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芋頭170900173

    大國之王比較尊貴,比如秦王,晉王,楚王,齊王,魏王。但是封王通常意味著不是太子。但以大王入東宮或者直接繼位也是有不少的。另外,皇子並不一定能得到王位。大朝代裡,只有漢,晉,唐,明,成年皇子一定封王。宋代元代和清代皇子不一定封王的。

  • 2 # 關注我的我關注

    封建社會分封是很有講究的,一般情況嫡長子是繼承大統的,次子和庶子這些成年後可能會離開中央,被分封到地方去,至於封什麼王,多數是根據封地而定的,舊時候神州大地是由不同的小國兼併而來的,所以有什麼齊、楚、燕、韓、趙、魏、秦等等這些舊時國名就演變為地名,被分封的這些王到了這些地方就稱為什麼王了。當然,也有皇帝隨便賜的。

  • 3 # 滄海拾遺錄

    在封建王朝,由於皇帝是九五至尊,一般情況下,皇子們也是身份尊貴。但是,並不是所有封建王朝的皇子都會封王,這在清朝體現得比較明顯。清朝的皇子年齡小的時候一般都沒有爵位,只有那些母系出身高貴,自己有因才幹秉性獲得皇帝賞識的皇子才有可能獲得爵位,事實上,不少皇子在成年後也沒有爵位,或是貝子貝勒等較低階爵位,獲封郡王或親王的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清朝之外,其它朝代大都比較看重對皇子的封爵,皇子一般可以獲封王爵。以明朝為例,朱元璋規定,皇子年滿十歲可以封王,年滿十五歲就要在封地修建府邸前往封地就蕃。皇子一般可以獲封一字王,也就是親王。

    王爵一般有講究,通常情況下,一字王地位規格高於二字王。古代特別是國勢強盛的大國王爵比較受重視。因此,朱元璋除了冊封長子朱標為太子外,分別冊封次子、三子、四子朱棣為秦王、晉王和燕王。唐太宗李世民的幾個比較得寵的兒子李恪獲封魏王,日後成為唐高宗的李治獲封晉王。不過古代強盛國家畢竟就那麼多,名號用完了,就只能另闢他徑了。

    因此,在某些朝代,皇子封王的規矩可能沒那麼嚴格,皇子們獲封的王爵名號並不常見。一種情況是獲封的王爵名號寓意美好,不見得是古代國家國號。如宋高宗趙構在做皇子時獲封康王,趙構的老爹宋徽宗在登基前獲封端王,本來是打算封其為瑞王,起草詔書時不慎寫錯了字,就只好將錯就錯了。唐宣宗在做皇子時獲封光王。另一種情況是按照封地地名或中小國家來冊封。如明代宗朱祁鈺在“土木堡之變”前獲封郕王,郕國是春秋戰國時期河南地區的一個小國。南明永曆帝朱由榔在稱帝前獲封桂王,因其封地在廣西桂林。

  • 4 # 味哎兒

    迷糊此項是古中國排次不清楚了造成的。

    秦始皇時由:皇.帝.王.侯.官列次順的,秦始皇統六國後,並皇與帝於一身,從而僅皇帝.王.侯.官了。

    因而其兒子在王與候間幌蕩。

    承皇帝位的兒子稱太子,這是皇帝本型是太一,太一轉世成太乙,一是甲.而二是乙,太是極。歸入混沌無極太極上。從而有序。

    侯與王互通同級,廢侯後,僅王或王子皇孫了。

    而秦始皇前由:伯.公.侯.男.子.爵.仕.士羅列次順。

    再前由:伯.仲.叔.季.子羅列次順。子出現由大禹兒子承王位,廢禪讓制才添入的。這以前皇與帝無人敢窺。炎黃才達帝處。

    王是族長結盟極眾後由大酋長轉成王的。而王在商周兩朝間出現。但無序次,即不正統正宗。

    正統正宗:玄.黃.皇.帝.伯(公).仲(侯).叔(男).子(兒子).爵(孫子).仕(親隨.外姓人).士(地方頭領)。

    伯是家族老大.仲老二.叔老三.季老四,現稱哥弟的排次。

    達皇時可封山,達帝時可祀川,達伯或公時可令屬下封神,達仲或候時可禱河田江湖澤。以下僅拜廟祠觀庵了。

    不知列清沒有。

  • 5 # 漁耕樵讀

    皇帝的兒子一般封為親王,親王的封地一般為大國。其中以秦,楚,晉,齊四國的王最為尊貴。晉王是裡面最尊貴的,因為晉國是春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還分別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

    例如李淵封嫡子李世民和李元吉分別為秦王和齊王。楊堅封嫡子楊廣,楊俊分別為晉王,秦王。趙匡胤封趙光義為晉王。特別指出的是晉王,晉王封的次數較少,但是厲害的人物可不少。秦以後,第一個晉王是司馬昭,第二個就是晉武帝司馬炎建立了西晉,然後第三個晉王是司馬睿建立東晉。

