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欲吟風滿袖
-
2 # 悠然廬
不止是賈母,賈政出差幾年回來,也“不再以舉業逼他了”。
原因無他。走出家門,見了世面,見識不再侷限於賈府的四角天空了。賈政意識到,讀書考科舉做官不是唯一的路,再看寶玉,便有了該有的光彩:“雖有正言歷語之人,亦不得壓倒這一股風流去……也還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
也不止是男兒的教養突破了正統。女兒們的所謂正統思想,也一樣在被衝擊著!寶釵嚴格遵循“珍重芳姿晝掩門”的規矩時,寶琴早已把大好河川都遊遍了!
探春慨嘆“偏我是個女兒家,一步也沒有我多走的”。但真真國那個女孩子,早環佩叮噹的站在海邊,手握倭刀做生意了!
……
賈府積闔難反,敗局已然註定,再無轉圜了!
但在“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結局裡,曹公終究存了慈悲。
所以,他送探春遠赴海外,遣巧姐兒織布紡棉,也算是黑暗中的一縷希望了!
-
3 # 屠爾佳哈知玉齋
賈寶玉不需要賈母教育,元春已經做了!而且教育兒子是父母的責任!賈母不好管太多。女兒她可管了。該管管,不該管不管。
-
4 # 布媽生活魔方
教導孫輩本不是祖母的責任,是父母之職,但是古人多把子女放在祖輩身邊,一是盡孝之意,二來也能夠起到引導作用。
賈母作為老封君,對寶玉只有一個字:寵,她似乎很少逼寶玉讀書,賈政逼迫寶玉時,她還百般安慰甚至阻攔,為什麼賈母不以正統方式教導寶玉?
一是寶玉銜玉而生。寶玉的誕生與眾不同,“一落胎胞,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玉來,上面還有許多字跡”,對古人來說,這是吉兆,預示著銜玉之人將有大作為,作為賈府的年紀最長之人,賈母自然要對寶玉另眼相看。
二是寶玉長得像賈代善。第二十九回清虛觀打醮,張道士提到“我看見哥兒的這個形容身段,言談舉動,怎麼就同當日國公爺一個稿子!”賈母也說:“我養這些兒子孫子,也沒一個像他爺爺的,就只這玉兒像他爺爺。”賈母同丈夫少年夫妻,感情好,對與爺爺長得像的寶玉自然要偏愛,《知否》小說番外裡,小公爺齊衡為孫子求娶了盛長柏的一個庶出孫女,就是因為她行為舉動相貌與年輕的明蘭有相似之處。
三來寶玉沒有違反過大規矩。不愛讀書,愛同丫環姐妹玩耍,不是什麼大錯誤,沒有離了大褶兒,賈府多的是讀書不成的子孫,又少不了吃喝,寶玉在外人前最是規矩,不會行差踏錯。
所以孫輩雖多,賈母最偏愛寶玉,而且有了賈珠的例子在前,只要寶玉快樂,賈母是不會逼他的。
-
5 # 棲鴻看紅樓
賈母本來就是一個尊重天性、不拘世俗的老太太。更重要的,是寶玉的身份設定問題。
賈母喜歡孫子孫女,愛把他們收在身邊撫養。但是,賈赦的長子賈璉(這一點有疑問,不過除了賈璉,書中並沒有寫賈赦有更年長的兒子)並沒有跟著賈母生活,賈政的長子賈珠也沒有跟著賈母生活,甚至趙姨娘的兒子賈環也沒有跟著賈母生活。為什麼?
賈母收養的,其實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孩子們。迎春,探春,惜春就不用說了。賈政夫妻當初有長子賈珠,寄以厚望,元春和寶玉是受到冷落的,至少是無意中被忽略,賈母才把他們接到身邊撫養的。
換言之,寶玉從小,並不是被視為“可以繼業”的人才來培養的。用皇室的眼光來看,寶玉天生就是一個閒散王爺,而不是太子人選。
如果不是賈珠的早逝,寶玉本來可以這樣閒散地過一生。是賈珠早逝,才把寶玉推向了家庭繼承人的位置,才讓他和責任與他的天性產生那麼多的衝突。
-
6 # 願為氣球
1、嫡孫身份。
透過仔細閱讀,我們會發現賈母嫡出的孫子並不多,孫女暫且不論,在古代終將嫁作他人婦。那麼細細羅列,孫子輩:賈珠、賈璉、賈寶玉、賈環,寧國府畢竟隔了一層。而細數榮國府這幾個人裡,賈璉和賈環都是庶出,非正室所生,並且賈璉耽於女色,賈環及其母趙姨娘均非良善之人,pass,而賈珠又早逝,最後單剩寶玉這嫡孫,隔代親,自當格外寵愛。
2、賈珠早逝。長孫賈珠自幼便非常優秀,也是王夫人和賈母格外器重、培養的物件,應該說是嚴格按照正統方式教匯出來的人才。可惜英年早逝,導致賈母常常會覺得是不是當初太過於嚴苛,才使得賈珠身體垮掉,所以對賈寶玉的學業,便看得不那麼重了。有一處細節可以證實,一次寶玉因胡鬧,被賈政毒打,賈母心疼得不行,直接對賈政說了重話,提醒其勿要將光宗耀祖這個自己都做不到的重擔壓在孫兒身上,王夫人更是哭著提及賈珠,她們內心多少覺得賈珠即是被這一重擔壓死,對於賈寶玉這個獨苗苗,更是要萬般呵護,才能避免重踏賈珠舊路。
3、形似榮國公。小說裡有一處提及,借清虛觀張道士之口,說出賈寶玉長得最像榮國公,而榮國公便是賈母的丈夫。賈母回曰:“正是呢,我養這些兒子孫子,也沒一個像他爺爺的,就只這玉兒像他爺爺”。榮國公早逝,賈母守寡多年,將對丈夫的思念融入對孫子寶玉的疼愛中,也是合情合理了。
4、寶玉自身討喜。一是銜玉而生,這種吉兆為寶玉的出生增添了神奇色彩,而賈府到了他這一代人定並不興旺,作為未來繼承人,這無疑是給寶玉加分的現象,給了賈母希望;
二是寶玉天資聰慧,雖然小說一直說寶玉不愛讀書,但也處處提到寶玉的才氣和聰慧,甚至寶玉在同輩裡,即使主觀不積極,但客觀上,仍然是讀書最好的,這一點,從後來他稍稍發奮努力、便順利考中可以證明。
