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棉襖媽媽育兒經
-
2 # 渝妹仔兒愛生活
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小朋友,是不會喜歡看電視的吧!那該怎麼辦呢?醜媽家大寶今年六歲,也是一個小電視迷。在與大寶長期的鬥智鬥勇中,總結出來幾條經驗。
一、控制時間。寶寶看電視之前就要和寶寶約好,看電視的時間,最好為動畫片一集的時間大概在30到40分鐘之間。在時間快到的時候就要一直在提醒寶寶:時間快到了。時間一到馬上關掉電視。
二、控制節目內容。在給寶寶選擇電視節目的時候最好選擇一些有益的、健康的節目。
三、控制遙控器。把遙控器收好,這樣每次寶寶看電視的時候都得經過你的同意才行。
四、停繳電視費用。這樣可以從根本上杜絕孩子想看電視的慾望,因為家裡根本沒有電視可以看。
五、在家裡儘量多的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做遊戲,讓孩子忘記了看電視。
六、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
這樣雖然不能完全控制孩子看電視,但至少能讓孩子少看電視。希望可以幫到你。
-
3 # 涵姐衡弟
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家庭電子產品也越來越普及。如:電視、DVD、電腦、手機、MP3等都成為家庭生活中的必備品。 電子產品越來越普及,隨之而來的就是電子產品對應的附屬東西也越來越多。比如,咱們日常辦公的電腦除了工作之外,還可以成為大家日常溝通交流的一種工作,休閒之餘玩玩遊戲、聽聽音樂、上上網、聊聊天、看看電影、購購物等。作為家長可以有這麼多娛樂,對於孩子來講,電腦同樣能給他們帶來N多新奇。如:在網上看動畫片、玩遊戲、下棋、聽故事、看繪本等。 某段時間,因為豆豆愛玩電腦和愛看電視,讓豆媽鬱悶了一段時間。現在回想起來,只能怪我們當時沒有引導好,才會導致當時的情況。有了那兩次經歷後,不管是電視還是電腦都允許孩子玩,但會有前提條件,每次玩多長時間,一週最多不能超過多長?家長跟孩子相互約定好後,按約定方式執行就OK。 豆豆現在也特別愛看電視和玩IPAD,人家說小朋友只喜歡看與小朋友相關的動畫片,其他節目沒興趣,豆豆小朋友是來者不拒,只要你看電視,不管是成人片的還是兒童片都看得津津有味,家長知道孩子這個習慣後儘量自己以身作責,減少看電視機會,這樣才能有效說服孩子不看電視。所以豆豆現在想看電視,在開電視機前都會徵詢意見是否同意看,如果同意就看,不同意一般就改變主意去看書或玩其他玩具。
方法/步驟1孩子愛看電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1、電視可以暫時充當他的玩伴2、電視中的動畫片能為他們提供娛樂3、從電視中,他們能學習到很多知識
2針對愛看電視的情況經過一段境磨合調整,基本上得以控制。一週也就看幾次,每次時間也並不長。偶兒週末的時間會稍稍長些。雖然孩子慢慢能自覺做到不依懶電視,能做到相互商量著看,但從孩子的內心需求來講,還是特別喜歡看電視,最近又和他一起定了條新規則。採用電視票的方式進行看電視(此創藝來源於大耳朵圖圖)。
提前讓小朋友畫8張畫,一週7天,每天一張,多畫一張是為了作為獎勵。畫畫好後,交小朋友自己保管,每張票有效時間是半個小時(和以前定的原則一樣),看電視之前需要交一張票給媽媽,當時間超過半個小時,還想繼續再看就要再交一張票,票用完後就沒有機會,如果還想再看,就只能等待下週再發票。發票時間定在每週六,票發完後管一週。票的使用權在小朋友自己手中,可以選擇一天全部用完,可以選擇每天慢慢看。
3方案定下來後,第一週小朋友感覺非常新奇,週六、週日兩天將8張電視票全部花完,週一想看電視時,發現自己手上沒有電視票,也就打消看電視的想法。第二週,週六、週日花完6張票,還剩2票準備週一~週五期間看。第三週豆媽在原來的規則下又增加一條規定,每天最多收2張,超過2張就不再接受。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小朋友長時間看電視影響影片,增加此規定後,小朋友也非常高興地同意。
自從有了這新規則後,小朋友想看電視也不用再跟媽媽商量,也不需要媽媽廢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跟他溝通或協調時間,透過電視票,讓他自我養成有時間觀念和遵守遊戲規則的小朋友。
-
4 # 天天真真親子坊
這是一個幾乎家家都會遇到的育兒難題。我想從我們家在這個問題上的實際情況來做一下分享。
首先,真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要承認看電視這件事確實對孩子挺有吸引力的,那麼家長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控制孩子看電視呢?(實際上我挺反感“控制”這個詞的。)是擔心孩子的視力下降?還是怕他們受到不良影視節目的影響?還是因為看電視會耽誤孩子學習的時間?……不想讓孩子看電視的原因多種多樣,在控制孩子之前,家長有必要先了解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的感受和想法。否則,不分原因的“控制”就難免顯得武斷和專制。
