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覺得電影《擺渡人》怎麼樣?
9
回覆列表
  • 1 # 譚銳瑞芮1

    《擺渡人》已經上映,但是我還沒有去到電影院看過這部片子,所以在這裡說下我一些先入為主的看法。

    這是豆瓣評分。

    首先,《擺渡人》的出品方是阿里影業、澤東影業、和和影業以及聯瑞影業。《擺渡人》是阿里影業的首部電影。但是,恕我直言,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被拍成電影以後,其實不難發現,張嘉佳的書其實並不那麼適合拍成電影,他的書更適合作為床邊故事。

    作家轉戰影視行業,沒有想象中容易,韓寒、郭敬明、南派三叔都是先例,即便是改編的還算成功的《餘罪》,也遭遇著大幅度改動原著。

    但是作為一部電影來說,《擺渡人》的陣容可謂是強大的,梁朝偉,anglebaby,柳巖,賈玲等人加盟,再加上王家衛監製,想必在這一方面也能吸引一些人。但是說到真正的故事情節,那就不敢恭維。但是去看電影,有時候,也就圖一個樂吧。

  • 2 # 夢裡詩書

    己所難渡,何以渡人

    看完這場可謂群星薈萃的《擺渡人》,卻令人有感於兩個小時的時長是如此的煎熬,胡編亂造的故事,毫無地氣的虛假,濫用金曲的賣弄,如此配方所熬出的愛情雞湯,即便有著一幕之隔,那股矯情的餿味卻仍舊揮之難去。

    與其說這是一部渡人痛苦的電影,不如說這是一部製造痛苦的神片,張嘉佳的自編自導希望拍出一部帶有王家衛風格的周星馳喜劇,但這種夜郎自大的狂妄即便請來了王家衛的佐理,沒有與之想匹的才華,必然就會是如此不倫不類的狗血,電影最為讓人詬病的是張嘉佳用自己所謂的愛語,使電影從頭至尾讓人感覺幾乎都沒在說人話,以此構築的劇情亦是如此蒼白。

    談及電影的劇情,只能說張嘉佳根本就不適合做一個導演甚至是編劇,當電影過半,在東拼西湊的種種鋪墊後,《擺渡人》作才總算步入了“擺渡”的正軌,而此時在那莫名無趣的故事中電影已讓人全然失去了興致,冷若寒冰的笑點和虛假矯情的愛情,讓人所感電影除了梁朝偉的逼格,就是金城武的耍帥,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演員演技的支撐,這部電影還能有什麼。

    金曲的配樂,如若能搭配合理的情感,那麼無疑會更為昇華愛的表達,而對於一部滿是虛假還要硬給人灌雞湯的電影來說,幾十首金曲非但不能起到何般正面的作用,反而會如這部電影般,只是讓人感覺在消費觀眾對那些往昔經典的情懷,且很多時候音樂在電影中的出現根本就不合時宜,搭配那慘不忍睹的劇情,讓人不敬感嘆哪怕是看一場超長的MV也要比這部電影來的生動。

  • 3 # carnival3

    “喜劇只是一張殼。”--王家衛。電影《擺渡人》改編自張嘉佳小說《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裡的幾個小故事,影片由梁朝偉,金城武,陳奕迅,大鵬,楊穎,杜鵑,熊黛林,馬蘇,鹿晗等領銜主演,講述了擺渡人拯救愛情落水者的故事。電影上映前,很多網友都質疑,“以明星扎堆的方式做電影,是不是張嘉佳對自己作品的過度消費?”確實,光是梁朝偉金城武這些華麗的演員陣容就足夠吸引太多觀眾的眼球了。當然這些只有當你親自去影院觀看後才能知道~~

  • 4 # 善良氵依舊

    今天去看的《擺渡人》。說實話,有些事,沒有經歷的人不會懂。這是一部有時間沉澱的電影,走著經歷過許多的人生經歷的電影。至少比之前看過的《長城》留下的東西多一些。

    可能有些人會覺得臺詞充滿著文藝氣息,或者說無病呻吟。但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很好,也很對的。有些話,都是過來人說的,有些事,做過了才覺得有道理。

    從電影的觀影體驗的角度看,每一幕都詮釋著美,每一個凝結的畫面都可以去當做一張攝影作品。這是藝術的體驗,是一個悲歡離合的藝術欣賞。這是一部“中國風”的愛情片。可能不如歐美的那樣上來就啃更讓人熱血沸騰,但是,懂的人自然會熱淚盈眶。

    可能有些人看到電影總會想吐槽些什麼,我只想說,你看到了什麼,你的心裡就有什麼。

  • 5 # 南曲2

    想說一個梗

    十年前的馬力竟然是WuLi鹿晗花美男

    完美詮釋了時間是把殺豬刀呀٩( "ω" )و

    不過鹿晗冒雨為小玉演唱的場景真的很感動

  • 6 # 科技小白

    感謝張嘉佳擺渡了張藝謀,把《長城》的差評轉移到自己身上,把老謀子擺渡到對岸,代價是踩著自己的頭,將自己的淹沒在河裡。大愛無疆,大雪無痕。(王家衛➕梁朝偉➕金城武)✖張嘉佳=爛片

