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榆木菌

    我是野談雜論,都別搶答!我來回答!

    導致土木堡病變最直接的原因是大太監王振的慫恿和明英宗朱祁鎮的昏庸,間接原因就是明成祖朱棣給了蒙古人喘息之機。

    我們先來說說直接原因,王振是一個非常能說會道的人,同時也是一個閹割的鄉村教師,深得明宣宗朱瞻基喜愛,在明英宗朱祁鎮還很小的時候便被派去伺候英宗,從小到大,朱祁鎮漸漸的依賴上王振了,尊稱王振為先生,對王振可以說是言聽計從,或許這是朱祁鎮缺少父愛的一種表現,因為宣宗朱瞻基一直忙於國事,根本沒有閒暇時間來教育他。明英宗朱祁鎮畫像(圖片來源:網路)

    在張太皇太后和三楊內閣逐漸離世後,更沒有了可以遏制王振的人,王振開始獨攬朝政,甚至都把朱重八立的宦官不得干政的鐵牌子給摘了,王振違背祖訓,按道理來說英宗應該治罪於他,但王振非但沒有獲罪,反而權勢越來越大。

    正統十四年,蒙古瓦剌部落給明朝送來馬匹作為交換來要錢,王振充分發揮了生意人本色,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蒙古人悻悻離去,之後便攻打大明,王振力主明英宗親自出徵,明英宗年少血氣方剛,再加上他歷來崇拜自己的祖先朱元璋和朱棣,想創立不世之功,於是就發生了後面我們所熟知的事情了:明軍大敗,朱祁鎮被生擒,王振被錘死,滿朝文武死傷殆盡。影視劇中的王振(圖片來源:網路)

    我們再來說說間接原因,在明成祖朱棣的時代,朱棣曾五次征討蒙古,這五次征討的中心思想就是誰強大打誰,誰出頭幹誰,在這種出征思想的影響下,瓦剌部落超越韃靼部落迅速崛起。

    雖然朱棣再次出兵,但因為軍需後備問題而不得不班師回朝,因為國庫的錢已經經不起朱棣用兵了,所以朱棣只是把瓦剌部落打到認慫為止。雖然被打的服氣了,但瓦剌首領心裡越發的記恨,瓦剌到了也先時代勢力達到了極盛,而瓦剌嚮明朝進貢馬匹只是為了製造事端,誰知明英宗和王振還真上鉤了。

    綜上所述,盛世大明發生土木堡之變有兩個原因:1,朱祁鎮的糊塗和王振的慫恿,2,朱棣給了瓦剌喘息之機。

  • 2 # 龍角大將軍

    因為一個王朝的盛世很大程度是依靠帝王,並不會因為距離盛世多少年而延續。秦始皇一統六國把秦國的霸業推上顛覆,可沒過幾年就滅亡了。漢宣帝是將西漢推上巔峰的帝王,可死後才50幾年西漢就滅亡了。司馬炎也才沒死幾年,西晉就滅亡了,開皇之治也可稱開皇盛世,還不是在不久隋朝就滅亡了嗎?唐玄宗開啟了開元盛世,也在他手上終結,安史之亂爆發,唐朝開始一蹶不振!

    一個王朝的盛世換了一個帝王就可能終結,如果帝王不夠賢明英武,可能盛世才過一年王朝就滅亡了!大明會發生土木堡之變,關鍵還是在於明英宗的問題,怪不得別人!

  • 3 # 雲端美

    秦始皇發明的皇帝體制,就是透過暴力或陰謀取得政權,然後潰爛的過程;不斷重複的兩千多年,被稱作歷史週期律。這是低階的政治文明,沒有什麼真正的研究價值,可以說屬於歸於歷史垃圾堆的垃圾。

    土木堡之變不可以發生嗎?那就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所謂永樂盛世有什麼國家力量遺產嗎?體制沒有優勢,軍事沒有優勢,效率沒有優勢。鄭和七下西洋建立在對民間的禁海之上,建立在財政負擔之上的炫耀。朱棣反叛建文帝,理由是反對削番;可是他當上皇帝,同樣削番;他的天子守國門言辭直接終結崇禎皇帝的大明夢,崇禎早該離開危險之地北京遷都南京。

    聯想到隋煬帝三徵高句麗,高句麗沒拿下,大隋卻被所謂起義軍拆散。朱祁鎮被俘虜,朱祁鈺登基當上了皇帝,瓦剌釋放了朱祁鎮卻被其弟朱祁鈺軟禁。儒家之道德就是弱肉強食,男欺女、君欺臣、父欺子;要麼就篡位。

    朱祁鎮做為明朝第六個皇帝,基本符合皇帝體制潰爛的速度,後面就病態維持。最強的唐朝到李隆基大約也潰爛起來。劉邦傳位到重孫漢武帝之後基本就沒有生氣了。大宋徽宗欽宗被抓到女真國已經表示病入膏肓,是第八、第九位皇帝。大清道光皇帝是第八位皇帝,如果不算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位沒有入關做天下的皇帝,就是第六位皇帝。

    如果某個朝代前五個皇帝出了什麼特別的事,可以研究一下。爛了,就算了。

    歷史垃圾堆裡翻出一些陳芝麻爛穀子,土木堡之變就是其中之一。土木堡之變印象最深的是朱祁鎮帶領的20萬大軍沒水喝,挖地三丈打井也沒有水,,飢渴難耐的軍人最後狼狽撲向一條小河,在那裡被埋伏的瓦剌擊殺,皇帝被俘虜。

