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色山娃子
-
2 # 河源紫金養蜂人
首先,作為一個有養蜂幾十年經驗的養蜂人,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我認為這個問題是沒有統一的答案的,我們國家幅員遼闊,全國各地都有養蜂人,而南方與北方的氣溫差異特別大,就很難形成一種統一的飼養管理模式,大多數的養蜂人都是根據當地氣候和環境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同時養蜂人的技術基本上都是要麼跟師傅學的,要麼就是家傳的。沒有形成系統的管理模式。
我只能是作為一個南方養蜂人,經過幾十年的養蜂經驗淺談一下自己所瞭解的一些養蜂知識。
蜜蜂的產卵期是在春季,停卵期是冬季,那麼春季就是發展和分蜂的最佳時間段。在我們南方由於夏天天氣炎熱,蜜蜂基本上會停止產卵,到秋季又恢復產卵這樣一個過程,具體北方氣候是怎麼樣的那就不是特別清楚了。
一到春季萬物復甦,氣候變暖,蜂王開始大量產卵,新的蜂群會逐漸替換老的蜂群,一般在兩個禮拜時間就會形成新的蜂群達到實力強悍的採蜜功能。南方氣候相對比北方暖和,但是還是要注意給蜂箱進行簡單保暖,以達到蜂王最佳產卵效果。
在我們南方廣東一帶陽春三月是荔枝花開的最佳時機,當新的蜂群形成戰鬥力的時候就可以大量採集荔枝蜜了,廣東的荔枝樹是非常多的,並且都是成片的山林,一眼望去都是荔枝花,蜂農主要的精力就是搖蜂蜜,一般一個蜂箱兩三天就可以搖一次蜜,一次可以搖3-5斤蜂蜜,在採集蜂蜜的時候跟天氣有很大的關係,最好是Sunny明媚天氣好,這樣產量高同時蜂蜜質量好!一般荔枝花開根據品種的不同花季會有一個多月時間,而當荔枝蜜採完之後剛好龍眼花又開始了,所以在春季到夏季這個時間段產的基本上就是荔枝蜜和龍眼蜜了!這個時間段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飼養技術,一般不會出現什麼問題,就是要防止果農給果樹打農藥就可以了!
到了夏季南方的蜂農基本上就不趕花季了,會把蜂箱放在有樹或者有野外花的地方,讓蜜蜂自己去找各種花采蜜,我們叫這種蜂蜜叫百花蜜。而在管理上主要是防曬和防高溫,這種炎熱的氣候會給蜂王造成很大的生理壓力,基本上蜂王都會停止產卵,需要防護的就是蜂箱不能爆嗮注意防暑就可以了!同時要注意蜜蜂的敵害,不要讓其他的昆蟲把佔領蜂巢,對蜜蜂進行傷害。
秋天的話是蜜蜂是不採蜜的,偶爾採到雜花蜜也是提供自身消化,不足以達到採集蜂蜜出售。也是一個相對蕭條的季節,這個時間段能夠保證蜜蜂能夠自供自足就非常不錯了。在管理上沒有特別的地方!
到了冬季在南方一帶蜜蜂主要是採集的冬蜜主要是八葉五加蜜、野桂花蜜、枇杷蜜,這幾種蜂蜜質量都相當好,都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南方一帶是非常認可冬蜜的,雖然產量不高,但是它的價格都是比較高的,並且會出現要提前預定才有可能買到。
作為一個農民,一個世世代代養蜂的農民,沒有太多文化,所有的養蜂技術都是父輩傳授下來的,要整理的非常清晰是非常難的,學習都是口口相傳的。如有詞不達意的地方還望行內人士多多指教。
-
3 # 朝耕暮耘
一、春季
一、加強保溫,快速的繁殖蜂群,防止蜂蟎對蜂群的侵襲。加強保溫,一般都是要保證蜂箱內的溫度,在34度左右才能保證蜂王產生產卵以後的幼蟲,正常發育,保證保留優先的優良的蜂王。最起碼要保證蜂群達到四脾蜂以上,這樣是最有利於蜂群的快速繁殖的,蜂群要使蜂多於脾,多餘的空脾應該抽走,適當的縮小在巢門附近。Sunny明媚的時候要及時的開啟蜂箱進行晾曬,同時呢也要觀察蜂群內的情況,將一些存在的問題及時處理的,比如說是否缺水,是否缺蜜缺食物,同時呢,是否有老鼠的危害,這個時候都要仔細的開箱檢查進行排查。同時在春季早些時候還要無封蓋子脾時要防止蜂蟎現象的發生。
早春時節,蜜源植物就開花了,充分利用這段時間讓蜂王產卵,如果外界的蜜源植物不充足的情況下需要人工飼餵花粉在附近缺少水源時應該人工補喂水分。春寒也是整個蜂群發展變化當中最關鍵的環節,也是蜂群繁殖最快的時期,蜂王產卵的數量也會增多,及時新增優良空脾供蜂王產卵。
二、夏季
