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看人生48068
-
2 # 三農一姐
2019年即將實行一戶一田制度,你怎麼看?非常感謝悟空小秘書的邀請。對於農村土地承包法進行了修改一些專家建議,實行農村一戶一田的田地承包分配製度。對於這種分配製度,只要強力的推行,對於一些平原地帶是可以實行的,但對於一些山區丘陵地帶,實行的力度相當難,畢竟土地的交通位置,土地的肥力以及土地的土質不一樣。實行農村土地一戶一田確實是有好處,這樣能夠保障農民在一塊地方進行加大投入,而且減少了種植成本,對於農業技術推廣以及規模化種植都是有好處的。特別可以推廣機械化種植,這樣讓農民更有利於的集中種植農作物,一戶一田也就是一個農戶有一塊的田地,不用像現在東山上有二分地,西湖裡有半畝地,土地比較分散而不利於種植和管理。但是對於農村一戶一田,平原地帶的確可以推廣,這樣能減少土地的因生產路問題佔用土地,可以讓農民自行的規劃自己種植土地,而且形成規模化,當然機械操作也是可以的。至少不會像現在一家這裡一點土地,那裡一點土地,使得農民的運輸成本增加,管理成本也增加,更避免了地邊子的爭議。但對於山區來說,或者丘陵地帶來說,土地一戶一的實施力度特別難,特別大,而且土地高矮不一樣,交通也不便利,如果一些土地在便利的地方,大家都會爭著去種植;如果在偏遠的地方,一些農民都不願意去種植,所以施行起來是相當難的。畢竟交通不便的地方增加種植成本多,所以一些農民不會去執行這種土地分配製度。總之,對於土地承包法的修改,這些專家的建議是利於農業生產,而且也能穩定農業生產,減少土地撂荒的現象,但是對於一些地方是不切合實際的。至少目前還沒有適合這種土地的分配製度的修改措施的具體實施辦法,畢竟現在土地已經確權,而且到2057年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歸農民所有。如果出現土地的大的調整,勢必會引起一些社會的穩定,而且還會出現增加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當然也不會得到農民的同意。
-
3 # cqf508
國家如果負擔起農民的養老問題 土地才有可能集中安排和擴大利用效率。 這才是關鍵點,目前農民的收入確實無法養老。
-
4 # 今古大觀
如果實行一戶一田制,當然有很大的好處!地塊大了利於機械化操做,澆水、施肥、打藥……在一塊地勞做方便多了,管理成本大大降低!效果是省時、省力、省錢!如果具體實施起來,還有很多相應的問題需要解決:1地塊肥力不同。2交通便利差異3灌溉、排澇難易。總之要想公平的施行一戶一田制,並不是說說這麼簡單。現在農村的土地問題是,沒人的有田,有人的沒田!新增人口無田的已不是個小數目,如果農民完全靠田吃飯,會有很多人餓肚子!不以解決問題為目的,提出的新制度都是扯蛋!
