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碼字的蝸牛
-
2 # 冷兵器研究所
永樂時期,明成祖對蒙古政策中,軍事曾經五出三犁。而且在其在位的最後三年,先後連續三次親征阿魯臺,雖然因阿魯臺聞訊先遁,並沒有發生真正的軍事衝突,但是,明朝畢竟勞師動眾,對明朝的人力物力的耗費也可想而知。而且,由於明成祖的出征,使得明朝與阿魯臺和兀良哈三衛的關係都陷入緊張局面。但是,明仁宗時期,阿魯臺藉助於明朝新帝初立,遣使貢馬,明仁宗和宣宗赦免其罪,恢復了雙方的通好關係。
瓦刺自永樂十二年之後,與明朝一直維繫著通好關係,永樂末期,又趁明朝與阿魯臺的緊張關係,挫敗阿魯臺,一改以往敗績的局面。而且瓦刺之脫歡,開始了統一瓦刺的軍事活動,繼而,把阿魯臺等鞋靶勢力也納入了統一的規劃內,因此,在外交上;始終與明朝維繫著和平通好局面。此外,明仁宗即位之初,首先放下姿態,遣使兀良哈三衛,赦有其寇邊之罪,與兀良哈三衛恢復了朝貢貿易關係和遼東的馬市貿易。明仁宗和宣宗在維繫著與蒙古朝貢關係的過程中,開始著重內治,而對於蒙古的政策,在完全放棄軍事上征伐政策後,逐步把備禦蒙古作為對蒙古政策的重心。在洪武、永樂防禦格局的基礎上,開始了明朝北方防禦格局的重建。
洪武末期,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北部防禦格局的雛形,但是,由於建文帝削藩政策和靖難之役時雙方對北邊防禦體系的破壞,使得明朝的北邊防禦一度削弱。永樂建元后,開始著手北邊防禦格局的恢復,但是,朱棣的“遷藩”政策,徹底破壞了洪武時期北邊形成的藩王鎮守防禦格局。靖難之役,明朝又湧現一批功臣武將,朱棣改變了朱元璋後期轉軍權於藩王的鎮守策略,開始遣將坐鎮邊疆衛所,代替藩王守邊的策略,重新啟動了明朝防禦蒙古的功能。
同時,靖難之役,明朝洪武后期形成的由都司衛所、城池、關隘構成的防禦格局也遭到破壞。永樂建元后,朱棣雖然從北邊的都司衛所入手,來恢復洪武時期形成的防禦格局,限於現實條件的侷限,雖然無法恢復洪武格局,但是取捨尚未定論,因此永樂時期的防禦格局尚未定型。
仁宣時期,明朝放棄了對蒙古的征伐策略,在加強北邊防守的基礎上,重視邊鎮的建設,以洪武時期形成的防禦格局為參考,以永樂時期的防禦格局的恢復程度為基礎,在現有的條件下,作出取捨,重新設定明朝的北邊防禦格局。可以說朱棣北伐的結果就是構建了明代中期的防禦體系的雛形,也是功莫大焉。
-
3 # 鄜延路節度使李
明成祖五徵漠北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在當時是轟轟烈烈,對後世影響深遠。正因如此,它經常為人們所提起,文學創作和成劇也常以此為題材。即使目不識丁的鄉間老農,也大都知道“燕王掃北”的一些事。五徵漠北有得有失,在考察其得失之前,需要先了解它的性質和原因。 中原漢族人民和北邊蒙古人民的經濟生活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中原漢族人民世代從事農耕,北邊蒙古人民則以遊收為主。遊牧民族經常對農業社會造成威脅,而農業社會卻無法制約遊牧民族,而大都對遊牧民族採取防禦的政策。
無論在中國歷史上還是世界歷史上,這種情況都帶有普遍性。對中國曆代王朝來說,主要的威脅都是來自北邊,而不是南邊。因此,如何抵禦北邊遊牧民族的侵擾,這歷來是關係到中原王朝生死存亡的大事。對於明王朝來說這種形勢尤其嚴峻。 蒙元殘餘勢力雖北走沙漠,但“引弓之士,不下百萬眾也”,時刻想卷士重來,恢復元朝的統治。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明成祖的親征無疑帶有自衛的性質。明成祖對蒙古諸部抑強扶弱、維護均對維護邊境安全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辦法。
在中國歷史上,帝王率兵親征的時有所見,但沒有哪個帝王像明成祖那樣接二連三地大規模親征。尤其是後三次,幾乎是馬不停蹄地連續親征。那麼,到底是哪些因素促使明成祖連續出師呢?
首先,這是北邊防務的需要。從洪武時起,主要的威脅一直是北方。明成祖想徹底解除蒙古勢力對明王朝的威脅,為子孫後世留下一個穩固的江山,所以他不惜身臨矢石,連續親征。這在前兩次親征中體現得最鮮明。
其次,後三次親征基本上都是無功而返。當時,經過上兩次親征的打擊,韃靼和瓦刺都已無力大舉進犯,並不存在對明王朝的現實威脅。正因如此,所以有那麼多名臣反對出兵。特別是安南戰事尚未完全平息,國內又屢興大工,財力緊張,但明成祖仍堅持親征。這不能不使人想到,其中當有更深層的原因。明成祖從青年時起就與蒙古勢力周旋,幾乎是無往而不勝。頭兩次親征更是凱歌高奏。這種經歷使他對金戈鐵馬的戎馬生涯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這種揮師拼殺的有聲有色的生活,比宮廷生活更充實,更有趣。實際上,即使在平時,他也很少在京師住,而是大都住在稱作行在的北京。
永樂十八年(1420)底北京成京師後,他卻又經常率師在外。這自然使人想到,他並不喜歡那索然乏味的宮廷生活。更何況,這時的太子朱高熾已到成年,政事已熟練,由皇太子監國完全可以放心,所以他就可盡情地到蒙古大草原上去馳騁了
在瞭解明成祖五徵漠北的性質和動因,其得失也就清楚了。在“得"的方面看,主要有兩點:
第一,有力地抵禦了蒙古諸部的侵擾,在一定時期內維護了北部邊境的安寧。這在頭兩次親征中表現得最為突出。經這兩次打擊,北邊韃靼和瓦刺的均勢基本得到恢復,兩部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都無力對中原大舉進犯。
第二,在五徵漠北的同時,明成祖對降伏人員採取開明的優撫政策,致使蒙古諸部不斷有人內伏,從而加快了蒙漢人民間的融合和交流。
