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南靜王之正夢
-
2 # 北虢先生
紅樓夢大觀園中的賈寶玉和林黛玉都是十五六歲的年紀,懵懵懂懂,情竇初開。
俗話說:“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男兒不多情”。賈寶玉和林黛玉在大觀園中是一對金童玉女。特別是賈寶玉是在一群姐姐妹妹和年齡相仿的丫鬟們呵護下成長起來的,林妹妹是寄人籬下,大觀園中女多男少。賈寶玉和林黛玉所謂的吵架大多隻是少男少女間的使性子鬧脾氣,並非真的矛盾。
賈寶玉眉清目秀、美女環繞,林妹妹楚楚動人、弱不禁風。二人的感情雖然被家族長輩看好,但是林黛玉是個敏感脆弱的女孩,經常觸景傷情,又愛琢磨事兒。林妹妹看到哥哥有時候和別的女孩嬉戲打鬧忘乎所以,當然會暗生怨意。但是林妹妹生性善良,對賈寶玉恨絕對談不上,半嗔半怨倒是經常的事情有意無意的會表現出來。只是賈寶玉雖然聰明卻常常不明白黛玉的女人心事,經常發生誤會。
“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
”
-
3 # 使用者李森
寶玉與黛玉的感情是吵架吵起來的,每次吵架的結果都加深了雙方的感情。從黛玉入賈府,寶黛一見鍾情開始,雙方似乎總是以吵架在溝通感情,而且越吵越烈,直吵到寶玉摔玉,黛玉病倒,才真實的認清了對方的內心。
因為愛之切,情之深才唯恐失去。
在書中第三十回雙方吵架後,看寶玉去給黛玉賠罪的一段對白:寶玉說:“我知道妹妹不惱我,但只是我不來,叫旁人看見,倒象是咱倆拌了嘴似的,若等他們來勸咱們,那時節,豈不咱們倒覺生份了?不如這會子你要打要罵,憑你怎麼樣,千萬別不理我!說著又把“好妹妹”叫了幾十聲。黛玉心裡原是再不理寶玉的,聽了寶玉這段話又可見得比別人親近。便哭道:“你也不用哄我,從今以後不敢親近二爺,權當我去了”。寶玉聽了笑道:“你往哪裡去呢?黛玉說:“我回家去。”寶玉笑道:“我跟了去。”黛玉道:“我死了呢?”寶玉道:“你死了,我作和尚”。從這段拌嘴的描述可以看出吵架是愛情的生華,因為有愛才會產生嫉妒,才會有自私。寶玉,黛玉的吵架正是他們感情牢固的表現。最終黛玉真的走了,寶玉也履行了諾言出家做了和尚。美好的姻緣空剩一段零人唏噓的故事。
-
4 # chris886
小情侶之間的患得患失。林黛玉喪母后寄居外婆家,沒有硬朗的孃家撐腰,本就自卑,覺得矮人一頭,處處疑慮。再有薛寶釵,如此強勁的情敵在側,容貌,才情,皆不輸自己,又有親孃,親哥哥,強過她孤單一人。所以,時不時耍點小心眼,言語上夾槍帶棒要探探寶玉的心意。寶玉,從小與黛玉一同長大,對黛玉的小心思自是比誰都清楚,更是小心伺候,又帶著愛慕到小心思,有時不免弄巧成拙,過分小心,反而被黛玉誤讀了。黛玉和寶玉,就如同陷入情網,對愛情懵懂的兩孩子,小心翼翼想要討好對方,卻還沒有磨合出兩人之間最默契的相處方式,吵架自然在所難免了。
-
5 # 六妙長春
《紅樓夢》將賈寶玉與林黛玉的關係稱為“木石前盟”,似為前世已註定,今生來續緣。如此親密的青年男女關係,讓多少讀者羨慕感嘆。那麼他們之間有過爭吵嗎?又是什麼樣的爭吵,我看不簡單。他們之間的爭吵是小打小鬧,不傷和氣的。青年男女性情都不成熟,愛耍些小性子,為了芝麻綠豆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那是再自然不過之事,林黛玉又是其中的典型人物,有點事心裡想不過就做出一副“淚光點點,嬌喘微微”的模樣,就像書中所寫的“金麒麟事件”,那是一個勁的發酸。所以,我們不要將他們爭吵當大事看。他們之間的爭吵是情深意重的表現。俗話說得妙:“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親不相愛。”賈寶玉和薛寶釵不打不吵,他們相愛嗎?大家都知道他們的關係並不親密。因為親密無間,才有磕磕碰碰,牙齒總有咬著舌頭的時候,發現沒有,寶黛間的每一次爭吵,都是一次感情的提升。他們之間的爭吵都是吵中有愛,愛中有吵。我們仔細看吵架他們的過程。林黛玉一開始表現出的是嬌嗔,而不是發怒,接著賈寶玉就摔東西,比如摔玉,林黛玉就加大嬌嗔的力度,但細緻的讀者會發現,這時林黛玉就有些強弩之末的狀態了。最後賈寶玉幾聲“好妹妹”一叫,事情就迅速平息下來。
我是特別愛看賈寶玉與林黛玉爭吵的,他們的爭吵過程也是極具藝術的,就看讀者會不會欣賞了。
-
6 # 確定經典
林黛玉和賈寶玉,是眾人口中的一對冤家。二人從小一起長大,稱得上是一對青梅竹馬,而且二人都對彼此有心意 ,只是互相都不說明,都愛猜忌。所以弄得林黛玉總是愛和賈寶玉生氣吵架。林黛玉和賈寶玉吵架的原因不過幾種:一,懷疑賈寶玉變心 二,覺得賈寶玉冷落自己,不愛自己。

其實也難怪林黛玉要和賈寶玉生氣,因為賈寶玉本來就是個多情的人。他能隨意調戲賈府的丫鬟,偷吃人家嘴上的胭脂。還能結交賈府外面容貌秀麗的男人,比如蔣玉菡。這邊能意淫秦可卿,這邊就能和襲人云雨。所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生氣簡直太有必要了。
