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由拍案驚奇
-
2 # 愛依人
縣令:縣令是中國古代縣級行政區劃的最高官員名稱,掌握所管轄區域的行政、司法、審判、稅務、兵役等大權。縣令雖然官階不是很高,但是在一方土地上還是擁有很大的權利的,可以看做實權職位。
監察御史:監察御史的職責就是用來監察百官,代替皇帝巡視郡縣,並且還充當皇帝的耳目,雖然監察御史都是監察機構中的人,但是他們卻直接受命於皇帝,所以官員們對於監察御史都很忌憚,尤其是那些貪官汙吏們,都害怕監察御史去他們家做客。
這個職位到了明朝的時候,職責變得更加大,權力也更大,就連當權的東廠宦官們有的時候都害怕監察御史。明朝罵神歐陽一敬就是一位言官,彈劾三品以上文武官員二十餘人,並侯爵一人、伯爵兩人皆罷。其中隆慶元年(1567年)正月的京察風波中,楊博包庇山西籍官員受到胡應嘉彈劾,正式引發徐階一黨和高拱一黨的爭鬥,歐陽一敬參與其中,駁倒了高拱及其弟子齊康。此後歐陽一敬屢屢上書,陳述兵政,直言不諱,為明王朝作出了貢獻。
-
3 # 小閱閱世界
監察御史是明朝正七品的言官,隸屬於都察院,正七品。其主要職責是察糾內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監察系統的官職,類似於現在的中紀委第八紀檢監察室的處長。
明清廢御史臺設都察院,通常彈劾與建言,設都御史、副都御史、監察御史。監察御史分道負責,因而分別冠以某某道地名。《新唐書·百官志三》:“監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縣,獄訟、軍戎、祭祀、營作、太府出納皆蒞焉;知朝堂左右廂及百司綱目。”
-
4 # 經典守望者
算擢升。因為在國家政治秩序中級別的上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從地方到中央也算晉升。古代和今天不同,交通和通訊都非常不發達,國家的地理範圍很大,很多基層官員可能終其一生也不能得見皇帝一面。而古代的晉升之中很重要的就是皇帝的寵信,所以從地方轉調到中央,雖然級別上可能沒有太大的提升,可是見到中央高官和皇帝的機率則大大增加。古代吏部考察官吏中的政績一項中,而這項科目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受到外力干預的。所以,當一個七品縣令調入中央為監察御史時也算是擢升。
第二,權力。古代地方長官的權力很大,縣令也有百里至尊的稱謂。但是國家在監察領域一直設有專權,監察御史監督百官地位超然,這種權力雖然不像地方長官的實權可以帶來實際的威望,但是卻可以增加自身的知名度。容易獲得剛直不阿的美名,
第三,縣令的數量遠高於監察御史,這也就說明以縣令的身份脫穎而出要面臨很大的競爭,這個難度要比監察御史大得多。而且,地方上的長官由於涉及民生更容易捲入到經濟案件之中,而監察御史是清水衙門,很少有人因貪腐獲罪。這樣就更容易潔身自好進一步晉升。
-
5 # 青言論史
明朝的知縣和御史,大多都是六七品左右的官員。但是,同樣是“芝麻官”(其實並不小),這兩者之間的優劣卻不那麼容易說的清,甚至就連御史和御史之間,也是有不一樣的呢。
眾所周知,知縣是地方官,而且在明清時期是最基層的地方首長。從職能上來看,它相當於如今的縣委書記、縣長、縣人大主任、縣政協主席、縣法院院長等一整個縣常委班子的集合,可謂是非常辛苦了。
但是,縣令的油水卻也不淺。人人都知道明朝有個清廉的一塌糊塗的海瑞海青天,他在做知縣的時候打二斤肉都能成新聞。但這事實上卻反映了一個事實——有明一朝,儘管地方官員明面上的俸祿十分微薄,但是他們透過各種手段所獲取的灰色甚至黑色收入卻難以估計。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有且僅有一個的海瑞,才能被幾代皇帝樹立為廉政楷模。
可是御史就不一樣了,作為品級最低的京官,御史老爺沒有別的收入來源,最多不過是地方官進京孝敬的那點“冰敬”和“炭敬”。而身為紀檢官員(相當於如今監察委的巡視員)的御史們,有的時候對於這些錢還不能要。畢竟,他們的唯一職責,就是糾察官員們的違法亂紀行為。
此外,御史所在的位置,也決定了他說話的分量——永樂以後的明朝實行兩京制,但北京的權重毫無疑問要蓋過南京。南京儘管也有一整套都察院體系,但他們和隔壁的六部差不多,基本都是養老的差使。如果一個人在南京都察院做御史,那麼他的前途和他在北京都察院的同事相比,毫無疑問就要差了一個檔次。
當然,在大多數情況下,御史畢竟是京官,成天在皇帝面前轉悠,出彩的機會比三年才接受一次考察的知縣要多得多。倘若自身素質過硬又清正廉潔,也許就一舉成名,成為皇帝和大佬眼中的紅人。比如於謙於少保,就是因為在叱罵造反的朱高煦時表現出色,被宣德帝和楊士奇看中,從而成為一代名臣。
講到這裡,我相信您也會對知縣和御史的官階、調動有了自己的概念。最後,我給大家舉兩個例子(純屬虛構),請大家自行體會:
1.張三在崑山縣當了三年知縣,因為表現出色,被調去南京都察院做了一名御史,並接受海瑞先生的領導;
2.李四在某老少邊窮地區當了三年知縣,因為表現出色,被調去北京都察院做了一名御史。
-
6 # 小灰讀歷史
明代從七品縣令調任七品監察御史算是擢升嗎?為什麼?
