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武資料庫

    舉個例子就是59式啊!這是坦克歪路的活化石啊!

    例如為了輕量化,就小了車體長度同時減少了負重輪數量。

    這樣覺得輕一點的坦克透過性就會強一些。但問題是負重輪數量的減少直接導致了履帶接地面積的減小,以至於59式坦克成了現代坦克中透過性最差的一種。比59式坦克透過性稍好一點的是美國的M60這是現代坦克裡面透過性第二差的坦克。其原因在於過重。

    然後就是多炮塔的設計吧,其實T35、MK42這類的坦克侷限於當時的戰略戰術思想搞搞多炮塔也就罷了。

    但是,我們的59式這種小身子板的傢伙去年還搞了一個呢!

    整出來的感覺吧,就像是80年代電子遊戲裡面的Boss一樣。各種口徑的導彈,機關炮能加的統統的都給加了上去。

    這玩意往戰場上一擺,是不是立刻對方的一個軍就全滅了呢?

    但坦克作為一種單一的、簡單粗暴的、皮實耐操的武器系統的特點就全沒了。整合了過多的系統,在坦克人員沒有增加的前提下坦克也很難發揮出每種不同系統的功效,倒不如將系統精簡到極少。

  • 2 # 東斯坦因

    坦克能像利刃一樣突破敵人的防線,但伴隨進攻的步兵未必每一次都能及時的伴隨協同。一旦步兵沒有跟上,那麼坦克則會陷入孤軍奮戰,並最終被敵人分割消滅。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坦克設計師們花費了很多心思。其中有些設計師腦洞大開的想到,戰列艦可以透過設定多個二級炮塔來增加射界,減少射擊盲區。那麼坦克作為“陸地戰艦”,自然也可以借鑑之。擁有多個炮塔的坦克,能同時向不同方向的敵人開火,面對敵人的包圍也可以遊刃有餘,坦克的作戰能力會因此更上一層樓。

    於是一時間,各國紛紛開始對多炮塔坦克展開了研製。其中尤其以蘇聯對多炮塔坦克最為痴迷。蘇軍期望透過上述型號的努力,研製出一種威力強大、效能全面的“陸地巡洋艦”。

    蘇聯研製過多種多炮塔重型坦克,型號包括T-30、TG型、T-35型、T-39型、SMG型、T-100型。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T-35重型坦克。

    T-35重型坦克,全重50噸,安裝一臺500馬力汽油發動機公路時速30千米,越野時速19千米,最大行程150千。其最顯著的特徵是擁有5個旋轉炮塔。主炮塔是中央炮塔(裝備一門76毫米坦克炮),在最頂層;下面一層有4個炮塔和機槍塔,兩個小炮塔(配備兩門45毫米火炮)位於主炮塔的右前方和左後方,兩個機槍塔位於左前方和右後方。這樣佈置的好處是,火力配系和重量分佈比較均衡。

    T-35重型坦克雖然看著挺威猛,但是其根本就是個紙老虎。在蘇芬戰爭和蘇德戰爭中,T-35裝甲太薄,機動力太差,火炮也不夠有力,既無法摧毀敵軍的新型坦克,又承受不住反坦克武器的攻擊;同時由於過於人高馬大,倒成了戰場上最好的活靶子。而且在於德國單炮塔坦克的正面加量中,T-35也被靈活的德國坦克“吊打”,根本不是對手。

    蘇德戰爭爆發後沒多久T-35便被消滅殆盡。而多炮塔坦克也被證明是失敗的設計,最終退出了歷 史舞臺的命運。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 3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坦克發展史上走過的彎路那是相當的多,可謂一步一個坑。

    一不小心就卡住的“越障車體”

    坦克最早的“歪路”是“車體越障”,這是法華人在“聖沙蒙”等坦克上進行的一次錯誤示範。

    當英華人的坦克在戰場上揚威之後,法華人也設計了自己的坦克,但法系車們造型相當奇葩,比如“聖沙蒙”坦克,它給設計成了一個大車身小底盤的結構,法華人認為這種車體的寬沿能夠輔助坦克在壕溝裡越障。

    但事與願違,聖沙蒙在戰場上成了動不動卡坑裡的二傻子,作戰效能相當低下,再加上車體巨大轉向遲鈍,一不小心就會成為靶子,最後乾脆不敢上前線了,只能蹲在後方當做自行火炮使用。法華人也隨後開始了新坦克設計,由此誕生了雷諾FT等經典。

    移動的“鋼鐵碉堡”