三是寶玉外形漂亮、性格可愛。賈母應該是長輩裡最理解賈寶玉的人,長輩裡只有她看破:寶玉整日和姐妹廝混,卻並不是男女之情,而且寶玉縱使在家裡不講禮數,但在外待客,卻都是嚴格按照禮數來,說明賈母的寵愛並非沒有原則,賈母自己也說,倘若寶玉在外也胡鬧,那是要“該打死”的。寶玉的外形之秀美、性格之靈巧,細心疼人,小說裡著墨太多,不一而足,試想自己有一個這樣的孫兒,也是萬般寵愛的。
四是體弱多病。賈母有一次提到:所有孫兒中,只這二玉(黛玉和寶玉)體弱多病。作為唯一的嫡傳繼承人,因為體弱多病,人性本能會更格外疼愛些,怕有個三長兩短。
5、賈母超人智慧。賈母作為《紅樓夢》裡見識最廣、智慧最多的人,繁華衰落,她一輩子見得太多了,對於賈府的逐漸衰落也看得很清楚,她也知道這是必然。看破這一切,世俗的榮業和孫子的性命相比,她還是更看重親人的性命。
綜上,都是賈母不以束縛人、壓抑人天性的正統方式教育寶玉的原因,並且她的教育也並不是無原則地溺愛寶玉、任其作妖,何事可為、何事不必為、何事不可為,老太太心裡明鏡一般。
-
7 # 西山雨木
賈母對寶玉的確可謂是溺愛,但這個溺愛是否就到了無原則的地步呢?還需要細細分析這位老祖母為何會格外寵愛這個小孫子。
1、寶玉長得好,招人愛
是的,這點是很重要的,雖然《西江月》詞中說寶玉:
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可憐辜負好時光,於國於家無望。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袴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雖然通篇都是貶詞,但也不得不承認,寶玉確實“生得好皮囊”。他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眼如桃瓣,睛若秋波。”除了生得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寶玉和他爺爺長得很像,清虛觀打醮一回提到:
(張道士)又嘆道:“我看見哥兒的這個形容身段,言談舉動,怎麼就同當日國公爺一個稿子!”說著兩眼流下淚來。賈母聽說,也由不得滿臉淚痕,說道:“正是呢,我養這些兒子孫子,也沒一個像他爺爺的,就只這玉兒像他爺爺。”眾多子孫中,唯有寶玉肖其祖,見到一個酷似自己丈夫的孫輩,賈母怎能不對其疼愛有加呢?
2、寶玉聰明且知禮
人人都說寶玉不愛讀書,被慣壞了,焉不知這也是作者的春秋筆法。
寶玉不愛做科舉必備的八股文章,不等於他不學無術,雖然在大觀園詩社裡寶玉次次落第,但是寶玉的文才其實是很高的。
“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一回中寶玉的才華幾乎可以說秒殺賈政身邊一干老學究和清客。無論是題匾額還是對聯,可以說文思巧妙,才如泉湧,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另外,寶玉雖然“性情乖張”,但其實很懂禮法,書中有個細節,賈政到外省任學差,書房門天天鎖著,寶玉經過父親的書房門口,仍然下馬步行,身邊有僕人說老爺不在不用下,可寶玉說
“雖鎖著,也要下來的。”說明寶玉是個很懂禮的孩子。而且寶玉可能因為得到了更多賈母的關愛,所以他無論對長輩的孝順還是兄弟姐妹的關愛也多是出於真心,比起賈府父子兄弟之間太多各懷鬼胎的關係要純真了許多。
3、賈母的教育理念
賈母本身是個很有趣的老太太,她雖然不懂詩書,但對音樂、飲食、穿搭方面都有比較高的生活品味。
她身邊調教出來的丫頭個個聰慧,她喜愛的人如鳳姐,黛玉、晴雯都不是傳統意義上老實刻板之人,都具備鮮明的個性。
從她內心是不贊同賈政式的棍棒教育的,不僅對寶玉,她喜歡的女孩子也都是聰明伶俐有個性的 。
賈母對寶玉,有祖母隔代親的溺愛,而更多的是願意讓孩子們釋放天性快樂的成長。
-
8 # 菡萏123
你見過祖母來教育孫子的嗎?只有父母才能教育子女。爺爺奶奶最多會沒事的時候寵愛一下孫子,但是其他規矩教養細節方面,爺爺奶奶是不會管的,爺爺奶奶都是會慣著孫子的。
隔代親,祖母不捨得教育孫子,教育孩子其實是一件嚴格的事,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的,祖母顯然沒有這麼多時間和精力。教育賈寶玉是他父母的事,如果祖母在教育方面和賈政不和,那不是麻煩更大,賈寶玉父母更沒法好好教育賈寶玉了。
其實很多人的性格都是天生的,賈寶玉這種性格很大部分都是天性如此。賈政天天教育賈寶玉要讀聖賢書考取功名,但是賈寶玉不聽反而和家裡人作對。年富力強的賈政都沒法教育好賈寶玉,別說年邁的賈母了。
-
9 # 紅樓夢真神
胡適對《紅樓夢》的考據是以推翻中國歷史為依據的,上過學的華人都懂的。《紅樓夢》的偉大之處:讓沒有歷史常識,文學常識的名人窩頭翻個現大眼
四大名著之《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小說,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紅樓夢》的偉大之處是讓沒有歷史常識,文學常識的名人窩頭翻個現大眼。這樣說有人會不太同意,沒關係,要用歷史常識,文學常識,人性常識等證據來說明一下。
先看看《紅樓夢》書裡自己帶的100條歷史常識:
門前蹲著兩個大石獅子,寧國府是皇帝下旨建造的,寧國府正面是五個東西走向的大門,這說的是中國大地上獨一無二說的北京天安門。“主子和奴才”是清朝滿人專用詞語,明朝時期,太監稱為“廠臣”、“內臣”,大臣統統自稱為“臣”,並無奴才稱謂。到了清朝,皇宮內的太監、侍女便自稱奴才。賈寶玉的賈家大院天天張口主子,閉口奴才,這在大清朝的中國大地上只有一家,愛新覺羅家族的皇宮。
-
10 # 牡丹梅花鑫森淼
我覺得賈寶玉表面上看起來是紈絝子弟,其實他是一個很不錯的男孩子。或許有人看了這個回答,會啞然失笑,但我有我的理由。
第一,賈寶玉喜歡和賈府的姑娘們在一起作詩玩樂,和他的丫鬟們嬉笑遊戲,但並不等於什麼女人都能和他搭上。即便才貌雙全的薛寶釵,也只能是他的姐姐,他罵薛寶釵:好好的清淨潔白的女兒,也學得釣命沽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瓊閨秀閣之中染此風,真真有負天地鍾靈毓秀之德。
晴雯的表嫂,多渾蟲的老婆燈姑娘抱著賈寶玉,挑逗他,賈寶玉也不為所動。賈寶玉不是什麼女人都能接受的男孩子,他有他的底線和選擇。
第二,賈寶玉夢到太虛幻境的那個夢,在他的心靈深處,烙下深深的印跡。他從來沒有透露過這個夢境裡所展現的各人命運的判詞,但他清清楚楚地記在心裡。所以秦可卿死後,他聽到這個訊息,就急火攻心,口吐鮮血。元妃省親,所有人都高興,只有他高興不起來。
幾年後,在大觀園,賈寶玉和李紈、尤氏等人的一次對話,他說:“我能夠和姊妹們過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麼後事不後事。”“人事莫定,知道誰死誰活。倘或我在今日明日,今年明年死了,也算是遂心一輩子了。”從賈寶玉的話,我們可以看出他早已悟出夢中的玄機,所以他覺得和姐妹們在一起,過一天是一天,他很珍惜和姐妹們共處的時光。他並不是完全非得和女孩子在一起玩耍才快樂,他是珍惜和她們在一起的快樂,小小年紀,提前知道悲慘的命運不久就會到來,這是非常痛苦的。
第三,賈寶玉和姐妹們共處,反而更純潔,他們在一起作詩,玩鬧,遊戲,至少他不會去嫖賭,不會到外面惹禍,作詩、放風箏等活動都是很健康的活動。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的詩詞全部高過賈寶玉,賈寶玉跟她們在一起,反而是在向她們學習。
像賈珍父子、薛蟠等人完全是紈絝子弟的作風,吃喝嫖賭樣樣來,醉生夢死。
第四,賈寶玉小時候淘氣玩皮,父親賈政對他總是呼呼喝喝,但賈寶玉慢慢長大以後,賈政對他是漸漸地欣賞,暗中喜歡。大觀園題聯試對,賈政已經開始對他暗自高興。
到了七十八回,賈政已經是非常欣賞賈寶玉了。賈寶玉很短的時間裡,一氣呵成,寫下一篇長歌詩文《姽嫿詞》,他的才華甩賈環、賈蘭幾條街。用今天的眼光評判賈寶玉的詩文,說他有中文字科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所以,賈政認為賈寶玉的才華已經趕上了祖上長輩們的才華。書上這樣寫賈政的思想觀點:“近日賈政年邁,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也是個詩酒放誕之人,因在子侄輩中,少不得規以正路。近見寶玉雖不讀書,竟能頗解此,細評起來,也還不算十分玷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們,各各亦皆如此,雖有深精舉業的,也不曾發跡一個,看來此亦賈門之數。……”
賈政的這段心理描寫,說明他已經認可了賈寶玉的才華,沒有辱沒祖宗,賈府祖宗們的文化水平和賈寶玉差不多。如果賈府沒有被抄家,還和以前一樣,相信賈寶玉擔得起賈府的未來。因為賈政年輕的時候也是詩酒放誕之人,賈寶玉的樣子應該是賈政青少年時期的樣子。成了家,就有了責任,就有了大人該有的穩重,賈政必須給孩子們做一個好榜樣,所以他漸漸地變得嚴厲正經起來。賈政年長的模樣,似乎就是賈寶玉長大後的形象,前提是賈府不會有太大的變故。
所以,我們其實用不著擔心賈寶玉將來不成器,不用擔心他將來撐不起這個家。假如他能和林黛玉修成正果,這兩個人都是聰明的人,只要激發他們的潛能,走上社會,有了家庭責任,他們一定能擔負起他們應該承擔的重任。
王夫人把賈寶玉喜歡的女孩子,全部趕走逼死,不肯順從他的心意,把他的脾氣徹底搞擰,讓他心灰意冷,心如死灰,心裡已經沒有了任何溫暖,這樣的心理狀態,他自然選擇罷工不幹,出家自在。
第四,賈寶玉很善良,多次為他的丫鬟們求情,也為其他的丫鬟遮掩過過錯。他同情苦難的女孩子們,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品質。善良的人並不一定就是沒用的人,反而,善良的人是一個積福的人。在爾虞我詐、爭權奪利的賈府,他格外親切,格外特立獨行,格外純潔。他和林黛玉相知相惜,純真善良,心意相通,這是一對出淤泥而不染的璧人。賈寶玉值得我們讀者喜歡他,敬重他。
-
11 # 木子君的小屋
這就是老人帶孫子的結果。
《紅樓夢》裡,賈政嫡出的兒子有兩個,一個是賈珠,可惜早逝,留下了一個寡婦李紈和小兒賈蘭;一個是寶玉,他是銜玉而生,打生下來,嘴裡就含著一塊晶瑩剔透的寶玉,尤其受到賈母的喜愛。
而寶玉長大之後,眉目如畫,臉如滿月,賈母甚是寵愛,讓寶玉就住在在自己屋裡的碧紗櫥裡,還把自己身邊的大丫鬟,叫襲人的,派到寶玉身邊服侍。
這寶玉長大,整個一混世魔王,不喜歡功課,就喜歡看雜書,還喜歡在女兒堆裡廝混,吃人家臉上的胭脂。
