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微笑的一生
-
2 # 一生的感悟
腦中風,又名卒中,俗稱偏癱,一人中風,全家受累!
資料表明,我國大約12秒,就會有一個人患上中風,每21秒就有人死於中風。
腦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腦溢血)和缺出血性(腦梗)兩種。
每年的夏季,因熱中風,而昏迷、猝死的不在少數,尤其是炎熱的三伏天,更是高危時刻。
為何,三伏天,中風高發?原因大致有三:
其一,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喝水少,血液易粘稠凝血,血壓隨之升高,從而誘發中風。
其二,夏天過度依賴空調,室外熱,室內冷,溫差大,易導致腦部血液迴圈產生障礙發生中風。
其三,高溫酷暑,人們情緒不穩定,易暴躁、易怒等,導致血壓波動大,進而誘發中風。
中風發生前,身體有4大提醒訊號,切莫忽視1、出現半身汗
三伏天,人體容易出汗,但要警惕一種“半身汗”。
身體一邊出汗,一邊不出汗,俗稱“半身汗”,見於左側或右側,上半身或下半身。
夏季半身汗,多見於風溼或偏癱者,若老人出現半身汗,則可能為中風先兆,切莫忽視!
2、舌根發硬,容易嗆水
突然間,感覺舌根發硬,說話不利索,含糊不清,出現語言障礙。
甚至喝水容易嗆水、吃飯容易嗆著、易咬到舌頭等,需及時就醫檢查,
當腦部血管堵塞,影響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便會到這這類情況的發生。
3、突然劇烈頭痛
臨床上,80%~90%的中風者,以頭痛為首發症狀。
突然間,頭痛劇烈,或者頻繁發作,都要警惕是中風前兆。
4、哈欠連連
一般,在中風前1周,容易出現頻繁打哈氣的情況。
而這,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尤其是在春季,容易和“春困”混淆。
如果,本身有心血管病者,一旦出現頻繁打哈欠,一定要引起重視。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三件事要“慢”,急不得第一件:早上起床要慢,切莫起床“過猛”
清晨,人體的血壓易升高,起床過猛,體位瞬間變化過大,十分容易誘發中風、腦梗、心梗,甚至猝死的發生。
起床時,慢一點,先活動一下手腳,然後在慢慢起身,坐在床邊1分鐘,然後慢慢起身下床。
第二件:早起吸菸慢一點,莫著急
很多菸民,在早起後,習慣性先點上一支香菸。
然而,早起後,立刻吸菸,容易導致血液粘稠,形成血栓,極易誘發腦中風。
所以,在早起後,不要著急抽菸,先喝杯水,吃早餐,然後再考慮吸菸的事情。
第三件:排便後,慢起身
排便時切莫“過於用力”,以免導致血壓驟升的,引起中風。
排便後起身時,也要慢一點,切莫起身過猛。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遠離二物1、遠離酒水
酒精,可能透過多種機制,包括升高血壓、使血液處於高凝狀態、心律失常和降低腦血流量等導致卒中。
長期大量飲酒和急性酒精中毒是腦梗死的危險因素,酒精的攝入量和出血性卒中存在直接的劑量相關性聯絡。
遠離酒水,可減少卒中的發生。
2、遠離油炸食物
油炸食物,不僅含有大量的油脂和反式脂肪酸,而且,容易帶有致癌物質,。
有研究表明,長期食用高脂飲食的絕經後婦女,患缺血性中風的風險,比低脂肪飲食的婦女要高出40%。
美國也有研究發現,每天攝入7克反式脂肪酸的女性,會比每天攝入1克的女性患缺血性中風的風險要增加30%。
可見,吃油炸食品會提高中風的風險。因此,不想中風,就要少吃油炸的食物。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還要做好這幾點:1、選對油,搭配吃,調節血脂
植物油,搭配吃,吃齊三種脂肪酸,可調節血脂平衡,有利於心腦血管健康,減少中風風險。
將油酸類的橄欖油、亞油酸類的大豆油、亞麻酸的紫蘇仁油,按2:2:1的比例搭配吃,約25克~30克。
其中,紫蘇仁油,富含α-亞麻酸,是目前人體最為缺乏的營養素,需要注意補充,每天5ml,即可滿足人體所需,清理血液垃圾,養護心血管健康。
α-亞麻酸,可軟化血管,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
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
α-亞麻酸,還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中的LDL“不良”膽固醇和甘油三酸酯量,同時提升HDL“良性”膽固醇量。
並且,還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幫助清除對心血管有害的物質,令血管變得更暢通無阻、更健康及更有彈性,同時,還能減少擠滿膽固醇的血小扳,並防治能阻塞血管的凝快之形成。
日常多補充這樣的植物油,對於預防中風,保護心腦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2、邁開腿,控制體重
肥胖,也是導致中風的一個誘因。
不運動的人相比,常運動的人,中風風險能降低 25%~30%。
