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狸在路上

    宋人蘇東坡說,寧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對蘇東坡這樣的文化人是一種精神。實際上更貼切的是“寧肯食無肉,不可居無書”。正像人們有從茅草房到花園別墅、從粗茶淡飯到生猛海鮮等不同層次的物質追求,精神生活方面也有相距甚遠的不同層次的追求。我大致把它分為六種需求。

    刺激需求

    正常人的精神生活中總有企圖改變平靜、追求奇特、尋找刺激的一面。這種需求從某個角度講,還有一種原始野蠻性,是一種物慾滿足與精神滿足的混沌狀,與其說是精神追求,不如說是心理生理追求,因為理性的成分還不多。這是一切黃色、兇殺、武打、獵奇等作品產生的基礎。黑格爾在論及自然主義時說:“當然,人們常愛說,人應與自然契合為一體。但是就它的抽象意義來說,這種契合一體只是粗野性和野蠻性,而藝術把這種契合一體拆開。這樣,它就用仁慈的手替人解去自然的束縛。”當出版物還沒有著眼於理性、藝術性時,它所適應的只是物件的自然態,就是他的粗野性和野蠻性。

    休閒娛樂需求

    正像人在緊張工作的間隙會無目的地散步、抽菸、聊天一樣,也會無目的地去翻翻書報雜誌。它只是一種休息的方式,是一種打發時間的方式。按這種需求,就產生了一類輕鬆的作品,如遊戲、笑話、幽默、故事等。休閒娛樂需求在讀者中的覆蓋面最大,不但有閒階層靠消遣讀物打發時日,就是專業人員,也常常會翻翻書報以作休息,如午睡打個盹一樣。所以國內外休閒娛樂讀物通常發行量都很大。

    資訊需求

    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程序,人們對資訊的需求量越來越大。這些資訊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幾乎從事每一項工作、決策每一件事情都離不開有關資訊。每個人在生活中也離不開資訊,如商品、招工、交通、氣象、出版、體育、演出等。一條資訊使一個決策成功,救活一個企業,或者使一個人致富的事,已屢見不鮮。以至於資訊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產業。人們對資訊的這種需求是書報刊等傳媒存在的基礎,特別是報紙存在的基礎。

    知識需求

    知識是人們在改造世界的實踐中所獲得的認識和經驗的總和。一個人邁入社會是從逐漸接受知識開始的,他必須接受前人積累的知識才可能和這個世界相融合,才可能進一步開拓創造,同時又積累新的知識留給後人。所以人的一生專門安排一個學生時期,較集中地專門接受知識,以後直到老死,還要不斷補充更新知識,這主要靠書報刊等出版物,特別是書籍。

    審美需求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從原始人開始,人類就有了對美的追求。隨著社會的發展,怎樣分清美醜,確立美的標準、美的層次、美的理論,已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體系和學科。它是人類精神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部分。於是,人們就懂得創造戲劇、文學、美術、音樂,還有許多具體的美,如語言、書法、服飾、建築及大自然等等,幾乎人類社會的每一個部分都會有美醜之分和高下雅俗之分。

    思考需求

    人的精神需求的最高層次是理性的思考。刺激是心理本能的滿足,休閒娛樂是心理放鬆,資訊是人捕捉事物的訊號,知識是認識的總結,審美是心理的愉悅,只有思考才能由理性進入到對規律和方法的把握,從而使人們對客觀世界有更深刻的認識。這種需求,促使人們去讀理論學術書刊,去透過具體出版物的形象、素材思考問題。

  • 2 # 米米的時光日記

    我同意這種觀點。

    在物慾喧囂的時代,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物質需求,比如在生活中,我們看到一件漂亮的衣服,一條精緻的項鍊,一個期待已久的電子裝置,有一些物質需要是很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恰巧我們有能力購買,無可厚非。

