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行道者啊亮
-
2 # 作家牛佔龍
大航海時代,又被稱作“地理大發現”,本質上來說是一系列地理學上的重大突破: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由達·伽馬開闢了了繞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直達印度的新航路、哥倫布發現了美洲、麥哲倫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文明程序中最重要的歷史之一。在這段時間,歐洲西班牙稱霸海陸,但同時受到英國和葡萄牙的挑戰,陸地則受到法國的牽制。
從這四個國家特殊的地理位置來看,在航海時代之前的歐洲,各國主要是透過陸地向東方擴張,故而位於歐洲東部的國家就有了天然的優勢,他們可以很容易向東發展;而那些位於歐洲西部的國家,是天然的劣勢,他們被東部的強國所隔離,很難向東擴張。葡萄牙、西班牙、英國等歐洲國家因國土狹小、資源短缺,當陸地資源已經被髮掘到極致後,他們只能到海洋上尋找生存發展的機會,向西發展。
這時歐洲發明的蒸汽機,以及中國發明的指南針,火藥,這些作為航船、戰艦必備的科技要素,就使得海上航行有了可能。因此,極大地促進了歐洲國家的海外貿易,刺激了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國家對美洲、非洲、亞洲的殖民征服。
但是作為世界強國的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參與到大航海之中呢?
15世紀初到16世紀初,正處於明朝最鼎盛的階段。彼時的明朝,國土廣袤,人口眾多,農業發展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因此對於大航海的熱情遠沒有那麼高。
同時,中國自古是一個農業國家,基本處於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狀態,不需要從歐洲進口貨物,當時的歐洲也沒有拿得出手的貨物出口到中國。
另外在明朝初期,中國為了防止倭寇對沿海地區的侵擾,甚至一度出臺了禁海令,禁止中國商人到海外經商,也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
既然如此隔斷外來商貿,亦不會主動開闢新航線。
-
3 # 品有餘音
大航海時代強盛帝國可以分為三波。
第一波葡萄牙和西班牙,壟斷開闢的新航路,在海外尋求黃金白銀,是最先崛起的海上霸主,但是由於獲得的財富主要用於貴族消費,沒有轉化為再生產資本,所以很快衰落。
第二波荷蘭,荷蘭靠著海上運輸發家,被稱為“海上馬車伕”,但由於體量小,並且工業機制不成熟,所以衰落。
第三波英國,法國,是最早興起的工業國,隨後成為“日不落帝國”。再往後就是德國,美國,日本等。
-
4 # 南巢說歷史
大航海時代的起初,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佔據了先機,他們控制了從歐洲前往亞洲和美洲的貿易路線。
但是後來,海上馬車伕荷蘭崛起了。荷蘭的崛起得益於它採取了一種新的方法籌措資金。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股份制公司,透過讓荷蘭人認購股份,荷蘭東印度公司籌集到了大量的資金,在之後的時間裡壟斷了很多的貿易,而且在全球都有僱傭兵。憑藉著瘋狂擴張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面積狹小的荷蘭成為了世界貿易大國。
1600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給英國東印度公司頒佈特許狀,與荷蘭相比,英國起步較晚。但是無所顧忌的英國還是與荷蘭開始爭奪海上貿易,經過四次英荷戰爭,國內資源不足的荷蘭敗下陣來且再無還手之力。可以說,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發展是依靠荷蘭留下的資源,它依靠荷蘭的航線大肆搜刮財富,為英國積累了豐富的原始資本。
-
5 # 花容失色
起初有葡萄牙和西班牙,新航路開闢的其實國家就是他們。我們熟知的哥倫布就是受西班牙國王委託出海的,他發現了新大陸美洲。麥哲倫是葡萄牙人,帶領的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接下來有法國,英國,荷蘭。荷蘭在十七世紀被稱為海上馬車伕,承攬了當時世界上大部分運輸。英國後來居上,經過光榮革命強大起來打敗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與荷蘭開戰打了十年贏得海上霸主地位。法國在海上與英國打了百年,當時的法國也是一個航海法國,美國獨立戰爭時法國還度過大西洋幫助美國。這些國家都是大航海時代的強盛帝國。