從“失”的方面來看,也大體可以歸結為以下兩點。第一,連續大規模勞師遠征,耗費驚人,對人力、物力造成極大的損失。從徵將士動輒50餘萬,再加上運糧餉的民夫、車輛和牲畜,每次北征都要牽動全國。不算從徵將士,僅後勤供給就需要花費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例如第三次北征時,僅用驢即達34萬頭,車173輛,運輸民夫235146人,運糧37萬石。
當時全國約有人ロ5000萬。將士加上運輸民夫,總數不下七八十萬,全國每六七十人就有個人加入到北征的行列。這對全華人民是一種何等繁重的負擔更何況北征又是那麼頻繁,再加上徵安南和其他大工,這對全華人民來說實在是個難以承受的重負。它給全國的經濟生活造成了混亂,加深了人民的苦難。
第二,由於這種遠征帶有壓迫和掠奪的一面,它只能使雙方的矛盾暫時得到掩蓋,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尤其是後三次北征,顯得過於草率,目的不夠明確。這時韃靼的勢力已受到很大的削弱,並未給明王朝造成現實的威脅,而明成祖卻動不動就大舉征討。這種征討從表面上看使矛盾得到了緩解,實際上加深了雙方的敵對情緒。
這種矛盾在重兵彈壓下可能暫時不爆發,但一遇到適當的氣候就會爆發起來。以明成祖這樣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本應把對蒙古的關係處理得更好,但他卻並沒處理得很好,致使明王朝與蒙古諸部的關係終明之世一直不諧。正統十四年(1449)瓦刺大舉南下,發生了著名的“土木之變”,使英宗被俘。這個事件成為明王朝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此後,蒙古諸部南下擾邊之事時有發生,尤其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韃靼部大舉南下,直逼京師,飽掠而去,此即歷史上著名的“庚成之變”。這一切都可以在明成祖的對蒙政策中找到禍根。當人們聯想到後世的康熙皇帝把蒙古作為北邊的長城時,就更顯得明成祖的對蒙政策略遜一籌了。
-
4 # 北洋海軍炮手
朱四汗五次北伐蒙古,在明清官方檔案當中都是被吹上了天,什麼五徵漠北,三犁虜庭還有什麼六師屢出,漠北塵清等吹捧,可謂是臭不要臉。
為什麼要吹上天?其實朱四汗五徵蒙古可以用戰果聊聊來形容,因為根本沒砍死幾個蒙古人,用羅胖的話說,就是出去一頓咬,吃了幾泡狗屎,逮了幾隻耗子。雖然羅胖子是在嘲諷朱四汗,但是也沒什麼毛病。
根據明史學者商傳考證,朱四汗人稱陽痿大帝
朱四汗征伐蒙古是為了獲得篡位的合法性朱四汗畢竟是叛亂上位,所以在政治合法性方面多少有點底氣不足。從他和方孝孺的對話就能看出來,他最後已經沒法圓了,只能色厲內荏的威脅一通,但是也沒想到方孝孺是個忠心如鐵的主,一心求死為建文皇帝盡忠。
古今中外,獨夫民賊們想要掩蓋篡位的非法最主要也就三個辦法,第一個就是抹黑被他推翻的那個。所以朱標朱允炆父子被朱四汗黑慘了,明朝的檔案中我特麼的都不知道關於這對父子哪句話是真的。
第二個就是神化自己。這個朱四汗玩的也不多,先是不承認自己的親媽是碽妃,非說自己是馬皇后生的。所以,老百姓一般管他修的大報恩寺的正殿叫碽妃殿,因為大報恩寺修的實在太奢華了。而且為什麼要叫大報恩寺,說白了就是朱四汗在向那個他不承認的親媽贖罪。
第三就是搞大新聞。什麼是大新聞?對於朱四汗來說,大新聞一個就是下西洋,另一個就是五次北伐。下西洋就是花錢買吆喝的面子工程,鄭公公出去當了七次散財童子,買了一堆附屬國回來,這個賠本買賣先不說了;至於五次北伐,就是建立武功,來體現自己英明神武,進而沖淡篡位的負面影響。
五次北伐有什麼效果可以這麼說,沒什麼效果。先不管過程如何,砍死了多少蒙古人,朱棣五次勞民傷財的遠征根本沒有滅亡或者壓制蒙古,否則為何幾十年後也先太師刷出了一個史詩般的土木堡大捷。
而且對內由於過度透支民力,導致白蓮教乘機搞事。中國的老百姓非常淳樸,只要不是活不下去受再大的壓迫也是能忍則忍;但是隻要活不下去,只要有一人登高一呼,老百姓就會揭竿而起。所以這還真怪不了白蓮教,如果朱四汗沒有過度透支民力導致老百姓活不下去,白蓮教叫的再歡也沒啥卵用。
一個政治死結就當時明朝來說,朱四汗靖難造反已經嚴重破壞了沿途尤其是北方地區的經濟生產,這時候按照常理來說,應該著重安撫百姓,恢復經濟生產。但是朱四汗有自己的政治死結,就是皇位來路不正,是篡位得來的。所以,朱四汗必須要搞大新聞來沖淡篡位的負面影響,哪怕是他五徵漠北實在是沒什麼成績,畢竟滅亡哪怕是壓制蒙古的戰略目的沒有達到,所以每次朱四汗征討回來之後都要宣捷,哪怕是得不償失,因為必須要體現朱四汗的英明神武。
另一個政治死結另一個政治死結就是他必須要削藩,因為明初藩王尤其是北面的幾個權力極大,難保還會有一個藩王用同樣的方式把他推翻。雖然他推翻了削藩的建文皇帝,但是出於屁股底下的龍椅穩固的考慮他必須也要削藩,那麼怎麼削呢,五徵漠北也是一個手段。
他五次勞民傷財的遠征,以及遷都北京,目的就是向所有的藩王傳達一個資訊:你們這些看門狗都沒有用,根本對付不了蒙古人,只有我能收拾蒙古人,所以我也不用你們去對付蒙古人,你們這些沒用的看門狗都必須要把權力交給我,我這條老看門狗去北邊收拾蒙古人。所以,五徵漠北不管有沒有戰果,有多大的戰果,都必須是大捷,不容置疑的大捷。
不過好在後面的朱高熾和朱瞻基能安分一點,沒像朱四汗那樣折騰老百姓,要不哪來的所謂的仁宣之治,其實就是這兩個皇帝沒幹啥好事也沒幹啥壞事而已。
全文完
-
5 # 瀾石記
在朱元璋時代,已把蒙古人趕回了草原。在朱棣時代,對蒙古人是乘勝追擊。一方面,明朝北方邊境的蒙古人儘管已分為韃靼、瓦刺和兀良哈三衛等三部分,彼此間有時爭鬥,有時聯合,都臣服過明朝,但也反覆無常,時不時入侵,騷擾邊境。另一方面,蒙古人都是騎兵,來去迅速,不易圍殲。
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對待蒙古等遊牧部落的策略,一是打擊其有生力量,如漢武帝時衛青、霍去病對匈奴的圍剿;二是修築長城,禦敵於國門之外;三是採取和親、籠絡等手段。對朱棣來說,也存在選擇的問題。
