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川達州人

    一般人不會效死。尤其功成名就之後,大多就有了留念。

    事實上,視死如歸者能夠有幾人?

    于禁敗於威震華夏的關羽手上,全軍覆滅不說,軍隊被俘就是3萬。

    因此,大約,可能就是如此了。

    失敗於關羽,不是自己能力不足,是因為水災。就算自己能力不足,敗於關羽這樣的名將之手,于禁也不認為是羞恥。

    于禁投降了,導致曹操十分鬱悶,于禁跟我近30年,我對於禁不好嘛?

    其實非常好。

    于禁在鮑信死後投靠,跟隨曹操26年,參加了一系列戰役,功勞顯赫,否則不會與張遼徐晃李典樂進並列五子良將。曹操晉為左將軍,這是僅次於車騎(大將軍不常置)、驃騎、衛將軍的天下第四軍職。

    失去晚節的于禁,被江東連帶俘虜遣返回曹魏。曹丕稱帝后給予安遠將軍的雜號將軍閒居,又下令讓于禁拜祭曹操,壁畫上就有于禁跪地求饒,龐德英勇就義的場景,于禁回家嘔血死去,曹丕下令諡號厲。

  • 2 # 中孚鑑

    三國時期,關羽曾水淹曹軍,同時又擒于禁、斬龐德,可謂是威震華夏。于禁和龐德相比,要比龐德追隨曹操的時間早的多,重要的是于禁還是曹操無子良將之一,他追隨曹操後,屢立戰功,深受曹操的器重,曾被曹操稱讚是勝過古代名將的。

    于禁帶兵嚴肅莊重,深受曹操的器重,同時他還是曹操賬下外姓將領中假節鉞的人。要而龐德曾是馬超賬下猛將,後來留於張魯那裡,張魯歸降曹操後,龐德亦一起歸降的曹操。相對而言,龐德追隨曹操的時間很晚的。

    當關羽水淹曹軍時,把于禁和龐德擒住,按理說深受曹操器重、追隨時間很長的于禁不應該投降關羽,而應該寧死不降的。但是他的表現卻出乎意料,他是投降了關羽,而追曹操不久的龐德反而寧死不降。

    曹操聽到這個訊息後,就哀嘆良久的說:于禁和我相交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而不如龐德呢!

    後來東吳襲荊州,關羽被擒,當然于禁也歸了東吳,再後來東吳出於利益關係,又把于禁送回曹魏。因為于禁曾經投降關羽,再次回到曹魏的于禁,自然會受到嘲笑譏諷,于禁在這樣的環境下,時間久了他就羞愧而亡。他去世後,被惡諡為厲侯。

    那于禁投降關羽,是曹操對他不好嗎?還他怕關羽、敬關羽?

    其實,于禁投降關羽,並非曹操對他不好,要知道于禁還是深受曹操的器重,為五子良將之一,同時他又是曹操賬下外姓將領能假節鉞的人,可見曹操對他還是不錯、還是重用的。

    而於禁投降關羽,他被擒後,雖然有點怕關羽,但這怕並非真的怕、或者是隻是怕一點點。他真正所怕的並非於此。

    于禁之所以會投降關羽,就是因為他深受曹操的器重,又被稱勝過古代名將,在這樣的情況以下,于禁起點很高,也可以說是不容他失敗。也不能接受大敗的事實。

    當於禁敗給關羽後,他的心裡防線徹底崩潰了,作為名將的、受到曹操極其重用的于禁,如今卻吃了大敗仗,他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或許是愧於曹操、或許是不敢面對曹操,又或許不敢面對這個現實。

    在種種的原因下,曾經莊重的于禁害怕了,不僅害怕面對現實,也開始害怕死了。所以這時他不想死、想活命,於是于禁最終投降了關羽,而沒有像龐德那樣寧死不降。

  • 3 # 讀出歷史中的不得已

    時勢不同,戰敗投降的得失也不同。當天下諸侯林立時,投降司空見慣,形勢不妙,主動投降的如徐晃、張頜、高覽等,戰敗被擒而投降的如關羽、嚴顏、太史慈等,名聲也不差。于禁投降,不是曹操對他不好,也未必是佩服關羽,因天災而敗,于禁投降也未必有多大的心理負擔。但是,于禁投降時,天下三分的格局基本穩定,此時,統治者對降將因為統戰需要,即使優待但不會重用了,風向也在轉變過程中。

    于禁投降時,有龐德參照。投降後,一直被關羽關押,後被孫權所得,後又被送還曹魏,曹丕封他為安遠將軍,但于禁臉皮有點厚,沒有主動推辭,曹丕心裡不爽,才變著花樣折騰于禁,不久于禁病死。

    總之,于禁結局與他的秉性相關。在東吳時,孫權與他同車而不知避讓,被虞翻指責;曹丕封官時,又不知主動請辭。可能是太看重得失而不知進退,所以悲劇了。

  • 4 # 公元前

    一、于禁礙於關羽的威名,三國的關羽威震華夏,當時關羽攻破襄陽之後,曹操曾想要遷都,以躲避關羽的鋒芒。可見,關羽的威名已經傳遍三國。暫不說關羽之前的戰績,只看襄樊一戰,關羽一人迎戰曹營中的于禁、徐晃等大將,關羽憑藉自己的謀略,仍然攻破了襄陽城,曹魏大軍大敗,將龐德、于禁曹將俘虜。這樣的戰績,在三國亂世裡,恐怕只有關羽一人可以做到。所以于禁很可能是攝於關羽的威名,很害怕關羽,所以才向關羽投降。

