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國電玩咖
-
2 # 九尾讀正史
不是因為宿命,是因為小說,羅貫中愛怎麼寫就怎麼寫。
龐統死於落鳳坡,孔明故於五丈原。
《三國演義》中,龐統騎的盧馬過落鳳坡,知道此地叫落鳳坡時便知此為不祥之地。
原文:“此地名為落鳳坡,吾道號鳳雛,不利於吾,當速退!”
然而亂箭齊下,龐統活活被射成了刺蝟。
為什麼龐統會死於落鳳坡,是小說家為故事的傳奇性而做的修改。那歷史上真實的龐統是怎麼死的呢?
歷史上的龐統作為劉備的正牌軍師,同樣也是死於弓箭,只不過是攻打雒城時被“流矢”射中,不幸身亡。只能說龐統的運氣實在太差,不小心中了一箭,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
諸葛亮死於五丈原,在《三國演義》中還有精彩的“七星燈”一節,只不過被魏延踏滅了燈,諸葛亮只能感嘆天命如此。這裡也是小說家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做的新增。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是在第四次北伐期間,病死在行軍大營裡。
由於古代醫療條件極不發達,所以在古代,現在人看起來小的不能再小的病也可能要了古人的命。諸葛亮積勞成疾,患病去世,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
3 # 老龔166916589
諸葛亮的死。死於六出祁出的五丈源。做到為幼主鞠躬盡瘁。
可是六出祁山,按手下現有兵馬,戰將實力,想幹什麼呢?他有沒想到能打得過曹魏嗎?能夠統一北方嗎?為了六出祁山絞盡腦汁,身心絞碎,拼著老命累死在沙場,他這樣做終究有什麼以圖和目的。
-
4 # 天山月3
所謂宿命即"生死由命,富貴在天",亦可解為,"萬事由來天定,空多神算奇謀"。宿命論在哲學上是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之上的,相信天命和主宰,把一切交給命運去安排。諸葛亮和龐統二人看來是不相信宿命的,依演義說,龐統不顧諸葛亮夜觀乾象之說,堅持進兵攻取雒城,結果遭人埋伏,中箭而亡。若他相信不可進兵之說,斷不會去冒險幹這個事。諸葛亮六出祁山也不相信宿命而說,不然何以解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說?儘管二人敢與命運抗爭,但終久逃不掉命運之神的安排。龐統四十一,諸葛五十四,各安天命,亦即宿命的安排。從人生的宏觀來看宿命也許真的存在,一切皆由命,半點不由人。若從微觀上看,人的主觀能動性佔了上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皆出於自我的安排和活動。
-
5 # 天谷尋蘭
冥冥之中人各有定數這是天命論不可信也,人活著就要價值生命價值;碌碌無為活一世和轟轟烈烈幹一場能比嗎?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雖是有點極端思維反之突顯雄心昭世。
龐統不聽諸葛亮之言命傷落鳳坡,難道諸葛亮真能算到人的生死嗎?他自己六出祁山死於五丈原先知又那裡去了?!其實這都是作者的懸機罷了,一笑了之不值較真之事。
演義就是個演子,不演深奧誰還去看?
-
6 # 用振江
這隻能是書本上的東西,真心的死因到現在幾千年了,那只有鬼才知道,就連什麼歷史紀載我看也不一定是真,比如說這個做者以死多年,當時他怎麼想誰知道,那是他想怎麼著,就怎麼著,就說司馬遷吧,有很多都是離他幾百年或者一千多年的歷史都是他寫的,難道他是神仙嗎?我認為,不可不信,但又不能不信只能當個變正法而以,那是相互矛盾的事情?
-
7 # 北派說書人
命這種東西,那要看你信不信了,如果你不信,也就那樣,不過自信在前的話,命這種東西會讓你人很容易成為人上人。
至於龐統死於落鳳坡,如果按照命理學的話,你就的瞭解這兩人,龐統字鳳雛,隕落於落鳳坡,這個歷史的典故太多太多,有著明顯的讖緯的印記,若在細細描述,則有傳鳳雛前世是一棵梧桐樹,樹上住著鳳凰,得鳳凰的庇佑,轉世成為水鏡先生門下二弟子,諸葛亮為三弟子,劉璋那邊有高人,算出鳳雛難殺,除非斬於落鳳坡,這個不做多言。
還有諸葛亮,這個人有意思,因為在三國稱霸之中,火燒赤壁,火燒博望坡,火燒藤甲軍等,大損陰德,尤為在火燒上方谷,企圖燒死司馬懿的時候,流下了眼淚,因為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殊不知自己拼最後一把,卻一場雨澆滅,那說明上天不再眷戀他,畢竟有傳諸葛亮為三世姜子牙,二世鬼谷子,三次火攻,攻殺數十上百萬軍隊,將滅商之戰後,封神榜所積攢的陰德揮霍了一乾二淨,
還有一說,諸葛亮算出三國必出萬人斬神人,本以為是自己,畢竟自己統帥蜀國數十萬之眾,殺人無數,此神位必是自己無疑,但是偏偏是關二爺!
