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將龍城
-
2 # 不沉的經遠
袁世凱死後,段祺瑞雖然接替了他的位子,成為名義上的北洋集團名義上的首領,不過北洋集團內部卻四分五裂,形成了多個派系。出現這種情況其實並不奇怪,嚴格的說,袁世凱時期北洋集團就已經形成了多個派系,這也是晚清兵為將有,彼此之間只有利益關係的後遺症。
在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以後,清軍的八旗和綠營已經糜爛不堪,無法和太平軍對敵。而且由於連年的戰事,清政府財政緊張,無力繼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無奈之下,清政府一面放權給地方督撫和地方士紳,讓他們自己編練團練和太平軍作戰。這麼做雖然成功的鎮壓了太平軍,但是卻造成了一個個擁兵自重的地方實力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
而這些地方實力派們的一個大特點,就是統帥利用個人關係籠絡一批人為將,將自己去募兵,士兵只對將負責,統帥無法越過將去直接指揮部隊,形成了兵為將有的獨特景象。而維繫部隊靠的就是將帥之間的私人關係和共同的利益。
這種奇特的現象在北洋新軍建設時也得到了一定的遺傳,袁世凱控制北洋新軍的主要方法就是利用自己的職權籠絡了王士珍、段祺瑞、馮國璋等人。換句話說,這些人透過效忠袁世凱來換取利益。
北洋集團實際上是一個因為共同利益捆綁在一起的鬆散聯盟,袁世凱只是盟主而已。但是這種關係是比較淡薄的,因此只要大家的利益不一致,就可能產生矛盾,特別是隨著段祺瑞、馮國璋等人權力越來越大,手裡有了一定實力以後,就不是絕對服從袁世凱了。袁世凱也試圖改變這一局面,利用各種手段削弱手下軍頭們的兵權,但是一直沒能奏效。
到袁世凱復闢時,段祺瑞、馮國璋等人都不贊成,段祺瑞辭職消極抵抗,馮國璋則聯合北洋集團內部一些人公開致電反對。也正是因為北洋集團內部的大力反對,蔡鍔的護國運動才能進展順利,袁世凱的復辟以失敗告終。此時的北洋集團實際上已經分裂了。
袁世凱去世以後,段祺瑞雖然名義上接替了他的位子,出任了總理和陸軍總長。但是馮國璋等北洋元老原來都和他多年同事,段祺瑞根本無法壓服他們,北洋集團的分裂就進一步加劇,陸續形成了親段祺瑞的皖系軍閥,以馮國璋為首的舊直系長江三督,當然更多的是夾在他們兩人之間的牆頭草,
這也是舊軍閥的通病,像曹錕擊敗段祺瑞成為北洋集團領袖以後,他的部下也很快分裂,形成了多個派系。畢竟軍閥就是軍閥,既然以利益為目標組合在一起,最終也會因為利益而分裂。
-
3 # 我家的貓叫皮蛋
袁世凱英明一世糊塗一時,這樣一個英武的人居然會去復辟,居然有了當皇帝的想法,本該是名留青史的人物,最後在憂憤中死去,袁世凱死後其實是有人接替他的位置的,但是北洋政府的威權已經大大削弱,各地軍閥並起。
一、袁世凱病死,黎元洪接棒
1915年12月,在國會、高校、民眾請願團、籌安會和各省國民代表的推戴下,袁世凱準備建立君主立憲制,進行稱帝。
但是此舉激起了全國上下的反對,連袁世凱的心腹段祺瑞也強烈反對,同年12月25日,蔡鍔和唐繼堯在雲南宣佈起義,發動了著名的護國運動,聲討袁世凱,貴州、廣西兩省也相繼響應,第二年3月袁世凱被迫宣佈取消帝制,起用段祺瑞為國務卿兼陸軍總長,企圖依靠段祺瑞的影響力來團結北洋勢力,消滅南方起義力量,但起義各省沒有停止軍事行動。
袁世凱又氣又後悔,憂憤成疾,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逝,時年57歲。
1916年6月7日,在袁世凱死後的第二天,副總統黎元洪就職中華民國大總統。
袁世凱總統的棒子交給了黎元洪。
二、有名無實的大總統黎元洪
黎元洪原來是清廷暫編陸二十一軍的統領,武昌起義的時候,由於沒有高階將領參加舉事,黎元洪被革命黨人強迫推舉為湖北都督。袁世凱大選大總統後,黎元洪入京成為了副總統。
袁世凱去世後,北洋系大佬雲集,處於平衡大家很快推舉了黎元洪為大總統,畢竟副總統接任總統也是順理成章的。
但是黎元洪這個總統權力並不大,政府諸多事宜其實是北洋大佬總理段祺瑞說了算,段祺瑞背後有著強大的北洋軍和除西南六省外的各省掌握軍政實權的督軍和省長的支援,加上黎元洪本身能力也差段祺瑞甚多,所以這個時候北洋政府的實際掌舵人是段祺瑞。
然而黎元洪畢竟是名義上的總統,還掌握有國會,兩人時常爭鋒相對,最終爆發了“府院之爭”。
府院之爭
段祺瑞一直力主武力統一全國,但是向日本借款引起全國不滿,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準時機在這時下令撤銷了他的總理職務,段祺瑞憤然離京去津,並且根據臨時約法,總統無權撤銷總理職務,不承認黎的免職令。因一方為總統府,一方為國務院,所以它們間的爭鬥被稱為“府院之爭”。
之後愚蠢的黎元洪請張勳調停,結果張勳帶五千辮子軍人京擁戴清廢帝溥儀即位。偷雞不成蝕把米的黎元洪逃到日本公使館躲避。
引狼入室的黎元洪也受到全國聲討,黯然下臺,北洋大佬馮國璋成了總統,段祺瑞依然當他的總理。
三、自袁世凱稱帝開始,北洋系就四分五裂
從袁世凱倒行逆施稱帝開始,北洋系就開始四分五裂了,當時北洋大佬大都對袁世凱稱帝行為表示不滿和憤慨。
北洋大佬段祺瑞和馮國璋就明確反對袁世凱稱帝,馮國璋於民國五年(1916年)4月1日和16日公開致電北京政府,勸袁世凱及早退位。各省軍閥紛紛效尤,亦先後通電勸袁世凱迅速退位。段祺瑞在袁稱帝前,曾五次勸阻,結果三次被拒絕,兩次吃了閉門羹。他勸阻袁世凱稱帝,說此事關係國家安危及袁氏身家性命是萬不能做的。
袁世凱的北洋政府本來就要老袁維繫,袁世凱死後,再也無人具有足夠能力統領整個北洋軍隊及政權,各北洋大佬以省割據導致分裂,以軍隊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勢力範圍。在名義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北洋軍閥又分不少派系,大的派系有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
-
4 # 祗樹
俗話說,樹倒猢猻散。意思是說:大數倒下之後,寄居在樹上的猴子都四散逃走。可問題是,樹到了之後,猢猻為何要逃散呢?
