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鬍子哥書評

    路遙《平凡的世界》

    有愛而不得的愛情,有鍥而不捨的夢想,也有稀巴爛的光景。

    孫少安的頑強拼搏精神,為家為孫家為雙水村百姓著想,奉獻了自己的一生,讓人感動。可惜跟田潤葉的愛情,得不到上天的眷顧,兩個不同階級背景的人,終將天各一方。還好最後,孫少安遇到甘願陪他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的賀秀蓮,兩個人平凡但不平庸,為夢想執著,為把家裡光景過好默默奉獻。而田潤葉失去了少安哥後,最後在李向前失去雙腿的代價下,才慢慢領悟生活的真諦。

    孫少平,讓我感慨最多的時,失去了能看懂他,願意陪伴他成長,是他精神供養的田曉霞,命運殘喘,多好的一對啊!田曉霞為了求落水的姑娘,最後貢獻了自己,孫少平再也等不來梨花樹下的兩年愛情之約。

    平凡的世界讓我懂得,夢想往往是美好的,但現實永遠是殘酷的,唯有不斷追求,努力拼搏,才能一步步靠近美好。這個過程足以彌補內心的鬥志。

  • 2 # 萊說方言

    我最喜歡魯迅先生,他的作品們能夠喚醒我們的民族意識,深刻揭露了舊社會對底層人民的超酷剝削,是能醫治靈魂的良藥!

  • 3 # 作家鄒佩

    國內作家喜歡路遙,他是黃土地的兒子,他熱愛生他養他的黃土地,他透過《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恢宏的氣勢和史詩般的品性,全景式地表現出了改革時代中國城鄉的社會生活和人們思想情感的巨大變遷。他是是時代的巨人,也是文學的巨人。

    美國作家安德烈·艾席蒙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這本書值得一讀,講的是兩個同性戀之間的故事,18歲男孩愛上了比他大20歲的男人。本書把自己的心理想法以細緻入微的手法描寫的淋漓盡致,用詞恰當,很有畫面感和代入感,作者的這種細膩的情感和寫法值得我們學習。

    比如這段:那不是激情的火,也不是毀滅的火,而是叫人癱瘓的東西,像子母彈的火那樣吸光周圍的氧氣,讓你氣喘吁吁,因為內臟受到了撞擊,而真空狀態會撕碎鮮活的肺組織,讓你口乾舌燥。

    再比如:我從來沒想到他的碰觸會令我如此慌亂,這完全就像處子第一次被心上人碰觸時的感受。

    在國內,性教育不被接受,覺得不好意思,甚至恥辱,但是,這才是我們成長必須要修的一堂課,父母應該在孩子懂事的時候教給孩子如何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隱私部位,要尊重男生女生,而不是避而不談。

    在國外,這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我們的教育體制存在很多問題,我們只注重結果,卻忽視了過程,殊不知,過程才最值得人留戀,這是我們應該反思的地方。

    我們很多人在這個繁雜的世界裡沒有了靈魂,如同行屍走肉,我們應該問問自己我們想要怎樣的人生。

    多讀讀好書,書會告訴你答案。

  • 4 # 蕭看風雲

    從內心來講,我最喜歡的作家是金庸,他的十五部武俠小說為所有的成年人構造了一個既現實又神奇的世界。

    他的十五部著作我都看了,如果說印象最深刻的則是神鵰俠侶。書中的楊過與小龍女,郭靖與黃蓉等主角讓人記憶猶深。

    當然,倚天屠龍記也讓我回味很久,寶刀屠龍,號令天下,倚天不出,誰與爭鋒?故事蕩氣迴腸,情節曲折離奇,最關健的是其語言表達讓人喜歡得緊,通俗易懂卻絕非直白,有意境更有意味。

  • 5 # 秋陽讀線裝經典

    我最喜歡的作家餘秋雨,散文作品《夜雨詩意》印象最為深刻。

    首先,餘秋雨的文字一早就喜歡,第一次從同學那裡拿到一本他的散文集,立馬就被他清新雋永的文字風格吸引了。總覺得他的風格很適合躲在被窩裡,開著檯燈慢慢品味。心安,所以理得。

    其次,這篇《夜雨詩意》更是符合人在勞累後,被夜雨阻隔在自己的小世界裡輕舔自己受傷的羽毛後,慢慢品嚐。因為這篇散文從夜雨的主題入手,個人感受展開,有視覺的,有心理的;從夜雨的影響,聯想到歷史事件,從夜雨的美感,拓展到美學認識的觀點,最後落腳到人文角度和作品認知。不顯得拖沓,不覺得難懂。

    最後,不得不佩服餘秋雨先生的文學功底,歷史文化研究基礎,以簡衍繁和以繁化簡的能力。從具象的夜雨,到抽象的人文思考,最後又迴歸到對作品的認知分歧。

    綜上,十分喜歡餘秋雨先生的散文作品《夜雨詩意》,因為夜雨溼意中自有夜雨詩意。

  • 6 # 天津老人家

    喜歡的作家很多,因為確實有太多優秀作家和廣為流傳的名著。現在呢,正在重溫姚雪垠先生的長篇歷史鉅著《李自成》。拋開史實不說,單從這部宏偉著作的文學水平講,每次閱讀都能被震撼和感動!