  • 4 # 東方大國

    很多人都沒回答正確,朱棣造反,撤銷了在內蒙的大寧都司,寧王被內遷南昌。把北京暴露在前線。朱元璋時期,把長城到沙漠控制了。朱棣造反,把蕃王撤了。

  • 5 # 葭明通半瓶歷史

    二十多年可以發生很多事情了。

    起碼二十年可以死去一代人,甚至兩代人。

    於大明朝,朱棣1424年死後,朱高熾繼位一年而死,然後是朱瞻基,朱瞻基也只活了三十八歲而已,朱瞻基二十八歲開始做皇帝也只做了十年而已,然後1435年朱祁鎮繼位。

    這個朱祁鎮就是視死太監王振若諸葛亮的明英宗,也就是土木堡之變中被俘的大明皇帝。

    你看,短短11年時間而已,皇帝就換了三個,一朝天子一朝臣,底下不知道發生了多少亂七八糟的事情呢!

    尤其皇宮大內之中,我們要知道,朱元璋很在乎“女子無才便是德”,終大明一朝,大明皇宮中有見識的女人一個也沒有,全是些不得“干涉朝政”的文盲太監和宮女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教育皇子們。

    於是,就被有點小文化,識一點字,會講故事的死太監王振佔了先機,他得到了朱祁鎮的教育權。

    哪一個小孩子不喜歡聽人講故事呢?

    此時,1435年剛剛繼位的朱祁鎮只有九歲,一個兒童而已,落入了王振的手中。

    但是呢。

    此時,儘管皇宮之內一團糟,朝堂之上還算可以,因為朱棣留下了人才。

    這人才就是大名鼎鼎的三楊——楊士奇,楊蓉,楊溥,這三個姓楊的人本事也有,道德也有,從朱高熾哪裡開始一直到朱祁鎮,雖然皇帝總換,朝政基本上在這三個人的操弄之下,發展的不錯,有名的 “仁宣之治”基本是這三個人的功勞。

    九歲的朱祁鎮得位之後,一開始王振雖然在皇宮大內之內有絕對的影響力,但是軍事政治之事他還不敢多言,也就在皇宮內欺負欺負太監宮女而已。

    一則是皇上他媽張太后還在,由不得他王振放肆。二則是三楊他王振也弄不動,三則是皇上他媽張太后和三楊是政治盟友。

    後來,這四個人抗不過自然規律,老病而死。

    朱祁鎮的親人可就只剩下王振了,因為王振是朱祁鎮自小照顧他的老師呀!師徒關係很是親近。

    王振得了大權之後,首先撤銷了朱元璋的敕命鐵牌“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明朝上下竟無有一人站出來反對!

    大錯鑄成!悲劇由此開始。

    這時候的大明朝呢,真的正是國力強盛的時候,也是軍容威武的時刻,隨便的一支軍隊拉過來檢閱,那真是馬壯人強,嚇得死楊二郎。

    而,有檢閱權的正是王振,檢閱之後,王振建功立業之心大勝——老子要做征戰沙場的大將軍。

    在王振的眼中,大明威武之師完全可以天下無敵,橫掃大草原,尤其在他的領導之下,“皇帝我也玩得轉,何況其他人乎?!”

    於是,1449年,朱棣死後25年,朱祁鎮做皇帝14年。

    王振和朱祁鎮這一對“活寶師徒”率領大軍出發了,兵鋒直指塞外大草原。

    軍隊是好軍隊,馬壯人強糧草足,只是指揮官很不正經。

    王振指揮官軍隊到手之後的第一願望竟然是“帶領大軍回老家顯擺一下”,以打那些曾經嘲笑他瞧不起他當了死太監的老家人嘴臉。

    夫復何言?!

    一路之上,一個又一個的明白人,懂戰爭的人前赴後繼的上去勸說:“王先生,這樣不對!”皆不聽不信,“老子是文化人,熟讀《三國》的!”

    一旁的朱祁鎮幫腔曰:“恩,王先生諸葛再世也!背的下《三國》,爾等退下,單憑先生之意為首。”

    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結局之後還有結局。

    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呢?

    上面說過了,其時大明的軍隊是好軍隊,召之即來,來之即戰,戰而能勝!

    於是,在北京的兵部尚書于謙登高一呼“兒郎們,向我看齊,刀出鞘,箭上弓,戰鬥!”果然就勝利了!

    還沒有結束呢!

    其時,大明的軍隊是好軍隊,軍隊勝而還能聽命令,不驕不躁不反不鬧,揮之即去也!舔一舔傷口,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去了。

    于謙被殺!

    永樂盛世25年後,大明的軍隊依然是一支正正經經好軍隊,只是指揮官很不正經。

    徒喚奈何?

  • 6 # 姑且說

    一個愣頭青太監,一個冤大頭皇帝,造就了明朝的土木堡之變!這完全是人禍所致,非大明國力抑或軍力的問題!但隱藏在這背後的,是大明朝宦官專權的毒瘤在作祟!

    從土木堡之變的具體過程,尋找失敗的線索

    話說明英宗寵信的太監王振絕不是一個省油的燈!他崇拜的物件是宋朝的童貫,一心希望自己能揚名沙場,建功立業。於是,當大同屢屢傳來瓦剌也先軍入侵的訊息時,王振便心動了,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並將一切軍政事務把持在手中!連大將軍成國公朱勇,也得惟命是從。將不領軍,軍心自亂!