    二、個人的價值觀,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在三國亂世,一個大將投靠多位君主的事情非常少。在曹操麾下,除了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很多將領都是在曹操起事之後才投靠曹操的。比如:剛開始張遼是在丁原麾下,後來到了袁紹麾下,再後來就到了曹操的麾下。所以,君擇臣,臣擇君,在三國時代是司空見慣的。

    然而於禁向投降關羽,性質還是不一樣的。于禁本以為,憑藉他的地位與實力,如果向關羽投降,肯定會受到關羽的禮遇。甚至,一向仁義的劉備肯定也會重用他。但他沒想到的是,關羽為人孤傲,他沒想到關羽看不起他,最後竟然將他收押。相反,寧死不屈的龐德卻得到了關羽的讚揚,最後成了關羽為數不多敬佩之人。

    但是讓于禁沒想到的是,他被關押之後,關羽竟然兵敗身亡了。但更讓于禁想不到的是,他本已投降關羽,卻又被部下所俘獲,最後繼續被軟禁。

    當時,孫權為了奪取荊州,竟然向曹操上表稱臣,孫曹結成了同盟,于禁本來是曹操麾下大將,所以孫權在俘獲于禁之後,將於禁送還給了曹操。就這樣,本來受曹操重用信任的大將於禁,此時卻成了騎虎難下的人。曹操在世時,于禁的生活還好。但曹操死後,于禁受到了曹丕的羞辱,最後在獄中憂鬱而死。

    于禁投降關羽可以理解,但于禁卻又是非常悲催的,投降關羽之後,他沒想到關羽兵敗身亡,孫權把他送回到了曹營,他的地位非常尷尬。于禁為曹魏的立下了汗馬功勞,即使投降關羽,也應該受到優待,畢竟關羽威震華夏。但到了曹營之後受到了曹丕的羞辱,于禁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 5 # 舊人何時歸

    首先說一下,于禁投降關羽,既不是曹操對他不好,也不是敬或者是怕關羽,那是因為打了敗戰被擒拿俘虜的,刀架在脖子上,如果你不投降小命立馬就沒有啦!身不由己啊!也不要噴他,如果刀架在我們脖子上,我們又做什麼選擇呢?

    好,把題主的疑惑解答了,我們來看一下於禁在曹魏集團的地位、如何被俘虜的以及被俘之後的事件走向。

    于禁在曹魏的地位

    我們都知道,曹魏集團的武將分為外姓武將和宗親武將,具體都有哪些人,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當時外姓武將比較厲害的有:張遼、于禁、徐晃、樂進、張郃等五個人,于禁是在征討黃巾起義就追隨曹操了,而陳壽在《三國志》中也把這五個人放在一個列傳裡面,他們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五子良將”這五個人在曹操親征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先鋒。而五子良將之首,歷來就是在於禁與張遼之間產生分歧的,不過誰是首不重要,已經突出他的地位了,我們再來看于禁在曹營的官職和權利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冊封為魏王,對部下的任免更加隆重。同年八月,曹操以鍾繇為相國,始置奉常宗正官。于禁也在後來遷為左將軍,假節鉞。

    ”假節鉞“是什麼概念,那是規格極高的,不但可以隨意斬殺觸犯軍令計程車卒,還可以代替君主出征,並擁有斬殺節將的權力。所以不存在曹操對於禁差不差的問題,不過,這些待遇也是于禁的能力與實力得到的。

    于禁被關羽俘虜原由

    當時劉備剛剛攻佔漢中進為漢中王,留守荊州的關羽為對應漢中攻勢,發動了襄樊之戰,兵鋒直指襄陽、樊城。當時樊城守將曹仁抵擋不住關羽的攻勢,向許都求救,曹操令于禁督七軍,共計三萬人支援樊城,當時正值秋天,八月的襄樊地區大雨連綿,而關羽又熟悉荊襄地區的水文氣候,抓住于禁把軍隊駐紮在低窪之處的弱點,于禁七軍被漢水猛漲淹沒,于禁也被生擒。當時曹操還說:于禁跟了我三十多年,臨陣怎麼反而不如龐德?

    于禁的人生結局

    我們都知道,關羽很快就被東吳偷了後方,進而佔領荊州,于禁也就被獲釋到了東吳,一直到曹操死後,曹丕繼位,于禁才回到魏國,曹丕表面上對於禁表示安慰,任命他為安遠將軍。 卻在於禁拜謁曹操的陵墓時暗地裡羞辱他,于禁覺得丟臉而羞愧得病死去,被追諡為厲侯。

    浪花淘盡英雄啊!如果當時于禁寧死不降,歷史又會是怎麼樣一番景象呢?