夏季在北方飼養蜜蜂的時候,一般主要的蜜源植物都會開花,因此是蜜蜂生產的高峰期,這段時間最主要的任務是要培育蜜蜂蜂群的強權,同時呢要透過人工分蜂做好蜂群的管理,也要做好流蜜期蜂群的管理。這段時間要主要培育優良的蜂王,使蜂王能夠維持大群提高蜂群的抗病能力。蜂王最好是一年一換,使用兩年以後要及時淘汰。這段時間應該加速蜂群的繁殖,進行獎勵性的飼餵,透過人工補育飼料蜜水兒,一直要持續到主要流蜜期前一個月左右。人工分蜂是主要的蜂群擴大技術,它時間點最好是在流蜜期前40天到50天的時候就開始培育蜂王,如果蜂群出現了老的蜂王,應該及時的更換老的蜂王也可以留部分儲備蜂王。及時利用新蜂群多造脾,根據分群的強弱,要及時新增巢儲框。
三、秋季
主要是秋寒以及越冬培育大量適齡的越冬蜂,同時要準備好越冬的飼料,在準備的過程當中及時的,防治蜜蜂蜂群的蜂蟎現象,做好培育強壯!蜂群安全越冬,做好準備也為明年早春快速的繁殖做好基礎,因此秋季蜜蜂的管理將也十分重要。越冬蜂的培育一般是從每年的8月下旬開始,這段時期蜂群當中供風的數量質量好壞對能否安全越冬以及明年早春能否快速的繁殖都有密切的關係。進入秋天以後呢,要留足蜂群繁殖必備的飼料,過度的進行人工取蜜,如果到9月份還在缺飼料的情況下呢,要進行人工飼餵促使蜂王產卵。秋季這段時間蜜源植物是十分缺少的,因此蜂群的群勢是在往下走的,要重點防治蜜蜂蜂群的病害,提高蜜蜂的抗病性。
秋季越冬飼料的質量和數量儲備也十分重要,越早喂越好,越多飼料喂喂完以後呢,應該在每年的10月中旬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在Sunny充足的晴天,我們要開啟蜂箱進行檢查,對蜂、脾不相稱的進行調整,飼料不夠的進行補足,同時呢要對蜂箱遮蓋草簾兒,減少蜂群晝夜溫差,防止工蜂活動減少蜂群的消耗,逐漸為越冬做好前期準備。同時秋季也要嚴防盜蜂的現象發生,由於秋季蜜源植物很少,最容易引起盜蜂這種現象。蜂蜜一旦被盜那麼它就會使蜂群變弱。巢內的存蜜,就會被盜空以後工蜂會大量死亡,嚴重時蜂王也會被咬死,所以在秋季蜜源缺乏時要提前安裝防盜的巢門。
四、冬季
冬季一般是在11月底12月初的時候,選擇向陽背風安靜的地方,讓蜂群進行平穩過冬。可以採取兩個分群一組進行包裝,這樣最有利於保溫,同時呢也是為了防止春季蜂群偏集中的現象。包裹的時候,最好是用草簾兒將整個方向都歸多蓋住圍住,用秸稈圍成一圈。蜂箱底部也要墊上相應的秸稈保溫物、草簾,這樣可以減少晝夜溫差,讓蜂群能夠安靜的過冬。不是冬天也要,在溫暖的晴天觀察檢查蜂箱,要判斷蜂群內越冬的情況,一般剛開始運動的時候,蜂巢內是比較安靜的檢查聲音,如果很大的時候呢,蜜蜂就會受驚,出現不安的情況,因此這個時候要千萬注意聲音不要太大,如果蜂巢內聲音變大說明蜂群一般是受冷並且缺少飼料,這個時候要進人工的補喂一下。
希望對您能有幫助,我們致力於服務三農領域,請多多關注!
-
4 # 不會放棄的小草
1、場地選擇:場地周圍2.5公里的半徑範圍內應具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輔助蜜粉源,而且主輔蜜粉源應搭配適宜;
2、場地宜選擇在南向的近山坡地,Sunny充足,背有高山為屏,上有自然遮蔭,夏季通南風,冬季阻北風,且土質肥沃,蜜源植物生長旺盛,花期長,水量充足,交通較便利。
3、蜂群的選購:購買時間北方宜在4~5月份,此時正當蜂群繁殖期,挑選比較穩定,且外界環境好,飼養易成功。
4、注意蜂場衛生,蜂蟎喜歡藏在爛草敗葉中,病菌病毒在汙穢的環境容易滋生,這是常識。我們的蜂具,蜂場要定期消毒,當別人的蜂場發病時,及時消毒,及早預防。
5、蜂群的排列:依場地大小、養蜂多少和季節情況而定;單箱排列,雙箱排列、交錯排列、三箱排列。
6、挑選蜂群的方法:在巢門口觀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奮,採集蜂帶花粉比例較多的,一般是有生氣的好群。然後開箱檢查,如工蜂安靜不驚慌,說明性情溫順
-
5 # 雲南蜂哥
春天、注意蜂群保溫、檢視巢的蜜粉情況、少量補喂糖水、可以加快春繁、蜂王產仔、外面有花釆蜜、停止補喂、夏天、防巢蟲、蜂群注意防曬、喂水、大蜂群多釆蜜、秋季、注意換王、分群、加大繁殖、冬季、注意、保溫、防山老鼠、防蟲、看群裡的蜂量、蜜留存量、蜜少三指、在天晴的晚上補喂、汽溫度低不可以補喂!等…
-
6 # 老周說三農
養蜜蜂一年四季在管理上要注意些什麼?
養蜂是一個甜蜜的事業,投資比養牛、豬等畜禽要少一次投入,長期收入,只需要購買蜂群和養蜂裝置,就可以立即見效,當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資並且取得豐厚的收益。不需要為蜜蜂提供食物,小蜜蜂會自己採集、貯藏和食用,僅在冬季補充少量食物。在果園附帶養蜜蜂還能夠提高水果的產量。小蜜蜂養殖的經濟效益非常高。
關鍵詞:蜜蜂 養殖 管理
養蜜蜂一年四季在管理上要注意些什麼?