-
5 # 鄉野網事
一戶一田制,很多人理解成一戶家庭只能分到一個小田,其實誤解。”一戶一田“制,是指把農村家庭小塊分散的土地,變成集中一塊。實際上是”小塊並大塊,多塊並一塊“,農民原有的土地並沒有變多或者變少,只是多塊變成一塊了。
我覺得這個制度,是根據農村現狀提出來的,很好的解決了農村土地荒蕪的情況。現在農村年輕人越來越少,都外出打工了,只留下老人和小孩,勞動力嚴重不足,加上種地獲利比較少,現在農村出現土地大量荒蕪,無人耕種。而實行這個制度,好處卻非常多
1,土地變大塊,耕種起來更加方便。以前一戶人家有3畝地,可能東一塊西一塊,耕種需要東奔西跑,非常麻煩,而且土地太小,分出來的田埂太多,佔用大面積的耕地,也是對土地的一種資源浪費,現在土地集中變成一塊,耕種起來更加方便,管理也更加容易管理。
2,更加容易實現農業機械化。我國現在的農業,大多數還是要靠農民手動耕種,這種方式,耕種效率很低,我們都知道,農業是要靠天吃飯的,如果錯過最佳的耕種時間,就會影響產量。而土地變集中之後,實行機械化操作,一人就可以耕種上百畝土地,大大提高了耕種效率,而且現行機械化操作,科學管理,還可以提高產量。
3,更容易實現土地流傳,把荒田變成糧倉。現在農村的土地,太過於分散,對於土地流傳非常不好。這片100畝的土地,涉及上百戶人家,想要把土地承包出去,需要說服上百人,人多了還容易出現矛盾,假設變成1人,想要說服他把土地承包出去,就會變得更加容易。土地幾種連片,承包的人耕種起來更容易實現機械化,也更方便管理。
雖說這個制度很好,但是還是存在很大困難的,因為涉及到農民賴以生存的土地,分配起來就困難重重。一是土地肥瘦不一;二是我國大部分地區山地丘陵為主,土地本身就分散。
-
6 # 誠實守信5419
一戶一田制是農村發展農業的方向,這樣便利科學種田,有利於農田管理。這正是毛主席的合作化道路的特徵,只有毛主席的道路才是正確的!
-
7 # 西風烈
因為有的戶開始承包地的時候人少,後來娶媳婦生孩子,人多了,卻分不上地。建議對農村那些沒有承包地的人員按非農業戶口對待。
-
8 # 手機使用者5505971451
因為村裡遺留問題嚴重,很難推動改革,只有政府機關出面解決才能得到根本解決問題,我這邊六口人三塊地,直接沒法耕種
-
9 # 手機使用者59846768634
想法是好的,實際操作卻難。地分三六九等,有的肥沃,有的貧脊,有水田,有旱地,有平整,有不平整,一戶一田,怎麼才能做到公平?
-
10 # 藍天54246691
農民靠田吃飯,好多新人沒田導致農村農田沒新的動力,好多承包商對田沒有大的收成只是套取國家補助,所以30年不從新分配田肯定是錯誤的,老百姓應該享有田地就要及時分配,沒有人會讓田荒野的,在外邊打工錢也不好賺~
-
11 # 婁一LGS
美國200萬職業農民,拿著令人羨慕的高薪,管理22億畝耕地,不僅滿足3億多美國人海吃海喝,還以低廉價格大量出口。中國3億多可憐的老農,死守著相對落後的農村,用落後的管理手段,半手工打造著20億畝田地,卻不能滿足14億人的生活需求(17年進口1億噸糧)。有人說美國農業補貼很高很高,咱就以美國每個職業農民補貼10萬可以吧,也就是2仠億,中國3億務農人平分也就是667元。中國農業實際補貼遠高於此!