答案很簡單,猴子寄居在樹上,無非是樹能給猢猻庇護,還能提供食物。樹倒了,就意味著庇護和食物都沒了,猢猻還在這兒幹嘛?如果樹倒了之後,有哪個猢猻想充當樹的角色,就必須滿足當大樹的要求。
即,提供庇護和食物。
袁世凱為什麼能夠長久地統治北洋軍閥?一來,袁世凱牢牢掌握北洋軍閥各級軍官的人事任命權;二來,整個北洋軍閥從上到下所有的吃喝度用開銷,全都是袁世凱想辦法搞來的錢。
所謂有奶便是娘,吃人家的、喝人家的,聽人家調遣,再理所當然不過了。
袁世凱的錢都從哪裡來的呢?清朝末代皇太后隆裕太后曾說過這樣的話:
“內帑已經給袁世凱全要了去,我真沒有錢了!”內怒就是皇帝的私房錢,袁世凱在慈禧太后死後,透過各種手段(坑蒙拐騙),將大清的國庫剝削的一乾二淨;然後還是不罷休,又連威脅帶忽悠,讓隆裕太后乖乖交出私房錢,將大清皇室榨乾。
袁世凱搞這麼多錢幹嘛了呢?拉關係、發軍餉、買物資。
所以說,袁世凱死後,如果有人想接替他的位置,首先就必須得像袁世凱那樣,對北洋軍閥上上下下的開銷負責;其次,在北洋軍閥內部還得有威望、能夠服眾。
那麼,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內部誰最有可能替代他的位置呢?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四分五裂,分別形成了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以馮國璋為首的直係軍閥、以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等等。他們名義上受國民政府支配,實則各自為政。
不過,雖說他們各自為政,皖系軍閥一直以北洋正統自居,段祺瑞也一度曾操縱政局。
袁世凱活著的時候,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等北洋三傑在地位上都一樣,分不出誰高誰低。
段祺瑞有威望、有野心,但是在人事任免方面太欠缺;馮國璋手裡有兵且善於戰鬥,奈何不講道義被人看不起;王士珍貴為北洋三傑之首,待人接物行軍打仗能力強,卻無意政壇,袁世凱死後,他很快就退出政壇了。
於是,段祺瑞為了穩固自己在北洋軍閥內部的地位,與其他過去的“老戰友”打了幾次仗。
1920年7月,以吳佩孚(馮國璋下野)為首的直係軍閥向段祺瑞發起挑戰,雙方在京津地區進行戰爭,最終,段祺瑞的皖系軍閥大敗。
至此,袁世凱的那些老部下里,唯一一個有機會取代他位置的人,下野了。
段祺瑞之所以下野,與其自身也有諸多關係。
首先,段祺瑞搞不來錢。嚴格來說,除了張作霖靠倒騰軍火掙了些錢之外,當時整個中國的軍閥都搞不來錢。他們的錢要麼是盤剝地盤裡百姓,要麼是出賣國家利益向帝國主義貸款。
比如說,段祺瑞曾向日本人貸了1.45億日元,除了第一期借的500萬日元還了,其餘的錢成了死賬。這些錢最後都幹什麼用了呢?和其他大部分軍閥一樣,這些錢主要用來發放軍餉、購置軍火、還戰爭賠款。
最可笑的當屬馮國璋了,他當上總統之後,為了籌集軍費,竟然將紫禁城護城河裡的魚撈出來埋掉,成了當時一大笑談。
可見,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段祺瑞、馮國璋之流當了總統之後,方知袁世凱能夠籠絡那麼大一攤子,著實有水平。
其次,段祺瑞在用人方面,沒有全域性意識。
舉一個很小的例子,段祺瑞在任期間,向日本人借了1.45億日元,即西原貸款,這筆錢段祺瑞怎麼分配的呢?
按理說,錢是以北洋政府的名義借的,直系、皖系、奉系三家都有份兒。實際上呢,段祺瑞在花錢的時候,只想著皖系一家;還債的時候,卻讓三家一起想辦法,如此,其他兩家能不生怨言?
在人事任免方面,段祺瑞也是任人唯皖,對於非皖系官員,則採取打壓措施。
儘管段祺瑞表現的不盡如人意,在北洋眾軍閥裡,他做的已經非常好了。換做其他人,有的不能服眾、有的弄不來錢、有的能力不足,更不可能接替袁世凱的位子。
足見,想當一棵大樹,必須有遮風擋雨的魄力,也要有枝繁葉茂的能力,這樣才能聚攏一堆猢猻在下面打鬧。否則,隨便兩隻猴子在上面折騰,都能把樹弄倒了……
-
5 # 翰林冷知識
袁世凱死後,北洋政府四分五裂,全國形成幾大勢力集團:
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
以馮國璋為首的直係軍閥、
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
以唐繼堯為首的滇系軍閥、
以陸榮廷為首的桂系軍閥、
以閻錫山為首的晉系軍閥。
隨之變進入烽火連綿的軍閥混戰階段。
▲軍閥割據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當初袁世凱統治時期的北洋政府戰亂較少,而他去世之後,便有軍閥混戰?