  • 7 # 從事獨賢

    看了《擺渡人》,我一直在想這部電影到底說了個啥?電影的本質還是講故事,一個邏輯順暢沒有突兀細節不糊弄的故事。不會因為是爆米花電影還是閤家歡喜劇就例外,而現在很多中國產爛片都有這個通病,完全講不好一個故事,我不知道編劇還是導演小學議論文寫的太好了,忘記一篇標準記敘文怎麼寫了,還是我閱讀理解不及格?有時候我在想拍一部電影很難嗎,不求拍的多麼好多麼經典,只求拍一部不糊弄我們智商的普通片子我們也能坐兩個小時不至於無聊也好。真的,我感覺我的要求已經很低了!

  • 8 # 另一個自己mr

    昨天剛去看的,不得不說,眾星雲集,有的人覺得太過誇張,有的人認為太過文藝…怎麼說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經歷和故事,給我印象很深的是“反向人”的概念,兩個人,一個人越慘,另一個則越幸福。

    總之,還不錯,喜劇的殼子下究竟是什麼,看大家自己的感受了。

  • 9 # mei了個mei

    先給分,10分滿分,4分。然後,因為給4分,我被人罵水軍。很慚愧,我是從《非常勿擾》裡知道張嘉佳這個名字的。據說那時他已經火了很久,一本《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賣翻了天,天天雄踞亞馬遜圖書銷售榜前幾名。一個人火總有原因,他那些治癒系的“溫暖”故事,與文學沾不上邊,但一定是撩撥到了很多人的內心。能打動人的,總有些可取之處。直到後來聽了據說感動萬千痴情男人的MC天佑喊麥《女人你們聽好了》後,我才覺得自己的理論是有修正必要的。

    如果“張嘉佳”三個字換成“郭敬明”,那麼就會勾起我不堪回首的閱讀史,進而讓我羞愧難當地對他的電影退避三舍。

    但這個名字於我是陌生的,我又沒買過他的書。儘管他在“非誠勿擾”裡表現得了無生趣又勉強用力,偶然得見的文字也絕不是我的菜,可祭出了王家衛與澤東影業的招牌,又加入了梁朝偉、金城武這樣令人無法抗拒的演員,的確讓我心動了。也要誇一誇電影的宣發,有意識地避免把《擺渡人》打造成一部純愛電影,而是用風格凌厲的剪輯,有設計感的物料,傳遞出了一股KUSO風,讓人誤以為這是部有質感的無厘頭喜劇。雖然我內心是警醒的,但又總是浮想出個“萬一”,乾脆賭一把,跑進電影院一探究竟。假如這是又一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呢?

    事實證明,張嘉佳不是九把刀,倒與郭敬明難分伯仲。

    比起不怎麼樣的文字,他導演功力更加糟糕。這麼一手好牌,簡直就是兩個王四個2,卻被他打得稀爛。

    除了價值觀上沒有郭敬明那麼極端,整部電影的視聽表達與敘事節奏完全都是災難級的。

    電影開場時,梁朝偉對著客人喋喋不休,讓我想起了《東邪西毒》裡的‘哥哥’,但也僅此而已了。有限的一點王家衛風格反而成了電影的拖累,絮絮叨叨,言之無物。角色還沒鋪墊好就忙著煽情與自我陶醉。你還沒搞清狀況呢,那邊都開始大雨滂沱淚流滿面了。這樣像填鴨一樣,不顧觀眾的反對,把各種情緒源源不斷強塞給觀眾,一會兒你覺得電影節奏快得不得了,角色一個跟著一個上場又離場;一會兒又被無休無止的獨白與對話擾得呵欠連天,只恨螢幕前方沒有快進條。

    國內這批商業作家轉型電影導演都有一個通病,不會使用鏡頭語言敘事,甚至缺乏基本的視聽常識,卻又個個心高氣傲,自以為是。大師級的導演給你作監製,又配了奧斯卡級的美術、攝影與服裝,給你請來連眼神都會演戲的影帝,卻還是死抱著旁白與臺詞不撒手。郭敬明也好,韓寒也好,包括張嘉佳也是,電影裡的旁白都是大段大段,“金句”一句接著一句,光顧著抖落文字上那點小聰明,聽得人喘不過氣。好不容易開始用升格鏡頭抒情寫意了,無休無止的年代港臺金曲又撲上來補位。看完他們的電影,眼睛還沒什麼,耳朵真是累得不行。

