門,祝彪也不買賬,還誣賴李應私通梁山。李應怒火中燒,拍馬挺槍,直取祝彪。兩個就獨龍岡前,一來一往,一上一下,鬥了十七八合,祝彪戰李應不過,撥回馬便走。

    十七八合就令祝彪敗下陣來,足見李應槍法之厲害。後來,林沖曾經與祝彪的大哥祝龍戰了三十回合不分勝敗,這就反襯出祝彪的武功也不低,李應二十回合內就能贏他,武功當然就要更高了。

    不過,林沖戰平祝龍並非真打,因為要配合孫立做內應,便沒有使出全力。此前,祝龍曾經跟秦明交過一次手,十個回合就見了輸贏。所以,若是真打,祝龍在林沖面前也就是十個回合的能力。

    如此,李應的武功也就測試出來了,槍法是要低於林沖的。但是,別忘了李應背後還暗藏五把飛刀。假若李應先以槍法在三十回合內戰成平手,再伺機放出飛刀,就有可能傷人了。

    董平號稱雙槍將,也是梁山身懷絕技之人。但是,董平的槍法大概跟徐寧有一拼,東平府前,兩人就在五十回合之內戰平。李應的槍法大概要比這二人稍微低一點,但堅持三十回合是沒有絲毫問題的。那麼,問題來了,假如李應放飛刀,董平能夠防備嗎?恐怕不能。

    雙槍將非常熟悉張清,能夠躲過第一顆石子,卻躲不過第二顆。李應的飛刀誰也沒見過,董平是防備不了的。這樣,魯智深團隊又贏一場。

    盧俊義挑戰關勝結果會怎樣

    若是關勝迎戰盧俊義,就會重複凌州城外對單廷圭說的那句話:“你這廝不下馬受降,更待何時!”

    盧俊義貌似武功高強,被誇張成《水滸傳》第一高手。實際上,盧俊義的武功是被浮誇的。宋江說他“棍棒天下無對”,也沒說他武功天下第一。上面說過的八員戰將中,武松拳腳天下無對,魯智深禪杖第一無二,董平雙槍是蠍子拉屎,李應的飛刀暗器絕對也是獨一份。那麼,這幾個人難道都是《水滸傳》第一武功高人?

    施耐庵寫以上八員戰將,都是經過實戰檢驗證明了自己的絕學,盧俊義卻從來就沒用過棍棒打架,宋江是頭號“盧吹”。誰也沒見過盧俊義用過棍棒,可施耐庵見過。

    李忠在桃花山闖禍,偷了呼延灼的踢雪烏騅,招來官軍掃蕩。當時,李忠下山跟呼延灼對陣,施耐庵寫了這麼一句:“頭尖骨臉似蛇形,槍棒林中獨擅名。”李忠打仗不用棍棒,棍棒是用來賣狗皮膏藥的。盧俊義打仗也從來不用棍棒,棍棒技術恐怕與李忠差不多吧,所以,施耐庵說的“獨擅名”與“天下無對”這兩個意義相近的詞,來反襯盧俊義的棍棒技術。

    棍棒如此不濟,刀法也是很差勁。與魯智深、武松、李應等人打車輪戰時,使出了吃奶的力氣,竟然連風都沒摸著。此戰,盧俊義用的是朴刀,還專門從家裡帶了條杆棒來綁在朴刀上,長長的伸出去,以免近戰被對手砍死。棍棒都不敢用,盧員外省得什麼棒法?

    以如此武功跟關勝打,最多隻能扛十個回合。

    如此,按照贏一場積3分,平一場各得1分算賬,雙方總積分都是7分,是大平局。但是,因為盧俊義在十回合內就戰敗,而其他幾對則至少需要五十回合才能分出輸贏。盧俊義速敗,必然動搖軍心,關勝青龍偃月刀一招,二龍山集團及其外援恐怕就要全面潰退了。

  • 3 # 東嶽巍巍汶水幽幽

    題主這個題目出得非常好,雙方實力非常接近,但仔細分析一下,盧俊義領銜的五人比梁山五虎更有優勢。

    盧俊義方面五人為:盧俊義,武松,魯智深,楊志,李應。

    盧俊義在徵遼過程中曾以一己之力單挑遼國耶律四將,而這耶律四兄弟都曾分別對戰關勝徐寧等五虎八驃,雖沒說明回合數,但耶律四將短時間內並未露敗相,說明其整體實力不低,耶律四將整體武力下限至少比肩兩個五虎。

    武松景陽崗打虎,醉打蔣門神,雖然並沒明確武力展示,但實力絕對不低。雖不至於像“馬下武松”那般說的玄乎,但其實力超過林秦呼董四虎將是沒問題的,但武松又到不了盧俊義的高度,所以武松位居第二。

    魯智深四十合打平呼延灼,可視為標準五虎級別。

    楊志與魯智初次過招是“剛好敵得住”,勉強戰平魯智深;與林沖鬥五十合到“分際處”被王倫叫停,明顯下風,如林沖處於下風王倫是不會叫停的。所以楊志略輸林魯呼秦董一籌。

    李應實力大概平楊志。

    梁山五虎為: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

    關勝十合令索超斧怯,排五虎之首實至名歸;秦明二十合敗給史文恭並不丟人,秦明每逢大戰挑戰的不是對方教師爺,就是對方第一高手。比起所謂的的常勝將軍,通常都是坐在場下遞毛巾看飲水機,看著秦明出醜,自己不出馬不用擔責,反而躺著也能落個不敗將軍的美名,秦明稱得上雖敗猶榮!秦明實力不但不會弱於林呼董三位,反而該是關勝之下的五虎第二高手才對!但此處把林秦呼董排為一檔。

    林秦呼董,實力相當;關勝獨佔鰲頭,武力超過其它四虎!

