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曉木曰兮歷史系
-
2 # 三哥210397042
諸葛亮十七歲娶了黃氏醜女,從此就住進了襄陽的黃家大院。劉備若是來請他,只有去湖北省襄陽市找他。出師表說,他在河南省南陽市種地,住茅蘆(三顧茅蘆)。請問劉備應該去湖北省襄陽市去找他,怎麼能去河南省南陽市去三顧茅蘆呢?諸葛亮已經結婚十年有餘了,應該住在黃家(湖北省襄陽市)。劉備卻去了河南省南陽市找他,難道劉備是傻逼不成?
-
3 # 海闊天空210501932
先聊一下徐元直。空有軍事才能,細想一想,他和劉備差不多是個顧頭不顧腚的主,怎麼出江湖幹殺人放火的事連自己老媽都沒安排好?
有聊一下關二爺,為什麼對徐元直恭敬有佳,因為徐軍師是自己送上門來的,天下第一狂傲之人沒有受挫。
最後聊諸葛亮,如果孔明先生也無事溜達到劉備帳前,毛遂自薦。關二爺同樣也會對孔明先生相敬如賓,恰恰相反,從始至終,關二爺和孔明先生就是明爭暗鬥,水火不容的樣子,二人素不相識,無怨無仇,為何?就是因為孔明先生架子太大了,用現在話講:你牛!我比你還牛!
也就是說劉關張三顧茅蘆確實是真,劉備求賢若渴,徐元直薦言,並且稱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也是後來諸葛亮!關羽!矛盾的初衷。
-
4 # 知常容
這個事情百分之一百存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三國志記載,先主傳裡面說劉備三往。諸葛亮的出師表裡面說劉備三顧草廬。
這兩個當事人都承認有這麼一件事情,所以這一個肯定是真的。
這個事情爭議在哪裡呢?劉備去見諸葛亮,到底是每一次都見到了,還是第一次見不到,第二次見不到,第三次才見到呢?
還有一個爭議,就是這個三,因為在古代的時候三有時指很多次,到底是三次呢?還是很多次呢?
主要就這兩個爭議。
我暫時採納劉備三顧諸葛亮,就是第一次見不到第二次見不到第三次才見到。然後根據這一個寫了一篇文章。哈哈,我在這裡又做廣告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多多批評,多多指教。
-
5 # 心中點亮一顆心
劉備三顧茅蘆:本人認為,在歷史上不可能有這件事,原因是,拿劉備和諸葛亮二人的名氣而言,應該是諸葛亮主動投奔了劉備,在諸葛亮沒出山時劉備已經美名傳天下,十八路諸侯虎牢關滅董卓以威震天下了,特別關雲長溫酒斬華雄,張義德三英戰呂布,劉關張已名滿天下傳,全國的軍政機關包括民間都把劉備吹的神乎其神的,這件事連諸葛亮都會知道的,真的是家欲戶曉。下面再說說諸葛亮,在劉備名傳天下後他說真的就是一個山野村夫,知道他的人真可唯是聊聊無幾,其因:他當時沒在官場中考過官,沒有在大小戰役中露過面,劉備和天下軍政大員怎能知道他是當代的軍事卓瑪的軍事家,諸葛亮在這個時候不出山就等於他一生的報復將不服存在了,他不過在當時南陽會小有名氣,也不過是弄墨學子吧了,應該歷史上是劉備造就了諸葛亮。三國演義評書中不過是對藝術人物的一種美華。謝邀!
-
6 # 蘇霸賽壓錦
是真的。出師表裡就寫了三顧茅廬,說明有三顧茅廬這回事兒,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的,現在沒有任何證據出師表是假的。207年,劉備46歲,諸葛亮26歲,一下子讓英雄自詡、天下聞名的劉備去孔明出山,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毛遂自薦只能存疑。我有點猜想,就是毛遂自薦和三顧茅廬並存,孔明自薦但是劉備開始時並不認識,然後一來二去,你來我往,次數多了就熟了,三顧不一定只有三次,古人說三很多時候是次數很多的意思,後來才確定孔明是他所需要的軍師,孔明也才肯定是他要找的君主。畢竟孔明以前除了荊州士人集團推崇以外,就沒有任何的名頭了,也沒什麼威望名氣,讓劉備突然去找他是沒有道理的,不能因為水鏡徐庶一句話就確定是不是劉備要的人啊,
-
7 # 學習冇止境1
劉備三顧茅廬應該是真的,因為《三國志》有記載,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劉備當時被曹操一路追殺,被追投奔劉表,但劉表看在與劉備同宗的面上收留了他,意識到劉備到,曹操的大軍很快就會進攻荊州,自己年老,想將位傳給大公子劉琦,由劉備掌握軍隊輔助劉琦抗衡曹操,但目前的情況是蔡瑁(也就是小老婆舅子)掌握軍隊,想扶劉琮(是蔡夫人所生)上位,心裡十分矛盾,想了很久,劉表只想將現在的位置讓給劉備,這樣才能劉琦,劉備聽到這事也為難,蔡瑁勢大,不好辦,矛盾難處理,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局面失控。聽徐遮說諸葛亮有管仲之才,也知道諸葛亮是蔡瑁親戚,所以決定把他請出來,蔡氏勢力也許可以擺平。另外在新野在徐遮做軍師與曹操打過一小仗,贏了,劉備被徐遮能力所折服,但後來徐遮中了程昱假信的計,到了曹營,離開推薦了諸葛亮。劉備當時也在總結自己一再失敗的原因,無賢人可用,勇武關,張,趙天下無敵,之前投袁紹也勢力夠大的,結果也失敗,想一下曹操那也,不僅戰將千員,而且謀士大把,才促使他有今天的成績。所以必請諸葛亮,於是三諸葛亮成為千古佳話。
-
8 # 雁楠吃瓜客
