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鬥大黃蜂
-
2 # 潘啟妤
蔡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家,造紙術的發明者。在沒有發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曾想盡辦法,利用石頭、磚頭、樹葉、樹皮、蠟板、銅、鉛、麻布和獸皮、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
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羊、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又稱牘)和竹片(又稱簡)來書寫文章;以後,還用以絲織品縑帛為紙來書寫的辦法。東漢時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竹簡、縑帛越來越不適應書寫的需要。為了製造一種比較理想的書寫材料,蔡倫在前人利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採用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成功地製造了一種既輕便,又經濟的紙張,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造紙方法,使造紙技術有了悅躍的進步。公元 105 年(元興元年,漢和帝劉肇年間),蔡倫將造成的紙張獻給朝廷,受到皇帝的讚揚。從此,人們都用這種紙,並在全國通稱蔡倫造的紙為“蔡侯紙”。
公元 8 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這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衝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 1000 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階印刷紙、捲菸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
3 # 殘月閣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早在西漢,中國已發明用麻類植物纖維造紙。宋蘇易簡《紙譜》:“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麥面稻稈,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造紙,舊用人工製造,先取植物類纖維質之柔韌者,煮沸搗爛,和成粘液,勻制漉筐,使結薄膜,稍幹,用重物壓之即成。今日所用之紙,多為機制。從現存世千年以上的書畫作品中,大部分是由桑皮紙作為書畫紙用。
-
4 # 霖霖歷史錄
甲骨—竹簡—絲綢—紙
蔡倫是明朝時期的一個太監,就是因為這一個太監讓我們的歷史可以完整的儲存下來,這個人最大的功績就是創造了紙,在沒有紙的時候,從商朝的時候,人們喜歡把字都給刻在龜甲還有野獸的骨頭上面,但是這些東西的來源還是比較有限的,再說了,也不可能把這些東西隨身攜帶,慢慢的古時候的人們就想到了用簡,這個簡就是把竹子弄成片片,然後再用線穿起來,卷在一起,但是這個也是不好攜帶,往往寫完一篇文章之後就是好多的竹片,所以也是非常的笨重。然後就是那時候的人把一些絲綢作為寫字的用具,雖然這個絲綢用起來也好寫字,但是價錢太高了,有的人根本就買不起,所以這個慢慢的也是隻能淘汰了。也沒有推廣使用開。
在漢朝的首都洛陽皇宮裡面,有一個叫做蔡倫的太監,那個時候他的工作就是在宮裡監督主管制造一些宮中用的一些個器物,這個人也是非常的聰明,喜歡研究一些東西,沒有事的時候他就會和那些工匠們一起研究一些製作的工藝,那個時候的蔡倫看到了自己的皇帝每天都要批閱那些都快成山的竹簡奏摺,非常的不方便,他就想著能不能做出來一種方便攜帶的書寫的材料,這樣就可以取代這個笨重的竹簡。
但是對於這個新的可以書寫的材料,蔡倫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可以方便攜帶,然後就是竹子什麼的這些東西就被排除了出去,雖然說絲綢是挺適合的,但是因為太貴了,所以也被排除了出去,但是蔡倫就去看了看絲綢是怎麼做成的,看了一下它的生產過程。然後他就開始分析起來了,他就發現了它是由一些纖細的短纖維互相粘在一起才做成的,他就想到了,他把這個自己做的新材料就定位在了結構和絲綢差不多然後就是材料可以隨處找到,價錢也要便宜!然後不管他以後走到哪裡,都會時時刻刻的留意和尋找著這種新的材料。
直到有一天,蔡倫和一個小太監出來玩,他們走在了小溪的邊上,一邊說話,一邊看著沿途的風景,就在這個時候蔡倫發現了一樣東西,他就蹲在了那裡不動了。其他的那些個小太監們就感覺很好奇,也都走了過來看看蔡倫在看什麼,等到他們過來的時候,看到了蔡倫拿著一些又溼又破有點像是棉絮一樣的東西!其他門就開始勸蔡倫讓他把這些髒東西都給扔了,但是蔡倫就好像什麼也沒聽見一樣,還是在那裡蹲著看著這些東西。然後那些太監就準備要把蔡倫手裡的東西給搶過來扔掉,這時候蔡倫才醒了過來,兩眼放光的說,找到了找到了!
這些太監們看到蔡倫這個樣子,一下子都懵了起來,這個蔡倫是不是瘋了,怎麼還拿這東西當做事寶貝一樣!然後蔡倫沒有管那些小太監說什麼,只是徑直的走到了一個老頭的身邊,問他,老伯,你知道這些東西是什麼嗎?這個老頭就說,這就是一些樹皮還有爛麻什麼的,他們在水裡被水衝,被太陽曬,慢慢的時間一長,就變成了這樣了!
