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少鵬教育諮詢
-
2 # 君有慧言
問題一,能想到,做不到。
問題二,想到了,也做了,但堅持不了。
這兩個回答足以概括家庭教育中的所有問題。
-
3 # 學爸爸
孩子的成長,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科學、合理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前提,但我國目前的家庭教育往往還存在很多問題,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家庭教育的影響往往都非常大,如果不改善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對孩子的成才將會是個很大的阻礙。
我國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
1、家庭教育中重學業成績,輕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原本應該是多關心子女的健康狀況和培養子女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可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家庭教育的重心轉移到關注子女的智力發展和學業成績上來。很多家長在孩子的學習教育投資上面不惜血本,卻忽略了對子女非智力因素的訓練培養,尤其是思想品德的早期培養和良好行為習慣的早期養成。這種重知識輕品德的傾向,從長期來看,很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對子女過於嬌慣溺愛,一味遷就。
父母愛子女,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愛子女是有學問、有講究的。有些家長認為愛孩子,就是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上,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不遭一點磨難,一味地遷就,甚至對孩子縱容護短。這種過於溺愛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自理能力低下,社會適應能力弱,並且還可能會產生孤獨、自閉等心理問題。
3、不顧孩子實際,撥苗助長。
一些父母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強烈願望驅使下,從小就讓孩子學這個學那個,不從孩子的年齡特徵出發,不顧孩子實際的心理發展水平和實際能力,任意加重孩子的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甚至急功近利、拔苗助長。兒童的天性就是好奇、好玩的,過多地參加各種興趣班、才藝班,高強度、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不但束縛了幼兒個性發展,更不利於他們的健康發展。
4、疏於對孩子的關懷,親子關係淡漠。
隨著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生活節奏加快,父母忙於工作、學習進修,忙得無暇照顧孩子,只能把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照看。親子關係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發展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有著直接的影響,較多的親子交流不但能加深親子之間的情感,有利於孩子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同時也是維護孩子健康情感的關鍵因素,是最有效的教育途徑之一。可是由於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與年幼的子女缺少接觸和互動,孩子長期缺乏與父母進行溝通,這將導致很多心理問題的產生。
5、缺乏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指導。
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必須要按照教育心理學的一些規律來進行,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一些父母不瞭解也不注意學習家庭教育的知識,認為家庭教育知識不需要學習,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或者盲目照搬別人的教子經驗,儘管也在家庭教育上花了很多時間,收效卻並不理想。
6、單親家庭增多,家庭教育環境惡化。
隨著我國的離婚率逐年上升,單親家庭逐年增多。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常常得不到父母應有的愛護和關懷,甚至有的經常遭到家長的訓斥和打罵。還有的離異家庭裡,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對孩子百依百順。長期生活在這種家庭環境裡的孩子,得不到應有的家庭教育和照顧,極易造成各種不良的心理和行為傾向。
-
4 # 大為師道
課外班把學校的事幹了,
老師的事讓家長幹了,
家長把孩子的事幹了,
學生沒事可幹,
越位、缺位、搶位,
這就是家庭教育的尷尬……
-
5 # 編外人員
現在社會發展迅速,很多家長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因此,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但由於每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形成的教育觀點不同,因而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就千差萬別。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一說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幼兒園大班要求幼兒學會跳繩,很多家長積極配合,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具體措施。
A家長:聽說老師的要求後,每天放學後,詢問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練習跳繩,並讓孩子跳給自己看看,看到孩子手腳不協調,兩腳不能同時併攏跳,家長一邊示範給孩子看,一邊讓孩子練,可是孩子還是不能協調地跳過繩子,家長不由得罵道:‘’你怎麼這麼笨呢?‘’孩子流著眼淚,繼續有氣無力地甩著繩子。
B家長:聽到老師的要求後,回家問孩子:‘’你會跳繩了嗎?‘’孩子答‘’不會‘’。家長說:‘’老師不是教了嗎?怎麼還不會啊?‘’孩子不語,家長搖搖頭,自言自語道:這孩子怎麼這麼笨呢?隨誰啊?
