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老畢的號
-
2 # 學而優歸納總結
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天才
教育家愛爾維修說過:人剛生下來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和教育的不同,有人可能成為天才,有人則變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當,也會成為不平凡的人。
每個孩子都可能成為天才,而孩子的命運往往取決於父母的教育,所以,每個愛子女的家長要想把孩子培養成天才,先要使自己成為天才的教育家。
在這個激烈競爭的時代,家長採用什麼教育方法培養孩子,決定著孩子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著孩子未來是什麼樣的命運。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場所,家長是第一任教師,而且是終身的教師。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過的,孩子能不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父母是否進行正確的教育。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未來的競爭與其說是孩子們的競爭,不如說是家長們的競爭。調查資料表明,有2/3的家長沒有做好對孩子的教育規劃,找不到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當然,這並不是他們不願意教育孩子,而是沒有足夠的教育智慧。美國知名教育家勞倫斯?利柯納認為,“中國的父母是天底下最愛孩子的,但卻是最不懂得如何愛孩子的”。愛自己的孩子是連動物都會做的事情,但如何愛自己的子女卻是很多人都不大懂的事情。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布魯諾?貝特爾海姆在他所著的《當一個不錯的家長》中表達了這樣一個觀點:任何人只要努力就可以成為一個不錯的家長。但是他同時提醒人們培育兒童是件艱苦的工作。
所以,改變孩子的命運首先要改變父母的教育思維,而掌握一定的教育智慧,正是改變一切的開始。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會成功;改變不一定有效果,但存在有效果的可能性,而不改變,一定沒有效果!所以,尊敬的家長們,為了孩子,我們試著進行一些改變,做一名優秀的家長吧!
一、什麼樣的家長是優秀家長?
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的言行對孩子的心理發展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因此,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有“好家長”作榜樣。那麼,怎樣才是一個“好家長”呢?
答案一:
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與孩子交心,建 立友誼和信任,隨時和自己的孩子進行交流。
獎懲分明,讓孩子認識對錯。當孩子做錯時,當自己的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冷靜的處理,一定要拿出威信來,批評教育定要落到實處!
千萬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寄託在孩子身上,也不要強迫孩子去做事情。多引導孩子學習正確的做事方法,教很多做人的道理,不要嬌慣孩子的性格。
要跟上時代,與孩子要有共同的語言和話題。
答案二:
合格的家長也就是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的家長,不光是身體健康,心理也要健康!
教育孩子始終要像教他們說話走路一樣,人非聖賢,犯錯誤是必然的,不要老是打罵,如果教育孩子每一件事情都能像教說話教走路一樣的方式去教育的話,孩子的學習做人就會像說話走路一樣得心應手。還有一個必要的問題,現在的孩子特別講義氣,夠哥們,如果家長能和孩子成為哥們姐妹的話教育起來簡單得多。
答案三:
1.具有教子成人成才的責任感。
2.在行動上有目的有計劃地教孩子學會做人。
3.讓孩子全面發展。
4.吃苦磨練孩子。
5.以身作則。
6.有效地與學校形成合力共育孩子。
答案四:
換位思考,想一想自己的童年,自己少年時的精彩故事,也許他、她需要的是知道你的人生,你的過去。讓他、她真正的與你分享快樂。這樣才有家的溫幸,才有幸福的所在。
答案五:
1、應該時刻注意孩子的心裡在想些什麼,不要因為工作繁忙而將孩子的心理置之度外。特別是工作繁忙的家長們,千萬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問題,更不要因為工作繁忙、離異而對孩子說什麼關於家庭的事,這樣只會給孩子增加心理負擔(不要以為我說的是空口無憑,現在的孩子因為現代社會的影響,8~9歲就懂事了)
2、時刻注意孩子的學習環境。
答案六:
1.當你發現孩子存在的缺點時,要重視缺點。
觀察生活,找出著眼點,讓他感到缺點的危害性。
2.讓孩子感受成功。
永遠不要對自已的孩子失望,給他定個他能達到的小小目標,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成功感”是孩子自已的體驗,沒人能代替他體驗,但可以為他創造條件去獲得成功的體驗。總拿高標準去要求他,他達不到就沒有成功感可言。你降低難度,他達到了,成功的體驗就在他身心產生。當你用一個很高的標準去要求孩子時,可能適得其反。
3.多份鼓勵,讓孩子多和你溝通,讓他多說,你會感受他的內心世界。
無論多調皮的孩子,他的心是向上的。現在我每天回家總要先擁抱一下孩子,蹲下來問問他今天有沒有開心或不開心的事,孩子很願意說各種事情,好的壞的,開心的不開心的,我讓他盡情說,儘量不打斷他,在交流中引導孩子,多用發問的方式,讓孩子充分思考,積極迴應孩子內心的感受,帶著欣賞的心情,給孩子建立自信。我發現孩子現在回家話可多了,跟父母的關係也更親密、更融洽了。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原來孩子的世界是那麼的多彩,他的世界充滿正義的男子漢氣息。我很快樂,孩子也快樂,他獲得了尊重,我也感受到了小小的成功。現在我的孩子學習有所提高,喜歡閱讀,喜歡逛書店,這是個好兆頭。
4.建設充滿溫馨氛圍的家。
家是避風港,不僅僅適合大人,也適合孩子,適合每個人。孩子的世界也充滿競爭、他的人際關係也要協調,他是有壓力的。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教育孩子是門學問,你既不能心煩氣躁、急於求成;又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家長光有耐心愛心是不夠的,更多的是需要智慧和寬容。
