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袁世凱稱帝,段祺瑞公然反對,可以說是害死袁世凱的元兇之一,為什麼袁世凱還要幫他?
7
回覆列表
  • 1 # 悟道圖強

    段祺瑞在北洋最深厚的資源是當過北洋黃埔的校長,天地君親師,學生是老師天然的班底。袁世凱當年組建中央教導團,以蔣百里平衡段祺瑞,被段逼的自殺。簡言之,真正打到袁世凱的是段祺瑞。

  • 2 # 羽戈

    這得從1914年12月29日頒佈的《修正大總統選舉法》說起。試看其前三條:

    第一條 有中華民國國籍之男子,完全享有公權,年滿四十歲以上,並居住國內滿二十 年以上者,有被選舉為大總統資格。第二條 大總統任期十年,得連任。第三條 每屆行大總統選舉時,大總統代表民意,依第一條所定,敬謹推薦有被選舉為 大總統資格者三人。前項被推薦者之姓名,由大總統先期敬謹親書於嘉禾金簡,鈐蓋國璽,密貯金匱於大總 統府,特設尊藏金匱石室尊藏之。

    第一條主旨是公民的被選舉權,第二條的主旨是大總統終身制,第三條更可怕,大總統可推薦繼承人,儘管三選一,不過已經留足了徇私的許可權。所謂嘉禾金簡、金匱石室云云,還是清朝那一套。當年康熙執政,儲君之爭,可謂血雨腥風,機關重重,雍正登基之後,制定了秘密立儲制度,把繼承者的姓名寫成諭旨,一份隨身攜帶,另一份“……親寫密封,藏於匣內,置之乾清宮正中世祖章皇帝御書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乾隆繼位,以此為家法,令後世子孫遵循。不料到了中華民國,袁世凱還玩這一手,足見他的頭腦之舊。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去世。誰來繼任大總統呢?當時《修正大總統選舉法》依然有效。守在他身邊的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等人找到了金匱石屋,開啟一看,但見三個人名,依次是: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於是黎元洪順理成章,當上了中華民國第二任大總統。

    有一種說法認為,段祺瑞的名字,本來是袁克定,袁世凱病重期間,親手抹掉了兒子之名,改作已經與他反目的段祺瑞。對此,丁中江《北洋軍閥史話》解釋道:“……袁為什麼要在死生俄頃之際修改名單呢?是不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其實這是袁高明之處,他知道他已眾叛親離,還要人擁立他的兒子,豈不是痴人說夢,而他的皇帝位子都保不住,怎能還有家天下的思想。在他最後一段政治生命中,他一手建立的北洋軍系對他都不忠順,他怎敢希望北洋諸將會擁護他的兒子!所以他死前及時把袁克定改為段祺瑞。”此說甚是。袁世凱稱帝,實在昏頭,一旦醒悟,恢復平時的沉穩與縝密,對於身後事,自然能作出合理安排。知子莫若父,他深知袁克定才具之平庸,雖略優於阿斗,終究不是成大事的材料,不如做一個順水人情,讓北洋系最大的實力派段祺瑞記得他的好,從而善待他的後人。從一定意義上講,袁克定等人能得善終,正取決於袁世凱這一念。

  • 3 # 湘中明珠Zxp

    袁世凱應該比誰都清楚,他選誰不選誰北京都會被段祺瑞牢牢控制,北洋政府都會落到段祺瑞手裡,這是由實力決定的,無關所謂的金匱藏書。

    事實上袁世凱死後,北洋系迅速分化為直皖兩派,以陸軍總長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人控制北京一帶,而當時唯一能與段一較高低的馮國璋則坐鎮南京,對北京局勢鞭長莫及,所以段在當時確實是不二人選。

    段祺瑞以國務總理身份而實際主政,於公符合國家利益,因為段在同時代的政治人物中是最有全域性觀和領導魄力的人物,這一點就算是同為實力派人物的馮國璋也無法比擬的。於私,符合袁世凱個人及家族利益,作為北洋繼承者,段最有可能延續袁的一些思想和理念方針,也最有可能保護自己家人免受帝制失敗的衝擊,這一點段祺瑞最終證實了的確沒有負恩於老袁!

    不過我個人認為袁世凱的決定還是讓段祺瑞有所失望的,因為把他排在第三位而使他終身遺憾的未能成為中華民國總統,當然明面上是出於對《約法》的尊重把黎菩薩排在前面,但細想起來未必就不是老袁在表達段反對自己稱帝的不滿?

    我想老袁在做這決定時心情肯定是很複雜的,對自己這位曾經的心腹愛將是又恨又怕的,恨的是他有負於自己,怕的是他遷怒於自己後人。於是一個既不讓段老羞成怒又不讓段志得意滿的金匱藏書就出臺了!

    老袁就是老袁啊!

