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魯賓遜3

    競爭從幼兒開始了,過去說,孩子沒有童年,現在是,孩子沒有幼年了!爸爸媽媽牽著孩子的小手東跑西顛上各種“學前班”。如果不提前進行“早教”,不學“摩比思維”很難考上優質小學。當前的主要問題是考進優質小學!至於上學之後怎樣,那是另外一碼事兒了。

  • 2 # 胖叔剪影1220

    舉個例子,我兒子現在上中班,我對孩子一直是放養的方式,沒刻意讓他學過任何東西,前幾個月我發現班裡有幾個孩子已經會加減法了,回頭看看連數數都費勁的兒子,心裡隱隱也有點著急了,回去試著教他數數,結果差點給自己氣出心臟病來,為了自己的健康果斷放棄了繼續教,結果前兩星期發現那小子自己突然就都給整明白了,還學了不少英文單詞,現在心安理得的繼續放養。

  • 3 # 隨性淡然

    父母為孩子的將來都考慮甚遠,可是我們真的能陪伴多遠,其實父母心裡最清楚。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放下你的焦慮,給孩子一個輕鬆的快樂的家庭環境,是我們真正意義上該做的。

    上了學前班,我們不否認,對於一年級的學習是有好處的,因為有了一年的鋪墊,孩子各方面都和一年級銜接上了,因此在上一年級時,他們是完全適應的,但是這並不是說,他在今後的小學學習中都有優勢,好多的學生到了三年級,學習上出現了滑坡現象呢。而對於從來沒有上過學前班的,也並不是說,上了一年級就完全很不上,這個問題也不是絕對的。

    在我認為,家長想讓孩子更好適應一年級的生活,就應該先認識到習慣比學習重要,這點意識是要有的。要想在小學階段,孩子脫穎而出,還是離不開良好的生活習慣,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在學業中,要養成課前預習和課後複習;在整理書包時,要記得檢查遺漏的學習用品;在每晚睡覺前,要養成堅持閱讀的好習慣等等,這些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它們才是影響今後個人發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建議家長不要只看結果,過程才是真正的開始。

  • 4 # 阿彩老師

    我是一名小學老師。可以告訴你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和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只不過是一個先走,一個後走的問題,而結果他們一樣到達終點。並不代表上過學前班的孩子一定優秀。所以,你不必這麼擔心。

    我也剛教過一年級,建議你在孩子學習的時候,要堅持陪伴在孩子身邊,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如果你有能力輔導的話,可以教會他自己預習和複習的學習方法,重視培養孩子認真聆聽的好習慣,認真做事的好品質,還有自我學習的意識。這比上任何學前班有效,而且他還影響孩子的一生學習。

  • 5 # 春風撫月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的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不要看著別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著急,相信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慢慢的看著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 6 # 娃娃的生活日記

    孩子從幼兒園過度到小學,對家長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從作息時間的調整、學習內容、學習習慣、老師的要求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會產生焦慮很正常。

  • 7 # 雲彩教養筆記

    孩子剛上一年級,之前沒有上過學前班,好害怕跟不上,怎麼辦?

    首先跟不上是很正常的,不用想象,這是現實,但是不要過分擔心,這都是暫時的,一二二年級重要的不是成績,只是作為家長,特別是公立園出來的一年級家長需要付出得多一點。

    要了解自己孩子,不能心態大爆炸。

    一年級剛期末考試完,我們兒子數學考了97分,因為粗心3分丟在了口算題上,語文91分,但儘管如此我們孩子的分數在班上的成績都沒有達到平均分數。

    在孩子眼裡,自己不是成績好的,但心態很好,在老師眼裡,也屬於中下游水平,但我覺得孩子已經很棒了,要知道幼兒園三年沒有拿過筆寫過字,只會寫自己的名字而已。

    我也是一名民辦園的幼兒老師,我很清楚民辦園的孩子都用了多長的時間去學習,很多孩子從幼兒園中班就開始接觸,算術。

    所以,作為家長,你要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點,別人考一百分那叫正常,自己孩子能考80分,其實已經很棒了。

    在幼兒園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學習的孩子是幸福的,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作為過來人,我始終堅信這點,只是有人學習起步早點,但後來起步的也並不一定就會落後,在未來的學習中,這條路上沒有所謂的起跑線,只是有人跑得快點,跑得早點,但這不是短跑也不是長跑,而是馬拉松,真正重要的是如何贏了了這場馬拉松,孩子能夠拼的一定是一二年級是否能夠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要說真的有一條起跑線,那麼,父母就是最好的起跑線。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如果沒有做過很好的幼小銜接,(這裡說的幼小銜接不是知識銜接,而是能力銜接)一般都會遇到如下問題:

    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易分散不會聽講,不能按照老師要求去做自我管理能力差,一會兒找不到鉛筆就是找不到像皮不識字,不會拼音,讀不懂題,也聽不懂老師讀題做題速度慢,讀了前半句,忘了後半句做作業磨蹭,拖拉…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都會遇到以上一條甚至幾條的問題,且一條都會讓家長頭疼不已。

    但歸納總結無非就是一點都是學習習慣的問題。

    個良好的習慣很重要,而最重要的這些東西,其實,在公立園出來的孩子是做得很棒的,他們專注,知道傾聽別人講話,別人說話,不插話……,公立園出來的孩子動手能力都會很強,好奇心保護得很好,這些都是公立園培養孩子教育目標,對孩子以後很有幫助,至少不至於除了學習只會學習。

    一個會聽課的孩子,都不會差到哪裡去,即使暫時不會,但是透過不斷的練習和知識的積累,這部分的孩子必定會越來越出色。

    相比那些提前就學習了很多知識,但沒有良好的習慣,對學習的厭倦,那麼即使考100分也只能是吃老本。

    作為家長不要過分的擔心,要有個良好的心態,頂得住壓力,這個壓力來自於老師,來自於身邊的人,也來自於自己。

    多陪孩子寫作業,陪孩子一起度過這個階段,孩子的壓力也是很大的,需要家長關心和支援。

    拼音不會就帶孩子多讀,算數不行就多帶孩子多練習,不會寫字就帶孩子多寫。

    我們孩子就是如此過來的,特別是剛開始的時候,真的很難,字寫得特別慢,一道題有的甚至一個字都不認識,也跟不上老師讀題,但經過一學期下來,已經自己能讀題了,並能自行完成考試試卷了,這些都是練出來的,最重要的是,孩子對學習有一顆好奇心,很喜歡學習。

    所以,不要太擔心,擔心是因為我們看不清現實,不敢接受現實,期望值太高。作為家長,我們要知道什麼最重要的,並且要從長遠地看待問題,學習文化知識並不是全部,在未來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能力那就是良好的習慣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科學養育,與愛、與問題共成長!

  • 8 # 隱型的翅膀

    零基礎入學的孩子,在開學之初,跟別的孩子比起來,多少會吃力一些,產生一些自卑的情緒也正常。家長可以提前和老師說明自家孩子的情況,讓老師多給孩子一些關注和鼓勵,給孩子一些表現的機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也無須太過擔心,沒有提前飛,不代表飛不起,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並非只有劣勢,反而,孩子對待沒有學過的東西只會保持著好奇的心理,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然而,那些已經提前學過的孩子,就會感覺老師講的東西太過簡單,容易走神,久而久之,就很難做到上課專心聽講。總之,家長對待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需要多費心,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是最關鍵的。

  • 9 # 用微笑面對幸福

    一年級入學沒上過學前班,可能會剛開始比較吃力,所以家長就要努力和辛苦一下,給孩子開好學習之路的頭。不要看孩子學習吃力就各種擔憂抱怨和焦慮,多一些耐心和陪伴,孩子會跟上班級同學的學習步伐,考出優異的好成績的。有幾點需要注意:

    1、多觀察孩子學習知識掌握情況,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學習情況 孩子沒上過學前班,可能聽課會注意力不集中,不適應。在家可以問問孩子白天學的知識是不是都會,老師講的知識懂不懂。也可以和老師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有問題早發現。

    2、不要給孩子壓力,要多鼓勵他 沒上過學前班在學習上可能剛開始會比較吃力,周圍同學都能輕鬆舉手回答問題、書本上的知識都會。也許孩子會有一定心裡壓力,因為孩子也有自尊心,也有攀比成績的心理。那家長平時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把“沒上學前班後悔了”、“你怎麼這麼笨”之類的話掛在嘴邊,也不要過於焦慮。要多多給孩子鼓勵,讓他有自信心。

    3、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幫助孩子培養自主學習意識,自己寫作業和檢查作業,在家長幫助下學會複習和預習課程。家長要引導、輔助和監督孩子學習和寫作業,遇到問題不要直接告知答案,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思考。

    4、如果學習跟不上,家長不要過於焦慮 因為沒上學前班,不少孩子在拼音上比較費勁,家長怎麼教都不會,急的崩潰,每天過於焦慮影響情緒。孩子學習需要有個適應過程,家長需要多一些耐心,幫助孩子去鞏固掌握知識。

    總之,孩子學習需要家長的陪伴和監督,多一些耐心和鼓勵,少一些批評和責罵。學習之路剛剛開始,孩子在慢慢成長,有付出才有收穫,加油!