三顧茅廬當然是真的。首先,歷史上本身就有記載。諸葛亮自己的《前出師表》裡面就詳細描寫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事情。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給後主劉禪看的。不可能杜撰造假,否則就有欺君之罪了。諸葛亮的人品道德來說他完全不會捏造。雖然《魏略》和《九州春秋》認為諸葛亮是毛遂自薦,但是個人認為歷史當事人的言論應該比旁人的描述更加可信。
其次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在史書中也寫了隆中對的史實。雖然沒有直接說明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自己,但起碼劉備肯定是有去諸葛亮的老家拜訪過的。不然也不會出發生隆中對了。而且按照當時的通訊聯絡方式,劉備不可能去拜訪一次就遇到諸葛亮。肯定是拜訪好幾次才遇到諸葛亮。三顧並不代表這三次,其實三指的是一個虛詞,就是很多次的意思。只是後世的《三國演義》把三實化為三次。
再次就是很多元明朝以前的文學作品也出現劉備三顧茅廬的印記和蹤跡。比如李白曾寫詩道:“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另外一大詩人杜甫的詩寫過“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著名詩句。可以說在《三國演義》成書之前,或者在民間流傳之前,劉備三顧茅廬就是一個眾人皆知的歷史事件了。《三國演義》根本不需要再加工成一個小說故事。
-
9 # 東方大狂俠
謝邀!應該是確有其事!首先諸葛亮自己有言劉備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須知這不是諸葛亮故意吹牛。因為他這種人可以用謀略在其他地方,但前出師表如果說這種謊話劉阿斗也騙不了。只是三次四次皆為虛數,究是幾次顧其草廬現在是無法考證了!也沒必要考證,只要有去拜訪過就不算諸葛亮說謊了!其次陳壽三國志也證實此事不假。有記載稱諸葛亮早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就有過接觸,這是可能的。不然就憑徐庶一番話未必就會三顧茅廬。當然徐庶走了,劉備迫切需要一個謀士為他所用,這才是問題的關鍵!因此為了解決當時危機四伏的境況,只有放下身段去請諸葛亮了。我認為很符合劉備的實際需求。所以這事是真的!
-
10 # 史苑空間站
謝謝相邀!是真的。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這裡有兩個佐證,其一,徐庶說:"此人可就見,不可曲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其二,"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另據諸葛亮《出師表》描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這是諸葛亮給後主劉禪的奏表,不可能有水分。
加上當時劉備手下武有關羽、張飛、趙雲,勇猛異常,只可惜無人會用,徐庶雖然待的時間短,也是讓劉備嘗到了謀略的甜頭,加上徐庶極力推薦,才有的劉備三顧茅廬這一青史佳話。
-
11 # 高盼明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卻並非簡單的重複!
三國這一段歷史,有很多地方都讓回味和嚮往,其中劉備的三顧茅廬便是其中之一,在三國演義之中,被演的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一樣的片段,在三國演義裡面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但是這一事件在歷史上到底是真是假呢?
陳壽的《三國志-諸葛亮傳》裡面有記載:先主遂諳亮,凡三往乃見!就這十個字,被羅貫中搞出來一個典故,硬是弄成六千多字。可見文筆多麼的厲害。但是劉備尋訪諸葛亮的時候是在陳壽20多年的時候,那麼陳壽又是怎麼知道三往呢?其結論歸結於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同時在《九州春秋》《魏略》也有相關記載!
按照陳壽的記載,是劉備去見諸葛亮三次,前兩次沒見到,可是按照諸葛亮的出師表來看,是劉備到他住的地方向他詢問了一些國家大事,在古代“三”一般都是約數,而並非是確數,比如:士別三日等等。這裡都是有待發現的地方。
我們不妨這麼來看,不管是諸葛亮需要實現抱負,還是劉備尋訪人才,不管是劉備主動求見諸葛亮也好,也不管是諸葛亮故意考研劉備也好,這些都是歷史的想象,諸葛亮有才華,劉備需要人才,兩人由於自然有相識,一來二往互相欣賞,諸葛亮說出自己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後,就回到自己的草屋去了,並沒有開口要給劉備效力,在後來的交往過程中,兩人熟悉後劉備就自然的開口了,而諸葛亮也早有此意。於是兩人就開始了蜀漢之路。
如此理解並沒有違反歷史書籍的記載,也非常的符合歷史,真正的歷史都是平凡的,並沒有壽命出奇之處。而歷史也都是史官寫的,那些該寫那些不該寫,什麼寫詳細點,什麼略過都是來自史官的觀念!