    盧俊義率武魯楊李四人對戰五虎,憑其絕倫超群的武力,挑戰林秦兩人,雖不敢說能絕對勝之,也可立於不敗之地,平局。

    武力第二檔的武松憑其徒手搏虎的超凡武力,可單挑五虎之首關勝,武松雖然神勇,但面對實力遠超魯智深的關勝,勝負各佔五成,也是平局。

    魯智深是準五虎的實力,可對戰老對手呼延灼,二人水平旗鼓相當,再打也是平局。

    盧俊義方面剩下楊志和李應,梁山五虎剩下董平,楊李二位對付董平一個,無論是群毆還是車輪戰,董平都討不了好。

    所以盧武魯楊李對關林秦呼董,可以有一個勝場的優勢,綜合比較,盧俊義方勝出。

  • 4 # 邏輯文史游

    題目中共兩個小組,A組選手為魯智深、楊志、武松、盧俊義、李應,B組選手為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不知道對戰方式究竟如何,倘若是混戰,那麼李應的飛刀多少能為A組爭取極大的優勢,若但是1V1單迴圈賽的話,那這就很有意思了。

    首先,A組選手的實力上下限差距太大,最強的盧俊義至少能同時打兩個五虎,而最弱的武松無論是兵器戰還是肉搏戰,絲毫不能在五虎身上賺的一點優勢。所以兩組對決時,盧俊義的必勝和武松的必敗已是事實,而B組中五人只有關勝比其他四人武功稍高一籌,其餘四人的實力都在同一水平線上,我們假設在先前的對決中,已讓董平勝武松,關勝敗盧俊義,那麼餘下六人再分別對決,這就很有意思了。

    透過彼此在原著中的對決我們可以得知,林沖、秦明、呼延灼、魯智深彼此實力相差無幾,楊志曾分別與林沖與呼延灼交過手,在梁山腰與林沖的步鬥正要分出勝負結果被王倫叫停,王倫當時不願留林沖,若楊志真的在場面上佔據了上風,那王倫不會叫停。而楊志與剛和魯智深交完手的呼延灼打了幾十回合後選擇了先退,證明楊志的實力不會高於呼延灼,再參考林沖與秦明分別打平過呼延灼,得知兩組對決時,楊志毫無疑問會落敗,這樣一來B組又得一分。

    力大無窮的魯智深恐怕也並沒有穩贏梁山五虎的能力。魯智深曾在杭州城外與鄧元覺有過一次交手,武松見魯智深不能勝選擇了助戰,從書中的描寫手法來看,在自己陣營沒有明確表示要使用誘敵之計的情形下,先來助戰的一方一定沒有佔據上風,所以魯智深的物理上限可以認為是鄧元覺。而在烏龍嶺,秦明與背水一戰有額外加成的鄧元覺打成了平手,足以說明秦明的強大實力,所以讓魯智深去對抗秦明,雖說不會迅速落敗,但也不會打的很順暢,姑且就給魯大師一場平局吧。

    李應的實力被大大低估,十幾回合殺的祝彪哭爹喊娘足以證明其實力,後來的故意中箭也為讀者展現了大智慧。嚴格意義來講,李應的實力應在八驃與五虎之間,但他還是沒有超越五虎的能力,所以我們的李員外也難逃一敗。

    因此,在1V1對決的模式下,五虎方會勝利。但如果勝者還能繼續參賽的話,那盧俊義這個bug會一一把五虎挑落…

    為什麼有人會黑盧老二呢…

  • 5 # 槑烎夶

    這是一道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也看得出題主也是一個忠實的水滸粉。

    眾所周知,大名鼎鼎的梁山五虎將就是關林呼秦董五人組,其中粉絲人氣最高的當屬馬上林沖

    關勝一直是梁山武功第一名的有利爭奪者,呼延灼作為“梁山平手帝”也未曾敗過。

    二龍山三頭領則分別是花和尚魯智深、青面獸楊志、行者武松,都是響噹噹的英雄好漢。

    如果再加上撲天雕李應和水滸世界武力第一的玉麒麟盧俊義的話,可謂實力十分強勁。

    我認為,如果是戰場之上論高低的話,

    盧俊義他們是完全有機會可以勝過梁山五虎將的!

    雙方亂戰如果同時進行的話,率先勝出的就會是盧俊義!

    因為玉麒麟盧俊義在《水滸傳》中就是一個最大的bug,想靠武功打敗他的人根本不存在!

    除了被金劍先生李助御劍追殺一次嚇得盧員外慌慌而逃之外,盧俊義又何時輸過?

    徵遼時戰敗四耶律聯手,殺死耶律宗霖,隨後又殺散一千餘遼兵,表現神勇。

    四耶律分別對戰關呼徐索不明回合不分勝敗,盧俊義功夫明顯強於五虎將!

    如此看來,即便是五虎將中武功最強的關勝也終將會敗在盧員外手下,能力只是回合數的問題

    盧俊義VS關勝,盧員外勝!

    花和尚魯智深大戰雙鞭將呼延灼,雖四五十合內平手,但久戰之下魯大師必勝!

    魯智深力大無窮,體力甚佳,雖然作為梁山步軍總統領,但不代表他不會馬上作戰。

    原著中有一次,魯大師也曾跨馬掄禪杖與呼延灼的雙鞭廝殺過,而且絲毫不落下風。

    當時就令呼延灼十分震驚,並覺得以他這份身手,絕對不會是普通的綠林好漢。

    呼延灼也曾展示過自己的步下作戰能力,結果很狼狽的跟韓存保廝打在一起……

    所以,魯大師可以持久戰略勝呼延灼!