  • 6 # 電競囡囡

    于禁,魏國五良將之一。他最早隨鮑信起兵,後來又一起歸附曹操,被任為官軍司馬。從此跟隨曹操四處征戰。有一次曹操的青州兵四處搶劫,被于禁追殺後就去告發于禁叛變,恰好此時張繡叛變來攻,于禁就先紮下營寨才去見曹操,曹操問他怎麼不先來解釋,于禁認為分辯事小,退敵事大,曹操因此十分高興,於是封他為益壽亭侯。後來敗呂布,破袁紹,于禁與其它五良將都輪流任先鋒官而表現活躍。還有一次曹操厭惡朱靈並想撤掉他的兵權,就派于禁去辦,于禁手執文書僅帶數十騎就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就是這樣地令人畏懼,被遷至左將軍。建安二十四年,關 圍曹仁,于禁去救援,但被水淹七軍而被擒,于禁投降了敵人,而他手下的龐德卻不屈被殺。

    後來關羽被孫權所破,于禁也就歸屬了吳國,直到黃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國,那時他都已經鬚髮皆白,面容憔悴,淚流滿面。曹丕就命他去拜見高陵(曹操的陵墓),因為陵中畫有他屈膝降敵,龐德不屈的圖畫,所以于禁不久就羞愧發病而死,死後追諡為厲侯     ——事實上曹丕耍了于禁,投降是曹操的密令。當時,于禁七軍缺糧,曹操就想關羽也肯定缺糧,於是驚天計策湧上心頭。曹操派親信密令于禁詐降,如果龐德不服就除了他。可惜于禁心軟沒殺龐德,結果從此沒法翻身。“水淹七軍”的真實是恰好下雨了,于禁就找關羽說:我們被淹了,投降你老人家了!關羽一看雨下得不大,心裡嘀咕為什麼這就“淹七軍”?不過關羽是三國名列第一的自信主義者,他當然不怕詐降,於是就讓幾萬大軍全部挪過來。糧食不夠了,怎麼辦?繼續看詐降後的發展。    于禁的投降上演了三國之中人數最大規模的投降,也成全了呂蒙白衣渡江的計謀:  從史書中所記載的“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盡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惟城未拔。”(見《三國志·孫權傳》)情況看,估計七軍的絕大部分都跟隨於禁投降了。如此大規模的投降,在這之前的三國交戰史上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三國志·呂蒙傳》中記載: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舳艫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   如果於禁不降的話,三萬將士就不會帶至江陵,江陵也不會大規模的缺糧,也不會要從湘大規模的運送糧食,那麼東吳就不會有那麼多的人輕而易舉的渡江成功。  按江陵城防來說,區區幾千人馬是不太可能在短短几天的時間攻破,想當時周瑜數萬人馬攻打曹仁區區幾百人防守的江陵城都要歷時數月。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地讓人不可度測啊!人算不如天算。江陵城被破的訊息傳到在前方關羽,關羽硬是不相信,說實話,不是關羽傲慢,就是哪個人也不太可能會想到,看上去堅不可摧的江陵就這樣沒了。    ——于禁的詐降誰知道成全了呂蒙!!他其實已依足了曹操的吩咐,這一戲演得很精彩,可惜,被吳搞了局。後來于禁降吳,就不是詐降了,他對老大的“妙計”相當失望!被徐晃搶了頭功不說,還讓呂蒙撿了個大便宜,於是他就真正降了!最終於禁歸魏國,跟曹丕說出當時的“詐降實情”,曹丕當然是知情的,但為了統治需要,曹丕也只能厚著麵皮說:你跟我爹去解釋吧!於是就命他去拜見高陵(曹操的陵墓)。    ——唉!可憐的于禁!

  • 7 # 圍城百年

    在三國時期,猛將謀士各為其主,其實沒有什麼國家和民族氣節一說。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有點類似超級上市公司的高階職業經理人。你得曝光程度很高造成了你得名聲和氣節很重要,但是和腦袋比起來就不一定那個更重要了。

    比如張遼、關羽、黃忠、甘寧、姜維等等名將都有投降的經歷,但是他們不丟人。為啥呢,他們是戰將,打輸了敢於認輸,現在另外一家大公司挖自己還是去效力就好了。只要對得起這份工作,盡職盡責沒有大的私心就好了。他們都不怕戰場上戰死,但是已經輸了被俘了,那就痛快認輸另起爐灶。當然,這還得人家願意要你的前提。

    如果投降過於頻繁反覆無常,就把自己的這種特權給毀掉了,呂布就是代表。

    于禁半生得到曹操的賞識且跟隨曹操這麼多年,見過了張遼的投降,見到過關羽的投降,也都沒事啊。自己還是有這種理由和機會的。況且,曾經和關羽也做過同僚,也可能關係僅次於張遼。所以,于禁認為:一來自己沒有“反覆投降”的不好名聲,可以投一次而不被罵;二來投了關羽也不被虐待;三來自己和曹操關係一直不錯,他不會虐待自己的家人;四、幾萬名手下可以保留性命算是一件善行。

    等到于禁被吳國解救並送回魏國後遭到冷遇,他年齡已高不便衝鋒在前,統帥三軍沒人會服氣,所以冷遇是自然的。等到曹操去世後,于禁算是徹底被魏國給遺棄了,最後說是鬱悶而死,但是好歹也算是壽終正寢沒有死於非命。一個很不錯的結局了。

    再次審題,于禁既不怕關羽也不敬關羽。他是權衡利弊的結果。那麼多人都投降過,于禁的投降真的不算什麼,不論對手下將士還是他自己甚至家人,都是最好的結果。唯一的就是對他的名聲有很大的影響。不像張遼和關羽,投降的時候都是當打之年利用自己後來立功來恢復名譽。于禁已經過了知天命之年加上很快曹操去世,他再也沒有機會給自己恢復名譽,這才落得名聲掃地的下場。