春季管理要注意的事項早春時期,蜂群群勢很小,一般3—8框左右。天氣轉暖,蜂群開始繁殖,蜂王在蜂巢中央產一些卵,這些卵需要20天左右成為工蜂,第一批工蜂出房後,蜂群群勢逐漸上升,再經過一個月,蜂群群勢急速增大2—3倍,到春末夏初,蜂群群勢達到頂峰。
1、早春保溫和防病治蟎,在早春加強保溫,對蜂群進行全面檢查,瞭解蜜、蜂、脾和病蟲害等情況,並且採取解決措施。育蟲前治一次蜜蟎,在飼料中加入抗菌素藥物,效果比較好。
2、飼餵粉蜜,春季外界有蜜源,但是陰雨期間和氣溫低的時候,要餵給蜜蜂蜜和花粉。每框蜂要有0.5公斤的貯蜜,有100—150克花粉,沒有蜜蜂和花粉,可以用白砂糖或者果葡萄糖漿及花粉代用品餵給,並補充喂水。
3、擴大產卵面積和擴大蜂巢,當蜂王產卵達到一定量後,要將中央的巢脾牌調換成優質空牌,提高培育幼蟲的效率。如果新蜜多,佔用了育蟲空間,要搖取蜂蜜。當蜂數擴大後,可以加空脾,蜜源好時可以加礎造脾。
4、及時培育新蜂王,適時分蜂。
夏季管理要注意的事項1、遮蔭通風,夏天溫度高、溼度高。防暑降溫是夏季蜂群管理的重點工作,具體辦法是在蜂箱上搭涼棚來遮陰防曬,若氣溫較高時可在蜂場上灑水來降低溫度,極端高溫天氣還可在蜂箱內放些冰袋,此外蜂箱要放置在樹蔭下或者房簷下,如果沒有這種環境,就要搭涼棚。蜂路可以調整為12米寬,巢門開大甚至將巢門擴大到1.5釐米高和蜂箱前面同等寬。用覆布的蜂群要更換成鐵紗內蓋。
2、飼餵水,如果蜂場附近沒有水源,要設定飲水裝置,如用細管從水桶裡虹吸出水滴入淺盤內,盤內放紗布或者漂浮物以利蜜蜂採集,防止淹死,水中可以加入1%的食鹽。
3、防害,夏季是蜜蜂的天敵活躍的時期,所以要做好防害準備。要防胡蜂、癩蛤蟆、蜂蟎的危害,可以用支架之類的將蜂箱墊高距離地面30—40釐米。同時要注意覆布不要太厚,要能遮光透氣,對於巢門要注意設定網格片,避免蜜蜂天敵入侵蜂群,還要避免Sunny直射。必要時要治蟎一次或者用掛藥條方法治到難以見蟎的程度,同時因巢門加大,也要防止盜蜂發生。夏季一般不育蜂王,但是巢內往往又出現部分雄蜂,可削除雄蜂蛹和殺死已經出房的雄蜂,減少飼料消耗。
4、奪取烏桕蜜,夏季是烏桕開花期,可以生產比較多的蜜,要在春季把蜂群培育強大,夏季烏桕期才能獲得豐收。
秋季管理要注意的事項秋天季是全年生產的基礎,秋季蜂群的飼養管理得好,第二年的豐收就有了實力保證。秋季以繁殖蜜蜂採集越冬飼料為主,兼顧採收蜂蜜蜂王漿等產品。
秋季沒有很大的蜜源,但是荊條、向日葵、南瓜、蕎麥都是不錯的蜜源植物,如果場地選擇好,不但能夠採足越冬飼料,還可以採收蜂蜜。
秋季氣溫逐漸變涼,適當保溫秋季日夜溫差很大,為避免夜間溫度過低,影響產卵,可在副蓋上和巢箱底加保溫物,箱蓋上面最好蓋上枯草,早晚應把巢門適當縮小,中午放大,以調節巢溫。在越冬前40—50天開始繁殖最後一批越冬群。每天晚上用1公斤白糖對2公斤水的糖漿或者1公斤蜂蜜對1公斤水的蜜水喂蜂,每次喂0.2公斤左右。如果巢內已有全蜜脾,可以在中央加空牌,把全蜜脾提出儲存越冬期用。在這個時期要使蜂脾相稱,適當保溫。如果外界蜜源豐富,不需要飼餵,但是要防止蜜壓子脾,適當加空脾讓蜂王產卵。如果蜂王質量不好,也要及時培育新蜂王,在培育越冬蜂之前用產卵的新蜂王更換舊蜂王。繁殖越冬蜂期間可以停止產蜂王漿,儲存蜂群實力。12月初可以用治蟎藥物治療一次蟎。對蜂群作一次全面檢查,群勢仍然小的蜂群要合併或者組成雙王群,缺蜜的要用全蜜脾補給,或者用1:1的糖漿在短期內喂足,使每脾蜂達到1.5公斤的越冬飼料。
秋季容易有胡蜂危害蜂群,內部也常常出現歐洲幼蟲病和美洲幼蟲腐臭病,要注意預防和治療。停止繁殖蜂后要拆除包裝一段時間,避免工蜂大量外出消耗體力,只有在外界氣溫低於8℃後開始越冬保溫。
越冬期管理要注意的事項越冬前要把蜂群培養成較強群勢,有年輕健壯的蜂王,工蜂絕大部分是幼蜂,有足夠的越冬飼料。要保證每脾蜂有。5公斤以上的越冬飼料。越冬前斷子後治蟎使蜂群在越冬期沒有寄生蟲危害,
越冬前期,氣溫在14℃左右,工蜂仍然有外出的表現,要將蜂巢排列成兩邊有大蜜脾,中央也有一張大蜜脾的模式。巢脾之間的蜂路可以擴大到20釐米,便於工蜂密集和結團。越冬期因為沒有幼蟲,蜂群內的溫度為中央14℃、邊緣6—10℃就可以了。當外界氣溫降低到10℃以下,才能對蜂群施加保溫。
保溫先從箱內兩側開始,蜂群在中央,兩側用木隔板做蜂巢邊緣,木隔板與蜂箱側壁的空處用稻草填滿。上面用覆布作蜂巢的頂,如果外界氣溫在8℃以下,可以在覆布上加蓋草墊、紙或者棉絮和毛毯等保溫物。外界溫度降低到6℃以下後,可以在蜂箱四周和箱底蓋加草簾包裝保溫,夜間用塑膠薄膜覆蓋好些,白天可以揭開塑膠薄膜。
越冬時期儘量避免打擾蜂群,只有在外界氣溫升高,蜜蜂外出活動的中午,才可以開箱檢查蜂群情況,並將缺飼料或者中央滿意蜜脾的蜂群補充蜜脾。
總結,南方與北方的氣溫差異非常大,養蜂人要根據當地氣候和環境進行管理。在實踐中摸索探討。
-
7 # 霞浦蔡哥
答:隨著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和花期的變化。蜜蜂的管理也要相應隨著變化。現在我來回答養蜜蜂一年四季在管理上要注意什麼?