    在王振的率領下,明軍出居庸關,過懷來,至宣府,到達了大同。這個時候,也先看到明軍勢力強盛,不可交鋒,於是故意向北撤退,意欲引誘明軍深入,伺機殲滅。這個計謀連大同鎮守太監都識破了,並向王振作了彙報。王振不聽,堅持北進!結果先鋒部隊被也先打敗,王振卻不知穩固軍心,急忙後撤。

    在撤退過程中,王振突然想到要“榮歸故鄉”顯擺一下,於是命令明軍撤退路線要經過自己的家鄉蔚州,但走到一半的時候,有想起了軍隊人數眾多,勢必會踐踏老家的田地莊稼,於是更改撤退路線,原路返回至宣府。結果導致士兵疲憊不堪,戰力大減,又被瓦剌追兵趕上,明朝3萬騎兵為掩護主力撤退,損失殆盡。

    明軍在瓦剌追趕下,一路跑到土木堡。這個時候兵部尚書多次請求退回到居庸關,以保證安全,但愣頭青王振不允許。土木堡地勢高起,沒有水源。附近的唯一水源又被瓦剌軍佔領。明軍在此飢渴難耐,軍心頹廢。

    這時候,也先假意議和,並主動撤退,明英宗信以為真。王振趁這個機會,下令遷移營地尋找水源。但明軍飢渴已久,一哄而起跑向河水,軍隊秩序大亂。

    瓦剌趁機機會,發起對明軍的全力攻擊。明軍大亂,被瓦剌徹底打敗。這一戰,明軍三大營幾乎損失殆盡,功勳武將被一掃而空,隨行朝臣也幾乎全軍覆沒,堂堂大明皇帝明英宗被俘虜。而那個王振,亂軍中被憤怒的明軍將領一錘子殺死!

    從找到的線索,看看土木堡之變失敗所在

    土木堡發生的之時,大明朝的仁宣之治才過去十五年之久,明朝國力正處於全盛之際,絕非瓦剌可比。況且京軍為明軍精銳,其時武備尚未廢弛,軍中仍然有朱勇、張輔等一干能征善戰的武將,瓦剌雖屢犯邊關,但真正對陣時,想要一口吃掉明軍精銳絕非易事。這從土木堡之變時,也先多次避開與明軍的正面戰爭上看出。面對慌忙撤退疲憊不堪的明軍,也先亦不敢正面衝擊,而採取靈活有效的疲敵惑敵之策,才緩緩吃掉明軍。

    因此,明軍之敗,非國力軍力的問題,而實實在在的是人禍啊!人禍所在,一是愣頭青王振,二是冤大頭明英宗。

    愣頭青王振的瞎指揮。

    一是不知兵而領兵。王振雖然讀過點書,但完全是個軍事白痴。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便是讓懂軍事的將領去領兵,自己反正是御駕親征的二把手,功勞總少不了自己的。但王振偏偏親掌軍政大權,連大將軍朱勇都不能違揹他的命令,甚至多次處罰勸誡的官員。不知兵而領兵,狂妄而自大,必然慘敗!

    第二、冒然北進,慌忙撤退。在鎮守太監已報告也先誘敵深入的意圖之後,王振在不核實的情況下,並命令大軍北進,正好中了也先的圈套,導致明軍第一次失利。這時候,雖說明軍前鋒戰敗,但明軍主力尚在,如果穩住局勢,以明軍兵精將猛,自然不虛瓦剌。但王振一遇失敗便慌忙撤退,動搖軍心。可謂是土木堡慘敗的開始!

    第三、多次更改撤退路線。軍隊最忌諱的是朝令夕改,更何況明軍慌忙撤退,瓦剌銜尾而追。軍心已然不穩,士兵必然疲憊。王振竟然不顧實情,多次固執更改撤退路線,導致明軍疲憊不堪,戰力大減,更被瓦剌追上,騎兵部隊全軍覆沒,喪失騎兵的明軍依然成了案板上的豬肉,任人宰割了!這是土木堡之變的第二次慘敗!

    第四、拒絕入居庸關,堅守土木堡。選擇土木堡作為駐紮地點就是個完全的失敗,這讓我想到了馬謖街亭之戰。駐守高處,又無水源。一旦無法迅速解決戰鬥,必然軍心不穩。更何況,慘敗的明軍已然沒了軍心士氣,退入居庸關是最好的選擇,但王振估計此時還想著建功立業。可笑至極。

    第五、移營取水。也先雖然撤退,但其真實意圖尚未可知。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是先摸清敵意,後採取相應措施。哪怕取水,也可採取換防模式,命各營地依次取水,相互掩護。貿然全軍移營,導致軍隊陷入混亂,被瓦剌趁機突襲,土木堡慘敗就此開始。

    縱觀全域性,明軍有一戰之力,但王振的瞎指揮卻成了覆滅明軍的罪魁禍首。其實,即便明軍在撤退途中,能組織起一場有效的反擊戰,未必便不能勝!但,誰讓指揮者是愣頭青王振呢!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冤大頭明英宗

    一、軍政大權全權交由王振。明英宗的寵信是王振能夠獨攬大權的依仗。但御駕親征,如此國家大事,一旦失敗,明朝也將有亡國的風險。但明英宗偏偏能將軍事指揮權交由一個太監,哪怕是讓朱能參政軍事也較為穩妥啊,當真是昏庸至極。

    二、毫無警惕意識。明軍土木堡慘敗,是一個過程!明軍在這個過程中,多次遭受也先的打擊,損失慘重。明英宗豈能不知道?但依然寵信王振,毫無更改,連一點警惕心都不存在。整個過程,明英宗可以說是毫無存在感,如此帝王,也是可笑至極。

    三、輕信也先詐降。明英宗唯一一次有存在感是在土木堡相信了也先的詐降。但當時,也先佔據足夠優勢,明軍困守高地,勝敗其實已然註定。但明英宗偏偏相信了也先的投降,還讓人書寫詔書!可見其無知!