等到蔡倫回到了宮裡之後,他就開始試驗了起來,他也是用一些樹皮破布什麼的,然後讓工匠們都把它給切碎剪斷,然後就是再放在一個大池子裡面泡,過一段時間那些東西就會慢慢的爛掉,然後他就讓那些工人們把東西都給拿出來,再攪拌成糊狀,之後再用東西把它們挑起來,把這些東西給鋪平。曬乾了之後就是紙了!
然後就是蔡倫把做出來的紙,那給了當時的皇帝,皇帝看了之後,非常的高興,就一直誇蔡倫!這樣的紙做出來,用起來輕便,價格還便宜。所以以後的人都不再用其他的東西了,都改成了用紙!
-
5 # 褚家的小夥伴
紙術的發明,是中國人民對世界文化的一項巨大貢獻。過去一般認為紙是漢代蔡倫所發明的。根據近代考古發現,遠在西漢就已出現紙。1933年,我國已故的著名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泊漢代古烽燧亭故址中,曾發掘出一片古代的紙,據考證這古紙為西漢宣帝時所造。1957年5月8日,考古工作者又在西安市東郊灞橋磚瓦廠工地上的古墓中發掘出一批古紙,紙呈米黃色,質地粗糙。經專家鑑定,這批紙的製作原料為大麻韌皮纖維,是漢武帝時的物品,因而被命名為“灞橋紙”。由此,專家們肯定,早在西漢,我國勞動人民就已發明了造紙術。上述發現,對傳統的蔡倫造紙是一大沖擊,把我國發明造紙術的年代又提前了250年。不過蔡倫對造紙術的發展也是作過不可磨滅的貢獻的。西漢雖然已能造紙,但由於工藝簡陋,生產出的紙粗糙,使用很不方便。蔡倫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革,用樹皮、麻頭、破布和舊漁網等作原料,製造出了一批書寫效果良好的植物纖維紙。人們稱之為“蔡侯紙”。蔡侯紙的出現,結束了我們民族在竹簡、縑帛上寫字繪畫的歷史,對中華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東漢後期,有位叫左伯的書法家,對蔡倫造紙的方法又作了改進,造出了紙質細膩、勻稱而有光澤的高階書寫紙,人稱“左伯紙”。大約在公元4世紀,我國的造紙術傳到朝鮮,7世紀從朝鮮傳入日本。公元751年,我國的造紙術傳入西方。紙的發明及造紙術的傳播極大地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展。
-
6 # 影視職員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是誰發明的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是東漢宦官蔡倫發明的。主要依據是《後漢書·蔡倫傳》的記載。書上說:“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即按書寫需要裁好的絲織品)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發明、創造)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鹹稱‘蔡侯紙’。”因此,後來的一些中、外著作,都據以尊東漢時代的蔡倫是紙的發明者,把他向漢和帝劉肇獻紙的公元105年,作為紙的誕生年份。
但自從1933年,已故考古學家黃文弼在新疆羅布淖爾地區發現了一片西漢中葉古紙後,對造紙術的發明問題產生了不同的看法。1957年5月8日,在陝西省西安市郊灞橋磚瓦廠工地古墓中又發現了成疊的古紙殘片88片。這成疊古紙墊在三面銅鏡下面,墊得很厚,雖然已成碎片,但邊沒有完全腐爛。這一發現,更引起了研究者的興趣。經考古學家考證,認為這一墓葬不會晚於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因此灞橋紙的年代也可大致確定在公元前118年以前。這個時間比蔡倫造紙的年代要早200多年。另外,1973年至1974年,在甘肅漢居延遺址又發掘出兩張西漢後期的麻紙。這裡特別需要指出的是,1986年6月至9月,甘肅省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者在天水馬灘西漢墓內發掘了一張地質地圖,此紙長5.5釐米,寬2.6釐米。這個最新發現的西漢紙質地圖是目前所街道的最早的紙張實物。這些都有力地證明了中國古代在西漢初期就發明了可用於書寫和繪畫的紙。
除此以外,在史籍裡,早在蔡倫以前,也有一些關於紙的記載。如《三輔舊事》上曾說:衛太子劉據鼻子很大,漢武帝不喜歡他。江充給他出了個主意,教他再去見武帝時“當持紙蔽其鼻”。太子聽從了江充的話,用紙將鼻子掩蓋住,進宮去見壏帝。漢武帝大怒。此畫發生在公元前91年。又如《漢書·趙皇后傳》記載:漢武寵妃趙飛燕的妹妹趙昭儀要害死後宮女官曹偉能,就派人送去毒藥和一封“赫蹄書”,逼曹偉能自殺。據東漢人應劭解釋,“赫蹄”即“薄小紙也”(後來稱為絲棉紙)。再如《後漢書·賈逵傳》說,公元76年漢章帝令賈逵選二十人教以《左氏傳》,並“給簡、紙經傳各一通“。以上有關紙的文獻記載,都早於公元105年,即蔡倫向漢和帝獻紙那一年。