分田單幹只能解決溫保,與人們追求富足及農業振興背道而馳!要實現民富國強,就必須實現農業振興。而農業振興土地連片集中,實行規模化現代化經營是唯一必行之路。
根據目前現狀,土地集中切實可行的方法以土地經營權流轉為主,一次性買斷為輔。但目前土地宅基地村集體所有制,小農戶承包經營嚴重阻礙了土地集中,城鎮化發展。鉅額農業補貼漏洞大,種類繁多的農補效益差,按地按人補貼成福利,總之農業補貼存在不合理、成本高、效益低。甚至有的成為腐敗的溫床,土地集中的減速器,勞民傷財,得不償失。所以要快速振興農業,實現民富國強就必須深化體制改革,改變農業補貼辦法。對此本人見意如下。
1,首先進行體制改革,土地及宅基地由現行的村集體所有改為鄉鎮所有。以行政手段,將放棄土地承包權、放棄土地使用權及不願棄權的土地分別調整集中在一起。取消種類繁多的農業補貼,集中用於贖回農地、農地流轉。鄉鎮以較高價用支農資金贖回進城農戶自願放棄的農地,再將贖回農地以低價出讓或發包,其收益歸鄉鎮財政,這樣財政有所收益也避免財政投資個別村民受益。有利於農戶落戶城鎮,加速城鎮化。搬遷村、空心村的農地山田收歸鄉鎮另行出讓轉包得以合理利用。鄉鎮用國家支農資金適當高租金(比如50O元/畝)流轉農戶農地,再以低廉〈比如200元/畝)租金(甚至零價、補貼),以適當規模(百畝左右為單元)流轉租給有意願有能力的承包人。中間地租差價用支農資金補貼。這樣以鄉鎮為媒,價格統一,雙方互信,補貼單一透明,效率高,成本低,土地集中會大大加快。
2,尤先支援大平原宜農基本農田區農村人放棄農地、流轉土地,安居城鎮。大力推進貧困山川地區農村人放棄農地山田搬遷至城鎮定居。對放棄農地按人頭地畝補、棄民宅按處補,一刀切、成本低好執行,比如1人棄農田轉城補1萬另1畝地補1萬,一處宅基地補2萬,依照先易後難,先少補後多補,逐年推進。鼓勵資本下鄉購買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承包權,經營權。
2,規模化流轉的農地必須按國家用地規劃管理,尤其是基本農田必須接國家規定種植。如此可避免供給失衡,比如必須種植適合機械化種植的糧油棉等,限制種樹種草種菜等,
3,享受國家補貼的規模化經營者必須適當安排有勞動能力的貪困人員就業脫貪。這樣在有人關照下貪困人員即可發揮能力也可持續脫貧(比政府給點錢,給點羊等有效)。
4,對不願放棄土地且有能力耕種者可將其承包地調整集中在一起!不再享受農補,但鼓勵其種植不宜機械化生產、收益較高的的農品!(因大規模土地不種此類農品,其價格會高,不補也收益可觀)。
附:振興農業歌
農村窮,農民苦,
人多地少是因素。
補貼多,糧價高,
幾畝良田富不了。
要脫貪、想致富,
外出打工是條路。
忙耕種、閒外出,
兩項難顧窮跑路。
棄良田,背水戰,
創出天地一片片!
人入城、地拋荒`,
規模經營路寬廣。
城域廣,農村亡,
農家柴雞變鳳凰。
農業興,農村旺,
國家強盛民富康!
-
12 # 濤濤—哥
想法是好的,地塊遠近不同,地塊肥力不同,地塊澆灌、排澇條件不同,怎麼解決?解決好這幾個問題,實行起來很容易的。提出這個想法的人,不要天天坐在辦公室裡喝著茶水做決策,要到廣大的農村去看看,聽聽。
-
13 # 手機使用者6932161302
這個政策很好,但也有難度?因為土地承包後,有些人己經把自己的土地修房建廠,要想拿出平均是不可能的?實行一戶一地更不可能?原先下放的時候應該實行一戶一地最好?但一個生產隊的土地不平等?難度很大。?
-
14 # 正義驅散夜晚的黑
一個詞支援!在當前農業機械化程度高的今天!土地分散第一不利於耕種和土地管理,第二土地分散會增加田地管理的成本,第三會降低作業的效率!所以一戶一田是適應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迫切需要!需要政府主動作為、主動推動一戶一田的工作實施!
-
15 # 啊張永青
困難啊。平原地區還可能,但像黃河沖積平原的地質不勻,這一塊是優質淤地,旁邊就可能是一毛不長的粘土地,那邊還可能是易失水的砂地,另一邊可能是白白的鹽鹼地,這樣的地現在是均分的,合成大塊的給誰呢?另外山區呢?山東臨沂一老漢種莊稼,明明家裡有22塊地呀,可種來種去只種21塊地,氣得老漢只罵自己糊塗,哎,算了,回家吧。拿起草帽樂了,那塊地被草帽蓋住啦。這樣的地你能整合成大塊地?牛!