要控制體重,邁開腿,多做有氧運動,可消脂,亦可降低中風風險。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走路,是最簡單和最方便的方法。
體弱者,可甩開胳膊,大步跨,全身活動,調節各器官的功能。時間最好在清晨和飯後進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肥胖者,可長距離疾步走,每日2次,每次1小時,步行速度要快些。
3、練習左手空抓手
研究發現,腦中風與患者的生活習慣、運動方式有關,缺少鍛鍊的右腦血管壁異常脆弱,易發生破裂,因此患者應多活動左手。
做法是: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次。
-
3 # 我是大磚家
腦卒中被稱為“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俗稱“中風”。
為什麼好好的人突然就中風了?
腦卒中的發病特點就是來勢急驟,但在發病前數分鐘至數天內,也是有各種先兆症狀的。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早起三件事,不可太著急:
第一件:排便如果高血壓者排便過於用力,肌肉、血管都會收縮,尤其是胸腔和腹腔的壓力會突然加大。
外周血管受擠壓,血流透過的阻力會變大,血壓就會迅速的升高,此時如果大量血液衝入顱內,則會引發腦出血的發生。
並且高血壓者也不要憋氣排便,這個動作會瞬間給血管加壓,使本身就脆弱的血管更加受到壓力!
第二件:起床人本身在剛剛早起的狀態下,心跳和血壓就會比別的時間要高一些。
所以此時如果醒來後就馬上起身,體位的突然變化會導致心臟劇烈波動,心腦血管供血不足。
嚴重時,會造成昏厥、腦溢血、心梗、腦血栓等危害。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更要慢起床,醒來後緩幾分鐘再起身。
第三件:晨練事實上,對於高血壓的人而言,早上的6點到10點期間是血壓的小高峰,直到10點以後血壓才會慢慢降下來。
所以如果對於早上有晨練習慣的高血壓患者,建議不要太著急,如果在時間可以的情況下,建議十點後再進行晨練。
或者是在運動的選擇上也要注意,強度不要過大,要選擇一些較為舒緩的運動,例如打打太極,走走步等等。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遠離2物
1、控鹽不少老人喜歡鹹口,口味重就要多放鹽,但是,鹽分過高則會升高血壓,造成腦血管破裂。
像一些濃赤醬油、雞精、辣醬等調味品,平時一定要少放,鹽的攝入控制在5g以內,也就是一啤酒瓶蓋的量。
2、控糖食品中的新增糖,也叫“遊離糖”,是會升高血壓的。
一旦攝入過量的果糖,就會讓心率增快,血管收縮,體內的水和鈉排洩減少,血壓也就會升高。
因此,每日攝入的新增糖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不喝含糖飲料、少用精製糖。
想要預防腦中風,保護好血管,要牢記“三補”
1、補鉀鉀是生命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會使動脈擴張、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促進尿鈉排洩,降低心血管負擔,降低血壓。
因此,平時高血壓者要注意鉀元素的補充。西方國家每日攝鉀量為3~4克,我國規定成人每日攝鉀量為2~3克。
2、補充α-亞麻酸α-亞麻酸是人體的必需脂肪酸,是必須從食物中獲取,而身體不能自行合成的重要物質。
研究發現,α-亞麻酸可降低輕中度高血壓病患者的血糖、血脂,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內皮素水平,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對患者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有明顯益處。
進一步研究表明,人體脂肪組織中的α-亞麻酸水平絕對增加1%,收縮壓,舒張壓及平均動脈壓均下降666.10Pa左右。
其中紫蘇仁油中α-亞麻酸含量最高,在66.7%以上,被譽為“陸地深海魚油”,可以將其拌入200Ml自制酸奶中,或者淋湯即可。
3、補水喝水少,很容易造成身體血液粘稠,增加心腦血管意外,建議平時多喝水、喝茶水或者白開水。
晨起一杯水,有助於稀釋血液,減緩血粘度,防止血栓。
兩餐一杯茶,有助於降低血壓,促進血液迴圈。
谷谷丁荷葉茶
用谷谷丁葉、荷葉、小葉苦丁,按照2:1:1的比例,做成谷谷丁荷葉茶,每日取3~5g沖泡即可。
荷葉,含有黃酮和生物鹼類,可降低血液總膽固醇和生甘油三酯,同時,能降低全血比粘度,從而改善血液濃粘狀態,具有明顯的降脂作用。
小苦丁葉,可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明顯減小,減少產生血栓的機率。
谷谷丁水提物,可降低血清三醯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於改善血脂健康。
三者搭配,對降脂、改善血粘稠,保護血管健康有益!