一、春季蜜蜂的管理。春季蜜蜂是處於繁殖期,冬天的過去,蜜蜂春季在暖和的早晨時間會飛出來,朝著蜂箱和蜂場上空繞飛。這時我們就要觀察蜜蜂飛翔的情況。在觀察中如果發現不正常現象,那麼要記住他們的蜂箱,等到大規模的飛行結束,回到蜂箱後立即檢查不正常的情況,尋找病情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補救。如果發現蜂箱裡沒有蜂王的和劣質蜂王的要迅速合併。並要及時檢查蜂箱裡面的情況,順利過冬的蜜蜂,箱底死蜂不多。如果發現堆積很多死蜂的箱子,要快速檢查是否有傳染病並查明傳染病來源,及時處理。蜂王開始產卵時正是初春,天然花粉少,這時要給蜂王飼餵購買的花粉,更有利於蜂王產卵。蜂群多密時要人工育王,及時將蜂群分箱。
二、夏季蜜蜂的管理。由於氣溫的升高,這個期為度夏期。這時應將蜂箱移到樹下或者屋簷下,或搭個涼棚。要把通氣窗和大門開啟。更利於蜂群降溫。多給蜜蜂喂水和箱外灑水。要選擇傍晚開箱檢查,及時改善箱內條件。夏季還要防止天敵的危害,及時清除害蟲。
三、秋季蜜蜂管理。當進入深秋時,百花大部分開始凋落,蜜蜂的採蜜工作在這個時候也較為空閒。這時要防範蜂王衰老、蜂群過大,應採取加脾擴巢式控制分蜂。秋天外面花粉太少,要提前及時補充足夠的蜂食。秋季蜂蟎寄生率相對上升,此時要徹底防治蜂蟎,否則蜂群越冬不安全,治蟎可在培育越冬蜂前進行。
四、冬季蜜蜂管理。冬季是蜜蜂越冬的時候,它們通常很少出來採蜜。天冷時蜜蜂會通大量的攝食來提高休溫來禦寒。這時應當給箱內留蜜,並定期用蜜粉進行飼餵。冬季氣溫較低,晝夜溫差大,越冬的蜂箱要選擇地高、避風、乾燥、安靜,的樹下襬放。還要在蓋子上加保溫物,讓其安全過冬。 所以冬季要做好保溫措施極為重要。
-
8 # 愛吃肉的小華姐
養蜂是鄔陽鄉(我所在的家鄉)裡的一項甜蜜事業,可以生產出大量的蜂蜜,透過銷售蜂蜜農戶能獲得一定的收入。更為重要的是,在蜜蜂採花授粉後,可以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蜜蜂和人一樣是活體動物,一年四季都得管理好,所以今天咱們就來說說這蜜蜂一年四季管理需要注意的地方。
春季的管理。春季可以說是蜜蜂繁殖的重要季節,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加速群勢的恢復和發展,使得其能夠充分利用主要蜜源。在這個階段要注意保溫防寒,特別是倒春寒的襲擊。管理的第二項是要獎勵飼餵蜂群,也就是說在天氣不好的情況下,根據蜂群的強弱進行喂糖和水,糖最好是陳蜜或者一比一的糖水。春管第三點是防止病害。春季在蜂王產卵之後,幼蟲封蓋前,要注意蜂蟎防治工作,因為此時治蜂蟎能夠起到比較徹底的效果。
越夏期的蜂群管理則應該注重保持蜂群的有生力量,為其秋季繁殖做好準備。在每年的六到八月份,大部分植物都已經沒有了蜜粉源且天氣較為炎熱,致使蜂王的產卵數量減少,甚至停產。這樣會造成蜂群群勢急劇下降,同時胡蜂等敵害也轉入了集中危害的時期,所以夏季被稱為養蜂的困難時期。在這一時期要做到三點:一是進行遮陰,以降低蜜蜂生存環境下的溫度;二是增溼,可以在中午氣溫較高時朝蜂桶周邊灑水增溼;三是減少蜂群檢查的次數,儘量減少動蜂桶的次數;四是防止病蟲害,主要是防治胡峰和巢蟲,還得注意預防盜蜂和飛逃現象的發生。
秋季管理的主要任務是:抓緊繁殖、壯大群勢。為採收秋蜜做準備。此季節的管理需要注意兩點:一是適時、適量取蜜,取蜜的時間在白露之後最為合適;二是開始準備越冬飼料,充足的飼料是蜜蜂安全過冬的重要條件,因此在最後一個流蜜期,取蜜時一定要留足飼料;第三點是培養越冬蜂群,也就是說在最後一個流蜜期,有玉羽化出來的、經過排洩飛行但沒有參與採集和哺育活動的蜂,就是最後一個適齡蜂。這些蜜蜂既保持著生理青春,又可以忍受長期困居巢內的生活;四是防治幼蟲病和孢子蟲病的防治,可以加喂磺胺類、抗生素類藥物。
冬季管理的重點就是保證蜂群安全越冬。第一是調節好溫度和溼度,相對溼度維持在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之間,溫度則要在三度以上;二是保持黑暗和安靜的環境,儘量減少刺激蜂群次數;三是冬季主要敵害是鼠類,要做好相應的防患工作。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蜜蜂的養殖要充分了解其生活習性,尊重其生長髮育的規律,同時還得注重環境的保護。有了優良的環境、充足的蜜源,再加上科學的飼養管理,蜂群就會強,蜜產量也會高,蜂農當然就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
