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以禮觀書

    向敬之

    攘外必先安內,這是過去中國的統治傳統。先不說清朝,就在明朝末年,關內的農民被迫揭竿而起,關外的後金政權建國稱汗,幾乎吞併了整個遼東,然而明朝廷的政策是對內瘋狂鎮壓、對外休戰謀和。明朝幾乎排除了最精銳的部隊、最能幹的大將,傾力圍剿李自成、張獻忠等義軍,而多次派員與後金大汗皇太極和談,不惜割地賠款。

    經歷了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清朝,雖然被英國的堅船利器打敗了,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江寧條約》,但給統治者的印象是:賠款、各地、開放通商港口,無損於他們的統治;他們的統治地位和權益沒有受到半點侵害。

    當洪秀全、楊秀清等發動太平天國運動,其鮮明的目的就是消滅清妖,要奪去滿洲統治者的江山,奪走他們賴以生存的切身利益,這自然讓在外國侵略者面前懦弱的清廷,變得非常強硬,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征剿。就像後來庚子之亂引發八國聯軍入侵,慈禧看到義和團打出“扶清滅洋”的旗幟,不由狂喜,竟然大膽地向十一國宣戰。這一種架勢就是,如果威脅到清廷統治的根本,它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地進行抵制與反撲。

    雖然說清廷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採取的給政策、給官職,但不給兵餉糧餉、不給兵力裝備,全由地方團練組織者負責解決,實際上很容易導致軍閥在征戰中哄搶地方、禍害百姓、加劇矛盾,但清廷統治者對這一切是預設的。因為他們要的是保住他們的統治不倒,而非他們的百姓安定。

  • 2 # 秦右史

    這個問題比較有趣,不能墮入“為何不和西方列強魚死網破,而鎮壓國內起義不遺餘力”的幼稚想象中,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解釋。

    第一,清政府有最基本的利益,那就是皇統延續,統治不中斷。外國侵略者的入侵不過是為了獲取利益,開放幾個口岸,要求割地賠款,英法美日等列強明白,他們無法完全佔領中國並實施有效統治。而且,列強更希望清政府能延續下去,才能保證他們在各地的利益。當列強發現自己在長江地區利益受損時,而且太平天國不過信奉的是“假基督教”,就可以轉變面孔與清廷聯合,組成洋槍隊,共同對付太平軍,兩者的利益在這個層面趨同。簽訂不平等條約,清廷失去了部分利益,但依舊是天下擁有者。第二,太平天國起義的目標則是推翻大清帝國,建立新政權。對清廷來說,外國侵略者雖然是隱患,而太平軍則更是直接的巨瘤,一不小心,可能導致原有統治瓦解,兩者的性質有本質區別,所以清廷會盡最大努力剿滅叛亂。

    列強在太平天國興盛之時,曾經遣使到南京溝通貿易,暗自款曲,提前下手,留條後路,擔心被他國獨佔中國這個大市場。1853~1854年間,英國公使文翰、法國公使布林布隆、美國公使麥蓮及英國使館官員包令等先後乘軍艦由上海至天京,其隨員曾分別會見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人,想簽訂條約。太平天國高層如洪秀全也曾試圖與英法等國交通,加以權衡,求得壯大力量。第三,外國侵略者的烈度與太平天國的破壞性大大不同。太平軍佔領南方多省,與各地駐防八旗作戰。在清朝統治者眼裡,太平軍不僅是粵匪、發逆,也是巨大的顛覆性力量,不可小覷。不僅如此,太平天國自稱承天命,信奉拜上帝教,重塑文化形態,拋棄了千百年來傳承的華夏名教道統,士大夫階層也不答應。故而幾乎是傾北方之力,消滅太平軍,從沒想過談判或南北分治。與列強的城下條約不過是損失利益,而一旦被太平天國擊敗,則是失去統治,丟失了祖宗基業。

    另外,太平天國興起之時,西方勢力已經大規模進入中國,但還沒有像清末那種瓜分之勢。朝廷相對可以集中軍事打擊力量,成立京城巡防處,調動兵馬,佈局多條戰線,對太平軍實行系統性打擊。加上曾國藩等人的團練力量,太平天國的失敗不可避免。而中國當時的軍事力量和國力與西方則是段位的差異,已經談不上硬碰硬,舉國動員來破罐子破摔。實力決定態度,懦弱是相對的。對列強是疲軟外交,而對內則是強勢統治。通俗來說,打西方人,打不過,打太平軍,可以打的過。一句話,與西方侵略者的條約不過是權宜之計,而且有的商貿條約還有利於自己,西方的輸血與新技術,興辦洋務,還能解決財政問題。而與太平軍,則是非此即彼,必須強硬消滅,才能維持住大清統治和利益。