不過五丈原一事,傳有暗星隕落於五丈原之前,諸葛亮仗劍指著那顆搖搖欲墜的暗星,口中唸咒,卻不想詭異暈倒,暗星隨之如流星般落在了五丈原,後來諸葛亮死於五丈原!
-
8 # 談古論金
命作為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一種綜合現象的概念,也許確實是存在的,但是具體到本問題,兩位高人的辭世,很難說直接對應於宿命。
即使僅僅從讖語的角度,如果說龐統殞命於落鳳坡是宿命,那麼諸葛亮殞命不該在五丈原,而應該在降龍崗,才自洽和對得起來。
落鳳坡位於如今的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關鎮,在那裡現在有一個比較著名的景點龐統祠,顧名思義當然是為了紀念龐統戰死沙場而建造的,相傳龐統也埋葬在這裡,然而,是因為此地本來就叫落鳳坡而一語成讖龐統喪命於此,還是因為龐統喪命於此而得名落鳳坡,時隔多年,已經搞不清楚。俗語有云:自古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中亡。參與兵兇戰陣的勾當,不論本人多麼智慧超群,犧牲陣亡這樣的事情本無可避免,如果再加上疾病等自然死亡的因素,發生這些一點也不奇怪。
只是,本來就是士為知己者死,本來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一切本來就是無怨無悔。
當時我就唸了兩句詩: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
9 # 葉之秋
“冥冥中自有天數!”這種宿命論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外國,都有很大市場。
具體到龐統與諸葛亮,所謂龐統死於落鳳坡,純屬羅貫中附會。史書記載龐統是在率軍攻打洛城的時候被流箭射中,也就是說,龐統是死在洛城腳下。但到底死在哪個旮旯,史書也是含糊其辭,於是羅貫中將其附會為落鳳坡。
至於諸葛亮,確實是死在五丈原,因為歷史上有明確記載,加上杜甫等大詩人多次在詩文中提到五丈原,五丈原諸葛亮隕落已經廣為人知,故此羅貫中沒法子更改。
按照羅貫中的風格,既然諸葛亮號稱臥龍,那他應該死在伏龍崗、降龍港等地方才對。
類似的現象在古代演義小說中非常常見。像《封神演義》中聞太師出征之時,路過絕龍嶺,他就曾告訴部下,下山之時,其師金靈聖母早有交代,聞太師乃人中龍鳳,一生逢不得“絕”字。
後來,聞太師想盡辦法避開絕龍嶺,最終慌不擇路還是去了絕龍嶺,果然在那裡被雲中子殺死。彷彿一切都是宿命。
其實,歷史有必然,但也有偶然,許多時候,偶然起到的作用比必然還要大。歷史往往是因為偶然,才改變了前進方向。
就比如人類生命的誕生與進化,看似一個必然,其實極有可能只是一個偶然。最近幾天看劉慈欣,他的書裡就提到一個奇思妙想。宇航員穿梭時空來到白堊紀,將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推開。結果,恐龍沒有被滅絕,人類也順利誕生,但是,人類很不幸,在進化過程中失敗了。恐龍成為世界主宰,人類被恐龍關進了動物園。
-
10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鳳雛折翅落鳳坡,臥龍病逝五丈原,生死皆由天命決,富貴豈在一念間。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諸葛亮,字孔明 ,號“臥龍”。三國時期的人,原來是沒有所謂的“號”,而龐統與諸葛亮的“號”均來自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龐德公。
龐德公稱呼龐統為“鳳雛”,稱呼諸葛亮為“臥龍”,還稱呼司馬徽為“水境”,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都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有著非一般特殊才能的人物,鳳雛是指初生的鳳凰,臥龍是指隱藏的真龍,並且龐德公還有一句話,流傳甚廣: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但是劉備得到臥龍和鳳雛兩個人,卻仍然沒有得到天下,為什麼呢?並不是臥龍和鳳雛不行,而是劉備得到兩人的時機太晚了,而且劉備在決策方面存在一些欠缺。
臥龍和鳳雛的去世,並不是什麼宿命,而是事在人為,有著各種現實原因,而且二人的死,多少與劉備的決策有一些關係。
龐統其實並不是死於落鳳坡,而是安葬在落鳳坡,龐統是在圍攻雒城時戰死的,雒城就是今天四川廣漢市附近,而落鳳坡則位於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關鎮。
龐統當時率軍攻城,中了飛箭而身亡。龐統死了之後 ,劉備非常傷心,親自為龐統選了一塊風水寶地做為墓地,將龐統安葬在這裡,並將安葬龐統的地方命名為落鳳坡,也就是今天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白馬關鎮。
龐統為什麼會死啊?因為劉備沒有選擇龐統的計謀。龐統在劉備進入益州後,獻計讓劉備與劉璋會見時,趁機拿下劉璋,這樣益州就能不戰而降。但劉備以自己剛來益州還沒有樹立恩義威信為理由拒絕了龐統的建議。
不僅如此,在劉備與劉璋決裂後,龐統再次獻上、中、下三計,劉備只選擇了中計,與劉璋決裂並一步一步向成都打去,並沒有選擇派精兵偷襲成都的上計,直接導致了龐統的戰死,龐統之死與宿命一點關係都沒有,純粹就是人為。
如果劉備早選擇了龐統的計謀,益州早就拿下了,哪會有後來的雒城圍攻戰,沒有雒城圍攻戰,龐統又怎麼死呢?