答案七:窮兒富女
富養女兒,窮養兒子。意思是說,如果養的是女兒,就要儘可能地為她營造一個富足舒適的成長環境,從小使她對高質量的生活耳濡目染,這樣培養出來的女孩子長大後會很有品味,會創造有情調的生活;如果養的是兒子,就要刻意使他嘗試生活的艱辛,從小磨礪他堅強的意志,以備將來他能擔當應盡的責任,從而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培養男孩,就要讓他多吃些苦,讓他有奮鬥、打拼、改變的動力和意志。。培養女孩則相反,就要讓她多享些福,給她儘量好的物質條件,把她塑造的優雅、大方、得體。
二、孩子教育的八大關鍵問題
(一)中學生心理特點
進入青春發育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的變化以外,更主要的表現在心理上的突然變化,具體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1.自我意識在這一時期出現質的變化。青春期的孩子對於“自我”的體驗和感受前所未有地清醒。如果說,兒童對自己的認識和評價基本是服從成人意見的,那麼,青春期的孩子則完全不同了。他們對自己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熱衷於思考自己的優點、缺點、特點......顯得十分“自戀”,同時又經常誇大自己的缺陷,因為自己不夠“完美”而沮喪。
2.獨立性增強。進入青春期的孩子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認和尊重,希望擺脫成人的約束,渴望獨立。
3.感情的變化非常顯著。他們既“多愁善感”又“喜怒無常”,這常常令我們家長手足無措。感情的多變是與感情的深化共同發生的,在這一時期孩子們已經開始產生和感受到許多細膩複雜的感情。
4.開始關注同齡人之間的交往。同齡人之間的關係,是這一時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內容。任何一個青春期的孩子都不可能脫離同齡人的影響,總是將彼此之間的交往與認可看得極為重要。
5.與成人世界的關係開始變化。青春期的孩子不願意再像“小孩子”一樣服從家長和老師,他們希望獲得像“大人”一樣的權利,因此經常固執地與父母頂撞。
6.性意識的萌動與性別角色的深化。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非常關心自己性別角色的完美程度、被他人接受和欣賞的程度——夠不夠帥、是不是漂亮、能不能引人注意等等。都渴望瞭解異性,希望得到來自異性的友誼,開始憧憬愛情...
(二)孩子教育的八大關鍵問題
第—大關鍵問題 如何讓孩子樹立樂觀向上的心態
1.接受現實是走向樂觀的第一步
2.培養樂觀的性格,讓孩子坦然地面對生活中的不幸
3.讓孩子保持一顆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費在焦慮上,就不能發揮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倆”,實則“大本事”
第二大關鍵問題 讓孩子學會感恩,懂得寬容
1.心胸狹窄只會讓孩子一生痛苦
2.擁有愛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動力
3.惡作劇會“惹禍”,及時引導孩子改正
4.及時消除孩子的殘忍行為
5.懂得感恩,才會成長
第三大關鍵問題 培養孩子直面挫敗的勇氣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於正視失敗
2.培養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視
3.對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難融入社會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總是責備孩子的失敗,孩子將會變得“無能”
6.對孩子進行誇獎,但不要過度
第四大關鍵問題 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1.教會孩子一些安全常識,冷靜應對傷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總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處世能力,隨時都會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險
4.過分地保護,就等於“傷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從容面對誘惑
第五大關鍵問題 讓孩子敢於夢想
1.有夢想才有創造
2.不要訓斥孩子的“夢話”
3.孩子有夢想時,催促他向夢想邁進一步
4.拒絕孩子問的“為什麼”,就等於剪斷了他思維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興趣
6.善於創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個賓士的頭腦
第六大關鍵問題 隨培養孩子良好的溝通技巧
1.懂得社交禮儀的孩子,能夠擁有好人緣
2.孩子善於談吐,最能弓l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於承認錯誤,則錯誤已經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識更重要
6.懂得傾聽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大關鍵問題 教會孩子合理使用錢財
1.孩子越早接觸和學會使用零花錢,長大後就越容易賺到錢
2.正確處理孩子的壓歲錢
3.養成儲蓄的習慣,讓孩子終生受益
4.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
5.糾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大關鍵問題 幫助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1.鼓勵孩子主動與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長期處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產生自卑感
3.學會欣賞別人,才會欣賞自己
4.讓孩子每天發現一個自己的優點
5.懂得“舍”才會有所“得”
三、如何與孩子溝通?
