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蟲
-
2 # 我家的貓叫皮蛋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毫無爭議的二戰轉折點之一,這場血腥的戰役牽動了全世界的人心,英美報紙都將此戰役比之為凡爾登戰役,“紅色凡爾登”之名已傳遍於世界,凡爾登是一戰著名的絞肉機戰役,但是凡爾登戰役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軍隊死亡超過25萬人,50多萬人受傷,總的傷亡高達75萬,這個數字非常驚人,但是我要告訴你的是,和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傷亡比起來,這個數字就是弟弟。
從傷亡數字來看,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近代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沒有之一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德國為爭奪蘇聯南部重要城市斯大林格勒進行的戰役。
雖然叫斯大林格勒戰役,但是陣營並不只是侷限於斯大林格勒,蘇、德雙方圍繞斯大林格勒,在遼闊的蘇聯戰線上展開了全面的決戰。
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蘇、德雙方在伏爾加河流域,斯大林格勒附近地區血戰了二百多天,德國前後動員了200萬(含僕從國軍隊)軍力參戰,而蘇聯先後也動員了恐怖的300萬人參戰。
這場被蘇聯稱為“史上最血腥”的戰役,究竟死了多少人,由於戰役規模太大,傷亡者人數始終無法得到準確統計。一般估計在200天的時間裡交戰雙方大約有200萬人傷亡,尤其是在斯大林格勒奪城戰中,蘇軍送上前線的新兵平均生存時間不超過24小時,軍官為3天。
斯大林格勒還造成了巨大的平民傷亡,斯大林格勒在戰前有60萬平民,戰後只剩數千人。
交戰雙方瘋狂廝殺,戰況慘烈,軍民損失慘重一、消耗速度驚人的絞肉戰場
在斯大林格勒城市爭奪戰中,蘇、德雙方消耗驚人。比如蘇軍近衛第13師是9月15日進的城,結果到了9月19日,在與德軍的反覆拉鋸戰中,近衛第13師原有一萬人只剩下2700人,損失高達百分之八十,而參戰不過5天;而德軍的損失也同樣巨大,蘇軍頑強抵抗,在城中的每條街道,每座樓房,每家工廠內都發生了激烈的槍戰。攻入城中的德軍死傷人數不斷增加。比如德軍沿伏爾加河北上,在蘇軍的頑強阻擊下,幾小時之內,德軍第24裝甲師就損失了3名團級指揮官和3名營級指揮官,被迫停止前進。
二、“他們不是人,而是某種鋼鐵鑄成的東西;他們不知疲勞,不怕炮火。”
德國第6集團軍的一位叫漢斯·德爾的軍官在《進軍斯大林格勒》一書中寫到:“敵我雙方為爭奪每一座房屋、車間、水塔、鐵路路基,甚至為爭奪一堵牆、一個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礫都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甚至第一次世界大戰也不能相比。我們早晨攻佔了20公尺,可是一到晚上,俄華人又奪了回去。 ”
德軍團長威廉·霍夫曼在自己的日記中寫到“他們不是人,而是某種鋼鐵鑄成的東西;他們不知疲勞,不怕炮火。”
三、斯大林格勒的平民受到德軍瘋狂的屠殺
斯大林格勒的蘇聯平民最保守的估計在戰爭中的死亡70萬,
1942年8月23日德國空軍對斯大林格勒進行了野蠻的轟炸,僅一天的時間就出動了2000多架次的飛機。整座城市卻變成了一片廢墟,僅僅這一天就超過40000平民死亡。
四、蘇聯軍隊損失驚人,誕生了眾多的英雄部隊和英雄個人
蘇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共損失了113萬名官兵,其中死亡人數約為48萬人。
44支部隊和集團軍因其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的特殊表現被授予斯大林格勒、頓河、頓河中部、塔欽斯基、坎捷米羅弗斯基、科捷利尼科夫斯基、阿布甘涅羅夫斯基、巴薩爾金斯基、沃羅蓬諾夫斯基和濟莫夫尼科夫斯基榮譽稱號;55支部隊被授予勳章;183支部隊被授予近衛軍稱號。上萬名士兵和軍官被授予榮譽獎章與勳章,112人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70.7萬名參與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官兵被授予“為保衛斯大林格勒而戰”勳章。
五、被打斷了脊樑骨的東線德軍
德軍損失低於蘇軍,但是從1942年的7月到11月,德軍共喪失七十萬官兵,一千多輛坦克,二千多門大炮和一千四百多架飛機。尤其是精銳的德第六集團軍27萬人被全殲,德軍第一次以一個集團軍的形式受到殲滅,從此攻守態勢變更。德南方集團軍群司令官在此次戰役後說道:“我們在斯大林格勒損失了四分之一的兵力,這等於打斷了我們在東線的脊樑骨。”
-
3 # 雷諾123
1942年的蘇德戰場,納粹德國為了切斷蘇聯的戰略生命線,發起了斯大林格勒戰役,斯大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是蘇聯內河航運幹線伏爾加河上的重要港口,也是蘇聯南方鐵路交通的樞紐,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為了奪取這一戰略要地,同時摧毀這座以蘇聯最高領袖命名的城市,以達到從精神上徹底打垮蘇聯人民的目的,德軍以隸屬於南方集團軍群的保盧斯第六集團軍擔任主攻部隊,該集團軍下屬13個師約27萬人,擁有火炮和迫擊炮約3000門,坦克500輛,由空軍第四航空隊約1200架飛機提供掩護。在會戰過程中,德軍不斷對該方向進行增援,施總參戰兵力和規模都達到空前。而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組建了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總司令是鐵木辛哥元帥,後改為朱可夫元帥,總兵力120個師160餘萬人,火炮迫擊炮22000門,坦克約4000輛,空軍飛機14000餘架。戰役初期,德軍憑藉優良的裝備,突破蘇軍外圍防線,攻入市區,在斯大林格勒的殘垣斷壁中層層推進,斯大林格勒90%的市區被德軍佔領,但蘇聯軍民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抗擊,在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子都在上演著殘酷激烈的反覆爭奪戰。戰役後期,蘇聯最高統帥部制定了天王星作戰計劃,一方面不斷派遣小股部隊馳援斯大林格勒,吸引迷惑德軍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從全國各地調集軍隊,秘密的向斯大林格勒周圍方向挺進,這些部隊接到的命令是向何處運動,在何處集結隱蔽,卻不知道最終的行動目的是什麼,這樣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外圍集結了大量的部隊,形成了對德軍的反包圍。1942年,蘇軍對包圍圈內的敵人發起了反擊作戰,德軍第六集團軍彈盡糧絕,缺衣少藥,在寒冷的冰天雪地中,垂死掙扎。最終剩餘的德軍在元帥保盧斯的帶領下,全部投降。蘇聯人民取得了偉大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誰也不會想到,一隻山窮水盡,瀕臨覆滅,深陷重圍的軍隊,會進行大規模的反包圍作戰,從而轉敗為勝,這正是軍爭中以迂為直,以患為利的運用。
-
4 # 坤哥自媒體Vlog
戰爭是殘酷的,這一點人盡皆知。畢竟戰爭一旦發生就會有人因此而死亡,而且規模越大的戰爭死亡人數就會越多。現代戰爭中區域性地區投入大量的兵力作戰,往往也預示著即將出現殘酷的血腥廝殺。
