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雅蘭星空2
-
2 # 瑞之達然
本人覺得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其一,戰國之前,《春秋》《左傳》已經記載的比較詳實,司馬光自己擁有的歷史資料沒有明顯更新,所以無需重複。
其二,作為儒家的繼承者,自己不再重寫《春秋》中的歷史,體現了對孔子的尊重。同時,戰國時期,禮崩樂壞,教訓更多。
其三,也是最主要的,《資治通鑑》主要是為帝王理政借鑑,戰國之後的故事更有借鑑意義。因為戰國之後的故事更為充實、更加細膩,更有趣味、更接地氣。政治制度也接近,後代帝王可以借鑑的經驗教訓更多。
最後,戰國故事更吸引人。戰國時期,群雄逐鹿。兩百多年,風雲叱吒。智者如星,勇者若雨。從這裡寫起更有趣味,也更吸引人。
-
3 # 託土屯山
《資治通鑑》為什麼從"三家分晉"開始寫?
先從三家分晉說起,晉國自中後期開始,卿大夫的勢力越來越大。到了未期,國君的權力也衰落了,一向稱為中原霸主的晉國自此走向衰弱。在公元前633年晉文公時期,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聊把控著晉國的軍政要權。後來六卿的趙把範、中行氏滅掉了。晉國從原來的六卿執政,變成了四卿掌權,這四聊的代表人物是智伯瑤、趙襄子、韓康子、魏恆子。晉出公時期的執政大臣智伯,為了恢復晉國霜業,增強晉國勢力。主張每家都拿出一個萬戶邑獻給公家,智伯先拿出一個萬戶邑獻給公家,韓趙魏三家剛開始都知道,智伯瑤存心不良,自然不會讓智伯這麼做。可是三家心不齊,韓康子和魏恆子因為懼怕智伯的權勢,乖乖地就把士地奉獻了出來,可是三家中的趙襄子卻不答應,很硬氣,所以表示絕不妥協,趙襄子說:"土地是上代留下來的產業,到手的東西說什麼也不能再交出來。"
智伯知到後,非常憤怒,於是,率韓、魏兩家一起討伐趙氏。趙襄子自知寡不敵眾,就帶著趙家兵馬屯守晉陽,(今山西太原)沒多少日子,智伯瑤率領的三家人馬己經把晉陽城團團圍住,趙襄子分咐將士們堅決守城,不許交戰。三家聯軍把晉陽包圍了個水洩不通。拼命攻打,可是過了兩年還是沒有攻下來。
有一天,智伯看到晉陽城東北的那條晉水,忽然想出一個主意,利用晉水淹晉陽,於是,命令士兵在水壩上挖開了個口子,大水就直衝晉陽,灌到城裡去了。一旦晉陽被攻陷,趙氏家族就要毀滅了。眼看,自己幾百裡的趙氐家族就要徹底滅亡的時侯,趙家的謀士張孟談了一條離間計,於是偷爬城牆來到了城外,化裝成士兵進入了魏韓的軍營,他對韓康子和魏恆子剖析了眼前的形勢,說明一旦趙家被滅,韓、魏兩家接著也要遭殃。
韓,魏在說服下,倒轉矛頭、並放水倒灌智伯軍營,大敗智伯軍,智伯被抓殺,韓、趙,魏並盡滅智氏宗族,瓜分其田地。史稱晉陽之戰,為日後,"三家分晉"奠定了基礎。前375年,韓、趙、魏,又把晉國留下的其他士地也瓜分了,晉國徹滅亡,這就是"三家分晉"。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派遣使者去見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們三家封為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認也沒用,只有好把三家正式封為侯,加上同時代的秦、齊、楚燕四個大國,歷史稱為"戰國七雄"。
那麼《資治通鑑》為什麼從"三家分晉"開始寫呢?