    當英法瘋狂發展坦克的時候,德國也對坦克這種新生事物產生了一點點興趣,他們開發了一款“A7V坦克”作為試水之作。但是很顯然德華人此刻對坦克的發展趨勢還有點茫然,他們將坦克理解成了“移動的鋼鐵碉堡”。

    所以A7V坦克被設計成車體龐大、移動龜速的奇特造型,這是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僅有的自研坦克(還仿製過英國車,嘗試過其它不靠譜設計),只生產了22輛戰爭便結束了。

    A7V最大的特色是30噸的重量,但它們都是死重,並沒有多少被反映到裝甲厚度上去。因為是“移動碉堡”,所以A7V的標準載員有18人之多,像鬼子炮樓一樣。這18人裡作戰人員12人,大部分是機槍手和炮手,它們來自步兵部隊,而機修兵、駕駛員則來自工兵部隊,然後德華人還給坦克配備了專門的通訊兵和軍鴿,有的車還配備了號手、炮兵旗手等單位,人員可以膨脹到23人以上。

    這種坦克缺點相當明顯,它越障能力奇低,大多時刻只能沿著道路緩慢行進,過多的人員也沒有帶來戰力提升,反倒讓車內環境惡劣無比,乘員被油煙、高溫整得昏迷的事件比比皆是,龐大的車體也沒帶來裝甲的加成。

    不過A7V坦克並沒有讓德國工程師止步,他們默默的撫摸著油紙包,隨後又開發出了120噸的K-WAGEN坦克,它攜帶了4門77mm火炮和7挺馬克沁,長度達到了13米之巨,但最高時速才7.5km/h,說是龜爬都給面子了。

    K-WAGEN這種不現實的設計讓德國吃盡了苦頭,截止一戰結束僅生產了兩個底盤。

    二戰的德國仍然沒有吸取教訓,他們的坦克終於走向了堆重量的不歸路,虎式、虎王、獅式這些還能說的過去,但“鼠式坦克”、E100這些可就徹底不靠譜了,他們忽略了戰爭的規律,病急亂投醫,一味強調重炮+巨型車體的設計思路,連“P1000”這種傻瓜策劃都敢上馬。

    結果我們也看到了,德軍的超重型坦克成了一出歷史鬧劇,任何效能都要與戰場需求、戰爭戰略、工業能力、實際科技能力相匹配,否則就是禍國殃民。

    令人無語的滾動式坦克

    滾動式坦克可以說是坦克發展史中最歪的一條科技樹,幸好人們沒有真的將之點開。

    歷史上美國、德國、英國、蘇聯都曾經在不同時期策劃過這種怪異的坦克。

    早在德國A7V坦克之前,漢莎公司就已經在1917年貢獻過一份“Kugelpanzer”圖紙,並且造出了實物,“Kugelpanzer”就像個在地上滾動的大碾子,可以快速的滾過敵軍塹壕陣地,並且用車載火炮進行轟擊。該專案在與A7V的競爭中落敗,其“實物”後來也被證實就是個虛有其表的汽車。

    我們今天已經見不到“Kugelpanzer”的實物了,但蘇聯人1945年從滿洲里的日本人手裡繳獲了一個差不多的東西,它被認為是“Kugelpanzer”的同類技術,是德國與日本技術轉讓的一部分;現在這個球被放在莫斯科庫賓卡坦克博物館展覽,被稱為“Item 37”。

    不過按照美華人的說法,最早的滾動坦克其實是他們的工程師亞森·帕爾在1916年5月設計的,它透過兩個球形外殼拼合而成,可以滾動式前進。戰後的1919年,美華人也連續拿出了幾個球型車輛設計,他們稱之為“滾動式拖拉機”,擁有“改造成坦克的潛質”,但最終美軍沒看上。

    最瘋狂的是蘇聯人,都到1941年了,蘇聯專家居然給斯大林上了個“球形坦克”的計劃書,要求國家提供研發資金。當時蘇聯的局勢並不好,斯大林當然不批准,於是這幫專家自己硬是想方設法湊了一個像行走的碾子原型機,但它只能以10km/h的速度前進,武器是小口徑的機關炮。但也有許多資料表示這東西就是個不靠譜的動力模型,是專家們頭腦發昏的產物,之後就沒有下文了。

