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有圖有真相
-
2 # 木頭叔叔1
知世故而不世故,懂得分寸,分清場合說話,說錯了場合,真話也是假話,說對了場合假話就是真話。
懂得觀察,不動聲色的給對方解圍讓別人舒服,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多管閒事。
-
3 # 柳暗花明又一村158392
♥♥《人情世故淺析》人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憂思傷...,人之交往互用情,千奇百態謂之《人情》;世間人類互動,道之各一,擇歷史而鑑,趨吉避凶,圓通易利,防效之,為《世故》♥♥《人情世故》分為三種。①正義.正能量的.積極向上的;②中性的.保守的.明哲保身的;③消極悲觀.誘人愚昧犯罪的。♥♥①♥♥《與人玫瑰.自留芳香;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禮尚往來.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和睦鄉里.家和萬事興;山外青山樓外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天;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何不報.時辰未到.時辰一到.善惡必報;人在青春美少年.努力學習莫貪玩.黃河還有回頭浪.青春一去不復返;苦口良藥利於病.忠言逆耳順於行;知足常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②寡慾清心自己過.閒談莫論旁人非;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官不打送禮者.惡不打笑臉人;官場有人好辦事.朝裡有人好做官;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③《人生由命.富貴在天》《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打坑洞》……♥♥《人情世故》五花八門.斑駁陸離。我們在社會實踐中應《吸取精華.棄其槽粕;發揚正能量.抵之不正之風.反對哪些愚昧人.教唆人犯罪的《人情世故》♥♥《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
4 # 鬼谷子人生智慧
鬼谷子:不可不學的八條人情世故社會潛規則,悟透讓你平步青雲
再失敗的人也有上進心,每個人都有追求美好人生的慾望,當我們總被現實打敗的時候,就難免灰心喪氣。當慾望遠遠超過自己的實力,無論如何無法實現的時候,人就特別的痛苦,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
別人平步青雲走上人生巔峰,我怎樣才能做到?不是你不夠聰明,也不是你不夠努力,是你看待世界的角度有問題。鬼谷子曾經說過,社會的執行自有規律,這就是自然之道,但沒有任何一種規則是完美無缺的,當它不適應現實狀況的時候,人們就根據經驗對其補充,這就是潛規則。一明一暗兩種規則才能保證社會良性發展,今天為大家揭示讓你洞悉世情的八條潛規則:
一、實幹的不如巧幹的,巧幹的不如不幹的,不幹的不如搗蛋的。上去的不一定水平高,墊底的不一定能力差。
二、能幹活的人幹不完,不幹活的人樂清閒。乾的多錯誤都是你犯下的,領導未必待見你;不幹活的稍微表現下,領導還要感恩戴德。
三、必須把領導的愛好當成你的愛好,把領導的家人當成你的親人,把自己的貢獻當成領導的功勞,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提拔的時候保證領導提你之所提。
四、沒本事沒關係幹也白乾,有本事沒關係埋頭苦幹,沒本事有關係看別人幹;有本事有關係,要本事有什麼用?
五、晉升發財的人都是道德高尚的人,因為他們往往把表彰的機會讓給那些踏實肯幹的人。
六、如果你是領導,大家心裡不尊重你,表面也不敢輕視你;如果你不是領導,大家表面尊重你,心裡必定看不起你。
七、群眾覺得你該得到提拔的時候,你就知道一定沒戲了;領導覺得你該得到提拔的時候,你就可以慶祝了。
八、避免禍從口出,就要學會:說古不說今,說外不說中,說遠不說近。學不會乾脆什麼別說!