首先,《資治通鑑》是以以戰國時期為開端的。而戰國開端標誌性的事件就是三家分晉,它成為了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分界點,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滅亡了,韓、趙、魏再加上同時代的秦、齊、楚、燕四個大國,七雄兼半的戰國序幕拉開了。
其次,由於三家分晉事件得到了周天子的預設,司馬光認為這是一次真正禮崩的開端,是對君臣之禮規的徹底破壞。因此把三家分晉當作分水嶺的事件,作為整部鉅著的開篇點。是最佳的選擇。
-
4 # haoshise
1.戰國是從三家分晉開始的。
2. 周天子自己開了一個不好的頭,分封三家為諸侯。 3.起了一個不好的頭。從此之後,周天子完全控制不住場面了。 4.對統治者有很大的借鑑意義。 以上個人觀點。其實司馬光在第一卷的一段評論說的蠻好了,大家可以看看。
-
5 # 俚言雜談
北宋史學大家司馬光的鉅著《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史書。他從三家分晉開始寫起,是有緣由的。
《資治通鑑》的撰寫歷經19年,跨北宋英宗、神宗兩朝,最終成書於公元1084年(北宋元豐七年),全書共294卷,約300多萬字 。那時當政的皇帝是宋神宗趙頊。南宋學者胡三省在《新注資治通鑑序》中雲:
宋朝英宗皇帝命司馬光論次歷代君臣事蹟為編年一書,神宗皇帝以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賜名曰《資治通鑑》,且為序其造端立意之由。可見,因為得到了皇帝的認可,《資治通鑑》可算是中國的第一部官方修撰的編年體史書了。編年體史書,即是按照年月日順序書寫各個重大歷史事件的書籍。另外,之前那部很有名的《史記》,屬於紀傳體,是按照人物為欄目撰寫的。
在三家分晉之前,屬於春秋時代。在司馬光所處的時代,記載春秋時代的編年體史書(非官修,體例也不完善)已經有了,比如春秋三傳:《春秋左氏傳》、《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公羊傳》。
《春秋》是孔子整理並修訂的魯國的史書,也是留存下來的為數不多的那個時代的珍貴記錄。在宋代,孔子早已被奉為聖人,《春秋》也已早已成為儒家的經典。司馬光自知自己的斤兩,無論如何,他也不敢聲稱自己是在接續聖人的經書。
孔子以後,為《春秋》做註釋和解說的人很多,他們為了闡明《春秋》的記述,往往選擇一些歷史事件然後串聯成文,就叫做傳。經過歷史的檢驗,後世普遍認可的傳有三部,即《春秋左氏傳》《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公羊傳》,它們分別代表著儒家的不同流派。
司馬光退而求其次。他認為,《春秋》的傳,實際上就是編年體的史書,他接著《春秋》的傳,續寫下去,就沒有毛病了。司馬光的心思,宋代的學者早已知曉。與司馬光相熟的宋代歷史學家劉恕,在《資治通鑑外紀·序》中說:
恕蒙闢置史局,嘗請於公曰:公之書不始於上古或堯舜,何也?公曰:周平王以來事包《春秋》,孔子之經不可損益。曰:何不始於獲麟之歲?曰:經不可續也。恕乃知,賢人著書尊避聖人也如是,儒者可以法矣。恕就是劉恕本人,公就是對司馬光的尊稱。獲麟之歲,即公元前481年(魯哀公十四年),是孔子的《春秋》脫稿的日期。也就是說,孔子《春秋》的記述到此為止。可見,為了尊避聖人孔子,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就得從三家分晉開頭了。當然,也是因為三家分晉標誌著戰國時代的開始。
稍後的大儒王應麟,就是編撰《三字經》的那位。他也曾經在《通鑑答問》中寫道:
或曰:《通鑑》何以不續《春秋》?曰:《春秋》經也,《通鑑》史也,經不可續也。《左氏》終於智伯,《通鑑》始於三晉,蓋以續《左氏》也。王應麟認為,司馬光是接著《春秋左氏傳》寫的。大概,當時學界普遍推崇三傳中的《春秋左氏傳》吧。無論如何,司馬光本人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
司馬光是正統的儒生,他寫《資治通鑑》的目的,是為了獻給當朝皇帝備做前車之鑑。所以,他謹慎小心,維護封建法禮的正統,不敢觸碰孔子的光環,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後世的學者,也是有樣學樣。其中,清代學者畢沅編撰的總計220卷的《續資治通鑑》最為有名。當然,以畢沅本人的學力,比起司馬光來,就遜色多了。
-
6 # 文化點心
這個問題說法很多,其實答案並不複雜,司馬光在開篇已經把原因講透了。他想告訴後來的統治者,國家治理,核心問題不過兩條,一是政治秩序和規矩,二是用人。政治秩序和規矩是根本,先立好了,然後選擇德才兼備的人去抓工作落實就是了。
《資治通鑑》是帝王的教科書,是為治理國家提供歷史借鑑的,而“三家分晉”的故事,恰恰是因為周王朝不講政治秩序和規矩,智氏不能正確使用人才,導致國破家亡的。這一血的教訓,正是一個絕佳的反面典型,以此開篇說服力強,更能起到畫龍點睛、振聾發聵的效果。司馬光作為政治家和史學家,慧眼獨具,以此開篇可謂用心良苦。所以他在此篇中竟然不惜筆墨,用了兩段1678個字的篇幅來說明這兩個問題,這在他以後的評論中是少有的。
一、以“三家分晉”的故事大講政治秩序和規矩的重要性。在這個問題上司馬光好像有點迫不及待,對“三家分晉”的結果只說了一句“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接著自己竟滔滔不絕地先演講了1265個字。他說,皇帝的職責中最重要的是維護禮教,禮教中最重要的是區分地位,區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禮教就是法紀,區分地位就是君是君臣是臣,名分就是公、侯、卿、大夫等官爵等級。他還搬出孔子的話,“天尊貴,地卑微,陽陰於是確定。由低至高排列有序,貴賤也就各得其位。”這是說君臣之間的上下關係就像天地一樣不能互易,等等。這些就是政治秩序和規矩,是一個國家賴以存在和長治久安的根本,絕對不能亂,否則,國將不國,一切玩兒完。
為了印證這一觀點,他便將周王朝的功過是非細數起來:周王室的地盤本來只有京畿那點小地方,人口也很少,可經過了幾百年,一直是天下的宗主,即使是晉、楚、齊、秦等強國也不敢凌駕其上,就是因為周王一直保有天子的名分,也就是說政治秩序和規矩立得牢固下級不敢放肆。但從周幽王、厲王失德之後,諸侯個個不聽招呼,政治秩序和規矩逐步遭到破壞。晉國的三家大夫竟然瓜分了晉國,他們還想升級當諸侯,到周天子這裡來要這個名分,這也說明他們還是害怕原來立下的政治規矩的,不然的話,他們完全可以不來請求周天子的批准,自立為君就是了。現在好了,你周天子不僅不號令天下、派兵征討他們,反而同意了他們的要求,這就使周王朝僅有的一點名分也守不住了。所以晉國三家大夫成為諸侯,並不是晉國三家破壞了政治秩序和規矩,恰恰是周天子自已破壞的!上下都不守規矩了,天下不就大亂了嗎?周朝的滅亡還有什麼疑問、可惜的呢?
