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命感找到我睡不著
-
2 # 企鵝姐姐1
豫津一開始的出場我眼珠子都爆了,這不是藺晨在書裡出場時的形象嗎?不過隨著劇情深入,發現他是除了林殊和祁王外小一輩裡雙商最高的。很多別人看不透的事情他一眼能看透,看似嘻嘻哈哈心裡卻比誰都明白,比如景睿擔心五天訓練三個零基礎的孩子去擊敗百里奇太困難,他卻說蘇兄這麼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看似大心臟其實對於梅長蘇的瞭解他已經超過了景睿,又如景睿對梅長蘇對他疏遠感到鬱悶時,他一針見血指出他們這些世家公子未必入得了梅宗主的眼,又如和景睿討論朝局時,首先提出蘇兄是不是沒有真心為譽王服務等等,這種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功力,難怪能跟紀王爺成為忘年交。要知道言侯也只能做到遠離朝政,而做不到虛與委蛇。不知道第二部會不會有老年豫津出現呢?
-
3 # 歪嘴
“必須明白的事可不能糊塗”——《琅琊榜》大智若愚的言豫津
電視劇裡的英雄大多有些苦大仇深,總得有一兩個調節氣氛的才能讓整部電視劇不那麼沉悶,言豫津就是這樣的存在,他嬉笑怒罵中有大智慧。《琅琊榜》的序言裡講,海晏將疏狂給了藺晨,將曠達給了豫津,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言府公子
初見言豫津,他在“調戲”賣樂器的小姑娘,不是賣花,不是賣面,而是賣琴。可見言豫津對音律的愛好,有這樣的雅好,說明他並不是紈絝子弟。可他言行舉止並不“端莊”,與一旁的蕭景睿對比鮮明。
初見豫津
當景睿表達了他的不耐煩之後,豫津遍說出了他的理由:現在是午膳時間,不宜登門。可見豫津是個有主意的孩子,若不是他,景睿真的要冒冒失失的登門拜訪了。
一對小乖乖
豫津比景睿聰明,當景睿在懊惱梅長蘇有事瞞著自己的時候,豫津已經明白梅長蘇與他們根本不是一路人,他是兄長,是老師,但卻不是嬉笑怒罵的好朋友。
豫津也很豁達,當景睿笑話他天天逛螺市街,他滿不在乎的說:“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這種瀟灑不做作,可與紅樓夢史湘雲大啖鹿肉相媲美。
豫津重感情,他與景睿算是“青梅竹馬”,因此景睿遇到的那場人生變故,也是豫津的災難。當所有人都已愛裹挾景睿,豫津卻很明智的選擇了順從,即便是最好的朋友,也要有距離,足見豫津對人情關係處理上的成熟。
言侯父子
保護美人
更可貴的是,豫津在大是大非上毫不含糊,圍獵場上拼死殺敵,國家危難時上戰場,梅長蘇與言侯密談之後,他感念在心,一番內心表述更是讓人對這個孩子刮目相看:朝局難測,我們大家的命運又會如何,都難以預料,但是唯有把握,此心而已。
-
4 # 歲月靜好人更好
感覺豫津真是瀟瀟灑灑,父親一開始不與他交心,他從不怨懟,之後於父聯手合作聰明智慧,自認為蘇兄沒把他當真正的朋友,依然肝膽相照,對景瑞的感情更是難得,去南楚的時候他那樣牽腸掛肚。原著中還有一段他不怕得罪太子,獨自一人藉助官府的力量護送狀告慶國公的兩位老者進京。城門劫囚時巧妙的幫助甄平,圍攻九鞍山時救護宮羽,他有言闕的智慧卻比父親的格局寬,他有太多的好,值得一讚
-
5 # Isabella_33
豫津一開始的出場我眼珠子都爆了,這不是藺晨在書裡出場時的形象嗎?不過隨著劇情深入,發現他是除了林殊和祁王外小一輩裡雙商最高的。很多別人看不透的事情他一眼能看透,看似嘻嘻哈哈心裡卻比誰都明白,比如景睿擔心五天訓練三個零基礎的孩子去擊敗百里奇太困難,他卻說蘇兄這麼做肯定有他的道理,看似大心臟其實對於梅長蘇的瞭解他已經超過了景睿,又如景睿對梅長蘇對他疏遠感到鬱悶時,他一針見血指出他們這些世家公子未必入得了梅宗主的眼,又如和景睿討論朝局時,首先提出蘇兄是不是沒有真心為譽王服務等等,這種揣著明白裝糊塗的功力,難怪能跟紀王爺成為忘年交。要知道言侯也只能做到遠離朝政,而做不到虛與委蛇。不知道第二部會不會有老年豫津出現呢?在《琅琊榜》的小輩當中,蕭景睿和言豫津作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是的,我就是想用這兩個詞)的摯友,友情甚篤。不管是在原著還是劇中,大部分時候都是一同出場,舉止間默契十足,豫津抬個手,景睿就會把倒好的茶自然地放到他手上。景睿情緒低落,也是豫津第一個察覺。這兩個排在琅琊公子榜前十的世家貴公子,一個心實寬厚,一個爽直灑脫,再加上謝弼和穆小王爺,幾個少年嬉笑打鬧,給《琅琊榜》這樣略顯沉重的劇情裡增添了不少亮色。那麼豫津,絕對是當中非常治癒的一個重要元素。如果說景睿這樣奇特的身份在以往許多言情和武俠小說中會是人生贏家男主角,那麼豫津這樣的國舅府獨子,往往就是作為主角的朋友或者情敵這樣的配角了,而且人設一般也是個紈絝子弟。尤其剛開始看他像只花蝴蝶一樣,逛個街都要調戲一下賣樂器的小姑娘;在郡主招婿的比武中原本五十八招就能制勝,偏要拖到六十五招,就是為了展示他那落英繽紛的身法;看到夏冬就一副慫慫的可憐樣;為了在蘇宅跟夏春爭著找《廣陵散》的曲譜,拽著景睿和穆小王爺到處翻;整天不是約這個世子打馬球,就是跟紀王這個忘年交去妙音坊聽曲;甚至還想帶著飛流去螺市街逛青樓,讓「飛流」變「風流」。跟景睿對誰都溫和謙讓的好脾氣比起來,豫津這個出生在七夕節的孩子率性灑脫,偶爾會鬧點小脾氣,知道景睿和謝弼喝照殿紅沒叫他,就癟嘴說再也不理他們兩個。被景睿調侃是野貓,也要反回一句:「就您蕭大公子有氣質,你是家貓行了吧?」還時不時賣個萌吃吃小醋,看到梅長蘇送給景睿護心丹,就說梅長蘇偏心,「你從來都沒送過我,你明明最喜歡我的嘛,是吧?」就是見到太皇太后,別人都在規規矩矩行禮答話,就他自己狗腿地湊上前去說:「太奶奶,我前兩天剛給您請過安的,我長得這麼好看,您不記得我了?」他知音知樂,幽默風雅,紀王和宮羽都認可他的音樂鑑賞能力。他就是去郊外賞花,也要說:「那我折一枝春色回來供蘇兄賞玩。」被霓凰郡主試身手,郡主誇了景睿,他也要爭著問一句他有沒有長進,還委屈地說:「霓凰姐姐,你下次不要一見到我們就試我們身手。這麼多人看著,打不過你很丟人的。」就是打馬球時不慎打翻路過夜秦使臣的馬車也毫不在乎地說:「打翻東西算什麼,哪有我的新馬球重要。」原著中更讓人忍俊不禁的,就是他親上琅琊閣,花了一千兩去問自己的未來媳婦兒是誰,對家裡安排的物件不滿意還威脅說要娶景睿。真是像一個有錢任性的公子哥兒所為。也難怪在童年時就因為多動話癆而被沒有耐性的林殊綁在樹上。