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絕對是真愛,因為如果不是真的相愛,估計吵架都覺得浪費時間。所以今天就來細細點評一下二人的吵架過程。

因錯怪而吵架
有一次晚飯後,薛寶釵去找賈寶玉說話。當時晴雯和別人吵架,心裡覺得憋屈,就把怨氣發在薛寶釵身上,責備薛寶釵有事沒事的來這裡坐著,還不讓別人睡覺。
當然,晴雯不可能當著薛寶釵的面說這些話,只能私底下發發牢騷。結果恰巧不巧的,林黛玉剛好來了。而且林黛玉完全沒有小姐架子,是自己單獨來找賈寶玉,自己敲門。結果門內的晴雯不高興了,她正有火沒地方撒呢。所以也不管是誰,直接就說賈寶玉不許別人進來。林黛玉也是在和賈寶玉的丫頭混熟的,所以知道這些丫頭平常愛懶惰,所以又向門裡喊了一回“是我,難道還不開門嗎?”結果晴雯還是不開門。這下子林黛玉的心瞬間就涼了。林黛玉這時不是埋怨寶玉,而是先自責,覺得自己過於唐突,惹得人家不高興了。
雖說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樣,到底是客邊。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現在他家依棲。如今認真淘氣,也覺沒趣。
黛玉當時並沒有責怪賈寶玉的意思,本來黛玉只是想自己找個地方哭會兒,發洩一下情緒。結果前腳走到花陰下,賈寶玉後腳就送薛寶釵出來了。這下子可是激怒了林黛玉,她想著賈寶玉居然騙他,說是不見客,居然獨自見薛寶釵,這是明顯變心了。於是林妹妹心灰意冷,獨自回到瀟湘館,一夜無眠。
等到第二天林黛玉葬完了花,賈寶玉還不明白林黛玉為何要和他生氣。賈寶玉因為剛聽到林黛玉的《葬花吟》,所以知道林黛玉心情不好,又不知道自己哪裡惹到林黛玉了,只好說
當初姑娘來了,那不是我陪著頑笑?憑我心愛的,姑娘要,就拿去;我愛吃的,聽見姑娘也愛吃,連忙乾乾淨淨收著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飯,一床上睡覺。
這算是賈寶玉對林黛玉的一個隱含表白,因為在孩提時代,喜歡一個人就是把自己最珍貴、最喜歡的東西和她共享。賈寶玉從小的時候開始,就把林黛玉放在自己的心頭上,林黛玉要什麼,只要是他賈寶玉有的,他全都給。林黛玉是多聰明的人,當然聽出了這句話的話外音。其實林黛玉要的就是這句話,她要弄清楚賈寶玉對她的心意。和賈寶玉生氣的林黛玉其實就是個受了情傷、愛而不得的人。而且賈寶玉又說“不把我放在眼睛裡,倒把外四路的什麼寶姐姐鳳姐姐的放在心坎兒”。賈寶玉這個話很有意思,他說薛寶釵外人,也就是說,他把林黛玉當家里人。這是直接和林黛玉說“我和薛寶釵就是普通朋友,關係沒有那麼好。”

這下林黛玉的心結解開了,林黛玉最擔心的就是賈寶玉和薛寶釵走到一起。現在賈寶玉當面表面心意,林黛玉也就釋懷了。還主動給賈寶玉臺階下,把責任都歸結給那些懶惰的丫頭“是了。 想必是你的丫頭們懶待動,喪聲歪氣的也是有的”。
林黛玉不是那種無理取鬧的人,她要的不過就是一份小小的承諾。這次吵架,算是賈寶玉第一次對林黛玉表白。
最嚴重的一次吵架
林黛玉和賈寶玉最嚴重的一次吵架,就是清虛觀打醮後的一次劇烈吵架,這次吵架弄得林黛玉吐了藥,氣得賈寶玉摔了玉。

導火索其實是因為清虛觀的張道士要給賈寶玉提親。給自己心愛的人提親,這事誰都難以接受,當時林黛玉心裡就不高興。其實若但是提親還沒什麼,畢竟是張道士一廂情願,而且賈母也回絕了張道士的提親。本來這件事就過去了。誰知道賈寶玉後來拿來一個麒麟。還詢問誰也有這個的,薛寶釵回答史湘雲有一個,賈寶玉便打算收起來,將來送給史湘雲。結果這個舉動剛好讓林黛玉看見了。本來林黛玉就處於吃醋狀態,賈寶玉又拿了個金麒麟。這邊薛寶釵的金玉良緣就讓林黛玉夠煩惱了,這邊又來了一個麒麟的姻緣。這下子林黛玉醋意大發。回去就病倒了。

賈寶玉聽說林黛玉病倒了,又前來探望,只是賈寶玉的這次探望是帶著怨氣的,因為張道士給他提親,弄得他心裡也不高興,而林黛玉又剛好還吃著醋。所以二人吵架,是你不讓我,我也不讓你,直接達到情緒最高點。況且賈寶玉素來哄林黛玉也有些心煩,他不知道林黛玉是否對自己有心意,而且他也生氣林黛玉竟然不懂他的心意,那他就白拿林黛玉當知音看了。而林黛玉知道賈寶玉對自己的心意,但是心裡又覺得賈寶玉更加看重薛寶釵,所以心裡還是吃醋。
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說出來,故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那林黛玉偏生也是個有些痴病的,也每用假情試探。因你也將真心真意瞞了起來,只用假意,我也將真心真意瞞了起來,只用假意,如此兩假相逢,終有一真。其間瑣瑣碎碎,難保不有口角之爭。
然後林黛玉一激“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緣,你心裡生氣,來拿我煞性子”。這下子是徹底激怒賈寶玉了,他瞬間覺得自己心意居然全都白費,林黛玉根本就不懂自己。於是抓起玉就往地上砸,這邊林黛玉也被嚇的吐藥。
矛盾達到極點,這兩人快絕交了。
