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芒

    荀彧(xún yù),字文若。潁川潁陰人。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

    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初舉孝廉,任守宮令。後棄官歸鄉,又率宗族避難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其後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君”。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憂鬱成病而亡,年五十。獲諡敬侯,後追贈太尉。

    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戰術方面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奇謀扼袁紹於官渡,險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政治方面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計、密謀、匡弼、舉人多有建樹,被曹操稱為“吾之子房”。

    那麼荀彧為何輔佐曹操而不輔佐劉備?畢竟荀彧忠於大漢朝。

    司馬光在評價荀彧時,把管仲當做參照物來比較,他認為這兩個人在選擇輔佐物件時都並不看重對方的小節,而更看重對方是否有濟世安民的志向。管,荀二人的才志,功績不相上下,荀彧在“仁義氣節”上更勝一籌。

    確實 與其說他效力曹操 不如他效力的是漢獻帝荀彧之到死之前 曹操抗的旗幟還是漢的.雖然曹操大權獨握,但是相對來說曹操還是丞相,漢朝皇帝沒權利,但是曹操還是給足面子的.發放天下繳文蓋的大章,是獻帝的.而不是曹操的.天下百姓知道還是漢朝的皇帝..他在朝幾十年,匡復漢室,安民定邦,可以說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以他的智慧,不可能看不出曹操的野心,他應該知道自己遲早會有和曹操出現分歧的一天。但他把該做的都做了,朝中的棟樑之才多是他舉薦和認可的,他知道把國家交給這些人沒有問題,至於曹操,年事已高,離死也不遠了。

    荀彧的死,與其說是走投無路,不如說是大徹大悟——任何人都無力阻止大勢,漢興漢亡,皆為天數,一切只能寄希望於未來,荀彧已經盡力了,也許放下他最後的那點堅持,他就可以走下去,但對他來說,這輩子已經夠本,他寧願堅守在舊路上,目送新路的方向,與愛憎無關,只是一個君子的選擇而已。

  • 2 # 六甲番人

    荀彧為何不投靠劉備,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東漢皇帝尚在。東漢王朝一直延續到220年,而荀彧死於212年,實際上他一生都在為東漢服務。

    二、劉備不是最有希望復興漢室的人選。東漢末期,漢室後裔有很多人,劉備只是最不起眼的一個,其他如劉虞是太傅、幽州牧,劉表是荊州牧,劉焉及兒子劉璋都是益州牧,哪個都比劉備更有可能復興漢室。一直到荀彧212年去世,劉備都還不算真正有實力的諸侯。

    三、荀彧接受的是東漢的官職。他官至侍中,守尚書令,都是漢帝而不是曹操封的,他輔助曹操,是因為他認為曹操也是忠於漢室的,所以他後來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調離中樞,被留在壽春憂鬱成病而亡,年僅五十。

    四、荀彧沒有機會投靠劉備。劉備一生流離失所,如喪家之犬,荀彧既沒有理由,也沒有機會投靠劉備,估計劉備自己都沒膽去招攬荀彧。待劉備214年拿下西川,才開始成為頂級諸侯,這時,荀彧已去世兩年了。

    實際上,劉備早年最可惜的是,沒能守住徐州,也沒能籠絡住陳登,這才是他該惦記的。

  • 3 # 胡觀世事

    漢獻帝在那裡,荀彧就會在那裡。復興東漢,曹操在當時是第一選擇,不能因為他的兒子曹丕後來篡漢就說曹操想滅亡寒潮漢朝,曹操在一定階段還是很尊重皇帝和復興漢室為己任的,只是在公元217年曹操逼獻帝,殺伏皇后以後君臣才徹底撕破臉,曹植出入司馬門,荀彧已經表達了不滿,但是他改換門庭也沒有可能,他也不知道該該換到誰的門下。劉備在當時也不是漢朝正統,為什麼要跟他?

  • 4 # 小樹談史

    荀彧的家世和人品決定了他和劉備混不到一起。

    荀彧,出身於穎川士族。他的祖父荀淑做過朗陵令,父親荀緄是濟南相,叔父荀爽更是做到了司空。荀彧本人也十分優秀,年少時就被時人評價為有王佐之才。

    有這樣優秀的出身及才名,估計是很難看上織蓆販履的漢室宗親破落戶劉備的。

    況且,荀彧人品高尚,可能是三國中最忠於漢室的人。當年漢獻帝流落洛陽時,是荀彧主動站出來,說服了曹操迎接天子。雖然曹操此舉有“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嫌,但就當時的情況來說,這無疑是使漢室繼續延續下去的唯一出路。