    伊萬們在球形坦克後並沒有消停,又有不怕死的拿著“巨型滾動坦克”方案找斯大林伸手要錢,這東西重達百噸,由一個橫軸聯動滾動前進,塞滿了幾槍大炮和堡壘,最高重量可達上千噸,開動起來可碾壓一切,然後還能像六神合體的雷霆王一樣解體,拆卸出單個的移動碉堡作戰。

    不用說,如此摳腳的方案當然是被打進冷宮,斯大林沒斃人都算有涵養嗎,有功夫造1000噸的壓路機,10000輛T34早殺上前線了。

    這裡多說一句,現代仍然有不少摳腳專家將滾動坦克當做未來發展方向,堅持認為這種結構大有可為。

    多鉚蒸剛的多炮塔神教

    如果說滾動坦克還只是一個構思,我們無憑無據對它進行非議,那麼多炮塔神教則是實打實的歪脖子科技樹,這種技術曾被視為坦克的發展之路,結果卻越走越黑。

    實際上早期的坦克幾乎都是多炮塔神教的教眾,當時的戰爭理論還不存在大規模機械化作戰的概念,人們想當然的認為坦克是步兵的支援工具,所以坦克的火力必須依託步兵展開,在這種指導思想下,坦克其實變成了大號的步兵戰車,也促成了更利於發揚火力的多炮塔車型的發展。

    多炮塔坦克能夠在推進過程中持續不斷的發揚火力,形成步兵陣線的運動式支援,壓制作用極大,但相應的,多炮塔坦克的武器系統會佔用大量的死重,也讓坦克體型被放大,還擠佔和拖累了發動機能力。當時的人並非沒思考這些,但在“坦克是步兵的支援”思想引領下,步兵坦克並不需要速度,更不需要坦克VS坦克的堅甲利炮。

    不過,多炮塔坦克潮流最終還是在二戰前夕消亡了,像蘇聯的T-28中型坦克,在39年的蘇芬戰爭中遭遇了非常尷尬的“37mm災難”,被芬軍的博福斯37mm炮打得痛不欲生,甚至許多25mm的哈奇開斯炮都能消滅它們。在500米的距離內,T-28顯得極為脆弱,冬季戰爭中有155輛該型坦克被戰防炮擊毀,罪魁禍首就是T-28胸前的兩個小炮塔以及薄弱的裝甲,太多的重量都讓炮塔系統拿走了,而裝甲才15-30mm。

    蘇軍後來算是捏著鼻子將殘存的T-28用到了1944年,這些基於步兵支援製造的坦克完全無法與進行大規模裝甲突擊的坦克對戰。但蘇聯人不是最後一個多炮塔教眾,當時仍然堅持多炮塔的還有美國的M3“格蘭特將軍”型坦克,這也是個巨坑,不過美華人搞出這種設計的原因是發現原來的小炮不頂事兒,來不及後悔乾脆在車體上又湊了門炮。

    有多炮塔坦克,也就有反面的“無炮塔坦克”,這種坦克目前僅有瑞典的S坦克具備代表性,所以也沒啥好說的。S坦克更像臺坦克殲擊車,它的能力在於山區丘陵設伏,而非面對面的坦克突擊戰,低矮的車身雖然降低了中彈面積,但亦造成了視野、射界狹窄的毛病,也算是一條邪路,近年來瑞典正在尋求以高機動輕型坦克將其換掉。

    “理論上秒殺一切”的導彈坦克

    冷戰時期,因為導彈技術的迅猛發展,有些人的尾巴就又開始翹了,比如導彈的狂熱信仰者赫魯曉夫同志,就曾經下令製造了一款“純導彈坦克”——150工程。

    在赫魯曉夫的邏輯裡,反坦克導彈技術已經很成熟了,而且攜帶空心裝藥破甲戰鬥部的導彈遠比當時的AP穿甲彈效能優異,對坦克的毀傷能力也更強,所以何必還要搞直射的坦克炮呢?讓坦克換上導彈作戰豈不美哉?

    就這樣,150工程誕生了,蘇聯專家為其安裝了3M7“龍”式反坦克導彈,還設計了可伸縮排炮塔的發射裝置和導彈自動裝彈機,這種坦克很快就得到了IT-1的名稱,進入蘇軍服役。

    但IT-1問題實在太多,導彈升降系統非常不可靠,實際的作戰能力也不如採用加農炮的坦克,而且同樣搞導彈系統的140工程、167工程都進行的一塌糊塗,造成了部隊的嚴重牴觸情緒,再加上赫魯曉夫最終因為政治原因下臺,蘇聯的導彈坦克就此消亡了。

