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文史小學鳩

    溥儀先後有婉容、文繡、譚玉齡、李玉琴、李淑賢五位妻子,這五個女人中,溥儀最喜歡的就是被溥儀認為是一生摯愛的譚玉齡了。溥儀之所以喜歡譚玉齡,是因為她品貌端莊、溫柔賢惠,並且在生活上對溥儀關懷備至,體貼入微,讓溥儀形如傀儡一樣生活在偽滿皇宮時心裡有所依靠。所以溥儀對譚玉齡感情非常深厚。

    尚未冊封時的譚玉齡。溥儀最早看到這張照片,據以選定入宮。

    但溥儀和譚玉齡這段婚姻,最開始其實是一樁徹頭徹尾的政治婚姻,毫無感情基礎可言。溥儀迎娶譚玉齡,只是為了找藉口組織關東軍給自己安排日本女子做妻子,那麼溥儀為何會喜歡上政治婚姻安排下的譚玉齡呢?

    譚玉玲出身滿族貴族,原姓他他拉氏,辛亥革命後按“音轉”關係改姓譚。1937年初,被介紹給溥儀時她才17歲,正在北京的中學堂裡唸書。

    譚玉齡來到長春的時候,正值日本人在操持溥傑的婚禮,加上溥儀對此事的預設,同時經日本人調查譚玉齡的背景又很清白,因此作為交換條件,日本人也只好默許譚玉齡的到來。

    從譚玉齡進宮冊封和溥傑完婚僅僅只差三天,就能看出這兩件事情之間微妙的關係。事情到了這裡,溥儀本以為利益交換結束了,自己的損失並不算太大,然而他卻大錯特錯了。

    溥傑大婚之後不到一個月,在關東軍的授意下,“國務院”便通過了一個《帝位繼承法》,明文規定:皇帝死後由子繼之,如無子則由孫繼之,如無子無孫則由弟繼之,如無弟則由弟之子繼之。

    溥儀

    得知此事後,溥儀意識到在這場交易中,自己甚至有可能會賠掉性命。這個《帝位繼承法》對於他來說簡直就猶如一把閘刀,時刻懸在自己的頭上。

    因此溥儀又想了一個應對的辦法,那就是與和譚玉齡生一個自己的孩子。溥儀在自己的回憶錄《我的前半生》中曾經說過:“當時我曾想過,假若我自己有了兒子,是不是會安全。”

    譚玉齡進宮以後被封為“祥貴人”,被安排在緝熙樓一層西側,就在溥儀臥室的正下方。而東側居住的正是被溥儀打入冷宮的婉容。為了不讓譚玉齡與婉容見面,溥儀還專門讓人將東側和西側的通道封死。譚玉齡在偽皇宮生活了5年,卻沒見過婉容一次。

    由於譚玉齡性格溫柔賢惠,對溥儀關懷備至,體貼入微,溥儀和譚玉齡的感情特別好。溥儀自己就曾經說過,他與譚玉齡感情甚篤。然而,眾所周知,溥儀在偽皇宮中的傀儡生活,遭受到了日本人的嚴密監視、控制和打壓。這些對於從小驕橫的溥儀來說簡直是地獄般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導致溥儀喜怒無常、變化多端,對待下人甚至可以說是殘暴,經常無故毆打宮女、太監。他經常回到寢宮就無緣無故地對譚玉齡大發脾氣,有時還會將譚玉齡身上的旗袍撕得粉碎。而譚玉齡卻從不分辯,甚至主動認錯,不僅處處忍讓,還時常勸導、撫慰溥儀,讓溥儀逐漸心平氣和。

    一次,溥儀的乳母偶然間撞見了譚玉齡在偷偷哭泣。沒有準備的譚玉齡立刻將眼淚擦乾,然後對滿臉疑惑的乳母說:“方才不小心把眼睛迷了。”這麼說著,眼淚又止不住地掉了下來。一直在溥儀身邊的乳母很快便猜出,這應該是溥儀剛在譚玉齡這發完脾氣,於是便勸譚玉齡說道:“萬歲爺這會兒可能是被氣急了,他心裡還是疼您的。”“唉……我總是小心翼翼地伺候著萬歲爺,我也知道萬歲爺疼我。”“您知道就好,您可千萬別往心裡去。”“您放心吧,進宮這麼長時間了,我都明白。”“那就好,那就好,這樣我就放心了。”“對了,您可千萬別告訴萬歲爺我眯眼流淚的事情。”“為什麼……啊,我明白了。”“人家怕皇上惦記著。”“放心吧!”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譚玉齡對溥儀的維護已經達到了細緻入微的地步了。不僅僅如此,譚玉齡為了表達對溥儀的情感甚至還親自為他織毛衣。