其次,把家長的感受和想法告訴孩子。例如:我注意到你今天看電視看了很久,我擔心你的眼睛會受到傷害;你今天的作業似乎還沒開始做,我擔心你會因為看電視耽誤了學習……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對於孩子來說,TA會從中感受到理解和尊重,而不是被家長強制壓迫的感覺。
再次,大膽地把決定權交給孩子。例如:讓孩子自己決定每週看電視的時間,以及每次看電視要看多久才合適。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尤其是學齡孩子,這一步必不可少。獲得家長的信任並掌握了主動權和決定權的孩子,會對自己更加有信心,從而由“自信”產生“自律”。因為是自己決定的事情,執行起來必然會比被家長盯著做更加自覺。
最後,和善而堅定地執行你與孩子之間的約定。在孩子做了決定並且與家長之間達成約定之後,家長所要做的就是負責監督和跟進這個約定的執行了。這既是敦促孩子自覺地順利完成自己的決定,維護自己的主動權;也是確保家長在這件事情上的權威,維持好平等相處的親子關係。
-
5 # 豆豆and豆媽成長記
我們家從懷孕的時候就幫電視收起來了,但是,因為我們大人每天都玩手機,直接的影響就是3歲不到的豆豆成了“手機迷”。為了幫助他戒掉手機,我開始想各種辦法:
1. 規定好玩手機的時間段,比如:我們家是下午5點,其他時間不讓他看到他的手機。注:我們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手機,包括豆豆。所有,他的手機沒收之後也不會玩我們的手機,因為他只能他自己的手機。
2. 規定好玩手機的時間,我們家是每次20分。開手機之前,定好鬧鐘。鬧鐘響了之後,立馬把手機上交。如果不上交的話,第二天就沒手機玩。所有,每次都很配合。
3. 上面兩點其實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跟孩子規劃好時間,讓他沒有時間去看電視或是玩手機。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遊戲,而不是看電視。所有,我給他安排好時間。比如:上午,我會跟他一起畫畫、玩黏土;中午是午休時間,睡前進行親子閱讀;下午可以玩“角色扮演”的遊戲、剪紙等,或是給他喜歡的玩具,讓他自由發揮。
網路時代,完全控制孩子不接觸電視、電腦或是手機是不可能的,我們大家幫其把握好度就好。
-
6 # WaWaYaYa
一、看電視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
說到看電視,媽媽們都有吐不完的槽!寶寶們各種“深受其害”,家長們表示非常無奈。其實,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把孩子交給電視,除了能讓家長輕鬆一些之外,對孩子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看電視阻礙了孩子的語言發展,因為看電視是單向的,語言學習需要透過交流來實現。看電視替代了孩子的玩耍,而玩耍對孩子的成長極其重要。看電視阻礙了孩子想象力的發展,因為孩子處於被動的灌輸。看電視多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使孩子今後的學習變得更加困難。看電視多的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差,因為缺少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體驗。看電視多的孩子習慣不假思索地接受資訊,懶於思考和探索。
年前,英國就有專家建議制定法律,禁止家長讓年齡低於3歲的兒童看電視。
二、如何讓孩子遠離電視
那麼,到底如何才能讓孩子遠離電視呢?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從讓孩子愛上閱讀開始。
與看電視相反,閱讀是主動學習的歷程。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及腦磁波儀(MEG)的實驗中可以看到:閱讀時,大腦是一路從視覺皮質活化到前腦,每一個字都會激發出一連串跟它相關的字,是一個聯想力的競賽;而電視是一個被動的歷程,電視要在一秒內呈現24張圖片,靠著視網膜的視覺停留,讓靜止的畫面成為連續的動作。
因而,看電視的時候不太有時間停下來思考,因為你一停下來思考,後面湧出的訊息就被忽略掉了,所以看電視就是被動的接受訊息的過程。
而且,在神經學上發現,主動學習的神經連線的很密,而被動學習則很稀疏,而一個人的神經網路越密,他越有機會觸類旁通、產生新的想法。所以,應該讓孩子多讀書,進行主動學習。
每一次閱讀,對孩子來說都是一次心靈之旅,他們跟隨故事的主人公,也化身為故事的主人公。
愛上閱讀的孩子,精神世界是飽滿的,他所有的好奇心、求知慾、探索欲,從書中都能得到滿足。這樣,他就不需要去電視中去追尋這些。
三、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
