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尚旬

    福特級作為美軍最新銳的航空母艦,不得不承認的是,它確實是目前最強大的航空母艦。相較於其他航母,(包括美國現役的尼米茲級航母)它的主要優勢體現在,1 能源動力系統更加強大。 2艦載機運作效率更高。 3 所配的人員更少。

    那這些優勢到底有多強呢?如果畫一張綜合實力對比圖,福特級航母的第一艘,福特號,與中國的遼寧艦相比,基本上可以說是強了一圈,雖然從公佈的資料來看,中國航母各項技術能力沒有明顯的缺陷,基本上是排在第二梯隊,(個人認為第一梯隊只有美國的福特級)但是美國依然對中國保持著代差的優勢。

    首先來看它的動力方面,福特級航母配備了兩臺A1B核反應堆,可以連續使用五十年,基本上服役了以後就不用再換了。這是中國以及其他國家差距最大的地方,因為這不僅僅是意味著核反應堆的設計建造能力,關鍵是還涉及到,強大的能源動力以及運作系統,是支撐新概念武器電磁炮和直接能量的鐳射炮的根基,而其他方面的延伸技術,美國的電磁炮技術及鐳射技術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的鐳射技術雖然能與美國平起平坐,但是電磁炮技術卻起步比較晚。所以就整個體系以及前沿技術來看,我個人認為,這個應該是美國航母最領先的地方。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福特級航母強大的艦載機運作效率,現在已經確認福特機配備的是電磁彈射系統,雖然中國等其他國家都在拼命研製,但不得不說美國還是先製造了出來。電池廠設系統能夠很好的適應各型飛機的彈射,效率更高,耗能更少,是未來航母的必然趨勢。

    另外一個方面便是他的所需成員更少,有人可能覺得這並不是什麼優勢,但是更少的成員意味著福特級航母所要依賴的所要訓練的人也更少。根據公佈的資料來看,福特級航母需要的成員,需要1150人,飛行大隊600人,中國的遼寧艦需要的船員要1960人,飛行大隊626人。雖然遼寧艦是以訓練船員為目的,但是這方面的差距還是很明顯的。

    但是我想說一下的是,相較與法國英國等諸國,(印度這種就不用比了,中國產航母十多年還沒做完)中國的航母發展速度是最快的,而且也是最穩健的,前段時間巴西宣佈也將退出航母俱樂部,那是因為要發展航母各種前沿技術的要求都越來越高,中國的航母能夠快速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的問題,也是科技的崛起,現在戰爭必然是體系與體系之間的對抗。

    相較於美國在這方面的實力,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衷心祝願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

  • 2 # 老翁已白頭

    如果事事都要考慮對方有多強,那就沒有抗美援朝,那就沒有珍寶島自衛反擊戰。要知道這世界就弱肉強食的世界,最好的防禦是進攻,且看日本、德國侵略成性,雖然戰敗了但也沒有那個國家敢去侵略一下它。還是毛主席說得好:“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中國再也不要當睡獅了,睡獅會被鬣狗吃掉的。我們要當雄獅,只要鬣狗們膽敢挑釁我中華,我們就把鬣狗斷其喉盡其肉,讓它永世不敢再挑釁我大中華。

  • 3 # 你的導航

    資料已經很模糊了,但印象裡的福特級,實力的確挺強的,隱身設計的應用最多的航母,複合材料和資料鏈系統新技術佔到60%。還有即將服役的F35B和艦載無人機,加護衛編隊,其綜合戰力非常強大,單航母編隊,就可直接滅掉一箇中等水平的國家軍隊。

  • 4 # 阿瑞斯151381526

    美國海軍福特號航空母艦概念圖

    從表面上來看,福特級與尼米茲級似乎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福特級體現的是美國海軍“全電艦艇”概念,因此與尼米茲級存在根本性不同,後者則大量採用了機械裝置,它揭示著航空母艦乃至水面艦艇的發展方向,這是值得我們注意和跟蹤的。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海軍開始規劃發展新世紀水面艦艇,要求新一代艦艇能夠在未來高威脅環境下作戰,要求能夠對付隱身能力更強、速度更快、機動效能更好的目標,在研究之中,美國海軍發展現有采用機械結構的戰艦在各方面效能已經達到極限,難以有進一步的提高,同時機構裝置存在著的擴充套件性差、可靠性低等缺點制約了艦艇效能的進一步發展,也無法與自動化系統進行更深層次的融合,因此也就無法進一步減少操作人員,這樣就等於增加艦艇編制人數,提高了採購和全壽命使用成本。尼米茲級表明機械結構戰艦已經發展到極限更重要的是,電力系統在艦艇中的使用日益重要,例如要求提高雷達系統的能力,必然導致系統功率的增加,為了對付高超音速目標,如防區外高超音速攻擊導彈,則需要裝備高能武器,如鐳射炮、電磁炮等,此外艦艇新型探測系統、指揮自動化、綜合管理系統都離不開電子系統,這些都增加對艦艇能源供應的需要。對付新一代水下目標,則需要提高推進系統的安靜效能,而電力推進系統則是最佳的選擇。這些都意味著艦艇需要更加強大的電力供應。