    電影的原著只是個小短篇,非要勉強拉扯到兩小時,結果就只能注水。“擺渡人”這樣一個寫意概念,變成了具象化職業,成了青春版的‘老孃舅’。但這個職業在電影中又是荒誕空洞的,它類似《甲方乙方》的“好夢一日遊”,偷師了一點威爾史密斯的《HITCH》,為概念而造概念,雜七雜八塞了好些小故事進去,但個個都粗糙得不行,沒有一個角色不是似曾相識的。而所謂擺渡人為人開啟心扉的方法,幾乎就是生拉硬拽,什麼讓有風溼病的親人抱冰塊演苦肉計,什麼飢餓療法拯救失戀女,什麼眾籌辦個小演唱會激勵失意歌手,這麼不走心的套路,還不如上快手跟那些小平頭金鍊子紋帶魚的天安社大哥聊幾塊錢人生來得有用,就因為加了點梁朝偉的迷人微笑,居然還屢試不爽,包治百病。

    問題的根源還是出在了文字上,張嘉佳的原著本來就是加了雞精的濃湯寶,連雞湯都算不上,漂亮的文字,情緒狀態多,戲劇化的故事卻少,本來拍個以抒情為主,特寫多多劇情少少的愛情片還勉強,卻非要搞成多幕群戲,偏偏導演還不停地用慢鏡,空鏡,特寫,沒完沒了的空洞旁白,所以整個電影就那麼點事兒,卻拉拉雜雜講了半天也沒講清楚。

    這部電影裡狀態最好的居然是AB,她的演技剛好與整部電影的水準是相匹配的,而且,她其實也真是挺努力的。而梁朝偉和金城武則太格格不入了,他們這樣的好演員本不該出現在這樣一部失控的電影裡。二十年前他們就一起在王家衛的電影裡演戲,如今白駒過隙,歲月滄桑,卻碰到了這位謎一樣瘋狂使用近景與特寫的導演,所以梁朝偉臉上的抬頭紋、魚尾紋、法令紋,各種歲月的刀鑿斧刻在大熒幕上被展露無疑;而金城武已經不再緊繃的臉龐,卻還要用力做出少年般的誇張表情,也不能不說尷尬。賈玲繼續恨嫁與好吃,大鵬柳巖一閃而過,鹿晗獻給親愛的粉絲,李宇春講了三個“滾”,馬蘇與佳佳只能用東北話刷存在,陳奕迅則乾脆要麼酩酊大醉,要麼本色唱歌,全然沒什麼“演”的意思。我都不敢相信裡面還有金士傑、歐弟與納豆。大家都在電影裡以自己熟悉的方式便宜行事,而金城武等人在電影的高潮部分居然完全失蹤了,這實在太詭異了。

    如果非要說電影還有什麼優點,那麼美術和畫面尚且值得肯定,鮑德熹、曹鬱、張叔平構築了電影最後的底線。如果你覺得濃郁的飽和度不會成為你的審美障礙,而逆光特寫的鏡頭還沒看到反胃,那麼電影還算優秀的顏值也可以滿足普通觀眾與粉絲的需要,值回一點票價。至於其它,抱歉,實在沒什麼了。最後,我真心覺得喝酒捍衛愛情這個點子糟糕透了,又俗又爛,教壞小孩。

    PS:1、有《擺渡人》這麼一送,《長城》穩了,你還真是個“擺渡人”。2、這部電影依然會很賣錢,這甚至跟電影品質毫無關係,這就是我們市場的現狀。3、如果想要看王家衛監製,鬼馬又有趣的愛情電影,我推薦給大家葛民輝的《初纏戀後的2人世界》。4、阿里影業投資這麼一部品質堪憂的‘百度人’是何居心。

  • 10 # 秋日霜晴

    《擺渡人》宣傳海報上寫得明確,愛情喜劇。看原著的時候想,要怎樣才能把它拍成喜劇呢?期待了好久,直到走進電影院,看完整場,伴著還未流出卻被大笑震出的眼淚,才明白,喜劇,總有著悲劇的核心。

    不說演技,不說導演,只說劇情。一切深刻的愛戀總有源頭,不論是對於看電影的我們,還是對於電影本身的人物。三對人物,管春和毛毛,陳末和木子,馬力和小玉。要想深入影片,總要產生共鳴。於我,管春和毛毛,陳末和木子,他們的愛情帶著轟轟烈烈的失憶和死亡,遊離於我的平靜的世界之外,感動卻沒有實感。馬力和小玉使人感觸良多,他們就像大多數的我們,在生活。

    鹿晗飾演的年輕時候的馬力,帥氣,蓬勃,溫暖,似乎可以與世界對抗,而中年的馬力,懦弱頹廢地令人難過,難以想象他的生活經歷了什麼,每當看到陳奕迅飾演的中年馬力,總是忍不住感慨,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怎麼就能一點都沒有了年輕時的影子呢。尤其是在馬力穿上年輕時候的衣服也就是那件皮衣,被勒的要死的時候,是不是說夢想在緊緊地束縛著他的生活呢?可笑的是,如果不是小玉,他壓根沒有一丁點可能重新面對自己。