持否定造紙術是蔡倫發明的同志認為,”發明造紙術的是西漢勞動人民。東漢勞動人民在繼承西漢造紙技術後,又有所改進、發展和提高。至和帝時,尚方令(職掌管理皇室工場、負責監造各種器械)蔡倫組織少府尚方作坊充足的人力、物力,監製出一批精工於前世的良紙,於元興元年奏上,經推廣後,‘自是天下莫不從用焉’。”這是爭論中的一種意見。
另一種意見則堅持認為,蔡倫是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理由是“根據漢代許慎《說文解字》中有關紙的解釋,在蔡倫之前古代文獻中所提到的紙,都是絲質纖維所造的,實際上不是紙,只是漂絲的副產品,自古至今要造成一張中國式的植物纖維紙,一般都要經過剪下、漚煮、打漿、懸浮、抄造、定型乾燥等基本操作。而灞橋紙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理由是”從外觀看,其紙腩鬆弛,紙面粗糙,厚薄相差懸殊。經過實體顯微鏡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發現絕大多數纖維和纖維束都較長,說明它的切斷程度較差,是由纖維自然堆積而成,沒有經過剪下、打漿等造紙的基本操作過程,不能算真正的紙。或許只是漚過的紡織品下腳料,如亂麻。線頭等 纖維的堆積物,由於長年墊襯在古墓的銅鏡之下,受鏡身重量的壓力而形成的片狀。此外,其餘幾種所謂西漢古紙,也都是十分粗糙,充其量不過是約紙的雛形。蔡倫及其工匠們在前人漂絮和製造雛形紙的基礎上總結提高,從原料和工藝上把紙的生產抽調到一個獨立行業的階段,用於書寫。誠然,“蔡倫紙”不會是蔡倫一手製作,但沒有他的“造意”,單憑尚方工匠也製造不出這種植物纖維紙來。因此,即使在雛形紙出土的今天,把蔡倫評作為我國造紙術的發明者或代表人物仍然是正確的,是有充分歷史根據的。
另外中,中引《後漢書》有關蔡倫造紙的記載主要取自劉珍的《東觀漢記》。劉珍和蔡倫是同時代的人,應為可信。從記載中可知,蔡侯紙既能進貢皇帝,又能代替縑帛用作書寫,紙質必定達到一定水平。
有些學者還認為,灞橋紙是不是西漢的產品,也值得進一步考證。他們提出的理由是“在墓葬人的生活時代未能確切查明以前,很難對古紙的生產年代作出令人信服的科學判斷。何況該墓葬有擾土層,曾受外來干擾,不能排除後代人夾帶進來的可能性;同是漢墓的長馬王堆,若無其事那樣完好,墓主有姓名可查,史料可靠,出土文物如此豐富,但除了千百根簡策和絲織古紙帛畫,並無一片麻紙。有的研究者還從出土的灞橋紙上辨認出上面留有與正楷體相仿的字跡,酷似新疆出土的東晉寫本《三國志·孫權傳》上的字型,據此認為灞橋紙可能是晉代的產品。
-
7 # 每日的那些事
蔡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家,造紙術的發明者。在沒有發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曾想盡辦法,利用石頭、磚頭、樹葉、樹皮、蠟板、銅、鉛、麻布和獸皮、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
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羊、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又稱牘)和竹片(又稱簡)來書寫文章;以後,還用以絲織品縑帛為紙來書寫的辦法。東漢時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竹簡、縑帛越來越不適應書寫的需要。為了製造一種比較理想的書寫材料,蔡倫在前人利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採用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成功地製造了一種既輕便,又經濟的紙張,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造紙方法,使造紙技術有了悅躍的進步。公元 105 年(元興元年,漢和帝劉肇年間),蔡倫將造成的紙張獻給朝廷,受到皇帝的讚揚。從此,人們都用這種紙,並在全國通稱蔡倫造的紙為“蔡侯紙”。
公元 8 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這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衝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 1000 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階印刷紙、捲菸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
8 # 至尊寶娛樂
從製作的材料來看,經歷了這樣的變化:先從竹片,到絲綢,再到樹皮,然後是破布,再是棉絮、麻。
