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琪剪輯1

    作為巾幗宰相第一人的上官婉兒,可稱為才智之人。蒙曼說:“在文學上是唐朝宮廷文學的代表人物,作為文學的掌舵人,她建議中宗擴大書館,增設學士,廣召當朝詞學之臣,賦詩唱和,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朝廷內外,吟詩作賦,靡然成風。在上官婉兒的參與下,宮廷詩歌已經超越了歌功頌德、綺錯婉媚的審美趣味,開始朝著盛唐詩歌‘神來、氣來、情來’的審美追求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在政治上,唐中宗時代上官婉兒被封為昭容,專掌詔命,其地位比武則天時期更進一步,權勢炙手可熱。但是,上官婉兒並沒有政治節操,她這種無立場無派系八面玲瓏的政治手腕既幫助她得勢,同時,也成了刺向她自己的一把利劍。蒙曼告訴記者,在私生活上,上官婉兒也同宮廷多數女子一樣,與一些宮官在宮外購築宅第,經常與他們交接往來。武三思就是得到上官婉兒的支援,權傾人主,不可一世。上官婉兒又與其私通,並在所草詔令中,經常推崇武氏而排抑皇家。中書侍郎崔湜也是因為與上官婉兒在外宅私通,後被引以為相的。“上官婉兒雖為失敗者卻得到了不少同情,死去的第二年就恢復了上官昭容的身份,而且被追諡為‘惠文’。李隆基雖劍殺上官婉兒,但是他仍然肯定上官婉兒的文學造詣,即位後還念其文才廣徵她的作品,編成文集二十卷,一代曠世才女,不至於湮沒在歷史長河中。

  • 2 # sddz以書潤心

    什麼是政治家?

    政治家是指運用國家權力,制度,秩序和法令,來治理人民的,實現社會安定祥和的狀態的人。

    顯然,上官婉兒的資歷不能算是有智謀的政治家,她確實非常有政治才能的人,她輔佐武則天開創了一代盛世。

    上官婉兒是唐代的女官,女詩人。

    武則天時期,她幫武則天起草聖旨,下發政令,到唐中宗李顯時,上官婉兒又被封為昭容,代朝庭平品天下詩文,後人稱上官婉兒為"巾幗首相"。

    上官婉兒自幼才思敏捷,詩詞出眾。其詩詞風格多與祖父上官儀相似。

    武則天死後,上官婉兒依附於韋后一黨,排斥李唐宗室,引發李唐宗室強烈的不滿。

    韋后一黨與李唐宗室黨的鬥爭日趨白熱化。李隆基入宮後,誅殺了韋后,安樂公主及其黨羽,上官婉兒率眾宮女秉燭列隊迎接,李隆基對她恨之入骨,當場斬殺了上官婉兒。

    此時上官婉兒年僅46歲。

  • 3 # 文史小學鳩

    直接說結論:不是。

    上官婉兒雖然長期處於政治鬥爭的漩渦中心,看似權勢滔天、翻雲覆雨,但實則只是一枚棋子,是權力的附庸而非掌握者,所以壓根算不上是政治家。

    上官婉兒既不姓李,也沒有“後命”,從一個剛開始官位極低的宮廷女官一步步走到了中宗時期政權核心,其官職也隨著中宗對於朝政的掌控力度而變化。所以把上官婉兒作為切入點,可以最真實地一睹中宗時期看似混亂的權力爭鬥實況。看這三大博弈者——李氏江山主導人、韋氏集團、太平公主集團是如何操縱權力,進行權力分配和鬥爭的。

    上官婉兒因祖父上官儀獲罪被殺而淪為內庭婢女,然而上官婉兒從小便天資聰穎,十四歲便會作詩,文學天賦極高,因此被女皇武則天重用。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上官婉兒極力貼近和依附於武則天。可以說,在武則天執政時期,上官婉兒的身份可以說是一升再升,到最後成為武則天不可多得的得力助手。因此,上官婉兒在輔助女皇處理政務時,便對政事日益瞭解。從公元696年開始,武則天又讓她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這使得上官婉兒權勢日盛。