在二戰期間,就發生了很多殘酷的戰役,比如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這場戰役中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德國妄圖透過這場入侵蘇聯的戰爭將其滅亡,從而達成其邪惡的目的。當時的蘇聯戰場為全世界吸引了最強大的德國部隊,並且為全世界分擔了很多德軍的攻勢和壓力,就像當時中國的抗日戰爭一樣,為全世界分擔了很多的日軍部隊的壓力。
後人評價斯大林格勒戰役為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這場戰爭的殘酷程度超越了人們以往對戰爭本質的認知。德國投入了大約100萬左右的軍力,而蘇聯方面戰役期間共計投入了250萬左右的兵力。這些士兵當中就有很多是蘇聯當時的老百姓,甚至還有不少女兵也參戰了。在實力對比上顯然德軍的機械化程度更高,可以說德國擁有當時全世界最為先進和強大的陸軍部隊,蘇聯方面由於前期在二戰中傷亡了大量有生力量,所以國內在那個時候面對德軍的進攻有些吃力。一方面由於當時的兵源的不足;另一方面則是武器裝備上的欠缺,和德軍相比相差不少。不過蘇聯軍隊的戰鬥精神和士兵的意志力卻是驚人的,因此在惡劣的局勢依舊和德軍進行了殊死搏殺,雙方都互有傷亡。不過由於軍隊方面的原因,德軍顯然更加精良,所以蘇聯方面傷亡更加嚴重。
據統計在這場戰役中,平均每個士兵只能存活九分鐘,當然這個存活時間是根據大量傷亡資料得來的,雖然談不上完全精準,但也足夠反映當時這場戰役的血腥和慘烈程度了。雙方都在戰爭中投入了很多的資源,德軍更是想要透過此次戰役一舉打敗蘇聯,因此攻勢非常猛烈,蘇聯傷亡慘重,甚至連女兵都上戰場了。根據當時蘇聯老兵的回憶,士兵在那種情況下幾乎九死一生,能夠活下來都是非常幸運的了。
-
5 # 風暴熱點
1939年德國對波蘭進行偷襲,二戰正式爆發,德國利用閃電戰術,把二戰前陸軍第一的法國打趴,一個月的時間,讓法國投降,德國又把戰火引到英國,但是英國的海軍和空軍讓德國吃盡骨頭,因為《凡爾賽條約》的原因,在希特勒上臺之後,德國主要發展陸軍,海軍和空軍不敢明目張膽訓練和製造武器,希特勒上臺之後,雖然工業發展迅速,但是製造航空母艦等海戰武器難度比較大,所以海軍不是德國強項,遲遲啃不下英國,德國只能重心放在蘇聯。
1941年6月22日,德國啟動“巴巴羅薩計劃”,正式入侵蘇聯,而當時斯大林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正在大清洗,很多蘇聯的老將領都被換下來,蘇聯前期對德國的行動預判,有很大的誤差,再加上德國的閃電戰術,飛機和裝甲部隊的快速推進,蘇聯一退再退,12月份德國已經打到莫斯科城下,因為莫斯科的天氣非常寒冷,再加上德國不喜歡這種天氣,戰線也拉得非常選,很多裝甲車都沒有油或者出現損壞,無法繼續推進,而且莫斯科的老百姓已經提前撤離,德國在莫斯科根本沒有找到穿的和吃的東西,在莫斯科保衛戰中,蘇聯首次勝利。
1942年7月17日,德國開始爭奪蘇聯南部的斯大林格勒,這場戰爭非常殘酷,二戰中最慘烈的戰役,直到1943年2月2日才結束。
斯大林格勒位於加河下游西岸,在戰爭戰爭爆發前,大約有60萬人,是一個規模很大的城市,這裡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港口,是蘇聯的交通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
德國想拿下蘇聯,必須要對工業進行摧毀,而且控制蘇聯的交通,這樣蘇聯的後勤補給就跟不上。 斯大林格勒有一個著名的拖拉機廠,在戰爭前是蘇聯最大的拖拉機廠,產量佔到蘇聯的一半,戰爭爆發後主要製造坦克,不然很難抵抗德國的戰車。
斯大林格勒南部和西部擁有很多的糧食、石油、煤炭,這些都是德國迫切需要的物資,德國的物資非常匱乏,而且戰爭的消耗非常大,德國的物資越來越緊張,必須及時拿到物資,不然士兵就會餓死,飛機、坦克也無法啟動,同樣日本偷襲美國,也是為了和美國回到談判桌,得到更多物資和幫助日本運送物資,最後日本戰略失敗,戰術成功,美國的工業太強大,一年就可以製造出5艘航母。
如果德國獲得大林格勒石油、糧食、和工業,德國就會對蘇聯發起更大的攻擊,所以蘇聯壓上全部的力量防守,蘇聯也在國內號召徵兵,很多百姓紛紛加入隊伍,如果失去斯大林格勒,蘇聯會陷入重圍。
為了獲得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勝利,雙方投入的兵力超過200萬,坦克超過2000多輛,飛機超過2300架,大炮和迫擊炮超過25000。
戰爭爆發之後,雙方見面就開火,從來不會後退,而且很多老百姓都遭殃,德國只要發現不是自己人,不管軍人還是老百姓,都一樣開火,寧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
斯大林格勒就損失一個師,而且高強度的作戰,很多士兵幾乎都沒有得到休息,要麼被打死,要麼累死,一小時就有500人死亡,士兵的倖存時長一般是一天的時間,前線的指揮官幾乎撐不過7天。 德國計劃在冬天來臨之前拿下斯大林格勒,但是蘇軍意志力太強,斯大林格勒斯,蘇聯基本都是以防守為主,整個蘇聯軍隊都比較低落的情緒,前期德國的閃電戰術太過於強勢,蘇聯根本攔不住,只能一退再退,直到莫斯科防守上獲得勝利,但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聯開始主動出擊,很多士兵內心的憋屈開始爆發出來,而且斯大林格勒的重要性,他們必須全力以赴,蘇聯破釜沉舟,一定要拿下這場勝利。
因為心理上的轉變,很多蘇聯士兵感覺擁有了神秘的力量,讓他們不斷的前進,可能是國家的信仰,只有保住國才有家。
當時為了搶佔地區,當時有一句話形容德國和蘇聯戰時緊張,“我搶佔了廚房,但客廳還在敵人的手中”,很多時候德國的軍隊和蘇聯的軍隊就隔著一堵牆,連對方的呼吸聲都可以聽到。 斯大林格勒中德國的武器裝備比較精良,但是蘇聯計程車兵頑強力更加強,德國計程車兵缺少保暖的衣物,而且長時間沒有拿下斯大林格勒,很多士兵都開始洩氣,再加上疾病也越來越多,坦克我動不起來,最後德國在斯大林林格勒中,入侵失敗。
整個整爭,蘇聯的傷亡比例達到6:1,坦克傷亡達到5:1,蘇聯在大林格勒戰役傷亡非常可怕,完全都是用人命推出的勝利。
-
6 # 精彩影片片段餘小波
斯大林格勒戰役,蘇德雙方,以每天祭獻一萬戰士的代價,打了二百天!戰後,德國方面在此戰役當中,傷亡及被俘,一共損失一百五十萬開戰以來戰無不勝的精銳老兵,當時德國進攻重點就是蘇聯,這一場戰役的淨損失兵力,就佔進攻蘇聯總兵力的四分之一,讓在戰役開始前,機動兵力就捉襟見肘的德軍,不但一下子完全沒有機動兵力,而且直接陷入整條東方戰線兵力不足的巨大危機,被迫進入總體戰略防禦,而這個時侯才後知後覺開始的德國總動員,根本沒有從容整備的時間,成了一次次朝東線的逐次添油。在戰爭後期,德軍鬥慘到什麼地步?一貫以極富榮譽感的德國軍人,麻木的等待自己負傷的戰友凍死,好扒他身上的衣物禦寒。勝利者蘇聯,傷亡遠比德國更慘重,尤其是戰役初期,蘇聯方面的指揮已經是完全絕望的狀態,根本沒有什麼章法和輕重點,就是聽到哪裡有德華人,就朝哪裡派過去雙倍的部隊,沒頂住,就再派雙倍的部隊。整整一個六十二集團軍在守衛這座城市,後方還拼命的朝這裡運送物資兵員,運人運物的火車,根本不考慮回程,解除安裝了直接推翻出鐵軌,讓下一列火車上來!每天都有師旅建制的部隊補充進這個戰場,其中甚至包括海軍的水兵,一樣派過來當步兵用,然而在這場戰役中,承擔了傷亡大頭一方的蘇聯,每朝這個戰場投入一個師、一個旅、他們能起到的作用,都是按小時計的,士兵們基本活不過二十四小時,校尉官們活不過七十二小時是常態。城市百分之九十的建築損毀,雙方計程車兵,依舊在每一棟房子裡戰鬥,短兵相接的程度達到就在一戶人家,各自佔據廚房和臥室,為爭奪客廳而戰!在西方,人人談之色變的凡爾登絞肉機,所貢獻的血肉,只有這裡的三分之一!而且,斯大林格勒血肉磨坊,每天祭獻一萬戰士,僅僅只提到戰士,二百天的戰鬥之後,這座城市原有的六十萬市民,據說只活下來幾千人!
