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賣手串的大叔

    近年來文玩市場,有大量的小葉紫檀出現,隨之就有很多所謂的專家給出瓣別方法,什麼,沉水法,劃痕法,螢光法。

    個人覺得都不靠譜。沉水法,木頭最忌諱的是沾水,你沉完了水,珠子怎麼戴?怎麼才能不叫它開裂?劃痕法,所有紅木的佛珠在白紙上都能劃出粉紅或紅色的痕跡。難道只要能劃出痕跡就都是小葉紫檀?螢光法,所有紅木木屑浸泡24小時,都會有螢光。

    小葉紫檀從明朝起,就是皇家專用的木材。不管是大臣還是富商都不可以用的,要是找人查到了,那就得去午門了。後來才有了“帝王之木”的雅名。

    瓣別方法主要從幾點:1.價格,三千以上比較靠譜。千八百的看看得了。2.紋路,小葉紫檀的紋路很細,有油線,油格,這是最重要的,類似的紅木有油線,沒油格(比如:紅酸枝、血檀、紅檀等)。3.氣味,小葉紫檀的氣味很特別,無法表達,只有親自體會。4密度,所為的密度就是這棵書的生長時間,可透過宗眼觀察。

    綜上所述,想要購買一條稱心的小葉紫檀,還得學習加上鈔票。(不要想著撿漏,沒漏可撿的,誰都不傻不彪。)

  • 2 # 搞笑娛樂大雜燴

    暴利二:假金星冒充真金星-震撼1、血檀和小葉紫檀的區別從外表上看與檀香紫檀相似,此種木材中間也多有空洞,而且有類似牛毛一樣的紋理。開出的木料呈紅顏色,顏色有深有淺,深色則接近紫檀的顏色。2、非洲小葉紫檀和小葉紫檀的區別非洲小葉紫檀,又名科檀。木料外表,尤其是靠近原木核心地方多呈黃色、金黃色,靠近原木表面顏色漸漸血紅色木料外表細潤平而光滑,不見棕眼或棕線,更不見牛毛紋。這三點,與印度小葉紫檀差別甚大。3、紅酸枝和小葉紫檀的區別紫檀新來料為橘黃色或橘紅色,因為有獨一無二紫檀素的緣故,會隨時間氧化變深,最後成紫黑色。而紅酸枝的顏色新開料偏黃髮幹,因為不含紫檀素,所以其顏色不會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只會在上蠟後顏色會深一點,而且紅酸枝有個特別之處是有些部位會含有綠筋,也就是會有泛綠色的地方。

  • 3 # 文壇木匠

    這串珠子所反映的資訊主要有兩點:

    1、材質。從氧化後的底色看,可確定是小葉紫檀,因為血檀珠子在未盤玩並長時間放置後,顏色應會有偏黃枯澀感,與圖片手串不符,且血檀通常也不會氧化成這樣的紫黑色。

    2、金星,這個才是重點。“金星”即珠子表面分佈的那些星星點點的東西,這個並非單純是常說的“棕眼”和“牛毛紋”,珠子氧化到這種程度,若無“金星”,棕眼和牛毛紋已變得和木質同色,直觀上僅能觀察到淺細的溝坑,不會這麼顯眼。這串珠子表面呈“爆星”狀態,即星點爆滿,且木質導管的豎切面(即所謂“牛毛紋”)處,金屬色多呈連續的線狀,而非斷續的點狀,這是人工金星的明顯特徵。

    人工金星小葉紫檀手串目前市面上多見,尤其是網上,常被拿來冒充天然金星。

    知識普及:天然金星和人工金星

    天然金星。“金星“即珠子的棕眼和棕管中含有類似“金”或“銀”之金屬光澤物質,看起來如金星閃耀,故名“金星紫檀”。 要說明的是,金星紫檀並不是一個紫檀品種,只是小葉紫檀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而已,在本質特徵上與普通小葉紫檀無異。

    紫檀的金星是怎樣形成的?通常有兩種認識:一種認為,金星是沉積在樹木管孔中的礦物質,紫檀的生長地若是地下水富含礦物質,那麼它在生長的過程中將水中的礦物質沉積在體內,就有了絲絲金星;另一種則認為,金星是紫檀在生長過程中分泌大量粘稠的樹膠,並堆積堵塞在導管(棕眼)中,經過長期氧化形成,其表現為管孔內填充金黃色斑點。也有者說金星是木質本身腐爛的結果,是紫檀本身腐爛物質和樹膠的結合物。