C家長:聽到老師的要求後,詢問孩子會不會跳繩了,孩子告訴他不會。家長立刻帶著孩子報了跳繩培訓班,孩子每天放學跟著培訓班的老師練習跳繩,家長坐在外面玩手機。一段時間後,培訓班的老師說:您的孩子目前還沒有掌握跳繩技巧,還要再報一個加強班,繼續練習。這位家長就繼續交錢
-
6 # 915堅守
透過對孩子的教育及觀察身邊其它孩子,我認為當前有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拔苗助長。最典型的是當前孩子興趣班的培訓,我有時週末在培訓班旁觀察,真是人滿為患,試想孩子還有快樂嗎。現在我家孩子的小夥伴都報興趣班或輔導班,週末排的滿滿的,出來玩耍都成了奢侈品;另一個問題是家長在教育孩子上推責,認為選校盡力了、輔導班報了、興趣班報了、該買的與學習有關的材料和器材都買了,至於孩子學習如何就放鬆了。在接觸家長中,相當家長認為自己知識不能輔導孩子,只有儘量滿足孩子經濟上的,孩子將來沒成功也怨不了自己。我認為後者對家庭教育的負面影響較大。
-
7 # 地球9999
當下我們家庭教育中最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溺愛問題。
獨身子女帶來的結果,便是父母的溺愛。“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對於孩子的不良習慣,他們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父母的放任,帶來的是孩子的肆無忌憚。孩子到別人家,可以隨意翻人家的東西,可以隨意丟人家的東西,彷彿就是在自己的家裡。別人是敢怒不敢言。父母見了也不斥責。若是有人提醒,就用“他還是個孩子”頂回去。長此以往,孩子沒了規矩,不顧忌他人感受。人說:“慣子如殺子。”長大以後,不顧忌的可能就是父母的感受了。不遵守社會的規矩,接受的可能就是社會的懲罰。到後來,父母說管不了孩子,但他們可能並不感覺那是自己從前種下的因。
“嚴是愛,嬌是害。”有些父母,一旦孩子在外出了什麼事,他們的心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孩子受了委屈。不是有許多家長就是這樣,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批評,家長就怒氣衝衝,立馬趕赴學校,為孩子伸張“正義”嗎?他們可以不辨真假,可以不分輕重,必須老師學校賠禮道歉,甚至經濟賠償,直到學校、老師唯唯諾諾,誠惶誠恐,低聲下氣,他們才罷休。在教育孩子上,他們很有“維權”意識。可是,這樣的孩子,越來越霸道,更加有恃無恐。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家庭教育,應該為孩子未來能夠自立於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父母當用良好的行為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用規範制約孩子,用道理啟蒙孩子,培養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人格不健全,那是學校、社會所無法補救的。
沒有理性思想,無法解決溺愛問題,就會出現許多問題孩子。等到問題孩子已經形成,連家長自己,恐怕也是無能為力了。
“溺愛享樂釀苦果;勤勞素樸造賢才。”值得每位父母思考。
-
8 # 眾學課堂
一是過度關注學業成績,從而忽視了健全人格的培養。二是一切圍繞考試進行。包括體育鍛煉也為了考試而鍛鍊。三是家長揠苗助長。
-
9 # 無名
我認為孩子們太缺乏吃苦精神了,條件太優越了。我不溺愛他,但也想不出讓他吃苦的辦法,總感作業太多,兒子說:唉,永遠做不完的練習題。
如此下去對國家對家庭都是不好的訊號。好日子好過,遇到困難日子呢?
所以我說學校還是象五六十年代一樣多開展些勞動課吧。
-
10 # 知了了學語文
家庭教育最普遍的問題是家長極為焦慮,沒有遵從孩子內心的選擇,對未來的迷茫和不安全感加到孩子身上,對於孩子過高期望,導致孩子累,家長也累。尤資訊高速發展的今天,各種販賣焦慮。比如: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比如:某某孩子報了7個、8個輔導班……比如:某孩子已經出國了……等等,在各種資訊對比之下,家長們變得焦慮起來,我們的孩子到底真心喜歡什麼?分文理科,老師說理科好,找工作好找;親戚說,理科好,工資高;爸媽說,那選理科吧!有沒有問問孩子心裡的想法呢?一個孩子發自內心熱愛的學科,專業,孩子才能迸發出極度的熱情,去做好它,去精益求精,去研究,去琢磨,去獲得更高的成就感!!!否則,真正畢業了,即使拿到了高薪,孩子依然迷茫,不知道生活的幸福到底是什麼?社會成功的導向不應該是單一的賺錢多,而成功應該是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還能順便賺到錢,讓自己過上不錯的生活!