-
6 # PS合成教學
一、葡萄牙-大航海時代的殖民帝國
二、早期的大航海是兩牙之爭-西班牙
三、里斯本帝國
-
7 # 歷史的天空好精彩11
1492年8月2日,哥倫布率領三艘大船從西班牙南部起航,標誌著歐洲的重心從東方轉向了西方。1497年,達伽馬從里斯本起航,發現了通往亞洲的非洲航線。西班牙、葡萄牙率先成為大航海時代的強盛帝國。1498年,哥倫布到達了帕里亞群島,大批的珍珠被運回西班牙,其中,漫遊者珍珠因個頭巨大,色澤光潤,成為歐洲皇家和帝國的寶物。隨後西班牙人在中美洲發現了金礦和銀礦,開始了瘋狂掠奪,貪婪的探險家接踵而至。透過對美洲大陸的瘋狂掠奪和進行黑奴貿易,西班牙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從一個地中海的閉塞之地變成了全球性的強國。隨著地理大發現,美洲土著居民遭到屠殺,黑人奴隸貿易興盛起來,而奴隸都來自葡萄牙的市場。自15世紀中期開始,葡萄牙就有計劃地開始在海外建立殖民地,逐漸控制重要航道。
大航海發現了美洲大陸,開闢了自歐洲至菲律賓的東方航線,西班牙和葡萄牙掠奪了大量財富,建立了廣闊的殖民地,產生了一系列深遠的影響,就此把歐洲推行了世界的中心。
-
8 # 月夜luck
公元1511年2月,路易十二任命自己的外甥——新任內穆爾公爵加斯東·德·富瓦為前敵主帥,揮師直取羅馬。加斯東·德·富瓦雖然年僅21歲,卻深諳戰爭之道。他深知法國軍隊之所以頻頻被趕出義大利,根結在於軍紀廢弛,所到之處無不天怒人怨。因此其接掌帥印之後,便大舉整飭軍紀。在他的領導之下,法國軍隊果然無往不利,迅速橫掃義大利中部地區,於公元1512年3月圍攻重鎮拉文納。
拉文納地處距亞得里亞海13公里的沿海平原,有運河與海港馬里納迪拉韋納相連,堪稱水陸要衝。公元前49年,愷撒便是由此出發進軍羅馬的。尤里烏斯二世眼見形勢不好,連忙要求西班牙國王派遣那不勒斯總督雷蒙·卡多納統領西班牙-教皇國聯軍前往解圍。
雷蒙·卡多納深知,尤里烏斯二世雖然交出了教皇國壓箱底的700重甲騎兵和2000重甲步兵,但這些羅馬紈絝子弟的戰鬥力遠不能與驍勇的法國軍隊相提並論,而己方兵力又處於劣勢。因此,雷蒙·卡多納抵達戰場之後,乾脆背對隆科河佈陣,以求置之死地而後生。為了激怒加斯東·德·富瓦,雷蒙·卡多納還特意向對方下了一份戰表。
年輕氣盛的加斯東·德·富瓦於公元1512年4月11日率部南下,面對西班牙人慣常的壕溝和鹿寨,加斯東·德·富瓦汲取了前任內穆爾公爵路易在切里尼奧拉戰役中的教訓,集中己方炮兵密集轟擊西班牙人的陣地前線。長達兩個小時的炮擊之後,加斯東·德·富瓦率領法軍精銳鐵騎猛攻西班牙人的右翼。上萬瑞士和德意志僱傭兵則手持長矛試圖突破對手的正面防線。
加斯東·德·富瓦雖然成功地從西班牙人的鹿寨與長槍手中間撕開一道突破口。但是正面突破的法國步兵被西班牙人的密集炮火殺傷。此時雷蒙·卡多納自認時機已到,隨即命以教皇國重騎兵為主力的預備隊突入戰場,直撲法華人的炮兵陣地。但雷蒙·卡多納還是高估了這些羅馬貴族的戰鬥力。面對法軍投入的千餘鐵騎,教皇國重甲騎兵一觸即潰。雷蒙·卡多納扭轉戰局的最後幻想就此煙消雲散。
法國軍隊四面楚歌
法國步兵冒著對手的炮火衝入西班牙的軍陣之中,雷蒙·卡多納自知已迴天無力,開始組織部隊有序後撤。最為精銳的西班牙長矛手奉命斷後,正好迎面撞上了一馬當先、追殺殘敵的加斯東·德·富瓦。此時這位年輕的法軍主帥身邊僅有少數親衛,雙方一場混戰,加斯東·德·富瓦落馬之後被亂槍捅死。
加斯東·德·富瓦之死
後世對於加斯東·德·富瓦頗多溢美之詞,認為他若不是太過年輕魯莽,日後必能成為法國一顆照耀Continental的將星,更將路易十二的全線撤軍也歸咎於加斯東·德·富瓦的戰死令其心智大亂、錯失良機。但從相對客觀的角度來看,加斯東·德·富瓦最大的錯誤並不是輕騎追擊,而是本就不應在沒有奪取拉文納之前選擇與西班牙人決戰。法華人儘管獲得了勝利,但損失了近萬有生力量,即便能夠繼續圍攻拉文納直至城破,也失去了攻入羅馬的資本。
法國軍隊的全線後撤還因為此時神聖羅馬帝國已然準備出兵攻擊其後方,而瑞士此時也倒戈相向,英國軍隊又開始襲擾法蘭西北部沿海地區,甚至連原本俯首帖耳的米蘭也動搖起來。路易十二忙於四處救火,最終不得不全線收縮。而就在此時威尼斯突然宣佈退出“神聖同盟”,轉而與法國結盟。威尼斯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無非是希望法國與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三方繼續撕咬。但就在歐洲各國忙於征戰攻伐之際,奧斯曼帝國海軍趁勢加緊了對羅得島上醫護騎士團的圍攻。其最終於公元1509年2月攻上羅得島,雖然未能攻取騎士團總部所在城堡,但昔日醫護騎士團頻繁襲擾奧斯曼帝國沿海的局面也成為歷史。