    隋朝晉王楊廣,最後登基稱帝。晉王揚昭,大業元年被立為太子,後追封為世宗孝成皇帝。唐朝晉王李治,登基為唐高宗。安慶緒在安祿山稱帝后被封晉王,安祿山死後稱帝。李克用封晉王,其子李存勖繼承晉王,後李存勖稱帝,追封李克用為太祖。柴榮被郭威封晉王,郭威死後傳位於柴榮。趙光義被趙匡胤封晉王,後登基為宋太宗。歷史上總共才45個晉王,結果能得皇帝稱號的就有11個。這比例比太子都高,讓太子情何以堪啊。

    大國之後就是韓,趙,魏,魯,燕,吳,越等小一點的國家,這些一字的一般都是國家,所以是國王。而以郡為封地的王,則叫郡王。而郡多為兩個字,如渤海,常山,膠東,長沙,成都等等,這些都是郡王。

    在漢朝時期的王是實封,沒有親王和郡王的分別,只有封地大小的區別,這個就比較厲害了。大國的封地疆域也是非常大的。劉邦在誅滅異姓王后,封了同姓九王。並與百官殺白馬而盟,約定

    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在晉以後出現了親王和郡王的區別,後來逐漸由實封改為食邑。封地也只是榮譽而已,在宋朝的時候特別規定了封國的三個等級。大國,次國,小國。

    大國主要有秦、齊、魏、燕、楚、魯、陳、吳、越、夏、商、周、漢、唐、徐、冀、雍、揚、益、鎮、鄧、邠、兗、荊、鄆、涼。由於趙光義以晉王身份登基,所以晉國不再作為封國。

    次國主要有衛、鄭、蔡、許、代、瀛、岐、隨、邢、涇、廣、福、華、宿、密、蘇、相等。

    小國就比較多了,就不列舉了,這個時候封國已經明文規定了大小之別。清朝的時候不以封國為王爵命名。

  • 6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是因為王是帝制時代次一級的稱呼。

    封爵制度再晚也晚不過商朝,在商朝以後,每一個朝代的封爵制度或多或少都有區別的,甚至有些是很大的區別,比如在周朝,王是周天子的稱號,諸侯不可能從周天子這裡獲得此稱,除非自稱,如膽肥的楚國在西周就試過稱王,春秋時期率先稱王,到戰國時期周王室權威進一步下降,各國紛紛稱王。

    周朝實行的是五等爵位制,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如齊國就是侯爵國,後來也自稱王了。

    秦滅六國後,秦始皇自稱皇帝,打這起,皇帝就成了天子的稱呼,王就要低一級了,這才能成為爵位之一。

    秦朝實行二十等爵制,沒有王爵,最高階是徹侯,西漢沿而用之,但在上面加了一個王爵。

    王爵是最高爵位,一般授予宗室和有大功的功臣,以顯示地位尊崇和朝廷的重視。當然,有些朝代不封異姓王,則王爵都是宗室。

    封宗室為王,有些朝代是為了拱衛中央,如西漢、西晉和明朝;有些就是為了表示他們血統高貴,而宗室中血統最高貴的,莫過於皇帝的兒子了,他們不封王誰封王?

    至於王爵封號,從漢到明,王爵的封號大多跟地名有關,要麼是郡縣名,要麼是封地歷史上曾有的方位地名,這些方位地名追根溯源,往往能夠溯回春秋戰國的諸侯國,比如山東境內有齊國、魯國最出名,齊國又比魯國強,一般封在山東的都先選齊王,有齊王再選魯王。

    那麼封號尊卑的標準就出來了,即封號所代表的地名所在郡縣或者所在方位源頭國家的大小、人口和實力,比如都是劉邦的兒子,齊王劉肥的封地就比代王劉恆好太多,如果不是劉恆當了皇帝,論地位也比不上大哥劉肥。

    而秦國、楚國、齊國、魏國、趙國、燕國都是戰國七雄之一,秦國更是一統六國,還有晉國是春秋時期最強國,秦王和晉王都是最高級別的封號,比如秦王李世民,他奪位後給大哥李建成追了一個王號,叫息王,息國在春秋戰國時期有沒有存在感?沒有,這就是個貶低的王號。

    還是以李世民為例,他的兄弟兒子大多封王,最高級別的自然是趙王、齊王、楚王、晉王、魏王等等,越王、吳王、蜀王、代王、衛王算次一級,對應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次一級國家,再次一級如霍王、密王、滕王、鄂王等等,國家都沒什麼名氣。

    清朝的制度獨具特色,他們的宗室封爵很詳細,有和碩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奉恩鎮國公、奉恩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一共十二等。

    清朝的具體封號跟地名沒關係,不會出現秦親王這些稱號,因為他們的封號多取美稱而淡化地名,比如恭、怡、端、奕、忠、莊、勇、瑞等等。

  • 7 # 我是趙帥鍋

    這個還要從古代爵位制度說起,在西周建國時,為實行分封制,便設定公、侯、伯、子、男五爵,作為對貴戚功臣的封賜。這其中,公爵和侯爵均是百里的封地,伯爵為七十里的封地,子爵和男爵的封地均為五十里。而位於這五爵之上的,就是周天子,封地為千里之地。