中風有前兆,短則幾分鐘,長則一週前即可提前預防,減少發病甚至死亡的機率!1、哈欠不斷:可提前一週出現!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如無其他因素影響,出現哈欠不斷,是明顯的病態反應。一般中風發作前1周左右,會出現不分時間地點,頻繁出現打哈欠的現象,一定要引起重視!
2、視覺:突發的視物模糊,重影以及明顯的視力下降。
3、感覺:肢體麻木,口唇、面部舌頭靈敏度下降,耳鳴以及聽力下降。
4、語言:語言表達困難,口吃,或不能理解他人語言。
5、肢體:身體無力,協調性下降,活動不靈。
6、頭痛:突然發作的劇烈疼痛,跟平時的頭痛有明顯的區別。
7、情緒反常:性格、語氣和行為的突然反常。
出現中風前兆要及時就醫,遇到突發情況要立即撥打120,保持患者仰臥,保持呼吸通暢,解開衣物,不要過於緊張和哭喊,避免給患者造成壓力,不要擅自給患者用藥喂水。
一張白紙,兩個動作,測出患中風的機率動作一:夾白紙取一張白紙,用左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夾緊白紙一端,右手拽住另一端,並往外拉,如無需用多大力就能輕易拉出白紙,說明手部力量有問題。
動作二:手背託白紙有問題的人還要再做一個測試:雙臂前伸、平舉,與肩同寬,與地面平行,五指合攏,掌心向下。
請旁人,將白紙先放在一隻手上,如10秒內白紙掉落或小拇指外伸,說明手臂力量有問題,存在中風風險。
用上述兩個方法測試另一隻手。
-
4 # 養生的小蝦米
心梗,又叫“心肌梗死”,是由於血栓或者炎症導致的心肌缺血性壞死。
它是一種致死率極高的疾病,病發後對患者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心梗,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現在很多年輕人,由於壓力大、過度勞累等因素,也會突發心梗。
以下5類人,要警惕中風
第一類:高血壓者
無論是收縮壓高還是舒張壓高,只要高到一定程度,都可能引發腦中風。
因此,血壓很高的人,即使無明顯症狀,也應堅持服藥,控制好血壓,千萬不可麻痺大意。
第二類:心臟病者
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細菌性心肌膜炎以及心臟瓣膜疾病的人,或者做過心臟手術、安裝過人工心臟起搏器者,容易出現血栓,引發腦中風。
第三類:血液黏稠度高的人
有些疾病,如紅細胞增多症,病人血液中紅細胞數目過多,血液變得黏稠,很容易出現血栓,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第四類:習慣性便秘的人
老年人動脈多硬化,大便多燥結。排便用力容易使腹壓升高,血壓和顱內壓也同時升高,這樣就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出血發生腦中風。
第五類:酗酒的人
長期大量飲酒,每天攝入酒精的量超過60克,就有可能發生腦中風。
如今是三伏天,更容易患腦梗等中風疾病!尤其是高血壓的人群,更要注意,那麼,不想中風,要做到什麼呢?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謹記“3慢”,遠離“2物”,做好一件事
謹記3慢
1、血壓波動慢
血壓高,會誘發冠心病,增加腦部血管壓力,對血管損傷很大,且會增加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控制血壓,調節“高”、“低”血壓水平,控制好鹽分的攝入。
建議,正常人每天鹽分攝入量不超6克;患有高血壓者每天不超過4克。
控制血壓,避免熬夜,睡眠不足會使血管發生痙攣,促使血壓升高,所以,保證睡眠質量也很關鍵。
2、情緒波動慢
在快節奏的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這兩種情況。巨大的壓力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使很多人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緊張和不安中度過,長時間持續也會引起血壓上升,對身體造成巨大的傷害。