    人工金星。顧名思義,“人工金星”就是人為地做上去的金星,其實就是一種生產工藝,故又名“工藝金星”,相對天然金星,又多被稱作“假金星”。

    人工金星製作方法:1、挑選棕眼和牛毛紋較明顯的珠子,有的也會先把棕眼和牛毛紋中的樹膠清理掉,留下更深些的溝坑。2、珠子入袋,取調和好的金膏放入袋裡密封,然後隔袋搓揉,直至金膏均勻塗滿珠子表面,倒出晾乾。3、將塗滿金膏的珠子上機,用砂紙將表面金膏打磨掉,珠子上只剩下棕眼和牛毛紋內陷進的金膏。4、再用膠水等調和液體刷塗在珠子表面以防止金膏脫落,即成。流程如下圖示——

    天然金星因深受市場追捧但資源稀少,為迎合需求,人工金星也就鋪天蓋地了。

    對於人工金星充斥,市場反映不一,有人樂於接受,認為以較低的成本隨意玩玩未嘗不可,但資深玩家通常嗤之以鼻,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認為,人工金星作為一種工藝本身無可厚非,但如總以仿冒者的形象出現就不是好事,任何事物在真與假之間,人們總願擁護“真”排斥“假”。好在目前很多從業者已有了清醒認識,網上出現了不少揭露“假金星”的資訊,不管是出於譁眾取寵還是維護市場秩序之目的,讓消費者得到充分的資訊就具積極意義。據瞭解,其實如今源頭市場並不亂,人工星還是天然星批發環節多是分得很清的,亂的是零售環節尤其是網上。

    關於金星紫檀的經驗鑑別

    重點強調以下幾點——

    1、因生產方法所致,假金星珠子大多為“爆星”狀態,棕管(木導管的豎切面,商家多稱牛毛紋)處“星”基本呈連續的線狀,而真金星珠子棕管處“星”多呈斷續的點狀。這是辨識常見假金星的方法。

    2、金星並非小葉紫檀的專利,血檀等木種同樣也有金星形態,即便是天然金星,確定其材質是否為小葉紫檀也相當重要。網上多見的一些星點粗大、質感粗糙、售價低廉的所謂“金星紫檀”,不僅“星”是假的,可能連小葉紫檀也不是。

    3、真金星是根植於木材內部的,珠子表面有,內部同樣有之;假金星則僅是人為的附加於木珠表面。然,除非剖開木珠檢驗,尋常人單憑所謂“浮感”判定真假是不靠譜的,準確的感覺來自於長期實踐和對大量樣本的細心觀察。

    4、天然金星紫檀,細星通常好於粗星,細星意味著木質密度較高,而密度低棕眼粗顯的珠子,盤玩中金星可能會脫落。故,不能單純以“星”是否會掉落來判斷金星的真假,事實上,除非刻意打磨,多數假星牢固得很,正常盤玩三年五載依然如故。 

    5、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今的造“星”技術日趨登峰造極,一些諸如真假混星的超高仿品屢屢現世,貌似天衣無縫的逼真品相僅憑肉眼難下定論,還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

    6、假作真時真亦假,千萬莫留戀於大量假貨於網上所營造出的行情氛圍,所謂的“業界良心”和信誓旦旦不過是叫賣的幌子。金星紫檀屬於紫檀中的高階品,售價也應體現出高貴性,如售價過於親民,很可能就是陷阱。

    上圖是一串盤玩後小葉紫檀手串,請各位看客分辨一下,上面的星是真星還是假星呢?

  • 4 # 平淡是真8855

    凡是世面上能見到的爆滿或滿金星十有九假!玩紫檀掂的是手感,聞的是氣味,玩的是密度和油性,金星只是加分項而已!

  • 5 # 人間無常事

    從品相上看是紫檀無疑,而且是氧化了一段時間的珠子,並不是新珠子

    金星,一眼假, 個人感覺是這樣的,太過於密集了

    密度不知道怎麼樣,你可以稱重,如果2.0在70g左右,那麼就是一串不錯品質的珠子了,起碼保證了密度和油性

    畢竟密度和油性才是成為玻璃底的前提,過分的追求金星還是沒必要,文玩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隨性最好

  • 6 # 彈指木匠

    挑選鑑別小葉紫檀分為三點

    既然談到鑑別,鑑別的同時我們不也得有一個選購的價值區間。坦白來講就是大概多少錢買的不至於太坑。

    1⃣️用適當的價格購買相應品質的小葉紫檀手串,而不是花了3000買到1000的真貨,花了1000買到200的真貨,所以暴利跟假貨同樣可恥,賺錢無可厚非,商家要賺錢不等於漫天要價。