    美國海軍福特號航空母艦

    1986年,美國海軍提出“海上革命”計劃,開始研製綜合電力推進系統-IED,隨著研究的深入,美國海軍發現,推進系統雖然是功率需要的大戶,但是其他系統如探測、武器等也需要大量能量供應,並在某些時候可能還超過推進系統,所以決定將電力推進和艦上電力供應系統二合一,共用一套發電、配電系統,形成綜合電力系統的概念-IPS。綜合電力系統已經成為新世紀各國海軍水面艦艇的一個標誌,包括DDG-1000、英國的45型驅逐艦和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都採用了IPS系統,作為美國在新世紀研製的航空母艦,福特級也被深深打上了全電艦艇的烙印,它的各主要系統已經廣泛使用電氣、電子技術來替代原來的機械裝置,從而有力的提高了航母的作戰能力。

    美國海軍福特號航空母艦概念圖

    綜合電力系統是新世紀艦艇的標誌之一。在研製福特級的時候,美國海軍一度打算為它採用綜合電力系統-IPS,實現電力推進,從而和DDG-100和CGX一起,實現美國海軍水面艦艇推進系統的電力化,但是考慮到福特級的滿載排水量超過10萬噸,幾乎是DDG-1000驅逐艦的10倍,出於降低系統風險、建造成本等角度出發,美國海軍後來還是決定福特級前三艘還保持採用機械推進系統。

    根據相關資料福特級和尼米茲級一樣,採用兩座核反應堆,四座蒸汽輪機,4軸推進,不過反應堆換裝為新一代A1B反應堆,與尼米茲級的A4W相比,它的堆芯能量密度更高,對於泵供功率要求更低,結構更加簡單,體積更小,安裝空間也更小,但是A1B的能力超遠超過A4W,A1B最多可以提供高達20萬千瓦的電力,而尼米茲級只有6.8萬千瓦左右,幾乎是後者的三倍。除了增強發電能力外,福特級還採用了新一代配電系統,輸電電壓高達13500V,同時採用自動化配電及電力分配系統,這樣就為福特級安裝新一代探測系統、指揮系統、高能武器乃至未來的電力推進系統提供充足的動力支援。

    美國海軍福特號航空母艦

    福特級的艦島,注意被遮蓋的DBR雷達天線強大的能源供應促進了福特級探測系統的升級,從相關圖片可以看到,福特級採用了雙波段搜尋和跟蹤雷達(DBR),與常規雷達不同,DBR可以工作在S波段和X波段,每個波段各有三個有源相控陣天線安裝在艦島上面,前者主要用於中高空探測與跟蹤,後者用於中低空及海平面的探測與跟蹤,並且為攔截目標提供火控支援,這兩個波段的雷達以共座標的形式工作,共享一套訊號及資料處理系統,因此實現了一部雷達替代了原來幾部雷達才能完成的工作。

    與尼米茲級採用的SPS-48雷達相比,DBR最大的優點就是提高了福特級對付高超音速目標,如反艦彈道導彈的能力,SPS-48採用頻率掃描,只能在高低方向實現電子掃描,方位上仍舊採取機械掃描,因此目標資料更新速率較低,如果目標速度較快,以反艦彈道導彈為例,以射程為2500公里計算,它重返大氣層時的速度可以達到5馬赫左右,這樣SPS-48在探測目標這樣的目標時候,目標關聯較慢,確認也比較困難,而DBR是二維電子掃描,在探測到目標之後,可以迅速調轉波速目標,對目標進行確定,因此目標關聯速度較快,在目標速度、數量增加的情況下,仍舊可以迅速的確認目標,然後控制攔截武器進行攔截。

    美國海軍福特號航空母艦

    DBR雷達示意圖,它提高了航母對抗高超聲速武器的能力。為了與先進的雷達相配合,福特級採用了新一代艦載指控制系統,它的指揮系統是CommonC2System共同作戰指揮系統,它可以綜合艦上探測系統如雷達、電子戰等系統的資訊,並能夠透過資料鏈、衛星通訊系統獲得上級或者友鄰的戰術資訊,進行資料交換,形成統一的戰場態勢圖,以提高指揮員決策能力,並且還具備協同交戰能力。

    艦載武器方面,福特級現階段仍舊保持尼米茲級的武器配備,包括MK15密集陣近程防禦系統,可能還會配備MK41垂直髮射系統,發射ESSM中近程艦空導彈,不過按照規劃,福特級未來將配備高能武器,如鐳射武器、電磁軌道炮等,這些新概念武器具備反應迅速、攻擊能力強、火力轉換速度快,發現即擊中的特點,攔截能力顯然要大大優於現有的艦載導彈和火炮。

    建造中的福特號和拆解中的企業號

    DBR雷達和高能武器特別是高能鐳射炮的引入,實際上揭示著航母面臨的威脅出現了新的變化,從現在的發展趨勢來看,防區外高超音速飛行器可能是繼飛機、反艦導彈之後,航母面臨著的又一個重大威脅,前面所述的反艦彈道導彈可以看做是一種前奏,而隨著超音速燃燒衝壓發動機研製的深入,各國在高超音速飛行器方面即將取得關鍵性的突破,未來防區外高超音速飛行器的速度將超過6馬赫,甚至達到10馬赫,射程超過1000公里,可以在航母編隊之外,發起攻擊,憑藉現有的艦載導彈和火炮已經很難攔截這樣的目標,只有依靠鐳射炮這樣的高能武器也能取得比較好攔截成功率,這也是為什麼新世紀各國大力研製高能武器和全電推進艦艇的根本原因。

