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文史哲司

    我來回答。先簡要說一下趙氏父女的背景。

    趙一荻(1912—2000),又名綺霞,乳名香笙,因在姐妹中排行第四,人稱趙四小姐。

    其父趙慶華,字燧山,浙江蘭溪人,13歲離家從事金融業,在北洋政府時代,官至交通部次長(副部長)。

    1927年春天,趙一荻(16歲)和張學良(27歲)在天津蔡公館舞會時認識。張學良開始撩妹,小姑娘情竇初開,於是兩個人經常約會,畢竟張少帥有撩妹的資本。

    1928年6月,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張學良在此期間焦頭爛額,趙一荻擔心張學良,就想坐火車去找張學良。1929年3月,張學良就給趙一荻打電話,邀請她去瀋陽,此時的張少帥任東北邊防司令長官。過了幾天趙四小姐就答覆了張學良,說已經徵得家人的同意,於是,張學良就派人來接趙一荻,這時候,趙家人還是全家去火車站,送趙一荻。

    但是,趙一荻走後沒幾天,父親趙慶華就在天津報紙上連續五天刊登啟示(1929年9月25日-29日),說家門不幸,女兒與人私奔,自登報即日起脫離父女關係,斷絕來往。公開的意思就是,女兒我管不了了,私奔了,以後女兒發生任何事情與我無關。

    “四女綺霞,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

    趙慶華還說,對此感到十分慚愧,面子上掛不住,只有辭去公職,回家隱居。由此,“趙四私奔、家門蒙羞”的訊息在天津又傳揚了一段時間,很快就平息下來(直到1952年趙慶華病逝於北京,父女再沒相見和通訊)。

    趙慶華連續五天刊登啟示,達到了多全其美的效果,最起碼達到了以下四個目的:

    ①是表明自己和張學良沒有關係,從而保護一家老小免受張作霖對頭們的抨擊甚至是人身傷害;再者,自己算是紅頂商人,走到這一步(官至副部級),也算是人生頂峰了,此時正好激流勇退,明哲保身。

    ②是對定親的親家(瀋陽張家)有個交代,以免落下話柄;

    ④是因為張學良有原配妻子,這門親沒法提,所以趙慶華用了這麼個法子把女兒“嫁”給了張學良。

    總之,這則脫離父女關係的啟示,才正是父親趙慶華的大智慧,是他用偉大的父愛,不惜用這種高調,來保護自己的女兒。

  • 2 # 三少yun

    引 言:

    1929年秋天,趙一荻的父親趙慶華連續5天在天津《大公報》上刊登啟事。內容大意是:斷絕父女關係,趙慶華本人從此不再做官。

    好奇怪!

    這則啟示,連登5天,趙慶華生怕世人不知道他趙家出了事?!

    16歲的趙一荻愛上了有婦之夫,父親暴跳如雷

    趙一荻,又名綺霞,因為在家排行老四,家裡人都親暱地叫她“趙四小姐”。是的,她就是張學良愛情故事中的趙四小姐。

    趙一荻出生在香港,很小的時候來到了天津,在天津讀書。上學期間,她一直是個刻苦用功、成績優秀的好學生。漸漸地,趙一荻從天真可愛的兒童,長大成了聰明靈慧的美少女。15的那年,天生麗質的趙一荻登上了《北洋畫報》的封面。

    看到畫報上的趙一荻,一路上見證女兒成長的趙慶華,感到非常地欣慰。

    第二次直奉大戰結束後,張學良任京榆地區衛戍總司令。這個期間,張學良結識了趙一荻的哥哥,並且常常到趙家來做客。對於這個英俊才氣的少帥,趙慶華和家人都有很好的印象。

    1927年春天的一天,天津的蔡公館舉辦了一場熱鬧的舞會。在這場舞會中,帥氣的張學良認識了風華正茂的趙一荻,相見恨晚的兩人開始熱列的交往。

    他們到香山飯店打Golf球,又到北戴河避暑,感情迅速地升溫!

    但是,知道這些後,父親趙慶華氣得臉色鐵青,將自己心愛的寶貝女兒軟禁起來了。

    為什麼呢?

    因為,張學良早就有家室了,是個有婦之夫!

    可是,女兒的心早就管不住自己了。

    皇姑屯事件爆發後,張學良回到了東北,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第二年春天,張學良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病,趙四小姐知道心上人生病的訊息後,心急如焚!

    經過女兒再三的請求,父母親終於無可奈何地放開了自己百般不捨的小棉襖。趙四小姐在父親複雜的眼光中,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天津,毅然去東北追隨自己心中的英雄去了!

    刊登告示的目的之一:給張學良施加壓力,保護自己的女兒

    趙四小姐去東北之後,父親趙慶華在天津的《大公報》上刊登了一則告示,內容如下:

    "四女綺霞,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

    這則告示很奇怪,居然在大公報連續刊登了5天!如果說女兒“私奔”真的是件醜事,那麼,這件醜事為什麼還要如此大張旗鼓地宣揚呢?

    其實,這才是父親趙慶華的高明之處!

    在啟示中,趙慶華明確已經和四女綺霞斷絕了一切關係,甚至把她從趙氏家族中都抹去了。換句話說,趙綺霞已經不再是趙家的人了!

    那不是趙家的人,應該是誰家的人呢?當然只能是張學良張家的人!

    可是,前途茫茫,所有未知的、已知的,確定的、不確定的因素,未必一定能夠讓女兒這份執著的感情,有個好的歸屬。更何況,張學良早就在東北娶妻生子了。

    作為父親,用這種方式,斬斷女兒感情的所有退路,重點是要告誡張學良:

    如今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我的女兒為了你,被自己的父親逐出了家門。如果有一天,張學良辜負了自己的女兒,同樣張學良將被世人所不恥。

    要善待我的女兒,這是趙慶華隔空向張學良喊話!

    刊登告示的目的之二:保護趙家

    趙慶華在告示之後,還簡要的有個申明,大意是沒把女兒教育好,自身慚愧,從此離開仕途。

    我們來看看趙四小姐的父親,趙慶華的履歷。

    趙慶華,浙江人,13歲離開家鄉開始從事金融業。後來,在政界混得風聲水起。趙慶華曾任津浦、滬杭甬、廣九等鐵路局局長,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長、參議院議員,也擔任過東三省外交顧問等要職。而且北京香山飯店的老闆,就是趙慶華。

    由此看來,趙慶華在京津地區,甚至在東北地區都是重要的政治人物。而張學良更不必說,是奉系軍閥的當家人。這些年,無論張學良在北京,還是在東北,都得罪了不少的人。這其中包括日本人,也包括很多國內的牛鬼蛇神。

    趙慶華的女兒成了張學良的女人,趙慶華就是張學良的岳父。更何況,張趙兩家過去就有來往。世事難料,人心難測,民國期間的動亂,讓人無法預測未來。萬一哪天,因為這層關係,被張學良的仇家找上,整個趙氏家族有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所以,趙慶華主動切斷這層關係,並從官場上隱退,就是在保護趙家,避免日後可能會有的大麻煩。

    這之後沒多久,在一個風平浪靜的日子,趙慶華帶著一家老小,悄悄地離開了天津,搬到北京一處僻靜的小院,直到趙慶華年老離世。

    刊登告示的目的之三,保護張學良

    趙慶華離開官場,也給張學良的政治生涯,帶來了無形的支援。

    北洋政府,指的是晚清之後的中央政府,前期以袁世凱占主導地位。袁世凱死之後,開始了軍閥割據時代 。中央政府由皖系軍閥、直係軍閥兩大派系先後控制,同一時間,奉系在東北崛起 。東北是張學良張家的根據地,張學良主政東北。

    這個時期的中國,是混亂的。各個軍閥之間似乎都在討伐,爭戰不息。趙慶華在北洋政府任職,這個時候如果真的與主政東北的張學良認親,時機不恰當不說,也有嫌疑。

    趙慶華一生耿直,為官清廉。他欣喜張學良英雄少年,前途有為。此時趙慶華的急流勇退,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政爭之嫌,更為張學良日後的大顯身手,讓了路。

    試想想,如果自己的岳父在北洋政府身居要職,張學良在行事上斷然會有所顧忌,不能放手而為,這個是一生謹慎的趙慶華不願意看到的!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和趙四小姐遭到了華人前所未有的嘲諷和謾罵。後來,張學良又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趙慶華,真是長了後眼睛!