所以,教育不能浮躁,更應該遵從孩子內心,給孩子更多的自主選擇,告訴孩子:做你自己喜歡的,喜歡你正在做的!
-
11 # 上善若水127436101
城市裡孩子少,家長有能力自己輔導,也可花錢請人單獨輔導,星期天也把課程排得滿滿的,孩子每天都像陀螺一樣受折騰。農村家長白天忙晚上水平低輔導不了,特別是英語只能任他不會,一部分是老人看顧,任由孩子玩樂,所以農村孩子跟不上的多,到了初中家長用不上力了,加上科目增加那些跟不上班的學生怎麼也跟不上了,所以初中失學率特高。
-
12 # 霍體清
調查問卷:當下我們家庭教育中最普遍存在的問題是什麼?
從現在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啃老現象,一些年輕人患上糖尿病,痛風等老年病(也叫慢性病),很多青少年有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看,我國的家庭教育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
溺愛,生怕孩子吃一點苦,處處包辦,沒有尺度,孩子沒有敬畏心,沒有感恩心,沒有責任心,缺少生存能力,只能啃老。過於溺愛,孩子管不住自己,想怎麼著就這麼著,想吃什麼就吃什麼,造成暴飲暴食,挑食偏食,看著吃的很好,但營養不均衡,損壞臟器,早早的患上過去老年人才得的糖尿病,痛風,心腦血管疾病等很可怕的慢性病。
一方面溺愛,一方面就說孩子不行,讓孩子缺乏自信,沒有安全感,抗打擊能力差,很多孩子出現學習障礙,焦慮症,強迫症,抑鬱症等。
一些家長沒有尺度,高興的時候怎麼都行,不高興的時候隨便打罵,讓孩子無所適從。
很多孩子三觀不正,攀比成風,沒有敬畏心,最近石家莊的一個14歲的孩子,不聽從社群工作人員指揮,高叫我爸是縣委的,你們打我呀,就暴露出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
總之,現在家庭教育問題很多,需要普及這方面的知識,不然將來的啃老,老年病年輕化,大批的青少年患上心理疾病的問題會更加嚴重。
-
13 # 張清義聊家教
當下我們中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一個普遍的問題就是感到困惑,具體是什麼問題導致了我們面對孩子感到力不從心或束手無策,下面用我的一篇家教文章來回答這個問題:
教育孩子,中國家長為什麼感到困惑?
我們日常中很多事情可以做,之所以可以做,是因為理念問題。理念是靈魂,是行為的先導。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因為理念中出現了疑惑,使我們中國家長有時茫然不知所措,很多人陷入困惑的境地。
我們中國家長教育理念的困惑,是因為文化特點造成的。文化的內涵是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從文化內涵的角度來看,“情”、“愛” 、“理”三個方面不能適當的把控是導致我們理念困惑的主要原因。
一、把控不好“情”陷入困惑。
我們中國人由於對祖宗崇拜,血緣氏族的理念根植於每一箇中國人內心深處,所以在處理關係時只要沾親帶故,就會笑臉相迎,對“情”是格外重視。對待親生骨肉孩子,更不必說,時時刻刻割捨不掉濃濃親情。
例如:孩子寫作業到了晚上12點,家長開始困惑,因為心疼孩子,不知道是繼續讓孩子做完,還是讓孩子馬上休息。我們看這種情況是典型的家長割捨不掉對孩子的疼愛之情。
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幫著孩子分析一下:是作業量大的問題,還是孩子對知識掌握不好做題速度問題,還是在學校自習課的時間利用不好的問題等等,不要單純地對待結果只是困惑。
從這個簡單的事例我們就不難看出,因為割捨不掉親情,很多時候使我們家長會失去理智,丟掉原則,總是心疼孩子,不願讓孩子忍受一點苦痛,最後放棄了孩子本來應該做的事情,錯過教育孩子的黃金時刻。
我們從日本的資料中看到這樣一幕:日本幼兒園裡訓練孩子的毅力,讓孩子們赤腳在冰雪上行走,家長在一邊對孩子鼓掌加油。這裡我們家長的確需要反思一下,如果對孩子的疼愛之情削減不掉,孩子的能力如何培養?