    美國海軍福特號航空母艦下水圖

    依靠充足的電力供應,福特級用新一代電磁彈射器替代了尼米茲的蒸汽彈射器,電磁彈射器的原理則是載流導線在磁場中受力,利用磁通量巨大的瞬間變化而產生的感應電磁斥力,將飛機彈射升空。與傳統的蒸汽式彈射器相比,電磁彈射具有容積小、對艦上輔助系統要求低、效率高、重量輕、執行和維護費用低廉的好處,不僅可以節省艦內空間,還讓操縱維護人員減少35%左右。具體來說,主要集中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可以提供更多可為的動力操作,可在較大範圍內精確的調節彈射射力,在彈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控制加速度和能量水平,彈射範圍更加廣泛,尼米茲級使用的蒸汽彈射器就不能彈射30噸以上的作戰飛機,同時機械系統調節有限,也無法彈射重量較小的無人作戰飛機,還有就是能量更高,可以在更短的速度內,將飛機加速到200公里左右,提高載機起飛的安全效能。

    電磁彈射器是福特級另外一個進步。從相關圖片來 看,福特級與尼米茲級一樣,擁有4個彈射器,艦艏兩部,艦舯部兩部,這樣福特級和尼米茲一樣,具備強大的同時作業能力,即在艦載降落的時候,艦艏左側用於停放飛機,而可側彈射器保持運作,就可以在緊急的情況下,仍舊可以讓艦載機彈射起飛,我們知道航母甲板上的飛機是航母一段時間內所有可用的飛機,因此當艦載降落的時候,航母不具備同時作業能力,那麼就意味著在這一段時間內,航母無法起作戰飛機,這樣以對方前來攻擊的時候,就會處於被動狀態。另外福特級還對飛行甲板進行了改進,包括艦島小型化,位置後退,這樣就增加了甲板停機區的空間,同時對飛機調運路線、程式進行了改進,大大減少了艦載機因為加油、掛載裝彈藥所需要的時間,從而將單位時間內的艦載機出動架次比尼米茲級提高了25%,因此有力的增強了福特級的作戰能力。福特級對飛行甲板、艦島進行了最佳化的設計,提高了出動能力。

    美國海軍福特號航空母艦

    綜上所述,福特級和即將下水的DDG-1000驅逐艦可以視為美國海軍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系列艦船研究成果的集中體現,也說明了美國海軍對於新世紀海上作戰環境的思考和應對,中國海軍的航母尤其是中國產航母還在發展之中,透過對福特級進行跟蹤和研究,汲取其中有益的經驗,可以更好的促進中國產航母的發展,集體來講,筆者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大力發展綜合電力系統-IPS,前面說過IPS是新世紀艦艇發展一個主要趨勢,是所謂全電艦艇的基礎性技術,被稱為“海上革命”,它可以提高艦艇推進系統效率,降低噪聲、成本及使用費用,同時也可以為艦艇提高探測、自動化及攻擊能力提高充足的電力儲備,從這個角度來說,不論未來的中國產航母是常規動力還是核動力,但是推進系統可能還是要採用IPS技術,目前中國已經完成4KW和20KW艦船電力推進系統的研製,可以滿足10000噸級以下艦艇的配套,但是萬噸級以上艦艇IPS還在發展之中,因此在整體技術水平上距離美英兩國還是有差距的,所以應該以未來航母需要為牽引,加快中國產艦艇綜合電力系統的研製,為未來的中國產航母進行配套,最終實現中國海軍艦艇全電艦艇化。

    2、具備抗擊高超音速武器攻擊系統的能力,前面說過高超音防區外攻擊系統未來將是航母面臨的一個重大威脅,甚至會成為繼飛機、反艦導彈導彈之後又一個頭號大敵,是新世紀又一個制高點,因此對於中國產航母來說,肯定要具備抗擊高超音速防區外攻擊系統的能力,因此中國要研製DBR這樣的雙波段雷達、艦載高能武器系統。

    3、最佳化飛行甲板設計、改善相關作業程式,提高艦載機的出動能力,如何最佳化艦載機在航母上的佈列及其運動路線一直是各國海軍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美國做為世界第一航母大國,為此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福特級則體現了這個領域的最新成果,因此根據艦載機的發展,汲取他國先進經驗,進一步提高中國產航母的作戰能力。

  • 5 # 龍族旅客

    沒有戰鬥力,更別說強了。全是黑科技,全部在實驗,故障重重,近幾次電磁彈射都以失敗告終,美國軍方建議拆除這些夢幻不靠譜的東西,完全是花架子是噱頭,用它炫耀美國科技,嚇虎嚇虎人可以,但完全沒實用價值,不具備戰鬥力。中國真正關心世界上實戰能力最強的尼米茲級航母,它才是中國真正追趕的目標。美國對真正威脅世界海洋的尼米茲級很少宣傳,卻大肆宣傳試驗航母福特級航母,用心險惡!

  • 6 # 勇敢的土播鼠

    美國航空母艦,從蒸汽彈射到電磁彈射!發展歷程確實很先進!航空母艦集工業和科技於一身!能造出航空母艦的國家不多!可見難度有多大!中國和俄羅斯的航空母艦是滑越起飛方式!但是有很多短板!比如戰鬥機的載彈重量和燃油的重量,都大大索短了戰鬥機的空戰優勢!如果中國想提高航母戰鬥力必須建造蒸汽彈射,吸取經驗然後再建造電磁彈射航母!這是一個必經之路!因為蒸汽彈射航母技術也很複雜!只有把蒸汽彈射航母技術掌握了!才能為下一步建造電磁彈射航母打下良好的基礎!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現在是小步快跑的方式來和經濟強國縮短差距!真心希望看到中國能建造出蒸汽彈射航母和電磁彈射航母!到那時候中國的工業和科技水平是一個質的飛躍!