事實上,情緒激動,不論是憤怒、焦慮、恐懼,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血壓突然升高。
但是對於高血壓的患者而言,如果血壓猛然升高,對身體的危害是致命,一定要學會控制。
3、起床動作慢
早上剛剛醒來的時候,血壓差不多是一天中最高的時候,所以對於高血壓患者而言,起床一定不要太快,太著急,要給身體一個適應的時間。
再加上早上六點左右的時候,我們人體血液中的腎上腺素和甲狀腺素水平也很高。
這兩個因素同時作用,會導致在起床的一瞬間,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進而引起腦出血。
遠離2物
一、油脂
高油脂的食物對於正常血壓的人都不建議多吃,因為油脂攝入過多,身體並不能完全的進行代謝,一旦堆積於身體當中,就會造成肥胖,而肥胖也是導致高血壓的元兇。
此外,油脂攝入過多,會附著在血管壁上,造成堵塞,血流不暢,也會造成高血壓,還會引發腦卒中。
因此,避免吃過於油膩的食物,如油炸類、燒烤類等,炒菜時,最好也少放油。
平時也可將幾種油搭配在一起,利於補齊不同脂肪酸,對血管有保護作用。
紫蘇仁油、橄欖油、大豆油按1:2:2比例搭配,每天每人食用25-30克為宜。
橄欖油富含油酸,屬於不飽和Omega-9脂肪酸系列;大豆油富含亞油酸,屬於不飽和Omega-6脂肪酸系列。
紫蘇仁油富含α-亞麻酸,屬於不飽和Omega-3脂肪酸系列,是目前人們嚴重缺乏的營養素之一。
現代研究發現,α-亞麻酸進入體內可分解為EPA和DHA,其中,EPA被稱為“血液清道夫”,可降低血液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而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利於調節脂質代謝,達到降脂、降壓的作用,從而保護血管。
同時,α-亞麻酸還有助於軟化血管,增強血管彈性,有助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減少斑塊的形成,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2、遠離菸酒
吸菸可使腦梗死的風險增加近1倍。
被動吸菸是中風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其風險幾乎是主動吸菸的2倍。
而戒菸,可使中風和其他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風險迅速降低。
酒精對血管有擴張作用,可促使血液流速加快,腦血量增加,從而增加急性腦出血的發生。
做好一件事
控制體重,遠離肥胖
肥胖是導致冠心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於腦梗塞也存在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為肥胖容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發生,易加速心腦血管疾病。
所以,肥胖者應該儘量控制體重,判斷自己體重的標準計算公式: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
若是超過標準體重,就一定要學會科學運動,減少高油食物的攝入,以健康減肥。
-
5 # 養生時間
三伏天,天氣炎熱,人們出汗增多,血液變得粘稠,容易誘發腦中風。
中風,是中醫的說法。而現代臨床上,稱為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
三伏天,出現5種表現,小心中風!表現一:肢體麻木
身體一側的手腳突然無力、麻木,多是小中風的表現。
若同時出現嘴歪、眼斜、流口水、吞嚥困難、說話困難等,要小心中風,最好去醫院查一下。
表現二:胸悶、胸痛
若在運動或情緒緊張激動後,出現胸悶的情況,要小心;若在勞動或情緒激動時,出現胸部心臟處擠壓的感覺,最好去查一下,可能是心絞痛的表現。
表現三:吐字不清
腦血管堵塞時,會使腦供血不足,從而導致運動神經“失靈”,常表現為說話時吐字不清,或說不出話來,一般持續時間較短,也要重視。
表現四:頭暈、頭痛
頭暈、頭痛是腦血管堵塞最常見的症狀,一般為持續性頭痛,也可能出現炸烈性的劇痛。總之,頭痛出現明顯改變時,最好去查一下腦CT!