  • 4 # 當狗容易做人難

    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段祺瑞在此前五次勸阻都不行,辭職以示抗議。袁世凱稱帝后遭到全國反對,不得不重新啟用段祺瑞,段祺瑞則要求袁世凱交出行政權力和兵權,恢復責任內閣制,退位自保。在重大打擊及交煎下,袁世凱於1916年6月6日病故。死前袁世凱依然將段祺瑞寫入中華民國大總統繼承人名單,為什麼呢?只因為段祺瑞是除了袁世凱之外最大的實權派罷了。

    段祺瑞從1895年開始就跟隨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是袁世凱最主要的助手。1896年任行營武備學堂炮隊兵官學堂監督、代理總教習;1901年任武衛右軍各學堂總辦;1902年任北洋軍政司參謀處總辦全面主持編練新軍;1906年督理北洋武備各學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任校長。可以說北洋軍的主要練兵操典都由段祺瑞編纂,北洋軍官多是段祺瑞一手培養出來的學生。

    同時北洋軍的最強部隊就是最早的北洋六鎮,而段祺瑞一手組建了北洋第三鎮、第四鎮、第六鎮,北洋軍兩次舉行秋操,段祺瑞都是“北軍”總統官。可以說在袁世凱不在的情況下,段祺瑞就是北洋軍當之無愧的首領。

    段祺瑞在北洋系中要軍權有軍權、要人脈有人脈、要威望有威望。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要不是為了安撫南方革命軍,段祺瑞將總統位置讓給了黎元洪,當時段祺瑞就可以上位。

  • 5 # 鐵馬冰河戍輪臺

    段祺瑞是袁世凱的心腹愛將,一直受袁世凱提拔重用,當時號稱北洋三傑的,王世珍為龍,段祺瑞為虎,馮國璋為狗。袁世凱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因為復辟帝制落下終身罵名。還被心腹愛將段祺瑞反對,兩人一時勢如水火。以致袁世凱送參湯給段祺瑞,段祺瑞以為袁世凱打算毒害他而不敢下嚥。那麼為什麼袁世凱會在去世時選段祺瑞做北洋新軍的接班人呢?

    第一,袁世凱去世指定繼任人選為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並非只押寶段祺瑞一人,且段祺瑞也非第一人選。這是因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總統去世,副總統是第一繼承人。黎元洪在法統上是當然的接班人。袁世凱本意是希望段祺瑞能輔佐黎元洪穩定局勢。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袁世凱生前破壞憲法,卻希望死後能依靠憲法保持國家安定。

    第二,袁世凱本人雄才大略,梟雄一世,識人才重人才確實有獨到之處。段祺瑞能力強,和北洋各派系關係密切。又留過洋,具有世界眼光。肚量大,有大局觀和政治頭腦。各方面遠勝其他北洋將領。

    第三,段祺瑞羽翼已豐,袁世凱一旦去世,無人能制。事實上已經不是袁世凱能控制的事情了。果然後來段祺瑞趕黎元洪下臺,出任總理,希望統一中國。

    然而由於北洋政府本身就是一個腐朽落後的封建軍事集團,段祺瑞能力再強,也無法力挽狂瀾,最終也不得不黯然下野,抱憾終身。

  • 6 # 腦洞大開的歷史

    這個問題本身不太準確,給人的印象是袁世凱死前把段祺瑞作為唯一接班人,不符合史實。

    袁世凱死前指定了接班人,藏在“金匱石屋”之中。按說已經民國了,總統應該按法定程式或重新選舉產生,不應該再用封建社會那套“繼承製”——皇帝指定接班人。袁世凱不僅指定了接班人,而且安排了3個人,按順序依次是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可見,段祺瑞雖然列入了接班人名單,但排到第三位去了。

    事實是,黎元洪和徐世昌先後當了總統,就段祺瑞沒當上。不過段祺瑞不在乎,因為黎元洪和徐世昌都沒有本錢和實力,段祺瑞作為總理則掌握實權,把兩位總統欺負得夠嗆。袁世凱實際上是把段祺瑞作為真正的接班人,儘管段反對他稱帝,這充分說明袁世凱有氣度,也是對國家負責。

    與黎元洪和徐世昌比,段祺瑞有兩大優勢。第一,他掌握槍桿子。黎元洪的山頭在湖北,已經被袁世凱清洗了,黎隻身到了北京,就算當了總統,也只是北洋山頭的傀儡。至於徐世昌,只是一個狡猾的政客,同樣不掌握軍權;第二,段祺瑞很有政治頭腦。黎元洪辦的不少事情暴露出他政治上缺根經(比如殺張振武),而段祺瑞的政治智商不比徐世昌低。也就是說,黎元洪和徐世昌都是過渡性人物,袁世凱真正欣賞和器重的接班人是段祺瑞。

    弔詭的是,黎元洪與徐世昌總統做完(中間有些插曲,如副總統馮國璋代總統,黎元洪覆任總統等),本該輪到段祺瑞,結果段祺瑞的皖系又被直系打敗,失去武力後盾的段祺瑞被直系首領曹錕橫刀奪位。只能說,造化弄人。

  • 7 # 史不知味

    段祺瑞被時人稱為“北洋之虎”,是袁宮保手下一等一的心腹之人,袁宮保對他也有知遇之恩。

    北洋六鎮是袁宮保的起家資本,可是段祺瑞卻曾經出任過其中三鎮的統制官,非心腹之人不可能如此。

    不過,老袁後來開歷史倒車的時候,老段卻是持反對態度。

    他甚至還跑去問老袁,外面說你要稱帝,有沒有這回事?老袁生怕這個老下屬鬧脾氣,矢口否認。

    等到老袁開歷史倒車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之後,老段也一直是以勸諫為主,希望老袁能夠放棄當皇帝的念頭。

    然而老袁當時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以不僅沒有聽老段的勸,反而為了防止老段作梗而罷免了老段。

    老段念及老袁的知遇之恩,所以老段私底下見老袁的時候雖然苦苦相勸,但卻沒有公然反對老袁這趟歷史倒車。

    反倒是有著“北洋之狗”之稱的馮國璋公然反對老袁的歷史倒車,其實老馮對老袁的怨氣由來已久。

    老袁在辛亥年存著邊打邊談邊撈好處的心思,老馮卻一心要打出功勞往上爬,所以繞過老袁去找隆裕。

    老袁能放任老馮?於是擼了老馮的職位,讓老馮冷靜了一段時間之後才又繼續把他拎出來起用。

    在此之後老馮仍然還是會時不時地受到老袁的猜忌,不過這條“北洋之狗”頗懂裝忠厚,所以一直無事。

    老段在老袁心中的地位顯然就超過了老馮,老段受老袁的恩更重,這就造成了他們對老袁開歷史倒車的態度的不同。

    不過,即便老段沒有像老馮一樣公開反對老袁,可終究還是反對了,老袁為什麼卻還要選擇老段呢?