又過了一日,賈母叫他們二人來看戲,本來是打算勸他們和好的,結果這兩個人誰都不去。賈母傷心,說了一句石破天驚的話‘不是冤家不聚頭’。這句話傳到林黛玉和賈寶玉耳朵裡,算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這二人就是冤家,天生的一對冤家。這個冤家在俗語裡,是指十分有緣的人,只有有緣的人才能成為冤家。故而,夫妻也算是一對冤家。

這下子兩人的心意算是通了,而且這一大鬧,算是鬧得賈府的人都知道了,寶二爺為了林姑娘摔了玉。接著賈母又說冤家的俗語,這下子賈府的人便都知道了這二人的心意了。也知道了賈母的心意。
這次吵架,算是向眾人直接公開二人的心思。
-
7 # 法檢人生
從這點看,紅樓夢真是直指人心。他們這狀態真像當今閃婚閃離,一對上眼就結婚,一有矛盾就分手。除開經濟問題、出軌問題、婆媳問題離婚外,這可能是眾多離婚案中的主要原因。這說明男女不懂愛情和婚姻,婚姻是要經營的,要做減法,每人約束自己不足,體諒對方,才能合二為一,直到永遠的。
-
8 # 行亦禪
寶玉有點"單純",既然是玉,就會嚮往白壁無瑕,對感情的心態是"冰清玉潔",單向的心態重些,即是跟你交往,我是純潔、真誠的,期待對方的完美應稱,而黛玉的性格也是"單向"型的,即你得體諒我的感受,她不會去根據寶玉的性格去應合,這點換作薛寶釵就好了,她瞭解寶玉性格,經常逗他取樂,很開心。
-
9 # 濤聲依舊5345
黛玉心思細膩沒有父母兄妹孤單一人,所思所想偏為難受,不像寶釵可以有親人在身邊,因為只有把寶玉認作唯一的親人和希望,吃醋吵架都可以理解,害怕失去的心理讓她很在乎,所以有點誤會就會難受。
-
10 # 七心狂叟
兩人有情才吵架,相最愛才生氣,但總是戴玉多心敏感,寶玉出於真情有時孟浪,但卻總是讓著戴玉。雖說兩人孽緣,但也是日常相處體貼,性情相投,感情日深。且長時耳鬢廝磨,又處花叢複雜關係之中,難免誤會猜忌,不免吵架。但吵過之後,誤會解開,知曉真情,又百感交集,悲喜不勝。兩人微妙情感,真心摯愛,在《題帕三絕》中儘可解釋……。
-
11 # 天山雪蓮開滿山
大觀園裡只有一個“賈”寶玉,卻有百花陪伴。
愛是自私的,又是無可奈何的。
黛玉,她無法去阻止那麼多的美女不愛寶玉,她只能透過自己的方式去爭取寶玉的愛,告訴他,我很愛你,你不許和別的女孩子親親我我的,除了襲人。
寶玉,他也一再證明,我很愛你,一定娶你。
結果,曹雪芹的“宿命”給了他們這樣的結局。
“ 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 ”。
-
12 # 閱書文化之觀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上他;若說有奇緣,為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寶黛二人的吵架就是現在情侶之間的吵架很有相似之處,但比起現代的情侶之間又更深一層意思。
他們吵架都是由那“金玉良緣”等傳言而起,黛玉一心只礙著這些旁言瑣語,那寶玉每每費盡口舌解釋,最後大多就是“若有那個心,就去死,去做和尚”等歷歷誓言把個嬌弱的林黛玉反唬得來哄他,最後兩人又是你儂我儂、卿卿我我了。就像王熙鳳說:“不用瞧,過不了三天,他們自己就會好了。”
寶玉和黛玉的吵架寶玉和黛玉初次相識時就像是從前認識的舊友,後又加上兩人情投意合,都是憎恨封建思想的先進分子,更是將彼此視為知己。
然而,愛之深,責之切,寶黛二人總是聚則爭吵,散則思念。兩人原是一個心❤️,偏被那些外三、四路的“寶姐姐、雲妹妹”的旁枝末梢弄成了兩顆心
-
13 # 卡季奇文化
愛上一個人的時候,總會有點害怕,怕得到他怕失掉他。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說:“再沒有比戀愛時更容易受傷的了。”常會有人說林黛玉喜歡耍小性子,說話尖酸刻薄,敏感又多疑,有流不完的眼淚。若是深處去想一下黛玉的處境和她對寶玉的感情就會理解了她的這些反常舉動。寶玉是黛玉在賈府裡唯一的知己,寶玉是她精神那就寄託和對未來的希望,是燃起她生命之火那束光。一旦沒有了這束光的照亮,黛玉的生活則是一片黑暗,難以為繼。
情竇初開的年紀,他們心裡早已經有了彼此,是一種對愛情的懵懂認識,在初戀階段,他倆若即若離,都小心翼翼地試探對方。特別是黛玉,少女的自尊和羞澀,以及對身世的認知,她不敢流露出對寶玉的愛慕之情;因為她不確定寶玉對她是怎樣的一種感情,雖然寶玉對她也是體貼關心,可這樣的關心同樣會在湘雲和寶釵身上出現,就像她對賈寶玉說:“我很知道你心裡有‘妹妹’,但只是見了‘姐姐’,就把‘妹妹’給忘了。” 黛玉說這話的時候,內心是很酸楚的,她希望寶玉能夠給她一個肯定的答覆。
可寶玉同樣也不清楚黛玉對他的感情,他知道黛玉敏感的性格,更是不敢“冒犯”她,只能選擇合適的機會加以試探。當二人同讀《西廂記》的時候,寶玉看到黛玉對《西廂記》愛不釋手,還心裡默默記誦,就趁機借書中人物張生對崔鶯鶯的內心獨白的詞,鼓足勇氣向黛玉暗示了心意:“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黛玉聽到寶玉說的這席話,卻氣得“帶腮臉兒通紅,登時直豎起兩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兩隻似睜非睜的眼,微腮帶怒,薄面含嗔,指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淫詞豔曲弄來了,還學了這些混帳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媽去。”