  • 7 # 魂舞大漠

    應該這樣看,電推技術差中國一代,艦載機10年之內解決不了多病多愁身,說隱身只是虛幻,花錢不少耽誤事,只看見美國的著急,心有餘而力不足,過去的橫行無忌淪為跛腳鴨,曾經的最強裝備談東風而色變。更可怕的是,沒有幾年,中國可多種反制手段如雨後春筍冒將出來,再有幾年會如何更不可測。可以期待的是,福特曾經的最強會淪為世間笑活。不是麼?費勁巴力好不容易一一款X-43B,真能力相當增長一臂,可遠在東風快遞之外作戰,到頭來只得竹籃打水,好戲沒開演就黃了腔走了板。顫驚驚,還沒部署就強打精神,難怪自己內部引發廣泛責議,昔日樣樣就得高人半頭的美國,今天居然懨懨的,一切裝備變得沒多大意思起來,這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流水無情呀則個。

  • 8 # 大太陽69773527

    其實如果就航母而論的話,美國現在隨便拉一條退役了的航母出來都是比其他國家現役航母都要先進很多。美國航母都已經換了好幾代了。而中國才剛剛起步,不管從哪方面講,這都是沒法比的,但是中國雖然起步晚,但是起點高,很多技術可以借鑑,再加上強大的經濟能力支援,發展起來也是很快的。

  • 9 # 利刃號

    航母無用論,航母過時論,隱身無用論等等,這些我們都耳熟能詳。歷史終會告訴我們真相,但這需要時間。如今航母無用論在中國已基本沒有了市場,因為我們自己有了;但航母的用處有多大,爭議還很厲害。所謂“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對於吃瓜群眾來說,要確切的知道航母到底有多大用可能並不容易,但我們可以對比。

    美國是這個世界上擁有航母最多的國家,除了沒多少戰鬥力的小型航母,他一家的數量超過其他國家總和,也是唯一擁有超大型航母的國家,更是參與過航母大戰的國家。航母對於現在以及未來的作戰體系,有什麼優缺點,價值如何,美國最清楚。美國說什麼是一回事,但美國做什麼,一定是最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就在中國一些人宣傳航母過時論時,美國這邊全新一代的航母——福特級已於5月31號正式交付給海軍了。

    美國福特級航母

    對於美國航母,大家比較熟悉的有美國最後一代常規動力的小鷹級,第一代核動力的企業級,第二代核動力的尼米茲級,那麼這個福特級,就是美國的第三代核動力航母。目前世界各主要大國,除了法國的一艘經常出故障的4萬噸的核動力彈射航母外,其他的都是常規動力滑躍航母。相對於彈射航母,滑躍航母飛機搭載數量偏低,出動速度較慢,最致命的是,都沒有搭載固定翼式的預警機。預警機是航母的眼睛,對航母的目標探測起到關鍵性作用,直升機預警機在探測距離、作戰半徑、滯空時間方面跟固定翼預警機有著很大的差距;沒有固定翼式的預警機,將使航母的作戰能力大打折扣。經我軍模擬對比發現,同樣噸位下,滑躍航母戰鬥力只有彈射航母的1/4。

    所以,儘管我們已經有了2艘滑躍型航母,但大家對其戰鬥力並不是很滿意,都在期待中國彈射型航母的出現。說起中國彈射型航母,最新訊息是還未正式開工,不過其噸位在7.5-8萬噸範圍,大致相當於美國的小鷹級航母。小鷹號於1961年開始服役,同年服役的還有美國第一型核動力航母企業號。企業級因價效比太低,只建造了一艘就結束了,然後就是於1975年服役的鼎鼎大名的尼米茲級。說起來,這為世人所羨慕的支撐起美國強大海洋霸權的尼米茲級,卻只是美國60、70年代的技術。

    美國尼米茲級航母

    也許是前蘇聯的倒臺,使美國沒有了壓力,所以近40年來,美國航母並沒有換代。但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總是會爆發的,而福特級就是美國這幾十年新技術的全面爆發。這讓俄羅斯和中國不得不感嘆差距。

    航母說到底是一款海上飛機平臺,其戰鬥力取決於艦載機的效能、搭載量和出動效率。同為10萬噸級航母,艦載機是可以替換的,搭載量的區別也不大,福特級主要提高的是出動效率,而這方面也是制約航母作戰能力的關鍵性因素。戰機要出動,需要加油、掛彈、檢測,有時還需要維修。尼米茲級採用常規保障方式,其加油、掛彈、檢測等分屬不同的區域,戰機要想完成一次起飛作業,需要轉換4-5個工作區域,在有限的航母甲板上,這來回轉換、依次作業的流程,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嚴重影響戰機起飛效率。對於尼米茲級來說,戰機出動準備時間需要90分鐘,而每天的最大出動架次為120-200範圍。福特級採用新一代的“一站式保障”模式,在艦艏中部和右舷的甲板上設定18個“一站式保障”點,每個點包含一個電源保障模組和一個加油保障模組,同時調整武器升降機位置,佈置在保障點附近,並配備相應保障人員。這樣在一個保障點上,戰機就可以同時進行加油、掛彈作業,並完成通電檢測、維修等全套流程,然後轉入起飛區待命。由於不需要來回轉換保障區域,並且可以同時進行多項保障作業,使得整個作業流程時間減少為60分鐘,艦載機整體出動效率提高1/3,每天最大出動架次也增加為180-270。