-
7 # 大秦銳士天下無敵
斯大林格勒位於伏爾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裡津,是蘇聯內河航運幹線伏爾加河的重要港口,又是蘇聯南方鐵路的樞紐和重要工業城市。希特勒妄圖迅速佔領斯大林格勒,以便奪取巴庫的油田、頓巴斯的煤炭、庫班的糧食,切斷南方對莫斯科糧食和燃油的供應。然後以此為據點揮師北伐莫斯科,南出波斯進而向西伯利亞侵犯。
德軍一旦佔領此地,還可進一步染指中東,印度洋,打來德日聯絡的通道。斯大林格勒無論在政治上、軍事上和經濟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得失會影響整個戰局,蘇德雙方在這裡共投入兵力200萬以上,進行了一場為期160天的舉世矚目的激烈爭奪戰。
由於蘇聯最高統帥部對德軍進攻方向再次判斷錯誤,加上蘇軍在南線作戰失利,蘇聯又一次面臨險境。
1942年7月17日,德軍在頓河河曲發動外圍攻勢,偉大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拉開了序幕。德軍以保盧斯將軍率領的第6軍團和霍特將軍的第4坦克集團軍開路,憑藉優勢的兵力和精良的武器裝備不斷突破蘇軍的防線。蘇軍在防禦作戰中,殲滅了大量德軍,儲存了自己的有生力量。8月23日,頓河630公里長的防線和頓河與伏爾加河之間工程浩大的防禦工事被德軍突破。9月13日,德軍兵臨城下,戰鬥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斯大林格勒能否守住,令世界人民為之擔驚。
德軍在進攻市區之前,又從高加索等地調來9個師、1個旅的援軍參加強攻。每天派出成千架次飛機輪番轟炸,無數居民慘遭殺害,工廠、學校、醫院、文物古蹟均遭嚴重炸燬。希特勒歇斯底里地狂叫:要把斯大林格勒從地圖上抹掉!
然而蘇聯軍民卻沒有被德國法西斯的氣勢洶洶所嚇倒。蘇聯最高統帥斯大林無比堅定沉著,以大無畏的精神領導著這次戰役,他對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這座城市的軍民發出了“決不後退一步”的號召。斯大林格勒城防委員會要求市民做到“一切能使用武器的人,都起來保衛故鄉城市,保衛自己的家園!”斯大林格勒市民同仇敵愾、視死如歸,幾天內就有7.5萬居民投入戰鬥。英雄的斯大林格勒軍民,決心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保衛每一寸土地,紛紛發出“為祖國而戰,決不後退一步!”的誓言。為保衛每一條街道,每一棟房屋他們同敵人進行了殊死的搏鬥。坦克手雅弗昆等3人,單車衝進敵人的坦克群,一舉擊毀敵人7輛坦克,在自己的坦克中彈起火的生死關頭,他們放棄了逃生的機會。繼續開車衝向敵人陣地,殺傷了大批敵人,最後坦克爆炸,英勇陣亡。近衛軍中士巴甫洛夫率領一個戰鬥小組,死守“一月九日”廣場處一座大樓長達2個月之久。他們頂住了飛機的轟炸、坦克的襲擊、步兵的射擊,樓雖然倒了,但陣地還在他們手裡,他們為第13近衛師的防禦作戰做出了巨大貢獻。戰後重建的這座大樓,人們叫它“巴甫洛夫大樓”。守衛一個高地的11名少數民族戰士,阻擊著30倍於己的敵人,最後全部壯烈犧牲,後來這個高地被命名為“東方民族十一英雄高地”。斯大林格勒的居民日以繼夜地構築工事和救護傷員,鐵路工人在200天裡,就向蘇軍運送了30萬節車皮的軍用物資,保證了蘇軍的戰鬥給養。
在近兩個月的激戰中,蘇軍擊退德軍700多次衝鋒,使德軍始終無法佔領全城,蘇軍背水奮戰,寸土必爭。
戰爭進行到11月中旬,天氣寒冷了。狂妄的希特勒以為他的閃擊戰一向速戰速決,很快就會攻下斯大林格勒,沒有想到拖到了冬季,天時地利對德華人更加不利了。11月下旬,高加索方面德軍的攻勢因兵力不足而被阻止,希特勒既沒有拿下斯大林格勒,又沒有佔領高加索,德軍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而蘇軍卻贏得了時間,為反攻做好了準備。蘇軍透過積極的防禦戰術,儲存了大量有生力量,德軍受到重創,傷亡慘重。進入冬季後,蘇軍在兵力和武器裝備上都開始超過了敵人,在這種有利的形勢下,蘇聯最高統帥部決定組織力量進行大反攻。
1942年11月19日拂曉,蘇軍2000門大炮齊鳴,以坦克為前導,兵分兩路:一路直搗德軍的後方,一路南下直取德軍集聚點卡拉奇,構成鐵鉗攻勢。23日傍晚,會師於卡拉奇的蘇軍將德軍主力保盧斯率領的第6坦克集團軍包圍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希特勒命令馮·曼施泰之師去增援,可是蘇軍早已埋伏在距斯大林格勒40公里的梅什科瓦河畔,將德國援軍阻擊,兩軍無法會師。
保盧斯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請求希特勒允許投降,未獲同意。希特勒為了給保盧斯打氣,於1月30日下令晉升保盧斯元帥軍銜,給第6集團軍117名軍官每人擢升一級,還給士兵送去28萬個鐵十字架。希特勒枉費心機,他封官許願的一系列刺激,對德軍挽回敗局無濟於事。
到1943年2月2日,被圍困的德軍33萬被殲滅,9萬被生俘,其中包括保盧斯元帥和24名將軍。
入侵高加索的德軍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丟棄已經佔領的油田,倉皇撤退,希特勒的南線作戰計劃徹底破產。
斯大林格勒戰役使德軍的軍事實力受到致命的打擊,德軍在這次戰役中共損失150萬人,坦克和強擊火炮3500輛,火炮和迫擊炮1.2萬門,飛機3000架,德國的精銳部隊受到巨大消耗。從此,希特勒被迫由戰略進攻轉入到戰略防禦和退卻。這次戰役還產生了無比深遠的政治影響,它極大地鼓舞了蘇軍徹底消滅法西斯的堅定信念,提高了蘇聯的國際威望,推動了世界各華人民反法西斯鬥爭的蓬勃發展。這次戰役使希特勒在法西斯集團中的威信一落千丈,德國的僕從國開始出現了政治危機感,從此他們開始為擺脫戰爭而自尋出路。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時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個轉折點,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程序具有決定意義的影響。
-
8 # 咖哩咖哩醬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悲慘的戰爭。就像是絞肉機。戰爭持續了199天。雙方總共損失了約200萬人。整個德國第六軍被沒收。最後,剩下的地板和屍體遍佈地板。在這場戰爭中,平均每三天消滅一個師的力量。前線幾乎沒有指揮官可以持續7天,前線計程車兵也不能持續24小時。每天必須吞沒成千上萬的部隊,每小時平均士兵死亡人數超過400。士兵每天都在恐懼中醒來。一旦入睡,他們可能再也沒有機會像屍體一樣睜開眼睛。斯大林格勒原本計劃在寒冷的冬天到來時採取,但由於蘇軍的強大抵抗力和供應線過長,最終被拖到了冬天。屍體遍佈地板,幹血混合成一幅巨大的油畫。其餘計程車兵也無精打采地呆在簡單的工事背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是蓬頭垢面的,衣服上沾滿了同胞的血跡。 。戰爭不允許他們魅力四射,因此每個士兵都或多或少患有面板病。不僅如此,飢餓使所有士兵看上去都黃又瘦。他們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能呆呆地打發無聊的時間。儘管士兵有饑荒,但遍佈地面的屍體餵養了大量老鼠。他們在各個地方穿梭,甚至在晚上咬死熟睡計程車兵的手指或耳朵。