很多教育專家認為: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是需要在早期教育中打下基礎的,否則會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01 家長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
其實大人不愛讀文學書、歷史書、心理書、其他話題嚴肅的書也沒關係,還有輕鬆的旅行書、美食書可讀啊,開卷有益。只要自己先讀起來,孩子也會跟著學的。
02 把選書的權利交給孩子
家長要給孩子一些基本的選書原則,然後放手讓孩子自己挑選,你會發現,孩子很會選書,他選擇的,都是適合他這個年齡段閱讀的,而且品質都不差。
這有點像吃飯,如果在飯桌上不停告訴孩子這個好吃,你吃這個,那個沒營養,那個是垃圾食品,你不要吃。那麼很快你就會收穫一個這個不吃那個不吃、食慾不佳、身體瘦弱的孩子。讓孩子自己選擇吃什麼,自己決定吃多少,孩子會更愛吃飯、更健壯。讀書也一樣。
03 看電影前,先陪孩子讀同名書籍
現在影院有很多適合孩子看的好電影。家長可以利用電影對孩子的魅力,在影片上映前一段時間,引導他來讀同名的書籍。
一般情況,拍電影時選擇的劇本是那種情節曲折,有料有趣的書籍,孩子都有探索欲和好奇心,對這類故事也是興趣滿格,迫切想知道情節的發展。讀完之後,還有了跟別人分享的資本。他在閱讀一本書的同時,也能最大化的感受到“先讀先嚐鮮”的快感。
04 做好閱讀成長記錄
如果家長能將孩子的閱讀成長經歷記錄下來,不但會非常有趣,而且會對引導孩子閱讀很有幫助。
最簡單的記錄是記下每個階段孩子讀過的書。僅僅列出時間段和書名,就已經很有價值。不過,做這樣的記錄最好是能讓孩子一起參與,而且以有趣的形式直觀顯示出來。
比如,每個階段畫一幅大表,類似列車時刻表,填入孩子在每個時間段讀過的書;或者,掛一幅類似地圖的圖表,將書名寫在小旗上,逐個貼在地圖上。
這種直觀的記錄對孩子是一種很好的刺激,他會迷上把圖表填滿之類的遊戲,而這就意味著不斷讀下去。
05 利用閱讀APP,遊戲化學習
目前,用APP學習在國外已經很普及,國內很多家庭也都慢慢用了起來。APP慣常採用的遊戲化學習方式也深得孩子們青睞,當玩和學結合起來,效率就提升了數倍。
英國教育專家馬丁·洛森說:“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
閱讀最大的眼前利益、最有形的結果,就是完敗了電視。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從讓孩子愛上閱讀開始吧!
-
7 # 亦君說書
電視對孩子吸引力確實很大,我專門寫過電視電腦是阻礙孩子閱讀元兇都文章。和閱讀比起來聲光色影俱全的電視獲得勝利很正常。
家長可以做幾點:
1、不要讓孩子隨心所欲地看。我看到很多家庭小孩子廣告、韓劇、肥皂劇什麼亂七八糟的都看,沒動畫片看電視劇,沒電視劇看廣告也是好的。這樣是最忌諱的。家長可以挑選下載一些片子。利用電視電腦讓孩子看一些原版動畫片、國家地理的科普片、甚至一些文教類片子,我女兒最近和我一起看《國家寶藏》也很有意義,提升對國粹藝術的審美。總之不要浪費時間。
第二,父母該強硬要強硬。我家的規矩週一-週四不得看電視ipad,我不點頭閨女哭破天也沒用。
第三,週末我一般帶去遊樂場和小朋友玩,給她找點好玩的事情做做,就不會一直盯著電視了。還可以一家三口一起看看兒童劇,不比看電視強嗎?
-
8 # 榮耀家族學院
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幼兒接觸電子產品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隨著孩子長大,他們對外面世界的好奇心逐漸增加,而電視可以帶領他們認識未知世界,滿足他們對外面世界的想象。
但是電視節目容易讓孩子沉迷,上癮,所以時間長短一定要控制,家長應該科學干預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但是減少看電視的時間並不是徹底否定看電視的行為。
1.限制對電視的收看。
不要將電視當作保姆來用,對孩子收看電視做嚴格的規定,如每天只允許看一小時的電視,並規定其節目內容,要求孩子嚴格遵守規定。
2.禁止將看電視作為對孩子的獎賞或懲罰。
不要用看電視作為對孩子的獎賞或者懲罰,這樣只會增加孩子對電視的興趣。
3.鼓勵孩子收看有意義的節目。
鼓勵孩子收看一些對兒童發展有益的、知識性的以及親社會的電視節目。
4.就電視內容對孩子進行解釋。
5.將節目內容與孩子的學習聯絡起來。
以建設性的態度來利用電視,鼓勵孩子離開電視螢幕而多參與實際的活動,如在看一個與動物有關的節目後,就可以帶孩子到動物園參觀,或者到圖書館查閱相關的書籍,或者讓孩子用新的方法來觀察和照料家裡的寵物。
6.以良好的收視習慣為孩子做示範。
避免自己過度收看電視,尤其是暴力的節目,父母收看電視的方式往往會影響孩子的收視習慣。
-
9 # 錦城云溪客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我的兒童時代,那時80年代初,有電視還是黑白,到小學終於有了彩電。那時,生活單調除了學習就是玩過家家,家長們也沒時間管我。
有一年,電視臺放了一部《射鵰英雄傳》讓我瘋狂迷上翁美玲,為了偷看電視無所不能。看電視純是因為喜歡,有身邊看不到的精彩。
如果家長自己就不看電視,和孩子讀書、運動,陪伴她,孩子哪裡還有時間看電視呢?
