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誠地看著你
-
2 # 2許雲輝
李景隆,小字九江,為建文帝心腹,燕王朱棣起兵靖難時,李景隆被建文帝任命為大將軍,率大軍五十萬北伐朱棣。朱棣雖僅有數萬兵馬,得知李景隆為主帥時,胸有成竹,認定“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輒以五十萬付之”的李景隆是個菜鳥,不堪一擊。
李景隆果然一路損兵折將,不到一年就幾乎葬送了五十萬大軍,使雙方攻守之勢逆轉,遭群臣彈劾,請求誅其以謝天下。幸有建文帝力挺,方免其禍。
朱棣打過長江進逼南京,李景隆等人奉詔向朱棣求和,請求劃江而治遭拒。朱棣兵屯金川門時,李景隆等“叛,納燕兵,都城陷”,建文帝不知所終。
1402年6月,朱棣稱帝,表揚李景隆有“默相事機之功”重加封賞並加以重用,以公爵受賞,位列靖難諸功臣之首。李景隆搖身一變,從建文帝心腹變成明成祖重臣,朝廷每議大事,李景隆仍“以班首主議”。
所以,李景隆是因“默相事機之功(暗中幫朱棣成功的功勞,指其葬送朝廷五十萬大軍和“開門迎降”)而成為朱棣重臣。
-
3 # 行話歷史
這個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默相事機。
如果說虎父有犬子,那麼這個子就絕對是李景隆了,李景隆和他爸的情況有點類似於趙括和他爸的情況,都是老爹厲害,自己呢也算是名門之後,理論知識豐富,實踐經驗為零。在和平時期自然誰說的好聽誰受重用,所以明太祖和建文帝都還比較信任他。
朱棣謀反以後,其實並不是李景隆一下子就成為主將了,而是一個沒有被清算的耿炳文,這是一員老將,如果一直由他帶領作戰,未必不能平叛。可惜建文帝和身邊的文人太想看到勝利了,耿炳文剛摸清形勢就被換掉了,就是大草包李景隆。
在建文帝這邊是草包,但是在朱棣那邊這可真是個寶貝疙瘩。有了李景隆在,朱棣這邊的威脅可以說是大大減輕,連一張沉穩的朱棣都高興的忍不住手舞足蹈多說了幾句。
朱棣期望的事情果然發生了,李景隆一點都沒有辜負朱棣,帶領的五十萬北伐大軍連連倒退,屢戰屢敗。但耐不住李景隆這張能說會道的嘴,再加上週圍人的勸說,建文帝依然選擇相信李景隆。結果在金川門,李景隆直接就把門開了,建文帝徹底失敗。
事後李景隆被朱棣評為第一功臣,獎勵豐富,地位甚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
1,確實有功
李景隆雖然是敵人,但這種敵人簡直就是朋友好不好,尤其是金川門之變,李景隆發揮的作用確實比朱棣手下的大將有用的多,在朱棣稱帝的過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2,噁心別人
首先是噁心建文帝,你手下第一大將,第一個信任的人,現在是我的第一功臣,那說明你建文帝根本就不是聖明之主,我替代你那就是應該的。
其次是噁心李景隆,你看看,你打了敗仗,現在卻是功臣,可笑不可笑,而且對於其他人也是一種諷刺。
-
4 # 彈指千年
李景隆是誰?是明朝開國功臣李文忠之子,他自小喜讀兵書,據說朱元璋對他頗為看重。受到朱元璋的影響,建文帝登基後,也是對李景隆信任極為信任。 那為何李景隆會成為朱棣上位的頭號功臣?
眾所周知,明成祖朱棣因削藩而謀反,靠謀反而上位。建文帝登基之後沒多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他開始把目光放在了各個諸侯王身上,短時間之內周王、代王、湘王、齊王、岷王等相繼被廢,作為燕王的朱棣自然成了建文帝的眼中釘。事實上燕王朱棣很有自知之明,在建文帝開始削藩之時,就開始了反擊的準備。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搶先發難,並在真定大敗老將耿炳文。因為朱元璋晚年猜疑,開國功臣基本殺的差不多了,使得建文帝無將可用。無奈之下建文帝只能依大臣們的推薦,拜李景隆為大將軍,統率五十萬大軍北伐朱棣。
熟悉歷史的朋友肯定知道,李景隆還有個外號就是草包將軍,李文忠的一世英名幾乎全毀在了這小子身上。李景隆從小跟著李文忠,卻連半分作戰技巧都沒學到,可以說是個軍事白痴;享受優良的教育,卻人格極其低下。除了懦弱和見風使舵,可以說是一無是處。建文帝將幾十萬大軍交給他,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李景隆多次在形勢大好的情形下被翻盤,導致了全軍覆沒。在朱棣兵臨南京的時候,正好是李景隆守北門。按理說只要李景隆死守南京,朱棣是沒有機會的。但關鍵時候李景隆又登場了,他大開城門,迎燕軍入城,至此朱棣上位基本成功。可以說對於建文帝來說,李景隆是草包,但是對於朱棣來說,無疑是第一大功臣。
朱棣上位後,李景隆有“默相事機之功”,被授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朝廷每議大事,李景隆都位於班列之首。筆者甚至懷疑李景隆是朱棣派往建文帝身邊的間諜。
-
5 # 子由拍案驚奇
在與燕王朱棣的軍事鬥爭當中,建文帝朱允炆一直信任並重用大將李景隆,而恰恰是這個李景隆,也成為了背叛建文帝朱允炆最徹底的一個高階將領。
在明朝初期,李景隆的家室也極其顯赫。李景隆的父親乃是最早追隨明太祖朱元璋的曹國公李文忠之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景隆早年也得到朱元璋的賞識,所以李文忠去世之後,其爵位就由李景隆承繼,而且掌管左軍都督府,加太子太傅。
明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伊始,就開始著手削藩,當觸碰到雄踞北方的燕王朱棣之時,朱棣起兵了,於是,為時三年之久的所謂靖難之役就拉開帷幕。