再說臥龍諸葛亮,諸葛亮之死與龐統則完全不同,諸葛亮是累死的,蜀漢在關羽失荊州,劉備敗夷陵時,大好形勢完全被打回原形,蜀漢陷下建國以來,最低谷的時期,而且就連劉備自已也甩手而去,留下一個及及可危的國家和一個啥也不懂的後主。
諸葛亮受命於危難之間,力挽狂瀾,東聯孫權,平定南中,整頓內政,開始北伐,因經五次北伐,終於累倒在北伐的軍中,病逝五丈原。
諸葛亮真是累死的,劉備留下了什麼?什麼也沒有,五萬荊州軍及荊州三郡盡失,夷陵之戰又失去五萬精銳野外軍,諸葛亮拿來北伐的軍隊,全是自已一點一滴攢出來的,將領也是一個一個挑出來的,沒有能擔任重任的將領,只能諸葛亮一個人受累。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能成大業但凡是需要人才的,如果沒有丟失荊州,也沒有夷陵大敗,那蜀漢還是有些家底的,可是哪來這麼多如果?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從來也不是什麼宿命,而是事在人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最終表現罷了。
末了,別信什麼宿舍,事在人為,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成功了呢!
-
11 # 依稀說史
我從來都不相信什麼宿命,我也不相信有什麼宿命之說。我只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我們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可以了。其實這個問題問的並不十分準確。五丈原在諸葛亮病死之前就叫五丈原,落鳳坡卻是在龐統死後才叫落鳳坡。
我們有時候之所以覺得龐統隕命落鳳坡,諸葛亮病死五丈原,都是因為宿命,其實是受到《三國演義》影響。劉備三顧茅廬之時,司馬徽曾經說:“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此話已經為諸葛亮後面的宿命奠定了基調。龐統途徑落鳳坡之時曾說:“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從《三國演義》來看,龐統之死和諸葛亮之死都擺脫不了宿命。
其實宿命論不光在《三國演義》中隨處可以,宿命論在明清時期小說中也處處有所體現。《說唐》系列小說,更是充滿宿命論。羅成和秦瓊互教功夫之前發下毒誓,絕對不會有所保留。如果違背誓言,羅成萬箭穿心而死,秦瓊日夜吐血而亡。雙方在教授過程中,羅成了留了一招回馬槍,秦瓊留了一招殺手鐧。結果羅成死於萬箭穿心,秦瓊死於日夜吐血。
《三國演義》只是小說,並不是真實的歷史。小說家在寫歷史小說的時候,已經知道歷史的結局。他們寫小說的時候,往往無法改變即成的歷史。他們只能把一些人物的命運或者事件的最終結局歸結為宿命。無論羅貫中再怎麼寫《三國演義》,龐統都會死於伐蜀之戰,諸葛亮都會死於五丈原。羅貫中無法控制最終的結果,卻可以控制其中的過程。羅貫中是典型的擁劉反曹派,他們描寫蜀漢人物死亡或者為什麼蜀漢無法統一華夏的時候,往往加上了不少宿命論。讓讀者認為不是蜀漢政權不夠努力,而是蜀漢逃脫不了宿命的安排。
龐統隕命落鳳坡,諸葛病逝五丈原,只是小說家的宿命,並不是真實的歷史。真實的歷史究竟如何呢?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龐統字士元號鳳雛,諸葛亮和龐統都是當時有名的名士,兩個人的名氣一樣大。當時流傳著“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的說法。劉備得到了兩人卻沒有完成的天下的心願。劉備最終為什麼沒有奪得天下,不是因為宿命,而是這句話明顯帶有誇大成分。龐統和諸葛亮確實是難得的王佐之才,可是他們兩個也是有所偏向的王佐之才。諸葛亮更偏向於政治,龐統更偏向于軍事。他們兩個人輔佐劉備的時候,曹操已經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在那個時代,統一了北方就具備了統一天下的實力。曹操已經成為天下最強的實力派,其他勢力加到一起也不是曹操的對手。劉備即使同時擁有了臥龍和鳳雛兩大賢才,也難以在短期之內改變曹氏的優勢。龐統和諸葛亮能做的就是儘量擴大劉備的力量,等待天下再一次大變的時候。