黛玉明明覺得《西廂記》裡面是詞藻警人,餘香滿口卻還說是“淫詞豔曲”。黛玉這些言行看起來很矛盾,平日裡她天天想著見寶玉,為得不到賈寶玉的愛情日夜受著痛苦的煎熬,弄了一身的病。黛玉的這番表現並不能完全說是裝出來的,她真的是又氣又急又驚又怕。此時,黛玉的內心是矛盾複雜的,她既想聽到寶玉類似的話語,但又不能確認寶玉的這種暗示是發自肺腑,她擔心寶玉是輕薄了她,所以,頃刻間不知如何面對。
這在現在看來很簡單的事情,在當時是不可能做到的,他們雖然彼此相愛,也不敢把關係挑破,那時代兒女的私情是自己做不了主的,特別是這樣的貴族家庭。
第三十二回,湘雲勸說寶玉走仕途經濟之路,惹得寶玉不滿,襲人拿黛玉說事,寶玉就說:“林妹妹不說這樣混帳話,若說這話,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聽了這話,不覺又喜又驚,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果然是個知己;當黛玉親耳聽見寶玉認她是知己,心裡頓時踏實了。
自此,黛玉就安靜下來,不和他人發生衝突,即便是面對寶釵,她也願意交心。這弄得寶玉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就問黛玉:“是幾時‘孟光接了梁鴻案’,”黛玉笑道: “誰知她竟真是個好人,我素日只當她藏奸”從黛玉說話的方式就可看出,黛玉很願意相信別人,寶釵給她送了點燕窩,表示關心,黛玉就完全相信了寶釵;還把自己過去對她的成見也和盤托出,善良且真實的的黛玉實在讓人不放心。
但黛玉此時就少了許多擔心,是寶玉給了她自信,讓她心態變得平和,不再是內憂外患。想到這一點,就可以理解黛玉和寶玉吵架的原因了。
對於黛玉來說,她追求的是純真完美的愛情,只要寶玉心裡有她,精神上就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所以,當她明白寶玉的心意後,也就不再挖苦奚落與他,吵架自然就沒有了。
—END— -
14 # 讀書悟道
賈寶玉和林黛玉的吵架,次數頻繁的只發生在他們之間“你證我證”,互相未正式確認戀愛關係之前,幾乎每一次吵架都是林黛玉先發難,關鍵還是毫無道理的發難。那賈寶玉怎麼辦呢?林黛玉是不跟賈寶玉講道理的,賈寶玉只能陪著小心,費盡心思和口舌去化解林黛玉怨氣。因為林黛玉和他吵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吵嘴,林黛玉吵架狠的地方就在於,她不斷的傷害自己讓寶玉看著心疼。這就是愛情,相愛者之間不需要講道理。
所以,林黛玉在別人面前並沒有不通情理,只是在賈寶玉面前總是不講道理。林姑娘越不講理,寶哥哥就越想和她講個理,直至後來賈寶玉也跟她不講常理,最後只能縱容林黛玉的不講道理。但可貴的是,林黛玉只要明確,賈寶玉心裡只有她一個,她便晴空萬里了。
在第三十二回,賈寶玉直接向林黛玉面對面表白,儘管聽到的人是花襲人,但足以表明寶黛二人之間的戀愛關係彼此已互相確認。在此之前,他們二人一共吵了不少架,我們選擇取八次重要的吵架來分析,他們二人每次吵架有何不同,他們的關係是如何在吵架中得到昇華的。
第一次吵架:第五回這日不知為何,他二人言語有些不合起來,黛玉又氣的獨在房中垂淚,寶玉又自悔言語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漸漸的迴轉來。這一回,交待了寶黛二人吵架的緣起,寶玉在男女情愛上還未啟蒙,二人吵架的原因還僅限於孩提之間的不愉快。正如書中所言“既熟慣,則更覺親密;既親密,則不免一時有求全之毀”。此回吵架算是虛寫。第二次吵架:第十八回賈政遊大觀園把賈寶玉叫了去,寶玉從大觀園脫身出來後,小廝們邀賞,把寶玉身上的所佩之物一應掠去。黛玉誤以為寶玉把她送的荷包也被下人們給拿走了,因此發脾氣。少時襲人倒了茶來,見身邊佩物一件無存,因笑道:“帶的東西又是那起沒臉的東西們解了去了。”林黛玉聽說,走來瞧瞧,果然一件無存,因向寶玉道:“我給的那個荷包也給他們了?你明兒再想我的東西,可不能夠了!”說畢,賭氣回房,將前日寶玉所煩他作的那個香袋兒----才做了一半----賭氣拿過來就鉸。寶玉見他生氣,便知不妥,忙趕過來,早剪破了。這次吵架就吵出味道來了,在此之前,林黛玉由於父親病重回了蘇州,回來後,在寶玉眼裡起了變化了,她“出落得超逸了”,也就是說她變得更加飄逸脫俗了。兩個人此時已處於愛情的萌芽階段,賈寶玉把最在意的荷包戴在貼身棉襖裡面,顯示出他珍愛林黛玉送的東西,與眾不同。林黛玉見此情景,又自愧又感動。賈寶玉想得理不讓人,藉此教訓一下林黛玉,把荷包解下來還給黛玉,結果林黛玉拿起來又要剪。明明是林黛玉的錯,最後成了賈寶玉的錯,妹妹長妹妹短的賠不是。在賈寶玉的心中,林妹妹是永遠沒有錯的,這就是他的原則,這就叫“愛情”。