所謂控制孩子看電視,背後深深折射出你的教育理念。
我有一個朋友在孩子小學時專門請了一個大學生陪他看英文原版迪斯尼電影學英文,一直堅持2年,孩子根本沒時間去看電視,對學英文興趣很大,到六年級時英文水平己超初中孩子,初二獲外研社英語比賽四川一等獎。
孩子不是靠控制來教育。聰明的家長應該要學會如何去引導孩子的興趣,激發她的潛能。
電視只是一個平臺,有黃、紅、黑各種色彩,核心是家長的教育態度。
你都天天看電視,憑什麼不要孩子看。真正想控制孩子看電視,從我做起,陪伴孩子成長才是正道。
-
10 # 父母學點心理學
把控制換成引導,父母只能做好引導孩子合理的看電視,目的是讓孩子有能力自己管理好自己看電視的時間。而控制,是永遠都完不成的。
我女兒樂樂今年8歲,我從不反對她看電視,有些優秀的動畫片對孩子的寓教於樂,比父母和他講一些道理,要生動得多,也更落地。關鍵是要讓她擁有合理看電視的概念,並能做到自己管好自己。
動畫片這麼好看,孩子由此想一直看下去,這是人的本能的慾望。父母剛好可以籍著想要看很多很多電視的慾望,教會孩子自律、自控和延後滿足。
延後滿足是一個很重要的心理功能指標,功能好的孩子成年後,在工作上情感上都會有更優良的表現。因為他們有能力在慾望面前,給理性思考留一塊地盤,讓自己做出更有利的決斷。
你多半聽說過關於孩子吃糖的延後滿足的故事,糖也是孩子喜歡的慾望之一。今天的電視還有手機遊戲比糖更有誘惑力,所以這是一個更好的培養孩子延後滿足的機會。
【在引導孩子自我管理上要分兩步走,一是共同約定規則,規則要細要明確,一句話好操作;二是用行為堅決執行規則。把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成本降到最低,規則講的好好的卻做不到,是成本最高的。】
從樂樂會看電視起,我就跟她約定好看電視的時間,從最早的每次看十分鐘,到後來上了幼兒園每次可以看半個小時,一天可以看2次。到現在進了小學,作業完成時間允許就可以看一個小時。約定時間就是樹立規則,規則一旦樹立,父母就必須維護好規則。
我會告訴她,我知道不能繼續看你很難受,因為你正看得起勁,不過這是我們共同約定好的,要共同遵守。等到這集結束,我一定會把電視關掉。同時我允許她因為難受,可以哭泣、可以不高興。
【在這種好習慣好品性的培養上,最好的辦法是,同時做到既允許孩子有情緒,又堅決執行約定的規則。】
很多時候,與孩子約定看電視的時間時他們會很講道理,讓很多父母誤以為孩子說到了就能做到。實際上孩子是做不到的,因為自律、自控對成年人來說都是優秀品質,絕不是天生自帶的。
【所以約定規則靠說,執行規則靠做。】千萬不能靠父母嘮叨讓孩子自動完成。早期一定是到了時間父母關機。就這麼簡單粗暴。請父母們牢記,動,手,關,機,是孩子需要的支援,但要允許他有不舒服、生氣的情緒,允許他哭。哭,不是態度有問題,只是表現內心很難過。
多次以後,孩子對於到了時間就要結束已經越來越能接受了,也就意味著他開始擁有了自我管理的能力。樂樂上幼兒園中班時,大多時候我提醒她下這集看完好了啊,她就能自動關掉。有時候她依然會做不到,我就告訴她你做不到時,可以請我幫忙。所以有幾次她特別不願意停下來時,就會求助:媽媽,請你幫我關一下。因為那時她自己不捨得關的。那我就--動,手,關,機。
透過約定規則並堅決執行,孩子被迫中途停下來,也就感受到了延後一點滿足,雖然很難受,但在允情緒的前提下,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第二天接著看,接著玩,並不會讓自己損失什麼。孩子的延後滿足力也就得到了很大的訓練。
你知道嗎,孩子再小也能夠感受到,因為自己做到了很難做到行為,內心產生的成就感,我真得很棒!這是一種獲得性的自我掌控感,孩子在以後需要自律行為時,他就會自我鼓勵:我是一定可以管好我自己的,因為我做到過!