為了讓劉備順利佔領益州,龐統為劉備制定了取蜀三策。上計是挑選精兵,趁其不備偷襲成都,一舉佔領整個益州。中計是謊稱回荊州,擒殺蜀中大將高沛、楊懷等人,然後亦步亦趨攻打成都。下計是回到荊州,然後慢慢找機會進攻益州。劉備認為上計太冒險,下計太保守,於是選擇了中計。其實上計雖然冒險,但是成本最低,成功的機率也不低。後來鄧艾滅蜀的時候,實際上用的就是上計的翻版。劉備不用上計,結果自己的兒子卻因上計丟了江山。
劉備集團決定用中計之後,開始按照計策攻打益州。戰爭開始之初,劉備軍打得順風順水,一舉斬殺了楊懷和高沛,所經過之地盡皆望風披靡,一直到打到了雒城。劉備在雒城踩到了釘子,劉備久攻雒城不下。龐統為了儘快攻陷雒城,親自率軍隊攻打。但是非常不幸的是,龐統被流矢射中身亡。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龐統會戰死在雒城。龐統戰死之時年僅36歲。龐統死後,劉備非常傷心,親自為他挑選墓地安葬,並把安葬龐統之地命名為落鳳坡。也就是說先有龐統之死,然後才有落鳳坡。
《三國演義》正好把兩個做了倒置,先有落鳳坡後有龐統之死。這樣就為龐統之死注入了一定的宿命感。羅貫中的這個調整非常巧妙,偷偷調整之後,讀者不僅沒有發現,反而深信不疑。其實如果知道三國正史,絕對不會認為龐統之死是宿命。
諸葛亮的死和宿命更沒有關係,我倒覺得諸葛亮的死和過度勞累有一定關係。說到諸葛亮我們可能會首先想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和“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用“鞠躬盡瘁”形容諸葛亮再合適不過。劉備死後其實給諸葛亮留下了一個爛攤子。“主少國危”四個字是當時蜀漢政權最真實的寫照。諸葛亮在這種情況下臨危受命,最終穩定了蜀漢局面。為了完成北伐大業,諸葛亮在穩定內部局勢之後,開始進行北伐。諸葛亮六出祁山最終都無功而返,最終在五丈原含恨而終。諸葛亮的死,在後人看來多多少少有一點宿命感。其實諸葛亮也就是正常死亡。
諸葛亮死亡的年齡是54歲,這個年齡在現在看來確實不大,還沒有到退休的年齡。但是在三國時期並不算短壽,諸葛亮已經比大多數人的壽命更長。所以諸葛亮從年齡上來說也算是壽終正寢。諸葛亮的死更多是勞累而亡,諸葛亮是一個非常盡職盡責的丞相,事無鉅細都要過問,甚至連杖責幾十軍棍這樣的小事諸葛亮都要過問。諸葛亮兢兢業業生怕自己哪裡做得不到位。所以最後諸葛亮憂勞成疾,死於軍前。
由於諸葛亮的死帶有太多無奈和心酸,諸葛亮帶著無盡的不捨與遺憾離開人世。所以後人對諸葛亮充滿同情,他們寧願相信諸葛亮死於宿命。這樣他們才能接受,諸葛亮沒有完成北伐事實。
所以根本沒有所謂的宿命之說,只有不斷努力才有可能實現自己夢想。努力的人,成功的機率一定會大很多。
-
12 # 史研
天道之間是存在著宿命的,但是有時候又並沒有存在,關鍵是要看你怎麼去想很多事情,只是剛好碰巧是遇到了,但是也並不是一定會這樣子的。龐統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而諸葛亮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他們兩個人都會算卦的,要是他們知道自己會死在這個地方的話,肯定是早就做好了準備。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的話,他們又是沒有算出自己會死在這裡,他們想要去挽救自己的性命,但是最後沒有成功,最後選擇放棄了。
這種事情的話,越看是越糊塗的,還不如保持著一個正常的心,多去從歷史之中瞭解一下,才能夠得到我們心中想要收穫的東西。