    有機會細說一下於禁的戰功,他依然是個值得敬佩的將軍。

  • 8 # 伊耆角木

    求生欲是人的本能,為了活命投降也很正常。但我一直持一個疑問:于禁真的有投降關羽嗎?恐怕也未必吧。

    要知道,我們一直說的都是關羽“擒于禁,斬龐德”,可不是“降於禁,斬龐德”。只不過是在水淹七軍後,擒獲于禁、龐德後,關羽並沒有殺掉于禁,只殺了龐德。于禁可沒有為關羽帶病打仗啊。只因為于禁沒死就能說明他投降了嗎?我舉三個人:

    第一個是呂布,徐州戰敗後,呂布被擒,向曹操示好,表示如果曹操收納自己,曹操率領步兵,自己率領騎兵,就能無敵於天下。這算是投降了吧,可曹操還是殺了呂布。這說明,頭像的人也可能被殺。

    第二個是嚴顏,張飛入蜀,嚴顏兵敗被擒,張飛威脅殺他,嚴顏表示堅決不投降,西川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最後,張飛敬佩嚴顏,把他放了,還引為賓客。這說明,不投降也可能不被殺

    第三個是關羽,走麥城兵敗被擒後,孫權曾想招攬關羽為自己效力,結果被眾將反對,孫權還是殺了關羽。這說明,關羽投降不投降不重要,被殺不被殺看運氣。

    所以,于禁沒被殺,不說明他投降了。殺不殺于禁完全取決於關羽。那關羽為什麼會不殺于禁呢?大體又有三種可能:

    一、關羽可能與于禁有舊誼

    我們知道,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擊敗,關羽被擒,暫投曹操麾下,期間與曹營不少將領都有交情。比如徐晃就和關羽稱兄道弟,在徐晃率軍解圍樊城時,關羽還稱其“大兄”。那關羽與于禁也有交情,也不是沒有可能。出於當年交情,不殺于禁。而龐德跟關羽肯定沒交情,所以殺就殺了。

    二、于禁官階太高,留給劉備處置

    于禁在朝中官拜左將軍,假節鉞。是曹營除了夏侯氏和曹氏外的外姓武將中地位最高的。這樣的人,關羽可能覺得不好隨意處置,要等劉備的決定。而龐德不過是個雜號將軍,關羽可以自行處置。

    三、于禁的地位,留下可以羞辱曹操

    于禁是曹操的嫡系,很早以前就隨曹操出生入死,又有左將軍的官位,假節鉞的特權。這樣的人,不可多得啊。留在身邊,看到曹軍,甚至曹操本人,就把于禁拉出來遛一遛,可以提振自己這邊的軍心,打擊敵軍的氣焰。龐德地位低,無足輕重。

    所以,基於以上三種可能性,關羽很有可能因此就不殺于禁了。有人可能說于禁為什麼不自殺,那可不是那麼容易的,自己也沒這個勇氣,關羽怕是也會派人看著。

    當然了,說于禁沒投降也是個猜測。如果於禁真的因為苟且偷生,就這麼投降了關羽,可能性也不小。畢竟,求生欲是與生俱來的,如果誰都能視死如歸,那些壯烈犧牲的義士也就沒什麼稀奇了。

  • 9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建安二十四年,蜀漢鎮守荊州大將關羽,率軍圍攻曹魏襄陽守將呂常,樊城守將曹仁。曹仁兵力捉襟見肘知道不敵關羽,所以曹仁向曹操求援,本來曹操準備讓自己的兒子曹植領兵前去解救曹仁。這也是出於培養考驗曹植的目的。但傳令兵到了曹植所處後才發現,曹植喝的酩酊大醉不能自理。所以曹操更改了命令,轉而派遣更為穩妥的大將於禁率軍三萬救援曹仁。

    本身於禁如果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對陣關羽,也不至於被關羽擊敗。于禁倒黴就倒黴在其官職沒有曹仁高,親厚程度也不如曹仁。所以于禁只能聽名於曹仁。曹仁命令于禁和龐德屯駐在樊城北部的低窪地區。于禁不敢違命只能遵從,但當時正值梅雨季節,關羽利用秋雨過多、漢水暴漲,將於禁連同龐德打的全軍覆沒。龐德誓死不降被關羽所殺,于禁卻在關鍵時期慫了,率軍舉手投降。並不是曹操對於禁不好,而是于禁自己怕死。結果導致一世英名毀於一旦。曹操知道于禁投降後也是久久無語,良久才感嘆道“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怎麼面臨險境,反不如龐德!”由此可見,于禁的突然認慫讓曹操也是極為詫異的。

    于禁的歸降談不上什麼身在漢營心在曹。也談不上什麼尊敬關羽還是怕關羽。他的投降單純的就是于禁的本能反應。于禁早年在曹營一直以勇猛善戰,忠誠而聞名。他的這一次投降可以說是毀了他在曹魏的良好形象。至於于禁為什麼投降,我認為可能有兩種原因。首先,于禁是個旱鴨子,面對決堤之洪水,于禁這個旱鴨子徹底被嚇著了。正所謂螻蟻尚且偷生,很可能于禁在經歷了洪水之後徹底的擊潰了他的勇氣,他的求生欲佔據了上風。面對死亡于禁慫了。或許在戰陣上拼殺于禁不惜一死,但讓他被洪水淹死,于禁徹底的畏懼了。想明白這一點後,于禁也就自然惜命了起來,最終投降關羽。