  • 3 # 提點刑獄司

    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得先比較一下清政府和太平天國。清朝是1644年滿族入關建立的,到了近代國力衰弱,各種矛盾激化。清政府推行的洋務運動等措施,都是維護自己的統治。在對待外國侵略者方面,清政府選擇的是屈服、妥協的政策,目的還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封建統治,保全自己的利益。

    太平天國是1851年洪秀全領導農民起義軍建立起來的。農民階級雖然有一定的侷限性,有小農思想,但是對外國侵略者卻是堅決的抵抗。1859年洪仁玕制定的《資政新篇》中明確提出,可與西方國家進行貿易,但必須是平等貿易,外國不得干涉中國內政。

  • 4 # 靜夜史

    因為外國人只想要錢,最多割塊肉,而太平天國卻想要清朝的命!

    面對搶錢的劫匪,把錢包給他可能性命無憂。而面對謀財害命的強盜,把錢給他還可能被殺人滅口,這就是清朝對太平天國強硬的理由!

    當然,這不會是唯一的理由。

    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之一,太平天國運動創造了很多奇蹟。今天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還有太平天國運動的浮雕,足見這一運動對我國近代化程序產生的巨大沖擊。

    1、西方列強和太平天國目的不同

    在鴉片戰爭到來前,清朝和英國打了長時間的經濟戰,英國完敗,惱羞成怒下,英國人選擇對清朝發動戰爭。而戰爭的目的,就是逼迫清朝開放口岸,允許英國產品向清朝傾銷。

    清朝表示:你說了算!

    但是由於根深蒂固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得到五口通商便利的英國人發現開放五個口岸並沒有什麼卵用,於是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從兩次鴉片戰爭的背景來看,英國確實沒有消滅清朝的打算。畢竟此時的清朝人口超過4億,國土面積超過1300萬平方公里,是真正的巨無霸存在,這和印度完全不一樣。英國能開啟市場已經非常不容易,吞併清朝,不是不想,而是根本辦不到。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沙俄趁火打劫,奪取大片土地,不過相對而言,對於清朝的統治還是沒有多大影響的!

    在清朝統治者看來,能夠維持自己的統治,少幾塊土地無關緊要。

    但是太平天國不一樣,作為我國古代最重要的兩個階級,地主和農民對立。當地主太過分,導致農民走投無路時,農民就會揭竿而起!

    鴉片戰爭後,英國商品大規模傾銷,清政府又不斷剝削百姓,導致了燎原之勢的農民起義。

    由於此時的外國勢力還不是很強,因此太平天國運動成了農民階級對地主階級的總決戰。如果清朝不拿出全力去鎮壓,那麼接下來的命運將會非常悲慘!

    相比於為錢而戰,為自己而戰更能激發鬥志!

    2、西方列強和太平天國性質不同

    相比於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太平天國不過是一群拿著農具當武器的農民。

    找軟柿子捏從來就是處理問題的重要準則!

    從1851年金田起義開始,太平天國運動迅速席捲南方,在14年的時間內先後蔓延到18個省。但是和歷史上的農民起義一樣,因為農民階級固有的侷限性,提不出切實可行的口號,只能推翻舊王朝而沒有能力建設一個新王朝,這決定了農民起義註定只是為新生的地主階級做嫁衣。

    而因為沒有切實可行的革命目標,在農民階級取得一定的成就後,領導層無不會迅速陷入迷失狀態。失去進取精神,最終被新的地主階級渾水摸魚。

    而地主階級為了鎮壓農民起義,會適當做出犧牲,比如開倉放糧,滿足農民最基本的要求,而一旦農民階級得到一點改善,先前的高昂鬥志就會立刻煙消雲散。

    畢竟大家都曾是老實巴交的農民!

    所以清朝認為,農民起義雖然看起來強悍,但是不團結,本質為烏合之眾,著實好打!

    而西方列強,經歷了資產階級革命,社會發展蓬勃向前,生產力水平也有了質的飛躍。在清朝水師划著木船迎敵時,西方列強早已經用上了蒸汽鐵甲艦!

    制度佔優勢,技術又碾壓,清朝感覺到從未有過的絕望!

    這種絕望直接影響到了後來的清朝發展,隨後清朝對待列強入侵開始得過且過。清朝的統治者很清楚,在技不如人的情況下,敗了並不丟人,但是如果在技不如人的情況下擊敗了西方列強,使其無法實現開啟清朝大門的目的,那麼接下來清朝面臨的將是列強更大規模的報復!到時候先倒下的,還是清朝。

    而倒下的後果就不僅僅是賠點款、割點地這麼簡單了!

