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電廠集控執行
-
2 # 淬火之焰
小米和華為的對比不是在一個量級上的比較。
首先,小米以智慧手機的價效比起家,多種家用產品一起發展,旨在打造米家生態鏈,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樂趣;而華為則是通訊產品為主,華為路由器、交換機、4G/5G等通訊裝置處於領先地位,其他還有海思晶片、鴻蒙系統、AI智慧等等,而手機只是其中一種產品,科技研發已經成為華為最顯著的標籤,華為對於整個行業的意義乃至對中國科技的發展作用十分重大。
其次,華為是中國不能缺少的企業,小米是中國消費者不能缺少的企業。兩個回答特別相似,中國不能缺少華為這樣的科技研發型企業,因為華為在自己的領域具有龍頭地位,我們需要更多像華為這樣的企業引領各個行業。對於小米來說,產品具有很高的價效比,是中國消費者不能缺少的企業,畢竟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還是比較喜歡具有價效比的產品。
最後,華為在通訊技術專利積累非常多,尤其是新興起的5G通訊技術,華為佔有巨大專利優勢,而且在我們日常使用的通訊裝置很多也是華為研發。對於小米來說,自從小米品牌出現,就走上了價效比的道路,可以說小米結束了手機行業暴利的歷史,讓所有人都能買得起智慧手機。
-
3 # 不客觀斯基
用知乎上一個短評回覆:
華為是中國不能缺少的企業;
小米是中國消費者不能缺少的企業。
沒有華為,你可能用不了手機;
沒有小米,你可能用不上手機;
華為是造別人造不出的手機;
小米的造別人造不起的手機;
華為是代表中國最好的自助研發技術;
小米是代表中國最好的整合供應鏈的能力;
……
當然,為了更好的突出二者的區別,以上的表述可能有稍許帶有一些誇張的形容,明白就好。
現在大部分人一提到華為,就知道華為手機,一想到小米,首先容易想到的就是小米手機。
但準確來說,華為是一家綜合解決方案/通訊裝置設計製造商,當然手機(消費者業務)也是華為現在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根據華為最新財報,華為消費者業務實現營收4673億,總營收8588億,已經超過總營收的50%了),所以以後再也不要說,華為手機只是副業了,當然華為消費者業務除了手機也包含PC、平板、智慧穿戴、智慧屏等。
當然現在的小米也不只是一@家手機公司(雖然是從小米手機切入的),準確的講,小米應該是一家專注於智慧硬體和電子產品研發的綜合整合供應鏈公司,旗下產品覆蓋智慧硬體、生活消費用品、教育、遊戲、社交網路、文化娛樂、醫療健康、汽車交通、金融等領域。
就個人而言,覺得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華為是一家專注通訊技術/裝置領域的自主研發的高科技公司,也是全球領先的資訊與通訊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也是全球最大的電信裝置商,在國際上知名度也很高,所以米國想盡一切辦法來抵制阻止華為對其的威脅,這也充分說明了華為的強大之處。
而小米公司,是一家擁有強大的整合供應鏈的能力的網際網路公司,依託於中國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而壯大起來的,當然他的生態鏈的強大也不是一般公司能與之匹敵,所以可能在科研方面與華為比確實略輸一籌,畢竟小米公司在華為公司面前,確實還只是一個弟弟,成立剛滿10年的年輕公司,在本質上與華為確實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二者的區別的話,簡單的說:小米是一家軟體公司,華為是一家硬體公司。
-
4 # 知熱點
作為最具話題性的兩個手機品牌,基本上任何新機發布都是大家爭議的開始,但是這也僅限於手機領域。如果把兩個公司體量放在一起,那麼小米絕對是完敗,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可比性。如果刨去體量這個話題,小米和華為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拿來對比的。
一、從業務構成看,華為才是賣手機的公司。
雖然我們在印象中小米是靠賣手機起家,所以小米在我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個手機公司;但是從最新的財報上看,手機已經不是小米公司最重要的業務。
在小米去年的財報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發現,手機確實是小米公司的現金流來源,但絕非是主要的利潤渠道。在2019年百分之六十的手機業務只給小米貢獻了十個億的利潤,而其他兩塊給小米帶來了超過百億的營收。毫不客氣的說,小米現在是披著手機外衣的網際網路公司。