    但是當經歷過一些事,走過一些人生路時,對於物質的需求會慢慢弱化,反而更強調精神層次的需求。比如,在離婚率攀升的今天,有很大一部分離婚原因是因為三觀不合,即使沒有原則性問題,但這已足夠讓人不能接受,人們更清楚地瞭解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可以看出,無論年齡大小,隨著人們精神需要的增強,是否志同道合,精神相契,是幸福婚姻的必要前提,就算在談婚論嫁初期,我們有各種物質要求,但是兩個人能否走得長遠,還是要倚靠彼此間的精神匹配度。

    職場中,人們努力工作,不斷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同時也是在豐富自己的內心,提高自己的能力,獲得同事領導的認可,取得更高的績效,提升精神世界的滿足感。

    老年人,在退休之後,有的會出去打工;有的在家裡幫助年輕人帶娃;有的是去老年大學學習新

    的技能;有的是陶冶情操,寫字畫畫。為什麼?因為越是老年人,越需要被關懷,越會覺得自己孤單,他們想要證明自己並沒有老,自己是有價值的,這就是非常強烈的精神需求,做為子女,我們能做的除了多陪伴,多聊天,還有就是多理解,多孝順,因為我們也會有年邁的時候,也希望自己被同樣對待。

    當內心充實有力,生活都顯得很美好,就算沒有大富大貴,只要心裡有火,眼中有光,我們依然可以過得就很快樂。

  • 3 # 青兒課堂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覺著:人活著應當要有所追求,否則人活著就沒意義了。人生時刻面臨困境和挑戰,敢於面對生活的波浪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時刻準備著,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為我們深愛的和深愛我們的人好好活著,這才是一個人來到這個世上應有的態度!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 4 # 飛飛和你打電話

    所謂的精神需求是指人類生活為了生存和發展進行的精神生產和精神享受的活動包括世界觀和人生觀的確立,理想的選擇,道德品質的修養以及興趣,信念,社交,愛情和對知識的追求與文化娛樂享受等。生活有三大需求,一是物質需求。二是身體需求。三是人的精神需求。

    物質對每個人生活尤其重要,可以說是離不開的,當物質匱乏時,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需求,連身體都不能滿足,更不要談精神上的需求。只有當物質生活滿足時,比如吃飽了,喝飽了,有新衣服穿了,身體得到滿足。這時候就對精神上有一定的安慰,精神就得到需求了。

    精神生活就比物質生活顯得更為重要了,因為精神需求屬於人類鮮明生活樣式的精神生活,是人類嚮往的自由生活樣式。在人的精神生活問題上,影響人們的理性與作為人的根本特性的思想。

    人的物質需求和人的精神需求是密切聯絡的,分不開的。總之,追求精神需求的文明是超越資本主義的侷限性,實現人的正真幸福的內在要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讓每個人都需要精神需求。

    只有人類生活的物質越來越充足,才能得到精神需求,所以每個人都在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讓生活更加美好,他們才能在生活的本質上得到精神需求。

  • 5 # 義烏阿浩163915964

    精神需求只是一方面。不能過於精神。現實生活與理想型生活差距是很大的。要切實履行好在生活中該盡的責任和義務,從中尋找精神樂趣,每個人的價值追求不同,追求的需求方向也有所不同。

  • 6 # 伯爵bojue

    精神需求,是一種形式化的需求,是自我獲得平衡的要求。因為人會自發產生意念,從而產生意志,精神需求從此而來,就是使得意志得以實現。所有的整體性,都是一種精神,反映了某種平衡關係,所以保持整體性的穩定,就是精神的基本需求。比如舉辦一個晚會,有一個主題就是要快樂,在選節目編排過程中都體現了這一主題,體現了快樂的精神,那些不符合精神的節目都被去掉了。比如司法,精神是正義公平,所以在審理過程和結果上都要體現正義公平的精神,而那些不符合精神的行為都是錯的。精神需求的本質,就是形式化的要求、保持整體一致性的要求,精神與物質統一的需求。舉個現實的例子,過節送禮,不同節日送不同禮物,端午送粽子中秋送月餅等等,就是一種民俗也是一種精神需求,人們注重的不是具體禮物本身,而是保持某種禮節的精神。

  • 7 # 水上慈航

    生活的本質不僅僅是精神需求,生活豐富多彩,生活趣味無窮,生活的本質還有:明天更美好!