    戰爭場面波瀾壯闊,讓人熱血沸騰;情感描寫又細緻入微,絲絲入扣;自然風光的描述如詩如畫,讓人彷彿身臨其境……。胸懷家國的李自成、死戰清軍的盧象升、儒雅多智的李巖、忠貞大義的慧梅、多疑苦命的崇禎、意志不堅的洪承疇、兇猛狡黠的張獻忠、小人物馬伕頭兒王長順……。太多鮮活的人物,性格各異,描寫得栩栩如生!

    哎呀!不說啦!接著讀書去啦!!

  • 7 # 封護勝463

    我比較喜歡郭小川,他能把詩歌寫得飄飄灑灑,淋漓盡致的。看著都是那樣的美,那樣的耐人回味。比如說在他的《團泊窪的秋天》這首詩中這樣寫到

    "秋風像一把柔韌的梳子,

    梳理著靜靜的團泊窪;

    秋光如同發亮的汗珠,

    飄飄揚揚的在平灘上揮灑。

    高梁好似一隊隊的'紅領巾',

    悄悄的把周圍的道路觀察,

    向日葵搖頭微笑著,

    望不盡太陽起處的紅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

    用蒼綠的葉子撫摸著快熟的莊稼;

    密集的蘆葦,

    細心地護衛著腳下偷偷開放的野花。

    ……

    寫得真美啊,把團泊窪的秋天寫得都像如同身臨其境,自己也在親身感同身受一樣。在現代詩人作家裡面,我為什麼對郭小川情有獨鍾,就是他寫得作品,一個是很美的意境描述,又是滿滿的正能量,都是一種昂揚向上的志向,

    看了以後,令人感動,激勵奮進。

  • 8 # 竹林幽雨

    我最喜歡的作家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最喜歡他的作品是《將進酒》。

    不妨先溫故一下這首詩歌,堪稱中華5000年曆史文化長河中的璀璨明珠,巔峰之作——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之所以喜歡唐代這位大詩人李白,是因為:

    他具有無拘無束的性格,敢於直言的勇氣和膽量;面對權貴沒有奴顏媚骨,阿諛奉承;從來不向命運低頭,不向坎坷遭遇彎腰;始終保持了自己的初心和追求,儘管始終沒有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和人生理想,但他堅持到底,不屈不撓。

    為人處事,我覺得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學習他這種傲骨、膽識、志氣!

    “仰面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何等的自信和從容。

    “乘風破浪會有時,只掛雲帆濟滄海”,這是多麼的樂觀和豁達!

    他這首詩《將進酒》具有很典型的代表性。

    首先,詩句展示了他的天馬行空的才華,噴湧磅礴的萬丈豪情。貼上了浪漫主義的標籤,貼上了謫仙人的標籤。

    其次,這首詩具有代表性的表現了詩人的熱情奔放和對朋友的赤膽忠心。這種大氣,寬懷,光明磊落沒有人能夠與此相比的。

    再者,這首詩裡面雖有對人生的感慨、雖有苦悶和看破紅塵的及早行樂的些許消沉。但是,作者那種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堅定信念在,那種“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曠達在,那種傾其所有、以誠相待的豪爽在。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展示的就是堅定的信念、樂觀的態度、對美好人生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嚮往。

    當然,李白的一生中也有一些遺憾和讓我們引以為戒的地方。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他這種光明磊落的人格魅力才是我們很多人學習的可貴品質。恰是這種人性的閃光成就了李白的偉大和獨一無二,也是這種人性的光輝穿越時光隧道,照亮你我……

    @竹林幽聽雨 @竹林幽聽雨

  • 9 # 切意郎

    阿加莎克里斯蒂。飛機.輪船.火車三部曲,<東方快車謀殺案,尼羅河慘案,雲中奇案。情節曲折,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令人難忘。

  • 10 # 顧南安

    在眾多作家中,我最喜歡的作家是路遙。先簡單介紹一下他:

    路遙(1949-1992),原名王衛國,生於陝西榆林市清澗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因家貧7歲即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畢業後任《陝西文藝》(今《延河》)編輯。1980年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表中篇小說《人生》,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1988年完成百萬字長篇鉅著《平凡的世界》,於1991年獲茅盾文學獎。此外還有小說《姐姐》、《風雪臘梅》等作品。1992年11月17日因肝病醫治無效在陝西西安英年早逝,年僅42歲。

    一、喜歡路遙的原因

    1、路遙跟我一樣,都是從農村出來的,再就是,路遙在七歲時過繼給了伯父,而我也被過繼給了叔父,冥冥中我對他有種同病相憐之感,而他的英年早逝也讓我無限感慨。

    2、路遙寫出的作品大多都圍繞農村生活展開,與我的童年少年時期生活相類似,讀起來讓人覺得倍感親切——無論是讓他名聲大噪的《平凡的世界》,還是他的成名作《人生》等作品。