    後來這類技術其實並沒有停止發展,只是人們並沒有在坦克上堅持該技術,畢竟坦克的“直射火力平臺”是其最大的特色之一,而“導彈坦克”完全可以變成“導彈裝甲車”、“導彈越野車”這些更靈活適用的東西。

    其實不光是蘇聯,法國在戰後曾經也嘗試過導彈坦克,但很快就停止了相關的裝備發展。美國也在“謝里登”坦克上嘗試過主打炮射導彈的坦克技術,總體來說差強人意。

    輕型化的“無甲”潮流

    上面說到導彈坦克時,提到過空心裝藥破甲彈(HEAT)對坦克的影響,實際上在戰後的一段時間裡,因為HEAT技術的發展,讓坦克差點走進了死衚衕。

    HEAT技術其實很常見,它採用了一個錐形藥罩和破甲部,採用聚能爆破的形式“啃噬”裝甲,二戰的“巴祖卡”、“鐵拳”,後來的RPG等等都是該技術。它的特點是可以完全不考慮射程穿深比,甭管多遠打的都一樣,比風帽穿甲彈厲害多了。

    二戰結束後,因為裝甲發展的滯後,人們突然發現所有的裝甲在HEAT面前全是渣,統統不牢靠,霎時間就對裝甲失去了信心,因為你沒法將裝甲做成1米厚,也不可能靠鼠式坦克去打仗。所以呢,不少國家紛紛放棄了坦克的裝甲,搞出了“無甲坦克”,比如法國的AMX-13系列、AMX-30系列,德國的豹1系列等等都是如此,反正跑得快,代代耍無賴。

    說它們“無甲”也不是完全無甲,只是在HEAT的威力面前,人們不再熱衷於堆積裝甲,反倒是更強調坦克的機動性、火控和射擊效率,反正管你裝甲厚不厚都是一炮秒,倒不如抬高別的效能。

    所幸複合裝甲技術出現了,人們開始透過在坦克中新增碳化矽(石英砂加工物)、氧化鋁等材料增強對射流的防禦,繼而又重新用工程構型的方式設計坦克裝甲,重新讓坦克獲得了防禦能力,不僅頂得住HEAT,連APFSDS也能扛下了,於是“無甲設計”也很快被複合裝甲所取代,坦克又回到了裝甲時代。

    高階步兵戰車坦克

    當然,最後還有梅卡瓦這種“步兵戰車坦克”,以色列人為了應付不對稱戰爭,製造了這種又能當運兵車,又能當主戰坦克,以生存力為第一指標的怪異坦克。

    因為梅卡瓦大多數時候面對的是武裝分子的RPG、地雷、爆炸裝置,所以它後部掛滿了鎖鏈形成的保護層,裝甲技術也採用了外界看來過時的大傾角+間隙裝甲構型,連發動機都塞前面擋炮彈去了。

    這種坦克難說能與世界先進主戰坦克對抗,但卻相當適合“治安戰”和活命,以至於梅卡瓦的主動防護技術連美華人都眼饞,拿去應用在了M1A2 SEP TUSK坦克上;它是以色列這個彈丸之地的特殊裝備。

  • 4 # 裝甲蒼穹

    陸地戰艦(1916-1930年代):

    早期的坦克被理解為在陸戰中使用的地面戰艦,所以很多軍艦的規則被用於設計坦克,如多炮塔,舷側炮塔等。陸地戰艦概念在二戰初期的實戰中被淘汰。

    步兵坦克與騎兵坦克(1920-1940年代):

    依照舊的陸軍兵種劃分坦克,包括編入步兵部隊的慢速步兵坦克和代替騎兵的快速騎兵坦克。概念在二戰實戰中被淘汰。

    輕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1920-1960年代):

    坦克按照重量,裝甲和火力劃分為輕型坦克,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在二戰中,更為通用並適合大量裝備的中型坦克脫穎而出,在戰後最終發展成為主戰坦克。

    主戰坦克(1970年代-近未來):

    現今的主戰坦克比以往任何時期的坦克都更為強大,快速和防護超群。但隨著單兵反坦克武器,直升機;甚至無人機,戰場機器人等武器的出現,龐大昂貴且作用單一主戰坦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也許未來的某一天,無人武器必將終結這一鋼鐵巨獸的歷史使命。