    之後曹操不斷做大,野心也日益膨脹。董昭等人主動勸曹操加九錫,進魏公。荀彧這時候馬上站出來表示反對,絲毫不給曹操面子,惹怒了曹操。不久,荀彧便被曹操逼得自殺而死。

    由此可見,荀彧是真正心存漢室的。他在曹操手下效力,也完全是出於對漢室的忠誠。所以曹操暴露出個人野心時,才會奮不顧身地反對。

    反觀劉備的為人,完全是打著皇叔的旗號,謀取自己的利益。劉備在經過前半生的艱苦奮鬥後,逐漸有了自己的地盤和人馬。在奪取漢中後,劉備第一時間自稱漢中王。後來,漢獻帝禪讓後,被曹丕封為山陽公。按理說,劉備此時應該祭起為漢室復仇的大旗,北伐曹丕,必然可以得到很多仍心向漢室計程車人的支援,如此才是真的興復漢室。可劉備居然公開造謠獻帝已死,迫不及待地自立為帝。劉備的野心,一覽無遺。更令人倍覺諷刺的是,直到劉備去世,漢獻帝都仍活著。

    所以,像劉備這樣興復漢室,和荀彧完全不同。他們並不是一路人,自然不可能共事。

  • 5 # 曉木曰兮歷史系

    所謂復興漢室,這事其實不用那麼較真。曹操也迎過漢獻帝,孫權也說過“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孤與老賊,勢不兩立”。袁紹南征曹操,陳琳寫檄文,也說“當今漢道陵遲,綱弛紀絕,乃忠臣肝腦塗地之秋,烈士立功之會也。”一個個赤膽忠心的樣子,好像真的都是大漢忠臣似的。荀彧是否真的忠於漢室,歷來眾說紛紜,此處不談。但荀彧為什麼沒有投奔劉備,倒是可以說一說。我們先來看看曹操前期的謀士集團。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毛階、董昭,等等等等。再來看看劉備尚未遇到諸葛亮之前的謀士集團。糜竺,簡雍,孫乾……劉備早期起家,來投的都是寒門之士。比如簡雍,是同鄉,自小玩到大的朋友;孫乾,寒門出身,因才學結識鄭玄,後被劉備徵辟;糜竺,為士人不恥的商人,家裡有錢;徐庶,無權無勢,避禍到荊州,於是投奔劉備。甚至諸葛亮,也僅僅只是有一個“名門之後”的名頭而已。其時諸葛家族早已失勢,生活並不富裕,其境遇恐怕比“中山靖王之後,織蓆販履之徒”的劉備好不了多少。我甚至稍帶惡意的揣測,如果諸葛亮沒有追隨劉備,那麼,能娶到黃承彥的女兒,搭上荊州蔡氏家族,已是他這輩子最大的能力。而荀彧,出身潁川荀氏,名門望族。其家乃荀子之後,幾代都是朝中重臣。這樣的出身,決定了荀彧不可能追隨一位出身寒門的領袖。在東漢末年的亂局裡,荀彧這樣的人會出來做官,說明其代表的已不僅僅是個人理想和信念,整個家族的利益才是必須放到第一位考慮的問題。換言之,名門望族選擇追隨寒門劉備,無異於賭博。賭不起,是因為輸不起。所以,諸葛亮敢賭。他賭贏了。荀彧不能賭。他絕對不能賭。

  • 6 # 先啟歷史

    哎,這二位如果真是為了復興漢室,不一定非要走在一起。因為二位走的是不同的革命路線。

    荀令君走的是議會鬥爭。他試圖透過曹操走上層路線,期望曹操平定一切與中央政權分裂的軍閥勢力。即使劉備號稱皇叔並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即使孫權打著為漢室提領江東的口號,在荀令君眼裡均是分裂朝廷的賊子,都需要堅決剷除。所以,荀令君一生都在輔助曹操完成統一大業,而當他看到曹操權力越來越高已經有了篡漢的嫌疑時,他的心情會是多麼的痛苦,我們後世也深深同情和尊敬這位一生為漢室鞠躬盡瘁的忠臣。

    而劉備走的是另一條革命路線,就是走武裝暴動的路線。打著匡扶漢室的口號割據一方,我們如果姑且認為他的終極目標確確實實是為了中興大漢,那麼至少他與曹操不共戴天並死磕到底的精神也是值得尊敬和讚揚的。

  • 7 # 豹眼看歷史

    劉備要恢復的是劉備家的漢室,而非獻帝劉協家的漢室,雖然都是劉邦家的漢室,但根本性質不同。荀彧比誰都清楚劉備的套路,他怎麼會去輔佐劉備呢?

    01

    劉備與袁紹、曹操沒有根本的區別。

    荀彧先是投奔袁紹,發現袁紹不是成就大事之人,確切地說,是因為袁紹想廢掉獻帝,另立幽州牧劉虞為新帝,這讓荀彧接受不了。

    荀彧轉而投奔曹操,他深知曹操也是稱王圖霸之人。但漢室衰微,已經無力迴天,延續漢室滅亡的時間,給獻帝尋找一個安身之處,就是最好的結局。在奉迎天子的問題上,儘管曹操接受了荀彧的建議,但曹操也暴露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野心。曹操、荀彧都是心知肚明的。

    官渡之戰,袁紹的目的就是攻佔許都,挾持獻帝以號令天下。荀彧清楚,把獻帝交給袁紹,獻帝會更慘,漢室滅亡的會更快。

    袁紹與袁術是死敵,袁術稱帝敗亡後投奔袁紹。袁紹欣然接納,足以看出袁紹有稱帝之心。

    在曹操與袁紹官渡對決最關鍵的時刻,劉備背叛曹操,企圖與袁紹夾擊曹操,其用意何在?是為了匡扶漢室嗎?劉備被擊敗後,投奔了袁紹。投奔反賊,這是曲線救國嗎?

