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應該如何理解?
23
回覆列表
  • 1 # 泰和道安

    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執守大道,代天牧民,允執厥中,順天應人

    《道德經》第而十二章,“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是說聖人執守大道,允執厥中,不偏不倚,代天牧民,及於萬物。所謂“聖人”,是參透自然之道和民心之道,洞察天地萬物終始,具有最高道德和智慧的人;“執”,是執守;“一”,是大道,仰觀則有天道,俯察則為人道,民心之道;“天下牧”,即“牧天下”,牧養天下萬民和眾生,如同牧養牛羊一樣。

    所謂帝王,代天牧民也。

    【版本】

    本句,楚簡本缺失,帛書本作“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河上公本、王弼本均作“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傅奕本作“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式”是正規化,有以身垂範的含義,而“牧”則是牧養,義勝。“執”是執守,“抱”是抱守,二者義通。帛書本最古,且義勝,故本文從帛書本,即“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

    【釋義】

    “聖人”:參透自然之道和人心之道,洞察天地萬物終始,具有最高道德和智慧的人。原是指“聰明的人”,後來是指“具有最高智慧和道德的人”。字形從“人”、“耳”、“口”,表示這是一個耳聰口敏的人,既善用耳,又會用口,本義是通達事理。《說文》:“聖,通也。按:耳順之謂聖。彼教所言耳根圓通亦此意。” 《風俗通》:“聖者,聲也。聞聲知情,故曰聖。”《易經˙乾卦》:“聖人作而萬物覩。”《尚書˙洪範》:“睿作聖。傳:於事無不通謂之聖。”《詩經˙小雅˙小宛》:“或聖或否。”《詩經˙小雅˙巧言》:“聖人莫之。”《管子˙四時》:“聽信之謂聖。”《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韓非子˙五蠹》:“是以聖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執”:執守。甲骨文“執”字十分清楚地表明這是一個人的雙手被枷鎖釦住的樣子。字的本義是“拘捕”。《說文》:“執,捕罪人也。”《禮記˙檀弓》:“而妻妾執。注:拘也。”《左傳˙僖公五年》:“遂襲虞,滅之,執虞公。”《易˙遯》:“執之用黃牛之革。”《禮記˙少儀》:“執君之乘車。注:執轡也。”《詩經˙周頌˙執敬》:“執競武王。”《左傳》:“執邾悼公,以其伐我故。”《陰符經》:“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一”:指“道”,大道,自然之道和民心之道。“執一”即執持大道,允執厥中,不偏不倚。《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經˙繫辭》:“天一第二。”《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牧”:牧養萬民。“牧”,像一隻手拿著鞭正在趕一頭牛,本義是“放養牲畜”,也指“放養牲畜的人”,如“牧人”、“牧童”等,引申為“統治”義,如“牧萬民”。《說文》:“養牛人也。從攴,從牛。”《玉篇》:“蓄養也。”《廣韻》:“放也,食也。”《小爾雅》:“牧,臨也。”《韻會》:“治也。”《尚書˙舜典》:“既月乃日,覲四嶽群牧。傳:九州牧監。”《尚書˙呂刑》:“非爾惟作天牧。”《禮記˙曲禮》:“九州之長,入天子之國曰牧。”《周禮˙天官˙大宰》:“九兩,一曰牧,以地得民。注:牧,州長也。”

    巡視九州,以督州牧也。

    【簡評】

    聖人,是參透自然之道和人心之道,洞察天地萬物終始,具有最高道德和智慧的人。“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是說聖人執“道”而行,中正無私,牧養萬民,及於眾生。“聖人”,是參透自然之道和人心之道,洞察天地萬物終始,具有最高道德和智慧之人;“執”,是執守;“一”,是“大道”,仰觀則有天道,俯察則有人心之道;“牧”,牧養萬民,如同牧養牛羊一般。

    於自然之道,聖人應該“觀天之道,執天之行”,認識並順應自然的規律。上古帝堯之時,“鴻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其憂”,帝堯“求能治水者”,四嶽推薦了鯀,結果“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攝行天子之政”的帝舜“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於羽山以死”,而“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其後,帝舜“舉鯀之子禹,而使續鯀之業。”大禹在外十三年,“左準繩,右規矩,載四時,以開九州,通九道,陂九澤,度九山”,於是“九州攸同,四奧既居,九山栞旅,九川滌原,九澤既陂,四海會同。”大禹治水的關鍵,是“道九川”,“道”即“導”,疏導是也。因此,大禹治水的成功,是將乃父鯀之“壅堵”之策,改為“疏導”,這便是認識到自然規律,並尊重自然規律,便是“執天之行”,也便是“執一”。