還有一點是祖父、祖母老人帶孩子,老人因為注重親情,關心孩子自然在物質層面的東西多一些,斷然不想讓孩子在受委屈和苦痛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他們把滿足孩子的一切慾望當成自己的頭等大事。這種情況建議年輕的爸爸、媽媽一定多多提醒父母,多多做父母的工作,該拒絕孩子時一定拒絕,該把愛收回時,一定收回。
二、把控不好“愛”陷入困惑。
什麼是愛? 簡單來講,它是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的情感。
家長不能把控“愛”,主要有下面幾種情況:
1、不能限制本能的愛。
媽媽不用培養,就有思念孩子的情感。我們人人根本沒有努力心跳,心跳卻很厲害。我們叫這種能力為本能。家長愛孩子,就有這樣一種本能,並且這種愛的能力一直地、超強地釋放。也就是說家長每天在思考和觀察,一會兒孩子這裡不行,需要管管,一會兒那裡不行,需要培養。這裡就出現了兩個問題:一個是孩子可能不需要幫助時,家長多餘給了幫助,使孩子獨立能力和責任感沒有得到培養。另一個是家長以成人的標準對孩子做了過多的要求,使孩子厭煩從而發展到逆反。
2、沒有做到愛孩子,誤以為很愛孩子。
家長一般對孩子優點和正確行為喜歡、欣賞,對其缺點和錯誤抱怨、指責。我們經常這樣說,你孩子的優點天下幾乎所有人都喜歡,你不能說天下人都愛你的孩子。所以說愛是完全接納,不要對孩子表達不滿。孩子犯了錯誤時,讓孩子感到你還依舊疼愛他,耐心的幫孩子分析犯錯誤的原因,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家長的疑惑就是:優點不用說,盯住缺點強迫孩子改正,孩子就會一點一點的走向完善。結果是孩子走向了逆反,結果是缺點沒改正,很多優點孩子也不願意堅持。我們看這裡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我們對孩子批評時,造成了偽批評,傷了孩子的感情和自尊心,讓孩子感到父母的愛已消失殆盡。
3、認為滿足孩子的物慾是愛,對孩子進行“愛的綁架”。
對快樂的體驗,人都有這樣的共性:物質慾望滿足不了時,人是痛苦的。一旦物慾得到了滿足,快樂會瞬間消逝。因為貪是本能,所以人滿足了一個物慾後,馬上又會出現新的物慾。而精神慾望在滿足不了時,人不會痛苦,一旦滿足了,就會持久快樂。我們家長努力滿足孩子對物質的慾望,誤認為這樣做是愛孩子。其實孩子在滿足一個又一個物慾後,只能物慾越來越多,既不會感到快樂,又體會不到父母的愛。於是家長就進行“愛的綁架”,就會對孩子說,我為你付出很多,為你花了很多錢,為你起早貪黑,所以你應該感激我,應該聽我的話,應該孝順我,應該按我的意志做一切事情。
三、不能把控“理”陷入困惑。
中國對孩子是理念教育,關注品德修養。西方國家對孩子是實踐教育,關注過程。中國因為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主張忠、恕道、禮,以家庭為主要運作單位,所以家庭是人們賴以生存的群體。因此我們關注孩子是否有家庭本位的社會價值意識,倫理價值取向是否是孝道至上。更關注孩子是否有集體意識,是否消融了個人和團體的對立。讓孩子懂得人生的意義是整體性、自覺、依附和歸順。所以我們稱這種理念為倫理本位。
西方追求個性解放,理性的宗教倫理思想讓人提升虔信,增加個人責任以獲得個人救贖。導致人與人之間缺乏溫情,人與人之間是互利和公務性關係。我們稱這種理念為個人本位。
中國家長在理念的困惑就是:倫理本位培養了孩子依賴、歸順的品行,又擔心孩子個性得不到發展,獨立能力得不到培養,個人潛能得不到發揮。
這種情況建議家長:先培養孩子做人,成人後自然成才。先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解決孩子精神境界問題,把人生的目標定成:為萬世開太平。再去給孩子規劃學業,讓孩子掌握知識和技能。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無需贅述。我們中國家長在理念上的困惑,只能用我們祖先和現代人的智慧來解決。如果我們學習國學智慧能從復古文化的誤區裡走出來,進入創新文化的新天地,努力探究,就一定會修到一種智慧,這種智慧也定會解決我們家庭教育的理念問題。