發了這通議論之後,司馬光才切入歷史,將時間拉到五十年前,細述“三家分晉”的過程。
二、以智伯失敗的教訓大講選拔使用人才的原則。五十年前,掌控晉國大權的有智氏、魏氏、韓氏、趙氏四大家族,漸漸地,智氏強大起來,成為實際的執政家族。智氏大夫名叫智宣子,他老了要選繼承人,看好大兒子智瑤。有人反對說,智瑤雖然能文能武,強毅果決,頗有賢名,但卻有一個最大的弱點,缺乏仁德之心,他不能施行仁政,恐怕會害了智家,但智宣子不聽。智瑤繼位後,果然剛愎自用,處事強霸,一意孤行,不講仁德,對趙魏韓三位大夫根本沒看到眼裡,不僅隨意輕漫侮辱,還強迫他們獻出部分土地。韓、魏兩家表面答應,實際心中不服,以緩兵之計尋找機會,可趙家堅決不同意。智瑤惱羞成怒,挾迫韓魏攻打趙,結果反被趙魏韓三家聯合將他滅了。而在這個過程中,趙家卻在選擇接班人的問題上謹慎非常,選擇了最有德行的趙無恤,並且始終以德服百姓,在智伯圍攻趙城的時候,軍民同仇敵愾,最終取勝。
司馬光講完這個故事,立即又展開了長達413字的演講性評論。他說,智瑤的滅亡,在於才勝過德。世俗的人不懂得才和德的區別,一概認為是“賢能”,那可是大錯特錯了。“才”是指聰明、明察、堅強、果毅;“德”是指正直、公道、平和待人。才,是德的輔助;德,是才的統帥。這兩者的關係一定要搞明白了,在選拔使用人才的時候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促進各項事業的發展。世上一般有這麼幾種人,德才兼備的是聖人;無德也無才的是愚人;德勝過才的是君子;才勝過德的是小人。治國選才的原則是,聖人當然最好,但哪有這麼多聖人,所以就要找君子一類的;如果用小人,那還不如用愚人。為什麼呢?愚人儘管想作惡,沒那個本事,惡不到哪裡去。小人恃才作惡,那可就不得了,他有足夠的智謀和力量來逞兇施暴,就像惡虎添翼,危害更大!所以,國家的亂臣奸佞,家族的敗家浪子,因為才有餘而德不足,導致家國覆亡的多了,不光智瑤一個啊!所以如果能審察才與德兩種不同的標準,知道選擇的先後,又何必擔心家國不治呢!
司馬光強調過來強調過去,苦口婆心的目的,無非是想告訴後來的統治者,一定要注重選拔任用德才兼備的人,這可是國家興亡的核心大事兒啊!
三、如果還要加上一條為什麼要從“三家分晉”寫起的原因,有一點也很重要,那就是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此之前,周王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國家管理體制與現在西方的聯邦制相似,正是從“三家分晉”為起點,周王朝雖然還存在,實質上已經名存實亡,中國進入了戰國時期,經過不斷你爭我奪的整合,最終完成了國家統一,中國從此走向了中央集權統治體制下的帝王時代,郡縣制代替了分封制,並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無疑,“三家分晉”可以看作是中國社會國家管理結構發生重大歷史性變革的分水嶺,這個故事又是如此地契合了司馬光想要表達的治國理念,將此作為開篇就不難理解了。不惟是巧合,這也許是歷史的宿命吧!
-
7 # 畫月成眉
《資治通鑑》是由北宋司馬光主持編撰的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典籍,書中記載的歷史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起,到後周顯得六年(公元959年)結束,共1362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冊封晉國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事件。那麼,為什麼《資治通鑑》要從三家分晉開始寫起呢?