坦然面對溝通難的困境
現在的孩子是伴著“聲光電”誕生併成長的,與他們家長年幼時候的接收系統完全不一樣。如果家長還只用嗓子單聲道地告訴自己的孩子應該怎麼做,他們就會感覺特別枯燥沒意思。好多孩子在今天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聽音樂,而又一邊寫作業,因為他自小就在一個擁有各種各樣的家電的家庭環境里長大,因而產生了這種多點接收的習慣和技能。這樣的系統刺激遠比單純的語言符號刺激要強烈的多,有效的多,所以家長如果固步自封,仍然用原來自己受教育的模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必然不可能引起孩子的興趣,相反,甚至在孩子的眼裡,家長往往都成了厭煩的符號;另一方面,層出不窮的高科技產品,深刻地影響著孩子的生活環境和思維習慣;今天的孩子還有了接受國際超前意識的能力,比如說對於性知識的認識,家長可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難以啟齒,而孩子卻實際已經懂了很多。溝通的困境是每個家長必須正視的現實前提。
2.學會設計啟發式問題
很多家長對於溝通問題的認識往往處於一個誤區,就是認為只要家長說的話孩子聽了,這就是溝通。家長由於他們成長年代的各種因素的限制,使得他們教育自己孩子的語言和思維是很貧乏的。比如有個孩子抱怨說自己的母親一天就和自己說六句話:早晨說“快點快點,要不就上學遲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麼也得吃點,要不上午的課頂不住”,第三句是“過馬路要小心,看著點車”,第四句是“到了學校你千萬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學校的飯不太好吃,但你正在長身體,一定要多吃點”;第六句“放學回家先寫作業,彆著急看電視”。這樣日復一日的說,作為孩子自然而然的會感到厭煩,結果反倒事與願違。所以作為家長應該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學會設計問題,用問話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儘量不要用陳述句,而要儘可能的讓孩子說。“問”在今天是一種高階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問也應該是具有很強的技巧性的,家長在這方面應該加強。
3.溝通的問題要具化
家長有一種習慣就是容易語重心長,但是說出的話卻又特別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學習”。這種語言表達在今天對孩子的教育是無效的,也是無益的。因為這些話缺乏明顯的可操作性,作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緊張焦慮。積極的方式是要以一種具體的問話,透過鼓勵的方式漸進式的與孩子溝通。就比較容易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而且能夠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動的方向。將孩子的行動目標分成許多的小臺階,每一步都具體而又相對容易的能夠達到目標,讓他們每一步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4.溝通的步驟
第一個步驟是傾聽,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出來,並且聽懂孩子話裡的真實意思。
第二個步驟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是不是有道理,結果往往是有道理的。
第三個步驟是建議,就是有道理,孩子並不一定就能採取正確的行動,因此父母這時應該給與建議。
四、家庭教育的誤區
寄予孩子過高的期望且追求完美
通常的說法是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為了不使自己失望,只能給孩子不斷地施壓。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會迎合家長、迎合老師甚至迎合社會評價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這樣的優秀,往往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求。
“優秀”是一把雙刃劍!當孩子為了家長的期許不斷迎合的時候,他就失去了自我,他的生命狀態不再自在和流暢!他只能緊緊地抓住他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得來的“優秀”!這樣“優秀”的孩子,是一枚炸彈!隨時會被引爆,不是炸傷別人,就是炸壞自己!有一個統計數字,大學中有心理疾病的孩子,有23%在初高中被公認是“很優秀”者。
2.孩子不令自己滿意時貶損他、責罰他
其實孩子不能讓父母滿意的時候已經很負疚,這個時候最需要來自父母愛的陪伴、協助和支援。父母忽略孩子的感受被自己的情緒支配,只想著:你是我孩子,你要給我臉上貼金,你要讓我有面子,你不能丟我的臉!然後用你自己奇多的規條和框框來束縛孩子。但是孩子往往越束縛越叛逆,你越管,他越不要聽!