歐洲各國的廝殺
此後雖然由於巴耶濟德二世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奧斯曼帝國內部爆發了艾哈邁德與塞利姆一世爭奪王位的內戰,但當公元1513年塞利姆一世最終勝出之後,奧斯曼帝國擴張的速度反而日益加快。公元1514年,奧斯曼帝國擊敗波斯,鞏固了其在幼發拉底河流域的統治。公元1517年,塞利姆一世統率近衛軍攻入開羅,徹底滅亡了延續300年的馬穆魯克王朝。此舉不僅將從敘利亞直到埃及的大片土地收入囊中,更徹底斷絕了威尼斯等地中海國家透過波斯灣和紅海獲得東亞商品的渠道。
奧斯曼帝國在地中海彼岸的開疆擴土並沒有影響歐洲各國君主彼此廝殺的熱情。公元1515年1月1日路易十二去世之後,其婿弗朗索瓦一世即位。此時由於威尼斯和英格蘭的先後倒戈,法國已經熬過了慘遭“神聖同盟”圍毆的艱苦歲月。因此弗朗索瓦一世雄心勃勃地再度揮師阿爾卑斯山脈以南,在威尼斯人的幫助下於馬利納諾會戰大破瑞士-米蘭聯軍。面對法華人的重炮,瑞士長矛手稱雄一時的白刃突擊變成了一場自殺式衝鋒。
王權的更迭
此時,與法國恩怨頗多的教皇尤里烏斯二世已於公元1513年去世,繼任者利奧十世來自佛羅倫薩共和國的政治豪門——美第奇家族。這位38歲便當選的教皇,審時度勢之後於公元1516年決定與法國媾和,不僅承認法國在米蘭的特殊利益,更宣稱弗朗索瓦一世為羅馬教皇和美第奇家族的保護人。可惜的是這位教皇的賣身投靠,並不能熄滅義大利半島的戰火,反而令西班牙與法國的矛盾更加無法調和。因為就在這一年的1月23日,西班牙國王斐迪南去世,作為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的“瘋女”胡安娜和“美男子”腓力的長子——查理五世從尼德蘭啟程前往西班牙即位。這位年僅16歲的年輕人剛剛出現在西班牙人面前之時據說表現得頗為靦腆,幾乎沒有人會想到他將帶領這個王國走向霸權的巔峰。
美第奇家族
查理五世
無獨有偶,就在西班牙王國悄然進行著世代更迭之際,地中海對岸的奧斯曼帝國也迎來了新的君王。公元1520年,塞利姆一世在親征羅得島的軍中突然去世。由於此時奧斯曼帝國的繼承製度已然成型,王儲蘇萊曼一世不僅順利即位,更迅速撲殺了包括襁褓嬰兒在內的所有兄弟。奧斯曼帝國的戰車這次沒有因為統治者的更迭而再度剎車,反而加速前行。
《海洋帝國:西班牙——海上霸權成就的第一日不落帝國(1492-1598)》,宋毅主編
歐洲贏得未來主導權的關鍵
16世紀的前20年裡,西班牙與法國在義大利半島的拉鋸戰吸引了整個歐洲的目光,以至於大多數基督教徒都忽視了奧斯曼帝國那即將抵向自己胸膛的彎刀。但是站在整個世界的角度來看,這20年同樣也是歐洲逐漸贏得未來主導權的關鍵時期。葡萄牙人成功繞過好望角,抵達了富饒的印度。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體系日漸成形,而榜樣的力量更刺激了無數的後來者。
公元1497年,義大利Nautilus喬瓦尼·卡博託便在英、法商人的資助下,沿著他個人想象中的“西北航線”繞過愛爾蘭的北部海岸線,歷經一個月的航行抵達了今天加拿大的紐芬蘭地區,可惜的是展現在這些Nautilus面前的是一片苦寒的不毛之地,加之英、法兩國此時在歐洲大陸都各有羈絆,因此向北美殖民的腳步在此後的近一個世紀之中都陷於停滯,唯有少數大膽的漁民會沿著喬瓦尼·卡博託的航線前往紐芬蘭富足的漁場捕撈。
年輕的查理五世
有人曾為世人設想過一個沒有發現新大陸的歐洲會是怎樣的面貌:歐洲各國無論是城邦制還是君主制——會為爭奪東方貿易和東方航線而內戰不休、自相殘殺,把千辛萬苦積累的財富,消耗在各自的安全和防衛上。而如果沒有美洲作為緩衝區和後方基地,歐洲那些技術上的改革早就會被奧斯曼的間諜和工匠學去,奧斯曼帝國將以大規模生產和雄厚財力的方式,緊跟西方的腳步,最終在戰場上透過數量上的巨大優勢壓垮對手。這一切在現實的16世紀都曾發生,但最終呈現出了另一種結果,而改變歷史軌跡的正是即將登場的查理五世及其家族。
-
9 # 匪匪說
誰控制了海洋,即控制了貿易;
誰控制了世界貿易,
即控制了世界財富;
因而控制了世界。
——[英]華爾特·雷利
大航海時代是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由歐洲發起的廣泛跨洋活動,發現了許多新的大陸、島嶼,又被稱作“地理大發現”。伴隨著許多航線的開闢,東西方貿易交流大大加強,奠定了歐洲飛速發展的基礎,為歐洲資本主義興起提供了原始積累。在這段時間裡,先後有四個帝國因此受益並盛極一時: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
葡萄牙