華為則正好相反,以前最重要的運營商業務比例在逐漸下降,消費者業務比例則後來居上,成長為公司的主要業務,並且貢獻了最多的營收。
二、從技術上看,華為更願意為技術投資。
雖然雷軍和盧偉冰一直在強調小米新手機搭載了多少新技術,功能如何強大,但是頻頻被網友打臉。如果說要拿出實質性的證據,那研發投入絕對是最好的證明手段。
在公司人員組成上,華為的技術人員比例驚人,基本上達到了華為員工數量的一半。在研發成本投入上兩者相差也足足有十七倍,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雖然現階段華為和小米相比在技術方面優勢不明顯,但是隨著時間的積累,華為最終將建起自己的技術壁壘,到時候小米很可能會為最新的產品每年向華為支付一筆鉅額的專利費用。
三、從營銷資料上看,小米更加成功。
你可以覺得小米手機有各方面的瑕疵,但是你絕對不能否認小米高層在產品營銷方面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如果單從營銷投入產出比上看,雷軍和盧偉冰兩個大佬基本上完爆任何的流量明星。
可能這樣說大家沒什麼感覺,那我就拿出事實說話。在去年的銷售費用上,小米只花了一百億多點,但是華為在營銷方面花了五千多億,兩者之間的差距足有二十倍。在這麼大差距的情況下,小米的手機銷量依舊能位居全國前五,這足以說明小米的營銷策略在省錢的情況下做的非常成功。
四、從銷量增長點看,小米在國外發展更好。
在大家的印象中小米可能只國內更受追捧,華為是國內國外雙豐收,但是從資料上看小米國外市場擴張力度非常驚人。
從去年紅米新機在印度首發,足以說明小米把業務重心開始轉向國外;在小米去年的營收中,東亞和東南亞地區基本上貢獻了小米營收的一半。而華為由於在5G領域受到政治層面的打壓,國外發展已經嚴重受阻,加上本身業務量基數太大,在最後的國外增長資料上反而比小米略遜一籌。
總結來說,華為現在更像是一個實幹家,靠的自身的技術和實力;小米更像是一個藉助網際網路異軍突起的新秀,有著自己的機遇和想法。兩者在各方面都有著很大的不同,但是都有著自己的優點,也會最終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
5 # 星仔聊跨境
Hi,好啊!
小米和華為相比,相差還是很大啊,小米2019年營收首破2000億大關,達到2058億;而華為則達到8588億~從營收資料來說就不得而知。那是為什麼會導致這種結果,他們之間的區別在哪裡呢?
首先本質上來講,還是覆蓋業務及體量的差異。小米的主要業務就只是手機,軟體,其他略有涉及,但和沒有差不多。而華為的業務就廣泛的多,從軟體、手機、雲計算,到光伏、半導體、通訊等,並且華為在這些業務領域都有著重要地位!
然後,小米還沒形成技術壁壘。雖然小米也在加大研發力度,卻也不敢大刀闊斧的幹。就那手機晶片來說,就算小米研究出新的手機晶片,也不敢拿自家手機大批次嘗試,畢竟小米是靠手機,軟體吃飯的啊,難以想象,如果小米手機業務出現了大問題,那就相當於生死問題啊;所以啊,只是研發,卻慢慢的甚至不投入市場去檢驗,在技術上的進步就比較緩慢了。而華為則不然,它業務廣,承擔風險的能力以及後勁都很強啊,它就可以一次一次又一次的投入研發,然後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市場檢驗,不斷嘗試改進,直到成功,所以華為在技術上也不是小米能比的。
雖是如此,但就手機而言,我覺得小米和華為沒有價格上的差距那麼大。現在手機更新太快了,發展太迅速了,一般點的手機已經能滿足許多使用者的大多數場景了,多出來的更多是賣點上的意義了~
-
6 # 小虎科技
對於小米和華為比較的話,大家能把兩家公司聯合起來的,最多的應該是再手機方面的,但是我們都知道華為的成就,不只是在手機行業,下面我們以華為為主題和小米科技對比一下:
創立時間華為建立時間是在1987年,而小米的建立時間是在2010年4月6日,所以在文化的沉澱和技術的發展上,小米發展較晚,但透過手機業務發家,而華為是透過做交換機起家的,小米在技術層面上追趕可能比較吃力,
銷售業績2019年小米業績突破2000億元,達到了2058億元,同比增長17.7%,而華為2019年的銷售業績達到了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在業績上面,小米暫時無法追趕,就算是小米透過資本主義這條道路,似乎還是無法和華為比擬。
硬體經營範圍小米企業主要生產裝置有手機、手提電腦、平板電腦、電視、智慧盒子、路由器等智慧裝置,但大部分屬於家用產品,並且技術都相對成熟,組裝產品居多,自主智慧財產權和核心技術非常少,而華為的主營業務非常大、從通訊裝置、通訊技術,華為手機、華為電視等各種智慧裝置,在行業都是領先級別的,並且在晶片的使用中,華為的裝置基本上使用的是自己研發的裝置,擁有獨立的智慧財產權,並且都是專利技術,在這個方面小米沒有辦法比,小米頂多就是一個組裝商,零售商而已。
總結小米在技術層面上市無法和華為相比的,但是如果在手機營銷上面,已經超過了華為的銷售額,米家生態鏈的產品因為廉價、價效比在國內的銷量備受推捧,