那天晚上,女兒十點半就睡了。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在負疚的狀態下仍然可以得到愛,孩子才會有順從以及有自我負責的可能。在孩子做了令你不那麼滿意而他自己也深知的事情時,無言地陪伴,單純地給予孩子愛的支援更顯得重要!
3.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比
這是所有家長的通病。鵬宇老師說:當你把“比較”的枷鎖套給孩子,孩子就永遠無法幸福。
4.有條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
你考第一名就買旅遊鞋!你進入前五名我們就全家去旅遊!很多家長都把這個視為一種對孩子合理開明的獎懲舉措!殊不知,這帶給孩子潛意識的訊息是:符合爸爸媽媽的標準,才是被愛的。然後孩子會為了得到父母的愛付出失去自己的代價!
5.數落孩子的不是
家長最樂意數落孩子、教導孩子!教導是每個家長都尤其熱衷的一件事情,有人從教導中感受到自己的威嚴,有人從中體會征服的快感。
全不管孩子是在嘴上服氣,還是心裡服氣!然而,最好的教是“不言之教”。數落孩子的不是,不是讓孩子失去自信就是讓孩子喪失自尊。
6.預言孩子沒出息
預言孩子沒出息有兩種後果,一是你越說他沒出息,他越沒出息,完全喪失鬥志和學習能力,最終實現你的預言!另一種孩子,你說越說他沒出息,他越要證明自己有出息,但是一輩子活在“證明”中,失去自我,也喪失了生活的智慧和讓自己幸福的智慧。
7.代替孩子做選擇
孩子的心理獨立期有三個階段,分別是3歲、9歲和12歲。小的時候,孩子自己吃飯,父母應關懷而不干涉,不要說你都吃到衣服上了,我來喂吧!再或者孩子想穿什麼衣服你也要代為選擇!還有不聲不響為孩子報了鋼琴班,都是不智之舉。
家長總是在用“自己的頭腦”操控孩子,但是忽視了代替的過程就是剝奪孩子成長的過程。你剝奪了孩子某方面的成長,孩子就喪失了某方面的能力。
8.限制孩子做他想做的事
父母喜歡說:不要這樣,不要那樣!然而孩子的天性是,你越不要我這樣,我越要怎麼樣!
9.總是擔心孩子
不認為孩子有控制能力,不認為孩子其實可以!所以——你得到不想要的結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擔心!你擔心孩子早戀,孩子一準早戀;你擔心孩子網癮,孩子一定網癮!
10.不相信孩子
不相信孩子的根源是父母不相信自己。當孩子對媽媽說:沒事,我一個人在家寫作業,你去忙吧!媽媽一關上門就想,孩子一定在家玩電腦呢!這樣的反應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信任我、不喜歡我、不尊重我!不相信孩子就是在毀滅了孩子的自尊。父母總是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朝著成功的方向培養,致力於培養孩子成“才”,而忽視了孩子要先“成人”的問題。以至各種各樣的問題孩子越來越多。
11.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或學習
談到孩子的學習,很多家長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只要孩子能夠學習好,我什麼都答應孩子,但遺憾的是,這類孩子往往出問題,而問題的根源就是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
(1)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結果,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
很多時候,家長只關注孩子學習的效果,比如作業完成了沒有,考了多少分,很少考慮自己的談話方式會不會讓孩子難以接受,很少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很少關注孩子心理需要,時間長了,一部分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而且,學習是一種過程,所以,對孩子學習的關注也應該是一種過程,包括關注孩子每天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學習困難等,家長直接關注孩子的學習結果,也可以說是在推卸教育責任。
(2)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行為,會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
有的家長雖然關注的方式合適了,孩子也願意接受家長在學習方面的引導了,但是家長忽視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儘管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優秀,人格發展也會不平衡,孩子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最終也會導致厭學。
(3)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會導致孩子的能力發展不平衡。
有的家長對孩子學習要求特別嚴格,然而對於孩子其他的事情不做要求,甚至是代孩子來做,有的家長連孩子正常的生活自理事情也包辦了,所以,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非常低,自理能力非常弱,有的孩子也會出現情感冷漠,內向孤僻的特點,這些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往往容易出問題。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多方面,孩子的教育也應該是多方面的,如果家長只注重孩子的學習方面,必然會給孩子人格發展帶來不平衡,影響孩子能力的全面發展,也等於給孩子在成長的路上佈下了陷阱。
12.父母最不該講的三句話
☆“你滾吧!想去哪裡就去哪裡!”