父母心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深知家庭養育的核心是人格養育,關注《父母心法》知人才能育人
-
11 # 青黛琉璃之時光隨記
我覺得實在要看可以有選擇的看,比如看科教系列片,比如自然科普,動物世界,地理中國等等,還有一些優質的動畫片也可以,但是一定要限制時長,不能沒有規則的無限制的看起來沒完,否則對孩子身心健康百害無一利!我家是不看的。電視就是一個擺設。我上班上到生,因為沒有人幫忙帶娃,沒得選擇只好做全職在家帶娃。姥姥曾經建議我把孩子送回老家,可我想想每天起床就開啟電視機看一天的姥姥,對電視的那個瘋狂迷戀,《還珠格格》演了這麼多年了,年年演年年看,我都不能理解到底有什麼可看的!《甄嬛傳》《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只要演,電視就別想閒著!所以我無論如何都不想送孩子回去。我寧願幾年不賺錢在家多陪陪孩子,多陪她看看書,也不願意她過多的接觸電視。
我們家的電視在孩子出生之後停掉了!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寶爸也特別迷戀電視,吃飯都顧不上往嘴裡放。現在的電視節目可看的有意義的著實太少,千篇一律的電視劇選秀娛樂,真心看不下去,吵的人心裡非常煩躁。還不如安靜的看書來的自在!所以我當機立斷寶寶出生後堅決停掉有線,家裡有網路但是依然不看電視。天長日久,不看也就習慣了。
如果再買房子我會選擇在客廳打一面書牆,營造安靜的讀書氛圍!絕不安裝電視機,浪費錢還佔地方,也實在是多看無益!
-
12 # 子路知路
孩子學習壓力的增大,電視成了孩子宣洩壓力的最好渠道!孩子壓力發洩了,可是卻迷上了看電視!以下是合理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有限途徑,家長快來學習吧!
不少家長反映孩子迷上了電視,有什麼好辦法可以有效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呢?
招式1:分段控制更有效與其規定每天看電視時間不超過2小時,還不如規定每看完30分鐘或2集動畫片後必須關上電視,休息30分鐘。全天累計不得超過2小時,休息時間必須徹底離開電視。這樣不僅能控制孩子用眼時間,以免眼疲勞;而且在休息時間可以讓孩子做些其他方面的運動,暫時忘記電視。如果父母不去生硬地打斷孩子看電視的樂趣,往往更能順利地按規定時間執行計劃。譬如30分鐘是一個看電視的時間段,父母可以在25分時提醒一下孩子“還有5分鐘”,到了時間,再適當延後兩三分鐘,然後徹底關掉電視。
招式2:發放電視票方式每天給孩子發30分鐘一張的電視票4張,由孩子自行安排,看時交票,但票用完後就不能再看了。電視票最好和孩子一起製作:把圖畫紙裁成小方塊,畫上漂亮的圖案,然後讓孩子摁上自己的小指印,告訴孩子這是他信守承諾的標誌。這樣,孩子為了節省電視票,會少看或不看那些可看可不看的節目,自我控制看電視時間。不妨給孩子配備一個造型可愛卡通計時器,透過玩具會讓孩子更有興趣自己控制看電視時間。
招式3:採用量化的獎勵可以嘗試一些獎勵方式,成為激勵孩子執行規定的動力。譬如每天游泳6圈,每超過2圈,可以換取看電視時間5分鐘;每天畫畫時間1小時,如果超過30分鐘,就可以換取看電視時間5分鐘等等。一般情況下,孩子會很樂意參與這樣的遊戲。
總結:在現代生活中,孩子看電視無可厚非,電視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習的好渠道,可是家長要學會合理控制好孩子看電視的頻率!