-
7 # 黑色之物
首先,華為和小米都是非常好的公司,都為中國手機行業的發展和創新做出來貢獻。
說起其區別,我想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從對中國手機行業發展壯大的貢獻度上來說,小米基本上消滅了以華強北為首的不可靠的坑害消費者的雜牌機,組裝機。給消費者帶來了實打實的好處,現在還能想起當時聽到小米那句為發燒而生,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產品還有一次又一次公佈1999元時激動的心情,用好產品,低利潤壓低了整個行業普遍的高價低配的現象。華為手機是從‘中華酷聯’時代就有的,其堅持自主創新,每年都投入鉅額研發資金,不斷試錯,現在大名頂頂的麒麟處理器,誰又能想到當年其孱弱的處理效能差點斷送了華為手機的未來呢,在華為發展壯大以後還主動扶持中國自己的供應鏈,其實力和貢獻是有目共睹的,畢竟美國總統給親自打了廣告(笑)。當然,華為不僅僅手機行業做的出色,更是全球通訊行業的老大,在5g方面成果豐碩,在此就不多加贅述。
第二,從商業佈局和產品上來說,小米的alot家居智慧互聯做的有聲有色,其電視,掃地機等更是多次蟬聯銷售冠軍,我相信,只要你家中有多個小米雲米的裝置,一定會迷上這種感覺,科技感十足又十分方便智慧,目前華為也依託其子品牌榮耀再走這條路,不過目前就我個人感覺而言還不如小米成熟。小米在去年獨立出redmi,想擺脫價格和價效比的限制飛得更高,做出不妥協的旗艦產品,由redmi來代替小米死磕價效比,從目前的小米10pro,和redmi K系列的熱度和銷量來看,應該是成功了部分,不過還有較長的路要走,畢竟固有印象改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插一句,雖然產品還可以,,但我不太喜歡碰瓷式營銷)而華為和其子品牌榮耀也是一個走高階路線,一個走價效比路線,從目前的情況和發展趨勢而言,我更看好華為和榮耀,自研技術畢竟一旦成熟就能快速降低成本,並快速下放到其他機型,這一點華為擁有主動權,從長遠來看就是永有更加美好的未來。這也是華為從小米,vivo,oppo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但小米畢竟還算年輕,海外市場也還有藍海,但如果alot領域不能持續發力,未來還需要找新的增長點。
第三,從售後和營銷來看,自金立倒閉後,小米接收了其Quattroporte當redmi的掌門人(小米快湊成四大金剛了)而華為接受了金立的線下門店,使華為的線下店拓展到了幾乎中國的每一個角落,不但進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影響力,也使得售後更有保障。小米雖有改進,但還是差距太大,要繼續努力。關於營銷,雷軍是老營銷大師了。無論是口號等各個方面。華為的營銷策略也十分出色,例如反訴美國等。
總之,兩個公司各有特色,互有長短,希望他們以後都能發展壯大,相互良性競爭,給消費者帶了更好更有創意的產品。
-
8 # AD科技News
小米科技和華為雖然都是科技公司,但是區別還是有很大的。
兩家公司所屬行業和主要收入來源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它所屬行業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而他的主營收入其實不在手機而是在通訊裝置服務方面。3月30日,華為釋出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58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1%;淨利潤627億元人民幣,經營活動現金流914億元,同比增長22.4%。
小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它所屬行業網際網路服務和新零售,它的主營業務基本在手機方面。2019年,小米手機出貨量1.25億臺,全球排名第四, 電視在中國售出1021萬臺,排名第一。 入圍2020全球百強創新名單,AI等專利位於全球前列。
兩家公司起家和發展口號不同華為其實是以通訊裝置服務起家的,現在產業鏈延伸到手機晶片設計,通訊裝置製造,通訊綜合解決方案、手機設計、手機制造、企業服務等業務。公司的發展口號是構建萬物互聯的智慧世界。華為任正非,把技術放在首位,不是很清楚華為技術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樣的水平,但是在國內還是很強大的。中國現有的5G技術就是由中國移動和華為共同研發的。
小米是MIUI起家的,現在有涉及到智慧硬體、電子產品研發、高階智慧手機、網際網路電視及智慧家居生態鏈建設等業務。公司的發展口號是探索黑科技,小米為發燒而生。