在朱棣遷都北京前,北征打擊蒙古人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在明朝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後,防禦體系已經形成,據城防守也可以把蒙古人擋在外面。但朱棣還是選擇了主動出擊,又北征了幾次,但收效都不大。有時蒙古人主動來臣服,有時蒙古人跑得遠遠的,朱棣的大軍根本看不到人影,只能在草原上旅遊一圈就班師了。這體現出朱棣的窮兵黷武和好大喜功,幾乎每次都在石頭上刻字記功,實際效果卻強差人意,一是沒有消滅蒙古的有生力量,二是勞民傷財。所以,是得不償失的。
-
6 # 庭州行者
明成祖朱棣五徵蒙古,看似聲勢浩大,史書對其評價也多以正面為主。但實際上,細看其過程和結果,五次大規模北征不僅沒有達到“漠北清塵”的目的,反而造成了明朝內部經濟,社會,軍事情況的惡化。從更為長遠的角度來看,五次北征更是造成明朝內斂保守的主要因素,北征之後,明朝徹底失去了開放,進取的活力,愈發封閉。因此,朱棣五徵蒙古,對於明朝的發展而言,無疑是失大於得,得不償失。
朱棣的皇位,是透過四年漫長的靖難戰爭打下來的,從他的大本營北平,一路過關斬將最後攻破大明朝當時的都城南京。戰爭的破壞力是巨大的,與持續時長成正比,因此沿線地區,尤其是山東和江蘇地區,由於戰亂,已經對當地的社會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失。恰逢此時,山東又經歷了大旱災害,作物顆粒無收,人民生活苦不堪言。這是永樂進行大規模北征之時的經濟環境。此外,永樂皇帝為了遷都北京,需要重修大運河,而大運河恰恰又要經過山東,因而山東地區的民夫被大量徵調,民不聊生,最終發生了規模巨大的唐賽兒起義。
以上,便是永樂皇帝北征之時,明朝內部的經濟情況。
北征,不僅需要動員軍隊,更需要後方的軍需排程。軍需排程,則須徵調民夫。以第二次北征為例,根據《明史》記載,朱棣北征調動的民夫數量之巨,令人瞠目結舌:
辛丑,發山東、山西、河南及鳳陽、淮安、徐、邳民十五萬,運糧赴宣府。可想而知,每一次北征,均需要花費如此巨大的人力。徵調民夫,則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便缺失,農時則失,在以小農經濟為基礎的古代中國,這無疑是影響巨大的。倘若耗費如此巨大的情況下,北征真能取得一定的作用,倒也算是成本收益均衡,然而朱棣的北征,並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
五次作戰,唯有第一次,第二次真正與蒙古主力遭遇,並且大破之。但均未能夠真正動搖蒙古的根基;另一方面,朱棣主要將打擊目標放在韃靼部上,因而對瓦剌進行扶持以制衡韃靼,客觀上庇護了瓦剌,為其做大創造了條件,這是後話。後三次北征,由於阿魯臺利用自己主場優勢,不與明軍直接交戰,因此都以明軍軍糧耗盡,無功而返告終。從朱棣的角度,他當然可以說,蒙古“畏懼大明天威,不敢接戰”,但這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從功利的角度而言,後三次北征,顯然是得不償失,耗費巨大而收效甚微。
因此,第五次北征途中,朱棣撤去了長城以北的衛所,開始依託長城進行防禦。由於北征的同時,朱棣還進行了下西洋,南征安南等燒錢活動,耗盡了大明朝的國庫,朱瞻基繼位後,只得採取全面收縮的戰略,以恢復經濟,這便是明朝從戰略上走向保守,封閉的開端,大明帝國也因此失去了在周圍少數民族政權中的影響力和控制力,加深了邊疆危機。
所以,朱棣的北征,顯然是弊大於利,得不償失的。
-
7 # 黑水布衣
朱棣,永樂皇帝,最早稱文宗,後來尊為成祖,朱元璋的四兒子,推翻了侄子的政權,關於他的是是非非至今仍然讓後世爭論不休。血腥屠戮、永樂大典、遷都北京,而五徵漠北是最受爭議的一項武功,它到底是保境安民還是窮兵黷武?
評價歷史人物,不能一概而論,關於朱棣五徵漠北,其實應該分開來看。
一、歷史背景
永樂初年,蒙古已經分裂為:韃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其中兀良哈幫助過朱棣“靖難”,歸附了大明,而韃靼和瓦剌此消彼長。這五次北征基本都是針對這兩個部落。
其實在永樂元年,大明本想與韃靼交好,可惜他們不領情,還入侵遼東,出於穩定政局考慮,朱棣並沒有發作。永樂七年,朱棣派郭驥持書出訪,郭驥卻被殺,朱棣大怒,派淇國公邱福北伐,可惜邱福犯了冒進的錯誤,結果全軍覆沒。於是朱棣決定親征,這就是五徵漠北的開始。
二、五徵經過
簡單敘述吧。
1、永樂八年,朱棣親率50萬大軍出征,浩浩蕩蕩的進入蒙古腹地,擊敗阿魯臺,斬殺數百人(是的,也就這麼多),因為缺水缺糧,不久班師回朝。理論上這次出征是應該的,人家殺了你的大使,這就是打臉,出去教訓一下完全有必要,順便樹立一下永樂大帝的天威,但規模確實很大,消耗驚人,據《北征錄》記載,這次朱棣多數時間在遊覽自己帝國的大好風光,對於韃靼頗為輕視。
2、永樂十二年,這次是瓦剌挑事,於是朱棣決定再次親征,這次的“勝果”要大一些,不過幾十萬明軍對上三萬多瓦剌軍,也不算啥大勝利,皇太孫朱瞻基差點出事兒,所以最多算是慘勝。畢竟是瓦剌主動南下,正面迎敵,也是必須的戰爭,同樣消耗巨大。
3、永樂二十年,朱棣主動出擊,進攻韃靼,阿魯臺聽到風聲後就跑了,明軍燒了點輜重,抓了點牛羊,完全沒必要的出征。
4、永樂二十一年,朱棣得報阿魯臺南下,再次出征,到了地方才知道阿魯臺被瓦剌擊敗,又跑了,明軍收降了韃靼王子,雖然不算白來,但也是沒必要。
5、永樂二十二年,阿魯臺南下的軍報再次傳到北京,朱棣拖著病體再次出征,依然是毫無收穫,半年後朱棣病逝於榆木川,年65歲。
整體來看,朱棣前兩次確實該出兵,但沒必要那麼大的規模,起到威懾作用就行,而後三次就比較沒必要了,其也受到了大臣們的反對,最後還死於征途。
三、出征原因
前兩次確實是對方挑釁在前,不出徵不足以壯國威。但後三次為何朱棣在未得到確切情報的情況下,還這麼興師動眾呢?
