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聊大魔王
-
2 # 科技民兵
你好,本人連續多年關注網際網路創業和美股,我看談談我的看法。
根據瑞幸咖啡這次爆雷的嚴重程度和美股對業績造假上市公司的相關處罰,退市破產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了。雖然國內有網友稱瑞幸咖啡寧願業務造假也不對咖啡漲價,是業界良心值得力挺,但是這些說法只能當做段子來聽,因為資本市場最終會讓瑞幸為自己的錯誤付出慘重的代價。
瑞幸咖啡這次捅的簍子太大第一個簍子:瑞幸咖啡的業績造假行為太惡劣,實難容忍
在這次業務造假案被證實之前,瑞幸曾經創造過一個吉尼斯世界紀錄:納斯達克歷史上從公司誕生到上市耗時最短的公司,歷時18個月。事實上,早在2019年5月上市之初,就有觀察人員質疑瑞幸業績有誇大嫌疑,從瑞幸最近的披露檔案看,業績造假時間從2019年第二季度一直持續到2019年第四季度,這就證實了之前的推測,瑞幸咖啡在上市之前就已經在業績造假,屬於造假上市,影響十分惡劣。
第二個簍子:22億元的業務造假規模實在太大,瑞幸壓根沒有能力自我消化
根據官方披露的資料顯示,瑞幸咖啡2019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為29.29億元,同比暴增680%,淨利潤為-17.7億元,同比下降85.8%,因此,瑞幸咖啡2019年的營收中有超過75%都是虛構的,再加上接近20億(按全年推算)的鉅虧,瑞幸自身已經沒有翻身的任何可能。
空頭和美股證監會不會放過瑞幸咖啡(1)渾水公司專業做空,不達目的不罷休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業績造假,並非瑞幸咖啡主動披露,而是美國著名的做空機構渾水研究公司(Muddy Waters Research)主導的一場年度大戲。渾水公司成功做空過多家中國企業,此次做空瑞幸咖啡也是蓄謀已久,早在今年1月31日渾水公司就釋出了一份長達89頁的做空報告,認為瑞幸咖啡在2019年的第三和第四季度中,每家門店每天的銷量分別至少誇大了69%和88%,同時將2019年第三季度的廣告支出誇大了至少150%。在瑞幸咖啡承認業務造假之後的48小時內,其股價已經跌去了80%以上,從渾水公司的“歷史戰績”看,股價下跌並非終點,後面還會有一系列的懲罰,比如2010年渾水公司披露了中國企業綠諾科技存在業務造假,最終綠諾科技8天內被停牌,23天內被強制退市。
(2)美股證監會和美國司法體系不會對瑞幸咖啡手下留情
美國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的財務造假十分敏感,而且有一套完整的追責體系,足夠讓造假者付出慘痛的代價。根據媒體披露,在1月31日渾水公司釋出針對瑞幸咖啡的做空報告後不久,美國已有多家律所對瑞幸咖啡提起集體訴訟,控告瑞幸作出虛假和誤導性陳述,違反美國證券法。目前,該項集體訴訟已於2月13日在紐約南區地方法院立案,面對鐵證,瑞幸咖啡勝訴的機率為0,目前要考慮的是到底要賠多少錢,從美國過往的判例看,肯定是個瑞幸咖啡賠不起的天價。
最受傷的還是員工和消費者截止到2019年底,瑞幸咖啡在全國已經有超過4507家直營店,門店員工過萬。如果沒有其他資本接手的話,瑞幸咖啡100%會倒閉,這些勤勤懇懇的員工就要面臨失業。此外,根據瑞幸咖啡公開披露,其月活躍使用者超過620萬人,如果按照其中一半是會員來算,那麼全國至少有300萬瑞幸咖啡的會員面臨餘額無法使用、無法退還的窘境,就像當年的小黃車,線上排隊退款人數超過千萬,何時拿到錢卻遙遙無期。
總而言之,瑞幸咖啡這次業務造假,性質太惡劣,最終結果肯定凶多吉少。不過不排除白衣騎士會出現,就像當年孫宏斌150億馳援賈躍亭的樂視網一樣,但是目前全球爆發新冠疫情,大家都在收緊口袋過日子,恐怕就連資本大佬也有心無力了。
-
3 # 閒居海上
無恥之徒 遊走於法律規則的邊緣 靠財技 靠故事 靠造假“合理”攫取財富!踐踏人類所有底線!再次詮釋了“無奸不商”。