兩家公司雖說都是科技公司,就因起家不同,小米科技是網際網路起家的公司,在科研方面略輸一籌,與華為本身科研實力雄厚不能比,但是小米的快速發展還是比較成功的案例,和華為本質區別是應該就是這裡了。不過手機市場兩家也是不相上下。
-
9 # 鏡子聊數碼
首先是戰略——
兩個公司在管理層拿出來看都是牛人,都是我等人一輩子無法企及的高度。
但是華為經歷更多磨難,在一個需要開放,標準,長期投入的通訊市場長期投入。通訊2345G那個不是研發一代,更要預研一代,通訊裝置週期如此之長,可能要看到5-10年後,也和全世界最強的標準,企業進行競爭。如何平衡當下經營和未來長遠是個拷問靈魂的哲學問題。網際網路快速試錯在這個領域不適用,板凳要做十年冷是華為的經驗總結。
任正非解決了戰略,投入,分配問題,有一支經歷過失敗,成功打出來的隊伍。並在每進入一個領域,都經過深思熟慮,能夠充分發揮優勢的,這也是當華為每進入一個領域,總會引起恐慌的原因。因為他不掙快錢,有戰略和執行。
小米人不強嗎,強。但是還沒有足夠清晰的戰略 耐性以及長期投入。
其次是對使用者的態度。
-
10 # 德國優質生活分享
總結4點:
1. 沒有華為,你用不了手機。沒有小米,你用不起手機。
2. 華為是造別人造不出的手機。小米是造別人造不起的手機。
3. 華為是代表中國最好的自主技術。小米是代表中國最好的整合能力。
4. 華為和小米都是中國的好公司,我慶幸中國有他們,我感謝他們。
-
11 # 日月科技說
小米和華為之間其實有很大的區別。
性質不同首先呢,小米主要是一家以手機為主的網際網路公司所生產的產品,包含智慧家居、手機的。
而華為則是一家以通訊裝置為主的,手機業務為副業的,通訊裝置製造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在通訊領域現在華為也是引領世界發展。
格局不同可以說小米公司的業務主要是想超越華為的手機份額,在中國排行第一。成為更多人喜歡使用的手機。
並致力於滿足人們的生活家居,透過研發小米智慧家,使人們一站式的享受小米的服務。
而華為公司則是主要以通訊製造商為主業,致力於讓全世界互聯互通。讓華為的技術帶動世界技術的發展,使世界各華人民都能享受到高新技術帶來的便利。
目前華為的裝置武器出口量世界第一,當之無愧。現在全世界有17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華為的裝置,可以說華為裝置遍佈全世界。
能力不同總體來說,小米在自己的核心技術例如晶片等方面並沒有很大的造詣,他也一直在使用高通驍龍的晶片。
而華為就比較有戰略眼光,在很早的時候華為就堅持每年投入營銷額的10%,來進行科技研發,雖然有段時間並不會得到回報,但一直在堅持。
目前麒麟晶片鴻蒙系統,hms生態,WiFi6+ ,5G技術等一系列世界領先的技術就是長期堅持研發的結果。
其實呢,在方方面面都有差別,由於篇幅的限制就不一一列出了,大致總結一下可以概括為性質差異,戰略差異和格局不同,眼光不同。
-
12 # 波啵
第一點:處理器
小米在高階手機上用的一向是驍龍最好的處理器,而華為在高階機型上用的是自己最好的麒麟處理器。兩者在體驗上都能夠保持在一致的程度。不過我們要是放在同等的位置來比較,小米明顯就落後,因為華為的晶片是自己研發的,有這樣的實力,而小米沒有自己研發的實力,一切都要依靠高通。如果說未來高通不再給小米提供(誠然,這好像不太可能,畢竟高通和小米的關係挺不錯),小米就會受到限制。屆時就沒有和華為在晶片上一較高下的實力了。
第二點:系統
從兩者的系統設計風格來說,小米佔據上風,華為的系統風格太過成熟死板,沒有小米那樣跳脫。而從流暢的程度上來說,兩者的差距並不大,都一樣的很流暢,且可能華為還要更為的流暢一些。至於其他的系統方面,也都是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綜合來說,在系統上並不能分出一個勝負,兩者都有自己的優勢。
第三點:拍照
應該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華為的拍照實力更強,雖說小米的拍照實力也不是很弱,但是和華為一比就很遜色了,而且小米很多機型在拍照上都有些減配,比如說光學防抖功能的減少等等。當然了,小米也跟華為一樣用上了高畫素的堆積,只是就綜合實力來講,小米處於弱勢。不過,從現在小米釋出的機型來看,小米也是開闢了不一樣的拍照天地,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在這一上面超越華為。
第四點:價效比
可能很多的人覺得價效比提出來說,有些對華為不公平。不過這也是我們購買手機一大關注的重點,論起價效比,華為是真的比不上小米,不管是在中端手機上,還是在高階的手機上,小米都給到了我們很好的價效比體驗。而華為的手機價格,尤其在高階手機上,價格都和蘋果齊頭並進了,要說價效比,真的談不上。
總結:這就是小米和華為之間的差距,論起綜合實力小米是比不上華為,而要說起價效比,華為也比不上小米。總的來說也都是很優秀的手機品牌,我們要選擇哪一個品牌只要看自己的使用習慣就可以了不是嗎?