1、樹立威信:朱棣是造反起家的,很多人對他並不是很信服,朱棣在位22年,時間不算長,但做的事兒可不少,從文到武,做了個遍。除了五徵漠北,朱棣派80萬大軍還徵過安南,他就是想證明自己。
2、清除邊患;這個肯定應該是朱棣出征的重要原因,有個時間點大家要注意,永樂十九年,朱棣遷都北京,而之後的連續三年,朱棣都出徵了,為了給子孫清除隱患,他是拼了老命也要上前線啊。
3、壓制藩王:這其實是一個隱藏的目的,都說建文帝削藩有點急,朱棣更急,他絕不能讓自己的事情發生在子孫身上,於是便有了遷都,天子戍邊,自然要掌握重兵,那就不需要別的藩王領重兵了,不斷的出征也是對藩王的警告,你們能打過我朱棣嗎?不行就老實待著。
四、後世影響
客觀的來說,朱棣的北伐,對他自己的影響很大,樹立了威望,在一定程度上清除了邊患,對各藩王也有了警示作用,但對大明王朝確實是消耗太大了。
前兩次北征算是應該吧,但後三次完全可以避免。我們從史料中看看:
共用驢三十四萬頭,車十一萬七千五百七十三輛,挽民車丁二十三萬五千一百四十六人,運量凡三十七萬石從之。——《太宗實錄》這是第三次北征時,所動用的人力物力,在那個農耕時代,這些物資人力簡直是天文數字,每次耗費的銀兩何止千萬啊。到了仁宣時期,在也沒有大規模的出征了。
所以說,五徵漠北,起碼後三次是沒必要的,很多想法都是朱棣一廂情願的,沒有起到好的作用。不過二十年後,“土木堡之變”就發生了,大明差點夭折,朱棣的北征真的震懾了那些人嗎?
-
8 # 大國布衣
朱棣五次征戰漠北,其實有弊也有利,我們不能只看總體方面來總結。因為五次征戰蒙古,對軍事、民生、經濟方面都各有影響,如果拿出來對比話的,是無法比較的。
朱棣作為一個優秀的軍事家,五徵蒙古的得失,我總結如下:
重創韃靼、瓦剌,收穫巨大朱棣五徵時,從蘇尼特左右旗、阿巴嘎旗一代到今天的外蒙古克魯倫河,再到肯特山。前三次出征都取得了勝利,只是後兩次無功而返,這樣看好像蒙古沒多大的損失。
但其實蒙古人的損失是特別大的,為了躲避明朝大軍,蒙古許多部落都躲避到荒涼的地方,雖然他們的的人馬都耐寒耐旱,但牛羊且沒有這樣的忍耐力。在遷徙途中,牲口累死無數,而明軍在春季出征,這使得蒙古牲口都剛剛熬過了一個嚴冬,春天草原剛剛返青,生活還沒有貼膘,就被迫遷徙,死亡甚多。
阿魯臺就是被明軍這樣折騰幾次,元氣大傷,最後被瓦剌擊殺,而恰恰朱棣運用就是這樣的戰略把蒙古人弄得哭爹喊娘,沒有了草原牧場的蒙古人,作戰意志逐漸崩塌。
五次出征,財政嚴重縮水明朝建立時間為1368年,而朱棣第一次出征為1410年,也就是說中原百姓才脫離戰亂四十多年時間,國家正在休養生息之時,朱棣開始了大動刀兵。
面對國力不足的情況,朱棣採取了拼命印鈔票的方法,但這樣的政策讓寶鈔嚴重貶值。洪武年,一貫寶鈔能換銅錢兩百多,而到了明成祖年間,一石米的價格為幾十甚至上百貫寶鈔。
一貫寶鈔只能買幾斤大米,而後來的幾次出征,嚴重損耗國家財政,寶鈔的面值急劇下降。山東方面由於徵發急促,還發生了唐賽兒的農民起義事件。
朝中大臣因為朱棣北伐的開支過大而屢次進諫,導致朱棣龍顏大怒,戶部尚書、兵部尚書等無法調撥巨大開支,都畏懼自盡。
蟻多咬大象,煩不甚煩朱棣死後,明仁宗、明宣宗因為國家財政吃不消,都不在征討蒙古,宣宗時期因為財政問題還放棄了開平衛。
而朱棣時期因為打的太猛,導致蒙古貴族幾乎絕了種,而元順帝后裔也在部落混戰中死的差不多了,到最後只要手裡有點武器的,到處都在部落混戰中,整個草原沒有一個可以統一政權的人。
瓦剌原先是幾個首領一起管理的,但也先被樞密院襲殺後,瓦剌也分裂,形成了和碩特、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個部落。
元順帝后裔的達延汗雖然統一了一次蒙古,但只有六萬戶,人數不過二三十萬人,漠北也大部分都是瓦剌人的地盤。到達延漢分封地盤的時候,蒙古又一次分裂,然後那些部落首領死了又分裂,就這樣一直週而復始。
整個蒙古沒有統一的政權,每個部落你過你的我打我的,有的吃了就吃,沒得吃了就跑到大明邊境打秋風,所以這時候的大明犯了愁了,原來的唐朝、漢朝等面對那些匈奴、契丹、回鶻等部落,他們有一個統一的政權,大家是可以談判的,無非那點錢、物資什麼的,都好解決,只要你不犯我邊境。
但是現在朱棣留下的可真的是爛攤子,草原上沒有一個大的政權可以代表蒙古,大家都是各玩各的。草原上面到處分佈這幾千或上萬人的部落,一到時間就全都跑到大明邊境打秋風,而大明又沒法找人談判。
這時候找不到能代表整個蒙古的人,追趕這些強盜又不划算,搶了人和物後就一鬨而散,而大明還找不到這些人。面對這樣突然出現的幾千上萬人,大明派兵堅守邊境要打持久戰,而追趕又不划算,皇帝和內閣那邊兩三天就收到韃靼幾百人犯我邊境、殺人越貨的報告,頭都炸了。
但總的來說,朱棣五徵蒙古帶來的效果還是頗豐的,起碼蒙古人當時被打怕了,不敢大軍壓境來侵犯大明,明朝也少了一塊來自蒙古的威脅。
而國家財政緊張是必然的,漢武帝打匈奴花了兩朝帝王積攢下來的財富,為什麼要打?就是因為不打跑這些匈奴,國家不得安寧,只有打跑了周邊的敵人才能真正做到百姓安心的休養生息。
-
9 # 實說歷史
毫無疑問是得大於失,無論是從短期內還是長遠看,朱棣五徵蒙古都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正確決定。從短期分析,對於明成祖時期明朝政局的穩定來說,五徵蒙古是最佳選擇。
朱棣的皇位從繼承法統來說完全不具備合理性,是在“靖難之役”趕走了侄子建文帝后巧取豪奪獲得的,在這之後儘管朱棣大肆誅除異己,處理掉了如方孝孺、黃子澄等前朝忠臣,然而依舊有大量潛藏的反對力量和迫於形勢不得不臣服於朱棣的騎牆派蠢蠢欲動,可以說永樂初期的明朝政治局勢暗流密佈,朱棣稍一不慎就會全盤皆輸。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樹立起新的敵人和目標,把所有人的注意力轉移到這個敵人身上,朱棣再趁此機會名正言順的樹立起正義的旗幟,號召大家去對抗強敵,這樣管理國家就會更加容易,不僅如此,自己身為領袖的威望也可以得到提升,還可以趁機揪出企圖推翻自己統治的對手,可謂一舉多得。
而縱觀全域性,能夠當作敵人的最好物件莫過於盤踞草原的蒙古殘部,與中原王朝之間的國仇家恨還沒有被忘記,民族之間的“華夷矛盾”也言猶在耳,自然而然朱棣的兵鋒就指向了蒙古人,事實也證明朱棣的對蒙古的進攻戰略確實讓自己的統治越來越穩固,直到自己第五次病死在軍中,皇位也依然在直系後代的手中傳承了下去。
