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吃糖果的小公主

    小孩子要就糾正一個錯誤觀念或者習慣比培養一個好習慣不知道要花費多幾倍的力氣,也沒啥效果。所謂的父母給她灌輸那些錯誤的價值觀,主要指的是什麼呢?什麼事情呢。提問的這位應該不是父母,學校的老師吧?所謂的熊孩子,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覺得孩子有點熊也沒什麼不好,畢竟是小孩呀,對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不是很強,但是能明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小孩過早懂事不是好事情,那是壓抑自己,來滿足大人的。所以不建議摧毀,而是跟熊孩子的父母和孩子要及時溝通,透過溝通才能解決問題。每個孩子都是有個體差異,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在老師家長的耐心引導下慢慢成長起來。

  • 2 # 週二狗執事

    如果要改變一個人從小接受的思想是比較難的,要讓他懂事的話肯定要去上學呀,這會起很大的影響,有些小孩子不聽父母親友的話,反而更加聽老師的話。我有一個姨姨就是做老師的,每次有熊孩子去她家做客,第一次也是特別能鬧騰,家長還不咋管,這時候就輪到這個姨姨出場了,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反正就是讓熊孩子服服帖帖的(後來問她,她說她是跟熊孩子的老師認識的,告訴熊孩子如果聽話的話,去了讓老師給你個小紅花),太狡猾了

    看有人發朋友圈,說過年怎麼對付熊孩子,他們一來就拿出試卷給他們做,然後給他們評分(多可怕╮(╯▽╰)╭),熊孩子之所以熊,肯定是和家長的教育分不開的,熊孩子做了壞事,家長們往往會說,孩子還小之類的話,雖然孩子小,但是也懂得一定的道理,你得去告訴他道理,讓他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能一味的庇護著他,不然孩子一離開父母很容易吃虧的,因為在外面沒有幾個人會因為他小就讓著他所以呢,對待孩子尤其是熊孩子,家長一定要讓他懂得道理,其實有的時候,打他也是一種讓他長記性的方法(一定要注意打的力度),不要過分的溺愛。

  • 3 # 歪打正著你的臉

    我外甥女來了就翻我東西,我姐跟我開玩笑她也學他媽,跟我沒大沒小,我還不能跟他一般見識,不然我會被說,我不理他就變成我故意不搭理人家孩子,過年不去更不可能,今年好不容易我放假時間少就說不過去了,結果他們非要過來,煩死了!

  • 4 # suki2015

    我有個遠房表弟,那年才三歲就劣跡斑斑。他爸媽都管不住他,經常是把他揍得很慘他也不怕。我和我兩個弟弟去他家玩(當時我20歲,我兩個弟弟一個8歲一個5歲)他滿嘴髒話謊話還有流氓話,總是趁我不注意就襲胸,還打人,弄得我在一群家長面前特別沒面子又委屈。後來給我氣的就躲在樓道里掉眼淚。這時候我兩個弟弟過來跟我說:姐,我給你報仇了,剛才我倆把他騙到廁所揍了他一頓,把他打哭了,你別難過了!當時心裡真的暖到極致。後來那熊孩子再也不敢欺負我了。哈哈

  • 5 # luffy30634352

    我有個遠方的親戚,她有次帶小孩來我家玩,玩野了就用雞毛撣子抽我的背,我當時眼淚立馬就飆出來了,可是他媽媽竟然在旁邊笑嘻嘻說孩子小,不懂事,TMD我當時就火了,就你家孩子是寶,我們是草啦?我立馬就還手抽了他屁屁幾下,我問他疼不疼,他那個哭聲,可以把整棟樓哭倒,我跟他說姐姐也很疼,他媽媽還不高興了,一直說我家教有問題,對,你家家教就是教育小孩打人,誰家還沒有個小公舉啦?我可沒說不打小孩。