    也許不斷精英化的坦克本身在未來終會成為一條“歪路”。但無論如何,坦克將如同羅馬軍團,重灌騎士和胸甲騎兵一樣,作為歷史戰場上無限耀眼的明星兵種之一永遠被人們牢記。

  • 5 # 戰情解碼

    坦克雖然有著陸戰之王的稱號,但歸根結底也是一款人類製造的武器。坦克的三大指標是火力、機動和防護,但這些指標並不是一開始就被人們所認知,也是一點點總結得來的經驗。而且不同國家的坦克由於作戰定位的不同,也呈現出了不同的設計風格。人類奇思妙想幻化到坦克身上就創造出了很多奇葩的坦克,這也導致坦克在發展過程中走了很多歪路。

    (有著陸戰之王美稱的坦克)

    坦克最早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主要用來打破當時塹壕戰的困境。這時候的坦克比較原始,多為履帶式裝甲加火炮和機槍的組合。此時由於坦克剛剛起步,如英國的Mark 1型坦克和德國的A7V基本上就是履帶驅動的“鐵盒子”加機槍和火炮的組合。在此基礎上出現了很多奇特設計,如法國推出的弗洛特的壓路戰車和博伊勞特戰車。弗洛特壓路戰車長10米,寬2米,高2.3米,裝甲厚度僅為7毫米,車組成員9人,全重10噸。3-5公里/小時的時速令當時的法軍無法接受,而7毫米的裝甲根本無法抵擋德軍的進攻,龐大的身軀也很容易卡在戰壕裡。

    博伊勞特戰車翻越壕溝的驅動方式也令人印象深刻,現實中3公里的最大時速同樣感人。法國的這兩款坦克起碼還有些當時主流的坦克影子,俄軍的沙皇戰車憑藉12米車長,9米車高,60噸的重量,以及奇特的造型,更是讓人過目不忘。不過沙皇戰車的設計難以透過障礙物,它最終只生產了一輛。

    (英軍Mark 1型坦克)

    (德軍A7V坦克)

    (法華人弗洛特設計的壓路戰車)

    (博伊勞特戰車的的驅動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一戰結束後各國都對坦克進行了研究,不過始終沒有形成成熟的理論。此時,坦克的發展朝著多炮塔的方向發展,英國首先研製出了第一款多炮塔坦克——維克斯A1E1獨立號重型坦克。其最大的特點是有5個獨立的旋轉炮塔,各有一挺7.7毫米機槍,主炮塔位於中央,裝備有一門47毫米火炮。該坦克的定位主要是追求絕對強勢的火力,要在其攻擊範圍內具備絕對壓制火力。由於該坦克的造價實在太高最終被軍方否決,不過它卻影響了當時坦克的發展,一大批多炮塔坦克應運而生。如蘇聯就研製了T-28和T-35兩種多炮塔坦克,德國也研製了NbFz多炮塔坦克。

    (維克斯A1E1獨立號重型坦克)

    (T-35多炮塔坦克)

    (德國NbFz多炮塔坦克)

    除了追求火力,坦克的機動性也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在這方面蘇聯人可以說想象力還是非常豐富的,他們覺得如果可以讓坦克飛起來,繞過敵方的堅固防線,降落到敵人縱深後方,就可以輕易攻擊敵方薄弱的後勤運輸線和指揮中心。於是年輕的安東諾夫便開始了這項工作,這個安東諾夫就是後來的設計出安系列運輸機的那個設計師。安東諾夫將T-60輕型坦克加裝了滑翔機翼和尾翼,並命名為A-40飛行坦克。A-40將有Pe-8轟炸機拖曳起飛,在目標附近脫離轟炸機滑翔落地,隨後拆掉機翼變身坦克出擊作戰。不過,由於蘇聯缺乏大型拖曳飛機,該計劃最終走向了失敗。

    (蘇聯A-40飛行坦克)

    二戰期間,隨著坦克作戰理論和作戰效能的逐漸成熟,坦克陸戰之王的地位逐漸被確立起來。而隨著核武器和冷戰到來,坦克也在朝著應對核戰爭的方向發展。法國曾研製過一款TV-8核動力坦克,該坦克採用一個蒸汽迴圈微型核反應堆。核燃料艙被設計在車體內,與炮塔中的乘員組分開。乘員則集中在防護炮塔內。而蘇聯則推出了275核戰坦克專案,以應對可能爆發的核戰爭。不過這些坦克都沒有等來核大戰就被取消了,過高的造價、複雜的結構、以及沒有遠超傳統坦克的優勢,都造成了這些核時代坦克的失敗。

    (TV-8核動力坦克)

    (蘇聯蘇聯275核戰坦克專案)

