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閆秀明手機使用者
-
2 # 優農優品
下面就跟大家介紹怎樣從日常生活著手,控制血糖。
飲食
以蔬菜為主,不僅要控制主食,還要適當減少油、鹽的攝入。嚴格定時、定量、定餐。一般每天主食量在4-6兩為宜,要保證每天優質蛋白的供應,也就是要有定量的牛奶、雞蛋和瘦肉,各種肉食每天不超過3兩。可少吃蘋果、西紅柿、西瓜等水果。忌食含糖量高的飲食和高鹽飲食;粥和餅乾等不宜多吃,因為其中的糖分會迅速被吸收,引起血糖的升高。
運動
可以根據體能及身體情況選擇喜愛的運動,如打網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跳舞、慢跑、快走等。如果以前沒有運動習慣,那麼可以從散步開始養成。家務勞動、上街購物也是可以選擇的運動方式。
那麼,運動的時間應該要多長效果最佳呢?至少每週4次以上,每次30~60分鐘。運動強度以輕中度有氧運動為宜,以運動後稍微出汗為好。細心的朋友可以計算最大安全心率,根據其調整運動強度。最大安全運動心率=220-年齡。一般要求運動時的心率達最大運動安全心率的60%-70%為宜,開始階段不超過50%,若情況良好可逐漸增加,以身體能耐受,無不良反應為準。注意,如果有下列病情的患者則推薦不適宜運動:病情控制不佳,血糖很高或血糖波動明顯的患者;有急性併發症的患者,如急性感染、酮症等;有慢性併發症在進展期的患者,如心絞痛頻繁發作,腎病者尿蛋白增加,腎功能不全,增殖期視網膜病變,嚴重的下肢大血管病變,植物神經病變和嚴重的高血壓。
情緒調整
控制糖尿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長期服藥、控制飲食,難免會出現焦慮、煩躁等情緒。但是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及各種應激狀態會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引起血糖升高。所以說,保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作息,調整好情緒也是控制血糖不可忽視的。
足部衛生
老年患者面板抵抗力差,一旦發生破損,易發生感染,傷口癒合困難,進而發展為遷延難愈的糖尿病足。所以,注意足部衛生、保暖防寒、防止外傷非常重要。需要注意每天檢視雙足有無裂口,選擇適當的鞋襪,避免因小創傷而引起破潰感染。
血糖自我監測
自我監測血糖,首先要學會正確使用血糖儀,最好選用操作簡單的儀器。採血部位一般在無名指、中指和食指指端的兩側,甲溝旁的軟組織處,血量豐富,疼痛較少。血糖控制良好或穩定的患者應每週監測1天或2天的血糖,血糖控制差或患有其他急性病者,應每天監測血糖,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學會了上面這些方法,結合定期隨診,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輕鬆控制好血糖,避免併發症的傷害!
-
3 # 控糖人
糖尿病要注意什麼?
1、注意改變原來的不良生活方式
主要是比如久坐不動、愛吃甜食、暴飲暴食等等,只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控制好病情發展。如果攝入營養物質超過自己機體需要,又缺乏足夠運動去消耗多餘的熱量,那麼對病情是非常不利的。
糖尿病飲食原則:減少總熱量,吃低脂肪、低糖、低鹽、高纖維素飲食,粗細糧要搭配,先吃菜後吃飯,主食以穀類食物為基礎,適量選擇優質蛋白質,如蛋清、家禽、魚等,多吃高纖維膳食。
2、選擇適合的降糖藥
在內分泌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降糖藥,因為藥物的機制各有不同,每個糖尿病患者個體情況也不可能一模一樣,應該制定個體化治療。
3、定時監測血糖
根據監測的血糖資料調整治療藥物劑量。防止糖尿病血糖過高或過低引起的急慢性併發症。當透過控制飲食和運動,血糖未達標時,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降糖藥物。
4、防止低血糖和過高血糖
低血糖的危害甚至超過高血糖,腎臟可能導致原有的心腦腎併發症加重甚至危及生命,而持續過高的血糖易誘發急性代謝紊亂,比如非常常見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滲昏迷、各種嚴重感染等。
5、制定運動方案
根據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運動習慣,制定不同的方案,運動鍛鍊通常以低、中強度的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或者跳繩廣場舞等等,運動時間每次大約半小時左右,運動前後要進行15分鐘準備活動。
6、關注多個指標
注意不要只關注血糖值,還要關注血壓、血脂、糖化血紅蛋白等各種指標,這樣才能有效防治併發症,同時還要加重對併發症的監測。
7、不要隨意停藥或換藥
遵守醫囑,不要根據個人感覺自行停藥或換藥,有時候感覺並不一定是對的,控制糖尿病,藥物的作用也是不可取代的。
-
4 # DrX說
健康是一個人最基本的自尊01.越來越多年輕人不敢看體檢報告
眼看著新年還有幾天,最小的90後也開始「奔三」了。從人類健康發展曲線來看,25歲以上的90後群體,也迎來了人生中的最大危機之一——健康。
今年年初,一份來自杭州某企業員工的體檢報告,讓Dr.X看了十分揪心。
這是一家十分年輕的企業,員工平均年齡不到30歲,40歲以下的員工佔了95.05%。就是這樣充滿朝氣與熱情的企業,384人參與的體檢報告卻讓人膽寒:
35人查出可疑病灶/癌前病變,約佔10%;每5個人中就有1個高脂血症者;每10個人中就有1.8個脂肪肝;9人查出心臟ST-T改變;2人查出頸動脈硬化伴斑塊形成,3人查出腦部有缺血灶……
記得身邊的一位朋友曾說:「沒拿到體檢報告前,覺得自己還有大把時間揮霍,拿到體檢報告,瞬間就感覺要和這個世界告別了。」
玩笑歸玩笑,但還是無法掩蓋住一個扎心的事實:
各種疾病越來越年輕化。
以前總以為,自己還年輕,於是熬夜狂吃不運動幾乎是樣樣不落。直到各種疾病陸續到來,才慌了。
二十多歲就活成了這樣,四五十歲又該怎麼辦?難道要臥病在床幾十年達到八十大壽嗎?