首先我們瞭解明代的縣令,明代縣令稱作“知縣”,縣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縣知縣為從六品,中縣知縣為正七品,下縣知縣為從七品。
知縣有權利執行掌握一縣之地的的刑法,財政,糧食,法院、公安局、徵收賦稅、各種徭役、 教化引導百姓就業,等各種職業。比如當地有軍隊,就兼併兵馬都監或監押,兼管軍事。同時設有縣丞(副縣令)、主簿(財政局局長)等官員輔佐。其中縣丞協助知縣管理縣中的政事,主簿管理全縣的錢糧和稅收還有戶籍等。
我們在瞭解下明代七品監察御史,監察御史,中國古代官職的一種,監察使是隋朝設定。監察御史分道(也就是我們現在的省級行政單位)負責,因而分別冠以某某道地名。監察御史不僅可對違法官吏進行上奏彈劾,也可由皇帝下答直接審判行政官員之權力,並對府州縣道等衙門進行實質性監督,也可以在監督察看過程中對地方上行政所存在的不良反應進行上奏。防範官員侵害人民權益,或者使得其成為貪贓枉法的貪官汙吏。和現代的世界各國的督察處、反貪局等類似。
為什麼說是擢升呢。
1.在明代當一位就是上縣的縣令,在京城之地,各種權貴勳爵一大片,縣令就是微末小官,人人都可欺負,還有經常當各種替罪羊。在不是京城等繁華之地的縣令,尤其是邊疆之地的縣令,自民風彪悍,同苦潦倒,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在古代一點也不為過。在那些地方當縣令,還有生命的危險。監察御史就不同啦。檢查御史有很大的權利,是在明朝的時候有聞風聽奏的權利。有一些小御史,在朝堂上,因為一些利益原因經常死鑑,因為監察御史都是一個利益團體的,經常的皇帝下不了臺。比如說明朝天啟年間的帝師孫承宗,因為奉承過魏忠賢,已被劃分到閹黨之列,後經過御史死鑑,被拿下官職,回鄉種田。
所以從七品縣令擢升到七品監察使絕對是升官。
-
7 # aging74755260
還是老套路嘛,雞頭和牛尾的差別。諸侯和京官。窮縣富縣,官場遊走,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再自身,好不好,全靠各人言行了。
-
8 # 上弦月A
恭喜題主!明代七品縣令調任七品監察御史,當然是擢升。
七品縣令管什麼首先縣有大小,地有要輕,明縣令有正七品和從七品,也有六品的。縣令是一縣最高長官,單位越小,職責越雜。
一縣之刑獄訴訟、民政、財政、治安、徭役、賦稅等,包括地方教育、民風教化都要管,甚至可能的軍事管理和訓練,都在縣令管轄範圍。
監察御史管什麼?看“監察”二字便知,它不好惹。相當於今天紀檢委,監察百官,巡視地方,監管縣郡違法亂紀,刑獄錯誤,甚至禮儀風氣等,總之,監察御史認為不合適的,他都管,但遠不止這些。
明代設都察院,下設都御史、副都御史和監察御史,全國13道監察御史,監察範圍上到總督巡撫,下到地方縣官。監察御史甚至有權調查六部重要文件,稽核重要命令,可直接上書皇上。
如浙江道監察御史張經,還曾打倭寇,剿地方叛亂,是個厲害角色。
監察御史都是皇帝親信之人,替皇帝監督大小官員,身負嚴肅的事,不好對付,二品大員也得給他們面子。他們可以舉報劣官,自然也可以對上誇誇有才有德的官員,可見威力之大...
