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晨曦

    陶鬲是商周百姓通用的炊具,主要用途是煮粥。

    具體分析如下:

    鬲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戰國時已漸趨消亡,故秦以後的文獻中此字已很少見。陶鬲是炊具,青銅鬲則同時也作為祭祀用的禮器而存在於夏商周時期。

    鬲就是古代的鍋,最早出現於約4800年前,我們在陝西扶風案板遺址的發掘中看到了陶鬲。它是由其前已經流行1000多年鬹(ɡuī)演化而來,鬹是比鬲早的古人燒開水的用具,有三個空心的足。商周時期鬲極為流行,商代後期出現了青銅鬲,用途從單一的實用炊具增加了禮器功能。陶鬲是商周百姓通用的炊具,主要用途是煮粥。粥在《說文解字》中作“鬻(yù)下部就是一個鬲,像米置鬲中烹煮之狀。右“弓”部象形,表示鬲煮穀米時冒出的熱氣。粥是我們老鬲家發明的,由此衍生出“蒸”的烹飪方式,極大地豐富了古人的飲食文化。到戰國末期出現了灶臺,三個腿的鬲逐步演化為釜,鬲就消失了。

    鬲的造型獨特,作為人類最早的炊具,它與飲食文化密不可分。鬲的發明與分佈地域的消長遷徙折射著古代族群的遷徙、成長。如2012年,寶雞石鼓山發現大批青銅器,其時代、族屬引發人們極大的好奇,墓葬中發現一件不起眼的高領袋足鬲,這種鬲在關中地區很少見,但在甘肅寺窪等地的墓葬中曾經發現過,它是西周初年少數民族部落姜戎常用的物品。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主任徐天進教授據此猜想,這個墓葬的主人可能和姜戎關係密切。

      過去認為鬲為華夏文明獨有,後來我們發現美洲墨西哥的瑪雅文化也有鬲。曾有學者認為,瑪雅人曾在商朝沿白令海峽由中國去往遠方的美洲,商朝是鬲最為發達的時期,鬲在瑪雅文化中的發現,可以給這種假說提供可貴的佐證,從“形而上”層面講,鬲的出現關乎早期人類生活方式由遊牧轉向定居的進步。鬲對國家政權組織的產生、中國“家天下”政治文化的形成,都產生了積極影響。鬲作為字根,演化出80多個字,豐富了漢字文化。凡此種種,鬲由陶器而及族群、國家,擴而大之,又帶給我們許多社會學、文化學等的啟迪,所有這些都構成了鬲文化研究的內容。

  • 2 # 史海鉤沉者小王

    本來以為這麼簡單的有人回答下怎麼操作,結果沒有,我來答一下。

    鬲,烹飪食物的器物,圓腹器物,便於加熱,下面是三個腿,腿還短。發現最早的是在龍山文化,那個時候主要是陶製,一直到夏商都多用陶製;西周開始改用青銅的,好了下面說怎麼用。

    這是龍山文化的黑陶鬲,用的時候,腹部下面點火煮,這只是讓大家看到,火肯定沒這麼小,因為這東西本來就不大。

    換個青銅的看看,到兩耳那才35釐米。

    青銅的一樣,在腹部下面點火,也有古人在腿部附近點火,那應該不屬於燒,屬於烤。

    裡面就放食物,一般都是放湯、粥什麼的。

    裡面有刻字,後來西周時期,外面花紋越來越多,不再適合被火燒灼,變成了盛器,由煮鍋變飯盆了。

  • 3 # 穿越再現彼岸

    古代鬲就相當於現在的“鍋”,加入定量的水和食物,架在火上燒,等到一定時候食物熟了就滅火,食物冷卻下來就可以食用了。類似於現在家庭用鍋燒飯,要掌握一定的火候,不能把飯菜燒糊了,但也不能不熟。

    陶鬲的技術設計也是逐漸結合哪個時代的現實生活,它三個足是中空的,比較穩定,火接觸鬲的面積比較大,食物大都會沉落在這三個空足之中,這樣用柴火較少就可以煮熟食物了。陶鬲在最初的形態是高足,放置到地上就可以燒柴火了;後來才演變為低足,三足都是中空的,需要用石塊架起來烤。透過實踐證明,火的外炎是溫度最高的,也容易使食物熟的快,這種變化也是實踐的結果。

    “鬲”的器形大多是口略小於陶腹,腹最寬大,三足中空。初期的陶鬲外表打磨的很光滑,這是陶鬲非常厚,結構不結實,導熱也太慢;後來才在陶器之上用草繩做繩印,導熱相對要快,而結構比較結實。

    古代有陶鬲和青銅鬲之分,青銅鬲較少,陶鬲佔據了絕大大多數,而且古代早期遺址中多有發現,屬於新石器晚期之後部落通用的做飯的“鍋”。新時期晚期是指距今約5000年-2000年曆史階段。到春秋戰國時期,鬲逐漸被釜和鼎取代,逐漸消失。

    陶鬲最早使用的地區是黃河中上游地區,這裡是文化的發源地。隨著部落遷徙、文化交流、部落戰爭等,陶鬲的使用開始向四周地區輻射,遍及華北、華中、東北等諸多地區,成為當時部落流行的燒飯通用器物。

    陶鬲的製作工藝也因為文化的不同,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器形,基本上一個大的部落是用同一種器形,一個文化有特徵相近的器形。因此,可以根據陶鬲的器形來判斷屬於哪個文化,當然這只是一個主要判斷的方式。

    一般陶鬲上不會有文字之類,是部落通用的“鍋”,那個時代單個家庭生活很困難,主要依靠部落生存。

  • 4 # 爬山涉水看鳳景

    鬲,古時人們烹製食物用的炊具。

    商周時期多以陶製,後以青銅製作。上部為腹部,下多以三足為腿。上部放食物、水,下部在腿之間燒火加熱,用以烹製食物。成為當時人類的主耍炊具。

  • 5 # 湯姆愛吃乳酪

    鬲,產生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當時用於燒煮或烹炒的鍋蓋,至戰國時已漸趨消亡,故秦以後的文獻中此字已很少見。陶鬲是炊具,青銅鬲則同時也作為祭祀用的禮器而存在於夏商周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一個人背叛是什麼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