他的父親賈政看他年齡大了,想要管他讀書,但是賈寶玉一讀書就犯暈,幾次想要狠狠教育,卻被賈母攔住,甚至賈母還為此大罵兒子賈政和王夫人。結果,寶玉本身詩才不錯,頗有急智,由於賈母的縱容,成了典型的“福貴閒人”,文不成,武不就。賈母死後,賈家敗落,寶玉最終做了和尚,不知所蹤。
這種事放在也有類似的例子,慈母多敗兒,而祖母亦是。
我鄰居家一個小女孩,比我大兒子大兩歲,長得眉清目秀,甚是可愛。這裡就叫她小迪吧。
小迪的爸爸在外地上班,一年也回家不了幾次,而她媽媽在我們家附近的一家廠子上班,也是忙得很。於是小迪就跟著她外公外婆生活。
剛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小迪挺好的,慢慢發現不對勁。喜歡偷東西,跑到我們家,拿著家裡的零食就吃,還揀好的,看到家裡的玩具,有的時候還藏在懷裡想拿走。
有一次,我兒子買了一隻玩具鳥,長得跟真的一樣,還會叫,結果小迪發現了,就趁我們不注意拿走了,我們趕過去要回來,結果她就吵著外婆要買。外婆說明天買,不依,一邊大哭,一邊在地上打滾,還叫著她外婆的名字大罵。
由此可見,隔輩帶孩子問題多多,一是無限度的寵愛,不管小孩子多不合理的要求,都儘量滿足。
《虎媽貓爸》裡,趙薇和佟大為的女兒,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二是縱容,不嚴格要求。
《紅樓夢》裡,賈母就是如此,如果沒有她的縱容和無限度寵愛,賈寶玉不會一個諾大的少年,動不動摔玉。還由著他自己的性子,只讀些閒書。
而相反的例子,就是賈蘭。
賈蘭由於父親賈珠早逝,從小被李紈逼著從小苦讀,終於學有所成,賈家敗落,幸好賈蘭認真苦讀,後來考科舉,後來當了官。對賈家的中興,起了重要的作用。
-
12 # 天蓬菟
賈母對寶玉的縱容是長輩對小輩的疼愛,與學業教育無關,封建社會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根深蒂固,家族子弟的教育問題關乎整個家族的榮辱通常由男性主導。
其實也有點像現在的家庭教育觀念上的衝突,孩子到了年齡肯定要送到正規學校接受教育,只不過回到家中賈政要求寶玉不能有個人愛好,必須深入學習。而賈母心疼孫子,她認為寶玉平日上學就很辛苦了,回到家裡全憑寶玉喜好,不想過分嚴格要求。
你快拿了去給二叔叔瞧去罷。"李嬸孃道:"他們爺兒兩個又沒進過學,怎麼能下場呢?"王夫人道:"他爺爺做糧道的起身時,給他們爺兒兩個援了例監了。援了例監:明清科舉制度,取得生員(普通稱為秀才)資格,叫做“進學”,然後才能進一步應鄉試(考舉人)國子監的生員,稱為“監生”名義可以由捐錢取得。“援了例監”即指依照捐納的常例取得了建生的資格
據高鶚續寫的紅樓夢可知寶玉靠著家裡捐錢成為了國子監的學生,“八歲孩提子,從師入學堂”。古人通常八歲入學堂,首先認字,讀一些《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到有了一定基礎後再開始學習一些經史、曆法、算數以及一些本朝律法、禮儀等!國子監入學接受應試教育通常在十四歲到十九歲之間。前八十回寶玉處於第二階段打基礎,續寫後進入國子監學習,家族長輩對寶玉的教育問題早有安排,賈母眼中寶玉年紀尚小也就放縱一些。
-
13 # 昭烈名臣
教育的問題在古代社會一直都是一個大問題,說他是大問題一來是教育很重要,二來是富家子弟經常會出現紈絝子弟不學無術的現象,具體到賈寶玉的問題,個人覺的有三個原因導致了賈母無法對寶玉進行傳統的教育。
第一 賈母不是教育寶玉的第一責任人,這一點很重要。賈母雖然是賈府的最高統治者,但是凡事都要講規矩,在教育寶玉負責寶玉成才這件事上,賈政才是第一責任人。
有一回寶玉犯了錯,賈政說什麼也要打死他,免得他禍及爹孃,在教育寶玉的問題上,賈政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所以寶玉犯了錯,一直恪守儒家觀念的賈政才會那麼火大,但很快打寶玉這件事就被賈母中途制止了,因為賈母只知道疼愛孫子,至於教育孫子那是賈政的事情。賈母只負責把自己的孩子教育成才就行了。
第二 賈母的思想觀念非常傳統,她雖然認為寶玉應該上進讀書,但是對於貴族生活的腐化墮落她是非常瞭解的,對於買官捐官這種事也是司空見慣,在賈母的觀念裡,寶玉能讀書就讀書,實在不喜愛讀書,將來隨便找個門路買個官也就是了,對於賈府來說,讀書做官雖然重要,但也不是唯一的出路,況且賈府之前也沒有過讀書做官的先例,倒是有買官的事情發生。
第三 在《紅樓夢》裡任何人都無法勸動寶玉讀書,更不要說是疼愛孫子的賈母了。紅樓夢裡寶玉的人設就是一個反叛的典型,對於儒家那一套非常的反感,他根本不可能去讀什麼四書五經的。
基於以上三種原因,賈母是不可能去教育寶玉讀四書五經走科舉考試這條路的。
-
14 # 謀略秘籍
《紅樓夢》中的賈政教子,不是張口“畜牲”,就是捆綁吊打。結果,只能使寶玉皮開肉綻,並不能使他心悅誠服。
現在,有些家長教育子女,就頗有點賈政的味道,一見孩子有了缺點毛病,不是曉之以理,使子女能分明是非,自覺棄短揚長,而是動之以威,非打即罵,諷刺挖苦,簡單粗暴。應該說,這是一種不明智的錯誤做法。
經驗證明,子女的成長,與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有直接關係。教育子女是父母的天職,也是社會的需要,既不應視為額外負擔,也不應看得無足輕重。父母對於子女所負的教育責任,是他們對於社會所負的責任的一種特殊形式。