    三少說:

    寫到最後,突然就想起那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 3 # 澳古說歷史

    趙一荻,說起這個名字我想多數人都會覺得陌生,但說起另外一個名字,大家肯定會恍然大悟的說道:“原來是她啊!”。這個名字就是趙四小姐,沒錯,她就是少帥張學良的第三任妻子,是張學良一生最愛的女子。

    趙四小姐,出身名門世家,其父趙慶華曾在北洋政府時期充任交通部次長、參議院議員、東三省外交顧問等要職,為官清正廉明,為人更是耿介不阿。少時,因趙一荻是家中老么,所以是深受家中長輩的疼愛,再加上其家境又優越,生活可謂是無憂無慮矣。

    但,可能是從小生活無憂,又深受長輩的寵愛,所以趙一荻自小就養成特立獨行的性格,在外讀書的歲月裡,她深受西方思想的影響,嚮往自由、浪漫的生活,她不喜東方那看似迂腐的思想,更不喜男婚女嫁,要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這樣的約束。當然,因其父母對她是寵愛有加,而且其家境也不需要讓他們需要藉助女兒去幹嘛,所以他們也不去過多幹涉趙的生活,完全就是聽之任之。

    可讓趙慶華萬萬沒想到的是,自己最寵愛的小女兒會去喜歡一個有婦之夫,雖說民國時期,一妻多妾還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這位有婦之夫還是權勢滔天的東北王(張學良),按理說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即使是做小的,也是不虧待的。但是,我們剛才也說了,趙慶華為人,為官是耿介、清廉的,當然這是好點的說法,難聽點說,他就是一個古板、迂腐的人,他不會,也不想攀龍附鳳,再者他也是一個好面子的,作為曾經的交通部次長,他也是一個有身份的人,讓別人知道,他顏面何存呢?

    當然,趙慶華雖極好面子,也極其古板,可趙一荻始終是他的女兒,是自己最寵愛的女兒。在親情面前,對女兒的愛,最終戰勝了讓那所謂的面子。趙慶華深知自己女兒的性格,她決定的事情沒人可改變,如果硬要逼她,恐怕她會做出一些過度的舉動,因此趙慶華雖不想讓她與張學良在一起,但比起自己的面子,女兒開心,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可是,趙慶華久居官場,他雖古板,卻不笨,相反他很聰明,他深知與東北張家這等顯赫的家庭結親絕非易事,況且張學良的原配夫人于鳳至又深受張家人的喜愛,因此即使張學良喜歡趙一荻,但要想獲得名分,卻真的有些難,而且張學良這人生性風流,誰也不知道之後會發生什麼。再者,趙慶華這人向來就是以廉潔自居,他剛正,更不屑去攀炎附勢,可一旦自己的女兒嫁給張學良的話,勢必就會有人說他是想靠女兒升官,而這顯然是會辱沒他那苦苦經營的清白的家風的。

    由此,為了讓自己的女兒能順利在張學良那裡獲得名分,同時也確保她嫁入張家後,自家不會被人說成是想攀炎附勢之徒,有辱門庭清白。趙慶華就在天津《大公報》上連續五天登報,宣告與趙一荻斷絕父女關係,將她從趙氏宗祠開除,斷絕一切往來,並引咎辭職,從此不再為官。

    只得說,趙慶華會登報與趙一荻斷絕父女關係,這絕非盛怒下的作法,而是真正的良苦用心啊!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趙一荻和張學良是戀人關係。她去東北,也就意味著她進了豪門之家。這自然是天大的喜事。

    然而趙一荻前腳才走,後腳她的父親趙慶華,就在報紙上連續5天公開刊登啟事,稱趙一荻“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不光表示對她此後發生的一切事情,概不負責,還和她斷絕了父女關係。

    (趙一荻舊照)

    嫁入豪門本來是每個女子的夢想,也是其父母的夢想,為什麼趙慶華卻要做出這樣的事呢?

    趙慶華是浙江蘭溪人,他不僅生得帥氣,還有著浙江人獨有的精明能幹的特質。早在清末時期,他便得到郵政大臣盛宣懷的器重,出任郵傳部主事。而且,他的婚姻也是盛宣懷牽線做媒的。

    北洋政府成立後,趙慶華一度出任津浦、滬寧等鐵路局局長。到梁士詒做總理時,他更是官至交通次長,兼參議院議員,可謂在政壇上也是個大佬級人物。

    趙一荻在家中排行第四。雖然她是妾室呂葆貞所生,但由於她自幼就生得眉眼清秀,人又聰明伶俐。再加上又是么女,因此深得趙慶華疼愛。

    富貴中長大的趙一荻,還得到了極好的淑女教育。所以到趙一荻讀高中時,她高貴的氣質和嬌豔的容貌,已經讓她名聲在外了。

    本來,按趙慶華的想法,是想等趙一荻長大,讓她嫁給文官之類的人。但沒想到,趙一荻讀高中的時候,卻認識了張學良。

    其實,趙慶華和張學良早就認識。畢竟當初他做東三省外交顧問的時候,和張作霖是老朋友,到後來調到天津後,兩人還常有走動。

    不過,由於趙家有著嚴格的家教,沒到年紀的趙一荻,一直不被允許參加社交。直到趙一荻16歲時,才在大姐絳雪的陪同下,參加了社交舞會。

    舞會上的一切,讓趙一荻感到非常新鮮。然而她萬萬沒想到,在那裡她會邂逅素有“民國四美男”之稱的張學良。

    (張學良舊照)

    此時張學良正是27年華,擔任京渝地區衛戍總司令。

    這讓趙一荻既興奮又有些得意,再加上她對張學良也是一見傾心,因此兩人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

    由於張學良和趙一荻的哥哥早在北京時便相熟,所以,張學良經常登門拜訪,說是看趙一荻的哥哥,其實只是想接近趙一荻。

    張學良畢竟是久浸風月的情場老手,除了登門拜訪外,他還經常陪趙一荻打Golf球。甚至夏天在北戴河避暑的時候,還讓趙一荻和兩個哥哥結伴,大家一起在北戴河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夏天。

    就在張學良和趙一荻墜入愛河的時候,張作霖卻因得罪日本人,命喪皇姑屯。由於事情緊急,張學良不得不匆匆而別。

    其實,張學良和趙一荻的戀愛,雖然沒有公開,但是趙慶華還是略有耳聞的。

    不過,當時的張作霖,由於打贏了第二次直奉戰爭,入主北洋政府掌握了最高權力,也就是說張學良就是統帥之子。

    (張作霖舊照)