    這實際上和老段當時的聲望有關,至少老袁離世之後,北洋系短時間之內沒有人比老段更有聲望。

    老段的聲望從出任北洋六鎮的三鎮統制官開始就已經非老馮所能比了,後來又出任了陸軍總長、國務總理等職,聲望就更非他人所能比了。

    若不是為了緩和南北雙方之間躁動的氣氛,又因為老袁將黎黃陂的名字寫在第一個,老段出任總統也是輕而易舉。

    當時北洋系內部公推老段接替老袁的職位,但是老段左思右慮之下,才壓著心中的激動繼續任內閣總理。

    老袁之所以會選擇老段,原因之一就是知道只有他死了之後,只有老段才能勉強壓得住局面,換了別人就不行。

    原因之二則是因為老袁知道老段一直顧念舊恩,只要有老段在,老袁那一大家子才能夠有保障。

    老袁為什麼要把老黎的名字放在第一位?實際上就是在給老段做好了周全的考慮。

    老袁縱橫了幾十年,很多事他實際上門清,他開歷史倒車一事讓南方對北洋怨氣騰騰,這時候讓老段上去的話只會讓局面更壞。

    可如果讓老黎這個“不南不北”、又是元老的人出任總統的話,南方就暫時沒辦法挑北洋的毛病了。

    老黎手上又無一兵一卒,根本就不是老段的對手,即便讓老黎上去了,到時候北洋做主的人還是老段。

    老段也是因為看明白了老袁的這番良苦用心,想明白了其中關竅,這才選擇了遵從老袁的遺囑辦事。

    這可能就是老袁和老段相處了幾十年的默契吧,他們其實都挺懂彼此,只是時代趨勢讓他們走了反方向。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1916年6月6日,僅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在臨終前,親自指定了3位總統候選人,其中就有最為反對他復辟稱帝,把他氣到吐血的段祺瑞。那麼,為何袁世凱會不計前嫌,推舉段祺瑞為總統候選人呢?

    (段祺瑞)

    說起來,袁世凱對段祺瑞有知遇之恩。

    事情得從袁世凱建立北洋新軍說起。

    段祺瑞早年畢業於天津武備學堂,後因成績優秀,得到李鴻章的推薦,前往德國留學,學習先進的軍隊管理及武器裝備等。

    歸國後,段祺瑞受人舉薦,成了袁世凱麾下的一員。

    袁世凱組建北洋新軍時,為了便於管理,組建了3個協。

    為了凸顯公平,袁世凱在選任協統時,也仿照西洋的考試製度,擇最優者為協統。

    沒想到,一向自恃軍事能力過硬的段祺瑞接連考了兩次,居然都沒考上。

    所以,到第三次考試時,段祺瑞的心理壓力別提多大了。

    誰知,在考試前一夜,袁世凱塞給了他一張紙條。

    段祺瑞回去一看,原來是第二天考試的答案。

    由於提前知道了答案,段祺瑞考了第一名,順利地被提拔為了協統。

    此外,段祺瑞回家結婚時,正趕上練兵。

    這讓段祺瑞頗為難。一方面結婚是人生大事,另一方面軍營來的電報就是命令。

    就在段祺瑞著急的時候,袁世凱親自給他拍了一份電報,囑他先結婚,回軍營可以延緩幾日。並隨電報送上一張銀票,以示恭喜。

    段祺瑞歸隊時,袁世凱又親率將官迎接,還邀他同回軍營。

    最讓段祺瑞感動的是,幾天後,他設婚宴招待同僚,袁世凱竟不聲不響把他請客的錢給結了賬。

    提起這些點點滴滴,段祺瑞就感動得眼圈發紅。再加上袁世凱不光對他許以重任,還視他為心腹,因此段祺瑞對袁世凱,可謂鞍前馬後,忠心不二。

    (袁世凱)

    袁世凱能登上總統大位,段祺瑞的功勞不小。所以袁世凱投桃報李,任命他為陸軍總長,統管北洋新軍。

    然而,讓袁世凱萬萬沒想到的是,在他復辟稱帝的時候,一向忠心的段祺瑞,居然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