如果父母不注意教育子女的方法,動之以威,搞家長專政,以武力教育子女,其結果只能鬧得家庭不和,使子女感到父母無情,而產生逆反心理,鋌而走險。
-
15 # 歷史課代表張大同
老規矩,先說結論——作為奶奶疼愛自己的孫兒本來就天經地義!至於其溺愛的原因有三:
第一,賈母喜歡聰明又漂亮的小孩。
看賈母比較偏愛的寶玉、黛玉、探春、寶琴等幾個可看的出賈母的喜好。寶玉雖厭惡八股正統文章,但天資聰穎,且善詩文懂禮節,待人接物也不含糊。寶玉的容貌也不必說,原著中多次有直接或間接的讚美。
第二,賈母喜愛真性情的孩子。
賈母閱盡世態悲歡離合喜慶炎涼,心明世故卻反倒更加珍惜孩子的真和可愛。所以賈母偏疼寶玉黛玉,但對寶釵這樣深諳世故早熟的孩子並不十分喜歡。
第三,寶玉嫡出,且在孫輩中屬箇中翹楚。
嫡出的孩子裡面,賈珠早逝,賈環屬庶出且形貌猥瑣,賈蓉賈薔(這倆是曾孫)與寧府關係較遠,賈璉是賈赦一系不及賈政一系得賈母寵愛,且不時惹些桃色事件惹長輩煩心。
-
16 # 關中博雅齋
紅樓夢中要說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人,除了賈寶玉就沒有第二個了,受寵的原因除了他的身份地位之外,還有賈母對他的偏袒和愛護。賈母德高望重,是賈府的定海神針,她有心照顧的人,哪個敢欺負?可是話又說回來了,賈母又不是隻有寶玉這一個孫子,賈璉,賈珠,賈環,還有寧國府的賈珍,這些孫子中什麼樣的人才都有,怎麼排序也輪不到賈寶玉是第一,那麼為什麼賈母就是最疼愛這個孫子呢?
賈珠是孫子輩中的老大,不僅出身好,自身又知道努力,14歲就高中秀才,20歲結婚生子,頭一抬就是個傳宗接代的兒子,這順風順水的人生,如果不是離世太早,或許他就是光復賈家的關鍵所在了。其實賈珠在世的時候,老太太也沒少疼愛他,單看賈母補貼李紈的架勢就知道了。賈璉是孫子輩的老二,賈母對於這個孫子可謂是又愛又恨,賈璉不像大哥一樣愛讀書學習,但是賈璉喜歡俗務,所以一直跟隨父親管理家政。
這方面賈母還是非常支援賈璉的,從賈母委任賈璉負責送林黛玉回老家處理林書海的後事就可以看出來,賈母還是很信任賈璉在這方面的辦事能力的。還有很多小事上我們也能看出賈母對賈璉的偏愛,王熙鳳的生日會上,賈母說世間之人都是這樣過來的,一方面是寬慰王熙鳳,另一方面也是偏袒賈璉,照顧賈璉的臉面。雖然賈母對這兩個孫子疼愛有加不假,但是最愛的還是寶玉,這也是不爭的事實,那麼寶玉究竟哪一點深得老太太歡喜呢?
賈珠學業有成,賈璉治家有方,那麼賈寶玉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地方?還是他為賈府做過怎樣的貢獻?有觀眾說,寶玉出生的時候口含玉,所以他很特別。古時候凡是人們無法解釋的事情都會被稱為怪事,那麼寶玉應該稱之為怪胎,怎麼會受人喜愛呢?可能你們會說,賈母見多識廣不會輕信迷信,好吧,我們繼續往下說。寶玉抓周與學習無關,淨抓些胭脂水粉,上學不認真讀書就算了,還大鬧學堂,在家中更是無法無天調戲婢女,表面上假裝唸書學習,背地裡和院子裡的姐妹們嬉笑打鬧,試問寶玉哪些行為值得賈母偏愛了?一次賈母帶寶玉去清虛觀,老道的一句話點明瞭其中的原因,老道說寶玉不論外形還是言談舉止,都像極了二代榮國公,說完便留下眼淚,隨即賈母也是老淚縱橫,說自己的兒子到孫子輩分中,只有寶玉和榮國公極為相似。榮國公就是老太太的丈夫,寶玉的親爺爺,這樣就能解釋為什麼賈母格外疼愛寶玉了,是把自己對丈夫的思念之情,化作對孫兒的疼愛,傾注在了寶玉的身上。
老道提起榮國公,賈母就聲淚俱下,這說明了丈夫在世期間,賈母夫妻二人的感情是非常好的,所以睹人思人也不是不能理解的,就像賈母疼愛林黛玉,還不是因為黛玉像極了賈母的小女兒賈敏麼?當然了,奶奶疼愛孫兒的原因是孫兒和丈夫長相相似,這種理由好說不好聽,所以賈母只能在聽到老道這樣說的時候,發自內心感慨地哭上一場。
-
17 # 采采愛書畫
在《紅樓夢》中,寶玉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除了老爺賈政之外,所有人都對他呵護有加,捧在手心裡。而賈母更是寶貝的不得了,親自帶在身邊養著,衣食住行都看著,是心尖尖上的人物。寶玉因此也是在內帷廝混,想讀書讀一點,不想讀就和姐妹玩玩,逗祖母樂樂。那麼賈母為什麼如此溺愛寶玉呢,她不希望寶玉成才嗎,為何不以正統方式去教導寶玉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情不自禁的隔代親
對老人家而言,兒子是不肖的,但是孫子確實格外親。賈母也是一個普通的奶奶,有著所有祖輩的特點,隔代親!其實,看書時可以發現,賈母不但對寶玉親,對賈璉也是很好的。王熙鳳和賈璉吵架,到賈母那裡又哭又鬧,賈璉膽敢拿著劍衝到賈母那要給鳳姐好看,都是仗著賈母疼愛他。賈璉有錯在先,還鬧成這樣,賈母都不忍苛責,說年輕,饞嘴貓似的,香的臭的往裡拉,讓鳳姐原諒他,可見賈母對賈璉有多寵愛。而對於寶玉,賈母就更寶貝了,本身賈母就偏向賈政這邊,寶玉又是唯一嫡出孫子,賈母自然特別愛。
二、寶玉本身招人疼愛
賈母的孫子有賈璉、賈寶玉、賈環。賈璉已經成人,一天到晚花花腸子,成年人了,也不會圍在祖母身邊,賈母疼他也是有限。賈環是趙姨娘生的,賈母在這點上和王夫人一致,不待見趙姨娘,況且賈環生的猥瑣,舉止也猥瑣,賈母自然不喜歡。賈寶玉就不一樣了,連北靜王見了都說他果然如寶似玉。一則,賈寶玉長得是非常好的,神采風流,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看見了都喜歡。二則寶玉心思單純,性情純良,平時在賈母身邊,哄得賈母十分開心,享盡天倫之樂。這樣一個人,從小養大,年紀還小,還是個孩子,賈母怎麼可能忍心管教他。只怕在賈母眼裡,寶玉乖巧懂事,沒做越矩之事,是個好孩子,為什麼要管教?寶貝還來不及呢!賈母都親口說了,只有寶玉還有點像他爺爺幾分,賈母對寶玉是十分滿意的。