這樣的開心果,每每出現,都會讓人在緊張沉重的時刻暫時放鬆下來。春獵時豫津眼紅梅長蘇教導庭生規矩,說他偏心,梅長蘇笑著說:「你還記不記得,第一次參加圍獵的時候,是誰教的你規矩?」梅長蘇在和蒙摯、霓凰郡主、靜妃講到舊事時總是悲痛憂傷,甚至有些避諱。唯有和豫津講起,才有輕鬆的笑容。上元之夜,他帶著梅長蘇和景睿一行人到螺市街,被景睿笑說他「恨不得天天都來一回。」他倒是滿不在乎地回了一句:「怎麼了,天天來也不丟人,這叫『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出自明朝洪應明晚年所寫的一部語錄體的說理勸世的作品《菜根譚》,通意為只有真正的大英雄在做事的時候流露出本色,只有真正的名士為人處事的時候流露出那種不常見的瀟灑,那種不做作。簡而言之就是真正的英雄名士不會拘泥常態,不會做作。此句後來在《紅樓夢》中史湘雲大啖鹿肉時說出,更覺幾分瀟灑。而從言豫津的口中說出,初聞彷彿小兒自得,將自己比作「大英雄」、「真名士」。可縱觀全劇,他完全沒有抬高自己,他確實堪當瀟灑脫俗的英雄名士。比起景睿的實心眼和厚道,豫津多了一份機靈和知世故。這位詩酒風流的公子看上去大大咧咧沒心沒肺,卻總是能看到許多景睿看不到看不透的地方,只不過很多時候他沒有點破。面見太皇太后時,景睿已經先進門,走在最後的豫津卻順手悄悄給門口通報的小太監打賞了一包銀子。看著是不經意的一個動作,卻足以看出來他處事態度是要比景睿更為伶俐。看到譽王給梅長蘇送禮,景睿又是擔憂又是焦急,只有豫津還能言笑晏晏:「這麼早就有人送禮呀,這要是冬天就好了,下著大雪,二位殿下親顧茅廬,那才應景呢。」還拉住了想要阻止的景睿:「關你什麼事啊,謝弼才是寧國侯府的世子,讓他應酬去。」梅長蘇處理完郡主險被越貴妃和太子謀害清白這麼重大的事情,心有餘悸,豫津揚著笑臉問梅長蘇:「蘇兄,事辦完了嗎?那現在就來看我打馬球吧。」梅長蘇也忍不住笑了:「你呀,真是我見過最心寬的人了。」心寬不代表對所有事情都毫無察覺毫不關心,只是他相信梅長蘇的能力,以及他明白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的不該過多幹涉的,就不應添亂。也是他,在景睿的話中敏銳地感覺到梅長蘇其實並不是真的為譽王效力。第一次讓我對豫津開始刮目相看的,是景睿和他在河邊的對話。景睿對梅長蘇與以往不同的行徑感到憂心忡忡。從來不正經的言公子,難得認真地說:「說句不好聽的話,蘇兄是個深不見底的人。雖然我們是世家貴公子,但是,我覺得在他眼裡,我們還沒有那個分量,能成為蘇兄的朋友。」景睿對此感到很不理解:「人與人之間相處,難道就只是冷冰冰地評測彼此的分量嗎?」豫津拍了拍他的肩:「人生苦短,應當及時行樂。」景睿生為兩姓之子,揹負了兩家的期望壓力,天生有責任感,所以事事先為他人考慮,將他人置於自己之前,從來不讓任何人失望。而豫津他不過表面紈絝,實際性情疏闊爽直,似是沒有心機,但心底卻是心明如鏡的,只是他不在意。也許此時在他的心裡,梅長蘇對於他來說,也還沒有那麼重的分量,只不過如同小時候景睿喜歡跟隨那個不耐煩的林殊哥哥他也不得不跟著一樣,因為景睿視梅長蘇為知己,梅長蘇又確實氣度非凡,他也就多關注梅長蘇幾分罷了。說到底,他看重的只是景睿這個朋友而已,至於梅長蘇所謀為何,的確是與他無關的,也就不必為此過於傷神,他只是擔心景睿受到傷害。看他如此嬉笑愛熱鬧,原本以為是一個從小被嬌慣全無煩惱的人,直到談及了言侯,才知道無憂無慮的外表下,掩住的是一顆孤單寂寞渴望關懷的心。「我家包下了三座看臺,可是隻有我一個人,其他都空著。」「我爹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著求仙問道煉丹,要是沒我這個兒子,我們家都改成道觀了。」「我爹喜歡清修嘛,若不是家裡宗祠需要照管,他一早搬到山裡去住了。」「不像我們家,每次祭完祖、叩完頭後,整個府裡,就像只有我一個人似的。我爹一般就是回丹房去煉丹了。」母親早逝,沒有兄弟姐妹,父親汲汲於求仙問道,對這個兒子好像也不怎麼上心。這麼一個愛熱鬧的孩子,平日裡該多寂寞啊。可能他的貪玩好動,除了自己要排遣孤單之外,也想多吸引一點父親的注意力吧。言侯回府時他開心地跑進府裡請安,言侯卻說只是回來收拾東西一會要走,他雖然失落,但還是關心地說了一句:「爹,您求仙修道,怎麼都好,只是,那丹砂實在是吃不得。」言侯轉身離開,後叫了他一聲,他又滿懷期待地跑到言侯身邊,言侯問他銀子是否夠用,明顯見他失望的神情,卻還是笑著點頭,目送著言侯離開。景睿生日宴那晚被謝玉的府兵和弓箭手圍困在湖心小屋的時候,他還落寞地說:「今天鬧成這樣,幸好我爹不知道。不過就算他知道,也不會在意的吧。」梅長蘇和言侯深談過後,告訴豫津除夕夜言侯會與他父子二人守歲,他立馬笑顏逐開。到了除夕之夜祭完祖後,豫津仍是有些小心翼翼地問:「父親,您是繼續回房清修,還是去丹房看丹爐呢?」言侯說要與他一同守歲,看他欣喜不已的笑容,我突然覺得很為他心酸。饒是他有再多玩伴再要好的朋友,每年的除夕之夜,就連形影不離的景睿也在家和兩對父母還有兄弟姐妹一大家子熱鬧和睦地團圓,只有他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在空蕩蕩的國舅府中守歲。這二十多年來的除夕夜他是用什麼樣的心情度過,是否豔羨天底下所有能享受天倫之樂的孩子,又是否於爆竹聲聲的夜裡偷偷在被中流淚過。可是他從來都沒有和任何人抱怨過,每天仍然滿臉笑意地去見每一個人,看上去和每一個有父母關愛有手足陪伴的幸福的孩子一樣。他不是全無煩惱,他只是會放鬆自己,很多事情,沒有過多去糾結和在意而已。灑脫,是為了不讓自己陷入困局。除夕夜過後,他得知言侯多年的復仇籌謀和梅長蘇的成功勸阻,前去蘇宅拜謝。他一改往日的嬉笑,嚴肅正式地給梅長蘇行了一個大禮。「昨夜父親與我一同守歲,他把什麼都告訴我了。父親這些年,雖一直忽視我,而我身為人子,不能體察他的苦楚,只怕也談不上一個『孝』字。」要知言侯的計劃,是要弒君,抱著與梁帝玉石俱焚的決心。而豫津何其無辜,如若計劃成行,那麼言氏一族將遭到滅頂之災,豫津的下場可想而知。在這點上,言侯是自私了。可豫津不僅完全沒有怨恨不滿,反而還體諒言侯的痛苦,認為自己沒有盡到為人子的孝道。他不但沒有因為得不到親人的關愛而變得憤世嫉俗,沒有成長為橫行霸道的惡少,也沒有怨恨自己的父親忽略他,甚至連一絲負能量的影子都沒有,反而聰穎通透、是非分明、善解人意。
-
6 # 花染涼意小懶君
很多細節反映出豫津是個風流倜儻、大義在前的聰明的公子哥,
梅長蘇說:坐好,豫津做直了,說以前有個哥哥也是這樣教育他的!