    生活的本質如果僅僅是滿足精神需求,那太狹隘了,人活在世上,為了活著,為了活得更加滋潤,需求的東西很多。馬斯洛著名的需求論至少有5個層次,精神的,物質的,生理的,還有愛情包括性慾,都是人類不可或缺的需求。

    生而為人,首先得活著,也許生活的本質就是活著。活著才能有更高的需求,也才可以追求這個世上所有的美好和快樂,因此,人活著是愉快地,幸福地,有目標有追求的活著,並且活得豐富多彩,充實飽滿,也就不枉到人世走一遭了。

  • 8 # 流浪的夢想

    生活的本質追求是“物質需求”,當你的生活達到一定境界時,那就是“精神需求”。“物質需求”是“精神需求”的基礎,而“精神需求”是“物質需求”的昇華。

  • 9 # 靜逸君說

    生活的本質,是如何生活,

    活著,本身就是一種生命的體驗感受。

    竟然生活的本質是如何生活,

    那麼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都是生活的必然感受!

  • 10 # 武松柏

    人活著必須要有追求,如果沒有追求,沒有理想,沒有目標,將會迷失自己,會活的很空虛,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為了什麼而活著。我們必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麼東西。其實我們要的很簡單,我們要的只是幸福。幸福是什麼,他沒有具體的概念,也許是一種感覺,也許是精神,也許是物質,我覺得兩者都不可少,尤其在現在這個社會。但是,精神上的富有,顯得更重要。精神的力量是無窮,意念是神奇的,只有精神富有,才會有更高層次的追求。人要有物質追求,生活的質量才有保障,但不可以為物質所迷惑,物質的背後是對理想的執著。我們只有實現自己的理想,完成自己的使命,這一生就是有意義的。做一個有修養有品位的人,活的灑脫點,人生時刻面臨困境和挑戰,敢於面對生活的波浪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時刻追備著,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為我們深愛的和深愛我們的人好好活著。 存在了就有它自己的意義,每個人都有,並不可缺少,因為有太多的人在時刻關心著你 。

  • 11 # 健康有道蔡野平

    人首先要活著,然後是健康活著,健康有意義的活著。在滿足基本物質需求時,精神追求也是要有的。物質和精神的追求找到一個平衡點。

  • 12 # 愛喝奶的貓

    感悟生活

      時間化作一彎春水,歡奔而去,而生活就像一首小插曲,穿插在水中。曲子優美,使人為之醉心,於是在其中狂奔起來,向青春出發。是生活,讓我悟出許多人生道理,懂得銘記,懂得遺忘。感謝你,生活。

      一件小事,清香環繞心頭。有一次,甲打了乙一拳,乙在沙灘上記錄下來;事後幾天,乙不幸落水,由於乙不會游泳,甲奮不顧身地救了乙,乙在岩石上刻了下來。甲問乙為何這樣記錄,乙說:“記在沙灘上,是為了讓風幫我忘記,刻在岩石上,是為了讓歷史幫我銘記。”

      生活就像大海,廣闊是她的胸懷。我化成泡沫,飄蕩在她的身體中。喜歡寧靜,海的味道。有時,我躺在浪花上嬉戲;有時,我被巨浪吹捲到遠方;有時,我會找到一顆明亮的珍珠。有多少個歡樂的日子,又有多少個暴風雨的夜晚,美麗的泡沫啊,你收藏起了什麼?大海把時間沖淡,那些惆悵,泡沫已淡忘,而可怕的風暴,夕日的歡笑,便銘記在心。我在別人的生活小事中,學會了遺忘與銘記。