-
14 # 教育仨倆事
近些年,家庭教育火了!隨處可以看到家庭教育類的宣傳廣告,父母學習班、親子訓練營、感恩課堂等等。
為什麼會這樣呢?筆者認為:當下家庭教育問題,既有家庭本身的問題,也有社會性問題,社會性問題不解決,家庭本身的問題就得不到改善。
隔代教育——滯後於社會發展的教育。中年人被生活壓力壓的喘過氣,迫不得已把孩子送到自己父母身邊撫養,以便能夠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工作中。父輩們大多沒有受過太多的教育,還是按照老一輩的教育觀念來教育孫子,要麼管的太苛刻了,要麼太縱容了。
他們無法根據時代的發展給孩子傳遞資訊,尤其是在農村偏遠地區表現的更加突出。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再次回到父母身邊時,不管是從感情方面來講,還是從生活習慣方面來講都會有很大的障礙,家庭教育如何進行?在筆者看來,不出現家庭教育問題都不可能。
去年暑假,一位家長帶一個將要上初一的男孩來上預科班。江西人,來廈門打工多年,有三個孩子,老大和老二在老家由父母帶,自己把最小的帶在身邊。在和他交流的過程中,孩子一直坐在旁邊一言不發,不管怎麼問,只要家長不提醒和強調絕不說話,這位家長好幾次伸出巴掌要打孩子都被我阻攔下來。
這難道是孩子的錯?難道是家長的錯?不,在筆者看來是當下的社會現狀導致父母和孩子聚少離多,隔代教育造成的,是社會性問題。
原生家庭——根深蒂固的教育。原生家庭,是筆者做教育這些年一直關注的課題。不管你承不承認,孩子身上或多或少會留下原生家庭的烙印,好的或壞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表現的愈發明顯。
長期生活在貧窮家庭的孩子會比較敏感、自卑、多疑;長期生活在爭吵抱怨家庭中的孩子會比較極端、易怒、刻薄。長期生活在富貴家庭的孩子會比較傲慢、自我、缺乏同情心;長期生活在積極樂觀家庭中的孩子會比較寬容、豁達、富有責任感。可以多觀察一下自己的孩子, 他在特定條件下的表現和你是極其相似的,孩子的現在就是曾經的你!
以上是筆者根據10年教育工作總結的案例提出的觀點,沒有褒貶之意。如果你看到,覺得有幫助,想讓自己的下一代改變一些什麼,不要去等待,立即從自身去改變,越早越好!
家庭教育,家長們跳過的那些坑。前段時間,網上有一段話特別火:孩子,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請多擔待。是的,就那麼一激動就為人父母了。
我們知道如何做一個學生,如何做一名工作者,如何做一個有良知的人,唯獨不知道如何做一個父親或母親。因為前者都會有老師系統的教我們,而後者沒有,我想這也是近些年家庭教育如此火爆的原因吧。
今天筆者分享父母必跳的三個坑,希望對家長們有所警惕。
嘮叨嘮叨,是父母們的通病,幾乎沒有父母不嘮叨孩子的。天冷了出門多穿衣服,今天多吃點,把臥室收拾整齊,早點回家等等,諸如此類的都是父母嘮叨的表現。
其實,孩子看到的不是無微不至的關懷,而是不厭其煩的嘮叨,等長大了離開父母了,他們才能體會到嘮叨的彌足珍貴。
說教說教,是父母最擅長的了。把自己曾經的輝煌經歷和走過的彎路不厭其煩的分享給孩子,把富商巨賈和名人志士的成功經驗講給孩子聽等等。看似孩子聽的津津有味,其實他們是不好意思對父母這種說教說“不”!
因為,孩子會想:你懂那麼多,為什麼自己不成功呢?
比較比較的殺傷力很大,會讓孩子失去自信。這一點是我平常和家長溝通時提到最多的,千萬不要把自己家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比較,和長輩比較都不不行!
孩子是自己生的、養的,不管是好是壞都和你密切相關,何必為難自己呢?有些父母只盯著孩子的成績,只要成績不好,就全盤否定。孩子在學習方面不好,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問題,而不是打罵、比較,甚至冷嘲熱諷!