    楊志曾步下大戰林沖,幾十回合略處下風,不過還未施展楊家祖傳的神槍技能。

    青面獸楊志的粉絲極多,很多人都認為他可以替代霹靂火秦明,躋身到五虎之列。

    可事實上,楊志真的一次一次辜負了大家的厚望,他可能真的沒有進五虎將的實力。

    五虎和八彪前四的差距很小,八彪前四都很接近五虎,不過五虎還是稍微強於八彪前四的。

    雖然楊志他是北宋開國名將楊繼業之後,但是在水滸傳的那個時代,天波楊府就已經沒落了。

    不然為何宋徽宗派兵攻打梁山的時候,任命的是呼家將後人,卻不派老楊家的人去收拾自己的不孝子孫呢?

    也不知道楊家槍究竟有沒有全套傳到楊志手中,反正楊志總是一會刀一會槍的。

    真的好想看一看,楊家槍與林家槍究竟誰更厲害,回馬槍是否又能在緊要關頭打敗林沖呢?

    看在神乎其神的楊家槍以及祖上滿門忠烈的面上,就暫時算他倆平手,好不好?

    撲天雕李應大戰霹靂火秦明,兩個總是被低估的人終於遇到一起了!

    我為什麼說他們倆人是最被低估的呢?這鍋還真得賴電視劇導演編劇。

    他們將霹靂火秦明被史文恭速敗刺殺的敗績大大的擴大,以至於大家都以為秦明武功很低。

    秦明的武功真的低嗎?

    並不見得,輸給史文恭一方面因為他確實強,另一方面是施公為史文恭正名!

    至於撲天雕李應, 善使渾鐵點鋼槍,背藏五把飛刀 ,能百步取人,神出鬼沒。

    從江湖中人都對李應十分尊重來看,李應可能不只是有錢,武功可能還相當不錯。

    祝家莊一戰,李應憑藉手中渾鐵點鋼槍十七八個回合就殺的祝彪大敗而逃,可見李應遠勝他。

    很多朋友就會說了,那李應這麼厲害怎麼還中箭了?

    我覺得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李應確實大意了,想在楊雄石秀面前裝一把,結果玩脫了。

    二是因為李應既不想跟祝家莊完全撕破臉,又不想得罪梁山勢力。

    無奈自己礙於臉面、聲名,只得出此下策。

    再說說,祝彪在水滸傳中是什麼定位呢?

    步戰打不過楊雄、石秀,馬戰假打平花榮,要是敢玩冷箭,小李廣分分鐘教他做人!

    所以李應如果大戰霹靂火秦明的話,完全是可以短期持平的!

    別忘了霹靂火是怎麼死的!他死於杜微的飛刀之下,對飛刀怕是已經有了陰影了都。

    偏偏遇上江湖聞名的“小李飛刀”,霹靂火十有八九尷尬癌要犯,自己會把自己嚇退……

    對了,前面提到的青面獸楊志是八驃中實力最為強勁的實力代表,完全有與五虎一戰的能力。

    可是他在目睹並經歷張清飛石打眾將後,竟然恐懼到不敢露頭再戰,伏鞍而走。

    更何況如果遇到大名鼎鼎,江湖有名的小李飛刀呢?

    青面獸楊志便舞刀直取張清,張清虛把槍來迎。楊志一刀刺去,張清鐙裡藏身,楊志卻砍了個空。張清手拿石子,喝聲道:“著!”石子從肋窩裡飛將過去。張清又一石子,錚地打在盔上,嚇得楊志膽喪心寒,伏鞍歸陣。

    所以,撲天雕VS霹靂火,李應勝!

    武松大戰董平,雙刀對雙槍,武松能否成功擊敗雙槍將董平,才是戰局的觀點!

    董平性如烈火,一根筋的腦子,很容易就會被對方激怒,甚至拋棄自己的優勢--馬戰!

    偏偏武松又是個口無遮攔的大噴子,之前十字坡調戲孫二孃的時候,武二郎就曾出口不遜。

    只需要將董平騙下馬來,充分發揮自己的步戰優勢,武松一定可以擊敗雙槍將董平。

    或者等拖到盧員外、魯大師收拾完了殘局,再過來補刀也就是了,反正戰爭嘛,又不是比武。

    由此可見,盧俊義方三勝兩平,完敗於梁山五虎將!

    就算豹子頭林沖勝過青面獸趕來支援董平,也是敵不過魯大師與盧外掛的!

    (再說一遍,我盧員外沒有開掛!)

  • 6 # 天淞子

    當年二龍山三個頭領分別是魯智深、楊志和武松,加上玉麒麟盧俊義、撲天雕李應,而梁山五虎將是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和雙槍將董平,這兩方面十個人,論個人武功實力,我認為撲天雕李應是最弱的,理由如下:

    在《水滸傳》中的三大莊即祝家莊、扈家莊和他李應的李家莊中,李家莊其實是最弱的,李應和祝家莊鬧翻後,帶人去和祝家莊講理,結果打起來了,李應竟然會被祝彪暗箭射翻,祝彪的武功起碼沒有達到頂尖水準,這個頂尖標準就是梁山關勝、林沖、武松、魯智深,前者偏馬上功夫,後者偏步行功夫,李應的的馬上武功明著幹可以戰勝祝彪,可人家逃走時回頭給他一箭,他竟然躲不開。所以在盧俊義這一方面,李應可能是一個短板。