    帝禹治水,道川入海也。

    民心之道,聖人應該上順天道,下應民心,也應該採取疏導而非壅堵的策略,來治理天下。《荀子˙哀公》記載,魯哀公問於孔子,孔子有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君以此思危,則危將焉而不至矣。”魏徵在給唐太宗李世民上書中,有云:“自古受圖應運,繼體守文,控御英傑,南面臨夏,皆欲配厚德於天地,齊高明於日月,本枝百代,傳祚無窮。然而克終者鮮,敗亡相繼,其故何哉?所以求之失其道也。殷鑑不遠,可得其言。”《詩經》有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為什麼呢?是因為帝王失其道也。所以,帝王代天牧民,必須“觀乎民心之道”,進而“執道而行”,此即“執一”。

    “以為天下牧”,是“以道為天下牧”,也就是遵循道的規律,來牧養天下萬民。《國語˙魯語》:“且夫君也者,將牧民而正其邪者也。”所以,天下之牧,乃為“天子”;邦國之牧,即為“君主”。漢成帝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改刺史為州牧,後廢置無常;漢靈帝時,再設州牧,掌一州之軍政大權,位在郡守之上,如漢末劉表為荊州牧,袁紹為冀州牧,劉虞為幽州牧,劉焉為益州牧。所以,天子或君主的職責,是代天牧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此,聖人治理天下,必須循道而行,這裡的“道”,仰觀則為天道,俯察則為人道,也就是民心之道。只有“觀天之道,執天之行”,才可以做好自己“代天牧民”的本職工作,這便是所謂的“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的內在含義。“治大國,如烹小鮮”,治國,治軍,從商,從教,修身,修心,率皆此道也。信哉!

    民水君舟,不失其道也。

  • 2 # 文利wenli

    帛書本的《老子》:“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其次,“執一”的內在含義,我認為是:執中達合,惟精惟一。一者,天下之大本也。執一即執本。一者,影響、制約整體發展的關鍵、瓶頸、樞機、太極點也。

    執掌住“一”這個本是非常關鍵的。《論語·學而》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也是這個意思。

    “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意思是聖人以整體為本,從整體出發思考問題,執掌(把握)影響與制約整體發展的一(關鍵、瓶頸、樞機與太極點),才能掌控局勢,才能“以為天下牧”。老子就反覆地強調,作為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必須要“執一”。

    “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把握好德的能量,主動去攝取它、獲得它,用德來駕馭我們的精氣神,駕馭我們的形體,駕馭我們體內眾多看不到的生命,這兩種都把握住,把握住“天”、“地”、“神”、“浴”,也就是形和大腦,就可以以此為目,綱動整個身國。我們的身體就像一個國家一樣,結構非常複雜,但是隻要抓住了“恆德不二”,那麼就容易復歸於無極。無極是什麼?就是大道。這是對德的能量性、品質性的一種解釋,其中的品質性是與能量密切相關的。

  • 3 # 無M中M生M一

    高人把天地萬物看作一個整體。萬物各自形成的生態迴圈,都是自然生滅輪迴的。不強做干涉,這樣,迴圈往復的時間週期裡,無需擔憂崩潰。

  • 4 # 一曲凌日

    這個問題簡要回答,便是講一個聖者之所以能對外行功遍通於天下(“以為天下牧”),前因是其深具“抱一”內在真德之故。而“抱一”,是指不二之心、真信之德、真知之性——它專指一種至高的修養境界也即老子在本章後文中所言的“不爭”之境界。即“抱一”就是“不爭”、就是“無為”就是無心為之反能無不為。這也即老子下文之“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何以此?這便要往深入說了。因為,其說到底還是一個知見境界的問題。所以我們常人看事重在有形的結果,而聖者重無形之知性,因為知性明達則一切果之因自顯,由此意義上說,聖人因能“無為”“不爭”“抱一”而盡知天下端倪,早已勝券在掌,故天下人何能與之爭先呢?然而,這一切的總前提,也就是說預達“抱一”和“不爭”之真境的大前提,在於“曲則全”這三個字——這個“曲”字內涵極豐,它至少有曲身自修、內曲自照、知明不知(即不自見)三層含義。通俗講“曲則全”的真義是:內而曲身自修達明而不以為明則能全知全通全明。(它與常言“委曲求全”一毛錢關係沒有。)故老子極看重之,所以他在本章結尾用一種少有的語氣強調: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這句話有傳承性又很有深度,言外之意是說,我之所以能達聖,在於有幸受承先聖之言,而要知會道德經的全部秘密,說實在話,全在“曲則全”這三個字中了。