關注微觀歷史者,看精彩智慧歷史
博君一言,共談古今,智慧歷史,你我共享
-
12 # 基地說
真的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跑一個客戶跑很多次才會熟起來,慢慢才能聊的深入。
如果投緣的話就比較快。
三次就決定合作,算非常快的。
理念相同,一見如故的客戶還是有的。
-
13 # 公明淏
三字,其本義為特殊指事字,指衍生萬物的天、地、人,後引申為二,四之間的正整數、多多地、一再地等。《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劉寶楠正義:“三思者,言思之多,能審慎也。”
在我國古代,三字,一般都是指多次的意思。諸葛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應該理解為劉備不是因為諸葛穿布衣就不理諸葛,而是屈左將軍之尊,多次到諸葛家討教時事。
這件事發生在荊州,劉備投靠劉表之後,憑劉備與劉表的關係,認識劉表手下的人並不奇怪。認識諸葛的可能性不大!但是,202年的博望坡之戰,總會讓很多人知道劉備是能夠擊敗曹操的英雄
-
14 # 一貳一橙
三顧茅廬是劉備和諸葛亮這對千古君臣之間的一件美談,從三國時期開始就為人津津樂道,劉備因此被作為明主表率,諸葛亮也因此成為“安居而知天下事”的智慧代表。
不過據《魏略》所記:劉備其實沒去訪諸葛亮,而是諸葛亮先來找的劉備。這一點在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講壇裡也有提過,當然易先生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劉備在荊州進行了多次聚會,在某一次聚會中諸葛亮去參加了,並且在宴會上得到了劉備的關注,後面才有了劉備三次探訪隆中的情況。
《三國志》和《魏略》這兩種說法可謂大相徑庭,那到底是劉備主動去找的諸葛亮,還是諸葛亮先去劉備面前毛遂自薦,讓劉備去找他的呢?易中天先生的觀點首先是承認這兩種說法,但最主要的是以《魏略》為先,《三國志》輔之,並且引用了一位叫劉嘯的先生的看法,認為諸葛亮是先去找的劉備:
諸葛亮更急迫需要找到一位明主輔助,以施展自己的扶龍之才,證據就是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是需要出將入相的,安居在隆中之地種田,並不符合諸葛亮的個性;劉備更迫切需要一群有能之人來輔助,而諸葛亮只是其中之一,換句話說就是:劉備可以慢慢找,諸葛亮卻需要馬上找,以佔據在劉備集團的一席之地;荊州形勢危急,諸葛亮已經沒時間了,需要儘快讓劉備發現自己,可當時的諸葛亮名聲不顯,劉備卻是天下聞名,一個有才但沒什麼名氣的手下要找一個天下聞名的領導,不可能還宅在家等運氣,肯定是主動出擊的。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這些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可細敲一下又不是必然的:劉備在荊州收買人心一事已經引起了劉表的忌憚,以諸葛亮和劉表的關係(劉表是諸葛亮老婆黃月英的姨父),諸葛亮主動去找劉備,不可能不顧及到劉備和劉表之間那互相利用又互相猜忌的態度;劉備是急於找到各類人才,可他並不是在家裡辦宴會,高高在上地“選美”,而是上山下鄉地探訪人才,《襄陽記》就記載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徽,這才得知有臥龍、鳳雛這兩位的存在”,以劉備當時的情況來看,他確實也急著找到人才來用,那該主動的難道不應該是劉備嗎?荊州當時情況也未必有多緊急,劉備剛打敗了夏侯惇和于禁的侵略軍,曹操也正在經略河北,劉璋、孫權都沒空來荊州鬧事,此時的荊州還算安穩,比起諸葛亮,劉表、劉備才是應該急的人。此外我還有兩個重要的證據可以佐證:第一:諸葛亮所上的那篇千古名文《出師表》,中間就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明確說明了劉備來找他三次。如果諸葛亮是說謊或是避重就輕、不談自己去找劉備的事實的話,那是避不開趙雲和劉琰等元老重臣的耳目的。
趙雲是劉備心腹、騎兵隊隊長兼管家兼保鏢,劉備不論是上山下鄉還是高坐家中是都得帶著趙雲的,對於這“三顧茅廬”的內情,趙雲應該是知根知底的,而劉琰則是劉備同宗,在豫州時就跟隨著劉備,因為長得帥口才又好,人際溝通能力不錯,被劉備引為賓客,帶著他到處交際應酬。
《三國志.劉琰傳》——以其宗室,有風流,善談論,厚親待之,遂隨從周旋。常為賓客諸葛亮的《出師表》雖是上疏,但都要記錄在案的,文章大談劉備紆尊降貴來拜訪自己的事,要瞞別人容易,可要瞞住趙雲和劉琰這兩人是幾乎不可能的,何況當時還有其他的荊州名士,諸葛亮不可能給自己挖這麼一個坑,到頭來自己跳下去吧!第二:《魏略》的描述很有問題,首先《三國志》確實記載過劉備在荊州時,有人主動去見了劉備,毛遂自薦,不過此人不是諸葛亮,而是徐庶,並向劉備極力推薦了諸葛亮。“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然後劉備就去見了諸葛亮,請了他出山輔助。
這事前因後果很合理,很有邏輯,首先是徐庶來見劉備,然後推薦了諸葛亮,最後劉備去見了諸葛亮,可按照《魏略》的說法,那就是徐庶來見劉備——劉備不去,辦宴會——諸葛亮來毛遂自薦,這一點和劉備急需人才的實際情況十分不符。劉備為了人才儲備,連隱居深山的司馬徽都找了出來,怎麼可能會放著一個“臥龍”不管不顧呢?