李景隆有各地練兵的經驗,還有明太祖朱元璋也賞識、使用過他的說法等。據此,建文帝朱允炆覺得國家大事可以託付給他。
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之後,李景隆北建文帝朱允文任命為大將軍,奉旨征討燕王朱棣。
那麼,“建文帝最信任的大將李景隆,為什麼會成為朱棣的大功臣?”。
靖難之役剛剛開始,先是有老將耿炳文主動率軍阻擊燕王朱棣的軍隊,可是,耿炳文戰敗真定之後,發現燕王朱棣的軍隊氣勢一時難以抵擋,就採取堅壁清野,與其拼消耗。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很智慧、實用的方法。
但是,建文帝朱允炆的智囊團開始不耐煩,在帝師黃子澄的推薦下,李景隆被建文帝任命為大將軍,前往接替耿炳文。
李景隆就被建文帝任命為大將軍,提兵去阻擊南下的燕王朱棣大軍。
實際上,對於戰役的各項佈置,建文帝朱允炆還是相當重視的,在困難的形勢之下,朝廷硬性拼湊了50萬軍隊交給李景隆,在軍兵數量上滿足李景隆作為軍事統帥的全部要求。
在形式上,建文帝對李景隆十分看重,親自送李景隆出征,以君王之身,行“捧轂推輪”之禮,甚至還給予李景隆“便宜行事”的權利。
結果,李景隆連續打敗仗,隨意的就拋棄軍事物資退卻。
在這種情況之下,建文帝再次調集諸路軍兵,竭盡全力,又給他60萬軍隊,致誠的希望李景隆能夠把形勢扭轉過來,結果呢,李景隆依樣畫葫蘆,照敗依舊。
失望甚至沮喪的建文帝朱允炆只能調離了李景隆。
對於李景隆這個人的真實軍事指揮水平如何?燕王朱棣在靖難之役勝利之後,登基坐殿之時,曾經對李景隆做過一番描述;
“李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輒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李九江志大而無謀,喜專而違眾,數子皆匹夫,徒恃其眾耳。”
子由以為,李景隆在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伊始,恰周王朱橚被人舉報謀反,建文帝朱允炆派李景隆前往處理此事。李景隆到了開封之後,很快就包圍周王府,並將周王全家押回南京,接受建文帝處罰。
也許因為這件事,讓建文帝朱允炆誤以為這樣的雕蟲小計就是軍事才能的體現。另外,對於李景隆的重用,甚至可以說成是建文帝以社稷相托付。
之所以如此,也是因為建文帝的老師、重要謀臣黃子澄,正是因為黃子澄的大力推薦,建文帝朱允文才決定重用李景隆其人。
但是有一宗,那就是李景隆身為受建文皇帝重託的大將、幾十萬軍隊的統帥人物,遇敵即倉皇無策,動輒退卻、逃跑,甚至任意棄置朝廷千辛萬苦籌集來的糧草輜重、軍事物資。
兩次辜負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託。這樣的人,建文帝一朝事後竟然也不追究責任,撤掉了事。
靖難之役的最後一年,也就是建文四年,此刻的燕王朱棣已經兵臨南京城下。
這時候,有負建文帝重託,兩次出師均損兵折將,致使建文一朝軍事力量崩潰的李景隆不但沒有被處分,而且還帶頭與谷王朱橞一起,開啟城門,使得北軍順利入城,這一下,建文帝天下徹底傾覆。
燕王朱棣坐定龍椅之後,以李景隆“默相事機之功”,授其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並增歲祿一千石。
史載李景隆與朱棣還有同窗課讀的關係,所以當年燕王朱棣聽到建文帝用李景隆擔任諸軍大將的時候,放心的對旁人言道“大事可期”。
李景隆其人言過其實,遇危難則首鼠兩端,毫無忠義肝膽,建文帝所託非人,反受其害,燕王朱棣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他豈能不重賞李景隆?
-
6 # 老許說事
李景隆在抗擊朱棣的戰場上的表現實在是太差了,麾下的幾十萬大軍居然被朱棣的幾萬人打敗。更令人不解的是,每當戰局對朱棣不利時,李景隆總要站出來“幫忙”。比如說在攻打北平時,“都督瞿能攻張掖門,垂破“,李景隆聞訊後,馬上派人制止瞿能攻城,使得燕軍得到了喘息之機。
李景隆領兵期間,“王師死者數十萬人,南軍遂不支”。後來李景隆被撤職,朝廷官員紛紛上書,認為“景隆失律喪師,懷貳心,宜誅”。不過建文帝沒有答應。朱棣大軍打到南京城下時,方孝孺等人怒不可遏,十幾位官員居然圍毆李景隆。不過建文帝,還是信任李景隆,居然讓他先去向朱棣求和,然而駐守金川門。
然而,李景隆徹底背叛了建文帝,他打開了金川門,朱棣兵不血刃,奪取了南京。朱棣稱帝后,立即封賞功臣,戰功最高的當屬丘福!他的封賞是“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淇國公,食祿二千五百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四百兩、彩幣四十表裡、鈔四千貫”。
那麼李景隆的賞賜情況又是怎樣的呢?“加封景隆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子太師、曹國公,增祿一千石,通前四千石,子孫世世承襲,賞銀四百兩、彩幣四十表裡、鈔四千貫。”這裡咱們就要具體分析以下了,特進光祿大夫、特進榮祿大都是階官名,前者比後者要高。
柱國是勳官名,明朝以左為尊,所以李景隆的左柱國高於丘福的右柱國。另外,李景隆的俸祿也遠比丘福要高,達到四千石。由於李景隆的官職高,所以在朝廷議事時,“景隆猶以班首主議”,結果引起了靖難武將們的不滿。朱棣在封賞李景隆時,說他“默相事機”,這句話說得很有意思。
-
7 # 郝峰濤
你這是借古諷今嗎?