回覆列表
2013-07-17 20:59:17 承諾有所保留,不要把話說得太滿
2013-07-17 21:01:44 沒有人不喜歡被讚美,只有不會讚美別人的人。多說好話,會使更多的人願意接近你。我們沒有必要去阿諛奉承,但也沒有必要惡語傷人,說一些好聽的話讓人高興,這是一種有禮貌、有教養、懂人情世故的成熟表現。
2013-07-17 21:02:23 多在背後讚美,多在第三者面前讚美,是融洽人際關係的好方法。 2013-07-17 21:02:47 首先,背後讚美體現出了對他人的尊重和鼓勵。也許他本身並沒有你說的那麼好,但是,對於你這種由衷的讚歎,他總會有一些反應。 其次,背後讚美展現出自己寬廣的胸襟和真誠的品格。背後讚美雖然是一件小事,但這樣做可以體現你的胸懷寬廣。心胸狹隘的人連一句好話都不願意給別人,而胸襟寬廣的人從不在背後說人壞話。
2013-07-17 21:04:45 多聊對方關心和得意的事情
2013-07-17 21:05:15 做人要講交情,說話則要講規矩。有些事情要先講明,特別是容易發生糾紛的事,更要提前說好,這就是所謂的“醜話說在前面”。
2013-07-17 21:05:43 醜話不是堵心話、喪氣話,而是透底的話、理性的話、不得不說的話。答應別人的事情,也應該把醜話說在前頭,給自己留一些空間,也給別人迴旋的餘地,讓對方不至於在一棵樹上吊死。
2013-07-17 21:05:56 多說“我們”,少說“我”
2013-07-17 21:06:25 在和人交談的過程中,“我”字說得太多並過分強調,會給人突出自我、標榜自我的感覺,這會在無形中讓對方和你之間築起一道防線,形成交流障礙,影響他人對你的認同。會說話的人在與人交談時,總會避開“我”字,而用“我們”來進行談話。
2013-07-17 21:07:19 所以在與人交流時,儘可能地忘掉自己,不要總是談自己的事情,你的生活引不起別人的興趣。人人喜歡的是自己最熟知的事情,那麼,在交際中要儘量去引導別人說他自己的事情,或者雙方都感興趣的事情,這是讓對方高興的最好方法。當你用心去聽對方的敘述時,你一定會給對方以最佳的印象。
2013-07-17 21:08:04 (1)變單數的“我”為複數的“我們”。 (2)用較有彈性的詞語,把“我建議”、“我認為”等強調意味很濃的詞語換成“我覺得”、“我想”,以起到緩衝效果。 (3)對“我”字做修飾,比如“我的拙見”等。 (4)在合適的時候省略主語,比如把“我認為這是一次成功的交流”省略主語變成“這是一次成功的交流”。
2013-07-17 21:09:16 幼稚的人總是以自身的毛病做擋箭牌,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或者說的人正是我們自己:我太喜歡說實話了、我太直率了、我不懂得圓滑,這些帶著自誇性質的“檢討”是很常見的,許多人這麼說的言外之意就是“是社會錯了,它不容我”。這其實是一種幼稚的體現。人都需要覺醒的,所謂的直率,其實就是一種極大的狹隘,在你非要說傷人話的時候,便有了一種傲慢和不屑,而越成熟越有度量的人,是不會這麼做的。
2013-07-17 21:10:24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恥於言利,認為談論利益辱沒了君子風範,一身銅臭玷汙了彼此的友誼,卻不知道人與人的關係,在很多時候都是以利益為紐帶的。有句話說:“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人與人交往的本質,其實就是利益交換。如果你不懂利益交換原則,凡是好處都自己獨吞,那麼即使有驚世的才華也只能淪為無用的白紙。
2013-07-17 21:12:44 “人家幹活的時候,你悶悶不響,一點兒表示都沒有,等到活兒幹完了,發紅包有什麼作用?這紅包和請吃飯的事,在幹活的時候,你就得跟人家說,這樣他們心裡面也熱乎一點兒,幹起活來也會賣力一些、細緻一些。”
2013-07-17 21:12:56 在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請別人幫自己做事情,請人做事情的時候,要注意一點,事先跟對方說一說好處,或者事先就給人一些好處。
2013-07-17 21:15:37 在日常生活中,把握“先小人後君子”的為人處世原則,你不要擔心對方會為此翻臉,如果對方是君子,這樣做並沒有額外增加他的責任;如果對方是小人,你也就規避了風險,對方想耍賴也沒辦法了。 因此,“先小人後君子”有利無害,可以防範風險,保障自己的利益,這也是得到大眾和社會認可的行為方式。 利益問題要擺到檯面上,先講清楚,以免日後產生爭端而影響彼此之間的親近關係。這也是為人處世的一條重要原則。不要說“咱們誰跟誰啊,不用算得這麼清”之類的話,常言道“親兄弟明算賬”,開始的時候就把利益分配清楚,以後開展合作、一起做事也就沒有那麼多麻煩了。