    艦載機如何停放、排程能獲取更好的出動效率,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

    由於節省了轉換的流程,也就節省了相應的牽引、繫留、指揮排程環節的機械和人員,可以進一步釋放空間和減少使用成本。航母排程是一個系統,需要各個環節改進來配合,比如福特級採用自動掛彈機器人,使每架次的掛彈人員從7-8人減少到1-3人,近一步釋放空間和減少人員成本;F-35C作為新一代艦載機,具有高階維護診斷能力,在著艦前,能夠將自身狀態資訊傳送給航母,使保障人員知道那些需要保障,並提前制定保障方案,進而減少保障時間。對於福特級航母,一些人喜歡談電磁彈射,但在筆者看來,真正有重大意義的,是這個“一站式保障”概念。

    前面說福特級是全面的爆發,所以他的升級是全方位的。在動力系統上,採用新一代的A1B型壓水堆,相對於尼米茲級,動力增加了1/4,發電能力提高了2倍。新的動力系統大幅度減少了在運轉和維護方面所需人員的數量,減額度高達50%,連帶其他方面所精簡人員,福特級船員數量由尼米茲的近6000人減少到約4660人,可謂效果卓著。新的反應堆堆芯壽命長達50年,也就是說,基本在全壽命週期內,不需要更換。充足電力保障下,福特級採用了綜合電力系統,併為鐳射武器、電磁武器等的改裝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現在該說說福特級的電磁彈射系統和先進阻攔系統了。蒸汽彈射系統體積大、構造複雜、易磨損,而且維護繁瑣、需要人員多;電磁彈射體積只有蒸汽彈射的一半,結構簡單,無臨界故障間隔週期提高2倍,所需維護人員減少30%。蒸汽彈射使用大量蒸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4-6%,所以會出現彈射部分飛機後動力嚴重下降而不得不等待恢復的情況;而電磁彈射可以提高到60%,從而節省能源,有利於提高最大出動能力。

    相對於蒸汽彈射,電磁彈射調節更靈活,力度均勻,而且可彈射重量的上下邊界更大,從而可以彈射更大起飛重量的飛機或者輕型無人機,並延長艦載機使用壽命。尼米茲上的攔阻系統在攔截不同重量的飛機時,需要人工調節不同的配重模組,而福特級上的先進阻攔系統則可以自動調節,不僅節省人力,而且力量均勻,可以進一步延長艦載機使用壽命。

    作為大量新技術堆砌的新一代超級航母,福特級在電子系統方面也是全新配置,比如全球首先使用的雙波段雷達系統,一體化、網路化作戰系統。福特級無論是技術還是理念方面,都比尼米茲級先進一代,搭配新一代的艦載機,作戰能力將有巨大的提升。

    也許對於沒有航母的國家來說,福特級無論效能如何,都只是有和沒有的差距;而對於正在建設中的大國海軍來說,則需要認真分析,找到差距,不斷追趕。

  • 10 # 深空電報

    作為取代尼米茲級航母的福特級,也準備造10艘,而且要一直建造到2058年,接下來40年的時間造完。也意味著美軍將在未來40年內造9艘航母,平均4年至5年就有一艘建造,以一對一的模式取代尼米茲級航母。福特級之所以強大,主要體現在集美軍五十年造航母的功力,裡面的經驗已經觸及到航母上方方面面。

    比如使用了計算機虛擬建造技術,讓每個分段、模組間的對接更加精確,咋看之下,好像福特級也就那樣,外觀上與尼米茲級沒有太大的差別,但內部的改變確實很大的。比如人員從3100多人減少到2000人,維持航母執行的人員數量大大下降,表面上看是自動化水平提高了,但深入瞭解可以知曉,這也暗示航母的損管能力也提高了,抗擊沉性比尼米茲級更好。

    除了繼承了過去半個世紀造航母的底蘊,福特級在電子裝置上的整合度也有進一步提升。從艦島的演化就可以看出,福特級的艦島更小,這意味著電子裝置整合度更高,小艦島明顯縮小了佔甲板的面積,有利於部署更多的艦載機。艦島位置的最佳化對於重新塑造航母飛行甲板的氣流有著重要意義,可以讓艦載機事故率降低。

    別小看這些修改,甚至可以挽救一場大災難。這也是五十年造航母得出的一些經驗,為什麼這麼改,不僅僅是表面所看到的那樣。在艦載機的運用上,福特級還增加了部署無人機的能力,這些設計上所體現出現的隱藏技術底蘊才是最需要解讀的。

  • 11 # 虹攝庫爾斯克

    傑拉爾德·R·福特級航空母艦(Gerald R. Ford-class aircraft carriers),在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 CVN-78)正式定名之前,本級航空母艦原本被稱為CVN 21未來航母計劃(CVN 21 Future Aircraft Carrier Program,其中“21”意指這是進入21世紀之後的第一個航母設計)。

    與美國海軍之前的航空母艦相比,福特級航空母艦除了將搭載以F-35C、E-2D等為代表的新一代艦載航空兵武力之外,還在其他幾個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

    主要表現在:彈射器系統,福特級航空母艦將採用完全新設計的4具電磁彈射器系統,利用電磁能量將艦載機彈射起飛,相比之前的蒸汽彈射器,不但節約了淡水消耗,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而且大大增強了彈射效率,並且具備智慧化操作能力,可以精確控制和調節彈射動力,擴充套件了彈射器與艦載機之間的適配性;攔阻著艦系統即先進飛機回收系統,可以快速回收過載返航的艦載機(因為現代化的精確制導武器十分昂貴,如果沒有用完,最好還是帶回母艦,再次使用,而不是著艦之前投擲入海),縮短航空作業週期;新一代航空甲板勤務設施,主要是改進了航空油料和機載武器的再補給和再裝填設施和流程,大大節約了艦載機聯隊進行戰備的所需時間,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加油、掛彈等作業,再次進行出動。