不知道你發現沒,在形形色色的疾病中,糖尿病,似乎一直處於一個被忽視的地位。
02.你離糖尿病還有多遠?「這病難道一輩子都治不好了嗎?」「我閨女才20歲啊!」急診室裡,小麗的母親焦急得詢問著主治醫生,她似乎還是不能相信女兒這麼年輕就得糖尿病的事實。
三個月前,小麗開始出現怎麼吃都吃不飽的症狀。「不光貪吃,她還特別貪喝,每天都要喝很多水,喝完還不解渴。」「最要命的是,一喝完就要上廁所,頻率非常高...」直到這一刻,小麗的母親才恍然大悟,原來女兒這是得了糖尿病。
「按照目前的醫療水平,這病沒辦法根治的。如果自己不注意,以後還是要靠吃藥過日子。」
「靠吃藥過日子」猶如晴天霹靂一般,狠狠打在這母女二人頭上。
糖尿病,一種全球性的流行性疾病。隨著經濟生活的高速發展,其患病率急劇增高,現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殺手。在全球範圍內,每6秒鐘就有一個人死於糖尿病,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或達3.8億人!
根據國家疾控中心的資料,中國成人糖尿病患者數量居世界第一,達1.14億人,20-40歲糖尿病患者人數的佔比為6%。也就是說,每10箇中國成年人,就有1個糖尿病人;其中每2箇中國成年人,就有1個糖尿病前期患者。
糖尿病低齡化,已經成為一種無法挽回的趨勢。而前文中的小麗,只是其中之一。
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嫁給I型糖尿病患者是怎樣的生活體驗?
下面的一條匿名回答讓人印象深刻:結婚後第二個月,丈夫突然滿頭大汗,嘴角抽搐,準備打救護車時,丈夫恢復了過來。又一個月,回到家發現丈夫傻傻坐在地上,像個孩子不會說話,給他吃巧克力他卻吐出來玩。
懷孕三個月的妻子,因多次受到驚嚇導致流產,又因宮黏連不孕,最終夫妻二人協議離婚。
糖尿病的恐怖,你永遠不知道!
03.不只是血糖升高你以為糖尿病僅僅只會導致血糖升高?
糖尿病就像一個正在開啟的潘多拉魔盒,有足足100多種併發症。如果沒有長期控制好血糖水平,可能會引起白內障、心臟病、中風、截肢和腎衰竭等等。
一位26歲的小夥,患糖尿病4年。尿頻,出虛汗,三個月暴瘦40斤,接連在他身上出現。
一個17歲的小姑娘,突發重疾住進ICU。小姑娘本身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再加上急性胰腺炎,最終演變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不敢想象,手術時身體流出的血液,都是粉紅色的!在歷經3次全身大換血後,才把她從死神手裡搶回來。
江蘇泰州,一位29歲的小夥,長期將飲料當水喝,最終患上嚴重的糖尿病。並引發視網膜病變,如果不是手術及時,可能就是終生失明。
在糖尿病早期階段,患者除了血糖高點兒外,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導致很多人滿不在乎、麻痺大意、放鬆治療,最終引起各個組織器官的病變:
1. 心臟病變
可引起冠狀動脈硬化、狹窄甚至是堵塞,導致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甚至是猝死。
2. 腦血管病變
輕者會出現半身麻木,重則導致癱瘓、神志不清甚至危及生命。一般,糖尿病患者腦中風的危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
3. 腎臟損害
資料顯示,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現率在病程10年和20年後可分別達到10%~30%和40%,且20年後有5%~10%的患者進展為尿毒症,糖尿病患者發生尿毒症的危險性是非糖尿患者的17倍,在接受透析的終末期腎病患者中有一半是糖尿患者。
4. 視網膜病變
病程在十年左右的患者視網膜病變率達到了50%,十五年以上更是達到了80%!
5. 陽痿
這一點看起來有點匪夷所思,這主要是高血糖會導致神經及外周血管病變。
除此外,沉重的經濟負擔也是糖尿病患者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因其無法被徹底治癒,患者一生都需要服用藥物,所以帶來的經濟負擔可想而知。
每年全球與糖尿病相關的醫療支出佔全部醫療支出的12%,大約為6700億美元。我國每年用於糖尿病和其併發症的醫療支出達到500億美元,佔據了國民醫療總支出的13%。
曾有專門機構對1382例I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費用隨訪調查,調查顯示:城市中I型糖尿病患者人均半年門診直接醫療費用5166元,人均均次住院直接醫療費用10544.8元。
04.遠離糖尿病並不難被我們忽視的糖尿病,才是名副其實的「隱形殺手」!
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會被糖尿病纏上呢?
1. 不吃早餐
或許很多年輕人都有不吃早飯的習慣,殊不知這會導致我們熱量攝入中斷,引起低血糖反應。由於午餐和晚餐要把缺失的熱量補回來,所以極其容易進食過多,導致血糖反彈性升高,血糖波動較大,並引發代謝紊亂。
2. 吃鹽太多
首先,鹽過多會使體內飢餓素增多,並抑制胰島素分泌,直接削弱胰島素的降糖能力。其次,鹽會增高血壓。而高血脂、高血壓等本身就會加重血管的損害,得糖尿病的風險自然會增加。
3. 運動太少
這是當代年輕人的通病,運動太少或者久坐不動都可能引起肥胖,肥胖不僅會改變體型,還會引起「胰島素抵抗」,增加患I型糖尿病的風險。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遠離糖尿病呢?
1. 飲食
在保證總熱量的前提下,儘量少吃多餐,多食用粗糧、豆類和蔬菜。
2. 控制體重
控制體重有助於降低血糖,改善血壓和血脂。
3. 睡眠
睡眠對血糖的影響非常大,所以必須保證每天7-8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4. 運動
運動的作用就不過多闡述了,可進行慢跑、健身操、快走等。
5. 檢測血糖
經常檢測血糖,可以很直觀得看到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明白如何應對。
6. 少吃鹽
減少鹽的攝入其實可以避免很多疾病,可以幫助降低血壓,保護腎臟。
7. 戒菸
這一點也是老生常談了,戒菸的好處就不再一一敘述了。
Dr.X說:我們的身體,真的比我們想象的,要脆弱很多。那些放縱的慾望,終有一天會以另一種方式「還」回來。在健康和疾病面前,千萬別僥倖!
