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茗史館
-
2 # 焱峰無涯
太多。南北分裂,南方革命黨對抗北方清廷時期,各省就已經出現軍閥。後來進入北洋時期,又歷經護法戰爭,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四分五裂。再後來國民黨北伐戰爭,此時的軍閥成分是最混亂的,有反清革命黨的軍閥,國民黨新軍閥,北洋軍閥,共產黨,各路人馬魚龍混雜;蔣汪政變清黨,寧漢合流,國共正式決裂,再到最後張學良易幟,國民政府名義統一中華民國,進入新軍閥時期,而後中原大戰,國共內戰,再到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可以這麼說,有戰爭就有軍閥。
軍閥太多太複雜太混亂,各時期力量對比差異很大,排名不好說,只要知道最後一統中國的是誰就行了。消滅割據,結束民國長達37年的軍閥混戰(實際上民國總共就37年),就這一點來講,以朱總司令、毛主席為首的解放軍堪稱千古功績。
-
3 # 磨史作鏡
應該是民國時期吧。民國時期中國實際上從未真正統一過,軍閥割據是常態,其中又以1928年為界,分為兩個時期,第一階段為北洋軍閥時期,第二階段是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這時候的軍閥也被稱為國民黨新軍閥。
1916年6月,北洋軍建立者袁世凱去世,北洋軍閥分解為三大塊: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以馮國璋、曹琨為首的直係軍閥、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他們的勢力範圍基本上佔到大半個中國。
這三派軍閥。先後控制北京政府,而且大致上各自四年左右,一共12年。1916年是皖系軍閥當政,段祺瑞依仗老資格和許多督軍的支援,作為國務總理控制大權,當時的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等大總統成為其傀儡。1920年,由於和直系矛盾越來越突出,直皖戰爭爆發,在直系大帥吳佩孚的指揮下,直系大勝皖系,段祺瑞下野,皖系軍隊或降或散,皖系軍閥結束。
直系在戰勝皖系後,和奉系同掌北京政府,很快又矛盾重重,1922年,第一次直奉大戰直系獲勝,奉系退出關外,直系完全掌握了北京政府。1923年,直系首領曹琨當選大總統,直系勢力鼎盛。1924年,奉系捲土重來,第二次直奉大戰爆發,由於倒戈將軍馮玉祥的再次倒戈,直系失敗,奉系入主京華,並繼續南下,前鋒直達上海。1927年。張作霖就任安國軍政府大元帥,成為北京政府最後一個國家元首。1928年6月,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年底其子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奉系軍閥作為軍閥的歷史結束。不過張學良的東北軍作為一支相對獨立的力量,一直存在到1936年西安事變。
除了直皖奉三大軍閥在,在西南地區還有唐繼堯的滇系軍閥和陸榮廷為首的桂系軍閥等。此外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一直以廣東為根據地反抗北洋政府。
所謂的國民黨新軍閥,主要是馮玉祥的西北軍、李宗仁白崇禧的新桂系、閻錫山的晉綏軍、劉湘的川軍、龍雲的滇軍、王家烈的黔軍、西北的馬家軍、新疆的盛世才、廣東的陳濟棠、湖南的唐生智、何健等。
-
4 # 一枚明粉
民國的軍閥多如牛毛,能問鼎中央政權的就有不少;有一省或兩省的也不少;至於有半個省、一兩府的鎮守使更多。先來寫下爭奪中央政權的。
皖系:最早掌握中央的軍閥,藉著一戰實現實力膨脹。但缺乏穩定地盤,在直皖戰爭失敗後,一蹶不振。
直系:馮國璋、曹錕、吳佩孚,曹錕在保定、吳佩孚在洛陽開府,長江有直系三督,在國民黨北伐前,直系依然是最大的軍閥。
(北洋軍閥主要勢力)
奉系:三次巔峰,問鼎中央政權主要是張作霖時期,先後成立段祺瑞執政府、安國軍政府,尤其是安國軍政府更是奉系的中央政權。
蔣介石:蔣介石是新軍閥中最強的一支,在中原大戰後,再無人能問鼎。雖然還有一些割據。
西北軍:馮玉祥最初是直系的一部分,在第二次直奉戰爭與支援郭松齡反奉,基本與北洋系統決裂。在北伐中的選擇國民黨,在新軍閥混戰中落敗。
(二次北伐後的勢力範圍)