      記得有一次,我依在媽媽的膝上,她對我說:“別貪玩,若是磕斷了牙,會長不出來的。”年幼的我,不知真假的界限,只知道長輩的話就該聽。還是在那一天裡,與我年紀相差無幾的叔叔逗我玩,當奶奶呼喚我們吃飯時,我因無力氣上樓,硬纏著小叔叔抱,本來就瘦小的叔叔,抱起我,走起路來一跛一跛的,最後,我從樓梯上滾下來,真的摔斷了門牙。奶奶罵著叔叔,我只知道疼了就哭,哪會為叔叔爭辯幾句。心裡也很怕:牙斷了還會長出來嗎?但時間過了很久,門牙還是長出來了。

      生活有兩個可能,一個是能,一個是不能。萬物鐵的規律,總在我被無情的生活絆了跤,吃了苦之後,才懂得。有人說,生活很溫柔,在它那裡,我總能找到安慰。但生活也像大樹,累了、熱了可以在它底下乘涼;當風暴來時,你站在根下,它卻倔強地把頭扭過一邊,讓你經受風雨的洗禮。

      生活是一所學校,人生的學校。如今的強者,是從弱時進去,經過磨練,走過滄桑,出來時鑄就的;而如今的弱者,是在進去時,經不起考驗被淘汰的。感謝生活這所學校,我會在裡面好好打造,成為一名強者。

      生活感悟

      只要你關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能在生活中發現美,善……但你必須要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樂於積累。你將會感到生活很簡單、很情趣,明天永遠是美好神聖的,光明和希望與你措手可及。

      “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日積言有物,百練筆生花”,講的都是這個道理。它們都告訴我們生活要善於感動,善於發現。如果你在你的成長道路上一直在追求尋找,那你一定會體驗到其中的內涵,感受到你的情感波瀾。老了解了你生活是否有意義,沒有白白浪費青春光陰。

      走過了17個春夏秋冬,往事如風,拂過耳邊只覺得一股清淡夾些許甘甜,不必沁人心脾卻能令人倍感自己的幹練。時至今日,在回望往日稚氣未脫的照片,雖然不是感慨萬千,卻仍能覺察到自己一天天的變化。昔日的生活是怎樣過來的,許多人都會說:在學習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所以有的人說生活的很苦、很煩惱,那只是因為你沒有細心的觀察生活。我聽過最好的一句話就是:“昨天已經過去,你不必在去煩惱,那是你已經不能改變的。明天還沒到來,你不用去杞人憂天,該來的還是會來。而今天,現在死你所能控制左右的,你只能好好利用,不要讓明天還為今天而煩惱。”生活就是要這樣。

      的確,大凡古之聖賢,惟經讀書之苦才造就一生偉業。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認為是種享受的也有,書也是某種人的酷愛,他們真正體會到生活在書中的樂趣,正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意。在讀書中度過的生活是最樂在其中的。

      但我們離開了教室生活到青年時,我們必然要選擇職業。選擇適合我們的生活風格、情趣的工作。只要追求幸福和自身的完美,選擇了符合自己的職業喜好。你會突然發現即使忙碌的生活也可以很充實,再慢慢長大的過程中,對生活的經歷會更加清晰。雖然有很多的失敗和哀嘆,但對生活抱有希望就會奔向美好的明天。

      生活就要不去看那風箏如何飛上天,不去回憶醜小鴨如何變成白天鵝。取而代之的是要思考烏雲過後天空總會釋放一片湛藍,風雨過後會見彩虹。

      曾經的是非功過早已不見雲煙,昨日的風雲煙霧早已煙消雲散。而生活就要永遠的向前看,回首昨天已不再是明智的選擇。面對世間的事態要學會以不變應萬變。

      用平常的心,做平淡的人看生活,其實它就這麼簡單、純潔。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生活就像一道菜,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各種不同的味道,交織在一起,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酸——生活中遇到了挫折和失敗,感到傷心和難過時,心裡總會酸溜溜的。傷心是可以的,但是哭過鬧過之後,就應及時調整自己,不讓自己永遠活在痠痛中。要重新出發,去尋找新的目標。