《高考小改變,教育大發展》
人的成長規律決定高考形式,而非高考決定人的成長。
一個小問題:A生數學100、語文50;B生數學90、語文90,誰更具潛能?這不是一個分數多少的小問題,而是一個人才觀念的大問題。
我們的社會、家庭、教育和高考一致認定B生為優秀人才,以分數高低論英雄,所以一位小學校長就敢這樣說:“我這裡沒有天才,我只要考試的分數和名次。”教育怎能不陷入應試困境!錢學森老人發出疑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呢?”錢老明白人才的力量:一個孫子,勝過千萬趙括。
A生具有優科(數學)優勢,B生具有均科(均衡)優勢,這兩種不同的優勢,哪一種最具潛能?
論一:人是以“中心”發展為模式,以某一學科為核心發展,進而帶動相關或相近學科的學習,而強迫性均科發展實際是去“中心”化,大量而無用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趨勢,最後連同興趣、方向和高度一塊埋葬。
論二:孩子們各有天賦,在發展中就會產生不同的優勢,這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也是專才成長、優科發展的內因外果。而全面均科發展,其實是一種違揹人性發展的人才策略。
論三:專才(優科)的成功在於他們努力建設自我的專業興趣、專業方向和專業高度,而所謂的全才(均科)其實是被誤導的無興趣、無方向和無高度的三無產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長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專業發展。
論四:天才優於專才,專才優於全才,全才只能算是個人才。植物有頂端優勢,才成其高;動物也各有本領,故能生存。再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專才,而非全才,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所以,專才(優科)的人才發展觀是優於現代教育中盛興的平均主義全才(均科)觀。天才源於自覺,專才源於興趣,全才源於誤導,平均主義全才(均科)觀是扼殺天賦、迷失興趣的禍首。
教育要打破主副科、文理科、快慢班、填鴨式和應試觀,要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要給天才、專才(優科)更大的成長空間!
高考的一小步,將是教育的一大步!
一,高考是指揮棒,要從“均科固定文理制”向“優科自選建構制”轉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
二,義務教育階段讓學生自選1-3門優勢學科參加評價,其餘參試科目作為參考,鼓勵學生髮掘自身的興趣、方向和高度。
三,學生優勢學科的不確定性、可改變性和學科組合的複雜性,有利於打破教育功利和學科固化,弱化家長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強化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教育不僅是競爭有限的職位,更是創造全新的事業,而培養孩子的興趣、方向和高度,才是復興的希望。
荒原開蹊徑,枕草待曉鍾。
十年心酸夢,只為此文生。
優科專才的佐證:
1,蘇霍姆林斯基:如果學生有了一門喜愛的學科,那麼你不必為他沒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倒是門門成績優秀卻沒有一門喜愛的學科的學生,多年的經驗使我確信,這種學生是不懂得腦力勞動的歡樂的平庸之輩。《給教師的建議》(第69頁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版)
2,偏科的普遍性,不是壞事,是優科的普遍存在。所謂的天才,只是找到了為之努力的方向。
3,古今中外的人物,皆是以優勢為中心的存在:他們博覽群書,皆以優勢為中心,而非漫無邊際的學習知識。
4,民國大師的特點:偏科偏文(胡適、錢鍾書、季羨林、吳晗等數學很不理想);學歷低(齊白石,啟功,巴金,華羅庚,沈從文,梁漱溟等),在那個教育貧乏的時代卻湧現了大量的人才,優科自學是一個重要特徵,現代教育應該從中汲取力量。
5,愛因斯坦:所謂教育,是忘卻在學校所學的全部內容之後剩下的本領。
6,許多偉大的人物,成績有時候也很平庸,只是在一定的年齡發現方向後,才奮發有為:牛頓、托爾斯泰、馮特、丘吉爾等等,所有的偏科、等待都是有道理的:與其“拔苗組長”,不如靜待“雨後春筍”。
7,2012諾獎莫言,小學五年級輟學: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8,2014諾獎中村修二,亞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費時間:浪費了孩子最大的資源——有無限可能性的少年時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9,人才觀念的更新,高考方式的轉變,教育模式的改革,縱然任重道遠,也當砥礪前行。
-
8 # 遊學行者
朱棣發起靖難之役欲謀權篡位。可惜朱元璋晚年殺盡賢臣大將,朝中已無可上陣殺敵之人。朱棣來勢洶洶,起兵不久便掃蕩了北平外圍。無奈之下,建文帝只好派倖存的年老大將耿炳文出兵,誰知首戰不利,被敵軍偷襲大敗,建文帝大怒,使李景隆代替耿炳文對抗燕軍。