    小玉對馬力,從崇拜到深愛,少年時期天神一樣溫柔又有才華的人,輕而易舉又深刻地印在了少女的心裡。知道不可得,只能看著他得意,陪著他失意,看著他愛上別人,又陪著他被別人甩開。不管馬力成了什麼樣子,都是小玉心裡那個最最好的,不允許任何人詆譭的少年。承認自己喜歡馬力,也承認馬力永遠不會喜歡自己,小玉只能作為擺渡人,一次一次的從河的對面接過他,渡他過河,送他上岸,然後默默地看他走遠,直到不見。一切深愛都有緣由,馬力的溫柔是十年愛戀的開始,小玉的出走是十年愛戀的盡頭。馬力和小玉和我們太像,出現在彼此的生活,卻只能固執地過好自己的人生。

    我喜歡有共鳴的故事,但是電影的節奏好快,要講的太多,深入的太少。影片本身沒有大多人說的那麼差,看法是自己的,只願沒有打擾其他人的思考。

    ps:小小玉就是迷妹的寫照嘛,只是她比迷妹們幸福多了求贊求贊啦

  • 11 # 優雅的頹廢

    在眾多網路差評的浪潮中,帶著“批判”的眼光與秉承痛打落水狗的心態,在準備隨大流做好牆倒眾人推的時候,我發現:凡是痛罵張嘉佳的,憐惜梁朝偉的,心疼金城武的,鄙視AB的……其實都是一種人——他們都看過小說版的《路過》,都看過電影版《路過》,都按照小說原著將自己代入了導演的角色。

    一開始,我也嘆息張嘉佳閹割了自己…我也相信張嘉佳手上確實有王家衛的裸貸欠條…我也相信梁朝偉確實打麻將輸了錢……可是如果沒有主觀的,代入的思維框架;如果知道張嘉譯為這部電影改了118次劇本;如果只是當作一部喜劇+情感的賀歲片來看,《擺渡人》未嘗不是成功的。一部電影,不一定非要拍案驚奇,不一定非要肝腸寸斷,不一定非要成為經典,無論是搞笑或是催淚,它都成功實現了,如此而已,何必苛求。

    唯有王家衛式的笑點與張嘉佳式的淚點相結合而略顯生硬,1+1並不一定大於2的道理再次得到淋漓盡致的闡釋。

    如果從腦海裡摒棄原著,如果放映後20分鐘再觀影,《擺渡人》絕不是年度爛片。

  • 12 # 迷影映畫

    《擺渡人》是一部蹩腳的電影,它的尷尬之處在於從文字轉換到電影的不適感。

    把一個短篇小說擴充到兩個小時的電影,它的文字層面一定需要大量的素材去填充,我也相信張嘉佳所說的劇本先後改了118稿,不然電影不會呈現如此的混亂與生硬。

    《擺渡人》

    影片從去年便傳出本片監製王家衛對拍攝素材不滿意,後又召回主要演員重新補拍的時候,我就對這部電影很是好奇。

    當看到片頭寫著澤東電影公司25週年出品和片尾編劇欄當中的墨鏡王的名字,我猜想王家衛在本片中的參與感並不低。王家衛並不是沒參與過喜劇,事實上王家衛編劇的第一部作品《猛鬼差官》便是香港喜劇電影的經典,其後由澤東出品的《東成西就》和《天下無雙》也都是由王家衛監製的。

    客觀來說,本片並非沒有優點,起碼從攝影和美術的角度來說,已然相當考究,畢竟攝影師是奧斯卡獎得主鮑德熹和大陸最頂尖的攝影師曹鬱參與拍攝。

    張嘉佳與王家衛

    但是,王家衛並不是一個快手,張嘉佳很顯然也不是一個天才。

    《擺渡人》是一部混亂的電影,彷彿八十年代港式喜劇的大雜燴效果,但它的混亂在於張嘉佳似乎有很多雞湯想講。這從他自己的書裡《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就可以看過,只要看過原著的人都知道,張嘉佳每講一個睡前雞湯故事,總是壓抑不住的想要分享一點人生經驗給讀者。

    但從文字轉變影像的過程種,張嘉佳顯然只記得要分享雞湯,卻忘記了電影最重要的元素,是故事,而恰巧這部電影最大的問題在於故事是失控的。

    梁朝偉飾演的擺渡人陳末

    《擺渡人》說的是梁朝偉飾演的陳末與金城武飾演的管春二人開了一家名叫“擺渡人”的酒吧,如導演張嘉佳所說“擺渡就是把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用快樂和溫暖,抵抗這個世界的悲傷”,所以電影的主題故事應該是陳末如何擺渡別人的悲傷,把他人送到彼岸的故事。