    艦載機武力是航空母艦戰鬥力的核心和基礎,福特級航空母艦的強大之處就體現在具備更加強大的高峰出動架次和持續出動架次,將戰鬥力水平進一步提高。

    建造年表1.2005年8月11日,切割第一塊鋼板,被切割的鋼板為15噸;2.2007年1月16日,美國官方將CVN-78正式命名為“傑拉爾德·R·福特”號;3.2009年11月14日,鋪設龍骨;4.2011年8月18日,結構完工50%;5.2012年4月16日,結構完工75%;6.2012年5月24日,最後一塊艦首分段安裝完畢;7.2013年1月26日,安裝艦島;8.2013年4月15日,艦首上部安裝完畢;9.2013年5月8日,結構完工100%;10.2013年8月15日,最後一臺飛機升降機完成安裝;11.2013年10月3日,安裝30噸的螺旋槳;12.2013年10月11日,幹船塢注水;13.2013年11月9日,正式下水。14.2014年5月15日進行艦上首次彈射測試15.2017年4月8日開赴大海試航,進行海試。

  • 12 # 迷彩派軍事

    你好,我是迷彩派,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來看,福特號航母的動力十分強勁而且耐用。一般來說,一艘航母的服役期為 50 年,而核動力相當於人類的“心臟”,美國以往的核動力航母的“心臟”,一般需 10 年左右時間更換一次,但“福特”號航母採用新一代核動力,安裝了 A1B 型核動力裝置,其發電量是尼米茲級航母的 3 倍。而該型核動力裝置在約50 年的服役期內,不用更換核燃料,實現了理論意義上的無限續航。

    其次是彈射器水平高,眾所周知,彈射器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艦載機的出動效率。與尼米茲級航母一樣,“福特”號也擁有 4 部彈射器,但它首次採用電射器,能夠更快捷高效且柔和地彈射飛機,遠遠超越了效能特點並不突出的尼米茲級蒸汽彈射器,從而更好地滿足了艦載機的起飛需求。

    據悉,以往的美國航母起飛裝置多是蒸汽彈射器,其缺點一方面是功率不可調,雖能彈射 30噸以下的艦載機,但無法彈射重量較低的無人機。如果強行彈射,會破壞飛機結構影響飛機壽命;另一方面蒸汽彈射器體積和重量較大,一要消耗大量淡水不利於海上持久作戰,二要消耗大量蒸汽,在彈射數架滿油滿載起飛的戰鬥機後,航速就會大幅下降,限制了另一撥出動攻擊的飛機數量。而電磁彈射器能彌補蒸汽彈射器的缺陷。

    圖:福特號航母

    與尼米茲級航母相比,“福特”號的航空戰力明顯提升,除首次採用電磁彈射系統之外,在隱身艦載機方面也有創新。 “福特”號上的主力艦載機,全面更換為具備隱身效能的 F-35C 戰機,以替代服役的 F-18E/F 戰機。這種艦載機隱身性更好、機動性更強,既可執行精確打擊、海上監視、空中早期預警、戰場評估,也可擔負支援反潛和搶險救援等任務,作戰能力突出,有可能改變未來海軍空戰的模式,堪稱“福特”號最犀利的“鷹爪”。

    “”福特”號如果能與其他艦船和武器裝備系統有效“相容”,戰力成為世界第一將不成問題。

  • 13 # 一條波浪大河寬

    福特級再強也是保護和拓展美國利益的武器!所以我對此艦有多強真沒興趣,我對中國如何學習以致趕超福特級很有興趣!

  • 14 # CC婭茜

    福特級是美國第一種利用計算機輔助工具(CAD)設計的航空母艦,造價高達驚人的129億美元,應用了虛擬影像技術,在設計過程就能精確模擬每一個設計細節,並且預先解決相關的佈局問題,對各部件實際製造的掌握精確度也大幅提高,此外也容許多組團隊在同一時間分別進行設計開發,節約時間。乍看之下,福特級的佈局似乎與尼米茲級大致相似,不過實際上仍做了相當多的改良。飛行甲板佈局方面,如同前述,CVN-21在規劃之初曾出現全新的構型,例如一個將降落區、起飛區分於艦身兩側的大膽構想;不過考量成本與風險後,福特級仍以現役美國航空母艦的配置為基礎進行改良。

    由於航空母艦與艦載機隊的相關運作大幅改進,加上艦內的裝置全面網路化與電腦化,福特級的整體自動化程度較尼米茲級大為增加,有效降低人力需求,故航空母艦操作人員將從尼米茲級的3190人減至2000人左右;減少的約1200名人力中,維持航空母艦本身運作的人員佔了800名,其餘400名是支援艦載機隊的相關人員。此外,美國航空母艦新一代艦載機隊機型種類也比以往降低許多,故艦載機聯隊的人員編制也可能獲得相當程度的縮減。由於人員減少,福特級的平均起居水平也有所增加,不僅每個人的空間更有隱私性,每一間住艙都有廁所。