-
5 # 齊魯名醫匯講堂
糖尿病是一個終身的疾病,一旦患上糖尿病日常飲食以及作息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不僅如此,糖尿病患者藥物一直服用不良的飲食習慣也需要及時改正,否則藥效可能會減半。雖然糖尿病是終身的,但是也也是有辦法控制的,這樣才能夠幫助你慢慢脫離藥物的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上一定要遵循這幾點,或許有助於血糖慢慢退回安全線。糖尿病注意事項是指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護理不恰當易引起多種併發症危害,並且糖尿病在長期服藥治療,還要做護肝保肝的措施。因為肝臟是人體內最大、代謝最為活躍的器官,外源性的物質包括藥物和毒物,均需要肝臟的轉化和“解毒”,而在進行外來物處理代謝時,肝臟也會受到損傷,導致肝臟結構與功能的破壞,發生肝損傷。
糖尿病病因運動量不足,體內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飲食過程中,攝入食物含糖量較高,以及過度肥胖都可能會引起糖尿病,其他疾病也會引起糖尿病。糖尿病危害1. 如果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很高,但是胰島素又缺乏,葡萄糖便不能進入靶細胞被利用,組織細胞中缺乏葡萄糖,脂肪及蛋白質分解加速。2. 使全身廣泛的毛細血管管壁增厚,管腔變細,紅細胞不易透過,組織細胞缺氧。3. 糖尿病患者體內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相對缺乏容易引發肝臟的脂代謝紊亂;糖尿病患者肝臟對糖的利用減少,釋放增加,也是引發脂肪肝的原因。對於糖尿病,其中50%會合併成脂肪肝,如果過度肥胖並伴有高血糖,則導致脂肪肝的發病率更高。4.血糖控制不好,特別是有酮症酸中毒時,還會引起肝臟迅速腫大,脂肪組織浸潤,患者會感到肝區不適、疲乏無力、食慾減退等;同時因為其發病早期常常難以及時發現,一旦確診,往往已經存在明顯的肝細胞損傷。5. 心、腦、下肢等多處動脈硬化。高血糖常伴有高脂血症,冠狀動脈、腦血管及下肢動脈硬化比一般正常人發生得早而且嚴重。糖尿病護理1.不要食用高糖量的食物,儘量選擇無糖食品、高纖維食物,如粗糧、含纖維高的蔬菜,大豆及其豆製品也是很好的選擇,一方面,其所含蛋白質量多質好;另一方面,其不含膽固醇,具有降脂作用,故可代替部分動物性食品,如肉類等。苦瓜、凍幹桑葉、洋蔥、香菇、柚子、南瓜可降低血糖,是糖尿病人最理想食物。2.缺乏鍛鍊也會引起人體內血糖升高,因此要適量的進行些運動,比如慢跑、打太極、騎腳踏車,這些運動都可以有助於提高免疫力,保持較好的代謝。3.要遵醫囑按時服藥,不要擅自停藥、換藥,保證赴醫院檢查週期。長期用藥風險糖尿病需要長期服藥治療,而在這個過程中肝臟就會收到藥物的損害,因為肝臟是人體內最大、代謝最為活躍的器官,外源性的物質包括藥物和毒物,均需要肝臟的轉化和“解毒”,而在進行外來物處理代謝時,肝臟也會受到損傷,導致肝臟結構與功能的破壞,發生肝損傷。糖尿病保肝糖尿病本身容易導致肝臟的代謝紊亂,長期服用藥物也會導致肝臟損傷。在雙重壓力下,如果不注重保肝治療,很容易造成脂肪肝、藥物性肝炎、肝硬化等嚴重問題。糖尿病保肝,首先要保持好心情,這是保護肝臟的基礎,由於肝主喜疏惡鬱,因此生氣著急時會是肝臟氣血瘀滯不暢,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尤為重要,不要將壓抑感深藏在心裡,及時的發洩以及與人溝通是保持良好心情的方法。對於保肝一定要採取科學的方法,臨床上醫生建議採取X+1的服藥方式,就是在服用降糖藥的同時,加一種保肝護肝的藥物,如葵花護肝片,可以用於糖尿病患者長期服藥導致的藥物性肝損傷的預防和治療,還可以提高肝臟的解毒和代謝功能,有利於血糖的控制。現代臨床醫學研究表明,桑葉中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以及多種生理活性物質,具有降血糖、降血壓、降血脂、延緩衰老等多種保健功效 [1] 。對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都有輔助治療作用。這些作用都與桑葉中含有的活性成分有關與桑葉。桑葉---衛生部批准的藥食兩用原料。《本草綱目》記載:桑葉“汁煎代茗,能止消渴”。在1963年Shart等就首次報道了桑葉水提取液的降血糖作用。桑葉黃酮類和多糖類化合物對α- 葡萄糖苷酶及豬胰液α- 澱粉酶均有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顯著高於黃酮類和多糖類化合物單獨作用時的抑制作用,說明二者結合使用在降血糖方面具有協同作用。《藥典》要求桑葉原料為“經霜”者,近代名醫張山雷亦認為:桑葉以老而經霜者為佳。有人曾對不同生長期的桑葉進行了研究,發現晚秋和霜後入冬時的桑葉有效物質含量明顯較高。採摘新鮮桑葉透過傳統煎煮方法或家庭煲藥法食用,在一定溫度下會破壞桑葉中的降糖成分的活性,並且味道苦澀。因此,現代研究採用凍幹工藝加工桑葉——凍幹桑葉,在低溫狀態下進行乾燥加工,桑葉的體積、形狀幾乎不變,保持桑葉原來的生物結構,減少對桑葉降糖成分的破壞。桑葉中含有豐富的降糖成分(多糖、黃酮和生物鹼類成分DNJ)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持胰島素β細胞的結構完整,維持生理功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並阻止併發症的發生;並且能起到降低血糖、血脂和升高胰島素水平的作用機制,促進胰島素分泌和修復胰島β細胞。桑葉中的多糖、黃酮和生物鹼類成分能夠抑制血糖上升,使血糖指數達到一種平穩狀態。在血糖維持正常且穩定的情況下,可在醫師的指導下根據具體情況酌減少原用降糖藥的劑量,以減少藥物不良反應。桑葉中的總黃酮有護肝作用,長期飲用可減輕口服降糖藥對肝臟產生的損害。針對糖尿病飲食要特別注意,多吃可以控制總熱能的食物,是糖尿病飲食治療的首要原則,供給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供給充足的食物纖維,在養肝的基礎上保證血糖正常。糖尿病患者飲食要注意什麼?若你能做到這幾點,有助血糖穩定
總熱量要合理,結構要合理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攝取量一定要控制在合理範圍之內,不要吃得過飽,也不讓讓身體處於飢餓的狀態,結合這一天的勞動時間以及勞動專案來進行制定。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這三種營養因素的比例一定要合理,通常來說脂肪不能超過總熱量的30%,而碳水化合物是總熱量的50%~60%,剩下的蛋白質佔總熱量的比例。所以糖尿病飲食至關重要,一定要合理地控制。
營養成分要均衡
不同的食物所攝入的營養是不同的,比如穀類主要是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而蔬菜水果則是提供礦物質和膳食纖維;肉類提供的是脂肪,蛋白質,維生素,油脂是為身體提供熱量。
我們的飲食一定要做到均衡,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維持身體內環境的穩定,為身體各個器官提供足夠的營養物質,根據不同的成分制定不同的使用方法,這樣才能夠穩定血糖。
進行單雙糖的搭配