腓尼基人曾被稱為“海上民族”,是自古便是出色的Nautilus和商人,在英法忙於百年戰爭和玫瑰戰爭、西班牙忙於處理家務事的時候,這個在歐洲西南角的小國試圖透過海航這門祖傳的手藝找到強國之路。葡萄牙阿維什王朝的亨利王子,這個打了一輩子光棍的宅男,卻有一顆心繫遠方的流浪情節,他創立航海學校、督造海船,不斷蒐集地理、造船、天文、航海、製圖等文獻資料,培養了大量的優秀海員和Nautilus。在他的加持下,葡萄牙船隊千帆競發,湧現出迪亞士、達·伽馬等一大批優秀的Nautilus。葡萄牙人對非洲進行了深度探索,成功繞非洲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被稱之為“新航路的發現”。葡萄牙透過新航路,對非洲進行大肆掠奪,並壟斷了歐洲對東亞、南亞的貿易,賺得盆滿缽滿,成為第一批海上強國。
西班牙
歐洲與東方的路上貿易通道受奧斯曼帝國阻斷,阿拉伯商人最擅長的就是做中間商賺差價。買東西直接跟老闆談,這個道理歐洲人也懂,不想總當冤大頭,作為伊比利亞半島的帶頭大哥,西班牙迫切需要開通與東方的貿易。消滅奧斯曼帝國?幾輩老祖宗發動全歐洲的力量都沒做到。當時,地圓說已在西方盛行:地球是圓的,只要沿著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達東方的中國和印度。所以,西班牙國王斐迪南二世和王后伊莎貝拉決定試一試,向更東側的大西洋出發。於是,他們同意了義大利人克里斯多弗·哥倫布的探險請求,資助他出海遠航。這次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航海行動,發現了巴哈馬群島和古巴、海地。此後哥倫布又三次西航,先後發現了中南美洲多個地方。雖然哥倫布直到去世,也以為自己到的是亞洲,但對面積達國土幾十倍的海外殖民地的開拓和掠奪,給西班牙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和資源,使得西班牙在紡織、呢絨、絲綢、皮革、武器製造、造船等行業全球首屈一指。1580年,西班牙用武力吞併了葡萄牙,爭得了獨霸海洋的地位,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荷蘭
16世紀,趕走了腓力二世,脫離了西班牙掌控,獨立的荷蘭開始大步向前邁,迎來了“黃金時代”,祖祖輩輩經商的荷蘭人,開始在海上做生意。依靠著捕魚業開始發家,迅速積累了大量資本,具投入了造船業,成為世界造船業最發達的國家。荷蘭全球貿易遍及世界各地,成為世界頭號海運、商業貿易強國以及歐洲的金融中心,被稱為“海上車馬伕”。1650年,在世界2萬艘商船中,荷蘭佔了約百分之七十五的比例,居世界第一,比西歐各國總數還多。最鼎盛時期,荷蘭的海軍艦隻幾乎超過了英法兩國海軍的1倍。它們在世界各大洋遊弋,保護本國商船,並從事海外殖民掠奪。在亞洲,荷蘭人在爪哇和馬六甲海峽兩次打敗葡萄牙艦隊,並且不斷追捕、搶劫中國商船,成立東印度公司,壟斷了東方貿易;在美洲,成立西印度公司,把持西北非洲與美洲之間的貿易,並在北美建立了以新阿姆斯特丹(即今紐約)為中心的新荷蘭;在非洲,荷蘭在東西方交通的咽喉,南非的好望角,修築要塞、營建殖民地,在那裡開闢種植園,保證過往船隻的淡水、糧食的供應。
英國
你方唱罷我方登場,盛極必衰是歷史的週期律。葡萄牙被西班牙吞併,身死國滅;西班牙將掠奪的資源揮霍一空——要麼奢靡浪費,要麼一味擴軍備戰,落得個山空海落;荷蘭雖然商業文明發達,但國土面積太小、發展空間不夠,難成大器,最終被英國擊敗。曾經的強國紛紛落幕,英國迎來了屬於他的時代。他們選擇了一條不尋常的致富路——依靠非官方勢力。早期,英國海上發財主要靠劫掠貨船——而主導的則是海盜,伊麗莎白一世跟他們合作,給他們政治庇護,發劫掠證,給他們封爵,分享收益。這些非官方勢力並不像王室甚至貴族那樣,有天然的政治特權,所以他們雖然也要揮霍,但同樣也會想辦法持續穩定的創造財富,將錢投入到生產行業,這樣就帶動了生產技術的進步,最終引爆工業革命,推動英國成為第一代世界工廠,牢牢奠定了英國日不落帝國的基石。僅憑殖民地掠奪和貿易,固然能聚斂起大量的財富,但只有建立起強大的工業,國家實力才有穩定的支撐。在所有的近代Continental國家中,英國的工業化啟動最早,規模最大,所以英國的實力基礎最為牢固,這又反過來,推動了英國海外殖民事業的進一步擴張。因此,英國成為了大航海時代最終的贏家。
-
10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大航海時代最強盛的帝國?那麼這個帝國應該是指海洋帝國了!如果這裡指的是大航海時代的早期帝國,並且依靠大航海而發家致富的歐洲國家,那麼也就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了!
不要看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今天看來只是兩個存在感非常低的歐洲國家,但是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時,它們卻都因為抓住了難得的機遇,而名利雙收!