    二、喜歡路遙作品《人生》的原因

    非要說最喜歡,而且沒有之一的他的作品,那麼我會在眾多作品中選擇他的《人生》,因為這本書所描述的生活和主人公所處的境地與我很類似,也因為主人公高家林身上的特質深深吸引和鼓舞了我。

    1、高家林身上有很多閃光點

    高家林身上充滿了那種不斷向命運挑戰,自信堅毅的品質,又同時具有辛勤、樸實的傳統美德。他熱愛生活,心性極高,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比他父親更高的精神追求,這與當時留守農村的少年的我,內心的想法不謀而合,並激勵和鼓勵著我向高家林那樣為了心中的夢想努力——逃離農村,去想去的城市和遠方。

    2、高家林最後的處境讓我懂得:做人要給自己留有餘地

    一個人應該有理想,甚至應該有幻想,但他千萬不能拋開現實生活,去盲目追求實際上還不能得到的東西。尤其是對於剛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輕人來說,至少要有生活的退路。那時我想,如果夢想達不成,最不濟還有老家作為我最後的留守地,就像高家林在失望之餘回到他的村莊。

    3、高家林的愛情滿足了一個少年對愛情的幻想

    男主人公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很現實,也很夢幻,那種逐漸發展到最後成為悲劇的結果,讓人慨嘆,卻又讓我滿足了對於愛情的所有幻想。

    4、路遙筆下的句子,曾在時光洪流裡給我很多的精神鼓勵。

    比如下面這些讓人深有感觸的句子:

    1、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2、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3、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不滿意,就灰心。

    ……

    三、結語

    雖然《人生》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但路遙其他的作品也讓很多人喜歡,包括我也是。我覺得,只要一個作者的作品能讓人從中有所收穫,就是成功的。

  • 11 # 八字風水研究會

    最喜歡莫言的紅高粱,紅高粱中的人物對白是作品的一大亮點。個性化的民間口語貫穿於故事的始終,在撲面而來的鄉土氣息中,讀者既能感受到民間口語原汁原味的“粗俗”,又能聽到粗俗背後那份源自生命底層最原始、最崇高力量的吶喊。第一次讀是在《十月》上。

  • 12 # 杖藜行歌

    比較喜歡閆連科,他的通感用的特別好。最喜歡的作品是《年月日》,有種生命的張力在裡面,讀來讓人感動得熱淚盈眶。

  • 13 # 行成閱讀

    我喜歡的作家是豆豆

    豆豆有三部作品:《遙遠的救世主》、《背叛》和最新的《天幕紅塵》,她的《遙遠的救世主》給我的印象最深。以下是我對這本書的幾點印象。

    第一印象深的便是主人公丁元英。丁元英思維顛倒,說鬼話,辦鬼事,倒行逆施,還都有道理,這也是書中的評價。書中丁元英對基督、佛、道和文化都有自己的見解。其中關於主人公的幾個橋段,比如和好友韓楚風醉酒論傳統文化;和紅顏知己芮小丹談文化屬性;和高智商罪犯辯聖經說靈魂歸宿;五臺山上尋殺富濟貧的心靈寄託,都非常精彩,能引起我們對哲學的思考以及自身的重新認知。丁元英酒後做的這首《自嘲》便可說明主人公的形象。

    本是後山人,

    偶做前堂客。

    醉舞經閣半卷書,

    坐井說天闊。

    大志戲功名,

    海斗量福禍,

    論到囊中羞澀時,

    怒指乾坤錯。

    第二點印象深的是情節的安排。故事圍繞著芮小丹向丁元英要一個的禮物展開,就是讓他在貧困縣裡的貧困村王廟村寫一個脫貧致富的神話。和王廟村有關的幾個音樂發燒友加入進來,開始扒開井沿往上看,飽了眼福,苦了貪心,人性的故事就此開始。最後大家發現無論自己是聰明的、還是愚笨的,都沒跑出丁元英給他們畫的圈。不能說丁元英算計了他們,正如書中所講:文化屬性,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轉移。

    第三點印象深的便是書背後的故事和猜測。丁元英原型是誰?豆豆又是誰?豆豆解釋寫書的來源是德國一個朋友帶給自己帶來的理念和靈感,這讓許多讀者不能信服。於是大家開始猜測豆豆背後的人,也就是丁元英究竟是誰?億安科技操盤手李彪?纏中說禪?天涯論壇罵盡天下男人的喜數女?猜測越多,這本書留給人的印象就越深。今天就回答到這裡。希望喜歡的朋友多多交流,評論關注。好書有益,一起閱讀。

  • 14 # 君好哇講文化

    我最喜歡的作家是誰,她所寫的哪個作品令我印象深刻?