李景隆本是膏粱子弟,不僅不懂帶兵還不懂謙虛,既無謀略也不驍勇,為人囂張自負、急於求成又膽小羸弱,甚至將軍中的有用之人全部替換下來。起初朱棣聽聞李景隆的作戰部署便心生歡喜,令屬下只守不攻。李景隆見狀便長驅直入,見盧溝橋都無人駐守更是得意忘形,不料此時便中了朱棣的埋伏,城內有嚴密部署,其屢屢攻城皆被擊退,永平未能拿下。
此後,朱棣一舉反攻,李景隆帶兵北伐逢戰必敗,一退再退,最終還京。李景隆身為建文帝欽點的大將軍,平定叛亂時其兵力遠遠超過燕軍,但他屢戰屢敗,被戲稱“燕軍運輸大隊長”,可見其水平有多
-
9 # 大金說故事
李景隆,曹國公李文忠之子,世襲曹國公。建文帝朱允炆坐上寶座沒多久,就在幾位親信大臣的鼓動下,迅速開始削藩,首先就從開封的周王朱橚開始,而李景隆就是先鋒,他將周王府眾人押回南京,被建文帝廢為庶人。李景隆也就成了建文帝的親信大臣。
削藩之事愈演愈烈,朱允炆將幾位親叔叔不是貶為平民就是困於高牆之內,甚至有的自焚而死。遠在北平的燕王朱棣眼看自己大禍將至,便以“清君側”之名引發歷史上的“靖難之役”。當時的元勳宿將,已被朱元璋活著的時候殺得沒幾個了,所以朱允炆便啟用老將耿炳文北上,結果全軍覆沒。朱允炆又派了李景隆,李景隆雖然熟讀兵法,卻是和趙括差不多,對實際作戰一竅不通,結果首戰中就戰敗,李景隆逃回德州,組織一部分人後再戰再敗。被朱允炆罷職回家。
朱棣一路南下挺進應天府城下,朱允炆見大勢已去,駁回大臣們要求誅殺李景隆的請求,反而讓他去與朱棣商討劃江而治,朱棣拒絕。不久,朱棣大軍直達金川門下,李景隆便開啟城門,迎燕軍入城,至此開啟朱棣時代。
朱棣即位後,將李景隆封為靖難功臣之首,被授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加封太子太師。總之,該有的爵位名利都有了,但物極必反,兩年後,就被朱棣削去功臣勳位,回家養老去了。
-
10 # 臨石觀海
建文帝最信任的大將李景隆,為什麼會成為朱棣的大功臣?李景隆是建文帝的心腹,由於在靖難之役中表現太過“優異”,所以成為了朱棣的大功臣。
李景隆是明朝開國大將李文忠之子,襲爵曹國公,年輕時舉止文雅,愛讀兵書,妥妥的貴公子,加上又有血緣關係,所以深得朱元璋看重。朱允炆繼位後,更是深受信任。之後朱棣起兵造反,擊敗了僅存的老將耿炳文,於是李景隆臨危受命,開始了一代坑神的送人頭之旅。
那麼李景隆到底為朱棣立下了什麼大功呢?
為朱棣壯膽朱棣在聽說了朱允炆任命了李景隆為主帥後,高興的跳了起來,朱棣本來還挺不自信,覺得造反之路太過艱難。現在得知是李景隆做了主帥,無異於打了一針強心劑,頓時精神百倍,恢復了信心。可見李景隆的實力確實讓人無語。
“李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輒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明太宗實錄》坑神之旅建文元年,李景隆率大軍北伐,圍困朱高熾鎮守的北平時,本來也有機會,手下大將瞿能本來就要攻破張掖門了,李景隆怕他搶了頭功,把他撤了回來,錯過了絕佳的機會。
同年,李景隆於朱棣相持於鄭家壩,被朱棣大敗,李景隆丟盔卸甲,連夜逃亡,之後部下見主帥都跑了,大喊“風緊,扯呼”,大軍全面潰逃。
建文二年,朱棣進攻大同,李景隆引兵來救,到的時候朱棣已經回去了,又一次無功而返,而李景隆多次出師不利,建文帝以為是給的權利還不夠大,於是還給他授予“專征伐”的權力。
而結果好像沒有變化,李景隆又一次在白溝河潰敗,南軍主力被他揮霍得沒剩下多少了,而朝廷內群情激憤,建文帝只好把他調了回來。
最後的助攻建文四年,朱棣揮師南下,而建文帝求和,願意劃江而治,朱棣何等野心,自然不許。而離奇的是去談判的也有李景隆在內,不知具體內情如何。之後大軍直取南京,而李景隆這時候做了件很猥瑣的事情,身為明朝的大將,朱棣的宿敵,他居然打開了城門,迎接朱棣入城,自此皇位易主。
總結:那麼回過頭來看,論靖難之役的貢獻,李景隆是當仁不讓的“首功”,其功勞之大,操作之奇,讓人懷疑他一開始就是朱棣的內應。“默相事機之功”的封賞理由好像也很有深意。
而李景隆雖然被授予了高官厚祿,身份極高,但他卻在之後被人多次揭發圖謀不軌,被削爵抄家,一直被軟禁家中。
-
11 # 不沉的經遠
所謂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當然,敵方陣營裡的豬隊友那就是自己的好幫手了。而李景隆恰恰是建文帝陣營裡的豬隊友,自然就是朱棣的大功臣了。
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他繼位以後,開始著手削藩。燕王朱棣不甘坐以待斃,於是起兵造反。朱棣起兵時手下不過幾萬人馬,雖然在真定擊敗了老將耿炳文,不過實力和朱允炆相比還是差距巨大。朱允炆此時唯一頭大的,是朱元璋為了給他清楚隱患,殺了太多的功臣宿將,一時間沒有合適的人統兵出戰。
最後經過群臣的推薦,再三的考慮,建文帝朱允炆選擇了名將李文忠之子李景隆率兵出征。可惜虎將未必無犬子,李景隆帶大軍50萬大軍北上以後,雖然實力佔據了絕對優勢,但是先是攻打北平失敗,隨即又被朱棣在鄭村壩擊敗,損失慘重。
此後李景隆又匯合了郭英、吳傑兩路人馬,部隊增加到60萬,再次和燕軍決戰,卻在白溝河又慘遭敗績,損失了大量部隊,倉皇逃回德州。
正是靠著朱允炆手下這個豬隊友,朱棣才得以逐步掌握主動權,並兵進南京。結果李景隆又主動開啟金川門。迎接燕軍進城。
李景隆先坑死建文帝大軍無數,又主動當了帶路黨,這麼兩個大功下來,確實朱棣手下眾將都難以比擬,所以朱棣把他當作大功臣很正常。
-
12 # 香茗史館
李景隆乃是明朝開國功臣、曹國公李文忠之子,而李文忠則是朱元璋的外甥,因此李景隆不僅與朱允炆是同輩人,而且也算是親戚,關係本就是親近,再加上李景隆在削藩時有捉拿周王朱橚之功,因而深受建文帝朱允炆信任。卻沒想到,這位深受他信任的親戚,卻成為了“靖難之役”中朱允炆的最大罪臣、朱棣的大功臣。