其他士兵則因冬天缺少衣服而遭受雪欣快之苦,他們失去了理智,在雪地上歡呼雀躍。許多人被凍死。即使是與戰爭無關的平民也因戰爭而喪生。戰爭結束後,最初居住在斯大林格勒的80萬居民只有7500人。早在德軍發動襲擊時,就有4萬名手無寸鐵的蘇聯平民被屠殺。反過來,這引起了蘇軍和平民對德華人的血腥抵抗。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最悲慘的部分是街頭戰鬥,這是人員傷亡率最高的地方。面對被毀的建築物,蘇軍與德軍之間的距離可能只有一堵牆,而且雙方甚至都能聽到對方的呼吸聲。為了形容這是蘇聯軍隊開的玩笑,我們佔領了廚房,但客廳仍然在敵人的控制之中。手。抵抗和進攻已經使本來就很小的空間成為必須。由於權力懸殊,德軍必須為前進的每一步付出巨大的人員傷亡,但德軍對此並不滿意。儘管蘇軍第62軍的人數和裝備在數量和裝備上都不優越,但它像草根一樣紮根於城市。即使德軍像強風一樣命中,它們也不會倒下。因此,德國的閃電戰在蘇軍的街頭戰鬥中完全破產,變成了拔河和曠日持久的戰鬥。德華人已經佔領了斯大林格勒的一半工廠,而另一半工廠仍堅持工作。蘇聯士兵在工作時手持槍支。坦克經常從裝配線中出來參加戰鬥,甚至油漆和瞄準鏡也來不及安裝。雙方將在火車站前後來回戰鬥13次,每次進攻之後都會發起反擊。當然,除了火車站外,後期還有雙方搶劫的馬馬耶夫高地,因為這是整個城鎮的最高據點,所以雙方都知道他的重要性。平均半個月內,它換了四次手。即使戰爭已經過去了很多年,在厚殼下這裡仍然沒有草生長。戰爭結束時,雙方士兵進入了軟弱時期,但他們仍然不敢放鬆。在漆黑的夜晚熄滅的菸頭甚至會毀壞士兵的生命。如果您在建築物中入睡,也許蘇聯軍隊會在半夜從樓上或隔壁將爆炸包交給您。更不用說晚上了,白天的蘇聯人常常害怕在德國火力的壓制下抬起頭來。晚上,蘇聯人將利用夜晚發動反擊。雙方士兵在狹窄的空間裡互相砍死。對他們來說,最安靜的事情是在清晨黑夜過後的幾個小時。戰爭自然會造成大量人員傷亡,但第64軍守衛斯大林格勒只有一個衛生公司,由100名女醫生和護士組成。他們都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醫學訓練,因此被拖到戰場上。許多女醫生醒來時遭受的各種傷病感到驚訝。他們中有些甚至不知道如何包紮繃帶。傷員不得不穿過一條大河才能到達野戰醫院。白天,由於擔心遭到德國的空襲,傷員僅在晚上被運送到對岸。由於最佳急救時間的延遲,許多受傷人員在收集區死亡。即使在醫院,也只能挽救不到百分之一的傷員,而且醫院的藥物根本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需求。不久,血庫已耗盡,女護士只能將自己的血交給士兵。一些女護士甚至因獻血過多而死在獻血臺上。當然,德華人並沒有變得更好。其中一些是在腹部開槍的,其腸道遍佈整個地面。一些被蘇聯炸彈轟炸至上身。他們在痛苦中哀wa,懇求同志給他們一顆子彈以結束他們的痛苦。這樣的場面幾乎每天都會發生。斯大林格勒戰役使原本很小的蘇聯軍隊更加不穩定,以便能夠找到替代者。他們將強行拉進平民,並將把落後的人員,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帶入戰爭。在某些情況下,他們甚至會招募女性。此外,這些被強迫入伍的平民不得逃脫,否則他們將面臨臨時軍事法院的立即處決。為了找到一個穩定的地區,平民傾向於躲在下水道和其他無法進入的地區,但是這種地方也是德軍的休息地和廚房。這樣,德軍便使用了平民,常常可以用一塊麵包和一袋水得到服務。從事情報收集,在戰場上運送德國屍體併為其尋找物資。當蘇聯軍隊看到這些平民知道他們是自己國家的居民時,只要德國軍隊為他們服務,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開槍。顯然想擺脫困境,但殘酷的戰爭仍然牽扯到他們。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殘酷就是這樣,遠遠超出了您的想象。
-
9 # 飛哥說史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近代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沒有之一。斯大林格勒戰役真的如此慘烈嗎?這場戰爭為何如此血腥呢? 想要知道一場戰爭的慘烈程度,我們最直觀的方法就是透過傷亡數字來判斷。
根據官方統計,在這場戰爭當中有二百多萬人犧牲。要知道,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的凡爾登戰役,傷亡人數僅僅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三分之一!說完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慘烈程度,咱們再來看看這場戰役為何會如此慘烈。
悲慘的蘇軍
蘇軍的情況非常不樂觀。在現代戰役當中,想要取得戰爭的勝利,除了需要龐大的軍力,還需要先進的武器裝備。蘇聯軍隊非常慘,不但在兵力上不佔優勢,而且在武器裝備的數量上也是趕不上德軍。很多武器都是在工廠建造完之後立馬投入到戰場當中。
蘇聯軍隊之所以能堅持如此長的時間,憑藉的是他們頑強的意志。因為這是保衛家園的一場戰役,所以士兵們都是一往無前,縱使傷亡再慘重,他們都不會後退半步。在時局最艱難的時候,就連在戰場後方的女人都主動上前線參戰。有時蘇聯甚至會釋放監獄裡面的囚犯,將他們填充進士兵的陣營當中。
同樣悲慘的德軍
蘇軍這邊非常的悲慘,而德軍的情況同樣好不到哪裡去。德軍知道蘇聯的天氣情況非常的惡劣,所以他們準備用最快的速度拿下蘇聯。但尷尬的是蘇聯的抵抗非常的強烈,導致原本唾手可得的勝利變得艱難起來。而這場戰役也是從原來計劃的閃電戰,變成了一場持久的拉鋸戰。
在冬天到來之後,德軍沒有辦法適應驟降的氣溫。因為他們沒有想到這場戰役會如此漫長,所以沒有準備禦寒的物資。很多士兵感染了風寒,而有些人更是被直接凍死。
更為要命的是,隨著溫度的下降,德軍這邊很多的武器都不能正常工作了。這讓他們從殘暴的大灰狼,變成了沒有反抗能力的小白兔。德軍在知道這個訊息之後,已經從後方調集了很多物資,但是在運輸的時候花了不少時間,所以等物資到達戰場的時候,德軍已經是傷亡慘重。
前期的時候,德軍還是意氣風發,可是到了後面的時候,他們已經徹底麻木了。蘇軍拼命戰鬥,因為他們是在保護國家,可以坦然面對死亡。而德軍他們根本就不知道為何而戰,他們只是憑藉著本能戰鬥,每個士兵都是渾渾噩噩的狀態。
無辜的群眾
斯大林格勒戰役非常特殊,這場戰爭又被稱為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兩方並不是在曠野當中交戰,戰場就是在斯大林格勒這座城市當中。因為蘇聯指揮方面的失誤,所以在戰爭開始之後還是有很多平民滯留在城市當中。這些人大多都是老幼婦孺。
令人唏噓的是,很多人不是被射殺,而是被餓死。那種靜靜等待死亡到來的絕望,籠罩著每一個平民。
-
10 # 華夏問長安
二戰之中,最為激烈的戰爭是蘇聯與德國之間的衛國戰爭,而衛國戰爭中最為慘烈的戰役就是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同時也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自此之後,猖狂一時的納粹德國便開始走向了末路。而代表正義一方的蘇聯軍民在此戰中卻也付出了極為慘烈的代價。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這場戰役究竟慘烈到什麼程度?