更何況,寶玉不是普通的孩子,生下來,嘴巴里就含著寶玉,多麼神奇的一件事。賈母、王夫人肯定都覺得寶玉的出生是個祥兆。他是家族的寶貝呀。
三、賈珠的關係
賈珠本是賈家未來的希望,或許可以科舉出仕,為家族振興,但是賈珠不到二十歲就病死了。關於賈珠是怎麼死的,是有爭議的。雖然書中說他病死,但為何生病呢?從賈政王夫人一些說話中可以看出,賈珠在世時,賈政和王夫人對他寄予了厚望,平日裡定是十分嚴格的教導他。結果嚴格過度,賈珠死了。幸而又得了寶玉,有這麼一個前車之鑑,賈寶玉怎麼能不受寵。連元春都囑咐賈政,千萬好生撫養,不嚴格不成才,太嚴格又不行。元春做姐姐的尚且這樣,賈母就更甚了。
賈母和王夫人跟賈政不同,她們對賈寶玉的期望很低,健康快樂活著就好。賈寶玉捱打,賈母和王夫人根本就不問他犯了什麼事,只是哭天喊地的心疼他被打了,賈母甚至對賈政說出一番非常絕情的話,責備他打了寶玉。幹了什麼不要緊,寶玉的命要緊啊!
總而言之,對賈母而言,寶玉好好的就行,成不成才的已經是其次,更何況,寶玉頂多是內帷廝混,不愛讀正書走仕途,也沒有很作妖,賈母對他還是基本滿意的。
-
18 # 小甜甜和牛夫人
我想問題中所謂的不以正統方式教導寶玉指的是不逼著寶玉讀書上進,嬌慣寶玉整日不務正業、無所事事的在女孩堆裡混日子。原因如下:
一、寶玉是賈母的心頭肉,所以嬌慣了些我們知道,寶玉原有一個哥哥,叫賈珠,年少有為,所以整個家族都對他寄予厚望。但是這個賈珠英年早逝,剛結婚生子就去世了,這對賈母、賈政和王夫人的打擊是巨大的。後來,王夫人老來得子,生了寶玉,所以格外珍愛。並且寶玉生的樣貌極好,有聰明貼心,所以賈母愈加疼愛。祖母帶孫子,往往會嬌慣一些,總害怕讀書太多會累著寶玉,所以也就不要求他整日讀聖賢書,只想他健健康康的就好。
寶玉喜歡混在女孩堆裡玩,賈母對此也是感到莫名其妙,有一次甚至懷疑寶玉是不是投錯了胎,本是女孩,卻投胎成了男孩,所以才喜歡跟女孩一處玩。雖然賈母對寶玉的一些行為感到不理解,但是因為溺愛這個孫子,所以也不計較這些,還是一如既往的疼他。
二、在賈母心裡,兒孫考取功名是其次,知禮才更重要如果是在普通人家,定是希望兒孫讀書上進,考取功名,謀個一官半職,好振興家業,光耀門楣。但是,對於賈家這樣的功勳之家來說,可以世襲爵位,即使沒有功名,也可以食朝廷俸祿。對於這點,賈赦曾明確說過:
想來咱們這樣人家,原不比那起寒酸,定要“雪窗螢火”,一日蟾宮折桂。咱們的子弟都原該讀些書,不過比別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時就跑不了一個官的。何必多費了工夫,反弄出書呆子來。
賈母對此也是明白清楚的,所以並不非得逼著寶玉去讀書考功名。另外,賈母對大家族的禮數尤為重視,所以對寶玉的教育偏向於讓他禮數週全,保持大家族的風範,為大人爭光。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家進宮朝賀,派了四個管家娘子到賈家請安。婆子們見了寶玉,竟然跟自己家的甄寶玉極為相似,都道奇怪,拉著賈寶玉的手說起話來,並且還誇獎賈寶玉性情好:“方才我們拉哥兒的手說話便知。我們那一個只說我們糊塗,慢說拉手,他的東西我們略動一動也不依。所使喚的人都是女孩們。”賈母聽他們這麼說,忙替甄寶玉分辨道:
我們這會子也打發人去見了你們寶玉,若拉他的手,他也自然勉強忍耐著。可知你我這樣人家的孩子們,憑他們有什麼刁鑽古怪的毛病兒,見了外人,必是要還出正經禮數來的。若他不還正經禮數,也斷不容他刁鑽去了。就是大人溺愛的,也因為他一則生的得人意兒;二則見人禮數竟比大人行出來的不錯,使人見了可愛可憐,背地裡所以才縱他一點子。若一味他只管沒裡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
透過賈母這一席話,我們才明白了,為什麼賈寶玉無心功課,不求上進,賈母卻並不十分生氣,反而依舊那麼寵他的原因。在賈母心裡,寶玉成人後,總是有官可做的,所以有沒有功名並不十分重要,反而是待人接物的禮數代表著整個家族的形象。如果禮數不周全,輕者會丟了賈家的臉,重者會被其他家族恥笑,淪為笑話,所以禮數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總的來說,賈母雖然溺愛寶玉,但是並沒有任由他作妖,只是賈母對寶玉的教育重點不在讀書,而在禮數週全,並且賈母的教育是成功的,寶玉確實被培養成了一個懂禮知禮的少年。
-
19 # 高紅權先生
我想只能說這是鐘鳴鼎食的貴族之家的一種優越感與自信心造成的。
寒窗苦讀、求取功名,在賈府這樣的傳統貴族家庭看來,那只是貧寒人家或者是小康之家才會不得不去走的一條羊腸小道。對於賈府來說,他們根本就不屑於在那獨木橋上和一幫“下等人”去競爭。去競爭的本身在賈府看來,就是有失身份。
對於賈府的子弟來說,想當官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你看賈蓉在給媳婦秦可卿出殯的時候,為了讓媳婦的靈牌顯得體面一些,立馬就給自己買了個五品龍禁尉的官銜。賈家的人如此隨心所欲地就能當上五品官,他還有必要去皓首窮經地埋頭苦讀嗎?