    據史料記載,袁世凱復闢稱帝本來就做得很隱秘,儘管外面各種請願團表演,又有不少人“勸進”,動靜雖鬧得大,但袁世凱始終沒有表態。

    段祺瑞見此,便認為袁世凱一定不會糊塗。而當他的叔叔來問他,怎麼看袁世凱復闢一事時,已經是袁世凱復闢稱帝的前夕了。

    段祺瑞聽聞後立刻前往謁見袁世凱,並以“國家危殆,萬不可再生變動”為由,苦勸袁世凱。

    面對段祺瑞的質疑和反對,袁世凱不僅矢口否認,還稱他已是大總統,與做皇帝無二,又怎會有稱帝的想法。再說袁克定又是跛足,其他兒子亦無從政的能力。

    袁世凱這番推心置腹的話,打消了段祺瑞的疑慮。

    但是讓段祺瑞沒想到的是,不久後袁世凱便成立了陸海軍大元帥辦事處,他自任大元帥一職,而陸軍總長、海軍總長及參謀總長皆由王士珍擔任。

    這樣一來,段祺瑞的職務便形同虛設,兵權也在隨之喪盡。

    段祺瑞受到這樣的待遇,心有不服,乾脆稱病在家,把軍中事務都交給徐樹錚處理。

    急著稱帝的袁世凱,為了能得到日本人支援,準備與日本人簽訂“二十一條”。

    段祺瑞聽聞後怒不可遏,為了阻止袁世凱,他聯合19省督軍,堅決反對簽訂簽約,並表示要和日本人決一死戰。

    就在段祺瑞極力反對的時候,一些反對袁世凱的聲音卻漸漸消失了,原來他們發現袁世凱復闢稱帝已是勢在必得,所以他們轉而加入“勸進”的行列中。

    段祺瑞對此,頗為鄙夷。並表示,他堅決擁護共和,絕不做出爾反爾之人。

    (袁世凱復闢稱帝舊照)

    段祺瑞的做法,顯然成了袁世凱稱帝的一塊絆腳石,所以袁世凱乾脆施以手段,逼迫段祺瑞辭去了職務。

    1915年12月,袁世凱復闢稱帝,對那些積極勸進的人加官進爵,倒是跟了袁世凱20多年的段祺瑞沒能得到爵位。當然,段祺瑞也並不稀罕,所以他不聞不問,更不前往拜賀。

    果然,袁世凱的倒行逆施遭到了舉國上下的反對和辱罵,一方面雲南督軍蔡鍔聯合其他督軍發動了護國戰爭,另一方面貴州、廣西等地也紛紛宣佈獨立。

    眼看著眾叛親離,認清形勢的袁世凱不得不在稱帝83天時,就匆匆宣佈取消帝制,恢復共和,而他則復任大總統一職。

    然而,大家並不買袁世凱的賬,紛紛指責他復辟稱帝就是對共和的背叛,大家強烈要求他主動辭去大總統的職務。

    到這一步,袁世凱似乎就只有“打”這一條路了。

    可是袁世凱發現,自從段祺瑞離開後,北洋軍便不復從前那般好差遣了。

    憂憤的袁世凱為了緩和局勢,只得主動找到段祺瑞,好說歹說,才讓他同意出任國務總理一職。

    但受到這種種打擊的袁世凱,幾乎來不及保住大總統一位,便病體奄奄了。

    去世前,袁世凱仿照他制定的《修正大總統選舉法》中“現任總統負責推薦總統候選人”的條例,寫下了總統候選人名單,並將名單藏於“金匱石屋”中。

    袁世凱去世後,很多人認為袁世凱一定會任命長子袁克定為接班人。不過當大家看到名單上的名字後,還是頗為意外。原來在三個候選人名單裡,居然有段祺瑞的名字。

    (袁世凱舊照)

    也許,很多人不理解,袁世凱為何還會推薦段祺瑞呢?

    其實袁世凱這樣做,也很好理解,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是,段祺瑞跟了袁世凱20多年,段祺瑞的性格他非常清楚。在袁世凱被全國討伐時,那些“勸進”的人們審時度勢,紛紛倒戈相向,而最為反對的段祺瑞反而沒有進一步的行動。比起那些人來,段祺瑞的人品在袁世凱看來,就尤為珍貴了。

    二是,段祺瑞在北洋軍中影響力巨大,而且他又是國務總理,是實權派人物。再加上他在反對袁世凱復闢稱帝一事上很得民心,因此不論是革命軍還是老百姓,都對段祺瑞相當擁護。

    三是,當年段祺瑞的原配吳氏病逝後,袁世凱為拉攏段祺瑞,將養女吳氏嫁給他。因此段祺瑞是袁世凱的女婿。所以於公於私,袁世凱也願意段祺瑞上位。

    四是,袁世凱知道他的倒行逆施勢必給袁家帶來不幸,為了家族不至於因此衰敗,袁世凱推舉段祺瑞做侯選總統,他勢必感恩,以後袁家若是遇到困難,段祺瑞不會袖手旁觀。

    正是出於這種種考慮,袁世凱才把段祺瑞的名字寫在了總統候選人的名單上。

    (參考史料:《袁氏當國》《民國總理段祺瑞》等)

  • 9 # 葛大小姐

    袁世凱臨終前為什麼選反對他的段祺瑞做接班人?

    1916年6月6日,只當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就被轟下來了,臨終前,他指定三名總統候選人,當大家看到這份名單時,所有人都感到意外,頓時對他的舉動非常敬佩,上面寫著: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

    名單上竟然沒有他的長子袁克定,卻有極力反對他登基的段祺瑞,還有他最討厭的黎元洪。

    說起袁世凱和段祺瑞,兩個人交往數十年,段祺瑞能有現在的成就,和袁世凱的大力提拔分不開。

    段祺瑞從德國學成歸國,在山東威海武備學堂當一個小小的教習,1895年袁世凱小站練兵,蔭昌向他推薦了段祺瑞,袁世凱立即任命段為新建陸軍左翼炮隊第三營統帶,段祺瑞從此前途一片光明,袁世凱培養段祺瑞可謂不遺餘力。

    袁世凱改革北洋新軍,改編成三個協,採取西洋人的考試選拔制度,擇優錄取,結果段祺瑞連續兩次沒考上,第三次考試時,袁世凱偷偷塞給他一個紙條,開啟一看竟然是考試答案,段祺瑞以第一名的成績當上了協統。