一、時局如棋,袁世凱正趕上“將軍”從曾國藩到袁世凱,都有明顯的師徒關係模式。
曾國藩提攜了李鴻章、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劉坤一、曾國荃等一大批文人將領,他們在滿清中興過程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相比之下,李鴻章算是最優秀的一個。
▲李鴻章
李鴻章,高度模仿曾國藩,也提拔了一大批文人將領,最有權勢的當屬袁世凱。
輪到袁世凱,方法套路和曾李二人高度相似,日後那些混戰的軍閥,都是他的門生故吏。
這些人,哪個不是萬里挑一的精英大才。但袁世凱正趕上時局。
如果說時局是一盤棋,袁世凱的時局實在是太好了。兩方對壘,曾李兩批人,名將為他吃卒滅炮,名相為他踩馬打象,輪到他正好將軍,把清政府的老帥請出了宮。
▲袁世凱
滅了清朝,又是新的一盤棋了。袁世凱的那些門生故吏們,在這盤新棋上,才剛剛到“炮居中,馬過河”的階段。需要幾代人廝殺才能出結果,也就是軍閥混戰。
二、小站練兵的時機袁世凱之所以能有後來的成就,和小站練兵是分不開的。
甲午之戰,八旗、綠營和湘淮幾軍被虐慘,清政府終於開始深深地懷疑自己。
之前的洋務運動也好,君主立憲也罷,都沒有真正的動搖清政府的根本。
▲小站練兵
但小站練兵不同,這是動了槍桿子,袁世凱以德軍為藍本,練出了我國最早的現代陸軍。超強的戰鬥力,精良的武裝,讓袁世凱有足夠的武力登頂權力頂峰。
而袁世凱之後的門生故吏,無一人有此機遇。他們的機遇只能撐起一個軍閥而已。
如果歷史有假如,袁世凱不是小站練兵,而是湘軍團練的話。最多和曾國藩一樣,當個中興名臣。
▲曾國藩畫像
三、北洋政府的大佬們均有短板北洋政府,袁世凱之下,最優秀的當屬徐世昌。清朝的體仁閣大學士,這是清代文成的最高榮典。
袁世凱能成功地將清帝趕下臺,也是和徐世昌聯合的結果。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時,他是國務卿,後來當選民國大總統。
本是接替袁世凱的最好人選,但卻在權力頂峰時,無意政治,退隱天津租界,書畫餘生。
▲徐世昌
徐世昌之下,便是“北洋三傑”。三傑之首的王士珍,以老好人自居,和徐世昌一樣,權力頂峰之後,隱居北京;段祺瑞,有能力,太過鋒芒,資歷與馮國璋不相上下;馮國璋,老奸巨猾,與袁世凱政見不合之後,在南京擁兵自立,成為軍閥的同時,也失去了統一全國政軍一體的機會。
張作霖有勇有謀,但偏於東北一角,剛有問鼎中原,統一全國的架勢,就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
▲張作霖
唐繼堯、陸榮廷、閻錫山實力不敵上述各位;吳佩孚、馮玉祥、孫傳芳都還羽翼未滿;沒有兵權的黎元洪,拿什麼服眾?
四、袁世凱稱帝造成分裂大家費勁千辛萬苦,把清朝皇族拉下舞臺,結束了幾千年的封建統治。
袁世凱居然還想稱帝,受益的只有他大兒子袁克定,這幫軍閥們可不幹。天然形成三派: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和各國使節的合影
支援袁世凱胡鬧的(袁克定一派)、明目張膽反對的(段祺瑞、馮國璋等)和坐山觀虎鬥的(各種地方小軍閥)。
已經奠定了軍閥混戰的基礎。
要是當年李鴻章帶著淮軍也稱帝,清朝皇室、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劉坤一他們也能弄出個軍閥混亂的局面,說不準還能趕上袁世凱過來收場。
▲北洋政府五色旗
五、兩次府院之爭是導火索府院之爭的“府”是總統府,“院”是國務院。
第一次府院之爭,黎元洪的總統府集團對抗段祺瑞的國務院集團。因為國務院秘書長的人選和是否對德宣戰兩個問題,兩派鬧得不可開交。
▲黎元洪
黎元洪以總統身份開除了段祺瑞的國務總理職位,段祺瑞憤然離京,宣佈根據臨時約法,總統沒有權利開除總理。
黎元洪本來請張勳來京調節,結果張勳卻擁戴溥儀復辟。段祺瑞鎮壓了張勳,黎元洪辭職,換上了馮國璋。
但馮、段二人性格不合,又都有兵權,所以引發了第二次府院之爭。又是你狠我橫的鬧劇,最後兩人同時下野。
這麼折騰怎麼可能不亂。
六、軍餉是個大問題用兵一時,但養兵要千日啊,需要大量的軍餉和糧草供給。
袁世凱的北洋軍,兵強馬壯,靠的是豐厚糧餉。軍械外購、教練外聘、日夜操練,花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而這些銀子,可不是袁世凱自籌的,而是動了清朝的國庫。皇室的嫁妝都恨不得都被袁世凱掏個精光。
▲美國《時代》雜誌封面上的吳佩孚
如此財力,怎麼養全國之兵?所以只能各想野路子,將兵力維持在軍閥的水平。
資金方面能自籌的,也就是深耕東北多年的張作霖。東北軍戰力不俗,軍餉充足,原以為有一定可能性問鼎中原,但可惜一代梟雄竟被炸死。
▲軍閥派系表
除此之外,列強的介入,也加劇了北洋政府分崩離析,軍閥混戰的局面。
綜上所述,分分合合,都是利益所趨。
-
6 # 兵器世界
嚴格來講,北洋軍的分裂和民國的軍閥割據都是清朝的錯,原因都是地方封疆大吏充分掌握了財權和軍權。
首先,大清王朝面對烽煙四起的農民起義束手無策,鉅額賠款加上屢戰屢敗,京師即拿不出錢也拿不出軍隊去圍剿像太平天國、捻軍這樣的反賊,只能大量放權,讓地方官員、都督、巡撫和鄉紳自行籌款編練軍隊,為軍閥割據創造了原始條件;
晚清四大名臣編練的“私人武裝”在甲午戰爭之後損失殆盡,以袁世凱為變的新一代勢力崛起,他們手中的權力更大,尤其是袁世凱組建的北洋六鎮,成為後來民國軍閥割據的主要角色!一言以蔽之,大清朝的封疆大吏充分掌握財權、軍權,是軍閥割據的主要原因,這種模式在北洋時代沒有得到壓制,是導致北洋軍團分崩離析的主要原因。
此外,袁世凱的死太突然,並不是正常的權力交接,這導致他的部署出現了群龍無首的現象,北洋軍將領個個都大權在握誰都不服誰,立刻陷入了動亂;而且,袁世凱死之前的稱帝行為導致他眾叛親離,從而失去了對手下的指揮能力,他不可能指定接班人了,小弟們爭權變的不可避免。
而且,袁世凱死之前全力分化北洋軍的諸將領,以確保自己的地位,導致馮國璋和段祺瑞都擁有極大的勢力,袁世凱死之前他們可以相互制約,死之後又誰都不服誰,火拼就變的不可避免了!最終導致北洋軍分成了幾股軍閥勢力。
段祺瑞的軍旅生涯豐富,他是最早跟隨袁世凱(從天津小站練兵開始),並接觸現代化軍事思想的將領,他有留學德國的背景,又是北洋軍主要創立者之一,跟隨袁世凱多次鎮壓叛亂,先後指揮訓練北洋軍第3、4、6鎮兵馬(一共6鎮),是清亡前主要的陸軍締造者,可以說他是僅次於袁世凱的實力派,這一點從他爭取46名將領支援,逼迫清廷退位就能得到肯定。
馮國璋的經歷不比段祺瑞差!他的軍事才華深受清廷和袁世凱的青睞,但由於他在鎮壓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和護國戰爭很積極,主要活動在長江中下游流域,因此他的勢力偏向於南方。儘管中間的一點小插曲讓馮國璋有機會掌握京師地區的防務大權,但憑藉鎮壓黃興二次革命的機會,馮國璋成功把江蘇地區變成了自己的地盤,因此馮國璋成為段祺瑞取代袁世凱的第一大絆腳石。
袁世凱肯定不希望段祺瑞和馮國璋中的任何一個人取代自己,事實上,在袁世凱宣佈稱帝之前就和馮國璋徹底鬧翻了,和段祺瑞的關係也很微妙!假如給袁世凱一定時間肯定會除掉他們,沒有了這樣的實力派大佬,北洋軍很有可能實現正常的權力交接,進而確保團結。
-
7 # 流星與天涯
當然有人接替他的位置,只是沒有人能夠控制住局面!