龐統本來是不應該死的,但是是替劉備死的。龐統是三國中非常一個悲催的人物,那就是他沒有建功立業,最後就死得非常的早,他可是和諸葛亮一起起名的,鳳雛。當年水鏡先生就曾經說過,得臥龍和鳳雛者可以得天下,從這一句話上來看,他是和諸葛亮是一樣厲害的,但是他卻比諸葛亮更加的倒黴,諸葛亮雖然是遇到了自己喜歡的主人,但是卻沒有得到恰好的時間,可是龐統剛剛真正和自己的主人在一起,就立刻已經死掉了,可以說是非常的倒黴。
當時龐統可以說是非常的不順心,本來在動武的時候他想要去好好表現一下,但是孫權那幫人是看不起他,沒有重用他,最後他選擇了離開。但是那個時候魯肅發現了,想要立刻挽回,可是沒有什麼用,但是於是就寫了一封信告訴劉備,要劉備不要重用他,結果劉備發現了這個人才,透過觀察發現之後,龐統的確是一個很好的人才,劉備把他當成一個縣令,結果也能夠做得好。
於是劉備開始重用龐統了,讓他當自己的軍師,其實地位和諸葛亮是差不多的,可是沒想到去攻打西川的時候,就死在了路上,當時他和劉備兵分兩路,我自己走一個小道,而劉備擔心他可能走的不安全,於是就把自己的白馬給了他,而所有人不知道劉備是什麼樣的人,只知道他起了白馬,所以就要殺掉騎白馬的人,結果龐統就是替劉備死了。
諸葛亮本來也不可以這麼早的死,但是他想要為劉備盡忠,幫劉禪統一天下,最後是活生生累死的當年諸葛亮本來是想在亂世之中拱活的,這個可以在他的出師表裡面可以看到他自己的記載,在這個亂世之中生存下來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出去去打拼的話,可能會有生命危險,所以對於諸葛亮來講是待在家裡是非常好的選擇。可是有一天卻發生了改變,那就是劉備來到他家裡,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終於把諸葛亮是弄得心裡癢癢的,最後諸葛亮是從家裡出來了決定去幫助劉備。
當時諸葛亮就為劉備準備了好路,讓劉備能夠恰好的走下去,但是劉備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吩咐,結果一意孤行要去攻打東吳,打亂了諸葛亮的計劃,結果失敗了。但是劉備卻感動了諸葛亮,諸葛亮本來是想要放棄的。可是劉備說想要把自己的位子給諸葛亮,如果自己的兒子不可以負責的話,就讓諸葛亮去當皇帝,因為他的才能比魏國的皇帝都要厲害,像這樣的人當皇帝才能夠治理好天下。當時諸葛亮就感動的死去活來,答應好了劉備一定要照顧好劉禪,幫助他得到天下。
而蜀國經過幾年的治理之後,諸葛亮不僅是要管理好劉禪這個教育問題,還要處理好祖國的政史更加要做好北伐工作,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北伐工作實在是太累了,這件事完全是給諸葛亮很大的壓力,而諸葛亮是一直都沒有做好,他的對手是最強大的司馬懿,一直都沒有給諸葛亮好的機會,最後諸葛亮是被活活的累死的,要不然他可以活多幾年。要是沒有去北伐的話,他可能就可以在蜀國過上好的生活,甚至能夠活得和司馬懿一樣久。
你們認為這一切是宿命嗎?但是我不認為,我認為他應該是自己選擇了命運。
-
13 # 浩浩和湯湯
事實上,龐統真的沒有算出張任會伏擊,也沒有聽從孔明占卜的結果,有些急功近利了,他一心想與孔明論高下。劉備要是知道這個結果,哪怕把馬殺了,也不會給龐統騎,他自己更不會騎,甚至不出兵。
孔明其實在上方谷就知道這輩子永遠沒機會殺司馬懿了,最多隻能打敗他而已,於大局無補。而在司馬跑回後說孔明依山而東紮營,魏軍危矣,兵屯五丈原與他隔河相峙,魏軍無憂矣。這點又是孔明紮營的失誤,沒有趁勝推進,哎!司馬在六次北伐中數次看破孔明的破綻。
孔明在得知陸遜的吳軍全部撤回江東,不能夾擊魏國,馬上吐血了,因為戰略優勢喪失。他應該知道自己要死在這裡了。
-
14 # 江水趣談
我覺得出現的這種結果是宿命跟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龐統和諸葛亮會在那個地方死去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
我從來都不相信有宿命這個東西的存在,如果有,那為什麼諸葛亮不是死在降龍崗呢,而且生死這件事情本來就沒人說的清,敵人的進攻,自己身體發了什麼病,都是有可能會導致人死去的。