  • 10 # 能提分的大劉

    早上學的好處不像以前那麼明顯了,因為現在中考不能復讀,孩子小都不懂事,,中考的時候,第1個從體育加試上就吃虧,第2個呢,心智發育上呢,就是同齡孩子同伴孩子也有所差距。現在的情況是能晚上就晚上。用好您家裡的“文昌位”,和孩子的生辰的“文昌星”,擺上一套能旺文昌的文昌筆,學習就能進步,提升學習運氣和考試運氣,早日“開竅”。

  • 11 # 昊寶媽

    我兒子也是和你家一樣,但是我們私下自己教了,不教肯定不行,除非你的孩子特別自律,小學老師上課孩子認真聽課,應該也不會太差,或者說在幼兒園時期,把學習習慣培養好,也可以!

  • 12 # 一諾媽媽育兒

    你好,剛上一年級,開始肯定會吃力,學習上跟不上,但是隻要方法得當,用對的方式養成良好習慣,即使一年級跟不上,到最重要的三年級也一定能跟得上。

    我同學家的寶寶現在三年級,當孩子剛上幼兒園就問我,該選擇公立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我當時很明確的告訴他,如果你想孩子以後學習習慣好,就選擇公立幼兒園,如果你想父母輕鬆,就選擇私立幼兒園。他當時一聽,斷然決定選擇公立幼兒園。

    孩子在幼兒園裡雖然沒有學一年級的知識,家長在寶寶剛上一年級時特別累,那在上一年級的期間需要付出很多的經理和時間,讓寶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首先培養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

    孩子上小學了,這是他人生道路上的第一個重大事件和轉折點。培養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的能力,注意力集中,上課學習的內容才是主要的。

    2、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讓他依靠自己來做,自己穿鞋,穿衣服,自己的東西要看好,自己整理書本,記作業,自己起床收拾東西。

    3、培養孩子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每天除了在學校內完成作業外,到家的第一件事情是應該先做完回家作業,包括口頭作業,還有自己的作業要記好,昨晚作業才能幹別的。

    4、培養孩子時間觀念。

    上了小學和幼兒園不一樣,早上自己起床,該做什麼作什麼,完成老師在規定時間內要做完的事情,不能拖拉。

    培養好的習慣,歲孩子的一生都特別重要,好習慣是經過反覆增長、反覆訓練養成的生活方式。家長是第一任老師,我們家長要監督好孩子。

  • 13 # 細聽風雨嘮天下

    我們自己有一個校外託管班,接觸過很多這樣情況的孩子。其實,無論什麼情況,孩子的教育和家長是密不可分的。即便之前未上過學前班,只要家長每天能花出一個小時的督導時間,孩子依然會很優秀。畢竟別人家的孩子是小機率事件,不要想其他孩子和我家孩子一樣的情況家長為多操心,孩子學業依然很優秀,有一小部分的孩子確實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但大多數孩子的學習能力差不多,為什麼會出現知智商平平的孩子學習很棒呢,就是離不開家長的督導。這個督導不是讓你時刻坐在身旁,而是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孩子的方法,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14 # 書霞育兒說

    孩子跟得上

    世上有一種愛,叫做媽媽怕你冷,非讓你穿秋褲。就和題主一樣,提前擔心孩子學習跟不上。可憐天下父母心,他們總是過度關心孩子,為孩子的明天擔憂。其實教育局很早就明門規定,幼兒園禁止小學化。幼兒園孩子只要引導好學習興趣為基礎,小學知識相對簡單,現在孩子學習能力能強,小學很少跟不上學習的情況。反而是學過小學知識的孩子,因為學過,孩子會掉以輕心不會用心學。三年級之前,學校的學習重點,都是培養孩子良好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為主,只要孩子課前預習,上課認真,課後作業及時,孩子一般都會跟得上,家長不要過度保護孩子,小瞧孩子的學習能力。

    孩子跟不上

    寫育兒兩三年,很多寶媽都留言,幼兒園沒有小學化,小學知識都是過一遍,孩子小學成績跟不上,反而花很多錢補課。我家大寶幼兒園私立的,學的小學的知識,印象中大寶幼兒園經常請假,基本沒有學習什麼。小學四年級之前,基本沒有操過心。二寶幼兒園沒有小學化,我平時在家裡會輔導孩子學點簡單的知識,比如加法口訣和唐詩等,孩子學的也很好。如果父母怕孩子學習跟不上,可以多和老師溝通,瞭解孩子的學習情況,聽聽老師的建議和方法。