袁世凱後期倒行逆施導致政局混亂
作為二十世紀中國最不該死的壞人,袁世凱的死亡加速軍閥割據的形成。其實,就是袁世凱不死,也逐漸難以控制越來越複雜的局面。
在袁世凱統治後期,針對共和體制和君主體制,袁世凱產生了猶豫,綜合各種考量,袁世凱認為,如果自己恢復帝制,則可保證袁氏永世富貴,如果繼續共和的話,袁家的後人將不在享受榮華富貴。
這是袁世凱恢復帝制最重要的因素,袁世凱的一生都在追求一個“私”字,先是將北洋新軍變成個人的私軍,後是想將整個民國政府變成自己的家天下,結果遭到了包括段祺瑞在內的諸多人的反對,最後袁世凱只能取消帝制,選擇南方革命軍和北洋軍閥都比較中立的黎元洪。
袁世凱死後,加劇了北洋軍閥的分裂
但是黎元洪繼位後,並不能擺平整個北洋政府與南方革命派的關係,尤其是皖系的段祺瑞作為在袁世凱後期已經可以分庭抗禮的存在,因此,當袁世凱選擇了黎元洪後,整個北洋軍閥是不服的。
後來段祺瑞排擠走黎元洪後,皖系主導北洋軍閥,在對待南方問題上,段祺瑞和徐樹錚採取武力統一南方的政策。但是,段祺瑞能夠在北洋政府擁有話語權,主要還是靠政治影響力,北洋軍閥真正的軍隊都掌握在直系手裡(袁世凱就屬於直隸,整個北洋軍閥,其實也就相當於直隸軍閥),段祺瑞不心疼死在南征戰場上計程車兵,但是直系心疼啊,軍隊都是直系的。
因此,皖系和直系的矛盾越來越大,於此同時在東北的奉系軍閥開始崛起,可以說,北洋軍閥分裂成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系、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
北洋軍閥的組織裂變性
北洋軍閥之所以分裂,其實和段祺瑞和徐樹錚也有關係,當時段祺瑞為了南征,拉攏直系的曹錕、吳佩孚,為了使馮國璋就範,還拉攏奉軍入京,結果局勢越來越複雜,直系在馮國璋死後,曹錕和吳佩孚發動直皖大戰,導致皖系下野。
然而直系卻再次發生裂變,出現諸如馮玉祥、孫傳芳等部,由於不滿直系的統治,奉系透過兩次直奉戰爭打進關內,但是奉系又衍生出張宗昌、林景林為首的直隸聯軍,可以說是,不但沒能統一,反而北洋軍閥越打越多。北洋結束的時候,像孫殿英、石友三這些不入流的人物都成為軍閥了。
-
8 # 大秦泰西廷尉府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並沒有迅速分裂為各大軍閥。這是有一個很複雜的政治過程的,只不過歷史已經發生,而且在我們看來那幾年就像過眼雲煙一樣,頃刻之間達成了。我們都知道袁世凱在當上大總統以後,妄圖復辟帝制,當然這在當時也並不是袁世凱腦袋一熱拍腦門兒決定的。除了當時支援他的北洋派系,還有一些嘴炮者,以及所謂的外國友人都不認為當時的中國能夠一朝實行共和,並且能夠達成實實在在的共和目標。要有一個過渡期,而袁世凱最喜歡聽這種話。
當他真的變成皇帝之後,才發現這句話並不真實。民主共和的觀念確實已經深入人心,當他稱帝以後,社會上出現了巨大動盪。當時袁世凱的身體就已經出現了問題。而不考慮自己的身後事和繼承人的問題,當時的國家依然是個共和國,袁世凱也已經宣佈退位,重新擁立共和。袁世凱最初確實想要把自己的位置讓給自己的兒子袁克定的,但是那是在自己成為皇帝以後,然而就連自己這個革命功臣都沒有辦法恢復帝制。
那麼他的兒子能鎮得住各個北洋派系嗎?能夠平息社會的怒火嗎?自己辦的糊塗事也已經給袁家的政治聲望帶來了滅頂之災。袁世凱心中所想,並不是應該如何讓自己的家庭掌握國家政權,而是選擇保護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在政治能力方面遠不如自己的兒子們。
袁世凱選擇的接班人是黎元洪,黎元洪與革命黨有著深刻的友誼和聯絡,在武昌起義的時候,黎元洪就是被革命黨拽出來成為一把手的。所以也正是因為黎元洪的身份特殊,袁世凱認為以此可以平衡革命黨人對自己的怒火,保證共和體制下國家的基本安定,但是北洋軍們可不這麼認為,他們並不認為黎元洪是自己家的人,也並不認為南方的革命黨能夠掀起多大波瀾。
自己家的事兒畢竟要在自己家解決,不能看別人臉色,所以又提拔了段祺瑞,成為當時的實際一把手。當時的段祺瑞在北洋軍伐當中的聲望還是可以的,袁世凱這麼做,也是有通盤考慮的。可以說,在這一時期,袁世凱的權威已經落敗,北洋軍伐的整個統治也形成了府院二元制結構。
這並不代表北洋軍或者北洋政府分裂,畢竟曾經孫中山所領導的革命黨和袁世凱之間的協議也是希望附院分離的。只不過袁世凱的手段太為強硬,而且有很多牌可以打,自己當上大總統以後,這一切都擱置下來加強了袁世凱的集權和獨裁。如今,在表面以及形式上,袁世凱達到了曾經革命黨人所要要求的府院分離。
但是共和國在當時依然是一個框架,它並沒有諸多細節的填充,這導致很多北洋軍可以在這一框架之下為己所用。整個共和體制發揮不了他的社會治理作用。而且北洋軍伐都是軍人,高材生真的不多。同時國內還有很多矛盾有待解決,共和體制在沒有發展完善的時候,根本解決不了這一系列的問題,最終能夠在一個亂世中顯現出作用的依然只有實力和話語權。當一戰爆發以後,北洋政府內部爆發了府院之爭。北洋政府分裂,各地軍閥再也無法按捺自己的野心。
-
9 # 夜談春秋肥星星
首先為老袁平個反,史書對他的評價我個人認為是有些低的。他作為北洋軍閥的領袖,民國的大總統,在近代對國家的正面貢獻是較大的,而且本人也是一個民族主義者,是條漢子。
其實他是類似曹操的梟雄式人物,不同的是曹操忍住了沒有稱帝,他沒有經受住誘惑,稱帝了。可以說一意孤行的要稱帝,是他的一個重要槽點,讓他被諸多負面評價包圍。
他確實是近代的一個能力很強的人物,有心機有手腕有能力。將清庭玩弄於手掌之中,對整個北洋軍閥的控制可以說是無比牢固。對比之下,沒有他北洋軍閥就迅速分裂,群龍無首,各自為戰。