-
13 # 檢驗小陸
從公司發展方向來看,華為是一家基礎通訊企業,是一家手機晶片設計企業(不生產),通訊終端設計與銷售企業(不生產),主要透過發展方向是通訊行業相關硬體的高科技企業。小米集團是一家定位網際網路軟體服務的企業、通訊終端設計與銷售企業(不生產)、中國網際網路智慧家居生態圈領導企業。
所以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大概也就是同屬於手機產業鏈之中,華為從上游到下游都有涉及但談不上全覆蓋,有些重要零件還是無法自己設計或者生產。比如現在美國如果真的確定要打壓華為,那麼華為將面臨麒麟990晶片無法生產的難題,而國內目前只能生產基礎16nm工藝的麒麟960晶片。什麼水平呢?低於小米6釘子戶機型。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華為牛,但是受到美國打壓的影響依舊很大。畢竟華為不能把手機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打通,所以投資相關產業勢在必行。這裡要說的是,雖然海思在手機晶片領域已經進入高階,但是在晶片領域中其實競爭也很大。蘋果、高通、三星以及聯發科等手機晶片目前開發的5G晶片在效能上差不多,可以說就幾款晶片比麒麟990還要優秀一點。再者海思晶片目前專供華為手機的生產,不能成為中國產手機的選擇。所以目前中國產手機主要集中使用口碑不錯的高通晶片。
小米是一家新欣的網際網路代表企業,成立10年就進入世界500強。不管說他是雜貨鋪也好、手機組裝企業也好,能做到這麼大也是有他的優勢。首先是MIUI,雖然很多人不承認,但是確實是手機UI裡面做的很好的。因為用慣系統而不換手機品牌的也大有人在。其次是目前最大的智慧家居生態,生態圈中有一批目前能成熟很有名的智慧家居企業。這對比華為的單打獨鬥模式有很大不同。其次是一直堅持價效比,一般在小米可以買到價格便宜配置高的手機,比如K30 5G做到2000元以內、K30pro把驍龍865晶片手機做到3000元以內。雖然經常會爆出一些品控問題,但不可否認便宜始終都是一個買點。像筆記本時代,很多人也因為便宜上船,賭一賭翻船的風險。現在還好就是,拿到問題機可以換新,雖然有點鬧心,但是服務還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小米的定位決定,他目前對手機晶片等核心計數的需求不高,甚至對手機盈利能力的需求也不高。2019年小米財報顯示手機淨利潤1%左右,可以說不怎麼賺錢。而華為是8%左右的樣子。小米現在需要透過手機、電視、智慧音箱和路由器等產品把智慧家居行業壁壘做起來,目前可以說只有小米能讓普通家庭用上全套的智慧家居吧。這都是小米的有點。
當然,公司發展到一定體量以後,就會趨於同化。現在華為也想進入智慧家居,小米也希望有自己的晶片。因為大家都在對方的領域看到了無窮的商機和利潤。華為還是老樣子一個人單打獨鬥,什麼事情都是自己來。小米因為沒有專利底子,試圖透過投資和購買等方式來加速自己的專利積累。
-
14 # 果少的哥
小米剛上市的一代手機、二代手機都用過,感覺還挺好,從手機開始,陸續家裡就添置了不少的小米產品、空氣清淨機、插板等,都是一些看起來特別不起眼的產品,但是實用。後來,華為在消費電子方面的營銷能力開始提升,以及在產品的工業設計和定位方面有了非常大的突破之後,漸漸改用華為手機。從手機這個產品可以類推到對兩個公司的印象:
論營銷能力和對日用生活產品鏈的理解,小米遠遠強於華為。小米就是圍繞生活中的各個產品和需求,一個一個的進行品質和形象的提升,其目前的產品品類圍繞著 人的生活,正好形成一個基於小米底層物聯網系統的生態鏈,產品設計也以實用、簡潔和好用為核心競爭力。信奉生意即是生活。在未來的五到十年內,小米的成長會有一個驚人的飛躍!因為他們為中國的中產階級準備好了她們想要的生活以及生活方式;華為是後來用重金打造自己的營銷團隊和對產品的技術領先,使得華為面向C端的生意開始突飛猛進。信奉技術與極致,在各個層面的領先地位也賦予了華為如此的光芒。華為更像是理工男的一曲高歌,技驚四座。當然也給自己的生意帶來了很多得對手和麻煩; 論對品牌的印象,小米就是你身邊得鄰家小妹,可愛,溫暖又很友好。而華為的攻擊性和侵略性更強。更像是一個成功的中年王老五。霸氣、傲氣,而又不大接地氣。華為的野心是在全世界制定標準,成為王者之一。兩個公司的核心理念其實就是兩個品牌背後靈魂人物和團隊的形象代言。雷布斯務實、聰明、平和。任大叔堅韌、激進和個性。兩個品牌的最核心區別在這裡。從戰略和戰術上講,小米更擅長中國的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做法。更中國風格,中國文化和元素做的不錯,尤其是對中國女性市場的敏銳,更是技勝一籌。這次能用羅永浩給他們的產品在抖音直播,本身就是一個很接地氣的嘗試,更靈活;華為是空降式、升維打法,大手筆、大資本、轟隆隆碾壓而過。更國際化的策略,更理解西方的市場和生活方式。當然兩家公司都做得非常優秀。華為更有希望成為一家偉大的世界級公司,而小米則更有希望成為一家世界級美好生活方式創造的公司! -
15 # 春公子
先說這兩家公司的共同點,小米和華為這兩家公司都有智慧手機這一塊業務,雖然大家都賣手機,但是小米手機顯然在國內市場上弄不過華為手機。下面回答正題!