而對於賈寶玉來說,雖然說到他這一輩,世襲的職位已經沒有了,但是要當個官那還是易如反掌的。他成年之後,完全可以花點錢買個體面的官職來當,但是卻又從不管事,依舊還能到處瀟灑快活。
因此,賈政逼著賈寶玉讀書,在賈府很多人看來都是多餘。賈赦就說過,咱們家的孩子用不著費那個勁。賈母顯然也是如此看的。
實際上賈政逼著賈寶玉讀書,肯定也不是奔著科舉去的,像高鶚續書中,賈政拿著八股試題來考賈寶玉的情節,曹雪芹肯定不會寫。只有高鶚那樣的窮酸才會把八股時文看得比天還大,而曹雪芹根本就不會在乎這個。
賈政讓賈寶玉讀書,一來是他心中隱隱地覺著家族的命運並非會是永遠一帆風順,要讓兒女們多個出身退路;二來他還抱有振興家業,讓賈家再出一位出將入相的奇才的雄心,所以他才會對賈寶玉讀書的問題抓得那麼緊。
不過,賈政顯然並不是想讓賈寶玉在所謂“舉業”上,也就是科舉考試中有所成就,他其實更看重的是賈寶玉的真才實學。在小說開始的部分,賈政還逼著寶玉讀書,後來,他逐漸發現兒子其實是有才華的,所寫的詩詞功力不淺,尤其是後來的《姽嫿詞》,更是達到了相當的水準。因此,到了那個時候,賈政就不怎麼逼著賈寶玉學習了。
賈政後來都不管寶玉的學業了,賈母自然就更不管了。在老太太的心目中,自家的孫子將來當官享福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有什麼必要像劉姥姥他們家一樣為了生存而竭盡全力呢?有時間為什麼不多多地享受一會兒呢?
-
20 # 不做惆悵客
在賈家眾多子孫之中,賈母最疼愛者,當屬賈寶玉。這其中恐怕有兩個原因。
一是,寶玉樣貌很好,在子孫之中是唯一一個長得極像賈母丈夫的人。賈母每當提到丈夫,就會落淚,想必心中是很在意丈夫的,那她自然就很在意長得像丈夫的子孫。是疼愛之意。
二是,寶玉生來不俗,胎裡就帶著一塊通靈寶玉。哪有小孩兒出生,嘴裡就帶著可穿可戴的玉石的?這一定是個什麼徵兆。通靈寶玉上又寫著,莫失莫忘,仙壽恆昌。賈母本就是福澤深厚之人,還要向天祈福,可見貪婪。她又怎麼肯放過這塊通靈寶玉呢。
因這兩個原因,賈寶玉自然就成為了眾多子孫中最受寵的後代。
但是,最受待見,卻並不意味著賈母就一定要放縱寶玉。賈母之所以放縱寶玉,這就與賈母本人疼愛後代的方式有關了。
且不說賈母怎麼管教寶玉的,先說說她怎麼教育賈赦和賈璉的,我們就能看出一二了。
賈赦已經六十歲的年紀,還要納二十歲的鴛鴦為妾,賈母雖然不同意,到底也不是為了鴛鴦。賈母留下鴛鴦是為了自己,且她還給了兒子賈赦銀子,讓他再去買個丫頭。結果呢,賈赦花了八百兩買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小女孩兒為妾。在那個社會,賈赦的年紀都夠做人家爺爺的了,可是賈母一點都不覺得這有很大不妥。
賈璉呢,不論什麼人,只要能弄上手的,都不管不顧就與人發生關係。一次與奴才的媳婦苟且,被鳳姐撞破鬧了起來。賈母平息此事的時候,卻只是微微說了賈璉幾句,略表示了一下批評之意而已。賈母真的關心賈璉睡奴才媳婦這件事裡的德道問題嗎?賈母並不在乎。
從賈母這些教育後代的舉動來看,在賈母眼中,似乎兒孫們做什麼都可以似的。
那麼賈母對賈赦、賈璉尚且寬容至此,賈寶玉可是她的心頭肉,豈不是更寬縱了!