表現五:視力下降
當單側視力短暫性下降時,或完全看不見,一般會有幾秒或幾分鐘後恢復正常,可能是腦部缺血引起的視網膜缺血,小心腦梗死。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謹記“4慢”、遠離“2物”、做好4件事:
“4慢”:1,口渴了,慢喝水
當感覺口渴了,說明身體已經嚴重缺水了,這時,最好不要“牛飲”,尤其是有心臟病的人。
喝水太快,容易使水分快速進入血液中,稀釋血液,同時也會使血容量增加,從而增加心臟的負擔。
喝水時,最好慢點喝,勤喝、小口喝,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不要等渴了在喝水。
2,晨起時,慢起床
早上身體處於缺水狀態,醒來後,最好不要著急起床,避免血壓驟升,引起突發腦血管疾病。
最好是現在床上躺一會,慢慢的起來,保護好血管。
3,廁所時,慢排便
上廁所排便時,正常來說都會用力,但對高血壓者、便秘者,不要用力過度,避免腹壓增大,使得血壓驟升,引起腦出血的發生。
最好是,排便時,慢一點,有便意了,更不用著急。
此外,如果能選擇蹲便最好,這樣更利於糞便排出。
4,慢回頭
生活中,不論遇到什麼事,不要猛回頭,尤其是患有高血脂、血壓不穩的人。
如果猛回頭,頸動脈內不穩定的斑塊可能會脫落,這樣很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誘發腦梗、心梗。所以,平時最好慢回頭,不要著急。
遠離“2物”:1,冷飲冷食
三伏天,高溫天氣,人們經常會喝些冷飲,吃些冷食來降溫、解暑,但有些人最好不要碰冷飲冷食。
對中老年人來說,冷飲冷食屬寒性,容易被寒邪入侵,促使胃部痙攣,引發胃痛。
同時,冷飲冷食會刺激血管,促使血管痙攣、收縮,血壓驟升,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的人,容易誘發腦中風、心梗。
2,肥甘厚膩
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夏季最好少吃些肥甘厚膩的食物,如魚肉、肥肉等,以防生痰、生熱、生溼。
此外,吃太多肉類,容易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易引起血脂代謝異常,誘發血栓形成,從而堵塞血管。
做好4件事:第一:多喝水,稀釋血液
夏季人們出汗多,多喝水能及時補充水分,避免血液變得粘稠,甚至脫水情況發生。
建議每天喝水量最少為2000毫升,能多喝最好。記住喝水時,最好小口、勤喝、慢喝,不要大口狂飲。
喝水時,可放些小植物,有助於稀釋血液,改善血液粘稠狀態。
谷谷丁荷葉茶,將谷谷丁葉、荷葉、小葉苦丁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利於降脂,改善血液粘稠狀態。
谷谷丁,一種藥食兩用的小植物,有很好的消炎利尿作用,可促進體內毒素排出。研究發現,谷谷丁具有降低甘油三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荷葉,有很好的降脂作用,可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研究發現,荷葉水煎劑可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壓積、改善血液粘稠狀態。
小葉苦丁,也有一定降脂作用,對食高膽固醇誘發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降低作用。
每天2-3杯茶,補充水分,稀釋血液,改善血液粘稠,減少血栓形成。
第二:多吃酸,健胃消食
夏季出汗多,容易損傷津液,適當吃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梅子等,酸味能斂汗止瀉、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高溫天氣,人們容易出現食慾不振、胃口差的情況,調節胃口、增進食慾,可用醋調味。平時做菜時,如涼拌菜,可適當放些醋。
同時,夏季是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醋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對腸道傳染病有預防作用。
第三:多用扇子,少吹空調
解暑防熱,平時多用扇子,儘量少吹空調。
搖動扇子,不僅能活動手臂,促進血液迴圈,扇出來的風還是自然風,能平衡機體,達到解熱的作用。
左手扇扇子,能保護心臟,防止腦出血。搖扇能促使肢體的關節、肌肉得到鍛鍊,還可鍛鍊大腦血管的收縮和舒張功能。
吹空調,雖然解熱,但冷空氣會引起關節受損、受冷、疼痛,導致脖子和後背僵硬、手腳冰涼麻木等,尤其是老年人長時間在空調環境下,會出現很多種問題。
第四:睡眠充足,少激動
夏季炎熱,作息上,晚睡早起,保證睡眠質量,中午要適當休息一會兒,最好午睡30-60分鐘。
保證睡眠,每天最好在6-8個小時,不宜過少,也不宜過多。
同時,要控制好情緒,避免激動。
酷暑難捱,很多人的情緒容易波動,記住“心靜自然涼”,調節好情緒,就不會感覺那麼熱了。
平時多做些小動作,利於腦血管健康!動作一:按摩頸部
專家指出,按摩頸部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鬆弛,減少膽固醇沉積,促使已硬化的頸部血管恢復彈性,改善大腦供血,預防中風發生。
做法:
雙手摩擦發熱後,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髮熱發紅為宜。
動作二:搖頭晃腦
頭部前後左右旋轉,可增加血管的抗壓力,有利於預防中風。
做法:
平坐,放鬆頸部肌肉,然後前後左右轉動頭部各30~50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3次。注意,低血壓患者需平臥做。
-
6 # 健康小蜜蜂
腦中風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致死率,致殘率均佔首位。
資料顯示,每天飲腦中風死亡的人數佔總死亡人數的20%以上。
為何三伏天是腦中風的高發期?