☆“我沒本事……”
☆“爸爸好,還是媽媽好?”
13.隔代教育的弊端
(1)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任性的不良個性。
(2)容易泯滅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冒險性和創新精神。
(3)容易導致孩子視野狹小,缺乏活力,心理老化。
五、讓家長失去威信的六種行為
1、溺愛——過分寵愛(自己的孩子)。家長無節制地滿足孩子的需要,不僅導致孩子的依賴性,而且易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養成自私貪心的惡習。
2、忍讓:家長對孩子寵愛有加,生怕孩子不順心,對孩子無原則的讓步,往往適得其反。
3、收買:對孩子取得的進步或成績,家長給與表揚或獎嘗是應該的,但若以金錢作獎勵,其結果常常會刺激孩子滋生唯利是圖的思想。
4、自誇:家長以自我誇耀來獲得威信,這種威信往往不會長久,一旦孩子覺察到家長言過其實後,反而有損家長威信的建立。
5、壓制:家長對孩子粗暴專制,只准孩子服服帖帖。這種威信,傷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缺少自尊,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6、說教:一些家長慣於抓住一點小錯誤就喋喋不休,長此以往,孩子容易產生厭煩或不滿情緒。
六、如何使孩子更優秀
1、要求孩子艱苦樸素
2、必須讓孩子明確:“學習是獨立的腦力勞動”。
3、生活上一定要讓孩子逐漸獨立
4、嚴格要求
七、如何激勵孩子
關於如何鼓勵孩子的問題,我先講一個故事。美國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學家,上初中剛開始學物理的時候,他的物理成績很差,只考了8分。物理老師找他談話,讓他好好學物理。學生說我不喜歡就是學不好,老師特別聰明,他告訴這個學生,別的同學都是60分及格,你下次只要考到9分就算及格。學生一想我隨便劃個勾就能及格,很容易,於是就答應了,結果下次考試考了28分。雖然28分,老師還是沒有理由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因為還是不及格的分數。這個老師很聰明,她讓全班同學把上次的考試成績和這次的成績做一個減法,上次考了90,這次還是90,一減就是0,上次95,這次93,一減就是﹣2,這樣減到最後,就一個同學剩下了20分,就是這個同學。老師把所有同學兩次考試的分數差寫在黑板上,問了個問題:“哪個同學進步最大?”全班同學異口同聲說某某,這是一個鐵的事實,因為只有他一個人進步了20分。這種鼓勵方式不但沒有侮辱色彩,而且有很大激勵色彩。這個學生一下就興奮起來,他想無論我考到48、68、88都是全班進步最大的,我有無數進步的空間。老師做了件聰明的事情,孩子就覺得有廣闊進步的空間,從此這個孩子就喜歡上了物理,並最終成為了全世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老師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但是家長的教育方式更重要,因為孩子更加看重家長的一言一行。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如你的孩子是全班最後一名,你怎麼對待你的孩子呢?大部分家長的反應都是打一頓或者罵一頓。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但是沒有辦法,他就考了0分你怎麼辦呢?你還不斷的傷害他,到最後他可能就不學了。我建議家長朋友們站在長遠的角度上去想一想,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到底有多少差距。難道沒上大學孩子一輩子就沒出息了嗎?絕對不是!就像我剛才說的,只要把孩子教育好了,不管做什麼都是有出息的。我可以舉自己的例子。在高考的時候,我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沒考上,第三年才考上了。我用了三年的時間和我的同學拼了一年,我在北大畢業的時候,我們全班50個同學,我是全班倒數第五名,但成績並沒有阻礙我做成自己的事業。
人的成長是一輩子的事情,絕對不是你在小學、大學所得的分數決定的。分數對於孩子來說很重要,但是不能因為孩子分數低就認為孩子沒出息。請家長一定要改一改判斷成功的標準。孩子分數高是成功的標準之一,但是千萬不要把它當作是必然的標準,更不能當做是惟一的標準。否則你的孩子就會受到無數的傷害,因為任何一次考試只有一個第一名。如果一個班裡有40名學生,難道除了第一名,其餘的39個孩子都是笨蛋嗎?都是失敗者嗎?絕對不是!所以我有一種自我解嘲說法:其實當第一名也確實不容易,因為他走得很辛苦,往前面一看,一個追趕的人都沒有,往後面一看,全班都在追自己,追的自己半死不活,所以第一名沒有什麼好當的。當最後一名多幸福呀,往前一看,都是被自己追的半死不活的人,往後一看,一個追自己的人都沒有,你想這種生活多瀟灑呀!