2013-07-17 21:16:10 由此可見,在為人處世時,分享很重要,特別是利益和功勞等實際的好處,切忌獨吞,要適當地分給大家一些,否則,大家就會疏遠你,以後有什麼好處也不會分給你,而會把你擠到一邊。 很多會做生意的人都懂得這樣的道理,他們一擲千金,讓跟隨自己的人得到實惠,從而對自己死心塌地、赴湯蹈火。而那些只想獨佔好處的人,最終往往會落得個一無所有的下場。
2013-07-17 21:16:30 如果利潤10%是合理的,本來可以拿到11%,但還是拿9%為上策,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有後續的生意源源而來。如果你不懂這種利益均佔原則,不願意與人分享利益,凡是好處都自己獨吞,那麼即使有再驚人的才能,也難以收穫更多的利益。
2013-07-17 21:56:52 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因此你應該尋求一種相對公平的利益分配方法。換句話說,這個方法應該看上去很公平,能讓大家無話可說。比如你可以說按年齡的高低來分配,老年人優先,或者可以按性別來分配,女士優先。制訂了這樣的分配方法,就要切實地做到。 人際交往最高境界是互惠互利
2013-07-17 21:57:13 人際交往最高境界是互惠互利
2013-07-20 23:18:18 互惠互利是人際關係的最高境界。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不能互利互惠,彼此的友情往往很難維持。尤其是在利益場上打拼的人更需如此,只有各取所需、互惠互利,才能藉助別人的力量,做好事情,獲得更多的利益;也只有互利互惠,才能讓彼此的關係更加牢靠。
2013-07-20 23:18:53 懂得利益與人情之間關係的人,在結交朋友的時候,都會把握互惠互利的原則。他們會把眼睛放在那些“有用”的朋友身上,這不是勢利,而是利益場上正常的交際習慣。人情世故便是如此。 如果一個人對你而言毫無用處,那麼他在你的心目中也很難有重要的地位。當然,這裡的用處,不僅是指物質的、外在的用處,還指精神的、內在的用處。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所有的友誼,實質上都以互惠為基礎。
2013-07-20 23:19:12 在交往過程中,大致可以把人際關係建立的目的分為兩種:一種主要為了滿足外在的、物質的需求;一種主要為了滿足內在的、精神的需求。換言之,人際交往的最基本動機,就在於希望從交往物件那裡獲取自己需求的精神上的或物質上的滿足。也就是說,如果彼此之間無法滿足對方的物質或精神的需求,那麼人際關係很可能會走向淡薄。 由此可見,互惠互利實際上是符合人情世故的交際原則。良好的交際關係,應該是既要感情的,也要功利的。不管是感情還是功利,人際交往都是為了滿足雙方各自的需求。而人際交往的延續或不斷加深的一個必要條件是:交往雙方的需求和需求的滿足必須保持平衡。否則,人際交往就會中斷。 涉及利益要協商,雙贏是目的
2013-07-20 23:20:33 事實上,生活中最讓人們厭煩的就是分配不均或一方獨尊的行為。這樣的人最終的結果就會像故事中的獅子一樣,落得個悽慘的下場。其實,彼此之間只要建立起公平、互相信任的關係,就應該真誠地去尋找最優的解決辦法,完全可以使雙方都成為勝利者。 談利要看情況,有時金錢會壞事
2013-07-20 23:21:47 當一個人內心充滿了正義而沒有想到利益時,就不要用金錢去刺激他。同樣的,當一個人為了理想而奮鬥,帶著使命感去做事而沒有想到太多的利益時,也不要讓金錢發出聲響。
2013-07-20 23:22:51 當人表現出崇高感時,就不要誘使他走向功利。當人的正義感、使命感、責任感等崇高感散發光輝與魅力,而沒有想過得到利益時,就不要用金錢的聲響去打擾心靈的寧靜和平和。 總之,談利益要看情況,有時利用金錢可以順利地解決問題,有時候金錢的聲響卻會壞事。想要把握利益的誘導、金錢發聲的技巧,就需要對人情世故有更加深刻的瞭解。 所謂圈子、關係,植根於利益交換
2013-07-20 23:23:25 所謂關係圈子,往往會成為利益交換的舞臺。上到國家,下到公司,都是利益交換場所,甚至包括家庭。
2013-07-20 23:23:44 有人辯稱,也有不少的圈子是單純的,並沒有利益的交換。這實際上是一種短視的行為。事實上沒有什麼圈子是絕對單純的,就好像這世界上的水總是含有雜質,即便是所謂的純淨水。
2013-07-20 23:25:49 人們為什麼會選擇圈子裡的關係?首先,出了問題,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除非你不要這個圈子裡的關係與資源;其次,一群操同樣語言的人好溝通,也好保護既得利益,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三,知根知底,比較熟悉的人,相互之間也比較容易取得信任。 適當付出,不要讓別人白幫忙