這兩個國家曾經強大到什麼程度呢?可以這樣說吧,在當時除了歐洲大陸以及南極洲以外,其他幾個大洲都有這“兩顆牙”的殖民地!
尤其是在美洲大陸,特別是中南美洲,幾乎完全被他們瓜分殆盡了!葡萄牙獨佔龐大而又資源豐富的巴西,而西班牙則佔據了其他許多地區。歷史上著名的“多洛雷斯鐘聲”,便是墨西哥人反抗西班牙奴役統治的一例!
依靠著盤剝美洲人民,這“兩顆牙”得以富得流油,大量的黃金和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了兩國本土。兩國的繁華令其他歐洲國家垂涎三尺,這才有了有“海上馬車伕”之稱的荷蘭人,以及後起之秀英華人和法華人,紛紛加入到這場劫掠世界的饕餮盛宴之中。而且英國後來居上,逐漸排擠掉了那“兩顆牙”的海上霸主地位,逐步建立起遍及整個地球的殖民地,號稱為“日不落帝國”!
-
11 # 看不到任何希望
大航海時代的強國主要有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其中西班牙,葡萄牙最強。新航路的開闢與當時的環境分不開。
一、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歐洲人開闢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繞道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新航線以及第一次環球航行的成功,歷史上習慣稱為“地理大發現”。“地理大發現”極大的擴充套件了人們的視野,瞭解世界格局情況,刺激了統治者對財富掠奪的慾望。
二、14、15世紀的歐洲,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已經萌芽已經產生,需要擴大對外經濟活動,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
三、當時東西方的貿易商路大致只有兩條,一條是陸路,經中亞一路到達小亞細亞;另一條是先經海路到達紅海或波斯灣,然後用陸路運送到地中海一帶。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興起截斷了中亞商路,而紅海一帶的海路則向來為阿拉伯人壟斷。東方商品的缺乏使得其價格水漲船高,西歐商人迫切希望找到通往東方的新途徑。另一方面中國的瓷器、絲綢,印度的香料、寶石等東方奢侈品成為上流社會的生活必須品。需要更多的財富來維持奢侈的生活,
四、擴大對基督教的傳播。增強其影響力。
五、《馬可波羅行記》引起歐洲人對東方的嚮往,激起了對掠奪財富的慾望。
六、文藝復興的開展使人們的思想得到。
以上因素使在歐洲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在海外建立了大量殖民地,大量的財富湧入歐洲,完成了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使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使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建立了“日不落帝國”。相反荷蘭,葡萄牙在大航海時代沒有成為強國。由於大量財富的湧入,沒有發展本國商業,發展經濟,而是購買奢侈品。貪圖享樂。英國在大航海時代之所以成為強國。還有其他條件。
1、參與爭奪殖民地和世界殖民霸權的鬥爭。不斷獲得勝利,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開闢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和原料市場。(2).政治基礎:資產階級代議制確立,尤其是君主立憲制的實行,限制了君權,維護了代表資本主義利益的新的階級的利益,壯大了資產階級的利益(3).資本:海外殖民擴張,海外貿易,不僅獲得了大量財富發展商業,由於價格革命壯大了新興的資產階級,完成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原始積累;(4).勞動力:圈地運動(此處指自由勞動力),失去土地的人們只有去工廠打工。為資本主義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5).技術:手工工場的技術積累(不是工廠);尤其是蒸汽機的研製成功,代替了繁重的體力,讓人在勞動中,解放出來。
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最終確立對世界的統治。在海外開闢大量的殖民地掠奪財富,同時也傳播科學,民主的思想,促進了資本主義的傳播和發展。
-
12 # 酒徒影視
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最強大時統治的疆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把地中海變為內陸湖的帝國。羅馬人從一個小小的城邦城市起家,用了幾百年時間征服周邊的民族,從隱藏在高山峽谷裡的高盧人 凱爾特人 到彪悍善戰四處遊蕩的日耳曼人。從古希臘城邦到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它向我們展示了,征服者的絕佳技能。它不僅僅是武力打敗敵人擴大疆域,更注重運用文化融合使那些被征服的民族渴望成為羅馬公民,轉而為羅馬帝國奮鬥。