9 # 蜂博士
一、立春
立春時節,平均氣溫在10℃以下,晝夜溫差大,蜂路應保持在6~8mm,同時保持蜂多於脾。少量油菜於此時開花,一般群勢(4脾以下)的蜂王開始產卵,強群(4脾以上包括4脾)冬天斷子以後產的頭一批子封蓋或新蜂出房。這時候外界雖有少量植物開花,但氣溫低導致植物花蜜、花粉少或沒有蜜粉。一段時間內要利用白天氣溫8℃以上的晴天對蜂群飼餵花粉或蜂糧和糖漿(最好是蜂蜜)。糖漿裡可以加預防中囊病的藥物,也可噴灑防治中囊病的消毒藥水並淘汰陳舊巢脾。
二、雨水
到了雨水時節,平均氣溫有時10℃以上,但常常發生倒春寒,晝夜溫差仍大,蜂路還應保持在6~8mm,做到蜂多於脾或蜂脾相稱。這時開花植物增多,油菜等蜜粉源植物開花面積增大,隨著子脾增大,巢內會變得潮溼(俗稱來汗了),水汽會從巢門、箱蓋縫隙處流出。這段時間要利用晴天翻曬保溫物,加強保溫防止倒春寒,凍傷幼蟲。強群的幼蜂大量出房,蜂群進入新老更替階段,蜜蜂飼餵幼蟲需要消耗大量花粉和蜂蜜,外界粉源豐富,採粉蜂多,但蜂蜜較缺,要及時補喂糖漿(最好是蜂蜜)。第二批子是囊狀幼蟲病的高發期(一般入冬斷子後產的第一批子不易患病),喂糖時要加防治幼蟲病的藥,利用晴天氣溫高時噴灑消毒藥水。只有1脾或不足1脾的蜂群要合併成3~4脾群勢,加強保溫促繁。
三、驚蟄
晴天日平均溫度12℃以上,仍有倒春寒氣候,蜂路維持在8~10mm。油菜進入盛花期,強群進入快速繁殖期並開始造雄脾培育雄蜂。此時選擇抗病力強的蜂群作父群,培養雄蜂,將其餘群內的雄脾割除不留。根據群勢發展狀況,適當加入上年抽出消過毒的半新脾巢框或巢礎框,新加框先放在邊脾,過幾天才放入成年蜂密集的地方。組織採蜜群採集菜花蜜等蜜源也是這段時期的工作之一。根據群勢、氣溫撤除部分或全部保溫物,保持蜂脾相稱,切勿盲目加脾。弱群要繼續保溫,飼餵蜂王,使其儘快度過新老更替期,進入增殖期,強、弱群都要注意防治囊狀幼蟲病,這個時期是囊狀幼蟲病的高發期。
四、春分
氣溫迅速回升,日平均溫度12℃以上,蜂路維持在10~12 mm,撤除所有保溫物,外界蜜粉豐富(少數山區除外),強群開始造王臺。早造的王臺也封蓋準備分蜂,要選擇抗病能力強,造脾快而整齊,產卵多的蜂群作母群,培養新蜂王,以作新老更替和增加蜂群用。抓緊晴好天氣搖取油菜蜜。巢門口安上防逃框,防止蜂群飛逃,已經產生嚴重分蜂熱的蜂群,要因勢利導人工分蜂,特強群連蜂帶脾提出,補充弱群。如已分蜂飛出,要及時收捕另組蜂群。
五、清明
白天氣溫20℃上下,蜂路維持在10~12 mm,保持蜂脾相稱,或蜂略少餘脾。利用培養成功的新蜂王群加框造脾,將無子邊脾調入中間,供蜂王產卵。利用油菜尾花培育下一個蜜源的採集蜂,弱群經過油菜花期繁殖已達到中等或強群,可以適當取蜜。
六、穀雨
日平均氣溫18℃以上,蜂路放寬到12~14 mm,保持蜂脾相稱或蜂略少於脾,外界蜜粉源豐富,敵害少。這段時間培養的蜂王產卵多,成功率高,是培育新王的大好時機,應及時換掉老王用新王群迎接荔枝蜜源的到來。已產生嚴重分蜂熱的10框以上的強群,應及時組成雙王同箱或分成一強一弱群,解除分蜂熱,保持蜜蜂的採集積極性。根據進蜜狀況及時搖蜜,也能解除分蜂熱。
七、立夏
日平均氣溫20℃以上,蜂路繼續放寬到12~18 mm,保持蜂脾相稱或蜂少於脾(每脾上6~7成蜂即可)。荔枝盛花期到來,荔枝流蜜湧而多,清晨天還未亮蜜蜂就傾巢而出採蜜,情景十分壯觀,持續時間達 30分鐘以上,根據進蜜情況及時搖取封蓋蜜。用新分群或其他剛繁殖的弱群中的封蓋子脾不帶蜂加入採蜜群,將採蜜群的卵蟲脾不帶蜂加入弱群,讓採蜜群后備力量足,盡最大努力獲取荔枝蜜的豐收。還沒來得及換王的蜂群,要利用荔枝蜜豐富期間換王。
在不起盜的情況下,荔枝蜜期間開啟所有巢門通風,做好防曬、遮陰、通風、散熱工作。要想發展蜂群,不取蜜,在荔枝蜜期間儘可能的分蜂繁殖,壯大蜂群。荔枝蜜有大、小年份的影響,個別年份雨水多和氣溫不適合荔枝泌蜜會導致蜜源不足,加上此時可能外地轉地來的蜂場增多,這時,容易發生意蜂攻擊中蜂群,搶光中蜂巢中存蜜,攆跑中蜂或咬死中蜂王現象,應加強防範。在巢門口安上能防止意蜂進入的中蜂防逃裝置,盜蜂嚴重的只有轉移蜂群。荔枝蜜期間還可以利用山區和壩區荔枝開花的時間差進行小轉地採蜜,這樣可多取一次蜜,獲得高產。