-
16 # tsy459
一戶一田,可以很好的解決土地碎片化的問題,。土地碎片化可以歸結到以前分田到戶到田的好壞分幾等,按照好中差,水田旱地,山林打包,每一戶都能分到不成型別的土地,這就是家庭小農經濟,什麼都有一點什麼都不成規模。一戶一田能有效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對鄉村振興有很大推動作用。
-
17 # 為富裕奮鬥
這樣實施起來很困難,如果沒有有效的解決辦法,就不要去實施,因為一戶一田,有些人會分到土地肥沃,離家又近的土地,而有些人則會分到遠而貧瘠的土地,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激發矛盾
-
18 # 手機使用者94817390323
一戶一田是農村人多年的夢想,但面臨諸多困難。沒有地或地很少的農戶想種地卻沒地種,有地種的很多常年荒著,十幾年來新增人口沒有土地,死去人口的土地沒有收回,如能制定一個更加合理而穩定的政策,讓農民敢於投資,而不是失去土地,淪為農場主的工人,或四處流離,才是農民所想。
-
19 # 冷秋174
錯了,你瞭解農村的土地嗎?農村的土地有好壞之分,產量不同有水澆地,有旱地,有山坡地,有水淹地,怎麼能一戶一田分呢?
-
20 # 東風己來
一戶一田?平原上人多地少,每戶幾分地,除非一部分人家棄權,才能合併成幾塊大田,丘陵地區東一塊西一塊中間夾雜山林水塘,還有彎彎曲曲的梯田,小型機械才能操作,你怎麼辦?
今年伴隨著《農村土地承包法》修訂案的出臺,農村土地制度又有新調整,新規定指出2018年開始農村土地將實行“一戶一田”制度,很多農民之前只是聽過一戶一宅制度,多餘的宅基地將會被強制回收,那麼“一戶一田”制度是怎樣實行呢?農民的土地權益會變嗎?一戶多田的情況又該如何處理呢?
回覆列表
對於今年即將成為農村土地確權的最後一年,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但是,現在我們要談的是在明年即將實行的“一戶一田”制度,那麼這個制度的具體意思是什麼呢? “一戶一田”是指透過土地交換,從而將那些農民較為分散的土地進行整合,使得更多的土地能夠大規模的機械化,也就能夠將生產效率進一步提高。農明的佔地總面積是不會因此改變的,只不過改變了農民的土地位置。 在之前的土地整理時代,那時候土地的肥沃度是影響農作物經濟效益的決定性因素,這也是因為化肥當時還沒有被廣泛的使用。嚴格的說,能夠被分成不同的部分的只有土地碎片。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也受到了這一情況的阻礙。但是在土地所有權的時代過去之後,不少有進行大規模農業的人可以透過土地的轉讓來使其實現。可是在具體的轉讓過程中,由於一塊完整的土地往往屬於十多個農民,想要全部進行轉讓,有著不小的麻煩。 “一戶一田”政策的實施,將使得那些原本鬆散的土地被進一步的鞏固。農民朋友耕作也會更為便利。也為大規模的機械化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農作物的農業生產成本被降低,作物的產量也被進一步提高。也減少了那些想要從事大規模農業人的麻煩。其中,在2018年起,安徽懷遠縣就已經作為試驗點在開始實施了,並且取得的效果也比較顯著。 只不過實際的情況還是有些偏差。因為有些農民朋友可能已經習慣了長久的分散模式,並沒有參加。但是國家對於即將實施的“一戶一田”政策,還有這3個明確的要求,進一步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1.農民的實際土地面積不會改變。土地整合在收集分散的土地進行調整時,是需要共同交流和協商的,最終的土地面積不會小於收集之前。2.整個整合過程,都是以農民自願為原則。任何強迫農民的方式都不會出現,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土地糾葛。3.會在小規模內進行微調。當然這種對土地進行的調整同樣也是在遵循農民的意願前提下,才進行的一種微小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