羅馬帝國上承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它對世界歷史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羅馬人將古希臘文明的精華進一步發揚光大,尤其是建築,哲學和科學領域。現代的基督教就跟羅馬有著密不可分的歷史淵源,正是羅馬皇帝將基督教升格為國教,才使這種發源於約旦河畔的小宗教,變成今日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現代西方人的法律最早可以追溯到羅馬法,它強調保護私有財產,立法形式靈活簡便、獨具特色。事實上美國的獨立元勳們,在繼承英國議會制傳統上,借鑑了羅馬人的政治特點。羅馬人的元老院制度,也類似現代西方社會的參眾兩院制度,它在保持行政效率的前提下,充分的體現了權力制衡的特點。
羅馬在歷史上是一個頑強的民族,他們經歷過多次足以滅國的挫折,但是他們總能從失敗中恢復過來,並且最終打敗敵人。西方著名的戰略之父漢尼拔,在公元前216年,統帥十萬大軍越過冰雪覆蓋的阿爾卑斯山,突然襲擊羅馬。儘管在坎尼之戰中,羅馬人損失了整整一代人的有生力量,但是羅馬頑強不屈,幾年之後就反攻迦太基城,並且在隨後的大戰中擊敗迦太基人。幾百年來,羅馬軍團的威名聲震地中海,不論是茹毛飲血的蠻族,還是文明程度高的民族,無不在羅馬軍團的劍盾下屈服。東羅馬帝國到公元1453年才滅亡,所以說羅馬帝國的歷史實際上接近兩千年。
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在歷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他崛起於荒涼的沙漠中,靠著戰士狂熱的宗教信念,席捲世界。他給世界留下的軍事成就,還有宗教文化遺產都是非常龐大的。由於阿拉伯帝國處於世界交通十字路口,它將阿拉伯文明,非洲文明,歐洲文明連線起來。在它的統治疆域內,伴隨著商品流通,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知識融合在一起,而產生了阿拉伯數字等概念。
它是以一個政教合一的帝國,歷經626年,極盛時統治範圍東起印度河流域,向西直抵大西洋,北邊到達法國南部,南至撒哈拉沙漠。這個帝國可以分成三大王朝,(四大哈里發時期、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雖然他們最終被外族消滅,但是但伊斯蘭教卻最終同化了這些入侵者。
蒙古帝國
蒙古帝國是起源於東方文明世界的帝國,這個可怕的民族最早生活在寒冷廣闊的蒙古高原,它的第一代首領鐵木真完成內部統一後,開始擊敗一個又一個比它更強大人口更多的敵人。它是世界歷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國。蒙古帝國在頂峰時期,佔有3300萬平方公里土地。
歷史記載蒙古人只有大約200萬人,但他們騎著矮壯的蒙古馬,跟隨鐵木真及其後代,向西征服了中亞,俄羅斯和匈牙利草原地區。在他們最強盛的時期,蒙古人又南下滅亡經濟發達人口極多的南宋帝國,並且在廢墟上建立了元朝。縱觀蒙古人的征服史,他們在戰鬥中很少遭受挫敗,除了那次在日本海因為艦隊被風暴摧毀。為何蒙古人能夠在短時間內征服廣大地域,答案是,蒙古人打仗時一人有三匹馬,而且攜帶牛羊隨軍行動,這樣他們就不會疲倦,也能及時獲得食物補給。
蒙古人善於征服,彷彿是一瞬間,它就在歐亞大陸建立了一個強大的王朝。然而,蒙古人不善於治理帝國,它仰仗商人包稅管理帝國的方式,激化了內部矛盾,最終被農民起義淹沒。
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是大航海時代以來,第一個海洋強權國家,他對近現代世界歷史有著重要影響。英國最強大時在世界六大洲擁有殖民地,號稱”日不落帝國“,無論是軍事實力還是對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在當時都被各國模仿崇拜。時至今日英國的文化還廣泛影響世界諸多國家,尊英國女王為元首的英聯邦國家就有50多個。
由於英國的領土面積狹小,英帝國透過強大的海軍對新世界進行殖民征服,它壟斷了世界航海貿易的大半,並且透過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把軍隊投射到需要的地方。英帝國還注重培養土著軍隊的方式加強對殖民地控制,它在印度招募錫克人為兵,僅用20萬軍隊,就控制了幾億人口。可以說大英帝國的統治是非常有成效的。
美帝國
美利堅合眾國,它是地球仍然存在的,最為強大的國家。是第一個製造出終極武器”原子彈“的國家,也是第一個載人航天登上月球的國家,它的強大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現在還看不到)。它擁有13艘現役航空母艦,在數量上其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總和,而且其福特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排水量高達八萬噸。擁有世界最先進的第四代戰鬥機,擁有唯一的隱形戰略轟炸機,其作戰半徑可以對全球範圍內的所有目標進行精確打擊。美國的核武器數量居世界首位,完備的全球衛星監控系統和彈道導彈防禦系統,可以預防任何方向襲來的威脅。
美國就像古羅馬那樣,擁有吸引人的先進文化,它的”好萊塢電影“”漫威漫畫英雄“深深的影響了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青年。他在金融領域創造了石油-美元體系,把美元變成世界的貨幣,以至於很多人用美元卻不用自己國家的錢幣購買貨物。
-
13 # 狐瓜