龐統跟諸葛亮都是人中龍鳳一樣的人物,不僅是在古代,就是現在,人們對他們的敬仰依舊沒有一絲一毫的消減,反而與日俱增,也許他們無法決定自己的生死,但是直到生命的最後一秒,他們都在跟命運抗衡。
跟敵人較量,捨身為國,鞠躬盡瘁,為了自己的國家和人民不懈奮鬥,也許這就是他們的使命吧。
據說諸葛亮跟龐統的號都來自一個叫龐德公的人,他一樣就看出來了諸葛亮跟龐統不是世上的一般人,一個是龍,一個是鳳,這兩個人無論是哪一個人都有著兼濟天下,定國安邦的本事,我想劉備還是挺有眼光的一個人了,畢竟到最後,這兩個人都歸屬了他,可以說極大的增強了他的實力,成為了他的左膀右臂。
但是很可惜的是劉備最後依然沒有得到天下,我覺得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有了人才,但是還欠缺那麼一點時機的問題吧,我們總是會很努力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但是天公有的時候就是不願意作美,不願意為做那個點綴的人,而總是在人們解決完一道坎以後又添一道,這大概就是宿命吧,可能劉備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運氣。
-
15 # 芝城小趙
這個問題是從《三國演義》裡提出的,正史中龐統沒有死於落鳳坡,而在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從演義的角度分析,《三國演義》持的是宿命論,開篇便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結尾定論詩中更是說得明白: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
龐統之死演義中,龐統之死,是因為輕敵冒進,且對諸葛亮的好心勸諫,誤認為是諸葛亮怕他立功,帶著這樣一種狹隘的心情突擊,從而中了張任的埋伏。
演義在寫龐統被殺的時候,穿插了一段:龐統在出徵前因為馬失前蹄,被翻下馬來,劉備見他落馬,認為他的馬不好,所以把自己的馬借給了他,但正是因為這匹馬,龐統被人誤認為是劉備,於是在落鳳坡被箭射死。
落鳳坡落鳳也就是說,他的死是上天早就規劃好的。案發的時候,龐統騎著劉備的坐騎。這馬可是大大的有名,喚作“的盧”。況且的盧的盧,騎必妨主”。
諸葛亮病逝五丈原諸葛亮知天命,上方谷一役,最終人算不如天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此役之後,諸葛亮心力交瘁,五丈原諸葛禳星實則是向天買卦,上告穹蒼:伏望天慈,俯垂鑑聽,曲延臣算,使得上報君恩,下救民命,克復舊物,永延漢祀。非敢妄祈,實由情切。”希望至誠之心感動上蒼,最後上天給了他殘酷的答案。
總結從演義的角度,龐統死於落鳳坡和諸葛病逝五丈原,都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就算計謀頻出,終究天命不可違、大勢不可逆轉也。
-
16 # 農哥夢
三國演義、我國曆史名著、四大名著之首、作者羅貫中書寫的十分精彩、全書貫穿從東漢未年黃巾起義到西晉建立、記載整整跨越96年時間、其中展現不少英雄人物和謀士、其中謀士就有鳳維龐統、臥龍諸葛亮的威名、堪稱完美之作龐統死於落鳳坡、諸葛亮死於五丈原、都是羅貫中的神來之筆、也是有歷史考證的
-
17 # 豫薦你
龐統諸葛亮下棋,一語成讖
曾經在很小的時候,聽老人講過一個故事:
諸葛亮年輕的時候,有一次在龐德公家做客,龐德公和水鏡先生司馬徽正在下棋,孔明在旁邊觀棋,看得心癢癢。這時童子來報,說龐德公侄子龐統來拜訪叔父。龐德公大喜:“鳳雛來也!”司馬徽說:“今日難得臥龍、鳳雛相會,不如讓2人在棋盤上廝殺一番如何?”龐德公捋著鬍子笑曰:“甚好!”
童子取來新的棋盤,諸葛亮和龐統這就廝殺起來,一番角逐過後,雙方互有損傷,卻也一時都奈何不了對方,轉眼一個時辰過去了,依然無法分出勝負。
童子已經看傻了,問道:“兩位先生,他二人到底誰會勝出呢?”
司馬徽說:“龐公之侄,下棋可謂是妙招頻出,變化無窮,實在是令人佩服!”