2013-07-20 23:26:56 在現實生活中,舉手之勞就能幫人一次,絕大多數人都樂於去做,但如果這樣的幫忙要做很多次,而且都是免費的,沒有任何回報的,恐怕很快大家都會失去熱情。這就是人情世故:平時免費做一兩件力所能及的好事,調劑一下生活,人們都會十分樂意,但你不能指望人天天免費去做好事,天天沒有任何回報地幫你的忙。 人是講求實際的,付出太多卻沒有收穫,就會失去幫人的積極性。所以,請人幫忙要給一點好處,不要讓別人白忙活。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別人幫助你了,一定要有所表示。否則,下次對方可能就不會多管你的“閒事”了。
2013-07-20 23:28:23 人情就好像存款,是有限度的,透支了就會讓人尷尬。人情一旦透支,你們之間的感情就會轉淡,甚至對你避之唯恐不及,那麼,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的情分就此了斷了。 因此,在人際交往中,動用人情的次數要儘量少,分清輕重緩急,千萬不要事事求人幫忙,更不能每次都讓人白幫忙,提早把人情存款用光。 第三章 傷什麼都不要傷了別人的面子
2013-07-20 23:30:57 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對一些人來說,生命有多寶貴,面子就有多寶貴。你給足他面子,他就會給足你一切。但如果你傷了他的面子和自尊,他就會對你恨之入骨,徹底把你推向他的對立面。因此,為人處世要切忌傷害他人的面子。 學會給人長臉,不要讓人覺得掉價
2013-07-21 15:41:38 照顧別人的顏面,給人長臉,這是為人處世應該學習的。懂一些人情世故,照顧一下別人的面子,會讓你的人際關係更加和諧,也能讓社會少一些矛盾、衝突,多一些和氣。 記住別人的名字,不只是一種禮貌
2013-07-21 15:42:22 要知道,名字不僅僅是代號這麼簡單,我們之所以如此重視自己的名字,對於別人忘記我們的名字如此敏感,是因為名字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我們的另一張面子。
2013-07-21 15:43:37 因此懂得人情世故的人,會努力記住別人的名字,這不僅是一種禮貌,更是一種尊重。所有的人都有想被別人重視的心理。能清楚地說出對方的名字,就是一種讓對方感覺到被重視的舉動。如果你想讓別人跟隨你、服從你、尊重你、感激你、願意為你效勞,那麼請給他被重視的感覺。 幫人圓個場,不要忽略別人的感受
2013-07-21 15:52:26 《聖經》有言:“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面子問題也是如此。給別人留面子,其實就是給自己掙面子。俗語說:“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在我們這個社會里,面子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具,如果你掌握好這個工具,就能讓自己與各種人相處都如魚得水。只有照顧到別人的面子,才能讓你得到他人的欣賞和喜愛。 對他人表示尊重,即便心裡不喜歡
2013-07-21 15:53:03 古語云:“罵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臉。”古人即使在罵人、打人的時候,都要照顧到對方的面子,這是何等的君子風度!這是在告訴後人,要懂得尊重人。不管對方是否領情,尊重他人是做人最起碼的禮貌問題。即使心裡不喜歡這個人,或者不喜歡對方做的事情,也不能不假辭色,忽略他人的顏面。
2013-07-21 15:54:16 你覺得別人俗氣,你可以不喜歡,但卻不能不尊重。我們不能隨意去批評別人的缺陷、短處、理想、愛好和興趣。這是做人最起碼的禮貌和道德。 言行莫要太隨意,以免傷人的臉面
2013-07-21 15:56:42 人們做事情之所以隨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隻想到自己,而沒有顧全別人。在一些人自己看來,這些做法很鄭重,可是在其他的人眼中,卻是欠考慮、不夠妥帖的。如果不能考慮別人的感受和心理,你的做法就會經常讓人不高興,甚至惹來大禍。 第四章 為人處世要把握一些分寸
2013-07-21 15:57:32 孔子常雲:“過猶不及。”為人處世須講分寸,率性而為不可取,急於求成事不成,心慌難擇路,欲速則不達,過分之事,雖有利而不為,分內之事,雖無利而為之,這就是分寸之道。所謂有分寸,也就是適度。人們在社會的各種活動中,都要掌握適度的原則。如果沒有分寸,即便是好事,也會給人帶來困擾。 適當表現,不要炫耀自己的聰明
2013-07-21 15:59:44 戴爾·卡耐基曾有過一番精彩的論述:“你有什麼可以炫耀的呢?你知道是什麼東西使你沒有變成白痴的嗎?其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東西,只不過是你的甲狀腺中的碘罷了,價值才5美分。如果醫生割開你頸部的甲狀腺,取出一點點的碘,你就變成一個白痴了。5美分就可以在街角藥房中買到的一點點的碘,是使你沒有住在瘋人院的東西,價值五分錢的東西,有什麼好談的?”