一、死守斯大林格勒1942年以來,蘇德戰場上的硝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德國軍隊在全面進攻蘇聯受挫之後,隨即改變戰術集中兵力對蘇聯重點城市進行強攻。而斯大林格勒,這座以當時蘇聯最高領導人命名的城市,是伏爾加河下游最重要工業港口城市,同時也是扼守高加索油田的正面門戶。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德國必須拿下斯大林格勒,而蘇聯卻必須守住斯大林格勒!
這是一場慘烈的拉鋸戰,從1942年7月德軍向斯大林格勒發起進攻開始,到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城下的德軍被全殲為止,歷時近八個月的戰鬥中,德軍傷亡85萬,蘇軍傷亡110萬以上。
二、慘烈的消耗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最為慘烈的階段是後期德軍攻入城市之後進行的巷戰,蘇德雙方在這座城市中的每一棟大樓、每一條街道進行著反覆的爭奪。幾乎平均每天傷亡人數都要突破一萬人,每一個小時都會有四百人以上喪命在戰場上!
據蘇聯方面的統計,被送上戰場的蘇軍士兵平均生存時間不超過一天,每個上戰場的軍官生存時間不超過七天。在這場消耗戰當中,有10萬餘名蘇聯戰俘被德軍屠殺。一個曾經擁有80萬居民的大型城市,在戰後只剩下了不到500人。僅德軍攻入斯大林格勒市區的一週時間內,就殺戮了市民4萬多人。
儘管面臨著如此慘痛的傷亡,蘇聯軍民表現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堅強戰鬥意志,他們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遲滯著德華人前進的腳步。到了戰役後期,蘇聯的指揮中樞已經處於一種麻木的狀態,根本沒有戰術重點,就是單純的聽到哪裡有德華人,就朝哪裡派過去雙倍的部隊,沒頂住,就再派雙倍的部隊。到了後期,蘇聯將城市中的平民、婦女都送上了戰場!
對於德華人而言,他們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我們佔領了客廳,衛生間還在敵人控制下!
面對著蘇聯軍民鋼鐵般的戰鬥意志,德華人同樣陷入到了無盡的絕望之中!
當戰役持續到冬季,德華人的禦寒物資根本就接濟不上去,德國軍人就只能穿著單薄的衣衫在零下幾十度的嚴寒中與蘇軍作戰。四處遍佈的屍體餵養了城市內的大量老鼠。他們在各個地方穿梭,甚至在晚上咬掉疲憊至極而熟睡的德軍士兵的手指或耳朵。寒冷破壞了德華人強大的戰鬥力,他們武器上的機油幾乎被凍住了,導致大量武器失效;寒冷也摧毀了德華人的意志,一向以極富榮譽感的德國軍人,麻木的等待著自己負傷的戰友凍死,然後好扒下他們身上的衣物禦寒……
進入戰役最後階段,德軍的後方補給線已經被蘇軍徹底切斷,這些曾經兇殘冷血的侵略者最終只能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靜臥在冰天雪地之中,等待著蘇軍來收割他們的性命……
最後筆者要說的是,慘烈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已經雖然已成往昔,但是蘇聯軍民在此戰中表現出的英勇無畏仍然值得我們銘記,他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仍然值得我們世代傳頌,他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終勝利所做出的犧牲與貢獻仍然值得全世界所銘記!
-
11 # 島主說事
作為二戰最為悲壯的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有多慘烈?對這個問題可以用戰役時間長、傷亡人數多、使用武器廣和戰況慘烈前所未有來形容,其慘烈程度在二戰歷史上只有其一,沒有其二。
首先,戰役時間長。斯大林格勒戰役發起時間是1942年7月17日,結束於1943年2月2日,多達199天。但如果按第4裝甲集團軍和第2集團軍從庫爾斯克北部發起進攻時間起算,應該從6月28日算起,時間就要增加18天,整個戰役時間就高達217天。在這200多天時間裡,蘇德雙方經歷了從夏天到冬天的轉換,德軍第6集團軍也經歷了飢餓和寒冷的考驗,大量非戰鬥減員,氣候也成了戰場上最有力的武器。僅這一點,斯大林格勒戰場就成了蘇德戰爭從來沒有過的跨季作戰,因為德軍士兵穿著夏裝作戰,在冰天雪地裡既無食物充飢,又無衣被裹暖,德軍的補給根本跟不上來。
其次,傷亡人數多。由於斯大林格勒戰役規模太大,雙方也沒有公開詳細的傷亡數字,僅作戰部隊來講,西方學者預估德軍傷亡達到85萬人,但蘇軍預估軸心國部隊傷亡高達150萬,整個第6集團軍被團滅。而蘇軍一方,具體傷亡數字為1129619人,其中474871死亡,受傷和被俘650878人,但這個數字應該有水份,因為斯大林格勒戰役時,為了加強防禦,斯大林格勒的軍民都參加了戰鬥,平民和工人的傷亡數字根本無法統計,僅德軍攻入城中的一週內,就有4萬平民死於戰爭。
第三,使用武器廣。斯大林格勒戰役作為蘇德戰爭的轉折點和分水嶺,就戰略意義上講,雙方都投入了重要兵力和主戰武器,就德軍來講,不僅使用了空中飛機和大小火炮,還使用了重型坦克、自行火炮、噴火槍等,尤其是在近戰巷戰中,德軍專門從本土請來了射擊專家,狙擊戰成為斯大林格勒戰場的重要方式。就蘇軍來講,T34坦克和各式火炮,外加喀秋莎火箭炮,近戰防禦作戰中,各種交通壕、鐵釘、反坦克壕溝、地雷、障礙等。空戰、陸戰、巷戰、狙擊戰,甚至在伏爾加河上還出現了小型艦艇作戰。
第四是戰況慘烈前所未有。斯大林格勒戰役之所以成為蘇德戰場最慘烈的戰鬥,是因為它有幾個特定條件制約。一是氣候因素影響。德軍原指望斯大林格勒是牽制高加索戰場作戰,時間不會太久,沒想到過了冬天還沒打完,處在包圍圈中的德軍凍死凍傷,嚴重影響了戰鬥力。二是蘇軍不準撤退命令影響。由於斯大林下達了著名的第227號不準撤退命令,蘇軍基本上是用血肉之軀去與德軍的裝甲車硬拼,按有關書籍記載,蘇軍士兵基本上一天就要增補一批,傷亡率巨大。最終蘇軍的基層指揮官都打沒了,補充都跟不上來。三是背靠背作戰近身肉搏。由於崔可夫負責城中防禦,他又是在中國戰場親自考察過上海保衛戰和長沙保衛戰,知道怎麼利用街道和樓房防禦,所以,這種背靠背的戰術,人盯人戰術,造成了雙方人員重大傷亡。
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慘烈,並不是傳統意義上在前線你死我活地兵戈較量,而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精神上的恐懼。對德軍來說,這場仗看不到希望,一面要防禦蘇軍的包圍,一面又缺乏作戰必需的物資和生活保障,飢餓、寒冷伴隨著缺油少彈,加上希特勒不斷地強調不準撤退不準投降的壓力,這是空前的。而對蘇軍來說,同樣面臨著不準撤退和防止城內德軍突圍、城外曼施坦因援兵的進攻,在士兵的內心,只有一個信念,除了死亡就是堅守,別無所求。
-
12 # 八戒歡樂劇場
斯大林格勒戰役可以說是人類文明史上規模最大,參戰人數與傷亡人數最多,最為血腥的一場熱武器戰役,整個人類戰爭史都無出其右。此役蘇軍傷亡超過百萬人,如果再加上那些所謂失蹤的人,蘇軍方面所損失的兵力大約有113萬人。此役包括德國與羅馬尼亞方面,其陣營的傷亡損失也達到了85萬人。對於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殘酷性,有學者曾特意進行過統計,一個擁有兵力上萬人的部隊,投入到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普遍在三天的時間就能夠打光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士兵在戰場上的平均存活時間,普遍不會超過24個小時。在那個時候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如果一個新兵能夠僥倖存活超過三天,那麼他就可以直接提幹為連長。這就從側面反映出了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殘酷。
-
13 # 深空電報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一個轉折點,僅僅從城市防禦戰階段而言,第62集團軍在防禦中幾乎耗盡了自己的有生力量,最終被分割在城區沿伏爾加河的數個狹長地帶。在斯大林格勒戰役開始的九月中旬,德軍攻入斯大林格勒城區,在城區的戰鬥是以房屋的間數展開戰鬥,雙方的戰鬥常常變成鏟子、刺刀和匕首的短兵相接,雙方在馬馬耶夫崗展開的爭奪和對峙從9月一直持續到近11月,圍繞第一火車站雙方的拉鋸持續了整整一個星期。
戰役達到高潮時,蘇軍在巴甫洛夫大樓58天的堅守已經載入史冊,而他們打退了德華人多少次衝鋒已經無法考證,反正非常能扛,正式巴甫洛夫大樓58天的堅守,讓蘇軍後續部隊有了支援這時間。精銳的近衛步兵13師在進入斯大林格勒前崔可夫,甚至拿不出成建制的部隊去碼頭接應,不得不組織司令部的參謀軍官和僅剩的一輛坦克混編成一支分隊。
而近步13師在數天作戰後減員到了五分之一;而在斯大林格勒接近地的戰鬥中,尚未組建完畢就匆匆投入作戰的第四坦克集團軍在數天的戰鬥後只剩下了四輛坦克,被戲稱為“四輛坦克集團軍”;僅僅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反攻階段就打出了近衛第1、2、3、5坦克軍四支近衛部隊,而正常戰爭中坦克部隊裡不過只有12個近衛坦克軍。斯大林格勒戰役共有110萬人傷亡,以蘇聯勝利而結束。
-
14 # 溫讀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自1942年6月至1943年2月曆時8個月左右。它是二戰東部戰線的扭轉點。
其是近代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蘇德傷亡共計有兩百萬餘人.