監察御史品階和知縣相當,但權力和地位大多了,他們是京官,皇帝和朝廷大員熟悉,如欽差巡視,話語權更重,實力更強,關係更硬,前途更好。
縣令雖是一縣老大,也只能管自己一畝三分地,運氣不好任職窮鄉僻壤,誰還能記得你這個知縣大人,撈點油水也不容易。
所以,無論權力、地位、人脈和前途,縣令都無法和監察御史相比。
-
9 # 李厚何
眼花看成“從七品縣令”了,自從宋代元豐改制後,縣令除了極個別赤縣(京城屬縣)外就統一為正七品了,笑,我自己的問題。
明代進士及第一般有三種直接出身:名次高者入翰林為庶吉士,其次為實缺縣令,最次者為府州佐雜或直接候補,後兩種出身為絕大多數,且基本上都是從正七品起步。不過縣令的來源比較龐雜,除了進士還有佐雜官升職、候補補實缺,特殊時期還可能從捐班中挑選(一般不會)。
縣令是“親民官”,是行政長官正職的起點,也是兼理地方行政、財政、刑名和治安一攬子問題的起步,《韓非子.顯學》說“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所以明、清兩代省、道、府、州等高中級地方主官,幾乎都會從縣令起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積累足夠的地方行政經驗,以及多方面擔負任務的複合才能。當然,縣令有幾千個,能升上去的終究是少數,大多數會一直在縣令和省、府佐雜中過旋轉門了此一生,但總體上,縣令屬於明代仕途的“正途”,從縣令起家升任封疆大吏的很多(因為明代大學士只有正五品,入閣拜相者縣令出身的不如清代多),一個進士能從縣令起家,一般會被認為是不錯的仕途起點。
監察御史是負責巡視各地,檢查地方行政治理情況的,一般一個監察御史一次出差的職責範圍,是一個省,但有時也會大於或小於一個省。應該說,監察御史的權利是很大的,但他們的品級卻很低,這和在京城內負責監察六部的“六科”情況完全一樣,目的是既讓他們有權折騰被監察物件,又讓他們的品級比監察物件低很多,不至於在外作威作福或尾大不掉,其權利威風全部來自皇帝授權,就不得不拼命巴結皇帝為其出力,以免遭到官僚階層的報復。監察御史屬於御史臺體系,別成一路,其權利只有出差辦事時才大,而大多數時候就是個品級低下且人緣不好的小京官,因為監察御史是“管官的”,因此多半從賦閒或候補的小京官裡提拔,很少用縣令轉職(因為皇帝不希望監督地方官的人自己也做過地方官),如果縣令真被轉職為監察御史,大約他本人未必會很高興,因為御史臺體系官員品級普遍比較低,且容易得罪人,一旦在皇帝面前失寵就糟了。
明代七品官中地位最高的,是翰林系統的翰林編修(正七品),明代進士考試,前十名一般都會入翰林,授予庶吉士,庶吉士無品級,享受正八品待遇,是進士出身最低的初始官職,卻是起步最容易、入閣機率最大的一條成長路線。庶吉士最多一年無過錯,授翰林院檢討(從七品),接下來就是正七品的編修,到了編修就是“老翰林”,隨時有機會轉入朝官系統,或外放出任較重要的地方官,比如學正,如果不轉,接下來會是修撰、主事,到了主事就是正六品翰林,接下來不管出不出翰林院,很大機率都會成為五品學士,去六部轉一圈就可能入閣了。即便走外放道路,入閣的機率也是不小的,不入閣提拔起來也很快。
所以同為進士出身的七品官,翰林系強於地方官系,地方官系強於佐雜候補系,至於御史臺系,進士出身直接被扔進去的機率很小,畢竟“管官的官”如果是個“應屆畢業生”,未免也太嫩了點。
-
10 # 圖文繪歷史
明初,朱元璋改組了監察機構,設立都察院,主要官職從上到下有,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僉都御史,最後是十二道監察御史,宣德時定製為十三道,明末增加到十五道,十三道時間最長,所以一般稱為“十三道監察御史”,代表皇帝拊循各地,監察百官,考核任免,甚至地方賦稅的釐定、災荒的賑恤,監察御史都有建言之責,特別是對各級官員的糾舉彈劾,監察御史拿捏死死的,可見職權之廣,由於擔心監察御史到地方濫用職權,將品級定的很低,僅有正七品,與普通的知縣平級,那如果從知縣調為監察御史,算升官嗎?答案是,當然。
圖為明嘉靖時期,監察御史王忬的腰牌。朱元璋敕修的《諸司職掌》裡清楚的規定,監察御史到地方考察官吏,有違法失職的,五品以上的,上報都察院,請皇帝裁決,六品含六品以下的,即可“就便拿問”,什麼意思,像什麼通判、同知等六品以下的官員可不經請示,直接拿下,更別提僅有七品的知縣了,《明史·韓雍傳》記載,當年韓雍任監察御史巡按江西時,一次性就處制了57名官員,太生猛,後來韓雍官至兩廣提督。