從長期來看,五徵蒙古則是一個維持國家戰略安全不得不做的選擇。第一、元帝國解體對於蒙古人來說,只是失去了對中原地區的統治權,草原的基礎沒有受到什麼大的影響,蒙古殘部依然有著非常強大的軍事力量能夠威脅佔據中原的明王朝,而朱元璋在任期間也並沒有能夠徹底清除蒙古人的軍力,因而朱棣不得不接著朱元璋的步伐,繼續對蒙古實行長時間的殲滅戰來消滅蒙古人的有生力量,維持明帝國的地緣安全。
第二、朱棣的統治中心在北京,而北京過於接近蒙古草原,一旦對蒙古的作戰不利或者放任自流,蒙古人的兵鋒能夠以最快的速度進攻到首都,讓整個明帝國的政治大腦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所以對蒙古作戰也是保證政治安全的必然之舉。
當然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朱棣的遠見,五徵蒙古至少保證了幾十年時間內蒙古再無餘力能夠威脅明帝國的統治,自明成祖一世直到明仁宗、明宣宗以及明英宗統治前期,蒙古人都沒能恢復元氣,至於明英宗統治中後期的“土木堡之變”,則很大程度上是英宗本身沒有其曾祖父的軍事才能而導致的一場軍事冒險活動,而這也從反面驗證了蒙古對明帝國政權的威脅,在沒有朱棣這種傑出統治者的持續打擊下,蒙古會帶來如何嚴重的後果。
-
10 # 風嬙遙度天際
一、戰果巨大,重創韃靼、瓦剌
先澄清,明成祖五徵漠北, 所謂50萬大軍,其實御駕所率最多幾萬人,50萬是嚇唬蒙古人的,大漠荒涼,水草缺乏,從蘇尼特左右旗、阿巴嘎旗一帶的乾旱草原,到今天的外蒙古克魯倫河邊,幾千里路地圖上空蕩蕩的只有幾個零星的泉眼、蘇木、敖包,根本放不下大軍,一處水源地最多隻能容納幾千人宿營。大軍出征漠北,前鋒到了克魯倫河、肯特山,後隊可能還在今天的河北壩上呢。
前三次北征,都取得了勝利,後兩次無功而返。看上去蒙古人沒有什麼損失,其實損失很大。蒙古人為了躲避明軍兵鋒,部落都遷徙到了極北荒涼之地。蒙古人和蒙古馬耐寒暑苦勞,可是蒙古人的牛牛和羊羊就沒有那麼耐折騰了啊,遷徙途中,牲口容易累死、流產,而且明軍北征都是在春季,蒙古人的牲口飢寒交迫的熬了一個冬天,春天草場剛剛返青,牲口還沒有怎麼貼膘,就被迫向北遷徙,死亡很多。阿魯臺就是這麼被折騰得元氣大傷,然後被瓦剌擊殺。
二、財政鴨梨山大
明成祖首次出征漠北是1410年(永樂八年),大明朝是1368年建立的,才四十多年,元末戰亂的瘡痍未復,朝廷又大興征伐。
明成祖的主要措施除了加派還有印鈔票,大明寶鈔(極其坑爹的東東,和金圓券有的一拼)在洪武年間,一貫寶鈔還能換銅錢兩百多,到了明成祖年間,一石米價值好幾十甚至上百貫寶鈔。一貫大明寶鈔只能買幾斤米,後來更不提了。山東由於徵發急促,永樂十八年,還發生了唐賽兒的農民起義。
朝中大臣也為了北伐的開支嚮明成祖屢次進諫,惹得龍顏大怒,戶部尚書夏原吉被關,兵部尚書方賓畏懼自殺。
三、後世仍然是一個爛攤子
明成祖死後,仁宗、宣宗都不再遠征漠北,財政吃不消,宣宗朝還放棄了開平衛。
諷刺的是,由於明初對於蒙古部落的打擊過於猛烈,蒙古貴族階層幾乎被一掃而空,元順帝后裔幾乎在自相殘殺和部落混戰中死得只剩沒幾個。草原上有槍就是草頭汗,到處部落混戰。整個草原再也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政權了。
瓦剌本來就是幾個首領共同統治的,也先被阿剌知(樞密)院襲殺以後,瓦剌徹底分裂,最後形成了和碩特、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四個部落。
元順帝后裔的達延汗好不容易表面上統一了蒙古,但是隻有六個萬戶,總共不過二三十萬人,漠北大部分都是瓦剌人(該叫衛拉特了)的地盤。達延汗分封諸子,很快蒙古再次分裂,俺答汗也只能勉強統一右翼三萬戶,死後又分裂。整個蒙古草原沒有一個比較統一的權威,大家各行其是,沒事找大萌打打秋風。大萌想討伐、封貢、收買,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物件。到處都是隻有幾千人最多幾萬人的窮餓之虜。漢朝的匈奴、唐朝的東突厥、回鶻、宋朝的契丹,都是可以談判的,想北征也找得到物件,可是大萌……傻傻的找不到物件……
面對不知道哪裡來的幾千人的窮餓之虜,打治安戰煩死人鳥,想象一下皇上或者內閣首輔三天兩頭動不動收到韃靼幾百人擾邊,殺掠幾十人而去的報告,求心理陰影面積……還是守長城吧……
-
11 # 125878215蜂獾
感謝悟空邀請。朱棣1360年至1424年,明成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建文四年1402年發動靖難之役攻佔南京奪取侄子朱允炆的皇帝寶座,設定內閣,五次親征蒙古,永樂22年1424年朱棣死於第五次北征回師途中,享年64歲,廟號太宗,葬於長陵,傳位於長子朱高熾。元未明初,元順帝逃往漠北,皇太子逃回和林,史稱北元,北方威脅自始至終威脅明朝統治,永樂初年蒙古分裂為韃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韃靼部居住在今貝加湖以南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大部分地區,瓦刺部居住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和準葛爾盆地一帶,兀良哈部居住在今內蒙古和遼河流域一帶。三個大部落經常發生戰爭互相殘殺,不知明王朝採取什麼戰略方針政策,應該釆取各個擊破,或者聯合一部落打擊另一部落,防止其作大作強,還經常在明朝邊境燒殺搶掠,成為大明王朝永遠心腹大患,永樂皇帝朱棣當然明白北方邊境並不穩定,明成祖朱棣分別在永樂八年,永樂十二年,永樂二十年,永樂二十一年,永樂二十二年進行五次北征,朱棣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在1410年永樂八年,朱棣親率明軍北代,擊敗韃靼蒙古軍5萬鐵騎,蒙古韃靼部落嚮明朝稱臣納貢。五次北伐進一步消弱蒙古勢力,維護明朝邊境安寧。當然是得大於失。
-
12 # 榆木菌
我是野談雜論,都別搶答!我來回答!