    而五虎將個個都是頂尖武功,沒有短板,雙槍將董平的武功確實可以打平五虎將其他任何一位,當初他帶兵迎戰梁山兵馬時不少大將被被他打敗,若非梁山用計多人合作,否則還真的難以抓住他呢。何況關勝、林沖、呼延灼三位,在梁山兵馬中可謂馬軍最頂尖武功的大將,秦明號稱霹靂火,兵器是可怕的狼牙棍,其對戰時勇猛、無畏是出了名的,所以五虎將這一邊實力毫無疑問是頂尖的。

    但這不等於說盧俊義一邊必輸,錯,按照《水滸傳》裡對盧俊義的描寫,他可謂江湖武林中的帝王級人物,他的武功明顯高於其他任何一個人,有點類似《三國演義》裡的呂布,所以一旦雙方對戰,很可能五虎將那一邊為確保短時間內不被擊倒一個,就需要派出兩個甚至三個大將圍攻一個盧俊義,如此,雙方戰局的實力天平就會傾向盧俊義這一邊。

    一般來說,擅長馬戰的,若對戰步戰的,是佔有居高臨下之便宜的,但武松和魯智深的個人武功實在太強,實戰能力卓越,魯智深本來就是地方上的高階武官,他所在的渭州經略府,那個地方就是一個邊區,是和西夏接壤的邊境地區,所謂老種經略、小種經略,是北宋時兩個著名的邊防大將,所以很可能魯智深也是經常要帶兵作戰的,只不過書中沒有提到罷了。而武松除了徒手搏殺一隻猛虎這樣的駭世驚俗事蹟外,小說也描寫了他一連串的搏殺戰績,西門慶、蔣門神、張都監等武人、武官都成了他刀下之魂,上了枷鎖還能夠徒手搏殺四個武林惡徒。所以要扛得住武松魯智深攻殺,不被砍掉馬腳,五虎將那一邊恐怕也不敢大意,得要一對一派出兩員大將與武松和魯智深馬步搏殺。

    那麼楊志呢?可千萬不要小看他,他可是被排名17,楊志賣刀,確實很落魄,但楊志因此而獲得大名府知府梁中書的賞識,擔任了管軍提轄,這個官職大概在一級地方行政區域裡算最高武官了。大名府在宋仁宗慶曆二年(公元1042)時建陪都,史稱“北京”,所以又稱北京大名府,是北宋時的陪都,當時大名府人口達百餘萬。所以能夠被大名府知府看中,起碼也是次頂級的武功人物,他被晁蓋等人設計劫走生辰綱,並非他武功弱,實在是因為晁蓋那一邊有一個吳用這樣的帝王級軍師人物,設計了一個連環套計謀,他豈能不中計?若單憑武功強搶,晁蓋那一邊群攻楊志都未必能夠得手。

    所以真打起來,那麼我們假設,五虎將那一邊以關勝和林沖聯手合攻盧俊義,秦明獨戰魯智深,呼延灼獨戰武松,那麼楊志和李應聯手戰董平,我認為結果是關、林和盧俊義可以打平,秦明和魯智深差不多也難分高下,要分出勝負恐怕要幾百招之後,而呼延灼雖然頂級武功,但要戰勝強悍而實在經驗豐富的武松也很難,所以也必定是一個持久戰的結果,如此,楊志和李應聯手戰董平,則應該可以佔據上風——

    所以,我認為二龍山三頭領+盧俊義+撲天雕李應對戰梁山五虎將,總體上盧俊義那一邊勝,只不過可能要幾百招之後才能夠真的分出勝負。

  • 7 # 舊書齋

    這種關公戰秦瓊式的問題,從意義上來說,似乎沒有什麼意義,但作為開鑿腦洞而言,還是很有意思的。

    首先,先看一下出場選手。二龍山三頭領: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青面獸楊志,再加山玉麒麟盧俊義,撲天雕李應。

    梁山五虎將: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霹靂火秦明,雙鞭呼延灼,雙槍將董平。

    這兩組對戰,在《水滸傳》原著中,或多或少有些描寫。我們可以簡單盤點一下。

    花和尚魯智深VS雙鞭呼延灼

    在三山聚義打青州的這一章中,呼延灼投靠青州的慕容知府帳下,繼續清剿叛賊。打不過樑山泊的呼延灼,想要在其他地方找回場子,桃花山和白虎山這兩個山,他們的寨主是周通,李忠,孔明,孔亮,這些三流戰力,實在不是呼延灼的對手。正當呼延灼躊躇滿志之時,很不幸的遇到了魯智深。

    水滸傳中一個細節讓我們對魯智深刮目相看。魯智深作為後來梁山泊步兵頭領,一般認為步戰相當強。但在這一戰中,魯智深馬上和呼延灼,打了五十回合未分勝敗。直殺的呼延灼心驚膽戰,就連呼延灼本人也承認,這和尚厲害。

    走背字的呼延灼,好不容易擺脫了魯智深,又遇到了楊志。又鬥了四十多個回合,也是對楊志的手段非常認可。遇到了二龍山兩大頂尖高手,讓呼延灼徹底失去信心。鑑於呼延灼和魯智深已經鬥了五十合,然後戰平楊志,可以看出,魯智深>呼延灼>楊志。