    對於進宮就被封為“貴人”的譚玉齡來說,織毛衣這樣的事情完全不需要她親自動手。然而,為了表達自己對溥儀的關愛,她居然開始學習織毛衣,而且還為溥儀織了很多件毛衣。很多人笑談,譚玉齡是在用深情為溥儀編織毛衣。

    因此,從小對人戒備心極強的溥儀,在譚玉齡溫婉的性格下逐漸敞開了自己的心扉。溥儀對譚玉齡的寵愛已經達到了其他人無法比的程度了。為了方便見面,據說溥儀還特意命人建造了一個連線兩人房間的樓梯。譚玉齡甚至能夠在不經過通報的情況下進入溥儀的臥室,溥儀桌子上的水果她也可以隨意吃。這些特殊待遇,對於婉容和文繡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溥儀對待譚玉齡用一句通俗點的話來形容,就是放在嘴裡怕化了,放在頭頂上怕摔了。就因為有人說了譚玉齡一句壞話,溥儀差一點兒把那個人殺了。

    一次,溥儀在譚玉齡的房間有說有笑,可能是譚玉齡玩鬧的聲音大了些,加之偽滿皇宮中本來就有很多紫禁城的老人看不慣皇上冷落婉容,用這種或明或暗的方式懲治婉容。於是,就有人自言自語地罵了譚玉齡一句。結果這件事情被溥儀知道了。溥儀立刻暴怒,他將相關人員一個一個叫來單獨問話,最終找到了那個罵譚玉齡的人。溥儀命人直接將其抓了起來,連辯解的機會都不給,上來就用木板一頓毒打。那人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被打得皮開肉綻,最後被鎖在一個房間中嚴加看管,就連大小便都只能在房間裡,飯也不給吃飽,沒幾天整個人就渾身浮腫、奄奄一息了。得到稟報的溥儀這時才消氣,命人把他趕出偽滿皇宮,自謀出路。

    溥儀不但特別重視譚玉齡,甚至還會聽譚玉齡給他的一些建議。一次,溥儀和譚玉齡在花園裡散步,溥儀隨意說道:“我抓住前兩天偷果子的賊了。”“萬歲爺說的可是那株香蕉樹上的香蕉?”“對,那株香蕉是朕命人特意栽種的。”“萬歲爺息怒,偷了一個果子而已,沒什麼的。”“宮中的紀律嚴明,怎麼能夠隨便偷東西呢,這是規矩。”“那萬歲爺是怎麼找到他的呢?”“我知道這件事以後非常生氣,於是我就把他們都叫到一起,讓他們互相檢舉,檢舉的人有獎。你別說,這個法子還真管用,最後讓我把那個人找了。”“那人是誰?”“那是朕的一個護軍。”“那萬歲爺打算怎麼處置他呢?”“朕命人教訓了他一頓,正打算把他趕走呢!”“萬歲爺,現在這街面上實在是難活,這人被趕走了,也怪可憐的,就偷個果子,我看還不至於把人趕走吧!”“好吧,就聽你的。”

    要知道,溥儀的一意孤行、任性妄為是人所共知的,像這樣聽人勸告,在溥儀的一生當中都沒有幾次。由此可見溥儀對待譚玉齡真的是極為寵愛。在溥傑妻子嵯峨浩的回憶中,還說她曾經看見溥儀訪日時,日本皇族送給皇后婉容的珍珠項鍊,莫名地戴在了譚玉齡的身上。甚至還有人說,溥儀曾經向天皇提出廢黜婉容,立譚玉齡為皇后,遭到拒絕之後痛哭流涕。

    譚玉齡

    正是因為溥儀和譚玉齡感情極好,所以溥儀才想盡一切辦法,想要和譚玉齡有一個自己的孩子。為此,溥儀甚至不惜長期注射荷爾蒙藥物。

    資料記載以及很多當事人回憶,溥儀在偽滿皇宮期間經常注射男性荷爾蒙,以保證能夠傳承子嗣。由此可見溥儀為了想要一個和譚玉齡的孩子,真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