德第6集團軍名為漢斯·德爾的軍官在《進軍斯大林格勒》一書中寫到:“敵我雙方為爭奪每一座房屋、車間、水塔、鐵路路基,甚至為爭奪一堵牆、一個地下室和每一堆瓦礫都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其激烈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自哈爾科夫戰役開始,斯大林格勒會戰拉開了序幕。
1942年7月28日,在生死存亡之際,斯大林簽署了著名的第227號協議。
1942年9月,斯大林格勒外圍陣地基本喪失。德軍開始攻城進入巷戰。 初期德軍直接進攻部隊大概有17萬人,而蘇軍方面僅第62、64方面集團軍約9萬餘人殘部。
德軍進攻之前,斯大林格勒市區基本已經變成一片火海,榮克88轟炸機已用燃燒彈沐浴了整個斯大林格勒。13日攻城,十四日城區中百分之80住宅區已經淪為廢墟。雙方進行每個街道、每個樓層、每個房屋的爭奪。雙方傷亡直接進入白熱化,德軍轟炸機空襲從未停止盤旋,而蘇聯方面從伏爾加河東岸援軍也陸續不斷趕到。
可以這麼說,進入城中馳援的蘇聯普通戰士存活的平均時間不超過24小時,而軍官平均存活時間也僅僅只有三天左右。雙方佔領的各種據點反覆易手,雙方士兵距離之近甚至可以聽到彼此大口呼吸的聲音,德軍的每日推進更是以米計算。類似第一火車站反覆爭奪達到13次之多。更有著名的巴普洛夫樓,一個小分隊在這座大樓裡抵抗了竟58天之久。蘇軍的頑強抵抗下,德軍更是直接升級了戰鬥,卡爾600毫米自行迫擊炮等等重甲部隊進入城區,其炮火範圍已然覆蓋了斯大林格勒甚至到了伏爾加河東岸的蘇軍火炮部隊。而蘇軍依靠城中四處數米高的瓦礫廢墟和樓層殘骸進行抵抗。
無論對蘇軍還是德軍,斯大林格勒的勝敗是戰爭天平傾斜的一個極大地砝碼,雙方深深意識到了這一點。戰鬥到了10月初,德軍繼續補充了包括90個炮營和40個攻城工兵營的20萬餘部隊。而蘇軍已然將戰略防禦重點轉移至伏爾加河畔,全國的空軍力量更是集中於此。
1942年11月初,德軍終於推進到了伏爾加河畔,掌握了斯大林格勒八成左右的地區。伏爾加河畔的凍結斷絕了蘇軍船運補給品。但是德軍依舊無法全面佔領斯大林格勒。馬馬耶夫高地、北部城區的廠地帶的戰鬥依然如火如荼,蘇軍老幼婦孺也早已加入戰鬥。紅色十月工廠、拖拉機廠、街壘工廠的戰鬥已為眾所周知。外圍的蘇德士兵在進行激烈交火,而廠內工人就在其後側修復損壞的坦克和武器,甚至直接在戰場搶修。工廠流水線出廠的坦克甚至來不及裝瞄準鏡和塗抹油漆直接從線上下來開往戰場。此時德軍已強弩之末,已經損失約70萬人,1400餘架飛機,1000餘輛坦克,2000多門火炮。
其後蘇軍以110.6萬人,1350架飛機、計15500門火炮和迫擊炮,1463輛坦克和強擊火炮在南北兩次發動反攻。德軍防線被迅速突破,但希特勒仍拒絕在斯大林格勒的保盧斯元帥的撤退請求,戈林保證的空投補給也失敗,被圍困的第六集團軍已經基本喪失補給和援軍。
隨著曼施坦因的“冬季風暴”行動,保盧斯因沒有接收到突圍命令拒絕突圍會和。第6集團軍喪失了最後一次逃脫的機會。1943年1月末,被困德軍被全殲,斯大林格勒戰役結束。9萬餘被俘德軍僅6千餘人生還。
戰後據統計,德軍傷亡近85w餘人,第6集團軍更是成建制被消滅。而蘇軍傷亡近110萬餘人。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初期,據統計就有4萬蘇聯平民被殺,而真實情況也必然遠遠超出這個數字。
估計也只有一戰的“絞肉機”凡爾登戰役可與其比肩。
隨手關注,祝你幸福。
以上。
-
15 # 風雲焦點說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近代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最血腥的戰役,遠大於同時代其他戰役交戰雙方的傷亡總人數。
第一,死亡人數龐大。
蘇軍傷亡約有一百萬人,計算量方面宣稱德軍死亡人數在150萬人左右,而據西方自己統計,約在80萬左右,他和德軍之間的戰爭沒有距離,都是看中間隔了多少具屍體,而原本居住在斯大林格勒的80多萬居民,在戰後僅剩7500多人倖存。
戰爭開始的幾天裡,德軍就屠殺了40000多手無寸鐵的普通人,還不算被打死和俘虜被殺計程車兵,這還僅僅只是開始和戰爭的冰山一角而已,士兵上戰場平均的存活率只有不到24小時。
第二,裝備差距懸殊,寸土必爭,分秒必爭。
戰爭起初,德軍就派出了27萬的集團軍向斯大林格勒發起攻擊,隨著戰爭越來越慘烈,德軍也不斷向蘇聯補充兵力,而蘇聯此時日能夠部署的兵力只有十二萬人,而且飛機大炮坦克等重武器數量都遠不及德軍,雙方裝備差距大,德軍已經佔領了斯大林格勒的一半的工廠,剩下的另一半也在加緊生產武器,很多士兵都是揹著槍在工廠工作,坦克一下了流水線就會立刻投入戰爭,著名的巴普洛夫大樓,在德軍的瘋狂攻擊中,蘇軍憑藉少量的人員和裝備,打通了周圍的地下通道,苦苦支撐了四個多月,這是德軍沒有想到的,蘇德戰場真正成了人類絞肉機。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非常著名的巷戰,可謂是寸土必爭。即便在一間民房裡,你佔領了臥室,敵人可能就在客廳,幾乎是面對面的發生槍戰。
當時蘇軍的傷亡的確慘重不得不將普通人作為士兵增加兵力,甚至是女人補充兵力,這就是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著名的女兵,她們不是舞蹈家,不是醫生,她們只是端起衝鋒槍保家衛國的普通人,最缺人的時候還會從死刑犯裡補充兵力。
第三,天氣原因。
德國是知道蘇聯天氣變化的,所以橫掃歐洲的德國,原本想在蘇聯冬天到來之前就拿下蘇聯,沒想到受到蘇軍的頑強抵抗,雙方展開了一場長久的拉鋸戰,而遠在異國他鄉的德國士兵,因為難以適應蘇聯突然降低溫度的天氣,德軍沒有準備足夠的過冬資源,士兵或生病而死,或直接凍死,還有很多是因為武器裝置不能正常運作,導致在打仗時無力反抗,最終未戰身先死。
他是蘇聯衛國戰爭中重要的轉折點,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轉折點,正義必將戰勝邪惡。
-
16 # 壹點科譜
可以這樣毫不誇張的說,街道一邊為敵佔區,雙方打得熱火朝天,街道另一方的兵工廠照常生產坦克等武器,生產好了油漆什麼都不做,直接投入街道對面的戰鬥!