  • 5 # 梅里一了

    朱元璋的成長經歷可以作為這句話的註腳。這句話出自《老子》第22章,通行本為″聖人抱一而為天下式″,這個式,是正規化,榜樣的意思。抱一,抱,可作堅守,堅持講,一,多數解為″道″,因為道生一嘛,但道是個什麼玩意卻玄之又玄。結合全章,個人以為這個一,指的是″曲則全″。什麼是″曲則全"呢?老子列舉了一連串的辦法,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這些辦法總結起來就是採取逆向思維才能成大事,這就是″曲則全″的本意。《老子》講的是帝王之術,朱元璋由乞丐成長為天子,其成長的過程最能見老子的精義。朱元璋投奔郭子興時,一座小城,三支義軍窩裡鬥,恩主郭子興險被殺,大家都爭老大,朱元璋選擇了獨自出走,帶著24位老鄉,另謀他鄉。在別人都炫耀實力前呼後擁之時,他卻隻身與降卒共飲同寢。在打出一片新天地後,不是獨自稱霸,而是迎來舊主郭子興,在缺糧全軍節衣縮食的情況下,接濟昔日的冤家。最牛的是在陳友諒大軍圍城的情況下,不去救自己十萬火急的南昌,而是親率大軍迎救陷入危難的義主韓林兒,這招連劉伯溫都沒看懂。其實此舉與陳友諒弒主奪位形成鮮明對比,在羸得人心上甩陳友諒不知多少條街,這就是″曲則全″,人人皆爭的我不爭,而且反其道而行之,結果天下沒有誰能與我爭。堅守這條原則就會成為天下人追隨的榜樣。這就是"聖人抱一而為天下式″。

  • 6 # 小太極猴劉永明

    聖人執一:《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一句話,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這句話和聖人執一意思是相同的,意思是高明的人一生都在道上(包括問道、學道、悟道、行道、證道、傳道)而成為天下各行業高階管理者或老師。這裡也說明了靜心、專心、恆心是做好一件事的必要條件。|

  • 7 # 衣揚1

    時間不夠,簡說:聖人執一,是為稟其初心;以(之)為天下牧,是指抱此信條,慎始慎終,教化百姓、管理天下、豢養萬民。

  • 8 # 張成東闡師

    《智慧與財富》

         

             智慧就是太陽,擁有智慧就能擁有財富、擁有幸福。擁有財富而沒有智慧,危如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讀聖賢,明道理。用智慧播撒理想之種,天時則芽發,地利則根生,人和則花開,眾成則果實。

            天予共產中華,必有使命,觀世界唯共產黨世界集團黨,佔盡地利。帝國統一世界的時代已過去,集團統一世界的時代已到來。世界是物質的更是精神的,三個世界,兩個時代,一個夢想。

           中國發展的戰略問題是政經不和導致的脈絡不通,非一處不通,但一通則百通,通則達世界,活則動全球。實用世界的不一定適應中國,但適應中國的一定實用世界,逆中綻智,創新求達。

           事物發展雖有規律,但等則終禍,尋則功成。橘植北則枳,可見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華福地,龍子龍孫,代代聖賢。

            那條導航中華走向民富國強並統霸世界的路在哪裡!有沒有呢?答案是肯定的,有!在心裡,因為心能容天地之大。

           壯我中華,美我中華。六百年前,鄭和西洋,中華文明德澤星宇。斗轉星移,六百年祭,中華威德統霸全球。勇擔中華責任,唱響狂想曲,立大志,明大理,行大道,成大事。書山煉藥,春秋入夢,寒筆飛雪,焚星鍛月,洲郡卒伍,水仁大化,天地唯尊,群山跪拜,宗法道德,聖明全球,宏班維中,宇宙永昌。

  • 9 # 有德司契

    老子《道德經》二十二章,通行本上是“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其本義就應是:老子已經深刻地認識到了“人道”必須效法於“天道”(如“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守,能萬物將自化”),所以有道統治者就應“唯道是從”地以道無為法治的模式與民立契治天下,而不主觀有為瞎掰亂折騰,只有這樣才能夠“道者同於道”地促使社會自正自化得向前發展與進步。