    後來,等到戰國時期,周朝基本已是名存實亡,天下實際被七國所控制,此時,原先的公爵或侯爵顯然已經配不上七國國君的身份,他們需要更上一層樓,但礙於周天子的名號,七國國君誰也不敢自稱天子,所以大家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稱王,但此時的王,並不是爵位。

    再等到西漢建國時,劉邦為分封功臣,才正式設定王爵,而第一批被封王的人,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韓信、彭越、英布等七人。但很快,這七人都被劉邦給誅伐殆盡。隨後,劉邦殺白馬而立盟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從此,王爵僅皇族成員可得。

    後來的皇帝,基本都延用劉邦的這條規定,僅對自己的兒子或兄弟封王。個別時候可能出現異姓王,但都不是常態。與此同時,王爵封號又大致分為這樣兩種:一字王和兩字王。一般情況下,“一字王”的地位要遠高於“兩字王”。

    所謂的一字王,又叫做親王,一般是按照春秋時期的諸侯國名稱來敕封,其中又以“晉、秦、齊、楚”四個封號最為尊貴,因為這四個國家是春秋時期最大的諸侯國。

    正常情況下,“晉、秦、齊、楚”四個封號的地位是相當的,但是,根據歷史資料統計顯示,中國歷史上,被封為晉王的人數是最多的,共有29位,其中有12位最後都成為皇帝,從皇位順位繼承上看,晉王繼承皇位的機率僅次於太子。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晉王應該是所有親王中,最尊貴的。比晉王稍差點的,則是秦王,共有15位,其中有5位成為皇帝。而比“晉、秦、齊、楚”四個封號都低一檔的,則是“趙、魏、燕、韓、宋、梁、周、吳”這八個封號。而這些封號,基本上涵蓋了所有的一字王。

    說完一字王,我們再來說二字王。所謂二字王,又稱為郡王,一般是以郡縣名為號,比如“常山王、長沙王、中山王、渤海王、成都王”等,這些都是以郡縣的名稱來敕封。相對而言,郡王的封地,一般要遠遠小於親王。

    另外,在隋朝之前,一般封王爵後,都是有實際封地的,而他們王號名稱所對應的就是他們的封地。比如,晉王的封地一般情況下就會在山西;而秦王的封地則是在陝西,而渤海王的封地則對應的在渤海郡。

    然而,從隋朝開始,大部分王爵就不再有有實際的封地,它更多變成一個身份和地位的象徵。等到清朝後,更是不再採用古代諸侯國號作為王號,而是由皇帝選擇一些吉祥的字作為王號。

  • 8 # 仚乃山上人

    秦晉齊楚四國是春秋四強,其中以秦王為尊,因為秦國是一統天下的國家,也是劉邦曾力爭的王位。基本上如果一個人被封為秦王,這江山就坐了一半了,接下來一半就是等現任皇帝死。歷史上有名的秦王,如楊浩、李世民、趙德芳等。可以說秦王就是皇帝欽定的太子。然而事有蹊蹺,歷代秦王往往坐不上帝位。不知道是不是詛咒的原因,秦王總是不得好死,或者一生坎坷,趙德芳最終也不過被民間傳成了八賢王,其實一生謹小慎微。

    秦下為晉。如果晉國不分裂,天下是輪不到秦楚爭鋒的。所以晉王屬於一個安撫性質的王爵,意思是太子之下最尊,將來僅次於皇帝,所以你就不要去爭帝位了。但是事有巧合,歷代晉王總能透過不光彩的手段得到帝位,比如著名的晉王楊廣弒父、晉王趙匡義斧聲燭影,等等。這實在是一個奇怪的現象。

    再下為齊。齊國是五霸之首,也是最後亡國的國家,齊國興衰都很傳奇,然而最終淪為僅次於秦楚的地位。所以齊王屬於輔弼性質。大多齊王會老老實實做皇帝或太子的跟班,而不是去爭奪帝位。所以通常齊王是給非嫡長子中皇帝最喜歡的那個兒子。按照那個神秘的規律,被封齊王,基本上這輩子就是臣子的命,不好不壞,李元吉對太子李建成也很忠心的,可惜遇到了李世民。

    最慘的是楚王。要說四國中誰最可能一統天下,其實楚國排第一,晉國還要在第二。楚國國君很早就將自己兒子封王,那時候周天子也不過自稱為王,所以楚君意思是周王和自己兒子一輩。後來楚君覺得太離譜了,於是不再把兒子封王,而是自立為王,意思是自己和周王平起平坐,比諸侯國高一等。楚國野蠻擴張的時候,齊晉還老老實實遵守禮法,秦國還是個小不點兒。晉國強勢無敵時,楚國就和晉國爭鋒,晉國內部家族尾大不掉於是分裂,這時齊國強,楚國就和秦國互相扶持,秦國吞併了巴蜀,擁有爭雄天下的糧食基地。楚國就吞併了吳越,擁有了爭雄天下的兵源基地。於是互相排擠。楚國在西面與秦國剛,在東面與齊國剛,很是強大。最初秦齊互尊為帝,並沒有得到天下承認,所以很快取消了帝號。然而橫則秦帝縱則楚王,這是天下公認的。可惜楚國內部太亂,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秦國努力崛起時,楚國在一代代衰落,然而衰落到最後還是能和嬴政剛幾回合的。可見楚國是實力強大而喜歡自掘墳墓的那種。