當年的海瑞任淳安知縣,因為得罪嚴嵩的黨羽,被嚴黨的巡鹽御史袁淳治了罪,降為從七品判官,圖為海瑞墓。《宋史·侯蒙傳》有載“侯蒙,知襄邑縣,擢監察御史,進殿中侍御史”,雖然這裡的例子是宋朝的,但品級跟明朝的差不多,而且宋朝的監察御史僅從七品,侯蒙這個人進士及第後,先是任襄邑知縣,為官有好名聲,升為監察御史,不久進升為正七品殿中侍御史,最後官至戶部尚書,宋史有他的傳,擢,就是提拔的意思,所以從知縣提拔為監察御史,肯定是晉升了。
邢宥,海南人,最早授巡查御史,最後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文昌市儲存有邢宥墓。《岐山縣誌》記載“楊武,字宗文,岐山向陽村人,弘治九年進士,出任山東淄川縣知縣,在任除惡理冤,積粟賑貧,興辦學校,不到一年,治下政績斐然,被皇帝樹為典型,遷河南道監察御史”,楊武是明孝宗時期進士,先是淄川知縣,因有政績遷監察御史,遷,就是調動的意思,可能平調,可能升遷,也可能降職,這裡的楊武有政績,肯定是升遷了,後來楊武做到了左僉都御史,正四品,今天的岐山鄭家橋村儲存有楊公祠,此村也被稱為御史故里。
中國科舉院試博物館,明朝為都察院分司,監察御史巡按揚州地區時,常駐於此,清為學政試院。《嘉定縣誌》記載“趙洪範,字元錫,嘉定東城人,天啟二年進士,任麻城知縣,有惠政,崇禎元年,擢升為監察御史”,這裡就再清楚不過了,趙洪範先是麻城知縣,也是有政績,擢升,就是提拔為監察御史,趙洪範後來巡按雲南道,恰逢雲南土司造反,趙洪範代天巡守,主戰,結果明軍戰敗,雲南布政使周士昌戰死,崇禎追究責任,趙洪範被罷官,清朝時歸田不仕,卒於康熙年間。
-
11 # 曹州小寶
首先要了解大明的官場的政治制度,明初將御史臺改為都察院。都察院負責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監察御史,巡按州縣,專事官吏的考察、舉劾,這就是所謂的言官。
縣令乃一縣父母官 ,管理一方屬民。
縣令調任監察監察御史我認為是升官了。
原因如下:
縱觀大明二百多年的歷史由都察院御史言官背景的出任六部堂官的很多,御史言官有一條比縣令的優勢,就是可以直接上折給天子。
例如御史林潤參奏嚴世蕃,成為壓倒嚴黨的最後一根稻草。御史和大明的六科給事中一樣都是言官,別看品級小都是掐架的好手,見官大三級。另外言官有單獨給皇帝上奏的權利,皇帝在翻閱奏摺的時候覺得文筆好,你就有飛黃騰達的時候,例如夏言青詞寫的好。所以說由縣令調任監察御史是仕途又進了一步。
-
12 # 麒麟閣論史
引言
明代官僚體系裡面縣令和御史都是七品官員,縣令是行政官員,御史是監察官員,按當今政治發展的趨勢來看,行政官員的權力越來越大,但是在明朝,掌握監察權的御史從事實和制度上都是要高於七品縣令。
御史和縣令出身不同。明代的新科進士與唐代不同,唐代的新科進士考中以後還需要參加吏部組織的考試,只有透過這一關才可以正式做官,明代新科進士只要考中,立刻授官。
《明史·職官》記載:“狀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編修,二、三甲考選庶吉士者,皆為翰林官。其他或授給事、御史、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太常、國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縣等官”。新科進士根據成績可以授予以下幾等官職,
第一等,狀元、榜眼、探花,庶吉士能被授予翰林官(考試成績最優異)
第二等,中央官職如給事、御史、主事、中書、行人、評事、太常、國子博士(考試成績第二等)
第三等,地方官職推官、知州、知縣(考試成績最差)
從這裡我們看到知縣一般是成績比較差的進士,而御史是考試成績相對好的進士,由此也決定了御史要比縣令清貴。
而且明代規定御史必須是進士,而縣令可以是進士也可以是舉人、監生。進士可以做御史也可以做縣令,舉人、監生只能做縣令,我們知道在明代科舉出身考中進士的人最受當時人們的看重,也最容易獲得提拔,像舉人,監生都是科舉的殘次品,不合格產品,從御史和縣令的出身我們可以看出,御史的出身高於縣令。
御史是由考試成績比較好的人充任,縣令是由進士成績比較差或者根本考不中進士的人充任,所以能當上御史肯定是一種擢升。
御史有監督、考核、舉薦地方官員的權力。縣令作為地方官員,御史有監督的權力。都察院依照全國的省級行政區域把全國分為13個道,每道設定數名監察御史,監察御史每五年有一次到外地巡視的機會,這時的御史稱為巡按御史。
《明史·職官》記載:“”巡按則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從這段記載中我們看到巡按御史到了地方相當於欽差大臣,可以監察地方官員,這樣就從制度上規定了縣令在御史下面,而且明代還規定巡按御史在地方巡查期間,查到五品以上官員有劣跡,寫明罪狀,由皇帝施以處罰,六品以下官員劣跡明顯由巡按御史直接拿問。所以作為一個七品縣令很害怕御史。