    因為本人熱愛看書,所以喜歡的作家從古至今,由內到外,都是有的。不易分出到底是誰在我心裡更勝一籌的。所以在這裡就分享給大家一男一女我所喜歡的兩位作家吧。

    男作家就是大冰了,雖然他常常稱自己只是個野生作家罷了。也雖然他每次出版的書籍,他的為人……常常被眾人議論紛紛。

    其實這其中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有他自己清楚了。或許大冰作品不是很完美,對於文學作品來講的話,但是也沒一些人說得那麼不堪,主要是看定位。至少當睡前故事還是很好的。

    喜歡大冰說的一句:“並不指望讓全世界都喜歡我,所做的一切只為讓我更喜歡我。”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彌陀佛,麼麼噠》裡的那個玩鯊魚的女人,讓我知道了小芸豆這位傳奇女子。

    書的剛開頭是這樣的,她說:你知道嗎?走遍了大半個地球,才明白這兩個字多麼彌足珍貴。我問是哪兩個字。她輕輕地說:擔心。

    記得也有人評價她是個長得像林黛玉的孫二孃,那人是拍電影的,導演馮小剛。的確,很好看。

    小芸豆她常常分享著環球探險紀實拍攝影片,也傳遞自然環保理念及動物知識科普,真好。所以被大家冠以“新銳女探險家”的稱號。

    要知道一個女生能成為探險家,就很不易了。她還不僅如此,她會潛水,攀巖,攀冰,打南拳,開帆船……普通女生會的繪畫,彈鋼琴,舞蹈……就更不用說了。常常給我們驚喜。

    不過,最讓我意外的是,她不混娛樂圈,可卻和眾多藝人,當紅明星等是好友。

    分享些大冰的一些語錄吧,這些都是作者多年閱歷下思考的結果吧。

    情義這東西,一見如故容易,難的是來日方長的陪伴。

    追求最適合自己的東西,就是追求的意義。

    該來的、該去的總會如約發生,就像閃電消失後,是傾城之雨洗滌天地人間。

    緣深緣淺,緣聚緣散,惜緣即可,不必攀緣,隨緣即可,無須強求。

    女作家就是三毛了,怎麼說呢,都是有故事的人吧。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說的就是她了。

    雖然她出版的書籍蠻多的,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那本《撒哈拉的故事》,真的是朵頑強綻放在撒哈拉上的奇葩。

    這本書裡面也是有很多章節的,裡面的《白手成家》,挺好玩的。

    最後,也分享幾句有關於她的語錄吧:踮起腳尖,我們就能離幸福更近一點嗎?

    我愛你,沒有什麼目的。只是愛你。

    知道嗎,男孩站在女孩的左邊是因為那樣可以離她的心更近一些……

  • 15 # 素衣染霜

    我最喜歡的女作家是張愛玲。她的《金鎖記》給我很大的感觸。

    張愛玲是“一個對人生充滿悲劇感的人”,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曾評價“張愛玲是個徹底的悲觀主義者,可又是一個活潑的諷刺家,記錄近代中國都市生活的一個忠誠寬厚的歷史家”。 張愛玲小說中的人物幾乎都是悲劇形象。她以獨特的視角,冷峻的筆觸,刻畫一些舊女性形象,她們總是浸透著太多的不幸,從上層的太太小姐到下層的丫頭傭人,從新派的知識女性到封建的舊時女子。

    這些女性生活在一個瑣碎的物質世界中,常常處於封建制度和西方文明的侵蝕之間,為了金錢、慾望,虛榮而近乎瘋狂。她們各有各的特點,惟一的共性就是生活在男權主義、家庭主義的籠罩之下,受壓迫與虐待的地位始終得不到改變。張愛玲的悲劇性創作意識鑄就的女性悲劇人生。

    魯迅曾經說過,悲劇是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張愛玲的《金鎖記》就是這樣一部令人嘆息的悲劇作品。七巧的青春、愛情和對生活抱有的一切積極美好的幻想因為父權社會的畸形婚姻、畸形經濟、畸形家族而被一點點無情的消磨和撕碎。便只剩下最赤裸裸的畸形的人性。這是一個畸形的社會。生出無數畸形的女人。因為女人是水,天生脆弱。

    那個天才少女在現代文學作家裡,身世是少有的傳奇,如她的弟弟張子靜所說:“與她同時代的作家,沒有誰的家世比她更顯赫。”作為清末四股權貴力量的合匯,也不過是一場幻境,所謂巨塔之傾覆,也不過是一代人的時間。在一家子的混沌關係中,張愛玲雖然隻身逃出了家的囚籠,可精神卻停滯在孩童時代,在愛恨糾葛裡哭過笑過,用力掙扎過,最終香消玉殞,徒留一世傳奇。

  • 16 # 浙江湖州羅林

    俄羅斯古典作家果戈理是我最喜歡的一位作家,他的代表作《死魂靈》《欽差大臣》早已讀過多遍。人民文學出版社早年出版的《果戈裡選集》及近期出版的《果戈裡文集》已通讀過。果戈裡(1809一1852)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被譽為俄國文學中的“散文之父“。