統率五十萬大軍攻打北平,因搶功錯失良機後又遭遇慘敗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靖難之役”爆發。建文帝朱允炆先是派老將耿炳文率軍平叛,結果在滹沱河遭遇戰敗。在黃子澄的建議下,朱允炆遂以曹國公李景隆取代耿炳文,統率五十萬大軍北伐,並親自在江邊餞行,行“捧轂推輪”之禮,賜“便宜行事”之權。
△朱允炆
在李景隆統率大軍北上的同時,江陰侯吳高也從遼東率兵攻打永平,朱棣逐以姚廣孝協助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自己則親率大軍救援永平。李景隆聽說朱棣率軍去了永平,立即於建文元年(1399年)十月統帥大軍直取北平。
憑藉軍力優勢,李景隆對北平城展開圍攻,朱高熾則嚴密部署、拼死守衛,結果由於李景隆指揮失當,雙方始終處於膠著狀態。後來,南軍都督瞿能曾率千餘精騎一度攻破張掖門,結果李景隆由於貪功令翟能守住城門等待大軍一起進攻,結果朱高熾率軍擊退翟能,並派人在城牆上澆水,冰封城牆,南軍就此錯失良機,而這則是整個“靖難之役”中南軍最接近勝利的一次。
△朱棣
天寒地凍之下南軍進攻受阻,朱棣則趁機奇襲大寧,收編了寧王麾下包括朵顏三衛在內的所有軍隊,頓時實力大漲。十一月初五,燕軍殺回河北,攻打李景隆設在鄭壩村的大營,連破南軍七營,李景隆大敗之下一路逃回德州,南軍喪師十餘萬人。
統率六十萬大軍再次慘敗,導致坐擁天下的朱允炆兵力不足李景隆雖然遭遇慘敗,但建文帝不僅沒有懲罰他,反而認為其戰敗是因為權柄太輕,於是又授以“專征伐”之權,賞賜黃鉞弓矢,同時抽調兵力使其再戰。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在德州再度誓師北上,與武定侯郭英、安陸侯吳傑會兵真定,合軍六十萬,進駐白溝河。
四月二十日,燕軍渡過玉馬河,駐於蘇家橋。四月二十四日,燕軍與南軍會戰,結果初戰不利。次日雙方決戰,燕軍再度失利,就連朱棣自己也差點被平安、瞿能所傷。眼看形勢不利,混戰之中的朱棣來到河堤上,舉起馬鞭,假裝招呼援兵,李景隆見狀果然生疑,攻勢減緩;朱高煦此時也來援救,戰事這才暫時緩和。
不久,翟能再度引眾搏戰,大呼“滅燕”,形勢再次對燕軍不利。就在戰事危急時,一股旋風颳起,刮斷了李景隆的帥旗(古代帥旗倒下要麼主帥戰死,要麼主帥投降),南軍頓時大亂。朱棣抓住機會,繞到李景隆後方放火。南軍大敗,瞿能父子被朱高煦陣斬,十餘萬人投降,李景隆再度敗回德州。四月二十七日,燕軍進攻德州,李景隆再敗、逃往濟南。五月十五,燕軍攻打濟南,李景隆再度大敗逃走,燕軍圍攻濟南。
此戰,李景隆將六十萬大軍幾乎丟的一乾二淨,竟然使得坐擁天下的朱允炆一時兵力相形見絀,最終不得不從京營抽調兵力前去平叛,同時派出大臣四處募兵補充經營。結果導致南京周邊一度陷入兵力空虛的境況,從而為最終的迅速戰敗埋下了伏筆。
燕軍迅速南下攻打南京,李景隆大開金川門導致南京失守建文三年(1401年)冬,朱棣決定直接率兵南下,燕軍逐不再與盛庸、平安等人糾纏,一路率軍直接南下。隨著朝廷一支水軍的投降,燕軍逐於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初三自瓜洲渡江,開始進入長江以南作戰。
由於南京周邊兵力空虛,再加上燕軍南下以來不時有將領率軍投降,朱允炆只得一方面派人與朱棣談判拖延時間,一方面將南京周邊軍隊收攏進南京城中,一時間倒也聚集了20萬兵力。南京作為帝都,城高牆闊、糧草充足,燕軍想要攻下其實並不容易,如果外部勤王之軍能夠及時抵達,那麼戰勝燕軍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朱允炆卻令在京諸王和武臣們守衛各門,要知道靖難之役可就是因削藩而起,如今卻又要諸王前去守門,實在不知道這位仁兄是怎麼想的。結果,守衛金川門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大開城門,放了燕軍入城,南京城就此失守。
燕王進入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擁戴下即皇帝位,是為明成祖,年號永樂。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縱觀整個“靖難之役”,李景隆這位曾經深受朱允炆信任的將領,絕對算的上是朱允炆的頭號罪臣,而成為了朱棣的絕對功臣。
-
13 # 鄧壇拜將
李景隆作為建文帝的表兄弟,名將李文忠的兒子,自幼熟讀兵書,成年後曾隨軍北伐。在開國將領被朱元璋殺的七七八八的時候,自然成為建文帝最可靠的臂膀。這樣的豬隊友,坑慘了建文帝,為朱棣的統一大業做出了貢獻。
為何被建文帝信任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明朝的開國將領,冊封曹國公。在父親過世後,李景隆承襲了爵位,李景隆經時常奉旨出京赴湖廣、陝西河南等地練兵。
建文元年,朱棣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起兵靖難。當時建文朝中已沒有能征善戰的將領,在老將耿炳文戰敗的情況下,黃子澄上書推舉李景隆領軍出征。為什麼是李景隆?因為他是李文忠的兒子,正所謂虎父無犬子。而最重要是他和建文帝是表兄弟,忠心方面也無話可說。可惜建文帝忘了,朱棣也是李景隆的表叔,二人從小還在一起讀過書,一同長大。
為何是朱棣的大功臣朱棣靖難成功後,冊封有功將領,李景隆卻排在有功將領首位,第一功臣。那他的功勞怎麼來的呢?