    所以清朝在面對兩個敵人的輪番打擊時,會選擇猛打太平天國。心腹大患不除,清朝無以抗擊外敵,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對於清朝而言就是這個道理!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列強在清朝和太平天國兩方中最終選擇站隊清朝,因為太平天國不承認列強的在華權益。他們的正義之舉讓列強選擇和清朝站到一起, 共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在這樣的情況下,清朝就更沒有理由和列強撕破臉,不打太平天國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5 # 陶短房

    和太平天國之役同時發生的涉外戰爭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了,看一下雙方的要價和清廷對此的理解就明白了。

    英法聯軍是以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父事件為藉口發起軍事幹預的,雖然蠻橫霸道,但其初始目標是逼迫中國開放更多通商口岸(原本只有五口通商,加上廣州為六口),同時實現英法使節駐京,從而一勞永逸地解決和中國官方溝通的麻煩(中國只願意承認外國使節的“大班”即商務代表身份,讓他們和派駐廣州的欽差大臣交涉,大多數時候索性任命兩廣總督兼欽差大臣,或讓欽差大臣掛職兩廣總督,以免紓尊降貴和“蠻夷”直接打交道),這些要求中有些是蠻橫的,不平等的,有些其實是合理及符合外交慣例的,而清廷往往把不合理要求(比如治外法權)視作合理要求(“蠻夷自己管理自己省得我們麻煩”),把合理要求(如使節駐京)視作不合理要求(大膽蠻夷竟敢和天朝大國平起平坐),而兩廣總督兼欽差大臣葉名琛又兩頭欺騙,結果弄砸了。

    原本1858年就已經解決的事,不料因為進京換約問題又弄得更大(同樣是英法仗勢欺人而清朝糊里糊塗),結果又弄出八里橋之戰、火燒圓明園、咸豐北狩等一系列公案,但即便如此,英、法的公開和實際要價,也只是和清廷達成直接溝通,並增加在華利益(有些是不合理的,也有些是合理的要求),不論檯面上或檯面下都沒有滅亡清廷取而代之,或扶植一個傀儡的願望(事實上也的確沒有這個能力),對此清廷倒是清楚的——他們之所以一再折騰也並不是“救亡”或“反侵略”,而是不願接受那些在他們看來是“奇恥大辱”的條件,如使節進京、向皇帝面交國書和當面換約等(相反割地賠款他們是不在乎的)。

    太平天國則不然。洪秀全自稱是“天下萬國之主”,把清朝貶稱“妖朝”,皇帝貶稱“閻羅妖”,甚至清兵都被貶稱“妖魔仔”,北京是“妖穴”,直隸是“罪隸”,清朝君臣社稷不論在人間或天上都是要“剿滅”的,而對於清廷而言,洪秀全是“金陵僭號之賊”,是覬覦自己江山社稷的野心家,是勢不兩立的仇敵。簡單說,太平天國和清朝是你死我活的“敵我矛盾”,斷乎不可能並存,讓太平天國存在一天,清廷就多一天被顛覆的危險。

  • 6 # 關河南望

    這就是所謂的,攘外必先安內了。

    所謂的列強割肉,天國要命啊!

    滿清統治者對這一塊的認知還是很可以的,他們非常清楚的知道,所謂的外來侵略者們最多就是要點利益,割點地,不至於想顛覆滿清政權,送他們回老家,就算是再怎麼的,列強們在中國這片大地上,也是需要代理人的。

    而內部的太平天國起義,那可是要他們命的。統治者們怕是革了他們的命,這數代在這片花花江山裡享受慣了,哪有這麼輕易捨棄,這和當年常凱申的政策是一樣的。

    確實,當時的八國聯軍也好,東鄰日本也好,都沒有完全侵佔中國徹底滅亡中國的能力和野心的,西方列強所為的是利益,他們更關心的是在中國的勢力範圍,以及把中國變成自己傾銷產品的市場。

    雖然俄國和日本就更進一步,想要的是土地,但由於時代背景,二者是相生相剋的,再加上其他列強的相互制衡,就算是不抵抗,在這裡最多就是割地。可是面對太平天國呢?太平天國信的是神,打的是驅逐韃虜的旗號,乾的是殺盡韃虜的事情,相比起來,別的就不算啥了,所以與其亡國失去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權利真不如給洋大人一點好處,自己還能苟延殘喘不是……

    於是就有了“寧予友邦,不予家奴”和“以中國之物力,結列強之歡喜”