2013-07-21 16:00:35 聰明的才華是一個人成功的條件,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看,聰明的人能得到更多的表現機會,但大部分的聰明人卻由於太過炫耀自我,壓制了他人的表現空間,損害了他人的利益,從而招致眾人的一致嫉恨。如果發展到這一步,他的前途和事業就非常危險,隨時可能被人拉下馬。因此,真正智慧的人懂得人情世故,只會適當地表現自己,而不會時時炫耀自己的聰明。 寬容一些,有些事不要較真
2013-07-21 16:00:56 但是,如果要求一個人真正做到不較真、能容人,也不是簡單的事,首先需要有良好的修養、善解人意的思維方法,並且需要經常從對方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和處理問題,多一些體諒和理解,就會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和諧、多一些友誼。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2013-07-21 16:01:11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2013-07-21 16:02:18 在我們的人生過程當中,將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很多人無論是志趣,還是性格都與我們不合,甚至格格不入。但這些都不要緊,重要的是他對我們的人生髮展是不是有用。在這個時候,苛求完美不是一種正確的態度。
2013-07-21 16:03:11 古人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沒有人願意犯錯誤,但是犯錯誤也不盡然都是壞事,如果當事者能力求改正,錯誤往往是成功的奠基石。 你若能給對方一個改正的機會,不僅成全了對方,同時也能贏得對方的敬重,更重要的是,這是人際關係處理上的重要課題。
2013-07-21 16:03:25 但很多人常常對朋友的小過失和錯誤緊抓不放,結果不但沒有獲得良好的關係,反而使人產生不理解、不信任,造成激烈的人際衝突,讓負面影響無限放大,最終導致人心離散。 其實面對一個小過失,只需要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輕輕的安慰,就可以把內疚、緊張的負面情緒趕走,把不愉快化為無形。 感情投資要適當,別讓交情變了味
2013-07-21 16:04:32 感情投資要恰到好處,最主要的應該把握兩個原則:第一,不輕易給人好處,不隨便給人送禮;第二,給人好處時不吝嗇、不小氣。
2013-07-21 16:05:05 第一點就是讓對方為得到這個好處吃一些苦頭,花一些心力,讓他在付出之後才得到。這樣,不僅能讓他更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好處,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的心中不會有被人可憐和被人施捨的感覺。 如果你隨便給人好處,或想以好處來討別人的歡喜,那麼他不但不會珍惜這些好處,反而會覺得你看不起他。 第二點主要是指在應該給、必須給、不得不給別人好處的時候,就要毫不吝惜地給、慷慨大方地給,不怕給得多,只怕給得少。
2013-07-21 16:06:02 人不能一味地接受別人的付出,“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往往會成為人們維持心理平衡的一種做法。如果給予的好處太重,使人感到無法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時,愧疚感就會讓受惠的一方選擇疏遠。 因此,在進行感情投資時,一定要注意留有餘地。如果你想幫助別人,而且想和別人維持長久的關係,就要適當地給別人一個機會,讓別人有所回報,不至於因為內心的壓力而疏遠了雙方的關係。 得理也要饒人,給他人留三分餘地
2013-07-21 22:41:36 做人處世應該給人留餘地,即便是在弱肉強食的商場中也不例外。仔細思索,其中的人情世故,與日常的人際交往之間的道理,又豈會沒有共通之處呢? 做事隨性,但切忌壞了規矩
2013-07-21 22:41:49 做事隨性,但切忌壞了規矩 承諾未兌現前,對承諾者持保留態度
2013-07-21 22:42:10 承諾未兌現前,對承諾者持保留態度 客氣一點兒,行事切莫顯得傲慢
2013-07-21 22:43:11 客氣一點兒,行事切莫顯得傲慢 第五章 不要抱怨人性,要理解人性
2013-07-21 22:43:54 人的本性之中,有許多劣根性。面對真實的人性和現實的社會,我們不應該怨天尤人。在得意的時候,我們要看清楚人性,讓自己擁有冷靜的頭腦;而在失意的時候,我們更要學會理解人性,讓自己站立得更加踏實和穩重。 人走茶涼很正常,沒有必要因此不滿
2013-07-21 22:44:33 既然不在那個舞臺上,就沒有必要過分地關注舞臺下觀眾的態度,也沒有必要計較別人對自己的忽視。茶涼了,只要心始終是熱的,生活就是充實的,人生就充滿了Sunny。 世間多見錦上添花,而鮮聞雪中送炭
2013-07-21 22:44:43 世間多見錦上添花,而鮮聞雪中送炭 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2013-07-21 22:45:14 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