獵宮前他第一次莊重地穿上鎧甲,拔劍守在宮門。
蕭景琰走的時候言豫津去送行,有情有義
與蕭景睿共赴沙場
-
7 # 荔枝姑娘和香堇姑娘
言豫津算是琅琊榜中少有的喜劇角色了,其他角色比如最好的朋友景睿、最怕的角色夏冬,最敬仰的角色林殊等都有悲劇色彩。
是琅琊榜這部劇中壓抑格調中難得的歡樂因素,有他出場的劇情中總少不了歡樂。他表面紈絝子弟,其實爽快正直,好像沒有心機吊兒郎當,其實心如明鏡,看事情很通透。
知世故而不世故。
比如在與梅長蘇做朋友這件事上,他就比景睿看到透,也看到開。他知道自己和景睿都不可能是梅長蘇徹底交心的朋友。
-
8 # 我想靜靜靜靜靜c
如果評選琅琊榜中最適合當老公的角色,我猜第一名肯定是言豫津。蕭景睿童鞋身世太複雜,自己也活的苦兮兮的。謝弼的相貌沒那麼討喜。卓青遙倒是挺帥,可惜已經結婚了。蒙大統領就別提了,資深直男癌工作狂。梅長蘇不是我們凡人能受得了的,藺晨過於沒溜,從頭到尾也沒正經。穆小王爺太孩子氣了,聶鋒……咳咳,咳咳,沒什麼…
相比之下,言豫津簡直是暖男加富二代,雖然有調戲路邊小妹妹的劣跡,但顯然他就是閒的。而且品味很好。性格上來講,言豫津也是個充滿正能量的童鞋。從小就沒有一刻消停,照顧他居然能成為林殊多年來的心理陰影。長大之後也熱衷於串門湊熱鬧,按照原文中的描述,如果你有什麼八卦訊息想散佈出去,大概最好的方法就是告訴言豫津。所以才有了他和蕭景睿的經典對話:這麼隱秘的事情你怎麼知道的?——從你爹那知道的……
雖然幼年喪母,父親也不是很親近,但是言大少爺還是悠然自得的長了這麼大,而且看起來也沒留下什麼心理陰影。和這樣的人交朋友,真的算是賞心樂事。可以一起打馬球、聽曲、喝酒,而且他三觀很正還能聊聊天下興亡。最重要的是,他從來不會讓你感覺到負能量或者沉重。
可是真的有這麼完美的人生麼?
其實他未必是沒有憂愁的,他也孤單。在每一個沒有父母陪伴、獨自度過的黑夜裡(夜盲眼又看不清),他未必沒有過孤寂和痛苦。
或許就是因為缺少別人的關心,豫津才那麼會關心別人。勸告父親別吃丹藥,景睿生日去接宮羽、並且一直開玩笑讓她不要感到拘束,在混亂的夜晚關心景睿的心情,在謝弼和景睿離開京城時,豫津也都去送行。
或許就是因為他知道孤單的沉重,才總會想著不要讓別人孤單。或許就是因為他自己默默地照顧了自己很久,所以才這麼會照顧別人。
每一個快樂的人、分給別人無限正能量的人,未必就是因為安全感太多,一定要拿出來和大家分享。或許就是那些沒什麼安全感的人,那些孤單的人,更珍惜和別人的情誼,也更懂得在相處中如何讓別人覺得安心。
每一個人都不是無緣無故的,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不過不必同情他,他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且樂在其中。人生得意須盡歡,不能奢求完美,也就更不能讓一點點的不完美成為自己人生的缺憾。
他活的溫和而寬厚,可以面對這人生的種種刻薄。言候想必也明白這一點,他知道他不再是個調皮的孩子,他能承受的更多,能成就的也更多。
那就喝酒吧,青眼高歌俱未老,共君此夜須沉醉。誰都沒有理由不過好自己的人生,如果一定要和生命中的刻薄和冰冷較勁,又如何能有今天鮮衣怒馬無憂無慮的國舅公子呢~
-
9 # 愛吃魚的牛牛趙
整部《琅琊榜》,我最喜歡的就是言府公子言豫津。別的主角為了平反大業,都隱忍沉重,唯有他雖不明其中隱秘,卻也能夠瀟灑地入世出世,該幫忙時幫忙,該逛園子聽曲就逛園子聽曲。他是個頂頂聰明的人,最早覺察出梅長蘇不是單純輔佐譽王那麼簡單,但從不細究緣由,做事總出於本心。他喜歡妙音坊的宮羽姑娘,對她呵護有加。在景睿生日宴上,宮羽自揭身世,引出謝玉種種害人罪行,謝玉想孤注一擲殺人清除後患,是小浴巾在時時保護宮羽。譽王謀反,叛軍打入行宮時,也是浴巾在保護宮羽。他不因宮羽是妙音坊樂女而輕視她,反而將她視為音樂知音而尊敬她愛護她。雖《琅琊榜》少有兒女之情戲份,但是真的希望小浴巾能抱得美人歸,以他的才情品味情趣,相信他們在一起的日子一定歡樂幸福!
-
10 # 巴比龍哎
詩酒風流,音律美人。生活裡的美他從未錯過。其實很羨慕這樣的生活。
知世故而不世故。心思縝密。聰明剔透。未曾入世卻看得透朝局動盪。第一個看出梅長蘇並未真心實意效忠譽王,懂的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還能實時說笑轉移話題。
言豫津承襲了父親的肝膽俠氣。慶國公一案,豫津在做出事態時局的敏銳分析後,依然擔負起了護送一事:
——梅長蘇心頭激盪,努力控制住臉上的表情,低聲道:“你既然什麼都清楚,又何必平白樹如此多的強敵呢?”