    段祺瑞結婚時,正趕上練兵,正在左右為難時,袁世凱發來一封電報,不斷允許他推遲迴部隊,還送上一張銀票以示恭喜。最讓段祺瑞感動的是,他請小站同僚吃婚宴,袁世凱不聲不響的給他買單了。後來,段祺瑞原配去世,袁世凱做媒,將義女張佩蘅嫁給段祺瑞為繼室,袁世凱復出後,立即把被載灃連降三級的段祺瑞提拔為署理湖廣總督,正二品。袁世凱視段祺瑞如心腹,段祺瑞對袁世凱也是忠心耿耿,在逼迫清帝退位上,段祺瑞功不可沒。

    袁世凱當上了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立下汗馬功勞的段祺瑞升任陸軍總長,這是兩個人最後的蜜月期。

    在政治舞臺上,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袁世凱要稱帝,段祺瑞堅決反對,他曾經當面問過袁世凱,袁世凱矢口否認,“芝泉,你是我的老部下,難道還不瞭解我嗎?我可以告訴你,我絕不會做皇帝,如今我這個大總統與皇帝有什麼不同,如為兒孫計則更不可為,克定是個殘廢,其他幾個也無此才能,你儘可放心,不要胡思亂想。”

    段祺瑞的虔誠卻被當皇帝走火入魔的袁世凱當成是背叛,琢磨著讓誰來接替段祺瑞的陸軍總長。

    很快,袁世凱成立了陸海軍大元帥辦事處,自任大元帥,讓王士珍兼任陸軍總長、海軍總長和參謀總長,段祺瑞兵權被沒收,袁世凱又讓肅政廳參劾段祺瑞在軍購中侵吞四十萬,氣的段祺瑞稱病告假,拒絕參加袁世凱的登基大典。

    段祺瑞告病在家沒呆多久,袁世凱就撐不住了,一場反袁風暴席地而起,袁世凱這才發現,沒有段祺瑞的北洋軍根本不聽排程,無奈之下,只得請段祺瑞出山。

    幾個月不見,袁世凱憔悴了許多,拉著段祺瑞的手說“悔不當初,沒聽你的忠告,現在鬧成這般光景,唉,外面的事多拜託了”。但是,段祺瑞沒有像過去那樣給袁世凱當打手,也沒有牆倒眾人推,而是作壁上觀。

    袁世凱臨終前,制定了《修正大總統選舉法》,並將總統候選人名單藏在“金匱石屋”中,段祺瑞名列其中。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人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徐樹錚建議對袁家抄家,被段祺瑞拒絕,他下令以國葬標準安葬袁世凱,全國下半旗致哀,以總理身份主祭,段祺瑞雖然招致全國一片罵聲,但對袁世凱確實仁至義盡了。

    那麼,袁世凱為什麼臨終前要推薦段祺瑞呢?

    一是袁世凱和段祺瑞交往二十餘年,對段祺瑞的性格和才能非常清楚,段祺瑞一生清廉,他曾將推薦自己的一個遠房侄子在保定軍校當勤雜工,有人拍他馬屁,偷偷將這個侄子抬舉進了軍需辦,在這個肥缺上撈了不少好處,被段祺瑞知道後,把這個侄子打成終生殘疾,並把自己關進禁閉室48個小時以示懲罰,出來時面色慘白,人都虛脫了。袁世凱正是開中了段祺瑞的品行才不斷提拔他。

    二是因為段祺瑞在北洋軍的影響力,作為北洋軍的創始人,很多北洋將領都是段祺瑞一手教導和提拔上來的,袁世凱後期忙於從政,無暇練兵,基本上段祺瑞一手掌控了北洋軍,這也是為什麼稱帝時,北洋軍沒有聽從袁世凱指揮,鎮壓各地起義的根本原因。

    三是兩個人是翁婿關係,段祺瑞娶了袁世凱的義女,也算是袁世凱的半個女婿,他死之後,反對袁世凱的人必定要對袁家進行清算,把段祺瑞扶持起來,對袁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事實證明袁世凱選對了人,段祺瑞在位期間對袁世凱後人多有照顧。

    四是袁世凱的兒子們沒有一個能擔此重任的,他的兒子們既沒能力也沒有威望,無法繼承袁世凱的衣缽,在官場闖蕩一生的袁世凱也不希望自己的後人再踏入官場,為了保護後人,他沒有推薦自己的兒子作為總統候選人,而是將自己討厭的黎元洪排在第一位,黎元洪坐上總統沒多久就由於實力不足被趕下臺。

    袁世凱的深謀遠慮不得不讓人佩服。

  • 10 # 香姐逛歷史

    說起來,袁世凱對段祺瑞有知遇之恩。事情得從袁世凱建立北洋新軍說起。段祺瑞早年畢業於天津武備學堂,後因成績優秀,得到李鴻章的推薦,前往德國留學,學習先進的軍隊管理及武器裝備等。

    歸國後,段祺瑞受人舉薦,成了袁世凱麾下的一員。袁世凱組建北洋新軍時,為了便於管理,組建了3個協。為了凸顯公平,袁世凱在選任協統時,也仿照西洋的考試製度,擇最優者為協統。

    沒想到,一向自恃軍事能力過硬的段祺瑞接連考了兩次,居然都沒考上。所以,到第三次考試時,段祺瑞的心理壓力別提多大了。誰知,在考試前一夜,袁世凱塞給了他一張紙條。段祺瑞回去一看,原來是第二天考試的答案。由於提前知道了答案,段祺瑞考了第一名,順利地被提拔為了協統。

    此外,段祺瑞回家結婚時,正趕上練兵。這讓段祺瑞頗為難。一方面結婚是人生大事,另一方面軍營來的電報就是命令。就在段祺瑞著急的時候,袁世凱親自給他拍了一份電報,囑他先結婚,回軍營可以延緩幾日。並隨電報送上一張銀票,以示恭喜。