    2⃣️選到真貨而不是冒牌貨,不是血檀,不是酸枝,不是大葉,而是真正的小葉紫檀。

    3⃣️選到了真正的小葉紫檀,還得知道這個珠子有沒有瑕疵,有沒有膠補,有沒有上油。

    我們先來談第1⃣️點

    選購分為實體店和網店

    買小葉紫檀佛珠,不要去連鎖店買,比如周大福,周生生自己賣梳子的譚木匠,價效比不高,別人一個小店面好幾萬的租金,不賣貴點,怎麼養活員工,一串小葉紫檀的手串去到以上的實體店要貴5倍左右,一點不誇張哦。這個我是有親自去考察的,而且只賣品質特別差的手串。

    可以去一些文玩的市場,開門營業時間比較長的店面去選購,這樣的地方價格相對沒有那麼高得離譜,當然你得會討價還價。

    下面我們重點講網店

    網店淘寶我就不談了,上面幾十塊到幾千塊都有,圖片都一個樣,比的就是誰刷單更厲害,排名就更靠前。

    然後新手一般不懂都會先百度

    我們現在開啟百度搜小葉紫檀

    我們來看看他的價格

    2.0 雞血紅 滿金星

    雖然圖片處理過,但是品質應該還可以,但是!5180???

    這還算不上爆滿呢,勉強算小滿星而已5180?

    還是挺佩服這種高水平的營銷的。

    這個是我用蘋果6sp自然光拍攝的

    對比一下,雞血紅,泥料,滿金星

    這樣的價格不到上面這串的一半。

    我們再看看

    108課0.8的

    我的天吶,這種多星的居然當滿星來出售,並且這錢也太好賺了吧。

    果然去百度搜的都是新手啊

    我只想說800一串 你要幾噸。

    注意看看什麼才算滿星

    手機自然光拍攝

    這樣的才叫爆滿金星。

    我們再看看1.2的單圈

    柴料,並且算是粽眼牛毛紋, 涼茶領導者居然賣420?

    這種料子做出來的手串根本沒有盤玩價值

    以下是我跟朋友的對話

    真的驚呆了我的小夥伴

    明碼標價也不能這樣吧。

    這種泥料1.2的單圈兩三百也差不多了吧。這坑咋這麼多小白跳。

    百度給這樣的商家帶來了非常巨大的流量,但是鉅額的廣告費也是從這些小白羊身上出來的。百度已經不是那個可以用來查資料的百度了。

    下面我們來談談第二種情況

    怎樣鑑別真的印度小葉紫檀而不是其他的各種檀。

    1、看:即察言觀色,檢視紫檀木的顏色及紋理特徵。真正的印度小葉紫檀,剛做好的時候色澤通常橘紅色,經上手之後,顏色慢慢的變成紫黑色,隨著氧化時間的不同顏色會有變化。也可以在新制作的紫檀上粘一塊不透明的膠布,一週後將膠布撕掉,被膠布遮蓋的位置會與周邊顏色明顯不同,這是小葉紫檀的特性無法改變。

    2、紫檀比重大於水,即使是一顆珠子,若是檀香紫檀也會沉於水中,這是最簡單的一個方法,但除了紫檀之外還有很多木頭都可以沉水,所以不能作為絕對的鑑別方法,沉水後,可以做下一步。

    3.聞香氣,若是檀香紫檀在與物體磨擦時則有很微弱的清香氣,用銼刀銼、臺鋸刨的時候氣味很大。燃燒會有白色煙霧,有檀香味,不刺鼻,這個方法可以區別血檀,血檀燃燒後會有刺鼻的味道,沒有檀香。

    但是其實我說這些,新手看了有用嗎?

    答案是沒有用的。寫的這些東西只能是給真正接觸過小葉紫檀的人能有些幫助,味道能形容嗎?手感能形容嗎?

    第三個問題

    怎麼區別

    108課 色澤跟油性都非常的自然,如果上油光照的地方會由於油的原因光是發散開而不是聚在一起自然的過渡。注意看上有的珠子高光處向雨水落在地上一樣不規則散開。這就是典型的上油,如下圖

    不上油高油密的珠子如下圖,不會有油膩感,油性非常高,但是沒有反光處沒有像雨水落在地上的發散感。

    放幾個用手機拍的小葉紫檀手串做參考,未經過任何處理,幫不了太多,希望給不懂的朋友減少一丟丟被藥的機率。

  • 7 # 每日一堂珠寶課

    我們先從小葉紫檀的密度、棕眼、金星等特徵來認識。

    對於小葉紫檀的真假,網上有很多實驗,比如劃痕法,熒光法,酒精法等等,我是非常抵制這些方法的,而且也不現實,它有損手串的完整性。

    我建議的方法是

    1、帶上手套,把手串拿在手裡,搓一搓,用手掌的溫度,搓到微熱;