  • 6 # lovey彤寶

    這兩天和朋友一家相約出門玩,200多公里外的古鎮,開我們家的車。由於是春節假期,車流量非常大,一路上走走堵堵的,但是勝在路上風景不錯,覺得還能接受。 但是最最讓人無語氣憤的是朋友家的小孩,10多歲的男孩,上四年級了,胖乎乎的50多公斤。平時可能父母不太帶他出門,剛剛開始上車還覺得興奮,走了半個小時後各種發脾氣,在車上各種亂,從來喊大人都是直呼其名,老羅之類的,父母也不教育,一路上在車裡奇葩嗑瓜子,瓜子皮丟一地,穿著鞋子在後排座位躺在他父母身上,腳穿著鞋子直接搭在車窗上。說了不聽,本人坐前面,心裡一萬個草泥馬。好聲勸他把腳放下,他坐後面揪我頭髮,最最氣憤的是父母一直不說不教育。 第二天早上起床準備打道回府,才起床熱車,這鬼孩子嘴裡就沒腦子的和我老公說,老某,你的車給是創可貼,你的創可貼如何如何,(本人家車是雪佛蘭),創可貼是不是你車經常受傷要補,老公臉色都氣歪了,礙於朋友不好說什麼,他父母只是哈哈笑,說寶寶還會開玩笑呢嘛。TMD,智商有問題,大正月的要出遠門,大佬早的說不吉利的話,而且至少老子們車也是快20萬的邁銳寶,他家的只是微型車,一路上各種奇葩,打噴嚏不管對著人直接大,吃飯不停轉桌子,咳嗽嘴裡飯噴了到處是,各種哭鬧,又髒又亂,父母一概不教不說,更不用車上發脾氣亂捶亂扣車裡內飾,回家停車一看,後排一地垃圾,一地擼鼻涕紙巾,瓜子殼,車門內飾上幾大個腳印,各種奇葩受不了………… 如此情商低的孩子,長大真不知道他該怎樣在社會落腳……

    創建於16小時前昆明市 呈貢區

  • 7 # 綫若

    不難 動手最有效 我前天在奶奶家揍了親戚家的熊孩子 熊孩子今年上小學五年級 熊孩子父母是做生意的 屬於年紀比較大的時候才生的 各種寵溺 幾乎不怎麼教育 特別討厭 沒禮貌 還特別愛欺負小動物 手賤嘴賤的 今天跟著他姑姑來奶奶家 (他父母沒來)在家各種亂翻尖叫 我忍了好久 還是微笑著告訴他消停點兒 一會兒有好吃的東西 說了半天 他嫌我煩就跑到廚房去了 奶奶在廚房做飯 熊孩子進去了各種亂動 奶奶讓他出去玩別添亂 小心受傷 他不依嘴裡不乾淨 奶奶就說了他幾句 沒想到熊孩子竟然推了奶奶一把(奶奶很胖 腿腳又不好) 腰撞到了大理石臺子的轉角上 熊孩子還嘻嘻哈哈的跑了 我在書房寫論文 去外面喝水聽到奶奶的哎呦聲 趕緊跑過去看 嚇了一跳 看奶奶捂著腰扶著大理石臺子 盤子裡的菜也撒了一地 叫來了哥哥趕緊把奶奶扶著坐到了沙發上 我問奶奶怎麼回事 奶奶說那個熊孩子進去和她玩不小心碰了一下 我聽著有點兒不對勁兒 就要把熊孩子叫過來問問 親戚還在旁邊說小孩子嘛 調皮正常我聽著不對勁 又問了一次奶奶 奶奶看我臉陰了才說了實話 說熊孩子在廚房搗亂說了幾句不聽還推了她一把 我瞬間怒了(我的脾氣特別不好 在家揍人是常有的事情 家裡的小孩見了我都特乖 我爹平時也不招惹我 還說我是狗 說翻臉就翻臉)進了屋子抄起我哥的棒球棒就衝出去了 客廳裡的人看我拿著棒子一臉殺氣的衝出來都嚇了一跳 我直奔熊孩子的地方 抓過來就開打 邊打邊說 “小屁孩本事大啊 連奶奶都敢推 嘴裡還不乾淨 怎麼 你以為這是你家是麼 看來你真的是想死啊 老孃忍了你很久了知道嗎 我他麼好不容易想做回淑女你偏不隨我願是吧?行啊 我不做了如你願!” 所有人都嚇住了 熊孩子被我打的尖嚎慘叫不止 親戚過來勸架被我哥抓住不讓過去 我爺爺領著侄子侄女直接進屋了 我爸和我叔去書房下棋 裝作很專心的樣子 我媽和我嬸子進廚房做飯了 沒人理我 恩 繼續揍 孩子被我狠狠的的揍了一頓 臉都被我打紅了哭嚎不止 揍完被我提著領子扔出門外了 威脅到 再敢來我家一次就廢了你 親戚見了我發了這麼大的火 還揍了熊孩子 也沒臉待下去了 領著熊孩子匆匆走了 連飯都沒吃 到了晚上熊孩子的父母竟然還有臉打電話過來 被我一頓怒罵 你們還有臉打電話說我 什麼垃圾東西 沒教養 沒大小 你家熊孩子今天能活著出我家門我已經夠給你們面子了 別讓我再遇見他 否則他就別想看見明天早上的太陽了!事後 所有人都當做什麼都沒發生的樣子該幹嘛幹嘛 家裡的侄子之類的在外面再熊 在家裡也是乖乖的 我一個侄子犯熊在家鬧騰 被我揍了一頓 他爹回來(也就是我堂哥 )哭著給他爹告狀 他爹也是無可奈何 我告訴我侄子 告狀沒有用 我連你爹都揍 更何況是你 所以熊孩子這種生物就要以暴制暴 和他們說人話是沒有用的 熊家長也是一樣 懟回去 他們就消停了