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可以選擇粗糧和細糧雙重搭配,因為單一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吃到身體中不怎麼吸收,像我們平時吃的蔗糖或者是白砂糖,並不利於患者的吸收,所以想要預防糖尿病飆升的情況,一定要將糖分控制好。
主要的就是將糖類的單糖和雙糖列出來,然後進行搭配著吃,至於糖尿病患者攝入糖分的粗糧推薦類似於小米、玉米、玉米麵等等,這樣都能夠幫助你控制體內的糖分攝入,而且有助於穩定血糖。
進食要規律
想要穩定體內的血糖水平,作息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現在熬夜成了很多人的通病,長時間的熬夜對健康非常不利,想要穩定血糖,除了要堅持早睡早起之外,飲食也要形成規律。
一日三餐按時進食是至關重要的,儘管在進餐前吃飯後測量下血糖,這樣能夠將你的血糖控制在最合理的範圍。
按時吃藥
糖尿病患者的藥物治療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因為糖尿病是一個無法短時間內治癒的疾病,而如果想要控制它,不讓它再繼續嚴重下去,最好養成定期複查的好習慣,並且按照醫生的叮囑服用藥物。
進餐之後按照醫生的方法進行,糖尿病藥物的社群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控制吃藥量,不可私自加量,也不可私自停藥,這樣才能夠幫助更好的穩定血糖水平,否則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定時複查
我們有一個科學的對待身體健康的態度,雖然我們已經患上了糖尿病,但是每週或者是每月給自己進行身體的檢查是不可缺少的。
定期去醫院進行身體的檢查,及時的複查,從而及時地瞭解體內的血糖水平,也能夠及時糾正自己的飲食習慣以及作息習慣,並且調整服用藥物的量,這樣能夠在最大程度上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
想要穩定體內的血糖,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除此之外也要多進行體育鍛煉,因為人在進行運動的時候能夠幫助增強免疫力,加快體內糖分以及脂肪的燃燒與消耗,這樣也能夠避免血糖在短時間內飆升的情況發生。
最後在這裡提醒大家,想要穩定體內的血糖水平,一定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因為有些人情緒不穩定,其實這並不利於病情的恢復,甚至會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只有你積極地去面對,並且做好調整的措施,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增強免疫力緩解疾病的嚴重化,幫助預防併發症的發生。
-
6 # 田雪吃出漂亮
如果你留心一下,身邊直接認識的人裡一定會有糖尿病病人。
因為在我們國家,幾乎每10個人當中,就有一個糖尿病患者,每3個人就有一個處於糖尿病前期。
曾經“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病人的典型症狀。然而到現在,症狀已經不見得有那麼明顯了,疾病來的更是悄然無息,需要我們主動關注、主動預防才行。
每年體檢的時候,也可以特別留意下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這些資料,可以更清晰的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
另外,有以下情況的朋友們,列位於糖尿病高危人群,更要留意檢測血糖水平,主動調整生活方式。
1. 超重與肥胖
2. 高血壓
3. 血脂異常
4. 糖尿病家族史
5. 妊娠糖尿病史
6. 巨大兒生育史(出生體重≥4Kg)
如果已經被確診為糖尿病,就更不能聽之任之了。
如果不將它管理好,長期血糖水平較高可能有害您的心臟和血管、腎臟、雙腿和眼睛。
嚴重的可能要發展到失明、腎功能衰竭、截肢。
高血糖要在3個方面特別注意如果處於糖尿病前期,請馬上「懸崖勒馬」,身體還有機會恢復健康。
如果已經確診糖尿病,那就要做好長期與它和平共處的打算。飲食彈性會下降,但只要管理的好,可以大大的延緩併發症出現。
建議:從運動、體重、飲食,三個方向建立目標。
1、運動目標
規律運動對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均有作用,不但增強體質,還可以顯著最佳化各項指標。
飯後散步這類低強度運動對降低餐後血糖就很有效了,如果可以定期做高強度運動,對餐後血糖控制效果更好!
所以,根據自己可以達到的水平,循序漸進吧!為了更高質量的生活,運動必須要做,這是硬性任務。
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把任務轉變為快樂。
基礎目標: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為主,每週至少3次,每次不少於20分鐘。
參考建議:每天走路1萬步、或每天跳繩20分鐘、或每天玩蹦床20分鐘
2、體重目標
糖尿病人當中,接近70%的人是肥胖、超重狀態。
肥胖,尤其是肚子比較大的中心性肥胖,是引發胰島素抵抗的重要因素,也是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併發症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
所謂的胰島素抵抗,意思是即便分泌胰島素,它們的靈敏度也大大下降,使得血糖難以控制。
減重目標:減去現有體重的5%-7%
3、飲食目標
飲食與體重當然是相輔相成的,學會科學飲食是達成體重目標的重要保障。
然而減去數字很容易,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卻很難,所以養成新的飲食習慣,必須成為單獨的目標。
對於糖尿病人來說,想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容易!畢竟是吃出來的代謝性疾病,如果本來就懂得好好吃飯,就不會走到這一步了。
難,但是很有意義,不找藉口找方法,咱們從最簡單的開始!
第一步:改變就餐順序
要先吃蔬菜、再吃肉蛋類,最後吃主食,這是進化飲食,能做的最簡單的事了!
這樣簡單的調整可以有效改善餐後血糖波動,長期堅持非常有利於控制血糖。
第二步:定時定量
普通人飲食彈性大,糖尿病人飲食彈性小。
定時定量進餐,有助於糖尿病患者尋找自身的血糖變化規律,以及飲食與餐後血糖的關係,也有利於醫生對糖尿病患者的藥物劑量進行調整。
同時,如果能夠做到認真吃飯、增加咀嚼次數、拉長就餐時間,也可以有效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速度。
做到這些,只需要認真,並不需要營養知識。
第三步:最佳化主食
即便是糖尿病人也要吃主食,但是不能吃太多,也不能吃得太精細。
精製米麵食用後血糖上升速度普遍較快,減去一部分換成雜糧雜豆,是最好的辦法。
有研究顯示,每日飲食中用50g糙米替換同等量的白米可顯著降低糖尿病發病風險。
傳統大米中加入雜豆類可降低膳食GI,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增強飽腹感,從而有助於改善中長期血糖控制和體重控制。
混搭吧,主食!