    宦官當政的毒瘤

    明朝的宦官當政的亂像,正式形成於明英宗之時,可以說是開啟了明王朝的宦官之禍。而土木堡之變的發生,可以說是宦官之禍的惡果

    明太祖朱元璋時,嚴命後世之君: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對太監的管理極其嚴格;但朱棣靖難之役的成功,太監的功勞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因此,永樂大帝登基後,非常重用、寵信太監,打破了明太祖太監不得干政的禁令!朱棣雄才大略,宦官自然不能專權,但之後歷代君王,均沿用永樂慣例,重用太監,才略卻遠不及永樂,寵信無度,因此造就了明朝宦官之禍!

    "蓋明世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皆自永樂間始。"

    但明朝皇帝們之所以重要太監,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為了制衡朝臣的權利,維繫皇權的專制統治!文官集團與皇權的鬥爭至始至終都存在著,但明朝的制度設計卻天然存在著缺少權力制衡的因素。明朝雖然廢黜了宰相制度,但內閣體系的存在,其權力之大,有時甚至超越宰相,對皇權產生了巨大的威脅。而皇帝又缺少制衡內閣的手段,思來想去,只有身邊的宦官對自己忠實可靠,身家性命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重用宦官制衡文官集團成為每一任皇帝的最優選擇;同時,皇權專制統治的加強,又使得皇權凌駕於其他權力之上,缺少制衡,導致皇權可以完全根據自己喜好賦予宦官權力,導致了宦官專政。

    但歸根結底,明朝的宦官之禍,其實是源於明朝沒有找到皇權與文官集團的權力平衡點!權力失衡,必然導致亂象!皇權過大,又必然使公權淪為私權縱慾之所!

    如上,明朝的土木堡之變時,大明國力尚在,軍力尚可,善戰武將猶存,非國之罪,實乃人禍!君不見,即便土木堡失敗後,精銳全失,大明依舊在北京保衛戰中大敗也先!但終究慘敗,直接原因可以說是太監王振的瞎指揮與明英宗的昏庸所致,深層次原因則是明朝制度設計中存在權力的失衡,致使宦官當政!

    是偶然,也是必然!

  • 7 # 叄牛不讀書

    “冤!”

    那麼我就將這個“冤”字擴充開來,細細說明白一點吧。

    “土木堡之變”又被大多數人稱為“土木之禍”,希望各位看官看完此文後,改稱之為“土木之冤”。

    公元1449年,王振(又是宦官,實在可惡)力排眾議,要明王朝第六位爺,明英宗朱祁鎮親征瓦剌。正式拉開“土木堡之變”的序幕。

    一冤,為什麼要去收拾瓦剌?

    瓦剌部落其實在朱棣時期,被明軍打敗。明軍雖然在圖拉河(今蒙古國烏蘭巴托南)把瓦剌打敗,但並沒有制止住瓦剌部落的東進。

    瓦剌不久就把諸個蒙古部落,先後驅逐到寒冷荒涼的東北地區。這樣一來,就已經和中國明朝接壤了。

    瓦剌可汗也先最初面對明朝這個龐然大物時,非常謹慎。他派人不斷進貢土特產,並效法匈奴、回紇向中國皇帝求婚。

    在與中國明朝的求婚接觸中,中文翻譯官馬雲貪圖也先的賄賂,並且炫耀自己的權威(一個小翻譯官何來權威),向也先答覆說:“皇帝已經允許。”

    也先大喜。

    公元1449年,也先貢馬千匹,作為聘禮,來嚮明朝討老婆。明王朝大吃一驚,告訴也先並沒有這一回事情。

    也先認為明王朝在戲弄他,由大喜轉為大怒,立即嚮明朝發動攻擊。

    要知道明朝皇帝無論怎樣荒謬,但的確都不是軟骨頭,當然選擇開戰,要教訓一下北方這個小阿弟。

    這場戰爭被後人分析的頭頭是道,原因一籮筐,但兩國之間的誤解才是導火索。

    明王朝冤不冤。

    二冤,軍隊戰力不行。

    宦官王振算是個好大喜功的主,他認為收拾瓦剌就如同兒戲一般簡單。

    他忽悠朱祁鎮前去親征,雖然眾位大臣都反對,但在權勢面前的反對,顯然無效。詔書下達的第二天,朱祁鎮就英氣勃發的上馬出發。

    如此倉促的戰爭,讓軍隊根本來不及準備。皇帝大人還沒到戰場,軍隊士兵就已經開始餓死(沒餓死的,也實在算不得幸運)。

    餓著肚子的幾個前鋒軍團遇著吃飽肚子的瓦剌,先後崩潰。於是軍心不穩(早在餓著肚子的時候就不穩了)。

    鎮守大同的宦官這時提出警告,不能在前進了,連大同都危在旦夕。王振這才不得已,下令回京。但為時已晚。

    打仗要靠人,人要依靠體力。餓著肚子的人有沒有體力?