2013-07-21 22:45:55 把責備他人的心思多用在責備自己上,把寬恕自己的心思多用在寬恕別人上。《論語》中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這樣做可以少招怨恨。在我們批評和指責別人的時候,要先想一想自己做得足夠好嗎。 別想著別人的感激,忘記感謝是天性
2013-07-21 22:46:26 當我們幫助別人時,要把自己的心放寬一些,不要因為對方沒有表示感恩,就拒絕與對方做任何的交流。 理解人性,不要去抱怨它,多瞭解一些人情世故,做好自己的事情,這就是我們生存於世最好的發展方向,這樣做能讓我們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做事定要精彩,讓別人的錢不白花
2013-07-21 22:46:40 做事定要精彩,讓別人的錢不白花 不要去招惹閒人,以免惹事生非
2013-07-21 22:47:06 不要去招惹閒人,以免惹事生非
2013-07-21 22:47:47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小鬼為什麼難纏?因為小鬼往往都是閒人,閒得發慌,就會沒事找事,無事生非。
2013-07-21 22:47:47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小鬼為什麼難纏?因為小鬼往往都是閒人,閒得發慌,就會沒事找事,無事生非。
2013-07-21 22:48:06 如果你碰上這樣的閒人,千萬不要去招惹他,踏踏實實地辦事走人,即便你明知道對方很閒,也不要說破,免得惹起是非。別看他職位不高,弄出的事兒卻不小,你如果惹他,他抬出一頂“大帽子”,你絕對戴不起,就連他的頂頭上司都不會多說什麼。 所以你可以得罪忙人,因為忙人沒時間跟你計較;但你千萬別得罪閒人,因為閒人有的是時間跟你周旋。特別是你明知道對方很閒時,千萬不要隨意批評他,否則,他就會想方設法讓你好看,去證明自己一點兒都不閒。 原諒批評,那只是對方的自我滿足
2013-07-21 22:49:13 我們應該對批評抱著一種原諒的態度,特別是源於嫉妒的批評,要理解對方心中的鬱悶和難受。 沒人喜歡被人指使,卻喜歡指使他人
2013-07-21 22:50:30 變指使和命令為建議,保護對方的尊嚴。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2013-07-21 22:53:12 事實上,人們在面對人生現實的時候表現非常矛盾:一方面鄙視趨炎附勢之徒,而另一方面自己又不得不趨炎附勢;一方面看不慣富貴者的得意姿態,而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也成為得意的富貴者。 世態就是如此炎涼
2013-07-21 22:54:58 社會是殘酷的,如果你不明白它的規則,它就非常樂意把你耍得團團轉。可是無論怎樣,我們都該堅強地面對。即使是世態炎涼,冷嘲熱諷,只要我們的心不死,就還有一鳴驚人的機會。社會是個大熔爐,在你沒進去的時候,一切是稜角分明,可是一旦進去,稜角就不能那麼明顯了,太過明顯的稜角只會讓你體味更多的人情冷暖與世態炎涼。而這時也不要怪這個社會過於世態炎涼,也不要怪周圍的人是“牆頭草”,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除了真正的朋友之外,免費的施捨與幫助都是一種奢望,而在社會中,真正的朋友永遠只可能有那麼幾個,而不是所有的人。
2013-07-21 22:55:23 年齡大小和處境坎坷與對世態炎涼的感受成正比。雖然年齡越大,處境越坎坷,對世態炎涼感受越深刻;年齡越小,處境越順利,對世態炎涼的感受越膚淺。但是儘早明白社會中的這條道理,不苛責別人,不抱怨,選擇積極地自立自強,對年輕人來說總是件好事。
2013-07-21 22:55:41 也可以這麼說,只會抱怨世態炎涼的人是無能之人。其實人只能怪自己不夠強大和謹慎,才招致了冷遇,錯在自己身上,何必去怪別人。 第六章 朋友間沒有利益,商人間鮮有友誼
2013-07-21 22:56:01 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善於交朋友的人,人生會更加精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與朋友交往有始無終;有的甚至反目成仇、相互暗算。其實,說到底這都是沒有掌握與朋友成功交際的技巧。如果懂得一些朋友相處的人情世故,對於我們的人際關係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距離產生美,靠得太近也是紕漏
2013-07-21 22:59:33 根據社會學家的研究,人與人之間的物理距離代表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大致可以分為4種:公眾距離、社交距離、私人距離和親密距離。 公眾距離是指彼此互不熟識的人之間的距離,比如演講者與臺下的聽眾,教室裡的老師與學生,舞臺上的演員與觀眾。 社交距離指的是舉辦常規社會活動時,如辦公、開會等比較適宜的距離。比如在小型招待會上,隔幾步遠與沒有過多交往的人打招呼或簡單寒暄幾句就離開。 私人距離指的是朋友、熟人或親戚之間往來時的距離,正好能相互親切地握手,友好地交談。這是人際間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離,較少有直接的身體接觸。陌生人進入這個距離會讓你感到不舒服,甚至產生警惕。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進入這個空間。