第三次吵架:第二十回史大姑娘來了,寶玉和寶釵一同到賈母那裡探望,被黛玉看到,便諷刺寶玉被寶釵“絆住”,由此引發一場爭吵並互相第一次交心。寶玉忙跟了來,問道:“好好的又生氣了?就是我說錯了,你到底也還坐在那裡,和別人說笑一會子。又來自己納悶。”林黛玉道:“你管我呢!”寶玉笑道:“我自然不敢管你,只沒有個看著你自己作踐了身子呢。”林黛玉道:“我作踐壞了身子,我死,與你何干!”寶玉道:“何苦來,大正月裡,死了活了的。”林黛玉道:“偏說死!我這會子就死!你怕死,你長命百歲的,如何?”寶玉笑道:要像只管這樣鬧,我還怕死呢?倒不如死了乾淨。”黛玉忙道:“正是了,要是這樣鬧,不如死了乾淨。”這一回吵架引出了寶黛二人互相表白“我為的是我的心”,這是一個從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到愛情萌芽,再到情意綿綿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林黛玉也發生著變化,進賈府時,她生怕說錯一句話,如今在寶玉面前,變成了一個我行我素個性張揚少女。她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變化,除了賈母的疼愛,最重要的就是賈寶玉的寵愛,成了一個被賈寶玉慣壞的嬌縱少女。
第四次吵架:第二十二回賈母為薛寶釵過十五歲生日,搭臺唱戲,王熙鳳說一個戲子長得像一個人,薛寶釵笑而不語,眾人皆知均不語,唯有史湘雲說了出來,戲子扮像如黛玉。於是林黛玉便惱了,把氣撒在了寶玉身上,寶玉護著林黛玉把史湘雲也得罪了。寶玉調停於黛玉與湘雲之間,兩面不是人。
寶玉隨進來問道:“凡事都有個原故,說出來,人也不委曲。好好的就惱了,終是什麼原故起的?”林黛玉冷笑道:“問的我倒好,我也不知為什麼原故。我原是給你們取笑的,──拿我比戲子取笑。”寶玉道:“我並沒有比你,我並沒笑,為什麼惱我呢?”黛玉道:“你還要比?你還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的還利害呢!”寶玉聽說,無可分辯,不則一聲。在寶黛愛情當中,這一回,既跟史湘雲有關,又和薛寶釵有關,這兩人身上都和“金玉良緣”有關。賈母給薛寶釵過這麼隆重的生日,林黛玉心裡本身就不舒服,話語間時不時的透著酸味兒。在此之前,寶黛二人的吵架空間還侷限於他們二人之間,在這一回,賈寶玉對林黛玉的維護空間擴大了,成了在眾人面前公開維護。
第五次吵架:第二十三回寶玉笑道:“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林黛玉聽了,不覺帶腮連耳通紅,登時直豎起兩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兩隻似睜非睜的眼,微腮帶怒,薄面含嗔,指寶玉道:“你這該死的胡說!好好的把這淫詞豔曲弄了來,還學了這些混話來欺負我。我告訴舅舅舅母去。”說到“欺負”兩個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兒紅了,轉身就走。寶玉著了急,向前攔住說道:“好妹妹,千萬饒我這一遭,原是我說錯了。若有心欺負你,明兒我掉在池子裡,教個癩頭黿吞了去,變個大忘八,等你明兒做了‘一品夫人’病老歸西的時候,我往你墳上替你馱一輩子的碑去。這回吵架實際上林黛玉並非真惱,在這一回中,發生了一件重大事件,便是寶黛共讀《西廂記》。共讀西廂對寶黛愛情有著重要的意義。寶玉借《西廂記》之語第一次向林黛玉表白,不料黛玉又惱了。在這一回中,“吵架的愛情”吵出了貴族青年愛情的深層次內涵,也吵出了寶黛二人既嚮往愛情又受制於封建禮教的複雜心理。
他們二人之間從此有了共同的秘密,而且這個秘密在當時是禁忌,這是他們精神高度統一的表現,是他們心靈上的共通。他們之間的愛情,隨著吵架不斷升級,一次比一次吵得特殊,先吵架後和好,吵一次感情也升溫一次。寶玉的“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國傾城貌’。”,這是在向林黛玉示愛,並在黛玉的心裡激起更大的愛情浪花,使黛玉對愛情的渴望更加覺醒。經過這次吵架,寶黛愛情進入一個新的境界。
第六次吵架:從第二十六回至第二十八回林黛玉夜訪怡紅院,被晴雯誤拒門外,林黛玉又生氣了。她生氣的關鍵在於,聽到了薛寶釵和賈寶玉在裡面有說有笑,偏偏將她拒之門外,想必寶玉還為之前的事真惱她了,對賈寶玉產生了誤會。由此還引出《葬花吟》的詩。
林黛玉的天空就是愛情的天空,和賈寶玉一次愉悅的交談,頓覺晴空萬里。一次誤會,馬上便會電閃雷鳴,烏雲密佈。這中間還發生了一件薛寶釵背後栽贓她的事件,不得不說薛寶釵不斷在明裡暗裡做著各種各樣的工作,對長輩對下人的籠絡都不放過,所謂明槍易躲,暗劍難防。林黛玉對薛寶釵的嫉妒多半在明裡,在眾人在寶玉面前發難,而薛寶釵對林黛玉的嫉妒,大多時候做得滴水不漏。