晉綏軍:閻錫山的部隊,在幾次作戰中得到發展。二次北伐讓其迅速壯大,但隨之而來的中原大戰讓其再次成為地方軍閥。
桂系:在北伐到長江流域,桂系就已經有問鼎能力了,二次北伐後更是風頭正盛,鎮南關到山海關一字長蛇陣。但蔣桂戰爭將桂系打成了地方軍閥。
地方軍閥浙江盧永祥:兒子盧少爺直接海扁黃金榮。
雲南唐繼堯:一度成為五省盟主。
(唐繼堯)
廣西陸榮廷:曾經欺負過中山先生。
四川熊克武:曾經統一過全川。
貴州王家烈:雙槍兵在省內混的還行。
小軍閥一開始進攻蘇區的就是這種小軍閥。還有豫西的別庭芳之類。
-
5 # 史論縱橫
民國時期的軍閥,說是一地雞毛也不為過,先後出現的軍閥沒有上百,也有幾十個,軍閥始終是民國政治的癥結,本文縱橫就根據每個軍閥巔峰時期的實力進行一個簡單的排名。
馮玉祥馮玉祥絕對是民國時期最傳奇的軍閥,從大頭兵出身,一直髮展成為擁有五十萬士兵的軍閥頭頭,實力並不一般,在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以及中原大戰期間,馮玉祥的西北軍一度成為左右中國政治格局的人物。
馮玉祥倒臺後從西北軍衍生出的宋哲元和韓復榘等軍閥也霸佔過華北政權一段時間。
張學良張作霖被炸死後,張學良繼承張作霖的地位,主政東北,1928年張學良投靠蔣介石改旗易幟,從奉系軍閥變成了東北軍。
在張學良帶領東北軍期間,三十萬士兵盡是精銳,無奈政治能力太差,面對日軍的侵略,沒有看清事情的本質,最終讓出東三省,後於西安事變後被蔣介石囚禁。
閻錫山如果說西北軍和東北軍能排在第一第二,那閻錫山的晉綏軍絕對能夠坐到第三把交椅,在閻錫山的帶領下,晉綏軍佔據山西和綏遠,統治該地區長達三十年,實力也不一般。
晉綏軍巔峰時有二十五萬軍隊,後來因為中原大戰被蔣介石挫敗,元氣大傷,後來閻錫山利用個人勢力東山再起,也算是民國時期比較有實力的軍閥了。
唐生智唐生智屬於曇花一現式的人物,從北伐開始到中原大戰之前,活躍時間不過三年,但是在巔峰時期依然不可小窺。
唐生智本來實力並不強,但是投靠北伐軍後協同北伐軍在湖南、湖北取得一系列的戰績,唐生智和李宗仁自然快速發展,唐生智當時還要取代蔣介石在國民黨內的軍事領袖地位。
陸榮廷/李宗仁陸榮廷和李宗仁是新舊桂系的代表人物,陸榮廷出身綠林,一度統治兩廣地區,深刻影響了兩廣地區的政治形勢,後來陸榮廷被粵軍打敗驅逐出廣東,而李宗仁、白崇禧等新桂系又將陸榮廷驅逐。
新桂系在對抗唐繼堯入侵期間最終統一廣西,成為西南地區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相比於其他軍閥而言,李宗仁地方性色彩沒有其他軍閥那麼濃厚。
劉湘/劉文輝四川一直是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最激烈的地方,劉湘和劉文輝最後取得勝利,並且成為四川勢力最大的兩股軍閥,尤其是劉湘,後期在二劉大戰中挫敗劉文輝,成為四川王。
抗日戰爭爆發後,在劉湘的帶動下,四川軍閥達成一致,出川抗日,成為抗戰中出力最大的軍閥。
唐繼堯/龍雲雲南軍閥在民國初期的影響力也很深遠,因為雲南是清朝時期的南疆,因此清朝一直很重視雲南的軍事發展,雲南新軍在當時也很有實力。
蔡鍔死後,唐繼堯成為雲南軍閥,在唐繼堯時期,滇軍一直希望稱霸西南,曾經染指四川、貴州、廣西,最後在廣西被李宗仁、白崇禧打敗。
滇軍中的新軍事領袖也趁機取代唐繼堯,開始倒向蔣介石,在龍雲統治期間,滇軍積極抗日。
馬步芳/馬鴻逵在民國時期,除了中原地帶軍閥打的熱火朝天,西北的馬家軍也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其中青海馬步芳與甘肅馬鴻逵是西北馬家軍的代表。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都有一定的表現,尤其是解放戰爭期間,一度發展到18萬人,最後被我軍消滅。
盛世才盛世才也是一朵奇葩,在統治新疆地區後,和蘇聯密切聯絡,曾經向斯大林提出加入蘇聯,斯大林估計和國民黨的關係最終沒有同意。
但是在蘇聯的支援下,盛世才在新疆也算是一霸,曾經打敗來自馬家軍的一支尕司令馬仲英,在其統治新疆期間採取恐怖統治。
1944年被蔣介石調離新疆,遭遇眾叛親離,後隨蔣介石逃到臺灣。
-
6 # 冷月鉤沉
文史頻道第30期之軍閥混戰
民國時期是一個粗獷的概念,從辛亥革命到蔣介石敗退臺灣,這一個時期都被定義為民國。
在38年的歲月中,中國政治思想最為活躍,也是派系鬥爭最激烈的時候。
從袁世凱統一南北,建立中華民國開始,各省份就開始了軍閥割據一方。
他們相互聯合,相互進攻,軍閥混戰割據時代正式拉開了帷幕。