龐德公說:“你這小徒弟下棋雖變化不多,但卻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這邊諸葛亮和龐統2人一時無法戰勝對方,開始祭出殺招。龐統心高氣傲,率先落入諸葛亮的圈套。
諸葛亮笑道:“士元,你輸了!炮轟你落鳳坡,將軍!”龐統驚出一身冷汗,看上去大局已定,毫無破綻,但龐統靜下心來,卻發現諸葛亮看似謹慎的佈局中,卻存在一個漏洞,如果這一招下去,諸葛亮先前的佈局蕩然無存。
龐統忽然淡定起來,笑著說:“孔明炮轟我落鳳坡?確實高明,我馬鐙你五丈原,如何?”諸葛亮一看,自己先前辛苦的佈局蕩然無存,又要重新來過。
最後的結局誰輸誰贏,無人知曉,可能是和局了。但諸葛亮和龐統卻一語成讖:
龐統被亂箭射死在落鳳坡,諸葛亮活活累死在了五丈原。
古人云:世事如棋!沒想到臥龍鳳雛的人生真的就如同棋局一樣,都沒能成位最後的贏家,實在是讓人感慨不已。
就這個故事來說,其實歷史上,諸葛亮死在五丈原是真的,但龐統根本不是死於落鳳坡,而是死於雒城城下,只是被劉備葬在了落鳳坡。
很顯然,這個故事是後人根據已經發生的事實編成的。
總結人們更喜歡把不成功歸結為宿命,而不是認真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諸葛亮和龐統之失敗,也不是什麼宿命。
龐統一個軍師,怎麼會攻城的時候站到一線被亂箭射死呢?仔細看《三國志》,你就會發現龐統得個性比較張揚,還曾經和劉備吵過架。軍師衝到一線去指揮攻城,也符合他的性格,所以死於亂箭完全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跟他自己關係也很大,他事必躬親,是個偏執的工作狂,整日吃飯不在點,每天忙到二半夜,整天坐在輪椅上,又缺乏運動,得了一身病。而最後諸葛亮死時,卻把這一切歸結於宿命。豈非笑話?
諸葛亮和龐統的確是三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們並不是神而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缺點和弱點,最終害死他們的,就是那看似微小的弱點,絕對不是什麼宿命!
-
18 # 逍遙自在1983
以前迷信,現在科技發達,從現在的角度分析以前的事情,其實對手當時就是選個名字對自己有利,師出有名,從現在的角度就是對方想用採用心裡戰術,鼓舞士氣,從電視劇上看龐統看到落鳳坡態度消極,沒有意志反抗,對手使用心裡戰術成功後就會覺得這是宿命,然後訊息一個一個傳開了,其實名字沒那麼神奇,古代名字取名字個人認為就講究,圖個吉利,取的不好,別人可能用名字損人,比如,經濟有好的時候有不好的時候,經濟好的時候大家錢好賺,那麼大家就會覺得我的房子好啊,名字取的好,挑其所有能想到的優點,當經濟不好的時候,錢就不好賺了,那麼很多人就開始抱怨了,雞毛蒜皮的事情都找出來,這裡不好那裡不好的,錢不好賺的時候,我們就會越講究,因為感覺那裡有問題,其實,取個名字就是講究,圖個吉利,這個古代一直傳下來的,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我們應該理性看待,好的信仰需要傳承,錢好賺的時候也有沒賺到錢的,
-
19 # 命理師陳一宏
華夏文明,非常重視一個現象,就是巧合,更重視好頭彩。這是一個預兆預警現象,邵康節有一部書叫《梅花易數》,也是重點講的這些,其準確率頗高。關於龐統和諸葛亮,他們的死,也可以從這個現象中看出端倪。在此,做個分析分享,希望朋友們喜歡。
龐統首先,我們來看龐統的介紹。龐統,字士元,號鳳雛。
這就有意思了,我們看龐統的字“士元”,大家有沒有看到一個諧音叫逝原,逝於原來。這意思就是說,敗於本來。剛好他自號“鳳雛”,鳳之初,還是小鳥,翅膀還沒長硬,就嗚呼哀哉了。經過落鳳坡那會,也正是他開始跟隨劉備沒多久的時候,正要展露才華,開始施展的時候呢。
落鳳坡,顧名思義,坡為斜陡,落鳳,有鳳落於此,坡斜難以立足必跌,何況雛鳥乎?不祥之兆也。龐統也是很聰明的,一看石碑上寫了“落鳳坡”三字,又見山勢峻峭,料定大事不妙,可是為時已晚。
諸葛亮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
亮,顧名思義,光亮也。所以,光亮是諸葛先生的靈魂核心所在。字孔明,倒是也沒有錯,一孔之明,足以燈火不滅,薪火相傳。之所以號“臥龍”,是自認自己為龍,當時屬於歸隱狀態,臥龍也是符合的,就是還是沉睡的龍,等待一朝覺醒,便可騰雲駕霧飛黃騰達。從臥龍這個名字,也可得知,諸葛亮本身是有非常抱負的,絕不是一心隱於世外之高人。此雖是一利,但也有一弊,因龍在五行上屬土,土晦火光,有消耗之意。致使諸葛亮雖然有機會去發展,但最終必因消耗殆盡而半途而廢。