    另一個原因可能就是,于禁認為樊城之敗罪不在自身,他的投降可能是真的投降,就是想表達對曹仁錯誤安排的不滿。《魏書》也有記載“樊城之敗,水災暴至,非戰之咎。”這就說明樊城之敗算不到于禁頭上。這裡面和關羽沒有任何關係,如果於禁怕關羽,早在曹操安排他救援曹仁的時候他就會推脫了。所以懼怕關羽這事並不可信,歷史上關羽還沒有厲害到那種程度。

    于禁這一投降徹底的毀了自己。孫權攻破荊州後,于禁也得以脫身到了東吳暫居。雖然此時于禁仍是俘虜,但孫權卻沒有苛責他。曹丕稱帝后,孫權俯首稱臣,為表誠意,孫權把于禁送回了曹魏,曹丕表面上安慰于禁,但實際上卻刻畫壁畫侮辱于禁是投降將軍。于禁見到後羞愧難當不久後就活活鬱悶死了。于禁一輩子都沒做什麼錯事,唯獨做錯了一件事,導致自己名聲盡毀,最終自己還憋屈而亡。

  • 10 # 綠野萍蹤01

    于禁投降關羽,並非曹操對他不好,也不是敬畏關羽。根本原因在於,于禁貪生怕死,祈求關羽活命。于禁只是投降,是戰場上正常的選擇,並不意味著背叛。

    巧合的是,迫使于禁投降的關羽,自己也有兵敗投降的經歷。關羽投降得到了高度頌揚,于禁投降,則被認為是喪失氣節,是一種莫大的恥辱。這是為什麼呢?

    于禁依然是五子良將

    陳壽作《三國志》,以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合傳,稱:“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簡而言之,陳壽認為這五人是曹營的“五子良將”。在五人傳記結尾處,陳壽還特別提到于禁,說他:“于禁最號毅重,然弗克其終。”

    陳壽的意思是說,于禁以剛毅持重著稱,但沒能堅持到最後。這句話,隱含了于禁在樊城之戰時,被關羽活捉,失掉了“毅”字,“毅重”沒能做到有始有終。陳壽的評價是十分客觀的,同時,也代表了曹魏幾代人對於禁的看法與評價。

    《三國志》是陳壽降曹之後編纂的,自然帶有很大的曹魏觀點。所以,于禁的投降,並沒有被曹操視作恥辱變節。于禁在歷史上,仍然保持著“五子良將”的榮譽稱號,一個“良”字,不僅是對其善於用兵,對曹魏作出貢獻的肯定,也是其道行達到了一定的高度,符合“良”的標準。

    于禁,字文則,原本是鮑信手下,曹操統領兗州時,于禁帶著手下投奔了王朗(《三國演義》說他被諸葛亮罵死)。王朗十分驚異於禁的才華,說此人足可擔任大將軍。曹操得知王朗的評價後,便召見了于禁,拜他為軍司馬。很快,曹操就讓于禁獨當一面,四處征伐。于禁不負所托,簡直可以說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在“五子良將”中,于禁是單獨帶兵最多的將領,立功也最多,果然具備大將軍之才。所以,陳壽在給五子良將下評語時,把于禁放在第一位。而且,還很遺憾的說,于禁(也包括樂進、張郃)的事蹟還有遺漏,不如張遼、徐晃的詳細。

    于禁除了善於帶兵打仗外,還有“持軍嚴整,得賊財物,無所私入”的品質,從不貪昧戰利品。因而,曹操十分欣賞于禁,在五子良將中,於文則得到的賞賜最多,封贈也最厚。

    從《三國志》的記載看,于禁沒有因為投降關羽而受到曹魏的貶斥,也絕沒有因為這件事情而被打入另冊。

    三國時期,投降的事情並不少見,無論出於何種目的的投降,只要不是背叛,都是可以得到諒解的。于禁只是投降而已,沒有背叛曹操。即便是投降叛變,也有“明珠暗投”這一說,在成王敗寇的遊戲規則裡,反倒是“識時務者為俊傑”了。所以,于禁投降關羽,並非是曹操對他不好而背叛,也不是懼怕甚至敬服關羽而屈膝。

    于禁不可能再度為劉備效力,因為,在關羽被擒殺之後,于禁便到了孫權手上。假若要背叛曹操,于禁完全可以選擇求饒,為東吳做大將。

    于禁投降實際上是貪生怕死

    自投奔到曹操帳下之後,于禁的軍事生涯十分順利,從當初的軍司馬節節上升,官職時攀新高。曹操在宛城被張繡殺敗,退至舞陰。曹軍無主,頓時大亂,眾將分兵從各條小路尋找曹操。于禁則獨自帶領數百人,平定了試圖重新作亂的青州軍,確保曹操到來後的穩定局面。曹操十分讚賞于禁,於是,“錄禁前後功,封益壽亭侯”。

    眾將得封侯,于禁恐怕是非常早的一位。至建安二十四年前,于禁官至左將軍,假節鉞,食邑五百戶。曹操封賞于禁尚嫌不足以表彰的功績,還把于禁的一個兒子也封為列侯。

    此時的于禁功勞很大,官位很高。同時,北方平定,也享受到了富貴榮華,“毅重”之氣恐怕也漸次消耗了。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命于禁、龐德前往樊城協助曹仁抵禦荊州之兵。《三國志·于禁傳》中,這一段歷史寫得十分簡略,只說“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皆沒。”彷彿僅是因為天氣異常導致漢水猛漲,于禁沒有及時防範,七軍遂被淹沒。