細心的家長可以發現,有的孩子除了學習不太好,其他都好。
如果你還不能頓悟,那麼舉個例子。
春節前高高興興的回家了,剛坐下,父母就開始給你嘮家常。隔壁你王叔家女兒今年剛畢業年薪30多萬,村東頭李大爺家兒子和你一樣大,今年在北京買了一套房,500多萬呢!心裡是什麼感受?我想,大多數人會失去到家時美好的心情。
小結:以上三點是導致孩子叛逆的根源,如果你不想將來孩子給你對著幹,就少一點嘮叨,少一點說教,少一點比較!
結語: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很多,有社會性問題,也有家庭自身的問題。但,不管怎樣,我們不能以父母的權威去管教孩子,孩子不是我們的工具,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你給的愛應該是孩子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愛,而不是你認為的愛!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努力把自己變成什麼樣的人,筆者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
15 # 玉米Ya
很多家庭對家庭教育的重視度還不夠,喪偶式教育和隔代教育居多,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可怕的是,父母自己不覺醒,不學習成長,缺乏系統性的教育思維。
-
16 # 池州吳生
1、很多年輕父母不瞭解家庭教育。也很少參加家庭教育培訓學習。
2、部分年輕父母把孩子放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處,他(她)們更多的是溺愛,更別說家庭教育了。
3、孩子的心智成長、道德成長是非常關鍵的,很多父母不夠重視。身心健康、道德美好是孩子生活幸福的基石,這些比技能、分數、獎狀重要得多。
4、在整個社會相對浮躁、功利、攀比、壓力較嚴重的環境下,父母太容易焦慮、抱怨、急躁,缺乏對孩子的寬容和耐心。
5、還有些父母對孩子太過溺愛,滋生了孩子的任性、自私,這些對孩子的成長都非常不利。
通常認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
17 # 歲月如流水不負此生
溺愛,以孩子為中心,小皇帝將來自私、經不起挫折、不懂感恩。對孩子期望過高,以為男孩肯定是龍女孩肯定是鳳,用各種培訓淹沒孩子。
-
18 # 門前海藍藍
這個問答中“家庭教育”我覺得不好回答,我就把範圍限定小一點,這個家庭教育限定為“農村家庭教育”,這樣可以完成你的問題的一部分,這樣,作為農村教師的我就可以回答更有把握一些。
最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家長對學生的學業的放棄。
我已經在農村教學二十多年,見到的家長自然也不少,大部分的問題的學生是這樣形成的。
①起點出問題,這個起點並不是說什麼補課,而是家長本身對教育理解不足,加上農村的就業是在城市,他們在剛剛生下孩子之後,就要外出工作,創業,所以,他們的創業時期經常和孩子特別需要照顧的一到三歲發生了衝突,相當一部分家長會把孩子留給父母帶,這就形成了問題多多的隔代教育。
②成長出問題。隔代教育很大的特點是寬嚴無度。在孩子小的時候,爺爺奶奶經常是寵溺著孩子,隨著孩子長大,開始管不住,然後就開始死命壓制,但是過了一些時間,大部分的爺爺奶奶覺得沒辦法控制住了,然後父母親也沒辦法,最後父母親只是應付著“教育”孩子,實際上內心是放棄。
③在孩子一旦出問題之後,父母親表面上看起來好像還能夠配合老師去教育孩子,但基本上都是應急地教育。家長最希望的是老師不要來找他談孩子的事情,因為在大部分的家長看來,這樣的孩子再投入時間精力是浪費,就像前幾天的網課,整個年段就二三十個學生簽到,有沒有聽課我就不知道,我班上學生的作業一共只有三個學生完成。很明顯,現在這樣的網課,學生讀不讀,主要是由學生和家長決定的,老師因為也無能為力,所以可以看出來家長對學生前途的期望值多少。
對孩子作業漠不關心的家長不少,對孩子的學習稍微注意的家長也很多,對孩子的學習持之以恆地關心的家長很少很好。在這樣沒有期待的教育氛圍裡,農村教育在學校、學生、家長的瓦解下,基本上也差不多崩潰了。
至於農村教育其他也是很重要問題,由於限定話題,我就不說了。
-
19 # 悠悠媽的快樂生活
家庭教育越來越多的被大家提及,很重要的一個點,是因為現在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讓家長困惑的問題。
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其實對於教育的衝擊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孩子上小學前,父母給予孩子的陪伴少,在有限的陪伴中,怎麼引導孩子建立良好的品質和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正所謂三歲看大,7歲看老。上小學的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其實影響著他對人生的態度。