北洋軍是由袁世凱一手建立而成,並且用清朝政府的錢財訓練軍隊、購買武器,士兵都服從老袁。北洋軍的高階將領都是老袁的心腹,吳佩孚、段祺瑞、張宗昌,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因此老袁在北洋集團中是核心中的領導人物,具備不可替代性。
後來老袁去世後,北洋軍閥中就沒有一個人能完全代替他,手下將軍各自為政,都想爭奪老大的位置,而誰都沒有壓倒性的優勢,這樣就造成了整個集團的分裂。主要被分成了三大派系:
直係軍閥。代表人物是:馮國璋、吳佩孚。皖系軍閥。代表人物是:段祺瑞。奉系軍閥。代表人物是:張作霖。軍隊是一個很看重資歷的系統,在老袁去世時,北洋軍閥內數段祺瑞的資格老、權利大。雖然老大的位置是被黎元洪擔任,但是他屬於外來者,站不住腳跟,大權還是在老二段祺瑞的手中,這時北洋系統還是能勉強維持的,但是幾年後直係軍閥勢力膨脹,以吳佩孚為首的年輕將領慢慢開始不服元老集團,直系吳佩孚挑起了直皖戰爭,很快段祺瑞就失敗了,從此北洋軍閥就沒有一個元老能鎮住場子,群雄割據的時代來臨,軍閥之間互相吞併廝殺混戰,將整個國家拖入戰火。
後來才出現老蔣北伐,透過軍事政治一系列手段名義上統一了全國,這時國民政府登上歷史舞臺,各地軍閥也紛紛改弦易幟,承認國民政府。
-
10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不論是袁世凱,還是北洋軍其他實力派人物,都不希望北洋分裂。
可是,北洋的分裂,是時代的必然,非人力所能逆轉。
袁世凱在時,北洋就已有分裂之像。
袁世凱的去世,只是加快了分裂的速度而已。
派系之源北洋派系的根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北洋新軍成軍之前。
淮軍是當年李鴻章的基本,北洋武備學堂也是李鴻章所建立。
因此,袁世凱的新建陸軍,與當年李鴻章可謂一脈相承。
李鴻章,早年以淮軍起家,後又長期掌管直隸,因此,直隸人、安徽人的比重非常大。
這個特點,自然也就延續到了袁世凱的新建陸軍中。
所以,新建陸軍中,以同鄉、門生為紐帶,很早就結成了不同的派系。
馮國璋所用者,不是直隸人,就是山東人,以此結成自己的派系。
段祺瑞除了連結自己的同鄉外,又利用陸軍行營軍官學堂學堂督辦的身份(與後來的老蔣類似),拉攏了大量的學生、故吏。
因此,北洋軍中的派系,很早就已經存在了。
裂痕擴大儘管派系早已產生,但畢竟早期北洋系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滿清權貴和南方革命派,因此,所以派系之爭,還屬於“內部矛盾”,在袁世凱的駕馭下,大家還能以“袍澤之誼”,和衷共濟。
隨著袁世凱建立統治,情況變了。
滿清末年,地方權力就已經擴大,武昌起義後,各省更是紛紛獨立。
北洋為了維繫統治,必須派馮國璋等統兵將領攻佔、控制地方。
如此,各統兵將領,搖身一變,變成了有錢、有地盤、有槍的軍閥。
曾經簡單的軍中同僚,如今已然變成了各個地方的實力派。
現在,眾將之間,眾將與袁世凱之間的矛盾,參雜了各個經濟利益集團、政治集團,甚至不同外國勢力,已經極為複雜,不再可能透過簡單的協調來消除矛盾了。
袁世凱嘎然而止的調整袁世凱自然不願北洋軍分裂,他企圖透過制度化調整,來保持對軍隊的絕對控制。
1、啟用威望高、能力強,但軍權已弱的人物,加強中樞領導。
自宋以來,透過“樞密院”、“軍機處”等中央機構統一軍權,是歷代制約跋扈武將的重要方法。
在袁世凱奪權後,一段時間內,段祺瑞長期擔任陸軍總長。
這位皖系領袖安插了自己的親信擔任要職,引發了袁世凱的不安。
袁世凱企圖以德高望重,但兵權已弱的徐世昌、王士珍等北洋大佬來協助重建中樞。
徐世昌,袁世凱舊交,參與了整個北洋軍建軍過程,德高望重;王士珍,“北洋三傑之首”,資望、資源、能力,都被認為在段祺瑞、馮國璋之上。
不過,由於二人名望太高,當年滿清打壓袁世凱時,他們就已交出兵權,辛亥革命後,他們更是辭職隱居。
“二次革命”後,袁世凱搬出徐世昌來作國務卿,搬出王士珍來建立“陸海軍大元帥統率辦事處”,架空、排擠段祺瑞。
段祺瑞被迫辭職。
2、透過制度調整,限制馮國璋等地方軍閥軍權。
袁世凱提出廢省改道、裁撤都督、設立將軍府等方案,企圖限制地方將領軍權。
儘管馮國璋等人不情不願,但畢竟不敢公開違抗袁世凱,只能相互聯絡,暗中抵制。
袁世凱的調整,其目的是重建古代封建王朝的軍權體系。
由德高望重、能力突出,但不統兵的元老為輔政,透過制度規範、限制地方將領權力。
如此,不但袁世凱能繼續控制一切,即使是其子袁克定,也能如古代太子一般接班。
可是:袁世凱誤判形勢,居然稱帝!
這下好了,袁世凱成了天下公敵,不光是革命黨人,就是段祺瑞、馮國璋等人,也公開反對!
袁世凱為了穩定局面,被迫暫停了調整,重新拉出段祺瑞、拉攏馮國璋。
袁世凱的調整嘎然而止。
金匱石屋:避免公開分裂的接班系統調整失敗,不僅意味著袁世凱的帝王夢成泡影,也意味著:北洋的權力傳承計劃一切歸零。
袁世凱的迅速離世,也意味著:北洋已不可能來得及培養接班人了,只能透過相互制衡、協商體制的“大佬共治”來繼續維繫統一了。
1916年6月5日,袁世凱病重,他急召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袁克定等人前來交代後事。
談到總統繼承人時,袁世凱只說了“約法”二字。
所謂約法,就是:現任總統先提名三人,寫於金簡,由人從中選出。當然,這個“袁記約法”,是袁世凱當初為了稱帝而作的安排,是受堅決反對的。
袁克定欣喜問到:金匱石屋?