首先:朱棣起兵後,訊息很快傳到南京城,建文帝命李景隆率軍五十萬立即北上,剿滅叛軍。到達北平後,大軍將北平城圍的水洩不通,在火炮的配合下隨即發動攻城之戰。當夜晚來臨時,李景隆部停止了攻擊,此時城內居然有小股軍隊出城偷襲,於是李景隆命軍隊後撤十里紮營。整整五十萬的大軍,面對一個孤城,肯定要一鼓作氣攻下,居然還給對方留下喘息的機會。
都督瞿能判斷出北軍的夜襲只是掩人耳目,爭取時間,看似混亂的時候正是破城的最好時機!於是率軍再次攻城,眼瞅著快要破城的時候,李景隆居然命令撤軍,原因居然是怕瞿能搶了頭功。作為一軍主帥,手下的人無論立下什麼功勞都會有主帥的一份,所以怕搶攻這個理由很可笑。
其次:建文二年,李景隆休整後再次率領六十萬大軍北上,跟朱棣對戰於白溝河。就在朱棣軍快要兵敗潰散的時候,忽然颳起一陣大風,隨著“咔嚓”一聲,李景隆主帥應中的大旗應聲而斷。李景隆部見主帥大旗已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隨即軍心大亂。朱棣趁勢反擊,大敗李景隆。軍中主帥的旗杆怎麼這也該有碗口粗大,這該有多大的風才能吹斷,經次一役,建文朝廷再難組織大規模的戰事。
最後:建文四年,朱棣率軍逼入南京城下。當時的李景隆就駐守在金川門,未做任何抵抗的情況下,開門投降,迎朱棣進城。
總結:有人說李景隆是個草包將軍,是他坑送了建文帝的天下。事實上李景隆是熟知兵事的,朱元璋曾十分看重他,難道朱元璋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只有一個解釋,李景隆是朱棣在南京城埋下的一枚棋子(臥底),所以靖難成功後才能坐上第一功臣的位置。
-
14 # 麇子文史
李景隆,曹國公李文忠長子,小字九江,熟讀書通典故,長得又高又清秀,舉止雍容,深得朱元璋喜歡,19歲就繼承了曹國公的爵位,這簡直就是一個高富帥的形象。雖然他曾被派到湖廣、陝西、河南練兵,甚至在朱允文登基以後,領兵鎮壓周王朱橚,但他著實是個軍事上的草包,一次次使自己失敗,關鍵是建文帝還不追求他責任,最終讓建文朝毀在李景隆手上,為什麼說李景隆是朱棣最大功臣呢?
李景隆妄自尊大嫉賢妒能燕王朱棣之所以起兵,就是在朱允文登基以後,怕這些叔叔們尾大不掉,開始削藩引起的。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靖難,同年八月在黃子澄等人的建議下,朱允文讓李景隆領兵接替,在河北真定討燕失敗的耿炳文,而還領兵50萬。《明史•李文忠傳》記載:”景隆貴公子,不知兵,惟自尊大,諸宿將多怏怏不為用“。說李景隆貴公子,不懂得兵法,還妄自尊大,把許多有功臣的老將棄之不用,
當燕王知道李景隆是主帥,就非常藐視李景隆說“李九江,紈綺少年耳,易與也。”《明史•李文忠傳》,朱棣不搭理李景隆而是親自帶兵去了大寧,命令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李景隆覺得有機會一舉端掉朱棣的老巢,於是迅速派兵攻打北平,當北平快要攻下的時候,李景隆怕瞿能搶力量頭功,居然下令撤兵,
最終燕王回兵馳援北平,李景隆潰敗。可見有嫉妒心的人真的不適合當領導,不然別人在他下面會死的很殘。《明史•李文忠傳》記載:”景隆聞之,進圍北平。都督瞿能攻張掖門,垂破。景隆忌能功,止之。及燕師破大寧,還軍擊景隆。景隆屢大敗,奔德州,諸軍皆潰“。
只會紙上談兵坑了建文朝的精銳戰國時期的趙括接替老將廉頗,率40萬大軍迎戰白起結果被全殲,趙國從此再也不能組織龐大兵力,對秦國進行有效抵抗。這個李景隆也是一樣。當第一次攻打北平失敗以後,也不總結經驗,找幾個有能耐的老將虛心請教一番,第二年春朱棣親率大軍去大同,李景隆覺得機會來,又增兵大同結果又被燕王給滅了,《明史•李文忠傳》記載:”明年正月,燕王攻大同,景隆引軍出紫荊關往救,無功而還“。