一方面,人們常在空調屋,室外的溫差大,對血管的損傷大,引起血壓的波動,造成中風的發生。
另一方面,天氣熱,血流的速度慢,人也容易急躁,也會增加血栓的形成,誘發腦中風。
一旦身體出現4種表現,十有八九是腦中風,做好預防!
1、肢體單側麻木,出現身體部隊稱傾斜的表現。
2、頭暈眼花的症狀越來越嚴重,視力明顯的下降,甚至伴有不明原因的嘔吐。
3、突然的說不清話,意識迷糊,記憶力下降。
4、面部僵硬,嘴眼歪斜等症狀。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謹記“3慢”!1、吃飯慢
民以食為天,吃飯也是有很大講究的,吃飯最好的七分飽,並且要細嚼慢嚥。
多次的咀嚼不僅可減輕胃臟的負擔,同時有利於血壓,血糖的穩定。
在狼吞虎嚥的時候,人體的消化也會跟著加快,大腦和心臟的血液減少。
並且快速吃飯時血糖升高迅速,在一定的刺激下,就會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2、排便慢
人體的腸道在隨著身體的年齡的增長不斷的退化,有益菌不斷的減少。
所以中老年人都會出現便秘的表現,但是在排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避免用力的排便,使腹部的壓力增大,血液急速上升,引起高血壓。
對於已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血管彈性下降,很容易出現血栓,或是血管破裂等症狀。
3、運動慢
三伏天,是一年中溫度最高的時候,也會在運動的時候,要適量而行。
大量的運動,導致人體水分的流失,會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加速血栓的形成。
並且劇烈的運動,心臟供氧,供血的負擔大,如身體代謝慢,會引起心梗,腦中風的危險發生。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遠離“2物”!1、遠離菸酒
吸菸的人患腦中風的機率是不吸菸人的2倍。
長期的吸菸,導致血管硬化,增加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的堆積。
而長期的飲酒,使人體神經興奮,誘發高血壓,加速心臟的跳動。
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並且菸酒齊下的人,大大的提升患中風的風險。
2、遠離熬夜
夏天失眠,熬夜的人會明顯的增多,而熬夜是導致年輕人腦梗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現代人手機不離手,晚上在玩手機的時候,會使大腦的神經興奮,讓人失去睏意。
熬夜時,會分泌異常的激素,使血管異常的收縮,影響血流的速度。
加速動脈硬化,血管堵塞的危險增加。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做好一件事!控制好血壓,高血壓被視為是腦中風的最危險的因素。
臨床顯示,80%以上的腦中風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
高血壓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促使血管內皮損傷,加速腦中風的發生。
溫度升高,血管會自然的擴張,血壓也會有一些下降,但是此時不可擅自停藥,造成血壓不穩定,危險就會隨之而來。
此外,預防腦中風,做好四個一點!補充多一點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多補充優質的脂肪酸。
研究發現,α-亞麻酸進入體內會分解為EPA和DHA,
其中EPA,能降低血清中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
DHA被稱為是“腦黃金”,促進腦部血液流動,提升腦組織功能。
α-亞麻酸還可促使血管有彈性,減少擠滿膽固醇的血小板,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水分飲一點