    儘管,趙慶華對武官一向沒有好印象,可是張學良的身份簡直形同太子,這可是一個天大的豪門。要說他不心動,也是不可能的。

    張作霖去世後,張學良接管了東北軍事務,成為東三省總司令。

    不過,張學良雖然掌握了軍政大權,可是奉軍將領卻並非個個都對他忠心不二。因此奉軍內部矛盾重重,危機四伏。

    趙慶華是北洋政府官員,而張學良卻是奉系軍閥首領。趙慶華知道,如果趙一荻和張學良的戀愛關係公開,不說他政治生涯受到影響。至少他會因為張學良的緣故,遭人猜疑。

    另外,趙一荻的生母呂葆貞認為張學良是個玩弄女性的花花公子。當年他和于鳳至是夫妻恩愛,但是時間不長,就只顧得在外沾花惹草,對於鳳至常常不聞不問。

    鑑於這種種劣跡,呂葆貞很看不上張學良的為人。所以,她一直反對趙一荻和他來往。

    可是,父親的猶豫和母親的反對,都不能使趙一荻改變初衷。因此,當張學良給她打電話問她是否願意到東北旅遊時,她便痛快的答應了。

    趙慶華畢竟疼愛女兒,在趙一荻的一再堅持下,他最終同意趙一荻隨張學良派來的陳副官,前往東北。

    由於不捨得趙一荻離開,趙慶華和呂葆貞還專門把她送上火車,直到火車離去,他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

    (趙一荻和張學良)

    誰知,轉身趙慶華就在報紙上刊登公告,於是就有了開頭那一段。

    那麼,趙慶華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一方面,趙慶華是為了趙一荻好。趙慶華不願意趙一荻名不正言不順地和張學良在一起,所以他必須“家醜外揚”,讓天下人都知道張學良把趙一荻給拐走了。這樣一來,張學良就必須給趙一荻一個交待。否則,廣大人民群眾的唾沫星子,一定會讓張學良臭名遠揚。

    另一方面,趙慶華也是為了他自己好。他在公告中宣告,他和趙一荻斷絕父女關係。這樣一來,趙家便不會因趙一荻和張學良的事情名聲受損。而由於他撇清了關係,張學良今後如果有對北洋政府不利的事情發生,他也不至於受到懷疑。

    果然,趙慶華的苦肉計,不僅讓張學良對趙一荻愈發珍惜。就連於鳳至也出於同情,接納了趙一荻,並和她情同姐妹。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趙一荻在命運的安排下,竟然是陪伴張學良最長久的一個。這個結果,應該讓她的生母呂葆貞在九泉之下,大大地放心了吧。

    (參考史料:《趙四小姐:戰火成全的愛情故事》)

  • 5 # 洛一揚

    趙一荻出生在香港,又名綺霞,她在家裡排行第四,所以大家都稱她為趙四小姐。趙四小姐就是張學良的紅顏知己。

    1929年9月25日-29日,趙一荻的父親趙慶華在報紙上連續五天刊登啟示,宣告原文稱:四女綺霞(趙一荻)與人私奔,不知去向,從此斷絕關係,家族除名,本人不在做官。

    趙一荻的父親刊登啟示和女兒斷絕關係的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保護自己的女兒

    趙四小姐天生麗質,且又聰明靈慧,自幼在天津讀書,十四五歲就曾成為《北洋畫報》的封面女郎。

    十六歲的趙四小姐在天津蔡公館舞會時初識張學良,一見鍾情,而後便不顧一切的與其私奔。一個風華正茂,一個年輕有為;一個情竇初開,一個風流倜儻。

    張學良有權有勢,還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這樣的男人身邊自然美人無數。

    張學良曾坦然承認自己有11位情婦,其中不乏聞名遐邇之良人,也有唱戲的名角,更不乏既賣藝、又賣身的煙花女子,至於那些發生過一夜情、隨後即棄的女人則數不勝數,甚至有些連長啥樣都記不住了。

    誰家的父親能放心把女兒交給這樣一個吃喝嫖賭抽樣樣精通的花花公子呢。

    趙一荻的父親不惜家醜外揚,登報與女兒斷絕關係,絕非盛怒下的決定,而是深思熟慮後的用心良苦,此舉既成全了女兒的愛情,也是給張學良施壓:

    我女兒有才有貌有家世,為了愛情,不顧世俗的眼光和輿論的壓力,沒名沒分的跟你私奔。你要好好待她。

    如此,張學良若是辜負了趙一荻,恐怕天下人都要戳他脊樑骨了。

    二、維護家族名聲

    趙家是頗有名望的官宦之家,趙一荻的父親趙慶華是浙江蘭溪人,在北洋政府時代,歷任津浦、滬寧、廣九等鐵路局局長,曾任東三省外交顧問,並官至交通次長,為人耿介不阿,為官清廉。

    趙四小姐是妥妥的“高幹子弟+白富美”,儘管張學良也算年輕有為,但他當時已有妻室,有頭有臉有身份的趙慶華自然不願自家的寶貝女兒沒名沒分的跟著一個有夫之婦。

    女兒和有婦之夫私奔,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不是什麼光彩的事。

    這讓趙慶華顏面何存?深思熟慮之後,趙慶華毅然決然的登報宣告,與女兒斷絕關係,以此證明自家門廳清白,不失身份。

    宣告刊登之後,趙慶華藉此急流勇退,聲言自身慚愧,從此辭離仕途,退隱而居。

  • 6 # 歷史小掌櫃

    邂逅於舞會

    趙一荻,1912年5月28日出生於香港,其父親趙慶華曾任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長,相當於副部長。

    趙一荻因出生天空有一片彩霞,父親趙慶華取名“綺霞”,因在家裡姐妹中排行第四,家裡人都叫她趙四小姐。

    除了趙綺霞外,還有一個英文名字“Edith”,伊蒂絲,這個英文名字諧音“一荻”,趙一荻的名字就是這麼來的。

    作為官二代的趙四小姐,自然從小就受到了良好教育。無論是在社交禮儀上,還是在藝術修養上,趙四小姐都是出類拔萃的。

    1926年7月,在天津駐防的少帥張學良受邀參加怡和洋行蔡老闆的家庭舞會,與趙四小姐初次見面,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快兩人就墜入了愛河。

    私奔門事件

    其實,趙一荻私奔是其父親趙慶華一手導演的。

    趙四小姐一走,趙慶華就在報紙上發表了一份嚴正宣告:

    四女綺霞,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二十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的任何事情,概不負責,此啟。

    其實,宣告是發給別人看的,趙慶華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

    一是給自己留一個面子,作為交通次長,自己的女兒與已有家室的男人私奔,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二是給張學良一個壓力,我的女兒和你私奔這事,地球人都知道了,你如果慢待了她辜負了她,大家都看著呢,唾沫星子也能把你淹死。

    因為趙慶華對張學良不放心,在他眼裡,張學良就是一個已有妻室的花花公子,這樣的男人一般都沒有責任心,對於責任心不強的男人,必須用這種方式逼他就範。

    豁出女兒的名譽,豁出自己的前途,豁出一家人的聲譽來製造一個私奔門事件,趙慶華用心良苦,他斷了這對有情人的退路,這是變相逼婚。

    可憐天下父母心

    事情進展正如趙慶華所料一樣,大街小巷都在議論少帥和趙四小姐私奔的事,被逼無奈的張學良最終與趙四小姐廝守一生。

    我跟太太認識的時候,她才十六歲。後來,我生病了,她到奉天來看我,她臨走時,跟她爸爸說了,說要到奉天看我,她爸爸當時就沒吱聲,她就拎著個包來到了奉天。他哥哥就藉機說她跑到奉天去了,老爺子就不高興了。後來。老爺子登了報,把她趕出了祠堂。這樣她就回不去了。怎麼辦?弄巧成拙了。本來她跟別人已訂了婚了。所以,我說,天下事就是這樣,婚姻之事,就是這樣陰差陽錯的。

