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生不如意還得繼續
-
2 # 愛掰車
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古人云一分錢一分貨,這句話是一點都沒錯的。
如果說從能不能開的角度來講,10萬元跟30萬元的車是沒有什麼差別的,就像一雙鞋子一樣,一雙籃球鞋幾十塊錢的也可以穿,三四百五六百上千塊的籃球鞋也可以穿。
但是說從使用的舒適度層面來講,比如說您穿著幾十塊的籃球鞋去打球,受限於他的物料成本,它的緩震能力很差,當你跳到空中投籃。然後落地的時候,由於緩震材料的缺失,會讓你感覺很滲腳,膝蓋很難受。
而五六百塊的籃球鞋,就給它有足夠的成本空間可以加入比如說氣墊、boost等緩震材料,很明顯的,您從空中落到地上,這些緩震材料對您的腳有一種緩衝作用,您膝蓋明顯感覺到舒服很多。
汽車同樣也是如此,10萬塊錢的車,它的懸架形式,它的車裡面的內飾以及車的油漆工藝上受制於成本,它都只能說是節衣縮食,能省則省,能用鐵的儘量不用鋁合金,能用扭力梁懸架的,儘量不用獨立懸架,能不加隔音棉的地方,它絕對不會加隔音棉。
而30萬塊錢的車他就不一樣了,他有一個巨大的成本拓展空間:有足夠的資金,可以堆料,可以用好的材料,比如說在內飾材質的使用上,在車懸架形式的使用,以及發動機壓底盤結構件等方面都儘量用到好的材料,儘量用好的油漆工藝和製造工藝,讓能力看起來就很有質感,很有檔次。
-
3 # 筆墨人生
看外表是沒有太大區別,不過發動機和變速箱以及調教上有很大區別,再一個就是做工和用料上是有一定區別的。如果只是家用一般十來萬的車就行,主要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來決定。價格高的車後期的保養,以及維修價格肯定也要貴不少,品質相對要好一些,也就是所謂的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考慮後期還要換車,可以考慮日系車,他相對保值一些,油也不是很高,不過缺點也是有缺點的用的,鐵皮相對比較薄。
-
4 # 汽車實說
差不多?
這樣一說還真就差不多,那幾乎所有的汽車也都也差不多,總之都是四個輪加幾個座位,再用鐵皮包和玻璃包起來,風颳不著雨淋不著~這讓我想起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很早之前在路邊看著有一臺Alto和Q7停靠在一起,心想這兩臺車都可以坐五個人,為什麼車身尺寸差距這麼大呢?答案也很簡單,五個人坐進Alto裡和坐在Q7裡面的當然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所以就造成了外觀尺寸和價格上的差距。其實這和生活是完全一樣的道理,首先需要滿足的是物質需求,然後才是精神享受,先把飯吃飽然後吃好,再去追求營養的搭配,這是有著先後順序的,10萬塊錢的車雖然也不錯了,絕大部分的日常出行都可以滿足了,但是與“享受”這兩個字的關係還不是太大,而到了30萬,則傾注更多的精力來打造“享受”,其他各方面的效能也會隨之提升,無論是駕駛還是乘坐那感覺就不一樣了。由“差不多”這個詞也不禁想到了現在的中國產車,雖然最近幾年發現迅速,進步也不小,但目前還是能給人一種“差不多”的感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依然有所缺乏,一些多上上心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還會存在,希望這些明明不該出現的問題能得到廠家的重視,並一直堅持下去,爭取早日實現國貨當自強!
-
5 # 找靚機科普君
現在,市場上各種價位的車都有。普通家庭買輛車也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很多人都搞不懂,同樣是車,10萬塊的車和30萬的車看起來好像差不多,它們究竟有什麼差別呢?
二者最大的差別,要數發動機了。
10萬塊的車,大都是1.5L,1.6L自然吸氣發動機,排量小,動力偏弱。而30萬的車配的是2.0T、2.5T 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排量大、油耗小、加速快、爆發力強 ,尤其是在超車和跑高速的時候,會感覺更得心應手。
30萬的車安全性也會更好,配置了四輪獨立懸架、EPS 預碰撞系統,還有大多數10萬元車,所不具備的超大顯示屏、全景天窗、定速巡航ABS倒車影像等。
在舒適性上,30萬的車採用真皮座椅,有的還配電動按摩加熱通風。以及減震系統,在較為崎嶇的路上行駛,也沒那麼顛簸。10萬車的座椅,則是模擬皮或者其他較便宜的材質,坐起來沒有真皮的舒適。
不過,並不是說10萬元的車就不好,它最大的優勢就是價格便宜。而且一般家庭出行所需要的各項功能大都能滿足,就算是在路上不小心磕了、碰了,也沒有那麼的心疼。
回覆列表
沒有區別!
只是區別於自己想要什麼樣的車!工作需要還是家庭需要,主要看自己的用途。
現在的汽車15萬左右(中國產)什麼樣的功能基本都上有了。我自己覺得15萬以內可以選擇的車型有,越野就哈佛H5,拉貨五菱宏光,家用轎車吉利長安奇瑞都可以,家裡帶二胎就選SUV比如說奇瑞瑞虎8P7坐,吉利豪越7坐……等等(現在7坐不需要每年年檢,7坐和五座一樣的待遇了,方便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