  • 8 # 眺月

    不難啊,打啊,打到他懷疑人生。

    過年回老家,農村的孩子都比較野,但我遇到的是熊....那次剛好和親戚的小孩一起去買菸花鞭炮回來,走在路上,兩熊孩子也不知道發啥瘋,站在家門口就往我們這扔那種特響的鞭炮,那啥和我哥還有4.5個親戚小孩,我哥說不要管,哪知那熊孩子還上勁了,還往一個小孩身上扔鞭炮和石子。好,你先扔的啊。我哥當時也不樂意了,都不是脾氣好的人,我哥直接叫我們把剛買的鞭炮,就往他們家丟,我們人多,那倆熊孩子就被嚇跑回屋 把大人叫過來了。那大人長得一副我最屌的樣直接就說:誰往我兒子身上丟鞭炮。很棒哦,氣得我和我哥啊。當時我就直接說:啊呀是我們呢,也不問問你那狗兒子幹了什麼,就來說,以為你很厲害了,就你家這裝修就城裡一賣菜的吧。(這裡說的比較懟)我哥隨後補刀:你兒子長得跟你真像。那人一聽,朝著我們吼:你們哪家的。我哥也是氣的不行,但卻完全不慫:來呀,xxx(地址)你來敲門啊,老子家做屠夫的。說完,就朝人家大門吐了口口水,就拉著我們走,我們幾個人也紛紛效仿,朝門口吐了口口水。哈哈。

    熊孩子後面總有一個熊父母,相信我,狗咬你一下,你可以不咬回去,但你可以用棒子打它昂。

  • 9 # roy熊熊roy

    上了一天班坐公交車回家,旁邊的孩子那個鬧騰。本想好好休息休息的。孩子一會碰你一下 一會撞你一下 。跟家長說了也不管。兩個農村婦女一直在聊天。沒辦法,趁著孩子不注意把孩子座位上的小汽車扔到窗外了。 孩子後面半個小時一直鑽在座位底下找。老實多了。不知道對不對。