    有些人說,明朝軍隊的戰鬥力不如瓦剌軍隊,實在是冤枉了明朝的將士。都在餓死的邊緣上徘徊了,誰還能戰鬥。

    當初長平之戰秦國圍住四十萬趙國軍隊,你要說這麼多趙國士兵不能突圍?實在是因為當初那些趙國士兵和此時的明朝士兵一樣,餓得頭昏眼花,走路都困難。

    明朝士兵冤不冤。

    三冤,明英宗朱祁鎮

    朱祁鎮深愛著王振。即便王振死後8年,朱祁鎮重新掌權後,還想著給王振立碑。

    王振在土木堡之變中的作為如何呢?

    明朝大軍眼看局勢不妙,立即往後撤退。走到距居庸關四十里的土木堡時,瓦剌的軍隊已經追上明朝後衛部隊。

    兵部尚書鄺野立即請朱祁鎮急速入關,但運送王振一路所搜刮的金銀財寶的車隊,還沒有趕到。王政不顧朱祁鎮的安危,堅持等候。

    直到瓦剌大軍趕上,將明軍包圍。這之前王振被悲憤交加的禁衛軍官樊忠用鐵錘擊殺。而後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生擒。

    朱祁鎮明明應該還有時間入關,逃過一劫。卻因為等別人的珠寶車隊而貽誤機會。

    朱祁鎮冤不冤。

    你們看,好端端的一個大明王朝,直接“冤”在自己人手中。

    如果以上“三冤”都不能讓各位喊冤,那麼隨後受之影響的于謙之死,那才是真的冤。

    不過,那就不在本文的論述範圍了。

  • 8 # 吾味雜譚

    朱棣透過靖難之役成功登上皇位,在他的文治武功下大明開創了著名的永樂盛世。成祖之後明仁宗、明宣宗在位期間,實行了緩和矛盾、約法省刑、息兵養民、整頓吏治等一系列政治措施,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明史·仁宗本紀》評價說“使天假之年,涵濡休養,德化之盛,豈不與文景比隆哉。”《宣宗本紀》則評價說“明興至是歷年六十,民氣漸舒,蒸然有治平之象。”谷應泰的《明史紀事本末》中也這樣說道:“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後世把仁宣之治與文景之治比肩,由此可見英宗在即位的時候明朝是有一個什麼樣的底子。

    《明英宗實錄》中記載了他在剛剛學會說話的時候被宣宗放在膝蓋上問“有人干犯國法,你敢親自率軍征討嗎?”他聲音洪亮地回答:“能!”明宣宗非常高興,脫下身上的龍袍給他披上,又把他放在寶座上,左右皆呼萬歲。

    英宗前面的幾位皇帝在軍功上都有建樹,太祖和成祖就不用說了,他爺爺仁宗朱高熾以萬人之軍成功地阻擋了建文帝的大將李景隆的50萬大軍守住北京城,他父親朱瞻基也曾親征漠北大敗兀良哈。英宗從小就被父親及前幾任皇帝們的文治武功所薰陶,這讓他當皇帝后從內心也非常渴望像自己祖輩一樣親征漠北建立不世之軍功。

    成祖五次親征雖然趕走了蒙古勢力,但是並未徹底消滅他們。瓦剌原分為三部,後來脫歡(也先的父親)於正統元年殺死了在位的賢義、安樂兩王,事實上統一了瓦剌,並試圖自立為汗。但他並非黃金家族,難以服眾,只好擁立脫脫不花為汗,自任丞相。也先繼承父業以後,憑著自己能征善戰、狡詐多變的特點帶領瓦剌逐漸強大併成為了明朝的一大威脅。

    正統十四年也先找了個藉口挑起了戰端,在瓦剌三路大軍席捲之下,從甘州到遼東的多條戰線上紛紛告急,其中大同右參將吳浩兵敗身死。英宗即位初明朝在西南就有“麓川之役”,打到了正統十三年才消停,十幾年的頻繁用兵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也使明朝國力受損,這也導致了當時在常規守備已經不足以應對瓦剌入侵的形勢,必須要出動京軍主力了。

    根據成祖定下的祖制,三大營各自兵種單一,互不統屬,只有皇帝本人才能充分調動起來。朱棣本意是為了保障皇帝的軍權,將戰鬥力最強的部隊掌握在皇帝手中。因此根據他定下來的方案,皇帝要親自抓軍事作戰指揮權,當需要出動京師三大營時則變成必須皇帝親征。

    張太皇太后和楊士奇、楊榮、楊溥等元老尚在的時候對英宗還能進行約束,到張氏死後,素有馳騁沙場,建立軍功的英宗則開始放飛自我。史書和後世都把責任推給了王振,王振鼓動英宗親征是一個因素,但是最主要還是因為英宗自己受祖宗們戰績鼓舞,一心想建功立業決定的。

    所以綜上英宗本身決定親征並不是什麼錯誤的決定。

    作為在深宮中長大的皇帝,英宗率部親征出發到後來發生的一系列潰敗最終導致土木堡之變就完全是英宗缺乏軍事作戰經驗,輕視對手,過高估計當時明軍的戰鬥力和自己的能力。在實際作戰中決策指揮失當,又不放權又不聽建議最終導致大軍潰敗、大批文官、武將、勳貴被殺連帶自己也被俘。