2013-07-21 22:59:48 親密接觸指的是非常近的親密關係,比如戀人、夫妻等,彼此之間可能會肌膚相觸、耳鬢廝磨,以至於相互能感受到對方的體溫和氣息。 人們可以允許關係密切的人進入親密接觸的距離之中。在同性別的人之間,往往只限於貼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識而隨和,可以不拘小節、無話不談。在異性之間,只限於夫妻和戀人。 因此,在人際交往中,一個不屬於這個親密距離圈子內的人隨意闖入這一空間,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禮貌的,會引起對方的反感,也會自討沒趣。 關係僵持時,要主動低頭認錯
2013-07-21 23:01:53 關係僵持時,要主動低頭認錯 親戚朋友要多走動,關係才更好
2013-07-21 23:02:04 親戚朋友要多走動,關係才更好
2013-07-21 23:02:21 與人結交很容易,但要維護好這份交情卻不簡單。現代人生活忙碌,沒有時間進行過多的應酬,日子一長,許多原本牢靠的關係就會變得鬆懈,朋友之間逐漸變得淡漠。這是很可惜的。我們要懂得珍惜人與人之間寶貴的緣分,即使再忙,也別忘了溝通感情。否則,“臨時抱佛腳”,關鍵時刻找人幫忙不免會後悔。 適度請朋友幫忙,活絡彼此的感情
2013-07-21 23:02:29 適度請朋友幫忙,活絡彼此的感情 2013-07-21 23:02:42 處世高明的人,懂得讓朋友幫一些小忙,來加強彼此之間的關係。但是智者不會過於頻繁地使用這種手段,同時,也不會讓朋友做超出他們能力範圍的事情。因此,運用“請朋友幫忙”這一小手段來聯絡彼此之間的感情要把握適度的原則,絕對不可濫用,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要注意朋友之間的“對等”交流
2013-07-21 23:03:49 無論如何,都要讓自己的某一特殊資源觸動對方。不論是與之共患難,還是尊重與理解,你都要時刻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首先,要想方設法提高自己。無論是學歷、成就、氣質,還是自己的等級和品位,都是應該提高的特殊資源,這樣才可能讓朋友關係更長久。 其次,不要看不起境況不好的朋友,如果你把對方貶值,那麼你一定會犯錯誤,這樣不僅會失去朋友,還會失去特殊的稀缺資源,這對於你的交際圈發展是不利的。 最後,提醒所有在塵世中打拼的人,不要放棄努力,應努力提升自己,以免掉隊之後,原來的朋友遠離你。 就算是好朋友,也忌摻和對方的家事
2013-07-21 23:04:12 因此,如果不想讓朋友討厭你,就少摻和對方的家事。就算朋友請你提什麼建議,也不要亂開口,能夠避免就儘量避免。如果你發現了朋友家裡的某些秘密,也不要隨便亂說。有些事情,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爛在肚子裡,這樣最好。 和朋友互換交際圈子
2013-07-21 23:04:41 圈子決定了你人生舞臺的大小,決定了你可以達到的高度和你一生中機遇的次數。說得更誇張一點,你圈子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你的一生。
2013-07-21 23:05:58 現實社會中的你,不可能僅靠自己的力量去跑人生的全程。生存和發展,必須學會與人合作,互通有無,互換資源。在人生的長跑中,和更多的朋友結伴同行,不是更輕鬆、更有趣嗎? 即使意見與上司相左,也要配合工作
2013-07-21 23:10:17 即使意見與上司相左,也要配合工作
2013-07-21 23:13:42 ,即便他的行動有利於公司,但由於他破壞了管理上的倫理守則,這樣的人怎麼可能留下來呢?
2013-07-21 23:13:56 在一個團體裡,你可以發表跟上司相反的意見,只是在發表前你要先要想想那上司有沒有接受指摘的雅量。當然,你也可以找個只有上司和你在的機會,用試探的語氣提建議。沒有別人在場,不傷他的面子,他比較容易接受。但不管上司是否接受你的意見,你都要記住,即使意見與上司相左,也要配合工作。 慎用關係並注意其影響。
2013-07-21 23:25:56 如果你明明有夠硬的關係,卻完全不說出來,而全靠自己的實力進入一家公司。然後再找一個適當的時機,讓上司知道你跟有關人士的關係,那麼上司必定先是一驚,接著暗自佩服你:這個年輕人了不得,有關係不用,全憑自己的本事,好樣的。 憑著自己的本事進了公司,為什麼還要將自己的關係透露給上司?因為如果你一直隱藏自己的關係,而當有一天,上司知道你的特殊關係之後,則會對你心生猜忌:這小子藏得夠深的,這是要幹什麼呢?進入公司之後,如果把自己的特殊關係透露出來,可以讓大家心裡有所準備,而不至於發生一些令人難堪的事情。 別越俎代庖,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2013-07-22 01:28:58 《論語》有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是自己職責之內的事情,不要亂來。有些工作你可以做,有些工作必須由上司做。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位子,即便你能力出眾,也不能得意忘形,把手伸到人家的地盤上。 得意不要忘形,做人不要忘本
2013-07-22 01:34:13 不要說領導會不高興,即便是同級的同事,面對這樣一副搶別人風頭的模樣,表現出“我比你內行”的氣勢,心裡也會很不高興的。
2013-07-22 01:34:49 做人不能得意忘形,在職場中,當你取得豐碩的果實時,永遠不要忘記,是誰給了你施展才華的舞臺,這樣才能獲得長遠的發展。 別為一些掌聲錯估真正的形勢