    在動力系統上,採用新一代的A1B型壓水堆,相對於尼米茲級,動力增加了1/4,發電能力提高了2倍。新的動力系統大幅度減少了在運轉和維護方面所需人員的數量,減額度高達50%,連帶其他方面所精簡人員,福特級船員數量由尼米茲的近6000人減少到約4660人,可謂效果卓著。新的反應堆堆芯壽命長達50年,也就是說,基本在全壽命週期內,不需要更換。充足電力保障下,福特級採用了綜合電力系統,併為鐳射武器、電磁武器等的改裝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美國海軍為福特級研發彈射器時,便不再走蒸汽彈射器的道路,而改發展革命性的EMALS。電磁彈射器的原理則是載流導線在磁場中受力,利用磁通量巨大的瞬間變化而產生的感應電磁斥力,將飛機彈射升空。電動馬達的基本原理是在定子(stator)上通以方向不斷改變的電流,利用電流改變造成的磁通量變化而產生磁場,進而使帶有磁性的“轉子”受力而產生運動。傳統馬達的定子採用環狀排列,使得轉子產生原地旋轉運動;而電磁彈射器則採用兩側式線性感應馬達(DoubleSidedLinearInductionMotor),定子分為兩側直線排列,充當彈射器的軌道,而轉子則在兩排定子之間進行直線運動,轉子上頭便連線了用於牽引飛機鼻輪的梭車(shuttle)。而蒸汽彈射系統體積大、構造複雜、易磨損,而且維護繁瑣、需要人員多;電磁彈射體積只有蒸汽彈射的一半,結構簡單,無臨界故障間隔週期提高2倍,所需維護人員減少30%。蒸汽彈射使用大量蒸汽,能源利用效率只有4-6%,所以會出現彈射部分飛機後動力嚴重下降而不得不等待恢復的情況;而電磁彈射可以提高到60%,從而節省能源,有利於提高最大出動能力。相對於蒸汽彈射,電磁彈射調節更靈活,力度均勻,而且可彈射重量的上下邊界更大,從而可以彈射更大起飛重量的飛機或者輕型無人機,並延長艦載機使用壽命。尼米茲上的攔阻系統在攔截不同重量的飛機時,需要人工調節不同的配重模組,而福特級上的先進阻攔系統則可以自動調節,不僅節省人力,而且力量均勻,可以進一步延長艦載機使用壽命。作為大量新技術堆砌的新一代超級航母,福特級在電子系統方面也是全新配置,比如全球首先使用的雙波段雷達系統,一體化、網路化作戰系統。福特級無論是技術還是理念方面,都比尼米茲級先進一代,搭配新一代的艦載機,作戰能力將有巨大的提升。根據相關資料,福特號長為330米,寬度41米,滿載排水量10萬噸,這些指標與尼米茲級相差無幾。從相關圖片來看,它的飛行甲板與尼米茲級也相差無幾,但福特號許多關鍵性的指標,如艦載機的出動率、全壽命週期故障率、全艦電力容量等比後者均有較大提高,福特級是一艘根據新世紀作戰環境而設計的超級航母。福特級航母有革命性的改進,最主要的是艦載機出動效率,這也是評價一艘航母強大與否的根本標準。目前尼米茲級的艦載機出動能力為每天出動140-160架次,而美國海軍對於福特號的要求是在此基礎上至少提高15%,也就是達到180架次,在高強度的情況下,甚至要超過220架次。同時配合各種精確制導彈藥使用,如JDAM、JSOW等,福特級航母的艦載機聯隊一天能打擊的目標數量由現在的700個增加到1200個。最佳化飛行甲板及作業程式為了提高艦載機出動效率,福特級對飛行甲板、升降機乃至內部結構進行了全面的改進。從相關模型和圖片上來看,福特級的艦島體積比尼米茲級有所縮小,並且位置後退,相應的甲板後端也被延長,這樣增加了甲板面積,尤其是停機區的面積。我們知道,為了安全上的考慮,艦載機在機庫之中是無法掛彈和裝油的,只有在甲板上進行,所以在一段時間內飛行甲板上的飛機就是一艘航母能夠使用的全部作戰飛機。增加甲板面積,尤其是停機區的面積,相應地就提高了單位時間內航母能夠使用飛機的數量,為提高艦載機出動能力打下基礎。為了提高艦載機加油、掛彈的效率,與尼米茲級分散佈置相反,福特級還將加油、掛彈作業統一集中在右舷艦島前方的區域。運作時,飛行甲板上需要加油掛彈的飛機以拖車移至右舷的整補區進行作業,而機庫中的艦載機則由右舷升降機直接送上右舷甲板完成加油掛油,整備完畢後,便由拖車拖至起飛等待區或移回停機坪。相較於尼米茲級,福特級每次加油掛彈的整備時間可望由前者的2小時縮短到1小時以內。所以,儘管我們已經有了2艘滑躍型航母,但大家對其戰鬥力並不是很滿意,都在期待中國彈射型航母的出現。說起中國彈射型航母,最新訊息是還未正式開工,不過其噸位在7.5-8萬噸範圍,大致相當於美國的小鷹級航母。小鷹號於1961年開始服役,同年服役的還有美國第一型核動力航母企業號。企業級因價效比太低,只建造了一艘就結束了,然後就是於1975年服役的鼎鼎大名的尼米茲級。說起來,這為世人所羨慕的支撐起美國強大海洋霸權的尼米茲級,卻只是美國60、70年代的技術。也許是前蘇聯的倒臺,使美國沒有了壓力,所以近40年來,美國航母並沒有換代。但技術積累到一定程度,總是會爆發的,而福特級就是美國這幾十年新技術的全面爆發。這讓俄羅斯和中國不得不感嘆差距。