    果戈裡的創作道路是從中短篇小說開始的。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彼得堡故事》。這是果戈裡對沙皇時期首都生活觀察和思考的產物。小說集從各個層次展現了彼得堡兩種不同階層中的社會生活:一方面是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窮困潦倒和痛苦屈辱,一方面是投機鑽營,追名逐利的大小官僚的厚顏無恥和志得意滿,花天酒地。透過對比描寫,作者對不公正的社會表示了強烈的譴責。

    今天介紹一下故事中的名篇《涅瓦大街》,這是一篇暴露性很強的作品,涅瓦大街是著名的鬧市區,這裡熙熙攘攘,萬頭攢動,有衣冠楚楚的達官紳士,有花枝招展的貴婦淑女,觸目皆是大禮服,花領結,蜂腰纖足,珠光寶氣,舉止高雅,神態自若之人…,而穿插其中的是衣衫襤褸,瘦弱矮小,滿身骯髒的莊稼漢,手工藝匠……。

    在這一背景下,小說的兩個人物,青年藝術家庇斯卡遼夫和中尉軍官庇羅科夫出現了。年輕藝術家庇斯卡遼夫是位善良,熟情,富有理想,然而貧窮潦倒的畫家。他專心於藝術,追求真,善,美,他真誠地相信人的外表之美和心靈美是統一的。有一晚上他和朋友庇羅果夫中尉在涅瓦大街散步,看到一位黑髮美人,不禁為之傾倒。在他眼裡,這位豔美無比的姑娘簡直就是天仙下凡,這等光豔照人,正是他夢寐以求的理想中之佳人。在朋友的慫恿下,他緊隨美人身後而去。但使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看到那姑娘的居所,零亂骯髒不堪,活象一個妓女聚合處。莫非那位美人是一個妓女?他不敢相信這是真實,也並不因此失望,他相信,像這樣美妙無比的靈魂是決不會自甘墮落的,一定遭到了什麼不幸而墮入風塵的。他下決心拯救這位少女跳出火坑。但經他苦口婆心,再三規勸,那姑娘就是不動心,他希望她拋棄舊生活和自已結合,組建家庭生活,可這一良苦用心卻遭到女方的嘲笑和拒絕。藝術家庇斯卡遼夫所追求的美的理想被冷酷的現實擊得粉碎,幻想破滅了,結果,他在絕望和狂亂中自殺了。在這裡,作者提出了美的理想與醜惡現實的矛盾問題,說明在當時這個社會中,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被扼殺了,美根本不存在,那些從表面看來似乎很美的東西,其實都是虛假的,騙人的,想在醜惡的現實中尋找美,只會令人失望。

    而與青年畫家不同,中尉庇羅果夫是玩世不恭,寡廉鮮恥之人,他的生活目標就是尋歡作樂,在窮奢極欲的彼得堡社會中,他適得其所,如魚得水。他也遇到一位金髮碧眼女郎,他以為是位供他玩弄的妓女,於是尾隨跟蹤,結果發現人家是良家婦女。但他不甘心,不罷手,幾次上門搭訕,挑逗,最後被女人的丈夫臭罵一頓,飽以老拳,給扔出門外。當的氣得那位庇羅果夫怒火中燒,憤恨之下,揚言要控告,報復。可當他走進點心鋪,吃了兩個美味的餡餅後,一腔怒氣煙消雲散,興致勃勃地去另找女人,參加舞會去了,而且整個晚上過得愉快極了……這位花花公子也沒失眠。

    兩個不同的人的不同結局,這命運…“善良,正直,獻身理想的藝術家在彼得堡無立足之地,而像庇羅果夫這類既無德無能,只知吃喝玩樂的庸碌之徒,卻在此如魚得水,優哉優哉。這就是舊俄時代彼得堡生活的縮影,一切都是欺騙,一切都是Phantom!作者的感慨,飽含著作家對醜惡現實的憤憤不平。

    僅從這部篇幅不長的小說中,我們可以確認,十九世紀俄國古典作家果戈裡是偉大的,他眼光是銳利而深刻,他的藝術魅力是永恆!

  • 17 # 戀愛的熊

    大家好,文化創作新人藉此跟大家分享自己喜歡的作家——卡夫卡。

    卡夫卡,一個用痛苦的內心向往溫暖世界的作家。你是否也喜歡這個跟梵高一樣深邃,渴望被人接受認可的平凡人?