以林黛玉的聰明,她不會感覺不到薛寶釵的威脅,對於黛玉莫名其妙的生氣,賈寶玉一時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發出了“既有今日,何必當初”的感慨。懸念一出,林黛玉不得不問個清楚,一問之後,賈寶玉對二人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來了一次大總結,期間如何的讓著黛玉,順著黛玉,惦記著黛玉,直到如今,黛玉總是把他三日不理四日不見,倒把寶姐姐鳳姐姐放到了他前面。當然這是賈寶玉故意這樣說的,因為他摸準了林黛玉愛聽。
他說這話的目的是,告訴林黛玉他的心裡只有她,同時他也希望,林黛玉心裡只有他。寶玉更卑微的表示,如是他錯了,打也好,罵也好,只是不要不理他。世界上最善於賠禮道歉的戀人莫過於賈寶玉,對林黛玉的愛卑微到塵埃裡。
這次他的賠不是,換來的是,寶黛愛情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兩人誤會解開,感情更加深一步。
第七次吵架:在第二十九回清虛觀打醮,張道士有意給賈寶玉提親,再度引發林黛玉對金玉良緣強烈嫉妒,同時也引發了賈寶玉對金玉良緣的極度反感,於是二人爆發了一場大吵。在這一場大吵前,還發生了一件事兒,賈元春端午賞賜,寶玉和寶釵賞了同樣的東西,這是帶有“指婚”意向的行為,賈母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意味,但她也不可能公開和貴妃唱反調。在清虛觀,當張道士說起賈寶玉的婚事時,賈母表明了自己態度,首先賈寶玉不易早娶,其次選孫媳婦性格模樣兒好是前提。賈母道:“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你可如今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的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賈母的這一態度表明,她並不看重“金玉良緣”,同時對木石同盟也沒表態。不過根據她喜歡晴雯,內定為賈寶玉的侍妾,而晴雯與林黛玉又有幾分相似,從這一點看,賈母此時還是偏愛林黛玉多過薛寶釵。
因你也將真心真意瞞了起來,只用假意,我也將真心真意瞞了起來,只用假意,如此兩假相逢,終有一真。其間瑣瑣碎碎,難保不有口角之爭。在這一回,作者對寶黛二人之間的現狀做了總結,寶黛兩假相逢必有一真,寶玉總是有意無意去試探黛玉,而黛玉也總是用假情試探,兩假相逢必有一真。賈寶玉對張道士給他提親表現的極度憤怒,和林黛玉為金玉良緣大鬧了一場。這次二人吵架是一次大事件,寶玉又是摔玉,又是砸玉,林黛玉又是哭又是吐,最後驚動了賈母和王夫人。
賈寶玉的惱怒在於,他不希望別人給他提親,除非是林黛玉。因此不高興起來,到了林黛玉處,希望得到林黛玉的安慰,不想林黛玉並未理解。賈寶玉罕見的率先向林黛玉發起了脾氣,林黛玉自然不吃他這一套,兩人就此展開了一場辯論。
什麼金鎖、金麒麟,再加上賈妃端午帶有指婚性質的賞賜,林黛玉自然歷歷在目,因此越發不饒賈寶玉。而賈寶玉為了表忠心,表明他從未在乎過什麼“金玉良緣”,馬上把通靈寶玉摘下來要砸碎。那賈母、王夫人跑來一探究竟,二人均無語,誰也不說緣由,事實上這緣由也沒法說出來,就連紫鵑也選擇了沉默。於是賈母把襲人和紫鵑兩人罵訓了一頓。
賈母在這次吵架中,還丟擲了“不是冤家不聚頭”的妙論,“冤家”在古代是夫妻的代名詞。可見經過這次吵架,賈母對木石同盟持樂觀態度。所以,寶黛這次吵架吵出了賈府高層對寶玉婚事的不同看法,吵出了賈寶玉的命運,“你死了,我做和尚”,也預示著寶黛愛情的悲劇結局。
第八次吵架:第三十二回”林黛玉道:“你死了倒不值什麼,只是丟下了什麼金,又是什麼麒麟,可怎麼樣呢?”一句話又把寶玉說急了,趕上來問道:“你還說這話,到底是咒我還是氣我呢?”林黛玉見問,方想起前日的事來,遂自悔自己又說造次了,忙笑道:“你彆著急,我原說錯了。這有什麼的,筋都暴起來,急的一臉汗。”這一回談不上真正意義上的吵架,只能說是拌嘴,但是這次拌嘴意義重大。史湘雲勸寶玉“留心仕途經濟”,寶玉面斥這種話是“混賬話”,還說林姑娘從不曾和他說過這種混帳話。黛玉偷聽到了,知寶玉為知己。
寶玉點頭嘆道:“好妹妹,你別哄我。果然不明白這話,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連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負了。你皆因總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寬慰些,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林黛玉聽了這話,如轟雷掣電,細細思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來的還覺懇切,竟有萬句言語,滿心要說,只是半個字也不能吐,卻怔怔的望著他。