-
4 # 全職媽媽丹丹
瑞幸咖啡這個事件,個人感覺,熬過去的可能性不大。首先,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受到的法律監管比在國內上市的企業要嚴格的多,因為美國的資本市場是全球公司都可以去上市,像中國只有國內公司上市,所以美國的監管力度是非常強的。類似事件在美國市場上也曾經出現過,比如美股上市的安然公司財務造假事件,最後是申請破產了,包括給安然公司做財務審計的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最後也被美國法院作出了非常嚴格的判決,安達信也在判決生效後申請破產。你要知道,安達信曾經是世界上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這樣牛的公司最後都被法院判得破產,你想象一下瑞幸咖啡的實力能和這些公司比嗎?所以我們國內,不能把我們A股的這種判決方式處罰方式去對比美國上市的這些企業,像咱們A股之前財務造假的康美藥業雖然也被處罰了,但是其實對企業來說根本不構成太大的影響,目前照樣繼續正常交易股票,然後審計公司也沒有被處罰,像這種情況在A股是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欺騙股民,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風險,對企業來說。
第二,就是瑞辛咖啡的自身擴張速度,非常快,他這種速度需要的資金量非常大。目前他為什麼要財務造假的原因肯定是因為資金比較緊張,實際上並不能每個店都盈利,所以呢?他要透過這種造假來裝飾自己的收入,吸引到更多的融資。但是現在這個事件發生之後,我相信已經沒有資本再願意和瑞幸咖啡合作了,所以他的資金鍊很快就會斷掉,這樣的話這個企業也基本上就gameover了。
還有最後一點就是,由於之前持股瑞辛咖啡的這些投資人肯定會有向美國法院對瑞辛提起訴訟。整個下跌過程中的損失,瑞辛都需要做出賠償,然後還會有一定的處罰,這筆資金規模應該非常大。瑞辛的現金流根本無法支撐,即便變賣公司可能都不一定能還賬,所以申請破產這個可能性就非常大了。除非是投資人自己拿錢做賠償,但是這個可能性幾乎是微乎其微。所以綜上所述,瑞幸咖啡,目前最需要的解決的就是資金的問題,如果資金能夠解決那就有活下去的可能,如果資金不能解決,那破產是必然的。
-
5 # 晨昱de幸福
最近瑞幸咖啡的新聞火得很,我就不再一一複述了,主要就是這幾點:估值22億美元,最新一輪融資2億美元,要加快上市步伐,前九個月虧8.57億,鋪天蓋地的各種補貼。
我的觀點只有一個:當你很便宜的時候,當你在燒錢的時候,是看不出來這個專案是不是可行的;只有當你取消補貼的時候,才能知道這個專案是否可行。
現在有個很不好的現象,就是企業都喜歡燒投資人的錢吸引流量、吸引顧客,美其名曰“唯快不破”,都想著顧客試用了一次你的產品以後,就天天用你的產品了。(投資人也是這麼想的)
真是想多了。
花錢誰不會啊?!
有本事你賺錢試試?
從幾年前的滴滴快的、百團大戰開始,這種做法就一直在做,到目前為止,這種模式只成就了美團、滴滴兩家公司——其他所有的,都死掉了,或快死了。為什麼?因為沒有好的盈利模式來支援——但是,在燒錢的時候,這個問題被大量的投資人的錢所掩蓋了。
(不是馬後炮,ofo我一開始就覺得不太行,可惜當時沒有寫下來作證據,當時朱嘯虎的那個什麼一天多少錢多少天就回本的演算法,只能騙騙小孩子——只算理想中的收入和最基本的支出,這也叫財務分析???“一輛腳踏車兩百塊錢,在校園裡每騎一次五毛錢,每天能騎十次,就收了五塊錢,兩百塊錢可能四十天就賺回來了。加上維護成本,偷竊、損壞,可能三個月時間,成本就賺回來了。”呵呵。又及,最近有個老師說拿一個叫夢露睡衣四個人幾天賺7000萬的故事作為教學案例,真是醉了,同樣的誇大收入而誇小甚至忽略成本的套路)
而且,線上打車、團購在當年好歹是新鮮事物,確實有必要快速讓消費者嘗試這一新模式來進行市場教育,但是,咖啡也是新鮮事物?咖啡市場要你來教育、普及?