      甜——每當我拿第一名的時候,是甜的;每當我得到老師的稱讚或表揚時,是甜的;當我捧著證書在領獎臺上領獎時,也是甜的……甜滋滋的味道,每個人都想嚐到。不過,想要甜,也得有付出才行,這可跟苦有莫大關聯。

      苦——這種味道是所有人最討厭的,可偏偏它在生活中和其他味道一樣無處不在。先苦後甜,你有多苦,就有多甜。舉個例子,如果你平時每天都要上特長班,一點玩的時間都沒有,每天做作業都要熬夜,整天一對“熊貓眼”,苦不堪言。可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當你站在領獎臺上領獎時,那種甜的滋味,也是其他沒有經歷過苦的人難以體會的。所以,不要再這麼討厭苦了,只有苦了,才能甜。

      辣——辣應該是做錯事情之後,有了悔改之心時的心情吧。這我可有親身體會。有一次,我數學考試考砸了,回到家,媽媽用凌厲的眼神看著我,我慚愧極了,我的臉頰火辣辣的。辣就是這種滋味。你感到辣了,說明你知錯了,這樣才懂得悔改。   生活就是這樣,有時酸如檸檬,有時甜如蜜棗,有時苦如黃連,又有時辣如青椒。

  • 13 # 可念不可說的阿濤

    在人的精神生活問題上,影響著西方精神基調的就是理性與靈性作為人的根本特性的思想。在希臘傳統中,柏拉圖把世界分為可見的感性世界和可知的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指人透過理性去認識事物的內在本質,其中善的理念就是人們精神生活超越性追求的目的。為此,在柏拉圖的教育體系中,最高教育就是專門認識理念的辯證法教育,強調對理念的認同是人們生活的本質規定性。蘇格拉底所強調的有知才能有德的理性精神為近代笛卡爾所繼承,並探索了人的理性精神的主體性前景。而黑格爾則以主觀精神物件化為客體又揚棄物件的絕對精神的發展與認知,反映了人類艱辛又豐富的精神認識歷程。西方宗教的視野則承接了希臘哲學二元世界的形式及人的靈魂對肉身的超越性。這類超越就不能僅僅理解為理性對感性的超越,而是相信具有超越性的神聖世界的存在並主宰我們精神生活的那種靈性修煉的根本意義。因此,西方傳統人的規定性的主流就是強調在現象與本質、世俗與神聖的二元世界中理性的認知或靈性的信仰在超越性追尋中的精神意義。 

      中國傳統精神生活的基調大都肯定人在萬物中的特殊地位,這種體現在精神意義上的特殊,在儒家那裡特別表現為對人之德性的肯定與追尋。儒家強調人之為人的自覺:人是由天地即自然化育而成,並由天地種下慧根,而真正變成人的德性就只能靠人的精神修煉。《春秋繁露·立元神》:“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為此,馮友蘭先生強調人在萬物中的特殊使命是以文化的方式完成天地所未竟之功。所以《禮記·禮運》說“人者,天地之心”,即萬物皆秉五行之氣而生,唯人獨得其“秀氣”,故能為“天地之心”,成“萬物之靈”。因而,宇宙間假如沒有人,沒有人的覺解,則整個宇宙就在無明中。這種自覺不僅是對萬物的認識,更是孟子所說的“仁民愛物”的覺知。孟子提出了惻隱之心、是非之心、辭讓之心、羞惡之心並透過培育化育為“仁義禮智”四端,進而化為“四德”,實現“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因此,德性倫理成為儒家有關人的超越性的主要規定。雖然傳統 