御史有考核縣令的權力。明朝對地方官員的考核稱為“大計”,每三年考核一次,考核分為三個等級“ 稱職”、“平常”、“不稱職”,根據這三個等級會有相應的獎罰:升遷、原地不動、罷官,考核地方官員由吏部和都察院主持,御史參與期間,因此御史有了決定縣令升遷、榮辱的權力。
御史對地方官員有舉薦權。明末御史侯恂,在京察時發現福建邵武知縣袁崇煥是一個人才,於是向天啟皇帝上書進言,最終袁崇煥被任命為兵部職方司主事(六品),後來袁崇煥被派往遼東,取得了寧錦大捷,成為抗擊後金的第一人。知縣和御史都是七品,因為御史有為國家舉薦人才的權力,因此御史地位高於縣令。
御史直接對皇帝負責,縣令是對知府、布政使、吏部負責。御史雖然隸屬於都察院,但是御史有直接向皇帝上書的權力,且御史的升遷由皇帝來決定。因此御史的前途由皇上來決定。
如洪武二十六年(1392年)凡科道考滿,監察御史從都御史考核……監察御史系風紀之司,任滿黜涉,取自上裁”。而縣令作為一個地方官員,在地方上要受到知府、布政使、巡撫的管理,在中央要受到吏部的管轄。所以御史離皇帝非常近,容易提拔。縣令離皇帝非常遠,皇帝比較忽視縣令。
從本質上看,御史是中央官員,縣令是地方官員,中國古代實行的是中央集權體制,中央嚴密控制地方,因此御史要比縣令重要。
御史升遷比較快。縣令升遷比較慢、也比較困難嘉靖時,七品基層御史胡宗憲在檢查浙江抗倭軍務時,一下子直接提拔為四品右僉都御史,並巡撫浙江,後來成為東南總督,剿滅倭寇。假如當時胡宗憲是一名縣令,不可能一下獲得這麼快的提拔。因為地方官員要經過三年、六年、九年三次考核。假如第一個三年你稱職,最多也就是升為一個地級市的官員。因此你從縣令轉為御史,說明你就有機會獲得更快、更高的提拔。
結語御史因為出身比較好,而且直接在皇帝領導下工作,容易獲得提拔的機會
縣令出身不是太好,且考核年限比較長,受到上一級部門的監督,升遷比較困難。
御史對縣令有考核,監督、舉薦的權力,因此某種程度上形成了縣令對御史的隸屬關係,上下級關係。
因此在明代,假如你由縣令轉為御史,雖然是評級調動,但是意味著更多、更快的升遷機會,意味著你已經進入了最高統治者的眼中,很可能在之後的某件事情符合皇帝的心意而得到提拔。
-
13 # 炒米視角
表面看起來,明朝從縣令(知縣)調任監察御史,雖然品級沒變,甚至待遇還更差了些。無論是都察院監察御史還是道巡按御史,都是搞監察的,都是拿死工資的清水衙門,不像縣令雖然官階小、品級低,但主政一方,實權在握。
但是這性質可不一樣了,因為監察御史是明代的進士知縣們仕途升擢,從地方到中央的關鍵“捷徑”。
從“縣令”到“監察御史”,必須有三個硬指標。
首先,資歷必須進士、舉人。不是進士、舉人,是縣令也沒用。
其次,必須擔任過兩任知縣及以上,才有資格。
再次,必須迅速地在職內幹出成績,也就是要有成績。
因為正是因為監察御史權力實在太大,可以監督的部門太多。加上明朝的御史言官可以風聞奏事,所以品級很低。
朱元璋廢了御史臺後,組建了都察院,還設定了百十來個道巡按督查御史。可以說把中央六部和地方全都“監督”起來了。
至少一開始,監察御史,都是明朝皇帝相對信任的人。明朝縣令遷監察御史的官員很多。
比如明朝天順年間(明英宗復辟後的年號)的劉必賢,進士出身,在浙江諸暨和南城擔任過兩任縣令。因為施政惠民,廣受好評,也就是說幹出來業績,才有資格被朝廷徵調回京,擔任了監察御史一職。因為又幹得好,所以沒幹多久,空降衢州當知府去了。
所以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進士出生,兩任知縣,職內成績,這是遷御史的基礎資格。所以“監察御史”很顯然比“知縣”值錢。
很多知縣幹了一輩子,光知道柴米油鹽,一輩子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政績,在任上走到頭的也多了去了。但是跨過監察御史這道坎,到中央做官也好,再回到地方也罷。必然有質的飛躍了。
-
14 # 歷史伶俜者
其實縣令在明朝的時候叫做“知縣”,同時也分為了三六九等,第一等的知縣為“上縣知縣”,是從六品;第二等是“中縣知縣”,正七品;第三等是“下縣知縣”,從七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明朝的官階制度,除皇帝外大致是分為了九個品級,然後每個品級下面又有一個“從級”,我們平時所說的九品芝麻官其實也不是最小的,還有比它更小的“從九品”以及未入流的官員,未入流的一般就是儒學正和教諭之類的。