    2、聞味道,小葉紫檀的味道,是淡淡的木香味,平靜而又莊嚴。

  • 8 # 沐心堂主

    冒充小葉紫檀的紅木確實不少,之前有很多說劃痕法,沉水法,酒精法,熒光法等等,其實都沒法做到鑑定小葉紫檀的唯一性,截止目前,最有效最靠譜的方法就是聞味道了,關於真假鑑別,我之前錄了一批影片,需要了解的可以到天貓沐心堂去看看,實際上,文玩紫檀,不貪便宜買到假貨的可能性非常小,但要追求價效比,你就得好好溫習一下紫檀功課了

  • 9 # 心靈雞湯姆

    市場上主流觀點,正宗小葉紫檀,即檀香紫檀,印度小葉紫檀,產自印度邁索爾邦 也有稱之南部料,這些木料都具有相當的年限,經歷過無數天擇,抗過各種蟲害歷史變遷至今。只有正宗的小葉紫檀才敢稱自己為檀香紫檀,因為只有這種紫檀是具有檀香味的;當你行走在紫檀開料車間時,整個車間瀰漫著淡淡的、似奶油味,似檀香。當你點燃一根小木料時,那味道就像你走進了香火旺盛的寺廟。就目前來說,只有味道是能驗證小葉紫檀的唯一性。

    小葉檀的高品質主要體現在其密度、油性、顏色、和紋理,所以傳統的驗證方法也是圍繞這幾點在做文章,這幾點特性的關係其實具有邏輯關係的,比如密度高自然油性就好,顏色會更深一些,棕眼就會更細一些,都跟紫檀原木的生長年限久有關(也就是大家說的料越老越好,非囤木年限)。

    除了密度可以衡量外,油性,顏色,紋理 靠感官識別的,只能自己多看,多比較。才能發現他們之間細微的區別。比如同種木料部位不同顏色細微的差別,環境光暗影響,個人色感差別,這些不定量常常被那些教人識色的人所忽略掉。所以本來就不全面的辨別知識更會引起懵懂新手的疑惑。

    以我個人的經驗,自己不吃蘋果,永遠不知道蘋果的味道,即使別人描繪的多麼繪聲繪色。比如我自己買來帶的金星手串,我不會用所謂專家的方法去辨別金星真假,相反我會繞開專家的方法,從源頭去挑料,購料,開料等做出來的才是真正自己喜歡的正品。(乾貨,本人經驗,供參考交流)

  • 10 # 文玩攻略

    文玩市場上極其熱門的小葉紫檀是多少玩家的心頭愛,可不料造假小葉紫檀太多太多,面對小葉紫檀水深的情況,我們作為玩家一定要多學習鑑別知識才是最有效的應對辦法。現在鑑定小葉紫檀用礦泉水就能搞定,真的沒有蒙你哦~

    通常小葉紫檀手串都是有一顆多餘的配珠的,可以從上面掛下來一些粉末,放入水中。木屑立即沉底。紫檀的比重是大於水的,這是比較簡單的鑑別方法,但是除了紫檀之外,很多木頭都可以沉水,這不能作為絕對的鑑別方法,還需要繼續進行實驗。

    使用珠子或者是木屑在白紙上劃,白紙上會立即留有橙黃色的痕跡,由於小葉紫檀在古代也被作為燃料,其染色能力是可見一斑的。新料小葉紫檀在白紙上容易劃出紅色痕跡,老料小葉紫檀包漿之後劃痕則不太明顯,多數為暗紅色。

    搖晃幾下,浸泡木屑的礦泉水開始變色了。

    繼續搖晃,發現水的顏色越來越深。

    繼續加大搖晃的力度,熒光出現,終於鬆了一口氣。可以明顯的看出水的最上層有藍色的機油般的熒光現象,時間越長則越明顯,這樣做能夠排出一些與紫檀相似的木料,比如說盧氏黑黃檀、大葉紫檀等等。

    其實火燒珠子聞氣味的方法用來鑑別小葉紫檀也比較靠譜,不想做破壞性實驗,可以使用燒紅的鐵絲從小葉紫檀珠子的孔道中穿過去,聞聞有沒有紫檀的香味。

    最後來說說小葉紫檀常見的鑑別誤區:

    第一,稱重法。稱重看似是無破壞的鑑別方法,但是並非是紫檀越重越好,有的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將小葉紫檀珠子做大,標明2.0的珠子,卻做到了2.08,這樣重量必然大很多。

    第二,酒精測試。將小葉紫檀放入裝有酒精的容器中,確實有紅色的紫檀素會如煙霧狀滲出。但是這並非是小葉紫檀的專利,大葉紫檀、紅酸枝和尚比亞血檀也有這樣的紅色霧氣,可以作為參考鑑別的方法,但是並非是絕對唯一的。