為什麼華為手機是國內第一?我們要想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那就必須要發展高科技和金融。雖然現在中國產手機廠商這麼多,但真要說到科技的含量,那肯定是華為手機排名第一了。華為手機不但能研發高階手機晶片,同時華為還帶動了中國產供應商。而反觀小米手機,雖然也有所創新,但並沒有核心的技術,所以很多朋友都說小米手機是一家組裝廠,這是說得過去的。
所以,華為手機和小米手機最大的不同,說到底是兩家公司所掌握的技術不同。
華為與小米有哪些相同點?首先,兩家公司都是中國本土民營公司!雙方不僅都做手機,而且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以手機為核心,打造圍繞手機出來的生態鏈產品,繼而搶佔物聯網時代。
我們看到,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這些年不光有手機。像智慧電視、電子手錶以及其他電子相關的產品,華為和小米都在做,目的只有一個,搶佔更多的入口!
結論:兩家公司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核心技術的掌握上,並不是說小米不願意去研發核心技術,而是說要一步一步來,今年小米就將研發提升到了100億,當然了,這離華為的1200億研發,還是有蠻大的差距!
-
16 # 肇俊武
“區別”雖然是不同之處,該問卻是讓我們往深處追究,“到底”,到達2家公司各自的最底層,挖掘出根本的屬性,然後相比較,以得出根本的區別。
小米和華為都還在發展,最後的結果遠遠沒有出現,也就是底子都還沒有自揭完全,只能根據2家截至目前的狀況來判斷2家各自的根本屬性和相互的根本區別。
1 根本屬性
我認為,大體上,小米是營銷依託型公司,華為則是研發依託型公司。
(1)小米
自從小米被注意到,人們對小米到底是個什麼性質的公司就是看法不一致的,以至於到現在仍然有爭論、遠沒有定論,甚至猜不透。
雷軍倒是給自己的小米下了個“新物種”定義,而且還稱之為獨一無二的,並講到“小米是網際網路與製造的跨界與融合”,兩種基因都有。於是,很多人認定小米不僅僅是一家硬體公司,同時還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以及一家新零售公司,三合一,以至有“全能型公司”之謂。
是的,小米網上依靠消費者完成開發設計需求鎖定環節,網下完成產品開發設計環節,網下依靠供應商和製造商完成產品製造環節,網上依靠直營直銷完成產品營銷環節,一看便知小米是三合一,因此,效率偏高、價格偏低。
然而,細看可知小米主要是依靠營銷。
為什麼這麼說?網上搜集需求同時也是個預先性的營銷環節,有效的創意,而在網下完成的2個硬體環節當中,一直是自行開發不多、自行投入不多、自主設計不多、自主創新不多,技術以購買為主、產品以組裝為主,所以,最後的那個網上單純性營銷環節才是、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對硬體產品的著力點,何況,必須再加上起始環節中的營銷。
我說的這一切,都是眾所周知的實際情況,小米一直在營銷上下的功夫最多、最大,而且,高管們是營銷的主力,微博營銷火熱。
(2)華為
同樣眾所周知,華為在需求鎖定、開發設計、產品製造、產品營銷上都是怎麼做的。
著力點無疑是以研發自主性、領先性、先進性的關鍵核心技術為主,還有基礎性研究,在科技研發這個環節上花費最多,且不說發給那麼多研發人員的薪酬與獎勵是多麼多了,在研發投入上全球極少有超過的企業,所花的營銷費用與研發費用根本就沒法比。
華為鎖定的需求則包括高階的、未來的,比如5G技術,6G技術都已經開始作為需求了,在手機這個領域,主要瞄準的是把蘋果手機和三星手機購買成了銷量高、利潤高、溢價高品牌的國內外消費者。
2 根本區別
(1)外在
根據2家各自的根本屬性,判斷小米是以做營銷為主的公司,華為是以做技術為主的公司,小米可以同時算是科技公司,華為一定是純粹的高科技公司。
但,這就是2家的根本區別嗎?未必,可能沒有到底,只不過是浮於表面上的,需要進一步挖掘。
(2)內在
我覺得,根本區別在技術的底層上,是2家在經營模式上的自主選擇不同,屬於經營思想的不同。
小米同華為一樣,也想到並且早喊出成為偉大的公司,儘管在表示偉大的公司必須擁有核心技術之後,也說過沒有自研晶片不等於沒有技術。最重要的標誌是,在創立5年後智慧手機登上國內銷量最高峰時,又奔向了智慧家居這個網際網路新風口,並且,主要透過營銷和生態,產品賣成了全球第一,登上了又一個最高峰,小米手機則僅僅成了入口,營收也大大少於智慧家居,小米的總營收在2019年達到了2000億。
僅僅創立10年,就取得了2次巨大成功,也是2次成為獨一無二的公司,是否表明了所選擇的經營模式是成功的、經營思想是對路的?小米人並沒有否認,不少人則予以肯定,更有人盛讚小米經營模式。
小米一直並不主要是依託科技研發、並不主要是自己做技術的特點,豈止不同於華為。也不同於聯想公司,先主要依託、後次要依託,又不同於阿里公司,後來主要依託科技研發,支撐出了1個國內第一的電商平臺。
於是,小米也就讓自己既區別於華為,又區別於聯想、阿里,以及蘋果、三星,還有OPPO、VIVO。
回答完畢,感謝題主!