2013-07-22 21:30:02 當別人對你鼓掌和奉承時,千萬不可樂昏了頭。你要先弄清楚,自己之所以得到這些掌聲和奉承,不只是因為自己的能力和本事,更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所處的位置。當你從那個位置上走下來時,那些掌聲和奉承也許就不再屬於你。所以不要因為掌聲,錯估了真正的形勢。特別是想要跳槽或自立門戶的人,更要冷靜一下,這樣才不會出昏招,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耽誤自己的前程。 每個人都有所長,欣賞同事的閃光點
2013-07-22 21:30:32 每個人都有所長,欣賞同事的閃光點 批評,對事不對人
2013-07-22 21:31:08 批評的時候,不要對下屬的個人尊嚴指手畫腳。事情歸事情,人品歸人品,這是兩碼事,不要鬍子眉毛一把抓。說事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千萬別讓負面情緒控制了自己。不然,不但批評沒有效果,還會惹來仇恨。 批評最好能單獨進行,如果在公共場合批評,那就太傷你下屬的感情了,這樣做的結果是讓你的下屬成為你的刺兒頭。如果能單獨進行,即使其他人知道,你的下屬也會好過點兒。 批評的藝術就在於批而不傷,既點中問題的癥結,又照顧到下屬的情面。這樣,批評就能產生你理想的效果了。 花花轎,人抬人
2013-07-22 21:31:30 “花花轎,人抬人”的意思就是:在社會中,你要懂得相互幫助、相互支援。話說得更“俗”一點,就是和別人交往要互相捧場、互相恭維。這話的道理淺顯易懂,還是頗值得玩味的。 和他人主動接觸,別等著他人來找你
2013-07-22 21:32:35 到了一個新環境裡,要主動去適應,不要等環境來適應你。主動去接觸他人,問別人一些問題,瞭解一些情況,可以讓你更快地融入新環境。如果你不願意主動去接觸別人,那麼你做事的時候就會變得很被動。
2013-07-25 23:16:28 不能主動去接觸他人,人脈關係必定不廣,人生路程也不會走得太順遂,唯有懷著主動之心,你才能廣交天下的朋友。 熱心面對他人的好意,不要潑冷水。
2013-07-25 23:21:20 當別人無私奉獻做好事的時候,不要譏諷、嘲笑、說風涼話,說一句認同、讚美、鼓勵的話,並不費什麼力氣;當別人對我們表示熱情的時候,不要反應冷淡和漠視,應該積極地作出迴應,讓對方得到被尊重的感覺。
2013-07-25 23:22:34 別人對你示好,表示熱情和歡喜時,你愉快地接受就好,並記住他的好,有機會再報答他,這樣,人際關係才會有良性迴圈和互動。 對方不接受你的好意,就彆強加於人
2013-07-25 23:25:28 對方不接受你的好意,就彆強加於人
2013-07-25 23:27:58 強加於人的好意,不會讓人感到愉快,而會讓人覺得有負擔。你可以向人表示好意,如果對方不能接受,就不要強加於人,以免鬧得不可開交,傷了彼此的和氣。 打電話時要注意,別惹出禍事
2013-07-25 23:31:05 最好的辦法是,聽到對方無意間說自己的壞話,就立刻把電話掛上,反正對方還不知道是你,更不知道你在無意間聽到了對方的話。於是你對對方有了戒心,以後就可以防著對方,而他渾然不覺
2013-07-25 23:32:38 所以你最好這樣說:“××正好在我這裡。”如果對方想和旁邊的人說話,自然會請你轉過去;如果對方不想多說,則只講一句“請代我向他致意”,也就不會失禮了。 即使拒絕了禮物,也無法拒絕人情
2013-07-25 23:51:41 即使拒絕了禮物,也無法拒絕人情 禮尚往來是維持人際關係的原則
2013-07-25 23:56:20 即便是現在,社會的主流也是崇尚禮尚往來的。秉承禮尚往來的交際法則的人,就會得到人們的認可;相反,不懂得禮尚往來者,則會受到人們的輕視。
2013-07-25 23:58:10 做人要知道好歹,別人對我們好,我們也應該對別人好。做人要知道世情,只有我們對別人好,別人才可能會對我們好。禮尚往來的道理,其實就是要告訴我們,在人世間行走,為人處世最基本的法則和規矩。 你可以愛一個人,但別指望能駕馭對方
2013-07-26 00:15:35 一個人可以被愛,但不可以被駕馭。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潛意識中是討厭被控制和被駕馭的。即使有時附和別人,也都是不得已而為之。 多肯定家裡的老人,多與他們進行交流
2013-07-26 00:17:42 多肯定家裡的老人,多與他們進行交流
2013-07-26 00:19:35 如果可能的話,你可以按照以下的方法來做: 第一,從長輩過去光榮的歷史談起。例如,長輩過去得到的榮譽,長輩最喜愛的紀念品,長輩最清楚的歷史事件等。 第二,從長輩感觸最深的話題談起。例如,長輩的經歷和今昔對比,長輩過去唱過的歌,長輩的日記或他們讀過的書等。 第三,從長輩最關心的問題談起。例如,長輩的衣食住行,長輩的保健及體育活動等。 第四,從長輩最尊敬和最關心的人談起。例如,長輩尊敬的愛國英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的老上級,他們的老師等。
2013-07-26 00:20:05 作為晚輩,完全可以採用柔和、輕鬆的交流方式和老人聊天:可以“嗯”“啊”地答應著,腦子裡想著自己的事情,但不能忽略對老人話語的迴應。當然,這樣做的前提就是你已經知道老人下面要說的舊事是什麼,這樣才能保證你在任何時候都完全可以隨時接上話茬兒,免得讓老人覺得你是在敷衍他。
我不是答案的創造者,我只是個搬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