朱棣五徵蒙古對明朝來說是得大於失還是失大於得?
我個人認為是失大於得,雖然失大於得,但這場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這是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必須要經歷的刀槍碰撞。譬如漢武帝徵匈奴,就是因為匈奴不僅囂張,還有和親之恥,遊牧民族相較於農耕民族來說,的確優勢太多了,騎兵機動性,走哪吃哪,走哪拉哪等等,這些都是遊牧民族囂張的資本。明成祖朱棣(圖片來源:網路)
朱棣五徵蒙古,哪一次不是擁兵幾十萬之眾,蒙古人每次都被嚇尿,史書上稱之為遁走。雖說這些部隊都是號稱,但也少不到哪去,這麼多人每天光吃喝拉撒都是個天文數字了。如果說把蒙古人徹底消滅了,那消耗再大也是值得的,問題是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
第一次把韃靼打跑了。第二次打瓦剌的時候在人數相差幾十萬之巨下是勝利了,但這是慘勝。後面的三次不是在草原上轉悠就是小規模戰鬥,最後一次還把朱棣賠上了。這五次北征並沒有從根上消滅蒙古人,相反的,到了明英宗時期,蒙古人都俘虜了皇帝,還打到了北京城下,造成這種結果絕不僅僅是因為明英宗的昏庸。面對遊牧民族,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守為攻,遊牧民族為什麼稱為遊牧民族?就是因為他們以天為被以地為床,走哪都是家,再加上這些人騎馬來去如風,雖然明朝兵士也騎馬,但比起蒙古人還真是差了些。所以朱棣完全可以以守為攻,防止遊牧民族的不斷騷擾。
五次征討蒙古,耗費巨大,但收穫不成正比。這五次征討要麼一次性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要麼乾脆以守為攻,從根源上解決問題也算是給子孫後代肅清了障礙,但問題是蒙古人在這之後一直都有喘息之機,而且後來瓦剌也變得異常強大,甚至兵臨北京城下。
當然了,也有人認為朱棣五徵蒙古是得大於失,我不反對,因為不管得大於失還是失大於得,這都是個人看法。
-
13 # 那些年那些人和事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靖難之役”後奪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
朱棣登基後,韃靼與瓦剌表面上對明朝臣服,實際上無時無刻不再想著恢復蒙古帝國原來的疆域。對於大明來說,北部邊防依然不穩,朱棣寢食難安,不惜五次親征蒙古。
那麼明成祖朱棣的“武功”究竟如何呢?他五徵蒙古究竟取得了什麼樣的戰果?
一徵蒙古,戰果尷尬
永樂八年二月,朱棣率五十萬大軍出征蒙古,準備進一步蕩平退居草原的蒙古人。但是,這次出征的動機似乎不沒有那麼強烈,因為從二月到五月份的三個月裡,明朝大軍幾乎沒有遇到蒙古軍隊。五月八日,終於小有斬獲,一位都指揮使“獲虜一人”,五月九日再獲“胡寇數人及羊馬輜重”,這實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收穫了。然而,在之後的一個月裡,連這樣的收穫都沒有,朱棣和大軍所能做的便是狩獵賞景。最終,歷時五個月的第一次遠征蒙古也只是取得了數次類似的結果而告終。
二徵蒙古,斃敵數百
永樂十二年,朱棣又開始了對蒙古的第二次遠征,據《太宗實錄》記載,在第二次出征中,明朝大軍在朱棣的率領之下“斃賊數百人”。
戰果不能算小,但是如果看看雙方的兵力對比,你會發現這個戰果其實也很一般,因為雙方的兵力對比是“五十萬之眾”對“三萬餘人”,當然朱棣率領的是“五十萬之眾”。
三徵蒙古,敵酋遠遁
永樂二十年,朱棣率領三十萬大軍第三次親征蒙古,而這一次的矛頭直指韃靼部,結果,還沒等朱棣進入蒙古,韃靼部就在首領阿魯臺的率領下逃之夭夭,朱棣和他的三十萬大軍撲了個空,“醜虜阿魯臺聞風震懾,棄輜重牛羊馬駝逃命遠遁”,而最終取得的戰果是“殺首賊數十人”。
第三次遠征無論從實際戰果還是從實力對比來看,可以說是相當失敗的,畢竟三十萬大軍消耗的糧餉和人力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沒有對韃靼部形成任何有意義的殺傷。
四徵蒙古,再次撲空
永樂二十一年,朱棣第四次親征蒙古,而這一次的戰鬥過程與第三次如出一轍,等朱棣大軍深入蒙古草原是,阿魯臺早就避之遠去,明朝大軍“如入無人之境”,所以更談不上什麼戰果了。
五徵蒙古,命喪歸途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連續三年出征蒙古,而這也是他第五次、最後一次出征蒙古,而這一次出征依然還是空手而回。明軍進入蒙古之後“彌望荒塵野草,虜隻影不見,車轍馬跡皆漫滅,疑其遁已久”,蒙古人又與朱棣在大漠草原玩起了“貓捉老鼠”的遊戲。朱棣命“英國公張輔等分索山谷,週迴三百餘里,無一人一騎之跡”。
無奈之下,朱棣只得下令班師回朝,然而朱棣卻沒能等到回朝的這一天,當明軍行進到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時,朱棣便一病不起,最終在此駕崩。
縱觀朱棣的五次親征蒙古,可謂戰果寥寥,蒙古人已經深諳明軍的軍事行動習慣,明軍這邊剛剛出發,蒙古人就聞風而逃,堅壁清野,數十萬明軍捕捉不到蒙古人主力,《北征錄》中多見“獲虜一人”、 “追奔不十餘里”、 “生擒數人”、“醜虜遠遁”等字眼。使得數十萬明軍都無功而返。
二十五年後,瓦剌部捲土重來,屢屢騷擾宣府、大同等邊鎮,塞外城堡多有失陷。明英宗在奸宦王振攛掇下,效仿太祖、成祖北征蒙古,結果在土木堡大敗,五十萬大軍傷亡過半,連明英宗都做了俘虜。
皇帝被俘,這是繼靖康之恥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訊息傳來,京城大亂,于謙力排眾議,要求堅守北京,奏請皇太后擁立英宗之弟朱祁鈺登基,又在北京城下大敗瓦剌大軍,明朝才免遭靖康之恥覆轍。
國家是保住了,但是開國武人勳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在土木堡之變中損失殆盡,武人集團出現了人才斷層,皇帝不得不依靠宦官制約文官集團。終明一朝,文官與宦官內鬥不斷,政治鬥爭日益殘酷,埋下了亡國的隱患。