    豹子頭林沖VS青面獸楊志

    水滸傳中,落草梁山的林沖,受到白衣秀士王倫的刻意針對,在交投名狀過程中,遇到了同樣有些走背字的楊志,於是二人大打出手,鬥了四五十個回合,未分勝敗。

    看似是個平手,但從兩個細節可以看出,林沖要強於楊志。

    第一個細節是,王倫叫停這場決鬥。既然王倫不想留林沖,不待見林沖,如果楊志真的可以殺掉林沖,或者哪怕戰勝林沖,王倫都有藉口趕走林沖。而如果林沖擊敗甚至殺死楊志,王倫再無理由。從王倫角度來說,王倫很樂意看到林沖失敗,更不會主動叫停。

    第二個細節,林沖在聽到王倫叫停後,主動跳出圈外。有人說這是不是證明,林沖打的很艱難,才主動撤出。其實不然,林沖已經搶了楊志的財貨,所以楊志必然是全力以赴,高手對決之中,一個不留神,就可能身首異處。也就是說,只有大佔上風的那一方,才敢主動停手。

    由此可見,雖然這場大戰看似平手,實際上林沖>楊志

    撲天雕李應VS祝彪

    在水滸傳中,撲天雕李應的戰鬥力比較弱,他的特長不是打仗,而是理財。在三打祝家莊的情節中可以看出,李應和祝彪單挑,走不過十幾回合,就敗了。而且還捱了一箭。而祝彪的戰鬥力,雖然算是祝家莊高手,但和五虎級別將領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因此,透過這一戰,就可以看出,真的打起來,李應基本上屬於送人頭的人物。

    武松VS貝應夔

    為什麼要把這一戰列出來。武松武二郎武力值相當強,但唯有一點,武松沒有一次騎馬作戰的經歷,甚至很可能武松根本不會騎馬。但這樣一個人物,在征討遼國的戰鬥中,曾經以步戰愣是把遼國將領貝應夔拉下馬,割了人頭。因此,武松在這場決鬥中,屬於變數。鑑於武松彪悍的存在,而五虎中,唯有林沖馬步都能打,只好讓林沖步鬥武松,避免高爆發的武松做出什麼瘋狂的事情。

    盧俊義VS耶律宗霖

    這也是梁山泊征討遼國的一場經典戰役,雖然在盧俊義高光時期,可以擊敗契丹四大將領。但從耶律宗霖和徐寧的對戰看,他大約是八票騎的水平,和五虎級別相差甚遠。因此,縱然盧俊義無敵於天下,但想要戰勝五虎級別,也是相當困難。而原著中,也沒有和五虎相比的記錄。

    綜合對比,我們就發現,五虎將的綜合實力,依然很強。而二龍山加盧俊義李應二人,如果論步戰,憑藉武松、魯智深、盧俊義的高爆發,以及楊志的穩定輸出,再加上李應的飛刀加持,很有勝算,如果單論馬戰,李應是炮灰,武松也發揮不出優勢。必然不敵。

  • 8 # 鄭非夢妙文

    以魯智深、楊志、武松、盧俊義、李應組成的強強聯手可以戰勝梁山五虎將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

    魯智深等人實力非常出眾而且魯智深、楊志、盧俊義都是馬上步下的雙一流高手,尤其盧俊義號稱槍棒天下無對,是《水滸傳》中的頭號高手,他曾一己之力戰勝過遼國四耶律,展示了強大的戰力。

    武松則是步戰之王,他的戰績無需贅言,僅憑赤手空拳能打死老虎就可以穩坐步戰第一高手的位置。魯智深能倒拔垂楊柳足見其神力,在步戰方面曾與楊家將後人楊志大戰過五十回合,在馬戰方面又曾與呼延灼大戰過五十回合,展現了其強大的綜合實力。

    楊志步戰曾經與林沖大戰過五十回合不分勝負,若不是王倫叫停,楊志極有可能會戰勝林沖;在馬戰方面曾經與急先鋒索超有過激戰,楊志的戰力得到了充分驗證。

    這裡邊撲天雕李應的能耐似乎弱了那麼一點點,但是李應也有別人沒有的絕招,那就是善打暗器,背藏五把飛刀,能百步取人,神出鬼沒,撲天雕的綽號就是針對他善打暗器而得名的。這就厲害了,梁山五虎將都是猛打猛衝的大將,沒有一個會打暗器的,真要展開生死戰的話面臨的處境是非常危險的。

    梁山五虎將除了林沖馬上馬下都是高手外,其餘四人都是典型的馬上將官。這就極大的限制了他們的戰力,既然戰場上狹路相逢,哪還管什麼馬上步下,只要能要了對方的命就行。梁山五虎將本來整體實力就比魯智深那幾個稍遜一籌,再加上不會步戰不會暗器是他們致命弱點,是導致他們落敗的關鍵性因素。

    在排兵佈陣上,可以讓李應對付董平,因為董平曾中過沒羽箭張清的飛石,說明他在躲暗器方面的意識不強,張清用的是飛石,李應可是飛刀,只要用上飛刀董平不死即傷。

    以盧俊義的能力當然要對付五虎大將之首的關勝了。倆人有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的能力,但是如果換到步下,關勝則必輸無疑了。

    楊志當然要對付老對手林沖了,倆人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針尖對麥芒,上山虎遇到下山虎,雲中龍遇見霧中龍。倆人步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馬戰同樣也會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這一組實力太接近了,只能是平局。

    魯智深跟呼延灼也是老對手了,魯智深很少騎馬作戰,這一騎馬就遇到了五虎將之一的呼延灼,但是兩人大戰三十回合呼延灼竟然贏不下魯智深。這說明魯智深深藏不露,換到步下呼延灼就開始找不著北了,必輸無疑。

    步戰最強的武松對付馬戰最弱的秦明其實很有看點。騎著馬拿著狼牙棒的秦明比起那隻張牙舞爪的老虎如何呢?老虎的四肢和尾巴跟鋼鉤和鋼鞭差不多,舞動起來也是呼呼生風,再加上血盆大口,似乎不比騎著馬的秦明弱,武松完全可以使出打老虎的勁頭來把秦明拽下馬來,只要一下馬秦明就是待宰的羔羊。這一局我依然看好武松勝。

    經過一番較量戰報已經出爐:魯智深團隊以四勝一平的戰績碾壓梁山五虎將!