    深究起來土木堡之變本質上就是皇權獨斷性導致的後果,皇權決策不受控制所以朱祁鎮隨心所欲,不受控制的權力最終將明帝國帶向了衰亡。

  • 9 # 穿越再現彼岸

    1410——1424年,朱棣五次北征蒙古本部韃靼部,迫使蒙古韃靼、瓦剌兩部都稱臣於明朝,北部邊疆趨於穩定狀態。而瓦剌和韃靼之間也互相攻伐,也算給了明朝邊境地區一個安定的局面。沒想到1449年,明成祖朱棣的曾孫明英宗卻被瓦剌的首領也先俘虜了,而且幾十萬大軍覆沒,短短二十多年為何發生這樣天翻地覆的變化?

    朱棣北伐征討的物件是誰?為何瓦剌能夠崛起?

    蒙古建立元朝的末期,瓦剌和蒙古本部的韃靼部已經開始互相不和諧了。瓦剌原來居住在葉尼塞河的八個支流周邊,成吉思汗為了籠絡這一部落,經常將上層的子女進行聯姻,瓦剌成為蒙古的外部部落,瓦剌人並不是蒙古人。後來瓦剌人被稱作漠西蒙古、衛喇特蒙古,成吉思汗將居住在草原的蒙古人稱作草原百姓,而衛喇特蒙古則被稱作“林中百姓”。

    瓦剌有四大部落:和碩特部、準噶爾部(綽羅斯部)、杜爾伯特部、土爾扈特部,還有一些小的部落,他們在蒙元時期開始南移東進,越過了阿爾泰山,進入新疆北疆地區,向東擴張和草原蒙古本部接壤。元朝末年和明朝初年,向東向南擴張的瓦剌和韃靼(蒙元正統蒙古人)經常因為草原的分配產生武裝摩擦。

    朱棣北伐的主要針對物件是繼承蒙古元朝正統的韃靼部落,雖然失去了中原地區,仍舊強大。1408年,瓦剌嚮明朝稱臣,要求封王賞賜。1410年,北元大汗孛兒只斤.本雅失裡被朱棣率領明軍50萬在斡難河畔(成吉思汗成名之地)擊敗,本雅失裡只率領七個人逃跑。

    1412年,瓦剌首領馬哈木擊敗消滅了本雅失裡(完者圖汗),接著趁機攻打明朝,試探明軍的虛實。1414年,朱棣親自率軍北征瓦剌,打到了圖拉河畔(蒙古國烏拉巴託附近),瓦剌軍隊敗退,第二年就納貢稱臣了。此時的瓦剌只不過是少部分的軍隊同明軍作戰,瓦剌首領的目的是試探虛實,他們的首要目標是瓦剌內部統一;然後是針對韃靼,稱霸北部草原;最後才可能對付明朝。

    在如此狀況下,瓦剌部和明朝是相互利用的關係,目標打擊繼承元朝的蒙古本部——韃靼部,主要的進攻部隊是朱棣的北伐軍,瓦剌則是旁敲側擊,佔據地盤,擴張自己的勢力。

    1434年(宣德九年,明宣宗最後執政年),瓦剌首領脫懽(也先可汗的父親,明朝冊封順義王)等消滅了北元太師、韃靼部首領——阿魯臺,第二年(1435年,明英宗正統初年),脫懽又將瓦剌部的賢義王、安樂王誅殺,並且立成吉思汗的後裔脫脫不花為大汗,自己為宰相,把持朝政,統一了北部蒙古。1439年,也先繼承父親的爵位,瓦剌正式崛起了。

    瓦剌著名的首領有:也先可汗(瓦剌帝國)、固始汗、噶爾丹(清朝蒙古準噶爾部叛軍首領)等。(瓦剌和韃靼地圖,明初瓦剌向南向東發展最終於1435年統一北部草原)

    朱棣北伐主要針對的物件是韃靼部,確實被打的一蹶不振了,而瓦剌崛起只是明朝戰略的副產品,瓦剌部受損極小,而且逐漸成長,崛起了。(也先俘獲明英宗劇照)

    土木堡之變深層次剖析。

    1449年,瓦剌在土木堡包圍明英宗的大部隊,全軍幾乎覆沒,明英宗被俘,很多人將責任都推到了宦官王振身上,他成了最大的“背鍋俠”,這事誤導了很多人,掩蓋了很多真實的歷史原貌。

    一、瓦剌統一,明英宗朝野上下置若罔聞。

    1435年,也先(全名綽羅斯·也先)的父親已經統一了北方草原,這是明英宗即位的第一年。統一的北方草原還是按照往常一樣向大明朝納貢稱臣,雙方展開邊境貿易。統一北方草原的瓦剌需要恢復元氣,韜光養晦,積極發展自己的軍事勢力,離不開與明朝的邊貿。

    而明朝自朱棣之後再也沒有進行北伐,明仁宗朱高熾(朱棣兒子)、明宣宗朱瞻基(朱棣孫子)、明英宗朱祁鎮(朱棣曾孫)前14年得到北方邊境安定都應該得益於朱棣的五次北伐,朱棣北伐的餘威還在。關鍵是朱棣之後的三位君主對北方草原的統一、武裝力量的數量、戰鬥力都幾乎是一無所知,只是見慣了邊境上的小衝突。那些大明的文臣武將們還沉浸在往日的輝煌之中。

    再者,瓦剌的軍隊對明朝的軍隊並沒有那麼多的敬畏感,他們根本沒有被明軍真正打敗過,朱棣打敗的大都是韃靼部的軍隊。

    在這一層面上講,土木堡之變,明英宗及其大臣都有責任,根本不瞭解對手的作戰能力。

    二、當年英雄今安在?