這位仍然心存幻想“太子爺”至今仍不清楚:隨著袁世凱稱帝的失敗,他已經不可能接班了。
袁世凱提名的三人是: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
最終,北洋系的徐世昌、段祺瑞退讓,由非北洋出身的黎元洪接任總統。
如此,北洋系對“後袁世凱時代”的想法基本成型。
1、北洋系做出讓步,以穩定北洋統治。
總統之位,袁世凱不讓自己的兒子接;段祺瑞、徐世昌也不接。
這個虛名,讓副總統黎元洪來。
由副總統黎元洪接班,符合南京臨時政府當年所作約法,而黎本人又與當年革命黨各派淵源頗深,拿他出來作傀儡,顯然利於北洋繼續掌握實權。
2、以北洋“兄弟”掌握要職,“共同”掌握實權。
段祺瑞為總理,馮國璋為副總統,王士珍為陸軍總長,“北洋三傑”,共掌實權。
再次隱退的徐世昌,則為調停人。
另一方面,馮國璋仍在南京,以維繫直系地盤。
如此,直皖一方面各佔地盤,一方面協商控制政府的奇怪機制,開始了。
不可調和此後,北洋三傑們確實為維繫團結,做出了許多努力。
馮國璋多次表示:不管什麼總統、總理、總長,有事情,兄弟們商量著來。
北洋三傑,也一度成為時人景仰的物件。
可是,此時,彼此的主張、利益分歧,已不可能透過袍澤之間的協商來化解了。
其中,最不可調和的矛盾,是對於武力統一的看法。
常年坐鎮中央的段祺瑞,企圖依靠日本的支援擴充武力,實現統一。
早在袁世凱統治後期,馮國璋就已經成為地方軍閥“盟主”,他既要維繫盟主之尊,又擔心皖系實力膨脹,打破實力平衡,威脅直系利益,主張透過和平協商來統一。
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豈是你袍澤協商就能化解的呢?
同時,這其間,又參雜了複雜的列強矛盾、利益集團矛盾。
馮國璋活躍的江蘇,是英美勢力範圍。英美擔心日本在華利益膨脹影響自身,也支援馮國璋反對武力統一。
曹錕、吳佩孚、張作霖等人,實力雄厚,“中原鹿正肥”,他們也在其間縱橫捭闔,以求機會!
一群拿槍的武人,磕磕絆絆地搞來搞去數年,沒有大動干戈,大家已經很“講究”了!
但是,北洋的分裂,終究不可能避免。
1920年,直皖戰爭爆發,北洋,徹底分裂了!
北洋的分裂,是時代的必然。
那是一個迷茫的年代。
幾千年皇權系統已經崩潰,共和之制尚未成型。
古老的忠君思想、宗法觀念與西方三權分立、約法思想相互組合,光怪陸離。
覺醒的民族意識與“公理戰勝強權”的幻想同時發展。
袁世凱試圖延續皇權系統,透過類似古代樞密院、軍機處的方式來統一軍權,維繫北洋統一,實現權力傳承,這注定失敗。
“金匱石屋”,北洋諸將企圖以袍澤之誼,義氣觀念,來駕馭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來處理不可調和的中央與地方,地方與地方,甚至列強之間的矛盾,怎麼可能持久呢?
北洋的分裂,只是那個迷茫時代的必然。
-
11 # 木木02061028
需要搞清楚,北洋軍閥,這要從袁世凱從天津小站練兵開始,都從清王朝,袁世凱開始籌備新軍,而這隻軍隊,在後來牽制國民黨戰爭,起到關鍵作用。同時,袁世凱邊打邊談,逼迫宣統皇帝退位,清朝的新軍都掌握在袁世凱手裡。隆裕太后頒佈退位詔書後,袁世凱憑藉軍事勢力,逼迫孫中山讓位,將國會從南京遷址到北京,自己就任總統,掌握全國政治大權,直到他後來稱帝,在人民謾罵聲中死去。他所訓練出來的,就是北洋軍閥,而這隻軍閥,在袁世凱活著,都服從領導,等到他死後,段祺瑞黎元洪發起了府院之爭,北洋軍閥開始分裂,相互攻擊,每個人都有點地方武裝,中國進入到軍閥混戰階段。直到孫中山發起北伐戰爭,徹底肅清了北洋軍閥格局。1928年,張學良東北易職,國民黨在名義上實現了統一。實際上又進入地方武裝割據局面,進入中原大戰階段。
-
12 # 栩栩清風
其實,北洋軍閥的分裂,是因為各系軍閥不想放棄手中的軍權,妄想著獨裁整個北洋體系。袁世凱臨終前讓黎元洪當總統,大家心裡都明白,整個北洋政府其實段祺瑞勢力最強。
這個時候因為南北局勢緊張,南方革命軍極力聲討袁世凱稱帝的聲音還是很強勢,並且,南方革命軍的聲望在國人心中日漸增強。這種形勢下,黎、段二人為了維護自己的政治地位,都沒有表面上的矛盾,北洋政府完整的維繫了一段時間。
段祺瑞自知沒有袁世凱的威望,但為了實現夢想,開始設計黎元洪,從是否對德宣戰產生糾紛,黎元洪帶著憤怒離開。之後,段祺瑞指定“北洋三傑”中的馮國璋為代總統。
可馮國璋並不是黎元洪,兩人互相不服,為了爭奪府院兩人從此矛盾不可化解,北洋軍閥的分裂也從此開始。
由此可見,袁世凱讓這個被革命軍從床底下拽出來的黎元洪接任總統,一是讓國人平息怨氣,保持北洋政府的話語權。二是,讓袁克定從這個危險的政治漩渦裡抽身出來,這是袁世凱作為父親,最後為兒子袁克定所做的保護。因為,袁世凱知道兒子袁克定政治能力淺。所以,不讓兒子接任總統。
總之,權利讓人迷失!