首先,三家分晉事件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中國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的分水嶺。代表著一箇舊的社會制度的結束,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的開始。是中國奴隸社會徹底瓦解,封建社會正式形成的標誌。
在殷商和西周王朝,中國是奴隸社會。政治上採取分封制,天子把王族、功臣和前朝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去做諸侯,諸侯要服從天子的統治,按照天子制定的禮樂制度行事。在經濟上採取井田制,即天下土地歸天子所有,諸侯可以使用和繼承,但不能轉讓和買賣。
隨著周王室的衰微,禮崩樂壞,以及社會的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到了春秋時期,井田制逐漸瓦解,導致分封制崩潰,新興的封建地主階級興起。魏、趙、韓三家分晉時,中國奴隸制正式畫上句號,退出歷史舞臺。土地私有制出現,新的封建經濟基礎隨之產生,中國正式進入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的封建時期,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
其次,《資治通鑑》是“專取關國家興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司馬光的原話)。可以說《資治通鑑》並不完全是一部記錄歷史的書籍。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的主要目的是總結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以給後世統治者提供歷史參考,使他們能夠從歷史事件中汲取經驗和教訓,從而提高治國安邦的能力和水平。
所以,《資治通鑑》是隻記錄有借鑑價值的同一種社會制度下的史實。那些已經被歷史淘汰了的舊有的東西,比方說西周時期的禮樂宗法制度等等,既然沒有了借鑑的意義,也就沒有必要再浪費筆墨,把它們記錄進去了。再加上統治者平時學習的時間和精力也很有限,所以必須萃取精華中的精華。
另外,也有很多人認為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是續寫《左傳》。《左傳》也稱《春秋左氏傳》,是春秋末年魯國的左丘明為《春秋》做註解的一部史書。《春秋》是中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以記錄魯國諸侯、大夫、華人等失禮非禮之事為主,兼記其他諸侯國史料。可以說不是一部全史。它的截止時間是公元前468年,而《資治通鑑》是從公元前403年寫起的。只能說《資治通鑑》的敘事方法借用了《左傳》的,跟續寫《左傳》完全是兩碼事。
補充一下,按照周王朝的宗法等級制度,階級晉升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分晉的魏斯、趙籍、韓虔本是諸侯國晉國的卿大夫,是隸屬諸侯晉國公的。他們分割晉國公室在前,倒逼周威烈王冊封在後,這在周王朝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三家分晉代表著禮樂宗法等級制度的徹底崩潰。
-
8 # 公元前
說起三家分晉,我們得從春秋晚期的晉國執政大臣智伯說起。
晉出公時期的執政大臣智伯,為了恢復晉國霸業,增強晉國實力。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來歸給國家,智伯先拿出一個萬戶邑獻給國家。韓趙魏三家都知道,智伯存心不良,自然不會讓智伯這麼做。可是三家心不齊,韓康子和魏恆子因為懼怕智伯的權勢,乖乖地就把土地奉獻了出來。
可是三家中的趙家的趙襄子卻沒有這麼做,很硬氣,所以明確絕不讓步。趙襄子說:“土地是祖先留下來的,到手的東西說什麼也不能再交出來。”
智伯知道之後非常憤怒,所以率韓、魏兩家一起討伐趙氏。趙襄子自知寡不敵眾,就帶著趙家兵馬退守晉陽(今山西太原市)。沒過多久,智伯瑤帶領的三家人馬把晉陽城團團圍住。趙襄子告訴將士們堅決守城,不許出兵。三家聯軍把晉陽包圍了個水洩不通,拼命進攻,但是兩年過去依然沒有攻下來。
有一天,智伯看到晉陽城東北的那條晉水,突然想出了一個主意:運用晉水淹晉陽,所以,下令兵士在水壩上挖開了一個豁口。激流就直衝晉陽,灌到城裡去了。
一旦晉陽被攻陷,趙氏宗族就要滅亡。眼看自己幾百年的趙氏宗族就要徹底完蛋了。也就在這個時候,趙家的謀士張孟談想到了一條離間計,所以偷爬城牆來到了城外,化裝成兵士進入了韓魏的兵營,他對韓康子和魏恆子分析了眼前的形勢,說明一旦趙家被滅,韓、魏兩家跟著也要遭殃。
在張孟談極力說服下。韓、魏兩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兵營,大破智伯軍,智伯也被三家的軍隊逮住殺了。韓、趙、魏為了根除後患,盡滅智氏宗族,分其土地。史稱“晉陽之戰”,為日後“三家分晉”奠定了基礎。
《資治通鑑》為什麼從“三家分晉”寫起。《資治通鑑》是以戰國時期為背景寫的,而戰國初期的標誌性事件就是三家分晉。“三家分晉”成為了中國春秋時代和戰國時代的分界點。春秋五霸之一的晉國滅亡了,韓、趙、魏再加上當時的秦、齊、楚、燕四個大國,七雄爭霸的戰國序幕揭開了。