按理說,像這樣沒有打勝仗的人,不說定罪至少也應該換將,以保障大軍有效的剿滅叛軍,可這朱允文對他小夥伴很是相信,認為他打了敗仗不是他的錯,是他的權力太小,朱允文又繼續給他專征權,《明史•李文忠傳》記載:”帝慮景隆權尚輕,遣中官齎璽書賜黃鉞弓矢,專征伐。”
在建文皇帝的支援下,李景隆集結了建文朝當時可調動的大部分精銳合計60萬,在河北白溝再次大敗,這次比第一打北平還慘,丟盔卸甲連印璽都丟了,從德州退到濟南,這一仗使得建文元氣大傷,不得不像燕王提出求和劃江而治。
臨陣投降使建文帝消失常言道虎父無犬子,曹國公李文忠在大敵當前,更是雄心壯志,哪像李景隆一敗塗地,建文帝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大臣都反對用李景隆,要將他治罪,可朱允文和李景隆到是兄弟情深,建文帝力排眾議,堅持用李景隆守護南京城。
建文帝讓李景隆與兵部尚書等人去和燕王議和,燕王不同意,當燕王的大軍渡過長江,兵臨金川門下的時候,這個李景隆卻辜負了建文皇帝對他的厚愛,居然與谷王朱橞開門向投燕軍投降,朱允文氣得到在宮中放了一把大火,人也沒影了。看看建文帝這一根筋,害得自己死無葬身之地。《明史•李文忠傳》記載:帝皆不問。使景隆及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如燕軍,割地請和。燕兵屯金川門,景隆與谷王橞開門迎降。
在燕王登基後,授予李景隆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增歲祿千石。作為一個軍人,就是不知道李景隆怎麼有臉苟活於世的,被封的這個官不知道他是感到高興,還是感到難過,畢竟建文朝在他手上一點點被滅掉,永樂二年,有人告李景隆謀反,被朱棣圈禁起來,直到永樂末年才過世,《明史•李文忠傳》記載:景隆嘗絕食旬日不死,至永樂末乃卒
-
1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李景隆可以稱得上是朱允炆最信任的大將。靖難之役發生後,朱允炆用老將耿炳文擔任主帥,率軍攻打朱棣。但是耿炳文能力實在太差,仗打得相當糟糕。朱允炆不得不把李景隆提拔起來,讓他替代耿炳文成為三軍主帥。
(李景隆劇照)
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兒子,雖說也是名將之後,但是基本上沒有打過仗,而且是在優裕的環境中長大的。朱允炆能這麼重用這樣一位菜鳥,由此也可以看出,朱允炆對李景隆是十分信任的。
可是李景隆辜負了朱允炆的信任,仗打得同樣糟糕。但就算打得這麼糟糕,朱允炆也沒有處置他,而是隻把他撤了回來。當時朝中大臣群起彈劾李景隆,要求朱允炆殺掉他。但是朱允炆並沒有這樣做,這正是朱允炆愛戴信任李景隆的緣故。
後來朱棣打進南京城,當了皇帝以後,對這個曾領兵打自己的李景隆,卻也十分優待。封他為奉天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同時還加封為太子太師,增加其歲祿一千石。不僅如此,朱棣在大臣上朝排班的時候,還把李景隆排在大臣們的首位。
照一般的情況,朱允炆最信任的人,絕對不可能成為朱棣最信任的人,因為朱允炆和朱棣是死對頭。但事實就是這樣。那麼,李景隆是靠什麼,在獲得朱允炆最信任的同時,還能獲得朱棣最信任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朱允炆把李景隆撤回來後,讓他鎮守南京,阻擊朱棣進攻的最後一道防線。可是,李景隆竟然辜負了朱允炆的信任,和谷王一起,開啟南京城門,放朱棣進來。
(朱允炆劇照)
不過,雖然說李景隆打開了南京城門,放朱棣進去,確實算立下了大功,但是,朱棣把他排班在首位,確實也算是太誇張了。畢竟他立了再大的功勞,也是一個降臣。而且,當初朱允炆那麼信任他,他還投降,這完全就是一個貳臣。朱棣把一個貳臣排在眾大臣的班首,他究竟有什麼用意呢?
