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中書翁講史

    鞋兒破 帽兒破 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 他笑我 一把扇兒破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哎嘿 哎嘿 哎嘿,無煩無惱無憂愁 世態炎涼皆看破 走啊走 樂呀樂,哪裡有不平哪有我 哪裡有不平哪有我。是不是讀著讀著就唱出來了呢,這首《濟公》電視劇的主題曲在那個年代是多麼的火啊,那《濟公》有歷史原型,別說還真的有,而且其形象與電視劇中的形象還頗為相似,當然肯定沒有電視劇那麼神奇,有那麼大的法力了。

    濟公,俗名李修緣,出生於官宦世家而且世代信佛。李修緣的出生可謂是福德深厚,或許是其先祖世代仕宦,為官清正,政績卓著,積德行善,才能誕生出這樣一位傳頌後世的高僧。

    濟公的一生與佛有緣,其父年近四旬,膝下無嗣,虔誠拜佛才有了濟公。出生後,國清寺為他取了俗名修緣,從此便與這佛結下了深厚的緣分。父母雙亡後李修緣出家為僧,先到國清寺,後入靈隱寺,法號道濟,也就是濟公。出家後的濟公,一反常態,喝酒吃肉,衣衫襤褸,不坐禪,不打坐,行為癲狂,遊走於市井之間,常常還幹一些扶危濟貧之事,表面看上去滇痴,但內心中卻有一顆行俠仗義的心啊!

    濟公除了俠義心腸、仁義之心外,其醫術也頗為高明,救死扶傷,不論貧民、老僧都悉心治療,為百姓也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遊走於市井之間,好打抱不平,懲治惡霸,扶善抑惡,被人稱之為“濟公活佛”!

    濟公有詩道: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慢慢品來,濟公的形象留在廣大百姓的心中。

  • 2 # 邊宏偉0

    濟公雖然是和尚,僧門著作中卻沒有關於濟公的記載,野史把濟公和尚寫成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亦凡亦仙的僧人,濟公其實是一位不苟小節的和尚,因不遵守佛戒非喜歡酒肉被踢出佛門後,在民間扶危濟困,抱打不平。平常總是一副逢頭垢面,每天光著腳丫子,穿著破爛的僧衣,蓬頭垢面,吃住無常,好像一個乞丐一樣,整天瘋瘋癲癲地遊戲人間,時隱時現,非常神秘。所以一直受到勞苦大眾的愛戴和尊崇,在許多寺廟中都有供濟公的塑像。現在在杭州虎跑風景區,還保留著濟公殿,濟祖塔等遺蹟。

  • 3 # 肚兒抽筋影視

    濟公(1148年-1209年)可以說歷史確有此人!

    他原名李修緣,南宋的高僧,現在的浙江省天台縣永寧村人!

    他一身破爛衣服貌似瘋癲!初在國清寺出家,後到杭州靈隱寺隨後又去淨慈寺!不喜好戒律約束!學問淵博!他懂醫術!為百姓治療疑難雜症!好打抱不平!扶危濟貧.除暴安良等等美得在百姓心中留下了獨特的地位

  • 4 # 語見

    提到濟公,不少人會想到經典電視劇《濟公》,這個上世紀80年代由遊本昌老爺子主演的電視劇,成功塑造出一個邋里邋遢、不守戒律但卻好打不平、扶危濟困、彰善罰惡的濟公形象。又或者想到周星馳的電影《濟公》,周星馳也塑造出了一個全新的濟公形象。那麼濟公在歷史上是否真的存在呢?

    在電視劇中,濟公法名道濟,根據記載,在南宋時期的確有一位法號道濟的和尚,他生於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圓寂於嘉定二年(1209年),浙江台州人。

    濟公本姓李,據說他的高祖李遵勖還是宋太宗的駙馬、鎮國軍節度使,也算地位顯赫。到了濟公的父親李茂春這一代,李茂春和夫人王氏深信佛門,夫妻倆遷居天台北門外永寧村,後來在此生下了濟公,夫妻倆請國清寺住持為他取名修緣。

    濟公家境殷實,少年時就讀於赤城山瑞霞洞書院,再加上家學淵源,對儒釋道三教都有所涉獵。

    然而濟公還未成年,父母就相繼亡故,濟公悲傷之下,更追求佛理,於是就近拜國清寺法空一本為師,取名道濟。接著又參訪祗園寺道清、觀音寺道淨,後到杭州靈隱寺居住,最後住淨慈寺。

    濟公兼修釋道,這使得他在一群“純粹”佛門弟子中顯得有些另類,再加上濟公性格率真,行事不拘一格,衣帽都是破破爛爛的,不守清規戒律,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所以被僧人們稱為“濟癲”。

    濟公雖行為不同於常人,但卻才華橫溢,為了探究佛道至理,他多次出行四方,足跡遍及浙、皖、蜀等地。雖然路上寢食不定,但精於中醫的濟公還熱心幫人採藥治病、排憂解難,廣濟民間疾苦。因此,他被人們尊稱為“濟公”。

    在樂善好施之時,濟公應該是找到了他的佛理吧,在遊行時,他撰有《鐫峰語錄》10卷和眾多詩作,被奉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

    濟公作為得道高僧,的確值得我們銘記,不過關於濟公的那些具有明顯神話色彩的故事,還是隻能說一句,不存在的,這些故事傳說都是百姓們的創作,或許是為了紀念濟公的善行吧,它們從南宋時代開始流傳,直到今日,仍然經久不衰。

  • 5 # 麓山有雨

    《濟公》是有歷史原型的。

    我們看到關於濟公這個人物形象的影視作品不下50部,當中屬遊本昌出演的1985年版本的《濟公》的角色最為深入人心,它講述了濟公濟困扶危,懲治強梁,經常用一些詼諧的小法術教訓那些欺壓百姓、魚肉鄉民的奸佞惡霸的故事,該劇中濟公的形象應該也與歷史上的濟公最為接近。

    據記載,濟公原名李修緣,法號“道濟”,浙江天台人,南宋高僧,他的一生富有傳奇色彩。

    他學問淵博,才華橫溢,擅長詩文,精通醫術,佛學造詣也很高,是位實實在在的得道高僧。但同時,他又天性好動灑脫,不喜歡唸經打坐,喜歡雲遊四方,他穿著破帽破鞋,貌似瘋癲,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與一般的僧人大相徑庭,他好打不平,救人之命,扶危濟困、除暴安良、彰善罰惡,這些美德也正是為後人所傳頌的地方。

    正因為後人傳頌他,紀念他,口口相傳,便逐漸神話了他,由此便成了我們今天家喻戶曉的活佛濟公啦。

  • 6 # 手機使用者63688092106

    我小時候奶奶和媽媽告訴我們說:“世上只有濟顛和尚是真正的永恆的長生不老的活佛,其他的萬佛們如來佛也投胎換肉身”所以看到穿戴破爛的和尚就趕緊舍米錢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溥儀為什麼喜歡譚玉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