當然這種觀點不能和孩子說,你一定要學會怎麼鼓勵孩子。這次考倒數第一,下次我會鼓勵他考倒數第二,這次他考20分,下次我會鼓勵他考30分。千萬不要說你的孩子,這次考了60分,你告訴他下次不考90分就別進家門。你這麼說,有的孩子當然會拼命學,但有的孩子拼了命也到不了90分,那他怎麼辦呢?難道真的不讓他進家門麼?你肯定讓他進家門,你讓他進家門就意味著你說話不算數,孩子以後就知道了,我爸爸媽媽是說話不算數的,那我以後就無所謂了,他反正不會不讓我進家門,父母就這麼被孩子刺中了。
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記清楚,絕對不能讓孩子吃住你,絕對不能要什麼給什麼。教育孩子和馴養動物是一模一樣的,現在很多做父母的還不如動物園的馴獸員。馴獸員馴動物有兩種方式,第一,鼓勵,絕對的鼓勵;第二,限定,甚至是懲罰。我曾經問一個馴養海豚的馴獸員,為什麼他訓的海豚能從水中躍出,並從那麼高的圈鑽過去?他說其實海豚開始是不會做的,他先把這個圈放在水裡面,被訓的海豚誰鑽過去就給它一條魚吃,沒鑽過去的就不給吃。海豚也不笨,很快明白了吃魚的方法,後來海豚就形成了一種條件反射。當然動物肯定不能像我們人一樣那麼聰明,比如說我告訴你,這個圈你鑽過去,我就讓你上北大,你肯定就鑽過去了,因為你知道這個東西對你有利。海豚不會知道利益的關係,但是海豚明白一個道理,只要我鑽過這個圈我就有魚吃,沒鑽過去就會捱餓。緊接著馴獸員就把這個圈提出水面一半,讓海豚繼續鑽。海豚發現圈不在水中了,只能跳過去。逐漸的,圈被不斷提高,大概要提10-20次,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海豚跳圈的訓練就完成了。大家有沒有注意,在看海豚表演的時候,凡是從那個圈跳過去的海豚一定會游到馴養員的身邊去要魚吃,因為它知道每次跳過去都能吃到東西。
從上面海豚的例子中家長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鼓勵和限定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十分重要。比如說孩子得了0分,你要鼓勵孩子下次考到10分,那孩子一想,考到10分還是挺容易的,你就可以加些條件。比如說這個孩子愛吃麥當勞,你就可以把它當成一種誘惑,答應孩子考到10分,就帶他去吃麥當勞,然後再把孩子的分數一點一點加上去。比如說你的孩子考了60分,你千萬不要說下回你要考到90分,或者把孩子臭罵一頓。你要對孩子說,60分已經不錯了,下回你能不能考到70分,我不把你跟班裡的同學比,我只看你今天要比昨天進步,你明天要比今天進步,這個孩子的分數在潛移默化中就上去了。他每上去一點,你都要鼓勵他。當分數考得更低的時候,你要告訴孩子,這次可能是偶然的失誤,爸爸媽媽支援你,千萬不要傷害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在鼓勵的同時,父母也要給孩子定規矩。我兒子特別喜歡吃冰激凌,我老婆每天就讓他吃很多,把牙齒都吃壞了。我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就規定他一天只能吃一個冰激凌,而且必須吃完晚飯半小時以後才能吃。我兒子那時剛4歲多,不知道半小時是什麼概念。我就告訴他,那個長的針走到什麼地方就是半個小時。我兒子一會兒看一下那個鍾,半小時看了100多次。總算熬到半小時了,迫不及待的吃到了冰激凌。第二天時,就變成看十幾次了,到了第三天就變成看兩三次了,到第四天他知道反正一時半會兒也不能吃,就玩去了,等到他想起來吃的時候半小時已經過去了。只要是正確的事情,父母都要鼓勵孩子,同時要給孩子定規矩。立了規矩以後,父母一定不能隨便更改,更改就會出現問題。
最後我要談家長會犯的另外一種毛病,叫做才能綜合症。父母特別想讓孩子變成小天才,其實這是父母的虛榮心在作怪。中國父母會犯兩個毛病,第一,凡是自己不會的東西會讓孩子會,希望孩子在某個領域中獲得成就。所以很多家長就強迫孩子從小學這個學那個,沒有任何意義。孩子最重要的是讓他慢慢的成長。我女兒很喜歡彈鋼琴,從5歲就開始彈,彈著彈著就變味了,一級一級的考上去,每個星期都要上課,每次都坐一個小時不能動,結果把我女兒彈鋼琴的興趣全部扼殺掉了。我女兒不想學了,而我老婆強迫她學。我問我老婆,你的孩子在10歲的時候就過了鋼琴十級,請問她10歲以後還學不學彈鋼琴?如果她10歲以後不學,那從她1歲到10歲學鋼琴有什麼用?你如果不是想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偉大的鋼琴家,那麼你讓孩子10歲就透過十級考試是沒有道理的。第二,你讓孩子這麼學,讓她對鋼琴失去興趣了,她根本就不愛彈鋼琴了。我和女兒說,爸爸不強迫你學,也不讓你考級。爸爸這輩子很後悔的事情就是不會演奏樂器,演奏樂器可以排解鬱悶。學習鋼琴原則上不是為了讓你考級,而是為了幫你尋找抒發心情的渠道。未來你一定會進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的時候進行鋼琴伴奏,這樣你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如果你不想學,能不能保持你現在的水平。我女兒其實是很喜歡鋼琴的,作業做累了,就彈半小時鋼琴。這以後她每個禮拜跟老師學一次,學習鋼琴的興趣也越來越濃了。