那麼下面我們來回倒問題本身,那麼從七品的知縣調任到七品的監察御史算擢升嗎?我認為是算的,這和官階的大小其實關係不大,而是看具體負責的什麼事情,換句話來說就是看你的權力大小,七品的知縣是縣裡的一把手,全縣的刑名錢穀以及其它亂七八糟的事物都是由知縣執掌的,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封疆小吏”。
監察御史幹什麼活呢?其實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官職,他沒有入朝堂正門的資格,只能從側門走,而且沒有重要事還不能去朝廷,這監察御史算上副御史明朝的時候也僅有一百一十人,就是這一百一十正七品的官員卻讓百官忌憚,這裡我們就要講到監察御史負責的職務了,其實我們從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的差不多,監察御史嘛,監察誰呢?監察各地的官員,和我們現代的檢查機構負責的如出一轍,看到這裡我想大家都已經清楚這個問題的答案了,知縣掌管一個縣的所有事物,而監察御史就是用來管知縣的人,但監管的物件不限於知縣。
之前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說“京官高兩品,是監察再高一品”,同樣,這句話到現在同樣適用,明朝的正一品有很多沒有實質職務的官職,比如太師、太傅、太保之類的,正一品官,但卻沒有實質性的權力,只能教書,但同樣,虛職也有虛職的好處。
-
15 # 以史正衣冠
通常在古代來講,官員的升遷意味著它品級的升高,就像從七品縣令升到五品知府。不過有時候,在官場上也會發生一些特殊情況,現在有些人比較好奇,依據明朝的官員制度,就是從七品縣令調任到七品監察使,這種算是升官嗎?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講,真的不能算是升官,屬於平調。不過這兩個官員,他們管理的範圍不一樣,自然責任也就不同。7品縣令屬於一個縣的“父母官”,就是管理這個縣的一些行政事務。而監察御史是明朝正七品的言官,隸屬於都察院。這個官員的主要職責,就是負責糾察百官的行為。雖然兩者都是七品,不過因為監察御史起到一個很好的“監督”作用,所以縣令見到他們,難免有些惴惴不安的想法。對於這些“青天大老爺”,也是禮讓三分,希望他們不要針對自己。所以兩個官員職能也是不同,管理內容是不同的,自然也不存在升遷或者貶官的說法。如果發現地方官員,有任何不法行為,監察御史可以直接彈劾。在明代的時候,甚至發生了監察御史把“大官”拉下馬來的事情。這個職位,如果到了現在,相當於一個監察系統的官職,有些酷似於現在中紀委第八紀檢室的處長。
當然在明朝的話,監察御史的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奉皇帝旨意,巡視各個地方。坦率來講的話,他們是皇帝的“代表和化身”,也是皇帝權力的延伸。平時皇帝的職責範圍,可以說是非常的繁重,按照當差的範圍,還分為專差和暗差。平時巡查工作範圍可以說是比較的廣,包括軍隊,學校,還有各級政府官員,司馬,漕運等。基本上包羅了,國家各種部門。這種可以說是比較獨立存在的,基本上不受各級官員的管轄,直接聽命於天子。雖然是七品官,但是因為職責比較大,所以很多人一直認為他們的權力比同級官員高,其實這話也不全面,畢竟每個負責的職位不同,也就不存在誰高誰低的說法。
-
16 # 暖歷史
縣令是一方的父母官,監察御史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雖然從品級上也是七品,但是無論從職責還是職權都比知縣要高。
明廢御史臺設都察院,通掌彈劾及建言,設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僉都御史。又設十三道監察御史 110 人,為正七品官,分割槽掌管監察,稱為“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被稱為“代天子巡狩”, 大事奏裁,小事主斷,官位雖不高,但權勢頗重。
這樣說太概念性,舉個實際的例子。
大明宣德年間,有個御史叫謝瑤,他在薦舉文書上把被推薦人的名字寫錯了。奏疏呈給皇帝后自己發現錯誤,於是又和皇帝自我檢討,要求改正。
宣德皇帝就給吏部做了個批示:“古人奏牘皆存敬慎,石慶書‘馬’ 字缺點,懼及死,今薦賢不知其姓,豈能知其才?豈稱御史之職?”皇帝認為你一個御史舉薦人把姓氏都搞錯了,不配幹御史了。那怎麼處理的呢?