    任何人都清楚劉備在想啥,都清楚劉備匡扶漢室就是一個幌子。劉備的野心昭然若揭,荀彧豈能不知。

    認為劉備是匡扶漢室的所有人,都有自己的野心和目的,包括關羽、諸葛亮,毫無例外。

    荀彧是有信仰的人,但他更是一個明白人,不像關羽那麼稀裡糊塗。

    02

    劉備沒有任何勢力去匡扶漢室,這一點荀彧更清楚。

    拋開劉備匡扶漢室的動機不說,僅就劉備的勢力、能力而言,劉備根本不足以與曹操抗衡。

    沒有能力和實力,憑一張嘴、一個口號,是不能匡扶漢室的。

    荀彧是王佐之才,但諸葛亮、龐統的才能並不在荀彧之下。

    儘管司馬水鏡先生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得天下,兩個都得到了也沒有得到天下,即便再加上荀彧,也無濟於事。

    曹操就是頭獅子,劉備至多是隻狼,而益州牧劉璋恰恰就是一隻綿羊。

    如果不是劉璋,不要說換作曹操、孫權試試,就是袁紹、劉表、呂布之流,劉備也別想得到益州。

    諸葛亮、龐統的確是大才,但都沒有得到劉備足夠的信任,這是劉備的格局、能力決定的。

    曹操就善於採納謀士們的奇策,所以郭嘉才吃得開。就龐統一個取成都的上中下三策,劉備尚且不能採納其上策,這是導致龐統身亡的根本原因,這就是差距。

    在劉備病逝前,對諸葛亮也沒有充分的信任,委以重任。臨終託孤,也是不得已為之,而且做了很多限制諸葛亮的安排。如果不是諸葛亮崇高的政治品行,劉備那點安排,豈能限制得了諸葛亮。史實也證明,諸葛亮一步步就把他們處理掉了。

    如果荀彧跟隨劉備,其結局比龐統、諸葛亮好不到哪裡去。

    荀彧因為不贊成曹操進位魏公,而被迫自殺;劉備自立漢中王,荀彧又會作何態度呢?

    據裴松之為《三國志·蜀書·劉巴傳》作的註解,引用了晉朝史學家司馬彪所著的《零陵先賢傳》記載:

    是時中夏人情未一,聞備在蜀,四方延頸。而備銳意欲即真,巴以為如此示天下不廣,且欲緩之。與主簿雍茂諫備,備以他事殺茂,由是遠人不復至矣。

    從這裡看出,主薄雍茂就是因為劉備自立為漢中王,為此勸諫,劉備就藉口把雍茂殺掉了。劉巴也曾勸諫劉備自立為王,看到雍茂被殺,害怕了,就熱心的張羅劉備自立為帝的所有事情,因此免禍。

    就這個情況,如果荀彧跟隨劉備,其結果會死得更慘,甚至連一個空食盒也得不到。而且子孫後代都會受到牽連。畢竟在荀彧死後,曹操對荀彧的後人不薄。

    荀彧不傻,他不會去伺候劉備的。從一開始荀彧就清楚,劉備除了能力、格局、境界不如曹操,其他跟曹操無二。

  • 8 # 電視劇裡看歷史

    東漢末年打著匡扶漢朝名義的諸侯還是有不少的,就連當年的袁紹不也是以此為藉口攻伐曹操?但實際上放眼漢末諸侯,有能力安定天下而又願意對漢室伸出援助之手的諸侯卻幾乎只有曹操一個,這也是荀彧找上曹操的原因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潁川郡潁陰縣(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戰略家,曹操一致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荀彧早年被稱為“王佐之才”,初舉孝廉,任守宮令。後棄官歸鄉,又率宗族流亡冀州,被袁紹待為上賓。其後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侯。因其任尚書令,居中穩健達十數年,處理軍國事務,被人敬稱為“荀令君”。後因對立曹操稱魏公而為其所忌,調離中樞,在壽春鬱悶成病而亡(一說服毒自盡),年五十。獲諡為“敬”,後追贈太尉。

    有人說,劉備不才是漢室正統嗎?為何荀彧不去找劉備呢?