第四步:蔬菜要吃夠
高血糖引起的氧化應激是糖尿病的重要發病機制,蔬菜水果中的抗氧化營養素,有助於降低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
蔬菜能量密度低,膳食纖維含量高,礦物質含量豐富;增加蔬菜攝入量可以降低膳食的血糖指數。
如果能吃100g,就比吃50g更強。
如果能吃300g,就比100g更強。
目標是每天吃到500g,加油吧!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做蔬菜的烹飪油可別太多,要不然也容易促進肥胖。
第五步:合理吃水果
水果是甜的,不少糖尿病人不敢吃,其實大可不必。
在中國人群中進行的1項對近50萬名參與者、跟蹤了7年的佇列研究結果顯示:攝入新鮮水果較多的人群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死亡風險以及發生血管併發症的風險明顯下降。
每天食用半斤左右的低熱量水果,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等指標,這可能與水果中富含抗氧化營養素有關。
選擇沒那麼甜的水果,每次別吃太多,這個才是關鍵。
第六步:合理安排肉類、魚蝦類、蛋類
肥肉由於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非常不利於控制體重,也會促進胰島素抵抗,對血糖管理不利。
不要大量吃肉類,每天一個掌心的瘦肉即可。除了紅色肉類,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替換選擇雞肉、魚蝦,更有利於糖尿病人的健康。
另外記得,少吃火腿、培根、午餐肉這些加工肉類噢。
合理安排這些高蛋白食物,更有利於糖尿病人管理健康。
第七步:增加奶類、豆類
牛奶也富含優質蛋白質,但與其他富含高蛋白的肉類不同的是,牛奶以及奶製品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病風險。
大豆以及大豆製品也是高蛋白食物,所含有的脂肪也與肉類不同,是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同時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E和鈣、鐵等,還含有大豆異黃酮、大豆低聚糖、大豆卵磷脂等其他有益健康的成分。
每天300ml左右的牛奶或者相應的奶製品、每日攝入20g以上大豆及其製品,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等水平可顯著下降,有利於控制血糖。
奶類、豆類加入三餐,非常有好處。
運動、體重、飲食,三個大目標能逐一做到,就能更好的跟糖尿病和平共處,對降低醫療成本、提升生活品質,能起到關鍵性作用!
如果嘗試後發現有難度,適當的請專屬營養顧問定期諮詢和給出指導,也非常推薦。
祝所有糖尿病前期的朋友成功逆轉,祝所有已經確診的朋友可以安然無恙。
-
7 # 中醫面板科李大夫
糖尿病要注意的事項挺多,歸納起來,大家注意這四點,多懂、少吃、多動以及放鬆。什麼叫多懂?當我們有了糖尿病或沒有,對糖尿病的知識多瞭解一點,對治療、預防都有幫助,比如我們糖尿病有管理的五駕馬車,包括飲食、運動、藥物、血糖監測、健康教育,對這些健康知識掌握的更多,對於預防糖尿病以及糖尿病的管理都有好處;第二個是少吃,也就是飲食控制,管住嘴不但對糖尿病的預防有好處,而且對於飲食控制、糖尿病的治療也有好處;再有一個,勤動,也就是我們經常會說的管住嘴,還要邁開腿,運動可以增加對血糖的消耗,以及減重、減脂,勤動是有好處的。最後一點是放鬆,很多糖尿病的病人由於過度的焦慮這個疾病,因為糖尿病是不可治癒的,有些病人會覺得不可治癒的疾病就相當於得了絕症,所以精神壓力非常大,精神壓力過大對於糖尿病的治療也是不利的,所以我們需要放鬆,良好的心理狀態對於糖尿病的治療和預防都有好處。
-
8 # 清平150352152
管住嘴,邁開腿,多菜少面,多粗少細,多次少量,多降糖食品,少升糖食品,多查多注意,保持不過七。如果全做到,幸福直到老!
-
9 # 糖人食驗室
我也是糖尿病人,我來回答
1,要嚴格控制飲食
這個嚴格控制飲食主要是控制主食的量(我自己一天300克主食,是熟重),蔬菜可以多吃(注意:土豆,山藥,芋頭,南瓜,藕等是主食,不是菜!),肉要適量,一天三兩左右,蛋類1-2個。
2,要運動
我自己就是每餐後,從停止吃飯後過半小時去快走30-40分鐘。
3,保持良好的心情
我自己有過切身經歷,如果是特別生氣,心情很糟糕的時候,血糖也會不正常。
4,保證良好的睡眠
糖尿病人一定不要熬夜,充足和良好的睡眠對血糖控制非常重要!
5.少飲酒
酒精是會刺激胰島素分泌的,這也是對胰島功能的一種透支,酒後血糖一般會降低,但是經常飲酒血糖會變得越來越差!
-
10 # 糖人傑
這是一個很久以前的問題,看了幾條回答,忍不住試著聊幾句!
首先,我自身就是二型糖尿病,2年病史,從病人的角度說幾句。
第一確診糖尿病之後要做的事情,就是改變生活的習慣,逐步調整飲食結構,降低碳水化合物攝入,逐步從飲食入口之處管住攝入。
其次加強體育運動,堅持合理的鍛鍊身體,起到增強體魄,適量增加肌肉含量,加大糖分消耗,以達到降低血糖的效果,另外一點如果是肥胖的糖友,那就一定要努力減肥,一胖毀所有。
再者就是就醫,去正規的醫院看正規的醫生,記住一個重點,糖尿病不可治癒,不管什麼神醫中醫全部都是扯淡,抱著這種心理,正確的看待糖尿病,該吃藥吃藥,該打針打針。
最後,我們控制血糖只是為了預防將來產生的併發症,這才是我們懼怕糖尿病的源頭,別害怕,但也別做英雄。
祝你我早日健康!