    怎麼樣?玩友們看到這裡是否已經有所瞭解了呢?鑑別小葉紫檀的時候最好不要採用單一的方法,多種方法綜合使用才能起到好的鑑別效果。

  • 11 # 愛喝茶的菜鳥

    最常見的紫檀仿品是用血檀來製作(當然血檀也不便宜)。尚比亞血檀與小葉紫檀屬近親,木性有些相近,初入行者難以鑑別。雖一字之差,血檀與紫檀卻相去頗多。辨識血檀和小葉紫檀,按照多數人的說法,從氣味、重量、密度、油性、紋路、棕眼等方面綜合考慮。但是除紋路及棕眼外,氣味、油性、重量、密度上的差別分辨有極強的主觀性,非經驗豐富者不能做明顯區分。

    對此,靠譜而實用的辨識方式就要看紋路及棕眼了

    1. 血檀棕線發鈍,如鈍器多次雕琢而成,無銳利的感覺;紫檀的棕線(牛毛紋)鋒利,如快刀一次成型

    2. 血檀木紋形如波浪,但是紋路之間的連線並不連貫;相比之下,紫檀的波浪紋則呈圈層狀環形分佈。

    3. 除木紋及棕線外,辨識血檀還可加熱,透過氣味來進行識別。一般而言,血檀的氣味都比較糟糕,而紫檀則清新怡人。

    縱使可以透過如上方式進行一定意義上的區分,但料材的優劣真假,還待玩家多作了解,形成科學的判斷標準。

  • 12 # 文玩世家6

    從圖片來看是真的小葉紫檀,而且小葉紫檀料質細膩,棕眼較少,底子也還可以。通常在鑑定的時候會使用一種被稱為“紫檀鎮尺”的裝備,敲擊紫檀的表面,如果聲音清脆、無雜音,那麼說明為真貨,如果聽到了發悶的聲音或者雜音,那多數情況就是假貨。真正的小葉紫檀會有淡淡的木材散發出來的清香味,把玩一段時間香味慢慢消散,而刷過香料或者打蠟過的仿製品一般會味道濃烈,佩戴一段時間會有黏黏的感覺,這是刷的低劣香料滲出,對身體是有害的。紫檀有十檀九空的說法,還有就是百年寸檀,寸檀寸金等等講法。在小葉紫檀業界有三大名檀之說,指的是以兒孫福小葉紫檀為首的三大名檀,實際上要鑑別是否真貨也很容易,因為除了三大名檀外,其他基本上是十檀九假。

  • 13 # 京城頑主豐紳哥

    熟悉紫檀木的朋友都知道,小葉紫檀以其密度大、棕眼小,木性非常穩定,不易變形開裂等顯著特點,當之無愧為紫檀中的精品。然而近期,血檀憑藉著它與小葉紫檀極為相似的感觀特性,一時間竟成為除了小葉紫檀外唯一能達到紫檀木材標準的木種,此番已經引起紅木市場廣泛關注!那麼,到底應該如何分辨紫檀與血檀呢?

    首先,我們可以從紫檀與血檀的弦切面導管進行對比。這種對比簡單直觀,對比後不難發現:紫檀導管較血檀導管更粗獷,導管分佈不及血檀密集。從顏色上來看:紫檀新切面通常為橘黃色,日久為深紫,顏色變化較為明顯。而血檀新切面通常為肉粉色,顏色變化不明顯。

    我們也可觀察氧化一年後的紫檀弦切面,會發現顏色明顯變紫,但經開窗後內部仍為橘黃色,與周邊經過氧化後的顏色形成鮮明對比。而氧化一年後的血檀弦切面顏色仍為肉粉色,開窗後內部顏色與周邊氧化後顏色對比不明顯。