    很簡單,首先劉備的正統位置本就存有疑問,因為中山靖王的後代太多了,劉備的身份很難確認,而且曹操剛發家的時候,劉備什麼也不是,等到曹操佔據兗州成為一方諸侯,劉備才是個平原令,根本沒有扶持漢室的能力,忠於漢室的荀彧自然不會把希望放在劉備身上

  • 9 # 史學達人

    劉備起義的時候,是一直以恢復漢室為自己的目標,但是,那時候的曹操,他也是一個忠勇之士。

    你看在漢獻帝最落難的時候,最無家可歸的時候。是曹操把漢獻帝給接到了自己的家,給漢獻帝好的衣服穿,給漢獻帝好的食物吃,讓漢獻帝過上了錦衣玉食的生活。

    這樣的曹操,才是當時眾多優秀人才崇拜的人。

    荀彧本來是在袁紹的帳下效力,但是,當董卓殺入都城,開始擾亂朝廷的時候,只有曹操站出來討伐董卓去了。

    本來曹操只有幾千人馬,袁紹有十幾萬大軍。

    可是,有眾多人馬的袁紹,在最為關鍵的時刻,當了縮頭烏龜。

    曹操才是忠勇之士,這時候荀彧對袁紹失望透頂,他就從袁紹這裡轉到了曹操的門下。畢竟漢獻帝也在曹操這裡,跟著曹操,才能為漢獻帝服務。

    曹操救漢獻帝的時候,劉備還在家裡編織草鞋呢。這個世上,大多數人都是不知道有劉備這一號人物存在的。

    所以,荀彧想要投到劉備的門下,他也找不到劉備的人。

    隨著官渡之戰的打響,曹操打敗了袁紹,這時候曹操就成為了當時影響力最大的諸侯。劉備在這期間,還投奔過曹操。

    歷史上的青梅煮酒論英雄,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

    也就是說直到目前為止,曹操一直都是奉漢獻帝為皇帝,他只是給漢獻帝打工的。

    所以,很多人才都開始投奔了曹操。其中最有名的一個大儒,孔融他也是投在了曹操的門下。

    這說明曹操的前期,他是沒有想要過自立的。

    但是,隨著他的勢力越來越大,他的地位越來越高,他才開始不把漢獻帝給放在眼裡了。

    這個時候,荀彧還是不相信曹操有要篡權的可能。

    曹操的晚年,他想要讓漢獻帝封他為魏王。

    可是,曹操非要讓荀彧給漢獻帝說這一件事,因為荀彧位高權重,只有他說了這些話,才能夠其它臣子信服。

    可是,荀彧就是不說,他說曹操一直都是漢臣,他絕對沒有想要當王的意思,畢竟那時候的王是有統兵權,是可以開府的。

    若是曹操被封為了王, 和他建立了一個獨立的王國,是沒有多大的區別的。

    曹操知道荀彧不想擁立自己為魏王,他就把荀彧給調離了中央,讓他去部隊裡了,後來荀彧就死在了部隊裡。

    所以,荀彧的眼裡,曹操一直都是要恢復漢室的,但是,到最後他才看出了曹操的狼子野心。

    這時候他再想去投奔劉備已經晚了,再說了劉備起義也是為了自己打江山。他說的恢復漢室,僅僅是一個幌子而已。

    所有人當中,只有荀彧是忠於漢獻帝的,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的命運才是最為悲慘的。

  • 10 # 平明尋白羽

    我認為荀彧為何不投奔劉備有幾下幾點可能:

    1、荀彧出身潁川荀氏,荀子之後,可謂是名門之後,可算是門閥大族了。再看這時候的劉皇叔,當時的劉備還寄於人下,跟著公孫瓚混呢,劉備當時沒有什麼根據地,還處於打擊流寇的過程中。我估計那時的荀彧還不知道有劉備這一號人吧,即使聽說,也是付之一笑吧。而這時的荀隨曹操達到事業巔峰,如果換到現在一個前途無憂,而且自己地位高的公司和一個完全看不到潛力小公司,大家應該都會選擇前者吧;

    2、如果說荀彧是一心向漢,那代表漢的,只能是漢獻帝劉協,而不是劉備,當時曹操迎接劉協時,荀彧就是非常支援的,可見荀彧認為曹操能夠完成他的夙願,而不是當時身無立錐之地的劉備,而劉備之後的表現也證明,劉備是有自己的霸業理想的,對於漢獻帝實在是不感冒。

    3、在漢代,文人學士一般不會輕易易主,好像是和儒家思想有關。這怎麼說呢,易主就好比女人改嫁,反正文人一般都不喜歡這麼做,有點失節的味道。漢末雖然很亂,很多武將會易主,但是大多數出身於名門世家的文人一般都不會易主。大概與教育修養和傳統思想有關吧

  • 11 # 蘭臺

    荀彧忠誠的是“漢朝”而不是“劉氏皇族”。

    東漢王朝有兩個顯著特點,第一就是相比西漢,東漢皇權更加擴張了,具體表現在劉秀罷郡國兵以及架空外朝,重用尚書檯。

    尚書檯其實就是清朝的軍機處,劉秀建立東漢以後,廢除了丞相制度,改丞相為三公,緊接著又架空三公,把真正權力放在了尚書檯。

    但是尚書檯不是常駐機構,而且也沒有常駐官員,錄尚書事的本意是借調到尚書檯,幫皇帝管理起草檔案。

    雖然只是“借調”,但是由於沒有級別限制,皇帝看好的人就可以直接提拔為“錄尚書事”。

    也就是說在東漢,只要皇帝看好的人,皇帝就可以讓他“錄尚書事”,這個大臣馬上就可以參與國家大事;但也因為“錄尚書事”不是正式職務,所以皇帝一句話也可以免除一個大臣“錄尚書事”的權力。