  • 10 # 袁聰

    首先,說一下我個人對於古漢語文言文解釋、詮釋翻譯成現代漢語白話文的“心得體會,方式、方法和技巧”:不能理解古漢語文言文當中文字的原始字義的本義和本意,要詮釋它的含意、含義和引申(隱深)義。

    中華文化:古代文人墨客、雅士和騷客,無論寫什麼文章和文學作品,都講究追求文筆、文墨的含蓄性,引申(隱深)意義與價值觀,如果按照原文的本義、本意翻譯和理解,有很多就曲解、誤解了原文的意思和意義。

    回答正題。所謂聖人:愚見認為世間上“本無真正意義上的天然、天生超凡脫俗、離世紅塵江湖、未卜先知、悟透萬事萬物的聖人”。只不過是人們相信他們、尊重、敬仰、信仰、信任、信捧、信奉、追奉他們的人生三觀,他們的言談舉止的行為、作為的學說、學術和學問,他們人生開悟的智慧,只不過是他們懂得宇宙萬物、自然世界、人間紅塵江湖的道理、據理、哲理、真理和真諦的高超、高明、精明一些,人生的思想、思維、層次、境界、悟道、悟性、悟慧超前一些而已………換句話說,就是普通百姓開智慧的精神、精通、精明的明白人、開拓人、引路人………

    “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是指聖人的智慧如果專注、專一、專心、專神,知心誠摯、堅守信念和理想、理念,始終如一,不改教悔、教導、指導,執著於天下蒼生、紅塵江湖、人間百姓開悟“愚蠢、愚昧無知的人生智商、智力、智慧”,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以拯救天下蒼生百姓,人間煙火、人間真情等為使命,自然物質世界的一切,一定會永不停息、永不間斷、永恆的人丁興旺、繁榮昌盛、興旺發達、榮華富貴………

    文句中的“牧”:這裡是指宇宙萬物,自然物質世界一切天然、天生、天賜、天下生命和自然物質世界的生態系統,是指自然科學規律和叢林法則………

  • 11 # 一靈獨覺

    一即中也。處中以制外。一不變也,除此其它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以不變應萬變。就像一個放牛郎放一群牛一樣。所以這裡生動形象的用了一個牧字。妙哉!

  • 12 # 緣惟願來

    聖人掌控著權柄用度得當做到公平公正平視天下,給天下百姓做出榜樣。牧,牧場的管理方法。這裡做榜樣,說得好不如做得好。

  • 13 # 泳往直前168

    哎 不懂這個文言文 但有一 必有後面的萬物 因為一 是道之動生 出來的因 萬物是結的 果 所以有了萬物 得合一 反者道之動 力量 勢不可擋

  • 14 # 明心真人

    矛盾對立,辯證統一。

    一以貫之,在於良心。

    良心所在,就是天命。

    天命所在,無往不利。

  • 15 # 無生道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原文: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敞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執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其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註釋:自從帝王拋棄了老子,老子就開始給“畏之一族”授課。教育他們如何跟危險的帝王打交道。帝王有一個普遍的習慣,會隨意殺人。因此就有了,委曲求全,每天都要裝作很無辜的樣子,還要裝扮成窮兮兮的樣子,家裡破破爛爛,窗戶漏風。總之,少了就有機會獲得,露富就意味著被賊惦記上了,就不得安寧。

    所以,只有聖人,一般都很軸,一根筋。不為私利,只為天下道理。“一”指的是道法。

    無私則明,不自以為是就明事理。不責備自己就有功,也可以稱作無過則有功(尤其在仕途上)。不自大,保持謙虛的態度,才可以持續進步。

    老子與世無爭,天下就沒有與我可以爭的東西了。

    自古陪王伴駕,必須委曲求全,哪裡有戲言?只有這樣,才能全身而退。

    在權利不受約束的環境下,自然會出現上述理論。

  • 16 # 亮月半

    一,應該就是指某一方面,一點,也指目標。把天下當牧場一樣管理,這個一字面上就指放牧。從《道德經》本身看老子,就執於道德這個方面,書裡涉列多方面,但面面不離道德這面。老子執的一是以道德治世。老子倡導無為也離不開道德,一以貫之全篇。一的目標確定,萬變不離其中。

    孔子也被稱聖人,孔子先立執政之念治國,執仁政,未成從事教學,但教學的目的也是教弟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弟子各種人才都有,從政做官,也從教學,都是為己,為家,為國服務。孔子的一就是以仁為本,仁立心中,從事任何職業都不會打破這個信念。