  • 10 # 現代人的那些事

    近幾年,“熊孩子”似乎成為了一個熱點話題,每個人談到“熊孩子”都會談虎色變。

    1.今天身邊君就碰到一個熊孩子在院子裡面放炮。專門往人腳下扔,我走過去很慈愛的問他:”小朋友,你的家長呢?”熊孩子一臉熊樣的挑釁看我:”要你管!我一個人出來玩不行啊?”一臉挑釁的看我。我一聽這話就放心了,當場把他收拾了一頓。

    2.一位母親帶兒子去附近的餐廳吃飯,她兒子喜歡到鄰桌到處跑跑看看,幾次去騷擾吃螃蟹的鄰桌,最後還跑到隔壁桌上去抓螃蟹,被別人把手甩開後,小孩動手打了這桌的人,結果這孩子被人揍了。該母親在看著自己兒子稍微調皮一點,一直沒作為後,終於被別人作為了。

    3.我一黑人朋友在長途火車上,一個熊孩子看到我那黑人朋友,一直不停嘲笑他的膚色。他的父母看到了什麼也不說,有時也還跟著笑。我那黑人朋友就過去告訴那個孩子"我們在火車上兩天不能洗澡,等你下火車的時候也和我一樣黑",結果那個小孩嘩嘩地哭著跑去找父母說要洗澡。小孩哭了20多分鐘,他的父母就拜託我那黑人朋友告訴他孩子他是開玩笑的。我那黑人朋友當然不應了,於是他的父母向整個車廂湊了很多水,然後在廁所給孩子洗了一個澡。

    4.那年冬天的時候熊孩子拿石頭砸我家窗戶,我拿盆冷水往下潑,熊孩子哭到她媽來,他媽大喊你麻痺再潑試試,我又回去接了一盆冷水潑了下去。

    5.記得剛上初中的時候我自己玩的好好的,小區裡一個比我小几歲的熊孩子莫名奇妙用半塊磚頭砸我。我當時是蹲著的,一下砸到我頭上,出血巨疼,他奶奶在旁邊和人聊天,熊孩子還嘲諷說你來打我呀,我過去告訴他奶奶,他奶奶明明看到了還說你憑啥說我孫子打你了,我瞬間爆炸上去一腳踹倒然後暴力美學,他奶奶攔都攔不住。

    7.小時候和弟弟打架老媽不問原因總是批我,打我。說我做姐姐的不會讓著點他。上高一時,一次弟弟又打我,我決定不還手,故意讓老媽從廚房過來看到。老媽就讓我打他,說他欠打。等的就是這句話,瞬間起身,當著老媽的面把弟弟暴打了兩頓,從此老弟對我畢恭畢敬。(老媽還錄了象,沒事就放一放,看著笑著。)

    給熊媽的建議:

    1.不要讓“孩子”成為他犯錯的藉口

    現在的孩子都生活蜜罐裡,不僅有父母的寵愛,還有來自七大姑八大姨的各路關愛。在這種環境下的孩子,成長起來避免不了的都會刁蠻任性,久而久之沒有家長的正確引導,就會成為了大家口中所說的“熊孩子”。所以家長想要自己的孩子遠離“熊孩子”這個稱呼,首先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觀念,在孩子應該得到獎勵的時候,就要去鼓勵,去獎勵。在自己的孩子做錯事的時候就要批評,就要讓他知道在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是要自己承擔後果的,不要在孩子犯錯之後,都用“他還是個孩子來作為藉口而忽略。

    2.生活習慣從小培養

    一個有素質有教養的人在社會上是很值得人尊敬的。而這種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這種教養是要從小培養的,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自己孩子的言談舉止,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三觀。

    3.尊重孩子的感情

    總會有一些家長,當孩子在外哭鬧的時候,第一反應不是孩子為什麼哭?而是上去就開始訓斥打罵,這種做法根本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的內心訴求,久而久之還會給自己的孩子養成一種逆反心理,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傾聽孩子的描述,並將孩子你的理解表達出來:孩子是透過成人的反饋來了解感情和自己行為正確與否的。如果一個孩子的感情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正常釋放,就能更好地成長,小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

    類似這種“熊孩子”惡作劇而造成損失的事情數不勝數,但是最後往往都會被家長一句“孩子還小,不懂事,你們不要介意”而草草結尾。面對“熊孩子”究竟是孩子的“不懂事”還是家長的“不懂事”,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其實每個家長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被叫“熊孩子”,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被誇獎懂事可愛呢?