-
17 # 先森數碼
小米和華為是整個科技圈最不缺少話題的兩家公司,在任何一個網路平臺上都可以看到兩家的粉絲手撕。很多人就想不明白,這兩個公司的發展軌跡完全不一樣,怎麼就擦出了“愛情”的火花,那這倆到底有什麼區別?
小米橫空出世自帶輕資產網際網路屬性小米的名字取自“小米加步槍”這一點大家都知道了,一開始小米的節奏也是這樣的,吸取了“農村包圍城市”的精髓,一開始就各種對比,把三星、HTC這樣的高階品牌都懟得無話可說。加上雷軍天使投資人的身份,小米也投資了很多生態鏈企業,小米整個ALOT圈子逐步成長起來,有了年輕人的基因。
可以說小米在前幾年採用“網際網路+”的模式,迅速飛起,並且透過對比引數的形式迅速收割了第一批粉絲,粉絲經濟也由此而來。但是小米的輕資產的屬性一直決定了沒有自己的生產工廠,只能發給別的工廠代工,但是小米一直強調價效比,在用料和做工上一直捨不得下猛料,所以在品控上一直不能令人滿意。
華為是典型的傳統企業跨界做手機華為是一家很傳統的民營企業(小米已經上市),這家公司一開始在通訊領域摸爬滾打,逐漸的成為世界一流的通訊廠家,也就是說這家公司一直主營企業服務和通訊硬體,但隨著市場的飽和,也不得不在智慧終端橫插一腳。
華為手機業務的成長跟小米是完全不同的路子,一開始是找運營商貼牌,後來感覺這貼牌沒有出路,也不符合自己通訊業巨頭的身份,於是就自立門戶,向高階衝擊。一開始華為手機碰壁了不少,加上還要自研晶片,前幾年都是賠錢的。直到P6才有了起色,真正起到標杆作用的還是Mate7,從此以後,華為就穩打穩紮,加上分支出來的榮耀對小米進行全方位的效仿,現在已經有很大的體量。所以華為+榮耀的銷量已經是全球第二了,這大概就是傳統企業的優勢了。
從這兩段簡短的描述就可以看出兩家公司的發展軌跡完全不一樣,並且兩家的產品也不完全一樣。華為現在是以點帶面,全面開花,加上有自研的優勢,機海戰術發揮得淋漓盡致;而小米則靠著數字型號苦苦支援,但是現在紅米獨立後又多了不少代表作,還是有更多選擇的。
-
18 # 玩轉3C數碼
關於小米和華為這兩個品牌之間的討論,在消費者群體當中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其實之前華為在高階市場上發展,小米盤踞在價效比領域當中,兩個品牌可以說是井水不犯河水,不過現如今隨著小米也打開了高階市場的大門,和華為之間的衝突自然也是在所難免的。然而從市場上消費者的態度中,我們也是可以看出來,大家普遍對於華為的接受程度更高,這也是讓不少人覺得疑惑的,明明小米的機器產品的表現也不錯,為什麼就是得不到消費者的認可呢?