    所以,相比西漢,東漢皇權更加擴張,更加沒有制約。

    東漢第二個特點就是地方士族坐大。

    東漢雖然皇權擴張,但是皇權是在“朝廷”範圍內擴張;而東漢“朝廷”並沒有像明清朝廷一樣擴張自己權力邊界,東漢許多地方事務是地方士族與豪族在協助處理,這就給了士族與豪族坐大的機會。

    所以我們看到一方面,東漢皇帝可以任性的宣佈“禁錮黨人”,隨意讓一個名滿天下的大名士終身在家待業;另一方面,這些名士的家族在當地根深蒂固,皇帝可以禁錮某一個名士,但是很難禁錮一個家族。

    具體到荀彧,荀彧出身於潁川荀氏,相傳是荀子後人。

    潁川荀氏一方面是潁川大族,高官顯宦層出不窮;另一方面,潁川荀氏又是東漢皇權擴大的受害者,荀彧的祖輩、叔輩都有人因為“黨錮”被殺,或者終身待業。

    因此,對於荀彧來說,一方面他覺得他的家族在東漢並沒有受到什麼傷害,覺得東漢對待自己家族還是很不錯的;另一方面,他又覺得劉氏皇族權力擴大使得朝廷內奸臣、奸宦橫行,導致士族出身的正臣,好人受到打擊和壓迫,他本人家族就是受害者之一。

    這就造成荀彧對於東漢的感情很複雜,一方面他願意忠於東漢朝廷,一方面他又覺得應該限制皇帝的權力。

    荀彧心目中理想的漢朝是“祭歸劉氏,政歸賢人”模式,所以荀彧願意輔佐曹操“匡扶漢室”的同時,也願意看到曹操肆意架空漢獻帝。

    在荀彧看來,皇帝最好只是朝廷的象徵,具體行政事務國家大事,應該有他和曹操、陳群、司馬懿這樣計程車族賢人來處理。

    所以,從這個角度講,劉備越有能力,荀彧越不會去輔佐他,因為荀彧可不願意輔佐出一個漢武帝出來。

    另外,從宗法繼承製度而言,漢獻帝是東漢皇室最正統的繼承人,而劉備則是偏遠的遠支宗室,作為漢朝忠臣的荀彧怎麼可能在漢獻帝還活著的時候跑去輔佐遠支劉備?

    這和袁紹準備擁立劉虞有什麼兩樣?

    要知道荀彧最開始借住在冀州,就是因為看不慣袁紹想廢漢獻帝立遠支劉虞,才從冀州又跑回潁川的。

  • 12 # 天地有正氣1023

    1、先說荀彧為什麼忠於漢室。在漢代,文人學士因為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一般不會輕易易主,因為易主就相當於失節,漢代的文人們寧願丟掉姓名也不會走失節的路。即使東漢到了漢獻帝時代,那也是文人心目中的正統的皇帝,荀彧的理想就是忠於漢室,這個理想他也不會輕易改變。

    2、荀彧為什麼沒有投奔劉備。那個時候,劉備只是號稱自己是漢代宗室,至於真假,沒有回去驗證,劉備當時既無兵,也無拉起匡扶漢室軍隊的財力,只是一隻不入流的自稱漢室宗親的遠方親戚而已,劉備更多的是打著皇叔的旗號,根本結交不到上層人物,沒有謀士,戰略意圖也不明顯,在聰明的荀彧看來根本成不了大事,所以荀彧不會投奔劉備。

    3、荀彧為什麼輔佐曹操。出身名門的曹操更有威望,而且曹操身居要職,升遷也快,想法比其他軍閥比如袁紹的理想大的多。有後臺當然也更容易實現匡扶漢室的夢想。曹操前期向董卓獻七星寶刀,就是為了殺董賊匡扶漢室的,荀彧的理想正是匡扶漢室,所以這一點與曹操不謀而合,這才決定輔佐曹操。

  • 13 # 亞瑟真好玩

    荀彧的畢生志願就是恢復漢室,只可惜曹操還是想自己稱王,所以荀彧從一開始理念就和曹操不同。不過要是這樣的話,劉備打的旗號就是要匡扶漢室,為什麼荀彧不去跟著劉備呢。難道是怕曹操會報復?按照曹操的性格,自己得不到的人肯定也不會給被人,而且是荀彧這樣不可多得的人才,曹操自然是不願意放手。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三國演義》中,荀彧和曹操的決裂,是因為曹操稱王,而荀彧是忠於漢室的,不願意曹操這樣做,所以最後也導致荀彧的死。有人可能會問,荀彧這麼忠於漢室,而且有那麼聰明,曹操在慢慢掌握權力時,多少肯定會流露出不忠於漢室的東西。那麼為什麼不一早就直接投奔一開始就打著恢復漢室江山的劉備,而是繼續堅持跟著曹操,直到最後和曹操決裂呢?今天,我們就來來聊一聊,荀彧為什麼只跟著曹操,而不跟劉備。