“世上大義凜然的話太多,我就不說給你聽了,”言豫津哈哈一笑,仍是那副沒心沒肺的樣子,“我只知道,這麼做是對的。”
君子有可為有可不為,送證人入京時,不說大道理,就按照心中是非觀念去做。獵宮守衛戰,不似一般宗室子弟躲在裡面,反而穿上鎧甲拿起武器。
“難道你讓我跟一幫老頭子待在裡面啊。蘇兄,替我照顧好我爹。”
在大梁北境危險之時,報名參軍,為國效力。
守得住本心,擔得起責任。 “變了又怎樣? 我們不是一直都在變嗎? 如果你回不到從前的你, 那也沒關係啊, 景睿, 我只是希望咱們的情義不變。”
初看的時候言家父子感覺關係是生疏的,看到後來越看越體會到了父子情深。離家前的一句 “錢可還夠用?”。還是夜闖謝玉府邸時的那句“你在這裡,我能不來嗎?”。
-
11 # 顏九狸
率性、灑脫。言豫津,是《琅琊榜》裡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也是我最欽佩的一個角色。
他是一個看得明白、活得清楚的人,這種人很難得。聰明,但不狡詐。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關鍵時刻決不含糊。他相信一個人,便不會輕易改變。比如,梅長蘇剛開始追隨譽王,景睿會不解、會為此煩惱,他卻不會。他一直都相信梅長蘇,並且,相信自己的相信。就算後來自己的“好基友”景睿因梅長蘇遠走他鄉,他對蘇兄的態度,卻從未改變。
景睿在經歷了人生的重大變故之後,依然保持著赤子之心,這點很可貴。但我更欣賞的,還是豫津。自在、灑脫、透徹,看得清楚,活的明白。
-
12 # 玳瑁小公舉的媽媽
《琅琊榜》中豫津是我最喜歡的角色之一。對他的評價是三方面的:
一、在得知父親言侯爺要炸燬祭臺後,過年當天特意過來拜謝梅長蘇時,梅長蘇這樣評價豫津“最是聰明通透”。
2.景睿跟豫津感慨父親變了,梅長蘇也變了。豫津說了一句話“以我們的分量,還不足以成為蘇先生真正的朋友”。豫津早就看到了梅長蘇的水平和分量,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分量和位置。
二、在得知豫津是七月初七的生日後,梅長蘇評價說“七夕生的孩子最是重情義”。
1.雖然父親要炸燬祭臺時並沒有想到自己,但是豫津仍然說“身為人子,不能體察父親的苦楚,恐怕也談不上孝”。當父親同意除夕夜陪他一起守歲,豫津臉上笑容,像個孩子一樣流露出來。可見對父親情深。
2.蘭園枯井案的當晚,豫津受了驚嚇加上眼盲有點害怕,但是當景睿說他像言侯爺神神道道的,景睿一言不合就走了。可見父親在他心中重要,容不得別人詆譭,哪怕這個人是他的好朋友。
3.景睿要跟隨念念去南楚時,豫津前來相勸,不讓他離開金陵,當得知景睿只是去看看,不久就會回來,他才放心,並且細數他們從小的友誼,勸景睿能放下。可見在他心裡,景睿這個朋友他非常珍重。
三、大家的開心果。只要有豫津在,他總是能把大家逗樂。
接宮羽姑娘時,“反正謝弼是搶不過我的”,抱怨景睿不接他“每次都是孤孤單單的走進去”。
在梅長蘇院子裡尋寶,當得知古蒲被夏春找到後,“那是我的”逗樂大家。
每次景睿不開心,都能寬慰景睿。
不得不說,郭曉然把豫津這個角色演得活靈活現。郭曉然不漏痕跡卻又非常自然的,把表面灑脫,內心卻無比通透的豫津演活了。
-
13 # 踏歌行ing
追完《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忍不住又看了一遍《琅琊榜1》。
時隔兩年,再重溫第一部,卻被言豫津圈粉。同齡人中最通透豁達之人,不是蕭景睿,不是穆青,而是這位勵志的留守兒童。
豫津一出場就自帶“笑果”——滿臉堆笑在街市把妹。
他對攤主小姑娘溫柔道:小妹妹,這個多少錢呀?那這個呢?這個呢?
乍一看,與普通紈絝子弟無二。
他至真至純,像一個孩子。
金陵城外,豫津和景睿被霓凰攔住測試武功,聽到她誇景睿,便急著湊上去問:霓凰姐姐,那我呢?我的功夫有沒有長進?!
就像我們小時候急需被老師、家長肯定的樣子。
見太皇太后,所有人都恭恭敬敬地行禮答話,他卻迫不及待地上去說:“太奶奶,我是豫津啊,我前兩天剛給您請過安的,我長得這麼好看,您不記得我了?”
讓人忍俊不禁。
看到梅長蘇送景睿護心丹,他心生醋意:你從來都沒送過我!你明明最喜歡我的嘛,是吧?
在獵場,豫津問梅長蘇:是收庭生為徒了嗎?
梅長蘇:算是吧。
豫津:好生偏心啊,你都沒教過我!
梅長蘇:你還記不記得,第一次參加圍獵的時候是誰教的你規矩?
豫津一臉傲嬌:是林殊哥哥!
梅長蘇莞爾。
豫津和庭生在帳中讀書,不自覺彎下背。梅長蘇道:把腰挺直!
豫津下意識地直起腰桿,而後,庭生才坐直了。
他這才反應過來:蘇兄不是在說我啊,不過你剛才那架勢,我好像在哪兒見過似的。
梅長蘇會心一笑,心裡一定在想:你們這些小屁孩兒,可不就得時時嚴加管教。
無論是對蕭景琰、穆霓凰還是靜妃,煉獄歸來的梅長蘇憶起往事總是心如刀絞,唯有在這位生性爽直的小兄弟面前,他能暫時忘卻沉痛,回味純粹美好的年少時光。
他坦蕩豁達,自有一番大智慧。
在別人眼裡,言侯只管煉丹修仙,言豫津的工作無非是拿著老爸給的銀子“聽曲、鬥嘴、打馬球,品酒、喝茶、泡溫泉”,卻不知他比旁人更通透、更靈氣。
蕭景睿看到弟弟謝弼在處理譽王府送來的禮單,心中不悅,想要阻攔,但隨即被言豫津阻止了:關你什麼事啊,謝弼才是寧國侯府的世子,讓他應酬去吧。
簡簡單單一句話,提醒了耿直的景睿擺正位置,避免了謝弼在眾人面前難堪,也為他兄弟和梅長蘇省去了麻煩。
郊外,豫津見景睿為梅長蘇進京後的行為憂心,便說道:“蘇兄到京城後捲入這一系列事件,一定不是偶然。他的所有行事,應該都有他特定的目的,可惜我們不知道他到底想幹什麼。”
“說句不好聽的話,蘇兄是個深不見底的人。雖然我們是世家貴公子,但是,我覺得在他眼裡,我們還沒有那個分量,能成為蘇兄的朋友。”
景睿懟道:“人與人之間相處,難道就只是冷冰冰地評測彼此的分量嗎?”他像長者似的拍拍景睿的肩:“人生苦短,應當及時行樂。”
一番對話,讓人瞬間對這個“最心寬”的少年刮目相看。
起初,人人都以為梅長蘇在為譽王做事,也是他敏銳地覺察到了真相。
我知世事難料、人生無常,何不對酒當歌,聊慰此心?
他知世故而不世故,表面紈絝,實則心思細膩。
進殿見太皇太后時,蕭景睿在言豫津前面,徑自走了進去。而言豫津卻從袖口掏出一個錢袋,微微躬下身,放在了門口太監手裡。值得一提的是,譽王向門口太監打探訊息,卻是將一個錢袋直接扔了過去。
相比景睿不屑世故,譽王的高高在上,豫津在為人處世上卻更靈活練達,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最為難得。
梅長蘇說,七夕出生的孩子重情義,豫津就是如此。
得知父親在梅長蘇的全力勸告下放棄了除夕夜復仇計劃,言氏家族得以保全,豫津大年初一一早到蘇宅行大禮。