西漢初年,政治穩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躍,對傳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紙作為新的書寫材料應運而生。許慎著的"說文解字",成書於公元100年。
許慎認為紙是絲絮在水中經打擊而留在床蓆上的薄片。這種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紙",有人把這種"紙"稱為"赫蹄"。這可能是紙發明的一個前奏,關於這種"紙"的記載,可以追溯到西漢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漢書·趙皇后傳"中記錄了成帝妃曹偉能生皇子,遭皇后趙飛燕姐妹的迫害,她們送給曹偉能的毒藥就是用"赫蹄"紙包裹,"紙"上寫:"告偉能,努力飲此藥!不可復入,汝自知之!"。
由此推測紙可能與絲有一定關係。
遠古以來,中國人就已經懂得養蠶、繅絲。秦漢之際以次繭作絲綿的手工業十分普及。這種處理次繭的方法稱為漂絮法,操作時的基本要點包括,反覆捶打,以搗碎蠶衣。這一技術後來發展成為造紙中的打漿。此外,中國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為絲麻脫膠,這種技術也給造紙中為植物纖維脫膠以啟示。
紙張就是藉助這些技術發展起來的。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過科學分析鑑定,為西漢麻紙,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
1973年在甘肅居延肩水金關發現了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兩塊麻紙,暗黃色,質地較粗糙。
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延村出土了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張麻紙;1979年在甘肅敦煌縣馬圈灣西漢烽燧遺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漢麻紙。
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紙質地圖殘片,表明了當時的紙可供寫繪之用。從上述西漢出土的紙的質量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基本成熟。
歷史上關於漢代的造紙技術的文獻資料很少,因此難以瞭解其完整、詳細的工藝流程。
後人雖有推測,也只能作為參考之用。總體來看,造紙技術環節眾多,因此必然有一個發展和演進的過程,絕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
9 # 凝祥聚瑞
紙,用植物纖維製造,能任意摺疊用來書寫的片狀物。紙是書寫、印刷的載體,也可以作為包裝、衛生等其他用途,如列印紙、複寫紙、衛生紙、面紙等等,由於紙的發明和推廣,才使人類可以不再用泥、石、木、陶、金屬等材料記錄文字或圖畫,也使古代大量資訊得到傳播和儲存。
魏晉南北朝時期
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技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區域也由晉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陽一帶而逐漸擴散到越,蜀,韶,揚及皖,贛等地,產量,質量與日俱增。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紙面有明顯的紋路,其紙緊薄而勻細。剡溪有以藤皮為原料的藤紙,紙質勻細光滑,潔白如玉,不留墨。東陽有魚卵紙,又稱魚箋,柔軟,光滑。江南以稻草,麥稈纖維造紙,呈黃色,質地粗糙,難以書寫。北方以桑樹莖皮纖維造紙,質地優良,色澤潔白,輕薄軟綿,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稱棉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因當時把漁網破布劃為麻類纖維,所以統稱麻紙。
為了延長紙的壽命,晉時已發明染紙新技術,即從黃櫱中熬取汁液,浸染紙張,有的先寫後染,有的先染後寫。浸染的紙叫染潢紙,呈天然黃色,所以又叫黃麻紙。黃紙有滅蟲防蛀的功能。
至晉代(4世紀)時,紙已最終取代帛簡成為主要書寫材料。蔡倫在促進麻紙及皮紙生產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雖不是造紙術發明者,但作為技術革新者和組織推廣者的歷史地位應予肯定。