    從這段話可以聽出弦外之音,如果不是趙慶華的這一紙宣告,趙一荻這段愛情的命運很可能半途而廢,等有一天張學良沒興趣了,這段感情就不了了之了,最終受傷害的還是趙一荻這種痴情少女。

    正是這個弄巧成拙,拙出了趙一荻一生的愛情之路,促成了她對張學良一生的愛情。

    老爸在報紙上的一紙宣告比結婚證都管事,趙四小姐已經沒有退路了,她這輩子只有追隨張學良了。

    真實的歷史或許就是這樣的,一個心疼女兒的父親,為了讓女兒不受傷害,炒作出一個有轟動效應的“私奔門”事件。

  • 7 # 歷史漫談君

    趙一荻離家去東北找張學良之後,她的父親趙慶華就連續5天在《大公報》上釋出內容如下:

    "四女綺霞,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

    我們解讀一下內容,這裡說的是趙慶華的四女趙綺霞,也就是趙一荻,人們口中的趙四小姐,追求自由,與人私奔。根據家規把她開除出家族,以後她的事情與趙家無關,他也不再對女兒負責。意思就是趙慶華與女兒脫離關係。

    趙慶華的這個女兒趙綺霞是他的掌上明珠,在16歲的時候,由姐姐帶著參加了一場舞會,邂逅了張學良,二人一見鍾情,郎有情妾有意,幾首曲子的舞跳完,二人就約定了終生。

    可此時,趙綺霞還在讀書,而張學良已經娶了于鳳至為妻,已經為人父了。趙家自然激烈反對,憑藉女兒的才學和美貌,憑藉自家的條件,女兒什麼樣的人家找不到?

    趙一荻,又名綺霞,乳名香笙,出生在香港,為張學良的第三任妻子,因在姐妹中排行第四(么女),而被稱趙四小姐。其父趙慶華,浙江人,在北洋政府,官至交通部次長(副部長)。趙一荻幼年隨父移居北京,就讀於京城教會學校。其父被免職後,避居於天津租界。

    可以說,趙四小姐家世顯赫,是官二代。但是趙四小姐是任性的,雖然被父親一度軟禁了一段時間,但是,她不屈不撓,最後還是趙慶華屈服了。他在叮囑了女兒一番後,就任由她去瀋陽找自己的意中人——張學良去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女兒趙四小姐走後,趙慶華立即就登報宣告與女兒脫離父女關係。那麼,他為何做出如此“極端”的事情呢?原因也很簡單,完全是為了趙四小姐好,為了張學良好,為了趙家的老少好。

    一、逼迫張學良家裡認可趙四小姐,為了趙四小姐好。

    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女兒趙四小姐主動把自己送上門,而且是在對方有家室的情況下,這樣最容易讓人所瞧不起。做父親的趙慶華早就把女兒的這尷尬的處境給想到了,所以,他情願把自己置於不義之地,做狠心的父親,與女兒撇清關係。

    這樣,趙慶華就像是把趙四小姐推到懸崖邊,容易讓人心生憐憫。你看,趙四小姐為了張學良都不要父母了,與父母都決裂了。那麼張學良的家人能不心疼嗎?張學良能不對趙四小姐更加憐愛嗎?

    果然,趙慶華這招棋走得很高,于鳳至首先動了惻隱之心,從開始的不認可趙四到忙前忙後地認趙四為妹子,在外面為她安置了房子。

    于鳳至鬆口了,事情就好辦了。

    二、與趙四小姐撇清關係,避免別有用心的人找趙四小姐和張學良的麻煩。

    趙慶華在北洋政府時,做到了交通部的副部長。自然,也會惹到一些人。如今,女兒趙四小姐孤身在外,趙慶華不能呵護女兒,又怕別有用心的人會把對自己的恩怨算計到女兒頭上。

    如此登報宣告與女兒脫離了關係,那麼女兒在他趙慶華的眼裡就是一根草了,任其自生自滅。那麼趙慶華的“敵人”自然不會再打他的趙四小姐的主意,因為打她的主意已經不起任何作用了。

    三、避免趙家被人暗算

    而張慶華在保護女兒的同時,也想到要保護好趙家人。女兒跟了張學良是她自己的選擇,但是張學良作為東北軍的總司令,自然也是打打殺殺的,難免有政見不同的人,難免會有人會與他兵戈相見。

    趙慶華不想因為女兒的事,而被人惦記。所以,他登報與女兒撇清關係,然後悄悄帶著一家人去了北京生活。

    後來,發生了西安事變,事情果然有點大。趙慶華悄悄隱居起來,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那就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好的保護。

    綜上,趙慶華登報與女兒脫離關係,其背後是用心良苦,其隱情令人佩服!高!

  • 8 # 不沉的經遠

    趙一荻就是和張學良一起的趙四小姐,趙一荻的父親趙慶華登報和趙一荻斷絕關係也是出於無奈。

    1927年,只有16歲的趙一荻和張學良在天津的一場舞會上相遇。趙一荻的父親趙慶華曾經擔任過東三省外交顧問,和張家也是舊識,他的兩個兒子和張學良也常有往來,加上都受過西式教育,因此趙一荻和張學良共同語言很多,很快就熟悉起來。

    此後趙一荻和張學良往來密切,經常一起出去遊玩。他們常去的一個地方是香山飯店的Golf球場,而這個飯店恰好是趙慶華開的。有時候趙一荻的兩個哥哥也會一起陪著出去。所以趙一荻和張學良交往趙家肯定是心裡有數的,不然早就不會讓他們經常在一起了。1929年,張學良正式邀請趙一荻去瀋陽遊玩。當然誰都知道這其中的含義,不過趙一荻還是得到了父母的同意,趙慶華一家人也去火車站送趙一荻出發。因此趙慶華是認可了張學良和趙一荻之間的事情。

    但是回來以後,趙慶華卻連續5天登報宣告,說女兒趙一荻因為私人原因離傢俬奔,因此斷絕父女關係,還把趙一荻開除出了宗族。趙慶華明明同意了趙一荻和張學良的關係,卻出爾反爾登報宣告,其實也是出於無奈。

    趙慶華在清末時就擔任郵傳部主事,辛亥革命以後又在北洋政府任職,做過交通部次長、參議院議員,也算是名門了。而張學良在認識趙一荻之前就已經和于鳳至結婚,趙一荻此去實際上等於是給張學良做小,這傳出去有損趙家的名聲。趙慶華登報宣告,也是希望減少對自家聲譽的影響。

    另一方面來說,隨著北洋政府瓦解,趙慶華也已經退出政界。而張學良是割據一方的大軍閥,依然對時局有著很大的影響。趙慶華擔心自己已經無權無勢,為了避免捲入政治紛爭,於是主動撇清關係,也是為了保全自己一家。

    因此趙慶華登報宣告,並不是真的反對張學良和趙一荻的關係,而是保全趙家的無奈之舉。

  • 9 # 唯戀無名

    趙一荻和張學良相差了將近二十一歲的忘年戀成為了曠世美談,但殊不知,他們這愛情可謂是經歷了大風大浪的。趙一荻乃是趙慶華的四女兒,本該被悉心疼愛的趙一荻為何又會被自己的父親登報與自己斷絕關係呢?