    而此時,不僅僅溥儀一心想要和譚玉齡生孩子,就連譚玉齡自己也是一直有所期望。溥儀侄子毓嶦的妻子楊景竹,就曾經從譚玉齡的口中感受到她對孩子的渴望。

    按照規矩,楊景竹生下第一個孩子以後得進宮叩見皇上“謝恩”,之後便按照慣例去給當時的貴人譚玉齡“請安”。“給貴人請安了。”“剛生完孩子,身子弱,快起來、快起來。”“沒事沒事的。”“真是大喜啊,生了孩子,身子還好吧?”“還好,託萬歲爺和您的福,沒落下什麼毛病。”“我看你好像有些發福了。”“這剛生完孩子,喝薑湯、吃補品,補的。”“奶水夠吃嗎?孩子好帶嗎?”“夠吃夠吃,孩子還行,不磨人,挺好帶的。”就這樣,楊景竹在宮中陪著譚玉齡聊了一整天的家常。在她們聊著孩子的話題越加高興的時候,譚玉齡卻小聲地說出了一句讓當時的楊景竹不明所以的話。“唉……生孩子這種事,我……唉……”“貴人這是說的哪裡話,用不了多久,您一定會給萬歲爺生一個太子的。”當時人們都覺得這是譚玉齡無意間的笑談。然而,時至今日我們可以看出,當時譚玉齡對於生孩子這件事有多麼期盼。

    可惜,1942年,年僅22歲的譚玉齡病倒了,據當時的中醫診斷,只是普通的傷寒病。但是吃了幾副中藥也不見好,於是焦急的溥儀便開始自己出藥方為譚玉齡治病,結果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加嚴重。實在沒有辦法了,最終溥儀選擇了西醫。

    然而,問題恰恰就出在西醫身上。當時溥儀的醫生介紹了一個日本醫生來診治。隨後,吉岡安直便提出要“照料”,結果他破例地搬到宮內府的勤民樓來了。就這樣,在吉岡安直的監督下,日本醫生給譚玉齡進行了醫治。日本醫生開始治療時,表現得非常熱心,忙碌著又打針又輸液。但是沒多久吉岡安直就把醫生叫走了,他們談了很長時間,回來後日本醫生就不那麼熱情了。不料在進行治療的第二天,譚玉齡便突然死去了。

    當時,吉岡安直一定要把這個醫生叫到他的辦公室,吉岡安直在偽皇宮同德殿和勤民樓裡邊有專用辦公室。譚玉齡病了那一晚上,他根本就沒有歸家。那天他把醫生找到他的房間,談了兩個多小時。所以溥儀認為,就是他使了陰謀,叫這個醫生想辦法害死了譚玉齡。

    吉岡安直

    吉岡安直在譚玉齡病逝當晚的所作所為,以及一直以來對於溥儀的監視、控制、壓迫,讓溥儀深信自己的妻子譚玉齡就是死於吉岡安直之手。後來,譚玉齡去世沒多久,吉岡安直就拿著一沓日本女人的照片讓溥儀再次娶妻,這更堅定了溥儀心中的判斷。後來,甚至還有一種說法是,日本人因為懷疑譚玉齡懷孕了,所以才將其謀殺的。然而,譚玉齡死後,被日本人折磨得幾近崩潰的溥儀,卻不敢提出檢驗屍體的要求,只能在長春舉辦了一次史無前例的盛大葬禮,最終將譚玉齡的屍骨停放在長春的護國般若寺。

    三年後,溥儀被蘇聯俘虜時還沒有忘記自己的愛妻,他特意命人將譚玉齡的遺體火化。至此,譚玉齡的死亡,成了一個永遠的謎團。

    (以上內容主要看自《遠去的紫禁城》一書)

  • 2 # 馬駕到

    回答此題時,不想用一些華麗的詞藻,譬如說,:漂亮、賢惠、優秀……只想穿越時空,借用唐代先賢元稹一首詩回答,詩曰: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3 # 小趙老師開心談

    大家一聽到溥儀這個名字大概都會聯想到他是滿洲最後一位皇帝,在討論溥儀對譚玉齡的感情時,應當結合當時的處境,他從三歲便登上了皇位,又在日本的控制下當傀儡皇帝,有很多的無奈,在這種情況下,譚玉齡給溥儀帶來了很多的Sunny。譚玉齡入宮時17歲,而溥儀32歲,譚玉齡是接受過教育的知識女性,聰明能幹,溫順賢惠,待人接物很穩妥,在對待下人方面和藹可親,沒有一點架子,這一些品格恰恰是很符合華人的娶妻標準,在譚玉齡和溥儀相處的這五年裡,恰恰是溥儀在日本人控制下當傀儡皇帝,譚玉齡的安慰,耐心陪伴讓溥儀感覺到溫馨,讓溥儀對譚玉齡的好感又上了一個檔次。