    段祺瑞歸隊時,袁世凱又親率將官迎接,還邀他同回軍營。

    最讓段祺瑞感動的是,幾天後,他設婚宴招待同僚,袁世凱竟不聲不響把他請客的錢給結了賬。

    提起這些點點滴滴,段祺瑞就感動得眼圈發紅。再加上袁世凱不光對他許以重任,還視他為心腹,因此段祺瑞對袁世凱,可謂鞍前馬後,忠心不二。袁世凱能登上總統大位,段祺瑞的功勞不小。所以袁世凱投桃報李,任命他為陸軍總長,統管北洋新軍。

    然而,讓袁世凱萬萬沒想到的是,在他復辟稱帝的時候,一向忠心的段祺瑞,居然第一個跳出來反對他。

    據史料記載,袁世凱復闢稱帝本來就做得很隱秘,儘管外面各種請願團表演,又有不少人“勸進”,動靜雖鬧得大,但袁世凱始終沒有表態。

    段祺瑞見此,便認為袁世凱一定不會糊塗。而當他的叔叔來問他,怎麼看袁世凱復闢一事時,已經是袁世凱復闢稱帝的前夕了。

    段祺瑞聽聞後立刻前往謁見袁世凱,並以“國家危殆,萬不可再生變動”為由,苦勸袁世凱。面對段祺瑞的質疑和反對,袁世凱不僅矢口否認,還稱他已是大總統,與做皇帝無二,又怎會有稱帝的想法。再說袁克定又是跛足,其他兒子亦無從政的能力。

    袁世凱這番推心置腹的話,打消了段祺瑞的疑慮。

    但是讓段祺瑞沒想到的是,不久後袁世凱便成立了陸海軍大元帥辦事處,他自任大元帥一職,而陸軍總長、海軍總長及參謀總長皆由王士珍擔任。這樣一來,段祺瑞的職務便形同虛設,兵權也在隨之喪盡。

    段祺瑞受到這樣的待遇,心有不服,乾脆稱病在家,把軍中事務都交給徐樹錚處理。

    急著稱帝的袁世凱,為了能得到日本人支援,準備與日本人簽訂“二十一條”。

    段祺瑞聽聞後怒不可遏,為了阻止袁世凱,他聯合19省督軍,堅決反對簽訂簽約,並表示要和日本人決一死戰。就在段祺瑞極力反對的時候,一些反對袁世凱的聲音卻漸漸消失了,原來他們發現袁世凱復闢稱帝已是勢在必得,所以他們轉而加入“勸進”的行列中。

    段祺瑞對此,頗為鄙夷。並表示,他堅決擁護共和,絕不做出爾反爾之人。

    段祺瑞的做法,顯然成了袁世凱稱帝的一塊絆腳石,所以袁世凱乾脆施以手段,逼迫段祺瑞辭去了職務。

    1915年12月,袁世凱復闢稱帝,對那些積極勸進的人加官進爵,倒是跟了袁世凱20多年的段祺瑞沒能得到爵位。當然,段祺瑞也並不稀罕,所以他不聞不問,更不前往拜賀。

    果然,袁世凱的倒行逆施遭到了舉國上下的反對和辱罵,一方面雲南督軍蔡鍔聯合其他督軍發動了護國戰爭,另一方面貴州、廣西等地也紛紛宣佈獨立。

    眼看著眾叛親離,認清形勢的袁世凱不得不在稱帝83天時,就匆匆宣佈取消帝制,恢復共和,而他則復任大總統一職。

    然而,大家並不買袁世凱的賬,紛紛指責他復辟稱帝就是對共和的背叛,大家強烈要求他主動辭去大總統的職務。到這一步,袁世凱似乎就只有“打”這一條路了。

    可是袁世凱發現,自從段祺瑞離開後,北洋軍便不復從前那般好差遣了。憂憤的袁世凱為了緩和局勢,只得主動找到段祺瑞,好說歹說,才讓他同意出任國務總理一職。

    但受到這種種打擊的袁世凱,幾乎來不及保住大總統一位,便病體奄奄了。

    去世前,袁世凱仿照他制定的《修正大總統選舉法》中“現任總統負責推薦總統候選人”的條例,寫下了總統候選人名單,並將名單藏於“金匱石屋”中。袁世凱去世後,很多人認為袁世凱一定會任命長子袁克定為接班人。不過當大家看到名單上的名字後,還是頗為意外。原來在三個候選人名單裡,居然有段祺瑞的名字。也許,很多人不理解,袁世凱為何還會推薦段祺瑞呢?

    其實袁世凱這樣做,也很好理解,為什麼這樣說呢?