如果按照《魏略》的說法,那不但要推翻劉備主動去見諸葛亮的情況,還要再推翻“徐庶去見劉備並推薦諸葛亮”的情況,要不然的話就顯得前後矛盾,不合常理了。可明顯《魏略》並沒有推翻“徐庶見劉備”的情況,只是將“諸葛亮去見劉備”的情況強行寫在書裡,至於是否前後矛盾,作者魚豢似乎沒管太多。
按照推斷,《三國志》的說法邏輯合理,也比較真實,那為什麼會出現《魏略》的說法呢?關於“諸葛亮北上見劉備”的說法,應該就是以諸葛亮好友潁川石韜、汝南孟建的說法為根據的,這兩人都是諸葛亮的好友,諸葛亮是否主動見過劉備,他們肯定是知悉的。
但要知道,《魏略》作為一部曹魏寫成的史書,作者是魏臣魚豢,而且還是私人編史,所根據的史料幾乎都是曹魏方面流傳的書籍,其中難免會出現編纂偏狹和避重就輕的情況。
裴松之雖然以《魏略》來做《三國志》的注,可《毛詩正義》所說:
注者,著也,言為之解說,使其著明也。意思就是注就是用來解釋或者拓展史料,補充原作者所遺漏的歷史和加入寫注者自己的觀點的工具,其中的真實性有些毋庸置疑,但也有些是有待考證,遇到好一點的寫注者會加上自己的解釋,供讀者自己分辨。像裴松之就是這樣一位會加入自己觀點的寫手,對於《魏略》中出現的錯誤,裴松之也是毫不留情面,直接批駁:
魏略曰:諸葛亮病,……乃張言延欲舉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延本無此心,不戰軍走,追而殺之。這寫的是《魏略》中關於魏延謀反的事情,裴松之將其引入《三國志》,並在最後說了一句:
臣松之以為蓋敵國傳聞之言,不得與本傳爭審。直接就把《魏略》的說法給反駁了。而關於“魏略三顧茅廬”的說法,裴松之也給了自己的觀點,依舊就是諸葛亮《出師表》那一句“先帝不以臣卑鄙”之語:
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至於另外一部著作,也就是和《魏略》一樣記載了“諸葛亮先去見劉備”的《九州春秋》,乃西晉宗室司馬彪所寫,當時的西晉還是以曹魏為正統,只是到了東晉習鑿齒時才改變了風向,以蜀漢為正統,所以司馬彪的著作內容應該也是以曹魏記載為藍本的,其中很有可能就會出現裴松之所說的“敵國之言”,不能全信。
總結:我個人認為:劉備是主動去見諸葛亮的,因為他當時急需一個集團戰略的總設計師,而在徐庶和司馬徽的引薦下,他得知了隆中有號稱“臥龍”的諸葛亮,所以三次去請教,第三次才引出了著名的《隆中對》,這一點還是以《三國志》為依據,顯得更可靠一點。
-
15 # 燕東影片剪接
按照《三國志》說是劉備去找諸葛亮,用五個字做了記錄,就是“凡三往,乃見”來看是真實的。但是《魏略》和《九州春秋》說是諸葛亮去找劉備。所以是有爭議的。一般認可是真實的。三顧茅廬的故事我們早在小學課本就學到過了,當時老師告訴我們做人要謙虛,才能覓得賢才。但三顧茅廬是否屬實,卻是爭議不斷。
首先我們來看《魏略》的版本: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曰:"將軍自度何如也?"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
《魏略》中說當年並不是劉備親自登門請臥龍出山,而是諸葛亮毛遂自薦。《魏略》這本著作在晉代完成,可以把他理解為是專門記載魏國的一本日記,書中著重描寫了魏國和中原爭霸,而其他的一些細節卻不夠詳細。陳壽的《三國志》也引用了魏略中的不少內容,至少陳壽對它是比較認可的。同理《九州春秋》延續了《魏略》中的觀點,說孔明是自薦去了劉備集團,這是一本記錄東漢末年軍閥割據歷史故事,它的可信度與《魏略》相似。
而在《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我們能看到前出師表全文,這可是當年全文背誦的文章,我相信大部分的朋友現在依然能全文背誦。文中有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倘若按照陳壽的記載,那麼三顧茅廬是的確存在的!劉備於臥龍崗會見諸葛亮,討論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搖著羽扇,縝密的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並提出了先奪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北拒曹操,東聯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靜待戰機,全線北伐,從而匡扶漢室,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臺之初,就以《隆中對》的方式為劉備描述出一個戰略藍圖。
僅在《三國志》中出現的三顧茅廬如果被判定為不存在相比會傷了好
-
16 # 入我陣來l
三顧茅廬是說劉備廣尋人才,聽說隆中有一人,非常有才能,於室而知天下事,為臥龍先生也,於是就前往隆中求見,去了三趟才請諸葛亮出山了。
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均有提過,只是三國志寫的比較簡單,沒有三國演義那般寫的感人至深。
其中寫道:彼往,復而不見,曰:候。亮遂起復之。
不管有沒有,這都是一段佳話,諸葛亮的才能和死而後已的精神著實令人感動
-
17 # 舊人何時歸
三顧茅廬一直都是千古佳話,顯示領導求賢若渴,為了人才降低身份,禮賢下士。再加上《三國演義》中,老羅又把這一情節寫得惟妙惟肖,電視劇的片段也是深入人心。但是隨著一些書籍,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對這一事件產生了疑問?三顧茅廬究竟有沒有發生過,是不是真的如同《三國演義》中的那樣?
我們就先來看看,除了《三國演義》以外,還有哪些描寫過三顧茅廬:
1.《魏略》中的說法,劉備駐紮樊城時,還在荊州的諸葛亮知道荊州劉表不是成大事的明主,便求見劉備。劉備因諸葛亮太年輕,又是剛剛加入陣營,不屬於嫡系,就沒重用諸葛亮.但是,久而久之,諸葛亮的才華便顯現出來了,劉才以上賓接待!
2.《出師表》中寫道:“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趨,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3.《三國志》:凡三往,乃見。好了,看過之後,我個人認為,三顧茅廬是存在的,不過究竟有沒有三次,或者是劉備拜訪諸葛亮,還是諸葛亮反過來拜訪劉備,畢竟在古代,一個有身份地位的大佬也是不輕易接見別人的,諸葛亮在劉備的圈子畢竟還不是特別的有名,然後劉備召見了他,所以覺得是機會,所以就降低自己,抬高劉備,才說,三顧茅廬。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三”古代有多次的意思,是多次的意思,因此可能是去不止三次。
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的。
-
18 # 公子皇羽
三顧茅廬這件事應該是真是存在的,但是應該沒有《三國演義》中那麼玄乎!