    在看電影之前,我會想,所謂的“擺渡人”究竟是怎樣實現心靈擺渡救贖他人的,然而看完電影,我也沒有懂得這個所謂的片名對電影有什麼意義。

    影片前半部分只是提到了梁朝偉飾演的陳末是以為擺渡人,然而影片開始之後的將近一個小時的故事當中,除了回顧了陳末與管春二人各自糾纏十年的苦戀,又順帶去展現了身處事業和婚姻雙重危機的馬力和執著對偶像奉獻的小玉的故事。

    一個小時講了三條線索應該說資訊量還是蠻大的,然而導演卻硬是把這種敘事拍成了一段段的加長MV,無論是beyond還是蔡琴,導演用的開心,觀眾也樂得不用動腦。

    《卡薩布蘭卡》當中說,世界上有那麼多酒吧,你卻走進了我這個。

    而電影最重要的場景是陳末開的那家“擺渡人”酒吧,喝酒也是本片最重要的場景之一。陳末與管春和他的小夥伴們,吃著火鍋打著架的同時,又講著張嘉佳最熱愛的雞湯段子。

    我猜想,張嘉佳導演其實應該是想表達:如果一個人遭遇了困境和挫折,只有你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喝酒不應該是為了逃避,而應該是幫助自己尋找答案。

    就像電影當中梁朝偉飾演的陳末開的酒吧裡那幾句標語一樣,“我來了”是因為“我累了”,而最終“我走了”那隻能是因為“我好了”。

    但電影裡是如何交代的呢,影片裡最完整的主線故事是小玉對於偶像馬力十年的崇拜,這種執著的單方面崇拜也同時成為了一種枷鎖困住了小玉,小玉想要擺渡馬力,卻發現自己才是最需要擺渡的人。

    如果電影能夠只講述這一條主線並順暢的講完這部電影我或許還可以理解導演的腦洞,然而電影卻在結尾畫風急轉。小玉與人長達二十分鐘的拼酒種莫名其妙的結束了,小玉“好了”嗎,未必,但小玉確實“走了”。

    此時,導演彷彿意識到電影時長不夠了。前半段未交待完整的人物線索突然在最後五分鐘裡被找了來回來,陳末終於放下了何木子,做了十年擺渡人的陳末最終自己擺渡了自己;管春則終於去厄瓜多找了毛毛,彷彿王家衛電影的標準式分離結尾。

    到故事的最後,其實誰也沒有找到自己的彼岸。

    最後,想說一句,影片對於電影中的所有演員,都可能是其職業生涯的汙點,沒有一個角色的狀態是對的。如果有真的值得鼓勵的演員,我想是陳奕迅,因為只有他的角色全程鬱表情最少臺詞也不多啊。

    所以說,拿什麼擺渡你?要不我就從你的全世界吐過吧!

  • 13 # 追劇癌延期綜合症

    個人觀影感受,喜歡這部電影的喜劇成分,更在這部劇中為了小玉而哭。我屬於對電影,挑剔較少的人。感受我所感受。

    當然,我知道在網上對這部電影的差評很多,豆瓣評分甚至跌至4.7。也看到了很多人說看了半小時愣是沒看懂,或者說劇情混亂,又或者是風格花哨雜亂,差評到了哪裡都一樣。有的說法中肯,有的直接語氣極端,但我仍然在繁多的評論中,發現和我一樣的,擁有同樣觀影感受的人。

    我們只是覺得,這部劇,並沒有光大網友所說的那麼差勁。

    以下只是我自己的感受,如果有不同觀點,還請包涵。“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事經歷不同,審美以及主觀傾向不同的人,對於同一部作品的感受體會就會不同。就像,我和男友一起去看的電影,他雖然有事先走了,但看了前半部分的他,也認為這部電影不怎麼樣,評論與其他差評別無二致。

    在去之前,我甚至不知道這是一部喜劇愛情影片,畢竟片名“擺渡人”和主演梁朝偉都給人一種知性神秘之感。開始放映之後,看到梁朝偉的表演,我有疑問了,“這是部喜劇嗎”?得到肯定答覆。我得承認,一開始Angelababy的演技,是有些浮誇的。而且陳末和管春這兩個名字,明顯是從全世界裡挪過來用的,有些跳戲。剛開始的劇情開展也讓我不明所以。但很快,在笑聲中,我瞭解了這部劇要講的是什麼。

    三段感情故事,以及擺渡人的意義。

    定義為愛情喜劇,有些誇張成分可以接受。

    比如,陳末每次喝完“明天見”時候誇張的摔傷,一次比一次嚴重,甚至坐輪椅了還堅持不懈。不得不說,杜鵑飾演的何木子的冷豔氣質真的無人能比。伏筆埋下了,沒有說明何木子跟陳末到底發生了什麼。懸念一直到最後才揭曉。講真,何木子去世時候的場景很美,但敘述不夠清楚。