    從《三國演義》中看,水淹七軍是關羽的得意之作,是一場有預謀的軍事行動。實際上,這僅是演義而已,從《三國志》的記載看,確如於禁傳記所言,就是一次偶然的天氣變化所導致的戰爭結果。《三國志·關羽傳》也是這樣說的:“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幾乎與于禁傳記中的記載一模一樣。

    但是,不管怎麼說,作為軍事主管,于禁的排兵佈陣沒有考慮到極端天氣因素,導致失敗也是有責任的。縱觀於文則打仗,從來沒有這樣的大敗筆,這次失算,除了百密一疏之外,大概與他長時間不臨戰陣有關。

    從於禁的履歷看,于禁在被俘前打的最後一仗,是協助臧霸、張遼攻打梅成、陳蘭,這是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的事情,也就是說,于禁前往樊城協助曹仁攻打關羽,與此戰已經相隔整整十年了。

    十年間的養尊處優,除了消磨了“毅重”之氣外,更容易使人沉醉與榮華富貴的享受之中,自惜羽毛,也是在所難免的。因而,于禁被關羽所擒,立即投降。

    曹操聽到這個訊息後,十分惋惜,感嘆道:“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曹操並沒有責怪于禁,僅是與龐德對比,深有遺憾罷了。曹操應當十分理解于禁,螻蟻尚且偷生,何況富貴如於禁者。在三十年間,于禁有膽有謀,絕非貪生怕死,臨陣畏怯之輩,這一點,曹操自己也十分肯定。

    于禁慚恚而死

    從孫權那兒回來之時,曹操已經去世,曹丕篡奪了帝位。有一天,曹丕召見了于禁。此時,於文則鬚髮皓白,形容憔悴,見了皇帝,頓首哭泣,無地自容。曹丕很好的寬慰了于禁,以荀林父、孟明視故事,肯定了于禁對於曹魏所建的功績,勉勵他繼續為魏國建功。曹丕拜于禁為安遠將軍,讓他出使東吳。

    臨別之時,曹丕讓于禁去鄴郡拜謁曹操陵墓。不知是為了羞辱于禁,還是提醒于禁此去江東當盡忠竭力,曹丕事先讓人在墓室中畫了一幅水淹七軍圖,得勝的關羽氣勢凌人,龐德憤怒不降,于禁則做投降狀。看到這幅畫,于禁羞愧無比,又十分憤怒,羞憤交加而發病辭世。

    于禁雖然對自己的貪生怕死羞愧不已,但也為曹丕的不計前功,如此羞辱自己而憤憤不平。曹丕的本意究竟如何,《三國志》中沒有點明,《三國演義》評議道,曹丕認為于禁被俘不能死節,便以繪畫的方式來羞辱於他。這層意思,當然不能排除。但于禁死後,曹丕卻沒有忘記他的功績,封其子於圭繼承了益壽亭侯,諡于禁為厲侯。則又說明曹丕並沒有置於禁於死地的故意,曹子桓固然沒有乃父胸襟,但也非不能容人之輩。

    曹丕確實有懲戒于禁的意思,但若說一定要把他逼到絕境死地,史書也沒有給予肯定的描述。曹丕雖然做了皇帝,但長期以來跟隨曹操東征西討,見證了曹魏一步步壯大,于禁等人功不可沒。但是,于禁投降關羽,曹魏來說畢竟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羞辱並以此懲戒于禁的屈膝投降,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否則,臨陣怯敵,貪生怕死,如何面對虎視眈眈的孫劉集團。

    曹丕自己並沒有自己的基業,全都是繼承父輩的權勢和人才資源,這樣對待于禁,也有為自己樹立威信,臣服虎狼之輩的意圖。

    于禁羞憤而死,曹丕似乎也達到了目的,也感覺有點過了,這才封了他的兒子。假如曹丕直接殺掉于禁,可謂明證刑典,誰也不會多言。因而,曹丕讓于禁拜謁曹操陵墓,目的還是把父輩的事情交給父輩處理。于禁倘若有羞恥之心,自當愧對曹操的知遇之恩,不死也當效忠新帝曹丕。

    曹操對於禁很失望,是因為有龐德做參照。《三國演義》中,龐德英勇無比,抬棺死戰關羽。在一次對陣中,龐德一箭射中了關羽左臂,正待追擊,于禁忽然鳴金收兵。書中交代,于禁嫉妒龐德,害怕他搶了功勞,這才從中使壞,使龐德錯過了斬殺關羽的良機。這段故事在正史中是沒有的,羅貫中這樣寫,無非是要把于禁寫得很不堪,為其投降做鋪墊。曹操以龐德比于禁,最主要的是龐德沒有投降,死於關羽刀下是烈士,保全了氣節與曹操的顏面。

    三國時期,不斷改換門庭者不在少數,五子良將中,除了樂進以為,其他四人全部是“投降”過來的。曹操早期,不斷的招降納叛,也經常放虎歸山。其中,對關羽的投降和反叛,曹操不僅沒有追殺,反倒十分理解,甚至有點敬佩。關羽的投降,與于禁的性質是一樣的,並不是《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土山約三事,降漢而不降曹。無論《三國志·武帝紀》還是關羽傳,都只說關羽守下邳被曹操所擒,沒有那麼多氣節表現。

    關鍵在於,于禁投降不是時候,倘若在中原逐鹿的時候戰敗被擒再投降,迴歸曹營也不會是一件十分恥辱之事。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于禁投降關羽則是不識時務的典型。所以,關羽可以享受廟祭,于禁則不能進入曹魏太廟。在魏國太廟二十六功臣中,于禁是五子良將中唯一沒有牌位的一代名將,而張遼、張郃、徐晃等降將則堂而皇之的高居廟堂。