    還可透過觀察這兩種檀木的木屑進行區分:紫檀硬度較高於血檀,所以表面經同目數砂紙打磨後光澤會高於血檀,刻刀鏟取木屑時阻力也大於血檀,木屑形態也較血檀更為捲曲。

    甚至,經“燒”後可觀察到:紫檀與血檀經火烤均有油脂溢位,但紫檀紫檀較血檀更加明顯。紫檀在燃燒時散發的氣味為清香、微辣。而血檀氣味則為酸臭。

    另外,取紫檀與血檀木屑在清水中浸泡48小時後進行對比,紫檀浸泡後的清水略顯紅色,而血檀變色不明顯。

    除此之外,兩者還有一些並不顯著的區別,比如他們的酒精反應:紫檀與血檀均含有大量紫檀素,木屑浸入酒精中均有大量血紅色紫檀素溢位,因此兩者的區別不明顯。

  • 14 # 古韻80

    小葉紫檀行業確實參差不齊,真真假假,很多不同品種木料冒充小葉紫檀出售,渾水摸魚,一直是不健康的發展,鑑別小葉紫檀首先從顏色上辨別小葉紫檀手串真假,新開的小葉紫檀切面為橘紅色的,過一段時間後小葉紫檀受到空氣的氧化會變為紫紅或紫黑。再看小葉紫檀的紋路,小葉紫檀的表層都會有多多少少的牛毛紋(細細的牛毛一樣的紋理),最好找一個15-30倍的放大鏡觀察。較好的小葉紫檀會負載一些金星,在光線充足的地方可見。最後看小葉紫檀的油性,盤玩一段時間後小葉紫檀會出現一層薄薄的油脂(又稱為包漿)。說到小葉紫檀手串,就不得不說說以兒孫福小葉紫檀為首的三大名檀。在小葉紫檀收藏界,很多有經驗的玩家基本上是非三大名檀不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這個行業基本上是十檀九假,以次充好的太多了,即使有經驗的人也難免經常吃藥上當。更何況是普通消費者呢?

  • 15 # ccc35165

    說實話挺難的。看了不少辨別真假小葉紫檀的獨家秘笈,二年多了還是雲裡霧裡,似曾相識,又不認識。以前從金星發展到了拆房千年老料滿金星,以後又來了什麼鮮豔血紅料,

    現在又出來了什麼泥料,其實都是騙人的鬼把戲。

  • 16 # 愛木的手藝人

    判斷真假小葉紫檀,首先要搞懂小葉紫檀的定義:

    紫檀=小葉紫檀嗎?不是的,屬於紫檀屬的木材種類繁多,例如:大果紫檀、刺蝟紫檀、鳥足紫檀、越柬紫檀等,但在植物學界中公認的紫檀卻只有一種——“檀香紫檀”,俗稱“小葉檀”。只有小葉紫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紫檀,其他所謂的“檀”,都不是紫檀。

    檀香紫檀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現在的小葉紫檀原木都是來自於印度邁索爾邦地區。紫檀生長速度緩慢,5年才一年輪,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為木材之首,稱“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因出材率極低,資源奇缺,又有“寸檀寸金”之說,小葉紫檀是紅木的一種,在確定的紅木樹種中,紫檀為紅木之首。

      小葉紫檀最主要的特徵是什麼?

    小葉紫檀木材或成品最主要特徵就是有牛毛紋,因為表現形態不同,也稱棕眼或者棕線。

    牛毛紋,顧名思義,其實就是指紫檀木材的表面像牛毛一樣紋理而已。牛毛紋只是棕線的一種變形態(還有S紋、蟹爪紋、豆瓣紋等),牛毛大多數是在筆筒上呈現的。一般牛毛紋是S型、豎線型。有的很老的料子的牛毛紋很密集,看上去非常漂亮。總之,小葉紫檀上的牛毛紋就是形容小葉檀上的導管豎切面,跟棕眼相比,只是表現形式的不同,棕眼為橫截面上的導管表現形式,牛毛紋則是豎切面。

    所謂的棕眼、棕線,就是樹木生長過程中吸收水分和養分的管道,也就是類似人類的血管,實際上是樹幹脈管失去水分後形成的空的“管”狀,棕眼是樹木的橫切面上導管所呈現出來的孔條狀,棕線是在樹木的徑切面或者旋切面上,呈現出的軸向上具有一定長度的成線形的導管腔,由於外在或內在的條件改變(如篩管堵塞、或生長在陰陽坡地受光照程度改變)棕線的形狀也會發生變化。

    雖說小葉紫檀的特徵是具有牛毛紋,但是有牛毛紋的木材不單單是小葉紫檀,例如血檀也有,不能以有沒有牛毛紋來判斷是不是小葉紫檀哈。具體判斷小葉紫檀真假問題可以看我下面做的實驗。

    紫檀質地堅硬,密度大,棕眼小,紋理細密,且木性非常穩定,不易變形開裂。盤玩會呈現從橘紅到紫黑色,變幻多樣。

  • 17 # 小仙木

    聞氣味

    這也是我認為區分真假小葉紫檀最主要的一步,小葉紫檀加熱後(放在密封袋裡手搓,或把單顆珠子穿過加熱的鐵絲)的香味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或寺廟燒香的味道。

    而冒充小葉紫檀的假料一般會是沖鼻子的酸味、腥臭味、等。

  • 18 # 庭碩文玩

    分辨小葉紫檀真假,要識別小葉紫檀最主要的仿冒品-血檀,方法有4個:

    第一看孔眼

    由於密度的差異,大部分血檀孔眼都會起毛,小葉紫檀的孔眼乾淨、銳。

    第二聞味道

    雖然血檀與小葉紫檀的味道高度相似,但味道卻差異較大。小葉紫檀是藥香味加木頭味,血檀是奶味。

    看多少

    血檀比小葉紫檀的棕線更密集更雜亂,棕線比最差的新料的小葉紫檀也要多幾倍。

    看深淺

    血檀比小葉紫檀的棕線要淺很多,感覺模糊拖沓,小葉紫檀棕線相對比血檀更深,猶如刀刻般清晰。

    第四聽聲音

    鑑別小葉紫檀和血檀,還有一個準確的易操作的方法,就是聽撞擊的聲音,紫檀血檀由於密度的差異,會體現在聲音上,紫檀的聲音,有點像瓷器撞擊,清脆,清晰,乾脆利落,血檀聲音就是木頭與木頭撞擊的聲音,發悶發鈍,來看影片:

  • 19 # 文玩姐

    1、曲線美的牛毛紋;

      造物主是熱愛曲線的。曲線很美,簡稱曲美。小葉紫檀特有的牛毛紋,必須是以彎曲為美,彎曲是特徵。

    2、密度、克重和油性的關係;

      同樣體積,質量越重,則表示密度越大。克重,是來體現小葉紫檀密度的尺度。一般都要用檯秤來稱一下。

      而同樣體積,密度差在哪呢?

      差在油性、差在細密度。新料和老料細密度不同。油性不同。(但注意:很多電子稱不準。必須是文玩用檯秤。一般,假小葉紫檀密度不夠,克重不夠,為了偽裝高密度,就把珠子做大,加大克重。但是,如果是真小葉紫檀,往往重視大器,所以好料也會做大一點直徑,所以直徑,克重都不能完全判斷真假。要結合油性。只有尺寸、克重、油性的手感都對了,才是真小葉紫檀。要三種要素合一。)

    3、小棕眼;

      生長週期極其長,動輒五六百年,才長成那麼一小根,所以就細密,所以導管就小,所以導管的橫切面即棕眼,就小。大?大就不對了。沒有,也不對。小棕眼,小,是特徵。

    4、油性;

      油性好的小葉紫檀,就容易盤出好包漿。談油性,其實是談包漿。就是珠子經過盤玩形成的氧化層。

      油性會順著木質的導管,從棕眼滲出來。油性好的新珠子,放上一晚,或幾天,再拿出來,一上手,就會有阻滯感。油性,是透過手感體現的。也能透過色澤體現出來。(油性、密度、克重、尺寸必須合一)

    5、沉水;

      小葉紫檀必須沉水。但是沉水的不一定是小葉紫檀。

      密度大。質量大。必須沉水。但沉水不能做為小葉紫檀的鑑定標準。沉水的木材很多。即便有些木料達不到小葉紫檀的密度,也會沉水。

    6、熒光;

      木質好,油性好的小葉紫檀,在打磨加工後,表面形成的一種通透感的熒光。且不會因為盤玩而消失。

      這種木料,放入清水12小時後,比如晚上放入早上去看,如圖,水中有一種泛著藍色的熒光。(熒光,在珠子表面就有,水浸後水裡也有。這是一種破壞性的鑑別方式,浸泡完的珠子,損傷很大。)

    7、掉色;

      古代,沒有染料。尤其是紅色的染料更稀缺。怎麼辦?小葉紫檀磨粉,做成染料。

      染色能力極好。所以用小葉紫檀,在白紙上一劃,就能留下顏色。跟畫筆一樣,只不過是昂貴的畫筆。

    8、聲音;

      小葉紫檀是高密度的。所以撞擊的時候,有清脆的響聲,不會發悶發沉。棉花和棉花撞擊,玻璃和玻璃撞擊,聲音是不是不同?原因在哪?密度不同,所以撞擊後震動的頻率也不同。所以,音訊也不同。

    9、光澤;

      表面自然,光澤柔和,絕無賊光。通俗說,就是絕對不會有奇異的光。 絕對不會突然特別反光,特別亮。因為他是自然的東西,是木質,什麼木質會突然特別亮?他不是金屬,不是珍珠,更不是翡翠,不是鑽石,如果特別亮,那麼,非奸即盜。

      10、金星;

      11、價格;

      以真通貨舉例,一般實體店都會報價1200-1400,還會多多少少有瑕疵。否則合不上綜合店面,房租,公司成本。那麼,最低成交底價也會在900-1000左右。

      太低的,很難說。不一定就是假的,但是很難說。除非渠道很硬或者是廠家直接銷售。可以壓低價格。比如不進店,而走貨量極其巨大的一些渠道資源,價格可能就會下來一些。如果你能在600-700左右買到真小葉紫檀而且還看的過去的,那也是絕對賺了。做人不可貪,貪則必然有騙。有一貪,就有一騙。