    說了楚國這麼多,就是要說楚王為什麼慘,為什麼呢?因為歷代楚王幾乎沒有不造反的。所以皇帝封楚王可能是最猶豫的。這彷彿一個詛咒,楚王必反,而且不是普通的反,是能搞到天下大亂的那種,所以楚王必定死得最慘。楚王陳勝、熊心、項羽這就不說了,楚王韓信,還有西漢七國之亂,東漢劉英,曹魏的曹彪,西晉八王之亂,東晉桓玄,隋唐一批自封楚王的反王,還有李世民之子李祐,等等,謀反的楚王數不勝數,成功當皇帝的就李隆基,晚年還被逼退位。所以說,楚王彷彿一個詛咒,雖說是四尊王之一,皇帝只會封給自己最喜歡的人,但是如果被封為楚王,基本上就定了死期了,早晚都得主動或被迫造反。

    除了這四個一字王最尊貴,屬於親王,其它的郡王也有不少出名的,基本上都是按照周朝的諸侯國的國號來的。但是這樣有一個弊端,就是一旦封王,就意味著有封地,就在周朝的該諸侯國。一旦去到封地,只要打理得好,基本上就有了造反的資本。比如著名的燕王朱棣。所以封地制度其實是一個隱患,哪怕找當地官員監督,都不能保證官員有沒有被收買。所以明朝後期和清朝吸取了這個教訓,改為無封地的王爵。清朝的三藩是最後有封地的親王,而且權勢極大,相當於獨立王國。雖然平西王三個字聽起來不怎麼樣,但其實是屬於四尊王級別的一字王。所以後來清朝再封王,包括鐵帽子王,都沒有封地,也不按國號,而是取“慶”“安”這種吉利的字眼,讓其沒有對應的封地,也就無法在基地造反了。琅琊榜裡的譽王,其實就是屬於這種,但是制度還不成熟。

    為什麼皇帝的兒子要封王?還是源於楚國。從根源上講,王只能有一個,王是天下的主人,所以王是尊貴的,如果有兩個人,那麼兩個人都不能稱王,必須有一個成為臣子或滅亡,另一個才能稱王。但是楚王自稱蠻夷,他不懂這個,不懂王字代表的含義,總之你讓我不爽,那麼你稱王我就要稱王。就好像你已經有語文老師班主任了,一個體育老師非要也自稱班主任不可,一個班有兩個正式班主任?這不是鬧嗎?偏偏沒人能打服他逼他改口。最後,王的“唯我獨尊”這層含義就被楚國愣生生給搞沒了,僅僅成為一個稱呼,最後被“皇帝”代替。

    第一條前面說過了,在王爵是天下最尊的時代,楚君將三個兒子封王,證明自己比王尊貴。秦國一統天下後廢除了分封,所以漢朝皇帝證明自己最尊貴的方式,莫過於將兒子封王。

    第二條,還是楚國搞的,楚國稱王幾百年後,其餘六國不甘心比楚王和周王低一級,於是紛紛稱王。此時,在各國眼裡,“王”這個詞已經沒有“天下之主”“唯我獨尊”的含義了,僅僅是一個位置的稱呼而已。可以說,嚴格來說,這些都是偽王,沒有一個是真正的王。但是木已成舟,沒有辦法了。項羽搞了分封制,這些諸侯王后來跟隨劉邦打天下,希望恢復分封制,劉邦當然不可能同意,但也不能食言逼反他們,所以同意了一半,我照樣是皇帝,你們也照樣是王。就這麼,“王”的含義轉移到了“皇帝”上,諸侯當偽王還當得挺高興。

    第三條,還是楚國。楚王熊心名義上領導六國貴族推翻了秦朝,所以分封十八王時,諸王尊他為義帝。因為楚君已經搞過一次“封臣為王”,所以楚國再搞一次大家都能接受。後來劉邦也是楚國人,他喜歡楚語楚歌楚舞楚文化,所以他再搞一次,大家已經習慣了,“王”就這麼變成了“國主”之下的一個爵位。這時的皇帝,相當於周朝開國時期的周王。諸王就是諸侯國。但是諸侯國萬一以後再學六國造反怎麼辦?於是劉邦把自己喜歡的人也都封王。畢竟楚國人,老毛病。於是,漢朝有了同姓王和異姓王。這時的封王制度已經成型。凡是有大功勞大勢力的臣子,以及皇帝的親戚,可以封王。這一點逐漸被一代代繼承下去,成為共識。於是,後世皇帝為了表示對孩子的喜愛,並且為了表示其是皇帝后代高人一等,就都會封其為王。漸漸的,皇帝子嗣封王,就成為一個規矩。而對皇帝來說,兒子們當然可信,所以要把給他們的地盤劃得大大的,讓他們權力財富幸福也大大的,所以,秦晉齊楚四強,就成為了皇帝賜給最喜歡的人的禮物,或者拉攏最厲害人的禮物。