就比如說今年推出的小米10系列吧,其實從表現力方面來看的話,小米10可以說是各方面都短版的,而上半年的P40系列就不一樣了,各方面總是差了些意思,標準版本的P40閹割非常嚴重,而Pro版本也只有拍照實力足夠出色,在螢幕和處理器方面都落後了不少。受限於產能的原因,華為P40系列開賣的時間是非常晚的,但是銷量上卻要遠遠超過了小米10,這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其實從去年整個智慧手機市場上的份額變化我們也可以看出來,國內的消費者對於華為越來越信賴了,一方面是由於美國的打壓,大部分消費者都瞭解到了華為是一家實力非常出色的企業,而美國由於華為在通訊技術方面的領先,想要打壓華為。出於愛國情懷,有不少人都會主動去了解華為推出的智慧手機。說實話,去年一整年華為的旗艦產品表現力確實是一騎絕塵的,能夠得到消費者的喜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次表層的原因也是不可被忽略的,那就是品牌的命名問題了。華為這個名字聽起來確實是相當有逼格的,中華有為,而小米在起步的時候可能是想借鑑蘋果,所以就給自己起了這樣一個名字,但是在大部分中老年使用者群體當中,華為這兩個字的分量可要比小米重多了,因為聽起來就讓人覺得很有力。蘋果當年在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就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家賣水果的公司,但這並沒有阻礙蘋果的迅速發展,相比較之下小米就沒有這麼好的命了。
除此之外就是品牌的受眾不同了,華為一開始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商務機型,能夠得到商務人士的認可,也是為華為接下來在高階市場上的發展奠定了穩定的基礎。但小米是靠著價效比起家的,剛開始小米的大部分使用者都是學生群體,學生群體更看重一款手機的引數表現,小米現如今拋棄了價效比之後,對於學生群體來說就沒有太大的吸引力了。
而在營銷方面的不同,也是兩個品牌大相徑庭的原因之一,華為非常善於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就比如說我們所熟知的徠卡鏡頭,小米有時候雖然整款手機的表現力沒有短板所在,但在營銷上總是差了點意思,不懂手機的人完全不會有興趣去了解這款手機,長此以往下來的話,小米已在大眾心中的認可度比不過華為也是自然的。
-
19 # 同看知產新視界
華為和小米的發展史有差別!也可以說是領導決定了一個企業的發展及文化!
華為推崇的是一種狼性的文化,投入鉅額的研發,自主創新,想別人不敢想,做別人不敢做,未雨綢繆,才有了今天的鴻蒙系統、麒麟晶片;即使高通、谷歌斷供,華為也無所畏懼······正因為研發的鉅額投入,才使得5G技術走在了世界的前沿!
小米也有創新,但更多是靠把效率做到極致來取勝的,透過極高的價效比來征服市場,有許多人把小米稱之為“價格屠夫”。然而從小米手機印度市場被狙擊後,小米一方面購買了很多技術及專利,增加自己的智慧財產權儲備;另一方面,終於意識到研發投入的重要性,但是晶片和系統都還要依賴進口,獲得高通、谷歌的許可······雖然華為和小米是有差別,但都是我們民族企業的典範:華為的Mate Xs也賣出了天價,許多使用者紛紛從果粉轉為了華為的小迷妹;小米的生態鏈逐步完善,越來越多的使用者對小米好評有加!
回覆列表
讓資料來說話:小米與華為到底有何不同?
2010年小米公司創立,從2011年釋出小米1代開始,小米公司創造了用網際網路模式開發手機作業系統相關、發燒友參與開發改進的模式。幾年內,小米手機一時達到極盛,成為中國手機一哥。但在近幾年,隨著華為,oppo及vivo的發力,小米市場份額逐漸下降到10%左右。而創始人雷軍在看到這種情況後,曾表示要用10個季度的時間重新帶領小米取得國內第一,但目前看來,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那麼縱觀小米與華為這10年手機生涯,到底有何不同導致了目前的結果。
晶片和硬體供應方面。手機內部是一個很複雜的整體,有諸多配件,靠一家手機公司不可能實現完整供應,因此必須有大量供應鏈。小米在供應鏈方面卻實做得很好,卻忘了做一點自己的東西。之前釋出的澎湃晶片也被證實是購買其它廠商的方案來做,卻也沒有堅持。而華為在晶片方面硬是闖出了一條血路。從剛開始被怒噴的K3V2,到現在與高通旗艦處理器不相上下的水準,卻是不容易,也成為中國唯一一個能自主研發高階Soc的手機廠商。在美國的打壓下,近幾年華為手機零件中國產化率不斷提高,目前已將近100%,而自身也提供許多關鍵晶片,任正非更是直言沒有美國零件完全沒問題。對於小米來說,基本上不存在自研晶片和硬體,高通一體化解決方案,或MTK一體化解決方案,一直都管用,也不擔心制裁。
營銷文化方面。小米在這方面卻實厲害,目前把以前好多對手都給挖過來了,包括目前最為活躍的前金立手機盧偉冰,聯想常程。有網友稱小米研發是研究發微博,說起來有點好笑,但實際上如果你有注意過,雷軍和小米旗下目前的多家資本投資了多家評測機構,在網際網路聲音這一塊,確實是其他廠商望塵莫急的。比如前一陣子最熱的小米電視拆機事件,最後被證實小米做工確實比華為旗下的智慧屏做工差遠了,但小米確能依靠這樣保持熱度,讓很多對資訊知道不那麼全面的人知道小米電視這回事,也就夠了。
小米從2010年創立到進入世界500強,不足10年,確實表現非常優秀。但想要做好手機,還真的需要有一點自己的東西,像蘋果,三星,華為一樣。不然你沒辦法一直依靠價效比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