劉備在南下歸附劉表,駐兵新野期間,經水鏡先生司馬徽和徐庶兩人推薦,於是帶領關羽張飛兩個人去諸葛亮隱居的隆中,去請諸葛亮出山,前兩次都沒有見到諸葛亮,第三次才見到諸葛亮並把他請出山。
這件事在諸葛亮後來給蜀漢後主劉禪的《前出師表》中提到“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同樣的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也提到一句“凡三往,乃見”。
《出師表》書諸葛亮作為臣子給皇帝劉禪的上書,這種上表肯定不會有假,一旦說假坐實那就是欺君之罪,這在後世楷模的諸葛亮身上是絕不會出現的錯誤!
另外《三國志》是陳壽所著,陳壽的父親是蜀漢將領,陳壽前半生也一直在蜀漢任職,而《三國志》是“前四史”之一,無論在真實性還是文學性都在其後史書之上!
兩項依據對比,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就是: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是真實存在的!
-
19 # 千萬千千萬
三顧茅廬不容質疑。《出師表》:“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出自諸葛亮上表皇帝的奏章之中。諸葛亮豈能兒戲,稍有不慎腦袋就會搬家。欺君之罪,在古代為罪中之最,可誅連九族。試問天下人,誰敢以身試法呢?
正史《三國志、諸葛亮傳》也載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此間有能人異士,“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願見乎″。隨後劉備“凡三往乃見″。
當然也有《魏略》持不同意見。但是《魏略》尤如《漢晉春秋》一樣,皆為民間人氏所著,真實性大打折扣。
《魏略》記述:諸葛亮北行見備於樊城軍營。其有兩點疑問。
一、各種官史記載:劉備屯軍於新野。沒有駐守樊城的記載。
二、諸葛亮毛遂自薦入劉備軍營。試想一處戒備森嚴的軍事重地,能讓一個生人隨隨便便進出的嗎?何況當時劉備正主持軍務。即是召見諸葛亮,也要等到會議結束。因此《魏略》所記有違常理,不可採信。
《漢晉春秋》一個“號曰隆中”。卻違背官史《蜀記》所載的“於沔之陽″。且無地標參照物“隆山″。這些個人“日記″都是不可信的。
綜合上述。有兩部權威性史料,皆記述劉備三次訪見諸葛亮。可見“三顧茅廬″確實存在。
-
20 # 潯陽鹹魚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是流傳千年的經典故事,可以說是婦孺皆知。在《三國志》這本記載正史書籍中,“三顧茅廬”的故事仍然是真實,可信的。
《三國志·諸葛亮傳》寫的很簡單:由是先主(劉備)遂詣(諸葛)亮,凡三往,乃見。
劉備去拜訪諸葛亮三次,才見到諸葛亮。——事情描述就是這樣簡單。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則增加了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的故事細節,例如前兩次碰到了崔州平、諸葛均;第三次去時,諸葛亮正在休息,劉備為了表示敬重,而不去打擾諸葛亮,默默的在一旁等候,而耐不住性子的張飛則嚷著要放火燒了這茅屋。
《三國演義·第38回》:玄德拱立階下。半晌,先生未醒。關、張在外立久,不見動靜,入見玄德,猶然侍立。張飛大怒,謂雲長曰:“這先生如何傲慢,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雲長再三勸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門外等候。羅貫中的透過編撰這些故事細節,不但豐富了劇情,而且把劉關張三人的性格形象刻畫出來,非常到位。例如劉備的求賢若渴,張飛的莽撞,關羽的持重等等。
回到史書記載來看,陳壽寫“凡三往,乃見”的依據應該是諸葛亮在建興五年(227年)第一次北伐前寫的《出師表》上的內容: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也就是說,“三顧茅廬”的故事原本就是諸葛亮自己說的,在史料考證上,這種當事人在公文上寫自己的故事,可信度是很高的,因為不存在第三人來抄錄,修改。
陳壽把諸葛亮自述的故事縮寫成“凡三往,乃見”,也是對這一事實的再次認可;以至於東晉人常璩著《華陽國志》時,也是如此照抄。可見自《三國志》現世以來,“三顧茅廬”的故事是得到後輩史家所認可的。
最後說兩個話題,算是糾偏吧。
第一個,易中天教授解讀“三往”,他是依據陳壽寫的“凡三往”來解讀的,認為“三”是“多次”的意思,例如“一而再,再而三”,所以認為劉備拜訪諸葛亮的次數是多次的意思,並非實數三。
我的意見是:“三”字首出於《出師表》,並非陳壽首創,“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裡的“三”才是根本所在,諸葛亮寫的“三”更可能是實數。他回憶自己和劉備的故事是應該記得確切次數的,如果他記不清了,完全可以使用“數”這個字,同樣可以表達“多次”的意思(例如寫成: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數顧臣於草廬之中),而無需使用“三”這個字來與本義(實數)奪意。
簡單的說:“三=多次”(引申義)的可能性不高,諸葛亮沒有必要在寫文是使用“三”的引申意(多次)。
第二個,裴松之在給《諸葛亮傳》加註時,提到了《魏略》和《九州春秋》記載了,諸葛亮和劉備結交的另外一個故事版本。故事內容大概是諸葛亮主動求見劉備,得到劉備賞識的過程。
對此,裴松之早就給出了意見:諸葛亮本人都說是劉備主動拜見自己,當事人說的故事是明白準確的,《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記載不可信。