公元8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衝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1000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階印刷紙、捲菸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著名的宣紙誕生。在宣紙的主要產地安徽宣州有這麼一個傳說:蔡倫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紙為業,他一直想製造一種特別理想的白紙,用來替師父來畫像修譜。但經過許多次的試驗都不能如願以償。一次,他在山裡偶然看到有些檀樹倒在山澗旁邊,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蝕得腐爛發白。後來他用這種樹皮造紙,終於獲得成功。由此可以斷定:利用樹皮製造宣紙,在唐朝時候就比較盛行了。
唐代在前代染黃紙的基礎上,又在紙上均勻塗蠟,經過砑光,使紙具有光澤瑩潤,豔美的優點,人稱硬黃紙。還有一種硬白紙,把蠟塗在原紙的正反兩面,再用卵石或弧形的石塊碾壓摩擦,使紙光亮,潤滑,密實,纖維均勻細緻,比硬黃紙稍厚,人稱硬白紙。另外政治家填加礦物質粉和加蠟而成的粉蠟紙;在粉蠟紙和色紙基礎上經加工出現金,銀箔片或粉的光彩的紙品,稱做金花紙,銀花紙或金銀花紙,又稱冷金紙或灑金銀紙;還有 色和花紋極為考究的砑花紙,它是將紙逐幅在刻有字畫的紋版上進行磨壓,使紙面上隱起各種花紋,又稱花簾紙或紋紙,當時四川產的砑花水紋紙魚子箋,備受文人雅士的歡迎。另外,還出現了經過簡單再加工的紙,著名的有薛濤箋,謝公十色箋等染色紙,金粟山經紙,以及各種各樣的印花紙,松花紙,雜色流沙紙,彩霞金粉龍紋紙等。
同時,由於發明了雕版刷術,大大刺激了造紙業的發展,造紙區域進一步擴大,名紙迭出,如益州的黃白麻紙,杭州,婺州,衢州,越州的藤紙,均州的大模紙,蒲州的薄白紙,宣州的宣紙,硬黃紙,韶州的竹箋,臨川的滑薄紙。唐代各地多以瑞香皮,棧香皮,楮皮,桑皮,藤皮,木芙蓉皮,青檀皮等韌皮纖維作為造紙原料,這種紙紙質柔韌而薄,纖維交錯均勻。
五代兩宋時期
五代製紙業仍繼續向前發展,歙州製造的澄心堂紙,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認為是最好的紙;此紙“滑如春水,細密如蠶繭,堅韌勝蜀箋,明快比剡楮”。這種紙長者可五十尺為一幅,自首至尾勻薄如一宋代繼承了唐和五代的造紙傳統,出現了很多質地不同的紙張,紙質一般輕軟,薄韌,上等紙全是江南製造,也稱江東紙。紙的再利用開始於南宋,以廢紙為原料再造新約,人稱還魂紙或熟還魂紙,具有省料,省時,見效快的特點。
元明清時期
元代造紙業凋零,只在江南還勉強保持昔日的景象。
到了明清,造紙業又興旺和創新。各種箋紙再次盛行起來,在質地上推崇白紙地和淡雅的色紙地,色以鮮明靜穆為主,如康熙、乾隆時期的粉蠟紙,印花圖繪染色花紙等,紙的製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絕倫的地步。清代的造紙的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了。
明代,造紙業才又興旺發達起來,主要名品是宣紙,竹紙,宣德紙,松江潭箋。
清代宣紙製造工藝進一步改進,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紙。各地造紙大都就地取材,使用各種原料,製造的紙張名目繁多,在紙的加工技術方面,如施膠,加礬,染色,塗蠟,砑光,灑金,印花等工藝,都有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各種箋紙再次盛行起來,在質地上推崇白紙地和淡雅的色紙地, 色以鮮明靜穆為主。康熙,乾隆時期的粉蠟箋,如描金銀圖案粉蠟箋,描金雲龍考蠟箋,五彩描繪砑光蠟箋,印花圖繪染色花箋,三色紙上採用粉彩加蠟砑光,再用泥金或泥銀畫出各種圖案。箋紙的製作在清代已達到精美絕倫的程度。
另外,我國從晉代開始朝廷就從鄰國接受貢紙,如南越進貢的側理紙(或稱苔紙),是以海苔為原料,加上味甘,大溫,無毒的側理製成的越南紙。朝鮮進貢的高麗紙,雞林紙為歷代統治者所喜愛。到清代則有朝鮮的麗金箋,金齡箋,鏡花箋,竹青紙,越南的苔箋,日本的雪紙,奉書紙,西方的金邊紙,雲母紙,漏花紙,各色箋紙,回回各色花紙等。
紙張、紙板及加工紙的統稱。是供書寫、記錄、印刷、繪畫或包裝等多種用途的片狀纖維製品。由懸浮在水中的紙漿,在造紙機成形網上沉積成錯綜交織的纖維層,再經壓榨、乾燥之後所製成。
石頭紙用石頭製紙的技術,原理就是將石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研磨成超細微粒後吹塑成紙的。這個技術已經不是新鮮事物,但是在全球號召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這一“時尚”的環保概念重新被人們重視。