    在原文章下方有網友分享更多“摧毀熊孩子”案例

  • 11 # 思思來來

    `我的女兒小時候就是所謂的熊孩子吧,無論你怎麼說她,她是不會聽的,調皮搗蛋把人折騰死,因此我們從來不把孩子帶到別人家去玩,怕別人受不了,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那就是打,可能很多家長會說教育方法不對,但我們沒有更好的方法了,慢慢到了11歲左右,就很少捱打了,孩子變得聽話懂事了,再到高中,所有的親戚朋友都羨慕我怎麼有個這麼聽話的女兒。她現在已經大二了,我們也探討過這個問題,她自己也說,媽媽估計你以前不打我,我已經要成為街上的混混了吧每個家庭不一樣,孩子也不一樣,但是有一點,如何教育孩子做人最重要。

  • 12 # 貓咪貓咪吽

    今天要說熊孩子嗎,那就說說今天領著兩歲兒子去花卉市場的境況,下午兩點出門,,在家沒有拉粑粑,於是上了公交車十分鐘拉了,我立馬拿出溼巾擦屁股擦粑粑,拉的幸虧不多,到了花卉市場他玩滑板車我推著他,然後華麗麗的拉了一車,滑板車上 鞋子上 衣服上 地上都是粑粑,我都要哭了,不知所措,把他帶到垃圾桶旁邊 擦屁股擦鞋子,然後擦地板,然後拖著帶粑粑的車拉著娃去衛生間洗,畫面不忍直視,出來回家等公交的時候又拉了,我的溼巾已經用完,設想如果早一點拉在商場裡,晚一點拉在公交車上,,我特麼要瘋,坐上公交車人有點多,熊孩子非要抱著去抓手環,所以一路上我都抱著他,他像猴子一樣在我身上蹬著,,很久很久有個人看見我的狼狽,叫我過去坐,下車後去菜市場買菜,發現娃已經睡著,,,魔鬼終於變成天使了

  • 13 # 高嶺憨憨

    我家住一樓 有一年過年幾個小屁孩在屋門口玩鞭炮,一開始我好言相勸,家裡有老人要安靜,讓他們走遠點玩,沒十分鐘我屋門口一聲大響,我門一拉開幾個小屁孩跑的飛快,一會又是一聲大響,嚇得人不輕,估計是買的最響的那種震天雷……氣死人

  • 14 # 石頭媽閱讀陪伴

    七月份我和朋友帶孩子去雲南玩,在火車上就遇到一個孩子,奶奶帶著他去雲南父母那兒,因為父母做生意很忙,奶奶就把孩子帶帶回河南老家上學,在老家上了一年學,發現管不了孩子,放暑假就把孩子送到父母那兒去。