  • 9 # 曉帆輕舟

    不同朝代,封王的規定不一樣。

    我們看看唐朝的情況。

    唐朝的“王”爵之中,第一級是親王。

    親王通常有兩種情況:1.皇帝的兒子(除太子之外)。2.皇帝的弟兄。例如,韓王李元嘉(唐高祖李淵的第十一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李淵第二十二子,李世民之弟),寧王李憲(唐玄宗李隆基的長兄)。

    唐朝王爵的第二級包括嗣王與郡王兩類:

    1.嗣王(即親王的繼承者),通常由親王的一個兒子繼承。例如,嗣韓王李訥(韓王李元嘉第五子)。

    2.郡王。被封郡王的,一般是太子的兒子或親王的兒子(不包含嗣王)。例如,廣陵郡王李純(唐德宗的太子李誦之子)(李純即後來的唐順宗)、武陵王李誼(韓王李元嘉的次子)。

    唐代親王、郡王名稱中,分別包括一個地名。親王名稱中的地名一般借用某個州名,如韓王李元嘉之“韓”(唐代初期設有韓州)、寧王李憲之“寧”(唐代有寧州)。郡王名稱中的地名,顧名思義,取材於某個郡名,如武陵王李誼之“武陵”(名稱來自“武陵郡”)。

    需要說明的是,親王、郡王名稱中的地名並不一定意味著他的就職之地真的就固定在該州(郡)。例如,滕王李元嬰的赴任之地起初確實是在滕州(今山東境內),但是,他後來被遷到洪州(今江西南昌),爵位名稱卻仍然保持“滕王”。

    附帶說一下,滕王李元嬰就是《滕王閣序》所說的那位滕王。

  • 10 # 小祁說歷史

    自從有了皇帝以後,王就成了地位僅此於皇帝的稱號,當然秦朝是沒有王的,秦朝採用的是二十等爵制度。從漢朝一直到清朝,每個朝代的皇帝都有封自己的兒子為王,但又各有不同的講究。今天小祁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唐太宗李世民畫像)漢朝

    劉邦建立漢朝以後,吸取秦亡的教訓,分封同姓諸侯王以做屏藩,比如齊王劉肥、趙王劉如意、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等。

    但是這個時候的王還並不是後來所說的王爵,而如春秋戰國時期一樣,均為諸侯國王,他們不僅要去封地就藩,還有一整套的行政班底,這和後來的王爵有名無實存在很大區別。而且王無品級高低,只分封國的大小。

    魏晉至明朝

    這段時間內皇帝一般都封自己的兒子為親王,雖然各朝各代各有差異,但大多數都以“秦、晉、齊、楚”四個封號為最尊貴,因為這四個國家代表的是春秋戰國時期最為強大的。這其中更是以晉王最為傳奇,因為古代多位帝王在登基稱帝之前都被封為晉王,比較典型的為隋煬帝楊廣、唐高宗李治。歷史上總共出現過29位晉王,其中有12位成功逆襲太子登基稱帝,這機率就是太子也要汗顏啊!(唐高宗李治影視形象)

    而在這4個國家之下則是“趙、韓、魏、粱、燕、魯、宋、吳、越”等國代表的封號。在這段時間內,這些一字王大多都是親王,只是在尊卑上有一定的差距。

    在親王之下,還有郡王,郡王大多都以郡名作為封號,比如渤海王、長沙王、成都王等等。郡王多數分封給離皇帝關係稍遠一點的宗室子弟。

    因為國一般為一字,郡一般為二字,因此也就形成了我們通常認為的一字親王、二字郡王的觀念。但是有個特例,那就是中山王,中山國在春秋戰國時期也是妥妥的諸侯王國,因此中山王也應該為親王。(隋煬帝楊廣影視形象)

    而因為劉邦曾定下非劉氏不可稱王的先例,因此後世也基本遵循,極少封異姓為王,即使分封也是封郡王,比如說平定了安史之亂的郭子儀就被封為汾陽郡王。

    清朝

    清朝不再沿用之前中原王朝的以地名和古國名封王的方式,但是王爵仍然分為兩等,分別為和碩親王和多羅郡王。然後在中間加優美的字或詞,親王用一字,郡王用兩字,比如說和碩怡親王、多羅克勤郡王。(和碩怡親王胤祥影視形象)

    清朝一般都是在皇子成年後予以冊封,沒有受封前一般稱阿哥,而阿哥並不屬於爵位,而是“未受封的皇子”之意,一旦受封,則應該稱爵位了。而像很多清朝電視劇裡的貝勒爺,其實要知道,貝勒並不一定是皇帝的兒子,親王的兒子也可以是貝勒,貝勒就屬於爵位的一種。像大名鼎鼎的和碩怡親王胤祥在康熙朝連封號都沒有,到了雍正時期就一下子晉升為和碩親王,晉升速度不可謂不快啊!