-
11 # 南叔生活日誌
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疾病,一旦確診就得終身吃藥或打針治療;當然有部分初診為糖尿病人經過強化治療後,在蜜月期內透過飲食或運動可暫時擺脫治療。但一定不要輕信糖尿病可以治癒的謊言(到目前為止),更不要輕信什麼密方偏方。
那患了糖尿病後要注意些什麼呢?我做為有6年糖齡的老糖人,覺得應從五駕馬車一一說起。
藥物治療藥物治療包括吃降糖藥和打胰島素,做好這些是確保你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的關健;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遵照醫囑定時定量吃藥或打針,切不可少吃(少打)更不可漏吃(漏打),很多糖友在沒出現併發症前,感覺不到糖尿病的傷
害,對吃藥打針不重視,常漏吃漏打,豈不知就是這些壞毛病導致血糖忽高忽低,對血管造成極大的傷害,久而久之,血管產生病變,各種併發症就接鍾而來。
2、要注意給藥方式,不同的障糖藥服用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餐前、餐中或餐後服用,所以在吃藥時一定要分清楚了,特別是多種藥物聯用的更要小心翼翼,打針也是一樣切不可隨心所欲。
飲食控制飲食控制的原則是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除此之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控制好每天的總熱量攝入: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還有活動量和運動量,計算出適合自己的飲食總量,每天飲食的碳水、蛋白質和脂肪的總量應控制在這個範圍內。
2、食物選擇:不要選擇高熱量的食物,應儘量選擇含糖量低的食物,多吃粗糧,水果也要選擇中低糖的。
3、進食順序:正確的進食順序對平穩血糖有很重要的作用,吃主食前應先喝湯,然後吃蔬菜肉類,最後吃主食,我患糖尿病6年以來就是這麼做的,血糖一直比較穩定,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在進食時一定要細嚼慢嚥。
運動療法運動在糖尿病管理過程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高強度的運動能起到燃脂減肥和增肌的作用;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能促進血液迴圈,增強心肺功能及降糖的作用,這是大部分糖友最適宜最主要的運動方式,當然抗阻運動也是一項很有好處的運動,但不管進行哪種運動,都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運動前要測血糖,血糖過高或過低都不適宜運動,要在血糖穩定的基礎上進行。
2、運動不要在過飽或飢餓的時候進行。
3、要選擇合適的鞋襪,在運動前後要對足部進行檢查,避免在己經出現損傷的時候還進行運動。
4、運動前要備好相應的物品,如葡萄糖片劑或飲料水等,避免運動過程中出現低血糖時無食物補充。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運動不是每個糖友都可進行的,一定要在經過醫生評估後才可決定是否需要運動。血糖監測血糖監測是每個糖尿病患者在控糖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件事,透過平時的血糖監測,可及時瞭解血糖變化情況,以便給醫生提供調整治療方案的依據。在監測血糖時也要注意這幾點。
1、監測空腹血糖時,要注意空腹時間必須在8小時以上,如晚上加餐必須計算好到早上測血糖時,中間有沒有8小時沒吃東西,如果不夠8小時測出來的血糖就不能說是空腹血糖,一般在早上7-8點測,測前不要做任何運動。
2、餐後兩小時血糖時間,是指這一餐從吃第一口飯算起至2小時,不是吃完飯後再過2小時。
3、採血前要清潔乾淨手指,防止感染和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比如如果你剛吃過水果,手上殘留果汁,此時如果不洗手就測,血糖就會偏高。
4、採血前,採血手部要自然下重或摔手,讓手指血液充盈,切不可擠壓,防止組織液混入影響監測結果的準確度。
5、拿試紙時,注意不要用手觸碰吸血口和插頭部位,防止手溫影響測量結果。
除此之外,定期檢查和情緒控制在糖尿病管理過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 -
12 # 糖友友
糖尿病人應該注意的事項很多,今天只說一點。五駕馬車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已經證明過的,是可信的。於是人們堅信不疑。
我今天提出一個不太可信的問題,卻是十分重要而真實的。
糖尿病人真的必須打針吃藥嗎?
我在藥廠工作過,深知,是藥三分毒的道理。它一方面治病,也一定有副作用。如果加入經濟利益至上,藥就會只有利而沒有弊了。化了大量錢,有的傾家蕩產,治好了幾個?有的醫生開藥看人下菜碟,有勞保的,可以開貴藥。把藥吹得天花亂墜,包治百病。可信嗎?有幾個治好的?
我不打針不吃藥不忌食,治癒糖尿病,真的不可信。但它確實是事實。
人治療疾病,不能脫離實際,空想是不行的。西醫說糖尿病是代謝疾病,是空想,不符合實際的。現在人們已經從能量守恆的角度考慮治療糖尿病了。這真是一件好事。
既然糖尿病是人攝入能量太多引起的,少吃一些,多消耗一些,達到平衡不就能解決了嗎,為什麼還要吃藥,打胰島素呢?
事實證明,減少進食量和增加運動量就可以控制血糖,治癒糖尿病。吃藥打胰島素只是畫蛇添足,適得其反。就連秦始皇,長生不老藥也只能做到長逝不老。
-
13 # 內分泌醫生
從理論上來講,糖尿病目前還是一個終身性的疾病,不能夠被治癒,但是可以長期很好的控制。只要糖尿病控制的好,糖尿病人和正常人是有一樣的平均壽命和生活質量。但是糖尿病是否能夠控制得好,有賴於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還包括糖尿病人的家屬,社群以及護理人員,共同努力。
第一,確定好自己的控制目標,包括血糖,血壓,血脂以及糖化血紅蛋白等等。
第二,確定好目標以後,也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自己的治療方案包括生活方式,飲食運動,以及藥物的治療方案,還有血糖以及各種專案的監測頻率等等。
第三,當出現血糖的劇烈波動,或者是出現感染外傷等應急情況的時候,要及時的和醫生進行溝通,防止急性併發症的發生。
-
14 # 糖尿病之友
糖尿病患者在飲食方面要注意,飲食攝入不可過量,如果飲食過量的話,會引起血糖、血脂升高。對於升血糖快的食物,要控制總量,如米飯、饅頭、糯米飯、南瓜、荔枝、鳳梨、棗、糖果、飲料等。常吃五穀雜糧,多吃白菜、黃瓜、芹菜、茄子、菠菜、西紅柿等蔬菜。飲食種類要多樣化。
在運動方面,要堅持合理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一週能夠運動5天。出去參加運動時,最好結伴同行,帶上糖果、餅乾、飲料等甜食,以防止發生低血糖,還要帶上急救卡,上面寫清楚姓名、聯絡方式、病情等,萬一發生低血糖可以得到及時的救治。
每年要堅持體檢,定期進行併發症的篩查,如檢查血脂、血紅蛋白、血壓、心電圖、尿微量白蛋白、血尿酸、骨密度等,以及眼科、神經科檢查等,經常檢查足底是否有傷口,足部是否有感覺異常等。
生活規律,不要過度勞累,早睡早起,保持心情開朗平和。
-
15 # 鹽酸索他洛爾
作為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正困擾著越來越多的人,且逐漸呈年輕化趨勢。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干預都很重要,必須特別注意。
糖尿病要注意什麼?