  • 9 # 升米小民

    雙方實力非常接近,盧一方有優勢(微弱),如果按排名安排對打,我覺得一、盧VS關勝,王對王,盧佔優,但五十合內難分勝負,計平二、魯VS林沖,二百合難分勝負,次王之戰三、武松VS呼延,變數大,以武之機變和呼延之火爆脾氣,武松不敗,呼延有速敗之憂四、楊志vs秦明,秦略優,但速勝不得計平五、李應VS董平,董優,但勝不易且還得小心飛刀可計平。久戰,盧勝面較大,武勝面大,餘三平,故盧方勝。變數在於武松對秦明,呼延,董平皆有速勝可能,蓋因武松江湖手段與軍中又不同,更考頭腦與反應,更不擇手段,加上心理言語撩撥,速勝可期,而秦,呼延,董都不是冷靜、好脾氣之輩,上當可能極大,故五虎有脆敗可能。

  • 10 # 水滸哥

    二龍山基本都是步戰高手,五虎將都是馬戰高手,要分高下比較難,單挑馬上優勢明顯,如果是帶兵對陣,馬軍也是優勢大一些。我們可三人以單獨分析,盧俊義對關勝單挑,盧俊義戰董平有優勢,帶兵打仗關勝佔優。林沖對楊志單挑平或林沖佔優,帶兵打仗楊志有一點優勢,畢竟楊志是武舉出身。另外三人武松魯智深李應戰呼延灼秦明董平,完全是馬軍對步軍,不好比較,要論軍事素質,馬軍三位佔優,徒手單挑步軍三位佔優,但李應完全是靠暗器,馬上戰董平,平或輸。綜合來看五虎將佔優,大家怎麼看呢?

  • 11 # 34個代表

    毫無懸念,盧俊義一組獲勝。

    這個對陣就是盧俊義+魯智深+楊志+武松+李應對陣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董平。按照書中最巔峰時期戰力,肯定是盧俊義一組獲勝,毫無懸念。當然如果李應變成花榮,那盧員外一邊優勢會更大。

    盧員外這一邊有兩大優勢,一是盧俊義過於突出的個人能力,二是楊志的箭法和李應的飛刀都是可以致命暗器。五虎將裡雖然呼延灼也介紹“仗劍能探虎穴,彎弓解射鵰群。”但並沒有任何體現,而楊志箭法在大名府時有充分的展示。

    按照書中最巔峰戰力,盧俊義至少等同於兩個五虎。徵遼時盧俊義單挑四個耶律小將,砍死一個嚇跑三個。這四個耶律小將曾和關勝呼延灼徐寧索超大戰多時,未分勝負。盧俊義這個表現是現象級的,絕對不下於任何兩個五虎之和。盧俊義對付一個五虎將,可參考史文恭二十回合刺傷秦明,既在生死相博,而且不可逃走的情況下,盧俊義可在三十回合內殺死任何一名五虎將。而五虎將沒有任何一人能在同樣時間內擊敗盧俊義一組其他四人。

    這樣盧俊義一組就有兩種選擇,一是一對一,盧俊義獲勝後,迅速幫助本方最吃力一人,二對一快速解決對手。

    第二種選擇是楊志挑戰林沖,可保四五十回合不敗;魯智深挑戰呼延灼,勢均力敵;武松對戰董平,以武松神力及靈活步伐不會落下風,武松打虎的故事其實有所暗指,武松武力甚至應高於五虎將。盧俊義單挑關勝+秦明,四組對陣沒有四五十個回合,肯定分不出勝負。這樣李應可以在一旁扔飛刀,無論幫助哪一組,那一組都可快速結束戰鬥,然後再群毆下一組,很快就能全殲對手。

    因此這種對陣,盧俊義一組獲勝毫無懸念。

  • 12 # 華夏一哥

    盧俊義武藝超群,孫安卞祥都是名將但最後被盧俊義降伏,其中卞祥武藝高強,超過五虎,曾秒殺鄷泰。而鄷泰十個回合秒殺山士奇,山士奇是和林沖同級別人物,八十回合不分勝敗。因此說林沖在盧俊義面前也就能維持六七十回合。

  • 13 # 詩人之友

    盧俊義對戰關勝,贏!

    魯智深對戰林沖,平!

    武松對陣秦明,贏!

    楊志對戰呼延灼,平!

    李應對戰董平,贏!

    五戰三贏二平,五虎將不敵聯隊!