結論:綜上所述,朱棣五徵蒙古對明朝來說是失大於得。
-
14 # 歐洲軍武通訊
第一次徵蒙古,戰果非常尷尬
朱棣第一次出征蒙古是在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朱棣親率五十萬大軍出征蒙古,準備進一步蕩平遺留在蒙古草原上的蒙古人。但是,朱棣的第一次出征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蒙古軍隊。最終,歷時五個月的第一次遠征蒙古以無果而終。
第二次徵蒙古,小有收穫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開始第二次遠征蒙古,相比於第一次,這一次遠征蒙古朱棣取得了不小的戰果。據《太宗實錄》記載,朱棣率領“五十萬之眾”殲滅了蒙古軍“三萬餘人”。
第三徵蒙古,消滅韃靼部落永樂二十年(公元1422年),朱棣開始了第三次親征蒙古,而這次他率領了三十萬大軍,這一次的目的就是消滅韃靼部落,但是沒想到的是朱棣還沒有進入蒙古,韃靼部落的首領阿魯臺就率領部下逃之夭夭,這次朱棣又撲了個空。
第三次遠征對朱棣來說是相當的失敗,因為他的三十萬大軍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卻沒有對韃靼部落造成任何傷害。
第四徵蒙古,消滅阿魯臺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朱棣第四次進軍蒙古,但是這一次的結果與第三次的結果是如出一轍,朱棣率大軍進入蒙古草原後,卻發現阿魯臺早就逃之夭夭。
第五徵蒙古,命喪草原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你那),朱棣第五次出征蒙古,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征戰蒙古了,但是這一次出征依然是撲了個空。明軍進入蒙古草原後,蒙古人卻與朱棣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朱棣命英國公張輔等人,對一望無際的草原進行了大搜捕。但是結果是空手而歸。
後來,朱棣只得班師回朝,但是朱棣卻再也沒有回到明都的那一天,當明軍經過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時,朱棣便一病不起,最終在榆木川病逝。
總結
從以上朱棣五次遠征蒙古的結果來看,除了第二次親征時取得了很小的戰果外,其餘四次收效甚微,而且最後一次朱棣命喪草原,五次遠征蒙古四次撲空,由此來看朱棣五徵蒙古對明朝來說是失大於得。
回覆列表
主要看從那個方面了。
若是以正史中的《明史》來看朱棣五徵蒙古確實是失大於得,按照《明史》的說法,五次征伐蒙古,都是大動干戈,明朝動輒數十萬大軍,勞民傷財,而戰果不佳,蒙古人早早就遁走了。
同時《明史》在書寫描述明成祖時,在細節上有貶低朱棣行為,如在位期間,窮兵黷武、四處炫耀其國力,征伐各地,濫發紙鈔(大明寶鈔),致使民不聊生(山東白蓮教起義),國內動盪不安。可是最後又給予明成祖朱棣很高的評價,說其"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yuán)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
“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yuán)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明史》
因此在讀二十四史《明史》時,一般都能給予常人在對待朱棣上評價不高,甚至是經常忽略掉最後最後評語,將其列為暴君行列中。
後來慢慢補充,則是“負責纂修明史的官員遵照康熙帝為尊者諱的旨意,儘量少記載明朝皇帝的陰暗面。為了掩蓋明代皇帝的一些暴虐或昏庸行為,相關官員便把皇帝所犯的錯誤及責任推到大臣及太監身上,並列名於《明史·奸臣傳》”
可是進入到新世紀之後,風向有些轉變了,尤其是海外流回的諸多書籍或器物,以及現代考古發掘,人們發現《明史》施行的是明褒暗貶。所以現今網路及學術上對明朝進行了新的探討。當然以正史為例的和以”野史“為例的,一直在爭吵不休,用網路上的說法就是——雙方進行了“友好”的切磋和“關愛式的問候”。
這幾年來的思考在讀《明史》時就很奇怪,為什麼朱棣五徵蒙古時,出兵人數達五十多萬之數,並沒有記載民夫、差役這類的?
《漢史》裡記載的,漢武帝征討匈奴最大規模時,以十四萬匹戰馬及五十萬步卒作為後勤補給兵團,授與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步兵和運輸物資的軍隊十萬餘。結果雖然擊敗了匈奴人,但這一戰後,十四萬馬匹只剩餘三、四萬,漢軍和民夫損失慘重,逼得漢武帝不得不賣官賣爵來充實國庫。
若是朱棣時期,真的動用了五十萬的軍隊,那麼明朝需要動用多少民夫?這麼大的軍事行動,需要消耗多少?事實上,就連清編輯的《明史》裡都沒有書寫五十萬人數,而是後來萬曆時期的野史根據朱棣徵召的將軍,那些將軍平時所統轄的軍隊總數來判斷的。
而且《明史》中有一點需要思考的,朱棣第一次征伐蒙古時,還沒有遷都北京。根據明代太宗實錄記載的第一次征伐蒙古之前的明朝賦稅:如以下
永樂4年,天下戶口968萬,口5152萬。賦稅:3070萬石,布錦136萬匹,絲綿29.9萬斤,課:鈔766萬錠,銅2549斤,鐵82000斤,鉛46600斤,硃砂2080兩,茶199萬斤,鹽139.7萬引,軍屯糧食1979萬石。
同時《明史》也記載著永樂六年時,朱棣下旨免除一些地區的拖欠之賦稅
二月丁未,除北京永樂五年以前逋賦,免諸色課程三年。三月癸丑,寧陽伯陳懋鎮寧夏。乙卯,除河南、山東、山西永樂五年以前逋賦。
戰爭都準備開啟了,朱棣還免除賦稅,哪裡來的錢、糧來征討蒙古?《明史》中的記載是
《明史·夏原吉傳》當是時,兵革初定,論“靖難”功臣封賞,分封諸藩,增設武衛百司。又發卒八十萬問罪安南、中官造鉅艦通海外諸國、大起北都宮闕,供億轉輸以鉅萬萬計,皆取給戶曹。原吉悉心計應之,國用不絀