    縱觀坦克的發展歷史,各國在各個階段都不乏奇葩坦克,這主要是由於當時人們對於坦克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和定位尚沒有清醒的認識。隨著坦克作戰理論的逐漸成熟,坦克發展也逐漸走上了正軌,那些走過的歪路和奇葩的坦克,不僅為坦克的發展提供了經驗,也成為了坦克發展史上有趣的一頁。

  • 6 # 新鮮事2019

    坦克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走了很多歪路,也走了很多誤區。比如說多炮塔坦克,還有輪式坦克。那麼今天我就以多跑塔為例為您解答解答。

    說到坦克中的多炮塔神教,一般認為前蘇聯的T-35重型坦克是“教主”,不過實際上在一戰後到二戰前的時間段中,世界坦克的發展史也是“百家爭鳴,腦洞大開”的時段,不僅僅是前蘇聯造過多炮塔坦克,當時的軍事強國其實都建造過。

    腦洞大開:“多炮塔神教”坦克發展史

    T-35重型坦克以5座炮塔的設計被稱為“教主”,主炮為一門76.2毫米火炮,四個小炮塔中有兩門45毫米火炮,還有兩挺機槍,而我們再看看其他的“多炮塔神教”坦克的奇葩設計。

    1、五座炮塔的英國維克斯A1E1獨立號重型坦克,實際研究要早於前蘇聯的T-35,1926年維克斯A1E1開始研製,而T-35是1932年開始研製的,T-28是1931年研製的。維克斯A1E1的炮塔設計與T-35差不多,一座主炮塔在中間,四座小炮塔圍成一圈。主炮塔為一門47毫米火炮,四座小炮塔都是機槍,就火力上來說,還是要遠弱於T-35的。

    2、三炮塔的德國NbFz重型坦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的坦克設計,一定程度上引領了戰時和戰後的坦克的發展,但是在二戰前,重新裝備軍隊的德國設計師們,在設計坦克時也在摸索的過程中走過“歪路”。 1933年開始,德國開始研製NbFz重型坦克,該坦克擁有三座炮塔,前部主炮塔為75毫米火炮,前部小炮塔為37毫米火炮,後部小炮塔為機槍,該坦克由萊茵金屬和克虜伯公司設計,外形基本相似,主要是武器配置的位置有些不同。

    3、雙炮塔的法國fcm-2c重型坦克突破天際。在一戰末期就製造出載入坦克發展史冊的雷諾FT17坦克的國家,法國在一戰後的坦克研發過程中,也同樣摸索到了多炮塔神教這個奇葩的歪路上,並研製出了曾以70噸重量“稱霸”世界多年的多炮塔fcm-2c重型坦克。早在1916年,法國就開始了研製fcm-2c重型坦克的工作,該坦克擁有兩座炮塔,前部主炮塔為75毫米火炮(早期型為105毫米),水平射擊角度為320度,後部小炮塔為一挺機槍,射擊角度為260度,另外車體前部和側面共有3挺機槍。

    4、落後於時代的美國坦克。在二戰後,美軍的坦克逐漸發展為世界最強坦克之一,但是在一戰時到二戰前,美國坦克的發展很落後,到一戰結束時美國都沒有研製出像樣的坦克,二戰前,美國一直效仿法國的坦克發展,因為那時的法國還是歐洲第一陸軍,直到二戰開始法國迅速投降。這一時間段中,美國主要坦克為,裝備有一門37毫米火炮和8挺機槍,以及M3中型坦克,也是多炮塔設計,頂部主炮塔為37毫米火炮,右前小炮塔為75毫米火炮(衍生自法國),這種設計很“奇葩”,擁有全向射擊能力的頂部主炮塔火力不足,威力更大的75毫米火炮則射擊角度不足。

    實戰出真知,被淘汰的多炮塔坦克

    在一戰後到二戰前的時代中,坦克的發展在許多時候都受到一戰經驗的“束縛”,以增加火力突破戰壕防線為主,不過多炮塔的設計確實也是走了“歪路”,在二戰開始後,“多炮塔神教”坦克設計思路迅速走下神壇,從此消亡,究其原因,其實是根本性的與坦克火力、防護和機動性的矛盾。

    火力矛盾:多炮塔坦克本意是增加坦克火力,但是實際上許多的多炮塔坦克都存在火炮水平射擊角度不足的問題,畢竟進入二戰後,戰鬥形式已經不再像一戰中那樣單一方向擊中突破,敵人基本都在前方。