一、用藥注意事項:
1、注意治療方案的調整:長期服用一種藥物,若無效,須遵醫囑及時調整用藥。
2、注意藥物聯合:合理劑量,注意聯合用藥禁忌。如磺脲類與雙脲類聯用可增強降糖作用,但是與下列藥物同用,將減弱降糖功效:異搏定、利尿劑、硝苯吡啶等。
3、降糖藥和胰島素的正確使用:口服降糖藥,適用於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若以足夠劑量服用一段時間後,血糖仍較高,療效不明顯,可改用胰島素。
4、定時、定量遵醫囑:用藥必須遵醫囑,從小劑量開始,切忌擅自停藥、減藥、加藥等,同時應注意記錄服藥後反應、血糖監測結果、飲食情況等,以便調整方案。
5、注意不良反應:患者用藥期間若有腸胃不適、白細胞減少、面板過敏、低血糖、肝功受損等不良反應,應及時就醫。
6、切忌憑感覺用藥,輕信偏方:血糖下降就停藥,升高再用藥,患者絕不能存在這樣的錯誤認識;糖尿病治療需長期用藥,任何宣稱可以治癒的偏方均不可信。
二、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注意:
1、飲食:注意控制熱量攝入,一日三餐七成飽。禁食過甜、過油膩、刺激性食物。注意粗細搭配,多食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
(1)禁用食物:糖制甜食,如糖果、糕點、蜜餞等;少用含碳水化合物較多的土豆、山藥、藕、芋艿等,遵循等量代替原則,替代主食量。
(2)控制總熱量,飲食多樣化:注意均衡飲食,保證營養元素攝入滿足機體所需。
(3)合併肥胖、冠心病等患者,須注意忌食動物內臟、蛋黃、動物油等高油脂食物。
2、嚴禁吸菸、喝酒等不良習慣。
3、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
4、避免過勞和壓力。勞逸結合,注意緩解壓力,控制情緒。
5、適度運動,控制體重。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持正常體重,防止肥胖。
6、注意定期監測血糖。血糖監測是控制血糖穩定的關鍵,患者一定要注意養成習慣。
-
16 # 營養在前線
糖尿病是因為體內胰島素相對或絕對不足引起的代謝類疾病,以血糖升高為主要指標,同時還可能伴有“多飲”、“多食”、“多尿”、“體重少”的“三多一少”症狀。
那麼,如果患上了糖尿病,需要控制體重、注意飲食、調節生活方式、運動等,但是最重要的有這兩點:
一、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應注意將血糖控制到適宜的範圍,合適的血糖對身體是營養,過高過低的血糖對身體都是危害。
糖尿病人空腹血糖宜控制在7.2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不宜超過10.0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低於7.0%。
想要控制好血糖,可以按照按照著名糖尿病學家向紅丁教授提出“五駕馬車”來做——健康教育與心理改善、藥物改善、飲食改善、運動改善和血糖監測,
在合理安排好飲食和運動的基礎上,再遵醫囑服用口服降糖藥、注射胰島素。
二、預防併發症大家經常聽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
確實,糖尿病的危害在於併發症,糖尿病的併發症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急性併發症來勢兇猛,處理不當可能危機生命,治療得當可以度過難關,常見的急性併發症有:急性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滲狀態、乳酸性酸中毒以及低血糖等。
慢性併發症與急性併發症不同,發生和發展比較緩慢,但是發展到一定階段,就很難逆轉。
慢性併發症主要有三大類:
1、大血管併發症
主要是高血壓、腦血管、心血管以及下肢血管病變。
2、微血管併發症
主要是腎臟病變和眼底病變。
3、神經病變
主要是感覺神經、運動神經、自主神經病變等。
預防糖尿病的併發症同樣可以遵照“五駕馬車”原則,讓糖尿病病人的體重、血糖、血壓、血脂控制到適宜的範圍,來避免或延緩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或發展。
-
17 # 糖尿病同伴
控糖的道路上,除了注意合理飲食、適當運動、調節心情、監測血糖外,還應留意身體的一些小變化,如果出現以下19種症狀,有可能是預示著併發症發生,得注意哦!