    這一切還得從趙一荻和張學良的初識開始說起。趙一荻,人們都稱她趙四小姐。趙一荻原籍浙東蘭溪,出身於一個頗有名望的官宦之家。但是她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天津度過的。趙一荻在十五、六歲以前,她在天津上學,是個刻苦用功、成績優異的學生。可是在1926年前後,一切都開始慢慢的變了,地點是在天津,當時北洋政府中有些達官貴人,嫌在北京過私生活有些拘束,便常溜到天津在交際場中品酒賞花,高歌酣舞,玩個痛快。

    趙一荻出於好奇,常到那裡看熱鬧。張學良的天津私邸在舊法租界32號路54號,三層洋樓,頗為精美。趙一荻經大姐絳雪介紹,與張學良相識,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就墜入了愛河。但是因為趙一荻的父親是當時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長趙慶華,他在得知小女兒和有婦之夫的張學良在一起,氣得臉發白,手發抖,大罵一通後,派家裡的保姆和一個小丫環晝夜看守著趙一荻,一步也不許出門。這種軟禁的生活讓趙一荻感受到了無限的痛苦,但是還好自己的六哥從小就心疼自己,然後在其六哥趙燕生的暗中幫助下,與家人不告而別,毅然追隨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張學良去到了瀋陽。

    然而,趙四小姐的私奔,在趙家掀起了軒然大波。於是,得知訊息的趙慶華,隨即在報上發表了發表了一則簡短的宣告:“四女綺霞,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

    追求愛情的趙一荻後來也真的沒有再回到家中,而是陪伴了張學良72年,於2000年病逝,享年88歲。

    其實,趙慶華登報與趙一荻斷絕關係,原因很簡單,就是不想再和他們有任何的瓜葛,更是為了保全整個趙家,精明的趙慶華登報宣告,和女兒趙一荻斷絕關係的同時,也就和張學良撇清了關係。

  • 10 # 佳寧說歷史

    "趙四小姐,真名叫趙一荻,因在家中排行老四,人們多稱她趙四小姐。在那個年代很多女人都會愛上這個風流少帥,但能沒名沒份地陪伴一個失意的男人度過數十年寂寞生涯的,只有趙四小姐。

    趙一荻原籍浙東蘭溪,出身於一個頗有名望的官宦之家。但她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天津度過的。在十五、六歲以前,她在天津上學,是個刻苦用功、成績優異的學生。趙一荻與張學良的初識和交往的具體時間和地點,應該是在1926年前後的天津。原來,當時北洋軍閥中有些達官貴人,嫌在北京過私生活有些拘束,便常留到天津在交際場中品酒賞花,高歌酣舞,玩個痛快。

    趙一荻好奇,常到那裡看熱鬧。張學良的天津私邸在舊法租界的一棟三層洋樓,造型頗為精美。他有時路過天津也小作勾留。趙一荻經大姐絳雪介紹,與張學良相識。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墜入愛河。趙四小姐名趙綺霞,她的父親是當時北洋軍閥交通部次長趙慶華,得知小女兒和有婦之夫的張學良在一起,氣得臉發白,手發抖,大罵一通後,派吳媽和一個小丫環晝夜看守,一步不許出門。

    這種軟禁的生活給趙四小姐帶來無限的痛苦,在其六哥趙燕生的暗中幫助下,與家人不告而別,毅然追隨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張學良來到瀋陽。趙四小姐的私奔,在趙家掀起了軒然大波。趙慶華登報宣告,斷絕父女關係,並從此不再做官。與此同時,帥府內也感到了微微的不安。張學良原配夫人于鳳至擔心趙四小姐的私奔有辱張家門庭,只給她秘書的地位。

    但這些都絲毫沒有動搖趙四小姐對張學良的愛情,心甘情願地以秘書身份陪伴著張學良。心胸大度、溫柔賢慧的于鳳至感念趙四小姐的一片真情,力主在帥府東側建起一幢小樓,並親自監工設計裝飾,使小妹儘量居住舒適一些。趙四小姐搬入此樓居住,她把自己的臥室設在二樓西北角,這裡雖然比其他房間陰冷,但抬頭就可以望見大青樓裡張學良辦公室的燈光,心裡頓時會湧起一股似水的柔情,那種溫暖的感覺就會情不自禁地油然而生。

    1929年趙四小姐和張學良將軍在這裡有了自己和張學良唯一的兒子張閭琳。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囚禁,趙四小姐知道後,託付友人照顧好自己的孩子,然後毅然決然的回到張學良身邊,張學良覺得條件艱苦幾次權趙四小姐離開自己,但此時的趙四小姐,說什麼也不肯離開張學良,直到大姐于鳳至匆匆從國外趕來,她才回到香港,可心卻一刻沒有平靜過,時時刻刻都在掛念著被軟禁的張學良。

    1940年,于鳳至因病去美國就醫,此時的趙四小姐,又以秘書的身份回到了張學良的身邊,b幷包攬了張學良的一切大事小情,並寸步不離其左右陪伴張學良度過了,一段特別漫長的幽居歲月。1964年申明大義的于鳳至,同意和張學良離婚,同時成全這對苦命鴛鴦。同年7月在趙四小姐51歲的時候,兩人終於喜結連理。從一個十幾歲的小丫頭變成一個50多歲垂垂老矣老大媽,沒名沒分的跟著一個男人,試問這世間有幾個人能做到?

  • 11 # 史不知味

    這事要讓趙一荻的父親趙慶華親自來說的話,恐怕還少不了抹一把眼淚,擦一把鼻涕,他也不想這麼做呀!

    這實在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這一邊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另一邊卻是奉天的小六爺,你說他能怎麼辦?

    趙慶華希望自己的女兒去跟小六爺嗎?那肯定不想,他當時已經退出了官場,根本沒有必要和小六爺玩政治聯姻的把戲。

    可是小六爺是何等人物,手裡頭握著二三十萬的兵,根本就不是趙慶華敢招惹的人,恐怕也不願意招惹。

    小六爺晚年自稱“生平無憾事,唯一好女人”,這就是他的真實寫照,倘若後來不是失去了自由的話,天知道他會招惹多少女人。

    趙慶華當然也聽說過小六爺的名聲,他要是主動將女兒推過去,那和害了她有什麼分別?至少在趙慶華看來絕對沒分別。

    趙慶華之所以會突然登報,向所有人宣佈自己和女兒趙一荻斷絕關係,實際上還得從小六爺在1929年3月打給趙一荻的一個電話說起。

    1928年6月發生的那件事驟然扭轉了小六爺的生命軌跡,讓他從一個風流倜儻的公子哥變成了當家人。

    可是他當不當得起這個家?從他在1931年所做的事來看,他顯然當不起,所以驟然之間接受了父親留下來的家產之後,他實際上變得很焦慮。

    父親的仇,他不敢報,還得舔著臉和仇人家的要人稱兄道弟。

    家業也撐不起,雖然說這時候已經解決了楊軍師,可是城頭上那面旗卻沒那麼好掛,還得受蔣哥哥節制。

    所以焦慮之下的小六爺就想著能夠找一個紅顏知己來陪陪自己,給自己解解悶,可是找誰好呢?

    小六爺當時已經結婚很多年,夫人也天天陪著他,他能夠順利繼承家業,也多虧了夫人的幫忙。

    他如果有良心的話,按說應該找家裡這個又有能力又賢惠的夫人,可是呢,他就是不喜歡這個夫人。

    這時候他就想起了趙一荻,所以搖起了趙一荻的電話號碼,心肝兒呀,我好憂傷又鬱悶好痛苦好孤獨呀,你能不能來陪陪我?