八、小滿
白天氣溫20~30℃,晝夜溫差減小,蜂路保持在10~14 mm,保持蜂脾相稱或蜂略少於脾。桂圓和玉米盛花期到來,蜂群經採荔枝蜜,成年蜂減少,但封蓋子脾面積大,很快新蜂出房填補上。蜂群空前強大,分蜂熱再次形成,檢查時稍不注意就會漏查王臺,造成分蜂飛逃,這段時間是蜂群飛逃的旺季。因此最少3天要全面查蜂,該分蜂的分蜂,該取蜜的取蜜。由於桂圓花流蜜不如荔枝,玉米只有花粉,取蜜時,應根據氣候和進蜜情況,採用抽取的辦法給蜂群留足越夏飼料,決不能採用將蜜全取光,再用白糖飼餵的方法。要充分利用玉米花粉繁蜂(特別是弱群),並抓緊時間更替老齡蜂王。
九、芒種
日平均氣溫20℃左右,蜂路維持在10~12mm,蜂脾相稱或蜂略少於脾,正值青果、玉米等盛花期,蜂王產卵減少,蜂群增長速度減慢。由於蜜源逐漸減少,蜂群不能再維持強群,應調整群勢,將9脾左右的蜂群連蜂帶脾提出2~3脾合併到交尾群,平均每箱有 6 脾 左右蜂,4~5個子脾就行了,10 框以上的蜂群應分成 2 箱或同箱雙王群,缺蜜的蜂群應喂到至少有3~4個脾的框梁下中間有 3 ~ 5 cm 寬,兩角有封蓋蜜為止,並注意防止囊狀幼蟲病復發。已患病的應加緊治療,準備度夏。
十、夏至
白天氣溫30℃上下,蜂路維持在10~12mm,保持蜂群邊框上有稀疏的蜂即可。此時沒有主要蜜粉源且敵害增多,箱內巢蟲猖狂,要及時噴灑藥物。防止馬蜂、大黃蜂攻擊蜂群,捕殺螞蟻、壁虎等敵害。儘可能地避免蜜蜂中毒。
十一、小暑、大暑
日平均氣溫30℃上下,常有連續35℃以上高溫,蜂路保持10~12mm,脾上只有稀疏蜜蜂。成年蜂在紗蓋、箱壁上結團,夜晚大量蜂在巢門口堆集,蜜粉源稀少,蜂王產卵減少甚至停止產卵。這段時間容易失王,沒有必要儘量少開箱檢查。要防暑降溫,早晚在箱上、地上噴水降溫,喂水(1000 g 水加鹽 1g),要保持巢內溼度。不能將大蓋開啟,只蓋紗蓋,要防止盜蜂,在巢門口安上防逃裝置,防止大黃蜂、糖蛾等敵害鑽入蜂箱。晚上防止蟾蜍在巢門口捕食蜜蜂,遮陰防曬,有條件可小轉地到山區(如福寶、自懷、貴州等)渡夏,努力減少嚴重的“七月蜂,八月空”現象發生。
十二、立秋
白天氣溫30℃左右,常有35℃以上高溫存在,晚上稍涼,蜂路縮小到10~12 mm,蜂群的生物鐘感應到應培養越冬蜂了。成年蜂開始上脾,有的蜂群蜂王開始產卵,但蜜粉源欠缺;有的蜂群經度夏後巢內蜜粉源消耗貽盡,應及時救助飼餵。雖然上午蜜蜂也會採集少量花粉,但滿足不了哺育幼蟲的需要。要及時補喂蜂糧(花粉),防止敵害和中毒的工作不能鬆懈,儘可能培育適齡越冬蜂。
十三、處暑
平均氣溫25℃,35℃以上高溫仍存在,蜂路保持10~12 mm,外界有鹽膚木(五倍子)等蜜粉源陸續開花,蜂王產卵圈擴大,蜂群又一次進入新老更替期。成年蜂減少,就是人們常說的“7 月蜂,8 月空”到來,成年蜂的減少使巢內清除能力下降,造成一年中又一次囊狀幼蟲病的發病高峰,應注意防病治病。這段時間也是馬蜂、大黃蜂猖狂時期,養蜂人要幫助蜂群消滅敵害,確保蜂群安全度過危險期。
十四、白露
氣溫開始下降,平均氣溫20℃上下,蜂路縮至8~ 10 mm,保持蜂脾相稱。外界山花蜜粉源增多,個別地區強群還可取蜜,管理工作以繁殖為主,以不取蜜為好,儘量多貯蜜粉以備越冬所需,適當加框造脾,當年還未換成新王的蜂群應抓緊這段時間培養新王,由於秋季培養新王成功率低,應多培養所需新王。這段時間敵害有所減少,但也不可麻痺大意。
十五、秋分
秋風秋雨漸漸涼,白天氣溫 20℃左右,晝夜溫差增大,蜂路維持在8 ~ 10 mm,保持蜂脾相稱,取出多餘巢脾。暑天停子後的第二批新蜂陸續出房,蜂群進入增殖期,這段時間要預防幼蟲病的發生。在箱內、巢脾、蜂體上、箱外、地面噴灑消毒藥水,飼餵藥物糖漿,缺蜜、缺粉的加緊飼餵,喂到中間的巢脾上有 3 ~ 5 cm 寬的封蓋蜜,2 ~ 3 cm 的粉圈為止,不缺蜜、粉的進行獎勵飼餵,儘快讓蜂群壯大起來。這段時間馬蜂較多,要防止馬蜂攆跑蜂群。
十六、寒露、霜降
日平均氣溫 15℃左右,夜較涼,蜂路 8 ~ 10mm,保持蜂脾相稱或蜂多於脾,外界蜜、粉源減少,容易起盜蜂。最好選氣溫低的時間檢查,喂糖最好是在晚上八點以後。這段時間蜂王產卵逐漸減少,要淘汰陳舊脾。將陳舊脾放在蜂脾最外面,當幼蜂全部出房後再移開 10 ~ 12 cm,然後往脾上有糖的地方噴水讓工蜂將餘糖、粉吃光後取出處理,糖不足的繼續喂糖。噴 1~ 2 次防病藥物,消除巢內病毒和蟎蟲。
十七、立冬