    中年人生活的真實面,痛苦跟無奈

    現實的變故最能考驗親情的分量。當《變形記》中的男主人變成New Beetle以後,父親是憤怒的殘暴的,用隨手抓起來的東西打他。母親是恐懼的,不在願意見他。妹妹是無奈的,能幫的忙太少了。只有他自己是最孤獨的,並且在這種冷漠的孤獨中死去。

    卡夫卡式的孤獨

    卡夫卡式的孤獨,也是現代人的孤獨。很多現代的年輕人其實就是New Beetle。他們揹著厚厚的外殼,把自己跟世界隔絕開。不願意流露出真實的一面,因為真實的自己是不被社會接受的自己。於是躲在殼子中,活出來一種找不到寄託的生活。每天都在以堅硬的外殼偽裝自己的內心。其實內心早就受傷,可卻不能得到釋放跟宣洩。放不下外殼,也得不到最想要的生活。自我封閉式的孤獨感,它看起來根本不文藝。

    願意處在孤獨的狀態,跟被迫變得孤獨是兩回事。卡夫卡是被迫孤獨的,因為在家庭中找不到自信,找不到溫暖。所以他只能用文字來記錄內心的痛苦,對世界的悲觀意識。但是他的痛苦是帶著渴望,帶著對溫暖的嚮往。所以你讀完他的文字,能深刻感受到他對溫暖跟溫柔的追求。

    擁有梵高的深邃靈魂

    在國外眾多作家裡,我覺得卡夫卡跟梵高很像。兩個人都是被世界拋棄一般的存在,可是他們的存在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一個用文字記錄自己的內心,表達自己對生活,對人生的看法,對世界的思考。

    另一個用畫筆,繪畫自己的熱愛。他們生前都不被接納,不被理解。或者沒幾個關心他們,沒幾個人在意他們。但是死後,卻帶給許多人思考和紀念。因為靈魂可以相通,深邃而同樣孤獨的靈魂更加會聚集。如果能夠相遇,他們之間一定可以暢談。

    最後,希望文學繼續改變世界,改變每個人的想法,改變我們的生活,即使很多人感受不到。

  • 18 # 上官朝夕

    前言:如果問我說最喜歡的國外作家是誰,我會說村上春樹。因為他的作品,道盡了“城市的愛與孤獨”。那麼,我們就從我最喜歡的村上春樹代表作《挪威的森林》來說下他的作品帶給我的印象和影響。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中的愛與憂愁:眾人皆寂寞,唯我孤獨

    村上春樹:希望你能記住我,記住我曾這樣存在過。

    ——題記

    我為什麼喜歡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

    讀了村上春樹的幾本小說,最喜歡的還是《挪威的森林》。喜歡這本書的名字,還有這本書中的每一個文字。像是在讀一個老人的回憶錄,充滿著懸浮在半空的憂傷。隨手翻起這本書的段落,每次居然可以看得入迷。在城市的角落中,我們需要一種慰藉,雖然彼此陌生。

    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小說的特點

    1.都市新的生態文字

    村上春樹的小說,就如城市某一層面的亮點。因為走在愛的路上,隨處播放著愛的插曲。青年人透析出來的憂傷,瀰漫在壓力重重的城市街頭,漆黑的電影院,密密麻麻的高樓。比如《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給我們帶來了都市新的生態文字。他的文字超越以往,把細膩的生活加入音樂和象徵的構造,文字在他筆下居然有了生命力。如果我們彼此溫暖,彼此擁抱,在城市的街頭,然後再彼此分手,倒也省事。可是生活不是如此。文藝青年自有他的另外一層內涵。像是一種不可預知的秘密,牽絆著吸引著讀者。

    2.樸實的語言。簡約的對白。孤獨的色彩

    這不只是日本當代青年人心靈的獨白,更是世界上城市群體一代人的困惑。讀一本書,在和書中每一個人說話。雖然在開頭就知道結局,在結局會重現開頭的畫面,其中不斷湧出的時代憂傷扼殺著我們的腦細胞,不知不覺沉浸在無法解救的深淵。像是毒癮,卻沒有藥可解。自言自語的獨白唯美而又溫暖。

    同樣是校園象牙塔中走出來的青年人,裡面的主角內心依然儲存著簡單純樸的質地。如一件純藍的襯衫,飄搖在天台的東南方向,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只是一味地走。再遇見。再分手。然後驕傲地死去。無人知曉,除了你。

    讓愛來吧,在這個寂寞的充滿著壓抑的城市角落。

    讓愛去吧,隨風而來順風而去不過是城市的過客。

    那些白色的襯衫和藍色牛仔褲和灰色棉布鞋子的行走在大街小巷的都市少年,是否還是一臉的疲倦?嘴巴上的煙是否燃燒了你的手指?那些愛過的人那些不再相見不再懷念的人是否已經活得很自然?

    3.撲朔迷離的感傷,無時無刻侵襲浪漫的神經

    渴望鄉村。“草的芬芳,風的清爽,山的曲線,犬的吠聲……”這裡隱居著我愛的女子和深愛我的人。這些撲朔迷離的感傷,無時無刻侵襲浪漫的神經。倘若我們躺在那深邃與世隔絕的挪威的森林,瘋狂地相愛,瘋狂地與自然對話……也許,我們的理想不過就是如此吧。

    忘了我們生活在繁雜的世界中,心中渴望的卻被熱鬧燃燒。我們渴望愛情,也渴望孤獨。畢竟,孤獨的時候,是我們在城市最自由的時候。

    後記:

    喜歡村上春樹的讀者,我們需要孤獨,但不需要寂寞。或許,在城市和鄉村的邊緣,有一所純白色的木房子,偎依在青翠的湖畔,遠處是冰雪覆蓋的青山。我和你,也不過要求生活在這樣的空間。

  • 19 # 林憶南

    看到這個問題,我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作家就是餘華,我相信很多人都對他不陌生,也讀過他的作品,尤其是對他所寫的《活著》印象最為深刻。

    我第一次知道這本書的時候,還驚訝於怎麼有書的名字叫活著,活著不是我們眼中最為平常的一件事嗎?可是當我讀完整本書之後,我才明白,活著就是為了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東西而活著。

    讀《活著》的一個很深的感受就是,主人公富貴的一生可謂是充滿了苦難,父母、妻子、兒女、女婿、外孫相繼離世,到了老年,只有一頭牛陪著他。

    可是富貴抱怨了嗎?他對活著失去了希望嗎?都沒有。他還是想好好活著,就像家珍、有慶他們還在他身邊一樣。

    在閱讀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作品當中,都充滿著苦難。為什麼作家不給我們講童話?因為那不是真正生活。

    真正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是喜憂參半的。原先家庭闊綽的富貴是春風得意的,但是一場豪賭,讓他一貧如洗,此時的他是後悔的;家珍對他的愛是令他溫暖的,可是當家珍合上雙眼離開他時,他內心是悲涼的。

    這樣的人生才是真實的,這樣的苦難才是能讓我們找尋“活著”的意義的。

    我很喜歡餘華的作品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可以透過他的文字,看到我們國家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所發生的時期。

    可是餘華沒有直接寫那些大事件,而是寫這些時期小人物們的生活。他讓我們每個人都感同身受,感覺自己好像就生活在那個年代,好像他筆下的人物,就是我們自己一樣。

    我覺得一個作家最成功的一點,莫過於讓讀者在他的筆下,找到時代的痕跡與意義,而餘華,他做到了!

    前段時間看了他的《第七天》,印象也很深刻,所有的故事都是以回憶展現的,作品的氣息也更現代化了,其中所表露出來的親情,依舊讓我感動,可能這就是餘華吧,用最普通的故事,帶給我們最深刻的感受!

    如果您也喜歡餘華,喜歡《活著》,可以去找一些餘華的其他作品閱讀,我相信,他的文字一定會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撞擊。

  • 20 # 秋水文瀾原創

    你最喜歡的作家是誰?他/她寫的哪一個作品給你的印象最深?

    我最喜歡的作家是白落梅,她寫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幽靜空靈,可以達到忘我的禪靜。其中一篇《一曲雲水釋禪心》非常喜歡轉給文友共同欣賞:

    一曲雲水釋禪心

    如水良辰,溫一壺白月光,在落花深埋的小院,撫一曲《雲水禪心》。白日裡飄飛的塵埃,此時已散盡,煙雲收斂,世事忘機。紅塵脂粉皆落幕,鳥雀盡歸山林。流水無聲,一葉野舟橫渡,浮世清波里,已尋不見往事的背影。

    閒雲悠悠,流水淙淙,這叮咚無意的琴音,讓我忘卻煙火世情,只念靈臺清澈。江南絲竹的清越與空靈,給人一種飄忽不定的美麗與柔情。那些行走江湖、琴簫相伴的日子早已遠去。走過風塵的時光,歲月不再溫厚,曾幾何時,異客已歸舊鄉,青春也換蒼顏。

    什麼是雲?雲在萬里長空自在飄蕩,無根無蒂,沒有歸宿。隨著四時景緻,變幻莫測,朝暮不一。時而絢麗如虹,時而潔白似雪;時而濃郁如霧,時而散淡似煙。它的名字叫雲,傲然於蒼穹之上,千般姿態,萬種風情。隨緣而聚,隨緣而散,一世光陰,了無痕跡。空空而來,空空而去,三千幻象,總是迷離。

    何謂水?上善若水,從善如流。水的一生都在謙下,造化眾生,滋養萬物。不見其形,卻聞其音,識其骨。柔弱之水,卻有水滴石穿的剛強。潺潺溪流,卻有匯聚江河之氣勢。瀲灩清波,卻有深不可測的襟懷。洶湧波濤,卻有婉約輕靈的韻致。這就是水,可以淘盡悲歡,亦可以洗盡鉛華。它流經日月,優雅從容,寧靜怡然,無所欲求。

    禪心是什麼?禪心是午後Sunny下的一壺清茗,是蒼茫綠野中的一樹菩提,是似水流年裡的一寸光陰,是人生戲劇裡的一段插曲。禪心是在寂靜山林揀盡寒枝,在孤舟柳岸獨釣江雪;也是在紅塵路上匆匆來往,在風雨江湖快意恩仇。你坐禪內,心在塵外。你處塵間,心依舊可以在禪中。

    一個人唯有將鋒芒磨盡,才可以真正自在淡然。那時候,便懂得平靜地對待人生的聚散離合,接受歲月贈予的苦難與滄桑。曾經綽約的年華,如今看似寥落寡淡,卻有了幾分風骨,多了一種韻味。唯有這般,才能擁有一顆清醒的禪心,任憑煙雲變幻,逝水滔滔,亦不改山河顏色。