筆者從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成立前,介紹民國的各大軍閥情況。
奉系 代表人物張作霖 楊宇霆 張學良
直系 代表人物馮國璋 曹錕 吳佩孚 孫傳芳
皖系 代表人物段祺瑞 徐樹錚 盧永祥
晉系 代表人物閻錫山
桂系 代表人物白崇禧 李宗仁
滇系 代表人物蔡鍔
西北軍 代表人物馮玉祥 宋哲元 鹿鍾麟
革命黨 代表人物孫中山 蔣介石 汪精衛
眾多軍閥之間,早期直系的實力最為強大,他們以袁世凱正統自居,把持北京政權,企圖號令天下諸侯。
但袁世凱死後,沒有一個能夠控制全國局勢的強硬人物,軍閥混戰正式拉開帷幕。
直系以後,是皖系軍閥控制了局勢,成為北京政權的實際控制者。
直系以後就是奉系張作霖入主中原,成為中華民國陸海空大元帥,成為實力最為強大的軍閥。
1926年,蔣介石領導的北伐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打垮了吳佩孚,孫傳芳等軍閥,閻錫山宣佈加入國民革命軍。
當時的中國北方只有奉系軍閥和蔣介石對峙。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東北三省由張學良接管。
肩負國仇家恨的張學良,於1928年12月29日通電全國,宣佈東北易幟,全國實現了名義上的統一。
民國軍閥混戰最終以國民黨的勝利而告終。
—End—
-
7 # 淨月暖陽
民國分前後兩部份,公認是以民國十四年(1925年)區分,之前的習慣稱之為北洋政府,後面稱為國民政府。
北洋政府的稱謂來自北洋軍閥,北洋軍來自滿清後期,以袁世凱為主導小站練兵的新軍發展起來的。在袁世凱在世之時,北洋軍中雖有派系,尚不敢各自為戰,可袁世凱死後,相互不服氣,僅在北洋軍中就分裂出了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特別說明的是,這些派系是由派系頭領的籍貫命名的。皖系首領為段祺瑞,他是安徽人,但他派系中並不都是安徽人。直系大佬之前是馮國璋,但他的大本營卻在江蘇為首的長江三督。後來的直系是曹琨與吳佩孚,但他們和馮國璋之間卻無傳承關係。奉系首領是張作霖,他算是依附袁世凱發展起來的,雖然仍算北洋軍閥,但不是北洋軍的嫡系了。
論起這三大派系的實力,有個此消彼漲的過程。最初皖系因段祺瑞身居高位,是北洋政府的陸軍總長,還出任了民國總理,造成皖系實力最強。而後直皖戰爭爆發,皖系部隊被直系後起之秀吳佩孚擊敗,皖系基本覆滅,只留下段祺瑞的名聲被後來的軍閥時不時利用。第一次直奉大戰直系取得勝利,實力達到顛峰,中國除西南、東北、兩廣等少數地區,幾乎都成直系勢力範圍,曹琨也當上了大總統。可第二次直奉戰爭直系受到重創,奉系成為第一大軍閥派系。
除北洋三大派系軍閥外,地方勢力中,以雲南的唐繼堯的滇系和廣西陸榮廷的老桂系軍閥實力較大,滇系實力覆蓋西南雲貴川三省,桂系則佔據兩廣,一度佔據湖南,威逼湖北。
進入國民政府時期,最大實力當然是蔣介石從北伐軍脫胎出來的中央軍。實力大的地方軍閥則以張學良的東北軍,馮玉祥的西北軍,閻錫山的晉綏軍,李宗仁的桂係為大,還有各省的軍閥,四川的劉湘,湖南的何鍵,雲南的雲龍,貴州王家烈,青海馬步芳,新疆盛世才等等,這階段都以承認國軍政府為中央為前提,可相互間戰亂不止。更小股的軍閥更是多如牛毛。
-
8 # 帝國烽火
辛亥革命之後中國結束了封建統治,但是也開啟了軍閥時代,在那個動盪的30年裡,中國上演了一場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鬧劇,一個個歷史人物是上臺與下野,都成為了家常便飯的事情。而這軍閥當道的三十年時間裡,主要將軍閥分成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主宰了中國的命運,也將中國帶入了深淵。
第一個時代是辛亥革命之後到北伐戰爭,這期間主要是北洋軍閥統治中國,所以也稱為北洋時代,這期間的軍閥主要人員有:段祺瑞、馮國璋、張作霖、曹坤、張勳等人。他們這批人活躍了一段時間後,後來又有了一批新的軍閥,他們主要有吳佩孚、孫傳芳、張宗昌、鄂雲鵬、馮玉祥等人。
在北洋時期,主要的力量就是北洋,剩餘的力量都不足以與北洋抗衡,但是也有很多區域性的力量,比如山西閻錫山,四川的劉湘、楊森、劉廷輝等人(四川軍閥平均數量最多,也最亂天天打),雲南的龍雲、以及貴州的一些軍閥。這些軍閥都在自己獨立王國發展,他們基本都延續到了民國軍閥的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也為新軍閥階段,主要是北伐之後的力量,北伐之後北洋軍閥的底子基本被打完了,但是也形成了新的勢力集團。主要有五個:
一、蔣介石集團:
控制區域:江蘇、浙江、福建、上海、南京及安徽一部。
擁有軍隊:15萬左右,主要由北伐第一軍擴充而來。
經濟實力:江浙買辦集團做後盾,財源豐厚,每年可入兩億元。
政治優勢:控制南京,當年孫中山指定首都,擁有胡漢民、張靜江等委員。
代表人物:蔣介石、何應欽、胡漢民、孔祥熙、宋子文等等。
綜合實力:政治80分,軍事60分,經濟100分,綜合實力85分。
二、汪精衛、唐生智集團:
控制區域: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一部。
擁有軍隊:20多萬,主要由北伐的第二軍(譚延闓)、第三軍(朱培德)、第六軍(程潛)、第四軍(張發奎)、第八軍(唐生智)發展而來,內部派系林立。
經濟實力:物資困難,物價飛漲,每年收入5000萬左右;
政治優勢:武漢曾經是國民黨中央所在地,汪精衛、譚延闓等人黨內地位比較高。
主要人員:汪精衛、譚延闓、唐生智、張發奎等
綜合實力:政治85分,軍事80分,經濟50分。綜合75分。
三、李宗仁、白崇禧集團:
控制區域:廣西、廣東、安徽一部
擁有軍隊:不足十萬人,主要由北伐第七軍發展而來,還有廣東李濟深的部隊,人數不多,但是戰鬥力強。
經濟實力:自身經濟比較弱,主要依附於蔣介石集團。
政治優勢:李宗仁,白崇禧屬於黨派的晚輩,自身黨派基礎比較弱,唯有李濟深黨內資歷比較深。
主要人員:;李宗仁、李濟深、白崇禧、黃紹竑。
綜合實力:政治60分,軍事70分,經濟40分,綜合60分。
四、馮玉祥集團:
控制區域:陝西、河南、河北一部等;
擁有軍隊:20多萬,主要為西路軍發展及收編軍閥吳佩孚殘部;
經濟實力:陝西、河南都是不發達的區域,基本是過苦日子。
政治優勢:馮玉祥加入國民黨時間短,再加上原先為軍閥,政治基礎很差。
主要人員:馮玉祥及其部將韓復榘、石友三等。
綜合實力:政治40分,軍事65分,經濟50分,綜合55分。
五、閻錫山集團:
控制區域:山西、河北一部。
擁有軍隊:10萬左右,主要為山西部隊,內部矛盾比較小。
經濟實力:晉商發展比較好,自給自足,還有一些富餘。
政治優勢:和馮玉祥一樣,沒有政治基礎。
主要人員:閻錫山、傅作義等
綜合實力:政治40分,軍事55分,經濟80分,綜合60分
這時還有佔據東北的張學良、在四川獨大的劉湘等人,也是比較有實力的軍閥派系。
-
9 # 電視劇裡看歷史
誠邀,如題。民國政府時期中國的確有很多的軍閥,而且沒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所以這段時間被稱為軍閥混戰的歷史。與之相對的,國民政府時期雖然中國依舊有許多軍閥,但是這些軍閥實力並不能與南京國民政府抗衡,所以二者之間是要加以區別的。民國時期的軍閥
民國時期,軍閥叢生,在那個混亂的年代真正是有槍就是娘,只要有一個師左右的部隊,幾千杆槍就可以自稱大帥了。當然,在這些軍閥裡面,實力最大的還是北洋軍發展分裂出來的直系,皖系,奉系。此外還有一些脫胎於大清末年各省新軍的軍閥,比如廣西的陸榮廷,廣東陳炯明等等,不過這些傢伙不成氣候,在北洋軍面前算是小打小鬧了。
國民政府時期的軍閥想當年中山先生創立國民政府軍,為的就是有朝一日北伐消除所有軍閥,一統中國,可惜蔣介石叛變革命,是以北伐軍幹掉了吳作孚和孫傳芳後就止步於華北,對盤踞東北的奉系,山西閻錫山,陝西馮玉祥,西北三馬,四川劉湘劉文輝等等都沒有剪除,這時候脫胎於舊桂軍的李宗仁等軍閥也開始崛起,這時候的中華大地雖然名義上都歸屬蔣介石,同屬青天白日旗,但卻包含著桂系,滇軍,川軍,馬家軍,西北軍,東北軍,粵軍,黔軍等各種派系。實力最強的當然是蔣介石的中央軍,接下來是桂軍滇軍,東北軍等等,不過抗戰之後,這些部隊的軍閥大多元氣大傷,逐漸被蔣介石同化了。
-
10 # 剛日讀史
民國時期,由於中央政府喪失了掌控力,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軍閥如過江之鯽,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各領風騷三五年。
其中絕大多數軍閥屬於曇花一現,也有少部分一直活躍到解放前。
軍閥們雖然有著各種派系,但結構鬆散,各為私利,所以經常分分合合。由於數量太多,無法一一介紹,只能選取勢力較大、影響較廣的軍閥加以排名簡略介紹。
一、直係軍閥
直係軍閥是北洋軍閥三大派系之一,軍閥首領大多是直隸省人,有著共同的政治理念和共同利益,上故稱為"直系",政治上親英美,代表舊地主。