-
13 # 紅黑聖西羅
去年回答過這個問題,簡單點說吧,就是袁世凱在位時,憑自己的實力和威望能壓下各路豪傑,按下不同的聲音。他死了後,大家都差不多,誰也不怵誰,想要坐上袁世凱的位置可不容易。
-
14 # 海洋情感小屋
1.袁世凱後期倒行逆施導致政局混亂:
作為二十世紀中國最不該死的壞人,袁世凱的死亡加速軍閥割據的形成。其實,就是袁世凱不死,也逐漸難以控制越來越複雜的局面。
在袁世凱統治後期,針對共和體制和君主體制,袁世凱產生了猶豫,綜合各種考量,袁世凱認為,如果自己恢復帝制,則可保證袁氏永世富貴,如果繼續共和的話,袁家的後人將不再享受榮華富貴。
這是袁世凱恢復帝制最重要的因素,袁世凱的一生都在追求一個“私”字,先是將北洋新軍變成個人的私軍,後是想將整個民國政府變成自己的家天下,結果遭到了包括段祺瑞在內的諸多人的反對,最後袁世凱只能取消帝制,選擇南方革命軍和北洋軍閥都比較中立的黎元洪。
2.袁世凱死後,加劇了北洋軍閥的分裂
但是黎元洪繼位後,並不能擺平整個北洋政府與南方革命派的關係,尤其是皖系的段祺瑞作為在袁世凱後期已經可以分庭抗禮的存在,因此,當袁世凱選擇了黎元洪後,整個北洋軍閥是不服的。
後來段祺瑞排擠走黎元洪後,皖系主導北洋軍閥,在對待南方問題上,段祺瑞和徐樹錚採取武力統一南方的政策。但是,段祺瑞能夠在北洋政府擁有話語權,主要還是靠政治影響力,北洋軍閥真正的軍隊都掌握在直系手裡(袁世凱就屬於直隸,整個北洋軍閥,其實也就相當於直隸軍閥),段祺瑞不心疼死在南征戰場上計程車兵,但是直系心疼啊,軍隊都是直系的。因此,皖系和直系的矛盾越來越大,於此同時在東北的奉系軍閥開始崛起,可以說,北洋軍閥分裂成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系、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
3.北洋軍閥的組織裂變性
北洋軍閥之所以分裂,其實和段祺瑞和徐樹錚也有關係,當時段祺瑞為了南征,拉攏直系的曹錕、吳佩孚,為了使馮國璋就範,還拉攏奉軍入京,結果局勢越來越複雜,直系在馮國璋死後,曹錕和吳佩孚發動直皖大戰,導致皖系下野。
然而直系卻再次發生裂變,出現諸如馮玉祥、孫傳芳等部,由於不滿直系的統治,奉系透過兩次直奉戰爭打進關內,但是奉系又衍生出張宗昌、林景林為首的直隸聯軍,可以說是,不但沒能統一,反而北洋軍閥越打越多。北洋結束的時候,像孫殿英、石友三這些不入流的人物都成為軍閥了。
-
15 # 大風起兮偶飛揚
袁世凱之下一個輩分,主要代表人物是段祺瑞、馮國璋、曹錕、張勳。(張作霖也屬於這個輩分,不過他不算真正的北洋人,所以不列入)這其中威望最重的是陸軍總長段祺瑞,事實上也就是他繼承了袁世凱去世之後的實際權力。段祺瑞手裡有軍隊,在北洋軍內部威望也是頂頂的。問題在於,他有競爭者,果然,在對付袁世凱的總統繼任者黎元洪的時候,北洋派對付黎元洪這個外人時同仇敵愾,等黎元洪被趕走,馮國璋來當了總統,段祺瑞就有點力不從心了。後來爆發了直皖之戰,吳佩孚的直系在戰爭中擊敗了段祺瑞的皖系,段祺瑞下臺。此後的歷史,基本是吳佩孚、張作霖唱主角。他們雖然也是北洋,但是並不是袁世凱的嫡系,屬於徒孫輩的。等到後來張作霖掌控北京以後,北洋的勢力其實已經消亡了大半了。
-
16 # 老照片
中國自秦始皇以來就確立了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服從中央,中央聽命君主,其最大特點就是強人政治。如果中央有一個強勢人物坐鎮,那麼這個制度就會繼續保持,如果沒有強勢人物,那這個穩定的現狀就會土崩瓦解。而這些特徵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
北洋軍的核心是袁世凱在天津小站訓練的新建陸軍,自其建立伊始就可以稱得上袁世凱的私人部隊。而袁世凱為了讓各個將領聽命於自己,扶植不同勢力,令其相互牽制,以保障自己大權在握。由此出現了北洋三傑龍虎狗等各種勢力,互相爭鬥。袁世凱在世的時候,還能對他們加以約束,一旦袁世凱去世,在群龍無首,各方勢力都希望成為最強的一方,但是各方勢力又半斤八兩。整個民國時期混亂的最大原因,就是沒有幾個最為強勢的人物或集團出現,能夠整合各方力量。
-
17 # 吉治群
北洋軍閥的成立本身就有毛病,有點像唐朝後期的軍閥割據,地方軍隊的權利太大,袁世凱也不一定能夠管理,這不蔡鄂一反全國都獨立。這只是一個導火線而已。我的軍餉,稅收我地方軍隊自己收等等。
-
18 # 花開水不流
武昌起義之後,各省紛紛脫離清朝獨立。比如湖北有黎元洪,雲南有蔡鍔、唐繼堯,山西有閻錫山,廣西有陸榮廷,全國亂成一鍋粥。後來中華民國雖然建立,但是各省都督、督軍的權力比清朝時更大了。他們掌握著軍政財大權,中央難以節制地方了。袁世凱開始時只能控制北洋系管轄的地盤(主要在北方),南方則是革命黨、立憲派等勢力的天下。後來在“二次革命”中,袁世凱擊敗孫中山、黃興領導的革命黨,控制了全國大部分地盤。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在表面上是北洋政府的當家人,可是明眼人都知道實際掌控北洋政府的是段祺瑞,當時北洋體系也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家,北洋政府的政令,北洋軍閥也基本會響應。
黎元洪繼位後,並不能擺平整個北洋政府與南方革命派的關係,尤其是皖系的段祺瑞作為在袁世凱後期已經可以分庭抗禮的存在,因此,當袁世凱選擇了黎元洪後,整個北洋軍閥是不服的。
段祺瑞排擠走黎元洪後,皖系主導北洋軍閥,在對待南方問題上,段祺瑞和徐樹錚採取武力統一南方的政策。但是,段祺瑞能夠在北洋政府擁有話語權,主要還是靠政治影響力,北洋軍閥真正的軍隊都掌握在直系手裡(袁世凱就屬於直隸,整個北洋軍閥,其實也就相當於直隸軍閥),段祺瑞不心疼死在南征戰場上計程車兵,但是直系心疼啊,軍隊都是直系的。因此,皖系和直系的矛盾越來越大,於此同時在東北的奉系軍閥開始崛起,可以說,北洋軍閥分裂成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曹錕吳佩孚為首的直系、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