大航海時代是指從15世紀到18世紀,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伙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在這個時間段內,中國正處於明朝,國立強盛。而西方透過大航海變強的國家有葡萄牙、西班牙、荷蘭、法國和英國,這些國家在大航海時代相互競爭,強弱也在不斷變化,海上的霸權也隨著更迭。我們可以沿著海上霸權更迭的時間線去了解大航海時代有哪些強盛的國家。
大航海時代的主要事件和人物鄭和下西洋1405--1433年,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經東南亞、印度直到非洲。他的航行比歐洲國家早了半個世紀,依照當時船隊的規模是有能力完成橫跨太平洋,發現美洲的任務的。但是由於鄭和航海的主要原因是政治需要,彰顯國立等,所以在大航海時代中一般不討論他。
迪亞士發現好望角1487年,葡萄牙Nautilus迪亞士接受了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的命令率領船隊出發,航行至非洲大陸最南端並發現好望角,為葡萄牙開闢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哥倫布到達美洲
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贊助下,帶領船隊出發橫渡大西洋,並且成功到達美洲。哥倫布的航海帶來了第一次歐洲與美洲的持續的接觸,開闢了後來延續幾個世紀的歐洲探險和殖民海外領地的大時代。
達伽馬到達印度1497年,達·伽馬奉葡萄牙國王之命,率領艦隊從里斯本出發,繞過好望角,第二年到達莫三鼻克。後得到阿拉伯Navigator幫助,終於到達印度西南部重鎮卡利庫特,並滿載交換來的寶石、香料而歸。
麥哲倫環球航行1519年,麥哲倫從西班牙出發,繞過南美洲,發現麥哲倫海峽,然後橫渡太平洋。雖在菲律賓被殺,他的船隻繼續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被認為是第個環球航行的人。
海上權力爭奪15世紀時的葡萄牙,人口只有100萬左右,但是透過大航海,從東方獲得了大量的資源和財富,演變成龐大的帝國,版圖從南美的巴西到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稱霸印度洋,一度壟斷了香料貿易。
西班牙則橫掃中美洲和南美洲征服了人口數百萬的印第安人國家,堪稱奇蹟。巴西以外的整個拉丁美洲,都成為西班牙的殖民地,西班牙語及天主教文化傳播到整個大陸。也一躍成為強國。
但是這倆就是突然發財的暴發戶,有了錢不知道怎麼花,只知道奢侈享受。國力鼎盛的時候沒有發展本國生產力,基本用來揮霍消費,這就給了其他國家機會。當時一位西班牙人得意地誇耀說:“讓倫敦滿意地生產纖維吧,讓荷蘭滿意地生產條紋布吧,讓佛羅倫薩滿意地生產衣服吧,讓西印度群島生產海狸皮和馱馬吧……馬德里是所有議會的女王,整個世界服侍她,而她不必為任何人服務。”
就這樣生產條紋布的荷蘭透過葡萄牙西班牙消費的錢大力發展生產,逐漸爭奪海上的權力,經過40年的時間,於1639年,荷蘭艦隊圍困敦刻爾克港對西班牙艦隊取得壓倒性勝利為標誌,荷蘭作為第一海上強國得到確認。
英國也一直覬覦著海上霸主的位置,隨著荷蘭的崛起和擴張,兩者在在利益上不斷產生衝突。經過三次英荷戰爭之後,荷蘭國立日漸衰微,英國則在經濟上佔據優勢,最終在18世紀取代了荷蘭海上霸主帝位。
航海時代的利益劃分西班牙和葡萄牙雖然開啟了大航海時代,也在早期享受了航海發現帶來的財富,但由於自身的原因,並沒有成為大航海時代的最大受益者。兩國的利益逐漸被英、法、荷三國所攫取,而笑到最後還是英國。
1526年,英國開始奴隸貿易。1588年英國對北美洲的殖民,建立了哈得孫灣公司和新英格蘭殖民地。1600年英國商人建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隨後開始了在印度的擴張。英國還佔領了澳洲、紐西蘭、緬甸、開普殖民地、香港等地。
法國則在北美洲建立了新法蘭西殖民地,並在加勒比海佔據了數個具有戰略意義並盛產蔗糖的島嶼。在19至20世紀初,它成為僅次大英帝國的第二大殖民帝國。
從17世紀到20世紀,荷蘭憑藉著航海技術和對外貿易,透過荷蘭西印度公司和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入海上,開始建立其殖民帝國。在對英戰爭和對法戰爭失敗之後,荷蘭海外殖民地開始萎縮,主要剩下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等殖民領域。
大航海時代,首先強盛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然後是荷蘭的崛起,後來居上的英法兩國。
本來當時中國擁有技術和能力達到美洲,可惜鄭和的船選擇了向西航行。如果當時鄭和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待會高產的玉米、土豆還有黃金,那大明的國力將是何等的強大(作者個人YY)
-
14 # 臥雪踏梅
發航海時代有如下幾大帝國:1.羅馬帝國
2.阿拉伯帝國,3.蒙古帝國,4.大英帝國,
5.美帝國。
-
15 # 半畝先生
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他們以商立國、以海圖商,實現了東西方的商貿聯絡,也帶來了殖民主義,東南亞的香料,中國的絲綢瓷器,日本的白銀銅料,在貿易線路上穿梭而去。中國的雙嶼島、澳門、香港、臺灣,東南亞的呂宋港、香料島,日本的平戶港等等都被納入大航海時代的版圖!