八、建立學習型家庭
1.建立學習型家庭的重要性:
(1)閱讀是一種生活態度
(2)建立學習型家庭是時代需要
(3)讓孩子一生與好書為伴
2.如何建立學習型家庭
(1)在家庭教育中滲透智育因素,透過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
(2)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依託,培養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3)發揮榜樣的示範力量,努力使孩子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
(4)加強鍛鍊與培養,訓練孩子養成必要的生存技能
(5)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6)形成全體成員參與學習的氛圍
(8)充分利用多種活動形式學習教育
九、家庭教育如何與學校同步
1透過多種方式提高教師“講“的水平,控制教師講授時間,避免浪費學生寶貴的學習時間,目前正嘗試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在江蘇、上海一帶比較推崇的“學學、講講、議議、練練、做做”的“後茶館式”教學模式;二是在學生學上“放開”,包括學生的學習方式要放開、思維要放開、交流要放開、學習結果要放開,在教學“真問題”的引領下,引領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探究學習;三是在互動上“多維”,包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學中介的互動;四是在講練上“結合”,做到練習——檢測——反饋——矯正連環跟進,使作業儘可能在課內完成;五是教學方式“有效”,引領學生真正經歷認真的思維過程,在掌握知識的同時,學會使用恰當的學習方法。
2.家長要熟悉學校教育的基本內容、教育理念和具體措施。
如培養目標是什麼、開些什麼課程、對學生的品德、學習、紀律有些什麼要求,校規、校紀有哪些規定,包括《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都要了解,除此之外,學校在教育方面的措施,特別是家庭教育有關的措施,作為家長的我們一定要主動配合。
3.一定要克服單純依賴學校的思想。
首先作為家長您對孩子的性格、思想、生活等各方面情況都非常熟悉,非常瞭解,只要採取適當的教育方法就會很容易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大家一定要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如果孩子單純地以教育物件的身份出現時,您的孩子只能佔全校的400分之一,佔班級的三十或五十分之一、而在家庭中它卻是你們的百分之百。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4.家長要正確對待老師的意見。
為了教育好學生,教師會向家長反映孩子的情況,大多數家長會積極配合、互通訊息、共同教育。但是,也有少數家長對老師反映的情況置若罔聞,甚至持懷疑態度,還有的家長諱疾忌醫,對子女的缺點,總是袒護、包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都是對孩子教育不利的做法。為此,家長要努力與教師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5.對孩子的要求應與學校一致。
學校教育是從德、智、體諸多方面相結合的,而有的家長在家另搞一套,使孩子無所適從。相當多的家長偏重智育,把孩子的學習安排得滿滿的,孩子成了學習的奴隸。有的家長給孩子灌輸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如怎樣發橫財、怎樣享受人生、誇大社會陰暗面等等,抵消學校正面教育效果。這種不一致的教育,將對孩子成長產生極惡劣的影響。因此,家校雙方教育的一致性是雙方配合的關鍵點。
6.主動與學校、老師取溝通方法:
(1)尊重老師,才有效果
(2)正確定位,真誠交流
(3)積極主動,及時溝通
(4)注意細節,科學合理
(5)真誠合作,及時鼓勵
(6)積極配合、支援學校的工作
(7)積極地與孩子一起參與到學校、班級的活動中
十、家長如何指導孩子學習
1、指導孩子自主學習。
本次課程改革提倡以弘揚人的自主性、能動性、獨立性為宗旨的自主學習,強調要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能力。
家長怎樣指導孩子自主學習呢?
