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安石外來地

    我這輩子就毀英語上了。高考,五門總分428,英語只考了24分。如果英語我也能達到平均100分,我他媽也至少是本科,當年的本科線是470。

    工作了,工作還比較出色,評中級職稱,又是英語死活過不了,又廢了。前年,終於不再考英語,順利獲得中級職稱。可,周圍很多都是高階職稱了。我還要再等三年。

    我就納了悶了,一個八杆子打不著的它人的語言為什麼總和我過不去?

    我學了六年英語,狗屁沒學會,還是隻考了24分。現在工作了,工作中有時候也會和老外們交流,只要接觸稍微多點,我也能基本無障礙啊。當然,去看英文的資料還不行,但日常交流也無大礙。

    投入如此巨大的代價在課堂上學英語,還沒有半年和老外們實際交流來的快。有必要嗎?

    翻譯英文原版資料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不好嗎?

  • 2 # MrMOJO

    英語有用嗎,確實很有用,你用得到的時候就會發現。

    但它也確實是一種工具。對於工具沒必要誇大它的作用也不必看低它,它就是個工具。如果你經常需要用一樣東西,老找別人也不是個事兒,你很少用到它自己擁有一個也有點兒浪費。開車有用嗎?肯定有用。必須學嗎?不見得。

    說到底是個人選擇的事兒,它是主科你認為不重要也可以選擇少花精力,它是副科你認為重要也會好好學。無非是以後多或者少一樣工具。

    不過人生是動態的,現在不需要不代表以後也不需要。雖然大家嚷著說沒有用不重要但很多很多人在認真地學或者已經掌握得很好了。

    不如換個方式問:如果大家都可以選擇把它當主科或副科,你會讓你的孩子怎麼選?

  • 3 # 小小的玥

    如果把英語作為一門副科或者是選修的話,也許對以後孩子的學習會減輕不少的壓力,但是有的朋友就說不應該讓孩子學習英語,應該把英語取締了,其實英語不學是不可以的。如果說把英語當做副科來學習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記得我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不光是英語單詞要經常的讀、寫、背,有的英語老師在教課的時候還讓背英語課文,可以說花費了很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英語了。等我們畢業之後找到相關的專業還好,不然的話在生活中我們幾乎是用不到的。在整個的學習過程中浪費了很多的時間。

    英語還不能不學,但如果當做是一門副科來學習的話還是比較好的。

  • 4 # 例外旁觀者

    學英語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除了很多副作用,毫無用處!

    我認為,義務教育階段到高中,英語應該作為“選學課”!高考時,英語成績可按報考專業需求作為參考分數。

    改革開放初期,全民學英語是戰略需求,是舉國向西方“先進”學習的需要。

    這麼多年來,全民學英語所取得的成效就不用說了,可“全民無差別學英語”凸顯出來的弊端越來越多,“學英語”佔用了青少年非常多的時間和精力,嚴重干擾了很多孩子學習文化知識的興趣,大量擠佔了學習”數、理、化”的時間,嚴重影響了他們對本族漢語言文化的學習和掌握!很多人才苗子被“學英語”耽誤了,很多專才、奇才的成長、進步和使用被”英語分數”卡住了。

    全世界有沒有國家“漢語不合格”而上不了學,進不了職稱?沒有吧!

    都四十年了,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漢語言文化自信”該恢復了,是到了英語”按需”學習的時候了!

  • 5 # 獨寒老師

    我覺得可以將英語作為選修科目最好,我發覺中國的大學生過了英語四級也不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更不能與英語國家的人對話和進行專業翻譯,所以作為選修科目後能對英語不好的偏才有巨大益處,不拘一格降人才嘛,像馬雲數學差,但他是大才,不然國家會損失一部分理功科尖子。英語好的會自然選擇選修英語,從而保證國家也不會缺乏高階英語人才,你們認為呢?

  • 6 # 劍客談教育

    把英語降為副科,我是贊同的!