氣溫迅速下降,日平均溫度 12℃上下,蜂路 8 ~ 10mm,保持蜂多於脾。外界枇杷開花,但氣溫低,蜜糖少或沒蜜糖。盜蜂嚴重,要採取防盜措施,以免造成損失,做好越冬準備工作。佈置越冬蜂巢,將半截脾(1/3 或 1/2 的脾)放兩邊,中間放整脾。調整群勢,將越冬安全性小的 1 ~ 2 脾蜂合併成 1 群或組成雙王群,飼料不足的加緊飼餵。
十八、小雪
平均氣溫 12℃左右,保持蜂多於脾,管理工作是放開蜂路到 12 ~ 15 mm。在不起盜的情況下,儘量開啟巢門,不作任何保溫,讓蜂群儘快斷子清脾。必要時,還可囚禁蜂王,沒有特殊情況(如快凍死、餓死),不喂蜜蜂。
十九、大雪
平均氣溫 9 ~ 12℃,蜂路 12 ~ 15 mm,晴天中午後氣13 ~ 15℃,仍有少量蜜蜂出巢活動,強群內還有少量卵和幼蟲,主要工作是保持蜂多於脾,還有卵的囚禁蜂王,強行斷子,減少工蜂保溫,飼餵幼蟲的負擔。儘量少開箱檢查,保障蜂群安定,避免工蜂飛出凍死。
二十、冬至
日平均氣溫 10℃以下,蜂路 6 ~ 8 mm,保持蜂多於脾。在晴好天氣,將邊脾上不能佈滿蜂的脾抖掉蜂后抽出,讓蜂群密集結團,加上蜂路木條和兩側小隔板,在箱內巢框上或紗蓋上 1 ~ 2 層覆布作淺保溫,放出囚禁的蜂王。
二十一、小寒
日平均氣溫 10℃以下,蜂路 6 ~ 8 mm,保持蜂多於脾,在框樑上或紗蓋上 5 ~ 6 層覆布。兩側空隙用稻草紮成束填滿,作強保溫。一般年份只作箱內保溫即可。如遇特冷年份,可作箱外保溫。在 12 月中旬,利用 10℃以上晴天,檢查蜂群結團狀況、存糖多少,靈活掌握處理。灌脾喂糖、粉。促使蜂王開始產卵繁殖。
二十二、大寒
日平均氣溫 8℃左右,蜂路 8 ~ 9 mm,保持蜂多於脾,開始產卵的蜂群加強保溫,補充繁殖所需飼料,沒產卵的促使蜂王產卵。這段時間儘量少開箱檢查,以免巢溫喪失,蜂王丟失,只箱外觀察。晴好天氣飛出的蜂多,飛翔有力,採粉多,說明群強糧足,巢內多子。反之,說明群弱,如無蜂飛出,飛出無力,就要開箱檢查,是否嚴重缺乏飼料或失王,根據具體情況作相應處理。
-
10 # 蜜香世家
養蜜蜂一年四季在管理上要注意的是:根據氣候環境的變化做好抗寒保暖、遮蔭擋雨工作。根據蜜源植蜜的花期流蜜情況,繁蜂情況去添減巢脾,保持蜂脾長年均衡,有利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根據蜜蜂自然繁蜂、分蜂的特性、掌握時間點去抽控好分蜂,或進行人工分蜂和收捕分蜂群。根據當地蜜蜂的天敵(馬蜂)高蜂期發生時,去幫助蜂群捕殺、誘捕、搜捕蜂場附近的馬蜂,有利減少對蜂群的侵害。至於一年裡每季應主要注意的事項如下:
春季:春季是萬物復醒的季節,蜜蜂也是一樣。春天、春花爛漫,氣候回暖,適合蜜蜂快速繁殖。春天蜜源植物開花流蜜量大。這時應注意檢查蜂群,按蜂情增添巢礎。如有大流蜜時、應增寬箱內蜂路。由於春季氣候溼度大,巢脾易發黴,病蟲害(巢蟲)容易發生,在新增巢脾時不要添多,應保持蜂脾相稱,保持不讓有裸露巢脾。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春天氣候冷暖落差比較大,還要做好抗寒保暖工作。在春末時應注意掌握收蜜的時間收割蜂蜜,並留意蜜蜂的分蜂情況。夏季:復季氣候炎熱,有些地方在夏初時有大量蜂蜜收割,這時收蜜時應要注意留下足夠蜂蜜給蜂群度夏時用。做好防曬遮蔭工作,儘量做到不讓Sunny直射蜂箱,根據情況開啟透氣窗。在初夏取蜜時,應儘量退掉老巢脾,利用蜂王喜歡在新脾產卵的特性,換上新巢礎讓蜜蜂建新巢,刺激蜂王大量產卵,保證蜂勢度夏。秋天:秋高氣爽,百花嬌豔。蜜蜂又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繁洐的季節。這時的小草雜花比較多,亦有大宗雜樹花期,氣候更適合蜜蜂的生長繁殖。秋季主要注意養殖強群,控制好分蜂熱。由於秋天是蜜蜂的天敵(馬蜂)最橫行的時候,養蜂人應多到蜂場捕殺、誘捕馬蜂、並可搜捕蜂場附近的馬蜂窩。另外要提醒注意的是:蜂群由於度夏時缺蜜粉糧、蜂王停產或極小產卵,進入初秋時就會產生逃群,在初秋時應細心檢視蜂群,多關心下“小蜜“。秋末是百花蜜收取的最好季節,應掌握好取蜜的時間。冬天:天氣寒冷,蜜蜂開始進入越冬。這時在初冬時、一定要留足蜂糧,做好蜂群保暖工作。由於冬天陰雨天氣多,應檢查蜂箱的防雨情況,要保持蜂箱乾爽,蜂箱口絕不能向著西北方,防止寒冷風直吹入箱內。這是養蜂越冬時主要需要注意的。其實、在中國南方養蜂。