    趙一荻一聽,哇哦,好感動呀,這時候小六爺竟然還能想得到自己,看來是真愛了,又聽著小六爺嘴裡說出來的情話,簡直感動死了。

    感動完了之後,那當然是心動。

    心動完了之後,那就是猶豫了,畢竟小六爺再怎麼風流倜儻,他也是有婦之夫,也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她如果就這麼輕易地跑去跟他了,天下人會怎麼看她?又會怎麼看她的家人,所以她猶猶豫豫地說要和家人商量商量。

    趙一荻嘴上是說找家人商量,可實際上呢,她已經在心中做了決定,趙慶華也看出了她的心意。

    趙慶華很猶豫,到底要不要讓女兒去陪小六爺呢?不讓女兒去的話,小六爺會不會因此遷怒於趙家?

    趙家雖說比不上小六爺家,可好歹也算是小有身份,就這麼讓自己的女兒去跟小六爺的話,恐怕還真會招致非議。

    別人可能會說,你看看那個趙慶華,裝出一副淡泊名利的樣子,退出了官場,可這時候不也賣女兒了?用女兒來巴結小六爺,還讓自己的女兒給小六爺做妾,真是恬不知恥。

    即便不說他用女兒來巴結小六爺,趙慶華以前在官場上的老朋友聽說他攀上了小六爺這根高枝之後,會不會想著透過他來走通小六爺的門路?

    幫了,那他就和賣女兒沒什麼分別。

    不幫,又怕老朋友說自己不給面子。

    於是,趙慶華選擇了一個更徹底的辦法,既掐斷了這種可能性的發生,也讓趙一荻能夠放心的去追求自己所認為的幸福。

    是福是禍,讓她自己嘗。

    趙慶華親自將女兒送到了火車站,看著她上了火車,看著火車“哐當哐當”地遠去,他一轉頭就在報紙上發表了一份宣告。

    “四女綺霞,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

    趙慶華和趙一荻斷不斷絕關係,絕大多數人實際上並不關心,他們關心的只是背後的事,也就是趙慶華為什麼這麼做。

    趙慶華說趙一荻跟人私奔了,那她是跟誰私奔了?私個奔你就和她斷絕關係?還要將她逐出家族?

    等到趙一荻出現在小六爺身邊的時候,所有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位趙小姐是奔著小六爺去了!

    這時候,所有人就都明白了趙慶華的用意,他不是不知道女兒趙一荻的去向,他是故意這麼說的。

    不得不說,趙慶華在那個年代確實是一個好父親,但同時恐怕也很心酸,自己的女兒怎麼就被小六爺看上了呢?

  • 12 # 臨時更年期綜合症患者

    自己養大的閨女居然跑去給人做妾,而且這人還是個權貴,要是不宣佈斷絕關係的話他不成送女攀權附貴了麼,但凡還要點臉的都會這麼操作的

  • 13 # 小方說歷史1990

    趙四小姐本名趙綺霞,父親叫趙慶華。趙慶華曾經當過軍浦鐵路、滬寧鐵路、廣九鐵路的鐵路局局長,擔任過民國的交通次長。還曾經做過整個東三省的外交顧問。趙一荻等於出身大戶人家,從小知書達理、琴棋書畫一應俱全。張學良與趙一荻兩人第一次在蔡公館見面的時候,趙一荻只有十六歲。她聽說偶像張學良會去蔡公館跳舞,於是跟著姐姐們去公館想看看張學良本人。當時的張學良名氣已經比較大,是民國的風流人物。他見趙一荻很有氣質,和周圍的庸脂俗粉不同,便有心邀請跳舞。趙一荻與張學良後來張學良到北戴河度假,偏巧趙一荻的父親帶全家也在那裡度假。從此張學良與趙一荻經常出入公共場合跳舞,由於張學良是公眾人物,花邊小報很快把這事炒了起來。甚至趙一荻的照片都上了《天津畫報》的封面,轟動整個天津。趙一荻父親得知後暴跳如雷,因為張學良是有夫之婦,妻子是名門閨秀于鳳至。張學良條件雖好,但趙家也是名門顯貴,嫁女是要明媒正娶做正房夫人的,絕不可能做有婦之夫的妾侍。趙慶華的辦法就是飛快給趙一荻找了個官宦子弟定了親,讓女兒儘快嫁人,不許她再與張學良來往。但是在1928年,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張學良在此期間焦頭爛額,趙一荻擔心張學良的情況,就私自坐火車去找張學良。趙一荻到瀋陽可能還帶著旅行後回家的心思,但是她孃家人未必這麼看。趙一荻的“私奔”氣壞了趙父,經過一番合計,趙慶華想了個多全齊美的主意解決這件事。趙慶華在天津第一流的報紙上連續五天登啟示:“家門不幸,出此逆女,與人私奔,自登報即日起與趙四脫離父女關係,斷絕來往。”為什麼說趙慶華與趙一荻斷絕父女關係是多全齊美呢?主要是當時軍閥混戰,張作霖死後與東北軍有矛盾的軍閥混戰,難免會有對張作霖勢力報復的舉動。如果張學良成了趙慶華的女婿,在那種危機四伏的時代很容易中槍。所以趙慶華登報與女兒斷絕關係主要是做給這些人看,表明自己與張學良沒有關係,並引咎從此不再為官遠離官場,從而保護一家老小免受張作霖對頭們的抨擊。另一個原因是這麼做對定親的親家有個交代,以免落下話柄。還有一個用意就是增大張學良的壓力,讓張學良知道趙一荻不到二十歲就孤家寡人跟隨他,孃家沒有後路了。張學良是在公眾人物,在趙一荻如此犧牲後再做對不起趙一荻的事情一定會受到輿論譴責。趙慶華等於把麻煩都甩給張學良了。後世也有不少認為趙慶華老謀深算,張學良有妻子,這門親沒法提,所以趙慶華想了這麼個主意把女兒“嫁”給了張學良。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 14 # 張慌的小包子

    趙一荻是誰?

    提到趙一荻,你那可能會很陌生,但提到他丈夫,你必定有所耳聞,他就是少帥——張學良。

    1929年,趙一荻踏上了前往奉天(瀋陽)的火車,這一去,便是與張學良相伴72年的開端,這一去,也是父女恩情的終點。那麼,趙一荻的父親又是誰?

    趙慶華

    “趙慶華,民國時期的交通部次長”,百度百科上只是簡短得記錄了趙一荻父親的職位,交通部次長也就是交通副部長的意思.

    其實我們不難猜測,這樣一個官居要職的人,其家世必然區別於常人,趙慶華十分注重對子女的教育,他曾褒獎他的小女兒是具有獨立思想的新女性。

    同時,他對政治也有著敏銳的觸覺,20世紀30年代,無論是國內局勢還是國際局勢,都是錯綜複雜、牽一髮動全身的。這樣一個開明的父親、謹慎的官員,為何會於1929年9月25日到29日,在天津《大公報》上連續五天公開發布斷絕與趙一荻的父女關係呢?其矛盾的焦點,自然在張學良的身上,原因有如下三點:

    一、情感上

    趙一荻與張學良在一起時,張學良是有家庭的,換言之,趙一荻是去做妾的,這讓趙慶華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從一個父親的角度出發,誰不希望自己的女兒有一個完整的愛情,有一個“任弱水三千、只獨寵一瓢”的專一丈夫呢?而張學良偏偏是一個反面典型,彼時的他,不僅有賢妻于鳳至,身邊還有眾多的鶯鶯燕燕,於張學良而言,自己視如珍寶的女兒,會不會也只是一時獵奇的目標呢?趙慶華既心痛又生氣!我的女兒,怎麼如此執迷不悟!