    防護力矛盾:坦克的防護能力與坦克的重量大體上成正比,但是多炮塔的設計,各個小炮塔分走了相當數量的重量,因此可以投入在裝甲防護上的重量不足,造成整個坦克的防護能力有限。

    機動性矛盾:法國fcm-2c重型坦克在防護力上投入了很多,前部達到45毫米,二戰前的坦克中,這已經是很驚人的資料了,但是代價就是70噸的車重,即便到了二戰時代,由於工業能力的限制,坦克的動力輸出都很有限,過重的坦克重量造成了機動性不足,而法國fcm-2c重型坦克在進行鐵路運輸時,甚至對火車的過彎都要提出限制,就是因為重量太大,嚴重影響了機動部署。

    因此,雖然多炮塔坦克看似強大,但是在實戰中,根本無力對抗擁有單一水平全向射擊能力主炮塔的坦克,最終,這股奇葩坦克的發展支流,被淹沒於主流趨勢之中。

  • 7 # 快樂的老貓貓

    無炮塔坦克

    最典型的就是Strv103主戰坦克,該型坦克是瑞典陸軍兵器局在50年代打破傳統設計的一種無炮塔型主戰坦克,固定式安裝的火炮依靠車體的旋轉和俯仰進行瞄準和射擊。坦克不能行進間射擊,夜戰能力較差。

    Strv103主戰坦克1966年起裝備瑞典陸軍,至1971年共裝備了300輛。

    Strv103坦克能大膽採用無炮塔設計,主要是因為瑞典獨特的地理條件,森林多、湖泊多、沼澤多、小路多;這些地形適合進行打了就跑的伏擊戰、游擊戰,而不適合重型坦克的活動。所以說,無炮塔坦克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並不實用。

  • 8 # 薩沙

    你要說哪些就太多了,這畢竟只是回答問題,不是寫論文。

    第一,複雜結構的陸地巡洋艦。

    英國最早的坦克Mark I 坦克,就屬於結構複雜的陸地巡洋艦。

    坦克的底盤與上部車身結合為一體,成為一個巨大的菱形結構。配合特長的履帶,整個坦克其實就是一個大車輪,可以越過壕溝。

    這個設計在當年來說似乎還不錯,後來就發現有很多問題,比如沒有炮塔,比如整體結構不合理。

    資料寫的很好:Mark I坦克的操控十分困難,轉彎是依靠控制左右兩邊履帶的速度。坦克乘員共有8人,指揮官與駕駛各一人縱列並坐於坦克前部,指揮官與駕駛都負責操控坦克,坦克後部還有2人要分別站著操作左右各一個的2段變速傳動箱,也就是說操控一輛Mark I 坦克需要4個人。因車內非常嘈吵,前方及後方的乘員會先用扳手大力敲打引擎盒引起對方注意,再用手勢去溝通。其餘的四人就是炮手以及裝填手,裝填手與齒輪員還要兼當機槍手。