代表人物有馮國璋、曹錕、吳佩孚、齊燮元、孫傳芳等。
直係軍閥:
直系是1917年馮國璋接替黎元洪代理大總統後,圍繞他身邊逐漸形成的一個軍閥派系。
馮國璋死後,曹錕、吳佩孚接替了馮的直系領袖位子,於1920年聯合奉系發動直皖戰爭,擊敗皖系後與奉系共同控制北京政府。
直係軍閥最盛時有18個師和18個混成旅,控制華北、華東及中原地區。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中直系取勝,曹錕於1923年成為民國大總統。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直系被奉系戰敗,直系勢力退出北京。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直系大將吳佩孚、孫傳芳被北伐軍擊敗,直系從此消亡,所屬部隊被國民革命軍收編或遣散。
二、皖系軍閥
皖系是以段祺瑞(安徽人)為首的北洋三大派系之一。主要人物有徐樹錚﹑靳雲鵬﹑段芝貴﹑傅良佐﹑倪嗣沖等。
徐樹錚:
袁世凱死後,皖系在段祺瑞領導下,操縱北京政局。聲勢顯赫。
但在1920年直皖戰爭,皖系戰敗,從此一蹶不振。皖系是北洋派系中最先興盛,亦最早衰敗的一個。
皖系在制止民族分裂,捍衛國家和民族主權及領土完整方面有一定貢獻,其中以徐樹錚收復外蒙達到頂點。
三、奉系軍閥
北洋三大派系之一,因首領張作霖出生在奉天故稱奉系。
主要成員有張作相、吳俊升、張景惠、湯玉麟、姜登選、韓麟春等人。
奉系軍閥是以張作霖率 領的軍隊為基礎,逐步發展而形成,即這支軍隊是透過鎮壓奉天辛亥革命、維護清王朝在奉天的統治而逐漸發 展起來的。
奉系軍閥:
奉系軍閥與南北各派軍閥相比,不僅其頭目是土匪出身,而且其領導集團的核心人物多有綠林經歷,在意識形態上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政治理念。
奉系軍閥政治集團,統治東北10 餘年,並多次問鼎中原,數度操持北京政權,其首領張作霖居然還爬上了 北洋政府時期末代元首的寶座。
在張作霖被暗殺之後,奉系轉而支援蔣介石,1930年易幟加入國民政府,奉軍被改編,做為一個軍閥派系已名存實亡。
四、桂系軍閥
桂系是指辛亥革命之後,以廣西為基地,以廣西籍軍政人物為主要代表的軍政集團。
可以分為以陸榮廷為代表的"舊桂系",和李宗仁、白崇禧為代表的"新桂系"。
1911年辛亥革命之後,陸榮廷宣佈廣西獨立,參與護國戰爭,並在護國戰爭之後,控制兩廣。
桂系:
兩廣成為陸榮廷的勢力範圍。經過兩次粵桂戰爭,粵軍攻入廣西,舊桂系退出歷史舞臺。
此後,以李宗仁、白崇禧為代表的新桂系勢力控制了廣西全境,參加廣東國民政府,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七軍,勢力範圍為兩廣、兩湖。
後與蔣介石爆發"蔣桂戰爭",新桂系被擊敗。抗日戰爭中李宗仁、白崇禧帶領新桂系參與了徐州戰役、武漢會戰、隨棗戰役、桂南會戰、豫湘桂戰役等重大戰役,為國家民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解放戰爭中,新桂系部隊被人民解放軍殲滅。
五、晉系軍閥
晉系軍閥是民國時期以山西為主要活動場所的軍閥的統稱,主要代表人物有:閻錫山、徐永昌、商震等。
晉系軍閥,主要盤據山西。屢屢與其他政治力量逐鹿中原,一度佔有晉綏冀察四省和平津二市。
晉系:
1930年的中原大戰中失敗後,晉系軍閥集團實力、地位大大下降,但仍保持了較為完整的體系,直至1949年4月太原解放,晉系軍閥集團方才土崩瓦解。
晉系軍閥是民國中存在時間最長的派系。能較為系統和持之以恆的進行官兵教育和培訓,有穩定的領導層,在山西省內積極建立軍事和民用企業,發展經濟。
六、其他軍閥
活躍在民國舞臺上的其他比較有影響力的還有馮玉祥的西北系軍閥;“三馬”為首的寧夏、青海軍閥;劉湘、劉文輝為首的四川軍閥;龍云為首的滇系軍閥;盛世才為首的新疆軍閥等等,與上面所提到的軍閥相比,他們無論是地盤還是戰鬥力、影響力相對較小,最終被殲滅。
中國從此走上了一個新的時代。
-
11 # 我善良可愛
民國軍閥分兩大階段:北洋軍閥階段和國民黨新軍閥階段
皖系段祺瑞,直系馮國璋、吳佩孚、孫傳芳
奉系張作霖、張學良、張宗昌,晉綏系閻錫山
西北軍馮玉祥,其他:石友三、孫殿英、韓復榘
滇系唐繼堯、龍雲;桂系陸榮廷、李宗仁、白崇禧
粵系陳炯明、陳濟棠;黔系王家烈
湘系唐生智;川軍熊克武、劉湘、劉文輝