  • 11 # 小島知風

    建安二十四年蜀漢大將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圍攻曹操的襄陽和樊城,曹操為了抵禦關羽,派出了曹魏集團外姓第一大將於禁和副將龐德統率七軍(三國時期七軍共計三萬餘人左右)開赴襄樊抵禦關羽。

    于禁跟隨曹操三十餘年,轉戰四方,立下戰功無數,于禁也是曹操集團中第一大將。

    當時劉備自封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這就是相當於全權特使,在荊州地區關羽可以全權處理軍務事宜而不用稟報劉備。

    而曹操這邊襄陽守將曹操的親戚曹仁管拜徵南將軍、假節,在這裡說一下根據漢魏規定,假節鉞高於假節,而支援曹仁的于禁被曹操管拜左將軍、假節鉞,這是曹操集團外姓大將中唯一假節鉞的大將,即使後來的張遼、徐晃等人都沒有這等待遇,這說明了在曹操這方面于禁的地位就相當於劉備集團的關羽。

    從這一系列可以看出曹操待于禁不是不好,而是對待于禁更高於其他將領,而於禁對曹操也是感恩圖報,盡心盡力,所以曹操和于禁之間不存在不愉快不和諧的關係。

    那麼為什麼于禁會投降關羽,其實在這裡我想給於禁鳴一次不平,關羽水淹七軍並非關羽用兵如神,也並非于禁無能,而是關羽運氣太好,老天爺幫了他,于禁大軍剛到樊城駐紮,便趕上天降暴雨,連續幾天暴雨導致于禁大營被水淹沒,關羽乘勢派船隊圍剿才攻破了于禁大營。

    《三國志》中有明確記載:《于禁傳》:“秋,大霖雨,漢水溢,平地水數丈,禁等七軍盡沒。”《曹仁傳》:“時漢水暴溢,于禁等七軍皆沒。”《龐德傳》:“會天霖雨十餘日,漢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七軍因此皆沒。”連司馬懿都說:“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

    于禁七軍覆沒只在幾天之間,這也是出乎曹操意料的事情,因為在曹操心目中於禁能力是非常不錯,能與古之名將相媲美,即使扛不住關羽,也能抵抗關羽幾個月,他本來是打算親率大軍支援于禁,結果數日之間于禁七軍覆沒,震驚了曹操。

    而於禁之所以投降,于禁不是敬畏關羽,而是他敬畏生命,因為暴雨淹沒軍營以後,于禁七軍將士可是三萬多人的性命全在於禁手裡,如果是死在戰場上被敵人斬殺,那麼這是理所應當,但是這是被老天捉弄了,這是非戰之敗,如果三萬多人都被暴雨淹死,于禁心如何能安?

    于禁是出於將士生命考慮,所以在水淹軍營以後,關羽又乘勢來攻,于禁不得已下達了投降的命令。

    如果是在戰場上于禁被關羽正面擊潰,即使于禁被活捉,于禁可能都不會投降,但是天降暴雨,非戰之敗,于禁不忍無辜的將士喪命,所以才投降了。

    于禁的副將龐德被關羽擒獲後寧死不降,被關羽斬殺,曹操聽聞這個訊息以後非常震驚,所以有了那句話“吾知文則(于禁字文則)三十載,何以臨危之際反不如龐令明(龐德字令明)乎。”

    曹操與于禁相識三十餘年,即為上司也為知己好友,所以曹操即使知道于禁投降的訊息後,也沒有牽連到于禁的家人,于禁的兒子依然享受高官待遇。

    而他的副將龐德不一樣,龐德是馬超舊將,跟隨漢中張魯投降到曹操手下,而且彼時舊主馬超為蜀漢大將,龐德堂兄龐柔也為劉備集團得力干將,所以龐德如果投降,那麼他在許昌的家人勢必遭到牽連,而於禁與曹操的交情卻不會這樣,所以于禁可以投降,龐德必須死節。

    于禁嚴格來說就是單純的投降,他從始至終沒有背叛過曹操,他也沒有為關羽出過一份力量,關羽敗亡後,他被吳國所虜獲,也依舊沒有為孫權出過力,他一直以曹魏臣子自居。

    從這裡可以看出于禁投降和別人的投降不一樣,他和後來蜀漢的黃權投降曹丕不一樣,黃權後來在魏國一直身居高位,為魏國效力,而於禁從來沒有出任過蜀漢或者東吳任何官職,他從始至終都是曹魏之臣。

    所以我認為在歷史上于禁投降之時一定和關羽達成了某種協議,他投降,但絕不為劉備集團效力,而且關羽必須保證七軍將士生命安全,而關羽向來以仁義體恤士卒著稱,所以應該是也被于禁所打動,答應了于禁投降。

    後來于禁和這七軍俘虜都被關押在荊州關羽的大本營,關羽也是非常信守諾言,在荊州軍糧嚴重不夠的情況下,關羽還費盡心力為這三萬多俘虜籌措糧草,沒有餓死俘虜,善待了這些俘虜,其實這些俘虜也成為拖垮關羽的原因之一。

    可以說于禁用自己的一世英名保全了三萬多將士的生命,難道這種行為不偉大嗎?後世都在唾棄他貪生怕死,可是有誰真正站在於禁的角度想過這個問題。

    中國人可以崇拜殺神白起,但是卻不能包容保留了三萬將士性命的于禁,一將功成萬骨枯,于禁沒有踩著士兵的白骨,所以他就違背了歷史規律,遭到後世唾棄。

    這也是我上面說到的,我要為于禁鳴不平,一位敬畏生命的將軍,用自己一世聲名換來了三萬多人的性命,但是他卻還要慘遭後世唾棄,被人稱為貪生怕死,如果他真是貪生怕死的小人,他最後就不會重回魏國,受曹丕羞辱,他投降蜀漢或者東吳,以他的軍事能力絕對會得到重用,但是他沒有,他默默承受了所有的羞辱以及後世人對他的誤解。

    我時常在想如果把當時于禁換成我們現代人,我們會如何去做?