人為什麼活著?為什麼要學習?給誰學習?都是要在生活的小事中引導的。
以前我們小時候,沒有人管,自己在思考人生。我們在和同伴的互動中被激勵,刺激著成長。而現在的孩子,每天沉浸在玩中,因為除了玩的事需要自己操心,其它的事都有人給他操心了。
這些都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把希望孩子操心的事留給孩子,還給孩子。把玩的事情你替他安排,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20 # 行學美中學課堂
大家好,我是行學美劉老師,評教育現象,為家長解憂。我來說說我對家庭教育中存在問題的看法。我認為當下我們家庭教育中最普遍存在的幾個問題是:1、家長自身成長不足;2、家長情緒管理嚴重;3、教育目標和內容不明確;4、教育方法和途徑單一。
下面我展開來和大家探討一下:
1、家長自身成長不足 現在父母一代獨生子女家庭比較多,從小父母對孩子就很寶貴,存在溺愛和嬌慣的現象比較嚴重。到他們突然一條長大了,卻發現很多社會知識、經驗不足,心理年齡尚處於小時候。自己都是孩子,面對教育孩子會無從下手。
2、家長情緒管理嚴重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不斷的犯錯,惹事,沉迷遊戲,學習成績不好等,給父母帶來很多麻煩和煩惱。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父母受不了的時候就會動情緒,發脾氣,帶著情緒和脾氣教育孩子,打罵孩子,在這過程中會傷害孩子心理健康,起逆反心理和牴觸情緒,親子關係會進一步惡化,造成教育的失敗。
3、教育目標和內容不明確 如果問一個孩子的父母,你想把你的孩子培養成什麼樣?現在的回答,很多都是要考什麼學校,將來拿多少工資。僅僅把孩子將來的學習、工作當做教育的目標和內容,不停的催孩子學習、考試,拿名次獎狀。忽略了對孩子特長、興趣的發揮和培養,淹沒了孩子的天性。
4、教育方法和途徑單一 現在有一個現象,覺得教育就是學校的事,孩子好不好都是學校的責任,殊不知孩子的成長教育,除了學校教育,還有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父母缺失了家庭教育觀念,把所有的都推給了學校,讓孩子缺失了家庭教育中應該培養的很多環節。
回覆列表
家長工作是學校工作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二者之間不能割裂開來,缺少那一個環節,都會對孩子產生重大的不良影響。
在一些邊遠地區,存在著一些家庭特別是弱勢群體的家庭如農民、農民工、未就業人員和經濟貧困家庭的孩子生活水平低下,有的孩子缺乏必要的學習條件,留守兒童、流浪兒童等都是缺乏和諧的家庭氛圍。例如,父母婚姻異常、單親、重組、隔代撫養和旁親監護撫養孩子,夫妻之間的問題,家庭關係緊張,家庭情感氣氛冷漠,矛盾衝突頻繁。家庭生活矛盾不僅會導致家長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同時影響著子女的健康。
其次,家庭教育的方式不正確,過分的溺愛子女,對子女放任自流,現代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庭對子女的疼愛程度也是百倍增加,過分溺愛使孩子形成了不良的性格,任性、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等。父母思想陳舊,進行粗暴式教育,舊式“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使父母盲目要求孩子進行各種教育,忽視孩子的個性成長,孩子的人格尊嚴受到侵害,形成不良的品行。粗暴式教育會使孩子學會使用暴力解決問題。
所以,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還包括許多,例如,孩子太依賴獎勵,物質獎勵不僅容易讓孩子養成沒有獎勵就不認真學習的不良心態,而且容易使孩子沉迷於物質,迷信家教,使孩子過分依賴家教老師,跟孩子之間缺乏溝通,孩子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種種煩惱和困惑。作為家長缺乏與孩子溝通,放任不管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極大的影響。有的孩子學習能力差,家長的期望值太高,導致孩子的心理壓力過大,產生了逃避和逆反的心理,社會焦慮加深、學習的能力提高緩慢、以致產生厭學的情緒。
還有父母不能夠以身作則,需要進行教育,有的父母及監護人自身素質差,缺乏愛心、社會角色頑劣,這導致了有的遊走在社會邊緣、內心絕望,還有的孩子患有嚴重的心理疾病,自暴自棄等等。
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很多,有待我們父母親力親為,以身作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