這裡注意一點,《明史》並沒有記載國庫出錢、糧給朱棣征討蒙古的記錄。反而是在嘉靖時期高岱所著作的《鴻猷錄》中記載著朱棣在出徵前與戶部尚書夏元吉討論過軍糧的情況——“(夏元吉說)武鋼車三萬輛,約運糧二十萬石……”。說真的,二十萬石的糧食,50萬人吃……要麼朱棣是傻子,要麼就是夏元吉嫌自己活太久了。
後來在龔志剛和劉洪濤博士的考究之下,認為當時明成祖朱棣第一次西征的人數應該是在3萬人左右(現在百科也收錄了他們的意見,有意者可以去搜索他們的論文《明成祖第一次北伐軍隊戰兵人數考證》……小子認為可信度比某些野史高得多)。
說這麼多,主要是因為所謂的五次北伐蒙古,其實只是為了順口(或者是湊數),因為第四次北伐根本就沒有出長城——"戊申,次宣府,敕居庸關守將止諸司進奉。八月己酉,大閱。庚申,塞黑峪、長安嶺諸邊險要"就聽說“聞阿魯臺為瓦剌所敗,部落潰散,遂駐師不進”。但是”冬十月甲寅,次上莊堡,迤北王子也先土幹帥所部來降,封忠勇王,賜姓名金忠“。(以上均為《明史》中的記載)
《明史》中有個特點,就是記載明朝時期重大戰役時,惜字如金(記錄皇帝(正德)在豹房裡的到是很有“情趣“)。因此這次所謂的”第四次“北伐就有個疑點存在了。蒙古韃靼部的小王子也先土幹,怎麼知道朱棣的準確位置的?再說了前幾次朱棣可是將他的部族韃靼部胖揍得不成樣子了,要不,也先土幹怎麼可能會被瓦剌擊敗,如同喪家犬……可他又怎麼能確定朱棣真的會千金買骨收留他?(這是很多網文裡所故意忽略掉的)
在《中國少數民族史大辭典》裡的說法是,韃靼部的小王子也先土幹在逃跑時碰到了明成祖派遣深入草原偵查的斥候隊,因此在斥候的帶領下,到上莊堡面見朱棣並投降的。
所以,小子是不太信清朝花了90多年,“勞苦用心、精心準備”編輯的《明史》。
朱棣北伐的成果其實早在朱元璋時期,明朝的軍隊就連續八次不間斷將蒙古漢子按在地上摩擦了,甚至是在第一次藍玉北伐時,朱元璋就下令“不允許草原擁有任何一座建築”,其結果就是元上都開平被燒成一片白地。
可到了後來,為了能制約蒙古,朱元璋又命令在開平的基礎上修建屯堡,後來又提升為衛所。
因此在朱棣靖難之前,明朝事實上已經將蒙古有所分化了,如遼東地區的諸王已經投降,還有朱棣部下的兀良哈部等等。
朱棣靖難成功後,拱衛他的衛隊中就有萬多人的蒙古騎兵衛隊。而且在《明史》中也有一個記載,那就是永樂七年時,朱棣“封瓦剌馬哈木為順寧王,太平為賢義王,把禿孛羅為安樂王。”這幾個王是誰?蒙古人,而且是瓦剌部落裡面的。
這也就是說瓦剌當時已經在尋求明朝的支援,而不去理會黃金家族韃靼部。而韃靼部怎麼的操作?《明史》就一句話——辛亥,給事中郭驥使本雅失裡,為所殺。本雅失裡是誰?蒙古帝國第二十二位大汗,韃靼部蒙古太師扶持的擁有黃金家族血統的蒙古大汗。
在此之前的韃靼部已經被朱元璋教育得比較聽話了,當時的鬼力赤(窩闊臺後裔)殺了殺可汗坤帖木兒後,成為北元大汗,為了獲取明朝的支援,廢除了北元國號,自稱韃靼部,引起蒙古貴族的不滿,因此在太師阿魯臺的政變後死去,太師將逃到跛子王帖木兒避難的本雅失裡接了回來。第二年就殺了明朝的使者。
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伏擊了明成祖派大將丘福率軍10萬北征,丘福輕敵冒進,結果全軍覆沒(這裡面《明史》也記載有,但是所謂的10萬軍隊全軍覆沒依舊存在貓膩,因為一邊說丘福部全軍覆沒,一邊又說逃回來的將領向朱棣述說戰敗的原因,《明史》使用了春秋之筆)。
所以這才是朱棣北伐的原因,並非是炫耀武力,而是將潛在的蒙古人擊垮,避免他們再次融合成為一個大一統的蒙古帝國。
因此可以看到,第一次和第三次的明朝攻打方向,主要就是攻擊韃靼部(原北元朝廷),尤其是攻擊蒙古太師阿魯臺(在這裡有個題外話,蒙古第一位太師還有另外一個稱號中國國王,又或者是漢地國王,他的名字叫做木華黎)。
在這兩次次北伐,明史記載得比較搞笑,一邊說本雅失裡在與明軍遭遇後,帶著七個騎兵遊過河逃跑了,這次並沒有去記載任何的朱棣斬獲和繳獲了(對於之前沒有太多斬獲的尋敵時,記得很仔細,如數十人、百來人)。
而第二次就有點特殊了,因為第二次並不是攻擊韃靼部,而是去攻打永樂七年時順寧王馬哈木,也就是瓦剌。《明史》也沒有太多記載,也是一句話而過。但為什麼朱棣回去攻打一個接受羈縻的“藩王“,不奇怪嗎?
事實上《明史》中已經點明瞭,也就是第一次北伐後,阿魯臺接受了明朝朱棣的冊封——(永樂十一年)秋七月戊寅,封阿魯臺為和寧王……十一月壬午,瓦剌馬哈木兵渡飲馬河,阿魯臺告警,命邊將嚴守備。然後《明史》也提到了另外一點,也就是永樂十二年時,馬哈木弒其主本雅失裡,立答裡巴為可汗。
這就是朱棣發動第二次北伐的原因!
然後馬哈木被教育了一番,明軍一路追擊到土剌河,沒追上,讓馬哈木逃逸了……
而第三次則是攻打阿魯臺,《明史》這次記載也很詳細,說朱棣開始時什麼都沒有斬獲,武裝大遊行,連撿到箭筒這類的都說了,後來朱棣唯一的收穫就是繳獲了阿魯臺的輜重牛羊,又因糧食不夠退兵,在退兵時讓兀良哈部假裝投降阿魯臺,才將其擊敗的。
哪怕是根據《明史》來分析,這三次北伐,朱棣旨在削弱蒙古諸部的力量,那一家強大,就胖揍那一家,而且蒙古黃金家族的兩位大汗,均被朱棣打了(一個是本雅失裡一個是答裡巴),也可以說是誰擁有黃金家族的大汗,誰就要捱打。
還有另外一點需要補充進來的,那就是朱棣並沒有去維持他爹朱元璋時期確立的開平衛,反而是將開平衛後撤到燕山一帶。這也說明了他看得出來,在蒙古草原上較長運輸線的危險。同時他還將在部分衛所都向內收回,但是反而在西北設立衛所,和冊封宣慰司,還有在東北區域,也同樣建立了上百個衛所和宣慰司。
形象點就是中部在收縮,而兩翼則在不斷加強。同時另外個補充點就是朱棣時期,也在移民,西北地區的移民在不斷填充。
而且朱棣雖然在收縮漠南衛所,可他並沒有給予投降他的漠南蒙古人太多權利。同時在後撤時出現的空缺處,以武力出擊和焚燒草場等等暴力手段保持其無人駐牧的真空狀態。這種情況直到景泰時期,蒙古兀良哈才佔據後撤時的大寧、開平(元上都)等地。
這說明了朱棣在下一盤完全覆滅蒙古的棋,只是他缺乏人口。就如清末時,為什麼內蒙不跟隨外蒙分裂,就因為內蒙區域內的漢民已經超過蒙族,達到了80%。
所以,小子認為,明成祖朱棣的幾次北伐是得大於失的。
只是明朝的後來者們,沒能延續他的戰略,尤其是他的”好聖孫“將本來還在長城外堅持的前哨衛所全部內遷到長城,並廢除了奴兒干都司,深挖了一個坑給朱棣的重孫子明英宗。致使瓦剌能集中兵力攻打哈密,稱霸西域獲得糧銀支援,最終太師也先俘獲了明英宗(當時也先還是太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