謝瑤貶為交阯大蠻縣知縣。
從這個處理結果中,很直觀的可以知道,御史比知縣要重要,所以明代從七品縣令調任七品監察御史算是擢升。
-
17 # 歷來現實
明朝是個皇帝不愛當家的朝代,不管是萬曆、天啟還是崇禎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都不愛當家,即便當了家也什麼事都要看下面官員的臉色。即使是剛愎自用的崇禎,想跟後金議和,派兵部尚書陳新甲跟敵方接觸,後來不慎洩密,崇禎一國之君竟然不敢擔責,把陳新甲幹掉當了替罪羊。
可以說明朝皇帝的窩囊是無人能比的,究其原因就是言官權力太大,什麼事都要指手畫腳,連皇帝都懼怕三分,而言官的主要成員,就是御史。這個職位的官職雖然說只有七品,跟縣令平級,但是卻可以直達朝廷,職能像是紀檢委,又像是巡視組成員。
涉及地方的很多案件,不用上報,他們自己就可以拍板,他們還有一個叫人羨慕和恐懼的職能,那就是彈劾。
尤其是涉及到皇親國戚、地方大員的要案、大案,他們可以到皇上那裡直接彈劾,不算越級。
不管涉案人員官職有多高,他們都不放在眼裡,以至於在明代,無論是誰,都會對御史聞之色變。
秦始皇的時候就設立了御史一職,漢代把它發揚光大,到了兩宋,御史更加吃香,從監察朝廷大員到監察地方小官,無所不能、無所不包。
朱重八當了皇帝后,因為胡惟庸案,對宰相這個職位恨之入骨,公開將其廢除,皇帝更加獨斷。後來實在扛不住這麼大的工作量,就設立了內閣。
但內閣的精力也有限,朱皇帝就對御史委以重任,把反腐倡廉的重擔放到了御史肩上。
而且朱皇帝們還會三權分立,大理寺、刑部和督察院三者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確保政務和案件的公開、公正和公平。
督察院的一把手叫做左都御史,這個官職比較大,是正二品。
左都御史下設有監察御史,職責就是滿世界巡視,實行地區包乾,一個省由三個或者五個御史負責,全國一共有十二道御史。
監察御史的具體職責是不同的,巡視的內容監管的物件也不一樣,下面又做了細化處理。
根據巡視的內容不同,還可以細分,比如專門到基層巡視的叫巡按御史,負責巡查鹽務就叫做巡鹽御史;專管巡查漕運則是漕運御史。
巡按御史是挑大樑的角色,巡影片率最高。
巡按御史的官職的確微不足道,說白了就是七品芝麻官,跟知縣一個級別。
但是巡按御史級別雖低,但職能範圍卻不小,真可謂秤砣雖然小,放到度量衡上就能壓千斤。
關於巡按御史的職能,明史上是這樣論述的:
萬一地方官不小心得罪了御史,極有可能吃不了兜著走。
特別是做了虧心事,害怕鬼叫門的地方官,更要處處小心,如坐針氈。
巡按御史如果不開心,至少可以不上報你的良好政績;他們如果開心了,還可以把你的劣跡隱瞞不報;報告和不上報,全在他們一念之間。
而且擔任巡按御史的官員,很少是老油條,很多是不懂官場潛規則的愣頭青,沒有資歷,但初生牛犢不怕虎。
因此說地方官員看到七品的御史就像老鼠見貓,西門慶見到武松,鎮關西見到魯達,恨得要死,怕得要命。
而且明代皇帝害怕自己御史跟地方官同流合汙,蛇鼠一窩,經常輪換,一般只擔任一年就換地方了。
這樣下來,地方官好不容易腐蝕了一個御史,結果沒辦幾件事又換了一個生面孔,還要重新巴結。
明代嘉靖年間,有一個特別牛的御史叫王儀,此人是個軟硬不吃的愣頭青。在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巡按陝西時,發現秦王府是地方一霸,名聲很壞,欺男霸女的事沒少做。
王儀得知後毫不含糊,要求秦王府痛改前非,還通告朝廷。
王儀來到河南後,聽說趙王府輔國將軍朱祐椋在當地為非作歹、幹盡壞事,比秦王還過分,於是他就到嘉靖皇帝參了朱祐椋一本,惹得龍顏大怒,最後朱祐椋被剝奪爵位,貶為庶民,投入大牢。
從此這個王儀得了個外號“閻王”,江湖聞之色變。
原則上講,知縣、御史只是分工不同,沒有級別高低。知縣是負責一縣行政的,御史是負責紀律檢查的,只有監督權,沒有領導權。
明朝的縣官按照管轄縣的面積大小人口多少,把縣分為上中下三等,“糧十萬石以下為上縣,知縣從六品;六萬石以下為中縣,知縣正七品;三萬石以下為下縣,知縣從七品。已併為正七品。”
但不管你是幾品,巡按御史來了你就是次品,清正廉潔的縣官日子還可以,貪贓枉法了照樣把你搞成廢品。
所以說,巡按御史實際上比縣官厲害。
縣官表現好的,可能會被提拔當巡按御史;巡按御史表現好的,不會去當縣令。
不過真正有作為的縣官,他的人生目標是拜相封侯,區區巡按御史也是不入自己法眼的。
-
18 # Man139876657
御史多牛逼啊,縣令怎麼比。御史是北京的官,在北京誰敢惹?彈劾你怕不怕。明朝不殺言官,隨便罵。就是罵皇帝大不了罷官,大家還會誇你膽子大,清正剛直。要是巡查地方,那更牛逼,別說知府,就是布政使,按察使也怕你啊。
-
19 # 歷史痴
這題要看怎麼分,從品級上說七品縣令與七品監察御史是平級,但是實際情況上不同又有區分。
首先我們要明白明代監察御史和縣令各自的職責和權屬範圍。
縣令的職權在無數古裝劇的薰陶下,我們都熟悉這麼一句話:“破家知府,滅門縣令”。
可見縣令手裡的權力是很大的,足以讓人破家滅門,而在明代縣令的正式稱呼應該是知縣。