    堯舜以德治天下。老子的這個一,道德,大而化之是世上不同時代的聖人執政之本。荀子認為道是原則,聖人執道德的原則不改,倡道德,人心有道德,從事任何職業任何人都有定力,有精神信念,不違道,守法,天下大治。

  • 17 # 宣齋藝術館

    《道德經》十二章“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指的是聖人出山,世之膜拜,心懷天下桑生,不分膚色,不分種族,不分宗教信仰,眾生平等,教人為善,去惡從良,指導指引,天下一家,大同世界,提升維度。

    聖人的出世,今古預告早已有之,從多方預言綜合起來看,全部付合的自然是天命,以目前來分析,付合以下條件的只此一家,且聽我細細道來。

    燒餅歌:未來教主臨下凡,不落宰府共官員,不在皇宮為太子,不在僧門與道院,降在寒門草堂內,燕南趙北把金散 此人頭頂一甕,兩手在天,兩足入地,腰繫九觸帶,身穿八丈衣,四海無內外,享福得安寧,秀士登紫殿,紅帽無一人。

    析解:不在僧門與道院,降在寒門草堂內(無宗無派,平民布衣)

    析解:燕南趙北把金散(全國各地蒐集,得以雲集眾多稀世之寶)

    析解:兩手在天,兩足入地(篆書“林”字)

    推背圖第四十七象:偃武修文 紫薇星明 匹夫有責 一言為君。無王無帝定乾坤 來自田間第一人 好把舊書多讀到 義言一出見英明。

    析解:無王無帝定乾坤(平民布衣)

    析解:來自“田間”第一人(田居衡中間,衡字)

    析解:好把舊書多讀到(從事研究古文化)

    析解:義言一出見英明(研究成果顛覆世人認知)

    武侯百年乩:治亂迴圈有定時,根樹生枝惟四七,聖人星出現南方,紀念化為公正堂,西南獨立曇花現,飛虎潛龍勢莫當。

    析解:聖人星出現南方(南方,粵)

    析解:西南獨立曇花現(西南,粵西)

    馬前課:拯患救難是唯聖人,陽復而治晦極生明。

    析解:拯患救難是唯聖人(新冠與紫薇,專屬)

    析解:陽復而治晦極生明(陽復而治,復陽而治)

    乾坤萬年歌:那時走出草田來,手執金龍步玉階。

    析解:那時走出草田來(各種成果,漸受關注)

    析解:手執金龍步玉階(手執九龍圖)

    總結,預見紫薇,姓林名衡,粵西。東方聖人紫薇聖人,古今中西預見早已有之,拯患救難 是唯聖人,指引仁類走向一個全新的偉大時代。

    紫聖有什麼好?除了勞累勞心勞腦勞脾勞肝勞神,沒有什麼好的了,但是,使命,不得已而為之,當盡全力就好,世若麻木,做回平凡安逸不亦樂乎,使命,有所付出交代就好。

    支援是動力,日出東方,紫薇林衡,拯患救難,自帶良策,敬畏宇宙

    火星男孩預見東方紫聖

    1,歷史傳統文化事情

    2,廣州,西部

    3,偉大的指導靈指導指引方向

    珍妮預見東方紫聖

    1952年 1962年7點17分

    林衡 1972年辰7月17日

    佛陀真骨舍利 十大名畫 蘭亭序真跡 紫薇林衡藏

    世界級超級巨星 頂級鑑藏大家 林衡

    #紫薇聖人# #東方聖人# #新冠可能“終結人類”?#

  • 18 # 天盆雲花

    能察三才之變,鑑往來之道者,守正執一,經營、治理、指引天下蒼生。

    有才能的人遵循天道,並以此來治理天下。

    聖人能遵循大道,成為天下蒼生的管理、治理者。

  • 19 # 當雲來到身邊

    執一,大概意思是遵循天道。

    天只有一個,天的屬性是什麼都沒有,也就是虛空。執一,就是把自己當成天,什麼都沒有,不留一物,不執外物。天也預示著你知道地上的所有。

    所以有後面的句子,以為天下牧。

    意思是,只有這樣才能馳騁人間。

  • 20 # 水幕華

    "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這裡的"一"是德的意思。意思是說:聖人以德為標準看天下人,按每個人的德行來選擇他心目中的人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埃爾多安四處打仗,國民願意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