他深深地看著梅長蘇,眸中一片坦蕩:
蘇兄為何作此決定我並不想深究,但我相信這裡面還是有情義的存在。說實話,家父直到現在,都不後悔他所謀劃的這個行動,可是他仍然感激你阻止了他。也許這聽起來很矛盾,但人的感情就是這麼複雜,並非簡簡單單的黑白是非,可以一刀切成兩半。但無論如何,言府的平靜是保了下來,我只要記得蘇兄的心意就行了,至於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與我何干?景睿遭逢家中變故。送別時,豫津道:變了又怎樣?我們不是一直都在變嗎?如果你回不到從前的你,那也沒關係啊,景睿,我只是希望咱們的情義不變。
言侯決定助靖王奪嫡,對豫津說:“可能會連累你。”豫津脫口而出:“你我血脈相連,談什麼連累。”
爹,你放心吧,孩兒是言家子孫,明白什麼是忠什麼是孝。對於如今的朝局,孩兒的看法其實與爹相同,只是我不太瞭解靖王……不過,既然爹和蘇兄都願意為他所用,他就一定有過人之處。他收起素日跳脫不羈的表情,雄雄爐火對映下的雙眸分外幽深。
言豫津從小缺乏父母關愛,就連除夕夜和父親一同守歲這樣天經地義的事,對他來說都是奢求。
令人感動的是,這位留守兒童並沒有“長殘”,他至忠至孝、心如明鏡,承襲了父親的風骨,活得明白、活得坦蕩。
-
14 # 秋雨兮兮
言豫津,言侯爺言闕的獨子,大梁皇后的侄子,蕭景睿的摯友,喜歡妙音坊的宮羽,與紀王爺是忘年之交。自幼母親早逝,父親又一心只想著修道煉丹,是個名副其實的貴族留守兒童,豫津甫一出場,就是在市場油嘴滑舌的跟一個賣樂器的女孩討價還價,十足的紈絝子弟形象。
豫津聰明透徹,他是第一個不知情卻猜出梅長蘇並不是想輔佐譽王的人,言侯爺的兒子,識人斷物的本事自然不在話下,尤其是在景睿困惑迷茫的時候,他總能一語中的點明要害,勸慰景睿。梅長蘇勸解言侯放棄謀殺皇帝之後,豫津來到蘇宅,深揖一禮,“蘇兄為何作此決定我並不想深究,但我相信這裡面還是有情義的存在。說實話,家父直到現在,都不後悔他所謀劃的這個行動,可是他仍然感激你阻止了他。也許這聽起來很矛盾,但人的感情就是這麼複雜,並非簡簡單單的黑白是非,可以一刀切成兩半。但無論如何,言府的平靜是保了下來,我只要記得蘇兄的心意就行了,至於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與我何干?”眼中一片坦蕩,心中透徹無比。
豫津生於七月初七,最重情義,謝玉事敗之時,景睿身世被揭開,是豫津第一時間給景睿吃了護心丹,保他不因氣血難平而傷身。箭射湖心島,豫津奮力保護宮羽,因為宮羽是他接來的,他要保她萬全。景睿動身去南楚,也是豫津出城相送,並送了一段真情告白,"我不介意你繼續變下去,反正不管你怎麼變,你還是我那個獨一無二的朋友,咱們兩人的交情是不會變的!所以你給我聽著,不管你走到哪裡,一定要記住我這個朋友,要是你敢忘,我可絕對饒不了你,聽明白了嗎?"就連謝弼去收斂謝玉遺骨都是豫津相送,貼心的為沒出過門的謝弼準備了碎銀子和地圖。
豫津心中有家國大義,梅長蘇請求言侯父子幫助靖王營救衛錚,言侯言明此事會連累豫津,而豫津卻表示自己是言氏家學出身,明白什麼是忠什麼是孝。譽王兵攻九安山時,豫津穿上戰袍與將士一起奮力殺敵,將生死都拋之腦後。劇集結束之時,豫津投身軍營,為國為家上戰場。
豫津生於簪纓世家,又與梅長蘇一起上戰場保家衛國,相信在戰場上豫津定是奮勇殺敵,屢立戰功,在景琰執掌的朝堂,必有大於其父的作為。
-
15 # 生說
言豫津是一個活得很明白的世家公子,他很真實,看似紈絝子弟,其實最為豁達通透,他關心朋友,體貼自己的父親。對蕭景睿這位摯友不離不棄,在蕭景睿身世被揭開時,他默默守護。雖然很少得到父親言侯爺的疼愛,但他對父親卻非常敬重和體貼。他至忠至孝、坦蕩豁達,承襲了父親的風骨,在父親決定幫助靖王奪嫡時,他表示會與父親生死與共,追隨父親作出的任何決定。從言侯爺,言豫津和梅長蘇三人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這位出自世家的公子血液裡流淌著一種正直,一種言氏家傳的積澱。
-
16 # 玄易數碼
不請自來!
《琅琊榜》是近年來難得的好劇,不同於其他電視劇,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值得細細評味!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言侯府的世子言豫津!
初登場時,他是蕭景睿的好友,一出場就調戲小妹妹,可以說是浪蕩子弟的典型了,之後的一系列表現也讓我覺得他就是一個紈絝的富家子弟!但在河邊同蕭景睿的對話之後,這個人的形象開始立起來了。
同為世家子弟,他在人情世故這方面可不是蕭景睿能比的,與紀王成為忘年交,也不是單純的吃吃喝喝就能成的!
論智商,言豫津在劇中絕對屬於中上等!無論是救甄平,還是坑夏江,都將自己的智商展露無疑!
而在梅長蘇戳破言候計劃之後,更是一改之前的紈絝一面。
可以說,相對於蕭景睿,他給梅長蘇帶來的幫助可能更多。
劇中的人設也是比較討喜的!
-
17 # 心靜心安心情
從某種層面上來講,言豫津可以說是一個古代的留守兒童。
他幼年喪母,父親因為心裡的鬱積情緒,並且豫津的母親並不是他真正想娶的女人,不是他的真愛,所以言侯對豫津及他的母親並不用心,豫津重情重義,這一點應該來自於父親的遺傳基因吧。言侯就是一個非常重情重義的典範,言侯沉浸於仇恨之中,無法自拔,無法解脫,十二年了,他這麼沉穩的一個人,最終被仇恨完全侵佔了理性,想出刺殺梁王的昏招,而他的兒子豫津卻被他完全忽視了!
直到言侯被梅長蘇喚醒,才突然明白自己多麼對不起自己的兒子-豫津。
現在我們回頭看看這個留守兒童,他沒有得到父親的愛,甚至是在舉家團圓的除夕之夜,父親也不會陪他守歲,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萬幸的是從小就有一幫朋友,有豁達的性格。他機智,對世事的分析判斷力極強,有自己的價值觀與是非觀,冷靜,坦誠,有擔當。真實的是留守的經歷給了他很多的歷練。
所以,很多人經歷過很多事,很多人中又能有幾人能從苦難中修成正果!
雖然豫津不算是《琅琊榜》中的主角,但這個形象同樣是那麼的豐滿,真實,令人印象深刻!
正是因為這周到到了極致的用心,《琅琊榜》才如此的經典,如此的打動人心。
-
18 # 壹條電影
言豫津在《琅琊榜》看似是一個心無大志,整日跟著蕭景睿梅長蘇的小跟班。
但是他是整個金陵城中活的最透徹的一個人。知世故而不世故,躲避朝堂兇險不問政事,整日廝混,成了大家眼中最無用和最不用防範之人。
他讓所有人都將他當成了孩子。
比劍時因為霓凰誇了蕭景睿幾句就開始吃醋。給太皇太后請安,他偏要不守規則的賣乖。