-
9 # 假裝思考的大陀
第一個原因,《資治通鑑》之前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左傳》寫到了晉國智伯滅亡,所以《資治通鑑》從三家分晉開始寫起,算是續上了《左傳》。
第二個原因,這一年的韓趙魏三家分晉,在司馬光看來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開篇第一句話:“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翻譯成白話:周威烈王正式任命韓趙魏為諸侯,也就說韓趙魏分晉得到了周朝統治者的官方承認。
緊接著,司馬光詳述了個人的看法,一言以概之:禮崩。周朝傳承接近八百年的名分與等級制度,在這一年被徹底的破壞了,而破壞者正是威烈王姬午本人。誠然,當時的周王室已經衰微,對於諸侯僅有名義上的君主身份。不過由於天下大諸侯眾多,相互制衡,誰如果跳出來不遵王命,也得掂量掂量天下沸沸之聲。但周王自己跳出來,承認了分晉的合法性,其他人還能說什麼呢?於是,各個諸侯逐漸不再把王命、名分的分量看得很重了。
我們現代人看這段,總會覺得“禮”這個字哪有那麼大的力量。可看一件事,得考慮到大的環境。在那個年代,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是沒有的。人們一出生就被灌輸各種等級的概念,周朝以及周天子在那時是天下唯一的正統。突然有一天,這個正統自己廢掉了制定的禮器,認同了三個士大夫分拆自家主人的行為。這等於釋放了一個訊號,天下,從此拳頭大的說了算。
於是,從這一年開始,天下共逐其鹿。
https://www.toutiao.com/i6784283658833363460/
-
10 # 浮華的滄桑
公元前403年,魏斯、趙籍、韓虔三位晉國權臣的勢力漸強。此時的周天子雖然名義上是天下共主,實則卻沒人把他當回事。眼見強臣跋扈,他只能順其所好,給他們加官進爵,封他們為一方諸侯。
數十年過去,這些諸侯的子孫們把晉國的國土也給瓜分了,只留給國王晉幽公一片芝麻大的土地(即便這樣也算給足面子了),晉國名存實亡。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晉”的故事。
1/6《資治通鑑》僅僅是一本歷史書嗎?
一千多年後,北宋的司馬光把這個故事寫進了《資治通鑑》,並作為這本偉大的編年體史書的開篇。通常認為,“三家分晉”是中國從春秋爭霸步入戰國時代的轉折點。司馬光寫《資治通鑑》,並沒有按照傳統史學家的思路,從什麼三皇五帝,或歷朝歷代的開國之君說起,卻偏偏選中這一事件為開頭,究竟是為什麼呢?
司馬光
眾所周知,司馬光不僅是一位歷史學家,也是一名傑出的政治家。當年他在黨爭中敗給了王安石,辭官回鄉,在家一呆就是十五年,“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旋踵而忘”,將全部精力用於寫就這部皇皇鉅著。
司馬光寫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給未來的皇帝充當教材。所以,寫歷史並不是他的初心,司馬光更希望的,是皇帝能透過這本書鑑往知來,吸取教訓,遠離身邊的小人。
今人讀《資治通鑑》,很多人只把它當做歷史故事來讀,卻很少意識到,它其實是一本政治教科書,作者想要告訴你的,遠不止歷史那麼簡單。
2/6 令孔子嚮往的朝代
說起春秋戰國,我們必須回到它的源頭——周朝。周朝是中國歷史上壽命最長的朝代之一,統治時間長達八百多年。今天的華人,對周朝其實很陌生。
我們主要是透過儒家經典,瞭解到這個朝代的。孔老夫子讚美周朝,推崇周朝的制度,後世的儒家也把周朝捧為治世楷模。總之,周朝在史書典籍裡頭是神一般的存在。
然而,只要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周朝到了中後期,周天子不過是一個擺設,早就失去了對天下的控制。到後來更是被諸侯們所脅迫,連發號施令的資格也沒有了。所以,周朝能夠“續命”那麼久,並不是因為自身有多強大,而是當時的諸侯暫且沒這個膽子,或者沒這個魄力,把孱弱的周天子趕下臺罷了。
不過,在一開始的時候並非如此。想當年周武王定鼎天下,分封諸侯,大夥還是挺聽話的。周武王把土地分給一起打天下的親戚和弟兄們,未經他的允許,誰也不得擅自擴大領地。所以從名義上,全天下的土地都是周王的,正所謂“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些諸侯雖然獲得了不少土地,但他們真正能夠掌控的,僅僅是一座城而已。所以對早期的諸侯而言,城邦就是他們的全部,一座城,就相當於一個國家。城內的人叫做“華人”,城外的人叫做“野人”。
西周時期,諸侯們尚能相安無事。這一方面是因為各自的實力還不夠強大,另一方面則由於宗法制的約束,大家畢竟是親戚,如同一個大家族裡的兄弟姐妹。而周王室呢,就相當於大族長,講話還是很有分量的。
3/6 禮崩樂壞的時代
但正如俗話所說的:“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認不到”。隨著諸侯的子孫越來越多,他們彼此的感情便愈加淡薄,逐漸就開始六親不認了。更糟糕的是,周王東遷至洛邑之後,周天子的領地小了許多,在古代,土地就意味著話語權,曾經的周天子“王畿千里”,現在卻連“百里”都沒有了,而且還是諸侯們施捨給你的。這樣的天子,還指望別人怎麼尊重你呢?