臣松之以為:(諸葛)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易中天教授則無視裴松之的意見,堅持認為《魏略》故事可信,並可以與本傳融匯貫通,於是編出了一個諸葛亮拜見劉備後,劉備拜諸葛亮為上客(地位高的門客)後,諸葛亮又離開了劉備,劉備再去“三顧茅廬”這樣的故事。。
——我覺得這樣很沒有必要。
首先,《魏略》和《九州春秋》的作者分別是魚豢和司馬彪,這兩位史家所生活的地域是在中原一帶,他們對蜀地故事瞭解是有著先天性不足的條件限制。
在《三國志》中就多次提到,中原人士對蜀地的傳聞有差異的事,例如《袁渙傳》提到魏國傳聞劉備攻打劉璋時戰死的訊息,當時魏國官員都去給曹操慶賀;《黃權傳》提到蜀地有人投奔魏國,說黃權的妻子兒女被劉備誅殺報復。這些事都是很快被證明為虛假的。
魚豢和司馬彪把一些流傳在中原地區,難辨真假的蜀地故事當真,記錄下來,頂多是個戲說水平,其真實性是不能跟諸葛亮本人寫的《出師表》爭審的。
其次,《魏略》這書還寫過“劉禪與劉備在荊州失散,經過漢中張魯幫助才父子團聚”的故事,這種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故事,顯然也是一種流言異文流傳的結果,並不是史實。
易中天教授採信異聞,別出心裁將此異聞與正史雜糅創作,實在是畫蛇添足之舉。
回覆列表
其實關於陳壽《三國志》的劉備三顧茅廬,和魚豢《魏略》中的諸葛亮主動投奔劉備的矛盾(1),純粹是受到裴松之的誤導而作出來的。《魏略》裡諸葛亮【北行見】劉備的會面,估計就是發生在三顧茅廬之後。1,《三國志》裡三顧茅廬只是劉備拜訪諸葛亮,無任何詞語描述是劉備徵辟諸葛亮。2,《魏略》裡劉備與諸葛亮【非舊】關係無法得出是雙方第一次見面,而是雙方關係淺。3,《魏略》裡從諸葛亮【北行見】劉備的方向來看,諸葛亮肯定不是從隆中出發。4,《魏略》裡諸如劉備【知亮非常人】、【由此知亮】等細節,說明劉備已經認識諸葛亮。5,諸葛亮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就是個賓客身份,並非很多人以為馬上就有了官職。6,直到劉備吞併荊南4郡,諸葛亮才有第一個官職【軍師中郎將】。7,《魏略》沒有像陳壽《三國志》那樣,美化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感情,而是從零開始。8,【情好日密】可概括從【諸生意待之】轉變成【猶魚之有水】的感情升溫的時間。仔細看《三國志》諸葛亮傳,就會發現三顧茅廬過程的記載十分蹊蹺。在劉備【凡三往,乃見】(2)諸葛亮詢問【當世之事】(3),而諸葛亮以【隆中對】回答完畢後,劉備就只說一個【善】字就沒下文了,什麼表示都沒有,隨後直接就是劉備和諸葛亮【情好日密】(4)了。壓根就無法明確諸葛亮是否答應劉備邀請而出仕。 如果劉備的三顧茅廬是親自上門徵辟諸葛亮,那起碼要做到各種禮節。比如事先把徵辟的禮物準備好,還有要擔任左將軍府的何種官職也需安排好,結果什麼都沒有,【三顧】行動就以劉備的稱【善】一字而告終了。這可能說明劉備三顧茅廬只是拜訪諸葛亮而已,或者說【三顧】之後,諸葛亮並非以劉備屬下官吏的身份為劉備效力。實際上,所謂諸葛亮出山後,開始並無任何官職,對比簡雍、麋竺和孫乾3人很早就擔任劉備的左將軍【從事中郎】(5),諸葛亮此時就是【賓客】的身份,直到劉備【遂收江南】以後,才有第一個正式記載的官職【軍師中郎將】(6)。當然,千百年來,人們總習慣性地認為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後,就立馬就受到重視當了官。要知道在兩漢魏晉時期,主君徵辟某人為正式下屬,那就說明建立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 君臣之好 】(7)的關係。而在諸葛亮在出使東吳的時候,由於劉備並沒有徵辟諸葛亮為府下官吏,只是賓客身份,張昭才能毫無顧忌地【薦亮於孫權】(8),來挖劉備牆角。又如魯肅、諸葛瑾為孫權效力時也是【 始為賓客 】的身份(9)。有趣的是,在諸葛亮以賓客身份去遊說孫權前,魯肅也是以賓客身份來弔喪劉表的(10)。因此先認知到諸葛亮只是劉備的賓客身份,再回頭看《三國志》和《魏略》的區別,至少在諸葛亮的身份職位上,兩者並無矛盾,無非是《魏略》裡劉備和諸葛亮【非舊】的關係與一般人認知的不同。而恰恰是裴松之可能認為三顧茅廬劉備和諸葛亮的第一次見面後,雙方關係就應該好的像蜜一樣,才會把諸葛亮一次【北行見備】的行為,和【備與亮非舊】(11)的關係,誤認為是諸葛亮主動投奔劉備的第一次見面。其實無論是【北行見備】,還是【備與亮非舊】,這2個用詞都無法得出這是雙方第一次見面的結論。 在【備與亮非舊】的【非舊】一詞裡,【舊】解釋為:故交,老交情。因此【非舊】解釋為兩人是新交,並非熟識,關係比較淺,這說明諸葛亮在【北行見備】前已經和劉備認識。畢竟三顧茅廬兩人就見了一次面,關係自然不熟,當然是【非舊】了。就如同皇帝的新裝一樣,一旦戳破,就會發現《三國志》和《魏略》之間並沒有無法調和的矛盾。 之後,裴松之可能還認為《魏略》裡劉備對諸葛亮【諸生意待之】(12)和【上客禮之】(13)的待遇,就是侮辱了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感情。但任意兩人之間的親密度都不可能剛開始就是100%的滿值。即使陳壽也用了【情好日密】一詞,來說明雙方關係是透過時間的沉澱,來逐漸升溫的。 要知道不但《魏略》這樣記載,司馬彪的《九州春秋》也是同樣記載(14)。而司馬彪寫《九州春秋》的時候,蜀漢都已經滅亡了,他作為晉朝宗室,拿到蜀漢的史料書稿信件不會太難,加上諸葛亮怎麼也是個名人,不太可能搞不清是誰先見誰的面。當然,《魏略》和《九州春秋》作為魏晉史書,自然不會刻意美化劉備、諸葛亮的君臣感情。其實詳加分析《魏略》的這段記載的每句話,就會發現其中的很多細節,早就顯示諸葛亮已經認識劉備了。首先,《魏略》提到諸葛亮因為出於【荊州次當受敵】而【北行見備】,之後又提到【劉表性緩,不曉軍事】(15)。