我們看故事,五丈原那會,諸葛亮因日夜操勞身心憔悴,為了保命使用祈禳之法,用燈火擺陣,只要四十九日之內主燈不滅,便可延壽。此也正合諸葛要火的原理,可惜天不遂人願。朋友們有興趣可檢視《三國演義》原文。
五丈原,從這個地名來看,也非常有意思。稍微懂點五行學問的人,都知道五數屬土,十二生肖中,龍也正屬土。五丈之原,也是五丈之本,土的五行很旺很重,諸葛亮這時候於是消耗不起了,不得不在此處歸元,嗚呼哀哉。
-
20 # 百姓哲學
我認為“龐統死於落鳳坡,諸葛亮死於五丈原”,與宿命沒什麼關係,具體評述如下: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看三國演義長大的,可以說對三國故事都非常熟悉,對他們的事非功過,都是按照自己的世界觀來認識的。所以我也按自己的想法來評述一下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
先說龐統之死,我個人認為龐統純粹是死於劉備的失策。龐統是一個軍事謀略家,他深知用兵之道的真締是詭道無常,變幻莫測,和平時期那種義字當頭的為人之道的思維帶到殘酷的戰爭中那可是致命之禍。
書中描述龐統獻計劉備,進益州藉機殺劉璋,使益州軍民不戰而降。此計遭劉備拒絕。此後,與劉備共事的過程中,龐統總是以一個軍事家的角度,給劉備獻計獻策,劉備盡然抱著愚昧的義字當先的原則,用在國運大事上。該殺的人不殺,該用的詐術不用,在軍事上對用兵以奇取勝的戰爭原則嗤之以鼻。所以在三國凡是劉備統領的戰事,均是以失敗告終,劉備以流芳千古的桃園結義集結與其它勢力抗衡的力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用在殘酷的戰爭中,那可是大錯特錯愚蠢至極。我對劉備的評價是有志缺才的人,他的義字為先的優秀傳統也害他不淺。最後他以東吳火燒連營結束生命,也緣於為義赴死的愚蠢。所以我說龐統因劉備的缺才所害,應該是有道理的。
再說諸葛亮,他被作者描繪成為三國演義中智慧的化身,其實在大自然創造的所有生物包括人類,都不完美,都有缺陷,給了諸葛亮的高智商,也必然給他致命的缺陷。諸葛亮的出山扶持劉備過程中,人們備加推崇的“鞠躬精粹,死而後已”的忠誠,正是他的致命缺陷,使他從政和做軍事統帥事必躬親,事無具細。這樣的人對誰都不放心,這樣管出來的將領,是沒有靈魂的,人的能力和才能是要靠實踐磨練的,人才都是摔打出來的。所以在諸葛亮治理的蜀國,從皇帝到將軍,都要有諸葛亮的精囊妙計才能行事。象三國中的劉關張五虎上將,都是在他的親自指揮下打的勝仗,一旦獨立作戰,十有八九都是敗仗,送劉備命的火燒連營,要關羽命的走麥城,都是這種戰例。
象諸葛亮這種智慧,不要超出其智商能力的範圍,還能善終,可偏偏與劉備制定了一個光復大漢的逆勢而動的,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樓閣,永遠在夢中的目標。
本身諸葛亮與劉備選擇蜀地積蓄力量,一旦出征,那就要象他們的祖先劉邦一樣不能返回的。因為蜀地是個保命的地方,如想要命,就不要出來。出來就要與對手拼個你死我活。諸葛亮盡然七出岐山而不得,充分說明,在這個問題上諸葛亮由大智成為大愚,為了他那虛無縹緲的恢復漢室逆潮流而動的癔想,做著春秋大夢,最後被深謀遠慮,審時度勢的司馬懿用拖延術擊敗。
諸葛亮的死那有什麼宿命,而是自己的自負和不自量力,又遇到棋逢對手的司馬懿而死的。蜀國最後的結局,應該是諸葛亮的長期治理的必然結果。
這是我對題主提問的看法,對與不對,供網友評說。
回覆列表
首先如果從現實的角度來說,宿命論這種東西是不成立的。但是呢,他們的死也是不無道理的。
首先,關於龐統殞命落鳳坡這件事,主要還是龐統自己一廂情願的事情。他為了幫劉備奪取西川,同時又想讓劉備記住,西川是用他龐士元的命換來的。他想要的已經在是眼前的功名利祿了,他看中的身後的那些名節。所以他的死並非宿命,而是出於對被世人認可的渴望。
再說說,諸葛亮吧。諸葛亮是死在自己組織的北伐路上的。他六出祁山,可每次都是敗興而歸。一次次的失敗,讓蜀國的國力日漸式微,也讓諸葛亮的逐漸心力交瘁。連年征戰,早就讓他身體抱恙,而北伐的失利更是加重了他的病情。最後,終於在五丈原這個地方,徹底的爆發了,他累倒了,也解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