我認為,朱棣之所以把一個貳臣排在群臣的班首,至少有兩個用意。
其一,鼓勵朱允炆舊臣降服。朱棣當時打進南京,很多朱允炆的舊臣可不像李景隆一樣,他們是不服的。比如方孝孺。朱棣讓他寫登基詔書,但是他堅決不寫,反而還說朱棣是篡位。朱棣說你再這麼講,我要滅你九族。方孝孺則針鋒相對回答,滅我十族,我也要說你篡位。把朱棣逼得沒路可走,真的就滅了方孝孺十族。
再比如劉伯溫的二兒子劉璟。也直截了當說朱棣“殿下百世後,逃不得一個‘篡’字”,氣得朱棣把他關進監獄裡。可是,朱棣還沒來得及處置他,他自己倒是自縊而死了。
兩件事情,都有一個特點。雖然朱棣並不想大開殺戒,但是,朱允炆的這些舊臣們,可以說完全不給朱棣面子。他們寧願死,也不給朱棣和解的機會。這顯然是朱棣無法接受的。所以,他必須要確立一個榜樣。而這個榜樣,就是李景隆。
朱棣是想透過對李景隆的厚待,告訴朱允炆的那些舊臣們,只要你們聽話,願意歸順於我,那麼,我不但不會把你們當成貳臣,反而還會給予你們最好的待遇。
(朱棣劇照)
其二,巧妙地殺掉李景隆。古代的君王都不喜歡貳臣。就算是敵方陣營裡投降過來的,他們也不會喜歡。因為這是違背古代封建道德體系的。如果容忍這樣的貳臣存在,將來肯定會有更多的人出現。
當年單雄信和徐茂公都投降了李世民,李世民對徐茂公非常重視,卻殺掉了單雄信。就是因為在李世民看來,單雄信是個貳臣。
清朝初年的時候,包括孔有德、祖大壽、洪承疇等很多人,都投降了清朝。當時,皇太極等皇帝對這些大臣極為重視,給予了很高的待遇。但是到乾隆皇帝的時候,他卻都把這些人判為貳臣,還專門給他們列了一個《貳臣傳》。
也就是說,朱棣肯定是不滿李景隆的。但是不滿李景隆,又不好殺他,於是把他排在班首。這樣一來,朱棣那些根紅苗正的手下們,肯定不服。不服就會彈劾他。那樣一來,自然而然就可以把他拉下來了。
而事實上朱棣算計得不錯。最終,周王朱橚、刑部尚書鄭賜、成國公朱能、吏部尚書蹇義、六科給事中張信、禮部尚書李至剛相繼彈劾他。最終朱棣奪了李景隆的爵位,抄沒其家產,把他圈禁起來。李景隆也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參考資料:《明史》《明實錄》)
-
16 # 榮耀歷史
朱棣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造反成功的藩王,當然有他自己雄才偉略的因素,但是也不能忽略他的對手實在太草包了,尤其是李景隆,簡直是拱手把好兄弟朱允炆的江山送給了朱棣。
李景隆是大明開國六公之一的曹國公李文忠的兒子,襲爵成為曹國公,從小就備受朱元璋喜愛,由於和朱允炆是同輩,所以兩人相近,朱允炆登基之後成為其心腹愛將。
建文元年,燕王朱棣以“清君側”名義起兵靖難。作為僅存的開國將領,65歲的耿炳文被朱允炆任命為主帥,統帥30萬大軍(實際上13萬左右)進剿“燕賊”,然而耿炳文不是朱棣的對手,敗下陣來。初戰失利引起了朱允炆的重視,他接受黃子澄的建議,決定派出心腹愛將李景隆,統帥50萬大軍進攻北平。
李景隆帶著50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向北平,本應該堅守北平的朱棣聽說領軍之將是李景隆後,哈哈大笑,竟然領著主力北上解圍永平,讓姚廣孝輔佐世子朱高熾守城,完全未把李景隆放在眼裡。
果不其然,李景隆真的不爭氣,50萬大軍耗時幾個月愣是沒有把北平城打下來,等到朱棣解了永平之圍,還順道北上大寧,找寧王“借來”朵顏三衛,回師北平,和北平守軍內外夾擊,50萬大軍瞬間潰散,南軍慘敗。在此之前,朱棣的主力不超過3萬,北平守軍估計也就萬數,而且多是老弱病殘,經過此役,投降的南軍不計其數,均被朱棣收編,燕軍逐漸強大。
李景隆慘敗的訊息傳回南京,朝臣都要求殺李景隆以正軍心,朱允炆不聽,還為其開罪,認為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李景隆權力不夠大,兵力不夠多,下詔賜予李景隆生殺大權,並增兵至60萬,整個山東、河南、河北地區兵力盡歸其調遣。
朱允炆想證明自己看人是對的,然而事實再一次打臉。白溝河一戰,李景隆60萬大軍再次慘敗,經過此戰原本朝廷對朱棣的兵力優勢化為烏有,雙方進入焦灼狀態。開戰之初,朱允炆以全國之力與朱棣的北平一城做鬥爭,輕鬆調集百萬大軍碾壓數萬燕軍,本以為能很快平定叛亂,經過李景隆兩戰,徹底葬送了大好局面,揭開了朱允炆走向覆滅的序幕。
敗逃的李景隆一刻也不敢逗留,逃回了南京。朝堂之上群情激憤,眾人都要求殺李景隆,朱允炆還是饒恕了他,閉門在家的李景隆膽戰心驚,保不齊哪一天朱允炆扛不住群臣的壓力,就會要了自己的項上人頭。
建文四年,燕軍渡過長江,殺向南京,朱允炆想借著南京做最後的抵抗。南京的城牆是朱元璋修建的,又高又寬,使人望而生畏,憑藉南京城內的守衛軍以及徐輝祖的指揮,守上一年半載絕對沒有問題,到那時天下勤王部隊到了,朱棣自然不戰而敗。但是讓朱允炆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心腹愛將李景隆竟然打開了金川門,迎燕軍入城。朱允炆最後依賴的堡壘從內部被攻破了,只能絕望地在皇宮內自焚。
朱棣登基之後,沒有忘了這位“大功臣”,仍然保留他的曹國公爵位,還加封太子太師,使其位於百官之首,但是高官厚祿引來的是同僚的鄙視,朝堂之上群臣羞與他為伍,就連靖難功臣也是如此。
永樂二年,周王彈劾李景隆,朱棣順勢擼了他一切職務,讓其以國公爵位賦閒在家,不得面聖,也許朱棣對這樣的草包和叛徒也不恥吧。同年,又有大臣彈劾李景隆僭越之事,朱棣下令奪去其爵位,圈禁,一直到永樂末期去世,什麼時候死的也沒有明確記載,因此李景隆這樣一位“大人物”竟然是“生卒年不詳”!何其諷刺。
回覆列表
金川門事變。
(不過,個人感覺他早就勾結燕王賣了建文。不然,僅一個金川門不至於讓他身居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