陝西劉鎮華、楊虎城;新疆楊增新、金樹仁
馬家軍:馬鴻賓、馬鴻逵、馬步芳、馬步青、馬仲英
-
12 # 路之意
關於國民時期的軍閥人物,我來整理一下先做個簡單介紹:
1、袁世凱袁世凱是北洋軍閥的奠基人,是中國近代最大的軍閥,他是厚黑的典型。戊戌變法中,他假裝支援變法,使“戊戌六君子”倒在血泊中,辛亥革命爆發後,他們打著“實行君主立憲”的旗號,演出一場“逼宮戲”,後又舉著贊成共和的幌子,巧取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職務。
2、段祺瑞段祺瑞這隻“北洋之虎”,皖系的巨魁,在北洋軍閥統治中國的十六年間,他三次出任國務總理,一直處於權利的核心,即使在他下臺期間,仍能呼風喚雨,待機而出。他不搞陰謀,不搞謀殺,崇尚簡樸,為政清廉。
3、曹錕曹錕1985年投奔袁世凱新建陸軍,很快成為“三洋三傑”之外的第三號人物。曹錕作為直系重要頭目之一,在直、奉、皖三大派系中左右逢源,先是圖謀副總統不成,後又拉攏奉系,打敗皖系,最終謀取了直係軍閥獨掌北京政權。
4、張作霖張作霖出身綠林,當過鬍匪,因而被稱為“胡帥”。由一個被清政府招撫的土匪頭目,升至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成為“東北王”,他還曾問鼎中原,一度控制北京政府並當上國家元首。“智深須有忍,將勇貴能謀”就是他自己的寫照。
5、吳佩孚吳佩孚師從名儒,得中秀才,他讀了古今中外不少的書,不少的兵法,在軍事上,他長於權術,善於臨時應變,打敗了許多敵人,曾得“長勝將軍”的稱號。吳佩孚在其戎馬生涯中還做了許多的詩詞,反映他得意時,失意時,苦悶時的心情。因此他稱為秀才軍閥是恰當的。
6、閻錫山西王閻錫山經歷清王朝末期,辛亥革命北洋軍閥。國民黨統治幾個歷史重大變革時期。不管形勢如何變化。他均能用他的權術或投靠袁世凱,或依附段祺瑞,或與中共合作,乃至與日本勾結來保全並擴充套件自己的地盤和勢力,因而他統治山西達38年之久,這在中國近代軍閥史上是少的。
7、張宗昌張宗昌無知無識,人稱“狗肉將軍”,他有三不知:一不知兵有多少,二不知錢有多少,三不知姨太太有多少。他當過土匪,後又在張作霖的卵翼下發跡。竟至擁有兵數十萬成為山東的土皇帝。在他督魯的三年間為惡甚多,人民對他恨之入骨。
8、韓復榘韓復榘由一個普通計程車兵被提升為統帥千軍萬馬的將軍。繼張宗昌之後,他曾統治山東達七年之久。他自稱“韓青天”,到處斷案,卻草菅人命,留下不少笑話,抗日戰爭開始後,他退棄山東,成了蔣介石的替罪羊。
9、白崇禧白崇禧是桂系新軍閥中,僅次李宗仁的第二號首腦人物。在眾多的軍閥中,白崇禧以足智多謀,滿腹經綸而聞名,有“小諸葛”之稱。
白崇禧在抗日戰爭勝利後,擔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長”,然而國民黨政府未能保住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戰果,局勢對國民黨政府愈趨不利,新桂系最終亦無法保住中華民國的半壁江山。解放軍解放中國大陸後,白崇禧逃往臺灣,1966年逝於臺北。
10、陳炯明陳炯明1911參加辛亥革命,因他極喜趨新弦奇,在當時的廣東社會,就軍事上的言行十分引人注意。1933年9月22日病逝於香港,1935年4月3日,葬廣東惠州西湖畔的紫薇山。
接著給他們排名一下:
1、竊國大盜袁世凱袁世凱是北洋軍閥的奠基人,是中國近代最大的軍閥,當過總統,當過皇帝,北洋軍閥無出其右。
2、北洋之虎段祺瑞段祺瑞是皖系軍閥的首領,在北洋軍閥時期,段祺瑞三次出任國務總理,一直處於權利的核心。段祺瑞一方面生活簡樸,為政清廉,不搞陰謀,不搞謀殺,另一方面鎮壓人民,反對學生的愛國革命運動,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人物。
3、匪帥張作霖張作霖出身綠林,當過土匪,因而被稱為“匪帥”。張作霖從底層打拼成為“東北王”還曾問鼎中原,一度控制北京政府並當上國家元首。傳奇色彩一生張作霖的寫照:智深須有忍,將勇貴能謀。
4、秀才軍閥吳佩孚吳佩孚秀才出身,有文人氣節。軍事能力過硬,而且很有氣節,寧死不給日本人當漢奸。
5、北洋梟將孫傳芳孫傳芳是直係軍閥首領,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直系後期最具實力的大軍閥。思想陳舊,拒絕接納新思想和新事物,逆歷史潮流而動,終於折戟沉沙,為大浪淘盡。