    路途很長,火車坐的時間長,就熟悉了。孩子六歲,在火車上,孩子確實很調皮,有點放肆,別的旅客要休息時他在唱歌,邊唱邊跳,唱的不知道從哪裡學來的歌,還帶些髒話。他奶奶跟他說,不要吵,他像沒聽到樣,跟他們同行有一個和他們有點親戚關係的阿姨,阿姨也是勸他不要吵,說:“在家裡不聽奶奶話,到了媽媽那兒,你媽媽好好管管你,看你捱打不!”語氣裡帶些威脅的意思。可是越這樣說,孩子越吵的厲害,跟大人頂嘴,帶些髒話。我和朋友只是看著,開始都沒插言。到後來,我們的孩子睡著了,因為擔心孩子被吵醒,我朋友面帶微笑的跟孩子商量著說:“阿姨和你商量個事兒,好不好?”孩子有點疑惑的點點頭。朋友接著說:“如果你能堅持10分鐘,不吵鬧,阿姨就獎勵你個小禮物,怎樣樣?”孩子點點頭,一句話不說的坐下來,看著車窗外。就這樣,真的堅持了10分鐘,10分鐘後,朋友拿了點我們帶的小零食,其實孩子不缺這些零食的,但因為是他得來的獎勵,還是很開心的。6我們一起誇獎孩子說:“你真守信,,答應了的事兒就能堅定做到,像個小小男子漢!”之後的幾個小時,孩子沒再吵鬧,我們和他小聲的聊了會天。和他同行的阿姨也有些意外,誇獎了孩子幾句,還說,去了他爸媽那兒,說了不聽的話,就用這個方法!我們不知道孩子在學校,在奶奶家經歷過什麼事,可能沒有人這樣表揚過,誇獎過他,所以對這種肯定特別珍惜。

    所以,整個事情看來,不是孩子真的很“熊”,而是大人的方法不對,奶奶帶他,估計是什麼都依著他的,如果不依,孩子哭鬧下就妥協了。在後來的旅途中,火車上賣的大袋的說是天山的酸梅,孩子說要吃,奶奶說,帶了那麼多吃的東西,不買了,可孩子就開始大聲得吵鬧,開始奶奶還堅持就是不買。可後來孩子哭的很厲害,奶奶還是妥協了,給買了。從這裡可以看出,奶奶沒有很強的原則的。

    很多時候家長就是這樣,放不下,拿不起,建立的規則不能堅定的執行,孩子一次一次的觸及著你的底線,最後到說什麼都不聽。但我想,如果以後的生活裡,他的父母可以像我朋友那樣透過達成約定就有獎勵,,慢慢引導一定可以變得很好的。

  • 15 # 秋荷聽雨

    什麼是“熊孩子”?

    熊孩子,常形容調皮的孩子,歲數小不懂事,並且沒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熊孩子”?

    因為在中國實行了很長時間的獨生子女政策,使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孩子成了稀缺的資源。

    家裡幾代長輩都把孩子當成是寶貝來看待、呵護。不敢有任何的意外。所以,孩子就養成了說一不二,養尊處優,十分任性的個性。

    “熊孩子”的特徵?

    1、失禮:對外人和別的小孩子亂髮脾氣

    2、和父母用不屬於孩子的東西談判

    3、不和別的孩子分享

    4、對長輩下命令,特別是祖父輩

    5、喜歡物質攀比,無法滿足時就大哭大鬧。

    如果要改變一個人從小接受的思想是比較難的,

    為什麼會製造出那麼多熊孩子?

    1,家長和孩子的成長不同步。

    2,父母給孩子過分的愛。

    3,教育理念的缺失。

    4,父母有太多的無奈,太多的虛偽。

    如何教育熊孩子?

    事實上,壞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改掉它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教育好熊孩子應該做到這幾點。

    1,做稱職的父母,把對孩子的愛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

    2,做睿智的父母,運用理性教育孩子。

    3,講究教育方法,懂得教育藝術。

    4,給孩子成長空間,鼓勵孩子改掉壞習慣。

    5,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熊孩子之所以熊,肯定是和家長的教育分不開的,熊孩子做了壞事,家長們往往會說,孩子還小之類的話,怎樣就給孩子繼續犯錯提供了基礎。

    記住,愛孩子是對的。溺愛孩子就是錯的。要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改變自己。

    雖然這樣會很難,所以呢,對待孩子尤其是熊孩子,家長一定要耐心。

    其實有的時候,打他也是一種讓他長記性的方法(一定要注意打的力度)。

  • 16 # 司馬小絹

    所謂的熊孩子,基本上都是很聰明的!缺少父母有較的管教和過頭的愛!最終使其任性,放蕩,到處惹事生非!管教方法:一,遇到一個更狠的孩子,狠狠地見他倒亂一次就教訓他一次,二家庭遇突變!使其失去了父母做保護,一下子就能使其沒有了脾氣。