所以,一步一步做起來的小公司,發展雖然慢,但穩,因為它的盈利模式是經過驗證的(沒經過驗證的都倒閉了)。這一法則同樣通用於現在:讓錢再燒一會兒,燒光了,就知道這個專案行不行了。
結論:我也不下結論,瑞幸咖啡究竟行不行,一切等它燒完錢後,事實會得出就有的結論。
有一篇流傳還挺廣的文章的觀點挺搞笑的,說瑞幸咖啡的敵人不是星巴克,而是茶水間的咖啡機和樓下保安,因為這兩者會對你點咖啡外賣有阻力。我只能說,這個角度相當的清奇。
-
6 # JuliaMe
不清楚,普通人不太關注資本的世界,套路太深,感覺資本整天賺著大眾的錢,還內涵大眾的智商,這是不討喜的地方。
-
7 # 河北車市資訊
瑞幸咖啡自爆22億交易額“注水”之後,4月3日引來一系列連鎖反應。從資本市場上看,其第一大股東所持有的另一家港股上市公司——神州租車遭遇投資者拋售,盤中停牌,市值蒸發近50億港元。另外,下午發現瑞幸App、小程式系統已經無法下單,實地探訪線下店發現當日訂單量激增。而瑞幸咖啡隨後在官方微博稱,App已經恢復,可以正常下單。
2日晚間,瑞幸公告,其COO劉劍以及部分員工偽造交易額大約22億元人民幣,導致公司去年第二季度至第四季度的財務資料不實,此事瞬間引起“刷屏”效應。
3日中午關注到瑞幸咖啡的App和小程式均顯示“系統繁忙”。不少消費者反映:“由於當時App和小程式系統無法下單,害怕充值金額不能使用,打算一次性用完。”“折扣券還未用完,馬上去喝。”而下單後也發現,提貨時間和往常相比多出一個半小時左右。隨後瑞幸咖啡下午在官方微博宣佈:“App系統已經恢復,小程式也可以正常使用。”
下午實地探訪一家瑞幸門店,吧檯上放滿了做好的咖啡。據店員描述,從早到晚就沒有停過製作:“現在下單,最快要兩個小時後取餐。”記者粗略統計,僅10分鐘,該店就有20名顧客或外賣小哥光顧。據店員稱,訂單量在平日的五倍左右,並未收到公司取消優惠券或者關店裁員的任何通知,一切照舊營業。
由於瑞幸背後的第一大股東陸正耀,亦為神州租車大股東。神州租車開盤暴跌,一路下探逾72%後宣佈停牌,3日收盤報1.96港元,下跌54.42%,市值蒸發了近50億港元。而在新三板掛牌交易的神州優車也受拖累,跌21.75%,市值蒸發約75億元。
從創立到上市,瑞幸僅僅用了一年半,重新整理了全球IPO最快紀錄。從瑞幸咖啡融資之路看出,其A、B輪也和神州系的資方高度黏合。神州租車創始人陸正耀、愉悅資本創始人劉二海、大鉦資本創始人黎輝被業內稱為神州系“鐵三角”。2018年瑞幸完成2億A輪美元融資時,投資方為大鉦資本、愉悅資本、君聯資本。其中,君聯資本則是劉二海的前東家。五個月後的B輪融資,大鉦資本、愉悅資本繼續追加,中金公司在這輪融資中成為新進投資方,中金後來又與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海通國際一起成為瑞幸IPO的承銷商。
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許峰律師表示,根據美國法律,提供不實財務報告和故意進行證券欺詐的犯罪要判處10至25年的監禁,個人和公司的罰金最高達500萬美元和2500萬美元。同時審計機構也可能會涉嫌犯罪,可能要面臨嚴格的舉證責任,瑞幸公司、相關董監高、審計機構等中介機構,還可能面臨鉅額的集體訴訟。
中國證監會3日發文表示,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資訊披露義務。
-
8 # 小白老師的影片課
挺不過去了,輸血的公司神舟租車和建投下子公司的都跌了70%,審計公司不給出合格的結果,沒有子彈,靠庫存的量只能越賠越多,已經沒有幸存的必要了,破產退市吧。
-
9 # 灣區老少年
必死無疑。首先宣告:我是從未喝過騙子家的咖啡的,無法評價其口味和服務。
1,美股有極其嚴苛的懲戒機制,造假者要麼刑判、要麼和解,但受到處罰是一定的,賠償投資人損失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2,僥倖咖啡資產主要是租賃的物業、咖啡裝置和咖啡豆儲備,這些都不值錢,本就重大失信的僥倖無法指著這些不值錢的東西抵押融資,其現金流斷炊是分分鐘的。
3,經此一事,誰敢相信僥倖的咖啡的質量?顧客銳減是可以預見的。這兩天排隊買咖啡的現象,是一些貪便宜的大爺大媽搶著用券,或是充了值的人搶在僥倖跑路前花多少算多少。這時候的搶購至多是回光反照或是擠兌。
總之,這時候,銀行金融機構千萬不要放貸,投資人千萬不要想著抄底,消費者千萬不要買卡充值,物業主切記不要租給他們。以上,誰做誰不幸!