    一、曹操的正統身份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手裡時有正宗的大漢天子的,合法性是毋庸置疑。而且荀彧家族是世代在漢朝做官,是有聲望的。如果要做官,肯定是跟著有正統地位的曹操走,而不會跟著冒牌皇叔走。光在名聲上,劉備就輸給了曹操。

    二、世族利益

    在東漢末年,還沒有形成魏晉時期的門閥實力,但已經有雛形了,就是世族勢力。當時的世家大族們,擁有最好的生活條件,擁有最好的教育資源,擁有最好的政治資源、軍事資源等。為了能夠延續家族 的生命,很多人從小就被賦予延續家族生命為使命。

    荀彧跟著曹操,除了曹操是正統身份外,更有可能的是像諸葛家族中的諸葛亮跟著劉備打天下一樣,是屬於投資型的。換句話說,是荀氏家族更加看好曹操,荀彧是作為荀氏家族的利益代表人來投資曹操集團。後來荀彧也介紹了好些人才,比如荀攸之類,就是自己宗族勢力的一份子。在家族未來面前,不管個人喜不喜歡,願不願意,都得堅持下去。想到這裡,有些心疼荀彧了。真不容易啊,犧牲了自己,換來了整個家族的榮光

  • 14 # 八零影院線上

    王佐之才荀彧一心忠於漢室江山,可惜他卻輔佐錯了人,很朋友都會想為什麼他不選擇劉備而選擇了曹操。我分析以下幾個原因。1;荀彧看不上劉備,覺得劉備只是欺世盜名而已,劉備自己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可知道中山靖王兒子多的連自己都不知道,所以根本無非考究他到底是不是劉姓氏宗親就憑劉備一面之詞可信度太低。所以他不可能去輔佐一個身世不明不白的人來光復漢室。2;曹操洛陽救駕初期對漢獻帝還是很恭敬的,恪守君臣之道自己也是以朝廷丞相自居毫無半點僭越之意。反觀天下其它各路諸侯,袁紹,袁術 孫權等輩要不就是有帝王之志,還有就是繡花枕頭,不堪一擊,而劉備嘴巴說除賊扶漢也是嘴巴說說而已在籠絡人心。他在那樣的環境下選擇輔佐曹操也是無奈之舉。3;漢獻帝已經落入曹操之手,皇帝在哪,哪裡就是朝廷中樞。荀彧幻想著也只有在曹操身邊輔佐他打敗各路諸侯,天下一統之時曹操會交出兵權還政於劉協。可惜他沒想到人會隨著自己的權利變大會逐漸膨脹。等曹操進位魏王的時候荀彧才徹底看透了曹操的狼子野心,但這一切都太遲了,曹操也知道只要荀彧在,他的子嗣是沒實力稱帝,所以最後不得不殺了他,為自己的兒子做皇帝搬開這塊絆腳石。可憐的荀彧帶這無盡遺憾離開人世。

  • 15 # 臥牛說歷史

    誰告訴你荀彧忠於漢室的?就拿《三國志·荀彧傳》的一句話說事?

    從初平二年191年到建安十七年(212年)身死,荀彧給曹操打工長達21年,更別說擔任十幾年的尚書令。說句誇張的話,曹操管軍,荀彧管民也不為過。

    曹操為了躲避漢獻帝,直接領了冀州牧跑到鄴城,根本不拿皇帝當回事,荀彧得多天真還想著曹操會歸權於獻帝?

    至於終於漢室,早在外戚專權的時候就已經不存在了。當時才是世家大族的理想政治氛圍——弱勢的皇帝,外戚和世家分權!

    漢桓帝為何用宦官?還不是世家同外戚同流合汙不值得信用!桓靈二帝賣官,不光是因為愛財,而是窮瘋了,錢都被世家拿走了。皇帝只能縱容些宦官去搶錢。

    其實說世家忠於漢室也對,可不是忠於皇帝——皇帝當個傀儡就好,至於管理天下交給世家子弟就好。

    東晉的王馬共天下,真以為是突然出現的?沒有東漢世家的發展壯大,怎麼又會形成士族?

    曹魏被司馬師篡權,跳出來幾個人?王陵、毌丘儉、諸葛誕,這仨有倆是野心家。好吧,你說曹魏時間短。

    再看看董卓,一幫人拉起人們溜一圈,該幹嘛幹嘛去了,還是讓王允用反間計除掉董卓。漢室的忠臣呢?

    哪怕曹操一開始確實想著歸權給劉協,可十年後還可行嗎?更別說發生衣帶詔那樣的事情。荀彧得多天真,還想著曹操和劉協倆人和好?