    又比如,管春知道毛毛回來後,去見她時,近似MV式的浮誇出場。又或者,毛毛的餅難吃的程度,管春為了幫助毛毛賣餅做出的N多不切實際的努力。儘管這些努力很誇張,表現的情感很是到位。

    再比如小玉為了成為擺渡人,跟隨陳末進行的兩個擺渡過程,我其實很懷疑陳末對李宇春飾演的女生的勸慰是否有用,覺得太矯情了,但細細想來,是沒有那種經歷的我,無法感同身受而已。對賈玲參與的部分,我認為只是補充說明“擺渡人,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感同身受”這兩點。這兩點,真的很難。所謂“感同身受”,小編自身,也沒有體會過幾回。經歷過的事情,你可以跟別人說,深有同感;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情,能夠感同身受,可謂難得。

    管春和毛毛,喜劇般的表演,言情和誇張成分較多,感觸也不甚多。但我知道了,真愛是值得等的。愛,也是你認真品味,就能知道的。

    張嘉佳式的抒情言語,挺多。真正讓我記住的不多。

    十年,這個梗也用了不少。

    《讓你留在我身邊》這首歌,真的能夠打動人。不管是鹿晗版的十年前的馬力,還是十年後在演唱會中迴歸的陳奕迅版的馬力,同樣吸引人。

    前半部分,幾乎在笑中度過。我一直記得,當十年前的馬力出現在螢幕上時,全場爆笑。但是,鹿晗的表演真的很暖,這一個小故事完整了小玉和馬力的情感關係。簡單說,小玉,一個迷妹對偶像崇拜式的喜歡,近乎拼命的喜歡。而馬力,走著他自己的人生感情之路。小玉,在他最崩潰低谷的時候,救了他,但也只是從事業上救了他而已。感情這回事,感激永遠也只是感激。故事的最後,馬力還是堅持自己的歌唱,小玉也迴歸成最純粹的迷妹。

    我記得小玉在九洞Golf進行時說的,“誰跟她拼酒量了,我是在跟她拼命”,還有“我只是不想輸”。在結束後,在酒吧門口,小玉望著馬力攙扶江潔離開時,雨中的小玉,美得醉人,也悲傷得醉人。不得不說,故事到這裡,Angelababy的演技真的有打動到我,說不清到底是哪一點觸動了我,就是眼淚忽的就落了下來。

    在小玉的故事程序中,陳末也在實現自我擺渡。原本以為是這輩子的痛的何木子,最終也深藏。他擺渡其他人的時候,只是覺得,恩就這樣而已。有時候擺渡人真正在擺渡的,也是自己,這才是我認為的擺渡人對自我的價值。在別人的故事中,能去接受、理解、反思。

  • 14 # 孫凱真帥

    這好像不是一部純粹搞笑的片子,因為有王家衛梁朝偉所以這片子多少能被稱為有點內涵(因為過去他倆被神化了),真的看完後真心覺得要跟張藝謀的長城道歉,老張你是最棒的………

  • 15 # 武王爾電影

    期待許久的《擺渡人》,在口碑撲街的現實打擊下還是義無反顧的看了,恩,的確,無比失望。

    影片的關鍵詞喝酒、火鍋、擺渡,然而吃火鍋的場景不常有,做餅的橋段常在,而且和劇情一樣讓人難以下嚥。大概只有情痴管春,酒痴陳末才能“感同身受”難以自拔亢奮不已。

    擺渡人的手段勉勉強強,理由幼稚、低階、空洞,放大了痛感卻成效尷尬。音樂鋪陳滿而膩,曲風混搭不知所謂。至於表演嘛,梁朝偉實操電影解說員,一副洞察世事的樣子,還被某男吻了,吻了……

    金城武也顯老態,為愛情“奮不顧身”幾近自毀。恩,就這樣吧,《擺渡人》不愧為喜劇賀歲片,好笑,硬生生的好笑,貶義的好笑。

    除了醜態和形象外,空留蒼白和虛浮。

  • 16 # 塗鵬6

    梁朝偉好久沒這麼耍帥啦~五分鐘,燙火鍋,金城武的表演也很有突破呆萌可愛,陳奕迅穿著小皮衣那段真是讓我開懷大笑,有愛情,有哲理,絕佳的音樂和畫面,略帶誇張的喜劇風格,難怪星爺也喜歡!

  • 17 # 哼哼唧唧呀

    要說最近最火的影片,肯定非《擺渡人》莫屬。

    張嘉佳、王家衛、梁朝偉、金城武、陳奕迅…….