-
13 # 乖同學
相信在每個家庭父母都不願意給孩子看太久的電視
-
14 # 我這一天天兒滴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
首先還是看電視本身這個行為沒錯,看電視有優點,比如說能增加見聞,特別是優秀的節目,能夠拓寬孩子的視野。當然電視也有弊端,比如一些節目涉及到血腥暴力的,可能會嚇到孩子。還有如果沉迷於電視節目,太長時間影響學習,對視力也不好。
那麼如何管理孩子看電視?可以給你一些具體的建議,你做參考。比如和孩子商量完成作業以後才能看電視,看幾分鐘。並把學習放在第1位。那麼放學以後書包一撂不寫作業就看電視,這個一定是不準的。
一些有心的家長,對孩子看電視也出了計劃。比如讓孩子看完電視以後,以自己的話語描述電視播放內容,不管是動畫還是小故事,這樣能夠鍛鍊口才口語表達能力。
-
15 # Xiuxing369
建議是依據小孩具體情況具體定。幼兒園的小朋友是學齡前階段,可以在下午接回家的時候安排個合適的時間,時長最好不要超過一小時。多出來的時間可看點卡通畫、連環畫。總之,得把他的視線從電視上挪出來。小學和初中的孩子也是一樣,頂多可以給一個小時去看電視,時間定好後無論如何要執行。隨後應該是做作業的時間和閱讀書籍時間。無特殊情況下不要隨便妥協,一妥協下次再下次就不好辦了。有條件的家庭,可適時地給孩子安排點家務事讓他們做,做不好不要急,做好了誇誇他。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有了閱讀的興趣,自然特別迷戀電視的情況會好很多,也會讓孩子從電視的痴迷中走出來,他們在興趣上可以有更多的選擇。
最忌諱的是,有些家長把孩子往電視機前一交,就去忙自已的事,然後就任由孩子無限期看下去,這是最有問題的。久而久之,孩子一當迷戀電視成習慣,作業也不認真做,再想糾正就難上難了。
-
16 # 一葉落盡秋
小孩子看電視是我們很多家庭面臨的問題。任何事物都有其雙面性,小孩子看電視也是如此。
小孩子看電視的壞處很多。小孩子看電視會影響視力,而且小孩子都愛坐在離電視很近的方面,更會刺激小孩子本來就脆弱的眼睛;長時間地看電視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因為看電視時孩子不運動,人體的新陳代謝就會變慢;小孩子看電視會上癮,不利於以後的學習;小孩子過長時間和過早看電視,還會影響智力發育;影響孩子與他人的交往,孩子容易孤僻;電視畫面是動態的,比靜態的書本更加吸引孩子,影響孩子的閱讀能力。
小孩子看電視也有好處。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認識更多的事物;有些益智類的節目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孩子更早地接觸到世界,瞭解沒有見過的物體,拓寬孩子的視野;可以在孩子緊張時適當地放鬆,調節孩子的身心。
要想趨利避害,就要合理安排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和內容。首先時間不要過長,每次規定好時長,不能因為孩子沒看完而遷就孩子;看的內容上也要嚴格限制,多看一些益智類、科普類的節目;看電視時音量不要過大,否則會影響孩子的聽力;保護好孩子的身心健康,不要看不健康的節目。
希望電視能給孩子一個精彩的世界。
-
17 # 我是一隻小雪獒鎧甲
閱讀也是想象力的重要源泉;而電視恰恰是扼殺想象力的一把刀。孩子看書、聽故事時,就會在腦子裡創造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而創造畫面的能力就是幻想和影象思維能力的基礎;哪怕翻閱繪本,看著書上的圖片,也會在腦子裡創造出圖片與圖片之間的銜接畫面。但是,電視已經把所有畫面無縫銜接呈現給你了,無需你再想象。因此,電視看多了就會影響創造畫面的能力,從而損傷影象思維和幻想的能力。
-
18 # 蕾姐教你做講師
小孩子看電視,手機,電腦上癮停不下來是現在非常普遍的一種現象,長時間的看電視對視力,腦力,體力都會有影響,下面給到家長几點建議,希望可以幫到你!
第一條建議:就是父母要正確的認識孩子玩手機看電視這件事情,很多時候,孩子玩手機看電視成癮,跟父母過度的控制,反對排斥孩子玩,其實是密不可分的,有的說,父母過度的排斥孩子,過多的控制孩子,造成了孩子的不信任,造成了孩子用報復的方式去繼續過度的玩手機看電視,所以各位父母,我們要適當的放手,其實玩手機看電視是正常的,只不過成癮不正常,我們要知道孩子玩手機不是洪水猛獸,他也有一些正面的意義,比如說孩子所有同學都在玩,那孩子如果一點都不玩不看,他怎麼和大家社交呢?他怎麼和同學們打成一片了,所以各位這不是什麼天大的災難,是他有效的社交方式,而且還可以是開拓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這是第一點,就是樹立正確的認知。
第二點建議,就是父母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不要讓孩子把手機電視當做自己的保姆!我們發現孩子玩手機看電視嚴重上癮的情況,大部分伴隨著親子關係中的伴隨和陪伴不夠,也就是說孩子在某個階段,一年的時間,半年的時間或者是3年的時間。父母對孩子陪伴是遠遠不夠的,那孩子何以解憂,唯有電視,因為他發現手機電視比爸媽更靠譜,比父母對他的陪伴更加充足。如果父母給了孩子持續的高品質的陪伴,那孩子沒必要纏著手機電視不放。
第三點建議:就是父母,老人以身作則,不做低頭族!家庭成員先戒掉這個問題,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那第四點建議:就是約定時間,並且共同篩選優質的內容!在手機上進行閱讀,選擇好的節目進行瀏覽!畢竟生活在一個資訊化的現代社會,如果孩子手機、電腦電視一概不碰,那麼他怎麼與現代的社會接軌呢,所以各位我們不是要徹底的讓孩子告別手機,而是讓孩子和手機和諧的相處。他不會被手機過度的成癮的控制,就足夠了,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和孩子約定時間,比如說今天,咱就玩一個小時。若今天星期天玩倆小時。這今天馬上考試了玩半個小時,我們看孩子約定好時間,而且約定好瀏覽了大概哪幾類內容,限制這個版塊,最好能陪著孩子一起看,然後提一些問題,引發他的一些思考!