    另外就是技術原因了,由於滿清的制度,兵備以及技術的落後,面對列強的侵入,那是疲於奔命,技不如人,當年鴉片戰爭,英國人掌握著海權,那是想在哪登陸,就在哪登陸,總能形成區域性優勢,清兵人再多也不管用,但對付太平天國,大家檔次一樣,所以就能大規模應對了。

    清朝對太平天國強硬是本質,而統治者對列強軟弱,對洋大人們卑躬屈膝,也是他們的本質,這最終造成了他們的滅亡。

  • 7 # 小鎮月明

    很簡單,外國人來打清朝,無非就是要來多獲取一點經濟利益,比如說賠款、開放通商口岸、“租借”幾塊“小”地方罷了,最多也就佔領幾塊邊遠地區的不毛之地。

    “財大氣粗”、“地大物博”的滿清政府對於這樣的“小打小鬧”壓根就不放在眼裡(實際上也打不過),不就是割幾塊肉嗎?不打緊,只要不要命,隨便割。畢竟這些列強,隔清朝遠著了,想滅掉龐然大物的清朝(至少看起來是)也不太現實。

    但是太平天國運動就不一樣了,這群人可不是鬧著玩的,而是真的想要革清朝的命。

    洪秀全領導的農民起義,從金田起義開始,一路打到了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國,全盛時期佔據了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對於清朝來說,這當然是不可以忍受的。

    友邦來家裡做客,拿點禮物走那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太平天國這群家奴(或者說連家奴都算不上的賤民),竟然妄想著把我家都佔據,把我家產都拿光,這還得了。

    這裡就要舉一個例子。

    慈禧太后也曾勇敢過一次,對英、法、德、日、意、奧、美、俄、西、比、荷等十一國同時宣戰。這可不是因為慈禧有多麼愛國,只是因為她聽信傳言,說列強要扶持光緒掌控清朝。

    慈禧太后就不樂意了,光緒上位,不就意味著自己的末日到了。沒辦法了,那就之好開戰了,於是對11國進行宣戰,誓死捍衛自己的地位。

    當然,結果我們也知道了。當跑到西安的慈禧太后聽到訊息,原來列強想要扶持光緒上位只是誤傳。這下慈禧就放心了,趕緊派人去和列強議和,什麼割地賠款啥的,看著辦就行了。

    由此可見,在慈禧心中,自己的地位才是第一位的。她連讓權給光緒帝都不願意,更不要說太平天國這種造反的人!

  • 8 # 影動九州

    自以為很牛逼的人在外受了欺負,喪氣的回到家就要找茬出這一口惡氣,就是這樣。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大清朝以為自己是地球的中心,是天朝大國,物產豐富,四海賓服,盲目樂觀,最初還是很看不起外國侵略者的。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直到真正和外國侵略者打了一仗失敗後,才發現堂堂的大清國啥也不是,整不過人家,只好丟盡祖宗的臉面,開放口岸,賠款了事。

    屋漏偏逢連夜雨。外國娃船堅炮利大清朝整不過,已經很喪氣賠錢了,生了一肚子悶氣,偏偏這時候,內部出現太平天國鬧事,真不讓人省心,打,堅決打,再不打,誰都能騎到清國的頭上拉屎撒尿,所以倒黴的只能是洪秀全啦!

  • 9 # 要求蠻煩

    外國人侵犯是整個中國利益,統治者損失不大,太平天國侵犯統治者的利益,他們的權力和金錢可能失去,所以對內厲害,關心的是自身的利益,失去領導一切的統治地位。

  • 10 # 瑜伽冥想

    很簡單,洋人只求利,不求推番滿清政府,只要餵飽它,對滿蒙親貴影響不大,鉅額賠款只要加大徵稅力度就可以,不用利益集團掏腰包,說白了就是疥癬之疾。而太平天國要的是改朝換代,推翻滿清政府,是不共戴天的心腹之患,所以滿清對太平天國必須趕盡殺絕!

  • 11 # 不良內容舉報專業戶

    和國民黨當時一樣,對日本不敢宣戰,剿共卻不遺餘力,大肆抓捕屠殺一個道理!共產黨比國民黨早十年對日宣戰!慈禧也曾同時對多國宣戰,有史以來最強硬的漢族領袖,當屬偉大的毛澤東,王霸之氣比唐皇漢武猶有過之!