    袁世凱應該比誰都清楚,他選誰不選誰北京都會被段祺瑞牢牢控制,北洋政府都會落到段祺瑞手裡,這是由實力決定的,無關所謂的金匱藏書。事實上袁世凱死後,北洋系迅速分化為直皖兩派,以陸軍總長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人控制北京一帶,而當時唯一能與段一較高低的馮國璋則坐鎮南京,對北京局勢鞭長莫及,所以段在當時確實是不二人選。段祺瑞以國務總理身份而實際主政,於公符合國家利益,因為段在同時代的政治人物中是最有全域性觀和領導魄力的人物,這一點就算是同為實力派人物的馮國璋也無法比擬的。於私,符合袁世凱個人及家族利益,作為北洋繼承者,段最有可能延續袁的一些思想和理念方針,也最有可能保護自己家人免受帝制失敗的衝擊,這一點段祺瑞最終證實了的確沒有負恩於老袁!不過我個人認為袁世凱的決定還是讓段祺瑞有所失望的,因為把他排在第三位而使他終身遺憾的未能成為中華民國總統,當然明面上是出於對《約法》的尊重把黎菩薩排在前面,但細想起來未必就不是老袁在表達段反對自己稱帝的不滿?我想老袁在做這決定時心情肯定是很複雜的,對自己這位曾經的心腹愛將是又恨又怕的,恨的是他有負於自己,怕的是他遷怒於自己後人。於是一個既不讓段老羞成怒又不讓段志得意滿的金匱藏書就出臺了!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段祺瑞在此前五次勸阻都不行,辭職以示抗議。袁世凱稱帝后遭到全國反對,不得不重新啟用段祺瑞,段祺瑞則要求袁世凱交出行政權力和兵權,恢復責任內閣制,退位自保。在重大打擊及交煎下,袁世凱於1916年6月6日病故。死前袁世凱依然將段祺瑞寫入中華民國大總統繼承人名單,為什麼呢?只因為段祺瑞是除了袁世凱之外最大的實權派罷了。

    段祺瑞從1895年開始就跟隨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練兵,是袁世凱最主要的助手。1896年任行營武備學堂炮隊兵官學堂監督、代理總教習;1901年任武衛右軍各學堂總辦;1902年任北洋軍政司參謀處總辦全面主持編練新軍;1906年督理北洋武備各學堂,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一任校長。可以說北洋軍的主要練兵操典都由段祺瑞編纂,北洋軍官多是段祺瑞一手培養出來的學生。

    同時北洋軍的最強部隊就是最早的北洋六鎮,而段祺瑞一手組建了北洋第三鎮、第四鎮、第六鎮,北洋軍兩次舉行秋操,段祺瑞都是“北軍”總統官。可以說在袁世凱不在的情況下,段祺瑞就是北洋軍當之無愧的首領。

    段祺瑞在北洋系中要軍權有軍權、要人脈有人脈、要威望有威望。1916年袁世凱去世後要不是為了安撫南方革命軍,段祺瑞將總統位置讓給了黎元洪,當時段祺瑞就可以上位。

    這個問題本身不太準確,給人的印象是袁世凱死前把段祺瑞作為唯一接班人,不符合史實。袁世凱死前指定了接班人,藏在“金匱石屋”之中。按說已經民國了,總統應該按法定程式或重新選舉產生,不應該再用封建社會那套“繼承製”——皇帝指定接班人。袁世凱不僅指定了接班人,而且安排了3個人,按順序依次是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可見,段祺瑞雖然列入了接班人名單,但排到第三位去了。

    事實是,黎元洪和徐世昌先後當了總統,就段祺瑞沒當上。不過段祺瑞不在乎,因為黎元洪和徐世昌都沒有本錢和實力,段祺瑞作為總理則掌握實權,把兩位總統欺負得夠嗆。袁世凱實際上是把段祺瑞作為真正的接班人,儘管段反對他稱帝,這充分說明袁世凱有氣度,也是對國家負責。

    與黎元洪和徐世昌比,段祺瑞有兩大優勢。第一,他掌握槍桿子。黎元洪的山頭在湖北,已經被袁世凱清洗了,黎隻身到了北京,就算當了總統,也只是北洋山頭的傀儡。至於徐世昌,只是一個狡猾的政客,同樣不掌握軍權;第二,段祺瑞很有政治頭腦。黎元洪辦的不少事情暴露出他政治上缺根經(比如殺張振武),而段祺瑞的政治智商不比徐世昌低。也就是說,黎元洪和徐世昌都是過渡性人物,袁世凱真正欣賞和器重的接班人是段祺瑞。

    第一,袁世凱去世指定繼任人選為黎元洪,徐世昌和段祺瑞。並非只押寶段祺瑞一人,且段祺瑞也非第一人選。這是因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總統去世,副總統是第一繼承人。黎元洪在法統上是當然的接班人。袁世凱本意是希望段祺瑞能輔佐黎元洪穩定局勢。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袁世凱生前破壞憲法,卻希望死後能依靠憲法保持國家安定。第二,袁世凱本人雄才大略,梟雄一世,識人才重人才確實有獨到之處。段祺瑞能力強,和北洋各派系關係密切。又留過洋,具有世界眼光。肚量大,有大局觀和政治頭腦。各方面遠勝其他北洋將領。

    第三,段祺瑞羽翼已豐,袁世凱一旦去世,無人能制。事實上已經不是袁世凱能控制的事情了。果然後來段祺瑞趕黎元洪下臺,出任總理,希望統一中國。然而由於北洋政府本身就是一個腐朽落後的封建軍事集團,段祺瑞能力再強,也無法力挽狂瀾,最終也不得不黯然下野,抱憾終身。

    段祺瑞在北洋最深厚的資源是當過北洋黃埔的校長,天地君親師,學生是老師天然的班底。袁世凱當年組建中央教導團,以蔣百里平衡段祺瑞,被段逼的自殺。簡言之,真正打到袁世凱的是段祺瑞。

  • 11 # 一個歷史過客

    1916年6月6日,僅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凱在臨終前,親自指定了3位總統候選人,其中就有最為反對他復辟稱帝,把他氣到吐血的段祺瑞。那麼,為何袁世凱會不計前嫌,推舉段祺瑞為總統候選人呢?

    為什麼要段祺瑞做接班人?