    這種設計過於複雜,被實戰證明是不實用的。

    相反,稍後誕生的法制雷諾FT-17坦克,主要結構同今天坦克區別不大,有一個可以360度旋轉的炮塔,坦克車體類似於拖拉機,不再是很巨大。

    雷諾FT-17坦克成為後來的坦克之母,Mark I 坦克則被淘汰。

    第二,多炮塔坦克的消亡。

    直到二戰初期,多炮塔坦克還是存在的。

    這主要是當年坦克炮塔的驅動能力有限,往往安裝不了大型火炮。即便強行安裝了火炮,旋轉速度太慢,導致坦克實戰能力差。

    而多炮塔坦克似乎解決了坦克360度攻擊問題,還可以安裝大口徑火炮。

    然而,包括美製M3格蘭特李中型坦克在內的多炮塔坦克,很快出現巨大問題,就是需要大量炮手和彈藥手,導致坦克人員眾多。

    隨著坦克技術的發展,大型炮塔也可以採用迅速轉動,多炮塔坦克也就沒有任何必要,二戰中後期就消失了。

    第三,騎兵坦克的消亡。

    騎兵坦克是一種幾乎沒有防護能力,攻擊力也很弱的坦克。

    它具有極其優秀的機動性,是代替傳統騎兵的一種技術嘗試。

    比如英國的Mk.VI輕型坦克,重量只有5噸,正面裝甲10毫米左右,武器為1挺大口徑機槍,都非常弱。

    但它的機動性不錯,可以用60公里時速航行200多公里。

    騎兵坦克本身只是用於偵察、巡邏和偷襲任務,但由於自身效能太偏頗,很快也被淘汰,出現了三大效能更均衡的輕型坦克。

    第四,步兵坦克的消亡。

    步兵坦克在二戰時期很常見,比如著名的英國瓦倫丁坦克。

    這種坦克具有強大的攻擊力和防禦力,但機動性奇差,只要求和步兵行軍速度相同。

    瓦倫丁坦克的最大公路時速,僅有24公里,越野時速只有10多公里。

    這是一種落後的坦克設計理念,將坦克作為一種掩護步兵的自行火炮使用,忽視了坦克最重要的機動性。

    二戰結束,這種步兵坦克就消失了。

  • 9 # 燕趙節度使

    冷戰時期,為了對抗蘇聯部署在東歐的鋼鐵洪流,美國開始尋求各種方法。其中一種就是製造核動力坦克。

    製造核動力坦克的初衷,是為了解決坦克的持續作戰問題。

    當時已經有了核潛艇和核動力航母,那麼為什麼不能有核動力坦克呢?

    如果核動力坦克一旦研發成功,就可以獲得近乎無限的續航能力,一直有動力,只要成員體力足夠和武器攜帶足夠多,就可以一直作戰。

    而且坦克上的核反應堆佔地比較小,而傳統坦克需要攜帶更多而油料。所以核動力坦克可以給坦克兵更大的空間,讓他們更加舒適,也可以攜帶更多的炮彈。

    說幹就幹,美國陸軍在1950年第一次“問號會議”上,提出了代號TV1的核動力坦克研製計劃。

    但該幸好坦克的研製並不理想。

    首先,TV1坦克總重達到了70噸。這是一個恐怖的數字。當時因為大部分橋樑和道路都無法承受這個重量,也就是說該型號的坦克只能在平原上作戰。

    試想,如果到了泥濘不堪的蘇聯凍土地帶去作戰將會怎樣呢?

    不用說,都會陷入泥沼中動彈不等,會被蘇聯人俘虜……

    更要命的是,TV1坦克的核反應堆作為動力裝置不過關,核輻射超標,其結果就是坦克成員必須每隔1小時就要換一次,根本無法持續作戰。

    這在戰場上簡直是送人頭。

    所以TV1不管是自身設計還是使用、維護等各個方面,都無法滿足最終的裝備需要,被淘汰了。

    但美國陸軍不死心,在1955年第4次“問號會議”上,提出了另一款改進型的TV8核坦克研製計劃。

    相比較TV1坦克採用一體化全封閉設計方案,TV8將成員、核反應堆、武器和傳統系統,都設計在了一個豆莢形炮塔內。

    這種坦克外觀看上去十分怪異,好像一個大頭怪嬰。

    不過這種設計的優點是可以增強坦克自身的機動效能,增加戰場的反應速度,同時也可以獲得更好的跳彈外形和抗核爆炸衝擊波能力。

    TV8坦克僅僅25噸,其中炮塔重15噸,底盤重10噸,大大增加了機動性

    更加令人稱奇的時,炮塔和底盤可拆開進行空運,這對於航空發達的北約來說非常有利,可以把這種坦克快速部署到歐洲的任何一個戰場,進行快速機動作戰,強化了快速機動部署作戰能力。

    因為自重等原因,TV8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90毫米滑膛炮,炮彈安放在尾部帶有裝甲隔斷的儲彈箱內。

    除此之外,TV8坦克還裝備有兩挺7.62毫米口徑的同軸機槍,以及一挺由車長控制的12.7毫米遙控機槍,這是為了為了強化自身對近距離目標的作戰能力,

    TV8坦克採用4人成員,分別是炮手、駕駛員、車長和裝填手,大致和傳統坦克一樣。

    重點來了,為了滿足航程的需要,TV8坦克裝備了一個微型核反應堆。

    但TV8坦克即使做了很多技術改進,也無法解決在小空間內的核輻射問題。

    這種核輻射對坦克成員有致命傷害,所以根本沒有任何軍隊願意駕駛這種坦克。

    更可怕的是,這種核動力坦克一旦被擊中,立刻會核爆,變成一個微型原子彈,坦克乘員自然不必說,他周圍方圓數十公里都會被核汙染,包括他們的戰友、基地以及城鎮。

    因此TV8坦克最終的命運也是下馬。

    目前,TV8坦克的原型車在拆除核反應堆後,已被安放在美國馬里蘭州的阿伯丁坦克博物館展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陳布雷被稱“智囊”,他是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