      12、味道;

      小葉紫檀,不是香料。所以,小葉紫檀幾乎沒有味道。不會有香氣,更不會有酸氣。如果有酸氣,要麼是別的木質,要麼就是染料染色後留下來的化學氣味。

      13、上手手感;

      無數的描述,都是文字性的,或者圖片性的,這是最誤導人的。一切的文玩類,都是需要上手看的。也就是說,實物上手一次,勝過看文字一萬次。真物件上手後,根據它的特徵,一一對照,會全部對應,無一錯漏。

      14、眼緣;

      有時候,最誤導人的就是知識,憑藉知識去判斷,那麼如果學到和體會到的知識本身就是錯誤的,或者不準確的呢?也許知識是對的,但是你學的不精呢?課本都是好的,為什麼有人滿分,有人80分,有人不及格?還有零蛋的呢?真東西,一看,是自然的,不做作的,不刻意的。

      15、正圓;

      好料必有好工。當然,現在造假的工藝也都和真貨的工藝趨於平行了。

      但是,造假也有三六九等。有的珠子是不圓的,橢圓的,那麼,這樣的,很有可能是假的,即便是真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好比菜是好菜,結果廚子不同,味道自然不同。同是川菜,成都小吃的醋溜白菜就是8塊錢,眉州東坡就是28塊。同是冷麵,路邊小店是12塊一碗,這輩子都不想再吃一次,漢拿山25塊一碗,吃了還想吃。這就是工藝的區別。工藝上,一看正圓,二看拋光。拋的太細,棕眼全堵住了,可疑。拋的太粗,棕眼跟麻子似的,也可疑。

      16、小孔;

      印度來的半成品料,是隻打了一半的孔。是大孔。到中國來,再加工後,另一面打通,是小孔。所以這種半成品料加工出來的珠子,就是珠子兩面的孔不一樣。

      目前幾乎這種品質的珠子,大廠家都不做了,絕跡了。但是市面上還是會經常看到。就好比大城市早都淘汰的東西,在城鄉結合部還是屢見不鮮。

      17、生長輪;

      其實就是年輪。松樹、榆樹、柳樹這些都是一年長很多長很快,所以年輪清晰可見。

      但是小葉紫檀,生長極其緩慢,木質極其細密。5年才長一輪。一輪又非常細密。就像千層餅一樣。層數特別多,特別細,像紙一樣,比紙還薄。300年才長碗口那麼粗。600年也就是一個二大碗那麼粗,就是大料了。他的生長輪,非常細密不明顯。明顯的肯定不對。

      18、橫切面30倍放大;

      這是個人識別的最後一步,在木材的三個切面上,橫切面提供了最為豐富的資訊,要仔細觀察橫切面的特徵,與國家標準《紅木》中的描述和圖片相比較,若是小葉紫檀則相符(若沒條件此步可略去不做)。若能透過以上標準的檢驗就可確定這種木材是小葉紫檀,若有其中任何一步明顯不符合則可判定不是小葉紫檀,若仍有疑問,可取樣(麻將大小)送有關部門(比如中國林科院)做木材樹種鑑定。

      真正的小葉紫檀,就是必須具備以上所有的特徵,一個都不能少。

  • 20 # 紫檀講堂

    由於小葉紫檀市場魚目混雜,各種所謂專家玩家眾說紛紜,但是光憑肉眼的看,有經驗的專家亦難分清更不要說憑几張對比照片,根本就不可能看明白!

    鑑於此,空空親身實踐整理了最權威的小葉紫檀真假鑑定方法,與各位藏友分享。

    小葉紫檀真假如何鑑別?

    鑑別一塊小葉紫檀料,首先應該觀察"顏色",小葉紫檀木料的顏色與其他紫檀區別非常大。小葉紫檀開料時,新剖面呈橘紅色,但在空氣中經過一段時間後,就被緩慢氧化成為紫紅色,年份越久顏色就會越深,最後氧化變為深褐紅色。

    其次看"木心",俗話說小葉紫檀"十檀九空",大多數小葉紫檀料子都為空心,或者心材為褐黑色,這是由於小葉紫檀生長週期漫長,周圍環境出現變化,很容易出現空心的情況。

    最後還有更厲害的鑑別方法,就是用酒精來驗證小葉紫檀紫檀素的"熒光反應",具體步驟就是刮一點小葉紫檀木粉,放入清水中,十分鐘後呈顯出酒紅湯色,紫檀素溶解在水中就會出現熒光效果。

    以上這些小葉紫檀的鑑別方法非常之有效,希望大家購買小葉紫檀時多留意,切莫貪小便宜買到假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過年了,什麼讓你感覺最有年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