石頭紙新技術,是以地殼內最為豐富的礦產資源碳酸鈣為主要原料,以高分子材料及多種無機物為輔助原料,利用高分子介面化學原理和填充改性技術,經特殊工藝加工而成的一種可逆性迴圈利用,具有現代技術特點的新型造紙技術。石頭紙技術,是國內領先世界先進的新技術。該技術的誕生,既解決了傳統造紙汙染給環境帶來的危害問題,又解決了大量塑膠包裝物的使用造成的白色汙染及大量石油資源浪費的問題。
-
10 # 小柯先生9986
一、西漢時期的灞橋紙,主要成分是大麻纖維,因此又稱麻紙。
因其於1957年出土於西安灞橋而得名。
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有文物依據的最早的紙,大致的出現是在是公元前一二世紀左右。
但是由於這個時期的紙張質地粗糙,所出土的紙張上面沒有文字,因此這個時期的紙張是否已經被作為了書寫載體是不確定,可能更確切的應該稱為“麻片”。
也許這正是《後漢書》認為蔡倫發明了造紙術,而不是改進了造紙術的原因。
但是研究人員,透過現代科學儀器對西漢時期的紙張進行分析,發現了西漢紙裡好友澱粉顆粒,這就意味著,西漢紙的製作有一定的技術工藝支撐,是真正意義上的紙。
東漢造紙工藝的成熟,很難說沒有收到西漢紙的啟發。
二、蔡侯紙,也就是東漢蔡倫發明的抄紙法紙法制造的紙張,主要的原料是樹皮、漁網、麻頭。《後漢書》對此有明確記載。
使用抄紙法造的紙借用水的擴張性,讓絮狀的紙漿纖維平鋪在紙簾上,厚薄均勻,質地和平整度都已經適合用來作為書寫載體。
三、左伯紙,東漢末期,東萊人左伯又對造紙方法進行了改進,使紙張更潔白細膩,柔軟均勻。紙張的紙漿又上了一個新的水平,因此稱為左伯紙。
左伯紙對造紙工藝的改進主要是使用韌性更好的桑皮代替麻皮。
這個時期造紙技術的發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造紙工藝隨著時間擴充套件有更多的材料選擇,也產生了鮮明的地域特色。
四、藤紙,和左伯紙一樣,由於造紙術的傳播,原材料更為豐富的江南地區接過了造紙術發展的重任。
隨著更多的不同材料被嘗試用於造紙,一種非常適合用於造紙的材料出現——產於浙江嵊州的剡藤。
剡藤是造紙的絕佳材料,用剡藤造出來的紙張,有著造紙光如玉的美名。
自兩晉,至隋唐鼎盛,到送末衰落,藤紙廣受讚譽。
唐代詩人顧狂甚至專為藤紙作詩——剡紙歌
雲門路上山陰雪,中有玉人持玉節。
宛委山裡禹餘糧,石中黃子黃金屑。
剡溪剡紙生剡藤,噴水搗後為蕉葉。
欲寫金人金口經,寄予山陰山裡僧。
手把山中紫羅筆,思量點畫龍蛇出。
政是垂頭蹋翼時,不免向君求此物。
-
11 # 旭旭愛電影剪輯
東漢和帝時期,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溼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溼紙曬乾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
12 # 霍天章666
蔡倫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家,造紙術的發明者。在沒有發明紙以前,古代各國人民曾想盡辦法,利用石頭、磚頭、樹葉、樹皮、蠟板、銅、鉛、麻布和獸皮、羊皮等等,文字記錄下來。
在我國商朝時,人們把文字一筆一劃地刻到龜甲和牛、羊、豬等動物的肩胛骨上;隨後,人們又用規格一至的木片(又稱牘)和竹片(又稱簡)來書寫文章;以後,還用以絲織品縑帛為紙來書寫的辦法。東漢時期,隨著經濟和文化的發展,竹簡、縑帛越來越不適應書寫的需要。為了製造一種比較理想的書寫材料,蔡倫在前人利用廢絲綿造紙的基礎上,採用樹皮、麻頭、破布、廢魚網為原料,成功地製造了一種既輕便,又經濟的紙張,總結出一套較為完善的造紙方法,使造紙技術有了悅躍的進步。公元 105 年(元興元年,漢和帝劉肇年間),蔡倫將造成的紙張獻給朝廷,受到皇帝的讚揚。從此,人們都用這種紙,並在全國通稱蔡倫造的紙為“蔡侯紙”。
公元 8 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這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衝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 1000 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階印刷紙、捲菸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
-
13 # 奈米一微塵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
紙張具體是在什麼時候問世的在歷史中很難確知了,但是從考古出土的文獻中我們可以知道紙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但是中國的造紙術是在東漢元興元年由蔡倫根據勞動人民的勞動結晶改進造紙技術才得以發展起來的。造紙術發明以後,按紙張的原料經過了東漢發明時期以樹皮和破布為原材料的紙張;魏晉南北朝以桑皮、藤皮為原材料的紙張;隋唐、五代時期以竹、檀皮、麥杆、稻杆為原材料的紙張;宋元、明清時期在造紙原料的基礎上改進造紙粘液劑。紙張隨著造紙術的4個時間段的改進,而出現4個時間段的紙品名稱。