周王室衰落的另一個原因是,西周時期,王室不僅是天下共主,還負責為各地諸侯抵禦西方部落,比如犬戎的進攻。可自從王室東遷後,昔日的保護人成了被保護人,難免看人臉色。而諸侯則在王室領地的周邊大肆擴張,他們打著征服蠻夷的旗號,四處開疆擴土,所佔領的土地,也遠遠超出了當初受封的許可權。久而久之,諸侯們的利益衝突日趨尖銳,競爭的遊戲規則也不得不改變。
王道衰微後,中國迎來了春秋時代,齊桓公作為第一代霸主,其後相繼有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等霸主,這是我們從初中起就熟悉的。
齊國位於山東,其先祖乃太公望呂尚。晉國統治者是周王室後裔,本來以山西為根據地,後向南擴張,佔據了今天中原地區的核心地帶。
從齊桓公到晉文公,兩者有個共同點,雖身為霸主,但他們對於周王室,總體上還是比較尊敬的,不曾做出什麼僭越的事情。
不過,由於晉國的地理位置,它不得不面對西方的秦國,和南方的楚國這兩大強敵。尤其是楚國,諸侯之中,屬楚國的地盤最大,國力最盛,楚國與齊晉兩國頻頻交戰,楚國甚至一度從湖北打到河南。某種程度上,這也成了齊晉兩位霸主尊奉周天子的重要原因,在時人的觀念裡,華北是天下中心,齊晉拱衛周天子,師出有名。而楚國地處偏僻的南方,被中原諸侯視為邊緣旁支,沒有問鼎的資格。
對晉國形成威脅的另一個國家,是新興的秦國。早在晉惠公執政期間,晉國曾被秦國擊敗,還割讓了黃河以西的領土。這件事對晉國統治者的打擊很大,戰爭的殘酷使他們意識到,若想戰勝鄰國,就必須解決兩個棘手的問題:財源與兵源。
所以,自戰爭失利後,晉國的統治者就鼓勵人們去開墾荒地,這些開發者即包括住在城內的“華人”,也包括城外的“野人”,隨著土地的擴張,晉國就能向新開墾的土地徵稅,還從拓荒者中徵召士兵,壯大自己的軍隊。
除了以上這些舉措,晉國所做的另一項制度創新,是在新開墾的地區設立郡縣,由國王直接管理。沒錯,這就是後來秦郡縣制的雛形,而最早的實踐者不是秦國,而是晉國。
4/6 打造國家機器
晉國國君為何要直接管轄土地?理由很簡單:徵更多的稅。
過去,諸侯在各自的地盤上,實行著周朝封建制的統治方式。國王把土地封給親戚或功臣,他們在領地上享有很大的自主權,有學者把這種情況稱為“二次封建”。在這一制度安排下,統治者比較省心,只需要坐地收租就行了。但如此一來,他能徵到的稅也不多,畢竟,誰願意把兜裡的錢掏出去呢?
晉國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一方面是依靠內部殺戮,清洗了大量公室宗親。另一方面則透過鼓勵開墾新地,扶植了不少血緣較遠的“卿族”。所謂卿族,就是晉國統治者的遠支親戚,還包括一些外姓家族。日後,這些卿族逐漸成為影響晉國政治的中堅力量。
當然,公室與卿族之間的鬥爭是個漫長的過程。到了晉文公時期,開始實行三軍六卿制。所謂“三軍”,即指上中下三軍,而六卿是管理三軍的長官。當初晉文公流亡外地時,主要是依靠這些外姓“卿族”的支援。作為回報,晉文公讓其中的十一個世族把持軍隊,並且輪流執政。
晉文公設計這套制度的初衷,是想讓國家的發展成果與貴族們分享,從而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然而,這也引起了貴族與公室,乃至貴族與貴族之間的長久爭鬥。晉文公死後,晉國公室的地位每況日下。半個多世紀後,晉國的政治已完全掌握在六大卿族的手中。
其實在其他國家,也發生著類似的故事。原先的公室成員,紛紛被新崛起的貴族殺害,而各國的統治者則效法晉國,將原有的“二級封建“秩序逐一打破,嘗試建立動員力量更強的集權統治。
5/6 三家分晉
在長期的政治內耗中,晉國終於走到了盡頭。公元前455年,晉國倖存的三個大家族——趙、魏、韓瓜分了智氏的土地,建立了各自的政權,它們分別成為了後來的趙國、魏國與南韓,春秋時代宣告落幕。
三家分晉後,三國依然面臨著嚴重的軍事威脅。尤其是魏國,三國之中,屬魏國實力最強,故也承受著較大的軍事壓力。擺在魏國面前的路很尷尬,它夾在趙韓兩國之間。趙國可以向北擴張,南韓能夠向南擴張,而魏國只能向東西兩側進攻,兩頭都不是好惹的主,尤其是秦國,魏國難免得去啃這塊硬骨頭。
所以,魏國的首要任務,是把自己從傳統的封建國家,變成集權化的官僚國家。只有這樣,才能和四周的強敵抗衡。所以在各國之中,魏國率先採納了法家的建議,魏文侯當政期間,任命李悝為相,實行變法。
李悝變法的核心,是取消貴族對統治階層的壟斷,用能力考核來選拔官員。另外,李悝還取消了井田制,對士兵進行考核與獎懲,以提升軍隊的戰鬥力。經過李悝變法,魏國逐步完成了向官僚制的過渡,並稱為戰國之中,第一個享受“改革紅利”的國家。
改革家李悝
魏國的崛起,讓諸侯們找到了一把促進國家富強的“鑰匙”。即透過變法,強化君權統治與社會動員能力。法家思想得到了各國君主的推崇,它的實質是一種赤裸裸的功利主義,即用物質激勵打破原本有宗族、禮法、血緣所維繫的秩序,調動全民建功立業的積極性,併為君主所利用。