6、廣東軍閥陳炯明陳炯明早年因為趕走廣東的桂系與滇系勢力,一統廣東而深得民心。後因擁兵割據,廣州公開設立總統府,背叛了革命,蛻化為反動軍閥。
7、不倒翁閻錫山山西王閻錫山歷經清王朝末期,辛亥革命,北洋軍閥,國民黨幾個歷史重大變革時期。閻錫山統治山西達38年之久,這在中國近代軍閥史上是僅此一家的。
8、混世魔王張宗昌張宗昌土匪出身,沒有文化,在張作霖的支援坐震山東。人稱“三不知”將軍:一不知兵有多少,二不知錢有多少,三不知姨太太有多少。
9、山東土皇帝韓復榘韓復榘由底層士兵直到一方軍閥。張宗昌之後,長年統計山東。抗戰爆發後因棄守山東,讓蔣介石槍斃了。
10、小諸葛白崇禧白崇禧是桂系新軍閥二號首腦人物。足智多謀,滿腹經綸有“小諸葛”之稱。為李宗仁統一廣西立下奇功,國民黨中一直擔任總參謀長及國防部長等要職。
總結:本人最佩服的就是吳佩孚,秀才出身,後投效北洋,併成為直係軍閥首領曹錕的第一戰將和智囊。吳佩孚善於用兵,富於韜略,軍事才能在當世中國武人中堪稱首屈一指。吳佩孚平生注重修身,廉潔自守,為人忠直,至性至情,稱得上是北洋集團中乃至民國政壇軍界中的佼佼者,華北淪陷於日偽之後,愈顯其晚節彌堅。最後甚至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中華民族偉大而不可侵犯的氣節。 -
13 # 民謠也很好
清朝滅亡後,孫中山為了全國的利益將大總統職位讓給了袁世凱,而民國初期最大的軍閥就屬袁世凱了,為什麼這麼說呢?你看他手下都是誰就明白他為啥是第一軍閥了。他的手下包括後來權傾一方的大軍閥馮國璋、曹錕、吳佩孚、段祺瑞、張作霖、孫傳芳等人。到了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因尿毒症不治身亡。之後他的手下也就各自為政,佔地為王了。首先我們就要說說北洋之虎段祺瑞了。一、段祺瑞是皖系的巨魁,在北洋軍閥統治中國的十六年裡,他三次出任國務總理,一直處於權力的核心,即使後來下臺了也同樣擁有龐大的軍隊,他應該算是袁世凱死後的第一軍閥了。
二、曹錕是袁世凱的屬下,與1885年投奔袁世凱的新建陸軍,很快成為了袁世凱比較看重的屬下,而後成為“三洋三節”之外的第三號人物。曹錕的一生在直奉皖三大派中左右逢源,先是圖謀副總統職位,但是沒能實現,然後又拉攏張作霖與皖發動戰爭,最終謀取了直系軍獨掌北京政權,他可以說是比較聰明的一個人了。
三、張作霖最初是土匪出身,當時也幹過一些不正當的事,之後被晚清政府招安,從此以後一步步在民國袁世凱統治時期坐上了奉天督軍和東三省巡閱使的職位,後來經過了直奉戰爭後宣佈了自治,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東北王”生涯。當然,他的權力最高點是民國陸海空三軍總司令同時也是最後也為民國的最高領袖。死後兒子張學良接管三十萬東北軍,最終接受了國民黨蔣介石的招撫,進行了易幟,從此三十萬東北軍也就跟隨了蔣介石了。
四、西北王閻錫山是經歷過清王朝末期的人。他是一個善於玩弄權術的人,不管時代如何變化,他都能夠進退自如。不管是投靠袁世凱或是衣服段祺瑞還是與中共合作,他都做的遊刃有餘,最後也是投身蔣介石麾下。
當然除了這些軍閥外,還有很多有名的軍閥。但是軍閥的存在是中國歷史上一段黑暗的歷史,因為他組織了國家的統一,阻撓了人民當家作主的程序。所以,歷史人物終將被烙印在歷史的長河中。
-
14 # 星疏月明
大的來說,主要的是三大系統,晥系,直系,奉系。代表人物,按實力排序,依次是奉系張作霖,直系吳佩孚,五省聯軍的孫傳芳,直魯聯軍的張宗昌。除此之外,還有川軍劉湘,楊森,劉文輝等。河南劉鎮華的鎮嵩軍等。
回覆列表
民國時期,軍閥迭起,先後出現過的大小軍閥足有數十個,有的在混戰中被消滅,有的則較長時間活躍在歷史舞臺上。縱觀這些軍閥,按照派系可分為北洋軍閥、西南軍閥和西北軍閥,勢力較大的有直系、皖系、奉系、晉綏系、滇系、桂系、粵系、黔系、湘系、川軍和西北軍閥等,而這些軍閥中,勢力最強的無疑是脫身於北洋的直系、皖系、奉系三大軍閥。
勢力最強勁的北洋系軍閥在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灰飛煙滅,袁世凱手下的幾位軍閥各自為政,但在軍閥林立的民國時期,他們的勢力仍然是最為強勁的。
第一名:皖系軍閥
皖系軍閥以段祺瑞為首,有徐樹錚、靳雲鵬、段芝貴、傅良佐、倪嗣沖、張懷芝、張敬堯、陳樹藩、盧永祥、吳光新等人。在袁世凱死後的一段時期內,曾以北洋政府總理和臨時執政的職位統治過北洋政府,但最終在直系和奉系的攻擊下,段祺瑞下野,皖系軍閥隨之瓦解。其主要勢力在安徽,最強盛時期控制著皖、魯、滬、浙、閔、陝。