後黛玉又合什麼“金”、什麼“麒麟”來諷刺,氣得寶玉“筋都暴起來”。最後寶玉對黛玉說出刻骨銘心的一句話:“你放心!”,訴盡了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其意一再向林黛玉表明,“你放心,我的心裡只有你,我永遠只在乎你一個,永不變心。”但是在強大的封建禮教之下,貴族青年男女的表白也僅止步於此,三個字”你放心“,代表了賈寶玉的再次承諾和愛情誓言。所以林黛玉受到了極大的震動。一番肺腑之言更讓她如轟雷掣電,林黛玉徹底明白了賈寶玉的心,所以,她走了,沒聽剩下的話。
那剩下的話被花襲人聽了去,痴寶玉錯把襲人當黛玉,在反對寶黛愛情的襲人面前徹底暴露了愛情的秘密。這就為襲人、王夫人、薛寶釵形成一個新的聯盟,來對抗木石同盟。此回之後,寶黛二人之間的相處進入了和平世界,但他們的愛情之路變得更加艱難了。綜上所述,寶黛之間的吵架並非單純的鬥鬥嘴,而是大有深意的。 -
15 # 文化領域創作者飛花娟
飛花《作娟悟語》,紅樓夢書中多次提到寶黛小打小鬧,吵架的片段。透過吵架,鬧彆扭,兩個人越吵越好,越吵越近乎,越吵越知道對方的心思,可謂不吵不成交。少男少女涉世不深,性格未定,誰也沒摸透對方,透過吵架反覆試探,瞭解,解除誤會,使感情進一步昇華。其實吵架皆因黛玉不放心所至,所謂“小性”實是拈酸吃醋。看似傷情,實則提情。看似吵架,實是少年少女的打情罵俏。為什麼這麼說哪,下面看看他們是怎麼吵的,又是怎麼解除誤會後和解的,再看看
賈母是怎麼形容他們吵架的!
一,看少年暖男賈寶玉怎麼說
在紅書中第二十回中曹雪芹描述寶黛對話的情景最是精彩動人,把一個少年暖男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入木三分!寶玉和寶釵一起去看湘雲,黛玉見兩人一塊兒來,就問寶玉從哪裡來?寶玉說從寶姐姐那來,黛玉聽後頓時心生醋意,遂冷笑,說風涼話。吵架開始,寶玉分辯了兩句,黛玉就睹氣回房了。寶玉立即跟了來說道:好好的又生氣了?又道:我自然不敢管你,只沒有個看著你自己作踐了身子呢。正說著寶釵又把寶玉拉走了,黛玉更氣。沒兩盞茶的功夫寶玉仍回來安撫。黛玉見了越發抽抽噎噎的哭個不停。寶玉見狀,欲打疊起千百樣的款語溫言勸慰。不料自己未張口,只見黛玉說道:橫豎如今有人和你頑,比我又會念,又會作,又會寫,又會說笑,又怕你生氣拉了你去,你又做什麼來?死活憑我去罷了!看看不是吃醋是什麼?寶玉忙上來悄悄回道:你這麼個明白人,難道連親不問疏,先不僭後也不知道?我雖糊塗,卻明白這兩句話。頭一件咱們是姑舅姊妹,寶姐姐是兩姨姊妹,論親戚她比你疏。第二件你先來,咱們兩個一桌吃,一床睡,長的這麼大了,她是才來的,豈有個為她疏你的?
二,看少女女神怎麼說
黛玉啐道:我難道為叫你疏她?我成了什麼人了呢!我為的是我的心。寶玉道:我也為的是我的心,難道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林黛玉聽了低頭一語不發,半日說道:你只怨人行動嗔怪了你,你再不知道自己慪人難受。就拿今日天氣比,分明今天冷的這樣,你怎麼倒把個青肷披風脫了呢?寶玉笑道:何嘗不穿著,見你一腦,我一暴躁就脫了。林黛玉嘆道:回來傷了風,又該餓著吵吃的來。他兩這一問一回,就把各自的心裡活動用語言表達出來,解除了誤會,一個款語安慰,一個溫柔體貼,解除了誤會,可見兩個互相惦記,兩人又言歸於好。
三,再看看賈母怎麼說
書中第二十九回寶黛吵架,寶玉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兩人吵得不可開交。起因還是黛玉對金玉良緣的種種不滿!訊息傳到賈母那裡老人家急得抱怨說:我這老冤家是哪世裡的孽障,偏生遇見這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抄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咽這口氣。這話傳入寶林二人耳內。原來他兩人競是從未聽見過“不是冤家不聚頭”的這句俗語,如今突然得了這句話,好似參禪的一般,都低頭細嚼這句話的滋味,都不覺潸然淚下。雖不曾會面,然一個在瀟湘館臨風灑淚,一個在怡紅院對月長吁,卻不是人居兩地,情發一心。賈母的一句俗語,點醒了懵懂中的兩個夢中人。透過以上三點個人認為寶黛二人吵架,是情竇初開的二人互相試探,尤以黛玉的“小性”開始,又以寶玉的款語溫言安慰,黛玉的柔情化解,使兩個的感情進一步昇華,越吵越好,坐實了兩個人互相愛慕的事情。
-
16 # 文化V時代
謝邀。初讀《紅樓夢》最喜歡看寶黛之間的愛情故事。最開始的確不明白明明彼此深愛對方,卻為什麼總是會吵架。其實在男女相處的過程中,拌嘴和吵架都是很正常的表現。因為她在意你的想法,在意你的行為,在意你的心。其實黛玉的生氣是因為不放心,因為她生命中的所有情感都是在寶玉身上,這一份情已經在心底深深生了根。
女生在情感情上較為敏感,在意男生的行為,對感情是非常看重的,絕不容別人染指自己喜歡的人。男生這個時候可千萬不能偏執於誰對誰錯,而是要乖乖地陪著她說話,讓她發洩掉情緒中的不滿,再逐步地開導她,逗她哄她。那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在寶黛吵架的過程中,寶玉是如何哄黛玉開心的?