連梅長蘇送蕭景睿護心丹,他都要不高興的嚷嚷幾句,更別說逗得小飛流滿屋頂飛了。
這些快樂,不是偽裝,但是面對家族,他遠沒有浪跡天涯的蕭景睿那樣灑脫。
生為國舅府獨子,言侯的終日忙碌對他的疏於照顧,讓豫津對家的溫暖極度渴望。身為皇家人,豫津深知自己追求之物有多少可笑,但質樸如他,他是藏不住心思的。
除夕夜,豫津小心翼翼的問父親會否要和自己一同守歲。得到肯定的回答後,豫津大大咧咧的笑看的讓人心酸。
他懂父親,同時又渴望父親。
在得知父親的弒君計劃後,他義無反顧選擇站在父親身後,同他一起進退。
就像他大些梅長蘇的說的那番話。
“父親這些年,雖一直忽視我,而我生為人子,不能體察他的苦楚,只怕也談不上一個孝字。”
短短几句,將自己立場表明清晰,儘管父親多年忽視自己,但是自己始終與他生死不棄。
有情有義,明辨是非,不懼涉險,保持真心。
在這場權謀之戰中,豫津何其無辜,又何其聰明。
梅長蘇的一句。
“豫津,你真是聰明透徹。”
是瞭解豫津本心之後最心酸的評價。
-
19 # 兮言小姐
琅琊榜中的每一個人性格都很鮮明,也都很有自己的特色。要我說,對於豫津吧,用四個字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那就是玲瓏剔透。
雖然這個詞用在人身上很少,但小兮覺得用在他身上特別合適。
豫津是一個非常討喜的角色,他身上有著深重的擔子,從小就承受著母親早亡,父親忽視的日子,可他一直很孝順,也很積極樂觀,在一系列變故之後,他的父親也變得消極,變得不問世事了,可畢竟言家不是普通人家,他們是名門望族,族人的支脈太大了,都需要言家支撐著,豫津在劇中說過,若不是廟堂這些在,言侯爺估計都不會回家了,那麼,這麼大的一個家,早早落在了他的身上,於是他無法像景睿那樣子,率性的遊走江湖,更不能活的那麼瀟灑自在。
他看著像是不涉官場,不懂政治,可是看人看事卻看得很深很透,所以在對梅長蘇入金陵這件事的真實目的,他始終有自己的想法和懷疑,但他知道,沒有證據,不能亂說,他更知道,如何去排解,去調劑這些人情世故。當景睿抱著自己的一顆玻璃心在河邊散心,說感覺父親變了,也搞不明白蘇兄為什麼要來金陵,也是豫津在寬慰他別多想。這大約,也是常年在族人關係中,在各種人脈中打交道培養出來的,所以他處事的時候,可以八面玲瓏,可以結交紀王爺這樣的忘年好友。
他懂善惡,辨是非。自己的父親是什麼人,他一直付諸極大的信任,卻又很會撇開那些陳年舊事所造成的上一輩的隔閡,所以,當言侯爺願意為梅長蘇做事的時候,他也毫不猶豫的就願意追隨,當言侯爺對自己的妹妹都有深深的隔閡的時候,他也能像沒事人一樣,該關心關心,該打交道打交道。
還有,豫津在劇中,還是很重要的搞笑擔當,也正是因為他這種吊兒郎當的性格,劇中很多人都把他當做是一個不成器的紈絝子弟,把他當做是跟紀王爺一樣,兩耳不聞朝廷事,一心只愛妙音坊的音痴。音樂,是他的愛好,更是他的偽裝,若不是有了這層偽裝,梅長蘇的很多事情,也沒法開展的這麼順利吧。
例如:在營救衛崢這件事情上,他就多次出手,第一次是梅長蘇昏迷的時候,甄平他們在營救衛崢的時候中了埋伏,他們的人逃走的時候,遇到了豫津,是豫津給他們打了掩護。
在引開夏江的時候,更是豫津出的主意牽走了夏江他們的馬,導致他們只能跑回城裡;後面也是他將紀王爺引導到宮羽那裡,再後來,更是豫津巧妙的拿著一份佈告去找的紀王爺,成功將衛崢這件事的矛頭指向了夏江。
還有很多很多關於豫津的小細節,每一幕都能看出豫津的巧妙心思和玲瓏剔透的人生態度。但是這些小細節,同樣也暴露了他內心脆弱的地方,例如,他興高采烈的詢問言侯爺回來的事情,並著急著想叫人打掃父親的屋子,那一幕的情緒變化是很明顯的,還有,他明明年紀上跟景睿差不多,關係上也是跟景睿差不多的人,他一律都是姐姐姐姐的叫,哥哥哥哥的叫,(霓凰姐姐,夏冬姐姐,林殊哥哥……),這些說明,他心裡也是很羨慕,很渴望這些親情的。
他善於偽裝,善於掩藏自己的心事,但他也很懂得為正確的事做出選擇,懂得排解自己心裡的煩憂,這樣的性格,放到現在,是很難能可貴的,也是很讓人心疼的。
-
20 # 思悟影視
.
言豫津,言侯爺的兒子。
在琅琊榜中,我們可以看到豫津在平常時候總是大大咧咧,為人豪爽。在和景睿相處的時候總是嬉皮笑臉的。
經常出入金陵的一些風月場所,尤其喜愛樂理。
.
但在豫津平時的嬉皮笑臉中,我們也能看出他機智的一面,在舉行霓凰郡主比武招親的時候,太皇太后召見了他們,在問及眾人有沒有成親的時候,當輪到豫津的時候,豫津直接回答:成親了!以此也是為了太皇太后開心。
.
雖然在平時的時候,豫津表現的還是那麼的吊兒郎當,但在面對一些大事的時候,卻絲毫不含糊。
而後面,也對梅長蘇的計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豫津整體給人的感覺是:一切所能看到的只不過是表象,迷惑他人罷了。就算能看清事情的本質,卻也不予理會罷了。
.
.
回覆列表
在《琅琊榜》的小輩當中,蕭景睿和言豫津作為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是的,我就是想用這兩個詞)的摯友,友情甚篤。不管是在原著還是劇中,大部分時候都是一同出場,舉止間默契十足,豫津抬個手,景睿就會把倒好的茶自然地放到他手上。景睿情緒低落,也是豫津第一個察覺。這兩個排在琅琊公子榜前十的世家貴公子,一個心實寬厚,一個爽直灑脫,再加上謝弼和穆小王爺,幾個少年嬉笑打鬧,給《琅琊榜》這樣略顯沉重的劇情裡增添了不少亮色。那麼豫津,絕對是當中非常治癒的一個重要元素。
如果說景睿這樣奇特的身份在以往許多言情和武俠小說中會是人生贏家男主角,那麼豫津這樣的國舅府獨子,往往就是作為主角的朋友或者情敵這樣的配角了,而且人設一般也是個紈絝子弟。尤其剛開始看他像只花蝴蝶一樣,逛個街都要調戲一下賣樂器的小姑娘;在郡主招婿的比武中原本五十八招就能制勝,偏要拖到六十五招,就是為了展示他那落英繽紛的身法;看到夏冬就一副慫慫的可憐樣;為了在蘇宅跟夏春爭著找《廣陵散》的曲譜,拽著景睿和穆小王爺到處翻;整天不是約這個世子打馬球,就是跟紀王這個忘年交去妙音坊聽曲;甚至還想帶著飛流去螺市街逛青樓,讓「飛流」變「風流」。
跟景睿對誰都溫和謙讓的好脾氣比起來,豫津這個出生在七夕節的孩子率性灑脫,偶爾會鬧點小脾氣,知道景睿和謝弼喝照殿紅沒叫他,就癟嘴說再也不理他們兩個。被景睿調侃是野貓,也要反回一句:「就您蕭大公子有氣質,你是家貓行了吧?」還時不時賣個萌吃吃小醋,看到梅長蘇送給景睿護心丹,就說梅長蘇偏心,「你從來都沒送過我,你明明最喜歡我的嘛,是吧?」就是見到太皇太后,別人都在規規矩矩行禮答話,就他自己狗腿地湊上前去說:「太奶奶,我前兩天剛給您請過安的,我長得這麼好看,您不記得我了?」
他知音知樂,幽默風雅,紀王和宮羽都認可他的音樂鑑賞能力。他就是去郊外賞花,也要說:「那我折一枝春色回來供蘇兄賞玩。」