冬季還是很適合蜂群繁殖生長的。冬季還有大量蜂群分蜂,也是高產收取蜂蜜的一個季節。冬至前後青梅開花的梅花蜜(帶苦味),冬季長達一個多月的鴨腳木花蜜(初時有點苦味.儲存久了帶有甘爽味)。深山老林裡還有很多雜樹花(如文王一支筆、珍狗檔等)盛開。這時收取的蜂蜜,統稱為冬蜜。在南方的蜜蜂、主要注意的時間大多在春節前後幾天,只要留意天氣預報去採取相應的保暖工作,並補足飼糧。上圖是很少人認識知道的一種蜜粉源植物,它是)一種寄生於高山區上的樹根的植物,每年只有在冬天個多月的時間才會生長,開花時,蜜蜂整天都會圍著採集(是含蜜含粉類)。我們本地俗稱它為“通天臘竹”,植物名稱“文王一支筆。是一種流蜜量較多的寄生植物。 -
11 # 鄉野村歌
春季,雨水多,連續下雨天,要注意蜜蜂缺口糧,夏季要控制好分蜂熱,秋季,防蟲害,巢蟲,天敵馬蜂,冬季,缺蜜,適量餵養,保溫,少於4脾蜂,可以合群,以敏冬天蜂量過少,凍死。
-
12 # 鄉村許小哥
一年之計在於春,剛過東的蜜蜂在春天需要過度的保養才行,才能夠面對剩下的 夏 秋 冬三季。
春季要保暖防溼 保暖東西要曬乾
夏季要通風乾燥 避免分蜂熱
秋季要勤檢查 儘量增強蜂群
冬季要保暖也要通風
-
13 # 使用者怪人養蜂
意蜂防、治好蟎害,中蜂防、治好巢蟲,做好防逃、防跑衛護,基本上就算養好蜂了。
記得剛隨父親學養蜂時,父親就經常告誡我養蜂就得先治好蜂蟎,你不把蜂蟎治下去,蜂蟎就會把你的蜜蜂治下去。養蜜蜂的過程就是和蜂蟎爭奪蜜蜂的過程。
因此,我就把父親的話牢牢地記住了。在我50年的養蜂生涯裡,蜂蟎被我控制得服服貼貼,從來沒有敢危害過我的蜂群,所以,也就從來沒有垮過場。
還有不管中蜂和意蜂,時刻注意飽養,不飢餓蜜蜂,沒有技術也就有技術了。
有位養蜂老前輩曾說過一句話,有蜜就取,無蜜就喂。我認為這是對養蜜蜂的最好總結。
蜜蜂蜜蜂,有蜂才有蜜,有蜜才強蜂。光想蜜蜂的蜜,不給蜜蜂食用需要的蜜,到頭啥也沒有。
說一千道一萬,任憑你怎麼管理,上述事情搞不好全是瞎胡幹。
至於如何治好蜂蟎、巢蟲,做好防逃、防跑措施以及適時的飼餵,該怎樣拿捏時機火候,需要努力學習,認真總結,精心操作,還要看個人造化。很多蜂場就是毀在蟎害上、巢蟲上、無休止的逃跑上和無經濟實力讓蜜蜂飢餓上。
|
回覆列表
從春天開始說起,小編這裡以採春蜜為主。春天正是百花齊放的時候,也正是蜜蜂自然分蜂最多的時候,春天到夏天這段時間,主要就是需要注意蜜蜂有沒有起分蜂熱,這時候檢查蜜蜂需要5到7天就檢查一次。檢查要做到心中有數,比如弱群蜜蜂的,分蜂不了的,或者是新蜂王的,分蜂不了的,就可以久一點再檢查。小編這裡很難養成強群,有的老蜂王兩脾都會鬧分蜂熱,分蜂熱不僅會影響蜂蜜的產量,如果不注意檢查,還會造成蜜蜂分蜂逃跑,那就損失大了。所以這段時間需要特別注意。
度夏,蜜蜂進入度夏後,蜂量會迅速減少,因為此時缺花粉,再加上之前採蜜期的高強度工作,讓蜜蜂的壽命減少,蜂王產卵能力下降,老工蜂損失的速度太快。還有胡蜂的危害,度夏是管理蜜蜂的一個關鍵點,比過冬還可怕,以前每年度夏,小編都會損失一些蜂群。在小編這裡,度夏需要注意胡蜂的危害,要做好防曬工作。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因為度夏蜂量落得快,所以需要換新蜂王度夏,在度夏前,如果蜂量還有4脾的,會將蜜蜂人工分蜂,分成兩三脾的蜂群,如果不分蜂,蜂量也會減少,要換成新蜂王度夏。要把蜂路縮小,因為此時的目的已經不是蜂蜜了。去年小編十幾群蜜蜂新蜂王度夏,沒有損失,雖然這也不足於說明什麼問題。
秋繁,這時候才是人工分蜂的時候,在中秋節那段時間,小編這裡有一個大粉源,白麵杆,白麵杆花粉特別多,特別充足,此時花粉充足,蜂王產卵好,蜜蜂的子脾都很好,達到4脾的蜜蜂,一般都會將其人工,有的養蜂朋友兩三脾都會人工分蜂,這時候的目的是以擴大養殖規模為主。
冬天,因為小編這裡溫度高,蜜蜂還能正常的繁殖,在冬至那會,有粉源,這時候就要利用這個粉源,將蜂王更換掉,為的就是讓蜜蜂迅速發展起來,也為了春天蜜蜂採蜂蜜期,蜂群不起分蜂熱,才不會影響蜂蜜產量。但是也要因蜂種而異,如果蜂種不好的,可以推遲到正月初的時候再進行換蜂王,但是這時候又缺少雄蜂。所以平時要選一些老蜂王留著,為的是雄蜂。老蜂王愛鬧分蜂,可以利用調子脾的辦法,讓老蜂王的蜂群,提前起雄蜂,以達到有雄蜂更換新蜂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