01.你放心,我心裡只有你在紅樓夢第二十九回,有個老道士想給寶玉說一門親事,黛玉在旁聽了自然不高興,並沒有給寶玉好的臉色。寶玉自然知道黛玉心裡的想法,讓她不要去理會老道士的胡言亂語。即使當寶玉怕黛玉熱著,偷偷跑過來陪她說話,黛玉依然不依不饒,寶玉只好用天誅地滅的毒誓去證明自己說的話絕無半分虛言,傳達出來就一句話:你放心,我的心裡只有你。
02.以情化人,牽腸掛肚儘管兩個人都還生著氣,但寶玉的心還是時刻牽掛著林黛玉。在他第二天匆忙跑到黛玉住的地方,請求著紫鵑開門,嘴裡還說著“我就是死了魂兒也要一天來一百遭”,翻譯過來就是我時時刻刻都想過來見黛玉,一刻都離不開,這樣的言語讓黛玉心裡很是受用。當兩個人生氣之後,寶玉懂得如何拉近彼此的距離。咱們倆生氣歸生氣,可是絕不能讓別人勸我們和好,那樣咱兩豈不生分,還是咱們的關係最親,你打我罵我都可以,但是咱們倆可別互相打冷戰。因為看到你傷心,我的心都要碎了一地。寶玉用他的真情去感染黛玉那顆柔軟的心,是一個主動認錯的好暖男。
03.幽默風趣,營造氛圍在聽了黛玉所唱的《葬花吟》之後,寶玉不禁為林妹妹的身世感到傷心,如何勸慰黛玉縈繞他的心頭。可是黛玉偏要離開,寶玉無法,只得使用激將法,用一種極端的方式讓黛玉停下(你且站住,我知道你不理我,我只說一句話,從今後撂開手。)勾起黛玉的好奇心,之後又是一問“既有今日,何必當初”,真真引起了黛玉交流的興趣。透過回憶自己為黛玉所做的點點滴滴,讓黛玉卸下了心理上的防備,一點點俘獲黛玉的心。
-
17 # 古今人文擷英拾萃
寶黛吵嘴(首見第五回)。自從黛玉進府之後,寶玉便與她“同隨賈母一處坐臥,故比別個姊妺熟慣些,既熟慣,則更覺親密;既親密,則不免一時有求全之毀,不虞之隙”。他倆經常不知為何而言語不合,可以說這種感情風波一直貫串於他倆的畢生生活之中,而這種風波又正是他倆曲折表達愛情的一種特殊方式。
寶黛之間的吵嘴不和,每次具體起因不盡相同,具體內容也不盡相同,尤其難能可貴的是,每次收拾二玉的文字也絕不雷同。這裡試以以下幾次作一對比:
第二十回寫黛玉因為寶玉在寶釵處玩,便冷言譏笑寶玉;寶玉只是為自己辯解了一句“只許同你頑,替你解悶兒。不過偶然去他那裡一趟,就說這話”,黛玉便立即以攻為守,賭氣回房。然後寶玉“打疊起千百樣的款語溫言來勸慰”,終於使黛玉回心轉意。這種收拾二玉的文字在小說中最為多見,它多是以黛玉的賭氣和寶玉的一再陪小心而作結。
第二十二回寫賈母為寶釵做生日,黛玉已自心中不快;席間又因為寶玉稱賞“寶釵無書不知”,黛玉更是以言相譏;加之湘雲以黛玉和戲子作比,寶玉在旁朝湘雲使眼色,於是兩人之間終於又爆發了一場唇槍舌戰,最後一個“果斷而去”,一個“賭氣回房”。可這次卻不再是寶玉前往陪小心勸慰,相反是黛玉主動前來察看動靜,並以當面詰問悟禪了卻了這次風波。
第二十六回寫黛玉春困,寶玉在窗外聽見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的長嘆聲,進屋後也用了一句《西廂》裡的詞開玩笑:“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鴛帳,怎捨得疊被鋪床?”黛玉當即就“撂下臉來”,哭著說寶玉看了混賬書拿她“取笑兒,我成了爺們解悶的”。寶玉正要陪罪罰咒,只見襲人走來說道:“快回去穿衣服,老爺叫你呢。”寶玉聽了,不覺打了個雷一般,疾忙走了。這次收拾二玉文字,更是與眾不同,正如脂批所指出的:“若無如此文字收拾二玉,寫顰無非至再哭慟哭,玉只以陪盡小心,軟求漫懇,二人一笑而止;且書內若此亦多多矣,未免有犯雷同之病,故用險句結住,使二玉心中不得不將現事拋卻,各懷一驚心意,再作下文。”
回覆列表
這就像小情侶吵架一樣,只不過是兩個文藝青年吵架,那就是吵架也清新多了。只是寶玉和黛玉的命運挺令人傷心的,沒有平平凡凡的過一生,先把好日子過完了,後來就是苦日子,所以就會覺得日子讓人難過,特別憂鬱。所以先苦後甜還是硬道理呀,也不要求什麼榮華富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快快樂樂,活的輕輕鬆鬆,雖然窮點,但是越窮越光榮呀,如果你的人生有意義,或者能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那就是太好了。快樂是最重要的 ,吵架還是算了,吵了沒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