隨著李悝變法大獲成功,各國在發展路線上取得了共識。眼下他們要解決的,不再是國家該往何處去的問題,而是如何發展的問題。既然富國強兵是大家唯一的目標,則能夠以最短的時間,最小的代價實現這一目標者,便能成為最終的贏家。
至於結局我們都知道了,戰國七雄之中,由於秦國貴族的勢力最小,較少受到宗族、禮法和血緣關係的羈絆。加上秦國地處偏遠,民風彪悍,歷代君主把商鞅改革一以貫之加以實行,成就了統一大業。
6/6 總結
然而,秦帝國崛起的源頭,其實在魏國,或從更長遠的角度看,是在晉國。
常年的征伐,讓地處“四戰之地”的晉國,率先拋棄了“禮樂仁義”的道德規範,毅然選擇了一條功利主義的道路,或者用政治學術語來說:國君用“工具理性”替代了“價值理性”,將社會打造成一臺生產機器,而不再是一座田園牧歌式的“大家庭”。包括剷除公室、擴張領土、郡縣管轄等措施,它們讓國王不再是臣民們的大族長,而是成為國家的總司令,總指揮,是全體國民的CEO。
不過,發展的成本是巨大的。變法讓各國嚐到甜頭的同時,也使它們陷入到了“囚徒困境”之中,不改革,你就會被他國兼併。而一旦實行改革,你就必須征伐四方,消耗更多的人力物力,而最終你得到的,可能少之又少,甚至得不償失,因為你的對手比你更拼命,更兇狠,更不怕死。
“三家分晉”作為戰國的開端,其更深遠的意義在於,它開啟了一個可怕的邏輯鏈條,激情、野心、權力和慾望被徹底釋放,並註定了這場殘酷競賽的結果,只能有一個贏家。所以,司馬光才會把“三家分晉”,作為治亂分野的起始,當遊戲規則改變的時候,舍王道而取霸道,將使多數人從牌桌上出局,並付出相應的代價。
-
11 # 梅溪沐雪客
關於《資治通鑑》是從三家分晉開始寫的問題,我透過查閱《資治通鑑》等歷史典故,我認為是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本書是從戰國開始寫,而三家分晉是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二是三家分晉事件之後,周朝先王創下的禮教到此蕩然無存。具體分析如下:
圖片:三家分晉
一、三家分晉是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三家分晉,指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公元前633年開始,晉文公設定了六位卿大夫,由他們掌管晉國的軍政大權。
圖片:三家分晉
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起了紛爭。後來趙先把範、中行氏滅掉,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
這個事件就叫做三家分晉,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是春秋戰國的分水嶺。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南韓躋身強國之列,戰國七雄齊國、楚國、燕國、南韓、趙國、魏國、秦國的格局正式形成。
圖:資治通鑑
二、周朝先王創下的禮教到此蕩然無存司馬光曾說過:我知道天子的職責中最重要的是維護禮教。《春秋》一書貶低諸侯,尊崇周王室,儘管周王室後面慢慢衰落了,但是書中的排序仍然在其他諸侯之上,由此可見孔聖人對於禮教的重視和遵從。
現在晉過的三個大夫把國君當作糞土,公然瓜分了晉國,作為天子的周王不派兵討伐他們,反而對他們加封爵位。他們向周天子請求封為諸侯國,周天子竟然批准了,趙、魏、韓這三家就變成是奉周天子命令,而成為諸侯的,誰又能對他們加以討伐呢!
圖:周天子
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說到:晉國三家大夫僭位成為諸侯,並不是晉國三家破壞了禮教,而是周天子自己破壞了周朝的禮教啊。
綜上所述借《易經》裡面說過一句話:“行於霜上而知嚴寒冰凍將至。”從三家分晉這個事情來看,周朝先王創下的禮教到這個事件就蕩然無存了,因此從三晉分家這個事件開始寫,這個事件又是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因為這本書相當於從戰國開始寫了。
圖:周王朝等級示意圖
-
12 # 簡秋習文
一部歷史類書籍的開篇,按理說應該是個什麼元年吧,但是《資治通鑑》的開篇就是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開始的,這一年,發生了韓趙魏“三家分晉”。
《資治通鑑》為什麼會從這“三界分晉”開始呢?