被霓凰郡主試身手,郡主誇了景睿,他也要爭著問一句他有沒有長進,還委屈地說:「霓凰姐姐,你下次不要一見到我們就試我們身手。這麼多人看著,打不過你很丟人的。」
就是打馬球時不慎打翻路過夜秦使臣的馬車也毫不在乎地說:「打翻東西算什麼,哪有我的新馬球重要。」
原著中更讓人忍俊不禁的,就是他親上琅琊閣,花了一千兩去問自己的未來媳婦兒是誰,對家裡安排的物件不滿意還威脅說要娶景睿。真是像一個有錢任性的公子哥兒所為。也難怪在童年時就因為多動話癆而被沒有耐性的林殊綁在樹上。
這樣的開心果,每每出現,都會讓人在緊張沉重的時刻暫時放鬆下來。春獵時豫津眼紅梅長蘇教導庭生規矩,說他偏心,梅長蘇笑著說:「你還記不記得,第一次參加圍獵的時候,是誰教的你規矩?」梅長蘇在和蒙摯、霓凰郡主、靜妃講到舊事時總是悲痛憂傷,甚至有些避諱。唯有和豫津講起,才有輕鬆的笑容。
上元之夜,他帶著梅長蘇和景睿一行人到螺市街,被景睿笑說他「恨不得天天都來一回。」他倒是滿不在乎地回了一句:「怎麼了,天天來也不丟人,這叫『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出自明朝洪應明晚年所寫的一部語錄體的說理勸世的作品《菜根譚》,通意為只有真正的大英雄在做事的時候流露出本色,只有真正的名士為人處事的時候流露出那種不常見的瀟灑,那種不做作。簡而言之就是真正的英雄名士不會拘泥常態,不會做作。此句後來在《紅樓夢》中史湘雲大啖鹿肉時說出,更覺幾分瀟灑。
而從言豫津的口中說出,初聞彷彿小兒自得,將自己比作「大英雄」、「真名士」。可縱觀全劇,他完全沒有抬高自己,他確實堪當瀟灑脫俗的英雄名士。
比起景睿的實心眼和厚道,豫津多了一份機靈和知世故。這位詩酒風流的公子看上去大大咧咧沒心沒肺,卻總是能看到許多景睿看不到看不透的地方,只不過很多時候他沒有點破。
面見太皇太后時,景睿已經先進門,走在最後的豫津卻順手悄悄給門口通報的小太監打賞了一包銀子。看著是不經意的一個動作,卻足以看出來他處事態度是要比景睿更為伶俐。
看到譽王給梅長蘇送禮,景睿又是擔憂又是焦急,只有豫津還能言笑晏晏:「這麼早就有人送禮呀,這要是冬天就好了,下著大雪,二位殿下親顧茅廬,那才應景呢。」還拉住了想要阻止的景睿:「關你什麼事啊,謝弼才是寧國侯府的世子,讓他應酬去。」
梅長蘇處理完郡主險被越貴妃和太子謀害清白這麼重大的事情,心有餘悸,豫津揚著笑臉問梅長蘇:「蘇兄,事辦完了嗎?那現在就來看我打馬球吧。」梅長蘇也忍不住笑了:「你呀,真是我見過最心寬的人了。」
心寬不代表對所有事情都毫無察覺毫不關心,只是他相信梅長蘇的能力,以及他明白自己能做什麼,不能做的不該過多幹涉的,就不應添亂。
也是他,在景睿的話中敏銳地感覺到梅長蘇其實並不是真的為譽王效力。
第一次讓我對豫津開始刮目相看的,是景睿和他在河邊的對話。景睿對梅長蘇與以往不同的行徑感到憂心忡忡。從來不正經的言公子,難得認真地說:「說句不好聽的話,蘇兄是個深不見底的人。雖然我們是世家貴公子,但是,我覺得在他眼裡,我們還沒有那個分量,能成為蘇兄的朋友。」
景睿對此感到很不理解:「人與人之間相處,難道就只是冷冰冰地評測彼此的分量嗎?」
豫津拍了拍他的肩:「人生苦短,應當及時行樂。」
景睿生為兩姓之子,揹負了兩家的期望壓力,天生有責任感,所以事事先為他人考慮,將他人置於自己之前,從來不讓任何人失望。而豫津他不過表面紈絝,實際性情疏闊爽直,似是沒有心機,但心底卻是心明如鏡的,只是他不在意。
也許此時在他的心裡,梅長蘇對於他來說,也還沒有那麼重的分量,只不過如同小時候景睿喜歡跟隨那個不耐煩的林殊哥哥他也不得不跟著一樣,因為景睿視梅長蘇為知己,梅長蘇又確實氣度非凡,他也就多關注梅長蘇幾分罷了。說到底,他看重的只是景睿這個朋友而已,至於梅長蘇所謀為何,的確是與他無關的,也就不必為此過於傷神,他只是擔心景睿受到傷害。
看他如此嬉笑愛熱鬧,原本以為是一個從小被嬌慣全無煩惱的人,直到談及了言侯,才知道無憂無慮的外表下,掩住的是一顆孤單寂寞渴望關懷的心。
「我家包下了三座看臺,可是隻有我一個人,其他都空著。」「我爹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想著求仙問道煉丹,要是沒我這個兒子,我們家都改成道觀了。」「我爹喜歡清修嘛,若不是家裡宗祠需要照管,他一早搬到山裡去住了。」「不像我們家,每次祭完祖、叩完頭後,整個府裡,就像只有我一個人似的。我爹一般就是回丹房去煉丹了。」
母親早逝,沒有兄弟姐妹,父親汲汲於求仙問道,對這個兒子好像也不怎麼上心。這麼一個愛熱鬧的孩子,平日裡該多寂寞啊。可能他的貪玩好動,除了自己要排遣孤單之外,也想多吸引一點父親的注意力吧。言侯回府時他開心地跑進府裡請安,言侯卻說只是回來收拾東西一會要走,他雖然失落,但還是關心地說了一句:「爹,您求仙修道,怎麼都好,只是,那丹砂實在是吃不得。」言侯轉身離開,後叫了他一聲,他又滿懷期待地跑到言侯身邊,言侯問他銀子是否夠用,明顯見他失望的神情,卻還是笑著點頭,目送著言侯離開。
景睿生日宴那晚被謝玉的府兵和弓箭手圍困在湖心小屋的時候,他還落寞地說:「今天鬧成這樣,幸好我爹不知道。不過就算他知道,也不會在意的吧。」
梅長蘇和言侯深談過後,告訴豫津除夕夜言侯會與他父子二人守歲,他立馬笑顏逐開。到了除夕之夜祭完祖後,豫津仍是有些小心翼翼地問:「父親,您是繼續回房清修,還是去丹房看丹爐呢?」言侯說要與他一同守歲,看他欣喜不已的笑容,我突然覺得很為他心酸。
饒是他有再多玩伴再要好的朋友,每年的除夕之夜,就連形影不離的景睿也在家和兩對父母還有兄弟姐妹一大家子熱鬧和睦地團圓,只有他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在空蕩蕩的國舅府中守歲。這二十多年來的除夕夜他是用什麼樣的心情度過,是否豔羨天底下所有能享受天倫之樂的孩子,又是否於爆竹聲聲的夜裡偷偷在被中流淚過。可是他從來都沒有和任何人抱怨過,每天仍然滿臉笑意地去見每一個人,看上去和每一個有父母關愛有手足陪伴的幸福的孩子一樣。他不是全無煩惱,他只是會放鬆自己,很多事情,沒有過多去糾結和在意而已。灑脫,是為了不讓自己陷入困局。
除夕夜過後,他得知言侯多年的復仇籌謀和梅長蘇的成功勸阻,前去蘇宅拜謝。他一改往日的嬉笑,嚴肅正式地給梅長蘇行了一個大禮。
「昨夜父親與我一同守歲,他把什麼都告訴我了。父親這些年,雖一直忽視我,而我身為人子,不能體察他的苦楚,只怕也談不上一個『孝』字。」
要知言侯的計劃,是要弒君,抱著與梁帝玉石俱焚的決心。而豫津何其無辜,如若計劃成行,那麼言氏一族將遭到滅頂之災,豫津的下場可想而知。在這點上,言侯是自私了。可豫津不僅完全沒有怨恨不滿,反而還體諒言侯的痛苦,認為自己沒有盡到為人子的孝道。他不但沒有因為得不到親人的關愛而變得憤世嫉俗,沒有成長為橫行霸道的惡少,也沒有怨恨自己的父親忽略他,甚至連一絲負能量的影子都沒有,反而聰穎通透、是非分明、善解人意。