七品知縣屬於是明代中等縣的最高長官,軍政一把抓,縣裡事無大小都是由他說了算,所以知縣又被稱為父母官,他們是直接面對老百姓的。
但是,知縣是地方官,在地方上足夠威風可到了朝廷上就是微末小官了,皇帝可能連他的名字都叫不上,畢竟全國的知縣可有上千人。
普通的縣令可能終其一生也沒有調入京城的機會,面聖的希望更是渺茫,所以在朝廷上的話語權基本為零。
監察御史監察御史聽起來就十分威風,比知縣有面子多了,但其實他們的品級跟大多數知縣是一樣的,都是七品。
但是,知縣是地方官,而監察御史是在朝廷中樞都察院所屬的,明代都察院的監察御史總數只有110人左右,掌管監察百官、巡視郡縣、糾正刑獄、肅整朝儀等事務。
七品知縣調任七品監察御史是擢升嗎古裝劇中那些八府巡按、巡查御史等等,說的都是監察御史,他們下到地方上就是欽差的身份,見官大一級。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明代七品知縣調任七品監察御史的確屬於擢升。
但如果是一心只想做實事的官員那就未必了,畢竟知縣是政務官,做實事,能夠直接給老百姓改善民生的;
而監察御史是事務官,靠打嘴仗的,所謂風聞奏事,一點蛛絲馬跡就可以上本參奏彈劾官員,整頓吏治的。
-
20 # 一隻蘑菇呀
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御史牛逼哄哄,但始終在清水衙門當差,雖有
彈劾百官之責。但你沒後臺,又敢得罪誰。
回覆列表
在明代的時候,題主所謂的縣令是被稱之為知縣,而且有一點,在此提醒大家,明代的知縣從品級上來說,並不都是七品,所管轄的縣份一般分為三等,上等縣份知縣為從六品官,中等縣份知縣為正七品官,下等縣份知縣則為從七品官。
那麼,“明代從七品縣令調任七品監察御史算是擢升嗎?為什麼?”
要回答清楚這個問題,子由且先替題主和大家釐清正七品知縣的基本權責範圍。
一位明朝的正七品知縣,他所主管的是其一個縣境內的錢糧、刑獄、官司訴訟、徭役分配、賦稅之徵收、加之規整縣境內的風俗教化。
另外,如果該縣境內有朝廷的駐軍,那這縣令同時就要兼職兵馬都監。也就是說,這一縣之內的小社會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諸方面,這位七品縣令統統說了算。
在說清明代正七品知縣的職權範圍之後,我們再看看明代七品監察御史的職權範圍情況;
明代的監察御史,的確是正七品的階級,他所棲身的系統或者組織叫都察院,簡單的概括都察院的任務,那就是隨時監察朝廷內外所有官衙之內的弊端和貪墨之處,既可以在朝堂之上,對著直接責任人直接揭露,也可以寫下詳細的報告上達天聽。
中國民間戲曲故事當中,經常有為民做主的八府巡按形象出現在舞臺之上,這些青天大老爺與貪墨的贓官汙吏鬥智鬥勇,同時,又手握尚方寶劍,威風凜凜,百姓們對於這些形象喜聞樂見,嘖嘖稱奇。
實際上,這些看著高高在上的八府巡按實際上就是正七品的監察御史。
那麼,這些監察御史真的有這樣的神奇力量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明代的監察御史職責當中就有這個奉赦巡按地方的任務,而且,雖然監察御史官微品低,但卻不是人微言輕,他們堂而皇之的代天子巡視地方,僅憑這一點,就是同為正七品的知縣所萬難企及的。
正七品的知縣只不過在自己一個縣的範圍之內發號施令,當家做主,而正七品的監察御史在代天巡狩的旗號之下,其權利範圍幾乎覆蓋朝廷的各個方面。
監察御史可以隨時進入朝廷軍隊之中,清查官軍的詳細情況。對於朝廷其它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諸方面的情況監察御史均可隨時介入調查,對於朝廷重要的關隘、邊防,監察御史經常進行視察監督。
在出師的官軍隊伍當中,監察御史可以直接充當監軍,隨時記錄將領的功過。
所以,在有明一朝,總督、巡撫這些人都屬於封疆大吏,品級達到了當朝正二品,可是,面對正七品的監察御史,依然還是要守規矩,懂禮貌,甚至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在明朝的都察院當中,正規的監察御史不過百人左右,正是靠著這一百人,糾察、監督著明朝龐大的封建王朝的官僚體系。
在明朝,七品知縣有很多,甚至有些人老死於所轄之地,終不為朝堂執政者所知,相對於大明朝來說,這些正七品知縣們的影響力非常低,不為人知。
而正七品的監察御史則不然,他們擁有著極大的特權,這些人被稱之為皇帝的耳目,他們一旦盯上某一個官員,可以直接進行調查、處置,乃至懲辦。
最後還有一點要說明,監察御史並不僅僅只是削除“毒刺”,他也可以“種花”,在辦案過程當中,如果發現了人才,監察御史有舉薦的權利,而且,在吏部考察官員的過程當中,監察御史也參與其事,甚至能夠一言以興,一言以覆。
綜上所述;子由以為,在明代,如果一位普通的七品知縣被選拔進入都察院,充任監察御史,這明顯的就是被重用,嗣後,其宦途就會通達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