      中國的主流精神追尋形式上沒有西方思想文化外在超越的設定,但同樣具有精神追尋的超越性。中國古代精神文化的超越性內接於人的日常生活又通達於天地,是內在超越的人生觀。 

      中外思想家、學者對個體生活的精神追求學說既反映各自文化特點又作了相類似的描述。丹麥的宗教思想家克爾凱郭爾的美學、倫理、宗教人生三境界說,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克爾凱郭爾認為美學階段代表人們完全為了慾望滿足、感官享受的自然生活方式;倫理階段代表著剋制情慾、遵守具有普遍意義的道德準則和義務,從而個體實現道德的精神生活;宗教階段,人不僅擺脫了供感官享受之物的束縛,更是衝破了普遍的道德原則和義務制約,過擁有信仰的靈性生活,也就是人作為靈性的“此在”獨自面對上帝而存在。這是西方精神生活的主要型別。馮友蘭先生曾提過與其相類似的人生四境界說,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最高的天地境界則把人歸於與“天同參”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值得注意的是,這裡的境界關乎個體感悟天地之深淺。即便研究宇宙的科學家若為一己之名利所驅使,也只在功利境界;相反,灑掃應對之人也有可能達天地境界。馮友蘭先生認為天地境界之人把這種看似僅僅屬於道德範疇的行動真正展示為“天民”之“天責”時,那樣“雖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其所作的事,亦是一般人日常所作的事”①,這種強調精神感悟與內在超越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精神追尋的情趣所在。可見,天地境界已跨越德性進入靈性體悟層面。中西傳統的精神生活的核心都強調精神的超越性特徵,當然,中國傳統的精神境界強調體悟以達內在之超越,而西方傳統透過知識學的廓清以達外在的超越。在那裡,神聖性與世俗性的差異是信仰之內外超越的理由。 

      從精神生活的社會追尋視野看,雅斯貝爾斯文化上“軸心時代”理論是以宏大敘事的形式對傳統社會的精神追求的典型解讀。所謂的“軸心時代”就是其價值本體成為經驗世界的意義源頭與範型。他明確地把耶穌與孔子、蘇格拉底與釋迦牟尼並稱為人類精神正規化的建立者,指出這些偉人並不擁有世俗的權利,不具有民眾領袖以及詭辯師的魔力,但他們都在靈魂上征服了民眾。“軸心時代”構建了精神超越的絕對者,作為最高的價值本體規範個體的行為,成為社會的主流價值。雅斯貝爾斯提出軸心時代的精神文化解釋模式,不是偶然的,目的是為了治療現代文化疾病,強調軸心時代作為文化價值的規範解釋意義。雅氏提出“軸心時代”和“四大聖人”的文化解釋模式正是透過對人類精神發展史上燦爛時期的肯定並以此為標準來反思20世紀人類精神史上的災難(如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大屠殺事件),透過對近代科學技術的質疑來匡正今日世俗化社會中的價值失衡。 

      無論就個體還是群體而言,傳統社會精神生活的追尋都具有超越性的一元構建方式和價值正規化化的精神體驗,這種精神追求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但從精神生活的主體看,代表精神追尋物化形式的文化產品為社會少數貴族、精英階層所佔有,自覺的精神

  • 14 # 大海後面的孤獨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追逐,與放棄的過程。我們得到一些東西,就會失去一些東西,同樣的,失去一些東西也會得到一些東西。生活的本質一樣,精神和物質是相互依託的,就像太極的陰陽。物質少一點精神需求就多了些。精神需求少一點物質就多了些。最好是物質與精神需求保持再一個相對的平衡點才是完美的。