夏天排汗多,更要適當的補充,每天飲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上。
或是飲用甜蘿蔔茶泡水,有助於清血管,防中風。
甜蘿蔔中的鎂能夠阻止血栓的形成,淨化血管壁的膽固醇斑塊。
它可使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顯著降低。
有明顯的降血壓,降血脂,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運動做一點
經常運動頸部,頸部是為大腦供血,供氧的必經之路。
腦中風的發生主要的一方面就是血管堵塞,也多發生在頸動脈處。
所以,經常的運動頸部,可促進腦部的血液迴圈,加速血流的速度。
有效的預防動脈硬化,血管堵塞,血栓形成,從而誘發危險的發生。
方法1:將雙手搓熱,力度適當的按摩頸部的雙側。
方法2:按照上下左右的順序,左頸部的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做。
手部的運動,每天做空手抓300次,促進全身餓血液的迴圈。
並且人在運動左右手的時候,也是在運動人體的左右腦。
可提升記憶力,預防老年痴呆,腦中風等。
心情好一點
天氣熱,人就會出現煩躁不安,急躁易怒的症狀。
而糟糕的情緒,不僅影響一天的心情,影響周圍人的心情。
主要是對人體的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尤其是血壓,心臟,大腦。
人在生氣,激動,開心的時候,心跳加速,血壓升高。
如已經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加速血栓形成,誘發血管堵塞,造成心梗,腦梗。
相關內容
- 三伏天,心臟病高發,遠離3物,多吃3紅,堅持3多,護心更健康,分別指什麼?
- 三伏天,不想腦溢血,謹記“3慢”,多吃“2物”,做好兩件事,都是指什麼?
- 夏天,不想腦溢血,謹記“4慢”,遠離“3物”,做好2件事,都指的是什麼?
- 冬季,不想腦中風,遠離二物,撇棄三習,做好四件事,具體指什麼?
- 三伏天,不想腦出血,謹記“3慢”,遠離“2物”,多吃“2物”,都是指什麼?
- 50歲後預防“老年病”,遠離一個字,謹記“三慢、四相伴”!說的都是什麼?
- 三伏天養生,謹記“三減、四加、五個點”,具體指什麼?
- 50歲後,三伏期間,想要平安度過,要謹記“遠離4事,不睡3覺”,具體指什麼?
- 血脂高,三伏天謹記早起3事,睡前4不要,防止血栓,是指什麼?
- 三伏天,高血壓患者謹記“1控、2慢、3補”,控制血壓安穩過夏,“1控、2慢、3補”具體指什麼?
腦中風,又叫腦卒中,是一種突發性強,致死率高的疾病。
專家指出,三伏天,當溫度超過32℃以上,中風機率將高出66%。
此時,老年人、三高者、肥胖者,缺乏運動者等,一定要格外警惕腦中風的發生。
腦中風來臨的6大“前兆”訊號,莫忽視1:哈欠不斷,一般中風前1周,易出現頻繁打哈欠的情況。
2:突然視力模糊,約1/4中風者,發病時會喪失視覺功能,感到視線模糊。
3:手臂發麻、無力,拿在手裡的東西忽然落地,要高度警惕是中風的預兆。
4:頑固性打嗝,伴有胸痛、麻木、視力模糊等,女性更常見。
5:舌根僵硬,舌頭脹大,吐字不清,或吞嚥困難而不停地流口水。
6:突然劇烈頭痛,80%~90%的中風者,是以頭痛為首發症狀。
兩個簡單動作,自測中風機率動作一:夾白紙
取一張白紙,用左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夾緊白紙一端,右手拽住另一端,並往外拉。
如果,無需用多大力,就能輕易拉出白紙,說明手部力量有問題。
此時,做第二個動作。
動作二:手背託白紙
有問題的人,要再做一個測試:
雙臂前伸、平舉,與肩同寬,與地面平行,五指合攏,掌心向下。
請旁人將白紙先放在一隻手上,如10秒內白紙掉落或小拇指外伸,說明手臂力量有問題,存在中風風險。
此時,應該及時就醫檢查,以往萬一,切莫忽視。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謹記“3慢”,遠離“2物”,做好一件事!