-
16 # 大貓的vlog
人類文明程序最重要的一段歷史
大航海時代——歐洲歷史的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海權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伙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在該時期內,通往東方各國的貿易新航線開闢,美洲大陸的發現以及第一次環球航海的壯舉相繼完成。大航海時代是人類文明程序中最重要的歷史時期之一。
自古以來,從西方通往東方的商路主要有三條。一條是陸路,即傳統的“絲綢之路”,從君士坦丁堡登陸,經小亞細亞、黑海和裡海南岸至中亞,再翻越帕米爾高原到中國。另兩條是海路:一條從敘利亞和地中海東岸,經兩河流域到波斯灣,另一條從埃及經紅海至亞丁灣,再換船到印度和中國。但從十五世紀中葉起,土耳其奧斯曼帝國佔據東西方交通往來的要地——君士坦丁堡及東地中海和黑海周圍廣大地區,對過往商人橫徵暴斂,多方刁難,加之頻繁的戰爭和海盜活動,從而阻礙西歐與東方陸上貿易的通道,而另外兩條海上商路又完全為阿拉伯人所壟斷。香料是中世紀地中海貿易的主要商品,因此,誰控制了商路,誰就擁有了財富。
在如此多方受制於人的情況下,西歐的商人和貴族們都迫切希望另闢蹊徑探尋去往東方的新航路,以獲取香料。
葡萄牙
航海時代開創者——恩裡克王子
漫漫歲月中,人渺如塵埃,但永遠會有人心懷偉大夢想併為其傾注一生,最終改寫歷史的版圖。熠熠生輝地閃爍在人類航海史舞臺上的恩裡克王子(1394年3月4日—1460年11月13日),被視為葡萄牙航海時代的開創者與奠基人。時至今日,葡萄牙人依然還陶醉在那段歷史中——我們給世界一個新世界。
西班牙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在葡萄牙組織探尋新航路的同時,西班牙也力圖尋求開啟與東方的貿易之路。當時,地圓說已在西方盛行:地球是圓的,只要沿著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就能到達東方的中國和印度。義大利人克里斯多弗·哥倫布也對此深信不疑,但他對於距離的計算卻錯了,認為歐洲西海岸到印度大陸不過五千英里。或許也正是因為哥倫布的計算錯誤,賦予他自己和其他人以十足的信心,正所謂“無知者無畏”。
荷蘭
16世紀,趕走了腓力二世,脫離了西班牙掌控,獨立的荷蘭開始大步向前邁,迎來了“黃金時代”,祖祖輩輩經商的荷蘭人,開始在海上做生意。依靠著捕魚業開始發家,迅速積累了大量資本,具投入了造船業,成為世界造船業最發達的國家。荷蘭全球貿易遍及世界各地,成為世界頭號海運、商業貿易強國以及歐洲的金融中心,被稱為“海上車馬伕”。
1600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給英國東印度公司頒佈特許狀,與荷蘭相比,英國起步較晚。但是無所顧忌的英國還是與荷蘭開始爭奪海上貿易,經過四次英荷戰爭,國內資源不足的荷蘭敗下陣來且再無還手之力。可以說,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發展是依靠荷蘭留下的資源,它依靠荷蘭的航線大肆搜刮財富,為英國積累了豐富的原始資本。
-
17 # 四十度妖怪
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由歐洲人開闢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繞道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新航線!
主要是西班牙帝國,葡萄牙帝國,大英帝國!
這個時期以後世界格局發生了變化,歐洲超過了亞洲!
當時的明朝處於禁海政策…
回覆列表
在鄭和結束航海60年後,公元1492年,哥倫布率領西班牙船隊,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書信,西出大西洋,最終到達了美洲。
公元1500年左右,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的遠洋航行宣告了大航海時代的到來,從此世界歷史才真正成為全球史,一個全球爭霸的時代到只是,帝國爭霸並非出場的越早越好,後發制人、“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才是更為常見的爭霸模式。
1、英國的青出於藍——英國與西班牙、荷蘭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是西班牙帝國。
查理五世——哈布斯堡王朝皇帝、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國王、西班牙國王,生於公元1500年,死於公元1558年,他的任內是西班牙最強盛的時期。“在我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查理五世的這句名言便是“日不落帝國”稱號的由來。
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是荷蘭。
公元1566年,荷蘭爆發了反抗西班牙帝國的尼德蘭革命,獨立後的荷蘭號稱“海上馬車伕”。
英國是大航海時代的後來者,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公元1588年,英國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
公元17世紀至公元18世紀,英國經過四次英荷戰爭,擊敗荷蘭,稱霸海上。
公元1756至公元1763年,英國透過“七年戰爭”擊敗法國,從此英國稱霸全球,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後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
2、美國青出於藍——美國與法國
美國的獨立,本身就是法國在“七年戰爭”敗於英國後在美洲對英國的報復,公元1783年,法國、美國與英國在巴黎凡爾賽宮簽訂合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公元1789年開始的法國大革命,不僅成就了法國,還成就了美國。
與法國相比,美國沒有歷史包袱,其政治、經濟體制幾乎完全按照法國大革命的思維建立,因此也更具活力。
當法國陷入與以英國為首的“反法同盟”的戰爭中時,美國可以大踏步的向前發展。
至公元19世紀中期,以美國與德國為首第二次工業革命使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大國。
自由女神像是公元1876年,法國送給美國建國100週年的禮物,法國對美國的影響遠比英國更為深遠,而美國則青出於藍。
公元1914~1945年,兩次世界大戰使美國成為全球霸主,遠離亞歐大陸的美國,海軍是其強大的標誌,也是其強大的原因。
3、蘇聯青出於藍——蘇聯與德國
馬 克 思 主義 誕生於德國,但成功於蘇聯。
二戰,海戰的主要對手美國與日本,而陸戰的鋼鐵洪流就是蘇聯與德國之戰。
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德國是蘇聯之師,而蘇聯青出於藍,二戰擊敗德國後成為與美國並肩的超級大國。
但蘇聯最終沒有衝破美國的海上封鎖,困死在了亞歐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