  • 11 # 水一白聊歷史

    封建時代,皇帝封自己的兒子為什麼王,主要還是以其封地為準的。

    如秦、晉、趙、燕這些名字,主要都是當初春秋戰國時期的國名發展而來,雖然後來統一了,但是原來長期佔有的地方依然還會以此名來稱呼。

    但是,不同時間段,雖然名字相同,但是地盤大小,實力大小的區別還是非常大的。

    比如,在西漢初年,劉邦最開始給他的兒子封王的時候,齊王劉肥 ,七十多個縣城,說齊國話的都歸齊國管,但是後來到漢景帝時期,齊國只剩下原來的七分之一都不到了。再到後來,漢武帝推恩令推行以後,漢末很多雖然也掛著王爵,但是封地也就是一兩個縣大小了。

    封王的位置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該王受寵程度和能力

    一般來說,皇帝封兒子為王,還是有個喜好的區別的。

    比如劉邦封愛子劉如意,最初剛打下代地,馬上就封了代王,後來趙國下來了,緊跟著又封了趙王,而代地則給了並不受寵的劉恆。

    漢文帝劉恆也是一樣,他最喜歡的是劉揖,所以直接封的是土地肥沃的梁國,做梁王;而相對來說差一些的劉武則是代王、劉參則為太原王。只不過後來劉揖死得早,劉武才成為了梁王,在漢景帝時期闖出名聲,很多人以為他從一開始就是梁王。

    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地區的經濟也有變化,所以這些王的好壞也是有區別的

    比如名氣比較大的秦王李世民,還有燕王朱棣,最後都是從諸侯王的位置上成為一國之君的。但是秦王唐朝來說那就是獨一份的了,畢竟秦地的核心恰恰正是長安城了,總不能把都城所在地分封出去給諸侯王吧。

    然而,同樣是燕王,實際上朱棣剛分封去燕王的時候,就不能算是好地方了。一則當時的北平城已經被破壞得比較厲害了,再則還要直面蒙古的挑戰,只不過燕王在不那麼好的位置上取得了更出色的成績罷了。

  • 12 # 四川達州人

    當然有講究。

    自創造親王分離出郡王之後,歷代皇帝都遵循一個大原則,就是給兒子封比較好的王爵,壓低兄弟的王爵。

    怎麼才算是好呢?

    當然,以春秋戰國諸侯國名義命名的王就是親王,也多是一字王,比如秦王。中山王等二字是少數例外。

    此後大體形成了慣例,王爵命名一般以屬地為主,封地在春秋諸侯國境內就參照命名。只有宋代的齊王楚王要分清,楚王指封地在楚國的親王,楚郡王則是封地楚州的郡王。

    通常,大一統王朝的夏商周秦漢隋唐宋作為王號是不封(唐初的秦王李世民與漢王李元昌等少數親王除外)的。所以,楚齊這兩個老牌春秋強國,與魏晉這兩個曾經或近乎統一的朝代為第一等(不要把三國當做歷史,多數官方都認同的是魏晉南北朝),趙燕吳越魯等國為第二等,蔡滑許等最低。

    清代則以美號為封。

    一字王可以是親王,比如禮親王。也可以是郡王,比如直郡王。二字王多是郡王,比如克勤郡王。少數也有親王,比如雍正晉順承郡王錫保為順承親王。

  • 13 # 棲鴻看紅樓

    一般來說,什麼王,就是去什麼地方“就藩”。比如晉王一定是到山西,燕王是去北京、河北,秦王是去陝西。

    比較特殊的是清朝。清朝的王爺只享受爵位、俸祿,而不是當地就藩。甚至還有明文規定,非詔不得外出。這是為了防止親王專權、坐擁地方勢力的手段。

    與之截然相反的,是明朝。明朝規定,親王一旦成年、獲得封號,就必須去藩地,不能留在京城。並且沒有皇帝旨意,不能隨便回京。這是為了防止親王在京城動搖儲君、或皇帝權力的措施。當然,他們在地方上,也不享受軍權政權,還要受到地方官員的監督。所以明朝的王爺們,聲色犬馬是最安全的,帶來的附產品就是兒子特別多——明朝滅亡之時,全國的宗親王爺,竟有數萬之多。