造紙技術的經歷有以下四個時間段:
1.東漢發明時期:在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前,古代勞動人民已經有了用殘繭漂絮取得的副產物用於書寫,缺點就是產出少,比較昂貴,不能廣泛使用。中國古代的造紙術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係。蔡倫改進造紙術以後,以樹皮,破布,漁網等來源廣泛的原材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提取纖維物製造出來的紙張,表面不光潔,不利於書寫,基本主要用於包裝使用,到了西漢時期的改良,紙張的質量有了很大的進步,表面比較光潔,不再是較為粗糙,利於書寫。才開始逐漸被用於書寫。由於原材料的來源比較廣泛,製造工藝的大範圍推廣,價格又便宜,紙張開始被廣泛使用。
2.魏晉南北朝時期:在原有材料的基礎上又加入桑皮、藤皮。原材料的來源比東、西漢時期更為廣泛,就有了桑紙,藤紙。這個時期對於紙張的需求量不是很高,對造紙技術的改進沒有比較的明顯。
3.隋唐、五代時期:竹、檀皮、麥杆、稻杆等也都已作為造紙原料,先後被使用,從而使造紙業的原材料來源更為廣泛。其中,竹作為原材料被使用則在唐朝時期,對造紙技術也達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在造紙過程中加礬、加膠、塗粉、灑金、染色等加工技術相繼問世,為生產各種各樣的工藝用紙奠定了技術基礎。在唐朝時期,文學水平的極大興榮和文化的廣泛推廣和交流,對紙張的需求也達到了高峰,這時候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對紙張需求也激增。紙張也已成為人們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4.宋元明清時期:在唐朝時期原先用澱粉糊劑作為粘液劑,到了宋朝用植物粘液做粘液劑,使得紙漿更均勻,更光滑。這個時期紙品繁多,用途更為廣泛,紙幣也是在宋朝時期就開始發行使用。那時候叫“交子”。到了明清時期,紙的品種已出現多樣化,而且紙張開始廣泛適用於室內裝飾了,桌布,剪紙,花紙也相應的出現了,並且造紙術在這個時期非常繁榮興盛。
由上述可知中國的造紙技術歷史也是經歷過四個時間段的不斷改進,造紙原料不斷的多元化和粘液劑的不斷改良,紙張質量也經過了四個時間段的發展,紙張的不斷改良對文化的傳播和交流都起著巨大的貢獻。可以這麼說,如果沒有古人對造紙技術的發明,改進,就不會有知識的推廣和文化的交流廣泛。
-
14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1.東漢發明時期:在蔡倫改進造紙術之前,古代勞動人民已經有了用殘繭漂絮取得的副產物用於書寫,缺點就是產出少,比較昂貴,不能廣泛使用。中國古代的造紙術起源同絲絮有著淵源關係。蔡倫改進造紙術以後,以樹皮,破布,漁網等來源廣泛的原材料經過挫、搗、炒、烘等工藝提取纖維物製造出來的紙張,表面不光潔,不利於書寫,基本主要用於包裝使用,到了西漢時期的改良,紙張的質量有了很大的進步,表面比較光潔,不再是較為粗糙,利於書寫。才開始逐漸被用於書寫。由於原材料的來源比較廣泛,製造工藝的大範圍推廣,價格又便宜,紙張開始被廣泛使用。
3.隋唐、五代時期:竹、檀皮、麥杆、稻杆等也都已作為造紙原料,先後被使用,從而使造紙業的原材料來源更為廣泛。其中,竹作為原材料被使用則在唐朝時期,對造紙技術也達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在造紙過程中加礬、加膠、塗粉、灑金、染色等加工技術相繼問世,為生產各種各樣的工藝用紙奠定了技術基礎。在唐朝時期,文學水平的極大興榮和文化的廣泛推廣和交流,對紙張的需求也達到了高峰,這時候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對紙張需求也激增。紙張也已成為人們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4.宋元明清時期:在唐朝時期原先用澱粉糊劑作為粘液劑,到了宋朝用植物粘液做粘液劑,使得紙漿更均勻,更光滑。這個時期紙品繁多,用途更為廣泛,紙幣也是在宋朝時期就開始發行使用。那時候叫“交子”。到了明清時期,紙的品種已出現多樣化,而且紙張開始廣泛適用於室內裝飾了,桌布,剪紙,花紙也相應的出現了,並且造紙術在這個時期非常繁榮興盛。
-
15 # 劉漢卿說歷史
最佳答案
紙的發明大概經過了4個階段(從發明~唐)唐後還有很多的改進,就不具體說了
一、西漢時期的灞橋紙,主要成分是大麻纖維,因此又稱麻紙。
因其於1957年出土於西安灞橋而得名。
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有文物依據的最早的紙,大致的出現是在是公元前一二世紀左右。