①加強自主學習的過程指導。
②提供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
2、培養孩子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新課程改革強調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
①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
②指導孩子豐富資訊儲備。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
新課程改革針對過去學校課程過分注重對學生心智的訓練,忽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尤其是動手能力的培養,將實踐能力確定為學生髮展的一項重要指標,增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就是要改變學生“手、腦”發展嚴重失衡的狀態,使學生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那麼,作為家長我們應如何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呢?
(1)鼓勵和支援孩子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2)多給孩子提供實踐的機會。俗話說,熟能生巧。
(3)培養孩子的人文素養。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人文素養呢?
(1)用家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孩子的人文素養。
(2)在具體指導中培養孩子的人文素養。
①家長要支援和監督孩子廣泛閱讀文學藝術作品。
②多讓孩子接受音樂教育和薰陶。
④讓孩子走進大自然,接受大自然的洗禮。
十一、初中階段家長應該注意什麼?
初中階段學生家長應該注意些什麼?
A:您的孩子進入初中,也就意味著他們已經或即將進入青春發育期。這是一個人從幼稚走向成熟,從依賴走向獨立,從家庭走向社會並逐步適應社會的重要階段。可以說,這一時期的孩子是最讓父母操心、擔心和傷腦筋的。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時間裡,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速度是協調一致的的,因而個體的身心能夠處於一種平衡、和諧的狀態。青春期卻是人生歷程中極為特殊的一個時期,期間生理發育十分迅速,2-3年身體各方面的生長髮育即可達到成熟水平,而心理發展卻相對遲緩,心理水平尚處於半幼稚半成熟狀態,這樣,初中生的身心就處在一種非平衡狀態,容易引發各種心理上的矛盾。因此,孩子青春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也對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為家長我們要順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長,從教育方法、態度、期望值等各方面及時的調整。
1.尊重孩子的獨立性,要把孩子當作一個完整的、獨立的個體來對待,給孩子一定的“心理空間”。
青春期的孩子不會再象小時候那樣對父母言聽計從。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正確意見,有事同他們商量,逐漸給他們更多的獨立權利,當然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一點要牢記:家長在某些事情上有“絕對權利”,平等只是相對的,要讓孩子知曉不可違反的原則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2.學會理解和傾聽孩子的內心需求, 儘可能理解您的孩子。
躬下身來主動傾聽孩子代表著父母的關愛和尊重,孩子也當然願意聆聽父母的看法。傾聽中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孩子在傾訴中而逐漸明晰自己的問題,最後找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法,從而讓孩子逐步學會自主、負責和獨立。有時孩子的問題也不一定能解決,但因為有人接納、理解他,就能使他消除不安和焦慮。當然,有時初中孩子的觀點、判斷很可能荒唐甚至違背主流文化。身為家長可以反對,但要告訴孩子您懂得他的想法,明白他的感受。
3.建立友好信任的關係,儘量避免與孩子衝突.
初中階段的孩子情緒容易衝動,在與孩子的交流中,有時由於方法、言辭不當或偏聽偏信,導致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引發牴觸情緒並有礙溝通交流。所以,教育孩子宜採取疏導的方法,讓孩子把內心的感受和想法說出來.如果發生語言衝突,家長一定要冷靜,可以立即採取適當方式主動停止爭辯,待雙方冷靜後,再來開導孩子效果會好得多。
4.適時地對孩子進行性知識教育, 引導孩子恰當地與異性交往
性的逐漸發育成熟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一個明顯標誌.如果事前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孩子對生理上的巨大變化會感到緊張、困惑。在恰當的時機,採取適當的方式使孩子懂得一些性知識是必須的。這一時期,孩子的性別意識開始增強,希望瞭解異性並渴望得到異性的友誼,這是很正常的一種心理現象,也是孩子成長的一種表現。對此家長不必過於敏感、擔心,更不能草率地貼上“早戀”的標籤.我們要承認中學生異性交往的合法性,創設正常交往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孩子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儘可能保證孩子精神世界的豐富和充實.這樣,孩子就能夠非常坦然地面對異性的交往,反而不會出現家長懼怕的結果。
回覆列表
合格的家長是配合學校,正確地教育孩子在德智體美方面都能全面發展,成為一個有志氣,有知識,有體魄的人才。多理解孩子,耐心教育,不打不罵,不獨斷專橫。好好地和孩子交朋友,平等和藹,讓孩子有話敢說。而主要是父母的以身作則。信專身教來影響孩子。