    諸葛亮終於漢室,可這個漢是蜀漢、季漢,可不是所謂的東漢。

    劉備興復漢室跟東漢更沒關係,曹丕一登基,劉備就宣佈劉協死了,然後自己也當了皇帝。張飛、關羽、趙雲、魏延更別提忠於什麼漢室了。

  • 16 # 雨夜構想

    曹操創業之初荀彧跟隨左右,曹操稱荀彧為自己的子房,這就能看出曹操對荀彧的看重。的確荀彧的才能也真不是蓋的,在曹操征戰在外之時,他居中排程為了曹操提供後勤給養,各種事物做的井井有條,還給曹操很多真知灼見,為了曹操的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荀彧從來都是雪中送炭,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幫助曹操,給予最堅強的支援。

    建安十八年曹操進封魏公,從這開始彧和曹操開始走向兩個方向。現在的曹操已經是現有法律支援的最高官職,他儼然已經成為了一個國家。漢獻帝已經感覺到如果曹操再立新功,那麼就已經封無可封了。因為劉邦在建立漢朝初期,就已經下了嚴令非劉姓不得封王。要是曹操再立功,下一步就是要封王了。

    一隻碗決定了荀彧的生死

    在封公爵之前荀彧出現了,荀彧勸曹操不要進封魏公。告訴曹操您是一個偉大的人不錯,可不要這麼做,這不是一個臣子應該做的事。曹操對荀彧的態度很不滿,藉著一次賞賜的機會,給了荀彧一隻空碗,荀彧接到賞賜之後選擇自殺。那為什麼荀彧要自殺呢?曹操給他一隻碗又是什麼意思呢?曾經有人這樣分析,曹操是要挽留荀彧,而荀彧看懂了曹操的意思,他不想再回到曹操的身邊,只好用死來告訴曹操我的意志是不會改變的。你要怎麼做我管不了你,你也不要管我怎麼做。我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你不聽我的那我只有一個死了。

    其實曹操在創業初期他還是以漢朝為重的,自從把獻帝接到了身邊,曹操對獻帝一直都是不錯的。荀彧在曹操身邊也是很受重用,獻帝的到來使荀彧看到了漢世復興的曙光,他一心輔佐曹操就是為了能夠有一天獻帝真正的成為天下之主。他認為此時曹操對漢朝還是忠心可嘉,還是為曹操出謀劃策的。可是越到後期,荀彧越是發現曹操的野心已經不可控制。那能怎麼辦,只有親身勸阻,苦口婆心的勸阻。但是曹操的野心已經無法控制,根本就聽不進去荀彧的勸阻了。同時這時候荀彧和漢獻帝也已經走的很近了,曹操已經掌握了荀彧和獻帝之間的事情。基於曹操和荀彧多年的感情,曹操送給荀彧一隻碗,意思就是說,你要迷途知返回到我身邊來吧!你要是回來以前的事情就既往不咎,還是和以前一樣。我還是想挽回你荀彧的,或者說挽留你荀彧的。荀彧拿到這個碗就已經明白了曹操的心意,可是他已經積重難返,已經沒有退路,只有一死了結此生了。

    為什麼不跟隨劉備

    要說為什麼荀彧不去輔佐劉備,那就是荀彧看不上劉備。荀彧從來就沒把劉備當回事,他認為劉備不具備爭奪天下的能力,他看清了劉備偽君子的真實面目。他知道劉備根本不是真心擁護漢獻帝,何況那時候劉備根本就沒有嶄露頭角,荀彧這樣的大才怎麼可能去輔佐劉備呢?

  • 17 # 我要嘗試一下

    這說明荀彧看人很準,他認為曹操能成大事,有統一國家的魄力和能力。曹操一開始也是忠於漢室的,只不過能力越大野心也越大,這一點是荀彧沒法控制的!他寄希望於曹操興復漢室,也只是寄希望!他忠於漢室卻沒曹操的能力和魄力,如果他有曹操的能力和魄力,隨著時間和情勢的發展,人是會變的,“時位移人”嘛,他自己都不能保證他能始終如一地忠於漢室而沒有野心。

    至於說劉備,嚴格說來,他也並不很忠於漢室,他想自己做皇帝,只不過他姓劉又是漢室後裔,藉著漢室貴胄的名聲比較好聚攬人才,他很好地利用了他的血緣。

  • 18 # 漁樵之人W

    謝謝邀請!荀彧為什麼輔佐曹操,而不追隨劉備,我認為有三個原因:一是荀彧跟隨曹操的時候,劉備還沒有什麼實力,打天下還沒成大氣候,只是一個小勢力,無法和曹操相比,荀彧已經看到,將來獲得天下的一定是曹家。所以荀彧選擇輔佐曹操。二是荀彧是一個人對主子非常忠誠的人,他認為曹操是明主,它不再想易主了,所以一心一意輔佐。三是在荀彧的心裡,曹操對漢獻帝還可以,是輔助漢獻帝興復漢室的,漢獻帝是皇帝,曹操是丞相,是正統,劉備只是打著興復漢室的招牌來奪天下的,不是正統。就是當時劉備的實力和曹操的力量差不多的話,荀彧也不一定追隨劉備。原因可能就在這裡。而實際上曹操、劉備都是打著興復漢室的招牌開為自己爭天下的,作者羅貫中把劉備美化為正統是帶觀點的,我們不能說劉備曹操誰好誰壞。

  • 19 # 歷史步行街

    先說觀點,荀彧希望輔佐的是真正能夠匡扶漢室的英雄,有能力結束亂世並且願意還政給漢室的忠臣。從這個角度來看,曹操和劉備都不是最理想的主公。而荀彧選擇曹操而不是劉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1、 荀彧首先忠於漢帝,劉備並不能代表漢室