    隨便拎一個明星,話題度就十足。

    這陣容,貌似《擺渡人》是一部可以經受時間考驗的傳世之作,只是暫時不為世人所認可。

    可不可以傳世不知道,但我知道,看王家衛,是不能看《擺渡人》的,看張嘉佳,倒是可以。

    《擺渡人》的王家衛味道很重,從演員陣容到畫面風格都是。關於梁朝偉的記憶,關於數字的情話,關於畫面的一些肆意。這也難怪,畢竟張嘉佳跟王家衛學了三年的電影。但不管《擺渡人》貼上了多少王家衛的標籤,它的主人還是張嘉佳,它的風格不會是《花樣年華》、《阿飛正傳》、《東邪西毒》,只會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擺渡人》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確實是一脈相承,取材都是故事集《從你的全世界路過》,故事主體都是痴男怨女,型別如出一轍。不僅主角都叫陳末,連主角陳末的女友都是一樣的。

    (《擺渡人》中的陳末女友)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的陳末女友)

    主角陳末也都是外表桀驁不馴、內心柔軟善良的性格。哪怕自己情路不順,自我放逐,也要拯救別人於水火。《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的陳末,會用盡自己的積蓄為兄弟買婚房;《擺渡人》中的陳末,也會為自己兄弟的感情孤身與餅神談判。一樣的仗義,一樣的奮不顧身。

    張嘉佳被譽為微博上最會寫故事的人。故事多,素材也就多。不論是《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還是《擺渡人》都沒有浪費這些故事。一般影片都只講述一個故事,而張嘉佳的這兩部影片中,卻有多個故事,梁朝偉、金城武、陳奕迅、鹿晗、AB、杜鵑......一個明星就是一個故事,喜歡看故事的人大概會覺得票價很值。

    (張嘉佳)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和《擺渡人》都在講述陳末和他身邊人的愛怨情仇,不同的是,《擺渡人》多了梁朝偉、金城武、陳奕迅這樣的演員陣容。所以喜歡看王家衛的,還是散了吧,《擺渡人》只是張嘉佳用更轟隆的方式帶來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而喜歡張嘉佳和《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的,也莫辜負,你想要的,《擺渡人》也都有。

    影片介紹說,“擺渡人”指的是城市裡的超級英雄,擺渡就是把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從擺渡人的定義上來看,王家衛大概也是張嘉佳的擺渡人。張嘉佳作為一個編劇作家,最擅長的表達方式還是文字,這次換成了鏡頭難免有所不適。在編劇作家到導演的蛻變陣痛中,王家衛作為張嘉佳的擺渡人出現了,解救併成全了張嘉佳。但擺渡拯救之作難免顯得稚嫩,就群星薈萃的拼盤喜劇而言,《擺渡人》只能說是入門之作。要看集大成者,還得找經典。下面就給推薦2部類似的集大成者拼盤喜劇,乘著《擺渡人》的熱度,一起致敬經典。

    1.《天下無雙》

    導演: 劉鎮偉

    編劇: 劉鎮偉

    監製:王家衛

    主演: 梁朝偉 / 王菲 / 趙薇 / 張震 / 朱茵

    《天下無雙》自2002年上映以來,參展13個國際電影節,享譽國際。影片講述了皇宮裡錦衣玉食的皇帝兄妹愛上了市井的平凡兄妹的故事。瑪麗蘇橋段,無厘頭喜劇,曾是小時候吸引我一遍又一遍觀看的原因,但是長大後再看就會發現它裡面的韻味和深度,是值得一品再品的。你可以把它當成一部喜劇片去看,但除了有喜劇片的逗比與喜感外,它還有劇情片一樣曲折的情節,文藝片一樣講究的細膩。最關鍵的是有傳統喜劇片缺失的深度與味道,有令人驚喜和激動的溫暖與感動。

    臺詞很棒,隨機摘幾段體驗一下:

    送君千里終須別,不知不覺我都送了你一個月了,再送就送到你家了。

    如果你極度想念一個人,只要你集中精神看到一點,看著看著他就會出現了。

    你喜歡一個人就應該對她真心真意,正所謂情有獨鍾,就算她再怎麼平凡,在你心目中也應該是獨一無二,天下無雙才對。

    2. 《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

    導演: 劉鎮偉

    編劇: 劉鎮偉

    監製:王家衛

    主演: 梁朝偉 / 林青霞 / 張國榮 / 葉玉卿 / 張學友

    《東成西就》是1993年上映的一部喜劇電影。巨星薈萃,可謂星光熠熠。該片主要講述了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周伯通等人在年輕時候發生的一系列荒誕故事,充斥著無厘頭的笑料。一眾影帝影后俊男靚女耍寶賣萌,隨手一截就是表情包。梁朝偉的嘴唇很性感,林青霞的大海無量總是打中屁股,劉嘉玲鍾鎮濤師兄弟禁忌之戀,成仙的濟公段王爺……癲瘋演繹造就的拼盤喜劇巔,永遠的經典。

  • 18 # 與我何干6

    【漂泊在此時與彼岸之間:《擺渡人》與王家衛的愛情之河】

    http://m.toutiao.com/item/6375494241660961281/?iid=7405737751&app=news_article&tt_from=android_shar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http://app.toutiao.com/news_article/?utm_source=link