諸葛亮為什麼要為此特意去見劉備,又為什麼要特意提到劉表呢? 前文已提到,劉備在三顧茅廬後,對諸葛亮並沒做什麼具體安排,諸葛亮也沒具體答應什麼,僅是雙方【情好日密】,諸葛亮只是劉備的賓客。在赤壁之戰出使東吳時,還曾被張昭挖牆腳。這說明在客觀上,賓客身份對諸葛亮需要忠誠劉備來說,並沒有強制約束力,隨時可以想出仕劉表或者孫權。而諸葛亮以賓客身份為劉備而擔憂荊州,也並非難以理解。 而諸葛亮作為劉備的賓客,能夠活動的範圍也是很大的。在《三國志》諸葛亮傳裡,劉表長子劉琦可是【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16),還發生一次諸葛亮和劉琦【遊觀後園,共上高樓】後,被劉琦【令人去梯】(17)的事件發生,這說明諸葛亮並非一直與劉備待在新野,而是隨時可以出遊,比如經常待在劉琦當時的所在地襄陽。第二,《魏略》記載諸葛亮【北行見備】時,劉備【屯於樊城】(18),這與《三國志》諸葛亮傳裡,劉備在三顧茅廬時正【屯新野】(19)產生了地點矛盾,但前文提到了諸葛亮已成為劉備的賓客,而且賓客活動範圍很大,那麼地點矛盾就不成立了。只不過諸葛亮【北行見備】的方向卻有些問題。 眾所周知,襄陽、樊城僅隔漢水南北相望,經常一體並稱襄樊,而諸葛亮的隆中卻【在襄陽城西二十里】(20)的南陽鄧縣,如果諸葛亮從隆中出發去樊城,似乎用【北行】不妥,用【東行】更為妥當。如此說來,諸葛亮很可能正是以劉備賓客身份在襄樊以南附近活動,得到某些荊州危機的訊息後,緊急北上樊城面見劉備。第三,劉備與眾賓客集會時提到【備與亮非舊】。前文也提到【非舊】只能說明兩人關係不熟,不是【舊交】,而是【新交】,屬於最近認識或者剛認識不久,不可能論證出這是劉備和諸葛亮的第一次見面。如果裴松之僅憑【非舊】一詞,就把諸葛亮【北行見備】當做雙方第一次見面,那就實在有些武斷和牽強了。第四,當賓客見面會【坐集既畢,眾賓皆去】後【而亮獨留】(21),排除諸葛亮自來熟的可能,這似乎也不像是其接受劉備面試,即雙方第一次見面時諸葛亮所能夠逾越幹出的唐突事情,類似情況也發生在孫權和魯肅身上。周瑜向孫權推薦魯肅後(22),孫權即會見魯肅,這場合也是一場眾賓客集會。同樣是【 眾賓罷退 】,然而與諸葛亮不同的是,魯肅卻是【亦辭出】表示告別了(23),然後被孫權叫回來。這說明諸葛亮既然能夠自動留下,而劉備又能夠在其面前很自然地【結毦】(24),顯示了兩人互相之間已經有了一定熟悉感,更反證了諸葛亮對於劉備來說不屬於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第五,而後諸葛亮開始對劉備提問時,劉備就突然【知亮非常人也】(25),這顯然說明劉備已經多少了解諸葛亮。在劉備納其策實施後,又出現【備由此知亮有英略】(26),其中這【由此】一詞用得非常巧妙,顯然又喻示雙方已經認識一段時間。最終劉備【乃以上客禮之】,說明這一獻策改變了劉備對諸葛亮的賓客的待遇級別。估計最令裴松之不爽的就是在《魏略》的記載中,劉備對於諸葛亮的態度僅是【諸生意待之】,以及【上客】之類的賓客待遇,似乎與《三國志》諸葛亮傳的【猶魚之有水也】(27)有著矛盾。前者【諸生意待之】在前文已提到,即使在《三國志》諸葛亮傳裡,陳壽也是用【情好日密】來說明劉備與諸葛亮關係是透過時間的沉澱,來逐漸升溫的。 通俗的說就是諸葛亮說完隆中對出仕後,雙方的感情是1日好過1日。那麼諸葛亮出仕之後與劉備,也就是【日密】的第1日的感情是怎麼樣的呢?在缺乏史料記載的情況下,諸葛亮出仕後【日密】的第1日,劉備對其感情完全可能是一張白紙。因此《魏略》用【諸生意待之】來描述劉備在初始階段對待諸葛亮的感情,並不能說錯。當然,這【情好日密】中的【日密】具體日數也不太清楚,直到【關羽、張飛等】開始【不悅】了(28),劉備便以一句【猶魚之有水也】擋了回去。因此【情好日密】一詞完全可以概括劉備對諸葛亮從如同白紙般的【諸生意待之】,轉變成濃密的【猶魚之有水也】的這段美好的君臣感情培養升溫的時間過程。對於諸葛亮【上客】之類的賓客待遇,前文已提到即使在《三國志》裡,劉備的三顧茅廬只是拜訪,並非徵辟,對諸葛亮的待遇沒做具體安排,諸葛亮完全可以自由出仕其他勢力。而在劉備和諸葛亮【情好日密】後,【關羽、張飛等】依然【不悅】,說明對諸葛亮不滿的人除關羽、張飛外,大有人在。可見諸葛亮當時的賓客待遇是完全符合規格和情勢的。 而諸葛亮在207年劉備拜訪時提出的隆中對,再怎麼吹也只是個畫餅,畫餅總歸是不能飽飢的,劉備不可能以此來給予諸葛亮高待遇。何況諸葛亮作隆中對還是【因屏人曰】(29)的密室會談,轉化成文字記載則要靠後來補記了。因此當時只有劉備知道隆中對的內容,在其他人不知道的情況下,諸葛亮即無功勞,又無資歷,自然無法服眾了。當然,《魏略》記載的諸葛亮向劉備獻策雖然也可能屬於密室會談,靠後來補記,但至少內容裡建議清查戶口、增加兵力(30)是實打實能夠現用的謀略,而且務實,能夠緩解劉備的燃眉之急,比隆中對這個當時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實現的畫餅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劉備把它當做功勞,作為給予諸葛亮上客待遇的獎賞理由,也說得過去。 因此劉備的三顧茅廬雖然並非徵辟,而只是拜訪,但至少和諸葛亮建立起了關係。諸葛亮以賓客的身份為劉備效勞,按照出師表的原話就是【遂許先帝以驅馳】(31)。隨著時間的深入,諸葛亮逐漸展露才華,不僅能畫餅,還能務實獻策,劉備自然愈發看重諸葛亮,感情和待遇也自然提升,從【諸生意待之】轉變成【猶魚之有水】的【上客禮之】。而後人認為的劉備三顧茅廬之後,劉備對諸葛亮就有【猶魚之有水】的君臣感情,這完全是受到陳壽的三顧茅廬對這一美好事件,所進行刻意渲染氛圍的影響。陳壽的溢美導致後人沉浸在劉備和諸葛亮君明臣賢的美好情感之中,完全忽視了陳壽筆下的【情好日密】是一個經過精心編織,而是需要透過時間來沉澱感情過程的文字陷阱。對比陳壽在《三國志》諸葛亮本傳全篇專美諸葛亮和劉備的感情,《魏略》可以說是用先抑後揚的手法來表述雙方的感情。從劉備三顧茅廬,到赤壁之戰前夕能夠出使孫權(32),說明諸葛亮即使沒有官職,也已經憑藉才華成為劉備集團中極其重要的一員。