  • 15 # 小鷹說科技

    由於“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太過於成功,“福特”號下水後總被媒體拿來和“尼米茲”級進行對比。從總體設計上看,“福特”號與“尼米茲”級相似,並沒有脫胎換骨的變化。但是美國海軍認為航母保持先進的訣竅是“平臺+載體”,航母上的各種子系統決定其效能的好壞。基於這種理念,“福特”級航母繼承了“尼米茲”級航母成熟的總體設計,同時也有效降低了艦體建造的難度,控制了生產成本。雖然艦體變化不大,但其“載體”效能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福特”級航母採用了新研製的A1B型核反應堆,相對“尼米茲”級航母的核反應堆,它可以輸出20 兆瓦的輸出功率,發電量是“尼米茲”級的3倍,這為航母上的電磁彈射系統、渦輪電力攔阻裝置、雙波段雷達、電磁軌道炮等“電老虎”供應了充足的能量。更為突出的是,在50年的服役期內,該型核反應堆可以不用更換核燃料,這顯著提升了“福特”級航母的有效服役時間。除此之外,該型核反應堆的構件大大減少,維修保養更為簡單,總計減少了動力系統部門50%的人員編制,有效降低了執行成本。

    “福特”級航母的雷達系統發生了巨大變化,原來相互獨立的雷達系統被雙波段雷達所取代。該型雷達採用有源相控陣天線,分佈在艦島的前方和後方,簡潔明快,利於航母隱身。該雷達系統由S波段廣域搜尋雷達和X波段多功能雷達組成,每個波段各有3個有源相控陣天線。前者主要用於中高空探測與跟蹤,後者用於中低空及海平面的探測與跟蹤及為攔截目標提供火控支援,能夠支援防空作戰、對岸攻擊、海上火力支援、海上搜索、艦艇導航等作戰任務。這兩個波段的雷達共用一套訊號及資料處理系統,重量和體積都有所減少。在雙波段雷達這個“海天神眼”的支援下,再加上改進型的防空反導武器,“福特”級航母的抗飽和攻擊能力明顯提升。

  • 16 # 菲斯塔納

    西屋的新型A1B壓水堆兩座。三條電磁彈射器。艦橋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能夠搭載包括F35C的 90架艦載機,全電推進系統(據說和阻攔索一樣還存在一些問題)。應該比尼米茲級航母戰力高出1.5到2倍

  • 17 # 杜口無言

    福特級航母就是主宰未來海洋的“超級戰艦”!

    福特級航母是美國在艦船建造史上採用高新技術最多,戰鬥力最強的超大型的核動力航母。以他為中心組建的航母戰鬥群,在未來百年內必將是最強的航母戰鬥群。

    福特級的首艦“福特號”在2017年7月22日正式交付給了美國海軍!在2058年前會製造12艘服役!

    福特級比尼米茲級強出很多,一一列舉下!

    第一、航程的大幅提升

    1、新的核反應堆是美國貝蒂斯核動力試驗所最新成果,A1B型核反應堆。這臺反應堆比尼米茲級的A4W/A1G型的輸出功率高出了25%。A1B型核反應堆的使用壽命是50年!

    2、福特級新配備的13500V配輸電系統,供電能力達到了20萬千瓦,是尼米茲級6.4萬千瓦的3倍多。這樣的電力供應滿足了電磁彈射、電磁軌道炮、鐳射武器的耗電需求。

    3、兩臺A1B型壓水堆提供了28萬馬力的動力輸出,這比尼米茲級高出一些。福特級可以保持30節的高航速連續航行,航程可以是無限的。

    第二、電磁彈射的應用

    1、電磁彈射是艦載起飛裝置的革命性發展,以前因為尼米茲級的電力輸出不夠,所以不能改裝到尼米茲級上。也可以說福特級也是為了實現電磁彈射的實際使用才建設的。

    2、電磁彈射的優點:

    (1)能夠彈射載彈量、載油量更大的艦載機,據說可以增加15%。

    (2)能過彈射更多型號的艦載機,顯著增加了航母增加使用更多型號、功能的艦載機。

    (3)徹底的解決了尼米茲級蒸汽彈射時因為蒸汽消耗導致航行動力下降的缺點。

    (4)大大的降低了艦載機和飛行員承受的峰值或脈動過載,從而增加了艦載機的壽命和減少了飛行員的體能消耗。

    第三、自動化和智慧化的全面提升

    1、自動化和智慧化的提升使得加油、掛彈、充氣、轉場、升降等作業大大縮短了時間,縮短保障時間,提高艦載機的出勤率。

    2、自動化和智慧化的提升大大的降低了勞動力的使用,從而減少船員和航空人員的數量。據說可以減少1200人。這樣也還能大大減少後勤消耗。同等儲備下增加航程。

    第四、福特級的甲板進行了最佳化設計

    1、減小艦橋的體積和戰地面積,為艦載機的停放讓出空間。

    2、重新規劃和優化了甲板的起飛,停放區的設計,能增加一些飛機的數量。

    3、著艦區的合理設計使得著艦更快捷簡便,並增加了安全性。

    4、整體的甲板設計使得福特級的出勤率顯著的提高,有尼米茲級的140-160架次每天提高到了220架次每天。這就明顯提高了航母戰鬥群的戰鬥力。

    第五、福特級增加了反導、反艦能力,不單是福特級提升,更主要的是要提升整個戰鬥群的能力。

    第六、因為主艦的提升,也就無形中督促了戰鬥群中其他艦船的儘快更新換代。

    第七、福特級戰鬥群的另外一個優點就是他有一個深藏海底隨行的保護神,“海狼”和“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世界頂尖水平的海下靜音和機動能力,以及超強的打擊能力為福特級提供高了安全係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才能發現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