    《六祖壇經》雲:“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永珍皆現。”

    每個人最開始都是良善的自己,只因入世久了,經歷了太多的事,與太多的人相處,才不再那麼慈悲。這是一個從陌生到熟悉,由簡單到繁複的過程,也是人生必經的路途。有些人,轉過幾個岔路口,便重遇初時的自我,拾回過往的簡潔和清澈。

    有些人,百轉千回才能夠清醒自知。也許等到那麼一天,世事淡然,我們再不必和舊夢一一相認。而整個過程,我們有過得失,多少聚散,多少善惡,亦無須計較。因為我們始終沒有丟失真實的自己,能夠在朗朗乾坤下坦然地活著,就是歲月的勇者。能夠在寂靜的午夜,和一彎明月遙遙相望,就是真正的慈悲。

    浮生夢幻,皆為泡影,如露如電,似霧似煙。昨日風暖菩提綠,今宵霜染楓葉紅。生命就是一場鴻雁的遠行,待到春潮消退之時,秋風乍起之日,才懂得歸來。那時候,踏遍河山萬里,訪遍驛路他鄉,又怎會不知,真正的釋然是放下一切,隨遇而安。

    南柯一夢,空老山林。芸芸眾生費盡心思尋找的桃源,原來不在世外,而是在顏色繽紛的人間。在這裡,花落水無聲,曉寒菸草迷;在這裡,竹林聞鳥語,山寺鐘聲遠。三更風雪,便可讓青山白頭;一盤棋局,便可定楚漢勝負;一葉扁舟,足以抵達禪的彼岸。

    世事多濤浪,沉浮一念間。人去千山遠,今夕共月明。有那麼一個地方,無論我們走得多遠,迷失多久,陷得多深,都會將你我等待。那時候便是歸巢的倦鳥,守著一座安穩的舊宅。不與春風訴說離別的衷腸,只和一扇軒窗,靜看閒庭的花落花開。這個地方,便是心靈的菩提。

    伶人入戲,不分臺上和臺下。而禪者入世,亦分不出塵內和塵外。因為他們都已經修煉到一定的境界,早已不受外界的風雲驚擾。任何時候,都是主角,也都不是主角。他們有足夠的定力,守著那座屬於自己的城,無須承諾,無須誓言,就可以地老天荒。

    人世間的生滅故事,起落情感,與大自然的榮枯原本相通。王國維詞中有這麼一句:“君看今年樹上花,不是去年枝上朵。”我們以為花落了,還會再開。竟不知,花開了千百次,卻再不是從前的朵兒。一棵樹的一生,如同人的一世。樹是春繁秋萎,而人則是盛年一過,不可重來。

    所有的執著,都只是一時的妄念,走過去了,幻滅盡消,便永不復起。走不過去,當為劫數,紅塵路上另有一番周折。只有在心中種一株菩提,自性自悟,頓悟頓修,將無常當尋常,將有相當無相,方能真的解脫,似流雲來去自由,縱橫盡興。

    沒有誰知道禪的境界到底是什麼,亦不知道該用什麼方法去修煉。一個人,只要心存善念,少有欲求,自可減去塵勞,明心見性。

    《六祖壇經》雲:“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佛緣到了,便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那時候,草木即佛,山石即佛,凡夫即佛,俗子即佛,萬物眾生皆是佛。

    花落無言,流水不語。在清明簡淨的日子裡,當淡了心性,坐幽篁陣裡,品瀲灩茶湯。看那白衣勝雪的女子,眉目清澈,不施粉黛,撫一把七絃綠綺,唱一曲雲水禪心。任蕭蕭竹葉,悠悠白雲,來來去去,聚聚離離。

    雲水禪心

    空山鳥語兮,人與白雲棲

    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魚兒戲

    風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

    紅塵如夢聚又離,多情多悲慼

    望一片幽冥兮,我與月相惜

    撫一曲遙相寄,難訴相思意

    風吹山林兮,月照花影移

    紅塵如夢聚又離,多情多悲慼

    我心如煙雲,當空舞長袖

    人在千里,魂夢常相依

    紅顏空自許

    南柯一夢難醒,空老山林

    聽那清泉叮咚叮咚似無意

    映我長夜清寂

    宋代禪宗將修行分為三個境界:第一境界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芳跡”;第二境界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第三個境界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佛法與天地同存,我們只做宇宙萬物中那一種屬於自己的生靈,安靜生長,平凡度日。修行在於每一個春耕秋收日子裡,他年自有果報。

    《六祖壇經》雲:“一切眾生,一切草木,有情無情,悉皆蒙潤,百川眾流,卻入大海,合為一體。”三生石上種因果,一花一葉總關禪。我們不求水月在手,不求花香滿衣,只願光陰簡約美好,平淡素淨。有朝一日,佛緣到了,便是終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口罩還要多久才可以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