當然,直到劉備【遂收江南】以後,諸葛亮才有第一個官職【軍師中郎將】。其實《魏略》和《三國志》的用意都差不多,都是表明諸葛亮是透過顯露才華來博得劉備的青睞和信任,《三國志》是透過隆中對,《魏略》則是用募兵之計。只要知道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只是賓客的身份,就很好理解《魏略》的記載事件是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發生的。將《三國志》諸葛亮傳和《魏略》結合起來,可以將過程敘述如下: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以賓客的身份為劉備效力。作為賓客,諸葛亮能夠活動的範圍是很大的。當時諸葛亮並非在襄樊西面的隆中,而是在南面活動。當諸葛亮覺得荊州受到北方威脅越來越大時,臨時起意而北上,向正駐紮在樊城的劉備獻策。劉備從此覺得諸葛亮有真才實學,在納諫後將諸葛亮升為上級賓客。引用史料:(1)裴松之:臣松之以為亮表雲: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則非亮先詣備,明矣。雖聞見異辭,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為可怪。(2)三國志諸葛亮傳: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3)三國志諸葛亮傳: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4)三國志諸葛亮傳: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於是與亮情好日密。(5)三國志簡雍傳:先主至荊州,雍與麋竺、孫乾同為從事中郎,常為談客,往來使命。(6)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遂收江南,以亮為軍師中郎將,使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以充軍實。(7)晉書向雄傳:雄初仕郡為主簿,事太守王經。及經之死也,雄哭之盡哀,市人鹹為之悲。後太守劉毅嘗以非罪笞雄,及吳奮代毅為太守,又以少譴系雄於獄......時吳奮、劉毅俱為侍中,同在門下,雄初不交言。武帝聞之,敕雄令復君臣之好。(8)袁子曰:張子布薦亮於孫權,亮不肯留。人問其故,曰: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9) 三國志吳主傳: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魯肅、諸葛瑾等始為賓客。 (10)三國志魯肅傳:肅請得奉命吊表二子,並慰勞其軍中用事者,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備必喜而從命。(11)魏略曰: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12)魏略曰: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13)魏略曰:乃以上客禮之。(14)裴松之: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15)魏略曰: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性緩,不曉軍事。(16)三國志諸葛亮傳: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未與處畫。(17)三國志諸葛亮傳:琦乃將亮遊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於吾耳,可以言未?(18)魏略曰:劉備屯於樊城。(19)三國志諸葛亮傳: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原見之乎?(20)漢晉春秋曰: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21)魏略曰: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22) 三國志魯肅傳:瑜因薦肅才宜佐時,當廣求其比,以成功業,不可令去也。(23)三國志魯肅傳:權即見肅,與語甚悅之。眾賓罷退,肅亦辭出,乃獨引肅還,合榻對飲。(24)魏略曰:備性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25)魏略曰: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26)魏略曰:備由此知亮有英略。(27)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原諸君勿復言。(28)三國志諸葛亮傳: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29)三國志諸葛亮傳: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30)魏略曰: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遊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31)三國志諸葛亮傳: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32)三國志先主傳: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