-
10 # 老黃191431516
我是普通人,什麼“瑞辛咖啡”不咖啡,我不懂,我也不愛喝,我想只要自已腰包能凸就行,它股不股我們只能坐
-
11 # 阿康視界
說白了瑞幸也就是把在A股的那一套拿到美股並順利狂割了一茬韭菜而已。
類似的操作如賈躍亭,A股割完跑美國花錢去了,端幸則剛好相反。
-
12 # 力求改變的大叔
這要看有沒有強力後臺要救它了,從現在局面看,並不樂觀,金融界這種事件屢見不鮮。如果無強力能量進入,則會如多米諾骨牌一樣,順勢倒下,無力迴天。
-
13 # 神仙209071052
瑞幸咖啡很不錯的企業,現金流,產品,規模,利潤,流量,選址都沒問題,報表做假只是為了在資本市場搏眼球,本身經營狀況沒問題,飲品本身又是個暴利行業,我個人覺得應該妥妥的安全度過眼下的危機。
-
14 # 雨滴620
一種品牌能不能長久生存,首要看產品質量,沒有質量無法長久生存,外部因素只是把它壓倒的最後一根稻草。就像谷歌,YouTube,中國這個龐大市場雖然不讓它們進駐,但也不妨礙它們成為世界級的優秀網站。為什麼?因為它的研發能力強,能滿足人們相應的需求。
然後就要看它是否讓消費者滿意了,企業有社會責任,如果消費者抵制,也同樣生存不長久。像格力空調,董明珠既做好產品質量,也懂得承擔社會責任,疫情期間,格力也慷慨捐錢捐物,這樣的企業想不強都不行。
最後還是看市場選擇吧,它能服務好消費者,就能生存下去。否則,關門大吉。
-
15 # 如意年輪
瑞幸一出來的時候說很多活動,叫了一杯,作為一個咖啡師,再看到鋪天蓋地廣告後,喝下第一口的瞬間,形成了巨大反差,感覺是除了咖啡本身其他做的都挺到位,包裝,運輸,宣傳,滴滴模式的營銷推廣,本質產品沒有做好,加了這許多的商業手法炒作,一看就不是用心在做咖啡,而是再用咖啡這個概念別有用心的再做別的事情。
-
16 # 星球時空聯盟
如果這公司的財路被堵死,靈界財庫又被砸開搬走大部分金錢,那麼肯定挺不過去了,至於事實會怎樣還得時間來驗證了,我就不亂猜。
-
17 # 百曉大神
有點難度。因為瑞幸咖啡的模式我根本看不懂。它的每一杯咖啡的價格便宜到了接近免費的水準,各種補貼。廣大的消費者是得到了實惠,可問題來了,你的盈利模式是什麼?投資人的錢也不是大風吹來的。只有看到你的投資前景,他才會給你下注。那麼他們都在賭什麼呢?中國人的習慣並不是喝咖啡,而是茶和其他飲料,但唯獨咖啡並不流行。想要改變國人的口味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這需要錢大量的錢來燒。一旦不免費了,那麼還有誰會來喝你的瑞幸咖啡呢?這就是我不明白的地方。既然盈利模式不可行,那麼它的目標很可能就不是做咖啡,而是利用咖啡做一個跳板,去股市裡圈錢。可惜他打錯了算盤,美國的股市很健全,他的證監會可不是吃素的,一旦有虛假交易或者虛假資料的話,查出來的話會罰的你傾家蕩產,並且上永久黑名單。甚至會有牢獄之災。瑞幸咖啡已經玩出火來了。相信我,美國的證監會絕對不會善罷甘休,他撐不下去了可能性極大。
-
18 # 紅巖Sundays
瑞幸事件中最無辜的,受損嚴重的不是什麼資本主義國家的投資者,而是瑞幸無法償付貨款的中國供應商,無法支付工資的中國員工,無法償還貸款的中國銀行,以及在全球範圍信譽受損的全體中國人。
-
19 # 江福海
夠嗆。瑞辛咖啡被美國渾水公司盯上了,做空瑞幸。網傳渾水不是採取財務分析,而且線上下瑞幸門店,佈置上千人專職或兼職隊伍,“人盯人”盯其實際銷售,然後丟擲研究報告,打壓做空瑞幸成功。
這裡面有無星巴克或臺灣咖啡店的影子尚不好說。咖啡是舶來品,星巴克廣告式的文宣也見過不少,你動了人家的乳酪,人家動你的命根。
就像華為公司動了美國通訊業的根基,美國政府跳出來打壓。
所以,瑞幸咖啡事件本身就是一家在美上市公司的財務事故,不是啥大事。如美國波音公司這個龐然大物現在市值只有半個茅臺,它是栽倒在飛行安全問題上。市值另說。