    原因之一是我們可以抽出用在英語學習上的大量時間,來好好學一學我國的傳統文化和規範文字了。

    近日鬧得紛紛揚揚的清華大學、鄭州大學的錯別字事件,就有不少網友指出學生們太多精力都花在學英語上,而且已經出現了英語好過漢語的趨勢了。

    這確實挺讓人鬧心。搞到後來,我們國家的孩子連漢語都不大會說,漢字都不怎麼會寫,而個個操著一口流利的英語來交流,這是不是文化殖民呢?

    原因之二是,學英語有它的好處,但不必上升到這麼高的地位。似乎英語很溜就是精英,英語不行的就是土鱉。這種觀點為許多從外國遛達一圈回來的人所極力推崇,如果你跟他提出反對意見,他們馬上就會嘲諷你沒見過世面,似乎這個世界上只有英語國家的東西才代表最好。完全喪失了我們自己的文化自信。

    原因之三是,讓有需要有愛好的人自己去學,沒必要把它作為我們選拔人才的主要考量。初高中不作主科,讓學生一般性掌握,想學的自然會去學它,強行規定又是為什麼呢?到了大學,有論文發表、對外交際、出國留學需要的時候,就算不讓學生學,他們也會自己想辦法學。而主動去學,才是效率最高的。

    總之,作為一種外來文化的載體,英語可以被我們接納,但不應該喧賓奪主,把漢語的主導地位給奪了去。如果連語言都缺乏認同,對這個國家還有多少感情呢?看看香港的這些說英文的暴徒吧,他們哪裡會覺得中國才是他們的祖國呢?不是有主持人公開叫囂要做英國人拉的屎上的一隻蒼蠅,也不做中國人嗎?

    真的應該提高警惕了!

  • 7 # 相伴走1140926956

    不學英語四級會造成在小學階段對階級的第一次分化,對985 院校來說,英語特別重要,有些課程就是純英語授課,純英文教材,英語不好,壓根就沒法學習。我也曾經特別不理解英語的重要性,因為我兒子英語一直不好。現在慢慢懂了。

  • 8 # 泥土芳芬

    99%的人學英語是沒有用的,我覺得過分的推高英語的地位,有點崇洋媚外。在國內學英語,沒有那種學習的氛圍和環境,學習起來很困難。許多學生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效果卻大打折扣。到頭來參加工作,大部分都還給了老師。因此強烈建議變為副科。

  • 9 # 育鄰人

    英語實際上就是副科,它與大眾的生活相關性還不如自然科學。將英語作為主課只是前期已經佔據有利地位的教育資源配給獲益者不願意,比如在校的英語老師、英語教材編制者和校外英語輔導機構.......

  • 10 # 逛早市的小老頭

    學英文有沒有用 當然有用 英文到目前為止還是世界比較廣泛的語言 是一個比較有用的工具學科 但是全民普及 從小普及 並以它來作為衡量一個本科生 碩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的學業評價顯然是不合適的 有精力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多學深學 有的學生可以不學 也可以學習學習其他的語言文字

  • 11 # 月下金狐

    不贊同,倒不是因為我是英語老師,而是真是學習了英語之後才懂得一門外語的實際作用。

    英語或外語,是讓你能足不出戶,瞭解外面大千世界,有這麼些與我們不同的文化,傳統及與我們完全不同的生活模式,思維習慣等等。有人說,透過翻譯不就行了嗎?也許某些方面翻譯能做到,但不同語言帶來的不同思維方式,帶給你多角度看問題,健全你的世界觀。看電影《降臨》時,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這點。

  • 12 # 長風觀察

    說實在的,全民學英語是一種浪費,百分之九十的人一輩子用不上英語!那些願意出國或者從事國際交流的人,你自己花個幾個月時間學一下就行了,英語很難嗎?我看不難!小學到大學,英語課加起來多長時間?撐死半年時間足夠了!