賈母對賈寶玉寬縱到什麼程度呢?可以說,賈母之所以對黛玉好,絕大部分原因就在於寶玉在乎黛玉。如果寶玉拿黛玉和三春是一個對待,恐怕賈母也只會把黛玉當做一個普通晚輩而已。
再比如,李嬤嬤是賈寶玉的奶孃,在大家族看來,奶孃雖然是奴才,卻是極其重要的、地位很受主子尊重的。但是,賈母就因為賈寶玉醉酒後的一句抱怨,就用開除茜雪的方式,逼著李嬤嬤告老辭職了。
賈母縱容寶玉,可見一斑。
但是賈母卻又對寶玉有很嚴格的要求。什麼要求呢?要求寶玉必須在外面面前懂禮節,給長輩掙面子。這是賈母自己說的,並且賈寶玉也是按照這個要求成長起來的。所以寶玉即使在外面表現得再體面,回到家裡也是放縱無比的。
回覆列表
在《紅樓夢》中,賈母是賈代善之妻,是家賈府的最高統治者。她從重孫媳婦做起,一直活到有了重孫媳婦,可謂是歷經了賈府的興衰榮辱。《紅樓夢總評》對她的評價是:“福、壽、才、德四字,人生最難完全。寧榮二府,只在賈母一人。”賈母作為一個祖母級的長輩,與一般老年人一樣,對晚輩寵愛有加,而她與寶玉的祖孫情,更是令人稱道。賈母對寶玉極其寵愛,把這個孫子當作“心肝”、“命根子一樣”來珍視。對於賈政的嚴厲管教,她不以為然。寶玉不敢去見賈政,她就說“不要緊,有我呢”。賈政有一次打了寶玉,賈母大發雷霆,當下就在要回金陵老家去。結果是賈政不得不向母親叩頭認錯。所以,在賈母的庇護下,寶玉得以在大觀園中與姐妹們過一段平和、安定的日子。賈母也鍾愛她的外孫女林黛玉。是她讓這兩孩子同行同止,並在生活同等對待,使得寶玉、黛玉青梅竹馬。
其一,賈母對寶玉過度關心,真真是成了心肝兒一樣的護著,生怕磕著碰著。《紅樓夢》第三回中,賈母因溺愛寶玉,生恐寶玉之婢無竭力盡忠之人,她喜愛襲人心地純良,克盡職任,於是割愛將襲人給了寶玉。第五回,一時寶玉倦怠欲睡,賈母命人好生哄著,歇一回再來。第八回,寶玉吃了酒,賈母讓他回房去歇著,不許再出來了,還命人好生看侍著。第四十三回,請眾人為鳳姐生日湊份子錢,賈母更是讓寶玉坐在她的懷前,可見寶玉真是賈母的心頭肉。第五十二回,賈母將唯一的一件烏雲豹的氅衣給了寶玉,還特別囑咐他不許喝酒。第五十四回,寶玉出門看爆竹,賈母又是一番小心叮囑,命婆子們好生跟著。
其二,賈母雖把寶玉視為賈府的繼承人,卻沒有嚴厲管教寶玉,反而是溺愛無度,疏於管教。《紅樓夢》十三回,秦可卿死了,寶玉想去看看,賈母認為死了人不乾淨而不放行,寶玉不依,賈母只得命人備車,多派跟隨人役,擁護前來,期間更是打發了人來看寶玉,又命多穿兩件衣服,無事寧可回去。
賈寶玉是《紅樓夢》一書的主人公,銜玉而生,又是賈政、王夫人現今唯一的嫡子,因此被視為賈府事業的繼承人,倍受矚目。可賈寶玉偏偏不喜歡讀書,為此遭到了賈政的一頓毒打。一石激起千層浪,寶玉捱打惹得賈母大動肝火,最後還是賈政向賈母跪著請罪才了事。
說起寶玉的不成材,往往認為是賈母溺愛的結果。例如賈府的老僕賴嬤嬤,就曾經指著寶玉道:“不怕你嫌我,如今老爺不過這麼管你一管,老太太護在頭裡。當日老爺小時挨你爺爺的打,誰沒看見的。老爺小時,何曾象你這麼天不怕地不怕的了。“
王夫人雖然十分心疼寶玉捱打,但她和賈母的態度顯然不同,她是贊成賈政管寶玉的,和賈政望子成龍的心願是一致的,只是單純地心疼寶玉受到的皮肉之苦,恐怕寶玉步賈珠後塵,以至於自己老來無子可依。面對和自己理念完全一致的襲人,王夫人說出了心裡話:”我何曾不知道管兒子,先時你珠大爺在,我是怎麼樣管他,難道我如今倒不知管兒子了?只是有個原故:如今我想,我已經快五十歲的人,通共剩了他一個,他又長的單弱,況且老太太寶貝似的,若管緊了他,倘或再有個好歹,或是老太太氣壞了,那時上下不安,豈不倒壞了,所以就縱壞了他。我常常掰著口兒勸一陣,說一陣,氣的罵一陣,哭一陣,彼時他好,過後兒還是不相干,端的吃了虧才罷了。若打壞了,將來我靠誰呢!”說著,由不得滾下淚來。
賴嬤嬤,王夫人等的話語中都透露出了賈母溺愛寶玉的意思,寶玉不聽話,不喜讀書,不務正業似乎和賈母的溺愛關係匪淺。賈母是一個歷盡滄桑,飽經世事的女人,自己也曾經生兒育女,且各個發展得都不錯。尤其是賈政、賈敏不僅品貌風流,還都富有書香氣質;如何到了孫子賈寶玉,反倒溺愛起來了呢?也許你會說隔輩親,做祖父祖母的都疼愛孫子女。即使到了現代社會,這也幾乎成為每一個家庭需要面對的普遍問題。年輕的父母沒有時間帶孩子,託付給祖父母、外祖父母,又常常埋怨老人不知道教育孩子,太過於溺愛等等。當然作為老人有這樣的問題,但是否有時候是年輕父母的視角有問題呢?
古語云四十而不惑,老人的經歷比年輕人更豐富,而且每個人的經歷都不會一帆風順,見慣了太多世事浮沉的老人,在對待任何事情上 ,往往更加透徹、寬容,神馬都是浮雲,所以對待孩子可能會更寬容,顯得是溺愛。可他們覺得小孩子淘氣不是正常的嗎?而年輕人還處於事業打拼階段,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奮鬥的希望,他們在生活、工作中的壓力往往會轉嫁到小孩子身上,對孩子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年輕父母之間喜歡攀比,誰家的孩子會背多少唐詩,誰家的孩子得了獎,誰家的孩子上了重點班。事實上,很多年輕人的執著對於小孩子的成長並不見得是好事。
說得有些遠了,我們再來看賈府的孩子們。最明顯的例子是賈探春和賈環。賈探春在賈母身邊長大,知書識禮,文采精華,而賈環在趙姨娘身邊長大,又入學堂讀書,但卻遜色很多,無論才學還是人品、禮體上都差很多。賈迎春、賈惜春也在賈母身邊長大,都變成了多才多藝的淑女,雖然迎春有些懦弱,惜春有點固執、小性子,但都還不失大家閨秀的風範。連賈母身邊的丫鬟鴛鴦都知道趙子昂的馬,宋徽宗的鷹,品味超脫,見解深遠,更遑論其他人了。賈母本身擁有不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