    其他情況,還有“兩字王”,比如淮安王之類。也有不用地名作封號的,比如《紅樓夢》裡提到的北靜王。

  • 14 # 漫步史書

    “王”這個概念始於中國奴隸制社會時期,商周時期,王一般代表的是國家的君主,因此沒有王爵的概念。商周時期實行分封制,分封的諸侯國並非是王爵,而是公、侯、伯、子、男一些反應春秋時期各封國君主稱呼為王其實是錯的。這一點從流傳至今的史書上就能看出來,比如秦孝公、秦獻公,一般能夠到公爵這個位子,那麼封國在諸國之中就很大了。諸國之中唯有楚國例外,楚國國君一開始只是個子爵,位列第四等,公元前704年,熊通僭越自稱為王,所以後世才有了楚王的說法。但這也僅僅只是侷限於楚國內,在其他諸侯國是不被認可的。戰國時期,由於周天子日益削弱,加上各個諸侯國變法以後日益強大,這才有了互稱為王。魏國開國君主一開始只是隸屬於晉國的臣子,後來才被周王朝認可,但在第三代君主魏惠王時期,和齊國齊威王互稱為王,這才徹底開啟了戰國時代,之後各個國家也都各自稱王。秦始皇將皇帝兩個字合二為一以後,王這個稱號就進入了歷史階段,直到漢以後,才又重新恢復。漢代的王一開始也是分封制度,但並不是王爵,而是諸侯王國,諸侯王各自統領自己封地內的事物,但同樣也造成很大隱患,之後規定只有皇族子嗣才能擔任諸侯王。漢武帝時期以後,這些諸侯國都採用了降封的方式,所以諸侯王國越分越小,後來也就沒有了。三國時期才有了王爵,但當時也僅僅只是侷限於宗室之中,王爵的封號,則是從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的名字取。一般尊貴的有以“秦、晉、齊、楚”,而其他封號相對而言比較次一等。而漢代時期還有郡王,一般都是兩個字的,比親王低一等,如常山王、中山王、渤海王。在歷朝歷代裡面,王爵屬於極為尊貴的稱號,非宗室不能擔當,另外也有一些功勳卓著的大臣,在死後被追封為王的,如岳飛就被追封為鄂王。清代以後,王爵有發生了變化,因為在清代以前,只要是被封為王爵的,都需要去就藩,當然有些時候就藩也負責當地的兵權,但也有的只是擁有封地。但清代的王爺,一般只能夠被圈禁在京城,不能離開,目的也是為了防止這些親王們犯上作亂,而且清代王爵都是採用降封的方式,除非是鐵帽子王,自清代以來,鐵帽子王就只有12個,從這一點上來說,清代王爵不濫封,也是中國封建王朝中做的最好的朝代。

  • 15 # Dae丶龍仔仔

    王爺有一字王二字王,還有親王郡王之分

    一字王又稱親王

    裡面有四個字最好,秦,晉,齊,楚,其餘的一些字就比不上上述四個字

    二子王又稱郡王,比如中山王,洛陽王,漢中網

    而清朝的王爺就分開了,只有一個美譽,比如雍正就被封為雍親王,還有乾隆的五阿哥被封為榮親王,都是一些榮譽

  • 16 # 陸炫

    以大明王朝為例。

    皇帝的兒子(除過太子之外)被封為親王,親王的封號有秦王、晉王、燕王、周王、楚王、蜀王、代王等。一般來說,封號為一字的都是親王。郡王的封號為二字,比如慶成王、安化王、弋陽王等,郡王比親王低一等。

  • 17 # 農民更瘋狂

    您問的應該是“皇帝分封諸侯國的時候為什麼都喜歡叫秦晉齊楚燕韓趙魏”吧。老農來說道說道。

    早在西周時期,王是周天子的專用稱號,貴族功臣設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公爵最為尊貴,侯爵次之,以此往下,男爵最低。周天子在分封貴族功臣的時候,會根據爵位的貴賤和封地人口、土地分封食邑。封地領主以所封地名加爵位稱呼。

    東周後,中國進入了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日漸頹廢,皇權不振,禮崩樂壞。各封地領主已經不滿足爵位的榮耀,紛紛仿效周天子稱王。秦王、晉王、楚王、齊王....就是封地的王了。

    春秋戰國時期秦.晉.齊.楚四國最為強大,後世自然以這四個最為尊貴。其實到封地領主稱王的時候,諸侯國已經強大,王位世襲,不是依周天子和世人眼中的尊貴標準而分封的。所以,秦晉齊楚在後世人的眼中都是最強大、最尊貴的諸侯王了。

    在漢、魏、晉時期封王,雖然沒有嚴格這樣的規定,但在魏晉之後實際操作時會刻意將秦晉齊楚和其他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諸侯國國號的尊貴凸現出來。

    自西漢到明朝諸侯國封號多以地名為主 ,除了漢初有異姓王外(劉邦稱帝后很快就滅掉了),絕大多數都是皇帝的皇子和叔伯。一般都按照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命名。

    據根據歷史資料發現,中國歷史上有二十九個人被封為晉王,其中有十二個人做了皇帝;有十五個人被封為秦王,其中五個人做了皇帝。可見,晉王當皇帝的機率僅次於太子,說明名號很重要。

    清朝以後諸侯國不再以地名為封號,而是使用具有美好意義的字作為領主封號 。大清宗室親王一般稱和碩親王,簡稱親王。如和碩雍親王胤禛、和碩寶親王弘曆、和碩嘉親王永琰……。

  • 18 # 小胡的人生百態

    回答了,封建時代皇帝封自己的兒子為什麼王,有什麼講究嗎?比如秦王,晉王,趙王,燕王?回答當然有講究啦。所有王位當中,秦王趙王晉王,都是按照春秋時期天下比較強大的國家名稱封的王爺。只有比較重要的,皇帝比較喜歡的王子才能封為秦王趙王,不怎麼被皇帝喜歡的王子,說不定連個公爵都混不上。

  • 19 # 西索學宮Ciscil

    講究主要就在於打算(或被迫)封多少土地人口給這個王。

    古代,土地人口就代表著兵源和財富,也就是代表著國家實力。當然隋唐以後,很少有實封的,封了王但是人還得留在京城,或即使在封地也有當地官府看著,因為此前歷代蕃王利用封地積蓄力量造反的實在是太多了。因此隋唐以後,封為某王,其實就是給予某地的稅賦(有時是一部分)作為食祿而已。