    神龍政變後(705年),唐中宗恢復李氏江山主導權,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對其無比信任。接著上官婉兒又被拜為昭容,權勢進一步增強,成功進入到帝國的權力中心地帶。中宗復位後,首要任務就是樹立自己的威信,從《舊唐書·中宗紀》的記載中可以看出,中宗對權力群體有明顯的劃分:依附在武則天身邊的張氏兄弟、太平公主和李旦皇族。

    周旋在幾大權力群體之間的上官婉兒非常懂得平衡權術,在確保自己周全之際還能借勢而上。前面說到在武則天執政時期,上官婉兒依附於武則天,地位一升再升。那麼現在江山姓李不姓武,拉攏依附物件自然變更成另外一個群體——韋氏。這種依附關係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兩大群體之間互相支撐。同樣的,韋氏群體也藉著上官婉兒的受寵大力發展。這種政治群體之間的聯盟不是什麼稀罕的現象,因為自始至終,周旋博弈的主導人都是中宗。借勢打勢的手段在運用過程當中,自然就會出現類似上官婉兒這類棋子。

    上官婉兒也對中宗初期的朝政佈局起到了轉變的作用,按照中宗前期的計劃:借用韋氏和武氏(武三思)力量來抵抗李氏其他子孫對皇位的覬覦(也就是太平公主和李旦等群體)。隨著權力的此消彼長,韋氏、武氏聯盟勢力大增。

    景龍二年,同一年內史料對上官婉兒官職的稱呼從上官昭容變成了上官婕妤。因此這段時間內上官婉兒是有所降職的。但是從次年發生的太子黨為了保住太子之位發動政變的情況來猜測,應該是上官婉兒得罪了中宗。因為當時除了皇權本身,“韋武聯盟”勢力異常龐大,另外一個則是太子黨。而從中宗對幾大群體的維護來看,他對“韋武聯盟”的寵信度要高於太子黨。這種曖昧的態度讓極善於弄權的上官婉兒也摸不清楚方向:依附“韋武聯盟”勢必將得罪太子黨,一旦太子上位,權力之路將就此終結;但是反過來,太子黨勢單力薄,得罪“韋武聯盟”可能導致自己立馬陷入危機。所以當中宗以上官婉兒當槍手出擊時,她選擇了暫時退出戰局,靜觀其變,這就導致了她的降職。

    太子政變結束之後,“韋武聯盟”因武三思等人的被殺而遭受重創,韋氏以橫掃朝野之勢迅速清除了太子亂黨,藉此機會,進一步增強了自己的權勢。這一次中宗開始調整佈局,重新藉助太平公主和李旦等皇族的手打壓日漸龐大的韋氏集團。在同年的十一月,上官婉兒再次從婕妤變成昭容,說明在太子黨覆滅之後,她迅速依附上了韋氏,才讓自己的官位重新恢復。

    整個朝廷看似風平浪靜,但穩定政局下的兩大權力鬥爭體——韋氏集團和太平公主集團之間的較量並沒有停歇。鑑於“神龍政變”的影響,中宗被兩大權力鬥爭體推到了風口浪尖,這場對決出現了短暫的三角平穩局面。而上官婉兒始終周旋在“三足鼎立”之中。

    但是這種格局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因為一旦其中一方開始躁動,平衡局面就會被打破。而打破這個局面的就是上文中的韋氏,迫切想做太后的韋氏開始加大了較量的力度。這次的鬥爭異常激烈,較之前面的太子黨來說,太平公主等人的勢力更加強勢,因為這次太平公主集團加入的新成員是李隆基。

    同樣的,這一次上官婉兒仍舊想效仿之前的做法,暫時退出爭鬥,靜觀其變。可是這一次她的運氣似乎沒有那麼好。景龍四年七月二十一日,李隆基發動“唐隆政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聯手消滅了韋氏集團,同時也沒放過上官婉兒,將其一併殺之。

    上官婉兒的官位升降變化數次,也從另外一個方面說明當時政局的波動詭譎。在這個男權社會里,她既不是李氏子孫,也非後非嬪,只是一個政治的附庸。

    以上內容引自《皇權共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喜歡EXO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