1、口渴、咽乾:提示血糖升高,血粘度增大。有些人由於口渴中樞不敏感,儘管血糖增高,但無口渴症狀。
2、視物模糊:視物模糊可能是睡眠不足或用眼過度所致,也有可能預示著眼部病變。
3、視野變紅:突然出現視野變紅或視物紅染,提示有眼底出血。
4、小便泡沫增多:糖友如果有蛋白尿或是腎功能損害的話,就有可能會出現小便泡沫增多的現象。
5、面板瘙癢或乾燥:若併發症程度較輕,可能只是面板瘙癢,或者面板乾燥,缺乏水分。如果併發症程度較重,則會出現面板劇烈瘙癢,甚至面板皸裂。這些可能預示著自主神經發生了病變。6、出汗不正常:所謂的出汗不正常具體表現為出汗過少、出汗過多或者幾乎不出汗。這些情況都可能預示著出汗區域異常,自主神經功能受到損害。
7、容易疲憊,四肢乏力,精神狀態不佳:這種情況的出現與體內葡萄糖運轉受阻礙,以及代謝產物堆積有關。
8、周身發脹:提示血糖降低過快,造成細胞內水腫。
9、手足部發涼,而且手足部面板蒼白或發紫:這是機體缺血的一種提示,嚴重者可能會發生足部壞疽。
10、胸悶、心前區不舒服:這種症狀的出現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11、肢體麻木,活動不靈敏:具體表現在穿衣、穿襪或戴手套時動作遲緩,感覺不靈敏,可能是神經病變的一種暗示。
12、常有噁心、嘔吐症狀:如果經常出現噁心、嘔吐,提示可能會發生酮症酸中毒
13、牙齒鬆動:為牙槽骨質疏鬆或牙周炎感染所致。
14、手足以及腰腹部位面板長水皰:糖友長的水皰與平時燙傷相似,常分佈在手、腳以及腰腹部,與血糖升高引起血液滲透壓升高以及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有一定關係。
15、腦血管意外:患者突然感到頭暈頭痛,口角流涎,臉面一側發緊,對側麻木,手握筷落地,周身難以支援,為腦血管意外先兆或腦梗死指徵。
16、高血壓:高血壓是糖友最常見的一種伴隨症狀,應引起重視。
17、腹痛、腹瀉或者便秘:這些腸胃不適很可能暗示著糖友腸道功能紊亂或受損,也有可能是服用藥物所致。
18、尿蛋白陽性:提示腎小管功能下降。尿蛋白持續陽性,預示已經發生糖尿病腎病。
19、性功能減退、陽痿:這種情況的出現,可能是預示著糖友微血管病變或自主神經受損。
需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症狀都會引起併發症,有些僅僅只是身體不適而已,但是對糖友來說,應防患於未然,必要時到醫院做相關檢查。
-
18 # 協和周大夫聊健康
你好,作為內分泌科醫生很高興來回答這個問題。糖尿病要注意什麼,這個範圍太廣了。應該說有利於維持健康的各個方面你都得注意。針對糖尿病患者,我覺得以下幾個方面都很重要,需要注意。第一:健康的生活方式,特別是飲食方面。首先是要求低碳飲食,也就是含澱粉多的食物要少吃,一天中碳水化合物所含的熱量比重不要超過50%。可採取少量多餐,總量控制,品種繁多,搭配合理,蔬菜為主,魚肉適當,結果就是保持體重適中。飲食中,還應兼顧高血壓、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癥的防治。推薦地中海飲食。第二,要注意血糖的監測:有些人得了糖尿病,長期不監測血糖,認為也沒有什麼症狀,估計血糖不高。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時間長了,全身的大小血管都會受到影響,血管壁會出現炎症反應。血管會受到損傷,變狹窄,會影響到全身的血液供應。第三點:糖尿病不可避免需進行藥物治療,用藥要規範,不要隨意增減量,掌握好吃飯、吃藥時間,應定時、定量、定餐,規律服藥。在治療過程中,也注意觀察降糖藥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及時與醫生溝通。如出現飢餓、心慌、出汗狀況時,可能為低血糖反應,有條件可立即查血糖進一步明確。如無條件先進食或口服糖水,病程中儘量避免低血糖。 第四點:注意慢性併發症的發生。糖尿病時間長了不可避免會出現慢性併發症,需要了解這些併發症可能表現的症狀,比如尿中泡沫增多、視力的下降、手腳的發木、發麻、胸悶憋氣、頭暈等,如果出現相關的併發症需到相應的科室就診,不僅僅是控制血糖了。第五點 :要保持樂觀、積極態度,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波動。生活要有規律,不要通宵熬夜,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要隨身攜帶必備的急救藥物,以防不測。其實還很多需要注意的,歸根結底就是接受然後想辦法解決。
-
19 # 談慢病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主要在 三個方面來說:
1,飲食控制方面:(1)控制總熱量,不僅是主食控制,還對副食、特別是含熱量高的食品綜合控制。(2)合理安排各種營養成份,即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按熱量提供分別佔熱量旳55%、25%、20%左右。(3)少量多餐,是糖尿病的一種非常好的飲食習慣。即每天不少於3餐,每餐不多於100克,也就是每天主食吃不超過6兩。(4)髙纖維清淡飲食,多吃含纖維的粗食及蔬菜,即每天攝入量為40-60克,特別是要增加可溶性纖維的攝入量。每天鈉的膳食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下,即食鹽及含鈉食品攝入越少越好。(5)不吃含糖量髙的甜食。如發低血糖除外。(6)少進煎炸及髙脂肪的食物,避免進食豬油,牛油。儘量使用植物油如茶油,花生油等。
2、體育鍛煉方面,(1)以不感到累為度。即活動量和活動時間要循序漸進,已不感疲勞為好。疲勞會使血糖升髙,病情加重。(2)糖尿病合併心、腎等病變時。劇烈運動使心肌耗氧量增加,供血不足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急運動時腎血流減少,腎病加重。(3)要長期堅持鍛鍊,有急併發症除外。(4)體育鍛 煉、飲食治療、藥物治療要相互結合。
3,藥物治療方面,(1)首選藥物為雙胍類口服降糖藥即二甲雙胍。既可降低血糖。又不會引起低血糖,還可控制體重。所以說是首選降糖藥。(2)磺脲類口服降糖藥,也是治療糖尿病藥物之一,屬長效口服降糖藥,一天服1或2次就行了。但有低血糖、增體重及胃腸道反應等。(3)非磺脲類口服降糖藥。即列奈類降糖藥。屬短效藥物,但起效快。常用來控餐後血糖,所以在餐前服用。副作用是引起體重增加和急性低血糖。(5)胰島素增敏劑,這類藥物主要是增強胰島素的降糖作用,從而降低髙血糖。也可單獨及與二甲雙胍連用。不良反應有轉氨酶升髙,體重增加但不會致低血糖。(6)dpp-4抑制劑和(7)複方製劑。(8)其他類這三種為二線藥物,臨床應用少,一般不考慮。特殊情況除外。
-
20 # 蜀山靈芝王
既然是得了糖尿病,說明內分泌功能已經受損了,不管我們如何控制飲食,段練,甚至補充胰島素,對恢復病症本身並沒有任何作用!
只有修復內臟各個細胞組織,讓內分泌功能恢復,內分泌系統能恢復分泌激素(胰島素)功能,才是糖尿病康復的根本出路
回覆列表
糖尿病患者平時要注意飲食規律
1、多吃蔬菜,少吃水果。尤其是含糖類的水果,切記不可貪吃。
2、飲食規律,甚至在感到飢餓時,可以適量少餐,但是絕對不能飢餓過渡,過分飢餓會導致低血糖,嚴重時會引起飢餓酮症。3、不要飲酒。飲酒會加重肝胰的負擔,所以除非招待客人必須喝酒,平常在家的時候能不喝則不喝。
4、禁用甜食。姜等調料不加限制。甜味可用木糖醇、糖精或甜葉菊酯調。
5、少吃鹽。過多的鹽,促進小腸吸收遊離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濃度增高。
注意事項 :糖尿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平時不注重生活飲食習慣,導致患者病情越來越嚴重。所以一定要多注意飲食及生活習慣,久而久之,樂觀的生活態度會讓病情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