  • 17 # YoKID育兒寶典

    YoKID優兒學堂心理專家李嬌老師:

    只能說改變孩子的壞習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我曾經接觸過一個叛變的小女孩,佳佳,女,14歲,初中輟學,以前是一個特別溫順的小女孩,再加上是獨生女,家人都很寵著她,什麼都依著她。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佳佳的性格突變,脾氣也越來越大,飯桌上如果哪個菜不合胃口了,就直接把盤子摔倒地上,更有甚者掀桌子。動不動就管家裡要錢,如果不給,對家人就拳打腳踢,家裡的傢俱都被佳佳砸爛了好多。每天和一幫輟學的同學混在一起,抽菸喝酒打架,完全不像一個14歲該有的樣子。接觸佳佳後就會發現佳佳是一個不知道“度”的女孩子,什麼是“度”?簡言之就是每次她想要錢的時候,家人就會給。每一次佳佳的要求都會被滿足。家人並沒有事先讓佳佳知道什麼是“度”,因此,她在處理她的事情時也沒有“度”,慢慢就讓佳佳越來越叛變。

    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寶寶“叛變”的來源是家長,是家長的無意“縱容”。一部分家長喜歡嬌生慣養,把孩子養成“小皇帝”“小公主”。少數孩子“唯我獨尊”,稍不順心就大發脾氣,目無尊長,氣焰囂張。有的家長認為這不是事兒,一句“小孩子脾氣”,就一笑置之。家長對孩子有求心應,孩子得到太容易,也就不懂得珍惜。若任其放肆下去,“小孩子脾氣”非但不會自然消失,而且可能變本加厲,變成一顆潛在的“定時炸彈”。

    溺愛下的孩子會形成依賴、任性、衝動、幼稚、沒有恆心、不能吃苦、不能體諒別人等不良的人格品質,溺愛還會使兒童缺乏創新能力,影響兒童創造性思維和個性發展。最後自食惡果的還是家長。

  • 18 # 寧靜育兒

    熊孩子之所以是熊孩子,是因為他的背後站了一群熊家長。總是覺得孩子小,無所謂,長大就好了。可是,孩子怎麼會自己好?有家長做榜樣,有小時候錯誤的價值觀墊底,孩子們怪會看眼色,他如何肯改?他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你的底線就是沒有底線。只要把孩子培養成了熊孩子,做錯的事情,總有別人來糾正。家長看不到,也做不到去給孩子糾錯。就像別人說的,你不教訓他,將來總有人會教訓他。孩子懂不懂事,必須從小培養,更重要的是家長何時不再是熊家長。

  • 19 # 坂本龍魔

    看見這個標題,我突然想起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人:我的姑姥,我姑姥屬於純正的農村婦女,為人豪爽但是特別不修邊幅。但是這也是她可愛的原因。但是,我對她也有恨,恨她養了一窩白眼狼,從老公兒子到孫子都是一幫極品的混蛋,以前跟她們聯絡純是因為我姑姥在中間周旋,雖然不睦但是表面上還過得去,而真正激怒我的是她家的白眼狼,姑姥14年腦袋突然得了怪病,變得異常癲狂到了誰到身邊又打又罵的程度,多次我姥姥老爺送到北京診斷,無果。這個時候真的是考驗親情的時候,她兒子老公竟然可以把我那體態臃腫的姑姥照顧到骨瘦如柴 姑姥得病後我第一次去看她已經縮水了3.4圈了(我本人當兵那時候剛復員,見到人的時候已經到了看見她人就知道沒救了的程度)虛弱的躺在床上,當我姥姥姥爺問她能不能照顧好?這兩個禽獸點頭,說肯定照顧,事後我們回家的路上,我姥悄悄地跟我說:姑姥變成這樣一半是病,另一半就是被家裡三個禽獸害的。為了不讓姑姥鬧,他們三個用鐵線把姑姥捆住,只要不吃飯就讓她一直餓著。更可恨的是她孫子,十歲的小孩,可以在別人面前演孝子,背後可以指著他奶的鼻子說要打死她,唉,姑姥走了這麼些年,真的可以說一天沒享到福,純是活活被氣死的。所以說不要拿熊孩子說事,熊孩子的背後肯定有一個你想把他滅門的家庭存在,我認為只要是家長教育好,讓孩子和自己勇於承擔責任。其實可以避免很多熊孩子事件發生。