  • 20 # 醉美木瀆

    在西周初期,王的稱號是周天子專屬稱號。其他諸侯則被賜予“公侯伯子男”的爵位。

    但是到了後來,王的稱號逐漸被其他諸侯國僭越使用,首先是號稱“不服周”的楚國,既然周天子看不起我,說我是蠻夷,那我就乾脆蠻到底,我也稱王。後來大家一看周天子威信掃地,也不能拿楚國怎麼辦,就紛紛跟風過起當王的癮來。於是王就越來越多,到了戰國連中山國,宋國這種二流強國也敢自稱為王了。

    和貨幣一樣,一旦數量多了起來,就自然會貶值,後來統一中國的秦始皇就對王這個稱號很不滿意,認為這個稱號已經不值錢了,不能襯托自己一統天下的豐功偉績,於是就發明了皇帝的稱號。同時秦始皇並沒有分封諸子宗室為王,所以中原大地過起了一陣沒有王的日子。

    陳勝吳廣起義,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道盡了底層屌絲逆襲者的野心,一時間中原大地烽煙四起,稱王者不盡其數,為了防止王進一步貶值,這些稱王的男人們,自然打了起來,笑到最後的劉邦,也嫌當王不過癮,當起了皇帝,不過他和秦始皇不一樣,因為他分封了大量的諸侯王,成為了真正的王中之王。

    自漢代至魏晉南北朝,以至於到了唐朝前期,這些封王的男人們,都是實實在在的王,都是實封,有封地,有百姓,有軍隊,時不時的有幾個跳出來造反,要當皇帝,刷一波存在感。

    總體來說,實封的王爺們,他們的封號大體來自於封地的地名,或者是封地曾經存在的某一古國的名稱。而戰國七雄的名稱,齊楚燕韓趙魏秦,除了韓國不招人待見,都是大國的封號,都要封給皇帝的親近兄弟或者是皇子。

    比如說劉邦,封自己最喜歡的兒子劉如意為趙王,封自己的庶長子劉肥為齊王,封自己的弟弟劉交為楚王,這些大國都是實實在在的封給自己最親近的人。此時的代王也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劉恆,並不受劉邦喜歡,趙國和齊國相當於現在的長三角,珠三角,那是國家經濟重鎮,富得流油,在劉肥和劉如意發愁如何花錢時,劉恆還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也是由於實封的王爺們權利太大,特別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時不時就要造反自立,皇帝對於同姓諸侯王逐漸的不信任起來,逐漸收回諸侯王手裡的權利,並且派遣官員嚴密監視,甚至到了諸侯王想喝杯酒都要徵求朝廷派遣官員意見的地步。此時的王爺們,日子過的那叫一個窩囊。

    其中禍禍王爺們最狠的,要數南朝劉宋前廢帝劉子業,劉子業當了皇帝后,總是懷疑自己的叔叔們要造反,於是把叔父湘東王劉彧,建安王劉休仁等軟禁在宮中,肆意凌辱,因為湘東王劉彧身寬體胖,劉彧就把這個叔叔當成豬來養,關在豬籠裡,給他餵豬食,稱呼他的豬王。最終逼反了這位豬王,造反自己當了皇帝,當了皇帝后,這位當年的豬王,也沒有善待宗室的王爺們,劉子業是精神凌辱,劉彧則是直接肉體消滅,殺了不少諸侯王,並且由於殺的太狠,直接動搖了劉宋的統治。

    到了唐朝中後期,王爺們由實封逐漸變為虛封,這其中最大的區別是,實封的王爺們有地盤,有百姓,有士兵,還要就藩。虛封的王爺們則是沒地盤,沒百姓,沒士兵,大多生活在京城裡,不就藩。

    在唐玄宗朝,為杜絕皇室子嗣參與政治,唐玄宗的做法甚為嚴厲,不僅集中居住,甚至被嚴格禁止諸王與群臣交結。唐玄宗即位初年,皇子尚年幼,居於宮內,到開元十三年(725),隨著皇子日漸成長,玄宗便下令在長安城東北安國寺東附苑城內修築大宅,讓多位皇子在其中分院居住。被稱為“十王宅”,隨著兒子越來越多,後來又改稱“十六王宅”,隨著皇孫的誕生,唐玄宗又修建了“百孫院”供皇孫們居住。其實這相當於變相的高階軟禁,王爺們也由實封變成虛封。

    到了明清時期,虛封制度進一步發展,在明朝靖難之役之後,分封的王爺們雖然說就藩,但是手裡既無兵也無權,在封地不準隨便出王府,所以在明朝王爺們就藩也叫藩禁。曾經被分封在南昌的寧王,在元宵節偷偷外出王府看熱鬧被告發,結果受到朝廷的嚴厲申斥。

    到了清朝虛封則是發展的更為成熟,這點從封號上就可以看出來,清朝的藩王,不再使用地名或是古國名作為封號,就再也沒有了秦王,楚王,燕王,趙王的封號,轉而使用一些比較吉利,比較喜慶的字作為封號,比如現在人氣頗高的,十四王爺允祥,封號是怡親王,清朝最後一個鐵帽子王的封號是慶親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各位車神,請問一下1.4t速派和1.5t君威,應該選哪個呢?從多個角度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