那麼第五點建議呢,就是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和時間分配能力!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可以陪伴孩子,但是父母不會永遠陪在孩子身邊,那父母監督孩子也好,引導孩子也好,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真正根本上來講,還是要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他的自我引導、自我要求。所以,從根本上來講,我們要培養孩子自己控制自己慾望的能力,我們要培養孩子合理分配時間的能力,讓孩子可以具備和手機獨立相處的能力,即使沒有父母監督,即使沒有父母引導,他可以完全可以把手機當做一個正常的工具,服務到自己的生活,服務的自己未來的工作!
第六個建議就是:轉移注意力,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會成癮,有的人對喝酒成癮,有人抽菸成癮,那麼有的人打乒乓球成癮,那像我,我就講課成癮,那麼如果你不想讓孩子玩手機成癮,那你可以讓孩子比如說打乒乓球成癮,下圍棋上癮,賽跑成癮,都是讓孩子學習獨立,轉移注意力並豐富他的業餘生活。如果孩子沒有人生目標,也沒有別的愛好,也沒有別的發洩的渠道,他的內心世界就是空虛的,那他玩手機看電視成癮也就不足為怪了!
第七個,也是最後一個建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沒有鴻鵠之志,必然一地雞毛!如果孩子沒有偉大的夢想,沒有明確的目標,孩子不玩手機又能玩什麼呢?所以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偉大的夢想,有明確的目標,這個時候你不用管他,他會放下手機,他會為夢想奔跑,他會為目標奮鬥,其實這是我們最想看到的,不是我要孩子怎樣怎樣,而是孩子說爸媽,我要怎樣怎樣,他知道要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就必須要跟自己的目標學,自己的偶像好,我們只需要協助他就好了,他會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
各位,以上了7點建議呢,就是送給所有的父母,能夠讓孩子從電子產品成癮當中走出來,活得陽光快樂、健康通透、智慧強大!
-
19 # L天空與大地
對於孩子看電視這個問題,家長一味反對,需要理性對待。那麼怎麼管理孩子看電視呢?不妨看看下面文字做個參考。
首先,家長要對孩子看電視有個正確認識,不要認為孩子只要看電視就是不好的行為。
電視畫面具有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直觀形象等特點,這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強制不讓孩子看電視會適得其反。現代科技的發展也推動了電視的發展,電視節目也隨之精彩紛呈。有教育、影視、體育、遊戲等等頻道內容。很多內容可以幫助孩子學到一定的知識,有很多好處。比如增長孩子對外的知識、瞭解社會情況、擴大知識面、激發想象力、放鬆心情等。
其次,要正確選擇電視內容。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看電視也一樣。雖然看電視有很多好處,但也必須有選擇性地看電視,讓它變成學習的工具,課本的補充延伸,豐富孩子的知識面。比如新聞類可以瞭解國內外大事;教育類可以補充孩子的文化知識;文藝類可以適當看下,可以培養孩子的藝術興趣,陶冶孩子的情操,放手孩子的心情等;電影電視類可以選擇勵志片讓孩子從中學到一些道理。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看的電視也要有所選擇。幼兒時期:可以選擇早教之類的節目和動畫片,如《智慧樹》《小豬佩奇》等。還可觀看動物世界之類的節目,讓孩子對自然科學產生興趣。
學齡時期:可以選擇勵志動畫片,如《宇宙守衛隊》《獅子王》等。紀錄片,如《國家地理》《探索與發現》《舌尖上的中國》等
再次,規定看電視的時間。
雖然有的電視內容比較好,但也不適宜長時間觀看,有損視力同時還可能影響面板損傷大腦。所以要規定孩子看電視的時間。如幼兒期一天不超過一個小時,學齡期在一到兩個小時以內。如若時間到了,孩子還要看電視怎麼辦?可以採取轉移孩子注意力,帶孩子出去玩一玩等方法控制他們看電視的時間。再不然還可試試將電源關了,遙控器收起來等方法不讓孩子看電視。同時儘量培養孩子多方面的興趣,引導孩子。如戶外運動、下棋(家長有時間儘量一起參加)、畫畫、跳舞等。讓孩子慢慢從這些活動中體驗到樂趣,減少對電視的依賴,同時提高孩子自制力。
最後,家長要以身作則少看電視,多有效監督指導孩子看電視,讓孩子每次看完電視,跟父母聊一聊看了什麼內容的電視,有什麼感想,這樣孩子才可以真正看有所得。
-
20 # 桃媽育兒記
不知道題主的孩子多大了,看照片應該不大,1-3歲的孩子正處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確實應該少看或者不看電視。控制其實是不太好控制的,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法可以試試。
1、大人不要看電視
我們家娃2歲多一點,到現在也沒看過電視,非常喜歡讀書。從他出生,我就給家裡人定了規矩,不能守著孩子看電視,手機除了有事兒也要少看。現在娃姥姥姥爺只有在孩子睡著了才會看會兒電視,我和老公就基本不看了。孩子其實是父母的影印件,你自己天天看電視,卻指望著孩子不看電視,那怎麼可能吶?