  • 15 # 追夢的小覃

    非常高興可以回答網友的這個問題。生活的本質是物質文明豐富的基礎上,更高的精神文明追求。每個人都有精神層面的追求,沒有精神追求的人不能算人格完整的人。

  • 16 # 林山楗

    生活的本質是不是追求"精神需求"?答:這個問題有點意思,乍一看,沒關聯?一細想,答不上來了。廣義來說,生活的本質分為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物質需求支配的著精神需求,比如我餓了,我要吃飯,吃飯的話就有很多標準了,20塊錢一餐是物質需求,100塊一餐是精神需求,精神需求其實就是一種物質的享受過程。狹隘來說,物質需求就是精神需求,因為精神上需求了,所以人們才會想方設法去滿足。就比如吃飯,因為我20一餐的飯吃膩了,不好吃,想吃100塊錢一餐的飯,剛好我有這個金錢實力,所以我就去吃100一餐的飯,這是精神需求,所以我就會去多掙錢來滿足這個願望。嚴格來說,物質需求是基礎,比如柴米油鹽醬醋,衣服鞋子被子住所,比如我今天吃了100塊一餐的飯,感覺還可以,我剛好撿了500塊錢,所以我就在想,要不要去吃一吃300一餐的飯。就是這個道理。只有當物質儲備到達一定量的時候才會出現精神需求,通常乞丐是沒有精神需求的,因為他連基本的溫飽都不能解決,何談精神需求呢?所以,生活的本質是追求精神需求。

  • 17 # 背頭哥

    不是,個人觀點:

    生活最基本的追求是生下來活下去。

    生活高一些的追求是生下來活的滋潤。

    生活更高的追求是生下來活的高尚。

    生活最高追求是生下來活的透徹明白。

    首先要活的下去,飯不用多好,自己買點青菜買點肉自己做飯吃,水果買當季的,實惠,時間長了去飯店改善一下伙食。能滿足自己的膳食問題。有一處可以居住的房子,可以是租的也可以是買的,最起碼晚上能睡個好覺。這個階段都是最基本的生活條件,還是在為買房,還房貸,還車貸犯愁。想要獲得更多的財富來改善生活品質。

    其次是活的滋潤,這個階段手裡面有一些錢,一般不為啥犯愁。自己想買的東西可以大膽的買,不去看價格標籤,想吃的隨心所欲的吃。想去哪裡玩就去哪裡玩,日子過得無憂無慮,挺好,挺滋潤。

    接下來是活的高尚,也就是精神需求。這個階段錢多的沒處花,開始玩車玩表,買藝術品,活的要有品味。各種東西只買貴的不買對的,質量不是考慮的問題,要有面子。

    最高的是活的透徹明白,啥事都能看的開,能看透事物的本質,心胸豁達。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這個階段和物質關係沒那麼大,修心,也是很看悟性的。

    基本框架是這樣,但也有人能跨階段活著。比如道士和尚物質生活一般,但是能達到最高境界,比如有的人經歷了大事,大徹大悟,瞬間就透徹了。

  • 18 # 艾小艾說影視

    在回答問題前,我覺得大家有必要先了解下人從低到高的三大需求。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曾把人類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了五個,個人總結其實就三個,分別是生理需求,精神需求和靈魂需求。

    大家可以看到,生理需求被排在了最底層,也是我們做為人最基本的需求,包括了衣食住行的五大方面。沒有生理需求為基礎,我們談何夢想和追求?

    其次便是精神需求,精神需求包括了榮譽需求,社交需求,安全需求等等,可以說是一種發自內心的表面上的滿足感!

    而最高層次的才是靈魂需求,靈魂需求也可以認為是一種真正發自內心的歸屬感,可以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迴歸人性最本質最純樸的一面,就像佛家裡的修行人一樣,淡然如水,不畏懼對生死的恐懼,不憂慮對人生的迷茫!

    所以個人覺得人生活的本質並非是精神需求,而是一種迴歸人性最本真最純樸的靈魂訴求!

  • 19 # 小燁燁燁

    生活的本質是否是追求“精神需求”?人在不同層次的需求是不一樣的,一起來看看小燁是怎樣看待生活的本質追求是“精神追求”吧?

  • 20 # 旅行芝士

    生活的本質是物質生活的滿足,只有在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滿足之後,精神需求才能更大限度的激發出來。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這麼回答,生活不僅要追求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是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之後的精神需求。而不是說,生活的本質就是追求精神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歲孩子畫畫時時總說自己不會,怎麼啟蒙他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