    1424年,朱棣病故於北征南還途中。跟隨朱棣北伐的將士們多時有50萬,少的時候也有十幾萬,他們的征戰為朱棣帶來了輝煌,為大明朝也帶來了輝煌。有這些將士們在,明朝的北部邊疆安穩了25年。

    25年,在古代是整整一代人的時間,到明英宗親征時,朱棣時期的老兵們已經所剩無幾,主要將領大都已經故去,下層士兵幾乎換了一茬。明英宗率領的將士已經不是當年的明軍了,戰鬥力已經不復當年了!

    三、明英宗時期衛所制度的崩塌,明軍戰鬥力低下。

    朱元璋建立的衛所制度,自吹為不用花老百姓一粒糧食,但這種制度存在致命的缺陷。衛所制度中實行的是軍戶制,士兵帶領家族的一個男丁(補丁——正軍遞補人員)和親屬一同前往衛所,衛所分給士兵一定數量的土地耕種,繳納一定的賦稅,士兵們輪番耕作和戍衛。

    明朝初期軍屯士兵每畝繳納1鬥糧食;洪武35年(1402年,實際為建文帝在位期間),每個軍士繳納12石正糧,6石餘糧;1425年,改為每個軍士徵收6石正糧、6石餘糧,到明英宗時期改為6石餘糧,成為定製。為啥明政府幾次三番調低士兵繳納糧食的數量吶?

    軍戶的軍士們要遠離家鄉去衛所,水土不服等接踵而至。來到衛所耕種土地上交的糧食太多,同時要受到軍官、宦官內監的使喚,替他們耕種土地,土地較好的位置都是軍官所有,士兵的土地也比較貧瘠,士兵們的生活連普通的老百姓都不如,很多人都舉家逃亡,不再擔任軍戶了。

    明英宗父親明宣宗時期軍屯已經開始廢弛了,據《明宣宗實錄》記載:

    寧陽侯陳懋私遣軍士操舟出境捕魚、採木。或遣軍士攜銀到杭州市貨物。更侵盜屯倉糧食二十多萬斤, 私役軍士為其種田三千餘頃。

    陳懋是參與朱棣靖難之役的將領,獲封寧陽侯。他讓士兵捕魚、採伐木頭,讓士兵到杭州做生意;將軍屯的糧食20多萬斤據為己有,自家的三千多頃田地全部都由士兵耕種。這只是衛所制度中軍官的一個縮影而已,其他衛所的將領、內監大都侵佔軍屯田地、勞役普通士兵耕種。

    面對這種情況,士兵們很多攜家帶口逃亡,做普通百姓都比軍戶強。明英宗正統三年(1438年),逃亡的軍戶人員多達1633664人次,包含正軍、補丁、家屬。明朝在全國共有547衛,每衛5600人,總兵力達到3063200多人(具體數字大約在3258173人),不包含家屬,除去逃亡人數,總兵力在1624509人,逃亡了50%左右。這也同樣可以解釋為什麼明朝政府幾次三番調低士兵繳納糧食數量的原因了。

    士兵們的生活水準降低了,很多發配的罪犯也成為軍戶,這樣身份也降低了,還要受到軍官們奴役和壓迫。士兵們根本無心操練,擔心自己苦難的日子,為明朝廷賣命值不值得。明英宗時期,明朝衛所裡計程車兵逃亡嚴重,留下的大都成了軍官們耕種的農夫了,軍隊戰鬥力嚴重下滑。

    四、瓦剌大規模打秋風。

    1449年2月,瓦剌也先派2000人朝貢,卻要3000人的賞賜,明政府大宦官王振沒有答應,也先趁機準備大規模打明朝邊境的秋風。少給賞賜並不是也先劫掠明朝邊境的理由,最直接的理由是瓦剌已經強大了,要展現自己的實力,要搶東西,佔地盤。

    瓦剌兵分四路進行劫掠,有機會奪取地盤也最好。脫脫不花大汗、女真部(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兀良哈部三衛共計約1萬瓦剌騎兵和2萬女真、兀良哈士兵,三萬人攻擊遼東,為東路;西路為也先將領攻打甘州(甘肅張掖),兵力約3萬人;中路軍由也先率領瓦剌軍隊的精銳,再分兩路,也先率領3萬精銳攻打大同,另一路有阿剌知院率領2萬人攻打宣府。瓦剌兵力佈置為估計,也先手中至少有5萬精銳騎兵,而不是所謂的2萬騎兵,明朝自始至終都沒有弄清楚瓦剌也先手中的真實軍力。不過圍困北京城的瓦剌聯軍大概有10萬左右,包含了也先部隊周邊附近的各路人馬,也先率領的是瓦剌的精銳部隊,兩路軍隊至少5萬左右。

    而明朝的軍隊號稱50萬也是有很大出入的,其實很多衛所計程車兵並沒有到齊(明英宗時期衛所士兵流失非常嚴重,減員50%左右),還要留一部分士兵留守衛所治所,最可能的明軍總數是25萬人(一說23萬人)左右。

    五、明軍土木堡之變之前的兩次作戰證明了什麼?