這就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殘酷和現狀!
從前期大規模師團的會戰到後期斯大林格勒城的巷戰,無時無刻不書寫它的血腥與殘酷!戰鬥白熱化時期,蘇聯一個完整建制的師,只要投入戰場,兩三天就打沒了!嚴峻的形式逼迫斯大林下達了著名的“任何士兵不準後退一步,違者槍決”的命令!
雙方在此次戰役總共傷亡人數高達200萬人,是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投入兵力人數最多,傷亡最重的大戰役!
由於斯大林格勒是蘇聯的工業,軍事,和大後方富饒資源的咽喉要塞,雙方都意識到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拿下斯大林格勒,戰爭天平就會傾斜向德國,這是希特勒想看到的,卻是斯大林不願看到的。雙方由此在這裡死磕!
當時德軍付出巨大傷亡後佔領了斯大林格勒百分之八十的城市,但最終寸步難行,雙方為了爭奪一條街,一條巷子,進行著殘酷非比的戰鬥!往往德軍幾天打下來的一條街,半夜又被蘇聯反撲奪回!
街道都出都是殘垣斷壁和屍體,德軍的推進速度可以說是用米來衡量,為了一個角落,一棟樓,一條街,雙方可以說都有成百上千人犧牲!根據老兵回憶,當時有時候雙方就隔著一堵牆,有時候佔領了廚房,客廳就是敵人!
不管怎麼說,希望歷史不要重演,這是一位即將奔赴戰場的父親,兒子在告別,妻子在一旁,或許周圍一切都是那麼和諧溫暖,但是,可能是這位孩子妻子和丈夫的最後一面!
-
17 # 東方敏鑫
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慘烈程度,在近代戰爭史上沒有第二,當時西方世界稱其為″紅色凡爾登",交戰雙方究竟損失了多少部隊,雙方都無法確切統計。為了打勝這一仗,雙方都源源不斷的投入部隊,而從別處抽調來的也是在戰鬥中打殘或受到損失的殘缺部隊,真正齊裝滿員的部隊只是到了蘇軍大反攻時才大量出現,最終圍殲了德軍第六集團軍,給戰役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
18 # 大霖論歷史
斯大林格勒是當時蘇聯數一數二的大工業中心,全市共有126家工廠企業、45萬居民和33萬本地和外地職工。作為蘇聯南方城市的標杆,斯大林格勒年產拖拉機30萬臺,號稱歐洲第一。年產78萬噸鋼和58萬噸鋼材的“紅十月”工廠和其他造船廠、發電廠也坐落於此。加上地處水陸交通要道,戰略地位和價值均十分重要,一旦這裡失守,那對於蘇聯的打擊力量可想而知。這就是為什麼蘇德兩國兩黨兩軍拼盡全力也要爭奪的原因所在,戰鬥慘烈度可想而知。
筆者在此列舉幾個戰鬥場面,供讀者重溫那段慘烈的歷史。
1、德軍首次空襲斯大林格勒
1942年8月23日莫斯科16時18分,已經處於德軍轟炸機航程內的斯大林格勒首次遭到空襲。德國空軍第4航空隊的上千架次轟炸機和部分攜帶燃燒彈的運輸機飛臨斯大林格勒上空,隨著一聲淒厲的警報聲劃破長空,暴風驟雨般的爆破彈、燃燒彈從天而降到這座以蘇聯領袖名字命名的城市。
作為一個工業城市和運轉中心,市內和碼頭上,原料和燃料倉庫星羅棋佈。炸彈一降臨,整個城市剎那間變成了火海。街道和廣場上的柏油馬路一個接一個被大火吞沒。特別是油庫被炸,大火沖天而起。燃燒的石油和汽油匯成一道道噴火的水流湧向伏爾加河,河面也開始燃燒並將碼頭、倉庫、輪船、船塢和大小橋樑引燃。伏爾加河岸上聚集著數以萬計的逃難居民,被炸死的屍體遍地都是,數以萬計的傷員痛苦的呻吟呼救,失去母親的孩子嚎哭慘叫……
2、激戰馬馬耶夫崗
馬馬耶夫崗是斯大林格勒的制高點,市內的火車站、中心廣場和大型倉庫都集中在這裡,沿著廣場向東就是城市的中心渡口,戰略位置極為重要。9月13日清晨6時30分至15日清晨這48個小時內,攻守雙方在這裡進行了極為慘烈的搏殺。蘇軍守城部隊的第62集團軍司令崔可夫將司令部設在這裡,決心與馬馬耶夫崗共存亡。德軍集中6個師的兵力在大批飛機、坦克掩護下分兩路發起進攻,其中4個師重點進攻馬馬耶夫崗。激戰至14日凌晨,德軍攻佔馬馬耶夫崗,蘇軍指揮部被迫退至伏爾加河邊,背水一戰。現在,只要德軍再加一把勁,一口氣衝過伏爾加河,那麼整個斯大林格勒和守衛在這條戰線上的幾十萬蘇軍部隊將全線崩潰。千鈞一髮之際,蘇軍近衛第13師約1萬餘人於14日夜渡過伏爾加河增援第62集團軍,心急如焚的崔可夫立即下令投入反擊。該師42團1營經過苦戰收復火車站,緊接著又與反撲的德軍惡戰。1營戰士進入車站旁邊一座大樓內堅守,在幾乎沒有彈藥和飲水補給的情況下一直堅守到21日。後來全營300多名戰士僅有1位連長帶領6名戰士突圍生還。
1營在火車站激戰的同時,3營也在中心廣場大戰德軍。3營進入廣場後,用夜襲的手段奪取被德軍佔領後又改成火力點的幾幢大樓,迎戰反撲而來的德軍。斯大林格勒著名的“巴甫洛夫大樓”就在此!時任中士的巴甫洛夫帶領18名戰士在這裡堅守56個晝夜,頂住了德軍飛機、坦克、火炮的各種打擊,大樓被炸的面目全非,卻依然屹立在市中心,釘在伏爾加河邊,儘管在這期間德軍多次衝到伏爾加河邊,但是這座大樓始終是個攻不破的堡壘。成為千千萬萬斯大林格勒保衛者英勇頑強的精神象徵。
3、斯大林格勒工廠區的激戰
10月份是斯大林格勒巷戰最激烈、最殘酷的一個月,也是決定整個戰局發展的關鍵時刻。德軍下了血本,調來大批兵力不停的替換在巷戰中打的精疲力盡的部隊。一個月內抵達斯大林格勒前線的生力軍就有20萬,攻擊第62集團軍正面的部隊就有9萬餘人。蘇軍也先後有十幾個師替換和補充到守備部隊,其中第62集團軍約有5萬餘人。德軍首先掃蕩了蘇軍在城北殘存的據點,然後全力向中部的工廠區進攻。守衛在這裡的是蘇軍第112師、308師和近衛37師,而德軍則投入了5個師,其中兩個坦克師,於14日上午8時在猛烈的炮火掩護下發起進攻,雙方逐樓逐屋甚至逐個樓梯展開爭奪。蘇軍兵力雖少,單兵素質佔優。兩軍碰撞在一起,誰也不肯後退,遠以機槍衝鋒槍橫掃、步槍點射,近以手榴彈亂炸,刺刀亂捅,直至拳打腳踢。佔不到便宜的德軍索性以火焰噴射器開道,所到之處是撕心裂肺般的慘叫和令人作嘔的焦糊味。戰鬥到最激烈的時候,崔可夫將自己的司令部的廚師和衛生員都派去充當預備隊……
戰鬥到10月底,第62集團軍的戰線被切成好幾段,所屬各師均損失慘重,兩軍戰線犬牙交錯。德軍一次次進攻都沒有徹底達到目的,蘇軍背靠伏爾加河,甚至好幾次一隻腳都踏進了河裡,卻依然咬緊牙關,一次次硬生生頂了回去。
而隨著戰局的變化,蘇軍統帥部部署的反攻行動也即將到位,準備給德軍以嚴酷卻是正義的懲罰!