北洋軍閥之所以分裂,其實和段祺瑞和徐樹錚也有關係,當時段祺瑞為了南征,拉攏直系的曹錕、吳佩孚,為了使馮國璋就範,還拉攏奉軍入京,結果局勢越來越複雜,直系在馮國璋死後,曹錕和吳佩孚發動直皖大戰,導致皖系下野。
然而直系卻再次發生裂變,出現諸如馮玉祥、孫傳芳等部,由於不滿直系的統治,奉系透過兩次直奉戰爭打進關內,但是奉系又衍生出張宗昌、林景林為首的直隸聯軍,可以說是,不但沒能統一,反而北洋軍閥越打越多。北洋結束的時候,像孫殿英、石友三這些不入流的人物都成為軍閥了。
北洋體系的分裂,從本質上說,是因為各系軍閥自持手中的軍權,試圖成為昔日的袁世凱。但是,他們又沒有袁世凱曾經的威信,畢竟北洋體系是袁世凱親手創立。他們曾經同屬於袁世凱的陣營,段祺瑞和馮國璋又是“北洋三傑”中的人物,更是誰也不服誰,即使段祺瑞是袁世凱指定的人。因此,北洋體系的分裂是遲早的事,更是必然的事。
-
19 # 知常容
不是沒有人接替他的位置,而是袁世凱根本沒有在北洋軍中培養接班人。他的接班人是自己的兒子,他的目標是皇帝。在歷史上罕有皇帝在有親生兒子的情況下去培養部下作為接班人。
諸葛亮死時,他的兒子還很小,他就暗中上書希望劉禪讓蔣琬接班。實際上蔣琬接班充滿血腥,先是魏延“造反”被殺,然後是楊儀被廢,這兩個人的資格都比蔣琬老。經過血腥之後,蔣琬才奪得權力,這個還有一個前提,劉禪認可。
袁世凱死後,理論上應該是他的“太子”袁克定接班。問題是袁克定騎馬時把腿摔壞,落下終身殘疾。他在軍中沒有多少影響力。
袁世凱在世的時候也覺得自己帶出來的北洋系有些不受控制,因為經歷清朝和民國,觀念認知上有很大差別了。北洋軍當時訓練出來的人是先忠於清朝又忠於袁世凱。
當清朝滅亡之後,這些人的觀念就發生了變化。以北洋三傑為例。
北洋三傑指:王士珍、段祺瑞和馮國璋。
他們的思想認知是完全有衝突。
王士珍還是忠於清朝,溥儀退位時,王士珍為清室優待條件竭力爭取,最後為表示忠於清廷,不願副署退位詔書,辭官退居家鄉。民國之後,還是段祺瑞設計硬拉他重新出山。
三傑的第二位段祺瑞則是堅決反對袁世凱稱帝,他說此事關係國家安危及袁氏身家性命是萬不能做的。
三傑最末的是馮國璋,他是相聲演員馮鞏的先祖。他掌握京畿防務大權,在最關鍵的時候他助力袁世凱逼清朝皇帝退位。
光北洋系的三大核心人物他們的認知和觀點差別都很大,更別說其他人了。
袁世凱也覺得北洋系的人思想很複雜,有些不好控制,所以他就想重新練一支完全忠於自己的軍隊。
這件事情誰最積極?
自然是袁克定了。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對這個因為從馬上掉下來受傷來到德國治病的袁克定還是很優待,同時他還向袁克定表達中國要想發達,必須向德國學習,非帝制不能發達。大公子回國後一定轉告大總統,中國要恢復帝制的話,德國一定盡力相助的觀點。為什麼對他這麼好,顯然是將他當作太子來對待。
袁世凱想練的這支軍隊叫“模範團”,這個名稱是由當時的保定陸軍學校的校長蔣百里提出來的。
從各部隊抽調幹部,進行訓練,當然主要還是統一思想,再將這些人返回到各部分,以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誰當團長?
蔡鍔是第一人選。
當時袁世凱向王士珍詢問,這個人怎麼樣?
鍔乃南人,且對總統頗異之,如用之,北洋諸人心將寒。
這就是王士珍的回答,袁世凱聽完就不再提蔡鍔了。
後來袁克定向袁世凱提出想當這個團長。
此事沒多久,袁世凱就準備稱帝。模範團的第一人選蔡鍔就和他的老師梁啟超商量討袁計劃的基本構想是以雲貴起出四川,平兩廣然後定湖北,最後定中原。
袁世凱稱帝之後,蔡鍔就在雲南和唐繼堯組建護國軍討袁。
綜上所述:因為朝代更替,人心混亂,認知差別也很大,盤根錯結。袁世凱在世之時,北洋內部就已經分裂,只是袁世凱的積威還在,對他們有知遇之恩,所以他們還是服他。
袁世凱一死,袁克定自然是接不上班,沒人會將袁大公子放在眼中。北洋系自然就明著分裂了,自然也沒有人能接替袁世凱的位置,因為每一個人的資歷都差不多,誰也不服誰。
-
20 # 老萬一感
人治的通病。因為平常實行的是分化而治,打冒掐尖,以保證自己突出地位的穩固。一旦逝去,群龍無首,互不服氣,必然相互爭奪,甚至相互殘殺。
回覆列表
俗話說:樹倒猢猻散。袁世凱死後,沒有能人能夠掌控北洋政權,在這種背景下,北洋軍閥分裂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
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的支援下,控制皖、浙、閩、魯、陝等省;直系的馮國璋在英美的支援下,控制長江中下游的蘇、贛、鄂及直隸等省;奉系的張作霖以日本為靠山,佔踞東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晉系軍閥閻錫山,徐州一帶張勳的定武軍,西南的滇系軍閥唐繼堯和桂系軍閥陸榮廷等,都在外國列強操縱下,爭鬥不已。各地軍閥軍閥為了爭奪地盤,大打出手,名不聊生,統治混亂,這段時期,稱得上中國史上最黑暗的時期。
那麼,袁世凱死後為什麼沒人接替他呢?
有,不過不是他兒子袁克定,而且一個外人,當然,這個外人也是有名無實,說白了就是一個傀儡。
接下來,我們看看,袁世凱死後,都是誰接替了他中華民國大總統的位置。
黎元洪 1916-1917 馮國璋 1917-1918 徐世昌 1918-1922 黎元洪 1922-1923 曹錕1923-1924 (賄選當選總統,直奉戰爭中馮玉祥倒戈而被囚禁下臺) 段琪瑞 1924-1926 (曹錕下臺後被奉系推舉為“臨時執政”,因對“三一八 ”慘案負責而下臺) 張作霖 1926-1928 (段下臺後執政,只是執政,沒有稱總統。
從黎元洪到張作霖,也只是作為傀儡或者藉著名號當只掌管自己權力的結果,都沒能像袁世凱一樣統領大局,收攏北洋人心。
首先,袁世凱在清朝就有威望,一路走來,勢力根深蒂固,頗有影響力。
其實,袁世凱是很有手段的一位領導,掌握用人規則,那時的北洋將領都是對他唯命是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