    怕孩子跟不上的辦法:

    上多一年幼兒園:我有幾個朋友,他們擔心孩子小學跟不上,特意上多一年幼兒園。

    自己在家裡輔導:一年級的知識相對簡單,父母可以在家裡抽時間輔導學習,主要以孩子興趣為主,買些學習材料。

    報個學習班:這個要在孩子願意學習的基礎上才報,而且孩子確實成績很差的情況報,我是非常不建議四年級前就報班學習。過早給孩子太大學習壓力,孩子很容易厭學。

    上幼小銜接:我們班上很多寶媽,怕孩子小學跟不上,就準備暑假給孩子報幼小銜接,培訓班還是有很多方法和學習氣氛,錢花在什麼地方,肯定有收穫。

    選擇幼兒園要慎重:做媽媽後,為了孩子肯定操不完的心,選擇幼兒園的時間,就要考慮孩子小學的事情。如果父母能接受幼兒園小學化,可以選擇一些私立貴族幼兒園,提前為孩子打好小學基礎。這樣就不存在孩子小學跟不上。

    父母錦囊

    大寶三年級之前,成績98分以上,我就滿意。四年級之後95分以上,六年後90以上。孩子本身的學習壓力也大,如果父母過度給孩子施壓,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影響。適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教育。牛不喝水就不能強按頭。

    對於孩子的學習和教育,父母的心態和教育最重要。孩子每天都在學習成長,父母也要多關注自身的學習和成長,學習親子課、育兒知識、兒童心理學等。父母的過度擔心和壓力,都不如激勵孩子內心的學習動力好。孩子愛學習,有學習興趣,那麼孩子就會無所不能。

    我是王書霞,陽光愛學習的全職寶媽,如有別字,請多多包容。因為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也只能供我們參考。 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點贊和轉發。 努力像陽光,溫暖每個人;傳遞正能量,關愛每個孩子。

  • 15 # 川媽育兒

    我家大寶今年上高二,來深圳時,上的私立幼兒園。在深圳不管公立幼兒園還是惠普私立幼兒園都不會越綱超前教育。我大寶也沒有什麼學前班,大班也只是以玩為主。

    從現在我孩子的學習來看,我沒有覺得沒上過學前班會比上過的有差別。

    學前班就是提前學習一些一年級的內容,如果孩子提前學了,到了一年級也許會有些優勢,前幾次考試會分數高些,但是這種優勢是暫時的,也沒有多大益處。孩子對於學過的內容再學一次就沒有那麼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往往覺得不聽我也會,然後結合考試的確分數也不低,那麼就會給孩子一個感覺,不用好好聽課我也一樣能學好,所以上課就會分神、講小話之類的,一旦養成了習慣,那以後上二年級以後,就會落後於其他同學了。

    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來說,在幼兒園培養好專注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比提前掌握一些一年級的書本知識更重要。所以作為家長來說,在孩子還沒進入一年級進行學習時,家長就焦慮了,那樣會增加孩子的挫敗感,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哪怕就是孩子剛上一年級,比別的孩子暫時落後也不用擔心,在小學一年級給孩子自信心比什麼都重要。

    從我女兒一路走來可以看出,一年級的成績真的不代表什麼,很多當初在一二年級總是高分的孩子,最後連公立高中都考不上。反而那些後來追上來的同學更有爆發力。

  • 16 # 媽咪老師

    家長擔憂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孩子成績跟不上,不一定和年齡小及沒上過學前班有關。

    我女兒當初入學年齡小,也沒上過學前班,甚至大班課程都沒有完整參與過,但是成績一直非常優秀。

    我認為進入小學,是否能夠取得好成績,主要看這幾點:

    1、學習習慣是否養成。

    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的基礎,也是保持良好學習行為的結果,沒有好習慣的孩子,是很難擁有好成績的。

    比如作業拖拉、馬虎,課堂聽課不認真,不能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等等,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奠定學習基礎。

    學齡前學習知識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而不是知識本身,這點家長必須搞清楚。

    2、是否明白學習的意義。

    許多家長把孩子不愛學習的原因歸結於沒興趣,我倒是認為學習需要興趣,但是僅憑興趣不可能堅持學習。

    孩子得明白學習對自己意味著什麼,得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堅持學習,只有他認識到學習才有機會獲取更好的人生,他才能真正開始主動學習。