    後續:姑姥走了之後他那禽獸老公好像又續了一個但是他兒子嘛……呵呵……離婚了拖著個熊孩子,他們小城裡面是個女的都不想嫁給他。因為什麼?攤上這種人不一定哪天就把自己弄死了誰會去嫁他?現在也斷絕來往了,畢竟姑姥走了以後我們對他們家的最後一點好感也徹底消失,我們已經好幾年不去他家那座小城了。怕丟人!

  • 20 # 我是韋教官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是父母付出巨大努力的過程。在順境當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容易養成驕橫跋扈的性格,最後在得意忘形中墮落和垮掉,這是人性的必然。而在逆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因為生活條件辛苦,反而能激發孩子的潛力,自強自立,充滿進取精神。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之大不言而喻,而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母,什麼樣的父母就養出什麼樣的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美國有一個人非常愛喝酒,每次都會喝得醉醺醺。有一年天空下起了鵝毛大雪,無所事事的他又在家裡喝起酒來,當他喝得正興時酒沒了,於是打算出門買酒。他剛出門沒多久,聽到身後有聲音,回頭一看原來是他的小兒子正跳在他腳印上玩,一步一個腳印學著他的樣子走路。他很好奇的問孩子在幹嘛,孩子回答說在走他走過的路。他猛然驚醒、幡然醒悟:孩子走他走過的路,將來不就像他一樣成為一個醉鬼了嗎?從此以後他痛改前非,決定不再喝酒。正因為他的一個舉動,而改變了孩子的一生。

    什麼是文化修養?正如張榮寰所說,那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 無需提醒的自覺; 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 為別人著想的善良!”通情達理的父母,將來孩子一定是知書達理的;家庭教育好的父母,教不出素養低下的孩子;同樣的道理,家庭教育不好的父母,難以教出有修養的孩子。父母是怎麼樣的人,孩子就會長成什麼樣的人,要想孩子變好,首先父母要變好。

    有些舉動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卻是這些看起來最微不足道的舉動,給孩子帶來的教育卻是最有力量的。好的教育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聰明的父母,都懂得用最細微的小事,引導孩子向學、向善、自律、自強;而有些自以為聰明的父母,常常為了某些小事,與人斤斤計較,看似佔了便宜,對孩子來說卻是最失敗的教育,孩子將來必定也會變成斤斤計較的人。

    善良是所有品格中最優秀的種子,只有善良的種子根植於內心,才能長出善良的果實;只有善良的父母才能教出善良的孩子。父母的善良藏在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你的一舉一動都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做了榜樣,你所做的,也正是孩子將來要做的,你應該明白,行動遠遠比語言更有說服力,你必須先做好,孩子才會變得更好。細節無小事,你的一舉一動都關乎孩子的未來。

    這個時代熊孩子特別多,但熊孩子並不是天生的,是因為父母的缺位和錯誤的教育方式導致的。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孩子犯的錯誤會更多,但很多的錯誤都不是不可饒恕的,甚至有些錯誤還會促進孩子的成長,關鍵看家長如何處置。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影響到孩子未來路上的關鍵選擇,最終影響他們的命運,所以,作為父母別忘了,想要孩子變好,首先我們自己先要變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江油辛夷花在哪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