第二名:奉系軍閥
奉系軍閥以張作霖為首,有張作相、李景林、韓麟春、姜登選、張宗昌、郭松齡、楊宇霆、孫烈臣、張景惠等人。作為北洋政府的最後一任總統,始終將東三省牢牢掌握在手中,也是各個軍閥中少有的可以獨立製造武器的軍閥。張作霖曾率領奉系參加過兩次直奉戰爭,在張作霖被暗殺之後,張學良繼任,1930年易幟加入國民政府,“九一八”之後名存實亡。奉系軍閥的主要根基在東北,但最強盛時期曾控制了少半個中國。
第三名:直係軍閥
直係軍閥先後以馮國璋、曹錕和吳佩孚為首,有孫傳芳、王佔元、陳光遠、李純、蕭耀南、蔡成勳、王承斌、齊燮元等人,在袁世凱死後,最初也是實力最強的軍閥之一。然而無論是直皖大戰,還是直奉大戰,最終結果都以直係軍閥失敗告終,後來在第二次直奉戰爭慘敗後,被迫讓出了北京政府。直係軍閥勢力最大時曾佔據河北、江蘇、江西、湖北等地。直係軍閥後期以孫傳芳為首,其曾任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最終在1927年的北伐中灰飛煙滅。
第四名:晉綏系軍閥
晉綏系軍閥以閻錫山為首,有徐永昌、楊愛源、商震、傅作義等人。在北洋出身的軍閥之中,晉綏系勢力並不算強,但卻是存在時間最長的軍閥之一,雖然後投身於國民政府,但仍然相對獨立,直到抗日戰爭結束後,閻錫山與晉系軍閥才正式退出了歷史舞臺。晉綏系軍閥顧名思義,其勢力主要在山西一帶。
第五名:西北軍閥
西北軍閥以馮玉祥為首,有宋哲元、鹿仲麟、劉鬱芬、張之江、李鳴鐘、孫良誠等人。早先是指馮玉祥統率的“國民軍”,後楊虎城率領的17路軍也被稱為西北軍。西北軍閥算是北洋幾大軍閥中較弱的一個,尤其是馮玉祥,由於經常變換陣營,被戲稱為“倒戈將軍”。
北洋系出身的除了以上主要軍閥之外,還有其他諸如趙倜、石友三、孫殿英、韓復榘等軍閥,不過相對來說較為弱小,且存在時間較短。
勢力比較強勁的西南軍閥西南軍閥主要指盤踞在西南地區的滇系、桂系、粵系、黔系、湘系和川軍等軍閥,雖然勢力比不上北洋的“皖、直、奉”三大軍閥,但實力同樣不可小覷。
第一名:滇系軍閥
滇系軍閥早期以唐繼堯為首,在西南軍閥中算是比較強勢的一位,主要轄滇、黔兩省,後向四川擴張。1927年2月6日,滇系內部發生政變,雲南四鎮守使倒唐,龍雲成為滇系軍閥首領,還有盧漢、胡若愚等人。滇軍內部較為統一,沒有明確的派系之分,這也是雲南在民國時期較為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名:桂系軍閥
桂系軍閥早期以陸榮廷為首,有沈鴻英、陳炳琨、莫榮新等人,最為強盛的時期曾控制著兩廣地區,但在後來內部發生矛盾,以李宗仁和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取代了陸榮廷。李宗仁和白崇禧此後加入國民政府,稱為其重要組成部分,存在時間較長。
第三名:黔系軍閥
以劉顯世為首,有袁祖銘、周西成、王家烈等人,其主要勢力範圍在貴州。由於貴州經濟基礎較為薄弱的原因,導致黔系軍閥的依附性和掠奪性都比較強。1935年2月,被長征的紅軍在遵義地區擊敗,此後被蔣介石直接收編,黔系軍閥作為獨立力量就此消失。
第四名:湘系軍閥
以湯薌銘為首,有唐生智、譚延闓、何鍵、趙恆惕、程潛等人,勢力主要在湖南。在袁世凱死後,湯薌銘還想依仗黎元洪、段祺瑞繼續當湖南都督,但此後護國湘軍逼向長沙,湯薌銘隨即逃出長沙,湘系軍閥就此消失,湯薌銘此後投靠了直係軍閥。
第五名:粵系軍閥
早期以陳炯明為首,後以陳濟棠為首,是民國初期的軍閥之一,但存在時間較短,在北伐之前,廣東就已經被統一。
第六名:川軍
川軍的勢力主要在四川,但卻一直都不是一個統一的政權,從辛亥革命一直到抗戰時期,派系林立,有劉存厚、熊克武、劉湘、劉文輝、楊森、鄧錫侯、潘文華、王陵基等人。
相對較為獨立的西北軍閥相較於北洋軍閥和西南軍閥,盤踞於西北的各路軍閥相對來說較為獨立,從民國時期一直到抗戰時期,都沒有受到什麼大的波及。
第一名:馬家軍
西北軍閥中馬家軍勢力較為強勁,其勢力主要在寧夏、青海、新疆一帶,主要人物包括馬步芳、馬鴻逵和馬鴻賓,合稱為“西北三馬”,分為青海馬家軍和寧夏馬家軍,寧夏有馬福祥、馬鴻賓、馬鴻逵,青海有馬麒、馬麟、馬步芳、馬步青,新疆則有馬仲英。
第二名:陝西軍閥
盤踞在陝西的各路軍閥並沒有統一的政權,先後出現過劉鎮華、楊虎城、郭堅、黨玉琨等勢力,但有的是軍閥,有的不是軍閥。
第三名:新疆軍閥
與陝西的狀況類似,先後出現過楊增新、金樹仁、盛世才等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