不想腦中風,謹記“3慢”1、早上慢起床
清晨,是腦血管疾病高發的一個魔鬼時間。
在起床時,一定要多注意,慢一點,切莫起床過快、過猛。
一旦迅速起床,導致體位瞬間變化太大,血壓升高,易誘發出血性腦中風。
所以,起床時,慢一點,先活動一下手腳,再慢起身,坐在床邊1分鐘,然後再慢慢下床。
2、排便慢起身
臨床上,很多人,在排便時,突然腦梗、腦溢血。
所以,排便時慢一點,切莫過於用力,以免增加血管壓力,導致中風。
並且,在排便後起身時,一定要注意慢一點,切莫起身過快,導致頭暈等。
3、慢動作晨練
三伏天,天亮的比較早,很多人有晨練的習慣。
但此時,一定要注意,做一些慢動作鍛鍊,切莫做劇烈運動。
並且,晨練不宜過早,要等到太陽昇起後,並且,要注意血壓情況。
清晨,人體的血壓波動較大,容易升高,此時不注意運動,易誘發併發症。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遠離“2物”1、高脂肪食物
代表食物:肥肉、黃油、臘肉等
高脂肪食物,要注意少吃一點。
一旦攝入過多,易附著在血管壁上,並且,還會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此時,再加上天氣炎熱,出汗多,容易形成血栓,造成血管堵塞,誘發缺血性腦中風。
2、高膽固醇食物
代表食物:動物內臟、魚子、蛋黃等。
高膽固醇食物,進入身體後,會變成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壞膽固醇”)。
這類物質,容易聚集堆積在血管壁上,形成穩定性斑塊,使血管變窄,血流受阻,是導致動脈硬化,是造成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一殺手”。
因此,這類高膽固醇食物,一定要注意少吃點,尤其是中老年人。
三伏天,不想腦中風,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控好血壓。
高血壓,是導致腦中風的主要因素之一。
尤其是三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血壓,避免發生併發症。
1、勤監測
三伏天,高血壓,降中多變,此時,一定不要放鬆對血壓的監測觀察。
如果,發現晝夜峰谷差值較大,或波動不規律,應去醫院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以瞭解血壓的波動規律,並按醫生意見採取措施。
2、常飲茶
三伏天,出汗多,要及時補充水分,以免血液粘稠,誘發腦血管疾病。
高血壓者,多喝點白開水,或者是淡茶水,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用一些藥用小植物,搭配泡水喝,預防血液粘稠,保護血管,十分有益。
谷谷丁荷葉茶,泡水喝,可消脂降壓,減少血管堵塞,保護血管健康。
用谷谷丁、荷葉,小葉苦丁,三者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即可。
荷葉,含有黃酮和生物鹼類,可降低總膽固醇和生甘油三酯,降低全血比粘度、紅細胞壓積,從而改善血液粘稠狀態,降脂降壓,預防血栓的形成。
小葉苦丁,可以增加心肌供血、抗動脈粥樣硬化,還可以清熱散風,可以降低血壓,對高血壓者有很大的好處。
谷谷丁泡水喝,有一定的降壓效果,還可降低血清三醯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於改善血脂健康,助力心血管健康。
搭配在一起,做杯代茶飲,可以促進身體排毒,降脂、降壓、改善血粘稠,穩定血壓,保護血管健康。
3、食清淡
高血壓者,要注意飲食清淡,切莫吃過鹹的食物。
過鹹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鈉鹽,容易導致血壓升高,不利於控制血壓。
還要避免暴飲暴食,以免引起血壓波動,造成併發症。
4、穩情緒
三伏天,天氣炎熱,溼度很大,人容易“動肝火”,導致脾氣暴躁等。
此時,一定要學會穩定自己的情緒,保持平和,切莫過於激動。
情緒起伏過大,會影響血壓,導致血壓不穩,易誘發併發症,損害健康。
因此,要注意,保持一份平和的心情,切莫打起打落。
5、保睡眠
三伏天,高溫酷暑,人們容易失眠,睡眠質量下降。
但是,對於高血壓者來說,一定要提高警惕,保證高質量的睡眠。
此外,每天中午,還可小睡約半個小時,有助於保持血壓穩定。
6、避暑降溫
三伏天,血壓波動,主要是因炎熱所致。
因此,高血壓者的主要對策,就是避暑降溫。
可以採取製冷造涼、避暑納涼、散熱降溫等措施。
高血壓者,使用空調時,室溫不要調得過低,保持在27~28℃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