    荀彧的政治理想是“匡扶漢室”,那麼漢室最正統的代表是誰?毫無疑問是漢獻帝。在荀彧的思想中,只有維護了皇帝的威望,才是真正的維護漢室,因此荀彧極力勸說曹操奉迎天子,維護漢室正統。

    誠因此時,奉主上以從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明矣。 -------《三國志 荀彧傳》

    而且退一步說,就算沒有皇帝,有資格代表漢室的劉氏諸侯也有很多。例如幽州牧劉虞、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揚州牧劉繇等等,這些都是已經名動一方的諸侯。而劉備雖然自稱中山靖王之後,但像他這樣家道落魄的漢室宗親非常多,劉備只是其中之一。如果沒有機緣巧合之下擁有的“劉皇叔”身份,劉備就不具備任何的名望。所以漢獻帝在位的情況下,荀彧選擇劉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2、 曹操起步條件比劉備好

    “匡扶漢室”不是嘴上說說,必須要有實實在在的實力作為基礎。我們可以對比一下荀彧選擇主公的時候,曹操和劉備的綜合實力對比:

    1) 名望方面

    曹操:曹操的出身背景不算太好,被士大夫們稱為“閹宦之後”。但是經過諸侯討董戰役,曹操的名望扶搖直上。他既是討伐董卓的發起者,也是諸侯聯盟重要的組織者,在當時的天下人眼中,曹操是忠於漢室、急公好義的忠臣形象,而這恰好符合荀彧的政治理念。

    劉備:同時期相比,劉備還在公孫瓚手下做事,歷史上可沒有“三英戰呂布”的故事讓劉備一戰成名,而且此時漢獻帝還沒有認劉備為皇叔,所以此時劉備在世家大族中並沒有什麼名聲。

    2) 實力方面

    曹操:諸侯討董結束之後,曹操在兗州東郡落腳,有了一片地盤。由於有著曹氏和夏侯氏的家族支撐,曹操手下有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宗族將領,基本班底已經具備。

    劉備:劉備時任公孫瓚別部司馬,後來因為有戰功,升遷為平原相。由於受到袁紹與公孫瓚河北雙雄爭鬥的影響,劉備的勢力無法擴大,手下僅有關羽和張飛可堪大用,要兵沒兵,要糧無糧。

    3) 個人能力方面

    曹操的個人才幹,已經人所共知,對於荀彧這樣的“王佐之才”,對於主公的才能要求極高。而劉備雖然能力也是萬里挑一,但那是到了後期才闖出局面,在初期劉備的個人能力並沒有得到太多展現的機會。

    因此,從以上三方面比較,曹操相比較於劉備在各方面都有優勢,能夠讓荀彧的理想更早實現。

    3、 當時的曹操是荀彧最好的選擇

    在曹操生涯的早期,可以認為是發自內心希望漢室中興的。無論是勸諫何進召董卓進京,還是號召諸侯討董,都是從漢室的角度出發,一心為公。此時的曹操與荀彧的理想完全一致,而且曹操的能力與潛力也獲得荀彧的認可。此時的曹操有志向、有名望、還有能力,可以說是荀彧當時最好的選擇。於是荀彧放棄“四世三公”的袁紹,投奔當時相對弱小的曹操。

    到了後期,隨著曹操的勢力越來越大,野心也隨著增長,與荀彧的關係漸漸產生裂痕。在曹操成為魏公之前,荀彧終於和曹操決裂,憂憤而死。

    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 -----《三國志 魏書》

    總結,曹操和劉備到後來都有著自己的野心,他們都不算是荀彧完全理想的主公。相比較之下,荀彧選擇了更有優勢的曹操,而不是劉備。

  • 20 # 棲鴻看紅樓

    題主弄錯了。恢復漢室,是劉備的口號,而不是他的目標。

    劉備是漢朝宗室,這並不假。不過他十幾代以前的祖宗,跟漢武帝是兄弟關係,這就是他們僅有的聯絡。

    如果這點聯絡可以算數,那麼,我相信東漢末年,可以有幾萬個“恢復漢室”的有志青年。荀彧,或者哪個漢室忠臣,想輔佐,能輔佐得過來嗎?遠的不說,劉表、劉璋這些軍閥,哪一個不是漢朝宗室?

    劉備以“恢復漢室”為口號,的確贏得了政治上的優勢。但荀彧,或者別的漢室忠臣,想要輔佐劉備,還差得遠呢。

    首先是漢獻帝,劉協還在呢。這才是漢室正統。要輔佐,應該幫助劉協“清君側”才對,跑到千里之外找個遠親算什麼忠於漢室?

    就是曹丕篡漢之後,漢獻帝也沒有被殺,而是被封為山陽公,活到四十多歲。如果輔佐,這時候應該去輔佐被廢的劉協才對,找劉備幹什麼?

    荀彧想去輔佐劉備,可以以劉備“恢復漢室”為理由;不想去輔佐劉備,卻可以有千百個理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宇宙是大爆炸而來的,它為什麼要爆炸,憑什麼炸出來都是圓球?沒有其他碎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