2、給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我娃從1歲以前我就開始陸陸續續的買書,給他聽故事,他非常喜歡閱讀。那些說看電視也有好處的人,如果孩子閱讀習慣養成了,你會發現他得到的好處更多,語言能力、交流溝通能力都很棒。
3、給孩子培養更多興趣 帶孩子出去玩
給孩子培養更多的興趣,多帶孩子出去玩,孩子都是喜歡玩的,轉移他的注意力,他自然就不會那麼依賴電視了。我家娃每天姥姥姥爺帶出去玩半天,接觸大自然的同時也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對身體健康也好。
4、把孩子當成平等的人溝通
其實我最信奉的育兒理念就是把孩子當成平等的大人來溝通,有什麼事兒要透過對話、溝通來實現,不是大吼大叫,不是發脾氣,不是搶遙控器,不是強制關電視。孩子也都有自己的自主意識,但是他們的能力做不到很多事情,與家長相比其實是弱勢。我們的原則是生活中給他最大的自由,但是原則性的問題一步也不能退,但是要平和的溝通,其實孩子都聽得懂。如果孩子看電視不想停,可以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帶孩子走,也經常溫柔平和的和他講講看電視的壞處,其實他都懂。
回覆列表
小孩看電視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找到了控制小孩看電視的方法,孩子也很配合,分享給大家。
以前晚上睡覺前,還有每個週末孩子都是黏著電視,最喜歡看《小豬佩奇》,看了一集還要看一集,我說看了這一集就關掉,我們拉勾,說話不算數是小狗,可是看完了孩子說“不能關,還要看,我是小狗”!一時又氣又想笑,怎麼就沒辦法控制時間嗎?有一次看到大V店有《小豬佩奇趣味遊戲貼紙書》,孩子最愛玩貼紙,還有走迷宮的遊戲,有小豬佩奇和家庭成員的書肯定喜歡,我買回來孩子很喜歡,一氣貼了一本書的貼紙,還有多的貼自己手上,臉上,跑過來讓我看,哇!小豬佩奇和你做朋友啦,好玩不?好玩,貼紙書和電視裡的佩奇一樣的。我馬上說以後我們不看那麼多電視,看書玩貼紙好不好?那好吧。這個回答很勉強,也是因為太喜歡看電視了吧。
有書看,經歷了幾天訓練孩子沒有黏著電視,實在是要看先說好只看兩集電視,看完了就關掉,不然第二次也不給孩子看。我說相信你會做到。看完兩集電視我問孩子,我們的約定是什麼?她說只能看兩集,到時間關掉。我又說謝謝你記得我們的約定,那按照約定做吧?孩子含著眼淚,看著我不說話,我抱著她說媽媽知道你喜歡小豬佩奇的故事,連媽媽都喜歡呢,我們休息下,來看書走迷宮,還是和小豬佩奇一起玩,不好嗎?孩子說好的,來一個大大的擁抱,謝謝你配合,然後我們一起關了電視看書。接下來第二天第三天重複我的提問,孩子同意了看兩集關掉電視。第四天是很開心的說媽媽,看了兩集你來關掉電視吧。我也很高興,總算可以說到做到,不黏電視了。
有了豐富的親子活動,一起養點植物,小動物都是給孩子學習,觀察的好機會。畫畫鍛鍊孩子的想象力。親子閱讀也是很有趣的,還增進感情,讓孩子童年的記憶更美好。如果家長做好榜樣,孩子也不會那麼喜歡看電視。總之方法比問題多,適合自己孩子的才叫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