  • 13 # 生鏽的解說

    把英語定性為副科這種觀點純粹是扯蛋嘛,英語怎麼能定為副科呢?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工具類學科只能定性為選修課,需要的就學,不需要的學了幹嘛!?全民學英語這種指導思想是非常錯誤的!

  • 14 # 桂林小七姐

    古人尚且知道師夷長技以制夷。現在人怎能不知道英語是世界運用最廣泛的語言,是最重要的交流的工具。英語作為副科是不現實的。要進入某個先進領域研究學習,必備英語基礎才能參閱各種英文文獻。可以把英語定為選修課。給那些感興趣的,有英語特長,有高遠志向的學生作為選修課學習。

  • 15 # 欺負小動物

    本身學英語沒毛病,但是我們學的英語太教條。有點嚴重的強調語法了。老外除了常用現在進行時和過去完成時,其它的語法不常用,而且說話簡單,in on of at 隨便使用,沒我們學習那麼教條.....

    至於口音我覺得也沒什麼。印度人,韓國人,日本人,泰國人說英語,哪都不是口語可以形容的事兒了。我們中國人說,還算好的。簡單的單詞能看懂,會說,我覺得還是有必要的。

    要改革的豈止是英語,物理生物化學呢?是不是學的太深了?我大學時候還要學高數,我一個文科生還要學高數微積分,還要學電腦C語言...我生活中大部分都用不上了,這些是不是都要改?

    我大學文科專業,學的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海洋生物學,漁港監督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真正涉及管理的時候,是不是情商要大於書本上的理論知識呢?我甚至覺得,我當時應該報考英語或者日語專業,至少學會一門語言,要比這些各種“學”有用的多。

    中國的社會里,成績是考核一個人能力很重要的標準,無論學什麼,最後還是要看成績。英語更多的算是考核你成績的一門學科罷了,沒了英語,一樣有別的學科出現,學霸們學的一樣比你優秀。

    想生活得更好,就是好好學習,多讀書。並不是英語阻擋你前進的腳步,而是你不夠優秀。

  • 16 # AAAphoe

    說實話,讀到博士了,感覺語文才是最沒用的學科…除了考試,文言文賞析閱讀理解和八股文一點用處都沒有…真的該學的思考、閱讀、辯論、寫作、寫信格式反而一點都沒學過……

  • 17 # 孫金庫書畫

    強烈贊同,因為

    手機軟體輕鬆語音實時翻譯任何語言。

    學外語浪費時間精力太大,一般水平根本無用。

    中國人連中國話都聽不懂(南北方言)。

    國人連漢語都沒有學好(洪浩之志毛痔之年)大家懂滴。

    社會分工明確,人生苦短,往往顧此失彼,不可能面面俱到。

    特長生可以定向培養做專業翻譯(領匯出國隨身翻譯)。

    這個說法對英語老師們有點悲催,在此致歉。

    適當接觸一點,認識二十六個字母還是必要的,喜歡學可以多學點,但不需要考試。。三克油思密達吆西吆西哈哈哈哈。

  • 18 # 微涼童話123

    不贊同!!!國家把英語列為副科意味著學校一定會減少英語教育資源的投入 那想學好英語的只能去外面上培訓班 會進一步拉開窮人孩子和富人孩子在教育資源上的差距 造成階級固化

    那些支援的不知道腦子咋想的!!!

  • 19 # 思考帶來希望

    英語是交流的工具,若從事外、翻譯等工作也是必須熟練,看個外國的影視作品,也不用裝懂。至於正副課無所謂,都得好好學,只是考試和學習時間的安排有別。但絕。不能因為自己的偏見和英語水平基礎差就人云亦云,但作為中國人,漢語言是核心。

  • 20 # 大陽道館

    我贊同,我就是受害者。在外國,不知道有幾個國家把漢語成為主科的,一心不能二用,就現在小學都學外語了,加重孩子學習負擔,我認為有必要成自換科目,如果去日本上學的話,還要現學日語了,難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有些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孩子,以後老了靠誰養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