  • 12 # 安平144796971

    一、在外國侵略者面前,大清並沒有軟弱,也曾奮勇作戰。曾向萬國宣戰,只是落後了,力所不及而已。最後,,以巨大的體量,保住了核心的利益,傳下1100萬平方公里給民國。而民國僅四十年,就丟了近二百萬平方公里,那個軟,比比看。

    二、鎮壓太平天國的硬,並不是清軍,而是掛著清軍名頭的、兇殘的湘淮地主武裝。把滅絕人性的屠城殺俘黑鍋,甩給了清朝。把燒殺搶掠,造成江南人口財產的重大損失,甩給了太平天國。

  • 13 # 頑石0837

    清朝政府打外國強盜不行,打國內的太平天國為什麼又行了呢?頑石的看法,是腐敗的清政府出賣了主權,用了八國聯軍來殘殺同胞這樣的殘忍手段,才致使太平天國起義失敗的。說白了,也與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同出一徹。說白了,就是徹頭徹尾的賣國行徑。

  • 14 # 亂世英雄龍隱

    內強外弱,也許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吧?內亂影響統治,更替政權,外患只要利益土地。攘外必先安內,幾千年的傳承。

  • 15 # 問秋幾許

    這好比一群羊裡的頭羊,在面對豺狼時只有逃跑才能避免自己死亡,而豺狼得到其它羊之後自會罷手不再追逐;但頭羊面對羊群內部其它羊挑戰其頭羊地位時便會毫不猶豫的去拼命捍衛。面對外國列強侵略時,清朝統治者明白,既然武力不能拒敵,外國列強索要的又只是清朝的利益,清朝統治者權衡之下,不得不軟弱割地賠款,因為他們明白國家利益損失後,清朝統治者可以繼續透過剝削人民獲取利益,而統治地位一旦丟失,那下場就會很悽慘了。太平天國運動則不然,太平天國運動要的是國家的統治地位和權力,而清朝統治者是無論如何是不願失去自己的統治地位和權力的,所以會不惜一切、利用各種手段對太平天國運動進行鎮壓和消滅。

  • 16 # 寧庚義1

    不怕外患,只憂內亂。外患遲早可以趕走,不危脅清政府政權。內亂,直接危脅到清政府統治的政權。所以,滿清不忌與洋人勾結,也要消滅大平天國。

  • 17 # 如雲天下

    外國人就算滅了清政府,淪為奴隸國,清政府還是管理奴隸的奴隸主!而太平天國是要滅了他們的王朝!懼怕太平天國是必然的!統治階級只會考慮他們自己的利益,根本不會過問農民的死活!歷來如此!

  • 18 # 及時雨158099920

    清朝和蔣家王朝都是一個味兒,都搞攘外必先安內的王八蛋政策,導致十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索要戰爭鉅額賠款,導致小日本幾乎殺遍全中國。歷史證明,對外像條狗,對內下黑手的清朝政府腐敗無能,是造成各國列強組團入侵掠奪的唯一根源。腐敗無能不但可以造成主要帝國主義對你的藐視,就連原本啥也不是的小國都敢產生組團打你的想法。。。。

  • 19 # 高建律師

    首先太平軍的戰鬥力和洋人不能比,清軍打太平軍可以力戰而勝,打洋人卻多是一敗塗地。

    其次太平軍要的是滿清的命,而洋人只是要錢,偶爾割地,兩相比較,當然是命要緊。

    再次洋人雖然也傳教,但基本還是透過和平的手段,對中國舊有的儒家傳統,宗法制度衝擊平緩,而太平軍卻是政教合一,所到之處摧毀孔廟,強迫別人改變信仰,男女分營,如果太平軍得了天下,中華的傳承必將斷絕。因此以曾國藩為代表的漢族士大夫才與之勢不兩立,不死不休,並非忠於清庭,而是為了維護傳統的中華文明。

  • 20 # 風如我詩

    這有啥說不清的?

    外國強盜再強再兇,他們只是要錢,要一塊地來做根據地,來掠奪中國的財富,一旦穩定下來,連明火執仗都不會了。根本不可能去動搖清廷的皇權。更不可能去對清廷進行屠戮,斬盡殺絕。

    而太平天國就不同了,太平天國一但成功,大軍一到摧枯拉朽,玉石俱焚。別說什麼皇上太后,就算他們的七大姑八大姨,只怕統統屠個乾淨,皇廟皇陵,也會給弄個傾盡。

    所以說在這一點上,外寇可能還講點理,家奴就不可能講理了。畢竟他們受屈辱,受暴虐時間太久,程度太重。那種深仇大恨,是斯文不能消除的。

    清廷非常清楚這一點。

    它當然要在外寇面前軟弱,在太平天國面前強硬。

    這關乎生死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企36歲還未提拔中層,是不是沒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