  • 14 # 使用者李森

    《水滸傳》中梁山人才濟濟,一百零八將各懷絕技,各顯神通。無論組合或單挑勝負都很難預定。

    如題,二龍山+蘆俊義+李應既魯智深+武松+楊志+蘆俊義+李應五人組合。

    另一組,梁山五虎將即關勝,林沖,秦明,乎延灼,董平五人組合。

    這兩組對決如下:

    蘆俊義對五虎將之首大刀關勝,應該沒有懸念,號稱棍棒天下無對的蘆俊義不會給關勝機會,蘆俊義勝。

    李應對陣林沖,李應雖然不在五虎將之列,排名也在林沖之後,但李應有十七八回打敗祝彪的戰例,戰力不可小視,況且李應背藏五把飛刀絕技,可取百步之人。與林沖之戰,可保平局。

    魯智深對陣秦明,魯智深的六十二斤水磨禪杖絕不輸給秦明的狼牙棒,這戰魯智深勝。

    武松對陣呼延灼武松想取勝有一定難度。武松不善於馬戰,對戰呼延灼是個短板,好在雙方都是使用短兵器,武松的雙戒刀對呼延灼的雙鞭,二人對戰很難決出勝負,會以平局告終。

    楊志對陣董平,儘管楊志排在董平之後一位,憑藉祖傳楊家槍絕技與自身之勇,戰敗董平應該不成問題。這戰楊志勝。

    綜合;蘆俊義戰勝關勝,李應戰平林沖,魯智深戰勝秦明,武松戰平呼延灼,楊志戰勝董平。

    二龍山+蘆俊義+李應組合勝出。

  • 15 # 喝醬油耍酒瘋

    梁山五虎將必敗無疑

    且聽我分析:二龍山三巨頭每一位實力都不輸五虎將,魯大師馬步兼優,更有無敵神力;楊志槍法刀法都是一流水準,還有箭術加持,雖不及花榮,但也能名列前茅;武松敏捷度高,對陣馬上將領沒問題,可以參考的戰績實在太多;撲天雕李應有速敗祝彪的戰績,槍法實屬一流,再加上背後百發百中的飛刀,放開了打,即便是對陣絕頂高手盧俊義都不一定吃虧;盧俊義更不用多說,馬步軍中推第一的存在,書中純武力第一高手。

    梁山五虎將實力差距微乎其微,關林可能稍比其他三虎強半籌,但要彼此分出勝負,也要到一百回合以上了,實際上的對戰,每個人的性格都會多少影響最終的勝負走向。

    各自對位:

    盧俊義對戰關勝:關勝雖然是五虎中前一二名的實力,但對戰盧俊義恐怕有點吃力,參考對戰四耶律可以分析出,關勝是不敵盧俊義的,但好歹是五虎頂尖水準,要分出勝負,估計也在一百五十回合以上了。

    魯智深對戰林沖:這一組勝負實在不好說,本身實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一個一力降十會,一個一巧破千斤,姑且認為這組打平手吧。

    武松對戰秦明:武松力量、技巧、敏捷度都是超一流的,也有一刀秒掉馬上將的戰績,對戰有勇無謀的秦明,步下對馬上,依靠自身技巧和敏捷度完全可以將秦明轉暈,然後得個便處,秦明就領盒飯了,對戰回合不好說,因為武松是個BUG,但秦明好歹是五虎將之一,肯定不會出現秒殺的情況。

    李應對戰呼延灼:呼延灼在與張清對戰的時候被對方石子打過,可見躲避暗器的功夫實在一般,李應與之對戰,即便純武力稍有不及,如果使用飛刀,那呼延灼是必敗無疑的,回合數就看李應什麼時候出飛刀了。

    楊志對戰董平:純武力的話兩人怕是打一百五十回合也分不出勝負的,但是,楊志沉穩,董平急躁,打的時間越久,對董平越不利,正常狀態下董平可以避開張清的飛石,但是,二愣子性格一上來容易出錯,再加上楊志出色的箭術,上頭的董平估計是躲不過的,回合數不明,就看董平什麼時候上頭了。

    綜上所述,梁山五虎將只有林沖不敗,其餘幾個都是完敗的結局。

  • 16 # 成語看古今

    二龍山的三位大頭領分別是花和尚魯智深、行者武松、青面獸楊志如果如題所說加上玉麒麟盧俊義和撲天雕李應戰力會是如何呢?要看看對手。

    梁山五虎將是: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霹靂火秦明、雙槍將董平、雙鞭呼延灼。這老幾位都是馬軍統領,說白了是馬上的將軍,馬戰強於步戰。

    舉個例子,都知道林沖投梁山時受到白衣秀士王倫刁難,讓他下山去取一個投名狀,林沖和倒黴蛋楊志真殺實砍的打了一次,一時沒分出勝負,可見二人步下戰力相差不大,但是在梁山排名上,同為馬軍將領,林沖是五虎將,楊志是八驃騎,這就有分別了。如果說讓五虎將下馬和武松、魯智深、盧俊義等打團戰,五虎將未必能贏。如果說讓二龍山的幾個上馬和五虎將PK,五虎將佔著便宜。有句評論《水滸傳》各位英雄的老話叫,馬上的林沖,馬下的武松。

    假設這十位都經歷一次飛雲浦,那麼存活下來機率最大的還是武松,然後魯智深。如果是騎馬拿槍衝敵陣,最強的應該是林沖、關勝。所以條件不同的情況下,這十位之間比賽的結果也會不同。

  • 17 # 醉觀雲

    我看了底下大家回答的這個問題,基本上都說是盧俊義這一組要贏。我卻有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盧俊義加上二龍山三雄,加上李應這個組合,一定會完敗給梁山五虎將,具體分析如下。

    李應武藝不精拖了後腿

    李應絕沒無沒有五虎的能力,從書中,你可以看出李英的出場作戰機會非常少,除了和祝彪打過一次,然後就是和其他再無什麼明顯的戰績。

    千萬不要提李應會飛刀,李應的飛刀就是個擺設,人家小李飛刀是例不虛發,而李應的飛刀是從來不發。

    很多人說李應武功高強,是因為他二十回合令祝彪不敵,其實這麼看是有錯誤的。李應是祝彪的長輩,而且李應是在盛怒之下,祝彪要避其鋒芒,這是可以預料到的事,而且祝彪退走時還能射中李應一箭,可見李應的功夫,遠不能說比祝彪高。