    二、理智上

    趙一荻已經決絕得北上奉天了,趙慶華無力阻攔,盛怒漸消,剩下的,便是為女兒謀劃以後的路了。現狀無法改變,只能期望張學良能夠善待女兒吧。她既投奔你而去,我便斷了她的退路,那就孤注一擲,斷了這父女關係。從此,趙一荻只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你張學良的愛人,那你無論如何,也要將她作為心上的一份責任,她的好與壞、榮與辱,都將深深烙上你張學良的印記!如此,你即便是為了儲存自己的顏面和名聲,也不能虧待了我的綺霞吧……

    三、政治上

    彼時,張學良身背少帥的頭銜,改旗易幟,服從國民政府的領導,實際上就是盤踞東北坐擁軍隊的軍閥。趙慶華若認了這門親事,奉系軍閥當家人就成了他政府交通次長的女婿,必然會引起政治上的連鎖反應,也會引起社會上的各種揣測。若不認這門親事,無異於與張學良翻了臉。那麼從政治的角度上出發,趙慶華也別無選擇,要想與張學良劃清界限,避免落人口實,也只能急流勇退,斷絕父女關係。

    總之,可憐天下父母心,如果沒有非常之原因,哪個父親願意發表“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這樣的宣告呢?

  • 15 # 養了一隻小豬娃

    不留後路,怕張學良不認賬。否則沒有必要登報。過去不是現在,通訊發達,一點事情瞬間傳播,如果趙家不登報,誰知道趙四去找張學良了?

  • 16 # 淺淺的流年帶著微笑

    第一:趙慶華是為了保住家族的名聲

    第二:趙慶華這麼做,是為了給趙一荻訂婚的夫家有個交代

    補充

    1964年7月4日,臺灣井上溫泉附近的一所基督教堂裡,一場莊重的婚禮正在舉行。新郎身著藏青色長褂,腳登紅色軟質平底布鞋,雖滿頭銀髮,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新娘雖然也年過半百,但透過那素雅的裝束和溫柔的容顏,依稀可見昔日之綽約丰姿。

    新郎就是曾經叱吒風雲的少帥將軍張學良,而新娘也是為大家所熟知的大家閨秀趙一荻,這兩人在相知相戀30多年後,終於在白首之年,迎來了一場遲到的婚禮,真所謂“有情人終成眷屬”。

    半個月後,臺灣《聯合報》登載了這場婚禮的訊息,並附詩一首:“夜雨秋燈,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樓東風,往事不堪回首了。”

    (趙一荻舊照)

    但是,趙一荻和張學良當初的曠世愛戀並非一帆風順,曾遭趙一荻父親的竭力反對,甚至為此不惜斷絕父女關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趙一荻和張學良的相識說起。

    1925年夏,在天津一所有名的社交場所蔡公館內,各界名流在曼妙的音樂中翩翩起舞,歡快的氣氛充斥著每一個角落,也洋溢在每一對俊男靚女的臉上。唯獨年僅15歲的趙一荻獨坐一旁,安靜得猶如一朵剛盛開的蓮。

    正當兩人舞性正濃時,張學良的勤務兵靠了上來,低聲耳語了幾句,張學良便匆匆離去。

    短暫的一面之緣後,張學良和趙一荻彼此都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從此一見傾心。但此後兩人再沒有見面的機會,都將這份情愫暗藏在心底。

    直到第二年夏天,在四季如春的北戴河,兩人又再次不期而遇。

    晨光夕陽下,沙灘碧水間,都留下了張學良和趙一荻的歡聲笑語。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幾乎到了如膠似漆的地步。

    但此時的張學良早已有了妻室,他的原配夫人于鳳至是富商於文斗的千金。於文鬥早年曾救過張作霖一命,為報此大恩,張作霖向於文鬥提親,撮合了一段張學良不太情願的姻緣。

    趙一荻父親得知女兒和張學良相戀,為何要登報和女兒斷絕關係

    張生全精彩歷史

    1964年7月4日,臺灣井上溫泉附近的一所基督教堂裡,一場莊重的婚禮正在舉行。新郎身著藏青色長褂,腳登紅色軟質平底布鞋,雖滿頭銀髮,但一雙眼睛炯炯有神。新娘雖然也年過半百,但透過那素雅的裝束和溫柔的容顏,依稀可見昔日之綽約丰姿。

    新郎就是曾經叱吒風雲的少帥將軍張學良,而新娘也是為大家所熟知的大家閨秀趙一荻,這兩人在相知相戀30多年後,終於在白首之年,迎來了一場遲到的婚禮,真所謂“有情人終成眷屬”。

    半個月後,臺灣《聯合報》登載了這場婚禮的訊息,並附詩一首:“夜雨秋燈,梨花海棠相伴老;小樓東風,往事不堪回首了。”

    (趙一荻舊照)

    但是,趙一荻和張學良當初的曠世愛戀並非一帆風順,曾遭趙一荻父親的竭力反對,甚至為此不惜斷絕父女關係,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趙一荻和張學良的相識說起。

    1925年夏,在天津一所有名的社交場所蔡公館內,各界名流在曼妙的音樂中翩翩起舞,歡快的氣氛充斥著每一個角落,也洋溢在每一對俊男靚女的臉上。唯獨年僅15歲的趙一荻獨坐一旁,安靜得猶如一朵剛盛開的蓮。

    正當兩人舞性正濃時,張學良的勤務兵靠了上來,低聲耳語了幾句,張學良便匆匆離去。

    短暫的一面之緣後,張學良和趙一荻彼此都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從此一見傾心。但此後兩人再沒有見面的機會,都將這份情愫暗藏在心底。

    直到第二年夏天,在四季如春的北戴河,兩人又再次不期而遇。

    晨光夕陽下,沙灘碧水間,都留下了張學良和趙一荻的歡聲笑語。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幾乎到了如膠似漆的地步。

    但此時的張學良早已有了妻室,他的原配夫人于鳳至是富商於文斗的千金。於文鬥早年曾救過張作霖一命,為報此大恩,張作霖向於文鬥提親,撮合了一段張學良不太情願的姻緣。

    婚後,于鳳至盡顯富家千金的風範,知書達理,溫文爾雅,張學良也親切的尊稱她為“大姐”,兩人感情甚篤,養育了四個子女。

    儘管張學良和趙一荻情意綿綿,但雙方都明白橫亙在他們面前的阻力有多大。尤其是趙一荻的父親趙慶華,身為北洋政府的要員,是一個嫉惡如仇,極好面子的人,絕不可能讓自己的女兒嫁給張學良為妾。

    果不其然,當趙慶華得知女兒和張學良的私情後,大發雷霆,將趙一荻軟禁了起來,同時迅速地為她物色了一樁門當戶對的親事。此後的趙一荻終日鬱鬱寡歡,以淚洗面。

    “皇姑屯事件”後,張學良從天津趕回老家奉天,接過了東北的軍政大權,日日忙於公務,完全沒有時間顧念遠在天津的趙一荻。同時由於其幼子不幸夭折,內外交困的張學良病倒了。

    訊息很快被趙一荻獲知。1929年夏天,趙一荻在哥哥趙燕生的暗中幫助下,給家裡人留下一封書信,從軟禁的家裡跑了出來,徑直趕到奉天,探望張學良去了。

    得知訊息的趙慶華,隨即在報上發表了發表了一則簡短的宣告:“四女綺霞,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查照家祠規條第十九條及第二十二條,應行削除其名,本堂為祠任之一,自應依遵家法,呈報祠長執行。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

    簡單地說,趙慶華的這則宣告就是要和趙一荻斷絕父女關係,此後不再有任何瓜葛。

  • 17 # 海浪139634508

    趙家是名門望族,自家千斤小姐被紈袴子弟張學良拐走作小妾,簡直是其恥大辱,他家又鬥不過張學良,只能登報申明和女兒斷絕關係,以諞清和他們的關係。

  • 18 # 媚之夭夭

    趙一獲父親為何登報與女兒斷絕關係?