但是由於這個時期的紙張質地粗糙,所出土的紙張上面沒有文字,因此這個時期的紙張是否已經被作為了書寫載體是不確定,可能更確切的應該稱為“麻片”。
也許這正是《後漢書》認為蔡倫發明了造紙術,而不是改進了造紙術的原因。
但是研究人員,透過現代科學儀器對西漢時期的紙張進行分析,發現了西漢紙裡好友澱粉顆粒,這就意味著,西漢紙的製作有一定的技術工藝支撐,是真正意義上的紙。
東漢造紙工藝的成熟,很難說沒有收到西漢紙的啟發。
二、蔡侯紙,也就是東漢蔡倫發明的抄紙法紙法制造的紙張,主要的原料是樹皮、漁網、麻頭。《後漢書》對此有明確記載。
使用抄紙法造的紙借用水的擴張性,讓絮狀的紙漿纖維平鋪在紙簾上,厚薄均勻,質地和平整度都已經適合用來作為書寫載體。
三、左伯紙,東漢末期,東萊人左伯又對造紙方法進行了改進,使紙張更潔白細膩,柔軟均勻。紙張的紙漿又上了一個新的水平,因此稱為左伯紙。
左伯紙對造紙工藝的改進主要是使用韌性更好的桑皮代替麻皮。
這個時期造紙技術的發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那就是造紙工藝隨著時間擴充套件有更多的材料選擇,也產生了鮮明的地域特色。
四、藤紙,和左伯紙一樣,由於造紙術的傳播,原材料更為豐富的江南地區接過了造紙術發展的重任。
隨著更多的不同材料被嘗試用於造紙,一種非常適合用於造紙的材料出現——產於浙江嵊州的剡藤。
剡藤是造紙的絕佳材料,用剡藤造出來的紙張,有著造紙光如玉的美名。
自兩晉,至隋唐鼎盛,到送末衰落,藤紙廣受讚譽。
回覆列表
上古時代祖先主要依靠結繩記事,以後漸漸發明了文字,開始用甲骨來作為書寫材料。後來又發現和利用竹片和木片(即簡牘)以及縑帛作為書寫材料。但由於縑帛太昂貴,竹木太笨重,於是便導致了紙的發明。 據考證,我國西漢時已開始了紙的製作。1957年陝西省博物館在西安東郊灞橋附近的一座西漢墓中發掘出了一批稱之為“灞橋紙”的實物,其製作年代當不晚於西漢武帝時代。之後在新疆的羅布淖爾和甘肅的居延等地都發掘出了漢代的紙的殘片,它們的年代大約比東漢建初至元興年間的宦官蔡倫所造的紙要早150~200年。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紙的發明雖很早,但一開始並沒有得到廣泛應用,政府文書仍是用簡牘、縑帛書寫的。至獻帝時,東萊人左伯又對以往的造紙方法作了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紙張質量。他造的紙潔白,細膩,柔軟,勻密,色澤光亮,紙質尤佳,世稱“左伯紙”,其中尤以五色花箋紙,高階書信紙為上。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早在西漢,中國已發明用麻類植物纖維造紙。宋蘇易簡《紙譜》:“蜀人以麻,閩人以嫩竹,北人以桑皮,剡溪以藤,海人以苔,浙人以麥面稻稈,吳人以繭,楚人以楮為紙。”造紙,舊用人工製造,先取植物類纖維質之柔韌者,煮沸搗爛,和成粘液,勻制漉筐,使結薄膜,稍幹,用重物壓之即成。今日所用之紙,多為機制。從現存世千年以上的書畫作品中,大部分是由桑皮紙作為書畫紙用。
紙廣泛流傳,普遍為人們所使用,造紙技術進一步提高,造紙區域也由晉以前集中在河南洛陽一帶而逐漸擴散到越,蜀,韶,揚及皖,贛等地,產量,質量與日俱增。造紙原料也多樣化,紙的名目繁多。如竹簾紙,紙面有明顯的紋路,其紙緊薄而勻細。剡溪有以藤皮為原料的藤紙,紙質勻細光滑,潔白如玉,不留墨。東陽有魚卵紙,又稱魚箋,柔軟,光滑。江南以稻草,麥稈纖維造紙,呈黃色,質地粗糙,難以書寫。北方以桑樹莖皮纖維造紙,質地優良,色澤潔白,輕薄軟綿,拉力強,紙紋扯斷如棉絲,所以稱棉紙。蔡倫造紙的原料廣泛,以爛漁網造的紙叫網紙,破布造的紙叫布紙,因當時把漁網破布劃為麻類纖維,所以統稱麻紙。
為了延長紙的壽命,晉時已發明染紙新技術,即從黃櫱中熬取汁液,浸染紙張,有的先寫後染,有的先染後寫。浸染的紙叫染潢紙,呈天然黃色,所以又叫黃麻紙。黃紙有滅蟲防蛀的功能。
至晉代(4世紀)時,紙已最終取代帛簡成為主要書寫材料。蔡倫在促進麻紙及皮紙生產方面起了很大作用,他雖不是造紙術發明者,但作為技術革新者和組織推廣者的歷史地位應予肯定。
公元8世紀,我國已經廣泛使用紙,之後的幾個世紀中,我國將紙出口到亞洲各個地方,並嚴保造紙秘密。公元751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國發生衝突,阿拉伯人俘獲幾個中國造紙工匠。沒過多久,造紙業便在撒馬爾罕和巴格達興起。就這樣,造紙技術便逐漸在阿拉伯世界各地傳開,那裡開始廣泛使用紙張,後又經阿拉伯諸國傳到北美和歐洲。據史書記載,在蔡倫發明造紙術後的1000多年,歐洲才建立第一個造紙廠。雖然現代的造紙工業已很發達,但其基本原理仍跟蔡倫造紙的方法相同。造紙原料十分之七八已為木漿所代替,但造高階印刷紙、捲菸紙、宣紙和打字蠟紙等,仍不外蔡倫所用的破布、樹皮、麻頭、廢魚網等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