    在賺取盧俊義上山的時候,其他的你像李逵,魯智深,武松等都是單獨和盧俊義打了三回合,同樣是和盧俊義打三個回合,李應出場卻用上了劉唐和穆弘,三個人和盧俊義打這三個回合,可見在宋江的心目中,李英的武功很差的,很不放心李應,否則也不會派劉唐和穆弘,讓他們倆人協助李應,合戰盧俊義還是隻是三個回合。

    在梁山的大小征戰中,如徵遼,田虎,王慶,方臘等歷次戰役中,李應都鮮有出場,這也能間接的證明李應的武藝不好,否則梁山怎麼不派他出戰呢。

    綜上所述,李應的武藝,最多也就是小彪的水平,他在盧俊義領頭的五人組中,是武藝最差的一個,絕對的拖後腿角色。

    盧俊義武藝沒有那麼強

    總有人說盧俊義是梁山第一人,棍棒天下無雙!這個第一隻有宋江和吳用說過,你在書中,還能找出其他人說過麼?再說這倆人說話可信麼?棍棒天下無雙,怎麼從來不用呢?在和梁山群雄時,用的卻是朴刀,擒拿史文恭用的也是朴刀,幾時見他用過棍棒?

    盧俊義的武功沒有那麼高,這一點我已經說過多次,盧俊義的武藝最多和林沖相仿。

    以秦明為例,秦明和孫安戰了50回合,不分勝負,盧俊義和孫安戰了前後100回合,不分勝負可見秦明和盧之間武藝就是有高低也是相差無幾,這一點可以佐證。

    另外大家都津津樂道的盧俊義大戰耶律四小將,這一場戰是一場惡鬥,足足打了一個時辰,的確能說明盧俊義武藝高強。

    但是耶律四小將在戰關勝等四人時,因為出場時間短,不好判定耶律四將的武藝值,所以盧俊義大戰耶律四小將並不能說盧俊義的武功有高於其他四虎的能力。

    在賺取盧俊義上山時,武松和盧俊義打了三回合,盧俊義甚至都不敢追武松,可見盧俊義的武功也就是五虎的水平,就算是略高,也是有限。恐怕也未必會高!

    二龍山三雄

    在二龍山三雄中,楊志的武藝無疑是低於林沖的。這一點從楊志大戰林沖四十回合裡可以初見端倪,先戰了三十幾回合,後來又戰了十幾回合,作者是分開說的,其中大有深意。

    當時王倫不願意讓林沖上山,王倫一定看出楊志不敵林沖才叫了停,否則楊志要是佔了上風,或者倆人戰成平手王倫都不會叫停,叫停對他沒有任何好處。可見要再戰下去,楊志必敗無疑。

    剩下的兩個人魯智深和呼延灼武藝相當,不戰個幾百回合分不出勝負。武松就算是比其他人都略高,哪怕誇張點說武松高於關勝,高於林沖也於事無補。因為被李英拉了後腿,所以綜合來看,五虎將穩贏盧俊義,二龍山三雄和李應的組合。

    結語

    梁山五虎將對盧俊義等五人的時候,武松和魯智深騎不騎馬?如果不騎馬,對面五匹戰馬一踏過來,這五個人怎麼樣才能形成合力呢?這不是一對一單挑,而是群毆,如果是騎馬,武松的戰鬥力就要大打折扣,這也是不利於盧俊等五個人的作戰方式,所以無論怎麼看,五虎將都會佔盡優勢。五虎將穩贏盧俊義五人組!

  • 18 # 閒雲隨野鶴

    如果玉麒麟盧俊義、撲天雕李應和花和尚魯智深、青面獸楊志、行者武松對陣大刀關勝、豹子頭林沖、雙鞭將呼延灼、霹靂火秦明、雙槍將董平的話,玉麒麟盧俊義這一方可以完勝大刀關勝這一方。

    棒棍天下無對的玉麒麟盧俊義對陣大刀關勝,關勝死翹翹的。

    身藏五把飛刀的撲天雕李應對付豹子頭林沖,林沖的下場應該是非常悲慘。

    如果我們可愛的花和尚魯智深對付雙鞭將呼延灼,

    呼延灼五十個回合後,必定死於魯

    智深的禪杖。

    在東京應過武舉的青面獸楊志應戰霹靂火秦明,

    秦明不是死於楊志的刀下就是箭下,這是必然的。

    至於行者武松對陣雙槍將董平,武松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會引誘董平步戰。

    只有馬上功夫的董平失去馬上的優勢,哪裡是力大無窮的武松的對手,武松幾個回合之內可以完勝他。所以盧俊義他們對陣關勝他們五虎將,盧俊義他們完勝。

  • 19 # 原點157024632

    盧俊義槍棒第一,盧員外一個人起碼頂得上梁山二虎,二龍山三頭領武力和五虎將相當就李應和楊志稍弱,如果對戰五虎將估計盧俊義這方會三比二勝出。

  • 20 # 雨後嬌陽518

    第一組:

    花和尚魯智深對陣雙鞭呼延灼,戰成平局;

    第二組:

    行者武松對陣霹靂火秦明,戰成勝局;

    第三組:

    青面獸楊志對陣雙槍將董平,戰成平局;

    第四組:

    玉麒麟盧俊義對陣豹子頭林沖,戰成勝局;

    第五組:

    撲天雕李應對陣大刀關勝,戰成輸局。

    總結一下,五組對抗賽二勝二平一負。

    整體看,魯智深隊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女生自主創業學什麼技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