我們應該從瑞幸事件上得出的教訓是,股票或金融方面,美國為首的西方是超級玩家,我們一定要警惕,在試點(搞試點我國是拿手好戲)搞好之前,千萬不可輕易完全開放股票金融市場給西方。
中國經濟專家提醒,西方的金融攻擊不亞於軍事打擊,其對沖基金在金融股票市場呼風喚雨,聯合調動的基金可多達上萬億美金,中國的3萬億外匯儲備禁不起這些玩家折騰的,一定要守護好。
回到混水,這家公司就是專門做空中國到美國上市的中小公司,已經做空了四家中國公司,賺的大發了,越發得心應手,瑞幸咖啡是它的第五個獵物。
-
20 # 羽球小將
我不是很懂經濟,但作為一名消費者,我想從這個角度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我在網上看了一下瑞辛的發展史,不到三年的時間,就發展到如此規模,到2019年1月,瑞幸咖啡宣佈將在全國新開設2500家門店,門店總數將超過4500家,在門店和杯量上全面超越星巴克,這速度令人乍舌啊!聊這些是想說企業文化的塑造是需要時間積累和沉澱的,一個過硬的世界知名品牌也需要時間的考驗,這不光是產品本身的質量,還包括公司的良好發展趨勢和企業形象,但這次瑞辛沒有做好,撇開產品的質量不說,單是業績造假這一行為就給很多消費者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而且以後很難改變,肯定會影響以後的銷售業績。
其次,我在網上看到以下的訊息(其中瑞幸就是瑞辛,我也不清楚應那個翻譯是對的)。
2020年1月31日,知名做空機構渾水聲稱,收到了一份長達89頁的匿名做空報告,直指瑞幸資料造假。2月3日,瑞幸否認渾水所有指控 。2020年4月2日訊息,美國多家律師事務所釋出宣告,提醒投資者,有關瑞幸咖啡的集體訴訟即將到最後提交期限。加州的GPM律所、 Schall律所,紐約州的Gross律所、Faruqi律所、Rosen律所和Pomerantz律所等均表示,在2019年11月13日至2020年1月31日間購買過瑞幸咖啡股票的投資者如果試圖追回損失,可以與律所聯絡,2020年4月13日是首席原告截止日期。2020年4月2日,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宣佈,在審計2019年年報發現問題後,董事會成立了一個特別調查委員會。委員會發現,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間,偽造了22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相關的成本和費用也相應虛增。4月2日,因虛假交易額22億,瑞幸咖啡盤前暴跌85%。2020年4月3日,中國證監會高度關注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資訊披露義務。中國證監會將按照國際證券監管合作的有關安排,依法對相關情況進行核查,堅決打擊證券欺詐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2020年4月4日凌晨,瑞幸咖啡自曝造假22億事件持續發酵,週五收盤,瑞幸股價再次大跌15.94%,報5.38美元。
當我作為一名普通的消費者看到這些資訊時,我很難相信瑞辛可以挺過這次危機,即使挺過去,也會元氣大傷,而且國外的這些律所肯定都不是省油的燈,有時我甚至在想是不是國外的競爭企業陷害瑞辛,打擊我們中國的企業。
最後我覺得瑞辛發展的有些著急了,才出現了這次危機,唉,但願一切都好吧!
回覆列表
我覺得挺不過去了。股價跌下來容易,看起來跌了百分之七八十,但是要漲回去很難,要漲百分之四五百。然後一直依靠補貼,優惠佔據市場,一直也沒見盈利。現在財務作假美股股市中還有誰敢投資?一個依靠燒錢運轉的機器沒有金錢作為動力的話,停擺是必然的吧?更不用說理虧還要面對集體訴訟這一個大難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