    我在很多年以前讀《三國志》的時候讀到于禁被水淹七軍這一段,我總覺得他敗的很冤,確切的說是他運氣不好,一直想為于禁鳴不平。

    最後奉上一首為紀念于禁將軍的詩:

    漢末天下亂,黎民不聊生。

    妖人惑眾意,諸侯逐鹿鳴。

    蒼茫東海闊,巍峨泰山青。

    齊魯英雄地,代有將相生。

    周武傳血脈,於公高門庭。

    少年出山海,願為亂世平。

    鮑信募壯士,慷慨從軍行。

    王朗薦僚下,可有大將風。

    一役拔廣威,徐州初顯名。

    陷陣東西戰,平虜南北征。

    威重如泰山,進退自從容。

    霸業難初創,將軍不沒功。

    袁曹會官渡,豪傑決雌雄。

    壯毅為先登,雄氣振軍營。

    北軍如潮浪,勢摧延津城。

    瓊飛玉碎後,巋然柱石峰。

    馳騁黃河上,縱橫北國中。

    掃蕩中原路,半壁塵埃清。

    威隆節與鉞,位重左軍鋒。

    百戰浪淘沙,虎威華夏名。

    英雄欲無盡,戰端起樊荊。

    風雲有不測,七軍沒水中。

    卅年感知遇,榮辱顧何輕。

    屈伸權大義,無愧毅重稱。

    勝敗自有常,曇花現俄傾。

    蒼天垂雨淚,人間實與名。

    輾轉荊楚地,飄零吳越風。

    聞歌鄉思淚,三年始重逢。

    高陵祭先王,來遲去何匆。

    愴然見塗壁,新帝意自明。

    君臣義已盡,故國緣也空。

    黃泉追舊故,相聚再崢嶸。

    滄海寄我魂,青山住我靈。

    紙竹終灰滅,海闊山自青。

  • 12 # 歷史新人小Q

    于禁是五子良將之一,他在曹操軍中屢建奇功,無論是破袁紹、敗呂布、還是戰樊城,身先士卒,勇不可擋,還有他十分擅長練兵,曹操軍中的青州兵就是最好的證明。作為一個將軍,他是很不錯的。雖然他無奈之下,降關羽,可是我們想想在那個時候,他還有別的選擇嗎?不投降就是死,自己死沒什麼,他的妻兒,家人呢?將心比心,如果你就是當時的他,會作何選擇?他並不是沒有氣節,在宛城張繡兵臨之際,他以大局為重,先佈防後去見曹操請罪,足以看出他很優秀,古今名將幾人能做到如此?

    其實,我個人認為,于禁是曹操手下不可多得的作戰良將,只是這位將軍不太講究仁義道德,是一位職業軍人!拿一件事來說,袁紹平定後。他好友昌豨反叛,于禁平亂,昌豨請降,于禁為了避嫌,直接揮淚斬好友了!他完全可以綁了昌豨面呈曹操的,可能他覺得沒必要吧!他是個實幹派,就像他投降,他覺得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後來被東吳送回魏朝廷時已經很憔悴了,曹丕又有意無意的提他投降之事,被氣死了!可能他到死才明白,不管他自己怎麼想,社會是在意名聲的,功過不能相抵啊!他死後,追諡厲侯,威嚴而不隨和為厲,評價可見一斑!

    于禁既為五子良將,其忠心可鑑,應該不會是貪生怕死之人。既然于禁已經投降,他為什麼還會因為曹丕話那幾幅畫而羞愧而死?據我所知,漢奸不會因為別人罵他是漢奸而羞愧而死的 還有一種就是于禁,此人不簡單! 他確實在水淹七軍一戰投降,但《三國演義》寫得有些誇張了,完全把于禁寫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廢物。 其實不然,于禁位列曹魏五虎將,絕不是吹來的。于禁有勇有謀,最大優點是治軍有方,曹操對於禁非常放心。 但後來可能是年紀大了,已經不象當初年輕時那樣熱血沸騰,對家庭、親人、生活的留戀多了一些,於是怕死……這是難免的。 想來,三國中那些寧死不降的武將門,假如年紀都增加幾十年的話,想必一半以上都會降了。而且曹操對於于禁投降一事,十分傷心。我個人理解就像被老朋友出賣一樣,畢竟於禁跟了曹操30年,已經超出了君臣的感情。曹操死後,曹丕有意整死於禁,除了樹立自己的威信外,也有替曹操解恨的原因吧。

    以于禁跟隨多年曹操來說不可能背叛曹操,古代人最注重忠義。他投降關羽應該是為無辜的戰士吧,可惜後來于禁背上“可憐臨難不忠曹”的罵名實屬晚節不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庭裝修報價包括哪幾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