    關於趙一獲跟少帥張學良的情感,是近代史上一段佳話!更是一個傳奇!那為什麼趙一獲的父親,也就是趙慶華——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長,要登報與女兒斷絕關係呢?

    事情從頭說起!

    一,趙一獲跟張學良一見鍾情!但此時張學良已是有婦之夫了!

    趙一獲,是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長的趙慶華第四個女兒!

    1927年,在天津蔡公館,年方十六歲,美麗的趙一獲和風流倜儻的張學良一見鍾情!其時,張學良已娶了於風至!

    當然,趙慶華知道四女兒一去意味著什麼!

    不幾日,趙慶華在報上發表了宣告!表示趙一獲已私自出走,按照家規,脫離父女關係,以後互無關聯云云!隨即,趙慶華辭了職務,遠離了仕途!

    那趙慶華為什麼這樣做呢?

    二,趙一獲跟著有家室的張學良,趙慶華覺得自己顏面抺不開!

    趙慶華,浙江蘭溪人!

    北洋政府時期,做過鐵路局長,交通部次長!在當時官場也是個響噹噹的人物!

    四女兒這一去東北,作為過來人,趙慶華知道會發什麼!

    雖然張學良當時也是年輕有為,可他已娶妻於風至!女兒這一去,等於是做小了!

    趙慶華這樣覺得自己顏面抹不開!因為人家覺得是他沒管理和教育好!

    基於此,趙慶華在報上發了宣告,就等於自己跟趙一獲撇開了關係!

    三,其實趙慶華這樣做,是等於讓張學良沒有後路!

    張學良當時是年輕有為!但是也是一個多情種!

    閱人無數的趙慶華當然看得出來!

    既然張學良在娶了于鳳至,還看上並喜歡上趙一獲!那麼,說不定在跟了趙一獲好了後,再又喜歡上其她的女人?那麼到時自己的女兒怎麼辦?自己又如何面對?於是,聰明的趙慶華就在報紙上發表了宣告!

    趙慶華這樣做是非常的明智!因為他是讓張學良和趙一獲都沒有退路!

    為什麼呢?

    1.既然你張學良喜歡趙一獲,那就為她負責任!否則,她連家都沒得回!

    2.既然你趙一獲選擇了自己的愛,那就好好的愛!因為你沒有退路了!

    由此可見:趙一獲的父親在報紙上發表宣告,表面上看是無奈之舉,其實是明智之舉!真的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 19 # 南腔北調人

    “四女綺霞,近日為自由平等所惑,竟自私奔,不知去向。...嗣後,因此發生任何情事,概不負責,此啟。”這是趙一荻父親趙慶華登報啟示。

    作為家中最小的女兒,趙一荻父親為何狠心登報與女兒斷絕關係呢?這得從趙一荻與張學良情緣說起:

    參加宴會的俊男靚女紛紛步入舞池翩翩起舞,16歲的趙一荻卻獨自坐在一旁,象朵靜靜綻放的蓮花,低斂而又光芒四射。

    只是沒多久,張學良因急事,跟隨警務兵匆匆離開。此後,兩人就再也沒有機會見面。但這次相遇,讓他們兩彼此留下深刻印象。

    2、相識

    第二年夏天,張學良與好友結伴到北戴河游泳衝浪。趙一荻與大哥、二哥也結伴去北戴河避暑。這次再次相遇,才是他們兩人真正意義上的相識。趙一荻早就聽聞張學良少帥大名,加之她與張學良都受過西方教育,不僅思想較為開放,兩個人的共同話語也就特別多,兩個人的感情隨著交往也迅速升溫。

    再回天津後,張學良時常約趙一荻一起參加舞會,凡是天津上流社會舉辦的舞會,都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趙一荻與張學良頻繁成雙成對出入,他們兩人的事很快就被推至風口浪尖上。趙一荻的照片因此登上《天津畫報》的封面,轟動整個天津。

    當時,張學良已有明媒正娶的妻子,他的妻子于鳳至是富商於文鬥女兒。於文鬥曾對張作霏多有照顧,所以當張作霖得知於文斗的女兒于鳳至“福祿深厚,乃是鳳命”,就早早地給張學良與于鳳至訂好了婚事。

    3、障礙

    沸沸揚揚的傳聞傳到趙一荻父親趙慶華耳裡,讓趙慶華覺得臉上十無光。雖然趙慶華欣賞張學良英雄少年、前途無量,但是趙家畢竟也是名門顯貴。

    趙慶華本身曾當過軍浦鐵路、滬寧鐵路、廣九鐵路的鐵路局局長,還擔任過民國的交通次長的,以及曾做過整個東三省的外交顧問。可是,自己的小女兒如今卻整天跟有婦之夫甚密交往,對於注重名聲、性格耿直的趙慶華來說,小女兒的行為是件很不光彩的事。

    為了不讓趙一荻再與張學良來往,趙慶良讓家裡的保姆、丫鬟日夜看守女兒,不讓她出家門半步。

    但是,一扇門只能阻隔腳步,卻無法阻擋兩人彼此愛戀的心。

    4、事發

    1928年,爆發讓舉國上下震驚的“皇姑屯事件”,張學良父親張作霏被炸死,張學良秘密趕回瀋陽。為防張作霏被炸死的訊息走漏,身負國仇家恨的張學良還要不斷與日本人周旋,這些讓張學良內心很苦悶。

    5、宣告源由

    小女兒的離家出走,讓趙慶華大為惱火,他很快登報發表宣告:與女兒斷絕父女關係,不久後他本人也辭官退隱。

    有句話: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趙慶華的宣告表面看起來是清理門戶,實則是作為一個父親周全的考量。

    其一,當時軍閥處於混戰局面,張作霖已死,張學良一旦失勢,趙家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為了避免讓趙家受到無端牽連,趙清華登報宣告,他和女兒趙一荻斷絕關係,也就表明與張學良之間沒有任何關係。同時,自己退出官場,避免一家老小受張作霖對頭們的打擊。

    其二,趙慶華非常瞭解自己女兒的秉性,以及對追求愛情的執著。趙一荻作為他最寵愛的小女兒,情竇初開的年齡對張學良一往情深,甚至不惜違逆父母之命而私奔,事已至此,作為父親的他也只能忍痛成全,切斷趙一荻的退路,讓張學良能一心一意地對待他的女兒。給予女兒追求愛情和幸福的自由。

    或許作為一家之主,一位父親的趙慶華的做法是下下策,但在當時未嘗不是個周全的決策。此後,趙一荻與張學良相依為命,張學良把一切希望和歡樂都寄託在趙一荻身上,趙一荻則盡心盡力給張學良以安慰與周全照料。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她的背影漸行漸遠。THE END

    嗨!我是南腔北調,愛閱讀、樂分享,適時保持沉默的職場媽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歷史上有誰能單防住奧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