    3、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生不再時刻處在老師的視線範圍之內,他可能會面對各種小矛盾、小問題,這些都需要他自己去處理,如果他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肯定會影響他在學校的生活狀態和學習狀態。

  • 17 # 傅家小九清淺

    這裡可以幫助你分析一下利弊。你可以參照一下,我們可以多交流哦。

    孩子上學不光看孩子掌握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能力,這裡說的能力包括兩點:學習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1、從學習能力看,孩子是否能跟上老師的進度,有沒有足夠的能力支撐他完成學習任務比較重要。這裡給你的建議是觀察孩子在接受新知識時的變現,他能不能理解記憶並且快速的掌握。從多方面考察孩子的能力,記憶力、專注力、思維力、觀察力、感知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如果自己不夠專業,你可以領孩子到一些輔導班,比如幼兒英語班,讓孩子和同年級入學的小朋友一起上課,便於你觀察他的表現,也可以透過與老師溝通了解孩子的能力。我家的寶貝從小就接觸了全腦開發課程,所以這方面我不擔心。她現在百以內加減法沒問題,能認800字左右,英語我給她報了班完全能跟上。非常棒。

    2、生活自理能力也要注意,因為小學的學習環境和幼兒園完全不一樣。孩子在學校遇到一些生活問題時,完全沒有人可以求助,比如擦鼻涕,上廁所擦PP 等等,千萬不要覺得這是小事。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很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心理問題,會討厭去學校,自卑緊張等等。

    如果上面兩點都沒問題,完全可以上學哦!早上一年學,孩子將來會有許多優勢!!!

  • 18 # 家有女兒上高中

    沒上過學前班也不用太擔心,身邊有不少這樣的,現在都學習還不錯。

    學前班就是超前學一些一年級的內容,其實從孩子的生長髮育上來看,並不是太科學,所以現在國家嚴禁幼兒園大班小學化,公立幼兒園執行的比較好,特別是漢語拼音是紅線,公立幼兒園根據不敢碰。而一些私立的幼兒園教的比較多。

    我們家二妞兒今年秋天上小學,所在幼兒園屬於老牌集團化的辦學機構,對政策的執行相當嚴格,所以到上學期為止幼兒園僅教了十以內的加減法,少量的漢字和英語單詞。

    這一學期因為疫情就宅在家,到目前為止沒教孩子學拼音,但從小就掛在房間的拼音掛圖她基本上會讀,我並不認為提前學習一年級的內容是件好事,學完了在學校當老師再講時她會認為自己都會了而失去注意力。

    科學來說21天形成一個習慣,當孩子在潛意識有了這種形為時,對於上課認真聽講這種習慣的形成就有些困難。

    就像我們大人聽報告如果講的大都是我們知道的東西,報告對我們來說就不再有吸引力了。那怕也有少部分我們不知道的,也讓我們失去耐心了。小朋友也是一樣的,新的知識更容易引起孩子學習興趣。

    所以疫情宅在家時看一些她喜歡的故事書,做一些思維訓練之類的圖畫題,學一些古詩之類的。

    沒上學前班在一年級的上學期的前半段可能會有些吃力,只要家長不要過於焦慮,陪著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後期的學習是沒問題的。

    總之知識是無窮的,無論你學多早也學不完,而能力是唯一的,學前重視孩子學習能力,專注能力,思考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是不可或缺的。這些能力的培養對於兒童來說可以透過玩,也可以透過學習一些適合這個年齡段的知識來培養。

  • 19 # 大地姥姥2

    沒事開始有點壓力,慢慢變成動力,我外孫公立幼兒園,直接上學,開始什麼不會,別人都學過,慢慢趕上,現在是班委

  • 20 # 等天亮的烏雲

    別聽那些人的話,說什麼不學沒關係三年級就好了,這是看具體情況的,首先大家一致認為不學一年級會累對吧,這個累就是問題的所在,如果你的孩子壯如牛,你肯定他不怎麼容易生病,那你可以不學,就是苦一兩年的事,可是如果只是普通孩子,你要面對的是手忙腳亂的課業和由於環境生活大改變帶來的心裡衝擊,孩子剛入學直接一到兩個學期都病怏怏的事很常見的,很多孩子適應生活方式的鉅變就已不易,在這樣的狀況下,在壓下沉重的課業,不是沒有孩子可以做到,只是孩子苦大人也苦,而現實中也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報,有的人會成功,也有失敗厭學的。有多少家長願意付出那麼大的代價買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明明上幾個月的培訓班就可以解決大半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紅米note2用了兩年了,想換手機,還想再買紅米的,1000元左右,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