    溥儀非常愛好攝影,皇后婉容露臉的照片只有八張,而譚玉齡的有33張,可見溥儀對譚玉齡的愛很深,甚至在照片後面寫上了“我的最愛,譚玉齡”之話。雖然譚玉齡陪伴溥儀的時間只有短短五年,但這五年裡對溥儀產生了重要影響。

  • 4 # 孤鵬雲

    溥儀3歲入宮成為大清的第12位皇帝也是最後一位,6歲退位。16歲大婚,經歷復辟、北京政變離開皇宮、到東北組建偽滿洲國、輾轉成新中國公民,最後在1967年去世。

    在溥儀16歲大婚時,娶了一後一妃,即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繡。一開始還不錯,可幾經周折後先是文繡和他鬧彆扭,在1931年離婚。而後和婉容不合,然後31歲的溥儀喜歡上了年輕的學生譚玉玲,溥儀是很喜歡她的,可5年後就不明的死了。後來是日本人給他介紹的李玉琴,結果也不好。1958年被特赦後,和李淑賢結婚,過了相對不錯的晚年。

    5個女人中,溥儀喜歡的還是譚玉玲,個人覺得是婉容和文繡都是傳統女人,而接受過西洋事物教育的溥儀可能更喜歡同樣接受過學校教育的譚玉玲,而上過學的李玉琴是日本人給他找的,溥儀因怕她是監視自己而無法喜歡她。

    相傳在溥儀退位後,它雖是皇上可宮裡的太監對其照顧不周到,晚上不想為溥儀守夜就串通幾個宮女弄到溥儀床上,宮女也想飛上枝頭變鳳凰。少年的溥儀就被迫每天溫柔鄉里,但身體不成熟的他怎麼經得起這樣折騰,可能得了yangwei,然後和幾個老婆都過不了性生活,沒有後代。這是幾個女人對他的不滿的一個原因吧!

  • 5 # 小聰歷史客棧

    溥儀作為末代皇帝,後宮並不是和古代帝王那樣佳麗三千,而是前後只有五個妻子:婉容、文繡、譚玉齡、李玉琴和李淑賢。這些女人之中有出軌他人,也有和他離婚的,更多的是相互之間沒有感情,不過溥儀作為皇帝,也作為一個男人,也還是有過自己真心喜歡以及最寵愛的女人,那就是祥貴人譚玉齡。

    譚玉齡之所以可以贏得溥儀的一片真心和寵愛,更多的是因為譚玉齡本身品貌端莊、溫柔賢淑,以及和溥儀情投意合的原因。

    譚玉齡是滿洲貴族本身,他他拉氏,1937年,溥儀在東北偽滿洲國當皇帝,當時婉容剛和別人私通被打入冷宮,這樣溥儀身邊就沒有嬪妃了,只有皇帝沒有嬪妃,這可不是個體面的事情,因此為了皇室尊嚴,正在北京中學讀書的譚玉齡被安排來到長春與溥儀成婚,就這樣成為了溥儀的祥貴人。

    譚玉齡的出現給溥儀帶來了很大的慰藉,當時溥儀32歲,譚玉齡17歲,剛進宮的譚玉齡全身充滿了青春的朝氣,初中女學生的樣子,160左右的個頭,身材苗條,滿臉稚氣,梳著短髮,穿著蘋果綠顏色的短旗袍,全身洋溢著青春,這讓久居深宮,每天被日本人監視的喘不過氣的溥儀,感到了生命的的朝氣力量,覺得自己彷彿重新活了過來,因此被這個學生模樣美貌青春的譚玉齡深深吸引。

    除了譚玉齡的青春美貌吸引溥儀,還有就是譚玉齡溫柔賢淑,心地善良,和溥儀情投意合,是溥儀的紅顏知己,當時在偽滿洲國,深宮之中,只有彼此可以信任,譚玉齡還經常開導安慰溥儀,那份感情自然充滿了依賴,長夜漫漫,只有兩人可以說知心話,這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

    畢竟當時溥儀經歷了文繡和他離婚,還有婉容剛在東北偽滿洲國給他帶了綠帽子,和侍衛私通等感情傷害,譚玉齡的出現彌補了溥儀的感情空缺以及那份對愛情的渴望,雖然譚玉齡剛開始是作為必要的擺設進宮的,可是進了宮,溥儀發現她很溫柔賢淑,和自己情投意合,漸漸地愛上了她,因此對譚玉齡一直寵愛有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嫁給樸燦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