-
19 # 歷史軍魂
1942年9月12日德軍開始向斯大林格勒進攻,戰爭初期斯大林為了防止出現這個城市要淪陷的謠言,下令禁止平民向外疏散。斯大林格勒的工廠晝夜不停地工作,它們生產的武器立刻被投入戰爭中,連戰前生產拖拉機的工廠也立刻改行生產武器。這些工廠生產的槍炮不但沒有刷漆,有些連瞄準器都沒有。沒有參軍的男子直接被編入民兵部隊,他們在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情況下就直接參加戰鬥。婦女和兒童則投入到挖戰壕和建防空工事的苦役中去,有些婦女甚至加入到了防空炮兵中的隊伍之中。
德軍直接攻擊斯大林格勒的市區,不久之後德軍便捲入了極其殘酷的巷戰。為了誓死保衛斯大林格勒,斯大林下達了一道命令,即任何意圖投降的人都要當場被槍斃。斯大林的“不準後退一步”的命令要求:軍隊要在第一次進攻之後構築第二道防線,並將舉白旗的擊斃。“准許”屬下逃離戰場的軍官或被德華人攔腰截斷的部隊,如果重新返回前線,也要被送往懲戒營,並判處死刑。
-
20 # 野史也是史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人類歷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慘烈的巷戰是這場極其血腥的戰役的典型代表。雙方總傷亡人數超200萬人,整個戰役持續199天,在城區巷戰的1星期內,超過4萬蘇聯市民喪生。就拿蘇軍守城的第62集團軍來說,前後投入的增援部隊共計2個軍、24個師、16個旅、40個團及20個營,但這個集團軍的總人數從未超過6萬人,猶如一張血盆大口,讓你有來無回。一個成建制的師頂上去,三天就沒了,這只是62集團軍的冰山一角,用慘絕人寰來形容,毫不過分。
(斯大林格勒慘烈巷戰)
蘇軍第62集團軍像一把尖刀一樣,牢牢的紮在斯大林格勒,消耗了德軍大量的有生力量。下面我們就說說,在6個半月的會戰中,蘇軍第62集團軍的慘況。
1942年7月11日,帕克其將軍的第62集團軍投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此時的集團軍有5個師、16個直屬團及5個營的兵力,由於力量對比懸殊,德軍每前進一步,62集團軍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經過外圍激戰後的第62集團軍陸續撤入市區,斯大林格勒戰役最慘烈的巷戰拉開帷幕。
(斯大林格勒慘烈巷戰)
最慘烈的巷戰是發生在9月12日後的三天,對蘇德雙方來說都是最艱難的日子,德軍不顧一切,步步緊逼。第62、64集團軍頑強抵抗,城內已是一片廢墟,兵員不停的減少。近衛第13師在馬馬耶夫崗與德軍展開了拉鋸戰,由原來的1萬人減員到2700人;步兵第42旅在伏羅希洛夫與德軍進行了反覆的拉鋸戰,戰鬥不到2天,僅剩650人,其中步兵不到200人;隸屬57集團軍的步兵244師出現在62集團軍陣地時,只剩1500,其中兵力人數不足一個營,最後直至喪失殆盡。
(斯大林格勒慘烈巷戰)
在拖拉機廠保衛戰中,近衛第37師投入戰鬥10天后,全師剩下幾百人,其中步兵114團僅剩84人,117團僅剩30人,裝備全部被打壞。不分晝夜的巷戰,使許多師兵力所剩無幾,蘇軍只能用掉隊人員、工人分遣隊及市民來補充兵員。會戰結束後,第62集團軍被改編為近衛第8集團軍,修整後作為主力參加了後續的一系列會戰,直到攻克柏林。
(斯大林格勒慘烈巷戰)
據一個德國老兵回憶:“對於車站站臺,雙方反覆易手,死傷無數,他帶領的一個火炮單元,同伴無一生還,我躲在掩體裡看著俄軍像旋風席捲而來,又像潮水一樣退回”他後來得了肝炎,為此興奮不已,他將離開前線,被送回後方接受治療!後來得知所在連隊無一生還。
這場戰役的慘烈、悲壯無處不在,正像《斯大林格勒》電影中的臺詞一樣:
“頓河!頓河!我是大鱘魚!請求炮火支援!請求炮火支援!座標:xxxx”
“收到!...等等,大鱘魚同志,這裡顯示是我們的地盤!”
“是的!但是德華人馬上要攻進來了!請求炮火支援!立刻!馬上!”
“我全都明白了。兄弟,永別了。”
(斯大林格勒慘烈巷戰)
回覆列表
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衛國戰爭時期,決定蘇德兩國命運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歷時200多天,雙方投入兵力超過2000000人,德軍陣亡人數超過250000,蘇軍陣亡人數超過470000。
斯大林格勒,之前叫察裡津,位於伏爾加河下游,是蘇聯時期重要的水陸交通要道。1942年,德國佔領烏克蘭以後,斯大林格勒就是蘇聯中央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唯一通道。
斯大林格勒對於德國而言,和蘇聯具有同樣的重要作用。德國必須拿下斯大林格勒,才能順利取得蘇聯的油田資源,才能順著伏爾加河北上襲擊莫斯科,打擊蘇聯中樞要地。
為此,希特勒制定了閃電戰術,集中兵力攻打斯大林格勒。起先,德軍的收效很大,10天就攻破頓河防禦,逼近到斯大林格勒城下。
面對德軍的瘋狂進攻,斯大林為此也下達了“不許後退一步”的命令。德軍對斯大林格勒進行不間斷轟炸,2天之內,全城成為一片廢墟。斯大林隨即做出“進行巷戰”的命令,命令蘇軍以每一條街道,每一棟建築為據點,對德軍進行步步阻擊。
進入巷戰之後,德軍的推進速度明顯降低。一開始戰爭主要圍繞著馬馬耶夫崗展開,這是斯大林格勒的制高點,雙方為了爭奪這個高地的控制權,展開殊死拼殺。歷史上就有“誰佔領馬馬耶夫崗,誰就控制察裡津”的說法。一週之內,馬馬耶夫崗多次易手,最後,雙方各佔一半。
此後戰爭就是在一屋、一樓中展開,雙方計程車兵交織在一起,隨時都有可能面臨開槍和拼刺刀的場景。雙方還在不停向這個區域投放兵力,但是德軍還是以慘重的代價,將戰線推進到了伏爾加河畔。
10月以後的戰爭是在三大工廠展開,蘇軍死守三大工廠,唯一的補給線就只剩下背後的伏爾加河。但伏爾加河的控制權已被德軍掌控,蘇軍後勤力量冒著生命危險,將後勤物資送到前線計程車兵手中,才保證了蘇軍能堅持下來。
經過1個多月的時間,德軍還是沒能將三大工廠攻下來。但此時已經到了嚴冬時節,斯大林秘密的集結了1100000大軍,準備發起反攻。蘇軍在德軍毫無防備之下,突然發動襲擊,一路攻到頓河河畔,將30萬德軍團團包圍。
德軍派出救援部隊,但遭到蘇軍的強烈攻擊。救援部隊在距德軍40公里的地方,再也無法前進一步,只好後退。而德軍也在1943年2月向蘇軍投降。
整個戰役下來,雙方損失慘重,德軍也被迫轉入防禦階段,二戰局勢迎來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