    段祺瑞被時人稱為“北洋之虎”,是袁宮保手下一等一的心腹之人,袁宮保對他也有知遇之恩。

    北洋六鎮是袁宮保的起家資本,可是段祺瑞卻曾經出任過其中三鎮的統制官,非心腹之人不可能如此。

    不過,老袁後來開歷史倒車的時候,老段卻是持反對態度。

    他甚至還跑去問老袁,外面說你要稱帝,有沒有這回事?老袁生怕這個老下屬鬧脾氣,矢口否認。

    等到老袁開歷史倒車的跡象越來越明顯之後,老段也一直是以勸諫為主,希望老袁能夠放棄當皇帝的念頭。

    然而老袁當時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以不僅沒有聽老段的勸,反而為了防止老段作梗而罷免了老段。

    老段念及老袁的知遇之恩,所以老段私底下見老袁的時候雖然苦苦相勸,但卻沒有公然反對老袁這趟歷史倒車。

    袁世凱組建北洋新軍時,為了便於管理,組建了3個協。

    為了凸顯公平,袁世凱在選任協統時,也仿照西洋的考試製度,擇最優者為協統。

    沒想到,一向自恃軍事能力過硬的段祺瑞接連考了兩次,居然都沒考上。

    所以,到第三次考試時,段祺瑞的心理壓力別提多大了。

    誰知,在考試前一夜,袁世凱塞給了他一張紙條。

    段祺瑞回去一看,原來是第二天考試的答案。

    由於提前知道了答案,段祺瑞考了第一名,順利地被提拔為了協統。

    此外,段祺瑞回家結婚時,正趕上練兵。

    這讓段祺瑞頗為難。一方面結婚是人生大事,另一方面軍營來的電報就是命令。

    就在段祺瑞著急的時候,袁世凱親自給他拍了一份電報,囑他先結婚,回軍營可以延緩幾日。並隨電報送上一張銀票,以示恭喜。

    段祺瑞歸隊時,袁世凱又親率將官迎接,還邀他同回軍營。

    最讓段祺瑞感動的是,幾天後,他設婚宴招待同僚,袁世凱竟不聲不響把他請客的錢給結了賬。

    提起這些點點滴滴,段祺瑞就感動得眼圈發紅。再加上袁世凱不光對他許以重任,還視他為心腹,因此段祺瑞對袁世凱,可謂鞍前馬後,忠心不二。

    段祺瑞就想利用自己內閣總理的身份來架空總統黎元洪,作為武昌起義領導人的黎元洪自然不願意當傀儡。黎元洪一怒之下罷免了段祺瑞的內閣總理職務,但當時的軍隊控制在段祺瑞手中。

    後來段祺瑞利用張勳復辟的時機,再次反對帝制,被人稱為三造共和的功臣。這時黎元洪早就躲進了天津租界,不可能再回來了,段祺瑞就順理成章控制了北洋政府的實權。

    據說這張名單是袁世凱取消帝制之後換掉的,本來上面只有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一個名字,後來改為了黎元洪、徐世昌、袁克定。在袁世凱病重之際,又將袁克定改為段祺瑞。而這幾番改名,袁克定都被矇在鼓裡。

    總結;以袁克定的能力,就算是勉強當上了大總統,也不過是又一個“秦二世”而已。而段祺瑞是想當大總統,不然也不會有後來的府院之爭了,但他卻不能當,不然會引起軍閥鬥爭。

    所以不是袁世凱讓黎元洪當大總統,而是當時黎元洪不得不當大總統。更何況這個大總統又來得這麼名正言順呢!

  • 12 # 不沉的經遠

    袁世凱也沒得選啊,他稱帝以後眾叛親離,只有段祺瑞還能穩定局勢,自然只能選他了。

    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出任民國大總統以後,就開始修改《臨時約法》,以加強自己的權力。但是對於袁世凱來說,他能成為當時中國的第一人,靠的是掌握了北洋軍事集團。

    然而自晚清以後兵為將有,軍頭擁兵自重的風氣就逐步出現,北洋軍自然也不例外,北洋軍事集團的內部關係比較鬆散。雖然袁世凱是老大,但是對手下的約束力也有限的很。加上共和以後這總統和皇帝相比,權威畢竟要差著一下,因此北洋集團內部並非鐵板一塊。

    在袁世凱打算稱帝時,北洋集團的骨幹、號稱北洋三傑的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就有不同的想法。王士珍是比較守舊,認為皇帝是清室的,袁世凱不能自己稱帝。而段祺瑞和馮國璋則是因為原本自己是袁世凱的心腹,有望接管北洋集團,所以不願意袁世凱稱帝,變成家天下。

    這三人不贊成帝制對於袁世凱是個不小的打擊。而在他稱帝以後,護國運動興起,袁世凱命馮國璋出兵鎮壓,馮國璋見反對者眾多,自然不願意再給袁世凱賣命,反而串聯了北洋系各省督軍,建議共同反對帝制。

    馮國璋此舉被袁世凱知道以後,他知道大勢已去,不得不取消帝制。然而舉國上下都反對他繼續執政,要求將袁世凱嚴辦。此時袁世凱病重,自知時日不長,已經無力收拾殘局。而自己幾個兒子不堪大用,必須找一個可靠的外人來收拾殘局。

    北洋集團內部除了袁世凱之外,自然是以北洋三傑為次。王士珍因為忠於滿清,在民國建立以後一直不肯出任實際職務,已經逐步邊緣化,無力收拾殘局。馮國璋公開逼宮,自然也不能考慮了。

    只有段祺瑞雖然反對帝制,但是畢竟只是消極反對,沒有公開跳出來。袁世凱無奈之下就只有找段祺瑞來了。

    所以袁世凱找段祺瑞來收拾殘局只是形勢所迫,如果他稱帝成功,或者身體好的話,那麼段祺瑞就未必有機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生學什麼手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