因為《資治通鑑》不是史官的史書,而是政治家的史書。
《資治通鑑》是政治家編寫的史書,而不是史官編寫的史書,“資治”(意思為致治;資助修治)二字就是重點。
司馬光的政治觀點——穩定從歷史事件來看,智襄子的滅族,晉陽之戰的規模堪比長平之戰,值得大書特書,但是周威烈王把韓、趙、魏三大家族的族長封為諸侯,確立了他們的合法地位,這個後果更是讓“禮崩樂壞”,進一步讓周朝“封建”制度土崩瓦解。
周朝是真正意義上的封建制。所謂封建,就是分封和建國。
武王伐紂,滅掉商朝,建立周朝,把親戚和功臣分封到天下各地,讓他們帶著各自的家族和部署各自打理自己的小王國。
周公旦治禮作樂,孔子的“克己復禮”,復的就是周公旦建立的禮樂制度,儒家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貴族階層實行嫡長子繼承製,然後這樣世代傳傳襲。
因為層層的分封關係,各種大宗和小宗錯綜複雜,在整個“天下”構成了一張龐大的親屬關係網。
在這樣的宗法關係裡,國政就是家政,政治關係就是親屬關係。
每個人都處在這個網的某個節點上,要想天下太平,就要每個人都各安其職,履行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不要有非分之想。
韓、趙、魏、智四個家族名義上還聽從晉國國君的命令,但實際上早就架空了晉國,根本不把晉國放在眼裡,包括孔子的魯國,“三桓執政”也是一樣的道理。
那現在韓、趙、魏三大家族聯手消滅了智襄子,這個做法完全就是“禮崩樂壞”的體現。
作為周天子,還對給了他們“官方認可”,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助紂為虐”,那天下更加“君不君臣不臣”了,更加沒有禮制法度了。
在司馬光看來,周威烈王的分封,比“三家分晉”的意義更重要。
所以,《資治通鑑》作為一部由政治家操刀,意圖在於“資治”的編年史,一開篇就讓儒家意識形態成為主角,開宗明義地講出一個國家最應該有的核心訴求——穩定。
----------END-----------
-
13 # 海天玄宇
歷史源遠流長
司馬光想從哪裡開始就從哪裡開始,既然他從三家分晉開始,那我們就按照他從三家分晉這個事實去分析,對與錯,也只是借鑑作用,省得老夫子司馬光一激動從棺材板裡跳出來:原來皇帝沒了!
司馬光寫作《資治通鑑》的目的就不是給普通百姓看的,它是給帝王看的,是“教育”帝王的史書,廣泛一點來說是教育帝王將相,也就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史書。它的想起到的作用就是維護封建統治穩定。所以我們就從這個角度出發去分析吧。
資治通鑑
一、既然是以史為鑑,那麼史料就要充實,春秋戰國開始的東周各國都有史官,史料可以互相印證,所以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而以三家分晉為標誌的戰國對於統治者更有借鑑意義,它與當時司馬光寫作時期的社會制度相對接近,更有借鑑意義,否則拿原始社會或者奴隸社會來比較不妥當;
二、宋朝是趙匡胤建立起來的政權:趙宋,在宋朝的百家姓裡,趙錢孫李,老趙家排第一,那麼歷史上老趙家啥時候風光呢?顯然是韓、趙、魏時期的趙國,也就是從三家分晉開始。這從老趙家開始,到宋朝的老趙家結束的史書,有頭有尾。
宋太祖趙匡胤
三、三家分晉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重大事件,自從這個事情發生以後,周王室的禮教就徹底壽終正寢了,戰國的慘烈兼併戰爭拉開了序幕,它對統治階級是有著非常好的借鑑意義。君要有君的樣子,臣也要有臣的樣子,否則君就不是君了,臣也不是臣了:周天子不該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不承認他們分晉的合理性,而應該號召天下去征討他們三家,再建晉國。
四、唐太宗李世民說: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所以說司馬光也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寫作《資治通鑑》:將歷史作為一面鏡子,從而看出歷史的興衰;以人為借鑑,即將其成敗得失,引以為鑑,以免重蹈覆轍。
歷史是一面鏡子
今天我們來看《資治通鑑》依然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卻不能全盤接受,因為它畢竟有歷史的侷限性以及階級侷限性,但以史為鑑的分析方法是值得讚揚的,歷史裡的事,說是故事也好,說是史實也罷,都是給現在活著的人看的,否則還有什麼其他意義比這還重要呢?
司馬光和資治通鑑
回覆列表
2,“三家分晉”是春秋和戰國的分水嶺。是天下風雲突變的年代,從他開始更能凸顯其資治通鑑的意義內涵,通古覽今,警後世
3,國勢勢危,肇始內爭,亡國亡權,失之禮崩。司馬光欲以史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