  • 19 # 影娛志

    看到《擺渡人》片方發文的質量和態度,手撕一些影視愛好者和評分網站的態度,我就哭了。

    緊接著,人民日報等媒體的指責嚇得我都要尿了。

    大家到底看的是電影,還是禁片。

    片方發通稿和王家衛發微博,

    所為的卻不過是1分、2分的評分差距,好像只要多那1分,電影就會成為口碑佳作一樣。

    這讓我想起了一句成語,半斤八倆,用在這兒,好像也有那麼點道理。大家都不是十足金,幹嘛非往那足金區跑。

    明明片子也就是及格線上下的作品,可非要為了那麼點分數丟了臉面。這事兒要是碰到我們女兒家家的,還真做不出來。

    不得不說,如今電影圈裡的熱鬧和浮躁遠遠超出了我們影迷的觀影熱情。我們一直期待和心心念唸的電影,往往都會打臉。

    先是《潘金蓮》、《長城》再是《擺渡人》、《鐵道飛虎》

    中國電影人真任性!

    “我拍了就不怕你不來看,我就不信那麼多偶像還掙不了它幾個億。”

    《擺渡人》的演員表擺出來,絲毫不遜色張國師的《長城》,

    除了演員,電影幕後陣容也算得上強大。原著作者張嘉佳,王牌導演王家衛,奧斯卡攝影鮑德熹、金馬美指張叔平,怎麼著這劇組也稱得上國內頂尖團隊了吧。

    可是,萬萬沒想到,拍出來的電影有一種“迷之尷尬”在裡面,怎麼說呢。就像一部模仿秀,張嘉佳在模仿王家衛,鮑德熹在模仿他自己,梁朝偉在模仿鄧超(《全世界》。

    如此頂尖和精英的製作團隊卻拍出了一部極其平庸的電影,這才是讓很多人打低分的原因吧。

    我們看著電影似曾相識,但總覺得味道不對。說是喜劇,卻不怎麼搞笑;說是愛情,裡面看不到誠心誠意的愛戀;說是文藝,那更是有些牽強。這怎麼看都有點像三部套路微電影。

    梁朝偉&杜鵑:一對中年剩男剩女的生死矯情之戀;

    金城武&張榕容:一對中二男女的離別之戀;

    陳奕迅&楊穎:一個花痴女和她的追星備胎路;

    三段愛情,幾乎沒有一個是顯得完整而感人的。

    本來最感人催淚的應該是楊穎這條線,可那場莫名其妙的九洞Golf比酒大賽著實懵了老妹我。誰能告訴我,他們倆為啥要喝那場酒?

    而最讓我覺得不爽的是,裡面三大男神演的角色,每個我都不喜歡。

    梁朝偉演的陳末,戀愛高手、歡場達人,因為前女友莫名其妙的去世而一蹶不振。整日混跡小酒吧,不思進取,以酒為伴,甚至闖出了個酒神的名號。沒有執照,還要幫人解決心理問題,名曰渡人。可自己還困在泥潭沒有走出,不是嗎?

    金城武飾演的管春是個酒吧小老闆,年少惹禍連累女友,十年後,依然渾渾噩噩,除了酒吧仍舊一無所有,雖然是個喜劇角色,卻總讓人尷尬。為了幫助蓉容做的那些事兒,沒一件靠譜和感人的。簡直是個中二痴傻男。

    陳奕迅飾演的中年落魄歌手馬力,是電影裡最沒擔當沒原則的男人。女友給自己戴綠帽,一聲不吭。借酒澆愁靠著備胎攢了個演唱會重新振作,結果前女友一出現,立現原形,還要備胎幫忙出頭。最後卻還送被拋棄的前女友回家,獨留備胎小玉在酒吧。這不是頹廢賤男是什麼?

    我問你,這三個男人哪個你敢託付終身。哪個又真正值得喜歡?

    《擺渡人》想要以周星馳的方式拍王家衛式喜劇,結果呢?卻搞得不倫不類。還是別侮辱“周星馳”“王家衛”這兩個招牌了好嘛,張++。

    票房再好,再多明星發聲支援都改變不了事實。儘管很多人表示看了之後沒那麼差。可難道現在我們的中國電影,只是沒那麼差就可以了嗎?這恐怕誰也不想吧。

    而這三大男神偉仔、金城武、醫生,卻只是演了這麼個電影,塑造了那麼個角色。真是減分啊,可惜啦,偶的男神。

  • 20 # 一萬口新鮮

    沒看過!

    驚訝於一直安安靜靜用作品打動我們的梁朝偉居然也會參演。

    當大半個娛樂圈的人都在說他喜歡的時候,

    我只記得那個傻傻的關谷君說了一句:我不喜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純國產汽車發動機最好的是哪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