「蘇兄救我言氏一族,此恩此情,豫津定當謹記。」
「此話嚴重了,最近朝局多變,動盪得太過厲害。我只是不想再生枝節,另添變數罷了。」
「不管蘇兄怎麼說,我相信這裡面,是有情義在的。說實話,家父直到現在也不後悔他所謀劃的這個行動。但是他仍然感激你阻止了他,這話聽起來矛盾,但是我想,蘇兄你應該明白其中的意思。」
「是啊,人心往往就是這般複雜,並不是簡單的只有是非黑白,可以一分為二。」
「無論怎樣,言府的平靜算是保下來了。我只要謹記蘇兄的恩情,至於更深層次的原因,又於我何干呢?」
「豫津,你真是聰明透徹。」
「朝局難測,我們大家的命運又會如何,都難以預料,但是唯有把握,此心而已。」
他知曉世故卻不世故,心思細膩看事通透,做事卻化繁為簡,抓住主心。此時的他,已經把梅長蘇也當成了真正的朋友,他理解梅長蘇的苦心,所以不管梅長蘇所做為何,恩情卻是難忘。這世間風雲變幻,禍福難測,唯獨可以掌控住的,只有那一顆初心而已。這番話,豈止是聰明透徹。
梅長蘇再次拜訪言侯時,還未開口,豫津就明白他有要事相商:「今日無論先生與家父商量何事,家父會做怎樣的決定,我想,他都有他的道理。」
梅長蘇想讓言侯相助靖王,言侯不問緣由,答應了,是因為他知道靖王的品性,明白此事的意義。而豫津也不問緣由,亦能明白言侯的心思。
「父親,朝局如何孩兒並不明白,但孩兒畢竟是言氏家學出身,能分善惡,能辨是非,至於父親為何答應蘇先生,孩兒心裡已明白。」
「今日我雖做了如此抉擇,但日後成敗尚不可知。若遇什麼兇險之事,你我父子二人血脈相連,難免會連累到你。」
「父親,既是血脈相連,又何必談連累二字。父親做任何的抉擇,孩兒都會跟隨,絕不後悔。」
言氏一族,出過三位太師,兩位皇后,兩位宰輔,言侯年輕時亦是慧心鐵膽的名使。豫津雖然平日不涉朝局,只談風月,但從他自小仰慕藺相如這樣的人物便可知言家家學已浸入骨髓。他的眼界和胸襟,非常人可比。
之後他假裝馬車損壞給夏秋指錯方向,相救甄平;請紀王至登甲巷北支宮羽住處,發現夏冬轉移衛崢;與言侯演戲騙夏江,躲起來避免被夏江搶馬使得夏江跑下山損耗體力,無不體現出他的機靈聰穎。看著毫無心機的風流公子,實際上不過是大智若愚。
在對待朋友方面,夏冬作為他的師父,平日裡看見他就喜歡欺負一下他,他對夏冬是又敬又怕,但是在景睿生日宴上他會擔心夏冬被灌酒,想叫景睿和他一起替夏冬擋酒。看著都是平時景睿在照顧和相讓豫津,幫他下井找翠玉珏、送他回家,他還開玩笑想搶梅長蘇送給景睿的護心丹。但是在生日宴那晚揭開真相時,所有人都在緊張地看著謝玉和卓家夫婦,還是豫津一直關注著景睿,怕他承受不住,問他要不要服護心丹。宇文念想跟景睿說話,也是豫津堅定地抬手打斷她的話,他知道景睿那時最需要的是安靜,不能再給景睿增添煩擾。
景睿和宇文念要去南楚,他急匆匆地騎馬趕來,生怕景睿一去不返。
「沒錯,我的確希望你還是以前的你。不過你既然做不到,那也沒關係。我們從小一起長大,反正你一直在變,從以前胖嘟嘟的小矮子,變成現在又高又俊;從安安靜靜不愛說話,變成會跟著謝弼一起吐我的槽。我不介意你繼續變下去,反正不管你怎麼變,你還是我那個獨一無二的朋友,咱們兩人的交情是不會變的!所以你給我聽著,不管你走到哪裡,一定要記住我這個朋友,要是你敢忘,我可絕對饒不了你,聽明白了嗎?」(這段話出自原著,劇中較為簡短,我更喜歡原著中的說法,更加有從小一起長大的熟悉感。)
他知道以前那種青春歡笑的時光已經回不去了,可景睿仍然是那個他獨一無二也永遠不會捨棄的朋友。
原著中謝弼護送狀告慶國公的老夫婦進京,擔心慶國公報復。豫津主動分擔了這個責任:「你也不要為難,借幾十個步兵,我言府的名頭就夠了,你不要多說話,反正我爹與慶國公一向不太要好,要得罪人我們一家得罪就可以啦,不值當再白搭上你們家。」如此有擔當,原是之前小看了他。
謝弼獨自前往黔州將謝玉骨骸帶回,往日那麼多名門公子來往,謝家落魄了,卻只有豫津一人來相送。豫津知道謝弼從未獨自行走江湖,細心地給他準備了碎銀和地圖。
「黔州路途遙遙,又是潮溼煙瘴之地,我還真替你擔心呢。」
和景睿對待朋友地全心全意稍微不同,豫津對待朋友同樣推心置腹以誠相待,但他不會過多地將期望寄予對方身上,對方是否以同樣的心意回饋他,他也從來不在意,所以從來不覺得不甘。
他看起來為人輕狂,但在關鍵時刻,對於家人與朋友而言,卻是可以依靠支撐的存在。
就像在獵宮前他第一次莊重地穿上鎧甲,拔劍守在宮門。
「難道你讓我跟一幫老頭子待在裡面啊。蘇兄,替我照顧好我爹。」
關於愛情,景睿在原著中苦戀雲飄蓼,而豫津對宮羽,從來沒有過特別明確的表示。他就像一個欣賞她才情的知音,經常去給她捧場,真誠地讚美她,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輕輕伸出援手,不會讓人感到負擔和反感。
景睿生日那天他親自去接宮羽,「這種護花的機會,實屬難得,反正景睿和謝弼是搶不過我的。」連原本心事重重的宮羽也忍不住一笑。
揭開真相時宮羽嘲諷地大笑,也是他首先發現。之後混戰中,他也在幫著宮羽。
春獵時譽王舉兵造反,兩方那麼多人在打殺,也是他注意到宮羽有危險,奮力衝過去替她殺敵,一手揮劍,一手將她護在身後。
結束後小心地為她脫下鎧甲,扶她去療傷。
以豫津的細心,他應該不難察覺宮羽對梅長蘇的感情,或者說也許至少察覺到宮羽另有意中人。可他既不過問,也沒有刻意表露心跡。如他這般灑脫之人,可能也不曾糾結於宮羽對他是否有意,對於他來說,也許愛慕一個人,只要她能過得好,並且能做她的知音就足夠了。此情無關風與月。
故事的最後,他與景睿一同前往募兵處報名,共赴沙場。
那些以爭權奪利為目的的所謂名士,還有那些沽名釣譽者,不能算名士,也並不風流。真假名士往往在和平時代很難做到辨別得清楚,而在國家危難關頭,卻自顯風流。所謂英雄誕於危難之中。
其實如果可以,我倒寧願他能永遠風花雪月、詩酒風流,可在那亂世中,又有哪個有擔當的人能真正做到自顧自過得風雅無邊呢?紀王那樣詩酒風流的妙人,當年在赤焰案中偷偷給祁王妃施以援手誕下庭生,就連向來遠離朝堂的琅琊閣少閣主藺晨在最後也披甲上陣。沒有誰能永遠置身事外。
《琅琊榜》能有言豫津,實為大幸。也願這世間的「言豫津們」能繼續以原色為本,率性灑脫而活。
最後聊一下關於紀王說的「如果豫津是女孩兒當年會許配給誰」這個小謎題,我個人認為是夏江的兒子寒濯。有些人說景睿,有些人說是林殊,甚至有人猜是靖王。紀王說的是如果那個孩子還在的話應該和豫津差不多大,言侯也對夏江說過:「如果夏首尊的兒子仍在世,恐怕撒起嬌來,也是這樣吧。」而且夏江的妻子和言侯是舊友,所以我猜測應該是夏江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