    明英宗朱祁鎮親征的時間是1449年7月19日出兵居庸關,8月1日到達大同前線。這一路大軍行走,也先的偵查部隊早就得到了訊息,也先集中手中的精銳沒有和明軍主力對戰,還是有所顧忌的。

    明英宗到達大同前線後,也先慢騰騰撤軍,併為追擊的明軍佈下了口袋。假如明英宗不命令部隊追擊,估計也先也無計可施了。偏偏明英宗命令幾萬前鋒部隊追擊也先的騎兵部隊,遭遇了慘敗,於是明英宗打算打道回府。

    大軍撤退到達宣府時,瓦剌的騎兵部隊追了上來,明軍騎兵三萬人阻擋追兵,結果導致全軍覆沒。假如明軍作戰能力出眾的話,即便是前鋒部隊幾萬人和阻攔的三萬騎兵全部戰死,對瓦剌也先的部隊要造成很大的損失,也先沒有多大的能力敢來圍攻明英宗的主力十幾萬人馬。但結果肯定是這兩次作戰對也先部隊的攻擊和阻擋並沒有造成多大的損失,足可以想見明軍的戰鬥力下降的多麼厲害。

    土木堡之變前明軍兩次大規模對戰瓦剌,證明了明軍的作戰能力非常低下,損失了7-8萬人,根本沒有傷及也先部隊的根基,這才讓也先的膽子越來越大,敢於圍困數量多於自己的明軍主力。(土木堡之變作戰圖,明英宗主力回師走的路線太曲折了,不然早就過了居庸關了)

    六、土木堡之變中的王振、明英宗和大臣們。

    如果按照正常的行軍,明英宗及其主力應該能撤回北京,也先的部隊追不上,畢竟明朝3萬騎兵阻擋了他進軍的步伐。大宦官王振希望明英宗到自己的家鄉看看,榮耀一番。半途之中又擔心這十幾萬部隊到自己家鄉肯定會踐踏自己家中田地的莊稼,因此再次改變行軍路線,導致也先部隊追上了明軍主力。

    明軍被也先部隊追上之後,大臣希望明英宗到居庸關暫避一時,但王振不同意,軍隊駐紮在土木堡高地。土木堡此地沒有士兵們飲用的水源,水源在15裡以外得河流上,也先的軍隊佔領此地。

    不管是明英宗、王振、還是追隨的大臣們將領們都犯了兵家大忌,這麼多人沒有水喝,用不了多久就會不戰而自己混亂起來。

    明軍在土木堡掘地兩丈還沒有見到水源,士兵和將領們感覺岌岌可危。此時狡猾的也先派遣使者假裝議和,要求了一些利益之後,軍隊主動撤離了。其實也先的騎兵部隊移動迅速,暫時離開水源地的目的是讓明軍自己先為了搶水而混亂起來,然後騎兵部隊趁機回軍,攻擊混亂搶水的明軍主力,肯定留下了暗探觀察明軍的行動。明軍也不是傻瓜,肯定派遣騎兵探查也先部隊的蹤跡,等走遠了才開始搶水。

    王振下令全軍移營到水邊安營紮寨,士兵們為了搶水,一時之間大軍亂哄哄,手下的將軍們也控制不住。此時也先部隊趁機攻擊混亂的明軍,明軍根本不能形成有效的防守,死的死,逃的逃,不戰自潰了。

    明英宗手下的部隊肯定是最有戰鬥力的,也是不會太亂,這也成為也先部隊重點打擊物件,最終明英宗身邊的將士們紛紛戰死,突圍沒有希望。明英宗大度的跳下戰馬,盤膝面南而坐。也先手下計程車兵們看到一個衣甲非常特別的人坐在那裡,都想搶明英宗身上的鎧甲。他們把明英宗帶到了也先弟弟賽刊王賬內。也先知道後立即前來拜見明英宗,待遇非常優厚。也先感覺非常驚喜,逮住了明朝皇帝,這下可以大撈一筆了!(宦官王振劇照,小學教師出身)

    十幾萬大軍不戰自潰,這是明軍自己打敗了自己,加上愚蠢的指揮者,皇帝不被抓住才怪了!

    土木堡之變的主因和影響如何?

    土木堡之變的主要原因是軍中腐敗,導致衛所制度崩塌,士兵大量逃亡,剩餘士兵作戰能力大大下滑,這是主要原因之一;第二個原因則是王振的瞎指揮,貽誤了行軍的進度,被也先起兵追上。在土木堡駐紮犯了兵家大忌,沒有水源導致軍隊差點潰散,被也先利用水源問題大做文章,突然襲擊導致十幾萬明軍不戰自潰,明英宗被俘。

    如同唐朝府兵制瓦解,募兵制興起一樣(導致安史之亂),明朝的衛所制度差不多已經名存實亡了,這也是明朝隱性“募兵制”的發端。

    土木堡之變使得明朝開國功勳集團後裔和靖難之役的功臣集團幾乎團滅了,文官集團開始崛起於明朝的朝堂,明朝的皇帝們不得不用宦官集團來制衡文官集團,明朝從此開始衰落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NBA聯盟前5的得分後衛怎麼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